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共享经济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灰色文献/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
【正 文】
灰色文献是指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获得的文献。传统的灰色文献主要包括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报告、学位论文、档案文献、产品样本、广告样本、翻译文献等。1997举行的第三次灰色文献国际会议,就灰色文献的定义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灰色文献是指不受商业出版者控制的,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生产的各类印刷或电子形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传统的出版费用的增加,通过网络出版、传播和获取灰色文献成为重要的手段。网络灰色文献不仅包括传统灰色文献的网络载体形式,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性的在线信息、电子预印本等。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对科研和生产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展时间较晚,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资源方面的建设。
1.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它是一种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目前,我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CALIS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服务的CALIS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协调全国86所高校合作建设的文摘索引数据库。系统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万方数据库的子系统,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它的记录来源于1977年以来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所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送交的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论文。其文摘记录数量到2006年7月23为止已达到766609条,每日更新,而全文数据库收录了自1986年以来的博硕士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全文数量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已达到492562篇。
中国期刊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系统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土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06年7月23日,它收录了1999年以来305家博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约321506篇。覆盖的范围有: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该数据库及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专辑光盘每月更新,专题光盘年度更新。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迄今已收藏自 1981年实施学位制以来的博士论文(包括所有博士授予单位及其专业)近12万种,收藏率达98%;收藏近年来硕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万余种。此外,自 1992年至今,已向海外征集到中国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千余种。该馆并建置了“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自 1986年至今共建立全国65所大学院校、882个研究所的126000余篇博硕士论文的摘要资料。
1.2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目前,我国会议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惟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600余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增补论文15000余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到2006年7月,总共收录会议论文 407004篇。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库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开发的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为来源文献的数据库,收集了1994年以来的中华医学会所属专业学会、各地区分会以及编辑部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医学文献,约700多个会议15万多篇文献。会议论文大部分只在大会上宣讲或传阅,只有少部分会议在医学期刊上。数据库收集面广、会种多、内容丰富,是目前我国收集较为齐全的医学会议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 2000年以来(部分回溯至1999年会议论文)中国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年更新约100000篇文章。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38万多篇。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各镜像站点每日更新。
1.3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国研网的国研报告。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创建于1998年3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经济类专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它全面汇集、整合了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济信息。其国研报告是一种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领域的调查报告,内容丰富,设有社会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农村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政府管理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研究等9个专题报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预见性。每年约200期,不定期出版,网络每天在线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国商业报告库。它是中国资讯的子库之一,收录1993年以来经济专家及学者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等的分析研究文献及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年度报告全文,主要为用户的商业研究提供专家意见的资讯。到2006年7月23日为止,共收录218723篇报告,数据库每日更新。
1.4 电子预印本资源
电子预印本资源是开放存取资源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一种新兴起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个人组织纷纷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收集电子预印本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论文、中国预印本系统等。这些预印本系统提供了向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稳定的预印本服务,方便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学术界中推广开放存取的思想和理念。目前,国内的电子预印本系统基本上覆盖所有的学科。
转贴于
2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收集管理中心
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成立专门性的全国灰色文献机构,如:英国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德国灰色文献中心等,集中收集整理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并建立了许多灰色文献网站,如:灰色文献网(GreyNet)、美国的灰色文献门户网站(GreyLit Network)等。而一直以来,我国由于缺乏对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意识,并没有专门设立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网络灰色文献进行集中、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的灰色文献系统一般都偏重于搜集某一类型的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报告等等,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同类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的开发利用,缺少一个含多国家、多类型、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网络灰色文献信息系统。
2.2 网络灰色文献类型少,规模较小
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SIGLE收集有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另外,除收集本国的各种灰色文献资源外,还积极开发利用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资源。
而我国目前对于灰色文献的开发类型还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电子预印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三大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但由于电子预印本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论文的提交量还相当有限,其中许多学科提交的论文数量只有几篇甚至从来就没有。另外,在译文方面的开发利用也还未能开展。而且我国的灰色文献资源来源也主要局限于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协会、学会和政府等,对国外灰色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也很少。
2.3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缺乏标准化建设
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共享,而标准化与规范化则是灰色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没有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目前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仍处在一种零星分散的状态,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且数据的建设重复较多,覆盖的广度也不够,这些问题给实现数据共享带来很大障碍。而国外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中心,该中心已通过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灰色文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
2.4 网络灰色文献的版权保护问题期待重视
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复制、分发、租赁、存储等目的的使用权限需要向文献的版权所有者申请。虽然有合理使用的范畴,但为了不侵犯灰色文献版权者的权益,在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时,首先要保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注明资源版权者的姓名,如带有营利目的,还应向版权者支付版权费用。就目前来说,许多大的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往往能够获得文献的版权,并向用户提供一般意义上的使用权,如个人的研究需要或非商业目的的使用。但有些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只对一部分特定用户提供使用权,而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或下载时需要申请权限。另外,还有很多灰色文献没有明确的版权说明,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更无从考证版权,这些都给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带来了很多隐患和困难。
3 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政府和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应该重视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政府应根据需要制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统一和协调各个灰色文献收藏机构的具体规划,从而保证对本机构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的收藏和开发利用。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学位论文的收藏和利用较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成为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其他类型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如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国家标准、开放资源等等的收藏和开发利用并不系统。因此,有必要像欧美国家一样,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国家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管理机构,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各收藏分机构间的合作,统一协调开发利用工作,避免重复建设,以收集更多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灰色文献资源服务。
3.2 切实加强收藏和组织利用各种网络灰色文献资源
如前所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种类多,国外针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灰色文献的所有类型,如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国对于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和科研报告方面,特别是对于最后几年出现的网络开放存取的学术资源,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另外,除了多途径多类型、广范围地收集各种网络灰色文献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网络上的灰色文献,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灰色文献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并制定管理章程、规范和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范围、原则和保管细则等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灰色文献研究与开发,以便人们更好地利用。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告的开发外,还要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译文和政府出版物等类型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
3.3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
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有利于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由于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翻译、复制、传播、利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有必要重新修订《知识产权法》中的有关条款,加大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违反后的惩罚力度。同时,应该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加大宣传以及采取专门措施,逐步强化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长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的开放存取
在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版权保护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国外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中,有许多是开放存取资源,用户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免费利用这些开放存取资源。而国内由于利益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只停留在本机构范围内、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如大学校园网外的用户并不能有效利用大学图书馆购买或开发的网络学术资源,包括许多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因而,有必要进行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机构生产者可以在本机构建立机构库或学科库,用户将自己撰写的灰色文献资源通过网络提交到机构库或学科库中,而机构库通过特定的协议如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 PMH)和其它机构库或学科库实现互操作,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放存取。
3.5 加强网络灰色文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欧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并遵循较统一的、易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在建立网络灰色文献数据库时,一定要充分研究与国外接轨的规范和标准,实现网络灰色文献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并根据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逐步推出资源标识、描述、存贮、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形成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体系,真正使我国网络灰色文献信息资源能够被社会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取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chinainfobank. com/dir/baogao/bg00. htm
