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第1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__区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石料建材业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到20__年底止,全区共有民营企业5425家,从业人员40132人,实现产值16.03亿元(90价,下同),缴税5061万元,分别占全区乡镇企业总数的96.99、92.56、85.18和69.98。民营经济在__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是全区经济主要增长点。

从发展态势看,__区民营经济呈现四个新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到20__年底止,全区民营企业比1996年增长25.61,其中个体户4983家,私营企业386家,外商投资企业56家;去年实现产值16.0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57亿元,占全区乡镇工业产值的85.18;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占全区乡镇企业增加值83.81;缴纳税金5061万元,占全区工商税收69.98,比1996年翻了一番多。大部分镇(街)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主要支柱。如河口街有民营企业827家,占全街四级企业总户数的98.92;实现产值3.43亿,占全街社会总产值62.67;其中工业产值3.06亿元,缴纳税金1104万元。二是以石料建材业为主,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领域不断拓宽,逐步形成了以石材工业为主,三大产业并举的格局。目前,全区有石料建材企业1534家,约占总数的28,去年实现产值18.89亿元(现价),创税2587万元,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和工业税收的82.85和61.6。__街三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当初办石场、石材厂发家,现在已拥有12家石场、2家石材厂及城北大酒店、城北水上康乐中心、石材机械市场、机械车辆配套齐全的施工队等企业,资产超过20__万元,去年上缴各类税费超过100万元。三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品质量档次不断提高。一些企业注重科技投入和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中有不少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以及省“火炬计划”的项目,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云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经过自身努力,成为全市首个被省列入“火炬计划”项目的私营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石材产品已经由当初以规格小、档次低的大理石板材为主,发展到今天的七大系列、十大门类600多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能力为各类板材3000万平方米、异形工艺制品250万套以上,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四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逐步提高。全区民营经济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高,并涌现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如位于初城工业区的立新威洋石材有限公司、力生黄氏石材有限公司、创业石材有限公司以及三和石材有限公司、中印石材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先后建成投产,充分显示了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

__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显示生机和活力,主要是抓好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__区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的要求后,将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之重来抓,纳入全区每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十五”计划来通盘考虑,实行不限所有制、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范围、不限行业产业、不限地域,放开手脚,放宽政策,放手发展,并出台了相关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扶持、引导和加快发展的力度。政府切实转变职能,主动做好服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着力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发展环境和氛围,真正做到政治上给予信任、政策上给予优惠、服务上给予方便、发展上给予支持、经营上给予指导,使以石料建材业为主的民营经济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壮大了全区经济总量。

(二)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不拘一格抓发展。__区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并在巩固石料建材支柱产业,搞好现有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饮食服务业的同时,鼓励投资者逐步向科技、文化、信息咨询、广告设计、中介服务等先导性新行业拓展,特别是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引导投资取向,鼓励外来投资者原来的单纯向二、三产业投资转向三大产业并重,加大对城郊型

农业、基础性产业投资力度,出现了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农业、工业、商贸业、运输业、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好势头。仅1998年至20__年,全区就新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项目900个,投资总额达14.77亿元,当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三)以石料建材业特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__区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的实际,实行扶优扶强,按照产业、行业进行分类指导,抓大活小,规模发展民营经济。注重引导和扶持石材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和“强强联合”、“以大带小”、“大小结合”等形式,逐步组建龙头企业和或企业联合体,促进石材企业在生产上形成规模优势,在销售上形成整体优势,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有效地带动其它行业走规模发展之路,使该区石材业逐步朝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具有云浮特色、有规模、多元化的石材群体正逐步形成,并带动了其它产业、行业的企业和业主不断拓宽其经营范围、增加经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如__街的中印石材有限公司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合作互惠、相对独立、自由发挥、共享企业”的方式组建石材企业联合体,使16位石材业主有效地突破了“小生产、少规模、实力弱”的制约,实现了“双赢”。又如1999年才落户初城工业区的港资宝嘉制衣厂,目前已发展到有宝利图制衣厂、宝利图纸箱厂和永嘉鞋厂等多家企业的大型企业;市区“九记水果店”的老板走专业化的产、供、销之路,投资数百万在__街开办“南山农业生态园”,目前该园已被列入省重点培植的农业龙头企业。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升级,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__区的民营企业在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同时,着重消化吸收、推广各类适用技术,以科技进步来形成新的生产力,增强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使大批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向劳动——技术密集、资金技术密集型甚至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创出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产品。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石材业。传统优势的石材业从过去只注重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向重视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挖潜、改造及科学管理;从运去单纯重视引进设备等硬件转向智力投资,开发引进技术、人才;从过去“船小好掉头”转向“船大顶风浪”,靠科技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五)政策扶持,做好服务。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__区专门成立了保护个体私营经济权益办公室、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协调办公室和招商引资办公室,指导民营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信息,及时出台并不断完善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经常组织民营企业特别是石材业参加国内外各种产品销售会、推介会和经贸合作交流会,引导企业克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坚决刹绝“三乱”行为,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各镇(街)和各级职能部门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协调联动,大开绿灯,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从筹备、建设,乃至投产后的配套一条龙服务、全方位服务和经常。积极组织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经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积极发挥区工商联、区石材商会、区石材机械商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引导企业克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

__区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目前仍碰到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是:

1、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以石材企业为例,虽然近年来在数量上有一定改观,但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没有太大改变,称得上骨干企业的为数不多,真正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还是欠缺。

2、企业主素质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这对企业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企业主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缺乏只争朝夕、兢兢业业、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缺乏强烈的市场意识和预测、决策、创新能力,思维模式仍然带有小农经济痕迹;法律意识淡薄,不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热衷于投机取巧;有的奢侈腐化、纸醉金迷、一掷千金,而没有把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等等。

3、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相当突出。民营企业在信贷融资方面仍处于与国有企业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信贷困难,融资渠道不畅。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靠自身积累的资本或高成本的代价来获取资金,这增加了经营成本,降低了投资效益。而且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多,资金回笼难。资金短缺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也导致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4、人才缺乏。多数民营企业的科技水平高,技术、管理人才奇缺,加上大部分民营企业只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使用,而轻视对人才的培养,民营企业人才缺乏。目前在全区民营企业中,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只有381人,不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

5、市场营销面窄,品牌效应不足。以石材企业为例,普遍欠缺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产品推销组织和手段,石材产品的营销面比较窄,石材企业存在互相压价销售的恶性竞争。同时,企业创品牌成效不大,未能通过名牌效应为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6、管理观念滞后,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__区的民营企业仍然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时,企业并没有顺应改变,很少企业能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等,经营管理的漏洞多,特别是由于对企业家族成员的产权未能细分,造成产权不够清晰,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和激化,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7、扶持、鼓励措施不到位,民营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目前,国家和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和地方性政策,但有些政策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收费管理不够规范,“三乱”行为屡禁不止;打击偷逃骗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等等。

