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燃气爆炸处置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

第1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泄漏;堵漏技术;整体治理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气管道发展进入繁荣时期,管道长度的日益增加,让天然气泄漏与治理问题显得日益严峻。

1、天然气泄漏的危害

随着管网越来越复杂、管线越来越长,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愈加突出。天然气爆炸极限很低(仅为5%-15%),属甲类化学危险品,稍有泄漏就很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设施破坏和供气中断等等。由于管道劣化和老化、自然灾害和施工破坏等各方面因素,管道泄漏以及由此引发的爆炸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例如,2002年4月22日,我国郑州市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2005年11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天然气管道爆炸,18人炸伤;2006年1月20日,四川省仁寿县富加镇天然气输气管线爆炸,造成9人死亡、4人重伤、30余人轻伤;2007年3月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天然气输气管道爆炸,大火烧毁了数十辆挖土机和卡车,造成3万多居民家中停电;等等。管道泄漏成为威胁城市天然气供给体系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管道泄漏将具有重要意义。

2、天然气泄漏的形式及应对措施

近几年,天然气的泄漏、穿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天然气的事故,除了违规操作,大多由于泄漏引起的,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1 天然气大量泄漏

天然气大量泄漏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的泄漏,另一种是因天然气的大量泄漏导致的爆炸或火灾。当面临这两种状况时,可以采取五种措施来解决此项事故。1)派出先遣人员。先遣人员由专业的维修人员和技术管理队伍组成。先查看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部位做出分析,及时上报。然后进行初步的控制,如确定出危险区域,设定警戒线,监护和检查现场,防止扩大事故范围,配合相关应急部门完成方案调整的现场工作,最后提出抢救现场的初步方案并上报,协助地方政府疏散危险地区居民。2)通报由综合后勤队伍组成的地方市政府。请求公安、消防、交通、120急救到现场协助工作。3)及时与由实施组长落实的上级部门沟通,确定抢救现场可行方案。对事故进行放空和截断,对事故管进行放空、泄压、换管焊接、质量检验和恢复流程处理。4)通知抢险队。按照确定的方案安装设备,尽快出发,完成换管工作。5)分公司的生产运行部门通知外部协助单位。准备好设备后做好土方开挖、准备好场地,协助抢险队顺利完成换管工作。

2.2 阀组工艺区泄漏引起火灾

因阀组工艺区泄漏造成火灾与天然气泄漏引起火灾的应急措施相同。不过比天然气泄漏引起火灾的应急措施要多一个步骤。就是储运队的人员需要先进行自救,初步控制局面。首先要用最少的时间找到泄漏源的位置,找到泄漏源立即关掉所有气阀,以最快的速度终止燃烧。其次,利用阀组工艺区内储备的消防灭火器对势头较小,比较有把握扑灭的火苗进行熄灭。关阀断气灭火后,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所以完成上一步骤后,要尽快撤离现场,等待消防部门增援队伍到来后,按照消防规程进行扑灭。

2.3 管线损伤引起的泄漏

天然气大部分是采用管道输送的方式送往需求地的,但管道的安全运送仍存在隐患。目前多家带压堵漏公司每年上万起的堵漏工作证明,天然气的泄漏事故远大于起火事故频率。而最令人不安的是,人们对于天然气管道的处置与通常的管网维护没有太大的区别,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的堵漏技术,酿成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对城市燃气安全隐患进行整体排查,对查出的险工险段进行认真治理,做到万无一失。特别是对道路拓宽改造后,管线位于机动车道上的地段;居住小区内燃气管线上部已改为停车场或机动车辆经常通过地段;由于道路降坡而导致管线上部覆土减薄地段;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物料堆放占压管线地段;各种管沟与燃气管线综合交叉、距离较近;凝水缸盖损坏丢失等特殊地段必须逐一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设置专门标志、派人值班巡视、跟踪管理、禁止车辆停放、通行等严格措施,对特别地段一时整改不了的,要派专人死看死守。及时整改。对占压管线问题,尽快制定整改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此类问题,杜绝因占压燃气管线而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

3、天然气泄漏整体治理措施分析

由于天然气泄漏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使天然气泄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泄漏,要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监控管理。

加强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提高认识,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的有关燃气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改造等各项管理制度。

3.2 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

天然气工程施工前,要对选用的管材设备进行检测,特别是对高压管线的材料更要严格筛选,并在设计时在每个管道燃气用户终端安装燃气泄露控制装置。在施工中如发现有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并处罚有关责任人。工程验收时,对不符合质量和气密性要求的工段要坚决返工,并严肃处理责任人。唯有如此才能把燃气管道的先天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3 科学分类事故原因,制定多种堵漏技术

研究天然气管道泄漏技术与堵漏对策的前提是如何将泄漏事故进行科学分类,再针对每一类泄漏事故研究相应的堵漏技术和产品。应根据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压力等级、发生位置、泄漏原因和温度的不同,来确定相应堵漏产品的密封级别、结构形式、对管线本体的保护形式和施工方式,从而形成解决不同泄漏形态的立体带压堵漏技术。

4、结束语

天然气泄漏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泄漏也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应该建立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有关燃气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改造等各项管理制度。天然气供应维护部门配备足够的燃气管线巡查和抢修人员、配置专用设备,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燃气安全;制定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相信随着各项制度和预案的完善,天然气泄漏问题最终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英国天然气质量标准与经验的启示[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6,(06)

[2] 骆正山,王小完 基于天然气泄漏的危害性分析及应用[J] 灾害学,2009,(03)

[3] 孙艳丽,何俊峰. 燃气锅炉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油气田地面工程 , 2007,(05) .

