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文化推广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创造鲜明的个性和树立独特的形象,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一个独特的位置。地域文化要素分析是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的基础,因此,河北应根据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和自然景观资源分布现状,深入探究潜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挖掘、开发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优势,从而逐步在旅游消费者心中形成统一、持久、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1.地域文化要素分析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中以地域文化作为系统内部最基本的价值贡献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文化品牌就是旅游目的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地域文化吸引。品牌要求体现地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则要求集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应对地域文化要素进行挖掘和升华。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脉系鲜明,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的“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燕赵文化”、“畿辅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文化要素是河北旅游文化品牌打造的基础和内涵。
2.旅游文化品牌定位对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的定位策略应该是在把握地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河北旅游资源的特点,寻找河北旅游的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能力。鉴于河北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特点,以及现代人向往自然、远离喧嚣的心态,笔者将河北旅游文化品牌定位为“豪情燕赵、大美河北”,“豪情”体现河北人豪迈、爽直的文化根基,“燕赵”指代河北,“大美”则集中展现河北的山水风光之美、民族文化之美、经济发展之美和社会和谐之美。
3.旅游文化品牌体系构建围绕“豪情燕赵、大美河北”的旅游文化品牌定位,挖掘“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燕赵文化”、“畿辅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打造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品牌体系,使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共同发展,成为推动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红色太行,圣地河北
太行山是河北的标志性符号,是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脉。从南到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4市的太行山区分布着众多全国知名的革命遗址,生动地演绎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打造“红色太行、圣地河北”旅游文化子品牌,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构建太行山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带,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2)壮美长城,精华河北
长城是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是古代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和融合线。河北是长城的起始,也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沿线风光雄美、故事众多、文化独特。打造“壮美长城、精华河北”旅游文化子品牌,发展长城文化旅游,保护好、利用好与长城相关的文物古迹、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彰显长城文化的持久魅力。
(3)诚义燕赵,胜境河北
“燕赵”是人文河北的历史源头和根脉,最直观体现了河北人文精神“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深厚底蕴。由此延伸开去,不仅可以覆盖河北大部分地区,而且还能将河北境内古都、古城相连成线,挖掘燕赵文化精髓,传播燕赵文化传统,演绎燕赵民俗风情,展示河北的深厚历史和悠久文化。打造“诚义燕赵、胜境河北”旅游文化子品牌,实施燕赵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工程,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旅游。
(4)神韵京畿,休闲河北
河北环绕京津,是首都北京的“护城河”。河北充分利用张家口、承德、保定与北京的“后花园”关系,廊坊作为“京津走廊”的地理位置等,强化京畿重地的神韵感,谋划区域旅游合作共赢发展。打造“神韵京畿、休闲河北”旅游文化子品牌,推进环首都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深入挖掘环首都有关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对外宣传,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河北的知名度、美誉度。
(5)弄潮渤海,开放河北
河北的海洋文化将串起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并向中西部形成辐射,展现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河北的港口优势、开放意识,并结合沿海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地方特产的宣传,完整地向世界展示河北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和美好前景。打造“弄潮渤海、开放河北”旅游文化子品牌,开发海洋旅游文化产品,着力构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带。
二、科学制定创新型的营销方案
1.建立高效合作模式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为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寻找广阔的市场商机;旅游管理部门则应加强旅游文化品牌的维护和管理,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知名旅游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就市场开发、线路推广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联手向海内外推广河北旅游文化品牌。可建立旅游管理部门领导与知名旅游企业总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双方联席会议,落实合作进程,提高合作成效。可借助国内外知名国际旅游展览和交易会的机会对外宣传河北旅游文化资源,或利用在主要客源地的促销活动和网站推介河北旅游文化产品,适时邀请客源地旅行商、销售商考察河北旅游文化线路,针对客源市场举行石家庄动漫节、吴桥杂技节、崇礼滑雪节、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旅游文化宣传活动。
2.推出多种促销方式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应开展连续性、有计划、分阶段的宣传促销活动,可采用独立促销与联合促销相结合、日常促销与节庆促销相结合、零售与团购相结合等,运用多种类型的促销方式扩大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为增强目标消费群体对旅游文化品牌的认知度,有关部门应积极围绕品牌组织相关活动,如制作宣传片、广告、设计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等,同时推广品牌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总体规划中的运用。此外,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的价格促销可采取“旅游护照”的方式,持有“护照”的旅游消费者可在河北旅游的过程中享受门票、餐饮、住宿等方面的优惠。
3.加强互动品牌维护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的维护升级,建议通过应用市场细分与数据库营销,建立品牌与游客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竞争优势的持续保持。通过专业化细分客源市场,根据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并针对不同的游客群,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关系;在对客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强调应用数据库营销,实现品牌与游客保持持续的互动关系。旅游文化品牌数据库营销,应以与游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游客信息库与游客保持沟通和联系,以此维系与游客之间的感情纽带,留住最佳游客,实现品牌忠诚度的保持。
三、尽快推进网络化的传播渠道