二、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已成为全区各级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民营经济

的发展。要在观念上大胆创新,真正把民营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树立民营经济兴区的观念,按照“放开、放手、放活、放大”的指导思想,增大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地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和贡献,表彰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和典型企业,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政策上给方便、经营上给支持、法律上给保护;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从而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引导、扶持,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

1、从宏观上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确保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将民营经济纳入全区经济宏观调控的整体框架。目前,民营经济占全区GDP的半壁江山,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对民营经济给予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重视。同时,理顺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又无人管理或管不到底的情况,注重协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政策的导向和力度,切实克服过去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2、强化体制上引导、扶持。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选择好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对大中型规模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引导、推动其从家族式管理逐步向规范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模式转变,要鼓励、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当然,对适合“家族式”管理的一般个体民营企业,也不应强调向股份制转化。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3、强化组织形式上的引导、扶持。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实施分类指导,抓大活小,促进民营企业“强强联合”、“以大带小”、“大小结合”,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能力的民营龙头企业或企业联合体,促企业在生产上形成规模优势,在销售上形成整体优势,从而增强民营企业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在深入分析和客观把握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企业发展战略;要鼓励民营企业主大胆在组织形式上创新,使企业从分散、粗放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要借鉴外国依托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发展的做法,倡导、帮助民营企业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市场开发、技术指导,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协助协作功能,促进同行业民营企业一起跃进。

4、强化科技引导、扶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首先,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创立打得响、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真正使企业以技术开发带动产品开发,以产品开发促进市场开发。其次,要帮助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再次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技术咨询会等形式,帮助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才。同时,要在用人上放开放活,对进入民营企业的各类人才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对高新技术人才给予特别优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民营企业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第2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加入,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贡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做好服务,狠抓规范,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发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改制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最佳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忽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规范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水平,需要熟悉国际规范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较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合适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基本的工作规范、法律常识、安全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服务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部分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项目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官僚主义作风。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规范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来规范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扶植、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加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规划要先行在我区发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发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第3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等奖(5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

――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

(省委办公厅 舒国增等)

2、关于在我省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调研报告

(省发改委 姚作汀等)

3、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建设

(省委政法委课题组)

4、杭州市青年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实证分析

(杭州团市委 董 悦)

5、“浙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

(省委党校 陆立军)

二等奖(10篇)

6 关于我省流动人口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办公厅 潘捷军)

7 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衢州市委政研室 徐延山)

8 浙江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

(省国土资源厅 王松林等)

9 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研究

(省科技厅 蒋泰维等)

10 浙江生态省建设中的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省物价局柳萍等)

11 关于创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研究

(省政府研究室 陈广胜)

12 关于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人事厅 陈仲方等)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传承

(省委宣传部 童芍素等)

14 从“民主恳谈”到“参与式预算”

――基层民主的温岭模式调查

(温岭市委宣传部 曹 鸿等)

15 关于有效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蔡洪法等)

三等奖(20篇)

16 关于我省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叶子挺等)

17 浙江省异地商会党建工作调查及思考

(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18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衢州市委 厉志海)

19 关于“八郑规程”的调查与思考

(绍兴市纪委 史济锡等)

20 关于浙江省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省社科院 杨建华等)

21 宁波市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宁波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22 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

(省经贸委 丁耀民等)

23 关于我省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韩春根等)

24 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报告

(省旅游局 纪根立等)

25 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为抓手,全面提高我省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能力

(省委党校 吴锦良)

26 对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办公厅 王文滋)

27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研究(省卫生厅 李兰娟等)

28 “庆元模式”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乡镇体制改革的启示

(省委党校 何显明等)

29 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省财政厅课题组)

30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省政府办公厅 施清宏)

32 关于全省法院努力实践“三项承诺”的调研报告

(省法院 包祥水等)

33 关于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法制办 周小平等)

34 从我省地方立法民主实践探索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对策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李步星等)

35 《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立法质量评估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丁祖年等)

优秀奖(30篇)

36 浙江省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

(省知识产权局 陈小英)

37 2006年浙江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研究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施幼薇等)

38 台州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台州市委 张鸿铭)

39 浙江省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以台州为例

(台州市委政研室 郑楚森等)

40 浙江省政府外债负担问题研究

(省财政厅课题组)

41 关于乡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省委宣传部 沈立江等)

42 提升合作经济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省农办 邵 峰)

43 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研究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刘 亭等)

44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45 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省民政厅 吴桂英等)

4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与浙江城市化战略调整

(嘉兴市委办 张才方)

47 缓解我省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思考

(省中小企业局 吴家曦等)

48 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省信息产业厅 高鹰忠等)

49 浙江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省工商联课题组)

50 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

(省农办 王良仟)

51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丽水市委政研室 李 华)

52 关于外来流动人员信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53 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

(省林业厅 陈铁雄等)

54 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

(绍兴市委政研室、市府办谢卫星等)

55 完善村级治理机制研究

(绍兴市委组织部 方建平等)

56 对浙江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省经贸委 陈卫东等)

57 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

58 打造浙江省文化创意中心区的调研与建议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朱李鸣等)

59 浙江经济增长与三大需求关系的初步分析

(省发改委 钱建鑫等)

60 现代化进程中温州农民的社会分化问题分析

(温州市农办 谢小荣)

61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问题研究

(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62 金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调研报告

(金华市委政研室 胡新民)

63 吴兴区关于构建新型困难群众救助体系的调查报告

(吴兴区政府 施根宝)

64 关于推进“海上法治”的调研报告

(舟山市“推进‘海上法治”’课题组)

第4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市“项目建设攻坚年”、“县域经济攻坚年”和“各项工作落实年”,围绕年初提出的“三更”工作目标(目标更高、重点更实、亮点更强)和“1236”工作思路(启动一项工程、完善两个体系、抓好三项重

点、打造六个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启动一个工程,促进企业成长

制定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近期将出台。金海粮油、龙鼎电气、康泰医学、宏都实业、顶大食品、香格里拉葡萄酒6家成长型企业进入全省第二批对接扶持行列,领先科技、华博晶体、四季雪面粉、祖山酒业等8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为市相关部门重点扶持对象。

