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城市调研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调研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调研方法

第1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中探究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书中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直尺完成这一实验,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直尺,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实验利用了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兴趣高昂,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实验中也发现利用这种方法,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能选择的音调范围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太明显。还本文由收集整理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这一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1火柴盒演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1器材

书本(纸页较硬、页数较多),塑料弹性薄片(或薄竹片),空火柴盒(或其他小纸盒),胶水等。

1.2操作

先将塑料弹性薄片用胶水粘贴在火柴盒上,然后手持火柴盒按图1所示,将塑料片在卷曲的书页上刮动。因为塑料片每刮过一页,纸就振动一次,于是会发出声音。当塑料片慢慢地刮动纸页时,由于振动频率较低,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较低;当迅速地在纸页上刮动时,由于振动频率较高,就发出音调较高的声音。

1.3备注

空火柴盒在实验中起着共鸣箱的作用。

2软塑料管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第2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 藏绵羊;腐蹄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措施;调查;青海称多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22-01

腐蹄病也称蹄间腐或蹄间腐烂,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炎、坏死。该病常发于低湿地带,多见于湿雨季节泥泞、潮湿而排水不良的草场,在称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较为常见,至80年代、90年代极少见,但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病率上升,对牧区养羊业的影响极大[1]。笔者对称多县近3年藏绵羊腐蹄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其发病规律,探讨了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称多县位于青海南部,东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相邻,东南与四川省石渠县相连,西北、南部分别与曲麻莱县、玉树县接壤。境内地势高亢,一般海拔逾4 100 m,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5 ℃,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属于高原性气候,降水较多,以2009年为例,全年降水量达1 541 mm,且大部分集中在6―8月,境内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生产牦牛和藏绵羊,草场主要分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

1.2 调查方法

选择称多县3个乡为调查点,每乡抽取2家藏绵羊生产户调查2009―2011年藏绵羊腐蹄病发病情况,分别在每年5―10月的每月最后10 d进行巡回检查、走访调查。以现场调查为主,对羊进行检查,询问户主、放牧员和兽医人员,观察养殖环境。对腐蹄病流行病学、患羊临床症状、发病数、死残数、发病季节及气候条件等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

腐蹄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秋的6―9月是高发季节,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三江源地区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后,发病数量增多。该病发病率高达47.20%,死残率为3.75%,死亡较少,但致残者多失去饲养价值(表1)。

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夏秋季节多雨,夏季草场没有羊舍,羊群白天放牧夜间聚集在低洼处御寒,集聚地排水不畅、环境泥泞等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2.2 临床症状

病羊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其后蹄部红肿,触之有疼痛感,出现跛行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跛行变得更为严重。前肢患病羊往往爬行;后肢患病羊将患肢伸到腹下,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继而蹄部溃烂、化脓,跛行严重,以至卧地不起,创口不断排出脓汁,严重者蹄匣脱落,卧地不起而致残或死亡。该病病程比较缓慢,多数病羊跛行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由于行走受到影响而采食困难,逐渐消瘦,若长时间不进行治疗,往往因为继发感染而出现全身症状,最后引起死亡。

2.3 治疗措施

治疗上,可采用硫酸铜外敷:在清洗后的创面上撒上1层硫酸铜,再敷上含1/3硫酸铜的硫磺软膏,包扎24 h换1次。蹄浴:用食醋、4%醋酸、1%高锰酸钾、3%来素儿或双氧水冲洗,再用10%硫酸铜或6%福尔马林冲洗。化脓或坏死时,切开挤出脓汁,用10%氯霉素或青霉素水剂清洗,再涂抹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粉。肉芽形成期可用1∶10土霉素、甘油进行治疗;肉芽过度增生,可涂10%卤碱软膏或撒卤碱粉。再给患蹄包上绷带。在局部用药的同时,注射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效果更佳[2-5]。中药治疗:选用桃花散和龙骨散撒布患处其中桃花散配方为陈石灰500 g、大黄50 g,先将大黄放入锅内,加水1碗,煮沸10 min,再加入陈石灰,搅匀炒干,除去大黄,其余研成细面撒用。龙骨散配方为龙骨30 g、枯矾30 g、乳香24 g、乌贼骨15 g,共研成细末撒用[6]。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腐蹄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与病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在夏季草场修建干燥、通风羊舍,并在多雨季节保持羊舍干燥卫生,从而减少腐蹄病的发生。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没有任何设施的草原上,治疗过程往往费事费时;并且多雨潮湿、地面泥泞等条件不能改善时,治疗效果也不太明显。加强绵羊饲养管理,改善羊舍条件,干燥、卫生的羊舍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4 参考文献

[1] 唐继高.羊腐蹄病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1993(2):27-28.

[2] 李志强.牛羊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6):72-73.

[3] 宋禾.奶牛腐蹄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161-163.

[4] 方有贵,任国宝.玛多地区藏羊腐蹄病的预防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8):41.

