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城市经济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经济调研报告

第1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建于2006年,总体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西城园区依托当地再生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再生铜铝资源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园区,西城园区是“安徽省特色产业基地”和“安徽省生态低碳示范基地”,并正在申报国家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2006年6月西城工业区实现产值10亿元,创税2200万元; 2009年完成产值20.5亿元,入库税金8000万元;2010年完成产值26.3亿元,入库税金9300万元。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园区已形成年产20万吨再生铝、2万吨再生铜、5万吨铁铸件的生产能力,成为皖北再生铝铜的产业龙头以及全国6大再生铝生产基地之一。

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再生铜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日益丰富。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生产企业56家,产品主要有不同规格的合金铝锭、铝线、铝棒、铝板(带)、铝铸件、建筑铝型材、电磁线、电机配件、等26个系列品种,产业链条正逐步延伸。

2.园区发展不断规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07年列入“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6611”工程,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并编制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规、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区划明显。

3.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进步。从园区成立以来,就非常注意节能减排,熔炼炉从小坩埚发展到目前的双体圆形炉。每吨再生铝的耗煤从2006年的500公斤降至今年的160公斤,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4.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正确领导,园区再生铜铝铁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界首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二、主要措施

1.从工作效能着手,提升服务管理能力。西城园区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入手,明确责任,积极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职能。西城园区坚持不懈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从各种证照的办理到企业财务规范、企业退税,无不尽心尽力。

2.以招商引资为依托,增强园区发展活力。突出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的招商理念,着力引进规模大、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符合产业政策和财政增加收入做贡献的项目。五年来共引进了以安徽鑫林铝业、枫慧金属、天利电磁线、金川金属二期、弘扬金属、邦手机电等为代表的几十个企业,日益生机勃勃,使西城工业区成为全国知名的再生铝产业基地。

3.以项目推进为抓手,激发园区上升势头。在项目建设上,突出重点,对所有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将项目分别按推进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确定推进重点,排出每月项目推进计划。五年来共新建规模以上企业项目36个。

4.抓好协调服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深入一线为企业服务,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了帮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和税收改革带来的压力,五年内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共为企业争取流动资金贷款2.5亿元,同时抽调专人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共同加快企业退税流程;

5.抓企业整合,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对园区现有闲置企业逐个摸排、登记造册,督促入园企业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通过转让、租赁、合作经营等形式逐个盘活。五年来共收回土地22宗,盘活闲置厂房15处,重新出让给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办厂。

6.推进环保技改,提高节能减排能力。过去的五年西城园区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在初加工区建成4个大烟囱,进行集中治污。为了加大环保技改力度,企业全部推广煤气发生炉和熔炼炉的升级换代,通过生产运行,基本上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几点建议

1.加快铁路北侧和高速公路两侧的建设步伐。国土、城建部门要加大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6.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提高投资和引进外资的速度,打造一个百亿元园区。

2.大力发展下游产业。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大型再生铜铝下游产业企业,满足不同行业对再生铜铝铁深加工产品的需求。

3.有以色金属回收大市场为依托,建设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加强对废旧铝制品回收、废旧钢铁回收业,废旧家电回收和拆解业实行圈区管理,组建正规、大型的交易市场。

