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思维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科学素养
一、童真童趣,承载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
数学绘本的内核是数学思想方法,它以最直接、最朴素、最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数学的奥秘与内涵。结合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以及思维模式,实施科学化的教学策略。认真分析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发现数学绘本以童真童趣的方式展示出数学知识的奥秘。数学绘本以儿童化的语言,恰当地利用童趣化的故事承载着数学思想与方法,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学生形象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之间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如,“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基本而又不同的概念,华罗庚也曾经说过:“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就是运用较为广泛的数形结合思想。绘本《各国的早餐》在展现了各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也绘声绘色地运用图例、数字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分数的意义。学生兴奋地阅读童趣化的故事,进行图文、数字对话,学生间相互交流,深入理解了分数中整体与个体的意义。
二、深入浅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晶
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隐含特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与总结。如何将其外显出来,数学绘本给予了数学思想方法全方位的渗透形式――基于以学生为本视角,从学生兴趣和爱好出发,以多元化方式简单、形象地展现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绘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渗透着数学数学方法,而又能让学生简单的体会和领悟,从而扎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如,绘本阅读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如下优势:(1)通过生动的图画渗透。关于比较数的大小、数的分类相关知识,都与集合、统计、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关,但是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来说,不易用语言诠释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借助数学绘本中夸张的图画、文字指导与点拨,通过这些情景描述,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提升学生求知欲,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通过简短的语言渗透。“分类”知识中《一起一起分类病》,通过泛话情境、平时的语言渗透将分类思想方法展现出来,图画旁边简短的语句简明扼要,启发学生思考。(3)通过直白的问题渗透。简单易懂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指导、点拨与提示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惯用方法。
三、循序渐进,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
立足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实施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以数学绘本特有的形式,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不断重复,逐渐引导学生领悟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如,从如下几个方面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1)由一发散,逐步类化。《双胞胎兄弟》数学绘本通过七本书,站在不同的角度向小学生介绍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比较思想,包括“数学大小的比较、面积的比较、含单位数字的比较、体积与重量的比较”等。如此,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比较思想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沉淀、思考、归纳与总结。(2)放慢脚步。《世界上最帅的猪》通过引入、隔着数、倒着数等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自然数的相关思想,构建了自然数模型,使学生深化对数量的认识。(3)明了思路。《猜猜看》通过掷骰子、抛硬币等游戏方式,引导分析通过读、画、玩、记、想的方式,不断增强对概率与统计思想的认识。
四、绘本创作,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
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感悟与认知以后,展开绘本创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将领悟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借助图画、文字、色彩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可以编写成有趣的动画片,表达学生内心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内心思想,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学生互动了解,沉淀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学生借助赛跑趣味图,展现出“化直为曲”(滚动球体跑得更快)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学生站在独特视角表达自身感悟,由此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绘本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读物,绘本中蕴含着图画、故事、色彩等非常多小学生喜爱的元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以独有的魅力展现出数学思想方法。应通过数学绘本阅读,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创意思考、实践探究,不断培养数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实验; 培养; 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6-001
现在的学生在科学课上思维的发展,大多处于浅层次,他们只是想着如何完成实际任务,而没有就这个任务进行实质性的思考。尤其是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展示其理解能力的信息。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具有实质性的科学思维的意义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一、创设情境,开启思维
