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病害调查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害调查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害调查方法

第1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既有铁路路基病害病害成因整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铁路建设的加快,铁路载重量不断加大,运行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既有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速率也在呈上升趋势。既有铁路路基病害对铁路的正常行车有很大的影响,不仅降低了铁路的速度,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路基病害的特征基本上都反映在路基基床上,常见的病害有道床下沉、轨面不平、翻浆冒泥等,影响了铁路的安全运行。因此,要提高对既有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技术,减少维护工作量,加大对病害的整治力度,才能保障铁路安全高速的运营。

二、铁路路基病害类型

影响铁路安全运营与行车速度的病害主要表现在基床上,病害类型包括翻浆冒泥、基床下沉、外挤、基床冻害等。

1、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是路基面上的粉土颗粒、细小粘土或者是道床中的粘土,在积水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触变液化而形成了泥浆;在列车通过时线路会受力而上下起伏,在这种挤压抽吸的作用下,泥浆就通过道床的孔隙翻冒上来,造成了道碴脏污板结而丧失弹性。这种基床的翻浆冒泥现象是铁路常见的基床病害,特别在山区会普遍发生,北方常发生在春融期间,南方多发生在雨季。

2、基床冻害

在低温季节时,由于基床的土质和水在温度下进行不利的组合,使得基床土发生冻结,引起线路在左右股道或纵向上短距离的不均匀冻胀,导致线路不平顺或方向不良的现象。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基床冻害可分为道床冻害和深层冻害。

3、基床下沉

基床土在动力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局部或大面积的下沉或软化,使道碴压入基床,并产生积水现象,线路水平也在影响下产生变化。基床下沉主要分为边坡臌坍和基床面下沉两种情况。

4、外挤

由于基床内的土经常是处在软塑状态,在列车的荷载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造成路肩沿滑动面向外或向上变形,形成外挤。主要分为路肩隆起和路肩外挤。

三、对路基病害的成因调查

路基病害的形成在根源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即土质条件和水的含量,但由于其所在地区和铁路路基填料的不同,病害的具体成因也有所不同。

要进行路基病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对病害进行调查,调查工作的结果会直接关系到病害防治的效果,也是整治病害的关键因素。只有对病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在对其进行正确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宜的整治方案。

病害调查的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外在表现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包括病害发生的部位、起落时间、长度、形状及其发展过程等;二是通过挖深或钻探的方法,对土层的土质种类以及水文地质等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这些项目的调查,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确定整治方案,实现对病害的治理。

1、对翻浆冒泥的调查

对翻浆冒泥进行调查,要首先对水文与气象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还要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测绘,通过在代表段取样来进行岩土的物理和力学试验;详细调查既有病害的地段,以弄清楚病害形成的过程,包括历次的整治措施及病害路段的现状;对翻浆冒泥类型进行观察,一定要分清楚翻浆冒泥的类型是道床翻浆还是基床翻浆,以便在安排整治措施时能够对症下药。

2、对冻害的调查

对冻害的调查可以通过挖探的方法,这样可以最直接的观察岩土的性质。挖探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冬季,可以直接的观察土质、含水量和冻结的深度,为调查分析提供最为可靠的资料。除此之外,可以使用钻探的方法,通过采用小型钻机搜取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资料。

3、对基床下沉的调查

进行调查时,要探明基床下沉的深度、长度和范围,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以采用小型钻孔仪在轨道枕木端部进行探测,对轨下部分的下沉深度范围和下部的土质结构进行探测,明确有无形成道碴囊,还要查看路基边坡是否出现了外鼓、滑塌现象。之后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土层的结构和性质及含水量的大小进行确切的分析,为之后采用合理的整治方法提供分析的依据。

四、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措施

铁路路基的基床是轨道结构的基础,基床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才能满足列车和动荷载的要求,实现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营,。

1、路基病害的整治方法

针对铁路路基出现的不同病害,可以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主要有改土、减压、防水和综合治理的方式。

改土就是对基床填土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的设计标准,特别是要提高填料标准。可以对既有路基病害采用换填、水泥石灰桩加固、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方法。减压是通过改变道床和轨道来实现减低列车荷载对基床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采取防水的方式,在保持路基面排水坡度的基础上,通过铺设不透水土工纤维来截留地表水,并通过加深侧沟或使用盲沟来疏导地下水,以维持基床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实现防止雨水浸化基床和基床积水的作用。另外就是采用砂垫层+沥青封闭层或砂垫层+土工纤维的综合方法对路基进行综合整治。

在确定对基床病害的整治方案前,要对病害地区的地质、水文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在经过对病害地段排水系统与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的考察了解之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质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在明确病害成因之后,确定相应的整治方案,实现对病害的整治。

2、路基基床病害的整治措施

2.1翻浆冒泥的整治方法

根据路基翻浆的深度可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可以采取铺设砂垫层的方法,使路基面与碎石隔开,使基面的受力均匀,避免碎石与基面的直接接触而破坏基面的平整,从而避免了基面因坑洼不平积水而造成的翻浆冒泥。也可以采用设置封闭层的方法,使用水泥沥青砂或者沥青土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地表水的下渗以及泥浆的上冒,提高路基面的承载能力。在对路基翻浆冒泥可以通过对整治措施的配合使用,提高最路基病害的治理效果。

2.2基床冻害的整治措施

对于基床冻害的整治,可以采取排水与隔水的方式,排除地表水或降低疏导地下水及隔断下层水;或是通过换土和改土,即对路基土中的不均匀土质进行换除;也可以进行保温隔热,使冻胀土脱离或部分脱离冻结层,这三种方式都可以减少或消除路基土体的冻胀问题。

2.3对基床下沉及挤出的整治

通过换土的方式,包括换渗水土和换砂来进行整治,解决在列车荷载及水的共同作用下,基床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4其他改良改善的方法

可以通过基床换填、挤密桩、挖孔桩和粉喷桩的方法对基床进行加固;或是使用掺加物与粘性土拌合的土质改良方法,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提高土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用砂桩或石灰砂桩改善基床土的排水条件,防止路基病害的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既有铁路路基病害是影响铁路运营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而且对其进行整治也要花费巨大的费用。因此,对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中,要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更要在铁路的建设时解决病害发生的根源,减少铁路在运营中路基病害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在安全行驶的基础上实现铁路速度的最大化,提高铁路运营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2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另外一方面,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高等级公路建设已经有十多年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使得一部分原有公路设计规模已经不能满足现状,加之车辆超载重载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未到设计年限,即需要进行改扩建升级。而目前设计施工规范对新建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路基路面状况能否满足现有要求,成为广大设计者和建设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