4.围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需求,培育2-3年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华翼金属集团、金盈铝业、枫慧金属、金川金属、大江金属等骨干企业全面发展,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化。今后五年,再培育2-3家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园区在国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育企业力度,华翼金属集团、金盈铝业、华发铝业、枫慧金属、伟腾车业、大江金属等骨干企业要建立一整套现代化集团制度,建立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第2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一、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经工办是一个综合服务协调部门,做为一名经济口的干部,需要熟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一年来,在学习上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市委的重大决策决议,做到自学和辅导学习相结合、精读与通读相结合、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是认真研读了市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六个《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二是按照机关工委的要求,定期收看党员电教片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特别是到我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后,对我的启发和感触很深,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做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人民的事,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三是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指导经济工作能力。一年来,除了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外,我的业余时间就是通过各个方面和各种渠道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知识。首先是阅读单位征订的关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其次是定时收看新闻以及相关财经报道;第三是阅读报刊杂志时,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对工作有帮助的文章摘抄下来,分类成册,以备系统学习之用。通过采取以上学习方法,使我对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经济的一些理论有了系统地了解,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思路确定后,抓落实的关键就在于干部。年初,市委召开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后,我们经工办的工作重点也明确了。在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起草了《__市关于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参与起草了农村工作会议和新型工业化会议的相关交流材料;二是为了落实好年初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参与了市委组织的调研组,对九个乡镇场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对乡镇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三是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6月中下旬,由王主任带队,市委办、政府办副主任和我组成调研组,对我市20家重点保护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企业涉及外贸、加工、服务行业等,详细了解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税收以及职工待遇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市上半年关于城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调研中,王主任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一方面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也使我对全市的企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四是根据年初经工办的工作部署和王主任的安排,由我负责协调非公局和个体私营协会,对近两年来市委、政府命名的优秀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回访,主要了解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现状和是否存在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与非公局和个体协会共同完成了《关于对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四是共编写了经工信息10期,领导参阅6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五是认真及时地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执行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经常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从中吸取教训。坚持以自律为主,以廉洁从政为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强化自律意识,始终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努力把廉洁自律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把服务群众变为一种自觉行为,从根源上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3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游客海外出手阔绰

近年来,随着国内游客出境旅游的增长,中国消费者购买能力也在不断升级。“某些‘扫货团’出手阔绰,一般至少几十万元。”一位游客这样描述去年境外游的亲身经历:“那简直是人山人海,巴黎每个名牌柜台前都大排长龙,99%的顾客是中国人。”

贝恩管理咨询公司近日《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约25%的奢侈品。另据毕马威日前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海外旅游消费者人数由2008年占受访者的53%升至2012年的71%。同时,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认知度继续上升,69%的受访者表示会支付溢价购买知名度高及流行的奢侈品牌。

市场人士指出,境外商家凭借较为完善的消费市场机制,市场信誉度高,服务也很到位,同时拥有众多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并不时推出打折促销等活动,引爆了中国中高端消费者巨大的购物热情。

让富人把钱花在国内

出境购物者基本是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如果不考虑消费环境的因素,境外价格低才是主要原因。对于同一种品牌的消费品而言,在内地和境外的价格不同,是造成购物者境外花钱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生产成本占优的前提下,价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物流成本,二是税收成本,也即贸易成本。正是这两方面加总的成本不同,造成了异地异域的价格不同。此外,不断扩大的中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强劲,追求世界名牌,消费奢侈品的愿望日益强烈。

市场人士分析,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高是重要因素,此外,境外品牌效应也是国人将奢侈品消费贡献给海外的重要原因。国外知名奢侈品品牌范围广泛,从服装鞋帽到化妆品、手表、手提包等不一而足,反观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则颇为“寒碜”,本来就不多的国产奢侈品鲜人问津。据了解,中国本土奢侈品牌海鸥表,一款价格为168万元的手表从2010年推出至今,只卖出两块。

目前消费外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长此以往,不利于增加消费、扩大内需。需要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引导这一群体把钱花在国内。一直以来,我们对奢侈品消费不鼓励、不提倡的做法迟滞了消费的增长。应当努力使高收入者手中的钱花在国内,为促进国内消费、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作用。

不要让消费者被“拐跑”

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驱动型、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加强品牌建设、创造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的动力。专家建议,要发挥市场力量培育品牌,靠科技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用法制完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减少消费烦恼,感受消费乐趣。有关人士呼吁,要给中国的消费者更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们才不会被“拐跑”。

有学者建议,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只有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才能确立其地位,展现其价值,获得中高端消费者的认可。

靠科技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也在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例如苹果公司以其独创的一系列电子产品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跟着苹果走。伟大的公司,从来都摒弃一味地迎合消费需求的理念,而是通过创新的产品去开创市场需求。

第4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芬兰六年级小学生有一项特殊的学习任务:用一天时间体验如何运营自己的“城市”。这看起来像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但芬兰教育界很重视这个“游戏”。每年有4.5万名小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费用由政府和参与活动的机构企业包办;而对学生们来说,这大概是最令人期待的“课程”了。

严肃认真地“过家家”