[2] gz. wanfangdata. com. cn/cddb/cddbft. htm
[3] paper. edu. cn/home. jsp
[4] qiji. cn/
[5] prep. istic. ac. cn/eprint/index. jsp
[6] ckrd. cnki. net/grid20/Navigator. aspx? ID=2
[7] edu. drcnet. com. cn/DRCNet. Channel. Web/Report/ index. aspx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对我国政府决策政策水平,尤其是科技政策决策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软科学研究活动已与国家决策活动紧密联合在一起,成为政府决策链中的一个先行环节和宏观管理调控手段。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着其发展。例如中央、地方政策决策协调的背后,必然需要和存在以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互动、协同。软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是提升软科学研究能力和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及实例
发达国家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一般称为“思想库”、“智库”或“头脑工厂”,主要职能是向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对策建议和可供选择的科学决策方案[1]。大多数国外著名智库自建立起就长期奉行资源共享战略,并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体制和运行机制,尤其以美、英、日、德等西方国家为典型。
1.1 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机制
发达国家的思想库大都非常重视对软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最突出的是美国的思想库,一般都具备人才储备、人才交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研究人才通过多样性、多元化举措,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美国思想库非常重视研究人员的构成,注重学科互补和人才的内外结合。例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高度国际化的智库,其重要优势之一就是研究团队的国际化,学会的研究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员工构成的多样性、国际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创造性和全球性,为研究提供了全球性视野和广度。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旋转门”机制,形成政府与研究机构的良好人员互动。例如美国兰德公司90%以上的研究课题来自美国政府,一般不承担私人企业委托任务,兰德设在首都华盛顿的办事处,主要工作是沟通和政府各部门间的联系,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之间有着频繁的工作交往,事实上兰德已成为专门面向政府的咨询顾问机构。美国思想库的人员交流与政府之间是紧密的,美国人把这种思想库与政府机构的人员交流方式称为“旋转门”现象,通过“旋转门”作用[2],美国的学界和政界、思想和权力之间得到很通畅的交流,从而有效地保证思想库的决策影响力。类似的还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充当政府决策中“影子”参谋机构。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高校载体为支撑,有效提升研究实力和人才优势。国外十分注意发挥高校对软科学人才培养的作用,思想库与大学之间通常有着密切的人员交流合作。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院专门开设了培养软科学专家的课程,为硕士生开的软、硬课程达86门之多。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以美国中西部、西海岸的大学为支撑,并聘请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委托国内8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完成课题。美国企业研究所除拥有自身专职研究人员外,还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伯克利校区等学府聘请了大约250名教授为兼职研究人员。可以说,高校已发展成为政府或民间软科学研究机构的支撑和依托力量。
1.2 注重软科学机构内外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
1)发表著作、研究报告和定期出版物。主要包括:发表思想库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期刊;对于重大的、紧迫的政策性问题出具的报告;对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工作论文;对当前重要政策问题发表见解并引导公众舆论的快报;总结展示研究机构情况的年度报告等。兰德公司2008年一年的出版物、报告和文章共533篇,媒体采访报道4261次。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定期出版《智慧资产的创造》、《IT情报新天地》等十余种刊物。思想库通过以上做法扩大其知名度,达到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在政府决策部门的渗透力度。
2)现代化的媒体推广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智库除了借助传统的印刷品宣传研究成果外,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现代电子媒体和新闻媒介来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政策主张。例如,兰德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免费向社会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与多个国家的媒体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09年接待来访记者达500多个。
3)专题会议演讲。美国思想库经常召开各式的讨论会、专题研讨会、纪念会、答谢会等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例如,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举办专题研讨会、午棍会、晚餐会和特别工作会议等各种形式的讨论会,邀请专家、外国政府官员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通过这种方式,思想库可以及时了解到政府的政策走向,并将自己的政策理念传递给政府相关决策人员,而政府官员也可以及时从思想库汲取所需的研究成果。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ERC)内部也非常重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般讨论会、时事讲座、特别讲座、产业讲座等。
1.3 注重软科学机构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兰德公司是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较早的智库,服务对象已遍及全球近30家科研院所,成为高度国际化的智库。例如近年来,兰德陆续开展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包括“节能潜力分析的合作研究”、“中国工业的开发体制与技术创新”、“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等研究项目。日本的软科学机构设有很多海外型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由日本政府、大企业或财团在海外设置。主要任务是加快海外技术、经济等情报信息收集,并加以研究后,将研究的方案及时传递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自己的企业,为其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加快其海外市场竞争力的开发。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剧烈化,这类机构的数量正在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数百个之多。
1.4 注重资源共享的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欧盟一直是共建共享研究区域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典型。2000年以来,欧盟开始创建欧洲研究区。2007年欧盟成立欧洲科学研究理事会(ERC),该理事会是欧洲首个致力于前沿科研领域的泛欧基金组织。其宗旨是,通过资助(提供“欧洲科研理事会先进大奖”、“欧洲科研理事会启动奖”)吸引最优秀的创新科研人员,来推动欧洲的科研成果。其运作主要采取“调研人员主导”或者说“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且对任何领域的研究开放。
1.5 注重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法规和数据共享政策机制
伴随着各种资源共享方式的有益实践,发达国家已研究并制定了关于研究资源共用、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的实施来保证信息共享。如美国的《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内资源共享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为核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该项信息共享政策规定了各类数据共享管理的机制和用户获取开放数据的费用。“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使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中心。
2 国内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
我国软科学机构不论在资源共享的理论、方法研究中,还是在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实践方面较为薄弱,机构与人员间资源共享的观念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软科学资源共享内涵、特征及共享机制等理论方面研究
我国学者从理论角度丰富和完善了资源共享概念。如邹艳梅(2008)重点研究了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界定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并指出合作、协作关系是其主要纽带[3]。金春华等(2007)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及特征予以阐述,指出目前研究软科学机构的资源共享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行为和激励层面,但实际上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是以环境与技术为基础、内容与结构为核心的系统工程。说明软科学资源共享是需要从环境、功能、结构及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4]。
2007年李建平、葛新权等人出版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一书,提出“软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集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形成相应的专家体系,真正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持系统”[2]。
2.2 软科学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赵刚(2006)从软科学研究机构数、科研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课题完成情况、对外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在1991-2004年间的发展现状问题,指出我国软科学机构在科技成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主要存在三点问题,包括:不能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20%),主要指存在技术、语言、方法等障碍;不愿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45%),主要是受利益影响、所属特定区域影响、资源配置分散等原因;由于存在缺乏共享经济、政治,使共享不经济、不被允许(占总调查人数的35%)[5]。刘勇(2007)在《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认为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有:软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资源共享缺乏物质基础;政府和社会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重视不够,资源共享缺乏社会氛围;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不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技术平台,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等几个方面[6]。
2.3 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目前初步形成共识: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可以使软科学资源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使软科学研究更好地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如金春华(2007)从资源共享平台的用户类型、平台的用户需求、平台的结构三方面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7]。刘宇(2006)提出建立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知识动态联盟的构想,介绍了知识动态联盟的概念,并对软科学研究资源的知识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8]。李明珍(2010)通过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为先导,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资源交流与共享的途径,从而有效推进国内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共享[9]。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平台机制研究”与“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模式研究”。并建设了软科学成果共享的信息网站[10]。
2.4 软科学机构在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方面实践总结
伴随着软科学在政策研究、服务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和地方开始通过举办软科学学术交流会议、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来促进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定期举办的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年度会议、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软科学国际研讨会等。2009年在重庆举办的“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此次会上提出了建设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文献库的建议,系统介绍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内容。2012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度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目的是宣传软科学奖的获奖成果及获奖者、宣传软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宣传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并通过成果宣传手段来提高中国软科学奖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促进软科学事业发展。
此外,还有地方政府及地方高校不定期举办的各种软科学学术交流会和成果交流会议。如2009年10月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软科学研究所举行的“全国地方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与发展联谊会”,宗旨是共同繁荣中国软科学研究事业,推动地方专业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专项业务、人员培训等交流和资源与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目前该联谊会已发展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西、山东等省、市、自治区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共14家理事单位。
3 对我国软科学机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发展的启示
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将自身建设和开放创新有效融合协同,如国外众多知名思想库的工作大都面向政府服务,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其研究活动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软科学机构通过海内外人才融合、与高校合作开展学术及人才交流活动、与其他海外软科学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研究组织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来提升在本国和海外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对于国外软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限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在对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缺少对现存软科学机构资源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科学分析、管理措施;软科学机构内部也尚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共享方法,所涉及的研究也是基于对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和初步建议,真正用于实践的资源共享平台还不多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这仍需我国软科学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孙顺庚,李光等.国外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成功经验浅析[J].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 1990(5):26-29.
