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第1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财经类人才;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46-0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等多个配套产业政策的实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我区将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形成“14+4”产业集群,其中一半以上产业及其基地布局在北部湾经济区。目前,广西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先行区”。通过设立“试验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在政策、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海外人才集散地和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一体的信息集散港,是广西人才聚焦的最大亮点。地方高校是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始终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二、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财经类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脱节。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对直接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功能认识,没有真正树立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脱节,未能及时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致使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脱节问题,大多数学校内部未能建立负责与地方政府、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

2.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不够紧密。从目前区内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部分院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不同院校开设相同的专业,部分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专业特色不明显;部分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只有少部分专业与电子信息、生物海洋、能源以及物流等新兴产业对接。同时,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也没有能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3.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仍不够健全。财经类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互动性意识不够,忽视了政府部门、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人才服务的考核、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没有从机构管理上设置相应的对口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人才的服务工作,没有从教师和部门的业务考核、管理机制上来大力推动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确保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4.财经类师生创新研究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经类院校直接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创新研究意识比较缺乏,对于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且部分教师主动参与新兴产业企业实践、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意愿不强,导致学校不能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教学与科研进行调整,让科研成果快速投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1.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产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财经基本知识和技能,通晓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构建应因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系统化的财经类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形成整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以“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合作企业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财经人才的需求态势及其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创置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与行业人才变化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新兴专业设置问题,强化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建设,优先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3.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立足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财经类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实际需求,整合和改革教学内容,将新兴产业生产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与新方法融到教学中,改进案例教学、开展项目教学及岗位教学等教学形式,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企业、行业所需财经知识与技能的精髓及其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探索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共商、共建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强化创新性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财经类人才。

5.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根据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团队,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业务领域、企业挂职、兼职或实习,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之路,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学术+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探究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1.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全面融通,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施项目化教学;更新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组建负责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工作专门机构,提高学校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组织程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及考核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2.完善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完善财经类院校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长效的互动机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靠政府的主导。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互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直接生产与服务中去,将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走进校园,创新性实施“订单”式、“学工交替”式教育,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大力推动财经类院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3.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理念,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充分了解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研与论证,适时增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对于财会管理、税务管理等有优势的老专业,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4.建立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财经类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财经技能操作与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2)认真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提供研究成果与科学依据;(3)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和学生骨干走出校门,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信息咨询服务;(4)及时了解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

五、结论

从总体上讲,对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探究和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及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是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区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01]1号),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1999年1月,国家外经贸部颁布《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至今,私营企业积极进军外经贸领域,成为我区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

(三)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四)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五)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截止2002年底,我区境外投资项目11个,占全区境外投资项目的33.3%,投资额336.3万美元,占全区境外投资额10.6%。鹿王集团分别在蒙古、马达加斯加、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5个,投资额累计1543万美元。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分别在马达加斯加、蒙古、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7个,投资额累计196万美元。

二、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私营企业在外经贸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勃勃生机,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江浙一带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差距甚大。沿海私营经济已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资本积累,正在进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二次创业阶段。浙江省2002年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成,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上海市有外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已增加到2000家,200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倍,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一个新亮点。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进出口总量仍然偏小,真正形成规模和实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不多。2002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区GDP比重仅5%,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仅1.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5.3%,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调研中私营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资金筹措困难。私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自筹资金办起来的,家底原本不厚,加上贷款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很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私营企业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看:70%以上的企业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职工筹措,只有30%左右的企业靠银行贷款筹措。筹资融资难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据资料显示,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处于最难获得贷款的部分。私营企业常常因出口退税滞后,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无法进行原料收购,组织正常的生产运营,有时会出现有出口订单而不敢接、产品有市场而无力生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规模小、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外经贸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管理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了解不多,对产品报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虽然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企业却无法组织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常常通过委托别的外贸公司或临时聘用一些熟悉外贸业务人员开展相关出口业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从长远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除鄂尔多斯、鹿王、华蒙金河等一些大企业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延续着家族式管理、生产队长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常常注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开拓长期稳定国际市场的意识,很难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