(二)完善两个体系,解决制约难题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出台政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2)力促政策落实。在全系统开展了“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国务院36条和省政府26条辑印成册广泛宣传,对全市各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市县(区)两级都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2)创业辅导体系。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挂牌命名了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昌黎)创业辅导基地,并确定为全省首批3家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命名了3家市级创业辅导基地,县级3家,并实施挂牌管理。建立了我市首批创业辅导队伍,聘请了7名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创业辅导师,10名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辅导员。争取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家创业辅导基地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对创业辅导基地给予专项重点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创业辅导基地4家,完成省任务的100%,有望超额完成。目前,全市已建创业辅导基地5家(省级2家,市级3家),在建3家,入驻企业和机构近480家,从业人员约11000人。

(3)人才培训体系。市委党校中小企业培训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培训示范机构,建材学院、昌黎职业技术学院2家被命名为市级培训示范机构,确定了6家首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企业。组织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小企业品牌与管理研讨班等20次高规格培训活动。全年企业、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共举办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216期次,完成各类各级培训8.9万人次,完成省任务的113%。

(三)抓好三项重点,提高规模素质 2、抓好信用评价推进。开展了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选活动,90家中小企业参评。目前,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151家,市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84家。 (四)打造六个平台,夯实服务基础业网上招聘活动”,开通了8个县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和全市优秀企业家协会网,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

2、打造资金扶持平台。组织参加了全市金融政策通报暨银企项目对接会和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座谈会,35家企业与银行签约,签约金额50.3亿元。申报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推荐项目54项,投资额31亿元,申请贷款16亿元。开展了项目贷款贴息工作,项目申报和考核正在进行中。

3、打造联系领导平台。继续推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百家民营企业制度,实行了局领导重点联系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县区和重点联系市直部门三项制度。

4、打造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了“金色阳光行动”,9个法律顾问室和7家法律服务单位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80多件,诉讼案件、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近20起。

5、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7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其中,新加坡中小企业大会已成为有我局单独组团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的每年固定的招商引资活动。

6、打造舆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燕赵都市报和省局民营经济周刊刊登稿件50篇,编发市民营经济简报15期,被省局、市委、市政府采用信息650多条。

此外,结合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创新服务等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 在调查研究方面: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研究月活动,深入重点乡镇(街道)、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等多篇调研报告,发挥了主管部门的参谋作用;答复政协提案8件,委员对答复件满意率为100%。

在创新服务方面: 3月份首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推出服务项目,辑印成《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局服务手册》,开展面对面服务。把4月份定为全市民营企业招聘月,与市劳动局一起举办大型洽谈会28场,为960家民营企业招聘各类人员728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745人。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资金、土地瓶颈突出。一是融资渠道不畅。银行惜贷,民营企业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担保体系不健全,虽有16家担保机构,但70%有名无实,只有5家开展了融资担保业务。据调查,80%以上的民营企业急需融资又没有融资渠道。二是企业用地困难。受国家“地根”紧缩和我市城市功能区规划影响,土地已成为项目实施的最大瓶颈,特别是中小项目的用地更为困难。

3、群体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主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比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据统计,民营企业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5%左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致使懂现代管理、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9%。

4、服务网络尚不健全。除开发区外,其它县区均在工业促进局或改革发展局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但受编制限制,大多仅设立一个科(股),且配备人员少,一般3-4个人,不少工作顾及不到,致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工作网络。

三、2012年工作要点

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引导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一项计划

即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民营经济向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资源节约化、人才集聚化迈进,为在5年内实现民营经济总量、质量、结构、效益全方位腾飞夯实基础。

(二)突出两个工程

1、突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针对首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明确帮扶重点和工作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使企业在提高整体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部分企业跻身省百强。

2、突出项目建设工程。从强化项目意识着手,建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库,加强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发达地区联系,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行对接,高位嫁接,借船出海。重点组织好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招商平台,开展网上招商活动,增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三)拓展三大体系 2、拓展创业辅导体系。出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规范运营实施意见》,组织创业辅导师、创业辅导员集中开展创业辅导服务活动。争取每个县区建立1个以上创业辅导基地,形成覆盖全市的创业辅导基地网络,其中,符合市级标准的达到8个以上,县区级的达到6个以上,在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数量、规模和开展服务方面

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3、拓展人才培训体系。启动银河培训工程,利用地缘优势,并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寻求与京津知名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先进培训项目和培训专家,举办高层论坛和专题培训。利用好省、市级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培训活动;利用规模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树立一批建立自主培训体系的示范企业,完善市、县、企三级培训网络。

(四)完善三项机制

1、完善环境优化机制。深入开展 “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优化投资环境活动,制定和实施《关于创优投资环境,服务民营经济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职权目录和事项流程。

2、完善领导、考核机制。主要是调整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深化和完善县(区)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发展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年度民营经济十大新闻、民营企业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十大创业民营企业、十大纳税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十强的评选和表彰活动。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利用好市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优秀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形成多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

(五)抓实八项工作

1、培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性意见》,发挥省市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带动作用,对重点产业集群从新建园区规划、用地、税费等提供全方位支持,逐步培育其做强做大。

2、开展信用评价。积极申报省级信用优良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网,逐步建立一个中小企业信息征集、评价、管理的完整体系。

3、完善技术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年内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新增iso9000认证企业30个,新增质量信得过产品4个,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个(省局认定),新增河北名牌产品3个,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

4、推进信息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完善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网,突出信息、服务功能。举办中小企业产品网上博览会,建立民营企业项目库,并在国家及各省、市中小企业网站进行宣传。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网工程,20强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率先全部上网,开展信息化试点,对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并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5、开展法律服务。完善网上政策法规查询系统,为社会公众上网查阅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咨询、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提供网络平台。辑印民营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真正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完善法律顾问室服务功能,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减负治乱专项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开展银保企对接。组织2次以上较大规模的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活动,全年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调贷款8亿元以上。

7、实施上市援助。开展中小企业上市调查,制定《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上市规划》。组织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参加高规格上市培训班,组织企业到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与有关中介组织进行现场对接培训。力争2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培育期。

第5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重视吸引投资,轻视改善投资后的投资经济环境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这方面来看,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外部投资,在较大程度上改进了自身的相关政策、相关法规和制度,提升了办事效率,而且还持续出台了诸多投资优惠的制度和政策。例如,四川凉山州推出了一条龙服务,还开展了联合审批的相关举措。从以上做法来看,切实增强了吸引外资的能力,而且也持续签订了较多项目。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开展的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调查研究来看,这个调研报告是针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华投资的中小企业而进行的,从这些中小企业在公平竞争、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政府办事效率方面的满意程度来看,对上述现状显得不太满意的外资企业分别达到了25.6%、25.4%、30.2%、28.8%以及31.2%。[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我国在法规以及政策等领域还要切实下功夫,特别是要持续改善和保持在投资者进入后的投资经济环境。

