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环境调查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调查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调查方法

第1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一、结果分析

1.学习方式与途径问卷调查。关于网上学习的途径或方式,共设计了14个相关问题,收回有效问卷80份。(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非根据老师的要求(选项1,14.6%),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选项3,57.1%)或根据计划进行(选项2,46.2%)。学生上网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多于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46.2%和38.4%),而在线做英语四级题的则更少(21.6%)。学生上网交流对象较多的是和自己的同学或朋友(43.5%),出现问题时有33.8%的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但是和英语老师及外籍教师通过E―mail沟通的只有24.3%。上网学习途径上,34.9%的学生同意要到附近的网吧去学习;33%的学生选择到学校的网络中心去上网;只有14.4%的学生有自己的计算机上网学英语。但也说明学生要学习英语并不太方便,网络环境不够畅通。从完成练习情况上看,30.8%的学生表示可以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26.8%的学生不能,其他学生态度不明确。

2.学习效果与建议问卷调查。关于网上学习的效果及意见设计了13个问题,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见表2)

(1)网上学习对英语技能和综合水平的提高。学生认为通过网上学习,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认为提高最快的是阅读能力(64.8%),其次是听说能力(55%,此处更多的是指听力能力),此结果和表二中学生对网上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中关于英语技能提高的结果一致。63%的学生认为网上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综合英语水平,认为网络对英语学习很有帮助的达到65.7%。认为通过网络学习自己英语成绩提高很大的占44.3%,略低于以上几项。

(2)学生的建议和要求。从调查表中可看出,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过程中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93.2%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推荐英语学习的网站,76.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在网上帮助修改作文,77%的学生希望在网上和老师交谈,58.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检查和督促自己的网上英语学习。这一方面说明在网络环境下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学生缺少足够的元认知策略而无法决定取舍,有人将其称为漫游中的迷航(disorientation)和认知超载(overload)(张建伟、孙燕青:2004);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平时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关注还不够,还需要加强。

(3)网上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对比。对于此项内容,有将近一般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而认为网络教学效果好的学生多于认为传统教学效果好的学生(分别是37%和14.6%),说明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的兴趣较大。

二、讨论与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培养。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这个文件融合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胡壮麟:2004)。《教学要求》中提到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学模式应“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

网络环境首先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改变了多年来“填鸭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局面的状态,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者”、“指挥者”、“组织者”、“促进者”),帮助学生完成所提出的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安静:2004)。开展网络教学后个性化教学展现的更加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英语水平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学习,可通过电子邮件和老师交谈、沟通,及时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优势。外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众多的优势,使得听、说、读、写各种语言技能得到综合运用(张璇、顾晔:2003)。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网络教学对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口语和翻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网络和课堂教学的相结合,通过自学+辅导和面授的方法,最终完成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

三、结语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是对传统外语教学的深刻变革,是社会认知的外语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张璇、顾晔:2003)。尽管在调查和实验中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外语教学的广阔前景是不容质疑的。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枯燥的外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断普及和优化,相信网络教学的模式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网络外语教学的优势也会越来越突出。

第2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1 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1.1 审计监督面窄

根据审计署的规划策略来看,要求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和省级单位机关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环境审计调查并将审计报告做好交到有关部门,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来说环境审计报告可不必一年实施一次,做到适当审计即可。但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级地区仍然要每年至少做到一次环境审计。随着技术的创新逐渐将环境审计推广到更远的地区和领域,逐步实现环境审计的多元化。从这些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环境审计的力度依然不够,没有将环境审计的工作做到普及化,审查力度并不够,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环境审查和监督力度。

1.2 审计内容基本上仍局限于资金财务

起初都是一些财务审计、工程项目造价审计,环境审计是即这些审计项目之后的又一类相对独特的审计项目。目前我国工程师都是针对一些财务收支的角度来进行审计,好多审计人员只是认为审计工作主要是进行资金的审计,确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成正常的比例即可,但是其忽略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对环境的污染、损坏、破坏程度进行实地考察的审计,仅停留在了审计项目的表面,并没有将审计工作做到追根述源的审计,要将监督工作放到首位。

1.3 审计方法沿用传统的方法体系

由于环境审计项目是近些年来刚刚出台的新项目体系,所以很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都对新形势下的环境审计工作没有实质性的理解,认为和以往的财务会计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财务审计工作是对一项工程的账目做出明细的审查和统计,而环境审计工作是对自然环境的所受的污染程度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科技需要创新,时代需要进步,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停在原有的时代,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环境审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

2 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

2.1 传统审计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分为六个重要步骤,其中包括:检查和记录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这六部审计方法是传统方法当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就是在现在的状况条件下对已有的资产进行统计和归类,主要检查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设施是否完好以及运转状况。观察:就是有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对环境资源的状况进行审计,看其是否良好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也会对工作人员在环境审计工作问题中做出的对策做出分析,调查看其是否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影响,有益于环境的保护与审计工作的实施。询问:这一调查方法比较适合小范围的调查,例如对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区的居民进行实地调查,询问当地的环境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调查结果更具有权威性,是根据实地考察才得出的审计结果,这样就会更加的贴近生活实际。重新执行:在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当中,这一方法适用的较为普遍,此方法就是将准备要调查的资源环境再次的经过审计人员实地的调查,例如对某地区的水体进行检测,在做此项检测之前不仅要依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参考数据,为了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应该让审计人员再次对该地水样实施实地检测,经过最终的检测结果才是符合审计的标准。分析程序: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的审计领域已经普遍得到运用,有关部门会提供一些审计的数据供审计人员使用,例如提供一些资金的结算、账目的支出、能源消费、环保统计预算等数据,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可以依据此类数据展开研究,为资源环境审计做出进一步的评价,此类方法还可以检测出原审计信息与新审计信息的偏差之处。

