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市场规划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规划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规划分析

第1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设计;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城市加快建设步伐。但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从而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1、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理念及开发意义

1.1、城市排水科学规划理念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每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的水资源丰富与否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区域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因此,城市需要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只有合理使用水资源才能帮助城市不断发展从而帮助城市的排水没有污染物。

城市排水工程既是工程项目,也是保证城市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重要决策。对水资源的分布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在进行配置优化和合理利用,达到最大效益化。有相关经验的城市将城市建设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给水排水工程、交通规划、住房分布等能够彼此获益,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城市水资源的相关现状普遍出现在各种城市中,所以,对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规划成为了当下城市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1.2、提高和开发水资源使用效率

想要开发水资源,就要从源头做起。可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天然河流、湖海等进行水源的获取,其利用效率相当低下,而且还是无法避免浪费现象。我们应该着手于身边的水资源,积极发现,积极拓展从我们身边流失的水资源。

1.3、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是城市生活中非常严峻的问题之一,排水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水污染。我们应该在规划中根据不同地形和现实情况,将城市水资源分等级,将少水、缺水的地区进行格外保护,杜绝任何污染口在其地区出现,保证原本就不充沛的水资源能够最大程度惠及当地居民和企业。而在其他地区,需要对污染口进行专业检测和定期勘查,督促政府和企业单位持续重视排水质量。

2、给水系统设计及规划常见问题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城市发展及建设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供排,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用量有限,因此,城市市政供水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城市各项产业结构及人口分布的需求,并且应加大成本投资力度,提高科技水平,综合考量城市供水及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城市降雨情况统筹规划,当雨水较多时如何存贮水资源,并对其合理利用是设计的关键,与此同时,当雨水较少时如何设计并规划用水少的市政工程也是重中之重。

因此,城市给水系统设计务必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需求,务必满足市民对水资源的需求,保障市民有水可用的需求。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时,因水资源时间及空间不均分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城市水文特点拟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优选资源配置方式,使其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设计时应合理设计市内各区域的水资源平衡系统,需预测用水峰值的用水量,其中应包括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等内容。在预测水量时应考虑周边河流流量,应考虑水质,在确保供水量的同时满足居民的饮水质量。供水期间,不应因居民用水量增加而肆意取水,如过度抽用地下水,就影响地质安全,给城市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居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所以,城市规划设计给水系统时应全靠考虑上述因素,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及饮水质量,满足市民生活用水所需,实现城市供水的集约化目标,促使城市有序、健康发展。

3、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常见问题

(1)市政排水及排洪防洪

在城市建设中,市政的排水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以及排洪防洪等方面的问题。在市政建设中,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洪主要有内洪和外洪,内洪即在降雨后如何有效排除或储存雨水,外洪主要是:防洪即建立水库或者防洪堤等工程。只有采取防洪排洪措施,并不断提高居民的防洪排洪意识,才能够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规划排洪系统时,应该根据降雨以及流域面积等情况合理规划。对于城市周边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并适当采取抽排措施。

(2)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情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污水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预算污水量和城市处理污水的能力,在处理过程中,要引进高科技技术,坚持环保节能以及循环利用的理念。同时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如高校载体生物作用并吸附污水,然后利用污水反应器将其发展成高效的流化床和移动床。在规划设计污水管网时要将道路的设计资料以及地面线的资料等内容输送给污水设计系统。同时,在道路上合理布置污水井。但是在设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置的污水提升泵的位置不合理,从而使埋入的污水管深度较深。因此,在规划设计排水系统时,要通过合理设计管材、施工方法等,选取较为合理的排水管网以及排水管的埋入深度等内容,从而确保建设中能够减少投资,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

(3)污水计算

在规划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合理计算污水,主要是确定污水的面积、计算污水管网等内容.在布置污水管时,管的端口必须与污水井相连接,通过污水计算的结果确定污水管的坡度和污水管的管径,并且有系统计算污水管的埋入深度。在设计给水管网时,一般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是对道路信息进行设置,接着进行给水节点的布置;然后布置给水管最后在进行绘图设计。一般在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根据布置的管网系统和当地能容纳水的体积确定重要的出水口,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结合道路情况,适当调整排水设计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出现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不同步的情况,从而致使工程重复进行施工或进行改造,这样就会提高工程成本,浪费资源。

4、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划,需要与城市整体的发展战略方向保证一致,在给排水管道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的设计情况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这需要与道路人员进行配合与协调,再由给排水施工人员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这对于给排水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工程量的计算工作较为繁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利用配到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将道路资料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便可以将其与给排水工程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保证给排水公工程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时,需要将一条道路作为中心线,以此为依据,将道路信息转换为给排水工程所需的线元。

5、改进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一些建议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好城市排水长远规划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城市长远发展出发,根据城市实际的排水情况,制定科学的排水工程方案。目前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发展。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外,还需要保持生态发展与之相协调。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需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中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需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同协调好城市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规划城市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并且工业等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污染,使得城市水资源紧缺。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会对城市居民用水造成影响,并且会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城市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过程中,需要将给水与排水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节水效果,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就要求在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过程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势,设计排水工程建设计划,并对城市水平进行评测,不断改进评测标准。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镇逐渐升级建设为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入城市开始他们的生活。在当今社会,城市建设更需要的是将排水系统纳入整体考虑范畴内,因为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作为普通群众,也要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最大限度的利用身边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刘长文. 浅谈市政排水和规划常见问题分析[J]. 建设科技,2014,07:109-110.