[2] 李建平,葛新权.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邹艳梅.地方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18):137-138.
[4] 金春华,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6-19.
[5] 赵刚,蒋天文.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J].中国软科学,2006(8):22-30.
[6] 刘勇,赵刚.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7(2):8-12.
[7] 金春华,葛新权.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24):21-23.
[8] 刘宇.软科学的知识动态联盟研究-以北京的研究资源整合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5):102-106.
[9] 李明珍,徐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机制探讨——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示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27):65-68.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方法
Abstract: based on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proposed his own point of view, and discusses the urban plan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The problem;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规划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它城市发展的前提下,以满足当代人的福利需求为目的,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向更加和谐、平稳、均衡和互补状态的定向动态过程,体现城市系统的一种状态或目标。
一、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 规范不明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所担负的责任,在国外城市发展的法令中都有文明规定,而现行的政策所有的责任变成只由政府承担。
2缺乏真正的财务支持,财务计划是一套很重要的建设发展预算。
3缺乏真正的计划目标,城市规划中还没有一项是与达到目标相关的分类或政策纲要。
二、完善城市规划的策略
1政府部门加强调控。城市规划策略从内容到方法及手段独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规划的政府行为包括立法、预算、行政管理对规划实施的成败起关键作用。以法律的强制性来保障规划的实施,合理的预算,完善的行政管理,扩大财政的收入,为实施城市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体系的完善与否影响着城市规划的实施质量,将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在空间上强调面向广域,把工作重点转向强调社会、经济、政治意义的结构性规划,以发展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总体规划为核心,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将城市设计贯穿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建立动态规划的机制。在规划手法方面,向具有超前性、引导性、弹性以及方便置换功能的方面转变。完善战略规划,对城市发展终极状态进行预测,采用时序发展规划与弹性规划的手法,对规划各期限进行综合部署。
(1)编制具体实施规划。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有临时的经济变动及无法预测的问题产生。在新在问题产生后,就需要采取新的相应的对策。为了切实适应这些形势的变化,应编制具体的实施规划。,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国际化的一个手段。
(2)规划的公共参与。促进公众参与规划,在协调各方利益时,公开的决策过程是保证各方利益都得以尊重的办法之一,能在城市决策层和市民中形成共识和协调的行动。跨世纪的规划需要依靠公众和行政机构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加实施并给大力协助。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尽可能地反映公众的要求而开展工作。这种决策机制的引入将促进城市规划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既定的规划目标。
(3)合理运用城市地理编码。城市地理编码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可以进一步实现城市范围的管理,对于城市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获取、共享、交换、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可以利用城市地理编码技术,获取更为准确、更有意义的城市信息资源并有效整合,通过分析获得可靠的关于城市历史和现状的知识,为形成最终科学、理性的规划成果提供依据。因此,城市地理编码站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加工和转换角度,以城市作为规划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是实现规划城市地域范围的各种信息资源的统合。来自不同专业部门、不同信息系统的城市经济、社会、人口统计等数据只有基于统一的时空框架,做到空间定位、属性分类、编码一致,才能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建立有机联系,实现信息交换和多源信息的整合,为城市规划综合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三、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的问题
1注重经济的发展。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规划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把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和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生态经济系统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 例如;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利用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等。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 形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以科技服务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覆盖范围广、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体系。
2城市规划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除了有效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不同的利益中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追求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是以人口为主体的立体结构,并与城 市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与健康、艺术、体育、价值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
首先要有效控制人口数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特别重视外来人口的管理,在规划中 合理安排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其次,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社区供给与保障、社区教育、社 区服务等多功能社区中心的结构规划。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的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学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引进人才,搞 好科技开发、转化与应用。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推广者和传承者,只有科学、教育得到发展,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的——人的 全面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英]J•B•麦克劳林著,王凤武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年。
2王建国编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应地,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战略目标。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即通过教学传播普遍知识。19世纪末期,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主张科研是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即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目标可归纳为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设立管理决策咨询中心
【关键词】建筑市场;经济研究;施工企业
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促进我国建筑业稳定发展,是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引入,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形成。本文试图应用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建筑市场的内在规律,探讨对我国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以供建筑企业管理者参考。
1、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组成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业处于国家指令性计划向投标招制过渡的阶段。在当时来说,实行招标投标制的建筑市场只是个雏形, 主要存在的间题有许多建筑市场尚未开放,仍以实行指令性计划的承包方式为主,名义上实行投标招标,实际上大多仍按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建设单位利用建筑市场呈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只顾眼前利益, 无科学根据地压低标价,不合理地缩短工期,施工单位为了得到工程合同,过份夸大和渲染自己的施工实力,有些正承担国家指令性计划工程的施工单位,为在其它招标工程中能中标,不合理地将国家指令性计划重点工程的国家统配物资转用到其它投标工程中,作为投标的优厚条件,从而使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受损。
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状态下,建筑业与外界的关系,严格说来不能构成市场关系,它呈现了一种僵化的硬性摊买的关系。实行招标投标制的最件下,市场买卖双方平等,双向有互选的权利,双方都注重质量。市场内实行公平竞争,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竞争的建筑市场。可以说,全面实行招标投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下开放型建筑市场的必要条件, 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从理沦上说,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相适应的。
2、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特点
建筑市场的生产能力是由诸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工艺水平、企业全员素质、资本有机构成、施工人数等因素所制约, 在建筑市场基本完善条件下企业竞争胜利的标志是中标。施工人数是由市场容量调节下自动变化的。在施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宏观调节,就须先对该时期内,整个建筑业施工能力增长情况进行预测, 作为主观调控的数据。表现为建筑市场的购买力一投资的来源分为国家贷款、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个人或企业筹资买商品房三大类。国家贷款的投资额是根据国家经济三大平衡关系( 即财政、信贷、物资)确定的;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仍以企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关系为根本依据。这两类投资额对建筑市场来说是先有确定性投资,再要求施工能力与其匹配。在决定今后某时期内,某部份投资投入时点时, 就应把建筑市场承受能力因素也作同步考虑。第三类购买力作为独立因素,其资金来源是社会上的流动消费资金,对国民经济财政和信贷平衡无破坏作用;该资金数额可以通过宏观引导和调节筹集, 受建筑市场影响相对大些;该资金的投入市场可以对我国部份商品的供需矛盾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建筑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供远大于需情况下,将该资金引导到建筑市场,使购买力转移,可以缓解各自商品市场的供小于需的矛盾。
3、施工企业管理特点
施工企业管理直接关系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所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加强施工企业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企业自律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内在需要,是实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要认识到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大力加强企业内部建设,理顺内部机制,强化自律意识,及时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2)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企业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活动中行为要求的准则,也是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道德准则与法律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职业道德有着事前防范功能的优势。各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目标,主动建立企业自身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人力推动职业道德准则的组织实施工作。从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力度入手,使职业道德准则成为企业及全体员工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规范。
(3)建立完善企业自律约束机制。企业自律工作的着力点在于落实。企业内部要建立自律工作数据平台。对遵守自律管理制度、格守职业道德、坚持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基础性信息进行搜集、整合。要完善自律的奖惩机制。通过网站、企业报刊等企业媒体平台及时公布自律工作开展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联动,对经营活动中模范遵守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场参与者予以表扬,对违反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场参与者予以警示;要注重与协会、与政府沟通协调,增强从全局上对企业自律管理约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施工企业管理新方式