[4] 郭莲芳,赵亚军. 燃气锅炉房设计体会[J]. 新疆有色金属 , 2001,(01) .

第2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为有效防止城市公用事业供水、燃气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河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参照“__市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城市公用事业供水、燃气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指导,坚持政府统一指挥、有关各方协调一致的原则,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确保公用事业供水、供气等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对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凡属__市范围内发生的供水、供气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事故,均适合本预案。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省、市关于重特大事故有关规定,结合公用事业系统行业特点,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定为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在燃气生产、运行、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爆、泄露等重大安全事故。在自来水水源发生投毒、氯气泄漏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或受伤20人以上的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

(二)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三)造成区域性管道燃气用户停气、脱压或超压在500户以上的事故。

(四)造成区域性大面积停水用户在500户以上的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__市公用事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武装部、市委宣传部、市建委有关单位领导为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警戒、封闭事故现场、道路或区域;决定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新闻;决定临时调度有关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以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其它重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具体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有关组织、协调工作,传达落实领导小组有关指令。经领导小组授权,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拟定事故处置的技术措施。负责对外协调沟通事故分析汇总、信息上报等工作。

(二)建立__市公用事业供水、燃气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援保障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建委、公安、交警、消防、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负责现场灭火、设置警戒区域、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收集相关证据、疏通道路交通、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严防新的伤亡事故发生;负责设立现场救护所,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抢救,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负责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安排;如发生大面积停水、停气事故,在第一时间内协调相关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做好居民的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对死难、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建立__市公用事业供水、燃气重特大安全事故调查小组,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监局)和市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规定上报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并提出对事故责任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处理建议。

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单位职责

市委宣传部:统一事故信息及抢险救援情况,统筹做好新闻媒体的协调工作。

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社区):负责做好对辖区市民群众的宣传、解释、劝导、安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协助做好现场疏散、疏导工作;服从领导小组的决定,做好各项配合工作。

市建委:参与事故现场指挥,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职能,协助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指挥协调;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协助做好救援保障工作;负责现场市政环卫方面的工作。负责组织制定现场抢修方案,协助领导小组指挥现场抢修,保障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分析工作;负责协调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安排,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负责协调对死难、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市公安局:参与事故现场指挥、事故调查;统筹指挥交警支队及辖区公安机关做好交通秩序疏导、现场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

市消防支队:参与制定抢修方案,负责组织实施现场的灭火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市安监局:加强日常供水、燃气的安全管理等检查,做到防微杜渐;负责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并参与事故处理工作;负责监督一般事故的查处情况。

市质监局:参与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抢险方案的制定;参与事故调查处理的技术、质量分析。

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危重病人救治,保障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市环保局:参与现场环境污染的处置。

市监察局: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市总工会: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市劳动保障局: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市交警支队:会同辖区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工作。

市建委公用事业管理局:参与事故抢修方案的制定及事故原因的分析。

市建委规划市政局:负责协调对事故造成的道路损坏的修复及其他配合工作。

市建委市容环卫管理处:负责协调事故处理后的现场清扫及其他配合工作。

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或燃气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协助制定现场抢修方案,具体组织实施现场抢修:做好生产调查、抢修作业、安全监护、用户通告等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取证、分析工作。

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协助制定现场抢修方案,具体组织实施现场抢修:做好生产调查、抢修作业、安全监护、用户通告等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取证、分析工作。

五、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报告制度

1.供水、燃气发生事故的单位接警后,应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立即报市建委,涉及消防、交通、救护等工作的,应同时拨打“110”、 “119”、“120”,并报告相关部门。

2.市建委、市公用事业局或供水、燃气、发生事故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将初步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委、市政府值班室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市安监局、市建委、市质监局等相关部门。

3.安全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面上报市委、市政府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现场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事故现场情况变化导致伤亡人员数量变化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补报。

(二)处置程序

1.各相关人员在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2.及时抢救生命。凡事故现场发生人员伤亡,救援保障组应首先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伤员,送入就近医院抢救。

3.制止事故发展或及时消除隐患。如事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要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或物资,尽快制止事故发展并及时消除隐患;如发生燃气大面积泄漏或爆炸,应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再次发生人员伤亡。如发生水源投毒等重大事件,应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并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及时通知各用水户,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4.警戒与疏散。事故现场需紧急疏散人员或物资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划定警戒范围,组织引导人员、车辆和设备的疏散。如发生燃气泄漏,现场应禁止所有火种,人员应向逆风方向疏散。

5.做好现场保护。事故处置结束,应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直接证据,待事故调查组有明确指令后,再决定清除事故现场。如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签字,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

6.联系外界求援。因处理事故需要有其它地市及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度、落实。

7.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结束后,事故调查组应及时组织开展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议,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检查控制事故进一步发展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后报市政府。如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调查处理工作机构,事故调查组应如实提供证据并配合调查。对处置事故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单位,予以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市建委等有关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本预案,明确各自任务要求和处置措施,做到装备、人员落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并定期组织训练和演练,力争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凡无故、借故不参加或拖延参加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或不服从统一指挥者,将追究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市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明确职责,确定人员,制定相关工作预案,设立专线电话。