这些情况下都需要对既有路基进行检测,以客观评价路基状况,为养护维修和改扩建工程及时提供决策和设计依据。而关于既有路基的检测评价,国内外尚缺乏成熟的先进技术。现行规范中有关路基现场检测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仅限于新建路基表面,不能进行深层测试。

所以,既有路基状况的检测评价技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1既有路基调查内容及检测方法

1.1既有路基调查目的及特点

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既有路基被路面结构层所覆盖,加之在经过车辆运行、养护维修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后其性质和状态都将发生一定变化,所以既有路基内部现状一般很难通过竣工资料了解清楚,这造成公路改扩建时难以判断其是否满足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由于路基病害形式的隐蔽性和长期积累性,一些由路基病害引起的路面病害由于缺乏足够证据证明,往往造成公路养护部门维修决策的困难,因此路基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路基现状以及路基病害情况,为设计、养护、病害处治、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公路既有路基调查检测区别于一般地质调查或新建路基质量检测,有以下特点:

(1)调查环境条件要求高。公路往往为地区间交通主要通道,车流量大,调查检测不可中断交通,也不能过多干扰车辆正常行驶。

(2)现有路基调查手段受限。公路既有路基上覆有较厚的路面结构层(一般H≥6Ocm),无法用现行路基路面现场检测规范中的承载板、CBR、弯沉等表层测试方法进行,采用FWD测试结果反算路基模量等间接测试方法还不成熟,反算指标(动态模量)也缺乏评价标准。

(3)既有路基状况复杂,调查复杂。一条公路既有路基可能修建于不同时期,分布地域较广,填筑土质,基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又由于路基为层状人工构筑物,即便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填土和状况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因此造成调查检测困难。

(4)既有路基经过多年使用,内部结构大部分已趋于自然平衡稳定状态,评价其强度和稳定性指标和方法应有异于一般路基。

1.2既有路基调查内容

既有路基调查内容应能反映路基状况,具体应根据调查目的、检测手段和资金状况确定,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路基填料物理性状。如填土工程类型(颗粒组成、界限含水量),含水率(稠度)、密度(包括压实度、相对密度)等。

(2)路基力学强度指标。如现场CBR承载比、路基回弹模量E0(回弹弯沉l0)、填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 路基承载力等。

(3)路基路面结构分层状况,如路面结构层厚度、路基路面层间状况、路基内部排水状况、路基基底状况。

(4)路基路面病害状况,如路基病害平面、纵向分布范围,病害类型,与路面病害关系等。

1.3 既有路基检测方法

如上节所述,既有路基的特点造成现有的路基检测方法和一般的地基检测手段都难以直接使用,即便有可行的检验手段,因缺乏相应的标准也难以作出恰当的评估。目前对既有路基检测方法多来自生产实践中的摸索,大致可分为如下3类。

(1)适应既有路基特点,对现有仪器改进后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适应深层检测要求。如某山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勘察中研制了传力杆成功改进现场承载板、CBR测试方法,测试深度达到3m(车辆的荷载作用区),为路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数据。

深层核子密度湿度仪检测。利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可以检测路基的密实度和含水量,其原理是通过测量 射线在经物质散射前后强度的变化和测试快中子的散射能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密度和含水量。现行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的方法仅适用于路基路面表层检测,深层核子密度湿度仪可以通过对既有路基开孔检测深层路基。此类仪器常见的有美国CPN国际公司CPN501DR型(测试深度0.2-l.Om,如图l所示),湖南交科所的MT5012D型(测试深度0.64m)。这些仪器在路基深层压实度检测和桥梁台背回填土压实度检测等方面已有应用。

此类方法其优点在于检测指标可以参考现行规范直接用于路基评价,但需局部开挖,检测效率较低,对行车有干扰,由于仪器普及度不高,检测方法难以有统一标准。

(2)采用地基深层原位测试技术。

原位测试可在原位的应力条件、天然含水量下进行,克服了钻孔及室内试验对土的扰动,对难以取原状样的土(如路基常采用的碎石土)测试优势明显。动力触探等测试还有可以取得土层在深度上连续记录,提供土层在深度上变化的完整信息的优点。可用于既有路基检测的深层原位测试技术主要包括:轻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便携式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一般需要结合路基钻探进行。原位测试可用于土层划分、承载力确定、密实状态判断等方面。

动力触探是按规定的锤击能量将探头打入土中一定深度,根据所需的锤击数来区分及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的方法。其中锤重10kg落距50cm的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细粒土路床质量评估,锤重63.5kg落距76cm的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砂土、碎石土和极软岩路基评估,但其分辨率不高,易受介质不均匀的影响;便携式动力触探是其他贯入触探设备的改进产品,贯入时由数据采集系统连续记录锥尖阻力,对土层有较高的分辨率,并可滤掉介质不均的影响,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且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标准贯入击数评价均匀土层地基承载力,还可用于强度变形参数的确定,应用面广,有规范可查。

原位测试方法测试是一种间接测试方法,其结果一般需通过经验换算、查表得到常用的地基基础物理力学指标,这些指标也无法直接用于路基评价。但其测试有标准操作规程,简单易于推广,测试结果可用于直观定性评价路基状况和路基病害诊断。

(3)采用物探方法进行的无损检测技术。

运用物探方法探测路基运用较多的有地质雷达、面波法和电测法。地质雷达探测由天线定向向路基发射电磁波,在介质介电常数改变的地方会发生折射与反射,通过记录反射波能确定结构层交界位置。路基为人工填筑,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特性,具备地质雷达使用的地球物理条件,采用地质雷达可对路基病害和路床状况进行大面积调查,该技术具有无损、快速、直观的突出特点,但地质雷达一般只能反映结构现状,不能与路基物理力学指标联系。

面波法则通过在路基表面激振和接受信号,根据面板传播规律反演各地层波速情况,以波速区分地层调查地层异常,测试速度较快,对行车干扰小,但分辨率较低。

电测法是利用电场分布规律研究地层差异来认识地质构造的一种勘探方法,通过建立人工电场,用仪器测定电场分布,计算地下土层的电阻率,以此反映地层变化,探测路基病害分布范围等,但其精度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多,测试速度也不快,难以建立地层力学性质关系。

以上分析可见物探方法只适合用于大范围路基病害寻找和大致分布范围调查,定量评价路基病害状况和确定其分布还需要结合开挖或其他钻孔原位测试技术。

可将常用路基检测方法特点进行比较,见表1。

对公路等干线公路路基病害检测,在只具备一般检测手段情况下,建议采甩地质雷达普查,动力触探和钻探进行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

