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

第1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一)分解思维认知理论

分解思维认知理论是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为科学界普遍采用的认知方法。分解思维采取对认知的事物开展“抽丝剥茧”的策略,其作用就是把一个整体问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变更成若干比较简单的问题,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变更成连续的简易数量关系,然后按部就班、逐个解决,追求明确唯一的答案。分解思维认知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对于解决是与非的问题,进行控制与预测等,行之有效。

(二)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类别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按照分解思维的方式,可以将造成和影响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类别和产生的原因区分为以下四种:

1.长距离、大面积、高密度、集中时段、定向涌现的交通流与有限道路通行能力的矛盾,是造成北京市道路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城建设和主干道路的发展,这种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现象有“与日俱增”和“伴随发展”之势。究其原因,是“结构性”的刚通需求所造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功能区”的定位、市政规划的缺位、城市开发的短视与房地产政策的驱使等政策法规合力导向的结果。

解决此类结构性问题,需要诸多方面更高层次的改革、制度修订和模式改变,将城市规划与交通运输有机结合,减少市民对道路交通的依赖,从而减少交通流量,才有可能逐步解开此类难题。譬如,倘若在进行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导向上,可以适当考虑到缓解此类结构通流的问题,授权区县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对于符合保障性住房条件人员集中的驻地企事业单位,予以一定的指令性或者指定性的开发、经营、管理以及租赁、使用的规定,既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对于驻地企事业单位的扶持与吸引,也可以使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的开发经营管理纳入到有社会资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除此之外,定向的区域范围内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在减少刚性的交通流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改善和构建民生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氛围等方面,提供风险防范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手段。

2.路网规划设施结构不合理、主干道路出入口与辅路和次级干路的接续通行与容纳能力不匹配、路面停车占用道路资源、停车区域和设施严重滞后或形同虚设、公交线路与站点集中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是造成北京市道路交通部分路段和区域常态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类问题的产生,是“各司其职”的行政管理职能缺乏统筹兼顾的缺陷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管理功能“制度设计”的精细定位与互不干涉和相互制约,缺乏权威高效的协调统一与综合评价检验。

对于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大系统开放式问题,需要在精细定位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上,由区域负责人担纲并指定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实质性常设综合协调机构,譬如可以参照中央“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模式与做法,对于“超越权限”、“行政交叉”、“互不干涉”、“推诿扯皮”的“管理真空”、“议而不决”等问题进行“多方协调”与“一锤定音”的集权处置。另外,还迫切需要从法律法规、机制建设和应急处置诸方面,发现、研究、预防、治理和解决由于诸如制度限制和管理交错造成的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缺陷与可能引起部分路段和区域常态拥堵的隐患与突发事件。

如,对于公交优先的政策落实,在策划和调整公交线路上,行政主管部门应整体综合考量大容量轨道交通的接驳换乘,提出善用资源的要求。譬如,在各个公交运营机构的资源分配方面,如何减少行走于繁忙市区道路的公交班次、限制与轨道交通重叠的公交数目、按照交通流向与乘员数量设置从居民小区直达城市功能区的定时定点直达班车等具体事项,需要协调统一与统筹兼顾。在停车管理与停车站点的设计方面,要求城区重要交通道路及其辅路在高峰期严禁停车、在交通主要结点设置独立岛屿式区域公交集成转换乘中心,最大可能地减少占路停车和公交站点对于主干道路的影响等。

3.理念误差(譬如交通路口的减速慢行与快速通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历史遗留的狭窄通道,大型活动场所和医院商场、场站、学校、幼儿园等特殊地段的临时停车现象等复杂交通流是造成北京市道路交通分时段、经常性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些分时段经常通拥堵的节点分布广、数量多、条件差,每一个节点都必须进行个体化诊断与分析,给出不同的治理方法和预案,在进行综合评估各预案的效果影响及其联动性之后,才有可能协调相关各方资源与决策。