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方面,良好的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3个因素:①对项目的认知: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将项目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 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体认知和把握。②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 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各参与方对自身的职能以及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 有利于分工合作。③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和反馈及时, 有利于实施有效控制。具体来说, 信息技术在以下方面可发挥其作用。
4.1 工程管理方面
(1)投标。工程量计算、投标标书制作。
(2)施工组织。施工平面图; 网络计划,丰富的、准确的信息,先进的分析方法,是决策、计划的前提。现在的许多网络计划,往往编的时候不是通过很准确的计算,仅凭经验,过程控制也只是针对几个大的节点,甚至是否科学也不得而知,相应的资源配置计划也不清晰; 钢筋翻样; 模板及脚手设计、计算及配置; 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等。
(3)过程控制。预决算、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监控;统计报表等。
(4)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材料、设备配置; 合同管理; 图纸管理。
4.2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涉及财务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办公信息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作用包括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等。对于大量的信息沟通、交换及共享的需要来说,无论哪种形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应该包含办公过程所需要的信息的沟通、交换、共享等基本功能,需要建设一个高可扩充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网络通讯平台。
4.3 企业管理数字化
企业管理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 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5、结束语
在宏观调控中,为完善建筑经济市场机制,应考虑社会大市场基本同步趋于完善,并在该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我们应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2010):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发展质量[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关键词】 风险导向; 事故灾难; DPSIR模型; 预防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9-0098-02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公共危机事件挑战的过程①。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2003年肆虐全球的非典疫情、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2008年中国的汶川地震、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5年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等。
面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各国政府机关及国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公共危机预防审计,如地震预防绩效审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署,1997),禽流感、极端海洋污染和危险化学品导致交通事故的应急预防系统功能评估(爱沙尼亚国家审计署,2007),城市灾难预防审计(洛杉矶城市控制办公室,2008)[1]。相比而言,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审计还处于仅针对公共危机发生后的援助款物开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阶段。如何借鉴他国经验,转变审计理念,由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尽快开展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对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险导向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模式内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体现于“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模型,该模型是制定审计计划和实施有效审计的重要工具,这一模型要求审计人员将财务报表看做被审计单位战略实施结果的一部分,以客户经营风险评估为导向,从源头上更加准确地评估与财务报表相联系的重大错报风险,据以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合理分配审计资源,以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计效果[2]。
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下,事故灾难预防审计采用风险导向模式是必然选择。刘家义审计长在2011年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观点,认为审计本质上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预防功能是指国家审计凭借其威慑作用及各方面的优势,能够预防和预警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风险和隐患,增强国家治理系统的“免疫力”;揭示功能是指国家审计通过监督检查各项治理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能够反映发生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污染环境等真实情况和揭示存在的体制障碍、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问题,促进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抵御功能是指国家审计通过促进健全制度、完善体制,能够抑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病害”,提高国家治理绩效[3]。
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属于事前审计,能够识别和评估对经济社会造成损害的各类事故灾难风险,较好地发挥预防功能;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在对事故灾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事故灾难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开展审计,能够发现被审计单位在预防和应急准备方面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制度缺陷问题,较好地发挥揭示功能;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在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整改建议,以促进改革体制、完善制度、防范风险,较好地发挥抵御功能。
三、风险导向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模式应用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阶段要求开展对事故灾难风险的系统评估,优先考虑全局性风险和高风险领域,以此确定审计项目重点和先后顺序。按照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辨识结果,采用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由此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依据“事故灾难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产生的后果”计算风险评价分值,根据建立起来的风险评价标准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定量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通过事故灾难风险的系统评估,可以形成事故灾难风险审计数据库,为有计划开展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提供基础数据。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出台了《国家应急规划情景》文件,强调对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等灾难的应急准备,充分反映出对灾难风险事前准备工作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并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容易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源、危险区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和定期检查监控。因此,审计机关可以和国家其他公共部门共建事故灾难风险数据共享平台,合力应对事故灾难的威胁[4]。
(二)风险应对
在风险应对阶段,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旨在依据灾害风险数据,开展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预防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预防和应急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存在的缺陷,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引入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使用的DPSIR概念模型,以某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为例,解析事故灾难预防审计过程。DPSIR概念模型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3年提出,包含驱动力(Driving)、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五个因子,形成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力”,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引起生态环境的“状态”改变,进而“影响”人类活动,促成一系列“响应”措施产生的完整因果链[5]。
1.驱动力审计
驱动力审计旨在评价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该流域内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衡量人类活动的指标可以采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可以采用人均GDP及年度增长率、工业化水平指数、流域开发值占GDP的比例。
2.压力审计
压力审计旨在评价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对流域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和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的发展,生产、生活用水来源是对流域水资源提出的巨大挑战,这一因素衡量指标可以采用万元GDP水耗、家庭用水量。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也会使流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产、生活排放物使空气、土壤和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一因素衡量指标可以采用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生活区单位面积生活废水排放量。
3.状态审计
状态审计旨在评价流域生态环境在上述压力下的现实情况,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系统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水的能力和水资源的承载力。衡量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水能力可以采用指标超III类百分比,衡量水资源的承载力可以采用污染物净化能力指标。
4.影响审计
影响审计旨在评价流域生态环境所处的状态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水质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衡量对水质的影响可以用水环境污染损失占当年GDP的比例指标,衡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水土流失率、生活用水缺水率指标。
5.响应审计
响应审计旨在评价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采取的改进措施,包括社会响应和生态恢复两个方面。社会响应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在经济、政治、法律和技术层面采取的措施,可以采用环境投入占GDP比例指标来衡量。生态恢复包括为恢复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可以采用污水集中处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指标来衡量。
四、开展风险导向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认识
各级审计机关和人员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事故灾难预防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对维护、完善和促进国家治理有重要意义,从而充分体会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
(二)确立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法律地位
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审计在相关的法律规范中有所涉及,《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审计机关“对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事故灾难预防审计的单独法律法规,也没有制定专门的审计准则。鉴于预防审计的重要性,为使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亟须在法规层面上确立其地位,在准则层面明确其程序和方法。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事故灾难风险的多样性决定了审计人员仅仅掌握财会知识是远远不能胜任事故灾难预防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需要广泛涉猎建筑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知识,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尽最大可能提升自身的审计能力。
(四)完善审计工作的基础数据
建立信息资源库,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等分类储存和管理;审计机关可以和国家其他公共部门共建事故灾难风险数据共享平台,做到信息系统的社会联动。
【参考文献】
[1] 山东财经大学课题组.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审计问题研究[R]//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报告(2010―2011),2012:100-101.