2.2 创新式审计方法

新式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合资源环境的取证,而新式的审计方法则比较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新式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当前的情形看应主要推行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回复费用法、防护费用法、调查评价法、决策和风险分析法等几种方法。

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是新式审计方法当中的一种,是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尽最大的可能实现资源使用的一种方法,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和水资源,尽最大的女里谋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换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就是使边际效用最大化。

资产价值法:不同的环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地价或是宅价,资产价值法比较适用于审计人员对于某一地区环境的调查,通过审计可以计算出资源环境为经济效益提高了多少的百分点。

人力资本法:专门适用于一些环境较差的地区,审计人员通过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例如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等一些费用。此类费用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差而导致人类身体受到危害所花费的,简称人力资本费,此种计量方法更加实用与一些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企业,例如炼钢厂、白灰厂等漂浮污染物较多的工厂。

恢复费用法:由于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其经济效益就会下滑,此类方法适用于计算改善环境条件所花费的资金数目,经调查研究来看此方法更适用于环境中废水的治理或是消除烟尘等环保项目。

防护费用法:在新的审计方法中防护费用是有史以来提出的最新的审计方法,此方法主要被应用于防治噪音或是光污染的花费上,做到尽量的消除或是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如今应用于较多的领域是施工地或是建筑区域等噪音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第3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

第三条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

第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

第六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二章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

第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第十一条环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环境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者阻挠: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环境统计资料,检查与环境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环境统计数据;

(二)统计报告权:调查人员必须将环境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环境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二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变动环境统计人员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环境统计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章环境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环境统计调查项目,必须事先制定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供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及说明、供整理上报用的综合表及说明和统计调查所需人员及经费来源。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可以定期调整。

第十四条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经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由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由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编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可从已有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整理加工得到所需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年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度统计调查;季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三)编制新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充分征求有关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五)地方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六条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统一编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

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属无效报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七条环境统计调查表中的指标必须有确定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计算方法和汇总程序等作出统一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环境管理需要,补充制定地方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等作出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开展环境统计调查。

环境统计调查中所采取的统计标准和计量单位、统计编码及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

第十九条在环境统计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应当按照自动监控、监督性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以及其他方法综合比对获取。

第二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国家建立环境统计的周期普查和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适时校正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周期普查外的其他年份,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定期抽样调查,并根据环境管理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

第四章环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环境统计资料,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

第二十三条环境统计资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开展各类环境保护考核,需要使用环境统计资料的,应当以环境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使用环境统计资料进行各项环境管理考核评比,其结果需经同级环境统计机构会签。

第二十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其组织实施的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含调查汇总资料及数据),报送环境统计机构。

前款所述的环境统计调查结果应当纳入环境统计年报或者其他形式的环境统计资料,统一。

第二十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环境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环境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提供《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外的环境统计信息咨询、查询,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环境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环境统计机构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环境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环境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环境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环境统计方面,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和表扬,每5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专项表彰。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制发环境统计调查表的;

(二)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

(三)妨碍环境统计人员执行环境统计公务的;

(四)环境统计人员、的;

(五)未按规定保守国家或者被调查者的秘密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关于统计规定的行为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现状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和栋梁,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优势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1],不仅在3个必修模块中始终贯穿“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选修模块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切实把握辽宁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并剖析其中的问题以改进现状,开展了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与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在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的范围内(教师样本来源于全省)展开的,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为了较为全面、便捷地了解实际情况,学生目标群体选取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教师目标群体为各级高中的地理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教师问卷80份,经过认真鉴别和整理,剔除无效样本,确定学生有效样本数为326份,教师有效样本数为7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1%和97.5%。

2.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由两大部分构成:个人基本资料、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分别为21和25个题目。问题形式以选择题(单选、多选)为主,并辅以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内容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资料。其中,学生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所在学校的级别、所属学区;教师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所在学校的级别。

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为了使调查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从多个角度展开调查。其中,学生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学习意愿、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等;教师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与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使用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均进行了相应的预测试,根据预测试的相关反馈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正式用稿。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经过认真鉴别,确定有效调查问卷,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再将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的频率统计之外,为了解不同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还进行了差异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应试性明显

调查显示:关于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开设状况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教师(85.3%)和学生(87.1%)认为“与高考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高考方案只开设高考选修模块,不作为高考内容的就不开。另外,包括《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内的选修模块只对文科生做出学习的要求,高考必考模块是文科生必学的模块,而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对此模块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高考和学校的原因,只能就此作罢。可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还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和强制性,而且对象比较局限,仅面对文科生,无疑使绝大多数“理科生”失去了接受系统环境教育的机会。

相比之下,学生对《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却有强烈的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2%)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该模块,并认为学习该模块对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选修的意愿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初衷。

2.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调查显示:多数高中地理教师认为《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主要达成的目标是“环境情意”和“环境知识”目标,而对环境行为目标和环境技能目标的重视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出具有综合环境素养的人,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因此仅停留在或偏重于知识层面的环境教育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必须及时改进。

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方法单一

环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环境知识层面,还必须关照到环境情意和环境行为层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调查显示:“课堂讲授法”仍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中采用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或辩论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户外教学法、价值澄清法的采用率却不高,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较好的方法。相比之下,学生更青睐于户外教学法,部分教师也认识到户外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但受到经费、人员、时间、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户外教学法的选用不理想。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4.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性评价

检验教学效果离不开评价这一环节。调查显示:考试类(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等)的结果性评价方法是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乐于选用的方法,主要是实施起来方便;过程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采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户外教学法采用率低,直接影响到评价方法的选择;二是过程性评价方法实施起来较费时费力,而且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环境教育的评价重点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观念的形成、技能的掌握、行为的改变。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式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5.高中地理教师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能力欠佳

