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规划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度假旅游; 阳光避寒疗养; 探析; 攀枝花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05-01
一、景区旅游资源及环境简况
攀枝花资源条件主要有阳光、热带水果、运动疗养、温泉、湖滨,符合作为内陆山地河谷亚类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的“5S”典型要素条件。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相对阳光资源丰富的滨海城市和南方城市而言,攀枝花具有离内陆避寒旅游市场距离更近、物价水平更低、冬季风很小的气象特点,能获得老年体弱消费者的偏好[1]。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是是四川新五大旅游区之一的“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东部的有机组成部份。2012年成都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交通条件已大大改善,攀枝花阳光旅游资源在内陆冬季避寒度假市场中的独霸优势日益明显,若开发的避寒度假产品定位得当,在成渝两地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攀枝花蜀欧菩萨岩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在去年编制完成了《二滩风景名胜区菩萨岩景区开发—核心区整体规划》。
二、SWOT分析
对攀枝花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菩萨岩进行SWOT分析,是科学开发菩萨岩景区的前提[3]。
(一)优势(Srtengths)。区位条件良好,可进入性强,拥有十分便利的交通优势;四季阳光充沛,暖和少风;政府和群众大力支持对菩萨岩景区的开发;项目开发拥有良好的投资背景优势。
(二)劣势(Weaknesses)。规划区内虽然自然生态良好,但是资源丰度不够,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偏重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分散、零乱、不系统,整体资源优势不明显。菩萨岩风景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有一定难度。二滩、桐子林水电站及库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欧方营地、以及广福寺庙等人文资源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整合开发受到一定割据限制。
(三)机遇(Opportunities)。国家带薪休假政策的实施,将为菩萨岩旅游带来市场机遇。我国现在正在进入老龄社会,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养老度假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市场。
(四)威胁(Threats)。同类产品的威胁。青城山,峨眉山等这类著名宗教文化旅游景区、成都周边的避暑景区和西昌的避寒度假景区对菩萨岩景区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替代威胁。
由于规划内山林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旅游开发带来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包括环境质量的退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等。因此在全面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环境调查,以制定全面的环境管理方法,具体的项目还需要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三、市场分析
(一)旅游者的构成。攀枝花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菩萨岩是以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为主题,其客源中有相当一部分将会是老年人,他们大都信仰佛教文化,因此我们的旅游产品中将会充分考虑到老年顾客的需求,这与攀枝花市旅游市场定位是一致的。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一流的设施和服务必将会吸引很多省内,乃至省外游客到菩萨岩来旅游。由于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辐射范围的限制,市场开发前期和中期应以成渝两地市场为主。
(二)成都市场分析。成都市区距离攀枝花749公里。从2005年开始,每年冬季来临前,成渝两地都会推出“冰雪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以成都市场的休闲度假景区差异性分析为例(表一)可以看出:两地市场都缺少中短途冬季避寒旅游度假产品。
每年夏天成都市民都有习惯到周边的度假区避暑度假的习惯。而菩萨岩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全新打造的宗教养生文化,大大改善的交通条件正好符合成都老年度假的市场需求特点,将会吸引大量成都市民来度假养老。5.12大地震前成都银厂沟老年避暑度假区的多年兴盛,证明了成都老年市场的度假需求是庞大的。同时,避寒需求相比避暑需求更加有刚性[2]。分析如表二:
(三)重庆市场分析。从过去入攀旅游空间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四川本省和滇北客源是旅游人次的第一梯度;重庆、陕西及长江中下游城市是第二梯度。以下主要分析重庆市场。
出游目的:重庆居民出游的目的地,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以会议出游比例显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
出游偏好:抽样调查显示,重庆居民对旅游资源偏好排在前六项的依次是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海滨休闲、古镇风貌和草原森林。重庆居民在春季出游的占20.2%,在夏季出游的占41.2%,在秋季出游的占23.7%,在冬季出游的占14.9%。可见,夏季出游在重庆比较明显,这与重庆夏季炎热的天气相关。
出游方式:资料显示,汽车是重庆居民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重庆居民出游“和家人或朋友自费旅游”的占65.0%,“自费参团旅游”的占15.4%。自助旅游是重庆居民的主要出游方式。重庆至攀枝花、昆明的铁路客运也为重庆老年市场提供了理想的交通工具选择。以此推测,重庆游客来菩萨岩景区旅游的主要需求方式为会议旅游、避暑观光,其次为冬季避寒度假。
四、结论
攀枝花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菩萨岩佛教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独特,打造结合宗教文化、老年养生和运动休闲的阳光避寒度假产品在成渝两地具有明显差异性,与成渝两地目标市场细分特征有很高的相关性。如果产品定适当,通过恢复“广福寺”庙宇及其配套设施;实施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生态养殖产业科技园和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宽松的优惠政策作保障,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健.内陆山地河谷亚类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9,9.
关键词:形象定位;旅游;双城市;主题口号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73-02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潜在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更加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只有那些能形成生动、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不远千里到此游览和观光。双城市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现已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其旅游知名度很低,形象定位模糊,这已经成为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双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旅游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双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促进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及原则
形象定位是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前提,它为形象设计指出方向。形象定位是建立在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两方面基础之上的。地方性分析提示地方的资源特色、文化背景;市场分析提示公众对旅游地的认知和预期,两方面的综合构成旅游形象定位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旅游发展全面的形象化表述,提出旅游形象的核心内容,即总体形象[1]。
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定位时要突出独特性原则。在当今如此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要想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在旅游形象定位时就必须要显示出其鲜明、独特、深刻的个性,只有新颖独特的旅游形象才能扣人心弦,让人浮想联翩,从而使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出游兴趣、对目的地的好奇心和想到目的地旅游的冲动感。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还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因为我们对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最终是为市场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定位时就必须先对市场和潜在客源进行调查与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然后站在旅游者的角度,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地资源特色,对城市进行整体的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还应体现动态性原则。我们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逐步加深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另外,由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也应该具有动态性。
二、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基础分析
(一)地方性分析
1.地理区位及交通
双城,又称双城堡,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它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处在省会哈尔滨市区西南30公里的松嫩平原上。其交通十分便捷,距哈尔滨国际机场仅30公里,另有京哈、拉滨两条铁路和同三、京哈、哈前、哈大四条公路,松花江主航道还通过本市永胜、临江两个乡,并且在临江乡的三家村设有船站。可以说双城市的水、陆、空交通条件都十分便利。
2.历史文化
双城市是东北历史名城,满族发祥地之一,曾流传有“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之说。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在拉林河畔煮酒谈兵,境内至今仍保存有金代达禾、布达两座古城遗址。
双城市的主要人文景观有承旭门、观音寺、魁星楼、双城堡火车站、民俗文化步行街。时期,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它是中外驰名的纪念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它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城市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及锡伯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可利用各民族的奇风异俗,积极开展民俗风情体验游。
3.生态农业及新兴食品工业