2 既有路基检测技术在工程中应用

2.1 工程简介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泉州段A1合同段起于泉州互通,终于大坪山隧道,起讫里程为K387+982.446-YYK395+000。路基工程利用原有公路在两侧加宽8米,为整体式42米路基。为确保扩建工程质量,甲方要求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既有路基硬路肩、土路肩以及路面发生病害的路段进行路基调查。

2.2 路基调查方法和内容

路基调查与路面调查与检测同步进行。路基采取钻孔勘察记录、现场原位测试和取样试验3种方式综合调查分析。

(1)路基钻孔

钻孔调查内容包括路面垫层与路床状况,路基填土状况及土层划分。

(2)原位测试

由于该路路基填料中含有较多成分的砾石、砂,因此选择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方法,锤重120kg,落距100cm,测试指标为贯入10cm的锤击数N120,该测试方法简单快速,适于本次路基调查要求。测试结果也可换算成重型触探锤击次数,进行评价。本次评价标准参考了《岩土工程勘察规》(GB 50021-2001)。见表2。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可用于土层划分和路基分层强度检测。

(3)取土样试验

取样试验检测项主要有:天然含水量、颗粒分析、液塑限、密度,部分土还进行了填料压实试验和CBR强度试验,主要用于了解填料性质和填土类型划分。

2.3 调查结果分析

(1)路段填土可大致作3段划分。

A段,路基填土多为黄色、深色、红色含砾低液限粘土和砂土,其次为夹黑色碳质页岩、泥岩碎石土和部分高液限土,填土类型较多,土质总体较差。

B段,路基填土多为黄色、褐色、红色含砾2O~40%的低液限粘土或砂土。

C段,路基填料以砂土为主,其次为碎石土。

(2)经过对路基钻孔调查检测,总结出以下4种引起路面破坏的路基典型模式:

模式一:路床表面积水软化,路基填土性质差;

模式二:路基底部原地表松散风化层造成局部路基沉陷;

模式三:路堑段路床回填厚度偏薄不均。

模式四:台背回填用料颗粒粒径偏大,细料不足,级配较差,压实度不足造成路基下沉。

统计结果表明全段路基病害发生率66%,实际路面病害点处存在路基病害的比例超过2/3。因此,可以推断路基病害成为该路路面病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检测效果评价

本次调查工作运用上述调查检测方法效果明显,基本摸清了公路路基病害;既有路基强度不足判断标准可采用N ≤3或N ≤5,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参考。为了确定病害处理范围、减少钻孔和原位测试的盲目性,取得更好测试精度,建议初勘阶段采用物探手段对病害段进行大范围检测,圈定出典型异常点位置,有针对性的选取勘察测试方法。存在路床表面软化或厚度偏薄时,应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或便携式动力触探等分辨率较高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较好描述路床状况。

2.4病害处理方案

(1)利用路基钻孔对既有路基进行压浆处理,提高路基强度;

(2)在新旧路基拼接处换填透水性材料,设置横向排水盲沟,铺设土工织物,提高路基的整体性;

3 结语

公路既有路基的检测评价是随公路技术发展中的提出的新问题,而且在今后也将越来越多的遇到,因此,依托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出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可靠、对行车干扰较小的检测评价技术是十分迫切的。

几点建议:

(1)公路既有路基检测应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遵循原位钻孔和区域物探(地质雷达等)测试相结合(点面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检测方法,以便正确评估路基状况,同时也能从中提出用于路基处理后效果评价标准。

(2)现有各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实际选取时应扬长避短,根据具体工程特点选择。

第3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落叶松;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病害调查

中图分类号:S7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02-2

基金项目:本试验为吉林省科技厅“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技术的研究”项目部分研究内容。

项目编号:20100252

落叶松林是北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1]。落叶松林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2]。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是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 具有易栽、成材快等特点[3,4]。

落叶松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在长白山区广泛分布,是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5],同时也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普遍发生的病害[6]。其传播蔓延速度较快,为害严重。在发病严重的林分,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可降低30%左右[7~9]。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同时被列为森林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0,11],一般发生在6-1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中,新梢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12]。连年发病时,大都枯梢成丛,树的形状成为扫帚状,生长停止甚至死亡[13]。

为此,笔者于2011年6月~10月,对吉林省敦化市额穆区适当选择3块落叶松人工林地进行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进行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调查样地位于敦化市额穆镇。选择3块面积不同的人工林地进行落叶松落叶病和落叶松枯梢病的调查。该地域气候高寒湿润,年平均温度2.5℃,年平均降雨量768mm。标准地林分立地条件见表1。

表1 3块标准地情况

1.2 调查方法

在额穆林区选择3块面积不同的林地,运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3块落叶松人工林地进行落叶病和枯梢病的调查。在每块地中,随机选择10株落叶松树,分别在其上部,中部,下部裁取长约 1m的树枝作为样枝。调查2种病害在落叶松的不同层面的发生情况。

落叶病的调查,根据树冠叶部病斑发生程度分为0、Ⅰ、Ⅱ、Ⅲ、Ⅳ共5个等级。

树冠针叶全为绿色 0级;

树冠针叶30%为黄或黄褐色 Ⅰ级;

树冠针叶30%~50%为黄或黄褐色 Ⅱ级;

树冠针叶50%~750%为黄或黄褐色 为Ⅲ;

树冠针叶全为黄或黄褐色 Ⅳ。

对于落叶松枯梢病的调查,根据每样枝上枯梢病发病枝条数与该样枝总枝条数的比值,代表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程度,以此来确定其发病率与危害程度。

2 结果分析

2.1 长白落叶松落叶病的发生情况

在6月,7月的调查中并未发现有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的症状,8月,9月的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3 8月10日落叶松落叶病调查情况

注:阿拉伯数字代表随机调查落叶松的编号;拉丁数字为落叶松落叶病的病害等级。

表4 9月10日调查结果

注:阿拉伯数字代表随机调查落叶松的编号;拉丁数字为落叶松落叶病的病害等级

通过调查发现,落叶松落叶病主要发生在8月和9月份,且发病迅速,一经发生就迅速扩大范围。落叶松下端枝条发病严重;1号地、3号地病情严重,原因是大面积林地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郁闭度高的林地由于通风透光效果较差,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2.2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情况

落叶松枯梢病从7月份开始有所发生,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落叶松枯梢病从7月份开始发生,然后迅速蔓延,8月份为高峰期,9月份病害程度降低,1,3号地发病较轻;植株下端部位发病较为严重。