这是一个占地约558平方米的“迷你城市”:市政厅、银行、律师事务所、超市、消防局……一应俱全,各占一个隔间。约80名六年级小学生紧张地站立等待着,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低声交头接耳。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小时后即将开始的活动像一场大型而严肃的“过家家”:每名学生被分配一个职业身份,可能是记者、售货员或看门人;在对应职业的“隔间”里,每人要认真演绎自己的职业角色。

孩子们对这天的“游戏”期待已久,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在教室里准备:学习企业运营知识、熟悉普通工薪阶层上班生活、了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监督甚至管理政府、熟悉一座城市经济体系如何运转……

活动正式开始前一个小时里,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在用平板电脑熟悉工作流程,就怕一会儿出错。如果有问题,他们可以咨询身边受过相关职业培训的大人。他们的老师,此时显得轻松多了。活动组织方鼓励他们坐在后排,以放松的心情观看孩子们活动。有些教师甚至选择溜出去,到“迷你城市”的小咖啡厅点上咖啡,轻松片刻。

10时45分,“迷你城市”启动运行。有些孩子以轻松休闲的方式开始第一项任务:拿上“银行卡”上街“买买买”:可能是蔬果、一杯咖啡或上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咨询。大部分学生则进入“工作”状态:公司老板要通过数字银行系统给员工“发工资”;与城市能源企业和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向“顾客”提供商品服盏取

2015年在赫尔辛基一所小学教六年级的莫娜・帕拉宁说,她向学生们宣布将参加这个活动前,多数孩子早就听说过这个活动,确定参加后更是十分雀跃。帕拉宁破天荒头一次不用敦促学生们做作业。

帕拉宁的印象中,最兴奋的时刻是活动开始前的“招聘面试”环节:她对前来“应聘”的学生提问,确保对方清楚第二天在“迷你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这份“工作”做好准备。老师“面试”时一脸严肃,学生们事后纷纷表示有点被“吓到”。

家长们也很重视这次活动。“面试”当晚,一名女生家长特地发邮件向帕拉宁提出请求:孩子因病无法到校,但特别想应聘“市长”职位,不知老师能否通过电话“面试”?

“疯狂的主意”

“我和我的城市”体验活动2010年开始试运行时,只有800名六年级学生参加,如今规模已扩展到每年4.5万名学生。整个学年,全国七成以上六年级学生必须参加。活动固定场所共8个,分布于芬兰不同城市。

这项活动由芬兰已有70年历史的非营利组织“经济信息办公室”主办,经费由芬兰教育与文化部、相关市政府、私人基金会和植入“迷你城市”背景的几家芬兰企业负担。

托米・阿拉科斯基是活动创始人,如今担任项目执行总监。他多年前就向“经济信息办公室”建议组织这种活动,但当时理事会成员认为这是个“疯狂的主意”,认为不可能在芬兰铺开。但阿拉科斯基没有轻易放弃。基于早年当小学教师的经历,他深知五六年级学生并不满足于坐在教室里看书写字,孩子们很渴望亲身体验学校院墙之外的真实世界,平常组织一趟森林远足或集体参观赫尔辛基美术中心,都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阿拉科斯基的想法是:芬兰小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限于走进大自然和城市观光,还应体验企业管理和普通上班族生活。最终他说服理事会推出“我和我的城市”项目,还得到政府支持。

学校教育更好的“目标”

“我和我的城市”活动的创新性在国际上受到认可,但模式实际上脱胎于美国青少年商业教育组织“青少年成就”开发的“商业城”项目。“商业城”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各行各业、在模拟游戏中体验经济学,于2007年启动,如今累计数万名五六年级孩子报名参加。

《芬兰课程2.0》一书作者帕西・萨尔贝里说,芬兰向来有从美国借鉴先进创意、然后进一步开发并在全国推广实践的习惯。至于“商业城”模式为何没有在发源地美国发展成全国性教育活动,萨尔贝里认为,这源于两个国家教育政策的区别。“美国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大多是由各家学校理事会说了算”,众口难调。而在芬兰,整个教育系统会有一个经过协商、全国统一的指导政策,为整个体系统一设下“优先任务、价值观和主要方向”。所以,像“我和我的城市”这样的项目才得以发展为一项全国性教育活动。

欧洲经济学教育协会2016年8月召开的大会中出示过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和我的城市”项目教育效果颇为惊人。在这次调查中,900名芬兰六年级小学生在参加项目前后各接受一次测试,回答关于经济学知识和储蓄习惯的多项选择题,如“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设施,它的运营成本从哪儿支出?”