[2] 杨明增,任庆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3):95-100.
[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4.
[4] 高静美.灾害风险预防性审计的构架设计与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139-147.
关键词:信息营梢信息银行市场
1引文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日益成为一种能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企业而言,拥有信息量、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的营销观念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革,这样与新型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信息营销应运而生。
2信息营销的基本概念
信息营销,乍看之下,很难理解。究竟是将信息作为手段和工具进行营销,还是将信息作为最终产品来营销呢?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看作是信息营销。因此,根据信息(本文“信息”的涵义是基于广义层次的,即从大信息观来看,包括信息内容本身、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等)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将信息营销分为两类:
2.1辅信息营销
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信息为重要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组织、利用各类有效信息来制订营销战略,并协调和管理营销工作,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识别、预测并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是企业为了把物质产品销售出去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在营销过程中起纽带作用。企业所开展的市场调查、进行的广告宣传、提供的售后服务、企业信息化及建立的相关支持系统等都属于这一类。
2.2营利性信息营销
它以直接的营利为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卖”信息。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和服务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企业或信息机构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信息或信息产品,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企业借此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网上软件的销售、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企业竞争情报及信息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等都属于这一类。
综合上述两类信息营销,笔者认为,只要是为了一定的商业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提供的信息服务等活动都是信息营销。信息营销以直接促进营销实绩和销售潜力为目标,较之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是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如新兴房地产业和市场就是靠综合利用两类信息营销方式来提高销售业绩的,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这种数字化的互动式媒介,创建公司网站宣传自己的形象,同时在网上采用全数字化的三维技术,引导用户进人真实感和可视化的交互式环节,提供网上选房功能,建立营销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小区信息化作为卖点,推广智能住宅,提供宽带上网、安全防护系统、能源调节系统等。这些措施无疑是种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3辅信息营销
日益丰富的信息量和高速度信息传播,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依据。市场之战要取得胜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运用。对于辅信息营销,值得注意的是:(1)信息不仅是参考依据,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该说,传统营销并不忽视信息的作用,信息在营销活动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地位在决策过程中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信息营销中,我们更应该将信息看作一种重要资源,一种可以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在营销活动中应占主导地位,并对营销组合起定性作用。不仅依靠信息作决策,更新营销方式,促进新产品结构合理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商业自动化,而且要把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发展信息服务,及时向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有效的信息,使信息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直接对象,从而获取信息产业市场的主动权。(2)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营销的主要手段,以促进营销活动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信息营销中的各种信息都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处理、存储及传输。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营销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多种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115、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来简化和优化营销活动。例如,电子函件系统扩展了现有传真等通信手段的通信功能;电子支付与电子数据交换使得合作伙伴间的业务来往可完全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来实现;可视电话和可视图文信息系统给企业管理、信息交流及顾客购物带来极大方便等。
目前辅信息营销也有多种形式:(1)电子邮件营销,全球有2亿多电子邮箱地址,可以根据用户的地区属性或其它属性进行分类,如中国用户、美国用户、上海市用户、湖南省用户等,将各类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2)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到全球2000多个中英文的BBS和供求信息网、黄页、电子橱窗、中英文搜索引擎,如goole,yahoo等。(3)短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建立手机用户信息数据库,可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发送信息。例如娱乐公司可以不定期的给喜爱音乐的用户发送歌曲排行榜、最新影视、明星动态等消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沃尔玛,在信息营销方面做得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没有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零售业的庞然大物。沃尔玛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投人了大量资金,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SO年代初期,沃尔玛已经建设完整科学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投资7亿美元由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建立了一个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锁店的即时信息管理。借助该系统,公司总部得以同数千家连锁店和几十家分销中心保持实时联络。全球4000多家门店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总部的会议情况和决策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到各分店,也可以进行新产品演示。这种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将自己与供应商及自己的各个店面实现有效连接,大大提高了沃尔玛的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益。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配送成本占其销售额的5%左右,而沃尔玛由于使用了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
送中心,其商品配送成本只占其销售额的3%。仅就这一项,沃尔玛每年比竞争者就节省下近8亿美元的商品配送成本。沃尔玛也十分重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信息。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还要大,并时时保持数据库的更新。
从沃尔玛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企业在信息营销中既要具备强烈的信息观念,又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营销信息系统和有序、高质的信息运行机制,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来发展壮大自己。
4营利性信息营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但信息一般不被看作商品,传统的信息服务基本上是无偿的,也正因为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一般都是公益机构,各类图书馆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甚至于在互联网相当普及的今天,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FREE,即自由与免费,信息畅通无阻,一切服务免费,尽管有部分垃圾信息。但随着信息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以及人们信息意识的逐步提高,信息将不再是免费的了。生产和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占有和利用信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今,人们的信息需求趋于多样化和社会化,信息开始进人市场流通并成为商品,从而导致了大规模信息市场和营利性信息营销的兴起。
信息市场是一种新兴的市场形态,在其中流通的主要是信息、信息产品和各类智力型服务。信息企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将生产的信息商品销售给用户,最终使信息商品被信息用户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信息市场已初具规模,进人市场流通、交换的商品包括:(1)资料提供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图书馆、信息部门向用户有偿提供的文献资料的借阅、复制、索取服务。(2)大众传播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广告产品服务,公开营销的报道各种信息的目录、索引、文摘、数据库、音像制品及其他信息服务。(3)定向查询型信息服务,这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通过信息检索工具或系统检索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如定题服务。(4)研究、咨询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以信息研究为基础的课题论证、科学预测、市场调查、技术监测、以及科研、工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资讯服务,其信息产品一般是各种分析、总述、预测和咨询报告。(5)技术开发型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远程处理与传播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网络工程服务、信息软件服务、数据库生产服各及相应的信息产品。(6)中介、经纪型信息服务,包括各种类型的中介、和信息经纪服务,如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务、产品广告,以及相应的信息产品。
将信息当作一种商品来经营有时并不容易,信息经营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这主要在于信息不同于传统商品的特性:信息是一种因人、因时而异的特殊商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信息价值的转移十分容易并且具有无限可复制的特点;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难度较大,很难进行市场定位;信息营销最终是要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信息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过程。因此,信息经营者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以优质资讯取胜的中国资讯行在“卖”信息方面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也启发了信息企业的思路。
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国资讯行()是一个专业从事收集、处理、传播中文商业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拥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和网络产业经验。经过7年发展,已成为海内外中文资讯的主要提供商,该公司的定位是“信息银行”。