双城市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曾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农村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畜牧业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双城市结合自身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游,并试图将双城市的农业与全省的农业特色相结合,进一步微缩、整合,最终达到使游客游双城就能游全省现代生态农业的目的。双城市现已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有农丰镇花果山度假村和兰棱镇休闲旅游度假区,游客们在度假村里可以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欣赏田园风光,采摘蔬菜瓜果。
双城又是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之一,曾被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世界五百强企业瑞士雀巢公司、杭州娃哈哈、台湾旺旺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先后在本市投资建厂,使其逐渐形成了粮食、肉制品、乳制品、禽蛋四大产业链条和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大市场的产业化格局。现如今,双城市正利用这些新兴的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由于这是周边地区所没有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在旅游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二)市场分析
双城市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新兴食品工业等旅游资源,但由于双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双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还有部分仍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由于缺乏对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旅游景区规模小,形象不突出、不鲜明,缺乏吸引力、感召力、诱惑力、刺激力,基本上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的宣传促销活动,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及市场影响力都不高。因此,双城市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及有招徕力的旅游口号或旅游标志。
双城市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于市内及哈尔滨市、阿城区、五常市、肇源县等周边地区,以“周末游”为主要旅游方式,对短途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外,由于双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双城,它是中外驰名的纪念地之一。因此,双城市的省外及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来自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史感兴趣的人和那些现已侨居国外的当时诞生的将领的家属及其子女。
三、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一)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根据以上对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依据的原则,将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体验“绿色”生态农业,追寻“红色”历史文化。
定位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基本依据有两点:一是双城市所拥有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是旅游形象形成的基础。由于双城市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又处在松嫩平原上,其所拥有的土地均是全省最标准的黑土地,而且耕地面积大,所以适宜开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双城市所拥有的这些特色资源,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双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另外,由于双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革命历史遗迹,这就构成了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二是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这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市场需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长期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高压生活状态,使人们迫切地想要回归生态本原,到那种空气中充满着田园气息和鸟语花香的恬静安逸的地方好好地休养生息。而这种市场需求正好给双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因此,双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题应以生态农业游和历史文化游为主要内容,辅之以新兴工业游、宗教文化游和民俗风情游等其它旅游形式。
(二)双城市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由一句精辟而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和表现,它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而旅游形象的口号设计又能反映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内容,将旅游地最具优势的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成一句口号,最终达到打动旅游者,激发其出游的意愿。一个恰如其分、通俗易懂、真实诱人的宣传口号对旅游形象的定位宣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对双城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和旅游形象的定位可看出,双城市可以建立以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为主,以现代工业、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为辅的旅游形象。因此,双城市的旅游形象口号可拟定为如下: “游生态农业,品双城文化”;“探寻双城历史,感受民族风情,体验现代工业,回归生态本原”;“生态农业民族情,新兴工业双城行”等。
四、结语
旅游形象是城市的灵魂,旅游形象的塑造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关键。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又是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前提,对于指导城市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和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将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体验“绿色”生态农业,追寻“红色”历史文化。但是,旅游形象定位并不是一经确立就一成不变的,它是具有动态性的,应该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和当地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予以更新。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旅游目的地 客源市场 旅游消费者 预测 丽水
系统动态模型构建
(一)模型假设
借鉴徐红罡,郑海燕和保继刚(2005)建立的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来设计客源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作如下假设:第一,设潜在旅游者选择城市旅游地的信息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旅游地的促销信息,包括城市旅游地的广告、新闻、公共活动、会议赛事等,以及旅行社或商提供的信息;二是来自于曾经到过该城市旅游地的游客的口碑信息;三是曾经来过该城市旅游地的游客自己亲身经历的信息,以此导致重游。第二,潜在游客只受到收入影响,客源地人均收入越高,潜在游客越多。但是,潜在游客要受到促销、口碑的影响才会出游。第三,不考虑游客的季节性因素,只是考虑每年的总数,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不管游客怎么分布,对旅游业的贡献是差不多的。第四,旅游目的地不会出现接待瓶颈,事实上除了黄金周以外,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不会出现拥挤。第五,游客体验都是正面的,即口碑均是正面传播。第六,不考虑口碑传播的衰减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遗忘、游览了新的城市旅游地、缺乏新鲜性等多种因素,游客对城市旅游地的口碑传播会趋于减少或不规律地分布。这方面的规律尚无多少研究,所有假定不考虑口碑传播的衰减效应。
(二)因果关系图
游客市场因果关系图见图1。该因果关系图包含四个循环:负反馈循环1:潜在游客-促销影响下的出游游客-出游游客-潜在游客。负反馈循环2:潜在游客-口碑影响下的出游游客-出游游客-潜在游客。正反馈循环3:出游游客-累计游客-口碑影响下的出游游客-出游游客。正反馈循环4:出游游客-累计游客-重游游客-潜在游客-出游游客。
(三)模型参数设定
模型参数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来设定,该市是生态休闲养生型旅游目的地,2012年全市景区接待游客3561万人次。其中,本地(指丽水市行政区域内)约占客源总量的10%;传统客源地是游客数比例高、距离较近、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地区,主要有省内其他地区、上海、江苏,约占客源总量的75%;新兴客源地是距离较近的经济一般地区、距离较远的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改善,游客数虽然比例低,但是增长快速的地区,主要有福建、江西、山东、北京、广东、河南、安徽等地,约占客源总量的15%;海外客源占比不到0.1%,这里不考虑。各类型客源地参数设定见表1。其中,区域人口是2010年普查数据,人口增长率按出生率计算,人员消亡率按死亡率计算;潜在游客按照经济增长率增长;促销有效性、口碑接纳程度、重游率跟客源地距离成反比;促销力度按实际情况估算,口碑建设力度主要以旅游地建设和服务为主,跟客源地距离无关。模型起始时间=0,单位:年。模型终止时间=10,单位:年。SAVEPER= TIME STEP,单位:年。TIME STEP=0.125,单位:年。
(四)客量预测
运行该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各客源地游客量预测曲线见图2。其中,本地出游游客在前期略有增长后趋于稳定值;传统客源地出游游客在前期略有增长后开始逐步减少;新兴客源地出游游客则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读取后台参数,可以得到具体预测数值。将三类出游游客数值加总后,可得到总的出游游客预测值。其增长速度越来越小,但到后期新兴客源地出游游客占多数时,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分析
本地游客市场分析。根据模型模拟结果,本地出游游客主要由重游游客构成,单纯由促销和口碑带动的新游客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本地潜在新游客主要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迁入率决定,这两个比率均较低,导致潜在新游客增长缓慢。因此,本地出游游客的数量取决于重游率,本地需要加强促进游客重游的建设。
传统游客市场分析。传统市场出游游客构成见图3。可见,传统市场出游游客由三驾马车:促销、口碑和重游带动。前期三者效果相当,后期随着潜在游客的减少,促销和口碑带动的出游游客逐渐减少,重游游客则逐渐增多,占据了主体地位。再分析重游率变动对出游游客量的影响,在初始重游率0.1的基础上,模拟2倍、3倍重游率下的出游游客量,结果是前期重游率倍增后,出游游客比例提高不多,但后期出游游客比例提高接近相应倍数。可见,对传统客源市场,远期需要加强重游率建设。
新兴游客市场。新兴市场出游游客构成见图4。新兴市场出游游客前期主要由促销带动,随着累计游客的增加和口碑传播效果的显现,口碑带动的出游游客快速增加。由于重游率低,重游游客虽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一直比较低。通过对促销和口碑的敏感性分析,发现促销力度加倍后,出游游客量前期增加非常明显,有倍增效果,后期增加效果逐渐减弱;口碑建设力度加倍后,出游游客量前期增加较小,后期增加较大。
基于模型的旅游消费者市场开发
(一)旅游目的地规划
通过模型预测了本地、传统客源地和新兴客源地的游客量,这可为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对本地游客,重点是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和调节客源时间分布,引导本地游客避开外地游客高峰期;对传统客源地,由于自驾游比例较高,需要加强交通、娱乐休闲、餐饮、住宿接待能力,让传统客源地游客得到轻松愉快的休闲旅程;对新兴客源地游客,则需要加强住宿、交通、餐饮、旅行社接待能力。
