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传统媒体推广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媒体推广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媒体推广方案

第1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金色暖阳”理财街区暨第三届全国理财大赛,由和讯网与中国光大银行联合主办,并由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其前身为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的“阳光财富・全国理财师大赛”。此赛事已成为理财师行业一年一度所关注的专业理财师盛大赛事。

大赛从2009年12月15日开赛,至2010年2月5日结束,历时50多天,包括专业赛、挑战赛共包含理财师专业答卷、理财规划方案、虚拟投资理财、理财知识答题闯关、钱商测试等内容。

活动特色:

以营销目的为导向,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传播内容与诉求点。如:挑战赛对专业赛的辅助、Minisite的交互设计对理财专业赛事的调剂、传统媒体传播与口碑营销的互补结合,体现了本届大赛的创新性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考察与教育传播并举:考察专业选手针对不同诉求理财案例的方案规划能力外,以虚拟投资理财环节考验选手投资理财实战能力;针对非专业选手,以投资理财的实践平台为辅助,更多地以投资理财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主,实现了光大理财服务的品牌传播与专业权威渲染目的。

交互设计技术与品牌传播的融合:大赛专业赛理财方案环节的“金色暖阳理财街区”模拟了城市生活场景,将光大银行目标客户案例融入其中,选手通过在此场景中扮演理财师角色走访各客户了解其需求,并决定是否为其进行理财服务,大大增加了大赛的互动性,并通过娱乐元素的使用,软化了光大银行及理财师行业的“冷形象”,有力提升了品牌亲和力。

传统媒体传播与口碑营销的结合:以品牌传播、赛事影响为背景,大赛在各传播波段不仅设计了传统媒体软文轰炸、深度报道、硬性广告等传统传播方式,还大胆地运用了(论坛)口碑营销这一在金融领域运用较少的传播方式。两者结合,不仅达成了品牌传播、形象提升、权威渲染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大赛参与度与互动力。

活动效果:

从2009年12月15日开赛至2010年2月5日结束,大赛官网总浏览量达到7,673,126;

专业赛参赛共计972人。选手分别来自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东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银行理财中心,以及广发基金、中原证券、恒泰大通、光大证券、太平洋证券、江海证券、国信证券、信达证券、兴业证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正德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等金融行业单位。或为政府机关、公检法机关、医疗卫生、高等教育、金融研究机构、高档酒店、演艺行业、地产行业、航空公司、上市公司、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民营企业、理财咨询、投资管理、理财俱乐部等,包含政府部门公职人员、警察、医护人员、大学教师、研究人员、高级管理者、财务管理者、(建筑、设计、IT等)专业技术人员、媒体记者、专业演员、艺术工作者、新老股民基民、私募高手、(金融及非金融)大学在校生等众多社会角色,可为影响广泛。

第2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日前,艾伏锐(i-Free)公司亚洲区总裁尤金(Evgeniy Kosolapov)来到中国,接受了媒体采访。面对未知的中国市场,他一再强调,艾伏锐(-Free)公司来到中国,不是为了赢取中国市场,而是希望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谋取“共赢”。

尤金表示,艾伏锐公司主要是做移动网络服务与移动网络内容服务的。这个行业在俄罗斯不小,且有活力,去年的市场规模就超过10亿美元。艾伏锐在这个市场上处于前几名的领导地位,去年销售额达到2亿美元。所做的主营业务都是与移动网络有关的,同时做移动游戏、移动视频、移动娱乐与应用以及技术方案提供。对于那些希望进军俄罗斯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艾伏锐能帮助提供很多机会,而且也已经在这方面帮助了不少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

本土化赢得中国市场

作为俄罗斯公司,依靠什么策略来赢得中国市场呢?尤金说:我们其实没有赢得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我们定位很清楚,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中国成为市场第一的,因为中国本土的公司也非常强大。我们的商业策略就是在中国市场寻找到好的商业合作伙伴,共赢,而不是赢得中国市场。谈到美国公司,的确,美国市场很大。不过,商业现实是——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不同。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不能取得成功,就是他们对中国的本土文化现实认识不深刻。比方说,在美国,大家都用信用卡来支付移动内容消费。不过,在中国,大家不用信用卡来支付。从这方面讲,中国市场与俄罗斯市场很相似。在俄罗斯,也不太用信用卡支付消费。所以,中国和俄罗斯有市场共性,习惯中国这样的本土文化。

第3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2013年以来,顺应全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人民网积极运用社会化媒体,构建新型传播格局,继续发力移动终端,促进传播渠道融合,以期形成全媒体、全方位的服务格局。目前,移动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新闻”客户端)覆盖苹果、安卓、Windows Phone、Win8等多个主流平台,用户数突破3000万。

转型绝非一蹴而就,难免遭遇现实的残酷与尴尬,模式也因人而异,不是直接复制成功者的经验那么简单。本文旨在从一个经历者的角度,结合人民网移动客户端运营实践中的几点经验或体会,分析传统媒体需要的几个转变,与同仁共勉之。

传统媒体的“内容基因”要适应新媒体的“技术基因”

旧传播时代的规则是“内容为王”,具有良好“内容基因”的传统媒体摘取了传媒业的皇冠。而在新传播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规则是“用户为导向、技术为驱动、平台为基础”,一切都是建立在“技术基因”和“技术基础”之上的,唯有真正培养起“技术基因”,才有可能实现转型。

人民网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欲试水推出自己的移动客户端产品。当时,和大多数传统媒体一样,面临专业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匮乏的尴尬。然而推出移动客户端,跑马圈地,时不我待,于是乎采取技术外包合作的方式,推出第一款移动客户端产品“人民日报iPad版”,实现了从无到有。然而,技术外包合作的方式很快就带来了各种弊端,如安全风险,产品追求更大空间发展产生的升级需求与技术开发进度受到各方限制之间的矛盾等。这个现状迫使人民网相关负责人下定决心,通过“外部人才引入+内部培养”的方式,打造一支自己的新媒体研发技术队伍,提高自我造血能力。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以后,按照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化规则,又逐步完善了客户端产品、UI(用户界面)设计、运营、渠道等角色,组建了一支相对健全的、市场化的移动客户端队伍,承担人民网移动客户端的各种使命及日常运营。

传统媒体的编辑应该转变成产品经理,而读者将被称为用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在拥抱移动媒体时,不少媒体人普遍认为最难的还是思路上的转换。传统媒体有内容优势,却缺少产品策划的思路。传统媒体更像是制造业,生产过程是线性的,与读者联系不紧密;而移动媒体更像是服务业,需要更多的运营管理,同时也是一个闭环。传统媒体的编辑应该转变成产品经理,在不久的将来,读者不会再被称为读者,而会被称为用户或使用者。