目前河北省旅游品牌信息的传播仍以传统媒介(电视、报纸、杂志等)以及亲朋好友等其他形式的口碑宣传为主,通过网络实现营销的比例还比较低,这已不能适应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媒体环境、信息传播变化的需求。未来河北旅游文化品牌传播的主要渠道应以网络平台为主,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营销系统,借助互联网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全省宣传推广网络体系。
1.完善旅游专业网站旅游专业网站的特点在于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传播范围广、针对性强,便于更新信息、开展信息交流和互动。通过旅游专业网站,不仅可以为旅游消费者介绍景区概况、风土人情,达到吸引潜在客源的目的,也可以展示吃、住、行、购、娱等全方位的信息,满足旅游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但目前河北的专业旅游网站建设还存在较大不足,明显落后于先进省份,大大阻碍了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应尽快完善旅游专业网站的建设,打造好旅游信息化平台,注重在各大旅游网站和搜索引擎最新的旅游信息,扩大河北旅游信息的覆盖范围,突出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特色,提高品牌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协同创新;平台化教学模式;旅游文化产品;专业创业
旅游文化产品是指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艺性、礼仪性、实用性和纪念性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鲜明文化符号的产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依托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国家林业产品研发中心的集聚力,为义乌本地的工艺品美术品及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目前,义乌本地针对旅游文化产品的工艺品行业发展侧重交易,相关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文化制造业出口盈利已接近饱和,市场出现疲态,急需产业转型提升“义乌制造”品牌力。如何解决本地产业转型需求下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高技能人才供给成为当前矛盾的关键。
一、协同创新———搭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下的子方向,针对义乌市本地的产业及市场需求提供专业人才培养。2016年学院“十三五”规划提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隶属的创意设计学院与义乌市创意园执行混合所有制合署办公模式,设计企业入驻、研究机构指导,“政校企研”深度融合。由其中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国家林业产品研发中心作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做依托,整合优质市场资源,融入专业建设各环节。基于平台,政府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提供实践机会,企业设计师现场教学,实现了良性互动、多方协同。首先,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依托“政校企研”协同创新的创意平台,集聚整合市场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引工艺大师进课堂;13级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与大连工业大学签订本科和专科校际交换生协议,实施学分互换,实现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平台优势互补。其次,充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及综合性,满足符合市场的综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需求。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授予名誉导师称号,为学生实训课程提供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校企合作,共享创新技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校企合作———共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创新创意教学链
依托义乌的市场资源优势,建立旅游商品设计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对外开展设计服务,积极引进企业商业项目及各种竞赛项目。累计承接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省一类竞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获省时尚饰品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1人次,入围奖3人次。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从通识技能项目、实战演练项目、比赛项目到企业真实项目,逐层推进项目化教学。同时,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与新光集团建立订单班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新光饰品研发中心及礼品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实习就业。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品设计》、《时尚礼品设计》、《竹木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包装设计》与企业的设计生产紧密结合,以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导入,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旅游文化产品专业教学链。为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与科技创新企业义乌市3D打印中心共建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结合3D打印设计制作技术,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与市场接轨,为义乌工艺品产业转型提供储备力量,为地方旅游文化产品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共享企业平台资源及技术支持的同时,旅游商品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双导师授课,铸就就业梦。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校企合作项目,也可以接触社会服务订单,组建项目团队,设计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独立地面对客户,接触市场,了解行业的动态需求,有效解决了“学而无用”的困惑。
三、“一米集市”———助推“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创意项目孵化
在我校特色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上,推进创意创业教育,以专业创业带活创新设计。针对传统的创新设计教育市场化弱、落地性差等问题,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与义乌市创意园共同筹建“一米创意市集”,深入佛堂古镇、上溪桃花坞等义乌市周边镇、街道,活跃在义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等平台。旨在搭建开放的创意分享平台,活跃了创意文化氛围,以匠人之心引导学生坚持创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可自行筹建项目,完成设计制作。设计成品由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一米创意市集”为文创品牌,在展会、校园集市、周边镇、街道等区域售卖,形成以销售设计实物及设计创意等为主要专业创业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变学校“上课”为“创客”。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米创意市集”以推动本土原创、服务地方旅游文化为落脚点,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有地方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产品,助力佛堂镇古街品牌文化推广及上溪桃花坞桃花节,以专业创业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其中13级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章小丽《义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分析》成功申报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四、结语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浙江省内第二个也是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旅游产品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义乌的市场需求及产业转型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及区域建设服务,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产品设计教学思路,构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化旅游商品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广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专业与课程,2015,(5):26-28.