(五)信息不灵,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已经逐渐迈入成熟阶段。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信息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而我区大部分私营企业自创业之始即存在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很难和外贸联系在一起。这种先天性不足,客观上造成企业只会生产,不会核算,只顾销售,不计成本。企业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和手段,使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品雷同单一,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经济质量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六)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还不敢放手发动、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我区乌盟有很多从事肠衣生产外销企业,长期以来,肠衣一直按照农畜产品对待,享受13%的增值税率。从1998年开始,国家把肠衣加工企业作为工业品加工企业对待,将肠衣产品类推为工业品,增值税率相应提高到17%。之后河北、新疆等肠衣主产省区从扩大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保护地方民族工业的角度出发,仍将肠衣产品作为农产品对待,仍实行出口征13%退13%的零税率政策,而我区则实行征17%退13%的差额税率政策,不仅使我区肠衣生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了我区肠衣产品的出口,而且使更多在乌盟投资兴办类似肠衣产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在出口企业征收所得税方面,今年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二连浩特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征收办法,出口企业反响较大,是否可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尽管私营企业进入外经贸领域时间很短,但其所做贡献之大,生命力之强是勿庸置疑的。外向型私营企业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呵护。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发展外向型私营经济的认识。

(二)进一步改善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同时,应切实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统计等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

(三)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在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扶持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同时,自治区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在使用上应适当对外向型私营企业予以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担保资金。同时应借鉴广东在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成功做法,尽快建立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资金,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规模,缓解私营企业出口退税难问题。从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广东省从2003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助外向型私营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销会,采用国际标准,申报国外知识产权,建立国外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开展进出口业务培训等。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署,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我区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外向型私营企业提供担保,鼓励企业之间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按照[2000]59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3年内免征营业税。

(五)继续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

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积极引导私营资本加快进入。鼓励和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投资我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我区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和推进在电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引进私营投资。依托我区口岸优势,扶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参与对俄蒙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拓展俄蒙市场,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

(六)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水平。

人才是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人才匮乏是制约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外经贸、税务、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应协同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企业全面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行事,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行为。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运用世贸组织规则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的意识,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认证、出口信息体系等工作,使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规范的经营行为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人才机制和创新机制,充分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使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3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IDEA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B

目前,尽管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是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根据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电耗(千瓦小时/美元)为1.19,是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3.6倍,甚至高于伊朗(1.06)、埃及(0.81)印度(0.79)、委内瑞拉(0.56)等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由2006年的1.22%上升到2010年的1.66%。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向低能耗、低污染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中央已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2012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缩影,中部地区更是中国的缩影。如何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对实现中部地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中部三省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这些地区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清醒地认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效率,剖析各地区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并借助灰色综合关联系数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加快中部崛起的步伐。

一、相关研究的回顾

目前,国内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关的研究,总体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是测定与评价某个省份内部的经济发展效率。贾方方与何建敏(2007)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2R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省2005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综合评价[1]。张运华和冯鑫明(2009)应用窗口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各地区1996—2005年间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状况;分析结论表明,在1996—2005年,苏北与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并未出现收敛的趋势,历年来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体现在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及苏中地区的镇江,而苏北地区整体效率较低[2]。金怀玉与焦立新(201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2006年和2007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3]。高赟与郭如良(2011)运用DEA方法中C2R模型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4]。彭鹍(2011)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为基础,对广东省2009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5]。徐通(201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效率评价研究[6]。

二是横向对比研究多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效率。薛声家与韩小花(2008)使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2000—200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值,从效率的角度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三省四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并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确认了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素质、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度和财政支出比重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7]。方先明、孙兆斌和张亮(2008)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31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源于其利用现有资源禀赋获取最大化产出能力的差异;人口素质与区位优势对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却没有表现出理论上所认为的正向效果[8]。袁晓玲与仲云云(2010)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78—2007年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省际间效率差异及东—西部与东—中—西部的地带间效率差异较大[9]。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分析模型大都是基于DEA模型;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缺少对资源和环境约束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利用河南、湖北和湖南2001—2010年间的数据,运用改进的DEA分析方法,分析这三省2001—2010年间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变动情况。其次,运用灰色综合关联系数模型,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内需等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跃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第4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所具有的职业性与区域性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首先探讨了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广西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广西高职教育;区域经济;服务;发展