第3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一、调研目的

从××××年××月××日到××××年××月××日,公司市场营销部开展了针对公司位于××市××房地产项目的调研活动。

本市场调研报告就是对这次调研活动的全面总结,它全面、详细、合理地分析了公司在××市的××项目的市场情况,从而为××项目的销售决策提供比较全面的数据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人员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所采取的调研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法、文献法、访谈法等多种调研方法。

(二)调研人员

①公司市场营销部是本次调研活动的主导部门。市场营销部派出三名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并编写了调研报告。

②公司公关部派出一人协助市场营销部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③为了确保调研活动顺利开展,市场营销部还聘请了部分在校学生协助开展调研活动。

三、调研内容和结论

(一)××市的宏观环境

1.宏观经济指标(各项指标均以三年为选取年限)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④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⑤职工年平均工资。

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⑩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2.城市规划及发展趋势

①城市规划。

②发展趋势(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

(二)去年××市房地产的发展情况

①新建商品房发展情况。

②经济保障住房的发展情况。

③二手房的发展情况。

(三)今年××房地产市场分析和预测

①截至今年××月的销售增长情况。

②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预测情况。

(四)今年××市房地产政策分析

①土地政策。

②金融政策。

(五)××项目所在的××区的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

1.××区总体规划

①城市规划。

②居住用地规划。

③商业规划。

④交通规划。

2.××区零售业态综述

①主要业态分布区域。

②主要业态所处地位及趋势。

(六)××项目所在的××区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1.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略)

2.项目片区市场分析

①项目位置。

②片区范围。

3.项目街区特点

①地块位置、环境及交通。

②人口分布及收入构成。

4.项目周边配套

①周边商业分布、经营状况。

②项目周边教育配套。

③项目周边金融配套。

④项目周边医疗配套。

(七)××项目所在的××区的售楼盘及竞争对手分析

1.项目竞争楼盘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楼盘概况、交通情况、户型分析、价格分析、销售分析、客源客层、项目优劣势等。

2.项目潜在竞争对手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各潜在竞争对手的楼盘概况、配套情况、价格情况、户型情况等。

3.其他在售楼盘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其他在售楼盘的基本情况、交通状况、配套状况、户型统计、价格水平、客源层面、优劣势分析等。

(八)综合结论

①该区域房地产产品类型和景观营造的特点。

②本区域开发的楼盘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

③本区域的户型特点和面积分布情况。

④本区域楼盘客户的主要特点。

(九)本区域房地产项目畅销与滞销的因素

1.畅销特征

①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教育配套设施完善。

②市场定位准确。

③产品在当地市场具有唯一性。

④户型设计相对较为合理、实用率高。

⑤产品的性价比高。

⑥物业管理到位。

⑦营销定位及宣传效果较好。

⑧企业及项目品牌具有影响力。

2.滞销特征

①交通不便,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

②企业运作项目资金链断裂。

①规划设计较差,户型设计不合理,面积过大。

②总价过高,首付压力相对较大。

⑤产品定位与营销概念的设计与市场实际脱节。

⑥开发规模与开发时机出现错位。

(十)调研结论

①项目市场环境、区域供求、项目竞争优劣分析。

②项目发展建议,包括发展策略、目标客户特征以及具体建议等。

四、相关资料附录

①入户调研问卷。

②统计数据资料。

③访谈及会谈记录。

第4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87-03

城市绿化是一项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内容之一。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响应构建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宏观思维,实现规划思想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专业素质,是本课程改革探索的目标。

1 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里属于必修专业课程。它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学科,根据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生态学等学科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布规律和规划方法。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掌握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相关的规划和编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认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涵括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理论,规划模式、方法与编制方法,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管理等教学重点。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部分内容稍滞后

在2008年之前,国内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采用的城市绿地系统教材较少,主要有北京林业大学杨萘丽主编,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王绍增主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绿地规划》(第一版)[1]。教材突出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近五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新增加了一系列针对高等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教材。如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李敏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刘颂等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此类型教材与之前教材相比较,不侧重讲授具体地块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技法,更强调从宏观上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并掌握相关编制办法。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目前采用李敏著的教材,其他教材作为教师推荐给学生参考的课程辅助参考书。

虽然教学过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背景采用对应的新教材,但因教材编写及出版周期的缘故,教材仍存在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其一是行业中法规条文的更新未能及时反映。如城市绿地分类是课程重点内容,2012年1月1号正式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对城乡用地分类做了新调整,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绿地分类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但多数教材仅列出2002年出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85-2002),对分类的介绍所占比例过小,缺少对应实例的分析。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专业规划与专项规划层面,市区和市域层面,规划内容侧重点及采用的分类标准均有所不同。教材介绍编制内容时缺乏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目前国内对绿地系统的评价指标除了以往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外,还有《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但教材对绿地规划指标体系与规划内容的介绍不够全面,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概念上的混淆。其二是侧重阐述以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经典范例和规划思想,但对国内外新的规划思想、动态趋势、技术成就和规划实例的介绍较少。

2.2 规划实践环节薄弱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整个教学课时适宜掌握在60课时。在介绍基本原理和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相关的规划范例和实际操作实践,掌握基本理论和规划编制技能。因课程与城市规划原理存在知识的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相关理论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许多知识点也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知识。据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分别在大二两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等基础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前一年开设,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知识点构成系统衔接。但因学校调整教学方案,现有课时压缩至48课时,加上课程作业工作量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环节始终比较薄弱。规划编制不同于设计课程,设计课可以采用师生面对面交流改图的形式分析设计技巧和表现技能,而规划课则倾向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现状问题调研分析,培养形成宏观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结合实践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

2.3 学生重视不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经过前三年的基础学习,已经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但作为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综合性强,与建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与水、路、桥等工程以及历史、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知识面要广。虽然大二上下学期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初步、观赏植物学等相关基础课程,但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进入三年级接触的第一门规划专业课程,不少学生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仍存在误区,认为课程适用面较窄,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不需要或很少运用到该方面的知识。加上课程设置仅有48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学时少而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处于被动状况,学习积极性不高。