正因为这样的不同,人民网相关负责人一直在推动员工将做新闻变成做产品,更多地思考自己的应用会针对怎样的人群,用户所需求的内容以及呈现的形式。

以“人民新闻”客户端为例,1.0版本上线之初也经历了一段懵懂期:没有专门针对客户端阅读模式去生产内容的编辑人员,内容直接复制电脑互联网上的内容;界面布局仍然无法跳脱电脑互联网门户模式,大而全,信息堆积,很难吸引注意力,不符合移动终端碎片化的阅读模式;优势资源不突出,产品面目模糊。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当前“人民新闻”版本在界面布局上已推出双首页,用户通过点击“人民新闻”客户端右上角的扳手按钮进入工具栏,点击“订阅我的头条”就可以在订阅中心订阅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频道,系统会根据用户订阅的栏目生成“我的头条”页面,成为用户个人的“剪报夹”。而“新闻”则集时政、国际、军事、经济、社会、观点、体育、娱乐、生活、历史栏目为一体,涵纳海量新闻资讯。由编辑筛选当天重磅、高热度的新闻,每条新闻都经过精编之后汇集呈现给用户。

在内容策划上,打造新闻产品,如留言墙、名家言论、行业观察等;力推品牌栏目,如《人物》、《一周军情》、《七日谈》、《声音》等。其中针对留言墙产品,设专职编辑运营新闻留言以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活跃度,保持客户端的生命力。如重点新闻组织原创评论;丰富评论形式如问答、辩论;评论日报,盘点用户反馈。

在展现形式及体验上,力求符合移动终端碎片化、移动化、及时化传播的特点及用户在移动终端“浅”阅读代替深阅读的使用习惯,主动做减法:弱化传统内容生产板块化的概念,如导航、首页、频道首页、文本页等依次分层级观念,主推“信息流”,即将精华内容集中通过“信息流”按时间展现。用户进入客户端首页,只需简单上下滑屏即可通过信息流直击当天的精华内容。信息流可以是单篇资讯,可以是专题,可以是组图,也可以是视频。

后“内容为王”时代,除了内容,你还得无处不在

大量可随需查找内容的移动终端应用、终端设备层出不穷,在此推动下的媒体世界瞬息万变。在多平台的世界里,还是内容为王吗?现在,要想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除了要有好内容以外,分发渠道也一样重要。“内容为王”依旧是人民网骄傲的王牌,但现在要出这张牌时可能还需要在前面加句“渠道为先”。如果渠道上没有人民网的客户端,用户就会马上选择其他家的客户端或是其他应用。渠道和运营都是后“内容为王”时代人民网需要特别注重和思考的。

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的运营,就采取了与“人民新闻”客户端不同的策略。人民网除了自主研发推出“人民日报”客户端,自主运营推广以外,还入驻了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平台、网易云阅读订阅平台和扎克、鲜果等订阅平台,其中仅搜狐新闻订阅平台一家的用户数已经超过千万。目前,市场上移动客户端的分发渠道资源较为垄断,掌握在运营商、手机厂商、搜索引擎等巨头手上,而这些现有渠道资源也几乎全部被商业公司的移动客户端或其他应用占领。传统媒体在移动客户端推广成本上的投入往往受到资金、政策等限制,无力踏上“烧钱不止”的漫漫征途,从而在市场上形成集体失声的局面。因此,人民网尝试跟市场上已经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应用合作,通过人民日报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快速获取用户,提高主流声音传播影响力。

除此之外,“内容为王”中“内容”的意涵也正发生改变,单向内容已不能满足用户,而应该重视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这也是人民网移动客户端下一步探讨的方向。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未来,传统媒体客户端面临的绝不只是同行间的竞争。就目前而言,商业门户网站、新诞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等所推出的客户端,更具有2.0功能、社会化媒体属性,在关注热度和下载排名上都比传统媒体客户端更具优势。因而传统媒体的移动客户端面临很大挑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核心,是形成以用户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建立以自身平台为核心的盈利生态体系。目前多数传统媒体的技术能力与运营能力不足(产品不具备用户黏性),这使其只能作为内容供应商附着于平台商。要避免这样的结局,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许是与现有的新媒体平台商深度合作,使自身拥有作为平台商和服务商的能力。比如说微信公众平台、商业门户网站的自媒体平台等。

第4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这说明,真正有志于拓展的企业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停下脚步,也说明真正有价值的媒体资源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受太大波动。因为出口受挫,内销成为必然,而内销市场竞争激烈,要参与竞争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因此即使经济危机,很多企业也不能停下脚步,前进、拓展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对媒体来讲,由于企业并不会选择在经济危机时完全放弃广告投放,而只是选择更有理性的广告投放和价值组合,因此真正有投放价值的媒体将不会受到影响。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不论是企业也好还是媒体也好,此时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企业要考虑理性的广告投放,争取每一分投入有更高的收益,而媒体则要相应调整经营方式,比如更科学的客户选择、提供更高效的媒体组合与服务等。换言之,经济危机将强迫把中国企业带入理性经营时代,这不能不说是危机中的机遇。

1、经济危机下几类企业的媒体投放选择:

先从企业方面讲,分析经济危机下几类企业的广告投入的特点和可能性。这些特征将会对各类媒体产生各种影响,是明年媒体的广告业务拓展重点要考虑的因素。

豛~ 一些平常广告投入就不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一般以区域性经营为主,广告投放也以区域性投放为主。因为广告投入能力有限,也考虑到投入效率,一般以地方性媒体投入居多。由于尚没有品牌基础、很多以外销为主,这次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冲击比较大,市场投入的信心和能力也大大降低,因此对地方性媒体投入影响较大。

但是对一部分市场定位比较特殊的企业可能影响不大,如医疗企业及一些基础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可能影响不大。

豛~一些大型企业——他们是全国性品牌和国际品牌,业务范围比较广、进入的地区也比较多,一部分企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大。由于这部分企业是全国性媒体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全国性媒体的广告经营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他们之前的投入已经获得了一些市场基础,经济不景气时最有可能进行广告费缩减,而且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投入会更理性,会选择更精准、直效的投入方式。因为此时对这些已经有些基础的大企业来说,在经济危机时刻,战略上可能会向市场巩固与深耕倾斜,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新市场开拓上,而新市场开拓才是广告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很有可能缩减投资的行业比如汽车业,及其他一些属于奢侈品或享受型用品的消费品行业。

如前所述,这里同样有一些行业的大型企业会受的冲击比较小。比如洗涤行业特别是广告投入一直比较强劲的化妆品行业将会受冲击较小,因为即使经济危机时刻这部分开支也不是大部分消费者愿意缩减的,因此企业受的冲击也比较小,这部分行业客户可能是此时全国性媒体关注的对象。还有比如人寿保险这些行业,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他们的旺季,因此这类企业在此时可能会勇猛的往前冲。从近期央视夺标的一些企业名单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豛~ 一些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将会成为广告投入的主力军,为了招商、加盟或在区域市场拓展,全国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都有可能是他们投入的对象。因为这些企业大部分处在由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进军的时刻。

上述分析归因于以下几点:

经济危机往往是行业洗牌的时刻,这些企业不可能停止扩张的脚步,因为此时对他们来说是承上启下的时刻,不进则退,因为根据博弈论,总有竞争者此时会前进的。所以这些企业必须选择前进。只要是开拓那么适当的投入是必须的。

经济危机时刻投入的成本也许更经济,这是很多企业会考虑的。

此时行业重新洗牌,一些小品牌会出局,拓展的机会更多一些,很多品牌可能会选择此时圈地,这也是企业考虑增加推广投入的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说的一些与经济景气指数不太相关的必需品行业的企业,此时一些外贸受到严重影响而企业纷纷专注内销市场的行业也要重点关注。如家纺、服装行业明年的扩张将会更激烈,因为对企业来说后方已没有退路,前方荆棘丛生,必须进行拓展。