[2]向建华,成丙炎.基于创意产业共享生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56-63.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
随着现代文化浪潮日益高涨,文化旅游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现代旅游业发展从宣传策划到区域规划和景点开发,从商品开发到旅游服务等都十分注重文化品位。以“游”为例,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就要增强文化的意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同样,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也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文化”竞争。但是,“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景区、景点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了具备系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现代旅游人才的缺乏。因此,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文化旅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把这些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课程,就是以考察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导向,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还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旅游人才除应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应具备旅游生态文化、中外比较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学等系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等基础知识,揭示我国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认识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我国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初步分析旅游文化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课程,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它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旅游文化的理论体系直接源于对旅游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这一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不被削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为在讨论时,要求参与者明确某种看法,得出某种结论,积极参与辩论,理智地坚持己见,又尊重客观事实,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它完全不同于由教师独自讲授或仅以教材为中心个人自学的单向输入知识信息的呆板教学方法,而是气氛活跃,洋溢着开放、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立体式”、“交互式”的教学格局。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和灵活运用知识、清晰明了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卤离子X-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的同学设计了2至3组系列实验方案,每人独立完成了8至9个实验,经汇总后共涉及十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在这大量信息交流基础上共同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讲授更为深刻。该实验班学生经过系列相关实验后,在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潜能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上述这些典型课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在讨论式教学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1.1 互联网内容生产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生成内容。它是用户使用互联网时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创造者[1]。在UGC的基础上,产生了PGC,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专业既可以是用户中的专家代表,也可以是专门团队,生产提供优质内容。
从UGC、PGC来看,互联网内容生产分为碎片化内容生产和精细化内容生产两类。作为UGC的主体,普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消费心得撰写产品体验文字、可以自己的心情文字与图片等,这些都属于碎片化内容生产,没有成系列化、主题化、品牌化的内容生产过程与结果。而作为PGC的主体,专业用户或团队组织精心策划内容、创造专业化和有影响力的内容。
1.2 互联网旅游文化内容生产
旅游信息内容生产领域融合了旅游与文化内容,由普通旅游消费者与专业企业共同产生内容。普通旅游消费者采用UGC模式,旅游消费者直接参与内容创造,将旅游经历、体会等以简讯、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或提供给其他用户。专业企业采用PGC模式,相对于UGC内容生产者的普遍性与内容生产的随意性,PGC内容生产者是经过筛选的旅行达人或专家,其生产的内容具有较普遍的实操性和权威性,可以解决更大范围的旅行用户需求,同时,旅行达人的权威性也增加了内容的吸引力。优质的UGC内容生产者逐渐转变为PGC内容生产者。
2 媒体分发
2.1 媒体分发平台
媒体分发是指互联网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平台进行传播,传递到指定消费者群体中,吸引消费者阅读,创造流量,有利于变现。目前媒体分发平台较多,有以新浪、网易、腾讯为代表的门?敉?站,有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有以知乎、派代网、A5站长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站等。
当前旅游文化内容分发主要依托旅游网站、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互联网业界大佬纷纷建立自媒体平台,在推送与传播信息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这些门户网站纷纷设立旅游专题频道,同时在手机网、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推送旅游文化资讯,推广目的地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旅游自媒体平台还招募旅行家、美食家、摄影家等,旅行家以人文的角度谈旅行所经历的地方特色,或是惊艳的美景、或是历史的迷局、或是鲜活的社群、或是独特的景观等等,用多种形式在自媒体上,向读者呈现世界的多样性和精彩纷呈。同时,内容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网络直播,把精彩有趣的旅行见闻通过直播形式实时传播;有影像记录,用镜头记录动态或静态的美景;也可以手绘目的地旅游景点,通过绘画展现景点人文社会风貌;最常见的是自媒体文章,记录旅行经历与当地风俗文化。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更有利于旅游资讯的传播,刺激旅游(潜在)消费者的旅行消费欲望。
2.2 媒体分发形态
媒体分发具有不同的形态。一是目录结构,它是传统的门户网站的呈现给用户内容的一种常见方式,将所有资讯内容按类别分好存放,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点击浏览。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为单向形式,用户对内容获取很不确定;二是订阅方式,这是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去订阅相关内容,定期查看信息。这种方式较前者更进一步,有双向交流的影子,但还不够,因为有可能很多适合用户的信息不一定能让用户看到并去订阅;三是推荐分发,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即将基于用户兴趣的内容进行推荐,精准了解用户需求,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适时推荐,获取用户关注。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双向交流的互动性,推送的内容获得较多的流量,进而可能形成品牌特色。
2.3 内容生产与媒体分发的匹配度
内容生产与媒体分发的匹配度决定内容的传播广度与接受度。匹配度高,就是把最受用户关注的内容分发推送给用户,内容生产适合用户需求,用户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内容成为优质内容;反之,则用户接受度低,关注度低,内容最终成为垃圾内容。
3 运行流程
互联网旅游文化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与技术,以文化的内在价值为前提,以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为载体,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包括旅游文化价值、资源、内容、产品等[2]。互联网旅游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其生产流程包含了策划组织、、推送等,从用户开始,到用户结束,形成一个不断循环、逐渐上升的过程。互联网旅游文化内容从创作、制造、媒体分发到展示的全流程如图1所示[3]。