此类问题的产生,是“规划设计”的缺陷或者是“历史遗留”造成。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与公众对于道路交通中资源配置与理念的悖论,由此导致在规划设计其功能定位不准、“配套设施”建设的法规缺位和行为短视。任何形式的占路停车,不论是人行道还是辅路停车,也不论该停车位经过何种单位的审批与是否收费,从资源的属性和法理上讲,都是停车者对道路公共资源的占用,都有可能引起道路交通拥堵,同时也都是对于其他道路公共资源拥有者和使用者权利的侵害。但是,不论是路政还是交通管理部门,在现阶段都没有提出对占路停车的物权主张,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反而有一些权力部门借法理空白设立经营占路停车的企业。在某些路段,正是这类所谓“有理由”的占路停车,成为该区域分时段经常性区域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上述问题需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加以防范与处置。

堵的方法,需要在源头上加以防范与限制。除了应该明晰道路所有权的法理之外,还必须明确停车场建设归属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事业单位所承当的由于停车造成周边交通拥堵的公共资源损失的赔偿与处罚(包括限期改善直至停业)责任。同时,需要在建筑物的设计规划与立法审批方面,依据其使用性质,对该建筑物附属的停车位(地上、地下、附属停车楼)及其数量、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的匹配进行明确的硬性规定与验收审批。譬如,根据北京市民的家庭车辆拥有量测算,新建住宅的停车位数量应该至少达到建筑物总套数的75-90%以上;商用综合建筑物的停车位面积数量应该至少达到该建筑物总面积的25-30%以上;大型综合商场建筑物的停车位面积数量应该至少达到该建筑物总面积的40%以上。医院、场站、学校、幼儿园等停车场数量,至少应该与商用综合办公楼建筑物的停车位面积数量相当。

疏的方法,需要尊重历史和正视现实,在停车设施建设和优化交通出行方式及路线方面加以改造和改进。譬如,对于已经存在于狭街窄巷内的学校和幼儿园,特别是那些具有优质资源的重点园校,有场地条件的可以选择修建立体停车装置;对于绝大多数的园校,其周边道路应设计为单行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更为普遍和可行的办法是:由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强制性法规,由校园内驶离和抵达的“校车”按照不同的路线,将集中的交通流分散到沿途具备停车条件的地点,使其家长在沿途不同的地点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实现交通流疏导的同时,更加人性化地体现了对少年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视。此规定应作为对该园校负责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保障之一和任职资格的能力水平加以量化考核。

4.交通事故、工程施工、执法不当、灾害性气候、突发事件、交通管制等造成的道路交通临时性拥堵。此类问题的产生,既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风险防范措施及其预案制定和落实的不足,也有确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客观原因,是交通管理的基础设施科技研发的投入和成果应用不足,具有系统化集成的复合型人才短缺所致。应当提高现有设施的智能化科学水平与技术含量,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从事虚拟现实的突发事件计算机沙盘对抗应急演练和快速处置方案实施,不断积累与提升特大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营和掌控的经验与能力,努力提高一线指挥员和战斗员的现场处置水平。

二、整体思维认知理论下的北京市交通拥堵的治理

(一)整体性思维认知理论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突出对问题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整体思维在辩证逻辑中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以自组织的理论解释最为突出。

自组织系统是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和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组成,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即为耗散结构,如城市、生命等。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是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譬如城市主干道路出入口与次级道路的容纳与通行能力的矛盾。而这里的系统进入有序状态即为交通流的拥堵排队现象的发生与状态。突变论则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

(二)具有自组织系统特征的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个案分析

譬如,在某一地点偶然发生了很小的两车刮蹭事故,临时占用了四分之二的道路。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所选择的自我处置行为的不同(绝大多数的后续驾驶员会选择绕行的方式继续赶路,而不会自觉按照交通管理法规的要求停留在原地等待事故车辆驶离到路肩之后再通行),该路段就会因为突然增加的变线车辆,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至少下降80%甚至更多;按照北京城区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5分钟之内就可以形成长度超过2公里以上的低速行驶交通流,从而形成局部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或者由于事故车辆双方协调不果而保留现场(这是绝大部分情况,需要等待交通民警现场处置),或者现场未及时处置的时间长度超过自组织临界状态的“临界阈值”,由于交通参与者对于拥堵状况的理解与经验所采取的行为不同,错综复杂的选择结果与此消彼长的交通流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促使局域道路交通拥堵的态势呈几何级数放大和扩散,形成“蝴蝶效应”,造成长距离或者大范围的交通拥堵事件。

