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农产品推广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推广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推广方案

第1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今天,商务部召开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座谈会,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常晓村同志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8个试点省份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本省试点工作的思路和建议,讲得都非常好,很受启发。会后,我们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会同财政部进行研究。近年来,中农办和财政部对商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中农办连续5年把农产品流通内容写进中央1号文件,财政部不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支持力度。刚才,中农办赵阳局长深刻阐述了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意义,财政部陈春平处长也强调了试点工作的基本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意义

今年,经过认真研究,财政部和商务部决定在8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希望试点省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充分认识试点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集中精力创造性地做好试点工作,为下一步扩大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一)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销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市场波动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比工业品市场波动大。工业品一旦出现缺口,可以及时组织生产,但农产品有生产周期,自然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对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影响非常大。除个别品种外,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市场波动比美国、日本和欧盟要大很多。这与我们千家万户生产、千家万户批发和零售、现代化水平低,以及信息不对称有直接关系。一些地方既存在农产品卖难现象,又有买难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各个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差别很大,有的农产品是局部生产、局部消费,有的是全国生产、全国消费。但无论哪种模式,流通平衡都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受韩国泡菜事件和日本大白菜短缺影响,吉林、辽宁、黑龙江的大白菜出口增加,需要其他地区的白菜向东北流通。今年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被老百姓戏称为“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姜你军”和“糖高宗”等。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依靠不断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和大贸易,建立起解决买难、卖难的长效机制和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模式,这是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前简单的白菜、萝卜、土豆几个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随着人口流动性提高,个性化需求增大。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已有很大改善,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是经常困扰着广大群众,影响正常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来解决。绝大部分农产品通过市场销售,把好市场关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要,对改善民生、落实执政为民宗旨意义重大。

(三)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价格有很大差距,不仅消费者负担加大,农民收益也并未增加,流通企业也未获得更大利益,主要原因是流通成本过高。如果建立起现代流通体系,就会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损耗,农民就能增加收入,消费者也能多受益,流通企业也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实现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试点省份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决不能将试点搞成简单的项目建设,要与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

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思路和重点

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既是以往“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等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商务部与财政部已联合下发指导意见,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试点省份在开展综合试点工作时,要加强研究,实现四个转变,把握好四个重点。

(一)工作思路要实现四个转变。一要实现从单纯流通节点建设向流通链条和流通网络建设转变。以往我们开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只是节点的建设。这次试点不能仅体现在点上,要体现在线上和面上,体现流通链条怎么建立以及市场和企业如何布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因素设计试点方案,要统筹规划、统筹布局,不能简单停留在单一的项目建设上。

二要实现由改造提升流通设施向推进现代流通模式转变。应当从以往重点关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硬件升级改造,转向推广现代流通模式。要改变以往农产品流通盲目性大的状况,推行订单农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不仅要改造流通设施,采用冷链物流等现代流通手段,更要减少流通环节,继续推广农超对接、产销衔接等现代流通模式。

三要实现由分步设计、分步实施向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转变。以往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只涉及农贸市场,缺少通盘和总体框架的考虑。此次综合试点不同,试点县、市和省份都要有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

四要实现由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向政府引导和市场化相结合转变。以往开展农超对接和批发市场改造,企业或市场建成项目,政府只负责拨付补贴资金,项目运行完全是市场化运作。此次试点要充分发挥商务、财政等部门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企业等试点承办单位推进现代流通模式,既要实现农产品流通公益功能,又要坚持市场规律,保持项目生命力。