0 引言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常议常新的话题之一,上到国家的“科教兴国”,下到地方的“科教兴市/县”,充分地说明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势不可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紧密,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之高,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1],当今之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仅有土地和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优质的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技能,依赖于人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类型,同样具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特别是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国家实施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为我国西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西经济发展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而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方面人才,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就在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面临着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三市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才队伍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实用型技术人才偏少,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大,劳动者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科教兴区域”是唯一的有力途径。此时广西高职教育就要主动肩负起这个责任,高职教育院校就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积极培养适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服务。那么,广西高职教育如何主动地、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服务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1 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构成,需要区域内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之协调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

高职教育方面: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产与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养;可以影响区域居民的思想道德及消费倾向[2]。

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教育的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区域内产业和技术的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的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布局结构和支柱性产业分布方面有着不同特色,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有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九大产业[3],这些产业在沿海三市的布局各有侧重,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各有侧重,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主动关注所处地域的经济结构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理性地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为“身边的责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在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也迫切需要高校的支持。其中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侧重于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合理、技能熟练、熟悉企业产品、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毕业生,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综述所述,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教育只有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大多是通过“三改一补”[4]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升级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广西的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时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以下就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讨论广西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很多地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要么供不应求,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不少企业争相聘用,甚至出现有些企业“抢不到人才”的情况;要么供过于求,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根本无企业问津。广西高职院校的很多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在就业于北部湾经济区时。究其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过多地重复设置一些“热门专业”,忽视一些“冷门专业”,而这些“冷门专业”很多恰恰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截至2012年数据显示,广西高职院校中布点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文秘、应用电子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等[5],其中大多数专业是近年来麦肯锡公司关于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显示的最不看好的“红牌专业”、“黄牌专业”[6]。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域重点发展九大产业,以钦州港石化产业为例,根据对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大型炼油厂的实地调研走访可知,广西高职院校能输送的支撑石化产业的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等专业类人才非常少,特别是能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管理类人才。在实际生产中,企业一方面只能千里迢迢从北方或中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不得不降低要求,招聘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进到企业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培训。

2.2 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够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正在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的问题,这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能力和程度。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广西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和参与经济发展建设的程度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仍然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广西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在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能为企业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基地的建立作用不明显,科技知识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率不高等;广西高职院校能够参与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并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顶尖人才比较稀少;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备配置情况不尽人意,在为企业培训员工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2.3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升级方面对专业带头人的技能水平、教师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时师资队伍的质量及其科研水平就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瓶颈。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学岗位的,几乎没有在企业一线实战的工作经验,相应地科研能力表现也不强,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自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就不强。对于企业而言,高职院校自身的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不明显,直接导致其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而学生而言,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更新缓慢,紧跟行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导致教学能力提升不足,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相当滞后,从而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4 校企合作长效性机制未能形成

近年来,校企合作被很多高职院校作为在一项重要工作在大力推进着,很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方法与途径,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和成果。但校企合作长效的机制一直未能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及程度不够,许多所谓的校企合作仅是停留在部分院校部分专业当中,院校和企业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几乎没有;二是深入性不够,许多校企合作只不过是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而已,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未在教学、实训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过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所以,校企合作并非如其本来的意义那样,既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又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从而为一方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而长久的支持模式。

3 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寻求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高职教育投入的合理化与科学化[7]。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定位,积极主动面向经济区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教育制度及科技开放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经济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加强互动沟通,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让这些人一走出校门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或在工作岗位上能学有所用,做到企业和学生都满意。

3.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布局

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是当前广西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发展。如何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高职院校要将专业设置立足于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状况,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产业布局形成一种动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根据区域内支柱性产业、重点行业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群),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首先,广西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区域经济结构与岗位需求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广西高职院校可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选择一批基础好、有优势并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就业率较高的已有专业,倾力打造,使之成为特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确保每个特色专业能够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行业走势以及企业用人需求,能够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阶段性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形成影响力,从而带动整个学院的健康发展。

3.2 针对岗位需求,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应用型技能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岗位需求情况,将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企业建立一批具有“校内设厂,厂内设校,校企互动,双向介入”[4]模式特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学生能够在基地内通过训练提高一线工作技能,为将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企业争相竞聘的合格应用型技能人才。

3.3 创新师资培训和管理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教育出高水平的社会人才,经济区发展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间接地就是对高职院校师资水平提出更好的要求。广西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呢?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除日常教学外,教师还要努力根据自身的科技优势尝试去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尝试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成果,并能够通过科技研发不断地更新技术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学校还必须创新师资培训和管理机制,坚持并不断完善“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留住一切人才”[2]的师资力量培养培训机制,始终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形成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能满足于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3.4 整合区域学校资源,提高社会培训能力,完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