(二)游客市场促销策略
由于不同类型客源地的出游游客构成有差异,促销效果按新兴客源地、传统客源地、本地递减。因此,对本地潜在游客不需要促销,对重游客则可以进行促销,促销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重游和调节客源高峰分布;对传统客源地要随着潜在游客的减少逐步降低对新游客的促销力度,转向促进重游;对新兴客源地,则前期以促销为主,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打造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品牌,同时强调不断改进的交通便利和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线路,后期则随着促销效果减弱不断降低促销力度。
(三)游客市场口碑建设策略
传统客源地口碑带动的出游游客前期多,后期少;新兴客源地口碑带动的出游游客前期少,后期逐渐增多。所有口碑建设前期应侧重于传统客源地,中后期重视新兴客源地。口碑建设除了强调旅游目的地特色和提供优质服务,以及经常举办节庆活动以外,还需要提高口碑传播有效性,开展游客营销,促进游客有动力、有内容、有人选地向其周边人群传播旅游目的地正面信息和旅游体验。
(四)游客市场重游促进策略
由于本地主要依靠重游客,传统客源地也越来越依赖重游客,新兴客源地的重游客比例也逐渐增加,因此,提高重游率对增加游客量至关重要。要提高重游率,像丽水这种旅游目的地就需要渲染休闲养生的定位,完善休闲度假设施,打造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需要不断完善交通、食宿,提供优质、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需要结合本地特色定期推出文化节庆活动。同时,也需要在针对传统客源地和新兴客源地的特征,结合多样化的促销手段来促进重游。
(五)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
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建设速度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可以对本地、传统客源地和新兴客源地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战略,实现旅游目的地持续稳定的游客增长。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充足时,旅游目的地可以对本地促进重游,对传统客源地由促销、口碑建设和促进重游并重逐渐转向促进重游,对新兴客源地则采取前期促销、中后期口碑建设、后期促进重游的策略。二是在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不足时,根据各类型客源地游客在总量上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短期内的高峰期时间分布,通过调整促销和口碑建设力度来调整各类型客源地游客出行总量和出行时间,使得到达本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与本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增加速度一致,不至于出现瓶颈。
结论
综上所述,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不仅可以预测不同类型客源地的游客量和总的出游游客,还可以分析不同客源地出游游客的构成,以及预测在不同旅游目的地对策下的游客数量变化趋势,从而为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规划、促销策略、口碑建设策略、促进游客重游策略提供决策支持,以及有助于制定开发不同类型客源地的营销战略。
参考文献:
1.张璞,李国和.贵州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及预测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
2.刘宏盈,张娟.广西东盟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演变特征及预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
3.刘雪琛,王庆丰.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J].河南科学,2012,30
4.杨智勇,斯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与预测[J].未来与发展,2010(10)
5.万年庆,张立生.基于引力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规模预测模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
6.李群绩.基于直线趋势预测模型的旅游市场分析—以山东省入境游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
7.苏树军,裴青萍.ARMA模型的新疆旅游市场趋势预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17
8.柳丽,吴晋峰,张芳,吴黎围.基于灰色GM ( 1,1)模型的宁夏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
9.郑秋婵.基于灰色系统的南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预测分析[J].商业经济,2012 (4)
10.阮氏海宁,温作民.基于灰色GM(1,N)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以越南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3(1)
11.雷可为,方田红.基于组合模型的陕西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
关键词:旅游地产;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一、旅游地产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先行,奠定行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飞速发展趋势。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30美元,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居民的收入提高到足以满足温饱的状态后,结余部分则会用于其它类似旅游等发展性消费方面,那么,该国的旅游业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由此,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的蓬勃发展。
(二)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消费是拉动我国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而其中旅游消费支出占了居民消费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地产商们纷纷瞄准旅游地产,同时,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发展,旅游地产投资显出强烈的向周边乡村发展的趋势,农家休闲景区随处可见。
(三)城市改造加快地产商们对旅游地产的投资近10年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响应旅游业的号召,普遍加大了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改造,并利用黄金地段来重点打造一些旅游项目。如桂林打造的“两江四湖”就为该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的旅游环境,同时,这一系的改造措施的实行,也为旅游地产商的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旅游地产投资的风险分析
旅游地产不仅与旅游联系密切,也与其他众多行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旅游地产的投资存在多种不确定要素,具体来说,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逐利投机心理导致资金风险增大旅游地产投资的高利润使得不少投资商“铤而走险”,盲目集中投资致使旅游地产市场乱象情况层出不穷。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桂林为了方便海外游客住宿,地产商们纷纷投资旅游饭店。但是,一大批新的高档饭店的新建,造成该市高档饭店住房率立即出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因此,正由于旅游地产投资具有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地产商们在投资时需谨慎评估其潜在的一些风险。
(二)自然灾害与政治立场等不可逆因素增加投资风险旅游地产与旅游业相伴随,一些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发生使旅游发展受阻,那么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也必然“遭殃’。据统计,近年的海啸给东南亚旅游造成相关损失占达80%以上.08年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巨大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8%。同时,一国的政治立场也对旅游地产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例如:我国对日本等国的政治立场的周期性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带来的背景风险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该国的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调控措施,旨在调控地产业投资过热之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虽然各地地产价格过高情况有所缓和,但整体上效果仍不明显。由于旅游地产也具备房地产的一些特征,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故旅游地产商在进行投资时,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三、关于旅游地产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政府要增强对旅游地产投资的调控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旅游业在“十一五”建设规划中,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并且现已在各地的建设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旅游地产投资要稳定有序地发展下去,类似于“急功近利”式的政府形象工程则必须避免,同时应回避重复无序性开发,尽量减少资源耗费,使旅游业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前进。
(二)投资有风险,银行需谨慎地产属于资金密集性项目,然而,在实际投资中,仅凭开发商的自筹资金一般无法达到项目的要求,而这些地产商的投资又主要依靠向银行借款来完成,这就很容易导致银行贷款的快速增加,资金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怎样增强贷款后的风险管理对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应的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做到配合国家政策有序实施的同事,各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沟通,定期依具体情况合理投资,做好对地产业的金融方面的调控工作。
(三)注重市场分析,总结市场规律市场自身的发展往往会被很多因素所左右。由于看问题的的角度不同,个人的眼界有限,致使投资人在投资决策时,一般难以掌控到复杂的市场变化情况。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借款人只有拥有具有专业市场分析能力的团队和机构,才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影响市场的多种因素,由此方可大致判断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保障投资环境的安全和贷款的及时收回,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合理分析,从而用于对投资人最终决策的借鉴和指导,以减轻金融投资的风险。
四、结语
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旅游地产商能否在这种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则完全考验着各位地产商的智慧。但是,充分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选择的进行合理投资,同时,辅之以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地产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曹炳汝,吴楠.我国旅游地产风险规避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4).
[2]张一.浅析旅游地产的现状及未来前景[J].中国市场,2010(52).