倘若在局部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发生区域5公里之外的车辆,通过传媒渠道了解到道路前方的拥堵状况,极有可能在达到拥堵路段之前,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既有可能避免延误自身行驶,又减少了前方道路的交通压力;或者由于快速处理程序的启动和应用,事故车辆自行移出事故现场到路肩或者应急车道,使得原有道路通行能力得以快速恢复,预计在7-10分钟后道路通行恢复正常。

以上简单示例,充分说明特大型城市的道路交通的控制完全具备自组织控制的特征。因此,以现代化信息系统为依托的数字城市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飞跃,将促使城市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都相应发生改变。

三、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综合防治的建议

(一)理论指导方面

城市规划要兼具合理性和前瞻性,以智慧城市理念助力城市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在对特大型城市预防和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处置方法层面,有必要将分解思维理论与整体思维理论相结合。在战略层面,以整体思维理论指导和纠正对于特大型城市预防和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认知偏颇。

(二)机构设置方面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明确在按照分解思维理论不断深化各个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整治措施落实之外,还非常有必要组建由区域负责人担纲,研究、发现、综合、协调和处置各个职能部门议而不决和超越权限事务的常设机构,对北京市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进行综合治理与动态调整。

(三)临时工程方面

在采取五环路以内“限号行驶”、采取购车“摇号”控制总量增长、提高主城区停车收费标准等现有措施外,还应该针对产生道路交通拥堵的各种根源和性质,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开展有的放矢的治理工程和临时措施,譬如前文中提到的在道路交通分时段经常性拥堵节点周边“施划单行路”和 “制定限时禁止停车路段”等。对于北京市道路交通部分和区域常态拥堵路段,采取更改不合理的出入口和设置绕行路线等工程措施予以综合治理。

(四)中长期战略与规划方面

需要针对特大型城市的道路交通拥堵进行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按照整体思维理论和分解思维理论分别开展政策法规调研、交通战略模拟、城市发展规划、风险应对演练、专业知识培训等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研究与部署。给出未来5-15年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道路交通整体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规划蓝图。如基础设施建设、路口通行模式改变、责任追究制度、公交站线调整等。

第2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全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以创建“平安畅通县”畅通工程”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二、工作目标

1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减少。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的工作目标。万车死亡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2.43以内。杜绝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2全面开展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点、段的排查治理。按照“随排随治。治理一批,安监、交通、城建、公路、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和“完善一批。督办一批”原则,巩固历年已治理路段成果的基础上,排查治理新增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路段。

3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遏制G310线(天巉公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

4积极组织实施“平安畅通县”创建、评价工作。加强交通指挥、调度、控制和诱导。缓解交通拥堵。非重大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逐步提高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科技应用水平。提高交通事故快速处置能力。县际交界处公路不发生滞留长度5公里、滞留时间4小时的拥堵;县内公路不发生滞留长达10公里、滞留时间4小时的拥堵。

5安监、交通、运管、交警等部门要协作配合。督促全县客运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要建立和完善客运企业动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督促检查落实客车户籍化管理工作。

6建立健全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各单位能快速、有序、妥善地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7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四长”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机制。各乡镇政府要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积极开展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创建交通安全服务站,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工作;组建专职交通安全员队伍,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辖区交通秩序的维护。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夯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乡镇、各单位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维稳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等为成员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主抓。积极发挥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加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力度。落实“四长”责任制,积极探索和完善村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机制,继续推动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扩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覆盖面。

2深化工作措施。力争“平安畅通县”工程再上新台阶。各单位要按照《县创建平安畅通县实施方案》具体要求。靠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创建工作正常开展。今年,要在辖区国、省道沿线创建12个平安畅通乡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及时推广。

3加强危险路段治理工作。消除道路事故隐患。公安、安监、交通、公路、城建等单位要组成专家组对年以来排查治理的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路段。做好巩固工作。按照标准和要求摸底排查年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建档评估、总结和回头看。提高事故多发路段排查筛选的准确性,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治理效果的实效性。对需要采取治理措施的路段,道路主管单位要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限期完成隐患整治工作。

4要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工作。落实安全形势月分析和季通报制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每月要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寻找事故下降点和上升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通过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切实找出主、客观方面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全县事故预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每季度要定期通报辖区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和交通安全形势。

5落实预防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和研究本辖区交通安全形势。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召开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查找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措施,制定长期和阶段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目标和任务。