例如在《给冷水加热》一课中,我是通过魔术创设学习情境的。老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红色小袋子,两个大烧杯,一杯装冷水,一杯装热水,然后将小袋子装满冷水并密封好,放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沉到了底部。学生们一动不动地盯着这两个烧杯,过了2―3分钟,他们都惊讶了,小袋子从底部慢慢的浮到了水面。这样一个小小的魔术就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完全地调动起来了,都开始讨论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这样的探究兴趣,和老师一起开展了有效的实验探究,一节围绕给冷水加热的课就开始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举两得。
二、猜想假设,引导思维
在科学的探究课中,提出研究问题后,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种猜想和假设是需要验证的,我们称它为“科学假说”。它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桥梁。它对学生直觉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大有益处。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这一状态时,老师就要加强引导。
例如在《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中,我先让学生点亮自己组的灯泡,学生速度很快,一会就完成了。这时,学生发现有的组的灯泡特别亮,有的组的特别暗。学生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灯泡的亮暗除了和电池是否有电有关外,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我马上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灯泡的亮度。开始时学生觉得有点懵,提出了很多无关的因素,思维太过于散乱,于是我马上做了两个实验,都是一节电池,两个灯泡,一个用并联的方式连接电路,一个则用串联。这样一比较,学生马上就发现原来连接方式不一样,可能会影响灯泡的亮度。在这个猜想的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思考的平台,学生能够把感知和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更高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思维的训练。假如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一致,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体验成功。如果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同样可以使学生重新组合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其经验更丰富,思维更灵活,判断更准确。
三、科学探究,促进思维
小学阶段,不需要学生对科学有系统的认识,也不需要学生掌握很深的科学道理。但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典型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朦胧的认识,逐渐使他们的意识由“经验认识”向“科学认识”转变,为他们将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而产生深远的影响作用。
如《冷水与热水》的教学前,一位学生提出:“满满的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发现剩下大半杯了,奶奶说:是给鬼喝了!”这个问题对好多同学触动很大,之后我让所有同学回家去试一遍,都发现水确实少了。在课堂教学中,将活动的重点放在水的热胀冷缩引起水体积的变化上。学了这一课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热胀冷缩的缘故呀。”我又及时补充,让大家看倒在杯子里的热水上方有没有在冒气,之后告诉他们那是热水在蒸发成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可以说,一杯热水过一夜减少的现象是由热胀冷缩和水的蒸发双重作用的结果。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了新知识。
四、实验设计,活跃思维
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弄清如何选择变量、如何控制条件、如何正确操作、应当注意什么问题等。方案的制定需要通过师生之间开展多向的交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反复的讨论才能逐步完善。在制定方案之前,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帮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目的,然后在不断的交流中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铁的生锈》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先启发学生考虑铁生锈的多种情况,再经过引导或让学生讨论可提出下述3种假设:
(1)铁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
(2)铁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铁和水起了化学变化;
(3)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后引导学生推论这三种假设的正确性并且给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设计、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洁净的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里,并用塞子塞紧。
(2)把经煮沸过(除去空气)的水装满试管,放入洁净钉子,用塞子塞紧。
(1)将洁净铁钉放入试管,其中使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学生最后可得出结论:水和空气(只是其中的氧气)共同对铁反应是铁生锈的原因。这样的方式充分地发挥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也改变他们机械化、程式化的被动学习倾向。
五、交流评价,深化思维
关键词:高中阶段;科学;教学;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80-02
高中阶段的科学教学作为一门高度严谨、高度逻辑、高度公理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科学教学阶段有了质的提升与飞跃。这也就意味着,如何在高中科学教学阶段不断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已成为当前相关教学工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效传输给学生必备的科学知识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正是社会发展新阶段赋予高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具体而言其必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需求。首先,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也就16岁左右,已经基本完成了人脑总重量约90%左右的发育过程,这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物质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之后,在语言、文字、数学、科学等方面都建立起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知识基础。
