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经济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克服因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市经委巧用政策驱动、骨干带动、服务促动、创新推动,力促民营经济企稳回升,健康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指导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资金、要素等问题,提振信心,激励企业加快发展。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自经民营[2009]2号文件,继续坚持领导定点联系区县工业和亿元企业等制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结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活动,开展民营企业专题调研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三是协调争取了省上对我市工业气、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为重点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的生产建设提供生产要素保障。
二、加强民营企业培育,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抓好微小企业培育工作,分解分解落实年内新增微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任务,全市1至11月份新增民营企业452户;二是组织开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全市共组织20户企业申报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三是做好**省中小企业培育示范区(县)的推荐工作,在区(县)申报基础上进行考评推荐并上报,大安区被省上列为了中小企业培育示范区(县);四是积极争取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对“小巨人”企业、成长型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组织企业申报“小巨人”扶持项目、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6个。
三、加快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多渠道搞好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突出问题,加大了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建立了项目推荐制度和银政企对接制度,与邮储银行市分行召开了银、担、企、政四方联动融资对接会,协调解决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1-10月,全市金融机构向中小型企业发放贷款的余额达到37.73亿元;财政新增1000万元贴息资金,80%以上是用于民营企业贷款贴息,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积极帮助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确定并制定了分阶段培育上市企业计划,华西能源公司已上报证监会待批准挂牌上市;我市现共有担保机构13家,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2家、商业性担保公司6家、会员制担保公司5家,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二是多途径搞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税收政策、项目管理、融资服务等培训,组织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赴浙江挂职培训,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和项目申报,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组织高新区等申报中小企业技术性、生产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了全市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快了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坚持重点联系区县和企业制度,加强调研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企业的加快发展。三是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专项整治活动,狠抓企业发展环境的整治,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充分发挥人大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决策和把关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工作的大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主题。近几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正确行使对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五年先后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汇报85次,其中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议题达62次,占71%,同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决定和书面审议意见36个,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月,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情况汇报后,作出了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培育、壮大民营工商企业等4条决定,督促了企业14项自的落实,促进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逐步理顺,支持政府制止“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和转换机制。督促和支持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等文件。月,常委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常委会紧扣民营经济发展,组织本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和调研,决定了工业开发区和10个专业市场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的规划,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空间和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人大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常委会围绕区委工作中心,积极参与重点工作。常委会正副主任分别挂包、联系了1-2户企业,经常深入企业调查,与班子领导和职工座谈,引导企业走向市场,积极为企业出谋献策,主动为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并拿出领导的包干经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常委会主要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大工作的实际,撰写了《人大在经济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文章,在《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委《调研与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常委会十分注重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坚持每审议一个议题,就实实在在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的原则,不说空话,不发妄议,不提难以操作的意见,不作不切合实际的决议,尽可能摒弃流于形式的监督。为提高监督实效,他们一抓会前调研,二抓审议意见的落实。常委会主要领导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在会前深入最基层搞好调查研究。调研的方式视议题的特点而定,对经常接触、情况较熟悉的议题采取各工作委室自组调研方式;对专业性比较强的议题,采取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领有关部门和邀请有关人大代表参与的方式,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要求调查者形成书面发言材料,供会议审议参阅。对会议审议意见的落实,他们采取了四种方式,
一是对重大问题形成的决议、决定用常委会文件发出;
二是常委会会议形成的重要意见用《审议意见》发出;
三是主任会议形成的审议意见用《主任会议纪要》发出;
四是形成的一般性意见用《工作通讯》发出。
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交由“一府两院”办理落实。在年底,常委会办事机构进行认真清理,逐条汇总,用办公室文件形式告知“一府两院”,做好专题汇报准备,并列入下年度首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如:月,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城镇工业经济情况汇报后,将审议意见用《主任会议纪要》印发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区政府年终汇报办理工作结果时,由于区政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领导力度,加快了国营、集体企业的改制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扶持、发展政策,赢得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导重视措施力,工作扎实效果好”的一致好评。
省里就要召开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明确20*年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次来*考察调研,主要是了解*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生态建设情况。今天看了*自然保护区、*林学院,一路上听了王坚同志的情况介绍,刚才又听了工作汇报,感觉*的生态条件比较好。
*东毗*、西接*,是连接浙皖省际的边界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物产丰富,有“老三宝”、“新三宝”,人文荟萃,很有特色,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等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全面建设生态经济强市、吴越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城市化、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等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年,*被列为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之一。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你们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做了很多工作。通过这次考察,给我印象深刻、启发很大。
一是起步早、见效快。*地处西*区,是*和*两大水系的源头,境内拥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你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年,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后,*就迅速提出申请,并于*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年又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要求后,*积极响应,又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并及时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的简报,我很注意看,印象中*是行动比较快的县(市)。