第5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浙江;保护

一、前言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沿海发展、港口建设、船舶建造、航海技术、航路开辟、政治联结、文化传播、商品生产、贸易互利等诸多方面,通过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空间而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中国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半壁江山,沿海、海岸、港口、航道、岛屿、水下等现存和蕴藏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海洋文化遗产对推动当代中国海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遗产调查与发展理论,缺乏对于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同时,近30年来沿海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导致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严重,大量遗迹不复存在,而且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因此,在推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合理保护沿海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已刻不容缓。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端,临近东海,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浙江沿海人民与海洋朝夕相处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但是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政策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备。本文即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将直观可靠的现状与学科前沿理论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建议,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浙江文化软实力。

二、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翼,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56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拥有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数量的47%。浙江的海洋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与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使得浙江在漫长的海洋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舟山、宁波、温州、台州与嘉兴(按分布数量多寡排序)这五个城市。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既有共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如海防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军事遗址)、妈祖文化遗存(诸如浙江沿海渔村及岛屿上分布的天妃宫),也有独具浙江特色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涉及中日交往的海洋文化交流遗产(如舟山、宁波一线的市舶司遗址、寺庙日本友人题词与绘画等)、涉及浙江先民抵御海洋灾害的海塘文化遗产(如嘉兴海塘)。就浙江本省而言,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诸多的地域色彩,如舟山涉海博物馆、宁波远古文化遗址、温州沿海炮楼遗址、台州章安港遗址、嘉兴海塘遗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不仅呈现出面上的空间分布,还是区域海洋文明历史累积的结果。如宁波至温州一线的海防遗址就包含自明代抗倭烽火台直至民国抗日工事近500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而温州至宁波、嘉兴一线的天妃宫遗址也是随着沿海渔村妈祖信仰自南向北扩张而不断累积的下来的。总体而言,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海洋远古文化遗产、海洋商业文化遗产、海洋港口文化遗产、海洋军事文化遗产、海洋信仰文化遗产等五个部分,其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分布状况如下表。

表 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现状

资料来源:据互联网统计与实地调查整理。

相比其他浙江沿海城市,舟山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最为成熟,这里建立了12家涉海类博物馆,将本区域乃至全国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开发,如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等国字头的博物馆。除此之外,舟山沿海村落与摩崖石刻的广泛分布也体现了这一区域海洋文化历史的悠久。而作为中国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其海洋文化遗产几乎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如远古河姆渡遗址、东汉越窑青瓷遗址、唐代天封塔、宋代海运码头遗址、元代高丽使馆遗址等一批在浙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存明清时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计其数,仅海防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20处(其中明代87处,清代33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地处浙闽交界的温州不仅分布大量明代抗倭遗址,还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防范海匪的炮楼,这一融居住与军事防御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仅在乐清就有22处。除此之外,温州还有郑成功的遗址,如洞头郑成功校场遗址、平阳郑成功摩崖石刻等。另外,除信仰妈祖的天妃宫外,沿海渔村还大量分布信仰温州海神杨府爷的杨府庙,这种庙宇仅温州洞头县就有39座。相比前三个沿海城市,台州和嘉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洋军事与信仰物质文化遗产。与温州相类似的是,台州的海神庙宇既有天妃宫,也有杨府庙,另外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与东吴时期章安港遗址。嘉兴乍浦的水仙庙、天妃宫、普照庵、城隍庙,海宁的海神庙,海盐的云岫庵等众多庙宇则祭祀着形形的海神。除此之外,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海塘遗址。

三、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明珠般点缀着这个沿海大省,它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历史依据,其对当代浙江“两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对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后,发现现存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集中研究基础数据缺乏、城市经济发展破坏、政府政策导向不足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