关键词: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一、引言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根本基础,没有旅游需求,旅游市场就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某地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和旅游从业人士都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旅游需求的重要性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必须以人们对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地规划和控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实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最佳效益。对旅游者需求研究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实践。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业界不断地追踪研究,与时俱进。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将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1]。我国的学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开始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介入到旅游需求的研究之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研究旅游需求可以指导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策略,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从研究内容进行选取,共有137篇文章来探索旅游市场需求预测问题。王铁生(1984)首先发表文章探讨杭州国内旅游需求预测[2]。而1985年12月通过鉴定的《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了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从内容上看,包括了客源市场预测、市场发展战略、旅游者行为分析等;从方法上看,使用了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旅游市场预测研究,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3]。从此开始,我国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的时间动态分布统计中看出(见图1),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篇相关文献。而持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陆续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从1996-2004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但总体上略有递增趋势。近几年(2005-)有关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又有新的增长,而且增幅很大,尤其是2005年达到15篇,是2004年的3.75倍,2006年达到了20篇,2007年截至到7月份已经有19篇文献,可见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最近几年。
(二)研究方法分类统计
国内对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不少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改进做了大量研究[4]。笔者参考了任来玲(2006)的旅游需求预测分类[5],将137篇文献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从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有60.1%的文献采用,其中有15.2%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44.9%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所有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回归模型的应用最多,达到了24.6%;有39.9%的文献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人工智能方法中,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应用最多,达到了19.6%。
三、旅游市场需求研究轨迹分析
在对137篇文献进行总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1和图1),根据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研究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发展的轨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仅有很少的学者介入,研究成果很少;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进行研究,从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扩展;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回归模型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已经从简单的一元回归向多元回归、指数回归、多项式回归转变,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如神经网络、粗集理论开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也不断地增加。
(一)零散的摸索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在此期间共有5篇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的时间演进看,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摸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以定量方法为主,但是利用的定量方法比较简单,回归模型都是使用了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而且都以国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有王铁生,葛立成(1984)利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发送人次对杭州旅游人次进行匡算,并指出了其中的误差。在对杭州市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中,认为经济发展是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利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自变量用一元回归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同时为了弥补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使用了指数方程(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指出旅游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2]。叶涛(1986)首次提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文章提出了黄山客流量模型,文章使用了回归和滑动平均结合模型对黄山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6]。韩德宗(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介绍、分析[7]。
(二)稳定的探讨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一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多元化,特尔菲法、ARIMA模型和灰色系统都第一次运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但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研究出现了从简单单变量分析向复杂的多变量分析、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单一方法向方法综合发展,多种学科(如数学、地理)开始介入到研究之中的变化趋势。
一些新的预测方法、模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保继刚(1992)首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北京市6月份国内游客预测模型,并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使用引力模型存在数据问题,要使用引力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有些解决旅游数据获取[8]。张洪明(1995)首次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旅游市场预测之中,建立了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指出灰色建模不需要大量原始数据,不存在误差积累,和概率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中长期旅游市场需求预测[9]。赵西萍,王磊,邹慧萍(1996)对国际上旅游市场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方法[10]。魏启恩,刘新平(1997)引入随机时间序列ARMA,ARIMA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境外游客的ARIMA动态预测模型[11]。
这一阶段一些综合性的组合方法开始出现,如周建设,刘新平(1996)选用了逻辑斯缔曲线模型,选用常规的线性回归和三次曲线模型等7种模型对昆明入境游客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带虚拟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优。并利用7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12]管宁生,杨丽,王建平(1998)利用指数模型和特尔菲法对鹤庆县旅游市场进行了预测[13]。
(三)快速的发展整合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有108篇成果出现,远远多于前20年的总和,由此来看,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学的介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成熟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旅游研究者将计量经济方法、神经网络、灰色模型等这些方法引入旅游业,并进行了旅游需求模型和预测研究的有益探索。在旅游市场需求研究中尝试将新的研究方法于最新的研究结合和整合运用,研究方法逐渐精细化,这样得益于旅游需求理论的不断提升,旅游建模和预测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李峰,孙根年(2006)应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2003年“SARS”对我国的旅游的影响[14]。吕连琴,王世文(2000)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国内客源市场的趋势和走向,还尝试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级累计法、平均值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小浪底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15]。田喜洲(2001)对重庆市美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建立指数方程预测模型预测了重庆市未来3年的美国游量[16]。张启敏,汪文帅(2002)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宁夏2006年的旅游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指出在小样本条件下Hammerstein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17]。吴江,黄震方(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II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8]。王娟、曾昊(2001)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ArtficialNeuralNetworks)在旅游市场预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9]。郑江华,刘平(2001)利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进行了预测[20]。张立生(2004)研究了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对经济、人口和交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21]。刘颂(2003)利用GM(1,1)模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22]。曹霞(2006)在分析上海市2000年1月—2004年9月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时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博克斯-詹金斯(B-J)方法预测了2004年4月—2004年9月间上海市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趋势[23]。谭频频等(2006)建立基于月度数据的桂林漓江旅游航班、运量及游客的需求预测模型,运用指数平滑、SARIMA和Elman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百分比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实例表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更适合桂林漓江旅游需求预测[2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在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模型)的使用和探索,但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开始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以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预测方法正由单一化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但是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形成需要不断地努力。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着重现象的统计描述,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和机制分析较少;针对某一消费者群或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较多,对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少;强调个案研究多,以个案推导整体的做法不够严谨,样本质量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研究结论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于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足,致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3):10-11.