2.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高殊阶段地位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来看,初中教学所铺垫的理论性抽象逻辑思维在高三阶段能够基本完成,这就说明了高中学生在高三阶段或以上学习阶段的学习思维已基本能够定性,可塑性相对而言比较小。据此,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但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思维基础,对于直接面向社会择业就业而言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分析
传统的高中科学教学在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有诸多的问题,致使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容易模糊教学重点,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坚持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要想在高中科学阶段高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必须以高中阶段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为基础,对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1.高中阶段科学教学教材的调整。高中阶段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者能够在充分遵循科学教学大纲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对现行科学教材加以一定的加工、调整,突出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材结构重要性,并在教材结构上或强调或突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1)教师需要对高中科学知识的结构系统做出调整,构建知识与逻辑的结构系统,与此同时建立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几大关键知识点――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分子学等知识结构的子系统、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章、节知识点的构成情况,最后根据学生心理认知过程对这些章节、知识点进行一定顺序的排列与组合。
(2)科学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种类繁多、实践性强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需要充分融入在上述结构逻辑系统之中,强调实验作为高中科学一大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高中科学教学工作者需要将高中科学实验的重点落在实验设计思想、实验仪器运作原理以及实验数据处理加工的问题上,使科学实验能够更好得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而服务。
(3)高中科学例题与习题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之中。高中科学教学一直以来都立志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科学概念体系的形成于科学问题的解决。通过观察学生学习高中科学知识点的过程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所得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解答每一知识点、每章节后习题的经验。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能够符合高中科学发展变化规律的有效习题并非太多,而是太少了。
(4)增加科学学史的教学篇幅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而言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我们都知道,从科学学发展及演变历史角度来看,逻辑、结构、框架都是随着人们对科学学科思想及科学概念知识理解的逐步深化而发展得来的,尤其是知识框架在科学学科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历经了许多个发展阶段。以高中科学阶段的力学知识点教学工作为例,科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围绕力学介绍这种知识框架的发展情况,分散性的介绍一部分历史事实,这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而言主要发挥到了潜意识促进的作用。
2.高中阶段科学教学方式的调整。一般而言,整个高中科学教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概括为四个子阶段,即过渡阶段、一般阶段、提高阶段以及完善阶段。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过程,作为高中科学教师,最重大的责任就是及时以科学知识点学习难度为依据,建立在教材结构基础之上,对教学方法做出合理选择与应用,不断创造条件最终促使抽象思维“量变”与“质变”的形成。
(1)从现代认知性心理学角度来看,成功的高中科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解各种科学符号、科学图形以及科学公式所代表的科学概念与知识,并将各种关联符号、图形以及公式在应用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整体来看一学期的教学,能够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挥最大作用的教学课时应当是学期开始初期的“结构建立”课程、学期教学过程中各种涉及到科学实验的“实践性”课程,以及学期结束前期的“复结”课程。这三种课程正是我们应当狠下功夫做好的教学中心与重点。
(2)因材施教,丰富科学教学课外活动。从科学教学角度来看,一个好的学生应当在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平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直觉性思维的建立。高中科学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首先,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科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我们应当以丰富的科学性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心理,使其能够不受概念知识与解题既定思维的束缚,能够在兼顾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做到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其次,对于那部分科学知识接受效率较慢的学生而言,我们应当以课后辅导为中心,消除他们在心理上、思维上的障碍,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接受效率与应用程度。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青少年学生建立并培养科学素质理念的摇篮。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科学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本文对如何培养高中阶段科学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做出了简要说明,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金茹.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一科学教学[J].高中数理化,2011,(12).
[2]章.关于高中科学教学中几种错误理解及解决方法[J].基础教育,2005,(9).