第3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按照XXX公司《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确保XXXXX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稳定,第五供热公司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具体如下:

一、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培训

开展了吸取江苏响水县“3.21”特大爆炸事故和湖南省常长高速发生大客车起火燃烧事故教训培训。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公司利用信息平台、班组会等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对员工进行了燃气安全、危化品知识、应急自救等培训。

二、召开相关会议安排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3月28日召开相关会议按照XXX公司《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安排部署了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各工段要求加强供暖末期供热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做好对热源、换热站及供热管网重点部位的巡检、巡查工作及燃气检测工作。如发现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置,严格落实隐患整改“闭环管理”要求,保障供热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生技部各工段结合冬季供热运行中发现的设备隐患及缺陷,认真制定好夏季设备检维修方案,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三是各工段要认真开展好班前安全会议,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及检修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做好设备日常巡检。凡涉及动火、临时用电、有限空间、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作业时,要严格落实作业票审批制度,并按照作业票中明确的安全措施进行作业,做好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各类作业安全有序进行。四是各工段要做好车辆管理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检查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严防疲劳驾驶,确保交通安全。五是检查地处低洼、山坡地段的青松燃气锅炉房、地下室换热站、供热管网检查井等设施安全情况,核实是否存在滑坡危险,查清辖区范围内周边积水情况等。六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应急值守,严格执行单位2 4小时值班制,不脱岗、不缺岗,确保信息畅通,如遇突况,要按规定流程上报信息,不得延误。

三、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

根据XXXXX下发的《关于深刻吸取江苏响水县“3.21”特大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公司现阶段供暖运行实际情况,自3月27日起对燃气锅炉房、换热站、库房、食堂、井室等现场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对燃气锅炉房燃气设施、燃气检测情况、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进行了检查,检查了8座燃气锅炉房、12座换热站、2处库房。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处,整改6处,整改率100%。主要整改措施:1、二钢锅炉房:需修复锅炉房门铃,修复防火门闭门器。2、米东公务员锅炉房:修复视屏监控。3、东方嘉苑:清理站内排水沟杂物。4、颐和花园二期换热站:修复消防水管道弯头渗水处。5、卡子湾村锅炉房调压箱清理杂草。6、神新锅炉房调压箱清理杂草等。

四、开展了春季融雪型洪水期间防灾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检查了地处低洼、山坡地段的青松燃气锅炉房是否存在滑坡危险。对地下室换热站、锅炉房地下室排水沟、排污泵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污水顺利排出。及时清理、清除了屋顶冰柱。

五、与XXXX燃气进行联系,对4个运行锅炉房燃气设备进行了检查,并对司炉工进行燃气泄漏应急处理培训,同时在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练。

第4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 调压站 消防安全

从2002年我国西气东输的全线开工及大额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合同的签订,南方缺电大省,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纷纷上马天然气电厂的新建及原有燃煤电厂的改扩建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天然气,天然气调压站的在燃气电厂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高压管网的天然气(一般在4.0Mpag以上)降低到3.4Mpag左右,供燃气轮机使用,并具有过滤净化、计量的作用。主要设备组成为入口紧急关闭阀组、流量计、过滤器、水套炉及调压阀组等组成,还包括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

一、天然气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体积含量在8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等烃类及二氧化碳、硫化氢、氮和微量的氦、氖、氩等气体;基本上无味无毒,对人体无伤害;比重约0.55~0.79之间,比空气轻,所以在空气中容易上升扩散;天然气的热值大,易于燃烧,燃烧产物无污染;天然气冷凝到零下162℃,就可以冷凝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体积缩小为气态时的六百分之一,便于储存和运输;天然气闪点为-190℃,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V%)为3.6~6.5,爆炸上限(V%)为13~17,最大爆炸压力6.8 kg。

二、天然气火灾特点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1.1条规定,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甲类生产火灾危险性,因此天然气属于气态甲类危险物品,天然气火灾有以下特点:1.火灾爆炸危险性大;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3.易形成大面积火灾;4.具有复燃、复爆性。

三、调压站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工业用天然气一般不添加加臭剂,所以调压站内的燃气微量泄露时,很难被察觉和及时发现。因此,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调压站内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管道材料和介质特性,对设计、安装、检验、运行、检修提出不同的要求。事故危险性越大,管理越严,可以大大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性,是一种经济合理、科学先进的管理原则。

关于调压站的设计,参照GB50183-2004《原油和天然气工程防火设计规范》,以下几点应注意:

1.调压站应位于电厂厂区的一角或边缘,且在电厂厂区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宜避开在窝风地段建设。这样可以避免将火种吹向调压站,而且万一有泄露发生,气体容易扩散;2.调压站按生产形式及规模可划定为五级站,其站外区域和站内的防火间距应分别满足五级站的要求。设计部门在业主控制投资和受用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达到防火间距的规范要求,只能与有关部门协调从而采取性能化设计的办法来解决,需要通过充分的论证或试验确定防火间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避免或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散发天然气的设备与明火的防火间距应大于其正常生产和检修时的扩散距离。(2)满足消防扑救时的作战场地,方便靠近火场,减少火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防止火灾蔓延。(3)按危险性、重要性区别确定防火间距,比如同类设备之间可以适当缩小甚至不设间距,减少占地;不同类之间的设备适当加大间距,避免相互干扰,减少火灾发生时的损失;重点保护对象间距适当加大;危险性大的建筑远离无关建筑。(4)在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又要考虑技术发展,比如工艺设备技术提高、消防装备水平提高、消防技术的发展等等;3.调压站内如有仪表间时,其设置位置应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且其内部的仪表电气设备、照明装置和电气线路应符合国家电气防爆标准;4.调压站内的水套炉,应视为正压燃烧炉,按密闭的工艺设备对待,而不能当作散发火花的设备。5.调压站内不宜设火炬,可以有集中放空管,高度不低于10米;6.调压站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应要求;7.调压站应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净宽不应低于4米、净高不低于4.5米,并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保证消防车辆通行;8.电厂内的燃气管道宜在地面以上,一旦发生泄露,便于及时发现和检修;9.调压站宜为露天或半露天,利于通风,发生泄露时不会在某个高点积聚。

四、调压站竣工验收检查内容

1.调压站周围要安装铁制围栏,门口设立静电释放器;2.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3.醒目位置安置警示标语,禁止非授权人员入内;4.设备的防静电接地;5.防雷击装置;6.在可能发生泄露的位置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7.如有条件,安装火焰探头,监视重要设备;8.如有条件,安装监视器,监视整个调压站的运行情况;

五、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针对设备特点和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保障落实。如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禁止携带火种、非防爆通讯器材进入调压站;应穿戴棉质(或不起静电的)劳动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入内等等。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是杜绝人为火灾事故的关键,因此新上岗前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部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预防火灾的措施、初期火灾的处理方法以及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等,并定期进行复训。

3.组织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明确防火巡查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确定检查频次、参加人员、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火灾隐患认定、处置和报告程序、整改责任和看护措施、情况记录等要点。防火巡查和检查时应填写巡查和检查记录,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巡查、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重点为切断气源、扑灭初期火灾、防止蔓延以及人员的安全疏散和保护周围重要设施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关键岗位、主要负责人的联系电话;(2)确定人员撤离路线及集合地点;(3)确定调压站火灾时的紧急处理操作步骤;(4)确定消防车辆的灭火位置;(5)确定请求支援的具体方案。

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相信通过天然气调压站的设计单位、使用单位、管理单位及监管单位在实践中的不断学习、总结,安全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安全管理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GB50183-2004《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第5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燃气管道;泄漏;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查找燃气的泄漏点

对燃气泄漏点的查找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要求巡查人员巡查时细心观察,仔细思考,并运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如管道探测仪、管道检漏仪等精确查找。

1.1、仔细观察燃气管线周围的环境有无变化。如:管道覆盖层上有无土壤塌陷、滑坡、下沉、人工取土、堆积垃圾或重物;管道上是否搭建建筑物;管道安全距离内有无因其他工程施工和重型车辆碾压而损坏管道基础的;有无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排放腐蚀性物质等。这些现象和行为都会加速管网的老化,甚至造成泄漏。

1.2、燃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用户使用的煤气必须经过人工加臭,加臭剂一般选用四氢噻吩,它具有特殊的臭味,燃气一旦泄漏,易于被人闻到。

1.3、有些燃气管道因敷设时间长,竣工资料不全等因素,具置的确定需要管道探测仪。手推式埋地管道泄漏检测仪能测出燃气的泄漏,工作时在地面沿管路推行,仪器的采样吸气口与地面始终保持接触状态,采取这样的方式,既可避免在没有管道的地方去进行无意义的检测,同时,又因为吸气口紧贴地面,燃气一旦窜出地面还未及扩散就已被吸入,这样即使是微小的泄漏也会被检出。

1.4、发现异常点后就要在异常点上方的地面打出探孔,目的是导引泄漏的燃气向地面自由、垂直上升,为确认漏点的准确位置。探孔的数量至少在3个以上,探孔的深度应尽可能接近或超过管道的埋深(考虑到漏点有可能是在管道的下方)。探孔打好后,就要逐个测量各探孔的气体浓度。这时的探孔因深及管道,泄出的气体会顺着探孔窜出地面,因而,通过对各探孔所测浓度大小的比较,即可判断漏点的准确位置。对于较大漏点的浓度测量(测试浓度超过5%),有必要采用量程为0~100%L的高浓度的可燃气体检测仪。根据经验,80%以上漏点的上方探孔所测浓度都超过了5%。

2、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及问题分析

2.1、细菌腐蚀漏气

细菌腐蚀几乎在土壤中均可发生,发生腐蚀后的管道表面有黄色或黑色的质地疏松的锈层,创面边缘不整齐,清除腐蚀产物后创面较粗糙。可根据腐蚀创面选择尺寸合适的补件焊接修复,但需注意腐蚀点周围管材的腐蚀情况,避免因管壁过薄导致焊穿造成漏气。如果腐蚀区域较大,则只能采取更换管段的修复方式。图 1 为某抢修现场被细菌腐蚀的燃气管道。

图1 被细菌腐蚀的燃气管道

2.2、杂散电流腐蚀

杂散电流腐蚀穿孔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且随机性强。杂散电流腐蚀创面光滑,边缘较整齐,产生黑色腐蚀产物。修复方式同细菌腐蚀,但应注意多数杂散电流腐蚀并不单一出现。图 2 为某抢修现场杂散电流腐蚀穿孔的燃气管道。