(二)把握好四个工作重点。一是统筹制定和实施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没有规划和蓝图,现代流通网络就难以形成。做好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当地的现状。试点地区要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实际出发,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着力做好试点城市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改造,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列入试点的市县要制定试点方案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试点省份应在市县方案和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指导意见,完善省级试点方案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二是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流通节点。流通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收购节点,包括农产品集配中心、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等。目前农产品经纪人是主要形式,然而经纪人收购关系较为脆弱,要采取措施向合作社、集配中心、大企业建基地发展。第二种是批发节点,包括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集散地批发市场。有的批发市场兼具产地、销地和集散地特征。批发市场既要加强加工配送、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包装、配送等设施建设,也要改进交易模式,引入会员制、拍卖模式。究竟该选取哪种模式,试点省份应组织批发市场认真研究。第三种是零售节点。目前标准化菜市场和连锁超市在城市社区有所发展,但农贸市场依然是农产品零售主要形式。试点省份应结合当地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探索建设改造农产品零售网点。在节点建设过程中,既要加强冷藏保鲜和物流建设,也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作用,为复杂的多式联运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三是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具有特殊性,供应链建设是一个难点。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建设采购基地、加工中心、配送中心、冷藏仓储设施,推进“订单农业”;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或消费地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或销售专柜,与学校、餐饮、酒店、食堂建立直接供货关系;通过提供市场信息、销售渠道或生产服务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民加入合作社或由大企业统一组织生产,扩大生产规模。综合试点应该采取多种模式减少流通环节,由原来的随机卖,变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政府应该引导各方通过经济关系和利益协调机制形成供应链,产地投资建设销地专卖店,销地投资建设产地集配中心。出现卖难的时候,销地优先销售产地投资方的蔬菜;出现买难的时候,产地优先将蔬菜供给销地投资方。农超对接项目原则上应同时包含大型连锁超市承建的子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建的子项目。试点区域内如无符合资质条件的大型连锁超市,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如无合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在周边地区选择。

四是加快制订实施标准,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都没有包装,没有品牌,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化、品牌化,建立追溯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强有力保障。陈德铭部长十分重视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工作,商务部正在组织制订洋葱、土豆、青椒、黄瓜、西红柿、豇豆和冬瓜等7个农产品流通标准,将对这些产品的分级、包装、标签、贮运和购销等作出规范性要求。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试点省份选择项目承办单位时应优先选择积极贯彻标准的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试点项目承办单位,参与农产品流通标准制修订工作,并认真实施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有关标准。推动农产品流通主体将管理流程标准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工作要求

(一)抓紧工作进度,细化实施方案。各试点省份要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试点工作方案,确保切实可行。方案既要反映总体要求,又要发挥大家的创造性;既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的总体工作要求,又能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只有这样的方案在实施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动态监管。此次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的第一责任人是试点省份商务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责任人是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处室要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对项目实施状况进行动态监管,保证项目工程进度。制定详细的项目验收标准及操作办法,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审计人员组成验收组,确保项目质量。严格信息报送制度,要求试点承办企业及时准确填报工程进度和市场经营信息,把信息填报情况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参考。新晨

(三)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管理。试点工作责任重大,要保障实施效果和资金安全。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审计工作,拨付和使用补贴资金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将补助资金切实用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上。任何单位不得骗取、挪用或者截留财政专项资金,对于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商务部、财政部不仅要全额收回资金,而且将取消其以后年度申请资格,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四)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地方配套政策。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试点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规划、用地、用水、用电、资金等方面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按工业用地政策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虽然比历年都大,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有很大缺口,希望地方财政也相应加大配套支持力度,引导试点单位加大投入,形成中央、省、市、县和企业共同加大投入的局面,为试点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五)深入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试点工作是一项新工作,大家一定要重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完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商务部将对8个省份的试点进度和质量进行比较,宣传好的经验,整改出现的问题,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并在全国范围推广。

第2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提高日光温室产品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扎实开展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做大做强日光温室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日光温室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质品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选择群众积极性高、村级组织能力强、经营上规模、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益好的日光温室基地,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从2017年开始,以重兴镇上案村、双茨科镇红东村、收成镇兴盛村为重点,分别打造番茄、人参果、西瓜、甜瓜等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产规模达520座、1040亩。其中:重兴镇上案村118座、236亩,双茨科镇红东村210座、420亩,收成镇兴盛村192座、384亩。按照“当年绿色、两年有机”的发展要求,全面推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力争2017-2018年生产期,示范基地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生产标准。2018-2019年生产期,示范基地农产品全部达到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并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辐射带动全县日光温室产业上档升级。

二、技术措施

(一)推广抗病优质高产品种(种苗)。在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全部选用抗病优质品种和有机种苗,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严禁使用转基因作物品种,严禁使用包衣种子繁育的种苗,杜绝带病、带菌种苗入棚,从源头上保证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

(二)落实有机农产品生产转换期。示范基地从2017年6月开始进入有机生产阶段,到2019年6月,为期24个月为有机农产品生产转换期。转换期内,严格执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禁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确保按期转换。