广西高职院校除了为企业输送大批合格的毕业生外,还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积极参与和发展社区教育,努力拓展社区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整合专业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行业提供社会培训服务,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既可以帮助企业、行业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又能为当地政府部门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区域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对于职业教育自身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培训能力,不仅有利于拓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升区域的学习服务能力,也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5 强化政府部门主导作用,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广西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及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之外,还应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保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依据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高职教育发展,重视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引导和保护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卫.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J].职教论坛,2006(4S):21-24.

[2]赖光洪.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新余市为例[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09):26.

[3]黎琳,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118-124.

[4]鲁金惠.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58-59.

[5]谢明明.广西高校专业设置与北部湾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6]麦肯锡公司.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 eol.cn/html/c/2014jylps/.

第5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而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支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进而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扩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进一步挖掘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慢,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职业教育不仅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能力不足,而且与区域经济对接方面还缺乏完善机制,以至于区域经济发展亟须的高端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和应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人才输出方向上主要围绕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还是人才培养方向,都能够对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观的影响。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关键在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人才结构上还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设置专业,特别随着区域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职业院校要灵活调整其办学方向,在专业结构建设上要注重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衔接,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在公众的传统思想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对此,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迎合公众的需求,在办学方向上偏离了技能教育,走上了学历化的办学道路,如此一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效用大打折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并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上并未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把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性不足。一方面,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尤其在产学研层面,科研产出效率较低,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方面的效用。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在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并且职工继续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职业院校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然而,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在企业员工职业教育中的投入的精力还不足,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资源投入和支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巨大,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高于欠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办学资金支持,导致办学的软硬件基础较差,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在技能劳动力培养和供给上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这样一来,会带来恶性循环效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和区域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办学定位偏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其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线,缺乏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上来看,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自身发展战略和定位的选择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比较随意,未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自身现实条件充分考量的基础上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在办学方向上缺乏自身特色,一味追求“大而全”,办学模式趋同,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直接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从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两低一高”(工资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的现象可见一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决定着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职业办学质量上不去,人才培养质量将极大地受限,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会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伴随而来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这一时展的重任,在办学过程中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是部分职业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办学条件较为薄弱,实训基地欠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一线技术工人的能力要求,人才满意度无法达到社会预期。

3.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衔接度较低,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衡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程度标准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相吻合。从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欠缺专业特色,尤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未能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色来设置专业。职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着追逐热门化、求全化等不良现象,以至于各个职业院校专业间的重复度较高。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设有计算机类专业、财会金融类专业以及其他热门专业,而区域市场对这些热门专业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由于专业结构的重复度较高而导致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同类型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时,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专业与产业不对接、课程结构与产业技能要求错位、职业院校专业布点与区域产业集群吻合度较低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加速了对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都看清楚了这一发展趋势,不约而同地设立起了计算机相关专业,造成此类专业人才的大量供给、人才过剩现象较为严重。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大计算机专业分别被“红牌”警告。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此类高职专业毕业生除了失业率高、薪酬水平低的因素以外,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欠缺,导致专业结构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性不足。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状况,还要结合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科学预测产业调整对不同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灵活地对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然而,伴随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速度加快,新兴岗位和产业不断涌现,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滞后性,为了满足区域发展需求,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先进制造业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战略把握度不够,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速度跟不上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4.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衔接机制欠缺,二者的互动性不足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离不开相关的机制保障。然而从现实来看,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衔接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首先,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制约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效率提升,导致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不深入、不稳定。其次,职业院校在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不足,办学质量低下,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安排、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最后,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机制。目前来看,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企业对职业院校实习生的接收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实习到就业的衔接机制,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尤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策略探究