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是制约环境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虽然多数(88.5%)高中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但学生对他们的环境教育施教能力不甚满意,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着力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考核方法方面做出改进。调查也显示出:绝大多数(94.3%)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应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来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否则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方面均有一定的欠缺。

6.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过于呆板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调查显示:辽宁省地区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多数地理教师(68.6%)和学生(83.4%)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人教版的教材不太能满足教学需要。另外,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不断完善,比如“教学案例的选择”“活动设计的实用性”“内容的覆盖面”等,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如多个版本教材搭配使用,必能优势互补,克服某些问题。

三、改进建议

1.优化与规范《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

优化与规范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将有助于高中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进而提升综合环境素养。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应放大选课的自由度,不应是学校硬性规定或是完全服务于高考的需要,限定某类学生为必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的选课权利[2]。因此,应将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需要进行自由选择,这样更为科学、恰当。

2.确保《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科学、准确

目标定位科学、准确,才能确保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选用恰当,进而保证实施效果。一般来说,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识、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环境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目标的定位上不能只强调认知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也要考虑情意方面、行为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力争做到兼顾、不偏废,应将培养出具备环境行动力的学生作为最终的目标。

3.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

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课堂讲授法固然必不可少,但为了达成环境教育的情意、行为、能力等目标,应在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3]。“行为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户外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进而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4]。“价值观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与价值分析法。当然,适用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方法不限于上述几种,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仅凭一种教学方法就能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

4.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评价仍是结果性评价占主导地位,而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对于环境教育评价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结果性评价方法主要检测知识和事实,很难用于检测态度、能力和行为,而态度、能力和行为又是环境教育更为重要的目标。所以,要通过评价来有效促成高中生环境素养的提升,必须对现有的评价方式方法做出相应调整,结果性评价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是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5.加强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在教学案例的选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方面各有优长。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在以一个版本教材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更应如此。另外,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具有本土特点的校本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高中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综合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此开展模块教学,才能确保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质量,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环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3]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核电厂大气环境环境噪声电磁辐射 现状调查

The Program of Non-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Quality Survey A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s

Lin XiaofengZhan ShiquanChen LianjieGao Dongsong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Led.Beijing, 100840)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quality actuality survey around the site of Nuclear Power Plants(NPPs)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And this task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joint during the whole EIA progress of NPPs.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ve laws and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rvey projects of non-radioactive factors, such a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nois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etc. In father, this paper sums up the problems which occurred in the actual survey works.

Key Words:Nuclear power plant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nois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ackground Survey

核电厂厂址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是核电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不仅反映核电厂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水平,也为核电厂选址提供环境保护的参考数据,同时还为评价核电厂施工建设和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提供对比数据。

核电厂厂址周围非放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一般采取已有监测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方式,本文主要介绍核电厂厂址周围大气环境、环境噪声和电磁辐射等现场调查方案,包括获取相关资料、设置监测点、选择监测因子、确定监测方法、制定监测制度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等,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1 所需资料

核电厂厂址周围大气环境、环境噪声和电磁辐射现状调查一般为以核岛为中心,半径5km范围,需要的资料如下:

(1)核电厂简介,包括核电厂的地理位置、规模、厂址周围地形地貌等资料;

(2)长期气象条件;

(3)环境敏感目标,包括敏感目标的数量、规模、分布等情况,以及与核电厂的距离、方位等;

(4)污染源的位置、数量、类型、排放方式、主要污染物等。

(5) 环境功能区划分,确定调查范围内功能区类别,以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

上述所需资料可通过现有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获取。

2 核电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方案

2.1监测点设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1],核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等级一般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数量为2~4个。

根据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设置监测点位,至少在厂址主导风向上、下风向各设1个监测点位,主导风下风向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各监测点具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需要对监测点情况进行说明,并附监测点位置示意图。

2.2 监测因子

核电厂施工过程及运行期间不排放特征污染物,因此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因子一般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等六项常规污染物。

2.3 监测方法

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一般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也称为手工监测。

2.3.1 采样方法

采样环境、高度、流量等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2]等规范文件的要求执行。

采样频率和时段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的要求,TSP、PM10、SO2、NO2、CO、PM2.5日均值每天采样1次,每次连续采样20h;SO2、NO2、CO小时均值每天采样4次(02:00时、08:00时、14:00时、20:00时),每次连续采样1h。

2.3.2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可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或者根据厂址区域大气环境特征和对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进行选择。

2.4 监测制度

核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按照三级要求进行,作一期监测,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连续7天有效数据。监测期间同步收集厂址附近有代表性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最大浓度值。根据厂址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类别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计算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评价达标情况。

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分析重污染时段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 核电厂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案

3.1 监测点设置

根据厂址周围人口分布、地形特征,并结合噪声污染源的位置,按照网格和声环境功能区设置监测点,布点应覆盖整个调查范围。

3.1.1 核电厂厂区监测点

对于新建厂址的声环境现状调查,厂区内共设5个监测点,分别为厂址中心位置和厂界东、厂界南、厂界西和厂界北外1m处。

对于扩建厂址,存在正在运行的机组,进行声环境现状调查还需要考虑现有核电机组及配套设施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噪声现状的贡献,同时要考虑与已建机组本底数据的对比。因此,厂区内的监测点设置要考虑厂界、现有噪声源、与已建机组本底监测点对比等情况。

3.1.2 环境敏感目标监测点

环境敏感目标监测点一般按1×1km网格布设,监测点设在网格中心。对于部分网格点,由于交通不便等无法进行监测的可无需布点。根据调查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数量,一般须包括评价区域内的住宅、学校、医院、集市等声敏感区域。对于厂界附近、较大的集中居民点和固定噪声源处等位置考虑加密布设监测点,对于敏感目标较少的地区可适当减少监测点数量。

