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生医学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迁移理论”告诉我们,为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要善于将知识迁移,以便于掌握知识,促进知识形成,突破重点和难点,加强化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做法正好体现了这一原则。并且实际生活中例子既丰富又形象,具有直观性,易于知识概念迁移,便于领会;同时也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动机。比如学习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后,就启发并提出问题:汗水湿透的衣服用热水洗好还是用温凉水洗好呢?染上机器油的工人的服装用汽油洗的同时,为啥还要用熨斗熨?红墨水、碳素墨水染脏的衣服以及血迹染脏衣服分别用什么洗涤剂才易洗干净?如此能和日常生活相联系,重视迁移,学好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实践——实验小组的课外活动
不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还是陶行知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都在告诫我们课外活动的重大意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并在亲身操作中加强知识理解,提高操作、实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搞科研的严谨、耐心、信心、毅力、协作等心理品质。使课堂教学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联系实际的能力。如为迎接校运动会,让实验小组来研制发令枪的火药。再譬如学习了pH值后,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指导农民施肥:如何取土样;怎样测土样的pH值;如何分析土壤酸碱性;最后得出如何施肥的结论。可使科学施肥、科学种田思想在农村中慢慢形成一种大气候。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并用知识来指导实践。
三、展开社会考察活动
夸美纽斯说:“在可能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专家进一步指出:人的记忆80%靠眼睛,11%靠耳朵,3-4%靠触觉嗅觉。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让学生深入社会,通过感官来理解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的社会,现代的生活。如到博物馆的参观,可通过考察古人生火用过的木炭来研究文化遗物的道理;附近厂矿的参观,可了解化学在工业上的应用,还可分析环境保护等问题;户外活动,可了解鱼塘“增氧机”的道理。以上考察中培养观察能力,便于知识的记忆。苏霍姆林斯基也如此强调观察的作用:“如果说复习时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深入社会丰富考察活动,大力锻炼学生的联系实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注重实际的应用
1开篇见情,情引为先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要做好精心的教学准备,可借助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教学用具,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杭州西湖春天风光的录像片,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自然会在学生的心灵荡起阵阵涟漪,创造意境,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在美妙的感觉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在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进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设悬念,激感
在教学新的课文之前,教师先熟读文本,象讲故事一样,复述课文内容,在扣人心弦处停下来,留下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通过巧设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3提出疑问,启迪思维
有疑则思,有思则益。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巧借故事,情境激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教师的教学也会引起学生的互动回应,变得如心顺意。
5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运用这样的方式教学,会使课堂气氛更加灵动生趣。
6张弛有度,纲举目张
学生情感比较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拨动学生的心灵情愫,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在分析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时,深入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的同时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关键词】:竞争意识师生互动心理教学
小学生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理的孩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抱着“求知、探索、思考”的心理去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竞争意识”是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带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时代无处不存在着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要生存发展,要适应社会,就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必须学会竞争。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心理特点,营造竞争气氛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要依赖于教师的“教”,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素质,教师可把握这一特点来实施教学工作。比如:对于喜欢“猜想”的学生,可多设置一些奇妙的问题引导其思考。而对于“争强好胜”的学生,则应该把握这一心理特征,为其创造竞争的条件,在与其它学生争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在讲述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课程时,我则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长方形周长为24m这一数字,然后提出怎样分配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方案设计出来。学生在思考几分钟后,一男学生提出:“老师(10+2)×2=24m,这个方案可行。”我随即给予了表扬,但其它学生似乎不愿服输,立刻举手回答:“(7+5)×2=24m也可以的。”而后,(4+8)×2=24m、(3+9)×2=24m、(1+11)×2=24m等多个方案被提出。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创造一股竞争的气氛,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将促使其参与到课堂竞争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改进。
二、丰富课堂教学,提供竞争条件
数学教育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例题训练也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验证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在编排数学题目时,教师可扩展例题形式,来调整学生的竞争方式,从多个方面积极树立竞争意识,丰富数学知识的教学工作。而教师设计例题时的关键一点,就是要保证例题的趣味性,给学生创造广阔了思考空间,为后面的竞争学习创造条件。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场“算术大比拼”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些数学式子,让A、B两个小组的学生快速解答,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形成“你超我赶”的学生氛围。讲述到算术加、减、乘、除题时,我则给出了25×24算术题,并且要求学生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解题。A组率先给出25×24=25×4×6、25×24=25×6×4两种方法,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25×24=25×8×3、25×24=25×2×12、25×24=25×20+25×4等三种方案,由此打开了学生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创造理想的学习效果。数学世界是千变万化的,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精心设计例题,实施拓展训练是既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需要,也是为学生提供竞争条件的有效方法Ⅲ。除了算术教学外,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各方面的教材来为学生创造竞争条件。又如:谈到:长方形”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内有什么物体与正方形相近,让学生抢先回答等。