(二)忽略了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水平、过于注重法规和政策从西部民族地区来看,存在着比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这个因素也对投资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从西部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来看,还未能破解政企关系的相关难题,没有较高的市场化水平,投资者将会难以得到所需信息。但是,对企业的经营者而言,能否及时掌握信息是较为关键的。从相关调研来看,外企中51.2%的公司不具备特定的信息部门,而且还有34.3%依赖母公司所提供的信息;在此过程中,相关调研结果表明,32.2%的公司并不十分满意西部民族地区眼下在信息资源方面的环境,觉得它难以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5]在获取这种信息方面,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企业与当地其他企业、或社会团体、或政府间所开展的谈判的相关信息。假如西部民族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有着相当规范的政府行为,市场中相关团体和企业会根据市场规则开展经济活动,这样的环境也最能吸引投资者。

(三)重视政府、团体行为,相对忽视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和个体行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要认真地分析拟投资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个体素质,这也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相互要素。对西部民族地区来讲,分析它的社会文化体系,怎么样才能把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变成有着强大前景的生产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研究活动,使得它的社会文化体系具备持续开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反之,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丰富性将以一定程度的固步自封和保守思想带给了西部民族地区人民。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这种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看成是低廉的低素质劳动力的不合理运用而造成的。

(四)不具备整体吸引投资的理念,区域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公平西部民族地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资源禀赋差别,然而也有一定程度的相近状况,难以避免地形成了争夺投资的问题。本文认为,肯定是要进行争夺,但如何争夺是关键,是借助投资经济环境的改善还是其他非正当手段,这是重中之重。对于少数民族不同地区而言,假如缺乏整体协调的系统或能力,相关地区间肯定会存在一些矛盾,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五)注重吸引投资者,忽略了被投资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属于规模非常大的系统,从其中的子系统来看,相互之间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无论哪个子系统存在问题,均可能会影响相关子系统,或者会影响整个系统,包括被投资地区附近的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稳定性。从投资场所来看,周围地区所具备的经济形势以及环境,也是必须要估计的投资环境方面的关键因素。假如周边环境不是十分有利,肯定会以负面作用影响投资,地区如此,国家也同理。难以想象处在某个特别不发达的乡村的被投资西部民族地区会存在着较为有利的投资经济环境。还要认真关注投资项目的发展状况,市场的发展重点处在广袤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好,不具备一定程度的购买力,难以达到投资的预期目标。

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投资经济环境四大路径

(一)培育市场主体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为了破解长时间以来的资金短缺现象,要更好地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还要合理地培养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以及融资主体。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是合格的发展主体。它涵盖了民营经济等相关的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涵盖了个体、私营、港澳台合资企业和独资经济,此外也囊括了外资独资经济以及合资企业,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和联营经济中的民营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合格的市场主体是民营经济,这是由于民营企业具备了非常清晰的产权关系,可以独立地进行经营,而且实现了自负盈亏。这些民营企业有着较强的约束机制以及动力机制,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强大的创造力。它们也在追逐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尽可能地实现最佳效益的资金运营目标,这种投融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也是非常合格的。[6]从东南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来看,能够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为了高效地在西部民族地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力度在西部民族地区培育大量的民营企业,其次,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中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来投资,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撑和力量。对民营企业而言,这种市场投融资主体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是非常合格的,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更好地在西部民族地区将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扎实地建立市场化的公平竞争环境,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严厉打击造假、欺诈等不诚信或者违法行为如果发现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多种类的大宗服务交易场所或商品市场,需开展严格有力的整肃活动,切实将制假售假的相关场所铲除殆尽,严查大案以及要案,对肆意横行的虚假广告进行严惩,尤其是对那些包治疑难病症的虚假广告和保健食品领域要严查狠打;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如果印刷企业出现了印制假商标、包装以及标识,要对其从严查处;对包括逃税、偷税、走私、贩私以及骗汇等花样繁多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7]2.严格审查违法经营,规范市场主体的准入行为西部民族地区还要进一步强化审查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坚决将那些不符合准入制度的市场主体从市场中清除出来:要对生产者、流通者以及企业家等相关主体的行为,进一步规范,确保流通主体的最低注册资金。阻止部分市场主体,可能是能力不强,但是在进入市场后对相关的市场秩序进行干扰的丑恶行为;在市场退出机制方面,要遵守相关的手续和程序,制止它们侵害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权益。3.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工商部门而言,务必努力地开展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活动,更好地破除行业垄断、区域经济封锁以及地方保护等,对相关单位或垄断性行业采取多种措施,更好地提升和改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环境,切实体现出市场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机制的巨大作用。

(三)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市场体系1.改革现有商品流通体制,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为了在西部民族地区促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以及机制,要专门成立相关批发市场,如日用消费品、大宗农产品以及生产资料等领域从事批发和贸易的市场。不仅要体现出专业化特色,还要使之合理布局,强调它们的特色优势以及重点发展方向;要集中相关资源,下功夫扶持和培育一批大型西部民族地区商贸集团,它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成为跨区域、跨所有制以及跨部门的商贸集团,尽可能地使得它们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和骨干作用,切实增强区际间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生产、流动、交换以及消费。2.规范与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为使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更加完善与规范,首先要尽可能地提升区域内的教育水平以及科技水平,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其次,还要防止人才流失现象,要尽可能地推行更大优惠和扶持的人才政策,真正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破各种束缚,尽可能地吸引以及留住人才,使得相关人才能够持久地服务于西部民族地区,满足人才方面的强烈需要。不仅要构建好层次较高的人才市场,而且还要持续强化建设普通劳动力的人才市场,此类市场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领域的重要内容。

第6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限,流资偏多

中央银行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民营企业放贷。同时银行大多喜欢大额贷款而忽视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近年来,银行的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快,但同样也是集中于大企业,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票据承兑额度。即使商业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但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因而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很难获得长期的资金贷款。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由此可见,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民营企业再创业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

(二)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过高

中国资本市场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目前,证券市场缺少适应各类企业融资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还不能很好地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这表明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机制尚不具备:受所有制和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的限制,即使是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比较困难;二板市场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利用现有正式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三)非正式金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风险较大

1.自身融资。利用企业经营利润来积累发展资金,或者以内部职工筹资的方式筹集资金。2.民间借贷。从亲戚或各种“地下钱庄”以较高的利率获得借款。3.相互担保。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在实践中互保出现了债转股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的股权抵押给担保方,一旦担保方为其承担经济责任时,所承担的款额便作为出资额,从而将对被担保方的债权转变为股权。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也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反而提高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2.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重点主要是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改革,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资格与条件。