3.1.3 噪声源监测点

对于调查范围内的明显噪声源应设置监测点,密集噪声源处加密布设监测点。对于交通干线,声环境监测点位数量应多于5个,重点布设在人口密集或距离厂址较近的道路的路口及两侧20m处。

3.1.4 水域监测点

核电厂一般靠近海(河),水域监测点原则上须按照网格进行布设,由于水域监测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一般以海(河)岸为起点设置监测射线,在监测射线上根据实地情况、面积并结合其水运状况选择3~5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3.1.5 定点监测点

设置定点监测点是为了反映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一般选取厂界内、人口相对密集的敏感区、交通干线、工业集中区等作为定点监测点。

3.2 监测因子

所有监测点都监测等效声级,包括Leq、Ld、Ln和Lmax,对于交通干线监测点还需要统计L90、L50和L10。

3.3 监测方法

厂界噪声监测点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的要求进行监测,其他环境噪声监测点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的要求监测。

现场监测过程中,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晴、雨、雪等)、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测量时间、风向、风速和大气压。每个测点均拍摄照片,用于反映各测点的原貌,同时用GPS进行卫星定位以确定其准确位置。

3.4 监测制度

一般监测点的环境噪声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间、夜间各监测一次。每个监测点每次连续监测10min。交通噪声测点连续监测30min,昼间、夜间各监测一次,同时记录道路上每小时过往机动车流量。定点噪声监测点,每次至少进行24h连续监测,监测一次,由仪器记录每小时的噪声监测结果。一般地区,昼间监测时段为6:00~22:00,夜间监测时段22:00~次日6:00,也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对昼间、夜间的划分规定执行。

3.5环境噪声质量现状分析

分析调查范围内现有主要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等,明确主要噪声源分布。

分析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噪声源的影响状况。

根据监测数据绘制调查范围的污染分布图。

4核电厂电磁辐射现状调查方案

4.1监测点设置

4.1.1 核电厂厂区监测点

对于新建厂址的电磁辐射现状调查,厂区内共设5个监测点,分别为开关站站址和厂界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等。

对于扩建厂址,存在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进行电磁辐射现状调查还需要考虑现有核电机组及配套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同时要考虑与已建机组本底数据的对比。因此,厂区内的监测点设置要考虑厂界、现有电磁辐射源、与已建机组本底监测点对比等情况。

4.1.2 环境敏感目标监测点

一般按1km×1km网格布设,监测点设在网格敏感目标处。对于部分网格点,由于交通不便等无法进行监测的可无需布点。根据调查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数量,一般须包括评价区域内的住宅、学校、医院、集市等环境敏感区域。如果敏感目标较少,可适当减少监测点数量。

4.1.3 典型辐射体监测点

对典型辐射体,如电视发射塔等,则以辐射体为中心,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30、50、100m等不同距离设监测点[6]。

4.1.4 高压送电线路监测点

对于核电厂拟建和调查范围内现有的送电线路都要进行监测。在与送电线路垂直方向,以边相地面投影点为起点,向两侧延伸设置监测点。

按5m间距,在0~50m范围设点,两侧各设11个工频电场强度与工频磁场强度监测点。按2nm间距,在0~2km范围设点,并在边相地面投影点20m处加设一个监测点,作为无线电干扰场强超达标的评价点位,两侧各设14个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点。

4.2 监测因子

电磁辐射监测因子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和射频综合场强等四项。

4.3 监测方法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依据《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7],每个测点分别测量离地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依据《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8]进行,每个测点位置上分别测量离地不超过2m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射频综合场强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9],每个测点使用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分别测量离地1.7m~2m的射频综合场强。

现场测量过程中,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晴、雨、雪等)、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测量时间、风向、风速和大气压。每个测点均拍摄照片,用于反映各测点的原貌,同时用GPS进行卫星定位以确定其准确位置。

4.4 电磁辐射现状分析

分析调查范围内现有主要电磁辐射源种类、数量等,明确主要电磁辐射源分布。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各监测点电磁辐射监测值变化范围、最大监测值。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计算各监测点超达标情况。

根据射频综合场强监测数据对居民区进行环境辐射电平标注。

5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天气状况、监测时机的选择、监测仪器扰民、仪器电源的保障、人员操作过程、大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等。

6 结论

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核电厂大气环境、环境噪声和电磁辐射现状调查方案进行介绍,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以后的相关专题调查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7 参考文献

[1] 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S].

[2]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S].

[3]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4]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S].

[5]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S].

[6] HJ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S].

[7] DL/T 988-200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S].

[8] GB/T7349-2002.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S].

第6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评价影响存在的问题

1、程式化的空泛说教

评价报告编制者的生态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评价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匮乏,或根本没有从事生态系统特征,动、植物群落,动、植物物种鉴别和生物习性的调查与分析能力,致使生态影响评价仅停留在宏观定性的分析上,或将生态学理论的说教生硬地套用于评价项目中,将评价报告编制成教科书式,与建设内容所导致的生态影响现实情况脱节,不管工程地域空间、工程内容组成和生态对象相同与否,评价文本形式和评价内容都表现雷同,不能反映具体项目的生态影响程度和特点。

2、生物生态现状资料不全

在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评价区缺乏可供查询的生物生态历史基础资料,如地域的动、植物种类,群落特征,濒危种类,生物生活习性,迁移特点,食物链特点以及生态系统特性等,评价者无法准确地判断天然气管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加之,评价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现场调查不深入,导致生物生态现状评价避重就轻,难以真实反映评价区的生物生态质量和动态趋势。

3、评价工作的实践环境薄弱

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由于生态评价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国家和地方定量指标和标准,因此,极易将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理解为无所不包,认为理论上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要素(动、植物)、非生物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地质等)和社会要素(人口等),始终难以摆脱水、气、声、固评价的困扰。岂不知,天然气管网建设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动物和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繁殖地和觅食地生态环境、土地质量和利用方式的影响,评价的方法也是非常具体的,生态措施要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知识"观念和方法的更新不及时