3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调整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改中首先调整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比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教学重点是讲授城市各类绿地的特点,如何确定其在城市用地中的位置、面积和布局以及规划要点等;不再具体讲授如何进行该绿地详细设计,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的重复。

其次,针对教材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笔者重点增加针对法规条文、规划内容与指标、前沿动态与发展这三个专题教学内容的信息扩充,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城市绿地分类的学习,在向学生讲解现行执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剖析市区、市域、区域等不同层面的分类标准。同时通过对国标与行标、地标的对比,国内绿地分类与国外绿地分类采用横纵向对比教学,使得学生对绿地范畴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同时结合规划文本,解读不同规划层面的编制内容侧重点。通过不同时期的规划实例,让学生了解规划理论的发展及行业在绿地系统规划上的探索。针对一些实施的规划项目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现在国内普遍关注并大力推行的城市绿道网规划等,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规划要点和流程进行详细剖析,让学生直观看到规划内容如何反映在图纸上,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等理论十分抽象,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通过实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内容。如结合规划范例学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有效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通过选择两到三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和图则,横向对比分析各章节编制的要点、编制存在不足,学生普遍反映更容易理解。

3.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讲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抽象讲解与实例介绍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方法[2]。

1)布置课后思考,培养文献综述能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的理论基础十分广泛,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知识,这些理论的学习不可能全部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由于课时有限,部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阅读。在教改过程中,笔者在课程开始便提供给学生一份专业学习书目和相关关注的网站。每专题学习完后通过布置对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讨论一个专项题目并整理形成文字。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有效锻炼了资料整理和写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嵌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嵌模式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理论教学中结合课程设计和期中分类调研这两大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规划理论若不能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往往属于死记硬背类型,知识仅仅用来应付考试。但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环节,枯燥的规划原理可以综合运用起来。本校该课程的课程实习课时安排为一周,规划课程采用一周突击完成作业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教改过程中申请课程实习采用分散形式,将一周课时分散穿插在整个学期12周的教学活动中。每阶段先集中讲授专题性的规划原理和要点,安排对应的规划内容让学生在两周内完成对应的阶段成果(包括对应的文本和图则),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由教师点评和开展课堂讨论。

规划方案必须建立在对现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选择规划对象时,考虑本校的校园面积(7000多亩)、人口规模适中,规划资料齐全,因此,该课程设计以本校为规划对象,学生可以深入进行实地踏察。每班分成几个规划小组,教师给学生提供基础资料,跟学生讨论和制定技术路线。规划内容分阶段进行,从讨论制订校园绿地分类标准开始,完成外业现状调研,内业的指标和空间布局分析,进而逐步完成编制工作。针对校园绿地分类,可以采用小组分类调研或分区调研,规划编制合作完成,共同讨论形成规划成果。

通过教学改革的调整,该课的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实践时间不会过于紧凑,学生针对性地消化知识点,形成课前调研讨论、课上论证、课后修改的良性循环。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刍,加深理解。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合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除了课程设计,期中调研也是主要实践形式。配合课程进度,期中调研主要是针对绿地分类认知。在讲授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后,通过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在对绿地的认知调研中建立起对城市中绿地的分类、形式及特色的了解。在教改过程中,采用分组形式,针对目前的五大类绿地分类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侧重调研一大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同时调研范围尽量覆盖市区。引导学生调研时重点观察该类型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规划定位、规划设计特色等。分类认知成果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观察,同时形成对当前城市绿化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和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能生动而全面地传递知识信息,信息量大,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突破教学里的难点,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介绍国家园林城市时,放映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短片和申报短片等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掌握其创建要求和工作内容。如讲授绿地系统空间布局模式时,运用谷歌地球软件定位各个城市的卫星图像,让学生对城市空间布局特点一目了然。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内容,使抽象枯燥的规划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

3.3 完善考核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教学考核同样应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期末总评成绩中闭卷考试的笔试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占50分,包括城市绿地分类调研与汇报、课后文献综述与专题报告、课堂问题讨论等内容。课程设计单独计算学分。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保证综合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成果,避免学生平时不来听课、期末搞突击的弊端。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成果均反映在总评成绩中,保证整个学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尝试教学改革,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培养适应时展、社会需求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勇锋,和太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42-43.