信息银行的概念来源于传统银行,就是经营信息的机构,从事对信息进行储存、放发、承兑、保密和分析研究等业务。它实际上是提供有偿服务的网络数据库,具备处理信息的职能、银行职能、研究职能三种职能,以突出信息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为特色。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方式,会员以有偿方式到提供商站点获取信息。“信息分享,收益共享”是信息银行的核心。
中国资讯行网站日前建成了最大的网.上中文信息银行。该网上信息银行由22个数据库构成,包括经济信息库、商业报告库、统计数据库、金融证券库、环球商讯库、上市公司库、企业产品库和科技成果库等,内含几十亿汉字的海量信息,并以每天150万字的速度不断扩充。其系统及其升级版本把零星散落的信息汇集起来,通过“对用户有偿使用”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销售运作过程与传统商品的经营是有区别的。中国资讯行在7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如何将原始信息变成有价值的、可以售出的信息商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帮助信息拥有者整合信息、包装信息、推广信息直至卖出去。下面从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两方面对中国资讯行的服务作简要介绍。
强大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资讯行运作的基础,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具备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该公司在北京有一个近200人的数据处理中心,每天24小时连续处理大量数据,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万字以上。(2)拥有最好的数据库检索技术,高速海量的中文全文搜索引擎是整个数据库平台的核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3)很好的网站集成技术,因为公司网站既提供信息服务,还有相关服务。当然,随着数据量和访问量的扩大,高效的负载分布技术也是必需的。
信息内容方面,中国资讯行锁定“为商业用户提供中文商业信息”的方向,提供大量的实时新闻、报告、法规等。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把他们的经济研究报告放到中国资讯行的网站为大家所共享,外经贸部文告也通过中国资讯行在海外及网上作独家,新华通讯社将其英语实时新闻通过中国资讯行网站向外,还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台湾中央新闻社、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香港地方报纸和电视台等近百家权威信息机构和媒体纷纷加盟信息银行。正是由于这些机构的加盟,中国资讯行才能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业信息平台。资讯行提供个性化的全球新闻服务,相当于一个全球新闻监视系统,还提供远程商务洽谈室。这是由会员申请开设的,完全按主题进行讨论。同时推出的还有网上商品交易会、金融服务、商业工具、商业知识培训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资讯行在2000年推出的中文商业信息特区。它是对网上数据库服务的拓展,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服务。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商业交流空间,为发展电子商务营造有利空间。在该信息特区内,用户可进行直接的商业交流:商业信息、查询商业机会、接受在线培训等,还可以在商务洽谈室进行远程商业谈判。该特区的会员都拥有一张信息卡,可以在各分销公司购买,此卡是进人特区的“护照”。
资讯行利用丰富的数据库作为产品,已经在香港地区确立了本行业老大的地位,拥有的用户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金融管理局、美国银行、恒丰银行、大和证券等知名企业。它的成功表明:信息就是财富,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探加工,并在网上有偿,不仅赢得了用户的欢迎,而且也给信息提供商带来了不菲的经济利益。
尽管难以统计它的具体规模,也不完全了解它的潜入途径、隐形之体及逃逸轨迹,但显然,我们常是隐隐感到它――“热钱”就在身边。
这种来去迅捷的逐利性投机资金,正越来越引起中国货币管理及经济管理当局的警觉。
据官方研究机构人士透露,4月末,国务院召集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就“热钱”问题及相关监管进行讨论研究,虽然会上仅是听取各部委意见,并未对“热钱”问题给出明确政策意见,仍可看出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今年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539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仅为688亿美元。按此数据粗略估算,今年首季不可解释的资金流入达到约851亿美元。
这一单季的不明原因资金数,甚至超过了以往一些年份的年度数据。“热钱”的庞大体积已经浮出。
“热钱”几多
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有多少?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测算方法,是用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以这种简单方法来计算,2003年至2007年的“热钱”流入分别为378亿美元、1141亿美元、466亿美元、6亿美元和1170亿美元。
但这一计算的基础显然过于粗略,作为判断的依据,这个公式三个主要指标量的确定本身就存在一定争议。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官方数据为4619亿美元,而同样在2007年,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完成了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司)注资2000亿美元,但具体操作过程并未公布于众。
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如果转到中司的这笔外汇,是因平仓2005年和2006年的外汇掉期交易而来,那么2007年实际外汇资产的增加可能就没有想像中那么多,但2005年和2006年的实际增加值则会高于目前官方储备所显示的规模。
由于外汇掉期操作过程、对中司注资方式、外汇储备具体成分、记账频率、结算汇率价格、会计口径等一系列细节均不明确,这给“热钱”的估算带来很大困难。国家外汇管理局肯定是最了解这一数字的机构,但这些数据并不为外人所知。
“究竟什么样的钱才被界定为‘热钱’,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博士表示,“比如,长期滞留在中国股市中的外国资本,或者是短期套利即离开的游资,以何种标准界定‘热钱’本身就十分模糊。”
而对于上述测算公式的后两项来说,其界定则更加模糊。首先,中国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商务部和外管局所公布的FDI数据会出现偏差;其次,如果以这一简单公式计算“热钱”的流入量,实际上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即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中没有“热钱”。但实际上,“热钱”既可以通过转移定价和虚假贸易等方式,也可以通过虚假投资或资本金挪作他用等方式,在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这两种渠道下流入中国。
从数据来看,2002年至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04亿美元、255亿美元和321亿美元,但自2005年汇改以后,贸易顺差却开始快速飙升,2005年至2007年,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020亿美元、1775亿美元和2621亿美元。
“这种外贸顺差激增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张明表示。
虽然目前对于“热钱”流入中国的方式存在很多理论上的假设,但在监控过程中,由于很难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因此,“热钱”规模究竟多大一直存有争议。
张明认为,简单根据外汇储备减贸易顺差与FDI的方法,计算得出的2003年至2007年的“热钱”流入总规模为3161亿美元;如果考虑到外汇掉期、外汇准备金和中司等因素,那么,这五年来的“热钱”流入总规模将会上升到4767亿美元。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虚假贸易的可能,这一数字将可能超过80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认为,最近一段时期“热钱”流入速度加快,自然有人民币升值影响在内,但与境外市场的剧烈震荡也有重要联系。
“‘热钱’的问题只是在最近几个月随着环境的变化显得比较突出,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香港渠道进来的。”王庆认为,对于“热钱”的判定不应草率地估算贸易和直接投资有多少虚假额,因为这种命题本身就难以判断真伪。
“热钱”去向
“热钱”流入,一方面,享受人民币升值收益;另一方面,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获得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6.6%,而A股市场上证指数也从不到3000点升至6000余点,翻了一番。今年一季度,即使中国股市暴跌35%左右,不可解释的资金流入也再次创下记录,达到851亿美元。
“热钱”的规模虽然无法准确估算,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从中国的角度看,如果宏观经济环境、人民币升值状况和预期没有变,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和竞争力也未发生重大变化,则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就与“热钱”有较大的关联度。
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看来,“热钱”可能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领域。“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开始吃紧,但投资增速仍然很快,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另外,自去年年末开始,信贷收紧,加之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加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可能会考虑从其他途径来借钱,而与此同时,国际上利率水平持续下降,流动性增多,因此也存在借款的意愿。”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除了股市和房市,“热钱”的流入同样可能出于生产、交易活动增长中需要的资金需求。在去年,随着通货膨胀因素愈发明显,实体经济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对应的名义经济增长率非常高。按高善文估计,今年一季度经济名义增长率应该在20%以上,比2004年最高时的18%要高。这意味着实体经济生产和交换需要更多的资金。但信贷方面控制很紧,资金的供应赶不上资金的需求。
高善文表示,企业资金链紧绷的后果就是民间高利贷盛行和“热钱”需求加大,江浙地区民间高利贷的月息已经到了5厘,远远超出以往的2厘-3厘的水平。张明则认为,控制“热钱”不能仅仅从“堵”的角度考虑,更要有“疏”的考虑,控制“热钱”流入,除了对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加强监管,更要考虑如何打消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
而在具体措施方面,张明表示,外管局应考虑加强和海关的合作与数据共享,以判断是否存在转移定价的情况;地方政府和外管局应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未分配利润和对外负债的资金使用与流向的监管;同时,还应积极加强打击地下钱庄和加强对违规操作的商业银行的监管。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在当前高通胀背景下,要治理“热钱”必须将通胀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必须将存款利率提升至通胀率水平之上,以保护公众的银行存款;对弱势群体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并避免价格控制。
他提出,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强化对资本账户的控制并提高长期储蓄利率水平,比如,可以在两年或更长期的存款利率中加上通胀率,其效果类似于通胀保值债券。由于“热钱”少有长期滞留的耐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抑制通胀,还可以降低市场预期。
人民币的未来
大量“热钱”流入,押赌的前提是人民币升值继续。
采用什么样的人民币汇率策略,学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去年以来美元加速贬值,国际商品市场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快速冲高,从能源到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价格屡创新高。
基于这一背景,有经济学家指出,应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以快速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胀的负面影响。2008年前三个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4%,但进入4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放缓。
随着“热钱”流入问题日益严重,决策层也开始重新考量升值策略及应对方式。特别在“热钱”触警后,人民币未来的升值道路应如何走下去,成了新的难题。
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许保罗(Paul Cavey)认为,由于最近几年人民币一直在加速升值,政府已经很难让国际投机资金相信人民币放缓升值速度能够持续相当长时间。而一旦国际资金认定人民币汇率采用渐进式升值是一种常态,那么,中国政府希望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是造成“热钱”流入的最大动力,在一些专家看来,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政策有助于打消这种预期,阻挡资本进一步流入。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要一步升值多少才可以打消这种预期?即使一步升值到位后,升值预期又是否真的就此消失,这些同样困扰着决策者。