(三)全程使用有机肥料。在示范基地全程使用农家肥和有机生物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座日光温室施用羊、牛、鸡粪等腐熟的有机肥25方和生物有机肥400公斤。

(四)全面落实农业技术措施。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轮作倒茬、休棚晒棚、深翻改土、膜下高垄滴灌、机械和人工锄草、覆膜保温降湿等农业技术措施,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

(五)全面推行物理防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应用电动授粉、防虫网阻虫、粘虫板诱虫、反光幕增温、高温闷棚消毒等物理技术措施,实现绿色防控目标。

(六)全面推广植物源农药。在示范基地全面推广烟碱、苦参碱、咖啡因、番茄碱、阿托品、香芹酚等植物源杀虫剂,推广春雷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苏云金杆菌、大蒜素等杀菌剂,有效防治病虫危害。

(七)推行“六统一”生产管理模式。在示范基地,推行统一产前准备、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灌溉施肥、统一采摘收获的“六统一”模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八)建立二维码溯源管理体系。在示范基地,全部配套农产品二维码查询系统,将产地环境、种苗、施肥、用药、采摘、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纳入追溯范围,做到“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追溯”。

(九)建立超市品牌销售渠道。加大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力度,做到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积极发展产销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联系大型超市设立直销专柜,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对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实现同质同价、优质优价。

三、建设内容及工作重点

(一)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示范基地技术方案。依据有机产品生产标准(GB/T19630),分作物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做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培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户。在重兴镇上案村、双茨科镇红东村、收成镇兴盛村选择积极性高、生产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农户作为示范户,集中进行培训。示范户要带头执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做好农事活动记录,搞好传、帮、带,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环境监测。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等标准,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水源、土壤、空气等环境状况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

(四)健全有机农产品生产档案。在示范基地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生产、收获、储藏、销售等环节的记录工作,及时做好有机农业生产管理记录,填写记录表,如实记录有机农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健全农事操作记载和生产管理档案,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

(五)加强技术培训与生产指导。严格落实技术人员承诺包抓示范点责任制,每个基地确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服务。围绕有机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手把手、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确保种植户熟练掌握生产技术。

(六)开展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加大有机农产品认证保护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有机产品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美誉度。强化对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

四、扶持政策

加大对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基地创建的扶持力度,对生产资料购置、设施设备配套、滴灌设施安装、产地环境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一)物化补助。对示范基地有机生产所需的有机生物肥、植物源农药等生产资料,采取物化形式按年进行补助。第一个生产期内,每座日光温室补贴有机生物肥400公斤、植物源农药4公斤(杀虫剂、杀菌剂各2公斤)。下一个生产期,按以上标准减半执行。

(二)设施设备配备。为示范基地日光温室一次性配备防虫网、粘虫板、反光幕、电动授粉器等设施设备(防虫网、粘虫板、反光幕一次性配套可使用3年,电动授粉器一次性配套可使用5年)。每座日光温室配备防虫网120米、需粘虫板35张、反光幕60米、电动授粉器1个。

(三)滴灌设施安装。为生产基地日光温室配套安装滴灌设施。

(四)产地环境检测。在示范基地创建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示范基地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进行检测,相关费用由县财政承担。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示范基地创建期,定期对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相关费用由县财政承担。

(六)有机产品认证。在示范基地创建期,对示范基地申报认证有机产品进行奖励,每认证1个有机产品奖励资金4万元。

以上各项费用约需300万元,全部由县财政筹措。每个生产周期,经村、镇初验,县级验收后兑现扶持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农牧、财政、环保、质监、水务、农机、督查等部门单位抽调人员对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进行考核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示范基地,县财政分期分批向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拨付资金,由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和设施设备,并发放到农户。对验收不合格的基地,取消示范基地创建资格,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牧、财政、水务、科技、环保、食药、工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农技中心、农广校等部门单位和相关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具体负责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将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纳入有关部门和镇政府工作实绩考核范畴,加强考核督查,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靠实工作责任。重兴、双茨科和收成镇政府要制定示范基地创建方案,并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农牧局负责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组织协调、产品认证、以及检测体系建设工作;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和安排;水务局负责温室滴灌配套设施安装和调试运行;环保局负责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质量监测和监督管理;食药局负责对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工商局负责有机农产品市场管理,打击假冒有机农产品的违法行为;商务局负责电商销售渠道建立;供销社负责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负责有机农产品的检测和申报认证;农技中心负责重兴镇上案村、双茨科镇红东村示范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农广校负责收成镇兴盛村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工作。