1.缺乏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基础数据

尽管自2008年以来浙江文物保护部门与各地旅游部门都发起过大规模的文物遗址普查工作,但是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偏僻与难以准确鉴别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对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视。而海洋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动也给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反映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如我们在平湖市博物馆网站上查到嘉兴有一个“龙湫”摩崖石刻位于平湖市乍浦镇陈山北麓的九龙山森林公园内,但在实地考察中却没有找到此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当地人对此也一无所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缺乏,不仅为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使得我们现有涉海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缺乏现实基础。

2.沿海城市发展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三十年来,浙江沿海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旧城改造工程使得原有城市格局荡然无存,宁波历史上的码头、商埠、渔港等建筑、街区、场地、标志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而宁波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江码头如今只剩下一片现代化景象。与此同时,工业化建设也导致浙江大量海岛物质文化遗址消失。如在舟山市马岙镇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当地很多海岛先民建造的土墩都被工厂取代。至今我们已无法知道浙江沿海有多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消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我们在几十年后将很难找到一个沿海城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

3.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性不足

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浙江现行的《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05年制定。就地方相关立法而言,只有1994年的《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2001年的《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舟山市,还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条例。至今仍旧空缺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得浙江沿海各级政府缺乏对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依据。缺乏足够政策导向的后果就是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忽视。如在舟山嵊泗列岛上的金平天后宫、沙帽礁沉船遗址、白节山灯塔、各类摩崖石刻等有专人负责管理,而定海马岙镇的凉帽篷墩遗址和洋坦墩遗址却一片荒凉。如果任凭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大量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就成为必然。

4.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政府政策导向性是大方向,但具体到基层还要看民众的态度和行为。在涉及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热门旅游景区,游客还基本了解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但对其历史渊源知之甚少。具体到乡镇,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淡漠更加严重。我们在对舟山马岙镇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7%的居民知道当地有哪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高达53.33%的居民仅在政府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还表现在浙江沿海地区有不少工厂和企业在不经批准的情况下建造厂房,破坏海洋物质文化遗址。同时,趋利性的海底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行为在浙江沿海也时有发生。

四、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去。针对实际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最迫切的是由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常态化普查与研究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成立由省市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加强政策引导。在此基础上,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最后,各地方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居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

1.常态化的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研究

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分布的准确把握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前提,而普查工作需要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由省政府牵头协调地方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常态化的普查与研究工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以便各级政府了解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保护状况。与此同时,省政府应适时引导高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

2.涉海省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要改善现有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缺失的现状,就需要成立由省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以统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条例、规定,以实现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更加合理有效的强化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该委员会作为省级及地方政府的咨询机构,负责提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前瞻性政策研究。

3.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高低及广泛分布的态势增加了我们管理与保护的难度,这就需要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模式,将本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可开发程度的高低及其价值进行合理排序。将符合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交由专业旅游机构进行保护性开发,而其余不适合进行市场性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其价值由文物保护部门进行差异化保护与管理。

4.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通过支持地方海洋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提高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保护意识。与此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媒介,加强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增强其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宏,李强编.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2]张亚红,徐炯明编著.宁波明清海防研究.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3]杨宁主编.浙江省沿海地区海洋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4]余群鸣.乐清炮楼的分布与建筑特色[J].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2011(2).

[5]陈爱琴.洞头杨府爷信仰调查[J].苍南文化,2011.

[6]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7]李加林,王杰.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8]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9]曲金良.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0]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温政令第49号),2001年3月17日.

第6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然而,这些“宠儿”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苦恼:优惠条件趋同、政策优势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趋严、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

从“开荒”到“插秧”

纵观我国各级开发区的发展,成功者大多属于“拓荒型”,先圈出一片土地,打出一个概念,给出一定优惠政策,迅速集结同类产业,出现产业集群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原来圈的土地用完了,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展,如此循环……

然而这种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制约。从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区重新划定四至范围和规定工业用地必须招标、拍卖等政策可以看出,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如何在国家紧缩土地的政策环境下,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完成了调研报告,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从1988年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始,海淀园已历经了近2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园区活力十足。2006年12月底,海淀园边界范围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认定,新划定的海淀园规划范围由原来的100平方公里增加到133.06平方公里,由城市建成区112.24平方公里、山后保留的专业园区16.72平方公里和山后小城镇工业用地4.1平方公里三部分组成。