1.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推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首先,职业院校应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为办学理念。区域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作为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实现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要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办学实力和规模的提升,必须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域产业集聚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培养、技术研发和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区域产业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能力扎实、执行能力较强的一线生产人才,同时也需要综合素质过硬、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智力服务型人才,为了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大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出一支既具有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外显性技术技能、又具有区域产业未来发展所需隐形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以实现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的联动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合作,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树立协同办学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主要面对区域发展培养人才,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技术人才的接纳者和使用者,作为人才使用终端,理应担当起部分人才培养重任。职业院校寻求企业的协助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在承担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探索校企之间的合作通道,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依托企业的生产设备平台开展相关的实训教学,企业要积极吸纳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习和实践活动,为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出谋划策,做到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的双赢。再次,职业院校要秉承为区域产业布局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区域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其能否保持健康发展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晴雨表。职业院校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最为直接的途径就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附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一种高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一致,专业调整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借力强化自身实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繁荣。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资源投入上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最后,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体制和学制的约束,以开放积极的姿态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明确自身定位,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全过程,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构建一条满足全社会终身教育诉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灵活做出相应调整,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同时,教育投入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间接影响着其向社会供应技术应用型劳动者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必须从多方入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机制,充分保障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除此之外,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管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适度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经费投入标准和主体责任范围,并以制度化保障予以落实。积极调整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保障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对等化,全面保障生均财政拨款,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其次,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筹资制度和体系。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供应,并且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应用型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并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资金,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最后,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公示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投入和支出的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机制,并根据评价结果严格实施奖惩,真正地保证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中来。

3.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保证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

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更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同时职业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主动投入区域经济建设中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在专业设置上要切实做到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搜集和获取区域产业升级调整相关的信息,预测未来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岗位和职业变化,从而调整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区域产业的需求。总之,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职业院校必须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打造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专业,在突出重点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一般,从而保证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岗位结构相吻合。专业结构设置情况不仅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一方面,从政府宏观视角来看,要建立起一条完善的专业与产业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从以学校和企业为代表的微观视角来看,建立科学的校企互动的激励机制,进而保障职业院校的专业群与企业岗位群之间的对接。最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调。条块分割的专业分布难免会降低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区域产业的布局要求也不相符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满足区域产业布局的规划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专业集群建设,并积极吸纳产业规划部门和产业发展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来,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实现有序、有效的衔接。面对区域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的转移方向开展与其相对应的相关专业,并且要从强化以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来强化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协调性。

4.加强区域内部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职业院校在办学探索中,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生产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到产业生产中来,达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和命脉,职业院校要从宏观层面考量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在产学研上要积极与区域内部企业实现联合协作,并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科学地制定产学研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方向都要与区域产业保持一致。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也有所差异,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形成市场化导向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要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服务,以实现区域产业的集群发展。

5.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院校办学机制

要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必须保证其办学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分离的状况,在人才培养结构、规模和质量上满足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一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校企合作的互动发展机制,并且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活动,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鼓励社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倡导“订单式”人才培养,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作者:徐玉蓉 祝良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纪慧蓉.产业升级视域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及优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27).

[2]曹培之,阙明坤.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4]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1).

[5]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

[6]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7]张海峰.基于区域产业布局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4(32).

[8]梁炜,贾腊江.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2).

第6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发展旅游产业被看作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策略。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强大的新兴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测度,国际上用“Touristization”来描述,中文译为旅游化。2006年,朱?f等首次在研究城市旅游时将旅游化作为测度指标来描述旅游发展程度[1]。随着认识的深入,学术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旅游产业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相关探索,其中包括对旅游产业复杂过程的测度。张广海等探讨了旅游产业的概念,并运用耦合度法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2-3];钱磊等借助6大统计指标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差异程度进行了评估[4];王新越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测度了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5]。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下的一种新兴的产业集群,2017年“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旅游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揭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资料的创造、生产、转移、传播以及消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旅游活动依存的重要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6]。而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旅游产业的体系结构、表现方式等也会产生深刻变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研究中,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劳动驱动型产业[7],亦或是资本驱动型产业[8],旅游经济增长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消耗与发掘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快增长,高消费”,体现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增大,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旅游业生产能力的物化,促使旅游产品向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改变,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消费者为导向,对富有资源的开发代替对稀缺资源的无限制开发。

(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般意义上,产业结构的两个变迁维度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9]。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一方面,区域既定国民收入结构的相关调整、区域供给能力或者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对旅游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增量的发展也会改变旅游产业自身的构成比例。