第3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牵头协调委属各相关单位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与管理;负责与县食安办的联络;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农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计划与实施方案;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的收集与汇总、传递上报和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申报、实施与监督管理。负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及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三品一标”可追溯制度。负责对各乡镇农监站的业务指导,加强检测技术业务培训,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业务素质;承担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督检测任务,做好县本级农产品例行检测;配合省“蔬菜质量例行监测”对我县的产品抽样工作。

二、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负责对全县农资经营单位(户)的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全县农业投入品的监督与管理,制定农资打假和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督促农资经营单位(户)建立健全农资购、销货记录台帐;查处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我县农业投入品市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驾护航;对督办、转交、举报等来源方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严格依法督促查处;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的行政复议工作。

三、委园艺科:

组织拟定蔬菜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抓好蔬菜标准化知识培训,指导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规模高效农业发展;督促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把好生产技术关,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四、县植保站:

负责高效低毒农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工作,指导农产品生产者正确、合理使用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做好培训工作,加大统防统治工作力度。

五、县作栽站:

组织拟定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抓好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指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六、委生产综合科(信息中心):

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网络宣传与。

七、县农广校:

负责全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特别是合理使用农药、肥料、作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的培训工作。

第4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新疆新源县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实现农业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共振的良好效应,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新源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开展此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地政府重视,确保农产品标准体系的顺利实施

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了加大实施力度、加强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此,新源县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副县长为组长的由农业技术推广站、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局、种子站、农机推广站、供销社相关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技术工作组设在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围绕当地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新源县大豆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县里首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该项目已于2007年7月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委组织的考核验收。从2004年项目立项以来,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制定出新源县大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示范区建设工作实行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相关部门具体指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组织落实。实行乡镇、村队具体抓,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领导向,农户实行标准化种植、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的发展模式。

通过项目标准化的实施管理,保证了大豆品种明显优化、单产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大豆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10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12万亩,种植面积增长了20%,示范区单产已由2003年的3600千克/公顷增长到2006年的4100千克/公顷,单产增长了13.9%,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建立起了大豆从种植到产品加工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新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建立起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为农民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民标准化种植的意识普遍增强,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明显提高。

第5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绿色食品;营销模式;农业化;战略目标;云营销

在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尤其是在饮食安全方面。绿色食品作为一种天然的、无公害的食品,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是形成了一种潮流。在所有绿色食品中,农业产品涉及到了人们普通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关注。绿色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市场前景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如何利用方便、快捷、高效的营销模式推广绿色农产品,是每位从事绿色农产品行业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经过一些年的探索,“云营销”概念的出现及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充分证明了“云营销”的先进理念对于推广绿色食品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农产品的概念特性及销售市场的定位

(一) 传统农产品的概念特性

传统农产品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农业产品,它的生长环境不受地域的太大限制,只要是适合相关农作物的生长,都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这些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普遍决定了它们在食物安全方面无法得到太多的保证,其中的营养价值经过长时间的改良,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下降。传统农产品主要是经过农药的杀菌、工业化肥的辅助生长以及一些化学原料的特效功能,使得农产品的自身成本费用较低,产量快、收入回报率的快,受到普通居民的热烈追捧,有着一定的市场前景。这些农产品一直是人们日常的必备事物,它自身的质量问题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身体疾病的发生。随着这些年人们对于农产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传统农产品慢慢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原先的市场也有了一定的缩小。

(二)传统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定位

由于传统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没有太多的限制,市场上随处都能找到这些农产品的身影。同时,传统的农产品来源范围广,产品的来源植物生长发育比较快,结果率比较高,经常能获得大丰收。这就客观地决定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局限性:只追求一定的经济回报,不走价格路线。同时,传统农产品面对的销售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社会各阶层都是它的常见客户和潜在客户。它的销售市场显然有着很强的随意性,价格方面也一直维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受到日常人们经常的青睐。