[2].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J]. 江西建材,2014,09:33.

第2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排水规划,市政,排水工程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eople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needs more and more high. Urban drainage system as a city other engineering facilities to internal normal use of security facilities, to improv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and ensure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life of citizens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desig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xamples, urban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existing common problem i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drainage planning, municipal,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及结构的稳固性关系着城市防涝及防治地下水或土壤被污染的生存问题。因此确保排水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1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等。而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市政道路上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

2 城市排水规划存在常见问题

2.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协调

工程实例:

某海滨城市沿江的滨江路道路工程设计,该道路位于规划新区内,新区规划面积10km2是该市新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规划新区内主体河流内江由北往南流入大海。该市海岸潮汐属于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最位3.75m(标高采用黄海基准,以下同),多年最位平均值为3.55m,低潮位平均值为-2.30m,20年一遇位3.63m,50年一遇位3.82m。规划新区内水面平均高程0.91m。

规划新区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地形起伏较小,高程小于11m的区域占84%,小于5m的区域占54.4%,规划新区防潮保护标准采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整个场地最低控制标高4.2m,规划的道路最大纵坡不大于3.5%,最小纵坡不小于0.3%。

按上述的规划,滨江路的道路设计为:路线l为=1.78m,全线最大纵坡0.581%,最小纵坡0.300%,道路中心线设计路面高程4.2m至6.1m。相应其道路两用地高程为4.5m至6.4m。

2.1.1无法保证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

本工程设计雨水按就近排放的原则,工程设计范围的雨水管分3段(相应分3个雨水排出口),各段的管道长度分别为480m/340m/980m。3个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分别为4.05m/4.07m/4.05m。由于与内江潮位相比道路设计路面高程相对较低,使各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与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15m,与多年平均位3.55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5m,如果要保证最不利点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或多年平均位、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年的情况下排水畅通不造成积水,设计雨水管无论采用压力流或重力流设计均不可能达到要求。

可见,由于规划区用地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太低,导致了排水工程设计无法满足防洪规划要求,而防洪规划中也没有提出对排水工程设计可降低防洪标准的要求。

2.1.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内类似本工程的排水状况尚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或者是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并且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

2.1.3采用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两种方式进行排水工程设计

为了使排水工程设计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合理,结合本工程特点,我们雨水设计中对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处理为:管段起点至最不利点按重力流设计,最不利点至出水口在设定相对合理的安全潮位下按短管压力流设计#安全潮位是指当内江潮位不高于此高程时,设计雨水管段能在满流的情况下以压力流的形式排水,并可保证排水畅通。计算结果:

第1段管道总长l为480m,最不利段管道l为120m,安全潮位3.05m。

第2段管道总长l为340m,最不利段管道l为260m,安全潮位2.65m。

第3段管道总长l为980m, 最不利段管道l为640m,安全潮位2.65m。

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每一设计管段全部按重力流排放形式设计的雨水管相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当然在同样的设计坡度下,由于加大了管径,也增加了工程造价。当出内江潮位高于设定的安全潮位同时下暴雨(暴雨重现期为2年)时,最不利附近区域会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规划新区内适宜的位置设置排涝雨水泵站。

2.2污水管网规划中竖向高程和污水提升泵的设置站缺乏合理性、系统性的论证

工程实例:

某市新的城市开发区城南区,规划面积约13k,规划污水排放量44300每日,在规划区内污水主干管末端设置了一座规模40000每日的污水提升泵站,即规划区内的大部分污水需经泵站提升后才能排至污水处理厂。

本工程为城南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道,红线b为28m,路线l为1.9km,设计路面标高为124.526m至127.372m,设计污水管单侧布置,按原规划污水提升泵站在路线中部的西北角,泵站所在位置地面标高129m至132.5m,由于有其他道路的污水管接入,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管的管底高程为112.11m。

2.2.1污水管埋深不合理存在的问题

按原污水提升泵站设置的位置进行本工程设计污水管道埋深11至15m的长度约为路线长的50%,且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相反,出现了如下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问题:

(1)工程造价较高: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报告,此路段上除局部为d 约1m的残积土外,从高程100m至130m的范围均为灰岩,管渠埋深太大,造开挖回填土石方量大。

(2)泵站原选址位置现状地面标高129m至132.5m,则泵站的进水池开挖d 为17至20m,泵站的建设投资相对较高。

(3)管渠埋深太大,不仅施工及其困难,今后的维护将是十分困难的。

2.2.2污水管埋深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技术、经济论证应结合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当地的管材来源、施工条件及今后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的运行、管理费用等方面进行论证。

3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编制和执行管理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设计实例的分析,现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执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认真做好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使规划内容更符合当地的条件。

(2)在规划编制中应注意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的相协调。

(3)应重视规划的科学的,全面的技术和经济论证,避免片面的因素干扰

(4)应重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编制的超前性和严肃性,需更改规划时应作充分论证。

(5)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执行规划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环境水平。

4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及城市建设成本,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中要注意改进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确保更科学、合理的排水规划的执行。