第5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勘测行业进入超常规发展,行业单位的服务领域和规模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单位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部分城市勘测单位的服务主要定位于服务政府等公益事业;也有少数城市的勘测单位已改制成民营公司(如南京、大连、深圳等)或国有企业(如北勘、芜湖)。多数城市勘测单位仍然是一方面为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等公益性事业服务,提供勘测和地理信息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承担项目,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但与全国许多事业单位一样,城市勘测行业也存在着“定位方向不清、体制模式不明、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制约着行业进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将在深入把握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导向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新时期符合城市勘测行业特点的属性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一方面有助于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外部支撑环境;另一方面就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现阶段的体制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为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把握体制改革阶段的发展方向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引,促进城市勘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交流学习,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管理创新,促进行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勘测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城市勘测工作的新要求和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从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在质量管理方面,多数勘测单位都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的单位还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对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上了新台阶;在人事制度方面,基本实行了在职人员的聘用制度;在分配制度方面,逐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事)业制度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事)业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经营管理方面从传统的以计划经营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开发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制定了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和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有的城市勘测单位获得高新企业认证,进一步从税收等各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的城市勘测单位成立了高新技术公司、软件企业,提高了本单位的科技研发实力,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使经济效益有了大的提高,许多工程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省市级奖励。城市勘测行业单位通过相互走访、学习和交流,单位的科研实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勘测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将加强城市勘测行业内各勘测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学习,增进各城市勘测单位的业务合作与拓展,增强城市勘测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分析制约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探讨行业内部改革的方式方法,为深化城市勘测行业经营体制、管理模式(包括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调整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各城市勘测单位的管理经营模式创新,以利行业经营型体制的发展。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23日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城勘专委会”)在三亚召开了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上提出了开展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的计划,与会代表经讨论一致同意开展课题研究并提出了很好的实施性意见。5月初,城勘专委会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汇报了开展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工作的方案,得到了协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致赞同。5月17日,在桂林召开的全国优秀城市勘测工程评优工作交流大会上,城勘专委会介绍了开展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的背景、内容与架构和工作组织模式等,并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支持。会后,城勘专委会确定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拟定了行业内主要合作单位。与管理咨询机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行业发展研究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了协商沟通,制订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确定了重点调研单位及课题计划和合同等。城勘专委会已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发放给所有会员单位,启动了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的调研工作。课题研究组织模式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推进,达成既定目标,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由城勘专委会主导,各主要城市勘测单位参与,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相关各方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城勘专委会:负责课题的总体组织与推进,确定课题专家组成员,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状况,审查和课题成果报告等。(2)专家组(17人):主要负责课题前期框架的审议,参与课题的开题研讨、研究报告稿的审议、报告成果的最终评审等环节。(3)参与课题的城市勘测单位(34家):负责就本课题的推进委派相应的成员或联络员,承担相应课题研究经费,对咨询公司所承办的具体调研工作给予充分配合。(4)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指派1位项目经理,2~3位咨询顾问及行业研究员参与到课题组,承办课题具体工作,包括课题的前期资料收集、课题方案框架制定、课题实地调研、课题中各类相关报告的撰写等工作。(5)其他城市勘测单位:必要时配合、协助专业咨询公司完成课题相关调研问卷和必要的深度调研工作等。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主要采用调研方式进行。为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提高行业发展报告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次课题调研将采用多种调研方式来完成。(1)重点调研与一般调研相结合重点调研选取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分布,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勘测单位,突出调研信息的典型代表性;同时广泛开展一般调研,保证调研结果的普遍适用性。(2)网络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网络调研通过网络的形式增加调研信息的广泛性与及时性,也可以增加调研的便捷性与经济性;同时开展实地调研以保证调研信息的真实性,加大调研信息的挖掘深度。(3)模块调研与专项调研相结合模块调研即问卷调查,应用模块调研方法,快速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数据,也可增强调研结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专项调研能深入获取政府等权威机构的专项数据资料,提高调研的有效性,同时保障调研成果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课题研究成果的编制与验收研究课题报告的内容(1)主报告①城市勘测行业发展回顾;②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现状、特点及突出问题;③城市勘测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④城市勘测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法律政策层面、行业管理层面和行业单位层面)。(2)专题报告①适合城市勘测行业特点及发展需要的体制模式专题研究;②城市勘测单位业务发展专题研究;③城市勘测单位管理创新专题研究;④城市勘测单位科研管理与技术创新专题研究。研究课题报告的审核验收以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为主完成报告初稿后,城勘专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初稿报告讨论会,对初稿进行审议研究,并征求行业单位特别是常务理事单位的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再根据初稿讨论意见进行报告修改后,形成最终报告(主报告和专题报告)。城勘专委会将最终报告提交包括政策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大范围审议,并组织专家组与专业咨询公司进行终稿意见征求会,对终稿进行审议讨论;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根据终稿审议意见进行报告报告最终修改完善。城勘专委会根据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提交的研究课题最终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课题验收与评审;验收合格的报告将印刷成册,发送所有会员单位参考应用。

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1)应用课题成果,增进城市勘测单位与行政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提升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勘测行业的认知度,优化外部支撑环境。城市勘测行政主管部门在勘测保障服务上起着主导作用,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上起着引导性作用。课题成果能向城市勘测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深入地展现城市勘测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发展水平,在主管部门与各城市勘测单位之间搭建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桥梁,使城市勘测主管部门更好地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为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支撑与建设性意见。随着城市勘测向大众化、普适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接触、认识、了解、关心城市勘测事业。加大课题成果的宣传,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城市勘测行业的新窗口,提升广大群众对城市勘测行业的认知度;课题成果能全面反映城市勘测工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课题成果,扩大城市勘测行业的影响力,提升行业地位,为城市勘测事业的科学发展与顺利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应用课题成果,明确城市勘测行业的改革定位,把握体制改革的实质内涵,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城市勘测单位,绝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是此次体制改革的对象。因此,此次改革将给整个城市勘测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应用好课题成果,明确城市勘测行业的公益服务性定位,切实把握好此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即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深入领会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借助课题成果中所提出的改革对策与建设性意见,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作为城市勘测行业创新发展的契机,构建勘测公益服务事业的新格局,促进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3)应用课题成果,深入解读行业政策,把握转型时期政策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勘测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同在。课题成果能深入剖析现阶段城市勘测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提供建设性意见。应用好课题成果,加大行业间企业管理经验的交流沟通,拓宽城市勘测单位管理思路;把握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破除城市勘测行业内原有的体制机制症结;理顺城市勘测单位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权责清晰、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科学人事管理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把握转型时期政策导向,变挑战为机遇,全面推进城市勘测单位的体制机制创新。(4)应用课题成果,适应市场需求,丰富城市勘测公共服务产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城市勘测公共服务是以向政府提供服务为主,但同时也离不开市场开发。政府性质的公共服务更多地体现出城市勘测的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市场开发则是直接针对并满足社会大众的特定需求,市场开发的公益性产品同样是城市勘测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应用课题成果,迅速摸清市场环境,掌握社会大众对城市勘测公共服务的需求,转变以往按常规勘测、按规范勘测的勘测模式,推进城市勘测单位按需勘测发展。改变以往勘测公共服务产品单一,产品短期的现状,推出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勘测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勘测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勘测服务模式,完善城市勘测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勘测行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促进城市勘测工作价值的全面提升。