此外,此时还应关注一些创新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携资本、新模式等而来,往往会凭借新模式大范围圈地,广告投入是必然的。而对媒体来说,如果此时培养这些新兴的力量,待到经济景气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很好的摇钱树。

结论:

上面的分析说明,经济危机的时刻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收影响并缩减开支,只是说此时企业的投入可能会更理性,更追求效率。而且真正有志于拓展的企业或有独特战略的企业是不会停下拓展的脚步的。这是此时媒体经营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低成本高效能传播:经济危机时刻企业的不二选择

对企业来说,此时最好的推广投入方式应该是“以低成本、高效能的推广投入来化解风险。”

具体来说,“精准的媒体低成本传播”+“高效的终端传播”=最高效率的投入方式。

[精准的媒体低成本传播]

(注:本模型为土木方圆湛广顾问独创,引用请注明出处)

通过上图四大手段密切配合,实现1+1+1+1+1>>4的效果——

1、高空新闻轰炸:通过新闻策划和新闻公关,在全国级媒体、地方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大量新闻,形成200篇次以上的转载,引起普遍关注,树立品牌公信力。

2、网络系统传播:对企业官方网站进行诊断和重构,通过SEO技术和网络整合推广方案,利用网络高效传播品牌,覆盖2亿网民,抓住高端年轻人群。

3、活动造势策划:策划一系列话题、活动和事件,形成轰动效应,配合新闻公关和网络推广,引发爆炸式、病毒式传播。

4、窄告投放呼应:窄告的目标是精准面向目标人群,避免成本浪费。同时,形象窄告也是必要的传播手段,可以展示品牌形象,深入客户心智。

[高效的终端运营传播]

(注:本模型为土木方圆冯小素顾问独创,引用请注明出处)

通过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表及里步步为营的终端拦截和客户价值截获,使终端成为高效的传播载体,也从某种程度上把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延续下来,并且深化。

精准的媒体低成本传播+高效的终端传播=n倍的传统广告投放效果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这种终端的拦截和落地,大众媒体的投放即使获得了知名度也不会有效果,而有了终端拦截,那么就可以把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进行延伸,起到效果倍增的作用。这个在我们的项目实践中已经非常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注:本部分具体内容请关注相关媒体后续报道。)

3、媒体:站在新的高度迎接挑战

(1)传统媒体:低迷时期的理性经营

上述对企业的分析意味着对传统媒体来讲就要研究此时如何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研究精细化运营,及如何在这种形式下为企业提供更高效能的媒体组合。

先来分析危机对传统媒体的挑战。首先从整体影响方面分析。如前所述经济危机时刻企业的经营思路和战略等会转变,很多企业可能会缩减广告投放,特别是缩减投入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媒体板块,从而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此时会选择更低成本高效率的投放方式,采用更有效率的替代媒体也就是新媒体,从而对传统媒体形成极大的挑战。 DHL中国市场部要求广告公司在提交媒体计划方案时必须排除传统电视,这一典型案例显示了一些广告主面对现实的态度。

其次分析对各类媒体的挑战:

1、央视

由于资源稀缺和垄断,不会受危机的影响。

一般企业选择央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二为招商做铺垫。央视为什么已然火爆,因为就全国性市场的拓展来说,央视特别是一套、二套等由于资源垄断和稀缺,在这方面依然是最高效的媒体。但是这仅限央视一套、二套等这些比较好资源,其他一些相对来说投放性价比不高的媒体可能会受一些冲击。

此外,全球经济危机时刻,由于跨国企业受到的直接冲击较大,国内企业则由于不得不奋战国内市场,因此会把国内企业逼上媒体广告竞争的前列。因此这种现象应该不仅表现在央视的夺标上,国内企业应该也会在其他一些全国性卫视和媒体上有所表现。

2、其他的一些全国性媒体,如一些全国性报刊、电视。

这些媒体可能受的直接冲击会比较大。其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一些受众定位不清晰、覆盖面不广、覆盖密度有限的媒体。因为企业选择这些全国性媒体一般以企业形象广告投放为主,相对来说直接的投资收益率会较低。而且由于这类媒体覆盖面和覆盖密度有限,而且数量众多,竞争激励,因此受的冲击会比较大。据悉,目前比如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已经受到了影响。

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已经有一定的品牌形象基础的情况下,品牌形象的更深一步的塑造完全可以通过更精细化的传播来实现,比如通过终端、通过在促销型广告中加入形象性的内容等来实现,因此企业首要缩减的可能是这些全国性媒体的形象广告投入。

不过一些如湖南卫视这样的日益全国性的卫视则另当别论。因为目前中国真正的全国性媒体就央视一家,资源有限,而需求旺盛。湖南卫视走向全国后,正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而这种市场远未饱和。

3、一些地方性大众媒体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强势的地方性大众媒体(都市类报纸)会依然强势,成为争夺的焦点。因为地方性媒体的广告投放一般以地方性大规模促销、推广为主。在经济危机时刻,为了刺激消费,这部分传播可能会成为重点,而这部分推广一般是以地域为对象的,因此地方性强势大众媒体的广告投入将不会受影响。

一种是相对弱势的地方性媒体。这些媒体可能由于定位不清晰、经营不善等读者群有限,投入收益率不高,此时会受大的影响。因为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因为需要提高知名度、提高覆盖率的原因选择这些媒体作为补充,而在经济危机时刻,要提高投资收益率,这些效率不高的补充性媒体则可能会首先被企业砍掉。

4、 一些专业性媒体

专业性媒体等由于面对的行业、企业等比较专业,将会随行业的波动而波动,但是总体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具体因素还要看媒体本身在业内的影响。

结论:传统媒体如何迎接挑战:

根据经济危机时刻企业的需求,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迎接新环境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通过更精准的媒体定位、更有价值的节目,为广告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目标客户群体,这依然是首要做的。

2、 通过各种方式,为广告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媒体组合或版面组合或投放方式组合,帮助企业提高广告投播效率。比如通过新(网络、手机等)旧媒体的组合,通过活动策划与广告互动等。

3、 加强服务,及时做好投播的广告效果检测和常规的媒体收视率等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理性选择。

(2)新媒体:新兴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从经济危机的整体影响来说,其一方面对新媒体有“危”的冲击,对那些没有版权、没有商业模式、靠VC支撑的网络媒体,将形成巨大挑战;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关注成本的问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凭借其精准、可测的优势,达到更高的投入产出比,此时则是一种好的“机会”。换言之,如果利用精准可测的用户和内容定位来吸引广告主,同时加强打造新媒体的内容平台,新媒体在金融危机中将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用户向新媒体靠拢。

但是比如像网络视频广告的市场总量相比之下还非常渺小,虽然增长的潜力巨大,但阻碍其发展的瓶颈仍亟需突破。

——网络新媒体成长之跨越——更精准的媒体研究,明确投资回报率

视频广告的成长需要具有公信力的跨媒体营销效果的比较研究报告来证明网络视频广告的投资回报,网络视频行业必须建立视频广告购买、制作、投放、评估等方面的更为合理、更为统一、并与其它传统形式广告可比的标准。