1掌握儿科学的理论知识,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
要培养儿科的临床思维一定要有扎实的儿科理论为基础,儿科学课堂教学主要学习理论基础,而儿科的理论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等都各有其特点,因此课堂教学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关键。
1.1调动学生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认真听课,所以都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制作优秀的课件进行教学,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授课内容生动起来。比如在讲述胎儿期时,插入胎儿成长的动画;讲述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貌特点时插人相关图片;讲述佝偻病时插入“0”形腿或“X”形腿的图片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认真听讲,而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讲授的过程由平淡刻板的讲课变为精彩生动的演讲,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并及时指导学生作好课堂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2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科教学的质量和深度的问题,目前如果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儿科学理论知识,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所以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有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如新生儿疾病,可以把重点放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条小儿疾病,可以把重点放在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贫血等。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还要善于总结,帮助学生记忆,掌握理论知识。如学习新生儿败血症后,可用“三少一低下”来总结;学习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时,可用“二干二凹一多一少”去概括。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容易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1.3以课堂练习为手段,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儿科理论教学中,随堂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多进行各种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求知欲,通过分析简单的病例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笔者常用的方法。一般每种常见疾病教学完成后都出一些课堂练习加深印象,或选1—2个病例分析,指导和锻炼学生分析病例的逻辑思维,并巩固和进一步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小儿腹污,病例中一般会提供这些资料:腹泻的次数、量、性状,小便的情况,皮肤弹性,血钠浓度等等,在分析过程中,要根据资料找出哪些是最主要的症状、体征,以及异常的检查结果,分折出脱水的程度、脱水的性质,最后得出诊断;然后,再依据治疗原则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这样就能更好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一种疾病诊疗的临床思维过程及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2重视临床见习的带教,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见习的特点是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实践的紧密结合,所以儿科临床见习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在儿科学方面的临床思维的关键。见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1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见习的作用 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第一步,是儿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见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儿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见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九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巩固和体会儿科医学理论的实质问题。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要多讲解、多示范、多纠正、勤考核,积极创造临床实践机会。让学生多接触患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加强感性认识。实际带教时,首先应结合相应病例复习相关理论,并示范正确的检査手法,然后让学生向患儿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相互间体会正确的检査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书写病历及诊疗原则,然后对照病历,了解病人的实际诊疗经过,使学生从中知道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临床实践的应用能力。
2.2介绍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见习带教中,开展对学生的临床知识讲座,加深对临床思维的理解和实际应用。采用强化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全科病例讨论等多种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每次见习都应组织各种形式病例讨论,选取一个病种的一组典型病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某种儿科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的病例,根据患儿的病情,首先从症状体征着手,根据“三高一低”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病机制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主要并发症会有哪些?再从鉴别诊断上分析多种疾病的特点,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从而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再结合实际的治疗过程分析病情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系统地认识一种或多种疾病,而且能够比较牢固地掌握相应疾病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挖掘;原理;培养;思维
新课改强调对化学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就是注重化学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形成关于化学学科的整体认识和基本概念。
根据溶解度特征进行结晶的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考点,也是高考难点,但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重结晶的概念。笔者试图以“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为基础,整合结晶知识,促进学生对结晶知识理解。
本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将结晶原理、仪器名称、操作步骤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将实验做完,而不将结晶原理讲清,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品质并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挖掘教材原点,领悟结晶原理
活动一: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如何从硝酸钾(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溶液中获得较多硝酸钾晶体?
2.如何从氯化钠(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的溶液中获得较多氯化钠晶体?
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讨论交流如下。
1.观察溶解度曲线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各有何特征?
生: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很快;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不大。
2.0℃时,200g水中溶解170g硝酸钾和30g氯化钠,若加热蒸发到100℃,失去100g水,再降温到0℃时,溶液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析出硝酸钾,氯化钠没有析出。
3.0℃时,200g水中溶解20g硝酸钾和60g氯化钠,若加热蒸发到100℃,失去100g水时,溶液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析出氯化钠,硝酸钾没有析出。
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述的基础上,提炼总结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一般思路:
(1)氯化钠较多,硝酸钾很少时,蒸发结晶: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2)硝酸钾较多,氯化钠很少时,降温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二、理解结晶原理,解决实验问题
活动二:从粗苯甲酸提纯苯甲酸的原理
提供信息:粗的苯甲酸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和沙子。沙子不溶于水,苯甲酸常温下微溶,受热溶解度不断增大,95℃时易溶,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常温下易溶,随温度变化不大。
解决问题:(1)加热溶解粗苯甲酸。(2)趁热过滤除去沙子。(3)降温结晶得到纯净苯甲酸。
三、拓展应用,升华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生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硝酸钠和氯化钾不反应。
生2:将硝酸钠和氯化钾溶于水配成溶液。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就可得到硝酸钾。
教师肯定生2的想法,并介绍这就是工业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原理。