三、师生互动学习,创设竞争情境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曾经说过:“师生互动是数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积极性提高的有效策略。”教学互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彼此默契配合以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当学生们感受到了“互动式”教学带来的乐趣后,其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而在整个课堂气氛被带动之后,教师再采取“竞争式教学”将会变得轻而易举。如:在教授到“量的比较”这一知识点时,我则就地取材,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出了“我们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经过统计后,给出“男生28人,女生23人,女生多。”让学生先从实际问题着手。感触一下“量”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创造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形成竞争意识的基础,在学生对量的比较有初步认识后,我则和学生们玩起了“问题抢先答”的游戏,谁先回答正确得到的分数越多。如:两个数相差2,大的是5,小的是几?两个数相乘是1,相除也是1,这个数是几?两个数相加相减都是它本身,这是哪个数?等多个趣味问题,让学生抢先回答,并对每个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评价。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学习气氛,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在大脑中形成竞争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的心理品质
尽管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但竞争的残酷性依然存在。优胜劣汰,这是竞争必然带来的结果。成功与失败,永远与竞争相伴随。开展竞争活动,不仅仅在于通过活动使竞争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也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还在于使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经历了失败的阵痛之后,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与心理平衡的再调整,对参与者至关重要。一个志在必得、永不服输的竞争者,就必须具备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战斗精神,这种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较之竞争能力的培养有着更为重大、更为深远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感受中,心理更趋成熟。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课程,以保证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锦明,关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0(10):17-19
关键词:生态学实验 探究性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37-01
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强、交叉学科多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实验可大致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一般来说,探究性实验基本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收集并整理有关资料整合已有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数据分析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基本的活动形式有两类:一是师生共同随堂探究;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学生自主探究。
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来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时间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得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是受外因与内因相互影响。通过在生态学实验中改善外部条件,如实验课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课关系的正确处理等;也要各种途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的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途径逐步开展。
1 统一协调实验课进程与理论课进程
理论课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验课则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验证,还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因此,在每一章节的理论课讲授后,及时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再设置一个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章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完成,可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
2 增设问题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推动和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在生态学探究性实验中紧扣生态学课程的精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学生探究的机会,创设问题空间,设置探究性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理解教学内容,既能掌握基本的生态学研究技能,又能及时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新动态,提高学生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手段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
3 贴近生活走向生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实际生活包含丰富的生态学现象,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态学现象,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辅助学生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4 把自主探究延伸到课外,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探究活动不能在课堂上进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进行一些新的或者较深层次的探索,可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5 改革生态学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报告所反映,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实验过程,过度重视实验报告。因此,不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教师通过考察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实验的严谨度等来考核,可使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多角度培养。
此外,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也对指导老师有一定要求,指导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过程的引导,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公平、公正、有效地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生物是以实验为特色的学科,而其实验都是与大自然或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正确引导,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创新能力,为以后走向科研之路或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卢庆凯.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7(2):84-85.
[2] 时冰.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河南教育,2004(3):36.