[2]王铁生,葛立成.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J].浙江学刊,1984(4):7-13.
[4]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80-83.
[5]任来玲,刘朝明.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文献述评[J].旅游学刊,2006(8):90-92.
[6]叶涛.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7]韩德宗.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J].预测,1986(6):66-67.
[8]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133-136.
[9]张洪明.森林旅游客流量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J].四川林勘设计,1995(4):29-33.
[10]赵西萍,王磊,邹慧萍.旅游目的地国国际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综述[J].旅游学刊,1996(6):28-32.
[11]魏启恩,刘新平.西安市境外游客动态预测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67-71.
[12]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5-79.
[13]管宁生,杨丽,王建平.鹤庆县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家,1998(增刊):105-108.
[14]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102-105.
[15]吕连琴,王世文.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的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93-96.
[16]田喜洲.重庆市美国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开发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3):18-20.
[17]张启敏,汪文帅.宁夏旅游需求量的预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2-165.
[18]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91-94.
[19]王娟,曾昊.人工神经网络——一种新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J].旅游科学,2001(4):24-27.
[20]郑江华,刘平.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的线性组合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0-143.
[21]张立生.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22]刘颂.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7-110.
关键字:城市旅游规划;政治性;科学性
Reflection on a Few basic Questions of Urban Tourism Planning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is a basic 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 tourism plan- ning with the destination planning,target planning and objective planning a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Urban tourism planning; Political nature; Scientific nature;
1 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笔者在博士生阶段读的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之间和之后做过多处旅游规划和策划,例如平遥、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进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职。因工作关系,直接接触和操作过多处城市旅游规划。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规划,它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遵守的规划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和由规划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 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法律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旅游规划包括过多的不可预测的旅游经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 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笔者在做学者时,是作为乙方完成甲方交办的规划任务,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因而极为重视数据得分析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进入旅游主管部门以来,多是作为甲方协助和监督专家组完成旅游规划,因而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出发点就变成了规划的实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的地规划。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二是目的性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杭州则是围绕"旅游业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展开。离开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三是目标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是太教条,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学规划组在给中国东部一个着名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出的指标中,在该市2003年接待2800万人的基数上,按照年递增比例,测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规模为2.5亿人次。显然,这是想当然,当一个城市接待达到其最高承受力时,游客还会来吗?这是没有考虑现实中存在着"自疏"效应的结果。所以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有战术的,即设定发展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要合理--既要与规划举措相适应--光有目标没有投入,指标的完成是无源之水;又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笔者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言而总之,城市旅游规划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城市作为对象而编制的,有关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是旅游业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规划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旅经济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3 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贯串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一名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划科学"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务。但是,作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为乙方的规划编制单位虽然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土地、文物等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鸿沟"。这个时候,规划编制单位就必须坚持真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来消除认识上的消除差距,力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说服甲方,坚持科学,避免损失。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不惜借用权威人士或社会舆论来迫使当地政府"就范"。另外,我们经常谈到的规划的"前瞻性"应当包含在"科学性"这一范围之内。
政治性则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上与当地政府、党委保持统一。由于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很多城市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对待,因此,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和热心,有的领导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所谓的"旅游书记"、"旅游市长"层出不穷。他们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和热爱,战略构思也基本形成,一个规划如果与他们的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通过评审,也会束之高阁,落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俗套,甚至规划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规划既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是失败的。其实,规划就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思想博弈过程,规划组没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与当地政府完全背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和启发后形成的规划才是
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学在做杭州的旅游规划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听从了西方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在媒体上,结果与当地政府培育"西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相“冲突”,使得规划编制陷入僵局。最终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论证,科学的提出了分市场的竞争产品概念,即国内市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对应西湖,而欧美市场对应"西湖+大运河",圆满解决了这种矛盾。
4 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也即它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关键词]距离衰减规律;等时线;等费线;总体客源市场;空间分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5)10-0089-10
Doi:10.3 969/j.issn.1002-5006.2015.10.009
引言
距离衰减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越小。理论情况下受其作用的各地理要素在空间上会表现为同心圆式的均匀分布,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和分异。旅游地理学研究发现,目的地的吸引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不同客源地的到访率会随着它与目的地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对于客源地,表现为出游率会随着它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目的地吸引力和客源地出游率的双重衰减共同导致了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使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格局复杂多变,然而,准确把握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异却是目的地营销策略制定的基础,因此,对客源市场空间分异的研究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体现在旅游规划实践中,则一般都要对目的地客源市场和市场等级进行定位和分级。
吴必虎团队从客源地角度开展的系列研究揭示了距离衰减规律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空间分异规律。但审视从目的地角度开展的研究,学界则主要关注目的地既有客源市场(目的地已经接待的客源市场,existing tourist market,ETM),对整体客源市场(total tourist market,TTM,包括目的地已经接待的客源市场和潜在市场两部分)空间分异的研究还几为空白,这为后期的实践工作埋下了隐患,旅游营销组织不得不借助ETM的分析结果推测TTM,亦或是过分依赖主观经验,从而滋生了分析效果差,与实际情况不符等一系列问题,有研究认为这些问题应归咎于市场分析不深人,但该观点却似乎未能指出引发问题的根源所在。回顾市场分析所依赖的诸多方法,包括引力模型、地理集中指数、竞争态、客源吸引半径、亲景度、偏离份额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因为都是基于ETM情境开发而来,也确实擅长对ETM的量化分析,因此,并不能认为基于这些方法的市场分析不够深入,真正的原因是,它们并不适用于TTM情境,事实上,很早之前就有学者提及了客源市场分析中面临的类似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一种基于TTM情境开发的客源市场分析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设计