图2 杂散电流腐蚀穿孔的燃气管道

2.3、外力破坏

其他施工单位在燃气管道附近施工,进行爆破、钻探、打桩、顶进、挖掘、取土等,因不清楚燃气管道位置极易破坏燃气管道导致泄漏。事件发生后,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降压更换管段、焊补丁; 如受损管道需要大面积降压从而影响用户用气时,可采取先带压或稍微降低管道压力捆扎抱卡等临时措施,等用气高峰过后采取降压焊补方式修复。

2.4、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泄漏

这类事故多发于近几年内通气的燃气管道。检测到燃气泄漏后开挖发现,管道由于施工工艺、防腐不达标或焊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漏气。

2.5、自管用户燃气管道泄漏

用户自管产权的燃气管道因缺乏正确管理、有效运行维护易发生泄漏。典型地区为北京市海淀区世纪城区域,由于区域内管道为自管产权,缺乏专业运行维护,并且土壤含水量高,杂散电流较大。

3、燃气管道泄漏事故预防及控制

由于燃气管线和设施大都是隐蔽工程和地下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所以能及时发现隐患便成了燃气安全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3.1、建立燃气施工质量追溯机制

燃气管道投产后因施工质量导致漏气多集中在通气后半年至两年。因此新建燃气工程质保期设置为通气后两年,两年内若发生因施工质量导致的燃气泄漏,实行扣分降级并用保证金支付相关抢险费用。连续多年未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单位可相应增加分数并退还保证金。评级高低关乎工程实施过程的相关政策落实以及相应保证金的额度。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控制因施工质量导致的漏气事故,另一方面促进施工信息登记制度的完善。

3.2、组建专业运行维护应急队伍

按照分工不同建立并完善各个专业化的队伍。实行网格化无差别运行模式和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PDA) 辅助运行,实现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网格化无差别运行模式是将现有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个网格由一名运行人员运行管理,运行人员在特定周期内对网格内的燃气管网设施进行运行检查。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PDA) 辅助运行则是管网运行人员运用 PDA 手持终端,通过导航系统与管网图档系统的结合,指引运行人员按照管网位置快速准确运行,并自动生成运行轨迹,有效提高运行质量与监管力度。燃气管网管理单位需制定燃气管网泄漏检测计划,按管道压力、投产时间、历史泄漏数据等条件制定不同的巡检周期,形成检测计划+检测队伍+多种仪器配合( 泄漏检测车、探管仪、激光检测仪、嗅敏仪、手推车式钻孔机等),保证泄漏检测工作的迅速、精确、高效; 成立专业化应急抢险队伍,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标准,保证突发险情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建立健全运行督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运行维护、泄漏检测与分析、应急抢险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保障高效运行。

3.3、有效的对外施工配合机制

燃气管网属地管理单位建立专业施工配合组,加强管网运行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迹象。与其他市政单位建立有效的协调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丰富资源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常规的施工配合,需要运行维护人员发放《施工配合单》; 对于深槽开挖、施工现场燃气管道、现场动用大型机械等情况,需要采取燃气管道保护措施的项目,则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签订《安全协议书》,属地单位针对施工现场管道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由施工单位制定《施工安全保护方案》,并聘请第三方( 具有燃气资质的设计单位) 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安全保护方案》。施工配合完毕,及时将各类资料存档备查。

3.4、完善自管用户管理和建立社区协作网络

自管用户的设备设施隐患问题已经成为管网运行管理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将自管户疏于有效管理的燃气设施尽快纳入正常的运行维护范畴。

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安全用气保障能力为出发点,建立政企合作、社企联手的安全用气协作网络,将社区安全用气管理工作纳入到社区综合治理管理网络中。与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物业公司建立人员保障机制,建立信息互传机制,建立快速处置机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互相紧密配合,提高安全隐患的处置率,提高安全型燃气具的普及率,提高居民用气常识知晓率,提高燃气管道违章占压整改率和降低用气事故发生率。

3.5、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燃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①完善SCADA系统,实时地接受遥测点的压力、流量、温度参数,自动绘出动态的曲线。对异常情况报警,由系统发出指令,迅速地排除故障。

②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燃气管道档案。它既实现了竣工资料的计算机管理,也是水力计算、抢修决策的基础资料。首先组织人员在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对图档资料进一步核实、补充、整改,使图档资料齐全完整、准确,为实现微机化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微机管理,保持储存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能快速、方便、准确地检索信息和及时提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燃气供应开始大幅度地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让燃气企业头疼。由于燃气管道经常出现漏气、中毒、爆炸等事故,致使燃气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和赔偿。作者认为燃气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注重工程质量、加大对违章建筑占压的管理力度、组建专业运行维护应急队伍、普及安全知识,实施群防群治等方法,预防燃气管道的泄漏。

参考文献

[1]赵金辉. 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曹明涛. 燃气管道故障识别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第6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特种设备 重大危险源 风险控制 应急处理

1 前言

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辨识、评价、控制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

2 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实体存在的危险物品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内因,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结合特种设备的重要程度,可将以下特种设备确定为第一类重大危险源: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①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②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的热水锅炉。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①介质毒性为极度、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②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 MPa,且PV大于等于100MPa.m3的压力容器。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长输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300mm的长输管道;③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00mm的公用管道;④输送GB5044中,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的工业管道;⑤输送GB5044中,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l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6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的工业管道。