[3] 吴继斌.浅谈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大众科技,2004(7):63-64.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街舞的人文价值进行探究,并论证其在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街舞以其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艺术价值、多元文化价值及思想品德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娱乐调节作用、充实情愫作用及激励凝聚作用。
文化的最内层包括了人的精神状态、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情感倾向、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情结、民族性格等文化因子。[1]街舞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流入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既保留了其原貌又得到中国舞者的外拓,街舞之所以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与它自身所蕴含的独特价值有直接关系。
1 人文精神与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人类对自己的具体的关注、关怀与敬重,都是在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2]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尊重个体的存在及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以人本身为最高价值,将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全面渗入到体育中,是体育终极价值的本源与核心。
2 街舞的人文价值
街舞是一种多层次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将街舞运动视为一种文化可以理解为关于街舞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街舞认识、街舞情感、街舞价值、街舞理想、街舞道德、街舞制度和街舞的物质条件等。[3]
2.1 健身价值
街舞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及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4]可以根据锻炼者的水平加大或减小其难度。通过长期的锻炼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内脏器官、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并有助于发展人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素质,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进健康。
2.2 健心价值
街舞以随意性和夸张的表现著称,配以独特风格的流行音乐,让人完全沉溺其中,尽情释放心中的情感。相较于其他舞蹈而言街舞具有多元的拓展性,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可根据个人的特色和喜好选择动作和音乐的风格,无限制地表达出个人的独特风采,展示其个性。舞者通过锻炼宣泄焦虑等不安情绪,舒缓受压抑的神经和机体,使心理达到平和的状态。
2.3 艺术价值
街舞是一项比较青春有活力的体育项目,它将人体的肢体语言艺术和体育美学融为一体。[4]街舞动作大多不具有对称性且节奏多变,以洒脱、性感、诙谐、力量及视觉冲击的动作为主,尤为突出个人风格,使舞者能不受限制地创新及展示自我。
2.4 多元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街舞运动将进一步国际化。[3]街舞起源于美国,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及魅力快速风靡全球,世界许多的街舞组织均按各自的实际情况举办街舞比赛。如每年一度的霹雳斗舞大赛(B-BOY OF THE YEAR)和在英国举办的街舞冠军赛(B-BOY CHAMPION),至少有几十个国家的几百名选手参与其中,2004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了世界街舞大赛。街舞在世界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均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如我国舞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与街舞相结合,使街舞出现了新的视觉效果。
2.5 思想品德价值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价值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街舞不仅具有体育运动的一般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价值。街舞包括个人和集体比赛,其动作技术十分细腻,需通过千百次的练习和互相配合来完成,培养了舞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务实及勇于拼搏等精神。此外,舞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街舞文化的结合,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勇于创新的热情。
3 街舞的人文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5]当今的社会充满竞争、挑战和诱惑,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及人生观等陷入偏离的危机,人文精神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街舞比赛中始终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交流、学习,用以规范运动行为,这无形对所有比赛的参与者产生了教化的作用。[3]
3.1 教育导向作用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思想品德及社会适应等素质尤为重要。街舞中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及勇于创新等人文价值,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服务,有助于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娱乐调节作用
不论在什么时代,人文精神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人类对自己的具体的关注、关怀与敬重,都是在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1]街舞具有独特的动作类型、音乐风格、注重人格魅力的随意发挥,充分突出人性化,将人的主体摆在首位,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主旨涵义。锻炼者在街舞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并突破自我,不仅使其身心得到松弛,为生活增添情趣,更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活热情、运动乐趣、社交能力及审美情操。
3.3 充实情愫作用
高校体育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情感体验,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5]情感来源于家庭、集体和社会,是支撑人们迎接挑战并战胜挑战的重要因素。若将街舞的舞种以难度进行排列,则首推霹雳舞(BREAKIN),其比赛形式是斗舞(BATTLE),即一对一或团体对团体的PK。BREAKIN在大学生中是最受欢迎的舞种,原因是BREAKIN对高难度的挑战性给予了大学生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等情感体验,让他们从汗水、泪水与喜悦等情感中获得成长和完善,塑造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平和面对人生各种挑战的体育人文精神。
3.4 激励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文文化中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诸关系合乎中庸平和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6]街舞运动和比赛通过独特的编排、刻苦的训练、积极与队友配合及激烈的角逐来得以实现,因此,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协作精神、竞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4 小结
街舞的人文价值包括: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艺术价值、多元文化价值及思想品德价值;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勇于拼搏、社会适应及爱国主义等优秀品质,可促进人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因此,街舞的人文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有效地发挥了教育引导、娱乐调节、充实情愫及激励凝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2-873.