根据国内有关旅游文化产业园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阜康市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在建设中出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典型的案例(例如,西安曲江新区、曲阜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典型案例在园区开发建设中成功的经验与启示,立足阜康市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现状,提出打造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产业集聚;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市境内,距离省会乌鲁木齐市45km,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天山天池不仅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景,同时还带有浓郁的新疆民俗风土人情,让本来具有色彩斑斓的天池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内涵。无论从神话还是从鳞次栉比的风景来说,天山天池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和游览价值。随着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目前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交融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因此,阜康市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上重要的旅游城市,通过抓住当前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难得发展机遇,在借鉴全国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园区。同时准确对园区性质和发展战略定位,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用地布局,选择适合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阜康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研究区域概况
天山天池景区处于87°46′E~88°44′E,43°45′N~45°00′N之间,隶属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阜康市,其东侧为吉木萨尔县,西边连接着米东区,南边和乌鲁木齐相望,北边连着福海县;整个天池东西长为76km,南北长为198km,总共有8528.8km2。天池由南到北贯穿峡谷,呈阶梯形状交错着,由崎岖山地慢慢走向宽广平地过渡,气温也由原来湿冷山地变成干旱平原,这些所有转变仅在80km范围之间,海拔落差5000m,整个地形地貌表现出规律性带状分布,这正是展现了西北干旱地区独特的自然现象。
2旅游景观资源
2.1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景观资源调查是揭示一个地区景观资源吸引丰度的重要步骤,也是了解风景资源及其特色、品质和空间分布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景观资源的筛选、分类和评价可以为景区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提供依据。参照国家建设部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对风景资源调查内容的分类规定,在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分类
2.2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
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是阜康市人民政府按照“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惠民富市”的战略选择,以天山天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重点,全力打造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园南起天池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北至吐乌大高速公路之南,东至四工河冲积扇,西至甘沟,总规划面积约23km2,以休闲、度假、会展、购物、娱乐、创意文化展示等为主要业态,目前已启动实施了新疆馆、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丝绸之路奥特莱斯、王母悬圃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文化产业园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天山天池游客集散中心(景区门票处);产业园核心区道路、集中供热、供排水、电力地埋、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主通道建设;投资1.5亿元的世博新疆馆迁建项目已完成场馆建设;丝绸之路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完成项目区土地平整工作和三大区域基础工程;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总投资11.8亿元)已完成主体建设,计划2015年10月完成装修投入试运营。2015年还将争取启动梦幻天山欢乐谷主题乐园、未来水世界、天池马文化游乐园、天池书画院、温泉小镇等项目。产业园雏形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天池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基地和西王母文化培育保护基地等项目也将落地文化产业园。
3新疆天山天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可行性分析
3.1园区战略价值分析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旅游的核心区,紧邻全疆旅游集散枢纽乌鲁木齐市,依托多样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未来将成为新疆旅游的门户服务枢纽和“新疆”的区域旅游名片。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结合天山天池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将着力打造以天山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将加快新疆特别是乌昌经济圈国际化进程,构建中亚首席区域性国际城市,实现多民族共荣发展。
3.2园区区位条件分析
3.2.1战略区位。
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临近亚洲内陆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拥有绝佳的区位交通优势;随着高铁的开通,乌鲁木齐市的陆上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未来产业园区依托乌鲁木齐市的区位优势,可以共享国际国内客源。
3.2.2地理位置。
天山天池位于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立足中亚五国,联系世界各地。
3.2.3外部交通。
这里有26条国际航线联接中亚和俄罗斯主要城市,通航城市总数超60个,38家航空公司在地运营。这里有亚欧大陆桥国际铁路线,国内高铁通车后至西安约9小时,至北京约11小时,至上海约14小时。同时,丝绸之路开启亚欧互通有无、东西文化沟通的陆上通道。
3.3文化价值分析
天山天池地处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天山天池文化,其具备承载“跨区域共同价值观”的潜力。从文化资源类型上来讲,神话宗教、高山湖泊、异域风情等多条文化发展轴线交汇,贯穿人类时间、空间、民族的演进脉络,影响深远;从文化资源质量上来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元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美学、朝圣、科普、考古、艺术等价值。以高山湖泊主题的文化产品体现着自然文化价值;“天山”、“天池”寓意其山水资源禀赋的顶级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科普价值。
3.4资源禀赋条件分析
新疆的天山北坡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利福尼亚共同处于北纬44°纬度线上,是全球三大酿酒葡萄黄金产区之一。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及土壤为生产优质葡萄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但是与丰富的资源相比,目前天山尚未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酒业品牌和葡萄酒旅游度假基地,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
4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结论
本文以阜康市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关于文化和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了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所依据的相关理论支撑,针对目前阜康市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特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西安市曲江新区、曲阜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创新思路,并得出以下结论,为阜康市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4.2对策建议
4.2.1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阜康市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其中以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之上的天山天池最为著名,该景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风光水域、生物景观,同时将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古迹融为一体。但是当前天池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天池文化中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没有充分利用。因此,在旅游产业文化园区建设中需要充分挖掘天池文化内涵,在建设天山天池旅游产业文化园区过程中大力发展天池文化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理解和把握具有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和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走出一条符合阜康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园区建设新路子。
4.2.2统筹旅游和文化资源,实现规划理念创新。
