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经济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政策;民营企业:借贷危机
当国际、国内共同回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走过的10年路程,以及所取得骄人成就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人们怎么能够忘记:“中国将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同的待遇。”这是中国加入WTO时关于经济政策方面对于国民待遇的承诺。“中国企业”,民营企业当然包含其中,理所当然地要享受国民待遇。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在过去的十年里,民营企业始终是在国企与外企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非常艰难地成长。10年里,凡遇到调整、紧缩政策和办法出台时,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首当其冲的注定是民营企业;凡遇到宽松、扩大、扶持政策和办法实行时,又必然是国有企业的天堂,往往没有民营企业的份儿,至于那些国有垄断行业国企,更是优惠政策独享,国家优质资源独占,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例如,自从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和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导致经济过热,引起2004年政府开始调控,把正在步人重化工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民营企业统统汇聚到了加工制造业,从而,直接导致了后来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到巨大的损伤。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电信、能源等7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2008年,由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迅速扩至全球,中国为使增长投放4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汽车、铁路等大型国企分享了这个大蛋糕,导致中国经济面临“硬着路”风险,为此,国家及时作出调整,紧缩银根,压缩信贷。民企因此竟因资金问题纷纷停业、倒闭,老板“跑路”,遭到空前巨大重创。实践中,国家注意到了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诸多政策瓶颈,于2005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民间资本可“非禁即入”。令人遗憾的是,随后的5年,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政策虽好,但不能得到贯彻落实。2010年,国务院再次颁布鼓励民间资本的被称之谓“新非公36条”政策,又一年多过去了,相关实施细则仍在研究中,并且,一些已经出台的办法,比如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等,也同样没有很好地落实执行。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可谓艰难重重,从年初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到民间借贷危机的恶化,“跑路”的民营企业老板不断出现。民营经济形势比2008年还严重。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严肃指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戏谑时更为复杂严峻。
对于中国民营经济而言,只要你政府给点阳光,它们就会异常灿烂;只要给予应有的国民待遇和一些必要的引导、鼓励、扶持政策,并且,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中,得到贯彻落实,中国民营经济一定会十分抢眼。虽然人世10年中,民营经济未能充分享受国民待遇的阳光雨露,它们仍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全国工商联《2011-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分析报告》中表示,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经超过900万家,注册资金总额近25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近1.5万亿元。内资民营经济2011年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4.2万亿元,占全国的58.9%;1-11月出口总额超过5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国的1/3。截至2011年9月。全国私营企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万个,全国近70%的私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50%-60%的税收,60%~70%的GDP,解决了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农村转移就业。同时,民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都具有十分强烈的创新和创造意识,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群众基础。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促使低端就业领域的中下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真正成为内需消费的主导力量。而在稳定外需规模方面,因其极大灵活性,船小好调头。能够敏感地捕捉外需出现的新变动,做出快速供给反应也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时间,这为改善外需过快下滑的局面、短期内保持外部需要有很大的互补性。毫不夸大地说,民企乱,则必会激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会的和谐稳定遭到重大冲击。・而对于国家实施的惠民生、扩内需、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决策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对此,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政府已未雨绸缪,“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未来保持可持续增长的保障。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一定要和中央政府统一思想认识,步调一致,同心协力,真正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