哈继铭认为,对于汇率政策来说,如果被预测到,那么效果就会减弱。只有出其不意的政策,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一次性大幅升值10%-15%,之后再宣布停止升值,这样抵制“热钱”和控制通胀方面的政策效果会更明显。
另外,哈继铭还指出,一次性大幅升值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也有好处。“因为一次性的话,对一年后美元汇价就可以大致估计,在订立合同时就可以按照这一汇率来操作,而在渐进模式下,结算汇率很难确定,如果采用近期汇率,汇兑造成的亏损可能会相当严重。”
虽然一次性调整并不可能让人民币汇率达到合理的水平,但可能有助于减轻货币政策执行在资本涌入方面的压力,更有余地与其他宏观政策和不可或缺的结构性政策一起,实现平衡发展、抑制通胀的目的。汪涛持此观点。
内容摘要 :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顺应各国政府开始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积极发挥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推动作用,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一批中小企业集群,但集群总体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本次由美国次贷问题转变为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重创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本文在分析危机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即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分区域加强集群化建设凝聚中小企业以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中小企业 集群
不少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易于建立、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的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中小企业。自此,中小企业开始得到各国政府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国际著名的中小企业集群。随之中小企业集群研究也开始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及各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也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国家将制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地方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进入21世纪,“企业集群”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掀起热潮,尤以浙江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发展得最好,绩效显著,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总体水平还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
本次由美国次贷问题转变为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我国沿海区域经济中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后危机时代,该区域已经形成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应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和积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在危机中因外向度低而受到的冲击较小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应加快加强集群建设,并增强外部性,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
危机前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目前国际上中小企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体现在其占企业总量的绝对多数,普遍在95%以上;其产值几乎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纳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速生速灭、高的市场淘汰率使整个经济保持了不断发展进步的活力;简单的组织和宽松的环境易于激发创新的积极性,且创新成本低、效率高;是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德鲁克指出,数量众多的中小创业型企业日益取代大企业,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现代经济的动力之源,正如1776年《国富论》后自由放任经济的来临和1873年的恐慌产生了现代福利国家一样,中小企业主导的创业型社会的出现也许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市场成熟细分,服务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绝对数量已经超过4000多万户,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上缴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统计数字还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各经济主体中最具发展活力,全国65%的专利技术、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来的。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生产成本升高。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未能通过银行贷款转向地下金融的民间市场利率更高,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大幅提高;《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也在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此外,企业资源环境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增高。
融资困难加剧。长期以来,80%的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得不到满足,中小企业未能与银行之间建立起信用,政府通过直接补贴、资金和项目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底子薄,且放大效应有限。金融市场细分不够,大银行与相对较小的银行服务对象和业务重叠,业务开展中的摩擦力较大,已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即中小型金融机构试点虽然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良好,但总量相对较小。中小企业上市难度较大,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很畅通的路径,无法很好地解决产业限制、技术壁垒和人员结构不足等问题。
中小企业产业不够集中。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中小企业从事的产业虽然有发展潜力,但并不集中,没有进行市场整合,形成规模以上的产业集聚,未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中小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规模小、实力弱、资信差、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产权制度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约束,其发展困难重重,更需要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找到能扬长避短的发展模式,即集群模式来凝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
国际上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模式有很多,譬如美国小企业对新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德国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中小企业的作用;日本实行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意大利的中小企业走出了其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其中可借鉴的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集中优势生存方式,区域品牌生存方式,家族式生存方式,集群式生存方式,核心竞争力生存方式。其中的集群式是一个能发挥其他几种生存方式优势、扬长避短的平台,集群化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危机中的中小企业
(一)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全球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转型预期目标未达到,融资、技术人才、技术转型等技术力量问题、市场准入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加深及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全球信贷紧缩、融资市场冻结、出口收入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紧张局面。融资难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头号问题。然而,目前90%的银行新增贷款却投向了数量不足5%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央企、能源交通、电信通讯和糖酒烟草等长期依赖政府政策扶持、缺乏市场竞争的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套牢了其中大部分的巨额银行贷款资金。国内外需求不足,外贸出口受阻,全球经济下行,直接导致国际需求下降、企业出口减少。同时,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或下调或取消,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出口退税率骤降。在汇率、退税率的双重压力下,相当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并于2008年4月以后演变为一场波及东南沿海各省、特别是冲击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国经济核心地带的几千家中小企业成片倒闭的“可怕的产业惊恐”。到2008年底,全国7.5%、超过30万家的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或者倒闭。中小企业发展的减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
(二)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对恢复经济的作用
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使得它们更容易根据经济变化作出调整。UPS最新的《亚洲商业监察》调查证实,中小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做了充足的准备和行动。超过半数的中国中小企业计划多元化或开拓新的收入来源(64%),减少成本开支(59%),或加强现金管理(55%)。这些数据无疑显示了中小企业对于危机的关注及适应能力――努力提升商业价值或控制成本渡过这一艰难时期,在确保业务平稳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国未来5~10年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最大风险不是金融问题导致的经济危机,而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要有功能分工。大型工业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一国工业体系、体现综合技术水平、反映国家竞争力、保证产业安全等,而不能用来解决就业问题和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小型企业的功能则主要是大量地安排劳动力就业,谋求社会的稳定。资本密集式的生产创造的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当世界市场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吸纳能力变得有限时,劳动力回流现象会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中小企业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体现在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总数的高比例上;体现在就业需求人数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行业排名的名列前茅上。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中小企业能培养企业家精神。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无疑,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未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之路