由于园区的主体在建成区内,随着建成区内承担的城市功能日益繁杂,多方面空间需求极大地压缩了产业发展空间;海淀新区内的专业园区建设刚刚启程,配套设施建设需要一段时期,更何况多数中小企业愿意在建成区内创业。

一方面是更多中小企业愿意到海淀园来发展,一方面是发展空间受限制。海淀园的领导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问题。

是否可以把建成区内存量的土地资源重新规划,通过政策引导,用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像“插秧”一样,在错综复杂的建成区内,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空间,通过政策引导,慢慢将周围其它产业同化或挤走,最终实现集群效应。

“大手笔”过后,海淀科技园区开始了“修身养性”。

剥离隐于市的“西区”

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进行了调研,寻找未来海淀园的发力点。

建成区内一般没有增量土地可以开发利用,只有依靠人的思维劳动自主创新,用面积有限的硬件空间创造出大量高附加值的思维产品。

创意产业无疑是海淀的首选,因为在海淀建成区内除影视制作、新闻出版、建筑设计等传统创意产业外,园区还有包括企业总部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各种软件的开发中心、外包中心;各种科研机构,中介服务中心等与人的思维头脑有关的产业,很容易产生产业聚集。

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我们看到,海淀将以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动漫游戏、新闻媒体出版、数字影音、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先导产业为龙头,加快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群,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促进传统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转型和提升。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海淀园管委会发现,在园区建成区内目前已形成: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创意北京产业基地、曙光产业区、罗豪创意产业基地五大产业聚集区,规划占地面积达171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主要涉及数字电视、航空工业、文化艺术会展、多媒体等多种产业。

园区实际的产业聚集情况与产业规划十分吻合。

创意产业形成五个聚集区

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依托牡丹品牌与牡丹集团30多年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研发经验,聚集了一大批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领域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北京地区数字高清彩电地面广播实验工程成员单位。其产业定位明确,将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卫星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线电视及IPTV等数字电视技术及标准的研发及产业化;建立标准创制、共性技术研发及测试验证平台;提供企业孵化、人才培训、成果展示与等综合服务。

刚刚纳入海淀园政策区的曙光产业区,已经有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等40家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多媒体、网络通讯、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发展数字音视频、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讯等产业的聚集区。

一流的科技需要一流的文化来匹配,但目前,中关村地区缺乏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休闲集聚地,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杏石口路的创意北京产业基地看准了这一点,力争将基地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全球化的文化展示、交流、传播平台。基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4.32公顷,建成后,将与马奈草地、金源mall共同创造整合优势,在京西形成一个互补性的大型园区。

798工厂是对老工业厂房创意生机的范例,这种可能同样在海淀存在。

位于海淀区八里庄五孔桥的罗豪斯创意产业基地,拥有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不同风格、不同面积、不同高度的老旧工业厂房。宽大、厚重、带有工业文明气息的建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充满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的空间。该基地将LOHAS的生活理念、生态文化理念运用于区域规划,将以创意总部、创意广场、创意景观长廊三大核心区为总体布局,分三期规划实施,目标是成为具有海淀特色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地,成为北京市最著名的国际化文化生态创意孵化基地。

第7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2013, 37(2): 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 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2): 25-27.

[3]姜云, 张洪波, 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1): 32-35.

第8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GIS;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文旨在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总体状况和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和发现我校开设GIS专业以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为学校GIS专业今后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大一新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对我校GIS专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分布结构分析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基本现状

统计数字表明,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就业、读研和出国3大类(详见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我校 GIS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就业,其次是读研。这是因为GIS专业所学知识专业性更强,更易就业;在读研的毕业生中,考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研究生。

(二)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总体分析

从就业地域看

从毕业生就业区域看,本文通过分析获取的数据将其分为河南省,北、上、广、深和其他三大类(详见表2-2)。

从表2-2可以明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充分说明了我校GIS专业学生更大程度上愿意留在中原大地上,为中原经济建设和家乡建设,贡献知识和力量的决心。其次为北、上、广、深,一是一线大城市经济发达,本来就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一线大城市地理信息产业较发达,市场需求更大,平台更高,毕业生更愿前往发展。同时,也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前往除省内,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地区打拼。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将其分为公司企业,党政机关,金融业和学校、科研院所四大类(详见表2-3)。