表5 落叶松枯梢病的调查情况 单位:病梢数/总梢数

2.3 结果分析

落叶松落叶病和落叶松枯梢病均为落叶松林的主要病害,发生时期大致相同,二者主要靠孢子进行病菌传播,病原孢子的释放、传播、侵入及增殖、扩展乃至发病,形成新的子实体的整个侵染过程中,降雨、湿度、气温、日照、风速等气象因子都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由于两种病害发生时期相似,危害部位相同,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二者在不同时期的危害情况不同,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这些在1991年刘国荣等的研究结果中提及[9]。

落叶松落叶病下层枝条发病较为严重,与王东升,孙礼于1996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6月末,7月初进行传播,8~9月份达到高峰,对林木造成极大的危害。

3讨论

对敦化市额穆镇人工落叶松林的病害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仍为长白地区落叶松的主要病害,尤其大面积纯林发生更为严重,导致林木生长缓慢。调查还表明,郁闭度高的林地由于透光、通风性差,更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

对于落叶松病害的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及时清除发病严重的植株,可以有效的切断病害的传染源,对病害的传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种植混交林可以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使其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从而对病害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在6月末,7月初病害传播高峰期,进行适当的药剂防治,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在今后的落叶松林营造过程中,与其他树木混合种植,降低林分密度,可以有效的控制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丁宝永,刘世荣.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生产力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7(3):227-235.

[2] Dapao Yu,Geoff G.Wang, Limin Dai.Dendroclimatic analysis of Betula ermanii forests at their upper limit of distribution in Changbai Mountain, Northeast China[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7,3(15):105-113.

[3] Wengfang Leng,Hong SHe,Renchang Bu.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suitable habitat for three larch species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Northeastern China a[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3):420-428.

[4] 潘建中,牟长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适宜经营密度[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9,(9):4-6.

[5] 王柏辉,王吉顺.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9,11(6):46-47.

[6] 何平勋,王东升.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模型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5,6(15):201-206.

[7] 王永民,尹泰龙.落叶松落叶病测报与防治指标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3,1(4):12-17.

[8] 王永民,何平勋.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联合防治的探讨[J].林业科技通讯,1981,1:26-29.

[9] 刘国荣,王世军.落叶松落叶病的发生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J].吉林林业科技,1991,10(5):30-35.

[10] 石春玲,宋瑞清.落叶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D].东北林业大学.

[11] 张广臣,楚立明.落叶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森林病虫通讯,1999,1:9-11.

[12] 韩建勋,张国顺.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中国林业,2011,4:43.

[13] 高光菊,刘喜梅.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林业,2008,4:52.

[14] Fo r m a n , R.T.T,A.E.Galli, C.F.Leek.Forest size and avian diversity in New Jersey Wood lots with some land use implications Oecolog a,1976,26 :1-8.

[15] Whitcomb, R.F. , JF.Lyneh , P.A.O pler, and al Isand biogeography and conservation:stra tegy and limitations.Scice,1976,193:1030-1032

[16] Bu rgess,R.L.,D.M.Sha rpe.Forest island dynamics in man-domiated landscapes.Speinger-Verlag,N.Y.,1981.

第4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 病害成因 养护策略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砼路面因其行驶舒适,平缓,无噪音,易于维修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道路施工建设的青睐,尤其是我国各大国道、省道、盘山公路等无疑都是使用沥青砼公路。但是由于路面情况、施工问题、原材料、超载车辆过多等问题,会对沥青砼路面产生车辙、裂缝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对沥青砼公路的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沥青砼路面病害的成因研究及相应的预防及养护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沥青砼路面病害类型

本文通过调查了大庆省道、济青高速公路等地的沥青砼路面病害情况,总结出沥青砼路面病害类型主要有,裂缝、松散、沉陷、龟裂、车辙、不规则修补、坑槽、松散等。其中裂缝分为横缝和纵缝,所占比例较大,占病害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而龟裂及车辙所占比重都约为百分之五左右,剩下的松散、沉陷、坑槽等所占比重较少,但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往往需要及时修理。因此需要在早期避免这些病害的产生,注重日常养护。从上文调查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沥青砼路面病害就是裂缝类病害,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裂缝类病害的特点,主要成因及日常养护。裂缝类病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泛,容易扩散的特点。主要是由于沥青温度变化或荷载车辆过多产生。一般沥青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都是横纹,而随着现在重载,超载的车辆越来越多,超负荷的交通状况造成的裂纹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为纵缝。

2、沥青砼路面施工病害成因分析

2.1施工前设计方面

针对沥青砼路面施工设计不当造成的病害主要是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路面厚度设计不准确,对于新建的沥青砼公路来说,往往缺乏系统的测量土基的弹性模量,大多是根据经验测量这样一般导致误差较大;而对于老路修补来说,更是缺乏对路面的测量,没有按照道路补强设计规范来确定旧路的补强厚度,导致补强的厚度不够,往往补了又修,修了又补,造成路面凹凸不平,造成更大的裂缝或龟裂。另一方面,则是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超载、过载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车辆超载的车辆较多,且道路交通状况日益增加,引起沥青砼路面过早疲劳开裂导致路面出现不间断的纵向裂缝,直至形成龟裂。最后一方面主要是关于沥青砼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砼路面结构选择不当,出现渗水而使路面造成龟裂,沉陷等危害,例如在工程施工设计时,没有考虑路面的实际情况,在山路或隧道路面的沥青基层设计时,按照平常的路面设计,导致路面基层厚度不够,造成基层与路基脱离,在雨水之后,路面出现积水,造成渗水和沉陷的病害现象。

2.2原材料方面

沥青砼公路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及矿料。沥青质量的优劣密切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质量。如果沥青的质量高,则沥青砼路面工程的质量必然增加,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出现,例如橡胶沥青等,可以提高沥青的粘合度和抗高温,敏感度和整体度更好,有利于延长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有许多建筑工程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使用劣质的沥青原材料,或者在沥青和矿料的混合中,减少沥青所占比例,以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沥青砼路面质量无法达标,容易出现各种危害。

同时矿料也是沥青砼公路主要原材料之一,需要选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干燥,耐压,抗风化的矿料与沥青混合。

2.3施工过程中

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会使沥青砼公路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容易产生各种病害,例如摊铺后,碾压不及时或碾压遍数不足,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并且一些沥青原材料在接头处,和摊铺机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行驶不当,导致沥青砼路面摊铺不平,在工程竣工后路面容易出现龟裂,松散等病害。而在路面基层施工的过程中,在原材料搅拌过程中,混合料含水量较大或粒料偏细,则在碾压过程中使基层表面出现灰浆,降低了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容易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路面推移破坏的病害;还有由于施工监管不严,导致建筑垃圾,工程废料进入路基或沥青原材料中,容易造成松散,坑槽等病害。