1.1 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西安自驾游市场为案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西安是国内热点旅游城市,具有全国性的吸引力,其客源市场规模庞大(2013年国内游客接待量为1.013亿人次),同时地处中国地理中心的位置也使其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有条件朝四周扩散和衰减,便于观察空间分异状况。其次,自驾游已成为国人最重要的出游方式,2013年全国自驾游人数达17.3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次的53%,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驾驶人员数量突破2.8亿,且自驾游受距离衰减的作用更显著。第三,西安是国内重要的自驾游目的地,2013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自驾游游客约516.68万人次。
1.2 研究方法
本文假设大陆地区皆为西安自驾游客源市场(该假设的合理性基于2013年新华网转载汽车之家的自驾游调查结果,西部车友的自驾游平均距离为2735公里,东部车友的自驾游平均距离为2052公里。首先,计算除西安外的大陆所有地市级行政单位(据行政区划网2013年统计包括4个直辖市、284个地级市、30个州,14个地区、3个盟与西安之间的交通距离L。考虑近程市场的特殊情况,陕西省内计算西安辖区外的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共79个县)与西安之间的交通距离(所有交通距离均按照行车便捷原则进行计算);其次,计算各地区到达西安的旅行时间T和绝对花费AC(时间和费用是约束旅游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客观条件);再次,引入等时线和等费线分析TTM的空间分异格局,最后用ArcGIS作图。
等时线(isotime circle,ITC)是指由客源地到达目的地耗时T相当的客源地界限所组成的闭合曲线。本文指以西安为目的地、以小汽车为交通工具,由自驾时间相当的客源地界限所组成的闭合曲线。
T的计算过程如式(1)所示,Vi代表小汽车在相应路况下的最安全速度。
T=G/VG+g/Vg+s/Vs (1)
式(1)中G代表高速公路长度、g代表国道长度、s代表省道长度,(均使用搜狗电子地图测量,测量时间为2013-10-03),VG、Vg、Vs分别表示高速路、国道和省道行程速度。
等费线(isodapanes circle,IDC)是指由客源地到达目的地旅行花费相当的客源地界限所组成的闭合曲线。本文指以西安为目的地、以小汽车为交通工具,由旅行花费相当的客源地界限所组成的闭合曲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等费线所指费用并非自驾游者的旅游总花费,仅指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途费用,其原因如下,第一,旅游花费的种类甚是复杂,具体到各旅游者的花费又因人而异;第二,自驾旅游者的油费和路桥费属刚性花费,该数据易获取且具可比性;第三,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分析客源市场空间分异格局,苛求旅游活动的高弹性消费意义不大。另外,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旅游行为,本文又将等费线分为绝对费线和相对等费线两类予以细化。
所谓绝对等费线(absolute isodapanes circle,AIDC),是指自驾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途中所需绝对费用相当的客源地界线组成的闭合曲线。相对等费线(relative isodapanes circle,RIDC),是指自驾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途中所需相对费用相当的客源地界线组成的闭合曲线。其中,相对费用是绝对费用与客源地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比值。
绝对费用AC (absolute cost)的计算过程如式(2)所示:
AC=TC+OC (2)
式(2)中TC代表路桥费,由过路费R和桥梁费B组成,式(3)为路桥费TC的计算公式,其中R表示沿途经过各省的过路费,n表示沿途经过省的数量,B表示沿途经过各省的桥梁费,m表示沿途路过的需要缴纳路桥费的次数;式(4)为汽油费的计算公式,其中,O表示汽车的百公里平均油耗、L表示行车距离,P表示平均油价。
OC=O×L×P (4)
平均油耗D由式(5)、式(6)计算而来,各车型油耗据汽车之家调查数据计算,数据涉及的常见车型共有SUV汽车149种、MPV汽车60种、三厢车254种、两厢车123种,基本包括了市场常见的所有车型。式(5)为某类车百公里油耗的计算公式,其中,Oq表示具体某型车的油耗,n表示该类车的车型数。自驾车中SUV和MPV车型的比例为55.9%和13.45%,三厢和两厢车的比例为4.01%和1.95%.其余选择自己习惯的车(据旅游情报网)。式(6)
最后得到平均油耗为12.76L,油价P取2013年10月2日各地93#汽油价格7.61元。
相对费用p的计算公式见式(7),其中,AC代表绝对费用、DI代表可自由支配收入(由各地区2013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地方统计局、媒体报道等渠道共同获得)。
p =AC/Dl×100% (7)
2 结果与分析
2.1 等时线分析
长时间的汽车驾驶会出现身心疲劳,研究发现驾驶员最易疲劳、注意力最分散的时间是连续驾车100~120分钟时,并建议每天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本文据此确定客源市场自驾游的等时线,8小时内每2小时定为一级、8小时后每4小时定为一级、16小时以上为一级,各等时线所覆盖区域使用不同的灰阶表示(下同)。西安自驾游等时线空间分布图见图l。各级等时线之间所覆盖区域(共包括7级)的人口规模及代表地方的名称见表1(限于篇幅,表中仅列举靠近等时线的两个地方作为本级区域范围的标记,后同)。
结合图1和表1可见,等时线可以将西安自驾游客源市场空间划分为7个区域,从整体看,其空间分布以西安为中心向外逐渐扩散衰减,与本土社会学创始人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格局十分相似,故而本文借用差序格局的概念描述由等时线划分出的自驾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其中,一级客源市场区域(2小时车程以内)均为省内地区,主体是咸阳和渭南两市,共包括24个地区。二级客源市场区域(2~4小时车程)虽仍以省内地区为主,但出现了省外地区,共包括36个地区。三级客源市场区域(4~6小时车程)既有省内也有省外地区,共包括29个地区。四级客源市场区域(6~8小时车程)以省外地区为主,包括3个陕西经济十强县和3个邻省省会城市(太原、兰州和银川)以及临省经济强市,共包括50个地区。五级客源市场区域(8~12小时车程)距离最远的客源市场已达到江苏无锡和湖北张家界,共包括93个地区。六级客源市场区域(12~16小时车程),最远可达云南曲靖和福建台州,共包括63个地区。七级客源市场区域(大于16小时车程),最远可达林芝和阿里地区,共包括119个地区。
在实践工作中,TTM通常划分为基础市场(将该目的地视为首选的客源市场区域)、主体市场(到访量占目的地接待量比例最高的市场区域)、拓展市场(目的地通过加强营销力度能够对既有市场有效拓展的市场区域)和机会市场(目的地营销力度大小与否不能有效改变到访量的市场区域)4个等级(不同地区的称呼略有不同,但思路相近)。按照慢游原则,单程2小时以内的旅行时间能够保证高品质的一日游体验,且每日驾车时长以不超过8小时为宜,根据规划工作需要和自驾游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图1中的一级客源区域确定为基础市场(一日游市场),将二、三、四级客源区域确定为主体市场(过夜游市场),将五、六级客源区域确定为拓展市场,将七级客源区域确定为机会市场。各级市场规模及其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见图2。
从图2可见,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规模710万人,主体市场规模1.261亿人,拓展市场规模4.67亿人,机会市场规模1.119亿人,分别占全国城镇人口规模的1%、17.71%、65.58%和15.71%。表明时间角度的西安自驾游客源市场拓展空间较大。
3.2 绝对等费线分析
为便于比较分析,AIDC的划分参照等时线的划分结果,比较同一客源地的T值和AC值,本文同样将其划分为7级。各级AIDC阈值区间的确定使用K-均值聚类法,以保证各区间组内差异最小、组间差异最大。经过分析各阈值区间分别为[32.18,374.32]、 [379.04, 787.32]、 [793.44, 1333.74]、[1340.89, 2034.60]、[2067.51, 2765.15]、[2801.85,3463.51]、[3545.11,4432.39](单位:元),据此得到图3和表2。
结合图3和表2可见,绝对等费线也可将西安周围的自驾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划分为以西安为中心的7个区域,其空间分布同样呈现“差序格局”,但各等级区域的形状和范围与图1有所不同。其中,一级客源市场区域主要在省内,该等级客源市场区域共包括61个地区。二级客源市场区域以本省为主,但相比等时线的划分其跨出陕西省的范围较大,该等级客源市场区域共包括45个地区。三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83个地区,代表地区是山西太原、吕梁、贵州遵义和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四级客源市场区域以省外地区为主,代表地区有甘肃武威,江苏宿迁、浙江绍兴和山东威海,包括99个地区,国内出游力最强的3个直辖市(京津沪)、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都在这个范围内。五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75个地区,代表地区是青海玉树、广东汕头、云浮、福建三明等。六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28个地区,代表地区是吉林通化、辽宁大连、黑龙江绥化和内蒙古的巴音郭楞等。七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23个地区,代表地区是新疆的克拉玛依、喀什、和田以及海南海口等。
根据笔者对自驾旅游者的访谈和专家意见征询,本文将由绝对等费线分割的一级市场区域(单程交通开支376.68元以内)确定为基础市场,将二级和三级市场区域(单程交通开支376.68~1337.32元)确定为主体市场,四级和五级市场区域(单程交通开支1337.32~2783.50元)确定为拓展市场,六级和七级市场区域(单程交通开支2783.50元以上)确定为机会市场。各级市场规模及其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见图4。
从图4可见,由绝对等费线划分的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规模1830万人,主体市场规模2.728亿人,拓展市场规模3.675亿人,机会市场规模0.535亿人,分别占全国城镇人口规模的2.568%、38.31%、51.61%和7.512%。对比图2和图4可见,利用等时线和绝对等费线划分的西安自驾游各类市场规模是不同的,用绝对等费线划分的基础市场和主体市场规模(2.911亿人)是利用等时线划分的基础市场和主体市场规模(1.332亿人)的2倍多,但两者的规模结构都呈钟形分布,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对既有客源市场(ETM)空间结构的研究结论一致,从侧面印证了本文对市场等级的划分具有合理性。
2.3 相对等费线分析
与绝对费用的计算结果不同,相对费用的计算结果是百分比值,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衡量旅行费用占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份额,便于通过从各客源市场旅游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TTM的空间分布格局。西安自驾游相对等费线空间分布见图5,各等费线的范围仍使用K-均值聚类法确定。一到七级区域的阈值区间分别为[0.12%,3.46%]、[3.51%,6.92%]、[7.02%,10.41%]、[10.63%,14.43%]、[14.60%, 19.11%]、[20.82%, 24.86%]、[25.83%,29.34%]。在相对费用的计算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无法获得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故将其舍去,在图5中以白色表示,包括的林芝地区、那曲地区、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山南地区和新疆的塔城地区。各级客源市场覆盖的地区数及代表地区见表3。
结合图5和表3,相对等费线也将西安自驾游TTM空间划分为以西安为中心的7个区域,同样呈现“差序格局”。与图1和图3相比,用相对等费线划分的一级、二级、三级客源市场区域范围更大,一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100个地区,二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136个地区,三级客源市场区域包括79个地区;四到七级客源区域范围相对较小。另外,相对等费线的TTM空间分布格局相较前两类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加特殊,也更具意义,相对等费线对客源市场的划分出现了特殊现象,包括“前突”(在近似同心圆的基础上向外突出)、“滞后”(在近似同心圆的基础上向内凹陷)和“跃迁”(在近似同心圆范围内出现的不属于本级的地区,包括向外跃迁和向内跃迁两类)形成的“飞地”。其中“前突”最典型的是长三角地区和由江西南昌、景德镇、宜春、湖北黄石组成的“十”字带;“滞后”最典型的是湖北恩施和甘肃甘南等地;跃迁最典型的有京津唐、珠三角等地(外迁)和江苏淮安、湖北成宁等地(内迁)。其中外迁形成的“飞地”和“前突”客源地对目的地营销具有重要意义,这类地区相当于目的地TTM前突的增长极,它们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市场。
因为相对费用是绝对费用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之比,所以相对等费线市场类型划分与绝对等费线保持一致,将一级市场区域确定为基础市场,将二级和三级市场区域确定为主体市场,四级和五级市场区域确定为拓展市场,六级和七级市场区域确定为机会市场。各级市场规模及其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见图6。按照相对等费线划分的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规模8130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11.424%,主体市场规模4.87亿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68.395%,拓展市场规模6570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9.222%,机会市场规模7800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10.96%。与用等时线、绝对等费线划分的市场类型相比,按相对等费线划分的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和主体市场规模最大。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在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下,TTM的空间分异规律为“差序格局”的同心圆圈层结构分布。距离目的地越近的地区,越是目的地主要客源地区,但是可自由支配收入对距离衰减规律具有修正作用。3种分析方法中相对等费线最为复杂、最具意义,除了与等时线和绝对等费线相似的“前突”、“滞后”现象外,它的特性还体现在TTM的跃迁方面,由于跃迁会形成一块块“飞地”,这些“飞地”对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2)等时线和等费线分别能够从不同角度定量分析目的地TTM空间分异状况。等时线提供了从旅行时间的视角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和等级划分的方法,绝对等费线提供了从旅行成本的视角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和等级划分的方法,相对等费线提供了从旅游支付能力视角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和等级划分的方法。