以主题化、景点式的规划理念为核心,以瑶池、西王母古老的传说和天山壮丽地景为支撑,打造天池文化特色核心区。通过国内外规划设计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文化景观资源和旅游景观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力求把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产品、高新技术、技术创意、科研人才等聚集的重要场所,形成新疆天山北坡地区文化、旅游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4.2.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对于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不仅是先进的硬件设施,还包括对产业发展软环境的改善。通过持续改善基础环境,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等途径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尤其是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尽快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和质量。阜康市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为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园区内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关系民生的道路、绿化、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并且优先划拨专项资金;对于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内开展的重大项目,其中涉及的水利、暖通、路网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阜康市政府可以从项目的专项管理资金中按比例进行补贴。
4.2.4建立金融服务平台,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成立阜康市天池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以及担保公司,通过财政资金来盘活园区内土地、文化以及景观资源,通过园区内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来带动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等公司进驻产业园区,提供金融信贷、融资担保、司法担保、履约担保、投资中介服务等政策允许的相关等服务,推进园区内旅游文化产业融资平台的完善,有利于吸收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投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4.2.5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要继续发展壮大,需要依靠重大项目的实施来带动,以重大项目对大企业或者集团进行招商引资。这就需要政府引进国内文化产业中国营企业投资,发挥其在资金雄厚、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文化创意多样和市场销售方面的优势,形成园区内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集团。同时,阜康市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条例,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积极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其较强的市场洞察敏锐度高、人才创新性比较强、企业运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促进阜康市旅游文化园区的建设。
4.2.6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园区品牌。
阜康市政府应该对产业园区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科学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将园区产业集群的市场效率充分发挥出来,持续提高园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发挥自身职能,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品牌。
作者:张锐 王承武 王凯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向勇.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樊盛春,王伟年.文化产业闶区理论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8(10):23-25.
[4]方世忠.政府在文化产业闶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以现代戏剧谷为例[J].上海人大月刊,200910(15):10-14.
[5]许莉,吴玥.西部文化产业闶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9):45-47.
[6]李兰.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的思考[J].前沿,2011,(24):172-174.
[7]张立波.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91-95.
[8]樊盛春,王伟年.文化产业园区理论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8(10):9-11.
[9]祁述裕.建设特色文化园区,促进区域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8-10.
[10]王伟年,张平宇.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6(01):110-115.
[11]张海燕,王忠云.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8):743-746.
[12]杨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3]马红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4]刘勤.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摘 要 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旅游 深度结合
临沂市打造的水上红色文化大典、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艺术地再现了历史临沂、红色临沂和现代临沂。《蒙山沂水》自公演以来,以其唯美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全国各地数十万观众,成为临沂红色旅游中一个耀眼的品牌。作为临沂倾力培育文化产业的代表《蒙山沂水》,是临沂市实施文化旅游一体化、打造文旅深度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提供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那么,如何实现临沂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辩证关系
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经济就越发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适应、征服自然与社会发展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无时无刻不在支配、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活动。而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生命力。若将文化与旅游割裂开来,文化将成为无本之木,而旅游也只能在低层次徘徊不前,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文化和旅游产业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的经济性、旅游的文化性理念,为我们把握市情、找准优势,加快临沂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要把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提升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融合度,坚持文化唱旅游戏、旅游打文化牌,以此增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推进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文化与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的文化元素是临沂市旅游发展的巨大优势,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是临沂旅游文化的成功经验。
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临沂有着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临沂有“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兵圣”孙武。
临沂市内有着众多宏伟秀丽的景观,蒙山连锦八百里,沂河泛银五千年。还可以加大蒙山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市场化开发力度,依托沂河水系资源,开发了地下溶洞、地下画廊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展现临沂生态旅游的特色;对接国家规划,与其他城市联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利用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的空间和前景。
三、想方设法在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做好文章
(一)在旅游景观和项目建设中非常注重塑造文化内涵,赋予景点高度的文化品位