3.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制度的歧视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拓展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还是避而远之,怕出问题受牵连。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在具体操作中就表现为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此外,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这种政策性歧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拓展。

(二)内在原因

1.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包装或不包装。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有些民营企业认为自己经营效益好,应该很容易取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资金方看重的不仅是企业短期的利润,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是资金方更为重视的方面。

(2)急于拿到资金,却没能做实质性工作

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只顾融资进行企业扩张,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松散,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3)低估融资难度,误以为仅靠自己的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有些民营企业常常低估融资的难度,对个别资金方期望过大,往往以为靠企业主或内部管理人员的私人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4)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民营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把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花钱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也有不少人认为融资只需写个商业计划书,随便找个机构或个人、甚至学生来写,只要价格低就行。其实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要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

民营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本钱少、底子薄,规模难以扩大,造成市场竞争能力低,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数额小、频率多、随机性大的特点,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复杂程度,使各商业银行无法对民营企业实施有效的债务跟踪监管。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培育民营银行体系,实现银企双赢

现有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中小民营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因此,可以参照民生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以及主办银行制等的思路考虑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从而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可以预见,在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地方性中小企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那么,现有专为大型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结构就必须改造。只有积极发展和完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服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才能建立资金有效配置和流动的机制,才能避免交易所成为高度投机的场所。

(三)强化信誉建设,平等对待企业

客观地说,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行为确实有其合理的成分。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完善企业信誉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才能让金融机构有信心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同时,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应当注意避免过去动辄对某一领域加以扶持的做法,不分内资外资、国企私营一律作为企业平等对待,尽可能减少超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此外,风险投资制度、担保制度、市场中介人制度等和有关政策也有待于完善。

(四)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需要转换思想

现实表明,民营经济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是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要培育中介咨询机构,引导并鼓励民营企业改变原来的思维,加强自身的建设。

总之,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资本运营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企业的经营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承惠。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研报告[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ol].金融与发展。

[3]郊鹏浩。民营企业管理难点[j].企业活力,2002,(7)。

第7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__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4年8月经__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具备规模开发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环境,得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商的青睐,一些知名企业如__企业、__有限公司、__集团、__集团等纷纷落户开发区,开发区已成为__县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根据__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对管理区域内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宽视野、适度超前的原则致力于“一城五区”建设:

以__大道为中轴,在__大道与__路之间打造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凝聚了__广场、县行政中心、步行街、生态街等一批精品工程。

初步建成了4000余亩的__工业园区和__特色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80余家,总投资逾2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__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内外资企业,已成为全省样板工业园区。

为进一步拓展工业平台,开发区已在原__省道__段规划建设了4.62平方公里的__工业园区,工业区的性质定位为以新型材料、医药、电子为主的生态工业园。首期500亩现已开发完成,入园企业19家,总投资2.93亿元人民币,意向入园企业达到23家。二期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对外实行全面招商。

__县委、县政府为了集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今年又将县内__工业园和__产业园并入开发区管理。__工业园是__工业重心北移的重要平台,地处__县北部中心镇高禹,首期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办公转椅、五金机械和IT产业三个区块。__产业园是中科院__分院、__省食品药品监管局、__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个产业基地,规划面积3000亩,位于县城北侧,投资领域主要以药品、保健品研发及制造等。

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悠然人居——__生态园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招商工作也全面展开。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国际一流的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__生态园之后,开发区另一大手笔是即将建设的__博览园,主要包括植物博览园、濒危动物放养基地、教育、科研创业基地、低密度乡村别墅等项目,现该区块已基本完成概念性规划,即将开始对外招商。

二、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20__年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总产值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__亿元,同比增长23.2。

2、工业增加值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亿元,同比增长39.5。

3、利税累计完成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亿元,同比增长32。

4、技改投入__亿元,同比增长27。

5、出货值__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6、全年合同引进外资__万美元,同比减少11.8,其中实到外资__万美元,同比减少11。实到内资__亿元,同比增长64。

(二)、20__年1—10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总产值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__亿元,同比增长67.39。

2、工业增加值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亿元,同比增长67.9。

3、利税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亿元,同比增长29.47。

4、技改投入__亿元,同比增长18.97。

5、出货值__亿美元,同比增长42.18。

6、合同引进外资__亿美元,其中实到外资__万美元。实到内资__亿元。

(三)、开发区工业企业情况

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__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家。20__年1—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__亿元,同比增长67.39。__公司__亿元,同比增长20.17;__1.5亿元,同比增长76.72。20__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__家,共完成工业产值__亿元。

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转椅及配套企业__家,1—10月份销售收入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家,销售收入__亿元。

竹木制品企业__家,1—10月份销售收入__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__家,销售收入__亿元。

三、开发区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狠抓工业园区基础建设,种好梧桐引凤凰。

截止到20__年底,开发区在园区基础建设上共投入资金__亿元(不含企业内部投入),平整土地__亩,已通道路面积__万平方米,建成供水管道__公里,供电线路__公里,排水管道__公里。

目前开发区“一区五园”集约效应初现规模,各园区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高速发展的纽带,有力的推动了我区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占有率的提高,其中__已累计引进企业__家(其中外资企业__家),建成并投产__家,共开发面积__亩;塘浦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__家(其中外资企业__家),建成并投产__家,共开发__亩;转椅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__家(其中外资企业X家),建成__家,累计开发面积 __亩。医药产业园累计引进企业__家,现已开发面积__亩。__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

(二)、强化招商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要持续发展,仅靠现有的企业、当地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引进新的资金、新的项目和人才。几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做好引资工作。

1、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健全组织网络。

一是强化招商理念,全面树立“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全力抓质效”的意识。二是实施“领导工程”。开发区主要领导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招商引资中,主动出击,亲自外出与外商谈判。三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了__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业经济管理和项目推进工作。其中由X名管委会副主任具体负责不同区块的招商引资工作。四是设立招商引资专业机构,在__年就组建了招商引资部,抽调精兵强将到招商引资一线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引进专业人才,着力提高专业招商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开发区坚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既懂外语、又懂经营管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招商队伍。一方面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去年和今年引进了__名学外贸、具有英语六级水平的人员充实到专业招商队伍中;另一方面,在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素质上下功夫。以学习为起点,全面提高招商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二是组建辅助招商队伍,夯实招商引资基础。近年来,开发区组建了四支强大的招商引资队伍:一是由__名开发区机关和村干部组成的干部招商队伍;二是由开发区内私营业主,专业中介经纪人组成的民间招商队伍;三是由近百名__籍在外工作人士和曾在__任职的领导干部组成的外地招商队伍;四是由在__投资办企业的外地企业主组成的以商招商队伍。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开发区招商引资部为枢纽,以四支队伍为分支,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庞大招商网络。