对视频广告效果的衡量应该更象电视广告一样,以广告的有效到达率、频次、时长、受众的品牌记忆度等去衡量其对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及购买意愿的提升,而不是简单套用传统网络或搜索广告的点击率统计。如果能进一步出现利用网络视频广告成功营销的一些典型案例,也许能促使业界打破惯性广泛效仿,最终迎来大趋势的拐点。

——更准确的内容定位,目标客户精准,性价比高

其次,要关注的仍然是最基础的内容。就是新媒体应该更加强化其准确的内容定位,目标客户精准,以为广告主提供更低成本、性价比高的投放。

第5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空间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迅速崛起和普及,令全世界新闻信息传播市场格局处于剧烈变动之中。早在2000年,Editor&Pubhsher的研究结果就表明: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媒体分流了广告、分流了读者、分流了眼球,甚至分流了信息源,那传统媒体的生产和增长空间在哪里?如何寻找到传统媒体新的“生长点”本文拟从传统媒体的新空间拓展方面做些思考。

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

1 网络媒体的优势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

网络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传播内容上,朝着丰富性、高速化、专业化发展。

传统媒体受版面或时间的限制,对新闻信息不得不进行强制性选择,它们所能传送的信息量无疑是有限的。新媒介的信息是海量的,几乎人们能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不受限制,容纳能力难以估量,同时,网络媒体在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下,信息更全面、史广泛,能及时,随时史新,并瞬间传遍全球。而且,随着网络服务的成熟,网上信息将逐步专门化,有利于人们查找信息。

第二、传播方式上,信息双向交互、个人化特征日益突出。

传统的大众传播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性较为明显的过程:一方面,受众只能在媒介提供的信息中被动地选择;另一方面,受众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来对媒介活动作出及时反应。而新媒介的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均确充分的互动功能,这些都能为个人和非专业的组织、团体参与社会传播、接近新闻源和新闻发生地提供机会。网络媒体通过非线形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主动掌握和控制信息时,还能积极参与到信息的提俱与传递中来,充分体现出现代传媒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的全新理念。

第三、传播功能上,呈现出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色。

传统媒体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例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声画文并茂,但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网络媒体则可以综合三大传统媒体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于一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为受众提供全方位、多维的信息服务。使受众在网上可以有选择地浏览各方面的信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将有关内容下载到个人电脑上或者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2 传统媒体依然是传播业的主体

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但至今为止,网络媒体并投有达到在传媒界独占鳌头的地位,传统媒体的主流优势地位依然牢不可破,这主蛰是传统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缺乏而又急需的优势:

第一、从传播主体上看,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

在百余年的传播实践中,传统媒体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都大大高于处于“匿名”或“半匿名”状态的其它传播者。当网上出现大量虚假新闻和极端言论使受众感到无所适从时,或者是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他们更倾向于权威的主流传统媒体。特别是重大新闻的追踪式、专题式深度报道,是一般纯商业网站所不能及的。所以,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真实可信的权威性地位,有较完备的组织机构与人才网络,具有品牌效应。

第二、从传播客体上看,受众的传统消费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受众的消费习惯方面,基于传统媒体所表现出的方便性、经济实用性与操作性,绝大多数受众仍然喜欢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这种传统的消费方式不仅现在占主导地位,而且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即使在网络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传统媒体占据传播业的主体,比如《今日美国》报纸的网络版发行量速增的同时,其报纸发行量也不断增长。

二、传统媒体新空间的拓展策略

媒介的发展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一种媒介能够尽善尽美,每一种新的媒介都只是对已有媒介的补充。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兼容并进:网络媒体的发展借力传统媒体较为完备的形态、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整合中,如何接受挑战,如何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新空间,这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传统媒体新空间的拓展面临着很多障碍:第一、媒体整合层次浅。第二、机制缺失。第三、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手段。我们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在资源共享、资产重组的基础上,实行媒体差异化合作

在速度决定一切的网络时代里,传媒资源重组是惟一的生机。一些商业网站通过正式途径获得新闻媒体的授权,转发新闻和各类文章;作为回报,为传统媒体的网站建立镜像链接,协助媒体办网络版,合作开设专题网站等。这些合作,大大拓宽了双方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些合作毕竟还是浅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在资源共享、资产重组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既不同于已有的网络媒体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全新模式的新闻媒体。千龙网和东方网的开通,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整合的初步探索。它们的出现,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2005年11月1日,太洋网与母报《广州日报》共同策划制作了一期有关广州市区南部地区生态林保护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在这一期报道中,《广州日报》刊出图文综合报道。设置议程、网站,开辟论坛供网民讨论;《广州日报》邀请市民参与现场讨论,网站进行同步网络直播;《广州日报》再援引网友观点,网站整合大量相关信息。这次报网合作,可以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新闻信息整合与形态的一次初步实践。实践证明,基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并不在于简单转贴和被动等待母报的新闻,而在于走出一条“新闻信息整合――信息形态转换――差异化(个性化)新闻服务”的道路,网站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将母报的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传播,从而实现扩大母报在互联网上影响力的作用。

同样,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未来的世纪里,网络媒体将仰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资源优势实现对新闻舆论的整合,而传统媒体也将使网络强

有力的技术臂膀肋下生风,形成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2 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传统媒体“网络蝶变”力。

传统媒体在竞争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

首先是资金规模不大,融资困难。在我国,传统媒体属于国有资产,现代企业属性不明析。因此,国内媒体难以得到大规模的融资,必须通过自己的经营积累逐步壮大。日前,国内媒体的资金来源主婴靠自己的经营积累,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金规模的不足,使得国内媒体在面对境外媒体竞争的局面下,必然底气不足,处于下风。

其次是传统的党报体系。大部分报业集团的党报的经营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对整个集团的经营贡献比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媒体集团的发展速度减慢了,因此,大力拓展党报的经营空间和加强党报的经营能力,应是题中之义。

所以,传统媒体要完成网络“蝶变”,除了融资以下,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完成传统媒体体制上的变革。Time Wamer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新媒体部门进军Internet,一开始的做法和许多传统媒体没两样――建立自己的新网站“pathfinder”,把旗下杂志的内容全搬上网络,希望读者在此即可找到所有需要的资料,结果读者把自己最爱的媒体定成“书签”后,就把“pathfinder”抛到脑后了。4年后不得不关闭网站,旗下杂志成了各自独立的网站,终于无法顺利成为TimeWamer期待中的“终点站”。TimeWarner的失败证明,商业化网站与单纯报刊网络版是具有本质区别的,旧媒体直接上网是无法达到“网络蝶变”的,只有引入市场机制,传统媒体才能增强其“蝶变”力。

3 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

第6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活动地点:全国推广计划,3C、KA、NKA、百货等多渠道执行

活动目的:实施饭煲内胆的第8次革命;实现米饭品质的三大突破提升;延续苏泊尔“内胆专家”的差异化优势;占领行业米饭品质的最高点;带领苏泊尔和整个行业进入“球釜”时代。

策划方案:2013年8月,苏泊尔电器事业部全面推出“球釜”饭煲新品,再一次掀起行业饭煲的内胆革命。“球釜”饭煲首创球形内胆,实现米饭熟化程度+8%,1.62倍黄金蓬松化,使整锅米饭体积+13%,还原米饭糖含量+2%,让米饭全面升级,更透芯、更蓬松、更香甜。