第6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行为;城市公共空间;大雁塔东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93-01

一、环境行为与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意指一个地方实际的、管理的及社会的特性,在其中人们生活、工作及玩耍。行为意指人们做的事情,包括思想、感觉、看、彼此说话、和来来去去。

城市公共空间来自于人的各种行为需要。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社会公共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人群会根据自身的特殊需求提出不同行为活动方式,公共空间通常应该能服务于绝大多数人,通过人们的使用与再认识,一段时间以后,它又不能迎合大众的普遍要求,被另一种更受欢迎的形式所替代,这种过程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公共空间的出现、生存与发展自始至终地围绕人展开。

一方面,人在空间环境中起主导作用,人的行为活动赋予了空间环境的意义,并决定了空间环境的创造方式。理想的空间环境的创造都是为人――使用者服务,满足人的多样化的行为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空间环境又作用于人,它可以促发人的行为、活动,而成为行为发生的载体与舞台,同时,它也以限制某断于为发生,塑造良好行为的发生。环境给人们带来机会、制约和要求,同时也会促进或阻碍人们的上述行为倾向。人的环境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择大雁塔东苑作为调查对象。大雁塔东苑又称陕西戏曲大观园,位于大雁塔北广场东侧,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北半部分,以绿树成荫为主,并建有人工湖、廊架、宽敞的木平台等设施。南半部分沿广场东路展开,并有音乐喷泉,木栈道,雕塑群,雪松林组成。

三、调研方法

行为观察法是环境行为研究中最普遍的研究方法。观察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直接观察指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一般有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两种方法。其中定点观察还有目测、测量、摄影等多种方式。间接观察指通过对物化了的现象进行的针对过去行为活动情况的观察。间接观察又有多种手段,比如足迹观察、人数统计、计时调查、访问调查等。因为直接观察的数据更为丰富而客观,所以在行动观察中被普遍使用。间接观察则更多地作为辅助手段,与直接观察的数据结果相互校验,或者在直接观察较为困难时被采用。

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预调研阶段,主要通过对研究场地的初步现场观察,对于大雁塔东苑的功能分区,游览路线和人群分布进行基本的了解。同时采集使用者的全部活动信息,静态行为(个体)、动态行为(个体)、群体行为为三种不同类别。其中,静态行为、动态行为多指不用依赖他人就能独自进行的个体行为,而群体行为则是建立在与他人交往基础之上的社会。本研究日常涉及到的主要行为类型,包括坐着,站着,散步等基本行为,,也敖阔坐着交谈,携小孩坐着、站着运动等建立在基本行为之上的复合行为,同时还包括一些成对状态。

调研时间为2014年7-8月,因而主要反映的是夏日使用者对东苑的利用状况,从每天的6点开始,每隔一个小时对东苑全园进行一次行为观察,在经过预调研观察后,根据预调研情况,可以把观察分为6个时段进行。分别为6:00-9:00,9:00-11:00,11:00-13:30,13:30-16:30,16:30-18:30,18:30-22:00。

四、结语

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环境中行为的主体,它与空间环境存在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色彩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094-02

1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工作分类

当今国内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通常可分为调研――分析――设计三个步骤。本文所提出的以视觉角度为着眼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分析和设计的过程进行讨论的,故调研的过程在此不加赘述。虽然工作步骤类似,但由于细节的操作方法不同,常规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工作根据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 逐层深入“矩阵式”的工作方法

“矩阵式”的工作方式是通过调研、结果分析、问题提出、修正结果、确定色谱、样板示范、实施管理多个层面、逐层深入的工作展开工作的一种方式,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操作方式。

(2) 综合因子叠加法

包括墙面、屋顶、绿化在内的城市色彩要素的调研通过从宏观地域景观色彩解析到中观区域色彩调研,最终细致到城市街道色彩和建筑单体色彩的调研。最终,通过多层面因子叠加综合评价的方式,呈现城市色彩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城市小范围区域主要的影响色调。相对“矩阵式”的工作方法来说,综合因子叠加法更多地考虑了相对微观的区域景观。

(3) 综合色彩整合方法

综合色彩整合方法是在色彩调研的现况基础上,对色彩整理分析,从而建立色谱系统。色谱系统主要依照近人和远景效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方式,细化出对城市整体风貌影响大的屋顶色彩和对于近人尺度的墙面色彩和点缀色彩形成合理的色谱。

2对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原理性的探究

2.1对于蒙赛尔理论的拓展

世界上多种色彩体系都受到了来自蒙赛尔色彩体系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国内现在普遍使用的中国颜色体系。作为第一个创立色彩三维概念的色彩体系,蒙赛尔理论同样为我们提供关于色彩设计与施色面积的重要参考,这对于我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研究也提供了科学的参照依据以及理论性的指导。