虽然《生态影响导则》已经颁布实施了一年多,但仍没有摆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评价的束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观念落后,评价理论和方法更新不及时。在生态保护措施制定方面,依然采用种行道树、建防护林、铺草坪等防污减噪、防止水土流失的传统措施,很少吸纳新的生态工艺、先进的生态技术和优良的植物品种。

二、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

1、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

建立系统而完善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要素,对于评价过程中的生态调查、影响预测、方法选择、经验积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将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的评价工作特点提出了主要工作内容和实现目标。

2、评价范围

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是,调查和收集有关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资源等资料,掌握自然环境的类型及主要动、植物群落状况,关键物种生育、生息地的环境状况等,全面分析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物种和典型生物群落。因此,要求评价工作者正确地把握评价区地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评价区的生态完整性。确定评价工作范围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影响导则》的规定,即统筹考虑生态完整性,施工期、运营期和项目结束的全部活动所造成的直接生态影响及间接生态影响,全部活动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程度及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总之,应综合把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和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此外,项目区域所涉及的自然地理要素单元和生态单元界限也可作为评价范围的参考边界。

3、对象及评价方法

3.1评价对象

以天然气管网建设所影响的生态环境类别为对象,确定作为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依据地域生态环境特征,筛选重点关注的动、植物物种和群落类型,与生物生态环境相对应的食物链特征,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特殊性等;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判别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土地的类型和用途。

3.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的选择只有紧密结合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特点,才能恰当有效,不仅要与所选定地域生态系统的特性相对应,而且要与重点关注物种、群落的生态特性相适宜。根据《生态影响导则》的要求,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有不同的评价深度,因此,生态调查的方法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必须强调指出,采用现场实地进行的全面调查、路线踏查和典型抽样是最基本和科学的方法。

3.3调查结果与影响预测

根据现场调查对评价区内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表水体、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动物种群及活动现象进行分析鉴别,依据调查结果对生态系统类型、重点关注物种和生物群落进行科学判定。对于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生物物种和特殊种群、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状况,认真梳理重点关注物种、群落与其他动、植物在食物链上的生态关系。首先,对与天然气管网建设相关的生物栖息环境的消失、生存范围的缩小、重点保护物种及野生动物迁移路径的空间等进行预测;第二,分析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群落的生息环境的变化以及伴随其变化对地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程度,参考类似案例进行定量、定性的预测;第三,根据项目占地的面积和类型,结合占地影响的时间和强度,预测区域植被。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和趋势。

4、生态保护措施以及评价

根据天然气管网建设施工期、运营期对生态保护目标或评价区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分析和预测结果,按照生态影响的对象、方式和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恢复方案。例如,确保施工期管线两侧植被不受扰动或破坏,采取围挡隔离、护坡工程和植物绿篱等措施。如果天然气管网建设对特殊生态敏感区、重点生态敏感区等特别需要保护的生态系统有影响时,应提出采取回避的措施;对一般生态区要采取减轻措施或其他的生态保护措施等,并深入分析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

三、天燃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强化生态影响的现场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行《生态影响导则》十分注重生态现状调查,细化了生态现状调查内容。生态现状调查是实施生态影响评价的第1步和前期基础性工作,是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更是生态保护措施有的放矢和可操作实施的前提条件。生态影响评价现场调查就是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现场观察、定点详查、样方调查、走访座谈和取样分析等,对管线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类型、生物资源、气候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考察、取证。采用卫星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手段无疑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的重要途径。对跨越空间范围大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由于各地生态环境千差万别,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又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要使评价结论真实可靠,就必须进行综合调查,制订周全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

2、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生态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等均有国家或地方标准可供评价土作者-遵循,而生态质量评价还没有被普遍认同的国家或地方标准。现阶段,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般是由评价土作者润行采用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目标分解法加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联系,在生态影响评价中指标的取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生态指标的有效性及与建设项目的关联性因评价报告编制者一不同而异,指标处理随意和指标表达方式繁简不一,没有可比性。因此,今后构建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使各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反映评价区生态质量现状、生态影响程度和生态影响防治目标,通过各个指标的定量化,使生态影响评价从定性描述为主发展为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精确性和可比性评价并重进行。尤其是管线穿越某些特殊生态敏感区时一,定量方法更能较好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影响程度,并作出较科学的评价结论。

3、改进生态影响评价模式

天然气管网建设的传统生态评价对野生动、植物,农林植被,农业土壤,水土流失等多采用单要素评价法,各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评价薄弱,难以得出较全面定量的评价结果。今后的生态影响评价应积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子关联分析法说明各个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连带影响,以便很好地反映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程度,确定减缓不利影响的综合生态措施。

四、结束语

在天然气管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影响评价土作。天然气管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以生态影响为重点评价项目,针对建设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可能情景和具体生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上官铁梁.浅析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J].山西化工,2013,01:46-49.