(三)、狠抓企业开工开业,培育优强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竟争力。

工业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抓好企业的开工开业。几年前开发区就专门组织人员落实此项工作,分工分项帮助企业加快开工开业的进度。20__年1—10月份新增开工企业__家,竣工企业__家,其中年产值预计5000万元以上开业企业__家。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从今年的发展情况看,__、__、__X等发展势头强劲,年增产值均在40以上,特别是__公司和__公司经营形势较好,同比分别增长267和207。另外,年产值有望突破5000万元的还有__、__、__X等一批企业,为开发区20__年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良好基础。

(四)、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对于开发区来说,服务是最大的品牌。开发区是“巢”,客商、项目是“鸟”。让开发区成为客商之家、项目之家,才能留得住客商,留得住项目。几年来,开发区各级上下始终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进步,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竭尽全力予以帮助。在服务上实施“专班工程”,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专班负责到底。尤其是对重点客商、重点项目,由开发区主要领导跟企业挂钩结对。此外还积极主动向企业积极宣讲各类优惠政策、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走科技创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帮助企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建设绿色企业、生态型企业夯实基础。截止到20__年底,开发区共有__个产品商标获得省、市级著名商标;__个获得市名牌产品;__家企业获得ISO国际认证。

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20__年1—10月份,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__亿,和20__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的增幅,但和周边县市开发区相比,这个产值还是太低了。原因一是我县原本就是个农业县,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近几年来年的发展又是以生态产业为主,工业经济未能唱上主角;二是现有工业企业中规模型企业偏少,缺乏具有市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型集团企业.开发区目前最大的企业__公司到10月份的工业总产值还只有__亿元,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只有__亿元,跟周边县市一个企业的产值就达到一、二十个亿相比,我们的规模型企业不光是力量不足,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并且家数太少,在整个__X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__家,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零打碎敲阶段,产值低,抗风险能力差.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对企业入园有一定影响。目前五个园区中,只有__园区和__X特色园基础设施建设较好,__园区由于受土地农转的制约,二期入驻企业还只有__家.__产业园和__X园区还刚刚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财力所限。这些年来,在五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投入资金__亿元,基本上都是开发区自行承担的。“要集全县之力搞好开发区建设”这个口号好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上对开发区的支持还很有限,在园区建设上大部分的资金需要开发区自筹解决。一些该落实的优惠政策没能得到落实,比如文件规定免去企业的闭路电视开户费,但实际上并未落实,企业彼有怨言。

3、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目前__X家工业企业中,转椅及配套行业有__X多家,竹木制品行业有__X多家,在规模型企业中也占了全壁江山,两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大力发展转椅和竹木制品产业,打造区域品牌,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是对的,但就象一只椅子有四只脚一样,要发展壮大我县的工业经济,我们必须还要有其它的支柱产业来补充。另外,开发区现有企业的产品整体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少。转椅行业中除正在生产的__、__X外,科技含量较高的__X至今未能建成。竹制品行业中,__公司投资的__公司也未能按原定计划投产。

4、入园企业开工不足,建成率不高。企业引进来了,但却迟迟 不能投入建设,迟迟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制约的影响导致境外资金注入不足;二是由于国内钢材涨幅较大,,一些企业正持币观望;三是园区部分道路至今未通,给企业开工建设带来很大不便。最重要的还是土地农保区调整及农转等用地手续审批速度慢,使大部分的企业无立足之地。在目前急需开工建设的企业中,未落实土地的就有__家,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__家,如果现未完工的__X多家企业都投入生产了,那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5、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品牌战略的运作。现在开发区企业中,品牌型企业偏少,部分企业还是在贴牌生产。没有属于自己的牌子,就不可能去开拓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这两年来,在竹制品行业中,连续发生了几起外省企业注册了商标然后控告我县的企业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给我县的竹制品生产和出口带来严重影响。另外,部分企业主不注重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企业的生产操作不规范,特别是各个家庭作坊“三合一”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五、对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在规划上坚持科学化、全局化。__经济开发区面积有__平方公里,对于如此大的经济发展区域,如何去建设它、发展它,首先是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作为一个成功的开发区,在规划上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讲究形象,规划好进出口通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着力营造环境效果。留足充分的绿地和空间,建设花园式、生态型开发区;三是主次干道宽度协调,井然有序;四是项目分布的功能区相当明确,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相对集中的适宜场所,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五是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开发区分步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保证。另外还需要严格去执行规划,尤其要注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切实防止科学的规划被实践的随意性所破坏。

2、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客商总是选择投资条件成熟,环境优越的开发区进行投资。事实表明,开发区的形象首先是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经济开发区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反映出一个地方对开发区的重视程度和发展信心,能给投资者以极大的信任感。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对此,不能光等上级财政拔款,要敢于转变思路、敢于创新。可以采用借用国债资金或从地方企业中募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把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从而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当然,在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应把握基础设施建设之“度”,合理调度资金,分步实施,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项目投资的承载作用。

3、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我们现在在招商引资上还是由政府在搭台,机关人员在唱戏,这个传统的作法和思路必须破除。招商引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的推动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企业对接,要让对接双方企业代表有直接沟通的机会。有关部门要积极收集一批以世界500强为首的国内外包括港、台知名企业有关资料,研究其主营业务,了解其发展战略,收集其投资部门负责人有关信息,从中选择出与我县产业政策相对接或可能对接的知名大企业,汇编成资料提供各有关部门。全面发动寻找对接途径,力争尽快与一批知名企业投资部门开展对接。同时,要让专业人员进入招商引资队伍,甚至可以考虑营造专职的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县里在招商引资上的奖励政策同样也适合他们,这样就可以避免机关人员参于招商干好了有奖励,干不好也没关系的状态。

4、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引导和协调的职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中,政府合理定位是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经济的职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经济”,市场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为社会公众的服务上,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不干预企业内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导等外部环节上。针对我县工业企业中转椅、竹木制品企业家数多,并且绝大多数属于小而散的特点,建议县里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家庭企业积累技术和资金,联合办厂或者以现有规模进行合并,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另外,要积极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要利用各类活动,突出宣传我县名牌产品及优势企业。要鼓励企业设立网页,建议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开设网页。