参考文献:

[1] 王占军、于长江,《城市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与施工探讨》,《科技促进发展》,2009(5)

[2] 张正文,《浅谈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甘肃科技》,2008(5)

第3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另外一个现象,目前电商行业中大部分所谓的品牌并无清晰的品牌定位,反之都在一味的扩充品类外的产品线,而对一些小的电商们似乎认为电商的品牌或B2C网店经营的实质就是需要更多的产品,这也充分说明了真正要形成电商品牌任重而道远。

因此,我们不得不反问一句,我们的电商品牌商们是进步了还是在退步,电子商务品牌的发展是一味的追求规模化而忽视品牌,还是应该注重品牌效应,看得更长远了,我们不妨从品牌定位的角度做个讨论,我们不得不抛出一个话题:电子商务10年的发展其市场份额已经到了规模分化的时候了,一个细分的品类已经足够让一个企业滋润的或者而且活的很好,抵住诱惑,聚焦品牌,是我们当前电商们要思考的。

最近有两个企业来咨询两个同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传统的茶叶厂商,他说:为何3年来销售业绩不能持续增长,而停滞不前;另一个企业是有运营3年以上的B2C商家,同样也是面临该问题,还有一个共性就是3年来产品经营范围扩大了,理由是通过扩大产品经营范围来提高销售规模和利润,。其实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你没有成为品牌或者是说你根本不是在做品牌,我看不到他们这两个品牌给顾客传递的是什么?即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回归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事实上无论是电商或者是传统企业,我们回归一个实质的问题:那就是一切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品牌!

什么是品牌,品牌意味着顾客会花更多的钱来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因为顾客信任你。而如何让顾客信任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营销是一门绝对的社会心理行为学,我们只要了解顾客,并且学会去创造和引领顾客的消费需求,那么顾客才能信任你。

我们所面临的是消费者,在想什么?他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喝咖啡会想到星巴克,买空调的时候会想到格力等等一些,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顾客当他想要购买某种产品的时候,他首先会蹦出几个品牌,据研究一般顾客会在瞬间的记忆中出现三个品牌以下,好了,这很清楚,我们该怎么做了,我们要占据的就是顾客脑中的这三个位置,除此以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谈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似乎我们明白了要做什么?但我们有不得不考虑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本质上更多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客单价,当然还需要更低廉的价格。他的理由很简单,流量进来了,顾客下单了,我们更多的抓住机会卖给他更多的产品。但问题在于你给顾客留下了什么?这并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精神,而是电子商务在初期发展中一个特色产物,真正的电子商务的核心利益点是便捷、快速、降低顾客的购买时间,当然相对的减少了与线下相比的运营成本,这仅仅是次要点,其实并不重要!

电子商务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培育了众多的网购一族,在发展前期市场份额有限制,通过便宜的概念成就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我们试想如果电子商务仅仅是便宜,如果电商品牌仅仅是便宜,那么势必会成为一种结果:恶性循环,形成低价竞争模式,不断压制成本,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毁坏的是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问题,当然如何市场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行业的发展必定会有转型的一天,而当前的电商行业洽洽是即将转型的时候,这是机遇。

我认为电子商务是该分化的时候,而不是融合,是该在分化中定位细分市场的时候了,更不是盲目扩充品类的时候了,事实上我们很清楚,就目前电商巨头品牌们本身也是从品类定位成为目前的品牌的,凡客是卖衬衫的,京东是卖电器的,当当是卖书的,当然他们各自品类的扩充有其自身道理,比如一味图规模,获得VC融资,或者是抵制不住诱惑,认为电商行业完全取决于流量和用户数。当然于品牌定位而言,当你扩充了与原先品牌定位不相符的产品后,那么时而久之,人们会忘记京东是卖电器的,当当是卖书的,某一天当消费者开始模糊的时候,其核心优势便失去了,当其价格不再低廉的时候,消费者开始远离了,因为在消费者心中,你已经毫无品牌消费而带来的顾客体验。

电子商务,通过一根线连接全国的消费者,事实上,他比线下传统渠道更容易进行细分品类的定位,一旦完成了品牌定位,其销售爆发力远远超出线下实体企业,毕竟不受线下渠道拓展的限制。所谓分化,是指电子商务通过10几年的发展,其庞大的市场分额,势必会走向更加细化品类的定位,提供给更多的电商的品牌机会,我们要相信每个企业的能力和资源都很有限,与其我们做更多品类的拓展,不如聚焦做好一个细分品类,使之成为能够代表品类的品牌,让顾客留下,让顾客有更好的品牌体验,让顾客选择产品的时候想到你,分化的电子商务,一个品类的精根细作,足以让你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外,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在分化中专注自身的优势品类,快速完善供应链层面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制造、品控、客户服务等构成品牌的相关要素,把自己从差价商和批发商的定位中拉出来,切身的为顾客解决各项需求,更好的满足顾客,我们要看到一点通过廉价塑造的网购一族消费理性目前不是很高,我们必须练好内功在消费理性逐步提高的环境中,快走一步。

第4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对区域问题主要以分析目前普遍存在问题为主,提出改进措施;对核心区主要通过现状调查,对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核心区商业发展方案和发展设想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方案、设想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交通;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19603