3、沥青砼路面施工病害预防养护策略

3.1沥青砼路面病害早期预防养护措施

对于沥青砼路路面来说,由于设计,施工,原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会产生许多病害,因此需要注重沥青砼路面的日常养护,并且在发生病害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止形成严重病害,需要进行大修,封锁道路,影响道路交通状况,并对余下道路产生更严重的负荷,往往是修完左边修右边,造成恶性循环。下面就裂缝这一主要病害来谈一谈具体的预防方法,对于纵向裂缝来说,一般是由于道路荷载过重造成的,因此再设计中,需要考虑我国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业,增加路基的宽度与厚度,在桥路接缝处,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填料的均匀性,并保证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当沥青砼路面进行部分道路维修时,往往进行半幅摊铺沥青,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纵向冷接缝处理,并且在摊铺过程中注意接缝处摊铺机的使用,防止路面不平。而当处理横向裂纹是,由于往往是温度冷热不均造成的,因此需要采用更优质的沥青材料或者根据实际路况,更改沥青材料的配比,用更加稳定,均匀,压实度更高,孔隙率更小,对温度的敏感性高的原材料。裂缝是主要的沥青砼路面病害,并且十分容易产生,因此更需要进行预防和日常的养护。以提高工程质量,延长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

3.2沥青砼路面前沿预防养护策略

在不断熟练运用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常用的预防及养护措施的同时,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逐渐产生,经过生产实践后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并且许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更加方便,造价更低。例如新材料橡胶沥青砼,将橡胶粉与沥青混合,并且橡胶粉含量不低于15%,当橡胶粉与沥青混合是会发生物质交换,这些新物质可以使沥青砼更加抗高温和抗老化,并且粘合性更高。橡胶粉与沥青结合的新物质的整体性明显优于原有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高温软化后易产生车辙,低温凝固后易产生裂缝的问题。还有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岩沥青混合料运输、岩沥青混合料摊铺、岩沥青混合料压实、天然岩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理等等。

结语:通过上文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病害类型的调查,从施工、原材料、设计三方面对路面病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大量实际工程建设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总结出预防沥青砼路面病害的预防方法,以及日常养护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减少沥青砼路面施工建设发生病害的概率,延长沥青砼公路使用的时间,为驾驶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行驶体验。综上所述,只有从原材料到竣工结束的每一步,每一环,每一坯土,每一个人都毫不松懈,严格监管,注意日常养护及预防,才可以严格把握公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隧道;围岩病害;处治

Abstrac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tunnel engineering affeted by geology,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operational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factors, diseases has occurred increasingly in tunnel, of which has affect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vehicle, or even endangered the driving safe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ea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auses of tunnel dise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unnel diseas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impact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s well as an in-deth analysis on how to effectively processing the disease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ll of which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tunnel; disease of surrounding rock;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5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随着隧道工程的大量增多,特长隧道、大断面隧道、连拱隧道、深埋隧道、软弱围岩隧道等典型隧道不断出现,促使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是,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受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及运营管理和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隧道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隧道的病害已影响车辆的正常行使,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为了使出现病害的隧道减少,有必要研究隧道出现病害的原因及相应的措施。在地下工程洞室施工中,对围岩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对围岩性质进行清楚和正确的判定,才能在施工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顺利地实现施工的目标。

隧道围岩病害大多出现在软弱膨胀性围岩。软弱膨胀性围岩是指饱和抗压极限强度在30MPa以下,完整性系数在0.4以下的围岩,其工程性质主要表现在围岩自稳性差、节理发育、岩石风化严重。岩性大部分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松散的碎石土,遇水极易软化。施工前应对软弱膨胀性围岩现场做认真调查,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的编制应严格遵循“重地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速反馈”的原则,并严格执行隧道施工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2.隧道病害分类

根据病害的表现形式,隧道病害可分为衬砌开裂、衬砌漏水、隧道基底翻浆冒泥等。在进行隧道病害整治前,需对产生隧道病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只有在调查清楚原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如衬砌开裂,其性质有的属于受弯拉引起的,有的属于受剪切引起的,有的属于受压引起的,至于为何会出现开裂,既可能是施工质量问题,也可能是设计存在缺陷,或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一概而论。同样,针对产生原因的不同,相应的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从产生的原因出发,隧道病害一般可分为选线不当引起的病害、设计不合理可能预留的病害、施工不当预留的病害及维护不当引起的病害

3.隧道围岩病害情况及影响

(1)初期支护变形、破坏。结构下沉,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剥落。变形多数出现在起拱线以上的拱圈范围;变形严重地段变形量达几十公分以上,侵占二次衬砌的结构范围,致使二次衬砌结构断面尺寸不够,只好拆除初期支护重做。

(2)二次衬砌破坏。主要表现为:拱顶混凝土纵向劈裂,明显的挤压剪切破坏,表面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拱脚墙接合处变形呈错台等。

(3)坍方频繁,有初期支护完成之前的裸洞坍方,还有最为严重,损失最大的初期支护完成后发生的坍方。

隧道围岩病害除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外,还有形成病害的其他原因,例如,施工处治不当、不及时;支护结构弱等原因。由于施工方法上存在着缺陷,施工程序不合理,使病害在最后的混凝土面上表现出沉落、变形、侵限。隧道地质构造破碎软弱,开挖后要尽快形成一个高强度的封闭结构环,来抑制围岩的过量变形、松弛,这就是初支应达到的功效及最终目的。

4.如何有效处治隧道围岩病害

(1)优化开挖方法

在开挖方法上不宜过多地划分开挖区域,这样会不利于初支的尽快形成,难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上部开挖完成后,利用下部高度,实施顶拱初支,如遇围岩极为破碎软弱时,可采取保留上部核心土,顺开挖轮廓线用风镐凿槽,形成上部初支,保留中部核心土,既避免了过多暴露开挖掌子面,又可起到抵抗体及施工平台的双重功效。下部开挖采取的措施:a.防止上部初期支护沉落、变形,如上部钢支脚加设深孔锁脚锚杆长(L≥5 m);b.设置临时纵向托梁与临时支撑等;c.尽量避免扰动上部围岩,特别在靠近开挖面处要采取“预留保护层”和人工凿挖的办法