二、绿色农产品的概念特性及销售市场的定位

(一)绿色农产品的基本概念特性

绿色农产品主要是指在农产品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气候环境要求普遍较高,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完全与传统农产品背离。它的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工业化肥,也不需要危害性较大的农药等化学物品,相对传统的农产品生长周期漫长你,回报率较慢。但在实际的过程中,它对人体的危害基本没有,自身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一般的绿色农产品都是经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委员会认证的,说明了它的各方面都有着较好的质量。绿色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基本做到了天然无污染,它在营养价值方面也远远地超过了传统的农产品。由于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可靠,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这也为它未来打开市场奠定了一定优势。由于绿色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特殊,也就客观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价格地位。绿色农产品带给人们更多的营养,为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丰富的人体必备元素。在未来的市场方面,绿色农产品也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地位

由于绿色农产品本身的来源产地优势突出,它的培育过程也比较漫长,期间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对于市场主体对象的定位中,绿色农产品主要走的是价格路线,针对的是社会的中、高档消费群体。这样的市场定位也就客观地决定了绿色农产品在未来的销售渠道上,必将带来更大的成本费用。由于它消费主体的特殊性,绿色农产品能否做好广泛的宣传,也是其未来能否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

三、 绿色农产品营销与“云营销”理念的综述

(一) 绿色农产品营销成本高的原因分析

绿色农产品的品质都是上乘的,口感也较好,相对市场中同类产品,绿色农产品对于水源、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其他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也使得它的市场成本非常高。在其它国家,普通的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之间价格差距一般维持在10%-50%。不同国家的环境不同、地理位置差异性,决定了绿色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有着一定的差异。气候寒冷的地方,绿色水平培育过程相对复杂,价格也比普通农产品高出好多倍,比如芬兰。伦敦的气候相对潮湿,但人口密集,它的绿色农产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30%-50%。相对国外绿色农产品价格的偏高,我国在这方面的价格差异更加明显。这主要因为我国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在技术的应用上,必须将生产过程中的所需的环境成本考虑进去,还需要支付生产所需改善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成本费用,即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购买所需要清洁的原材料,并配备相应的清洁设备。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所在国家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以及防止他人假冒伪劣绿色商标、盗用企业的专利标志,这些费用都给企业带来了成本负担。

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普通的农产品价格实惠,绿色农产品显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尽管在保鲜方面,绿色农产品的效果非常明显,有着很高的档次,但也需要相应的价格匹配。假如将绿色食品放到市场上宣传推销,对于那些每天习惯了市场农产品的普通群众,绿色农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销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企业不得不转变营销思路,寻找其它高效的推广方式,从而加大绿色农产品的销量。

(二)“云营销”的基本概念的阐述

通过对众多“云营销”概念的整合,可以大体得出:

“云营销”就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工具,利用相关软件的特殊功能以及一些常见社交媒体的整合,利用一些压缩技术将低成本的实体,通过“云处理器”强大的功能将相关的营销方案到网络上。通过“云”的自动检索和覆盖功能,将所有的营销产品自动推销给优质客户。只要客户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看到企业的营销产品,企业便达到了“云营销”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过程就称为“云营销”。相对传统的营销方式,“云营销”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缩短了企业营销想要达到最终目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云营销”最大的特色就是实现了技术方面的智能化,通过不同技术的相互结合,发挥出它们各自的功能特点,利用相关的平台将企业首要的营销方案快速地传达给优质的客户。通过这种“云营销”,可以实现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完美对接,达到双方合作的最终目的。“云营销”的出现,已经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种技术将会被更加大力的推广。

(三)“云营销”为企业营销绿色农产品带来的优势

由于目前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企业在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寻找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高端客户,这就使得企业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必须确定最佳的营销方案。即如何快速地寻找到那些优质的中、高端客户,即使找到,又如何使客户能够浏览到自己的产品。这对绿色农产品销售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云处理器”和“云计算”是当今软件行业的焦点,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将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三者融合的强大功能。企业通过“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式开展有效活动,不仅降低了有效成本,同时还能将自己特色产品的最新信息及时送达消费者,提高了产品销售成功的几率。利用“云营销”软件,销售者需要关注的仅仅是软件本身的安全问题和自己的产品特点,而软件会通过自身的特殊功能将产品信息以最短的时间、最全面的描述及时地发生给客户,这样就有助于客户频繁地选择该企业的绿色农产品。这就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量,获得了相应的利润。而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企业基本只能获得一次的销售利润,而且消费者也很难长时间记住该产品的与众不同。但通过“云营销”的营销手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可以看到其他客户对于该产品的客观评价。同时,消费者对于保鲜效果好、,种类繁多的绿色农产品更加青睐。这就增加了企业绿色农产品销售成功的更多机会。在利用“云营销”手段的过程中,软件也会将客户的反馈信息、产品的销售状况快速地传达给企业,便于企业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云营销”实质就是自动的智能营销专家,可以为企业或商家带来丰硕的战略成果。