1 引言

研究区域地处长春市中心区西南部,北部为市中心区,西南部为高新区、汽车厂区,西部为绿园区,周边的主要城市干道有工农大路、红旗街、开运街、宽平大路。

该区域是连接中心区与南部高新区、汽车厂区,城市东部地区、中心区与西部绿园区的重要联系地带,交通区位比较重要,通过该区域车流量较多。同时由于该区域内居住密度较高,区域内建有大型商业、医疗、学校等服务设施,居住区密集,使得该区域本身产生、吸引的交通量也比较大,属于交通繁忙地区,区域内干道车流量较大。

2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该区域内的工农大路、宽平大路、红旗街、新民大街、解放大路、建设街、湖西路路面基本上达到规划控制的宽度,开运街、延安大路路面没有达到规划控制的宽度;区域内绝大部分支路路面没有达到规划控制宽度,部分支路没有形成。

现状该区域道路总里程为35.2公里,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为0.71平方公里,图1是对该区域的道路指标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全市建成区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内道路网密度较高,达到6.96公里/平方公里,比全市平均水平4.53公里/平方公里高出较多,说明区域内路网结构比较完善;从道路的面积率上来看,该区域的道路面积率为14.04%,比全市的11.9%也高出较多,说明该区域道路铺装率比较高,是由于该区域城市交通干道比较密集,支路铺装率较高。但是目前该区域仍然有相当部分道路没有达到规划控制宽度,道路建设仍然有较大的空间。

虽然该区域内道路密度、面积率较高,但是该区域内长影、建工学院、工业大学等大型地块的分割,使通过该区域车辆完全依靠干道组织,增加绕行距离;同时由于支路多数路面狭窄,组织进出区域内的交通也比较困难,支路系统没有发挥其缓解和疏导干道交通的作用,区域内交通组织效率较低。

图1 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

区域内缺少公共停车设施,停车泊位欠缺。该区域内除部分新建居住小区外,其它大部分居住区的停车主要依靠路边停车和院内临时停车,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车、路边停车现象比较普遍。

核心区位于城市中心区西南侧,区内建有大型商业、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产生、吸引交通流量比较大,工农大路―自由大路是联系我市东西方向交通的重要通道。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新民大街是组织区域内交通干道。

核心区内道路总长度为11.5公里,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为0.29平方公里,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分别为14.9公里/平方公里和17.3%,远远高出区域和全市的平均水平。

为了能够准确掌握核心区存在的交通问题,除对核心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现状调查外,还发放了600余份调查问卷对核心区内的行人进行调查,并于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上午(9:00―10:00)对欧亚门前的工农大路―红旗街路口、红旗街―清华路路口进行了路口调查,并于2013年6月23日(星期日)上午(11:00―12:00)对上述路口进行了补充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核心区内行人出行的交通方式、目的构成等基础信息。

在被调查人群中,55.5%选择公共交通方式,21.7%选择步行,私车、出租车分别只占8.2%和9.4%,被调查人群出行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

图2 被调查人通方式和居住计构成

在被调查人群中,71.0%的行人出行目的为购物,而这些购物人群中有73.7%选择公共交通。

被调查人群中来自朝阳区的占40%,其次为南关和绿园,各占15%,二道占13%,这说明欧亚商圈所吸引的客流以朝阳区为主,对其它地区的吸引力则相对较弱。

图3 被调查人群出行目的和购物人通方式

通过对红旗街―工农大路路口及红旗街―清华路路口调查,得出这两个路口的流量、流向及车种构成以及公共汽车线路走向等数据。

红旗街―工农大路路口工农大路方向流量较大,其次为红旗街南段,红旗街北段流量最小。按照标准车道负荷计算,各个方向平均负荷度均小于0.75,最大负荷为工农大路北侧,为0.74,最小负荷为红旗街北侧,为0.42。

核心区欧亚商都附近设有3处横过工农大路的人行通道,其中亚细亚与巴黎春天间的人行道流量最大,达到130人次/分,其它两处流量也超过90人次/分;南侧横过红旗街人行道流量为92人次/分,核心区内路网密集,铺装率也较高,根据调查统计核心区内路网密度为10.4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17.3%,两项指标远远高于市区平均水平,但是万宝街、清华路等部分干道仍没有达到规划宽度和规划断面。

核心区现状停车形式主要以占用人行道、路边停车为主,停车秩序比较混乱,正规停车场地比较欠缺,现状停车总泊位数为1045―1095个。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核心区目前存在的道路交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2.1 核心区内交通效率低,道路资源没有合理配置

从上述调查资料可以推断:占交通流量7.2%的公共交通承担了55.5%的客流量,而交通流量90.7%的小汽车(含出租车)只承担了17.6%的客流,该区域内道路交通资源没有合理配置,交通效率低。

从调查统计结果上看,出租车占用道路资源是公共汽车的3倍,而承载客流只是公共汽车的1/6,虽然同为公共交通,但是效率相差悬殊。

低效率的交通方式一方面增加了道路负荷和路口延误,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这一区域的停车压力。