为实现“球釜”饭煲的消费者聚焦,事业部上下齐心,以线上、线下结合,整合一切资源进行新品上市推广,拟定“巅峰行动”项目方案,从新品、物料筹备、终端铺市、微信营销、传统电视传媒、户外推广等方式形成“海陆空”全面上市筹备:

新品:8月12日,球釜饭煲新品会在萧山开元明都大酒店隆重召开,得到300余客户的关注和参会。会议以品饭秀开场,通过客户盲测实施球釜饭煲烹饪出的米饭与普通饭煲的差异,最终以95%以上的好评率获得客户认可,增强了全体营销人员对新品的期待和信心。

物料筹备:结合饭煲新品的上市推广,创新物料“米宝宝”和“锅大侠”活动气模,并在新品会上首次亮相,诠释了“球釜”饭煲创新内胆带来的消费者利益。活化产品,加强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沟通。

演示开发:首创环流大沸腾的创新演示,体现球釜内胆的加热路径,将技术优势可视化,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

同时,户外广告、话题营销等形式也开始筹备……

活动参与机构:浙江卫视、央视CCTV6。中国好声音等强档节目广告。

活动内容:快速铺市,全面铺市:一个月内实现全国2000家卖场铺市;物料发出一个月内实现三级形象提升;一个月内实现球釜全面演示。

形象提升:执行三级终端物料和终端亮化物料,明星落地展架、豪华特展、标准终端物料,米宝宝闪亮登场;为快速实现物料落地,毅然简化物料配发流程,从制作公司直接发放终端网点,最终实现物料的快速落地;

推广手段:锁定“求人不如球釜”的主题宣传语,线上媒体广告、微信发帖、线下户外广告、推广活动、空飘及气模宝宝等多元化推广手段,强势推出球釜“巅峰行动”

1、媒体广告:9月6日,球釜广告首先登陆浙江卫视强档节目“中国好声音”,并在CCTV6、江苏、安徽等各大卫视同时上线。

2、微信发帖:创新市场营销模式,球釜宝宝、法海与球釜、每日球釜等话题在微信平台上传播,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掀起了球釜热;

第7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媒体 广播 机制创新 内容细分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媒体所拥有的本地化、成本低等优势,使得城市电台成为最适合在一定区域发挥作用的传统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唱衰传统广播的论调纷纷出现。笔者认为,城市广播作为一座城市的“部落鼓”,有它生存的一定空间,目前仍然应坚守“内容为王”,强化调频广播的节目质量,满足听众需求。

一、城市广播媒体艰难前行

1.广播电视整合没有给城市广电带来快速发展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全国大多数广播电台都与当地电视台整合,成立新的广播电视台。或许,有强势卫星频道的省级广电整合,对广播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广播电视整合在一起后却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整合过程中,有的地方广播保留了自己原有的呼号,并且争取到经营上的相对独立,也有的地方实行化学式的深度整合,希望避免广播电视在资源上的浪费,实际上却造成了广播媒体被行政弱化。新《广告法》实施之后,由于专题广告停播,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大多城市的电视部分已经没有能力支持广播,即使是发展较好的广播部分,也由于体量小,基本属于满足自己的温饱,并没有看到广播电视整合给广播媒体带来快速发展。

2.新技术对音频市场带来冲击

在与新媒体激烈竞争中,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的优势较为突出,除了广播媒体自身的伴随性、互动性、低成本等优势之外,作为城市广播拥有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本土性,和几十年作为主流媒体积累下的权威性。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任何传统媒体的压力都是一样的。有人认为,私家车在每个城市的增长数量非常可观,广播的春天还在,十分风光。其实,随着4G网络普及和汽车生产技术进步,调频在车载收听方面并不是不可替代。原来只在特斯拉等高端车上才有的车联网设备,已经涌向中低端轿车,据说,福特已经有1200万辆车搭载同步多媒体通讯娱乐应用软件(SYNC AppLink)平台,目前该平台支持60余款基于苹果IOS和安卓平台的应用程序。车主可以在目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的情况下,通过语音使用自己喜欢的应用程序,听音频完全可以通过蜻蜓.fm等音频客户端来完成。

3.机制老化、人才流失是城市广播需要面对的更加严峻的现实

机制老化和作为事业单位的种种限制是城市广播媒体面对的更大困难。广播媒体在财务、人事等方面是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来管理的,同时,又要做强产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原有事业单位遗留下来的员工的多种身份并存导致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严重影响优秀员工能力的发挥。在产业经营、新兴媒体技术等无法回避的人才门类上,城市广播严重缺失。过去频率最需要的是主持人,而目前,由于新媒体在传播上的重要性,互联网方面的编辑、技术等成了频率的人才缺项。由于音频市场的复苏,在与互联网的竞争中传统广播势必受到冲击,从央广,到省、市广播媒体都存在人才流失问题。从主持人的培养成本来说,一个成熟的主持人一般需要3~5年时间,过多的人才流失势必会对媒体生产造成影响。

二、广播生存的重点在机制与人才

虽然,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纠结于事业与产业属性的矛盾,但是,用好已有的政策,如新闻采编与经营分开、管理层公开竞聘、职工“同工同酬”等,仍旧可以推动传统媒体自身向前发展。

1.采编与经营分离

从2008年开始,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下称郑州电台)就开始推行广告经营,把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彻底分离,一线人员不再参与广告经营活动,绩效分配明确向优秀主持人、编辑、记者倾斜。每年评选首席主持人(记者)、十佳主持人、优秀主持人(记者)、技术标兵等优秀人才,给予特殊的奖励政策。如首席主持人享受台长待遇等。

2.推行总监负责制

前提是根据“党管干部、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频率总监组团竞聘,让管理团队的思路高度统一,减少内耗。竞聘时,从节目收听率、广告承载量、广告收入等多个方面明确总监的具体责任指标,并在节目定位及改版、频率人员选聘及绩效考核分配、广告招标等方面赋予总监应享有的权力,较好地调动了频率总监自主经营、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总监的收入与总体贡献率挂钩。在频率内部,强化总监的自由分配权,优秀主持人的收入可以高于总监。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严把进人关

健全了“逢进必考”的人才录用机制,保证收入增加,职工总数稳定。2011年郑州电台广告收入5900万元时,在岗职工390人,2015年广告收入1.2亿元,职工总数为381人。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原则,实行定岗定责,推行人员淘汰制。短期内以引进一线主持人为主,主要通过主持人大赛等形式公开选拔。按照“以岗定酬、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打破原有的身份限制,取消所谓“台聘”“部聘”等说法,统一为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实行绩效收入与个人贡献、所在部门业绩和全台整体效益“三挂钩”。

三、城市广播媒体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做大优势频率、做强新闻影响力、稳定广告收入、做活线上线下活动应该成为目前城市广播媒体重点做好的四项工作。