赏析工业制取硝酸钾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价值,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直观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工业上的应用,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备战高考,完善思维品质
高考试题具有新颖性、创新性,最能检验学生的思维品质。总结同一考点的高考试题,备战高考,完善思维品质,方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考真题:(节选)某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填操作名称)
答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五.反思
高中化学知识在许多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是知识比较零散,需要记忆很多特殊情况。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把教材内容“转录、复制”照搬给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以期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峥.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12-14
论文摘要:如何在自然、科学课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当今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它包括对学生道德、情感和智能的培养。其中,智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实能,即知识;另一部分是潜能,即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如何在自然、科学课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自然、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何谓“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乃是通过发现和应用事物的规律,预测、推测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变化规律,或设计制作某种新事物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着下列特点:
1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 具有敏锐的感知与观察力:
3 善于分析矛盾,突破传统认识与思维:
4 具有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5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不但与人的智力有关,而且还与人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如: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控制能力:仔细观察事物,坦率和明确地摆出自己的意见与方案,做事专注而快速,能在团队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发挥自己应起的作用,善于控制情绪,做事坚持不懈的能力。
二、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就会有认识、探究周围自然事物,参加有关科学探究活动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孩子天生具有一颗好奇的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的需要,利用合理的迁移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时他们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乐于听教、认真观察、热爱动手、积极思考。等事物或问题解决后,他们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继续学习,如此连续,可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从而对学习的目的更明确,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探索。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电》单元。电动玩具是孩子的最爱,但是多数孩子却把兴趣放在了玩上,这时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孩子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手中的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拆开玩具仔细观察一番。然后再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从中了解到电可以产生动力。然后让学生自己用电动机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从而发挥了学生创造力。
三、设问、探究对创造性思维的推动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援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以前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做应声虫,长此下去,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对于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在“导”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大胆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牛顿之所以能提出“万有引力”的假说,不也仅仅是从一个落地的苹果而想到的吗?如:《彩虹的秘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彩虹的录像,看完之后我并没有提问,只是说:“看了这么美的自然景象之后,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很快就有许多学生举手。有的问:“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有的说:“彩虹这么美,它到底有几种颜色?”还有的问:“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还有的说:“彩虹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呢?”……教师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时我又说:“你们有没有办法自己动手制造一条彩虹,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立刻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并通过实验一点一点地揭示出了彩虹的秘密。 转贴于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才能逐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与想象力是分不开的。飞机的设计受到鸟和蜻蜒的启发;潜艇的制造模仿了鲸类体形。这些都证明了在生物科学中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创新思维 整合思维 发散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1]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
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创造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等。[3]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作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这些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作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地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地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地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地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地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地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另外,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不可忽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要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融于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发现新问题、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创造思维;兴趣;好奇;评价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幼儿的创造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独立思考,不习惯听命于他人,敢于别出心裁,那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呢?
一、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兴趣以及求职的需要