2.2 核心区内人车矛盾突出,地下过街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核心区内行人过街主要依靠地面人行过街通道完成,行人过街流量已经超出国家规范建议设置天桥或地道的下限(5000人次/小时),部分路口没有设信号灯控制,行人过街安全无法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地下过街人行通道利用率不高,过街行人不愿意走地下通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地下本应属于行人的公共空间被大量占为商用,其次地道入口没有过街通道标志,而且经常被小商贩挤占,最后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要求行人过街必须走地下人行通道。

2.3 核心区内停车矛盾突出,停车秩序混乱,人行空间被挤占

按照《长春市综合交通规划》推荐的指标计算,需要泊位总数则应在3000个左右,仅单独计算欧亚商都需要配建的停车泊位数量就应在600个以上。

停车泊位的巨大缺口使核心区的机动车停放问题非常突出。有限的停车场地车满为患,进出停车场变得非常困难;加之对现有停车资源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特别是对路边停车、占用人行道停车的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划分停车区域,致使路边随意停车、占用人行道停车的现象非常普遍,停车秩序混乱,有限的人行道空间被挤占殆尽。

2.4 公共交通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车站建设落后

核心区内公交比较发达,线网密度较高;但是车站比较分散,线路间换乘距离大,公共交通资源由于缺少空间没有整合为一个整体,降低了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公交车站大多为路边简易停靠站,建设标准较低,与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不相称,不利于发挥公共交通的效率。

2.5 核心区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核心区内交通繁忙、人流密集、商业发达,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随意摆摊、占道经营等问题比较普遍,一方面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另一方面也与该区域的商业氛围不协调。

缺少必要的信息指示标志,缺乏对行人和机动车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通秩序的混乱。

3 未来交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对策

根据商贸圈的规划及发展设想,该区域内无疑将会吸引和产生更多的交通流,其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是十分严峻的,为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针对研究区域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加强公交场站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居民乘车;引导出租车、小汽车等私人化交通方式适度发展,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3.2 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支路系统建设,按规划要求拓宽、打通区域内的支路,加强路面维护,使支路能够发挥其缓解、疏导干道交通的作用,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培育停车设施建设市场,争取社会多方资金投入。

3.3 加强宣传和管理,规范交通秩序

加强交通方面相关法规的宣传,增强居民遵守交通规章的自觉性;加强交通管理,特别是交通繁忙地区的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秩序。

欧亚商贸圈是我市目前的三大商圈之一,每日产生、吸引交通量较大,同时核心区内的工农大路等干道还承担着联系市区东西方向交通联系的功能,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这条路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以欧亚为核心的欧亚商贸圈沿工农大路方向的不断发展,将给这条路带来更多的车流和人流,如果解决不当,将会使该区域的交通面临严重混乱和阻塞,影响这一区域的经济和商业发展。针对核心区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结合商贸圈核心区的具体规划和发展设想,下面分几个专题对如何解决核心区面临的交通问题进行探讨。

(1)关于行人过街。

解决行人过街问题主要是实现行人过街立体化,实现人车分流。具体的立体化措施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实现形式。对于地下形式,可以通过对现有通道加强管理,清理占用通道经营,恢复地下通道的本来用途等管理措施来解决行人过街问题;对于地上形式,一方面可以考虑在红旗街―工农大路路口四座建筑物间修建空中走廊,解决行人过街问题,具体方案和工程可行性应通过组织相关建筑专家论证和征询这四家单位的具体意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修建过街天桥,降低造价,但是考虑长春的季节性特点,此方法并不推荐使用。

(2)关于停车场建设。

解决核心区停车问题,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包括恢复部分停车设施、场地的原有性质,比如欧亚地下停车场等;在不影响机动车行驶和行人流动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路边、人行道等可利用资源,明确划分可停车区域,增加停车泊位供给量,加强停车管理,杜绝随意停车,逐步形成停车场管理的良性循环。

同时建议会同物价等相关部门研究商业繁华区的停车收费标准及具体收费方法(如设立米表收费系统等),适当提高核心区停车收费标准,加快停车场建设的市场化,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停车场;逐步形成停车场建设的良性循环。

上述只是对停车场建设的一些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及实施办法还应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调研。

(3)关于道路建设。

针对该区域的规划发展设想,规划该区域的基本路网骨架已经基本形成,局部地区需要结合具体建设项目对规划路网进行局部调整,按照比较理想的路网格局,可以计算出规划区域和核心区规划道路面积率将分别达22.84%和26.9%,以满足该区域的发展需求。下面是核心区部分规划道路红线及规划断面表。

(4)关于公共交通。

核心区内公交线网密集,应该设置公共交通枢纽站解决各线路间的换乘问题,但是由于用地紧张,很难找到设置共交通枢纽的专用场地。为了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提高乘车舒适度,减少换乘距离,可以通过对现有公共交通场地资源进行重新优化整合、设置标准站台、优化线路走向和运营方式等,在配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缓解核心区的交通压力。

(5)关于出租车。

出租车是一种效率较低,但是舒适度较高的公共交通方式,它能够弥补大公交的舒适不足和完全私人化小汽车的效率低下。解决出租车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设置专门出租车停靠点,杜绝非站点外上下乘客,另一方面,要提高出租车运营的技术含量,推广使用采用GPS卫星调度系统、电话叫车系统等,既减少交通流量,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支出,同时,引导市民逐步改变传统打车方式,推广采用电话叫车新方式。

4 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长春市欧亚商贸圈区域道路交通规划问题现状的调查,通过数据对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核心区商业发展方案和发展设想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通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方案、设想和应对措施,希望能为长春核心区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一鸣,刘仁义.合肥市宿州路地段交通规划优化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2]朱志高.邵阳市人民广场环形交叉通改善方案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3]杜耀武.入世后西部开发中旅游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以及陕西、西安的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4]李建文.浅谈编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J].现代交通管理,2003,(03).