(2)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

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宜设计采用复合式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型式。这是因为,当隧道有合理支护条件的情况下,岩层会逐步释放能量,调整各层支护衬砌内力,充分发挥外层支护在三维应力作用下的抗压强度,钢拱架及时提供抗力,限制围岩变形,减少内层衬砌所承受的接触应力。内层衬砌主要承受后期继续增加的不均匀的膨胀围岩压力,使衬砌结构长期稳定。据有关实验研究和对全国铁路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调查证明,在松散破碎地层和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中,底压力经常接近或大于垂直地压力,常使底板裂断,隧底上鼓,边墙下部内移,使衬砌失稳破坏。因此仰拱是结构的受力关键部位,设计和施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衬砌断面内轮廓型式的影响

国内外对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的研究发现,隧道断面内轮廓形状,对岩石的膨胀性有很大的影响。德国学者根据膨胀规律和有限元计算的研究,结果表明,马蹄形断面轮廓底鼓几乎是圆形的四倍。根据国内外268组实测地应力的数据得出结论,在地壳一定深度的水平应力往往大于垂直地应力,有时甚至大3~5倍,故圆形轮廓和接近圆形的椭圆形轮廓适宜软弱的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

从调研资料看,由于满足净空限界的需要,国内外隧道大多采用马蹄形断面,少数采用圆形。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隧道支护衬砌受力特性和仰拱作用的实验研究证明,马蹄型断面在承受不同方向主应力时的破坏形态结论是,仰拱及其与边墙连接处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膨胀性围岩设计和施工中,宜在现有单、双线马蹄型断面基础上,采取边墙与仰拱圆顺连接,以减小应力集中,发挥仰拱的最大作用。我国关角隧道、崔家沟隧道等设计的直墙无仰拱衬砌,病害严重。香炉山水工隧洞在膨胀性围岩地层中施工时,将直墙断面改为马蹄形带仰拱断面,受力条件得到改善。

(4)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就隧道围岩施工而言,“先拱后墙”,由上至下的混凝土施作次序是极为不可取的,弊端表现为:

1)上部悬空会造成构造物变形、下沉;2)在一个完整的断面未全部进行完初支的情况下,插入混凝土施工,工序相互干扰大,不符合新奥法施工原理的高效、及时性;3)造成结构配筋,施工缝难以处理。

可以实施底部仰拱超前浇筑,可建立底部约束条件,形成一封闭环,底部混凝土的超前,还可达到几个功效:a.封闭地基,防止地基被水浸泡软化。b.使已完成的墙、拱初支建立起底部约束条件,以墙、拱初支结构共同形成一封闭环。c.底部仰拱超前,使作用在二衬混凝土上的荷载,在基底面上按刚度比进行传递分布从而改善提高地基承载力。

5.结语

由于软弱膨胀性围岩地质较为复杂,变化频繁,要成功地渡过软弱膨胀性围岩的前提就是地质工作,只有做好地质工作,掌握准确的围岩情况,才能正确选择好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处治方案。

参考文献:

[1] 司徒丽新, 邹友泉.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病害防治[J]. 山西建筑, 2007,(32)

[2] 随灿.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病害防治[J]. 时代人物, 2008,(10)

[3] 明永华, 胡雄刚, 金明亮.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7,(09)

第6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番茄;叶部病害;发生动态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048-02

番茄作为河南省主栽蔬菜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大,由于受设施蔬菜环境因素的制约,番茄病害种类多,为害严重,对番茄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生产上的用药,有必要对在保护地种植条件下病害的流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指导农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生态抗病性的作用,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蔬菜。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2010年8月21日至11月4日选择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村南固军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该菜区多年种植蔬菜,栽培形式以大棚为主,蔬菜品种以番茄为主,叶斑病常年发生严重。本试验分别选择连续栽种番茄多年的田块为试验对象。选取发病普遍严重的田块5块,作为五次重复。番茄品种为金棚,7月20日育苗,定植时间为8月7日。栽培形式均为秋延后大棚,土质为砂壤土,管理同大田。在自然条件下,采用广普性杀菌剂对其进行防治。

(二)调查方法

番茄叶斑病总体发生情况调查2010年8月21日至11月4日在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村南固军村保护地番茄温棚中定点调查,记载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调查不同耕作管理方式对田间番茄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程度的影响。并选择五个固定棚室,每5d调查一次,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选3株,每株分上、中、下部分各去取有代表性的复叶,每点取12片叶子,根据番茄叶斑病病情分级标准对每个小叶片进行调查记载,计算病情指数。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番茄叶斑病总体发生情况分析

对番茄田块不同大棚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番茄叶斑病的发生呈明显规律性。在10月9日有一个发病缓慢期。其他时间均呈递进式上升(见表1)。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番茄叶斑病在8月21号至11月4日之间发生规律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前期(从8月21日至9月4日以前)发病比较轻,为发病缓慢期;从9月4日至10月4日之间,叶斑病开始迅速蔓延。但在10月9日病害主要是由于正处于苗期阶段,病害还没有蔓延,田间气候条件也不利于病害流行。在以后病害发生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11月4日为发病高峰。

(二)番茄主要叶部病害发生情况分析

1.叶霉病发病情况。对番茄田块不同大棚所调查叶霉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呈明显规律性(见表2)。

根据上页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番茄叶霉病在这段时间内呈明显规律性。从8月21日至9月9日之间发病较少,为发病缓慢期;从9月9日(病情指数为4.33)开始一直到10月19日病害迅速扩展,为迅速扩展期,由于气候的原因,在10月19日(病情指数为44.45)左右,病情扩展较慢。但从总体来看仍是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仍在11月4日左右。

2.番茄灰霉病发病情况。对番茄田块不同大棚所调查灰霉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秋延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较轻(见表3)。

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番茄灰霉病在秋延后发病较轻。从8月21日至9月9日病情指数为0,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灰霉病没有发病。从9月14日开始,病情才开始蔓延,为缓慢扩展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1月4日,为发病高峰期,最高病情指数仅为7.07。发病程度远远少于叶霉病和早疫病。

3.番茄早疫病发病情况。对番茄田不同大棚所调查早疫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呈规律性(见表4)。

根据表4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番茄早疫病从8月21日至9月9日发病较少,为发病初期,从9月9日至9月29日,为缓慢扩展期,病情指数为5.99。从9月29日开始至10月29日病害又有一段时间的缓慢发病,这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但从10月29日开始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情指数为23.33,为发病高峰期。后期主要是由于这期间气候变化异常,下雨量多,从而导致棚里高温高湿,有利于早疫病的发生。