1.做大优势频率

一般城市广播都会有3~5个频率,加上中央、省级的频率,省会城市听众可以收听到10~20个频率的节目。频率多,栏目多、主持人多,各方竞争激烈,但收听市场有限,所以,在发展思路上应有所侧重。例如,在品牌推广上,可确定统一的经费切分比例作为品牌推广费用,郑州电台目前制定的标准是频率广告收入的2%,收入高的频率费用就会相对充裕。根据广播媒体的传播特点,品牌推广的重点应放在频率上,主推频率名称呼号、频点,其次,再考虑对优势栏目和优秀主持人的品牌塑造。

做大优势频率的前提还是“内容为王”,要有符合频率定位的节目内容。郑州电台新闻广播是专注本地化的新闻谈话台,重点落在“新闻立台”上,突出城市广播频率的权威性、公益性、服务性。新闻广播构建起以热线节目为特色的新闻节目平台,使用全天大时段热线直播的方式为听众服务,由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互动方式完成节目的生产(UGC)。早间7:30~9:00播出的《百姓热线》,以听众热线投诉为依托,为市民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难题,被誉为“温暖城市的声音”。上午11:00~12:00的《百姓阳光热线》、中午13:00~15:00的《午后阳光热线》、晚间20:00~22:00的《城市热线》与午夜22:00~0:00的《今夜不寂寞》,形成全天热线服务格局。该频率从2006年开始收听市场份额一直呈上升曲线,目前在郑州收听市场份额平均在23%以上,在蜻蜓.fm收听人数30天超过160万,排在河南各频率的第一位。

2.坚持新闻立台,做强新闻影响力

新闻媒体如果不在新闻传播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失去了媒体本身的价值。据赛立信2015上半年听众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听众收听广播的目的是获取新闻资讯,比例已经远远高于音乐类等节目。广播作为纯声音的媒体,在新闻传播上拥有速度快等优势,但是,也存在过耳即逝的缺陷。做强广播新闻影响力,首先是做好早间时段传统广播的新闻节目,充分发挥广播音响的特色,集全台之力打造,多频率重播。郑州电台新闻广播、经济广播和多个县级市的广播频率都在播出《郑州早新闻》,索福瑞的数据显示,该节目总的市场份额超过70%。其次,打破传统广播的发稿流程,通过新媒体及时新闻。郑州都市广播的官方微信拥有30万粉丝,每天可以向用户推送三次,微刊内容的阅读数、影响力不容小觑。如:2015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市召开时的交通管制方案,第一时间通过郑州都市广播的微信,3小时阅读数就超过20万人次。

3.稳定广告收入

广播的专题广告一直被广大听众诟病,要清醒认识违法专题广播对广播媒体的伤害,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广播媒体经营的全线下滑。郑州电台从2012年开始,主动调整广告,通过广告制逐步加大品牌广告份额,减少专题类广告,截至2015年,合法的专题类广播也只占总广告收入的6%。对成熟频率采用广告资源公开拍卖,使得频率经营价值最大化。2015年郑州电台广告收入1.2亿元,其中,仅郑州都市广播一个频率广告收入就达7050万元。

4.做活线下活动

近年来,广播媒体在创收模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品牌广告营销,已经变成事件营销、活动营销的复合体。多数商家的广告宣传都希望能有线下活动的强力配合。一些广告商在广告投放上,已经从综合宣传部门,转到销售部门,广告投放与销售业绩捆绑,因此,单纯的品牌硬广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郑州电台每年举办各种活动超过500场,例如,郑州电台都市广播推出2015年房车露营大会暨新型生活方式主题展,三天两夜的户外房车露营,超过2000组家庭、逾7000人参与。郑州音乐广播在2015年9月25~27日,独家举办郑州迷途音乐节,郑钧、罗大佑、黑豹等40组艺人(乐队)登台,共吸引约4万人观看。创新线下活动是频率挖掘商业价值的法宝。 2015年10月29日都市广播在《大河报》刊登整版宣传广告,听众只要在报纸留白处画下自己心目中主持人的画像,拍下照片发给频率的官方微信,就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奖品。一个线下互动,成了一次报纸发行脱销的事件,亲朋同事之间询问如何够买报纸,成了对此次活动N次传播。

四、“借船出海”是城市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无论是互联网+广播还是广播+互联网,传统广播必须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融合。目前,作为城市广播媒体的主业还是调频广播,但是,“两微一端”的作用要发挥好。城市广播媒体依托频率、节目、主持人的优势可以在市场化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上开办各自的公众号,要在社交媒体和传统广播之间形成互动。

是自己开发客户端“造船出海”,还是依靠外援“借船出海”呢?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音频聚合平台主要靠传统广播的直播流和拥有版权的互联网音频产品来吸引网络用户。这里面有两个方面是城市广播媒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是互联网音频的转码技术。互联网音频流媒体平台在整合传统的调频FM电台时采用的一般是“源流方案”,即让客户端直接播放电台方给出的原始直播流。该方案工作量小、成本低,能够直接把带宽和服务器压力转嫁给电台方,但其用户体验差,用户收听音质差、码率高、卡顿频繁、体验差,节目下载、回听等高级功能难以统一实现。如果要达到蜻蜓.fm等成熟客户端的体验效果还是有很多技术关卡需要突破。据了解,目前蜻蜓的后台是由四个数据中心,近2000台服务器,对全国3000多家电台进行实时转码。蜻蜓客户端对音频内容采用多码率转码,能够保证高音质低流量,使用蜻蜓收听1小时只要12 M, 相当于在线收听2首歌的流量,还能提供48小时回听功能。二是吸引网络受众的互联网音频产品,这些产品都需要缴纳高额的版权费用。2015年2月,郑州电台与蜻蜓.fm共同打造的蜻蜓.fm河南,成为省内成长最快,影响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音频新媒体。利用郑州电台的音视频资质,开办了豫剧广播、青少年教育、床伴广播等多套互联网直播节目,每周收听人次超过70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使得地方新闻的宣传途径有了拓展,例如:郑州市“两会”的报道,由于在蜻蜓.fm河南进行重点推介,仅郑州市人大开幕式直播在蜻蜓.fm的收听人数就达到4万人。

对于国家级和省级的综合传媒集团,完全可以自己“造船出海”,拥有自己的客户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或许是一片新天地。目前已经有这样的例子,并且取得了一定宣传效果。但是,城市广播媒体由于体量较小,“造船出海”成本过高。而且就算有资金,也要厘清互联网媒体的本质特性。受众在互联网上选择音频客户端一定要有大量可供选择的内容,就拿电台直播版块来说,要拥有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直播频道,需要大量电台在一个平台上共享内容,才能吸引受众。没有共享的理念,只是小农思维,一家电台的几个频道很难在互联网上生存。所以,有实力的传统广播媒体的客户端,仍然需要与各家电台在音频直播流共享方面达成一定协议才行。

从当今移动互联网音频客户端市场来看,虽然热闹,却没有一家客户端有成型的盈利模式。因此,让商业化的投资者去大量投入资本,继续强化音频媒体在市场上的价值,不是坏事。随着版权法规的健全,应该属于传统广播媒体的利益依然会在传统媒体手中,传统媒体人随时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拿回自己的利益。