第7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实践;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开放的新课程观念,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就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虽然乡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直接源于学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感知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探究地理问题,注重基于乡土实际的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更承载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的职责。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新时期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学校是学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环境之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选择引领学生从认识校园生态环境开始认识家乡、国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校这一“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1.“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设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的地理环境,其所包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可谓非常丰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对校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为地理实践教学所要调查的内容,是有效开展“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考,“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校园植被调查:学生实地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现状、分布及植被覆盖情况,实地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绘制图表并提出校园绿化、美化建议。

(2)校园温度湿度调查:学生选择多个测点,使用阿斯曼温湿度计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各点的温度及湿度,比较不同地点的温湿度值,绘制图表、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校园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学生实地观察,总结归纳用地类型种类;实地测量各类用地的面积,利用实测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园噪声调查: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楼、操场、绿地、临街、临近主干道等测量点,多次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噪声值,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校园垃圾污染调查:学生多时段对校园内垃圾进行观察、拍照,调查垃圾箱的数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产生原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整改建议。

(6)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学生多时段对对校园全方位观察、走访、拍照,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消除隐患的可行性报告。

2.“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商定调查内容,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从中发现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内容,商定研究过程,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培训相关仪器的使用,做好人员分工与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查;教师全程调控,给予指导。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去经历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进行知识讲解及方法介绍。

这一阶段,各组分别实地调查、测量、绘制图表,并反复检查测量内容,认真核对测量数据,按照分工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交流分享——撰写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及成果展示。

学生对测量数据分类、归纳、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形成科技小论文及课题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乡土地理,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喜欢。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是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前不久,我们从新闻中得知,目前许多大型外企纷纷搬离海淀区,大举东迁,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安静的、可供商业谈判的就餐环境。近来,新闻中也经常有关于餐厅噪声扰民的报道。这些报道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几位同学开始查阅资料、做调查,希望能在这方面做点什么。我们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餐厅声环境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餐馆就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餐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目前国内的餐馆本身设备以及顾客本身素质等诸方面的问题,餐馆的就餐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餐馆中各种噪声,不仅影响人们就餐的心情,更影响长期在餐馆就餐的人以及餐饮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以海淀区的几个餐馆为例,仅有少数几个餐馆尚能提供比较安静的就餐环境,其余大多数餐馆人声嘈杂,吵闹不堪,尤其是一些如双安食府这样的顾客极多的餐馆,声环境更是亟待改善。有关资料表明,长期接触强噪声,可能导致高频段听力下降(听力损伤),如果病程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继续下降,并以4000hz为中心向两侧扩展,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500、1000。XXhz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会话有困难),造成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血压不稳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获得成功申办2011年奥运会的机会,又加入了wto,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将来到中国。无疑,中国的各类服务设施将给他们产生重要的第一印象。为此,有必要缩小中外服务设施方面的差距,以使中国在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改善餐馆的声环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科学领域在此方面尚属空白,较之国外同类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国外部分餐馆在醒目处设有噪声标志,已使顾客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噪声较小的餐馆就餐,而国内这方面管理还很不健全。根据“张家口公众网”的信息,目前国家标准中包括城市区域、工业企业厂界、铁路边界、机动车辆、机场周围飞机、建筑施工场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汽车定置等项的噪声标准及测量方法,而对于餐馆噪声则既无标准也无测量方法的法律、法规文件,有待于政府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控制餐馆的噪声污染。

为了更好地研究本课题,我们还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饭菜质量和餐厅环境作为选择餐厅依据的被调查者各占被调查者总量的40%,而对于高低档餐厅之间的差距,认为饭菜质量、餐厅环境、服务质量的被调查者几乎各占1/3,这说明人们对于餐厅环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在被问及餐厅噪声的具体危害时,多数只了解它对心理方面的影响,而对噪声的其他危害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目前人们对餐厅声环境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根据我们的能力,选定“北京市城区餐馆声环境情况调查和噪声的测量与分析”作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对北京市城区餐馆声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对餐馆噪声进行测定与分析;向群众宣传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可行性论证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餐馆噪声的标准及测量方法的法律、法规文件,国外也只是通过设置标志来进行一般性的管理,相对于其他噪声源的控制、管理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就说明国内外在餐馆噪声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今天,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研究餐馆噪声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控制餐馆噪声可有助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好地吸引外资,使中国在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我们正在努力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条件。

1.课题组成员特长及分工

(l)研究该课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我们可通过查阅资料,学习关于噪声的基础知识、噪声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噪声的主要危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噪声测定的时段及测量地点、掌握数据分析处理、函数拟合的一般方法,了解决定、影响餐厅声环境的主要因素。我们查阅的主要文献除了网上资料外,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以及各项国家标准等。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同学各有所长,并且富于合作精神。郎瑞田同学的特长是计算机编程,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对环境问题有浓厚的兴趣,主要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函数拟合及研究报告的撰写;张梦溪同学擅长搜集、获取信息,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主要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数据的实际测量工作并辅助郎瑞田同学撰写研究报告;臧鹏飞同学有数学特长,逻辑思维缜密,将在安排实验进程、统筹规划、算法设计方面发挥他的特长,主要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实际测量、最终成果解释的工作。另外,查阅资料等工作将由以上三位同学共同担当,组长由郎瑞田同学担任。我们几位同学将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从而使课题研究更顺利地进行。

2.实验条件

我们考虑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环境噪声测试分析仪(挪威nosonic公司生产)和噪声暴露计(浙江杭州声学仪器厂生产),这些仪器我们都在向有关的科研单位申请免费提供。以上仪器都已获得国际认证,可以使我们的数据测量更加精确。本研究除了需要以上专用仪器外,还需具有的设备、仪器有:计算机、复印机、matlab计算机软件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经多方联系,解决方案如下:复印机可以借到, matlab软件目前已经在郎瑞田的计算机上安装成功。因此设备问题将得到解决。

3.指导老师

主要的指导老师是周庆林老师。此外,我们还有幸得到了任文堂研究员(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所长、国家噪声与振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有害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和北医三院赵一鸣教授的悉心指导。我们将申请把这一课题作为子课题纳入他们主持研究的“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标准研究”国家级科研课题之内,以求得更多的技术支持,更提供给我们一个为社会做点贡献的机会。

(三)研究方案

本课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海淀区居民对餐馆声环境的主观评价和认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深入查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确定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整理、统计调查结果,了解目前海淀区居民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的认识以及具体对餐馆声环境的满意程度。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第二部分是餐馆实测声环境的评价,我们将选择高、中、低档餐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各5个,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实际噪声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用计算机统计、处理,分析噪声来源和实际危害,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一套量化的不同等级餐馆声环境评价标准,对15家餐馆声环境进行评价,从而了解目前海淀区餐馆的声环境质量以及餐馆声环境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此阶段我们将采取分层抽样、实测分析的研究方法。最后,我们将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号召市民做文明的就餐者。