4.番茄主要叶部病害总体分析。对番茄田不同大棚所调查所有病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番茄叶部害的发生呈递增趋势(见表5)。

根据表5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秋延后番茄叶部病害有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四种,从中明显可看出在新乡县地区叶霉病和早疫病发生最重,灰霉其次,晚疫几乎没有。这与去年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三、结论与讨论

新乡县秋延后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种类繁多,其中以番茄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等危害较为严重,且随时间推移此三种病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的变化趋势。由于本研究只对一个生长季的秋延后大棚番茄叶部病害的发生动态进行研究,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当季番茄叶部病害发生的动态的反应。要想更加准确、系统的把握秋延后大棚番茄叶部病害的田间发生动态,就需要对其进行多年的综合研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将农事操作对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就能对秋延后大棚番茄叶部病害的发生动态有更加准确的把握,也能更好地指导当地的番茄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宝聚,朱国仁.番茄灰霉病发展症状诊断与综合防治[J].植物保护,2008,(6):19-20.

[2]邹德银.棚栽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上海蔬菜,2003,(6):57-58.

第7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气候;林分;管理;病情指数;安徽舒城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040-04

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油茶的最主要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感染该病后,可发生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甚至整株衰亡[1]。各油茶产区常年因该病减产10%~30%,重病区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2,3]。安徽是油茶种植的北缘地区,特别是地处大别山区的舒城县,近几年来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炭疽病导致落果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种植积极性。本研究以地处大别山区舒城县河棚镇的油茶园为试验地,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林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定期定株观察,以期掌握油茶炭疽病在大别山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防治油茶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并研究了增施钾肥、冬季疏枝以及修除病组织等抚育管理措施对油茶抗病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油茶种植区。该地区为大别山余脉,山势较低,坡度平缓,土壤为花岗岩母质分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厚30~60 cm,肥力中等偏下,pH 4.5~6.5,为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0~15.4 ℃,无霜期210~230 d,年平均降雨量1 250~1 350 mm,地貌多样,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适中,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同时炭疽病等叶类、果类病害发生也较严重。

1.2 气候对发病的影响研究

1.2.1 油茶炭疽病发生期观察 采用定株定期观察方法。首先选择5株发病比较严重的植株(历史病株)做好标记,并将所有病叶、病梢、病果清理干净。在春梢抽梢期间,依据过去的经验,从4月中旬病害发生前开始,每隔约10 d观察1次,记录新梢、果实发病情况。

1.2.2 病情指数调查 先将标准地内的植株按病情轻重划分为5级(表1),统计各级株数,然后计算出标准地内林木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Σ(各病级株数×该病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代表数值)×100。

1.2.3 气候数据采集 测量每个周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具体操作方法:每天早6:00和下午14:00分别记录当天的最低气温Tmin和最高气温Tmax,最低相对湿度Mmin和最高相对湿度Mmax,计算每天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湿度;自观测日开始约10 d为1个周期,计算每个周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同时,自2011年3月5日到9月15日对每次的气候变化也进行详细记录。

1.2.4 数据分析 分析温度、湿度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1.3 林分对发病的影响

1.3.1 病情调查 在广泛普查的基础上,选择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的油茶林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病害发生程度与各林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2011年3月5日至9月15日每隔约10 d观察并统计出油茶嫩梢和果实的新增发病个数。将每样株的每个样枝上的春梢总数、果实总数、病梢数、病果数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叶片发病率和果实发病率。

果实发病率=样枝病果总数/样枝果实总数×100%;春梢发病率=样枝病梢总数/样枝春梢总数×100%。

1.3.2 林分调查 对标准地病害情况进行统计和计算后,将标准地的各林分结构因子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林分根据林地中主要树种占植株总数的比例按表2进行分类。按“1.3.1”的方法进行病情调查。

1.3.3 数据分析 分析林分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1.4 林地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1.4.1 不同管理水平病害分析 根据当地主要的营林技术措施——施肥、除杂、垦复松土、修除病枝和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措施的具体应用的情况,按表3进行管理水平等级分类。按“1.3.1”的方法对各级管理水平林地进行病情调查。

1.4.2 单项管理措施分析 ①增施钾肥。2月沟施菜子饼375 kg/hm2,4月在土壤潮湿时撒施草木灰1 800 kg/hm2,结合除杂用柴草覆盖土壤保墒,挖沟排水。对照区不做任何处理。②冬季整枝修剪。冬季对过密枝、重叠枝进行整枝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对照区不修剪。按“1.3.1”的方法进行病情调查。

1.4.3 数据分析 分析管理水平和单项措施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对发病的影响

2.1.1 气候因素对春梢发病的影响 分析气候因子对病害的影响(图1)可见,在一个生长季中,嫩梢发病早,从5月5日新叶刚展开时就开始出现症状(实际侵染期更早,是在抽梢初期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并很快进入病害流行的高峰期;5月下旬左右,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7月中旬病害侵染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8月下旬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8月25日无新增病梢。这段时期气温刚好介于20~25 ℃,适合病菌生长发育;同期雨水丰富;寄主组织处于幼嫩阶段,处于易感病状态,病原、环境和寄主因素均适宜于病害发生,发病严重。进入5月下旬以后,油茶梢头逐步木质化,对炭疽病的抗性加强,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温度、湿度对春梢发病的影响较大,不同温度、湿度,不同时期春梢发病数差异极显著(P≤0.001)。

2.1.2 气候因素对果实发病的影响 分析气候因子对果实发病的影响(图2)可见,油茶果实到5月中下旬才陆续开始感染炭疽病,并且很快进入第一个发病高峰期,虽发展速度较嫩梢缓慢,但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且持续时间长,到8月上中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9月以后病情逐步缓和。果实发病的高峰期气温维持22~28 ℃,同期降雨量也比较大,湿度较高。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油茶炭疽病病原——胶孢炭疽菌的最适产孢温度为23~25 ℃,温度低于20 ℃或高于28 ℃,产孢减少或停滞。在油茶林中,炭疽病主要依靠分生孢子随雨滴飞溅传播,适宜的温度和充沛的降雨对病害蔓延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2010年7月和8月降雨时间长,雨量丰富,温度适中,因而该年度炭疽病发病十分严重。

温度、湿度对果实发病的影响较大,不同温湿度,不同时期果实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