(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

旅游产品的价值通过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个性化的需求愈发重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代表的传统旅游需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预期。在一定时间段,旅游产品只有通过灵活调整自身的形态以及内容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促进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需求,旅游支出在家庭以及个人消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0]。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变革,可以为旅游者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旅游者可支配收入提高,为出游提供了经济基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旅游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较高水平的消费活动,而精神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的增加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为旅游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人们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二、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及其数据处理

(一)区域经济的指标选取

1.经济总量维度。广义上的经济总量一般是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基于数据可得性、全面性等的综合考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4个指标来反映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维度。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选取的主要指标为投资消费结构、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4个百分比指标。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各地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开放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从业人员结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万人)/总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3.经济质量维度。经济质量本身涉及社会、公正与平等,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组织而言,经济质量对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成为衡量组织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选取的主要指标为人均GDP(元)、单位面积产出(亿元/平方千米)2个指标。

(二)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供给与需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若二者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将会有效推动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水平。

1.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区域中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旅游产品以及服务的数量[11]。选取的指标包括旅游企业接待能力(%)、旅游企?I人均资产固定原值(万元)、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企业专指具有独立经营能力且进行核查计算的经济单位,即旅行社、星级饭店以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企业接待能力(%)= 旅游企业数量/区域总人口,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区域总就业人口数量。

2.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欲望所产生并有能力获取的旅游产品数量。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旅游收入、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产业集中度。其中,旅游产业集中度=(区域旅游总收入/区域GDP)/(全国旅游总收入/全国GDP)。

旅游产业是综合了社会文化、经济规律、地域景观以及人口流动等诸多要素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2]。因此,旅游产业测度指标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指标测算的数据选自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相关数据,权重的确定运用熵值法。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为了消除计量单位不同对数据的相关影响,运用Mix-min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处理,将数据统一为无单位的数据集。运算相关公式如下:

2.在求熵值的过程中要对数值进行对数处理,为避免计算中的无意义,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平移处理:

3.指标的比重变换:

4.计算指标的熵值:

5.指标熵值逆向产业处理:

6.计算指标的权重:

其中,m表示指标的个数,n表示数据统计所涉及的地区个数。

运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关系,将指数进行扩大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三、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的原理进行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数量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因素。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p个自变量的观测值,Y是因变量的观测值。

为避免在分析过程中受到变量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影响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通过应用可以描述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量来探索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方向。在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最终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为0.000,即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不服从正态分布,由此选用Spearman和Kendall相关系数来分析其特性,考察二者的相关关系(见表4)。

经测算,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126和0.181,均大于0,反映了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在相关系数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展开描述(见表5)。

就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总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系数呈现微小的负化作用,与日常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呈现正向作用,符合日常观念。其中经济结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最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58,成为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见图1)。从线性回归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规模,而在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力,而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可能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四、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经济生产要素组成的发展综合体,反映的是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12]。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建设作用[13];同时区域经济作为旅游发展的基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结合前文的数据测算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7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政府投资环境区域经济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2]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第8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区域经济;

一、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化在我国更多的是指体制改革进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制度编制,而要从整个社会从经济、法律以及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动,是一项巨大的任重道远的工作。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当地人力、资本、技术等等各个方面的提高与协调发展,讲求合理配置,共同发展。要认真研究适合于当地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与内容,满足当地的基本资源配置情况,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全国范围的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市场化发展轨道,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以及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一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完备与高速发展能够使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更大,能够使地方的制度创新有效转化成生产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例如我国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浙江地区由于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并大力宣传市场化的优势,在广大民众间形成积极地观念,因此才能够在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不利条件下,充分展示当地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有利条件,做到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以及最高的适应性的情况下,最优化配置资源利用率,使其地区经济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能够赶超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不断深化的条件和竞争平台下,中国应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出口优势,不断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要不断统一协调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充分利用给予整合资源,最大化拓展市场,使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过程中应注意协调节奏与发展进度。由于制度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处理好的,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及限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整体承受力,确保当地经济系统功能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因求一步到位而导致的大量的后续麻烦,从而引发类似“休克”症状和后遗症,应该在追求体制创新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地区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1、有效推进和加强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整体市场化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制约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充分抓住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经济体制转换的有力机会,大力推进观念更新、机制改革等,从而切实加强地区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最大化开发地方市场,同时,政府以及相关经济政策制定部门应紧紧抓住改革有力时机,积极保障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协助公司合理化改善公司结构,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做好各方准备,从而从根本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脚步。