第8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并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金融办准确把握国家货币政策的新变化,以增加贷款投放为中心,切实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工作,深化银政企合作和项目对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全力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地方金融监管,金融系统通过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提供优质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20xx年,我县新增金融融资总额达27.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银政企对接签约项目53个,签约额18.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82亿元,新增贷款10.5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36.8亿元,增加6.3亿元。并顺利建成“**金融生态示范县”,同时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突破,我县天齐锂业公司2450万股流通股在深证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我县第四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7.3亿元,我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到41亿元,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20xx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亿元,比年初净增9亿元,增长6.97%;贷款余额72.2亿元,比年初净增2.38亿元,增长3.4%,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38.6亿元,比年初增加1.8 亿元。金融体系建设正深入推进,由**商会牵头组建的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商业担保公司,**名望融资担保公司正抓紧筹备,今年二季度可正式营业,由荣兴实业、坤邦房地产发起成立的注册资本1亿元的我县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银政企对接更加活跃,今年以来,我县已经多次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分别筛选了一批项目,正在履行报批手续。3月23日,我县利用**市金融生态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的机会,组织了大规模的银政企对接活动,向省、市、县金融机构推荐重点融资项目36个,总融资需求40亿元,现场签订了县政府与**市商业银行银政企合作协议,并签约银企贷款合同8个,金额10.5亿元,意向性融资协议10个,金额7亿元。3月23日,我县荣获“金融生态示范县”称号,使我县成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区县,标志着我县金融环境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围绕增加投入,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全县金融系统做了大量工作,县政府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作为考核的内容,并先后投资8000万元,组建了2家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民营经济累计提供融资担保1.5亿。县商行推出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新模式,县联社推出存款质押、城乡居民小额信用贷款,县工行推出订单质押贷款,县农行作为全县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行,加大了对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力度,融达小贷公司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3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尽管如此,我县民营企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信贷政策收紧,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二、 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银行贷款难度大

中小企业的借款,目前主要依赖于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和个人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而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他们希望包揽数量大的业务,因而对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不屑一顾。第二,银行经营的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呆帐坏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既无人担保,又资信度不高,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可见,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银行贷款,更是极其困难。

(二)在各种政策上受到不平等对待

在筹资成本上,中小企业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银行的利率政策上,中小企业利率浮动的幅度也最高;在融资权上,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也明显不一样。

(三)融资的风险太高

首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筹集到一些宝贵的资金,也不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这样就造成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次,一旦中小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不具备应急能力,而且也得不到临时的援助。同时,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企业中,银行方面的态度也较为宽容,但如果发生在中小企业中,银行是不能原谅的。第三,由于各种融资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的负担很重,增加了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

三、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产品单一,业绩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

3、诚信意识不强,资信程度不高。

4、自有资金不足,内部融资观念淡泊。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1、贷款审批程序与中小 企业的资金需求不适应。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是十分严格的,办理一笔贷款通常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要经历若干个环节,再加上担保、抵押、登记、评估、保险公证等,程序更为复杂。可是,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数量不多,但到位要快,于是矛盾随之产生。贷款环节多,时间长,容易被否定等特点,使中小企业对贷款望而却步。

2、银行提供的信贷品种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适应。

(三)外部条件制约

1、资本市场不完善。

面向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显得太小,中小企业很难在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几乎都行不通。

2、社会担保抵押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困难的问题,我县相继成立了几家贷款担保机构。但是,担保机构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3、社会信用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诚信缺失。企业、银行假如全都不去真诚合作,不但不会达到“多赢”的目的,相反会产生“皆输”的结果。而其中由于中小企业的势力最为弱小,最终因融资难,资金短缺造成的损失也最为惨重。

(四)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

1、信贷规模受到严格控制。今年,国家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全国总的信贷规模控制在贷款新增7万元以内,比20xx年的贷款增量压缩了近3万元。为此,央行四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新冻结资金超过1.2万亿元。同时,银监部门对金融机构贷款实行总量和投放进度双控制,要求新增贷款规模在各季度间均衡投放,不得向上半年倾斜,各金融机构开年以来信贷投放明显放慢,贷款规模和资金明显偏紧。

2、融资成本明显提高。近年来,通过四次提高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由去年初的5.31%提高到6.31%,累计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18.83%。

3、贷款资金使用要求提高。由于银监部门实施“三法一指引”政策,企业和项目业主贷款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贷款资金只能根据项目内容和工程进度由银行分期直接转入第三方,企业项目外资金需求只能自筹解决。

4、信贷资金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年1季度全国cpi达5%,其中,3月份达到5.4%,创32个月来的新高,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国家已把控制信贷投放,减少市场流动性作为防止通胀的最重要手段,在通胀压力没有明显缓解之前,国家货币政策不可能松动。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1、尽量使规模合理化,经营科学化。

企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不要过于谨慎控制规模,浪费掉资源;也不能急于扩大范围,结果力不从心,无法收拾。企业强大了,再进行各种融资就容易得多。

2、重视培养无形资产。

3、加快中小企业财务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而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财务管理混乱。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部门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企业对筹资没有准备。不制订具体的筹资计划与方案,融资当然困难,而且即使筹集到一些资金,也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结果令融资问题雪上加霜。中小企业要建立起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4、勇于尝试与创新新生的融资方式。

现今,新产生的融资方式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资金互助组织融资等多种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加以尝试。如果行不通,还可以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协议贷款、利用民间力量吸收多方投资等手段来解决融资问题。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信用保障体系的建立。

社会信用体系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县已被评为“金融生态示范县”,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国民诚信教育力度,全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行信用公示制度,用社会舆论监督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

2、大胆开展金融创新,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全力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积极大胆创新,扩大自己的服务内容。关于对待中小企业,提出两点建议:(1)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从其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股票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出货单质押贷款、国内信用证券等业务品种。(2)针对中小企业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服务项目。

3、要从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三方面入手,以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与各类公司客户构建起良好的伙关系,形成银企互动、互惠共赢的格局。

五、下步工作措施

1.围绕增加贷款投放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工作。

充分利用我县被列为金融生态县的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和项目融资争取力度,会同发改、经信、工商联等单位,做好融资项目的筛选、推荐和对接工作,认真追踪落实银政企对接集中签约项目到位情况;坚持按季组织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按月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引导金融机构适应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新要求,切实抓住信贷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加大对重点工程、新兴产业、节能降耗、三农和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着力增加贷款投放。