2.2 林分对发病的影响

在营林中,林分因素往往对病害的发生及蔓延有着显著影响,某些树种混交搭配对树木病害的控制或阻隔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有些树种混交则会加重病害。进行林分结构与病害的关系分析(图3)可见,油茶与茶树单一混交林炭疽病病情较重,而多种树种混交或与其他非寄主林木混交可使病情减轻。油茶与茶树的混交林病情指数最高,为21.0;油茶与板栗混交林病情指数最低,为9.5;油茶与杉木的混交林发病也较重。这是因为茶树、杉木均能感染相同病原的炭疽病,茶树、杉木与油茶混交,会增加了寄主数量或病原物的越冬场所,起不到阻隔病害传播的作用。

不同林分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油茶与板栗、马尾松的混交林与油茶纯林相比较,病情指数差异显著,而油茶纯林与油茶茶树和油茶杉木混交林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

2.3 林地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2.3.1 管理水平对发病的影响 对不同管理水平的油茶林炭疽病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图4)表明,当地油茶林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有的管理非常精细,有的管理十分粗放,甚至根本不管。不同管理水平之间病情差异大。病情指数与管理水平级呈负相关关系。管理水平为Ⅰ级的油茶林平均病情指数只有6.8,而管理水平为Ⅲ级的油茶林病情指数为15.4,管理水平为Ⅳ级的油茶林病情指数达到18.2,都比Ⅰ级的病情指数高出1倍以上。

2.3.2 增施钾肥对发病的影响 对比增施钾肥与对照油茶炭疽病发生率(图5)可知,增施钾肥能明显抑制炭疽病的发生,发病率仅为18.76%,比对照区(发病率38.43%)降低了1/2左右。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4],促进植物结果和提高植物抗寒、抗病能力。

2.3.3 冬季整枝修剪对发病的影响 油茶林中严重感病的病株和病枝,由于发病严重,已失去经济价值,且不断地散布病菌,应坚决清除。冬季剪除病组织同时对过密枝、重叠枝进行整枝修剪与对照相比(图6)可知,处理区的果实炭疽病发病率为17.97%,比对照区(发病率53.36%)低了2/3左右,两者差异显著(P=0.022),可见冬季整枝修剪对降低油茶炭疽病发生水平效果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炭疽病对新梢、果实的危害始发期都是在其器官刚形成阶段,对新梢的侵染始于3月下旬和4月上旬,对果实的危害始于5月上旬;病害发生末期是组织木质化或器官定型后,此时病菌难以侵入。

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5 ℃以上时,新梢和果实才陆续发病。24~30 ℃时病害扩展迅速,温度主要影响开始发病的时间。炭疽病菌的孢子分散、传播和侵入都离不开雨水和较高的湿度,当年的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暖春、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常常伴随着病害大发生。

增施钾肥和冬季疏枝、清除病组织可明显促进油茶的营养生长,提高植株生长势。施用钾肥促进了油茶的生殖生长,利于果实发育,果实炭疽病发生率显著降低。

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源多、危害部位多、发病时间长、危害面积大,加之油茶多分布于山地,施药操作比较困难,在防治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其有效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辅之以化学防治,并采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时间上要打持久战,坚持数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万芳. 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8.

[2] 束庆龙,张良富.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第8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稻;拿敌稳;防病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44

1试验目的

验证应用拿敌稳防止水稻真菌性病害的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2试验条件

2.1试验作物品种和栽培方式的选择

栽培方式:育苗移栽。

作物品种:水稻(品种:吉农大815)。

2.2试验其他条件

本试验于2016年5~7月,在前郭县白依拉嘎乡前三家子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淡黑钙土型草甸土,土壤肥力良好,土壤pH值为7.05,有机物含量约1.932%。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试验药剂:拿敌稳75%WG,安泰生70%WP,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常规药剂:富士一号40%乳自购。

3.2 小区安排

示范区3处理,每处理区面积200平方米。

3.3 施药方法、时间及使用剂量

施药方法: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即喷雾法。每亩喷液量10公斤,打药每次在早晨8:30到9:00。

此试验共喷施3次,第一次与7月7日喷施,第二次在7月28日喷施,第三次喷施在8月10日,处理4清水做对照。各处理见表1。

表1

4 试验结果调查

4.1稻瘟病施药前调查(见表2)

表2 施药前穗瘟调查

4.2 稻瘟病施药后调查(见表3)

根据表3,可计算出施药后穗瘟各处理的病情指数。

4.3测产结果调查

每个小区调查3点,每点调查1平方米,调查穴数、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等,具体产量结果见表4。

从表4结果来看:处理2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9987.3公斤,结实率为91.5%,高于其他3个处理的结实率;其次是处理1,公顷产量为9852.5公斤,结实率为90.4%,说明喷施拿敌稳15克+安泰生70克/亩,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结实率,从而提高产量。

5 结语

第9篇:病害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拜耳拌种;水稻种子;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42

1 试验目的

验证供试药剂施用剂量在田间对水稻病害的防效;明确供试药剂持效期;探究阿马士(氟唑菌苯胺)对恶苗病、纹枯病的防效;入田(异噻菌胺+肟菌脂)对恶苗病、叶瘟病的防效;顶苗新(种菌唑+甲霜灵)对恶苗病的防效;与对照产品比较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作物:水稻 试验品种:吉农大815

2.2 试验地点:前郭县白依拉嘎乡前三家子村

2.3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2.3.1 田间管理情况

4月1日浸种,4月7日催芽,4月9日播种,5月5日整地泡田,5月18日插秧,5月27日、6月15日、7月10日追肥,防水稻二化螟2次,穗茎瘟2次。

2.3.2 试验地土壤情况

该试验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薄层淡黑钙土型草甸土,肥力中等,土壤质地为壤土,pH值7.05,有机质含量1.932。

3 试验处理与设计

苗床面积6m2,插秧后本田面积100m2,共6个处理,大区试验按3个小区调查。试验处理见下表:

4 施用方法

种子处理方法干种子,干种子要在包衣后浸种催芽根据推荐制剂用量,与成膜剂EC104一起加适当清水稀释;与药液和稻种混合,使种子均匀着药,晾干。

5 试验结果调查

5.1 病害调查

5.1.1 恶苗病调查

调查方法:在苗期及大田抽穗前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丛,记录病株率。

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率(%)=病苗数/调查总苗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株率-处理区病株率)/ 空白对照区病株率×100

5.1.2 水稻纹枯病:无

5.2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6 结果与分析

6.1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本试验药剂对作物生长无不良的影响,药后安全。苗期各个处理除空白外有几株恶苗病外,其它处理没有病害发生,防治效果较好。移栽到本田,处理1和处理6有恶苗病,病株率较轻,为1.23%,空白病株率为1.15%,其它处理较好,没有病害发生。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