[2]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335-356.
[3]张磊.街舞运动的文化特征与功能[J].体育科学研究,2007,12:47-49.
[4]吴延年等.街舞运动的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1:105-107.
结合有丝分裂的内容,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P117图6-8红细胞和心肌细胞、P117图6-9各种植物细胞、P117图6-10分化的细胞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在学生看图的过程中展示图1。
引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得出细胞分化的意义。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需要提醒的是细胞分化贯穿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只出现在胚胎时期,为干细胞做铺垫。
分析得出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接着,引导学生比较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
通过对插图和表格的分析,使学生分清了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了解了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特点;知道了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
二、利用科学发展史了解科学的发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1.从科学发展史中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结合课本插图P118图6-1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Haberlandt)提出细胞全能性概念,并用叶肉和其他多种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自制的营养物质中培养,仅出现一些细胞增大,未出现增殖和分化现象。
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F.W.Went发现了吲哚乙酸(IAA),随后又有人相继发现了IBA,NAA和2.4-D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1934年怀特(White)用无机盐、糖类和酵母提取物配制成怀特培养基,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后证明了生长素和维生素对组培的作用,提出了细胞全能性学说。
20世纪40-50年代,斯库格(Skoog)和崔等人利用添加了腺嘌呤和生长素的培养基进行烟草培养,诱导根、芽等器官,并确定腺嘌呤和生长素诱导根和芽生长的作用。
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Steward)等和德国赖纳(Reinert)等分别将培养的胡萝卜根细胞诱导形成了胚状体,形成新植株。用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从以上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研究历史,我们可知培养基是影响成功的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支持,才使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获得成功和完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克隆体,保持优良特性,缩短生产周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如花卉和蔬菜培育。
2.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引发了人们对于动物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的猜想,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动物细胞的体外培育不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几经周折后,科学家终于通过细胞重组技术证明出了动物细胞核具全能性。因为细胞核具有生物体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
证明动物细胞核具全能性的就是克隆技术,也称核移植。
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Dolly)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伊恩・维尔穆特博士培育成功,但这成功并不是利用一个细胞就实验成功了,而是利用了上千个卵细胞才成功一个,其中过程也是很复杂的,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克隆可以用于造福人类,比如说治疗性克隆,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器官移植。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克隆也可以影响人类的正常秩序,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说克隆优等人种组成军队统治世界。
所以,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也会给人类带来负效应,应正确处理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STS教育
本节课有个探究模块,就是干细胞的知识。课标要求学生能自主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成果。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及时理解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生物学新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学生分享:移植弟弟脐带血治好血癌,3岁女童健康成长;姚明加入中华骨髓库等案例。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白血病就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分化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增殖、分化出血红细胞。我们可以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替代有问题的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脐带血里含有造血干细胞,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就可以慢慢恢复造血功能。
干细胞可以分为三大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这里的脐带血就是专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引导到目前人类遇到的重大科学难题――器官移植。器官移植需要先配型,后移植,移植成功后还需要终生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药。有没有能绕过免疫排斥的方法呢?那就是利用自身的干细胞培育出所需要的器官移植是最好的选择,它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干细胞培育的方法还有望用于拯救珍稀、濒危动物。适当的介绍干细胞新进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的研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实施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
上述实例的介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渗透STS教育的效果
我们将STS教育思想实施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插图、绘图等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技术性的知识通过科学发展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发展对人类的生活的作用,进而对科学萌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科学前沿知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查找相关的知识,讨论得出结果,再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事例,将学习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对内容进行加深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