(一)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如下机遇:后危机时代,经济寻求转型后的增长,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产业上将面临四个可能的突破口,包括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环保产业,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在此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海啸”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竞争壁垒和结构体系,使原本由于资源稀缺性处于市场食物链低端的中小企业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此时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可以利用市场指数较低的便利条件放大结盟带来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快速上位。同时给了中小企业重新思考自己市场定位的契机,重新定位有助于发现合作伙伴,并确定自己在产业链中最有利和最擅长的环节,收缩其经营范围,加强企业之间的团结,充分利用集体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含义和分类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为了获取外部经济和对外竞争优势等目的,以企业间非正式契约关系和产业链或者供应商一客户关系等联系形式,尤其以发达的专业市场作为企业间内部要素的联结方式,大量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区,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长期协作与竞争关系的地域性中小企业集聚体。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渠道的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按照产业内容性质,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一般遵循区位型集群―贸易集散地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功能齐全的工业区的路径。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种:空间聚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依托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卫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网络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型集群发展模式,虚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呈现出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演进的过程。
(三)集群化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集群内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存在规模经济,可降低交易费用;易形成“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良性路径依赖循环,促进集群内企业的迅速成长;集群内的互相促进与学习、频繁交流与信息共享有利于集群内的知识和技术较快扩散和推广。
集群外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共享效应;竞争力效应,包括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竞争中应对冲击的能力;区位品牌效应;政策效应,有利于企业向政府争取改善交通、能源、环境等基础条件设施,便于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和实施监管。
集群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不仅形成了企业的强弱合作,更是集聚众企业的优势,形成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结合了各种优势的集群将在未来更长的发展道路中带领无数的中小企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上的困难和机遇,用集群凝聚中小企业,可以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快速上位,放大结盟带来的规模效应。同时给了中小企业重新思考定位的契机,确定自己在产业链中最有利的环节,加强企业之间的团结,充分利用集体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后危机时代集群化对策
基于模仿成本与成功集群发展的潜在利益比较,国民经济可划分为三类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集群战略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
(一)已存在发展良好的企业集群的区域:东部沿海地区
江浙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的专业镇经济等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及深圳以计算机及外设制造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充电电池产业、平板显示产业、数字电视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集群都属于这类区域。
对于这类区域,实施拓展集群战略比较合适,可以通过支持产业组织的发展,帮助企业形成一个共有的前景,创造共同的利益并追求新的机会。加强集群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集群要保持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做大产业,更需要做强企业,使企业产品品牌效应更强烈。首先政府鼓励和扶持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品牌,由省级名牌到国家级名牌再到世界级名牌,逐步提升,并通过组织专业性展览会或博览会、在各种媒体做宣传广告等方式来宣传介绍本地,起到提高集群知名度的作用,然后发挥其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品牌建设中,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品牌梯队。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对集群品牌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克服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所有技术问题的局限性,并降低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独立完成技术创新会面临的开发周期长和投入成本高等市场风险。发展较成熟的中小企业集群可以通过购买、合作开发、折股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外的力量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保持原有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优势并适时促进其升级的同时,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
(二)已存在一些小规模企业集群的区域:中部地区
湖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是这一区域类型的典型代表。湖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转轨前由于大力发展大型国有企业、忽视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使其处于优势地位,转轨过程中,优势转变为了劣势,才开始意识到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起步更晚,发展较缓慢,无论规模、档次、创新能力,还是发展环境、扶持引导措施,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开放程度低,制约了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除了随州三里岗香菇产业集群、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等少数典型的出口导向型集群外,大多数集群都是“内源型”的。缺少出口拉动和外资推动,是制约湖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这类区域加强集群化建设,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初具规模的特色园区,并在成本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进行集群提升,譬如为集群中前景可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鼓励,并在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为劳动力培训计划提供一定的补贴。湖北省的扶持重点应该放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之上,譬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医药行业,石灰石、石膏矿为主要原料的建材业,以纺织、服装为骨干的工业等。同时政府要加强组织与发达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横向比较研究,重点是比较在重大项目、知名品牌、产业链条、服务体系、信息平台、招商引资、集群整体形象的建设和增强外向性等方面的可借鉴性,作好后危机时代东部向中部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的承接准备。
(三)没有明显集群的区域:西部地区
在这些区域,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有效的本地公共服务和培育较高素质的区域劳动力,同时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小企业发展计划,为区域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期待“历史性的偶然事件”的出现,来培育新的企业集群。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集群少,当地文化中缺少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开拓、不断创业和不怕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意大利政府针对南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专门成立了“企业家精神创业社”和“青年企业家发展委员会”,大力培育当地的自主劳动观念和创业精神。西部地方政府可利用舆论宣传、媒体、政府财政支持等手段大力倡导人们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当地勇于冒险和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这是推动经济落后地区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的关键。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金融海啸”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竞争壁垒和结构体系,使原本由于资源稀缺性处于市场食物链低端的中小企业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用集群凝聚中小企业,可以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重新思考定位,快速上位。我国应基于模仿成本与成功集群发展的潜在利益,针对不同的区域―已存在发展良好的企业集群的东部沿海地区,已存在一些小规模企业集群的中部地区,和没有明显集群的西部地区,实施集群战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恢复经济的作用,使经济增长的立足点由外需转向内需,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可冰.国外中小企业面面观[J].中国统计,2001(04)
2.唐志锋.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效应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2)
3.陶洁.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化作用初探[J].江淮论坛,2009(03)
4.陈群平.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当代论坛,2009(06)
5.鲁德银.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J].经济管理,2009(02)
6.周晓皎.新经济形势下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5)
7.许德友.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中小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05)
8.陈全功.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任重道远―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3~2004年度理论研究成果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12)
9.孙耕田.湖北中小企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2)
10.郭席四.湖北省与浙江省、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20)
11.郑桂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是提升广西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今日南国,2009(2)
12.孙艳平.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及启示[J].事业财会,2007(6)
13.龙志和,赵勇.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一[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