1.研究假设

我们仔细分析了目前手中的资料,为使研究目标明确,提出以下假设:

(l)餐馆的噪声强度与顾客人数成正比,与餐馆面积成反比。

(2)平均每位顾客制造的噪声随餐馆档次的升高而减少。

(3)餐馆顾客人数在高峰期呈正态分布。

这些假设正确与否,还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研究来证明。

2.研究方法

(1)在调查居民对餐馆声环境的认识与评价过程中,我们将主要使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

(2)在餐馆声环境的测定与评价过程中,我们将主要采取分层抽样、实测分析的方法。

3.研究成果及形式

第一部分:调查、测量的结果统计,主要是直接将问卷调查、实际测量的结果统计制表、制图,汇报出来。

第二部分:初步制定《餐厅声环境的评价标准(试行)》,对北京市城区餐馆声环境进行评价。

第三部分:建议部分,包括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建议、对餐馆改善声环境的

建议和对顾客合理选择就餐时间及地点的建议。

第四部分:论文。

居民对餐馆噪声危害的认识及评价、居民对各餐馆声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与以其客观测量结果的对比及结论、餐馆声环境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的估计等。

4.研究进度

研究进度大体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查阅资料(XX年12月一XX年1月)。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以下问题:

①有关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例如,仪器测量的数据及其意义、数据用计算机获取的方法、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及可持续的最长时间等。

②餐馆中噪声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③设计调查问卷及统计调查结果的一般方法。

④目前关于噪声评价的具体法规及计量单位,以及自行建立一套评价标准的一般方法。

⑤餐馆等级的划分及其依据。

⑥国外高档餐厅声环境情况以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差距。

⑦研究此课题的国际意义和科技意义。

(2)社会调查(XX年1月~XX年2月)。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合适的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收回的调问卷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处理的要点包括:居民对噪声知识的一般了解情况、对噪声各种危害的了解情况、对目前餐馆的声环境质量的满意率以及改善声环境的愿望(包括可能由此带来的价格提升是

否值得等)。

(3)数据测量(XX年1月~XX年4月)。将北京市城区的餐馆按一定的标准(查资料获得)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在每档中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餐馆。在配备了测量噪声的先进仪器后,前往选定的餐馆就餐。

就餐的时间要从就餐高峰期开始之前持续到高峰期结束之后以便完整记录餐馆噪声的变化过程。在就餐过程中,记录餐馆最大可容纳顾客的数量、高峰期顾客的数量等参数,观察餐馆的建筑结构,并且了解顾客在餐馆的行为(主要指发出噪音的行为,即大声说笑、交谈、叫喊等),从而了解餐馆噪声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了居民对声环境的认识和自觉保护声环境的意识。测量结束后结果输入计算机待用。

(4)数据处理(XX年5月~XX年6月)。主要是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问卷的统计处理纳入步骤2)。对采集的15家餐馆的噪声强度对时间作图,然后进行下列分析:

①函数拟合:通过函数拟合确定餐馆声环境与时间(尤其是与高峰时间)的定量关系。

②确定高峰:根据就餐人数确定餐馆就餐的高峰期。

③取平均值:分别在高峰期前后及高峰期取噪声强度的平均值。其中低峰时的噪声强度可以代表餐馆固有的噪声强度。高低峰的差值代表高低峰时段的噪声差异,可以用来描述就餐人数对餐馆声环境的影响,参考各餐馆高峰时期的就餐人数,可以定性地表明各档次餐馆就餐人的素质(平均值之差与就餐人数的比值越大,说明单位数量的就餐人数对环境的破坏越大,素质越差)。

④归纳汇总:将以上各因素汇总起来,得到影响餐馆各因素的权重,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餐馆声环境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⑤综合对比:将各档次的餐馆数据进行综合平均,档次之间进行对比,得出各档次餐馆的平均声环境质量。再将所有15家餐馆的数据进行平均,了解餐馆总体的声环境质量。

⑥主客观对比:将客观测量所得的餐馆总体声环境质量与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悉知居民对餐馆声环境质量的了解程度。

⑦结论解释:把观察、测量、统计所得的结果结合起来,对以上确定的各种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将确定出噪声主频、均值、峰值以及频谱分布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本阶段是此次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也是确定研究成果的重要阶段。

(5)提出建议、撰写论文(XX年6月~XX年7月)。针对研究结果暴露出的问题,向政府部门建议加大餐馆声环境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声环境恶劣的一类餐馆,并向到餐馆就餐的居民提出关于就餐时间、地点选择的合理建议。本阶段是课题的最后阶段,也是落实成果的阶段。

将本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本次研究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并将结果撰写成论文,汇报给课题主管单位。

以上研究方案是我们经过初步研究制定的,由于时间仓促,可能有所疏漏,我们将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方案。

5.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目前的了解,研究中可能存在以下疑难问题:

(l)在同一餐馆的不同位置来集数据,是否会对数据质量造成影响?是否需要在不同地点多次测量?

(2)如何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了解噪声对餐馆顾客的影响?