2.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支持国家专业银行县支行与重点投资项目和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并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大力支持农村信用联社和市商业银行**支行发展,继续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尽快完成新设立的商业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报批工作,加强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促进地方金融民间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支持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来我县拓展业务,保持异地融资平稳较快增长。争取1家上市公司实现证券市场再融资,助推2户工业企业进入上市辅导程序。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行订单质押、存贷质押、企业联保、中小企业业主贷款、城乡居民小额信用贷款。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放大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系数至5倍以上,逐步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深入开展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启动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制,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金融服务网点,加大农村atm机、pos机和转账电话投入,进一步增强涉农金融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

4、促进保险、证券和融资中介业的规范发展。

建立融资中介公司风险防控机制,积极引导融资中介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加强保险和证券业的督促检查,坚持制止违法集资、揽储和保险促销行为,进一步规范融资中介、保险和证券业市场环境和秩序,促进融资中介、保险和证券业健康有序发展。

5.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全力维护我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城乡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和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安全。进一步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第9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韶关市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发展中仍面临工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间缺乏协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端项目引进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培育和引进龙头骨干企业。

关键词:

工业;韶关;珠三角;创新驱动

一、韶关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韶关市是广东的地级老工业基地,但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工业经济总量与周边的清远、河源、郴州和赣州等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现阶段,韶关市工业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2014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13户,超50亿元的仅3户,超100亿元的仅1户。

(二)发展方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韶关市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但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钢铁、电力、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和玩具等传统支柱产业,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能耗较高和污染严重等问题,缺乏能够体现韶关特色与优势、具有高成长性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工业经济仍处于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2014年,韶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16%,远低于全省2.40%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重仅为7.5%,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研究机构。

(三)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间缺乏协作受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产业政策等限制,韶关市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块状经济内同质化现象严重,低价竞争形势严峻。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速度慢,“集”而不“群”问题仍较突出,很多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从有色金属产业来看,凡口铅锌矿、韶关冶炼厂和丹霞冶炼厂等龙头企业都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环节,而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制成品以及终端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很少。从钢铁产业来看,韶钢虽然已开始生产特钢产品、船板、工业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但由于与本地下游产业链企业,如汽车零部件、液压油缸、铸锻件、发配电设备、矿山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缺乏相互协作,以及对下游产业链企业培育不够,造成本地企业对特优钢产品的二次制造需求少。

(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端项目引进难度大韶关市属于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市、县(区)的财政资金都非常有限,对产业园区投入的建设资金不足,园区道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同时生产业以及生活配套发展缓慢,导致招商引资的“软硬件”都存在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的引进落地,特别是缺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目前,韶关市产业园区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为空白,投资超10亿元项目仅5个。最大的示范性省级产业园———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虽然引进了300多家企业,但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7家,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新成立企业26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09家,占投产企业比重不足50%。

二、推动韶关市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1.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融入珠三角发展步伐,重点围绕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特色轻工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到韶关投资,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等资源为韶关工业发展服务。完善投资审批办证制度和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工作机制,落实和完善招商引资和考核奖励的有关政策,使招商引资的政策更加切合实际、举措更加得力、成效更加明显。2.主动配套服务珠三角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充分利用实施《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战略机遇,加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与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对接与产业协作,引导一批项目主动配套服务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此扶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壮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推动钢铁深加工、有色金属等行业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为珠三角制造业发展提供先进基础材料配套;推动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力争在珠三角汽车制造企业配套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粤北汽车基础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液压油缸、大型铸锻件、齿轮传动装置的生产技术优势,开发高端智能产品,拓展配套新领域,力争为珠江西岸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等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1.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工业骨干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重要研发平台。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扶持、行业共建、市场运作”的模式,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机制,积极鼓励大型工业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科技资金、科研机构、人才、政策等方面帮扶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范围内,选择一批在关键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为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2.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合作设立研究中心或创新基地、联办博士后工作站等多种形式,以及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建立紧密的关系。大力推进与广东省科学院的战略合作,积极发挥华南理工大学韶关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液压机械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功能,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在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高性能特种钢铁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围绕特色园区、特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办好液压油缸、铝箔、有色金属材料3个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公共研发平台和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仪器共享协作、检验检测等开放。3.大力发展新型企业孵化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孵化器,重点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前孵化器、大型孵化器,打造“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启动韶关市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二期项目建设,创新生产领域的孵化器,依托科研机构创建有机材料专业孵化器。鼓励支持大众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大众的“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创客中心,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文化,鼓励“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

(三)力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1.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BOT、TOT、PPP及其组合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主导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工人培训、特色功能仓储物流设施、产业特定要求的管网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建设,以园区特色功能吸引特定产业集聚入园发展。催生和吸引相关配套服务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和工业设计等,降低企业生产营销成本。2.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向特色园(基地)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各类开发区专业化和特色化,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专业园和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莞韶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曲江华南特钢深加工科技产业园、新丰稀土特色产业园、韶关市紧固件产业园和曲江食品专业园等特色园建设,积极建设华南120万吨优特钢精品基地、乳源铝箔特色产业基地、韶关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将特色专业园(基地)打造成为全市产业的聚集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试验区、城市的新城区、和谐的示范区,成为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3.加强园区功能整合提升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空间整合、城乡统筹”的原则,结合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广东省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分阶段有序推进各类产业园区的整合提升,通过整合功能雷同、特点互补的产业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推进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完善,实现园区的错位发展、功能叠加和优势再造。

(四)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按照“固龙头、强龙身、带龙尾”原则,以壮大企业规模、带动中小企业和提升工业经济实力为目标,大力培育与引进一批主业突出、业内领先和潜力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并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1.着力培育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制定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措施,鼓励韶钢、韶关卷烟厂、东阳光、旭日、韶关冶炼厂等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联合、协议转让、参股并购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原则,密切与国家部委、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内地优势企业、知名民企的联系对接,力争引进1—2家规模大(产值超50亿元)、科技含量高、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2.大力扶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选择若干总部在韶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潜力大和带动性强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引导企业向专业化生产、精益化管理、自主化创新、集约化经营、信息化带动、品牌化运作等方向发展,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辐射、质量保障、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专心做强核心业务,主动调整剥离上下游配套部件生产业务,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形成完善的协作配套生产体系。3.积极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投资,在信贷担保、项目资助、平台建设、政策优惠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继续建设韶关市科技企业创业园、韶关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仁化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南雄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指导、管理咨询、培训业务、信贷担保、安全保卫、办理证照等全程服务,并提供厂房租金、水电规费、工商税费、人才优惠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落实韶关市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领域。

[参考文献]

[1]田丰,杨兴锋.“双转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实践———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调研报告[J].学术研究,2011(7):15-25.

[2]曹姣星.韶关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论坛,2015(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