[5]张红贤.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GIS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

[6]马彦.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理念及方法体系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2.

[7]何宁璇.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组织与效果分析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8]马庆斌.观光农业及其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2.

第5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小城镇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1. 小城镇规划变成了孤立的空间规划

虽然当今小城镇规划已有了区域的观点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但由于小城镇规划长期以来缺乏对其区域内部空间组织的研究,从而造成了在规划中用简单的空间结构来联系广大的农村,导致规划实施乏力,致使小城镇规划与市场经济发展相脱节,从而变成了孤立的空间规划。

2. 小城镇规划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充分的依据

由于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不完善,小城镇发展所依据的规划局限于小城镇总体规划,没有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相配套,缺乏规划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导致小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分散布局,城市、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松散,无法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致使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充分的依据。

3. 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缺乏公众参与

小城镇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通常情况下,小城镇规划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先编制城镇体系,然后在此指导下,再编制下一层次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但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中,缺乏相互之间的互动机制,无法对每个镇的具体情况调查的十分详细,从而导致城镇体系规划和下一层次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相脱节,无法达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因此,小城镇规划需要相关组织、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4. 人口规模无法满足小城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的客观规律

在小城镇规划中,人口作为重要的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是以现有城镇人口为基数,通过计算自然增长率来确定镇域人口,根据小城镇人口规模和国家城镇化水平预测确定镇区的非农业人口规模,再根据人均用地指标和城镇人口来确定镇区的用地规模。显然这种预测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5. 小城镇静态的规划方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如今,小城镇规划在某些规划内容上缺乏灵活性,规划方法常常会忽视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从而导致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小城镇的土地需求的用地结构上。也就是说,小城镇规划的静态模式会影响小城镇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用地动态调整的需求。

对小城镇规划方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探讨

1. 重视小城镇规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前期研究

由于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经济的增长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城镇是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已成为周边地域的商业服务中心。当前小城镇规划应该加强前期研究。例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小城镇规划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周边地域的功能定位。在此规划之前,需要用长远的眼光认真研究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而总结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所面对的对策。

2. 加强小城镇规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研究

小城镇是通过与城市、其他小城镇以及周边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的城镇体系。小城镇规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从区域的角度出发,重视与周边城镇以 及城市市区之间的协调,协调各种多方面的联系。例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3. 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

现如今,由于大部分农村的建设长期以来杂乱无章,从而导致小城镇规划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建设的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任务之一。新农村规划应该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人口、资源、的相关因素,促进农村和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均衡发展,从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在小城镇规划中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新农村,要加强对新农村规划的研究,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还应从规划上对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重组整合,合理确定中心村的布局、组成以及城乡之间的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从而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4. 重视小城镇规划在市场经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小城镇长期以来的经济能力有限,同时又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其负面的影响。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需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例如:在进行小城镇规划中,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6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问题;改进策略

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能有效地推动城市规划的管理,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特殊转型时期,对城市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解决现阶段城市电网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城市电网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1.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是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能够有效的利用电力资源,降低电力系统的电力资源的消耗,优化资源配置,符合国家的资源利用政策。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能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电力资源的供应,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人民服务。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需求的,不断加强城市电网的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

2.城市电网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国家能源政策的执行力不足、信息数据采集模式落后、电力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以及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协调。

2.1解决国家能源政策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在十时期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却变为降低16%,其他的能源指标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这将难以预测出下一个的五年计划的能源政策,给城市电网规划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在现代社会,城市的电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电网建设。持续、有效、合理的能源政策的是科学规划城市电网的前提,城市电网的规划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建立完善电力能源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保证城市电网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市电网系统的科学合理的发展[1]。

2.2改变城市电网规划信息数据采集模式落后的状况

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基础数据的收集,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数据很庞大、复杂,要求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整理,同时还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状况[2]。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城市电网的规划影响很大,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电网规划的数据的采集仍然是靠人工的手段,采集的数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为科学的城市电网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为保证城市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础数据的收集不仅要靠传统的人工手段,还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数据库系统,确保收集数据的全面、有效。运用计算机系统收集当地的电网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指标、电力系统建设状况及当地平均用电水平数据。分析、整理、归档收集到的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电网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基础。

2.3提高电力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程度

我国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电网系统建设具备可靠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城市电网的建设要能满足城市所有用户对电力的需要,要能合理规划成本以稳定电价,同时也能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紧急状况。城市电网建设的资金受各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紧急状况时,城市的电网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城市的电网规划要合理利用现阶段的高科技信息技术规划城市电网。建立完善城市电网规划的信息数据库,合理规划电站的分布、合理运用成本及增强电网的容灾能力[3]。因此,要注重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将先进的科技技术运用到城市电网规划中,科学、规范、合理的建设城市电力系统。

2.4解决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协调的问题

现阶段的城市各个方面的规划是独立完成的,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现阶段城市发展进程快,城市规划政策调整频繁,城市电网的规划无法与城市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城市电网规划跟不上城市规划步调,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城市电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把城市电网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共同的规划目标,强调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但两者的侧重不同,电网规划更侧重经济技术的合理性,而城市规划则强调城市管理的规划。所以,城市电网规划应在城市整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布局,两者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关系,并在规划之初相互协调,从源头上杜绝两者之间出现相互制约的现象。

3.结束语

城市电力设施建设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城市电网出现的各类问题,保持电网的稳定,更好发挥电网在城市的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作者单位:鄢陵县电业公司)

参考文献

[1]黄建安.城市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源技术运用——电网与规划,2013,8(03):242.