按照蒙赛尔等式的调和理论,当配色范围仅限于两个色彩的情况下要使两色达到使人感觉色彩调和的公式如下:

在蒙赛尔提供的原始公式的基础上,将公式进行变形,使之适用于多个色彩:

鉴于上述数学逻辑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我们理想的把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问题考虑成是对一幅或者几副特定视觉角度的定格画面进行施色,那么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配色问题将会简化为一个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在理想状况下规划师和设计师可以只要通过填色就能完成此项工作。

2.2理论拓展的实践难度和由理论拓展得到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中的相关结论

由于以上所设想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操作方法与其他常规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方法不同,是单纯从视觉角度去考虑城市色彩,所以视觉角度所确定的定格画面中各种对象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尤为重要。假如把视觉画面理解成由不同色块组成的画面对象,那么绝对精度的情况下使用有限个数量的色块进行公式2的套用几乎不可能。具体的实践难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视觉角度问题、天空的色彩问题、色表问题等。

2.2.1视觉角度问题

由于理想状态下(除本身固有色彩外无其他因素干扰)是要将配色问题转换为固定视觉角度的定格画面才能采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所以角度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因为人作为视觉主题在生活过程中是处在不断移动之中,视觉画面不可能固定有限数量的角度之内。

2.2.2 天空的色彩问题

作为定格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城市景观远景中占据大部分画面比例,天空的色彩对于城市色彩的配色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由于时间的变化以及气象的变化会使得天空呈现不同的色彩,使得天空的色彩成为一个无法预算的变量。

2.2.3 色表问题

由于天光的不断变化以及建筑或者其他构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反射、折射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同一施色对象其本身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不存在统一色表。由于天空的色彩问题和色标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即便在获得固定视觉角度的前提下依旧存在无法控制的变量。

2.2.4 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中得到的一般结论

综合以上三点,由于存在无法控制的不定因素,因此我们定义 的n个色彩具有模糊变量,则公式转变为:

从公式4可见,虽然不存在可运算的数学关系,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同一时刻甚至在环境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所有模糊变量都属于或者接近于常数状态,比例关系依然可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推论来成为我们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所需要的理论依据:

(1) 当城市景观配色中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时,即可区分为基调色和点缀色时,通过公式4可知由于相对来说小面积的点缀色比起大面积的基调色具有更高的明度和饱和度的乘积,故通常小面积点缀色适合采用高明度和饱和度的色彩,而基调色只能采用明度和饱和度相对低的色彩。

(2) 当城市景观配色中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时,即无法明确区分为基调色和点缀色时,通过公式4可知各色彩之间具有类似的明度和饱和度的乘积,那么为了明确色彩之间的主次关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依靠色相来区分,暖色调容易成为视觉中心而冷色调则相反。当然我们同样需要调整各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关系,以保持各色之间的和谐。

3在相关问题上一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问题所在以及本文的改进方法

由于原理性的一致,上述提出的三个模糊变量也存在于一般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问题中,下面将比较分析各问题在一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中的解决方式与本文的解决方式。

3.1 应对视觉角度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解决方法:将建筑或构筑物作为纯立面进行考虑,按照之前调查规划后的色谱进行上色,经过反复协调对比得到合适方案,将所有该街道的建筑立面方案组成最终的街景效果图。

存在问题:硬性规定了分析角度为建筑立面,但是以建筑立面为配色分析对象是一种没有考虑视觉主体、视觉范围的做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与现实情况向左的,如街道狭窄、建筑周边树木丛生等客观因素,使得行人或者居住者只能获得有限的视觉范围,并不能从视觉上获得完整的建筑立面效果。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作为无规律分布数据的计算方式,统计学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即对视觉主体人进行统计,同时这也是决定角度优先级的做法,手法应当至少包括人流量的统计和问卷调查。以普通山体城市为例,对单一建筑或构筑物的配色,取景选择角度一般来说至少应包括三个区域:城市景观远景、街景、本体近景,并且在此划定的三个区域内通过统计手法进一步地进行归纳和筛选,获得合理范围的观察角度。同时,设置阈值是降低工作量的有效手段,并且操作者可以取阈值中频率最高的数据对象作为该范围内的代表数据。

3.2 应对天空的色彩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解决办法:几乎忽略。

存在的问题:每个都具有自己的气候特征,具体的特征可以从气温、降水、湿度、云量、日照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等几个方面去细分。因此,天空的颜色也表现出各个城市的自己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北京市在长期受到沙尘暴困扰的同时又是一个多云城市,为了迎办奥运在08年的时候甚至被迫开始向公众公布北京的蓝天日,并与07年同期做比较,以示有所进步,可见政府对于天空这样的视觉对象何等重视,并且视之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部高压地区,像拉萨这样的城市由于气压问题,使得天空在全年日间长期处于湛蓝少云状态 。显然,忽略天空的颜色会直接导致部分视觉角度上配色比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和谐,而且不和谐程度应当与天空暴露在视觉画面中的比例成正比。因此,天空的色彩效果理应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对象。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同样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进行归纳、筛选和预测来得到不同时段的视觉画面,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考虑到天空颜色变化周期至少为一年,并且需要与气象台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获得更专业准确的影像资料或者书面记录,所以一定量的预算投入和较多的时间投入是必要的。同时,建立阈值是允许一定误差范围并且缩小工作量的良好手段,在此同样需要得到应用。