好奇、好问是求知欲强的表现,也是幼儿固有的天性。许多实验表明,创造力表现明显的孩子都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爱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心,这才使他一生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可见,好奇、好问是学科学的基础,也是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以发展的基础。那些常常拆坏了玩具、打破了镜子、挖出了种子、害死了金鱼的幼儿,不仅仅是因为淘气,往往还出于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所以,幼儿科学教育就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欲望,千方百计将幼儿的天性本能地引导到对科学、自然的热爱上来,使他们爱问、爱思考,形成可贵的科学品质。例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我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水盆边,问幼儿:“东西放到水里会怎么样?”以此激发幼儿好奇和动手的欲望。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活动中。不一会儿孩子发现石头沉在水底,木头浮在水上,塑料瓶没装水时浮在水上,装满了水就沉到水底去了”……看得出孩子们在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在孩子们已探索发现了“什么东西沉,什么东西浮”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怎样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在水上,让浮在水上的东西沉到水下呢?”幼儿在这一问题的激发下,他们有的往塑料瓶里装沙子、有的往塑料瓶里装铁钉、弹豆;有的把浮在水面的棉花蘸水搓搓,增加重量,使它们很快沉入水底;有的把沉在水底的石子、铁钉、玻璃球等放在木头板上,使它们浮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着:“我们的大船开了,我的大船要靠岸了,快来卸货啦!”有趣的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继续探索的欲望,一位幼儿告诉我把易拉罐砸扁,它就沉在水里,我立即帮助幼儿操作,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提供有活动空间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从我经验得知,最杰出的创造肯定不是当一个人不愉快时做出的。”现代新型的科学观比较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强调让幼儿意识到应该怎样想、怎样做、怎样发现,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活动直接经验,调动幼儿的动作、感知、思维、情感参与活动。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有更多的自,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不顾及错误和失败而大胆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我就以幼儿动手操作活动为主线,以主动学习为中心,给幼儿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和可操作的环境。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增加重量、缩小体积可以使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空心的东西浮在水面,实心的东西沉在水底,从而了解轮船、潜水艇、救生圈的沉浮道理,进而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思维积极,自信心强,学得轻松愉快。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还获得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在沉浮活动中,由于心理环境轻松、和谐,又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幼儿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操作中去,没有一个孩子当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孩子说我不会,他们能够主动参加,积极探索,用已有经验内化头脑,逐步形成创造思维。在活动过程中,即使孩子的操作是“失误的”,违背成人的思维定式,也不怕,“有缺陷的创造也是创造”他们会在错误中总结教训。
三、在科学活动中,注意评价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不是固定的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知识经验难免不足,他们的新思路、新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首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们的创造思维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切忌讽刺、挖苦。如:“你是胡说”“你这是馊主意、歪点子”“你怎么这么笨”……其次,还应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保护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鼓励,不要横向比较。
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评价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纪律、所得结果,更重要的要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探索方法、发现和创造能力以及是否善于思考等。只要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即使点滴进步,也应该予以鼓励,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功感,鼓励其继续参与科学活动的勇气,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进他们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04-01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接触也相对较少,小学生对一切新鲜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小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而小学所设置的科学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满足当前人们对小学教学的要求,注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合理的设置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当前,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科学课教学中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小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注重对优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轻视对那些差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小学生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1]。最后,老师在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实验步骤的演示,忽视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给小学生留有足够动手实验的时间,有时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将科学实验相关内容直接告诉小学生,大大缩短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小学课堂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是一个不断探究和实践和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但是最后的实验结果只有一种,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中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人才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1、巧妙设置疑问,引发小学生的思考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疑问的设置环节,巧妙的设置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合理的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切记不能太难,否则会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2]。老师对科学问题的设置尽量要有层次性,由简入难层层递进,引导小学生逐渐深入的思考问题,发散小学生的大脑思维,不断加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老师在教授“光和热”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问“物体本身的颜色和它的吸热程度有关系吗?”“你们认为哪种颜色的物体最吸热?”老师可以先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猜想,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老师在让小学生带着自身的猜想结果来进行验证。老师要准备各种颜色的纸张和温度计,将各种颜色的纸张放到阳光下,等到一定时间内,让小学生自己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得出正确结果。根据温度计显示的结果老师可以再问“你们知道问为什么黑色的最吸热吗?”这样由简入难引导小学生逐渐深入的思考。
2、激发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激发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接触较少,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很新鲜,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里和求知欲望[3]。所以,老师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合理的设置科学课程的实验内容,激发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教授“大气压力”的科学内容时,老师可以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老师在实验之前可以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手中的纸张能托住这杯水吗?”可能会有很多学生都会回答不能,这样让小学生带着疑问来与老师做实验;当老师运用大气压力原理,让一张纸将一杯水完全托住时,会让很多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和神奇,进而对科学课程产生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引导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是非常注重实验的一门课程,所以老师在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时,要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科学课程教学回归于实践教学中去。在科学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对小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演示,而是要注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小学生留有足够自主探究和实验的空间,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水浮力”的科学内容时,老师可以给每个小学生提供一杯水和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出能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最后老师在带领大家进行实验的验证。这样小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小学生的大脑思维。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设置疑问,引发小学生的思考;创设实验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自主探究,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