第7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分析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门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对视力的影响尤为明显,严重者导致盲目。临床常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虽然该术式切口较小,手术后康复迅速,但是因为手术过程相对复杂、精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需要配合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才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风险[1]。本研究主要对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出有效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0名观察对象均是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男69例,女71例。年龄26-86岁,平均(56.9±13.8)岁。入选对象排除存在影响手术的严重性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疾病。属于先天性白内障有25例,老年性白内障有95例,外伤性白内障有20例。入院后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将14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常规性护理,包括术前生活护理、散瞳护理、用药护理,术后基础麻醉护理、全身麻醉护理、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观察组按照舒适护理的要求和规范,给予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访视。因为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其基础疾病种类多,心理承受能力差,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能够较详细地了解其身体状态、手术禁忌症等,利于术中做好相关应对措施。例如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在术前准备好降糖、降压设施和药物。访视中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安慰、鼓励等心理护理尽量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恐惧、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令心情愉悦、舒适,可降低术中应激反应,有利手术顺利进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整个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语气要亲切,让患者对护患关系感到满意。②病房、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要控制适宜,并且勤打扫卫生,让室内环境保持清洁,空气保持清新,令患者感觉舒适。③日常的检查伤口、清洁伤口、上药等护理操作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感觉到疼痛,使其生理上感到舒适。

1.3观察指标本组研究主要记录、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χ±s)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两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对护理的满意率等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超声乳化手术因具有切口小、术后康复快、术后不良反应率低、术后散光少、视力有效改善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的治疗中,尤其适用于老年性、外伤性、先天性的白内障类型,效果理想[2]。但是因为眼部结构较复杂、脆弱、手术操作需要十分精细,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方式,更利于白内障术后患眼的康复[3]。

目前社会中,由于医学模式发生极大改变,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也显著提高,在接受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对医护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舒适程度有所提高,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多关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尽量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这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较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4]。

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了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包括术前心理干预、病房环境的舒适、护理服务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使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辛宏.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9):87-88.

[2]詹进美,刘立智,夏华,等.优质护理相关Meta分析文献循证结果应用于临床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8-19.

第8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 通风柜 排风系统 问题分析

分析化验室在化工工厂的生产和检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给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做好实验室内通风柜排风系统的设计极为重要。关于通风柜排风系统的设计,可以我国最新出台的建筑行业规范为基准,在设计中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于其换气次数、噪声指标等作出规定,在设计中以提供最优质的通风服务为目标进行设计,合理解决各项难题,下面我们对实验室通风柜排风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略加分析。

一、通风系统型式的选择

作为科研型的实验室,化工产品的分析实验室排风系统的使用可根据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其内在规律,以更好的方便使用。由于分析实验室内经常会需要做一些危害性较大的实验,比如散发有害气体和无机气体的实验等,所以对于敞开试验台上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要慎重,既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还要确保科研人员健康与安全。通风系统主要有机械风、自然风、局部通风和全室排风等几种型式,类型的选择要根据化工实验室的具体使用要求、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实验室的档次和使用频率、投资预算等因素综合决定。一般化工厂的分是实验室都是较为大型的高档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长,使用频率高,因此,应该合理使用机械风和自然风,根据工作时间合理安排送风系统工作时间。局部排风是在有害物质产生后立即就近排出,这种方式能以较少的风量排走大量的有害物质,能量省而效果好,是改善现有实验室条件可行和经济的方法,也是适应新实验室通风建设的最好方式。对于有些实验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局部排风满足不了排风要求时,采用全室通风。总之,通风系统型式的选择既要经济合理还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需求[1]。

二、排风系统的设计

由于通风柜一般排放的是毒性比较大的气体,若与其他系统合用,可能会发生“串气”,所以通风柜一般需要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对于不同实验室中的同类型的排风系统的合用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每个实验室都设立单独的通风系统,势必会造成建筑空间的浪费,有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设置,所以在不发生腐蚀、爆炸等危险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合用系统,不同的房间合用通风系统,可采用变频风机,即可节省投资,又可以实现节能运作。在风机的选择上,要先根据平面图确定每个系统包括多少台通风柜,再根据每个系统包括通风柜的数量确定本系统的大致通风量,然后选择通风量稍大于系统通风量的风机。化学实验室排放的气体中很多是有毒气体,所以风机一般设在顶层的通风机房内,既可以减少占用面积,保持排风管道处在负压状态,同时还能避免有害物质的腐蚀和损坏,避免因管道不严渗入室内,且方面检修和维护,具有多重应用优势。