(3)国内自驾游客源市场可以参考旅行时间2小时、8小时、16小时或以单程交通费用376.68元、1337.32元、2783.50元或以单程交通费用与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之比3.49%、10.52%、19.97%等标准划分基础市场、主体市场、拓展市场和机会市场。
(4)西安的国内自驾游基础市场和主体市场潜力巨大。按照旅行时间划分,自驾车一日游总体市场规模为710万人,自驾车一日可达西安的过夜游市场规模1.261亿人;按照旅行成本,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规模为1830万人,主体市场规模为2.911亿人;从支付能力看,西安自驾游基础市场规模为8130万人,主体市场规模为4.87亿人。
3.2 讨论
本文研究问题由实践工作而来,经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针对目的地客源市场的分析方法只适用于既有客源市场(ETM),与认识总体客源市场(TTM)之间存在差距,因而造成了TTM定位和等级划分缺乏量化标准的后果,理论和实践工作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过于依赖主观经验,或以既有客源市场(ETM)推测整体客源市场(TTM)。对此,本文提出了旅游学中的等时线和等费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定量分析TTM,并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绘制目的地等时线、等费线,能够认识TTM空间分异格局并将其可视化处理。本文研究的首要意义也正在于此。
客源市场由于距离目的地远近的不同而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研究认为“距离”对客源市场空间的影响正在逐渐弱化,但本文研究证明这种弱化实际上只是因为距离发挥影响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由直接变为间接而已。从目的地的视角,本文以距离衰减规律为理论基础,加入旅行时间和费用所构建的TTM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种定量认识目的地TTM空间分异的方法。从研究结论来看,距离衰减规律的一般性仍不容置疑。同时,本研究得出的等级划分标准可供其他目的地参考。
另外,本文只是从等时线和等费线的角度进行了单一分析,如若将图1、图3和图5叠加起来就会发现另一类特殊现象,在图1中处于基础市场的某客源地,在图3、图5中可能会处于主体甚至拓展市场,据此能够确定针对该地的营销策略,即重点推介到访目的地的时间成本,在理论上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该地地区的到访量。这意味着等时线和等费线分析将有助于制定针对某客源地的营销策略,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操作过程中应向潜在旅游者传达哪类信息。另外在市场开发过程中,依据TTM空间分异图可以充分开发客源或者优化客源市场结构,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发挥“前突”和“外迁”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大力度将其培育为带动周边地区到访本地的增长极,理论上也能以更少的成本投入得到更满意的效果。
关键字:城郊旅游;功能定位;文化休闲;休闲度假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部转移,境外投资也不断涌向中部地区。使得中部地区经济得以飞速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休闲意识,养生健康意识也在转变。在国家实行周末双休制度下,时间的分散性使得短距离、短时间的城郊旅游成为人们的首选。尽管城郊旅游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一个对城郊旅游的合理准确的功能定位,这也使得有关部门在做城郊旅游规划或者制定一些旅游政策时没有针对性,而潜在旅游者和旅游者对当地城郊旅游的形象感知也不深,总之吸引力、感召力不够。
一、城郊旅游的概念
城郊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是距离城市居民最近的自然区域,但其范围或边界一直没有准确的定论。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城郊是一个社会、经济区域以及行政区划的综合概念,而且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城郊难以用明显的分界线来界定,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城郊旅游。城郊旅游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车程一般在2小时以内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乡村旅游类型。城市郊区凭借其近距离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宜人的气候环境、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等优势,成为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周末度假、短时间出游的目的地,由此给城郊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
二、赣州城郊旅游兴起的原因及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密度增加、城市污染、噪音加剧、城市公园饱和,使得人们更渴望离开闹市来放松自己。从1995年新《劳动法》规定五天工作制到新的带薪假期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黄金周格局。经济条件的许可,时间的分散性以及旅游公交和私家车的发展都为短时间、短距离的城郊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能。
据专项调查显示,赣州国内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539.38元/人)远远低于南昌(645.28元/人)、九江(629.38元/人),甚至低于省内平均水平(566.26元/人)。旅游消费结构方面,赣州游客的长途交通费占的比重较小,这清晰地反映出赣州游客市场近域性特征,游览和住宿的花费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都反映了赣州目前主要是以近距离的城郊旅游为主。
三、赣州城郊旅游功能定位的分析
点―轴理论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沃纳.松巴特等人提出。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运用点―轴理论赣州市城郊旅游发展可以以323国道和京九线为两条主轴线,赣州市、瑞金市、龙南县作为三个增
长极。
(一)以赣州市中心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和市场分析
在赣州周边县市城郊旅游资源体系中,其中市近郊、赣县、于都、兴国以历史文化遗迹遗址为主,包括多种古建筑(郁孤台、八境台、文庙、白鹭古村、七里镇古窑遗址等)、古代工程(宋城墙、福寿沟、古浮桥、古炮台、大余梅关古驿道等等)、古文化(赣巨人文化、古戏曲文化、石窟造像、摩崖题刻文化、风水文化、客家文化等等)、古街(灶儿巷、南市历史街区、中山历史街区、八景台古玩街等等);革命遗址遗迹:兴国六园、于都出发地――第一渡遗址、信丰广场、通讯社等等。而南康、上犹、崇义主要以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为主,包括南康黄龙村水库、上犹陡水湖、崇义阳岭、上堡梯田等等。基于赣州城郊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比自然生态景观更具有比较优势,以赣州为中心的城郊旅游功能定位应该以历史文化休闲游为主,自然生态游为辅。
据江西省旅游局《关于2010年江西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赣州游客出游目的以休闲观光为主,商务、会议、宗教、疗养、购物等其他类型游客比重非常少,仅占到10%左右。这虽然暴露出目前赣州多元化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相对不足的现实,但也可以看出以休闲观光游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基于此,城郊旅游发展的规模和范围才能更好的与市场对接。
(二)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和市场分析
1.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政府所在地,被称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曾还作为中国的“京都”。江西省有14个中央苏区县,其中有11个分布在赣州,而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都是中央苏区县。这些县市都因为曾经作为战场,或者伟人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而留下众多革命历史遗迹遗址。这里是战略转移的根据地,万里的出发地,无数英雄豪杰的诞生地,红色歌曲和红色影视剧作的发源地。各县市城郊旅游资源数量、品质不同,具体可以归纳如下:瑞金、兴国、于都红色游占明显优势,而会昌、石城、宁都、信丰、寻乌绿色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所以把具备这两种特色的景区归纳为红色+山水综合型景区。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中,每个县市可以把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一分高低,如瑞金城郊旅游资源中红色资源要多于绿色;而信丰绿色旅游资源要多于红色旅游资源等等。但是从品质和声誉度来说,这些县市都是中央苏区县,首先因红色而闻名,绿色只是起到“绿叶”配“红花”的效果。居于红色革命遗址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是记录历史沧桑巨变的见证),独特的教育功能(公务考察学习、在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殿堂、军队训练场所、企业管理),结合绿色山水,对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功能定位为以323国道、206国道为轴线的,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绿色生态为支撑的红色生态文化休闲区。
2.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市场条件分析
“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协会”的召开,“红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形成之后,区域合作能力不断提升。瑞金、兴国、信丰等作为中央苏区县,“红三角”地带之一,其影响力的增加,客源也会不断增加。323国道正是与福建和粤北革命老区连接的一条交通要道,承载了很多互动客流。这些客流当中有很多是政府部门、国营企业、教育机构的人群,要充分把握他们之间公务交流、商务游憩、教育培训的各种不同需求等,设计出不同的时尚线路。而以瑞金为增长极的的城郊地区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和自然生态城郊旅游资源有条件设计一个符合社交需要、文化休闲的接待场所。基于此,对以瑞金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功能定位仍着重于红色文化休闲。
(三)以龙南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和市场分析
1.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以龙南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体系中,以客家文化为重,主要包括客家建筑、客家民俗风情和客家方言。龙南县人把客家母亲雕像和客家围屋建筑微缩到了龙南县龙翔广场上,浓缩了客家围屋文化。客家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客家围屋,客家围屋大多座落在农村(郊区),客家民俗文化大多起源于农村,客家人借助农村(城郊)文化这个载体充分挖掘和推介客家文化。开展舞龙、舞狮、客家山歌、客家厨艺比赛等与客家文化有关的活动,让人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文艺活动品味客家文化的厚重,通过生动活泼的竞技比赛获悉客家文化的成果,使农村(城郊)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舞台。而相对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以龙南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资源体系中,自然景观资源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龙南小武当山、定南九曲度假村,安远三百山,寻乌青龙岩风景区,全南宗教旅游胜地天龙山、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车八岭、龙兴湖、瑶族山寨等,信丰脐橙林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森林公园型,温泉度假型,宗教型和农家乐型。它们都具有绿色、生态、休闲的特性,是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居于此,可以将它定位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区。而以龙南为增长极的城郊旅游的总体功能定位可以定位为:京九线上,贯串客家文化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区。
2.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龙南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这一历史渊源,加上客家人爱国爱乡、不忘祖宗的个性,吸引了大量的闽、粤及海外客商人回乡探亲访友或者寻宗问祖。以龙南为增长极的城郊地区,龙南、全南、定南、安远、信丰、寻乌基本上都是全县通客家方言。而这些地区以客家文化为纽带,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契机,吸引了来自赣州周边地区、广东、福建、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外的客籍华侨游客。其中有大部分是客籍商务客人,他们要求高档、舒适、省时、别具一格的行程。根据以龙南为中心的城郊旅游资源条件来设计一个高品质的专门为商务提供服务的休闲度假场所可以满足其要求。因此,从市场的角度看,以龙南为中心的城郊旅游功能定位应该还有“商务休闲区”。
五、结论
综上三个区域的城郊旅游功能定位分析,以及赣州市城郊旅游现阶段的功能定位分析,本文给赣州市城郊旅游总体功能定位是:
1.以历史文化休闲游为主,以生态游为辅的旅游区。
2.以323国道、206国道为轴线的,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绿色生态为支撑的红色文化休闲区。
3.在京九线上,贯串客家文化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商务休闲区。
参考文献
1.张波:《赣州市旅游局局长张波谈赣州旅游发展》.中国赣州网.时间:2007年6月14日9:10.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2.钟朝阳:《谱写赣州旅游业的新篇章》.中国赣州网.2009年10月.