五、坚持“内容细分”、注重版权建设

多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的趋势已经形成,传统收音机的收听在下降。未来收听方式的变化将为广播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短波、中波已经基本退出市场,调频广播也同样受到网络音频和数字广播的挑战。未来有可能作为媒体的广播电台(频率)会逐渐失去受众,但是,音频内容不会死。声音本身作为媒介的魅力会永远被需要。城市声音媒体的本地性、服务性、互动性、伴随性仍将发挥优势,因此,声音媒体仍将坚守“内容为王”。地方广播媒体目前在版权保护上特别应该重视的是互联网上的版权,因此,在出售版权时要注意对传统广播的保护。与商业音频聚合平台签订协议的时候要有时间意识,尽量不签超过2年的授权合同,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无论是数字广播,还是网络广播都将破解调频广播频率资源的限制,音频内容的细分将是必然。以音乐频率为例,音乐欣赏类内容将会细分为流行、古典等类型,在流行音乐中还可以继续按年代细分为70年代、80年代等,古典音乐又可以细分为中国古典民乐、交响乐等。音乐作品在音频市场的细分将同时带来版权费用的提高,因此,未来音乐类广播节目有可能出现广播电盟播出的状态。

另外,作为区域性广播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方言保护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及早搜集、录制地方文化的声音产品。目前,郑州电台已出资300万元建立了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与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录制20多种河南戏曲、曲艺专辑。

第8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介形态的涌现,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发展迅猛,传统期刊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的确越来越大,传播效率被质疑,商业模式需重建,这迫使国内外各大传媒集团纷纷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而转型的主要方向是与新媒体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重构传媒体系。

新媒体在期刊运作上的优势

内容的选择和表述更具自由性。期刊的内容是存在编辑导向的,从选题策划、落实大纲、筛选材料、确定采访,到最终呈现出来的内容,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编辑的印记。市场化程度高一些的期刊社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与内部的市场部门交换意见,通过分析读者的购买行为来决定选题。但整体上讲,一份期刊的编辑团队依然是决定内容的核心要素。而在新媒体平台中,作者选择和表述内容更具自主性,同时还能及时跟读者互动。读者可选择的平台更多,成本更低,鼠标、手指的点击替代了实际的购买,作者生产出的内容如果符合读者的胃口,口碑会越来越好,从而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及时参与信息传播。期刊的内容生产就决定了其传播一定是单向性的,编辑在不断地“告诉”读者,向读者呈现他们抢先一步获取或得知的内容。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注重互动和分享,更在意读者的真实需求,对市场的反应更灵敏一些,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到资讯热点。同时,新媒体的传播也具有更明显的社交性,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都可以参与传播,这大大降低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甚至因为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方式更加多样,在一些事件报道中,风头远超传统媒体。

垂直渠道“黏”住读者。读者作为消费内容的核心,如果生产出来的内容不能被读者所接纳,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就期刊读者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因为期刊在内容创作时就对读者群进行了界定,读者因为期刊的定位而聚拢,会有一定的共同性,比如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工作领域等。新媒体的内容创作自由而广泛,读者的聚拢更多的是来自对个人观点或文章的认同,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同时,期刊的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获取内容,而新媒体的读者更希望找到获取内容的渠道,所以新媒体的内容越来越体现出垂直媒体的优势,读者会因为创作者的风格而喜欢其内容。从商业角度考虑,期刊读者转换为实际消费者的比率偏低,更多的是对广告商品牌的推广,对实际产品的营销能力有限,但新媒体的用户转换率虽然没有成型的模式,但实际转换率较前者要高。

多重形式推广发行。期刊发行通常是征订和投递,渠道大多是通过邮局“邮发合一”,或者自办发行渠道,再加上报摊、地铁等渠道的零售,多渠道综合发行。这种发行方式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印刷、营销、推广等多项开支,是较难节流的硬支出。新媒体的发行方式相对较为零散,现阶段还不存在完全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各种渠道进行,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多重形式同时推广,成本较低,但盈利模式尚不明确,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筛选用户精准营销。期刊上的广告以硬广告为主,其广告创意是首要的,因为广告主首先希望通过期刊来扩大品牌影响力,之后才是考虑商品销售。但新媒体则以植入广告为主,赢在技术实现和用户体验,硬广告相对少一些,内容与广告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新媒体能够提供给广告主的是被筛选过的用户群体,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为每个人或者每一个更小众的群体指定专属的营销方案,实现精准营销,目的直指商品销售。

期刊如何利用新媒体求新生

新媒体对传统期刊的影响是显著的,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特性,能够生存并且良好地发展下去,才是对期刊最大的挑战。传统媒体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种危机,开始积极应对。报纸开始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形成报企联盟来应对危机,但这并不能改变传统媒体本身的商业模式和生存模式,从长远来看,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还是应该实现从媒体化向产品化的转换,期刊同样需要通过新媒体求新生。

推广整合内容,重点做好内容定制。移动阅读时代,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浏览、交流和分享将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更有效地阅读,为了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每个读者都会更关注自己所喜欢的内容,更依赖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社交圈,更关注与自己生活贴近的区域群体,媒体如果提供这些内容显然更容易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期刊的原创内容优势是很明显的,但相较于读者多层次的内容需求,是缺乏立体感的。所以,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将期刊原创内容加以整合,弥补期刊因篇幅限制而不得不舍弃部分精彩内容的缺陷,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生产更精致、全面的内容,给读者全新的感觉。读者不再需要用百度、谷歌去获取更多新闻背景,新媒体已将他们所需要的内容以相关阅读等方式呈现出来,读者体验更好,继而也提升了用户黏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更细致的内容分类、关键词筛选和过滤,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专属内容,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定制。读者不再需要在庞杂、海量的内容下载中浪费流量和时间,打开浏览器或客户端,读者直接看到的就是自己想要的推荐内容,这是新媒体能带给读者的全新感受。

聚拢读者,利用大数据做好对用户行为的研究分析。数字化时代,“数字”说了算,这使得大数据概念格外受关注。互联网已经走在前面,逐渐从关注广告转向了关注人群,关注人群背后的数据与需求,如用户有哪些个性化定制、更喜欢在哪些时间段做出消费行为等,根据用户不同的社会化行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做到精准定位,提供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大数据+消费者洞察”成为新的精准营销模式,但是如何挖掘真正的大数据价值,这是技术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媒体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够有效地聚拢用户,形成数据库。

期刊对读者的聚拢作用是明显的,但未必是有效的,因为期刊读者是一个松散的群体,除期刊发行方组织线下活动、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外,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是缺乏的,彼此之间的影响也较小,甚至期刊发行方对他们的需求、行为也缺乏了解。但是新媒体技术却能将这些读者的行为记录下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通过技术分析,找到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产生有价值的用户行为分析报告。这份报告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够更好地为广告商提供服务,更能对用户群体进行特征分析,让编辑对读者的群体不再是猜测和构建,而是真实地了解,使其再次生产内容时,能够更有针对性、精准性。

做好产业链,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传统期刊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发展新媒体也要建立在保障期刊内容的基础上,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

目前而言,国家对传媒领域政策也给传媒产业链的发展预留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极好的商业开发价值。媒体转型过程中,已经有不少期刊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展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媒体发展,一种是全产业链发展。

对时尚、生活类期刊而言,在期刊基础上向多元化、立体式、综合性方向转型,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并未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对行业、产业类期刊而言,将触角延伸至整个行业、产业上下游,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落地,发展品牌专营店等周边产业,构建完整的商业链条,是规避传统商业模式风险的一种选择。