二是投入大。在生态市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5年来,全市仅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资金就超过20亿元,着手实施生态重点项目92个,项目实施率达87.6%。目前,投资1.6亿元的*和投资6700万元的马溪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投资12亿元的青山湖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初见成效,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投资1.28亿元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这些生态重点项目的实施,对*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是举措实。5年来,*大力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通过实施“碧水”工程,先后关停各类污染企业150多家,加大工业调整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开展河道整治,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实施酸雨控制区和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推广清洁能源,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力度,建设“百公里绿色经济长廊”,森林覆盖率达到74.9%。通过实施“宁静”工程,噪声达标区内平均等效声级达到规定要求。通过实施“洁净”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农村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总的看,*市委、市政府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市水、气质量和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高效能、循环型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的生态农业迅速崛起,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大市的地位基本确立,绿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为全省的生态建设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市的生态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建设生态省,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行动;是再创新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这是我省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去年出台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专门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省人大还通过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一项决议,把生态省建设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生态省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把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与建设生态市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三步走”目标〔今年初8个城区通过“创模”复检、2010年主城区(不包括*、*)达到生态市考核要求、2015年全市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当然,回顾生态省建设过程,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的地方把生态省建设片面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的地方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发展经济就不能考虑生态、考虑生态就不能发展经济,还是老一套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的地方对生态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生态省建设只要提一提、抓一抓就算了,是一时新鲜、一阵口号。工作进度还不平衡。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领导机构、召开了动员大会,但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和举措,不符合同志提出的求真务实要求;有的地方虽然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没有分解落实目标责任;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原则性的规划纲要,但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抓生态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我结合调研的感受,对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几点要求。
第一,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态省建设。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的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符合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并把它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去,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心是协调发展,根本是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省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同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资者。环境本身也是产业,良好的环境能带动旅游业、休闲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不仅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了自然资源,而且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在*看到,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县(市),同样也是全国百强县(市),是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之一;西天目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农民人均年收入同样可以达到5000多元,也能过上富裕日子。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第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在我省起步只有一年,对我们各级干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把生态省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要创新工作思路,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中,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与提高全社会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创新工作载体,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各地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环境优美城镇、生态示范园区、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建设。要把这些载体切实抓好抓实,不要搞形式主义。*这些年来,通过举办森博会,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清洁*”创建活动等载体,生态建设搞得有声有色。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异地开发区建设、财政转移支付、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途径,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破生态建设中部门、地区分割的格局,建立生态建设的综合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考核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调整和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
第三,以雄厚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支撑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的推进,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来支撑,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来保证。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新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和示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扶持建立若干生态和环保研发中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生态建设方面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养生态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技术顾问等途径,大力引进省外人才和智力。这次实地考察的浙江林学院,原来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主的学院,现在发展到了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等门类的多学科高校。浙江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较强,尤其是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等专业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地位。45年来,浙江林学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设生态省,浙江林学院大有可为、责任重大。省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要关心支持浙江林学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条件已经很好,今后关键要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很多农业、林业方面的工作都可以与浙江林学院结合起来,使它既成为研究所,也成为生产基地。浙江林学院要围绕全省和*、*的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攻关,加强人才培养,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生态省建设。我省生态省建设开局良好,全省上下很快形成共识,进展顺利。全国现有8个省在建设生态省,我们是第5个,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必须看到,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已经建立机构、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地方,要在深化上下功夫,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尚未建立机构、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地方,要抓紧做好启动工作,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人管、有机构抓。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保证生态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生态省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形成生态建设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态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