6加强路面管控。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要结合实际。以G310线(天巉公路)S207线(靖天公路)为重点,制定实效性、针对性强的勤务计划。严厉查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载、强超抢会、超速行驶、农用车辆违法载人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建立恶劣天气交通管理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应对G310线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堵塞;县公安局城区交巡警大队要做好城区重点路段的交通指挥和疏导工作,从严查处乱停乱放、违反交通信号等影响安全、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城区车辆通行效率;运管分局要继续打击三轮摩托车、黑车”非法营运行为,规范客运市场;执法、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要协作配合,全力清理在公路上摆摊设点、车辆维修等非法侵占公路从事非交通行为。

7建立完善各项预案制度。做好预案演练工作。年内。安监局、县公安局消防大队、120急救中心、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大队等单位参加,由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牵头。组织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活动,确保在本辖区内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时,县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及时启动,各部门能够按照各自职责,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小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第3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节假日期间,返乡、出游、访友人数急速高涨,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堵塞隐患,道路交通管理难度随之增大,如何做好节假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我在这里谈几点个人认识。

1、提前部署安排。一是提早动员,提前部署。使全体交通民警对节假日保安全、保畅通、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民警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松懈、畏难、厌战等情绪,自觉发扬“连续作战,不惧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以激励斗志、全身心投入压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之中。提前做好节假期间突发处置预案,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二是早宣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安全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使广大驾驶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乘坐超员车、违规车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拒绝坐超员车、不安全车辆。通过宣传使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人文因素。三是早排查。提前排查公路上不安全隐患,对公路上的危险路段、黑点部位排查并向社会公布,让驾驶人知晓;对检验不合格的车辆、资审不过关的驾驶人提前排除在客运队伍外,提前把“带病”上路的车辆挡在出站前。对排查出来的危险、黑点路段,及时建议相关部门整治,设置明显的警示及防范标志。

2、严格路面管控。针对节假日期间物流、人流急剧增加的特点,科学安排警力上路巡逻,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加强巡查,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都在路面交警的有效控制下。适时组织警力对客车超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及酒驾等容易引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最大限度地的发挥路面交通管理作用。

3、加强各部门协作。一要提前预测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科学制定应对措施。二要针对容易发生堵塞的重点路线,提前制定交通疏导分流预案,必要时可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防止道路因交通流量增大,各类突出事件等原因导致的交通堵塞。三要与客运站协调,根据乘客增减情况,合理调整客车班次,适当增加运送乘客的次数、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加快乘客的疏导和分流。四要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和安检部门联系,共同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控打击力度。

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这就是我,一个交通民警的心声!

第4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为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春运期间(1月13日至2月21日)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努力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创造平安祥和的道路交通环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提前分析研判,细致研究部署。2017年春运比上年提前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春运开始即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各单位要针对辖区实际提前研判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确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型、重点人群,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全力开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xx交警大队要坚持每日对交通流、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研判,精准分析春运期间交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重点区域排堵保畅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要最大限度将人力、车辆、装备投入路面,强化交通秩序维护和管控,有效组织、疏导交通流,防范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事故。

(二)全面排查隐患,深化风险意识。要围绕人、车、路、企业“四类重点”,在春运启动前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教育行动,及时整改交通安全隐患。一要深入企业检查。区安监局、xx交警大队、xx道管所要联合深入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企业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防御性驾驶技能。特别是督促企业加强夜间空载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及驾驶人教育培训,确保道路通行安全。要督促企业召集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一场会、进行一次谈话、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特别要突出应急处置培训,着力解决驾驶人遇紧急情况反应过度、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问题。要对辖区非营运大中型客车特别是“营转非”大中型客车进行一次摸排,与车主见面,严禁其从事非法包车营运。二要严格资格审查。xx交警大队、xx道管所要督促辖区客运企业上报参加春运车辆及驾驶人基本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对发现有违法未处理的,及时通报企业督促清理,建立辖区参与春运的营运客车和驾驶人管理台账;辖区“两客一危”车辆、客运面包车检验率要达到100%,对逾期未检验和未报废的车辆和驾驶证记满12分、逾期未年审、未换证、吸毒的驾驶人,及时通报企业督促整改,对于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禁止参加春运。三要开展路面排查。区建设局、xx交警大队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巡查,做好警示提示;对客流量大的路段集中开展一次路面隐患大排查,重点是道路标志标线是否清晰齐全,团雾多发、易结冰、易积水、事故多发路段是否增设警示提示标志,急弯陡坡和隧道路段是否加装安全防护设施或临时增设警示标志;要求各公路施工单位春节假期停止施工作业,并做好安全防护。四要做好安全防范。十街镇、xx交警大队提前对辖区春节、元宵节和各种民俗活动群众出行聚集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加强分析预警。同时,强化重点区域节日期间的交通秩序管理,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让群众平安欢度节日,杜绝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