四、商家利用“云营销”实现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方法

(一)搭建与“云营销”相连的主平台

利用主平台的桥梁作用,实现绿色农产品与“云营销”相互联系的功能。平台的创建实质是取代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广大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主平台找到无数企业的产品,在所有的产品中通过相互对比选择出自己满意的绿色农产品。同时,众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这种主平台,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发送给无数的消费者,实现自己销售的最终目的。而平台的创建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只有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才可能成为主平台的实际运营者。而这种平台的出现,是我国新型经济模式的代表。掌控主平台的操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技术能力;创新的战略眼光;独特的发展模式。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主平台的操作者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主平台的强大功效。通过这些特点也可以看出,主平台实际的作用相当于是实现了消费者和企业这两个“双边市场”的互通,从而达到了绿色农产品的流通。

(二) 线上线下的完美对接

线下优质的产品为线上的营销工作做好支持。对于企业,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与销售中心是完全独立的。线上对于绿色农产品图片的宣传也是与线下实物的参照各有不同。因此,只有将当前形势下线下和线上的信息完全吻合、对接起来,实现商品价格的统一、商品质量的统一以及商品预算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创建一条独特的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出自己的绿色品牌。在商品的实体店面设计上,颜色、色调尽量搭配均匀,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田园化的景象。这样消费者通过线上的观看,可以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拉近双方间的距离。在自己产品外观的设计上,也尽量简单个性化,这样容易使消费者记住,增加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认可度。

一般大型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选择上,都是比较突出或意义巨大的地方。同时,也会以开放的态度与国外的知名企业开展各种交流合作,依靠国外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及自己生产基地的独特区域,将自己的绿色农产品很好地宣传出去。同时,利用国外企业的最新信息,也可以建立自己绿色农产品的专用渠道,用于特殊时期的销售和储存。为了节约成本,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大型企业一般选择供给地建立生产基地,就地加工、就地销售,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这种经营模式解决了一定的费用,但是也损失了一些大客户。由于目前长途绿色农产品的运输和保鲜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经营模式还无法进行推广。

结束语: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和宣传费用较高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在市场中将自己的绿色农产品进行广泛推广。而“云营销”技术工具的出现,使得企业在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上,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云营销”结合的是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它的出现使得企业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方面节约了大量成本,而且还为企业未来的营销之路拓宽了渠道,扩大了信息的范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这种“云营销”模式值得大力推广,绿色农产品也会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销售的更好。(作者单位:国网黄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于浩淼.“云营销”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

[2] .吉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 刘艺卓.浅析绿色营销在农产品中的应用[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01).

第6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

2020年,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抓好质量强区工作,结合本辖区实际,坚持每季度召开质量强区工作专题会议,商讨有关贯彻实施计划和落实情况。为确保本辖区质量强区工作的贯彻落实,街道成立了“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使质量强区工作从始至终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协调管理到位,统筹落实到位。

一年以来,街道认真贯彻实施《区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开展了质量强区一系列的检查整治活动。我街道通过宣传栏、用赶场天设点咨询等形式积极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发放相关宣传手册800余份,发放识假辨假、质量安全管理及种植技术等宣传材料,使广大群众增强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向社会宣传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明确了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联动提升

1.积极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围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综合改革。

2.积极构建诚信体系。深入推进市场信用管理工程,加强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和违法失信联合惩戒。

3.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推广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

三、开展农产品检测,控制农产品质量

加强例行监测,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推广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以及对农产品按季节和重点时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和监督抽查,加大检查检测力度。制定了全年抽检工作方案,对全街道蔬菜、水果、水产、生猪、猪肉、猪肝、牛肉、禽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抽检检测。

四、严格检测在建工程质量

1.加强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全街道范围内在建工程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台账,全面推进房屋建设监管信息化,完善房屋建设质量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2.强化工程质量日常监管。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制度。全面实施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节能65%设计标准,稳步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和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对在建房屋工程及街道道路工程实体质量开展主要原材料盲样抽检,严格保证质量安全。