第9篇:环境调查方法范文

(一)课程目标定位课程目标如何定位,将决定着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其他环节。关于“你认为高师院校环境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哪方面(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35.1%的学生选择“环境知识”,75.3%的学生选择“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8.0%的学生选择“环境技能的训练”,68.6%的学生选择“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37.8%的学生选择“环境教育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可见,学生认为“环境情意”目标、“环境行为”目标较为重要,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教育方法与能力”对于未来教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关于“在‘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何种方法(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97.3%的学生选择“课堂教授”,31.4%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或辩论”,10.8%的学生选择“野外考察”,4.9%的学生选择“角色扮演”。可见,“课堂教授法“仍是广大环境教育教师最为青睐的教学方法。关于“在‘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你认为老师采用何种方法效果好(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73.5%的学生选择“野外考察”,33.5%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或辩论”,33.0%的学生选择“课堂讲授”,21.6%的学生选择“角色扮演”。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关于“在‘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考核(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67.6%的学生选择“撰写小论文”,45.9%的学生选择“演讲或主题发言”,31.4%的学生选择“开卷考试”,15.1%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7.0%的学生选择“口试”。可见,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较为灵活、随意,很少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

(三)师资状况与教材选用师资状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关于“你认为环境教育教师应在‘环境保护’相关课程教学的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56.2%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41.1%的学生选择“技能”,23.8%的学生选择“知识”,还有23.8%的学生选择“考核方法”。可见,环境教育教师应着重在“教学方法”“技能”方面做出改进。教材的选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关于“你们学校‘环境保护’相关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如何选用的(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64.3%的学生选择“无固定教材”,28.1%的学生选择“选用他人编写的教材”,4.3%的学生选择“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3.2%的学生选择“其他”。可见,环境保护相关课程教材的选用状况较为随意,本校教师很少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和编写。

(四)课程开设的影响因素关于“你认为影响‘环境保护’相关课程开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多选)”的题目,调查显示:72.6%的学生选择“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63.9%的学生选择“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52.7%的学生选择“教育资金的投入”,49.0%的学生选择“相关的教学硬件条件”,33.4%的学生选择“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见,影响环境教育通识课开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为紧迫的是师资力量、领导重视及相关教育资金的投入。

二、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开课状况不佳,与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形成反差修读过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环保知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相对较高。当前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修读过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情况不理想,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修读过相关课程。究其原因在于环境教育通识课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关教学或研究机构的支撑,来保证环境教育相关课程的有序、有效的开设。相比之下,学生对环境教育课程却有强烈的需求,绝大多数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环境教育课程,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对于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将环境教育课程设为通识必修课。上述的这一落差,应引起高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做出调整。

(二)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有失偏颇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课程内容配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选用恰当。当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情意目标、环境行为目标的重要性,这些目标应在环境教育通识课中予以强化。另外,作为未来师资的师范生,要在将来的学科教学或相关实践课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掌握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具备相关的教学能力,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教育方法与能力”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师院校的环境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必要强化师范生“环境教育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三)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方法选用实效性差环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环境知识层面,还必须关照到环境情意和环境行为层面,因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当前“课程教授法”仍是广大环境教育课程教师采用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或辩论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而对角色扮演法、野外考察法的采用率却不高,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较好的方法。相比之下,学生却更青睐于野外考察这一教学方法,但由于受到经费、人员、时间、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野外考察法的选用情况必定不太理想。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师资薄弱,教材选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是制约环境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辽宁省的高师院校还没有专门承担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机构,相关专业的教师只是凭个人的意愿进行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申报,而且申报的教师较少,任教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实施起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保证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实施效果。调查也显示,学生对教师的环境教育施教能力不甚满意,认为环境教育教师应着力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方面做出改进。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和参照。当前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选用他人编写的教材,还没有上升到自主编写教材的阶段。换言之,教师很少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编写,也必定会限制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开展程度。

三、改进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与规范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设置根据课程的修习形式,通识课程可分为:通识基础课(必修)、通识限选课、通识任选课。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设置应尽可能丰富多样,可从多种专业角度切入,注重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与拓展,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要。例如,可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健康》《文化与环境》《环境灾害》《环境教育学》《生态旅游与环境解说》《环境化学》等通识选修课,并有意识地从中选取一或两门作为通识必修或通识限选课,进而建立环境教育通识课程群。在强化环境教育通识课设置的同时,高师院校的各职能部门应密切并积极配合,保证课程有步骤、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通过加强与规范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设置,有助于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师范生的综合环境素养与环境教育能力也必将会得到提升。

(二)确保环境教育通识课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准确性一般来说,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知、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1]。相应地,环境教育通识课在课程目标定位上不能只强调认知目标,也要考虑情意目标、行为目标的达成,力争做到兼顾、不偏废,并适当强化情意目标、行为目标的达成。在此基础上,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目标定位还应突出“师范性”,为基础教育师资有效开展环境教育奠定基础。综上考虑,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目标定位除了要达成培养综合环境素养的一般目标,需要适当强化“环境教育方法与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优化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环境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的选用上区别于一般的理论课程。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方法选用,应在兼顾学生兴趣与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创意竞赛、户外参观考察调查、调查汇报发言等),并积极创设条件重视实践类教学方法的选用。在教学中,可结合课程内容,邀请校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或社会环保人士做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演讲比赛、废旧物品手工制作竞赛等课堂内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社区、野外的参观、考察、调查活动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类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环境价值观的确立与环保技能的养成。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根据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目标定位,以及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必须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的选用,注重行动力、能力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境,谨慎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及其组合;尽量采用长期的过程性评价,避免仅以一次或少数几次作匆忙判断;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学生的他评结果,相互对照,互相补充[2]。概而言之,环境教育通识课应注重过程化、长期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的选用。

(四)加强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教育通识课教师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教育能力、教学理念等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环境教育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当前高师院校承担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师,多是自然科学(主要是环境科学、地理科学)背景,缺乏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弱化了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素质教育功能[3]。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并加强师资队伍环境教育综合素养的培训,以确保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另外,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教学与研究机构(如环境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是环境教育师资质量的重要组织保障。因为,此类机构不仅能保证有专职的教师来从事环境教育通识课教学,而且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积极开展以教学改革为重点的教研活动,促进环境教育师资素质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