(三)紧盯重点违法,强化路面管控。区旅游局、xx交警大队、xx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以春节前返乡高峰和春节后回程高峰为重点时段,以长途客车、卧铺客车、旅游包车、大学生和农民工包车、微型面包车为重点车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一要严把重要关口。依托交警执法检查站,严格落实勤务部署,加强对客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车辆的检查;适时开展错时勤务,加强对重点路段、周末时段的管控;加强对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的检查登记。二要严查突出违法。结合“逢六逢九”统一行动、货车超载超限联合整治、夜查酒驾等专项行动,严查严处“两客一危”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切实提高现场管事率、查纠率。在路面执勤时,一旦发现逾期未检验和未报废的车辆,立即拦截,严格依法扣留、处罚,直至消除安全隐患,全力确保无病车上路。

(四)加强联动协作,强化应急处置。各街镇、区道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联动,一要在易积雪、易结冰路段、涵洞隧道和事故多发点段储备应急物资、大型清障设备等,一旦发生降雪结冰,及时铲雪除冰,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行顺畅。二要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机制能够迅速启动,人员、车辆提前到位,一旦出现恶劣天气、路面结冰、交通事故等突况,迅速落实现场管控和安全提示,通过远端分流、近端截留、多点分流、限速通行、间断放行等有效措施,及时疏散车辆,并迅速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广泛宣传告知,严防大范围、长时间交通拥堵。三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交通组织,全力保障运输煤炭、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以及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车辆的顺利通行。

(五)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坚持宣传先行、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精心组织策划春运交通安全宣传。一是落实“两公布一提示”。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及“双微”等媒介向社会公布本辖区春运期间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公布辖区道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提示节日期间安全出行注意事项。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月13日春运启动日当天,要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春运启动仪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春运启动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重点客货运企业巡回宣讲等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生放寒假前组织开展一次进校宣传,播放警示教育片;印制一批适合“两客一危”的春运宣传指引、招贴画等材料,在客运站场、交警执法站等场所分发、张贴宣传。三是强化重点警示教育。xx交警大队春运前,要公布一批近年春运期间的典型案例、2016年度十大危险路段,曝光一批交通违法企业大户、记满12分禁止参加春运驾驶人和终身禁驾人员名单等;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定期编发安全提示短信,强化警示教育;要深入务工人员集散地、用工企业,宣传超员车、“黑包车”的危害,提示返乡务工人员包租合法单位合格车辆返乡。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工作部署。各街镇、各成员单位要切实认识到做好春运交通安全管理事关全年交通管理工作良好开局的重要性,从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充分预计春运流量大、时间长的艰巨性,充分做好动员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岗尽责、守土有责,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集中精力抓分析研判、抓部署协调、抓整改落实,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第5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6月7日,75.8万广东考生就要奔赴2018年高考考场啦!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广东制定了因洪水、暴雨、台风、卫生疫情等极端事件引发的突况应急工作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今年广东高考为131名残疾考生提供了合理便利,其中,为13名残疾考生提供大字号试卷,为43名残疾考生延长30%考试时间。

制定暴雨台风等突发应急预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于6月7日-8日举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9日举行。今年,广东省高考考生报考总人数75.8万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昨日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考试有关事项作提示。

今年高考或受台风影响,考试当天如果发生突发性的灾害性天气或有个别考生身体出现意外状况等,有哪些准备和安排?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已制定了一系列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制定了因洪水、暴雨、台风、卫生疫情等极端事件引发的突况应急工作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

入场进行“人脸识别”或“指纹验证”

为严防考生替考作弊,同时避免个别大意考生因误带手机进入考场违纪,今年广东省继续使用考生身份识别系统和金属探测仪,由监考员在考生进入考场前实行“人脸识别”或“指纹验证”,防止替考,禁止考生携带通讯工具等违禁物品进入考场。