第7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一、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年初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分别与26个乡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且与温拖片区蔬菜种植基地、龚垭乡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小户共18户蔬菜种植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号召科学用肥,坚决杜绝禁限用农药的使用,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登记注册和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肥料、激素,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推广化肥无公害施用技术,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了生产经营主体。

二、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深入全县城乡各农资市场进行检查。对全县内各农资市场、乡镇农资集散地进行了拉网式清理。重点清查种子、农药、肥料、地膜等农资产品和农机,对发放的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品种审定证书、经营台帐进行核查。通过全面清查,发现春耕期间刘某无证销售过期种子当场没收其过期种子并对刘某进行教育批评、讲读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其建立经营台帐、所有农资要从正规渠道进货。

三、开展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一)安排部署、制定方案。根据省州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县发展实际情况,3月2日我局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县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乡镇。按照规范统一原则、主体责任原则、分工合作原则开展工作,规范合格证基本样式,强化主体责任,将我县辖区县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鼓励小农户、个体经营户参与试行。

(二)加强宣传培训。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以来一是印发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白纸、告知书、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将明白纸和告知书张贴在蔬菜基地及种植小户门口等醒目的位置进行宣传,在公路沿线、龚垭乡、温拖乡、年古乡、中扎科乡张贴悬挂横幅13条。二是分别于3到4月底组织各乡镇农技员和本县辖区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共培训150余人次。三是深入田间地头、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种养殖基地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宣传5次。

(三)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主体名录。通过调查了解把县正在经营具有代表性的56个生产经营主体个纳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范围。

(四)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与县市场监管局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合格证试行工作。将合格证开具、查验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既要检查种养殖生产者、市场经营者是否按要求开具,也要核查合格证的真实性。在试行期间,单位统一印制县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共计800余份。

截止11月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05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70.9165吨。

四、加强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从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强全程监管能力着手,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基本实现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全县目前有2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入驻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追溯平台数据有效连接,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在国家级(省级)追溯信息平台开展产品追溯,在追溯平台上打印合格证+追溯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合格证上的追溯码,即可查询生产主体基本信息、产品产地、生产过程等信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放心。

五、强化宣传与培训

(一)加大宣传力度

为增强群众农产品安全意识,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展览展示、课堂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推广安全用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种子和肥料等农资产品,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安全意识,营造了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二)积极开展培训指导。

通过对蔬菜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开展培训,推广科学规范使用农资、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和建立投入品使用记录等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种养技术。

六、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检

监督抽检。为保障我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2020年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等进行蔬菜、水果抽样检测共计抽取样品600余个,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截止目前共形成安全检查简报12期。

七、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品牌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县共创建农产品共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频次,确保我县农牧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政策措施,将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常态化管理。

第8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国际食品展;农产品;经验

组团参加世界知名食品展会、到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举办农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是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树立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山东省农业展览馆(以下简称山东农展馆)作为山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宣传单位,充分利用自身公共服务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的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举办或参加国(境)外农产品宣传推广活动,得到企业的一致信任和广泛好评。

1 近年来山东举办或参加的农产品展会情况

1.1 通过举办农产品展览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

自2009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农产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农展馆分别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在深圳举办了山东名优农产品展览,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届展会共组织企业1000余家,产品包括粮油、果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十余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累计签订的贸易合同和意向达60多亿元。通过会后调查发现,签订的合同和意向有很大部分是与香港及国际客商签订的,因此到香港或山东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国家参展对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直接面对国外客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2 借船出海,进一步扩大山东农产品影响

在总结深圳两届展会的经验基础上,2011至2013年,山东农展馆与亚洲国际食品展主办方密切合作,连续三年组织山东企业参加了两届香港国际食品展和一届新加坡国际食品展,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经贸成果。在今年5月份刚结束的香港国际食品展上,山东展览面积678平方米,参展企业105家,无论是参展面积还是参展企业数量都比2011年展会有了较大提升。

1.3 通过举办各类经贸活动,推动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食品展的影响力和客商资源,举办各类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是创建农产品品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手段。展会期间,山东农展馆与国际食品展组委会紧密合作,成功举办了农产品推介洽谈会、农产品出口贸易论坛、农超对接等系列经贸洽谈活动。这些活动让参展企业不仅直接感受到了农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变化,又可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不断学习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消除了当前国外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疑虑,大大增加了对山东企业及产品的信任感。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考察调研,确定参展目标