在发展旅游业中,可以通过挖掘临沂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进一步强化旅游意识,找旅游文化的准亮点和卖点,变文化产品为旅游产品,尽快形成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二)要注重景观的文化开发,加大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开发力度,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而旅游企业应该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努力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临沂旅游商品开发目前还不够,现有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多,地方民族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不够丰富,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旅游企业研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购买需求。要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商品进行技术工艺包装,对非文化旅游商品进行文化包装,体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突出纪念性、工艺性,把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旅游文化商品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努力把发展旅游业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形成双赢模式,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符合旅游的内在规律。临沂应推广龙灯扛阁、木版年画、泥制玩具、剪纸、印花布、草柳编、刺绣等民间工艺和秧歌、柳琴戏等民间文艺,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深入挖掘临沂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实现传承和保护,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对接,利用旅游业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和借助相对成熟的旅游业已搭建起来的市场平台,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双赢模式。要积极筹备国际书圣、兵圣、柳编、石雕、石林文化节等国际性大型活动,提升旅游文化国际化水平,以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以文艺精品创作为切入点,,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
(四)努力把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规划策划和组织领导结合起来,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来做保证。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对这一战略的支撑,树立起大文化、大旅游观念,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努力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要研究策划临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人专家帮助论证,制定较高档次、高品位的品牌。可以邀请国内一流专家队伍,加强实际调研和科学论证,吸取旅游发展的前沿理念和成果,努力将临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临沂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文献。要抓住城北新区建设契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建设,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工作作为临沂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合促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拓客源市场的促销机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介自身优势,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具有临沂历史文化韵味的图书、音像等宣传推介产品,通过精神产品的传播,努力提升临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通过运用最新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实现文化、创意、科技三者的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在软件、互动娱乐甚至物联网的技术和模式,走世界先列,但是这些技术优势几乎没有在传统旅游业获得应用,更谈不上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大新技术与文化旅游的对接,需要我市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关键环节落实到位;要加快通过新技术、新创意促广泛应用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要通过新兴技术手段来实现文化旅游的互动性和娱乐性,通过新技术的注入,把文化和旅游产业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水融。
我国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筹备推出盛大旅游,由此正式介入旅游行业,再度延伸其娱乐产业链布局。盛大公司的发展之路给我们临沂市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我们临沂市的动漫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一个我市高新技术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以临沂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创意点,可以创造出新、奇、巧的文化旅游产品。
总之,文化与旅游是临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双翼,我们要通过合理、规范、科学挖掘,努力在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创作出更多像《蒙山沂水》、《沂蒙》、《南下》一样的新产品,让文化来提升旅游素质、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档次;让旅游来促进临沂市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双赢,推进临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谢绳武.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摘 要:在本地产业转型需求影响下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方向,围绕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搭建平台式教学模式,共建以地方产业链为基础的专业教学链,以"一米集市"助推专业教学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平台化教学模式;工艺美术品;专业创业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秉承传统,力求创新,搭建传统工艺和现代产业的桥梁,寻求工艺品创新设计方法,突破工艺品廉价低质瓶颈。构建工艺美术大师、工艺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以“两个中心”为教育创新平台,开展以展会友,以赛促学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探索,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和动脑结合,设计与制作并重,学生培养差异化特色明显;在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开展工作坊式师徒制教学,老师教学生,W长学姐带学弟学妹,工作室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强调学生设计作品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自觉商品意识,以市场导向来评价专业教学水平,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真实项目导入法等递进式实操演练,与行业企业互动紧密,在“产、学、研”方面开辟了特色发展道路。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义乌工商学院工艺美术品专业充分利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先行区的时尚创意产业资源,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继续依托两个中心、市场和行业企业资源,构建一个产、学、研的旅游工艺品通用型研发平台;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市场运作,树立一个全国的旅游商品品牌,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
一、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一)平台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工艺美术品设计依托“政校企研”协同创新的创意平台,集聚整合市场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引工艺大师进课堂;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与大连工业大学签订本科和专科校际交换生协议,实施学分互换,实现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平台优势互补。
(二)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及综合性,满足符合市场的综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需求。引进企业专业技术精简人才,授予名誉导师,为学生实训课程提供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与校企合作企业共享创新技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校企合作――共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新创意教学链
(一)依托产业背景。建立工艺美术品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对外开展设计服务,积极引进企业商业项目及各种竞赛项目。累计承接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省一类竞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获省时尚饰品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1人次,入围奖3人次。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从通识技能项目、实战演练项目、比赛项目,到企业真实项目逐层推进项目化教学。