期刊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组建传媒集团,走全媒体发展之路。时尚传媒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大的期刊传媒集团之一,在传统期刊全媒体发展之路上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业务涉及电影、电视、电台、网络、手机新媒体等多个领域。

2008年,电影《时尚先生》成为时尚传媒集团首次与电影的跨界合作,集团全程参与电影的策划、制作、宣传、发行各个环节,其全新的运营模式给中国期刊市场和电影市场带来了有益的探索和启迪;2010年,集团提出全媒体战略,建立全媒体事业部,以“让时尚无处不在”为目标,打造时尚数字媒体平台;2011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TOPFM101.8联合制作全国第一档时尚广播节目《时尚知道》。2011年,时尚传媒集团更在短时间内完成旗下优质原创内容统一采集、加工、编辑,跨媒介、跨媒体多平台的业务转型,实现数字化、互动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多媒体融合发展,旗下众多优秀刊物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iPad版,并实现区别化内容设计、定制化服务商业模式的试水。同年,集团与中央电视手打造第一档大型原创时尚消费真人秀节目《购时尚》,深入解读时尚。节目通过专家团队,以图片、视频、文字图标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切实可用的海量的健康时尚生活资讯。

挖掘产业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知音漫客》是知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知音动漫公司出版的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刊物,创刊于2006年1月,2009年11月开始变为周刊。《知音漫客》在创刊伊始就坚持100%原创、100%全彩、100%长篇故事连载的办刊原则,通过网络让读者与编辑、作者紧密互动,不管是名家还是新秀,评价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读者投票,实行末位淘汰制。

除了坚守内容为王,期刊销售有保障之外,知音动漫公司旗下发展了动漫产业上下游系列产品,图书、动画、影视、游戏、手机动漫等周边产品,加上自主品牌专营店和主题公园,拓展了产业链,这才是其真正成功的地方。

一是开发周边产业,建立不同品牌,每件印有漫画人物的T恤衫就能卖到75元一件,仅靠这项收入,每月就可过百万。二是开发游戏产业,独立运营手机客户端和网页版游戏,获得收入上的突破。三是将漫画与动画产业同步运营,产生强劲的互推力。2009年10月,知音动漫敲定央视热映动画《秦时明月》漫画版于《知音漫客·燃周刊》上同步连载,成为探索中国漫画与动画同步发展新模式的先驱者。四是漫画与小说结合,解决脚本剧作难题。人气作家江南新作《龙族》在《漫客·小说绘》热载,著名漫画家颜开在《知音漫客》上推出《龙族》漫画版,如此强强联合,使漫画剧本更具文学性,也使文学作品形式更加多样化。五是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力。《知音漫客》还举办了多项大型活动,不断扩大在读者群中的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知音动漫公司将建立知音动漫文化物流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大商场超市进行专柜销售;在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合肥等七个城市试点开业品牌专营店“漫客吧”,以专营加盟授权的形式,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构建文化消费品牌系统;将开始“漫客主题公园项目”,在武汉市郊打造一个千亩级的“知音动漫生态体验园区”。

事实表明,《知音漫客》在期刊产业链发展上的尝试是成功的,惊人的产业链威力给期刊带来的不仅是品牌的建立,更有收入的增长,这是值得同行借鉴的地方。

第9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县级电视台 改革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01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育、受众素质提高、政府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广播电视宣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唯有正视新媒体冲击带来的种种不利,把挑战当做机遇,努力发挥广播电视的固有优势,才能走出一条县级广播电视发展新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的基本状况

1983年,国家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方针,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陆续建立,“四级办台”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四级广电体制的很多弊端日益明显,县级电视台存在自办节目数量少,质量不高,广告收入下滑,收视率低等问题。

1.体制固化僵硬,留不住高端人才。由于在经营管理方面为事业性编制、企业化管理,这就造成了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有编制内、外两种员工待遇,这使得没有编制的专业人才很难在一个地方能留住。同时,县级台平台小,待遇低,往往成了上级电视台的培训基地,“高薪聘不起,自培留不住”,人才流失现象一再发生。以本台为例,近年多名专业人员相继离职。

2.节目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县级媒体取材范围狭窄,加上在实际条件的束缚下,很多编辑、记者不是“科班”出生,其本生的专业结构和业务水平先天不足,以至于在新闻拍摄和撰写方面创新不足,写出来的新闻“老八股”味浓,导致新闻节目质量较差,吸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受众的流失。以本台为例,单位专业从业人员仅为17%,由于受知识能力范围的限制,加之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做出观众喜欢的节目,整体积极性不高,导致节目程序化、概念化、结构相似、内容平淡、语言生硬。

3.缺乏新闻创新,收视率逐步下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县台习惯于传统节目的生产,不注重服务于观众喜好作品的创新,编播的新闻资讯,政治性较强。多数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都是常年的新闻报道,相关的评论、速评、专题讨论等少之又少,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元化,更多的需求个性化、分众化产品,这种单一的新闻报道方式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收视率也就逐步下降。

4.发展方向模糊,融合难度较大。当前,在新媒体潮流形式的“倒逼”下,多数县级电视台仓促应战,存在“一哄而上”的发展模式,大多数县级电视台在没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建网站、开通移动应用客户端等渠道后,再来找消费时常,而新媒体发展规律是先找到消费者,再打造传播链,后建产业链。其次,由于新媒体部与传统媒体各部门之间平行发展、各自为政,无法有效共享资源。

二、新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如何走出融合之路

县级电视台只有积极转变观念,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宽宣传形式,丰富节目内容,才能走出融合创新之路。

(一)制度融合,理顺结构关系

从媒体发展的宏观战略来说,现实制约媒体深度融合的因素很多,但关键在于机制的融合。新媒体行业是一个青春行业,技术、运营更新发展特别快,它对创新的周期节奏都有特别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有持续的创新动力,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在融合过程中,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以资本、产权及业务为纽带,推动兼并、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新闻媒体。

(二)观念融合,遵循发展规律

观念转变是法宝。习惯性的思维,容易遮蔽媒体人的双眼。不仅要用新媒体的思维来创办新媒体,还要用新媒体的理念来改造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成为用新理念打造的新媒体集群中的一员。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深入研究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扫清用传统媒体的观念与做法来做新媒体观念障是。因此,观念转变成为我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法宝使得我台在融合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三)流程融合,形成互通界面

未来媒体充分融合,就意味着媒体采、编、播业务流程也要充分融合。在全媒体背景下,专业区分被打破,不再有单一的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或网络记者,每个媒体从业人员都要能够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采编工作。做电视的,也要学会做广播、做网络媒体。这样的全媒体记者、编导是媒体能够实现全融合的前提。从我台实际情况看,目前这样的全能型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融媒体采编运营的需要。因此,在新媒体融合过程中,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实现了新闻电视节目和手机电视节目的统一制作、统一编排、统一推送和分发、统一互通界面,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四)资源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而言,借力发展的意识非常重要。县级广播电视台可借助多种形式,多渠道和手段来获得各种资源,从而有效扩大广播电视业的发展空间。要抓住当前非常宝贵的发展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以我台为例,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突破口,通过和国内顶尖门户网站合作,大力推广本台的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