(4) 医用氧舱。

(5) 大型游乐设施。

(6) 客运索道。

按照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的界定,可将以下情况确定为第二类重大危险源:

(1) 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2)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已经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用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者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使用未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的;

(7)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的;

(8)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规定、在人口密集区设立的特种设备。

4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

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是控制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数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5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管理与事故应急

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探讨失效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失效的概率,减少事故损失。风险管理是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所采用的各类检验、监控方法与过程的统称。风险管理,一般从降低失效的概率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考虑。

根据管理学关于控制关键的少数和控制变化趋势的理论,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控的重点是:

(1)对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控,逐台登记建档,定期现场巡查,动态掌握安全状况。

(2)规范特种设备操作、管理人员(尤其是锅炉操作、气瓶充装、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严格管理,杜绝无证操作、违章操作,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3)加强特种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督(尤其是起重机械的安装质量的监督检验),继续打击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行为。

(4)强力推动压力管道的检验工作,加强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安全附件的检查。

减少事故损失以降低损失幅度为主。紧急隔离,紧急减压,带压堵漏,设置截断阀、消防设施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应急计划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由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负责制定)和场外应急计划(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企业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企业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计划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计划应包括:应急机构的组织、通讯系统的建立、专项设备的信息、专家信息源、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

特种设备应急处理一般包括紧急疏散、现场急救、险情排除、火灾扑救等。

(1)紧急疏散。发生危害介质泄漏时,应立即组织警戒区及污染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对发生易燃易爆和液态氧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应组织群众向上风向,迎风转移;对发生有毒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应组织群众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风向,迎风转移。

(2)现场急救。针对事故伤害特征,组织医疗机构实施救治。

(3)险情排除。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结构和工艺特点以及发生事故的类别,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对发生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的,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置泄漏。处置泄漏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修补和堵塞泄漏口,制止介质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4)火灾扑救。针对介质特性,选择正确的灭火对策。对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第7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灭火救援;现场危险因素;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消防队担负着灭火救援的重大职责,他们的工作以抢救人员生命为己任,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和严峻的应急救援形式,灭火救援现场时常发生伤亡情况。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灭火救援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了解事故现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加强实践训练,做好安全防护,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保障灭火救援现场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一、灭火救援现场危险因素分析

1、建(构)筑物坍塌

在扑救建(构)筑物火灾中,消防员因建(构)筑物坍塌被埋压造成伤亡的情况发生较多。如2014年2月4日,某市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起火建筑突然坍塌,造成2名消防战斗员牺牲、2名消防战斗员负伤。

2、中毒

在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如2009年7月3日,某市污水井事故,消防部队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历经4个多小时救出10名遇难者。在救援过程中,1名消防队员因受困者神志不清将其佩戴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拽掉造成中毒,不幸牺牲。

3、爆炸或爆燃

在灭火救援中,由于危险化学物品发生爆炸,压力容器、化工设备超温超压发生爆炸,可燃气体扩散遇明火发生爆燃极易造成消防官兵的伤亡。如2012年10月6日,常吉高速地穆庵隧道口发生一液化气槽罐车侧翻泄漏事故。消防队在施救过程中,槽罐车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名消防员牺牲。

4、洪水卷走

在灭火救援中,因地基或河道等突然垮塌、绳索断裂、安全钩脱落等原因,易导致救援人员坠水从而引发伤亡事故。如2013年6月7日,某消防中队在处置一车辆陷水事故中,由于洪峰突至导致路基突然陷裂,使得2名消防战士被洪水卷走,其中1名被救,1名失踪。

5、触电

在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电线脱落或触碰、使用破拆工具时接触电线、电气开关,易造成消防员伤亡。如2009年8月2日,某消防中队1名战士在某灯具厂火灾扑救中,深入着火车间内攻灭火时被突然脱落的带电导线击倒,经抢救无效牺牲。

6、坠落

在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高空作业造成坠落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2010年4月19日,某住宅小区住户家中突然失火,为救出屋内被困人员,消防队1名战士从8楼利用保险绳沿室外窗户下至7楼,在冲入火场救人时,不幸坠楼牺牲。

二、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官兵伤亡原因

1、消防官兵伤亡的客观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格局的千变万化,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新工艺及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建筑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建筑高度你追我赶,内部结构日益复杂,人员密集度及可燃物也相应增大,使得火灾形式,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消防官兵的伤亡概率。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物流业的兴起,物流的频率与日俱增,运输的物品五花八门,在目前危化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等监管体制还不足够完善的情况下,物流事故也呈现频率高、多样化、毒害性、突发性,救援难度大等特点。

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的不断破坏,使得洪涝灾害、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频发,救援行动也呈现难度大,时间长,涉及面广及专业化需求程度高等特点,对消防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生活的高节奏和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各类灾害事故往往在不可预料的情况下发生,发生征兆不明显,反应时间短,事故频率高且处置要求高,客观上给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构了严重威胁。