(二)深化项目化教学。工艺美术品设计方向与新光集团建立订单班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新光饰品研发中心及礼品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实习就业。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品设计》、《时尚礼品设计》、《竹木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包装设计》与企业的设计生产紧密结合,以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导入,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旅游文化产品专业教学链。
(三)创新学徒制改革。为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方向与科技创新企业义乌市3D打印中心共建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3D打印设计制作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与市场接轨,为义乌工艺品产业转型提供储备力量,为地方旅游文化产品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共享企业平台资源及技术支持的同时,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双导师授课,铸就就业梦。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校企合作项目,也可以接触社会服务订单,组建项目团队,设计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独立的面对客户,接触市场,了解行业的动态需求,有效解决了“学而无用”的困惑。
三、“一米市集”――助推“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意项目孵化
(一)专业创业--特色化双创教育。在我校特色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之上,推进创意创业教育,以专业创业带活创新设计。工艺美术工作室坚持以匠人之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建“一米创意市集”,深入佛堂古镇、上溪桃花坞等义乌市周边镇、街道,活跃在义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等平台。旨在搭建开放的创意分享平台,活跃了文创氛围。工艺美术品设计工作室学生可自行筹建项目,完成设计制作。设计成品由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一米创意市集”为文创品牌,在展会,校园集市、周边镇、街道等区域售卖。形成以销售设计实物及设计创意等为主要专业创业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变学校 “上课”到“创客”。
(一)“一米市集”―孵化学生双创项目。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米创意市集”以推动本土原创,服务地方旅游文化为落脚点,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师,以传统匠人为师。设计具有地方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产品,助力佛堂镇古街品牌文化推广及上溪桃花坞桃花节,以专业创业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其中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章小丽《义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分析》成功申报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结语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作为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工艺美术品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义乌的市场需求及产业转型为导向,不断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及区域建设服务,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思路,构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化工艺品美术品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广宇 专业与课程 2015(5) 26-28
关键词:乡村旅游;营销方式;发展途径
一.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的旅游方式。虽然乡村旅游业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得到大力推广,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由于起步晚,旅游开发不全面,乡村旅游还需要大力改进。我国农村较多,农村旅游资源相对辽阔,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容忽视。为此需要我国大力宣传农村旅游方式,着力开发农村旅游资源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我国乡村旅游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取得了一些局域性的较小成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策的支持及地方政府的配合,以旅游带动乡村地方经济发展。由于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其旅游方式的引进让农村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得到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已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资源,同时由于乡村是我国多数人民的生活区域,且长久以来乡村都含有一定地方区域色彩,除优美的自然风景外,还存在一些历史保存下来的文化资源及传承民族文化。所以乡村旅游在今后长久时期内必将成为我国新兴的旅游方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二. 我国乡村旅游的营销方式
运用符合地方特色的营销方式能有效刺激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营销整合,借助当地媒体及相关宣传渠道推广,利用网络优势搭建更宽阔的宣传平台,并根据国家政策及政府规划,凸显当地旅游特色,打造富含当地民俗文化、历史传承风俗等乡村品牌旅游文化。
(一)结合旅游地特点制造体验氛围
旅游地的特殊地域文化是乡村当前最核心、最典型的旅游产品方式,是乡村原生态的旅游展现。乡村旅游地的旅游方式应具备满足游客新奇、愉悦、审美的心里体验,这是乡村旅游附加的价值基点。结合旅游地的特殊地域景点可让游客感受不一般的个性体验。如四川明星镇,该镇依靠发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及历史悠久的硅化木,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明星镇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并评为我国省级自然遗产。
(二)围绕目标游客开发产品
游客旅游需要是乡村旅游主打方式之一,围绕游客需求开发旅游商品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营销手段。乡村旅游更应体现外观与内涵、观赏与参与、开发与营销、赢利与服务相结合,围绕目标顾客开发产品,使其体验和享受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如采摘、捕捞等简单安全的劳动体验,如原始森林探险体验等。如四川大英县的“中国死海”,是形成于1.5亿年前的地下古盐湖。该县通过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后,就让国人不用出国就能感受到死海“漂浮而不沉”的瘾,给予游客难忘的感官体验。
(三)进行全程管理和细节管理
乡村旅游地的全程、细节管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感受。当旅游启程的那一刻,游客就进入了“体验”。为此,乡村旅游地要将能触动游客感官、思想、情感、行为等要素及当地旅游场景要素纳入“管理对象”。如乡村旅游地的交通方式、旅游产品的包装、导游人员的言行举止、旅游地的体验路线、旅游目的地的场景设计及相关吃、住、行的一切管理,都将影响到游客的体验结果。乡村旅游在环节上还要注重细节配合,细节上着重个异性,要做到既符合乡村气氛又符合景点的渲染主题,让游客感受到新奇并产生对乡村旅游地文化价值的认同。在乡村旅游产品上还要注重差异性,表现为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旅游体验主题、旅游整体产品的差异,让游客的个人偏好及体验刺激得到充分满足。
三. 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途径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产业转移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农家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农业旅游、生活体验、绿色饮食、乡村度假等多种活动,以多种多样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味,树立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强有力的宣传活动
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旅游资源、客源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对旅游进行策划促销。通过报刊、电视、广告、网络等各项传媒,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旅游宣传。在加强城乡互动的基础上,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主体,办好节庆活动,力争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同时,还可通过绿色饮食、农作一天、观摩团、特邀考察来体验乡风,进一步刺激扩大客源市场。
(三)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和谐
不要把城市旅游发展中的文化污染和环境污染扩展到文化和环境更加脆弱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创造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国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4):179-180.