组织企业参加合适的食品展会是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和保证,需要在参展前期做大量考察筛选工作。首先,确定参加哪个国家或地区举办展会对山东农产品外贸有积极作用,紧接着要对展区面积、展位规划设计、展品报关运输、展会期间活动安排、后勤保障、经费支出、人员出境等事项进行提前谋划和评估,制定全面、详实的实施方案。这些事项头绪繁杂、涉及面广,需要很多部门和专业公司通力合作,是展会能否成功组织的关键。

2.2 精心组织,做到各项工作周密安排

明确参加的展会后,要与展览会主办方进行广泛沟通,初步确定参展企业数量、展会期间活动安排、展品报关运输等诸多事项,并通过下发有关文件、网上信息等形式向省内各级农业部门及农产品企业宣传招商,对必须强调或不容易解决的困难,可以通过召开现场会或筹备会的形式进行协调解决,确保展会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临近展会开幕,将展会各项要求、展厅布展、活动安排、后勤保障、展会举办地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等信息编辑成册,及时发放给参展企业。

2.3 统一布展,展示山东农业整体形象

为打造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充分展示山东农产品企业的良好形象,每届展会,山东展区都统一组织、统一装饰、统一布展。展会前期,由参展企业按照设计要求提供宣传展板方案,然后由省里统一设计制作,将所有展位有机融为一体,成为整个展馆的一大亮点,便于参观者能够在数以千计的展位中快速定位到山东展区,大大增加展区的客流量,为参展企业与国际采购商提供更多的对接机会。

2.4 竭诚服务,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在组织筹备过程中,山东农展馆作为组织者,处处为参展企业着想,与各级牵头单位密切配合,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都想法设法的协调、解决,尽可能将展会期间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想周全,并准备1至2套的解决方案。适应境外参展的要求,全方位地为参展企业提供展品检验检疫、报关运输、展位设计装饰、食宿安排等周到细致的服务,最大限度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客商接待、项目洽谈等工作。

3 问题与不足

3.1 展示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产品包装档次、推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企业准备不足、缺少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专业人员,造成交流洽谈障碍,致使一些大的订单和投资项目未能签订,留下了不少遗憾。

3.2 小包装精美赠品和品尝品准备不足,国际采购商订购产品习惯先品尝、试用。目前,山东的部分产品还是以大包装为主,不太适应现场品尝,与国际买家的互动较少。

3.3 参展人员还不够主动,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坐等客商上门洽谈的传统做法中,很少有企业能够主动去其他国家展位前介绍企业和产品,错失了很多商机。

第9篇:农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1技术与成效

1.1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

云和县属浙南山区,山多地小,造成本区域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气候差异,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光、热、水、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创新种植模式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研究示范推广了稻-鱼﹙鸭﹚、耳﹙菌﹚-稻、稻田养鸭、稻田养螺(甲鱼)、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年均推广耳-稻轮作面积150hm2,稻田养鱼230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中耳-稻轮作栽培模式、浙贝-水稻模式分别获丽水市十佳和十佳优秀农作制度新模式。

1.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云和县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600hm2,通过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3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667m2农药用药量(有效成分)为258g,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农药用药量为319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

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实行“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云和县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整体认证)1160hm2,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五水共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根据云和县委《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编制了《云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云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出台《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1.5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沼液(渣)综合利用

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千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等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以“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与改造圈舍、改造厕所、改造厨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沼气2543户,服务网点31个。年处理养殖污水15.3万t,年产沼气100万m3,年提供沼渣沼液肥2.5万t。通过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走向养殖-沼气-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为进一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2-2013年向浙江省农业、财政厅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2014年储备生态循环项目5项。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云和县畜禽排泄物、作物秸秆、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0.7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56万t。

2工作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

云和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农业局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以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为主,成立农业治水办公室,农作站、质监、畜牧等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规划、指导全县农业治水各项工作。

2.2制定方案整治农业水污染

根据浙江省农业系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云和县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云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

2007年以来,云和县出台的云和县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对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给予600元·hm-2补贴,对全年统防统治33.3hm2以上的合作组织财政再给予150元·hm-2的奖励,有力地推进了统防统治工作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应用。云和县政府出台了《云和县农业产业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使畜禽养殖逐步达到水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工艺标准。

2.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问题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