3.3 应对色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般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解决方法:几乎忽略色表问题,或者默认标准光源D65(全阴天空)为标准天光而直接忽略色彩倾向的光源影响。在此前提下使用便携式彩色亮度计、分光光度测量仪或者建筑色卡对对象表面进行测量,获得与对象外立面自身颜色误差较小的颜色测量值,并采用这些测量值进行之后几乎所有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分析、设计工作。

存在问题:将对象直接孤立,忽略周围环境包括天光在内的影响。当外立面采用的材质反射系数愈高问题会愈突出。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考虑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的对象不具备完全的计算意义。同样,由于不同时刻的色表的不同,孤立的时刻也不具备完全的计算意义。故本文提出以下步骤来作为解决色表问题的相关对策:

步骤1 以本文先前提出的角度问题和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前提,我们对筛选后得到的视觉画面(筛选后的视觉画面数量=筛选角度数量筛选时间段样本数量)进行一定精度范围的有损压缩,简化后得到由一定数量色块组成的视觉画面;

步骤2 先考虑视觉角度变化,不考虑时间变化。在这些视觉画面中以天光最接近D65(标准光源)为基准,使用调研中已获得的色谱对简化后的各个不同角度的天光为D65的视觉画面按照公式2进行配色计算,获得在标准光源下的理想视觉画面;

步骤3 以D65(标准光源)中获得的配色方案为色彩样本,对步骤1筛选后得到的视觉画面中的各个视觉角度所包含的对象色块进行试验:

(1)将相应的色彩样本附着在各个对象色块的表面;

(2)按照筛选后的视觉画面再一次进行不同视觉角度不同时刻的视觉画面记录,获得新的视觉画面;

(3)利用公式3进行评估,得出在不同时刻还需要进行整改的颜色并对其进行整改。并且通过反复重复步骤1―步骤3来协调各个时刻的配色比例。当然,这里我们同样需要建立阈值来减少工作量并且获得尽量高的工作效率。

4总结

从最初的小范围研究和实践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研究的系统研究已经有了近40年的历史,从调研到原始色谱的提取到最终的实施阶段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化流程。作为一个以人为服务对象,规划性质的色彩设计,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具有其他类别的色彩设计所不具备的操作难度。笔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觉得现在一般的具体操作方式尤其在最后的配色过程中缺少以人为主题的思考,因此提出了以合理的视觉画面为起点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ROY S. BERNS. 颜色技术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叶南客,李芸. 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关 键 词: 房地产开发 项目投资决策 市场调研

中图分类号: F235.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real estat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summarized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in project development in the importance of. From the market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market research, introduced early in the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market research executive.

Key Words: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Market Research.

1引言

项目投资决策是全案最为关键的环节,反映了企业选样开发项目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考验和衡量开发展商房地产运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操作好了,就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在这个过程中多下工夫,以后的开发经营就可以事半功倍。项目投资决策可对项目进行定价模拟和投入产出分析,并就规避开发风险进行策略提示,还可对项目开发节奏提出专业意见。同时,前期的市场调研对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市场分析与预测

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决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企业可以达到如下目的:了解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社会经济因素,进而把握投资机会和方向;了解房地产市场各类物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对拟开发项目进行市场定位(服务对象、规模、档次、租金或售价水平等);了解房地产使用者对建筑物功能和设计型式的要求,以指导项目的规划设计。

1.2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步骤

房地产市场分析依据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其所需收集的信息范围和内容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房地产市场分析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目的。即确定分析是为选择投资与决策方案服务、为解决某具体问题或发现市场机会服务为产地选择或产品定位服务,还是为编制一般的市场研究报告服务;(2)确定分析的目标。主要决定该项目分析的范围及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3)确定分析的方法。主要确定该项目分析所需数据类型与收集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中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选择;(4)估算分析过程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以及分析结果的预期价值;(5)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6)提出市场分析的结论与建议,对市场情况作出预测。

1.3房地产市场分析的内容

项目资源分析主要包括经济资源分析、城市发展分析、城市文化分析和地块自身资源分析。

(1)经济资源分析。经济资源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资源分析和中观经济资源分析。宏观经济资源分析是研究各宏观经济指标所反映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否利于项目的立项及其对项目立项的利好程度,包括近期可预见前景、项目机遇和挑战等。

(2)城市发展分析。城市发展分析是指系统掌握项目所在城市和项目区域的规划情况,掌握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对项目的影响,并预见规划变更情况。城市发展评估指标包括总体规划要点、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及其规划、项目区域和地段内的规划洋细情况、政府关于商品住宅在金融、市政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短中期政府在项目所在地及项目地块周边的市政规划。

(3)城市文化分析。城市文化分析是指从地理位置、城市文脉、人文特点、城市经济等方面分析城市性格,以达到项目与城市的动态互补。城市文化评估指标包括城市的经济、交通地理优势、城市入文研究、城市综合竞争力、历史文脉的研究。

(4)地块自身资源分析。地块自身资源分析是指对地块内和周边的资源进行梳理,初步确定项目资源的整合纲领。主要评估指标包括项目地形地貌、地址条件、地块内及周围的自然景观资源、地块周边的城市配套状况。

1.4房地产市场预测

房地产市场预测是指运用科学的力法和手段,根据调查分析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算和判断,以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向、需求量、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租金售价水平。房地产市场预侧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