从表2-3可以明显看出,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到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比位居次席。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辅修了金融学或会计学而从事金融业,当然也有个别毕业生选择了在学校、科研院所的稳定工作。

从性别差异看

性别也是影响毕业生去向分布的因素之一。总体来看,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GIS专业作为理科专业对女生来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相对困难,多数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女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好于男生,在考研方面具有优势。从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报考的专业来看,考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方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同学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产生这个现象的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GIS方向研究生相对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难考;二是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而女生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较男生更吃力。

二、结论与思考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我校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就业、读研和出国。

2>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其次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

3> 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也有较少部分到党政机关、金融业、学校、科研院所工作,在读研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

4>从读研的毕业生报考专业来看,除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外,绝大多数报考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同学很少。

(二)思考建议

总体看来, 我校GIS专业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了使办学更上一层楼,本文提出 3 点建议作为参考。

1> 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

毕业生的成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其他许多与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 比如,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立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接受市场检验和反馈的一个漫长过程。毕业生就业, 对学校来说并不是结束,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学校应定期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 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地调整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在校生的就业辅导具有了针对性。

2> 改革完善课程设置

通过对我校GIS专业个别已就业毕业生访谈,听取他们的感受和建议,笔者认为GIS专业作为地理学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应该加强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扎实的运用计算机知识处理分析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学生也要也要注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学等基础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有些实践性较弱、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须死记硬背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解廷民,王彤,王琦.北京地区法学类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J].2012.

第9篇:城市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三旧改造;新产业;土地;大规模

Abstract: three old transformation is as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way to "three old" transformation to a higher level, more wide range, better effect on promoting, realize from the "old town, old factory building, former house" to "new city, new industries, new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To make this city to eve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enrich the masses.

Keywords: three old modification; The new industry; The land; large-scale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2009年省政府颁布《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后,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配套、细化政策,一场以实现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向"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的转变,旨在释放土地潜力的"大拆大建"在广东高调推进,其最大目标是"挪地"。对广东而言,大规模的"三旧"改造行动,在"拆旧引新"之外,还被寄予产业升级转型的厚望,有专家认为,这或是解决资源瓶颈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再造运动"如何才能扎实、有序地推进?这是摆在当政者面前的棘手难题。

1要解决好“三旧”改造的三个方面

要解决好“三旧”改造,就一定要让利,不但要让利,还要让大利。这个让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区镇一级;三是政府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原居民。

第一方面,现行的政策优惠力度是较大的。经过3年的不断实践,“三旧”改造的系列政策已基本完善,相关配套操作细则也相对成熟,在实际工作已明确了工作的目标、职责、范围、计划、手续、政策和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多方面、多途径的优惠政策,如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容积率,拆迁单位前期投入的拆迁补偿成本可在地价款及区(镇街)财政对该项目所收取规费中按一定比例抵减等。这些政策措施,如能真正落实到位,将对引导和规范“三旧”改造工作起到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方面,“三旧”改造这样庞大的工程,由政府来单干肯定不行,还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新开发创新运营。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市级财政必须把全部的收益下放到区镇,使得区镇的社会力量有利可图,才能激励他们与政府一起,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方面,就是让利于原居民。在市场经济中,城市再开发是基于解决旧区的人口密度过高,建筑物老化,公共设施不足或土地利用率过低,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城市再开发的动力来源于利益动机,因此,在“三旧”改造过程中,平衡好政府、开发商和原居民的利益,尤为重要。

扎实推进“三旧”改造,一要针对重点、热点地区,迎难而上,努力实现个体效应向规模效应转变,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城市产业升级功能的实现;二要抓示范、抓试点,通过示范区带动和推进其他城区“三旧”改造;三要实施分类指导,对历史文化街区、城中村、片区危旧房和企业旧厂房等进行分类改造;四要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一方面要形成好的“三旧”改造氛围,另一个方面为旧改工作找到更好的方法,步子要更大、办法要更多、效果要更好。