2消防官兵伤亡的主观因索

2. 1安全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消防部队对消防官兵的伤亡仍只停留在总结战评、事迹宜传、追究责任或如何避责等方面,而缺乏对消防员伤亡事故的深人调查、分析、数据采集、统计分类等,对因果性、规率性等事故特性还把握不准。因此,消防官兵伤亡的调查分析制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风险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2. 2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消防官兵在灾害处置现场,认为此类事故见多了,喜欢用习惯性思维考虑,容易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和盲目战斗,不注重安全隐患排查,不注重安全防范,凭经验处理,导致官兵伤亡在疏忽中发生。如在扑救可燃气体火灾中,不关阀断料就将明火扑灭;在建筑物火灾中,在没充分研判建筑的完整性和牢固性的前提下,就贸然内攻。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队的安全管理往往只注重平时的日常工作,而疏略了灾害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如火场要求设立安全员,但安全员大多成了摆设,对进出火场的人员数量、姓名、个人防护装备佩带及其性能把关不严。如处置高速公路上危化品灾害事故,随意设置警戒距离,对警戒区域内抽烟和打电话的人员监管不严。

2.4专业知识缺乏

部分指战员不注重平时的专业理论学习,灾害现场只凭经验和满脑子冲劲做事,对特殊灾害事故的危险状况不清不楚,对危化品的特性及处置要点不明不白,极易导致消防官兵伤亡。如对碱金属火灾用水扑救,导致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可燃气体爆炸;对深井救援不佩带空气呼吸器,盲目进人井底施救导致中毒。

2. 5战训基础薄弱

目前,部局、总队、支队都要求基层中队每周2个半天“六熟悉”,但基层中队由于工作繁多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落到实处的中队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以编制档案资料应付上级检查。即使中队开展过六熟悉,有些干部也因责任心不强,只是走走过场,没有深人了解和研判单位的危险部位,对预案修订工作也不够重视。此外,基层中队官兵对烟热、化工装置等模拟项目的训练少之又少,且日常安全避险课程的训练也较为缺乏,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导致官兵束手无策,防不胜防,造成伤亡。

三、灭火救援作战安全管理研究

1、提高自身素质

火灾事故对消防队的灭火救援行动的快速性、多样性、协调性有着很高要求,需要消防队员在接到119电话的第一时间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快速针对现场情况制定行动方案,建立指挥系统,及时前往现场。所以,公安消防部队的各级指挥员、战斗员都要努力学习专业的灭火救援知识,包括消防法规、灭火救援基础、消防装备、灭火应用、火灾扑救等,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熟练应用,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自身安全。

2、做好装备分配

技术装备配置是圆满完成各种急、难、险、重等灭火救援任务的根本保障,也是推进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为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火灾现场,满足各种类型火灾救援的需要,消防部队要积极争取经费,提高在灭火技术装备上的投入,增加防毒抢险、个人防护等装备技术性。同时,结合灭火救援装备采用有针对性的模拟实战训练,提高消防队员的实战能力,熟悉各种灭火设施的工作原理,以达到训练目的。

3、提高实战能力

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根本途径,只有贴近实际又严格的多组合、多科目的实战训练,才能提高消防员在事故现场的应对能力。首先,立足实际需求制定多样的实战训练方案,使操场训练和现场演练、单兵训练和小组训练、技能训练和实践性训等有机结合,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次,结合装备制定训练内容,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会使用设备、会操练使用。对于新设备要仔细研究,将现有设备编成操法,组织消防员熟悉其原理和性能。第三,训练方法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因地制法,利用各种场地组织训练,以适应各种类型的火灾现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克服或减少灭火救援中事故频发的现象,需要消防部队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共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防止重蹈覆辙,避免新生事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实现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加强灭火救援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36(11):211-212.

第8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 危险气体 检测报警 应急 应用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等的危险特性,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其生产过程中巨大能量潜藏着危险源,尤其是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危害极大。如果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装置中可燃、有毒物料的泄漏,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气体检测报警器是用来测量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当气体超标时能发出超限报警的事故预警装置,一般情况由现场检测器和指示报警两部分组成(即DCS控制系统),可以在早期发现危险化学品的轻微泄漏,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系统存在的问题

虽然危险气体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系统的应用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监控人员对检测报警和连锁装置不重视。化工企业的DCS系统和检测报警连锁装置主要为生产安全服务。而某些区域工艺参数因工艺元原因发生报警次数较多,或是检测报警连锁装置动作频繁而影响生产,故现场操作人员对DCS报警不重视,有的甚至关闭报警蜂鸣器和切除检测报警连锁装置。这样造成现场可燃、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控制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应急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会引发重大火灾或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响应的处置不及时。生产装置发生物料泄漏时,因为现有DCS报警声音与工艺参数报警不一致、或DCS不报警等原因,致使监控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或者发现后找不到泄漏点,不知如何处理,或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正确、处置速度慢,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事故重大隐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报警不被引起重视的原因分析。大多数企业现有的DCS报警控制系统发生报警时不能自动显示报警位置,易导致岗位人员混淆造成重视不够;有些即使进入报警位置也只能显示报警位号,需要岗位人员从报警位号找到并转换为对应的实际报警部位,易延误泄漏的应急处理时机。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不中断生产或者为了降低生产的损失,忽视安全报警,甚至人为关掉报警连锁装置。

2.应急处置不合理的原因分析。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企业现有的应急预案主要针对重大事故而言,涉及面广、操作性不强。另外,一线岗位上的应急处置措施却没有得到企业领导和相关操作人员的足够重视。

3.管理部门和仪表维护人员的不能实现监控管理的原因分析。企业对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监控一般通过DCS控制,因此只有现场装置人员在控制室中才能得监控信息。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仪表维护人员间缺乏信息共享,没有将监控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及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三、系统实施后的应用效果