3.魏薇:《小城镇建设》基于城郊休闲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09年第07期第1页.
【关键词】生态园;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0.前言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以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加上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生态观光、旅游、休养、了解和体验田园生活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自然环境优越,区域内有许多的观光农业生态园,且主体定位是集农业观光采摘活动、自然景观游览、佛教禅宗文化、高档酒店会所和观光游艺设施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本文主要对此类型生态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1.环境分析
1.1地理环境分析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倾斜下降,构成以中低山地为主体的沿北、东、南三个方向放射状分布的河流、谷地、山前丘陵和山间盆地等不同地貌。
1.2人文环境分析
岳西是中华佛教禅宗发源地,时令粑粑、豆腐宴、锅巴汤等特色饮食文化风味十足,岳西高腔、黄梅戏、木偶戏、花梆舞、手工雕刻、翠兰制作技艺、茯苓培殖与加工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布鞋制作技艺、鼓书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深厚。
1.3旅游市场分析
岳西地处安徽(合肥经济圈),与湖北(大别山区域)和江西(昌九经济圈)交界处,上述区域旅游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岳西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岳西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岳武高速的全线通车,拥有秀美山川和悠久禅宗文化的岳西必将成为武汉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休闲养生基地。
2.生态园休闲娱乐区规划与设计
2.1景观规划目标
精心策划,准确定位,规划设计应符合当地人文地理条件,突出滨水山地景观特色。实践表明,仅仅有原始的自然是不够的,景区会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而导致吸引力下降。因此,如何构建和构建多少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自然的景观、舒适的服务和丰富的感知体验就成为自然景区设计的重要原则。神秘感、新鲜感、亲切感和归属感是公众的游憩期待,因此要保护和改造景观特色,提高景观的品质和品味,道路、栈桥应该引导公众去欣赏更加广阔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在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时,如何使景区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就必须研究旅游市场,做到不重复建设、不雷同、适度开发。设计师必须以自然为据、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和设计自然区。
2.2功能分区原则
要把握好岳西县生态园的 “问禅山水,养生福地”主题定位,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主体规划功能分区一般可为:佛教朝圣区、生态观光区、养生度假区、休闲娱乐区等,一定要把握好各个分区的具体功能,还有区域内具体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区域生产娱乐项目的定位,在这些的资源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保证各区域功能的充分实现。
2.3景观道路规划
道路不仅仅是交通的媒介,更是引导游憩活动的开展,划分并联系景区景点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公众应在路途中也能时刻感受到景观魅力的存在,进行旅途景观的塑造也十分重要。生态园道路类型主要包括主干道、台阶步道、滨水观光步道、遛马观光道等,皆选用自然材料进行铺设,石板、自然石、甚至废弃的枕木都是良好的材料。
2.3.1主干道
连接园内主要空间,主要供园区内的的观光游览电瓶车和可以租赁到的山地自行车行驶,游客通过这条道路可以到达园内各个主要区域,宽度约3.5m,路边主要采用香樟作为景观行道树,配以小灌木营造景观层次。
2.3.2台阶步道
由于山地地形复杂,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修建较宽的道路,为了保证游览道路的连贯和通畅,的休闲娱乐区主要交通依靠台阶步道连接各个景点,游人可以在登山途中观赏游览秀美的原始植物形态。台阶步道宽约1.5-2m,主要依地形而建。
2.3.3滨水观光步道
为了丰富生态园的景观视线,在临水视线极佳处要设置临水观光步道。为了丰富步道,要采多种变化,如主要路面采用碎石板铺地,在临水和架空与水面的区域采用木质栈道的方式,不妨碍植物自由生长,有效地限制行人线路,良好的弹性使公众获得愉悦的亲水体验,并丰富了游线。
2.3.4遛马观光道
考虑到生态园的特色,部分地区可以设置把遛马观光步道。游人骑在马上,向上可观山景,向下可观水景,还可以近距离与马儿接触,得到完全特别的观景体验。马道的路面主要采用耐践踏的景观草坪,路边配以散置的河滩石,和散植的乔灌木,极具自然情致。
2.4景观植被规划
设计中把植物做为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来看待,通过它的意境、文化内涵、季相色彩来创造园林主题景观,通过它的体量、高低、疏密来组织空间。充分考虑沿河,沿路等主要景观立面的观赏效果。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形成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天际线和林冠线。植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处的使用需要,如遛马道需要耐践踏的草种等,结合滨水步行带的功能和养护的需要,选取耐盐碱,耐水湿,冠幅大,耐贫瘠、耐修剪。深根性,病虫害少,落叶少或没有飞毛,寿命长的林荫树,选择种植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分枝点高的乔木。在保护原有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造林、育林、护林,促进植被的更替。
2.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个完善的生态园需要有配套的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为景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设餐饮、茶室、零售、管理、厕所等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优质服务。建设景观亭、景观廊等庇护景观设施,使公众即便是在阴雨天气和强烈的日光下也能安然享受别 致的美景,景观建筑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结合地形,随基势高下,注重建筑造型与环境融合的综合效果,要求体量轻巧,简洁活泼,空透明快。建设探险、极限运动等游憩设施提供刺激、有吸引力的活动。建设路灯园椅、踏步、挡土墙、驳岸、果壳箱、指路牌、汀步、小桥等风景设施,提供全面、周道的服务。
2.6市场营销规划
以岳西县独特的山水资源为主要卖点,融入“漫游体验”的理念,倡导慢生活、慢体验;以市场发展为依托,适当超前打造主题形象和旅游产品,现阶段以观光类旅游产品为主,逐渐引进休闲类旅游产品,依托岳西的“处女地”地位,既要联合周围景观的客源市场,又要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将岳西县的生态园打造成安徽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充分响应“问禅山水,养生福地”的口号。
3.结语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希望能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岳西县,以及一些类似地区的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探讨和新的思路。 [科]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宝鸡市高新区生态园规划设计浅析.009-6825(2010)30-0029-02.
[2]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岳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