(1)定性预测。主要是依据人们的经验、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参照已有的资料,通过主观判断对预测对象未来的状况,如总体趋势、各种可能性及其后果等作出分析和预测。

(2)定量预测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有关客观历史数据,从中鉴别出其发展的基本模式,并假定其不变,由此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定量描述预侧对象未来的状态或发展趋势。

1.5目标市场确定

即通过市场细分来确定目标市场,从而最终实现目标市场的定位。所谓市场细分就是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购买者在需求上的各种差异(如需要、欲望、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购买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在这里每一个购买者群体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也称为“子市场”或“分市场”。房地产项目的目标市场就是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前提下。针对房地产项目的目标市场,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划分不同的目标客户群的过程。它是房地产目前决策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以后区位选择、目标客户、客户需求分析、产品规划定位等工作做好准备。

2项目定位决策

定位决策包含项目市场定位、项目开发概念定位、项目产品初步定位、项目开发核心定位、项日产品形态定位等。在进行项目定位决策时,要注意产品和市场的互动,产品要弥补市场方面的空白点,要引领市场发展潮流,树立市场及目标;要考虑发展商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项目树立发展商的品牌形象,提升开发商品牌价值;要注意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产品的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审美情趣。

目标市场定位是通过对项目资源的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的过程。一般采用SWOT分析法对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资源进行评估,通过竞争力分析来定位。

概念设计是项目的灵魂、是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的杰作,是房地产全程精深设计成果的结晶和精髓。概念集中体现了项目的价值、功能和买点。概念是一个系统,具体包括;主题概念、产品实体概念、规划概念、景观概念、建筑概念、空间概念、服务概念、概念买点等,而主题概念是项日要集中表达的特殊优势和独特主题。概念设计的日标是有效功能价值最大化。在项目的核心定位中,发展商应根据开发概念及生活蓝本的定位,推导出项目的生活模型。并将项目的生活模型与目标客户群需求现状对接,建立项目核心开发主题定位体系。

3投资决策分析

3.1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投资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进行判断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包括:差额成本、未来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与此相反,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是非相关成本,包括:沉入成本、过去成本、账面成本等。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得到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理解机会成本时应注意以下要点:① 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② 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③ 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确定。④ 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既定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3.2投资项目评价的一般方法

(1)净现值法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净现值,就是将所有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按预定贴现率折算为它们的现值,然后再计算它们的差额。

计算公式:净现值(NPV)= ∑现金流入现值 - ∑现金流出现值

净现值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贴现率,一种办法是采用公司的资金成本,另一种办法是根据公司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来确定。

净现值>0,投资项目报酬率> 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0,投资项目报酬率= 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

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确定贴现率比较困难;不同规模的独立投资项目,净现值不等,不便于排序。

(2)内含报酬率法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内含报酬率(IRR)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①"逐步测试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计算方法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贴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②"年金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含报酬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IRR>必要报酬率,方案可行;IRR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工程实践表明,有效的项目投资决策作为项目实施前的关键环节,对开发商以后的开发经营可达到事半功倍。项目投资决策可对项目进行定价模拟和投入产出分析,同时对项目开发节奏提出专业意见。同时,前期的市场调研对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克夷,董连胜. 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J]. 中国软科学,2003,12(01):35~37.

[2] 池晓辉. 项目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1,(06):78~80.

第9篇:城市调研方法范文

调查研究法虽然在操作方式上多种多样,大致程序也会有所侧重,但基本上都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调研对象的确定

根据设计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研的对象、调查地点,选择合适的调研类型和方法。

(二)调研计划的制定

1.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通常情况下,调查的方法依据课题中所要收集资料的种类而定。反应场地形态及尺度关系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反应行为活动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对比法;反应人们态度方面的资料采用询对象询问、与人访谈类的问卷式调查法。一些简单课题采用上述一种调查方法即可,而相对复杂的课题,则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来完成调研。

2.筛选重点调查项目。首先,从宏观上整体分类,确定调查的具体项目,筛选出有重要价值的项目,逐层深入分析,以便于将所获得的资料系统化。

3.拟定调查进度计划。

(三)调研内容的制定及工具的确定

根据调研计划制定相关项目的表格或问卷,方便信息的记录及统计,以保证调研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四)调研资料的整理

将收集的调研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统计、整理、分析,从而便于科学性地找出问题,得出结论。

(五)调研报告的撰写

对通过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二、景观设计课题调研环节介入的成果

以《景观设计课题I——街边绿地》课程为例。课题正式开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主要通过网上搜索和现场勘查、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选址场地的历史以及周围的景观进行细致深入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选址场地所在市区的特点、场地的历史、场地周围景观现状、市民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期望。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成文字资料或者图形资料的形式。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调研范围

调研的区域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黎黄陂路和兰陵路之间的某路段。这一带曾为俄租界,街道较窄,且街道两旁老房子属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装饰用材较有特色,在武汉并不多见,颇具保留价值。

(二)调研方式

场地测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三)调研思路

网上获取资料实地测量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四)调研成果归纳

对现场调研回来后,组织同学们对调研结果分组进行PPT汇报,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综合优化调研结果,将优秀报告集中展示于教室墙面,再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设计方案构思。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到本案——“街边绿地”属于袖珍公园的其中一种形式,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它们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出一系列设计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形成更为完善的设计任务书,再依据新的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在这种模式下做的方案会更切合实际情况,更具说服力。有了调研环节的介入,设计方案的前期工作会更为系统、细致,学生在正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也更加游刃有余。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