1.提高了企业总体应急管理水平,特别是实现了在石油石化企业在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达到在第一时间控制现场事态、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的目的。

2.系统在满足目前企业安全监控需求下,实现了安全报警系统集中监控与分布监控相结合,找到了既能独立监控又与其他系统(如:DCS,ESD)联动的最佳方案,目前在国内石油石化企业中属于率先开发应用。

3.将事故预警设备与应急处置控制联系起来,扩展和延伸了事故应急管理系统,将气体泄漏、气体检测报警与紧急切断保护装置连锁及操作人员的正确应急处理步骤有机进行联动,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在技术上实现信息通信、报警联动,并能通过网络火灾报警情况,各部门可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报警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做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4.建立危险气体泄漏时的应急管理数据库。按照科学、实用、简明、易行的原则,在对装置进行分析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编制了危害气体泄漏时的应急处置预案,录入被监控设备的“车间人员熟知的设备名称的语言”,导入了被监控设备照片。有效发挥了预警系统及其应急技术措施紧密衔接性,防止和减少了操作人员在应急响应时出错率。

四、结束语

危险气体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管理系统已经在很多企业广泛应用,但是无论危险气体安全检测报警性能如何灵敏,应急管理系统如何完善,最终是由人去管理和操作的,企业不能只注重系统和装置的安全性能而忽视人员操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对安全保护装置的重视,做好现场使用人员对该系统的培训学习、做好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演练等配套工作,危险气体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全市应急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能力,有效发挥抢险救援战勤保障作用,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方案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重特大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建筑倒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三、组织机构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消防应急战勤社会联动领导小组。

组长:*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市安监局局长

*市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市安监局、公安局、消防大队、卫生局、环保局、气象局、建设局、行政执法局、民政局、交通局、人防办、供电公司、燃气公司、供水公司、移动通信公司、石油公司。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与上报组织工作。

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主任

成员:*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市安监局、公安局、中医院;环保局、气象局、园林处、行政执法局、民政局、交通局、人防办、消防大队、供电公司、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移动通信公司、石油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在*市消防应急战勤社会联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互相配合,密切协同,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根据事故灾害情况和程度由市政府成立救援和处置工作总指挥部,消防应急战勤社会联动领导小组在总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四、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市公安局职责任务:

1、设定灾害现场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出入;

2、疏散受灾群众;

3、防止灾害现场出现盗窃和刑事案件的发生;

4、维护现场附近交通秩序;

5、保障火场附近道路上的救援车辆畅通;

6、对处于闹市区较大的灾害现场实施交通管制。

7、完成总指挥部下达的各种作战任务;

市安监局职责和任务:

1、负责全市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协调指挥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有关应急救援力量参加事故抢救。

市消防大队职责任务:

1、了解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组织侦察、判断灾害事故现场的主要方面。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救人、灭火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2、遵循“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快速反应,快速调派力量,正确判断灾情,科学决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营救遇险人员,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

3、具体职责是:组织搜集、上报现场情况,确定抢险救援技、战术措施,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协同作战,落实安全保障。

4、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应当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可实施越级指挥。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应当实施组织指挥或者授权指挥。

5、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事件)时,现场指挥员及相关人员参加由政府统一领导的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报告灾情信息,掌握处置情况,落实领导指示,并按照总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组织指挥部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

6、完成总指挥部下达的各种作战任务。

市园林处职责任务:

对于供水不足的较大火场,出动所有市政洒水车保障火场消防车供水。

市交通局职责任务:

组织铲车、吊车、挖沟机协助抢险救援。

市自来水公司职责任务:

1、保障灾害现场附近消火栓、水鹤好用;

2、给灾害地区自来水管网加压;

3、及时抢修使用过程中损坏的消火栓。

市医院职责任务:

1、抢救事故中受伤人员;

2、协调各科室对灾害现场中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3、协调血站、防疫部门做好受伤人员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市环保局职责任务:

1、对毒害品灾害事故的环境检测;

2、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极限的测定;

3、及时向指挥部提出毒化品威胁群众的疏散建议。

市人防办职责任务:

1、协助扑救人防工程火灾及救援工作。

2、在反恐怖应急行动中协助有关部门对现场的核、化、进行鉴定。

市供电公司职责任务:

1、及时切断对灾害事故现场参战人员安全有威胁的供电线路;

2、抢修并保障灾害事故处置中的用电。

市气象局职责任务:

1、灾害事故现场的天气预报工作;

2、向灾害事故现场指挥部提供天气变化对灾害事故现场的影响相关数据。

市移动通信公司职责任务:

1、保障灾害事故现场的通信畅通;

2、保障灾害事故现场与外界的通讯联络.

市石油公司职责任务:

1、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参战车辆提供油料保障;

2、提供事故现场技术和装备支持。

市民政局职责任务:

1、安置受灾群众;

2、保障受灾群众和参加抢险救援人员的食品、饮用水、燃料、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一)灾害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应急指挥部应当针对事故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重特大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建筑倒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相关应急指挥部,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

项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

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启用市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7、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8、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9、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10、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应急战勤社会联动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业务部门要认真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战勤联动预案,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闻警即动,快速反应。各单位要合理安排好执勤力量,确保全天候备勤.遇有灾害事故现场,在接到调集命令后,要迅速出动,及时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快速展开救援工作,不得贻误战机。

(三)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在灾害事故现场救援中,各单位要在市政府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