[2]王佼佼.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3-14.
一、大型活动包装的先行性
要真正做好做大一项活动,它的前期包装策划与炒作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它,可以说就没有大型活动的成功。说先行,绝非是站在包装自身的角度说话。一个大型活动的前期包装炒作就像一个大型产品的出台需要作前期广告一样,必须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市场调研。这个活动要出来,它首先最要宣传的卖点是什么?听众对这个活动最感兴趣的点在哪里?必须要利用这些悬念和卖点引起大家的提前关注和期待。2010年,龙广与大庆市旅游部门共同开展了“中国・大庆旅游文化节”活动。龙广的营销策略就是把文化与旅游紧紧捆绑在一起,通过深度挖掘、强力推介、受众融入等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使大庆市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成为社会关注的旅游热点,同时助力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
在包装策划过程中,龙广集合总编室、各频率、广告经营部门、与活动紧密相关的单位、机构,就营销策划、宣传报道、招商、组织、互动等每个环节,达成广泛共识,并形成推广方案。在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平台的宣传优势,改变过去单纯的广告推介模式,以“新闻报道+创意广告+主持推介+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高密度、大容量的宣传,为活动造势,短短几天时间,大庆旅游项目便在全省范围内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大型活动的包装应该从营销的角度来先行
我们评价一个节目,要看它是否能得到听众的认同之外,还应看是否得到客户的认同,如果一个大型活动节目得不到客户的认同,至少说明它没有市场,没有效益。一个大型活动前期的程序应该是:有了活动的点子策划前期包装宣传与炒作提交营销部门营销市场结果反馈领导决策活动深入策划并出方案拿出整体包装。这个程序将前期包装与炒作放在营销前面,主要是为配合营销,拿出营销所需要的一系列炒作方案和配合融合相关商家的包装方案,意在最大程度地探讨市场的需求。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以“新闻报道+创意广告+主持推介+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在其八套频率中开展高密度、大容量的宣传,为活动造势;广告运营中心则进行针对性招商,尽量利用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更有名气的品牌广告客户加盟,以冠名、提供大奖等灵活方式进行广告营销。借助这样的营销传播,在一个半月的活动期内,便卷入受众上千万人,因报名参加人数太多,最终不得不采取摇号中奖的方式产生来大庆参加旅游活动人选。游客在大庆对城市、景区等美好感受和获奖后的激动心情通过媒体及时传播出去,又感染和带动了其他群体,通过这样的强力营销炒作,大庆的石油文化、生态湿地、特色温泉品牌享誉省内、蜚声全国,成为龙江西部旅游知名品牌。
三、大型活动包装宣传的阶段性、计划性
大型活动的时间、节目宣传阶段以及进展都会随着进程的变化而随机调整,所以包装策划应该根据它的不同阶段而进行不同的演变和深入。
如在牡丹江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包装中,宣传推广理念就是按活动进展,每种渠道都通过“导入期”、“进展期”、“后续期”三大阶段,把活动形象宣传与景区形象宣传结合起来,分阶段进行不同的演变和深入,并按需要适时进行品牌形象、活动进展宣传的完善和升级。宣传推广渠道包括节目导入、公益烘热、口播植入、连线报道、微媒体传播、网站专题推广。节目导入期间,在寻找牡丹江镜泊湖“逍遥”“印象”的差异化热点打造的同时,先行探测目标顾客的反应。抽选6个频率及工作室的超品牌节目1档,以主持人节目软植入形式进行预报名,要点是主持人在“秋天到了,跟随龙广一起去看五花山”的讨论征询中,听取听众意见,探测市场热度,以完善项目运作;公益烘热期间,按听众预报名情况,预热开幕期密集推出镜泊湖品牌的市场定位、个性定位和内涵定位的形象宣传版,按公益形象宣传的协同力原则、可听性原则、长短韵律原则,进行高强度渲染,强势打造;活动期推出中等强度的、听众号召类的公益投放,持续报名热度、呼吁散客自由行;后续期通过听众感受、线路反馈达到“口口相传”、“有口皆碑”。
四、大型活动包装宣传的新闻性与后续性
活动包装中的新闻策划不仅要有很强的时效性,有时还需有超前性。在活动方案初定,但具体流程尚处酝酿筹划阶段时,就应该开始实施与它有关的新闻策划,这种前瞻的视距越远,为活动聚积的能量也就越大。不是炒活动本身,而是炒与活动关联度比较大的新鲜元素。啤酒节,炒作“哈尔滨是最早啤酒诞生地”这一兴奋点,找史学专家跟进访谈,做与啤酒有关的人物、厂家专题,而不仅仅是在节目中提及我们要举办啤酒节、哪天举办、要谁来等等。大型活动,应该从开始筹划到开幕、落幕,都有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在活动结束后,还要进行总结性的新闻报道,让人们继续感受活动的余温。这方面,湖南卫视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以成为所有媒体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