2如何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应注意整体环境协调和功能完善,对那些有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应予以保留;同时,在改造的基础上还可加入文化创意设计,使其实现功能转换和价值提升。

众所周知,“三旧”改造基本上是一次推倒重建的工作。其中,文化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落,原有社区秩序的稳定和历史文化都会受到威胁。因为,“三旧”改造不单是物理上的房屋推倒重建,而且是旧社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如何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应会是“三旧”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如何利用这三旧资源实现价值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当下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背景下,如何在“三旧”改造中实现整体保护、功能转换,价值提升、形象塑造,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旧城区改造中,应注意整体环境协调和功能完善,对那些有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应予以保留。因为,有些区域是城市的命脉、文脉,是反映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如果“三旧”改造涉及这些区域,特别需要平衡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规划、城建部门需加强与文化、旅游等单位的沟通联系,这样才不至于“一推了之,悔之晚矣”。此外,我们的文化部门也应该将最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进行广泛公布,让广大市民、开发商知道哪些是有历史价值的、需要保护的、不能乱动的建筑。总之,城市现代化不是单靠高楼大厦来体现,更应该留住那些祖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让城市有灵魂,让市民有回忆,有思考。

同时,在改造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文化创意设计,使其功能转换和价值提升,可以将旧城区民居建筑修缮美化后变成文化旅游街区和休闲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区。而对旧厂房改造,可以先评估,再进行功能定位和整体策划,使其变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基地。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够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增强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和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

3“联合实际,以人为本”思想在旧城区“三旧”改造中的应用

3.1政府制订相关法规、政策,增强宏观调控

政府要制订与旧城区“三旧”改造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来办理和约束“三旧”改造行为,减少开发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并且还要加大对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改造好旧城区的基础设施环境。

3.2增强规划带领,表现规划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

规划单位要求做到对旧城区“三旧”改造难题进行全面透彻细致的分析,充实考虑现状情况,制订系统的改造规划,协调处理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景观、市政、文物保护等难题;编制“三旧”改造规划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行详细的本钱效果与利益研究,使规划创建在可实现的基础上;在改造整个过程中,应依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办理的“五统一”原则,有筹划、有步调地进行旧城区“三旧”改造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与乡镇规划法》颁发实施(实际的行为)后,城市与乡镇规划报批前应向社会公告,组织编制机关应充实考虑专家和公众意见;在城市与乡镇规划答应前,应向社会进行批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答应后应向社会进行批后公示。这不但表现了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也加大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保护了公众的切身好处,并且还可以以前“政府+开发商+专家”模式转化为“政府+公众+开发商+专家”模式,增强了意识和参与责任感,这是“联合实际,以人为本”思想的又一突出表现。

3.3开发建设要科学合理,避免大拆大建

旧城区“三旧”改造要统一规划、分期拆迁、分期开发、统一配置,先改造、开发条件较为成熟的片区,严格控制条件不成熟的片区,以避免增加后续改造的难度和本钱,并且还需应用“联合实际、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合理的分期拆迁安顿筹划,对开发的启动区进行科学的选择,方便于规划实施(实际的行为)。

并且,将大规模开发建设变化为从较小规模开发入手的“循序渐进”模式,方便于维持社会空间结构和随时调整开发力度,使开发地段保持灵活性,一旦发生难题可准时处理,在整体上使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具有人性化标准,保持了城市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3.4培育商业气氛,做到宜商则商、宜住则住,表现区域特色

在旧城区“三旧”改造中,应联合实际,相比旧城区的中心区,适合开发商业等经营性物业,在发展居住区的并且,应做到宜商则商、宜住则住,使旧城区保持新的活力;并且在“三旧”改造整个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减少疏散人口的做法,保持旧城区以往的繁荣和活力。

4结语

“三旧”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到人口疏散、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等。旧城区“三旧”改造是城市发展整个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既反映城市的发展整个过程,和城市空间规划组织、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整个过程,又表现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情形;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学斌;三旧改造 激活广州新动力[J];房地产导刊;2010年04期

2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调研组;惠民多赢的助推器——广东省佛山市“三旧”改造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