2、区域经济的长远快速发展依赖于市场化的推进与完善。市场化可以改善地区市场格局,提高地区资源整合进程,从而使其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局面。另外从另一方面讲,对于一些资源很丰富的地区来讲,市场化能够刺激地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地方市场以崭新的面貌更快速的发展。

3、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本经济条件、政策环境与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中国城市间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不仅影响欠发达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有必要加快欠发达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基于欠发达城市市场化改革的内在动力偏弱,政府应该为这些城市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优惠政策,创造相应的条件。

四、区域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

1、强化市场引导。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2、强化政策环境引导。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鼓励园区重点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要引导园区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大企业发展产品互补,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加工,构筑园区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

结语

总之,市场化进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效应不但在浙江显示了它的典型性,而且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意义。诚然,各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特点与市场化进程会有所不同,但是,市场化以及市场化进程领先对区域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的事实则是一致的。不妨说,学术界对全国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间排序的研究,其目的之一也在于了解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进而证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促进作用,并在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允生.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8) .

[2]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 2000,(10) .

[3]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 2003,(03) .

[4]孙巍,唐绍祥,李何. 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1) .

第9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协同系统 区域物流规划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号:A

Constructs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thing to flow theplatform

ZhuHuaih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Shenzhe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already formed “the thing interaction, middle the impetus, promoted the region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new pattern. Region economic integra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request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regionalizing, simultaneously, the reg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promotes take the city as the cent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oposed constructs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bridge, the boost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Region economic; region logistic; region logistic coordination system; region logistic plan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在促进区域贸易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一、我国区域物流现状分析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它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

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物流业增加值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1%。运输费用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库存上升与配送业务增加,保管费用上升16.7%。物流业呈稳步、快速发展态势,物流业的基础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2007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物流业增加值完成3616亿元,同比增长16.7%,继续快于GDP的增长,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1%。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337亿元,同比增长15.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18。6%。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10亿元,同比增长21.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 随着各地纷纷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能力明显增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东北地区加强联合与协调、统筹规划,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的“大环境”。连锁零售、汽车、钢铁、医药、煤炭等专业物流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物流领域对外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明确和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对物流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深远的影响。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物流供应企业服务将从低值基础转向高附加值服务,物流基础设施、综合物流业、交通运输及快递业务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严重;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西气东输”等,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依存关系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密切的依存关系。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共生共荣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中心地”与“增长极”的地位,齐备的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大量集中的消费需求,交通与信息发达等优势,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必然将更多的资源用来发展其核心业务。其他业务通过外包的方式完成,而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

2.现代物流企业有利于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而生的。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2]

另一方面,现代物流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三、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平台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正在逐步形成“经济一体化、物流区域化”的格局。科学地规划、系统地设计、整体地控制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原则,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可谓物流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共生共荣。

1.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环境?

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和制定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美国在1991年通过了《陆运多式联运效率法》,为物流综合运输方式的有效联运提供了重要指导;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以确保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货主等各方面能够合作实施有关政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2年7月正式《货物运输行业行动纲要》。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物流的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国虽然在2004年8月5日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并从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简化通关手续、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明确了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建立了由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参加的全国信贷物流工作协调机制。试图我国物流行业的条块分割,建立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个有形的政府实体部门来进行实施和落实,中国的物流区域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2.建立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的框架体系,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区域物流具有企业群间、产业内部、相关产业间、区域内、区际间等更为复杂的关联,具有更强的社会性、经济性以及环境性,更强调系统整体性运作。整体区域物流概念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区域物流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系统,在功能层次上应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流作业能力,具备高效的运输、保管、包装、搬运和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在消费层次上应保证本经济区域内商品流通及其他物流服务的供应与各类消费者物流需求的吻合;在产业层次上涉及物流产业规模数量等组织构成,物流产业服务领域范围、水平等因素,应保证经济区域内物流服务力量;在资源层次上应保证区域内、区域间为实现物资时空转移所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性和整合性。它包括物流功能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和物流产业子系统。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的框架体系,谋求系统资源“1+1>2”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完备的第三方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

3.积极做好区域物流规划工作,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我们应在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分析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在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服务于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积极地贡献。[4]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经济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7-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1月版).2007. 8.

[2]钱平凡.“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J].调查研究报告,2003,12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