三、补风处理问题

如果系统设置中设有机械送风的补风系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要进行相对处理,比如冬季需要加暖情况下,进行加热处理,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地区,冬冷夏热,在外界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室外空气不进行处理可造成室温过高或过低,因此应该进行预估性的热平衡的计算,适当进行加热等。如果是自然金凤系统,补风进行直接处理并不合适,在室内有供暖或空调系统的情况下,在设计之初就要考量热平衡所带走的能量,因此,空调和供暖系统的系统设计容量应适当扩大。

四、排风净化问题

化工厂分析实验室受用途影响,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经常蕴含毒性且容易超过相关标准规定的浓度标准,因此,合适的净化处理措施比必不可少。化工厂因生产性质,自有一套鉴定相关排放是否达标的鉴定系统,实验室的浓度超标的检测也可以利用这种系统进行测定。根据实验室使用频率和用途,对于排放高度和速度进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排放速度,使得被污染的空气能够尽快扩散,然后配合排风净化进行处理,一方面能够提升效率,同时还能节约成本。化工厂分析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不同,排风系统的净化设置一定要科学、高效,满足使用需求。

五、噪声控制

分析实验室噪声问题也是排风系统设计中应当加以重视的,噪声过大会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一般实验室内的噪声应当至少控制在50-60分贝左右。实验室由于排风量需求较大,在建筑空间内,风管内需要加到风速,从声音控制角度来看,应当至少≤8m/s,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噪声。从分析研究来看,排风系统的噪声集中区域主要是在贴近管壁的表面附近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噪声是按气流速度的六次方来规律变化,所以,在设计时通过吊顶、通风管保温等措施减少噪声影响避免超标是较为经济合理的措施,消声器的使用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速,经济成本也较高,不是最佳手段[2]。从长远来看,合理选择最佳风管流速是必要手段,可准确计算风管阻力,避免风机压头选择过大致使管内实际流速偏高,造成噪声污染。

总之,化工工厂分析化验室通风柜排风系统的设计要从多个角度合理规划筹谋,在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处理好细节,控制好经济成本,以便能够获得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市场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河南 产业集聚 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27-02

当前,发展和建设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国各地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如何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产业集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当地地域特征、资源、企业经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是任意地方都适合任意建设和发展任意产业。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因地制宜、科学地规划产业链的形成并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产业集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产业集聚在地域上相互邻近, 而且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相关特征。同时,产业集聚是某一类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集中,具有明显的产业相关特征。

产业集聚可以看作是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要素在一定区域集聚, 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规模或效益, 集聚到了一定水平, 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可以加快和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进而实现其“集群效应”带来的好处。

2 影响河南产业集聚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能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程度越高,产业集聚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就高,反之则越低。

河南省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压力,导致了河南在发展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主动地集聚少、被动地集聚多;只重视集聚数量、忽视发展质量;产业集聚发展方式粗放而不集约、相关产业“集而不群”、集聚区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2.2 政府政策规划与引导

在产业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政策规定,如,政府对产业集聚的战略规划与决策、产业集聚的资金土地审批规定、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划分的矛盾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产业集聚建设和发展。

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起步较晚,把握好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握准政策的风向标,对于发展产业集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在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背景和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国极富特色的航空港区产业集聚区。

2.3 区位优势及交通运输环境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环境,吸引和培育了产业集聚要素, 产业集聚要素处于流动之中, 才能促成集聚。例如:在中国沿海,消费类电子、服装与计算机的集群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流动的劳动力是离不开的。

河南省交通优势明显,以郑州为中心,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在规划和发展产业集聚时,应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区域,做为产业集聚的试验田,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 有利于产业集聚要素实现更好的流动,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2.4 特色优势资源

产业集聚区发展,尤其是具有创新特点的特色产业集聚的发展,往往要受到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制约。一个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特色产业的集聚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河南全省各地既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具备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例如:许昌三国文化产业、社旗县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建设,都是建立在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之上的,对于形成极富特点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提供了好的基础。

2.5 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

一个地区依靠市场规律所形成的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市场机制相对完善、对市场规律把握和利用程度较高,那么产业集聚的成长、演化基本上就可以依靠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来完成。反之,市场机制不完善,则产业集聚更多地需要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河南省发展产业集聚处于初期阶段,过分依赖政策,导致产业集聚区依靠市场规律主导和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不足,这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在今后必须要关注和把握的方面。随着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政策的影响应逐步弱化,更多地应依靠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作用。

3 影响河南产业集聚发展的微观因素分析

企业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织,企业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集聚区内的企业对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把握,在决策、管理经营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是决定是否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影响产业集聚发展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对市场规律及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在产业链的地位及在产业集聚区内的竞争力等。

具体来说,集聚区内的企业,如果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全面、不透彻,则会导致在集聚区规划、主导产业选择问题上产生误区;企业如果不注重创新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随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其经营方式,那么必然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面临淘汰;如果集聚区内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少、科技从业人员不足,那么产业链整合难度则较大,不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就会直接影响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4 结语

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是形成区域品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应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实现创新发展。要深入分析当前河南省在发展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而沿着科学、有效的路径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就必然首先要探索影响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以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基点和依据,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提出未来产业集聚发展的措施,最终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束辉,赵华.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2(2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