考生在指纹身份认证检查中如出现无指纹数据,或验证不通过,监考员根据考生身份证信息、准考证信息和考生本人进行比照再次核验确认。核验无误的考生安排入场。

如在金属探测仪检查中出现报警声,考生要配合监考员询问并出示相关金属物品。物品出示后,考生要配合监考员对原检查部位再次检测,至确认无禁带物品后方可进场。如拒不配合检查,拒不出示可疑物品,监考员有权禁止其进入考场。

监考人员和“电子眼”“双重”监控

省考试院提醒考生,赴考时,须带身份证、准考证,按规定时间和准考证上各科目的考试考场、座位号参加考试。开考前30分钟开始进入考场,非英语科的外语科目开考前35分钟开始入场,正式考试开始15分钟(非英语科的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考试,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方可交卷离场。

今年,广东全部考场均实现对考试过程实时网上远程监控,考生将在考场监考人员和“电子眼”的“双重”监控下考试,考试时,不得携带任何书籍、资料,不准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场,不得雇人代考、替考,不得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考生携带任何书籍、资料及通讯工具(手机、传呼机)等违规物品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将被取消考试成绩。

今年为131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

今年高考,广东加强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为参加今年高考的131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其中,为13名残疾考生提供大字号试卷,为43名残疾考生延长30%考试时间,确保每一位考生不因特殊情况而失去高考机会。考试期间,各考点也配备了医务人员和备用考场,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便捷的医疗等服务。

同时,考试期间,将开展学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在对集中住宿的学校饭堂、学校周边商贩、学生集中居住场所等的食品卫生检查,保障高考期间群体性餐饮食品安全;做好考试中的医疗救护、疾病防控和考试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工作。

提醒

今日“踩点”,规划路线

考生们记得今日作考前“踩点”啦!考试院建议,考前一定要安排时间提前到考点了解自己所在的考点情况,如掌握考点的交通情况和时间、熟悉考点环境、赴考路线,估算赴考所需时间,了解自己所在的考场和座位等。出发参加考试时,要注意时间安排,做到提前出门,预留足够时间,防止因交通等原因耽误考试。

提前出行,多备衣物

高考期间,广东可能受较大风雨影响,考试院建议,考生每科考试都要提前到达考场。不要临近开考才进场,要争取早些入场安坐,缓解紧张情绪。同时特别强调,请考生家长提前做好防御恶劣天气的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建议考生赴考多带一套衣物以备更换,避免着凉。另外,广州、佛山等地市所有考点全部安装空调。建议赴考考生准备一件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证件文具用防水袋装

考生出门前,尤其要检查好身份证和准考证是否带齐,考试用具要反复检查,如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三角板、铅笔刀、圆规、橡皮擦等。各种考试用品用透明文具袋装好。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要用防水袋装起来,使用防水的书包,避免因为下雨弄湿考试必要的证件及用具。部分考场没有时钟,每场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点的广播系统会提醒考生考试剩余的时间。建议考生可携带符合要求的手表以便把握作答的时间。

市民出行避开高考考点

考试院呼吁各位市民尽量减少开车出行,出行时尽量避开高考考点,避免交通拥堵。高考期间,社会各界多提供“静音”模式,减少噪音污染。

第6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开始兴建或快速扩建城市轨道交通。以北京市为例,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超过560公里,市民在三环路内平均每步行一公里便可到达一座地铁站。但是,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其中有五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质量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甚至要走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最终导致施工中出现塌陷事件或建成运营后的站台漏水渗水、顾客“踏空”、屏蔽门伤人等问题。因此,从城市轨道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施工的质量保证等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安全问题。目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自然因素不多,而且发生概率极小。从国外来看,地铁内发生人为的爆炸事件、恐怖袭击、纵火事件、放毒事件、跳下地铁站台自杀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最多,所以,综合研究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是提升地铁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捷径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的重点应该放在社会安全事件方面。从国内来看,目前要特别注意乘客大量滞留导致踩踏事件、火灾事件。把城市轨道交通按照高危行业的标准对待,强化重点地域的安检措施,全时段加强城市轨道监控能力,合理布局自动报警系统,完善地铁突发事件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疏散演练,编制和发放地铁紧急安全指南,帮助乘客了解地铁的安全设施、安全知识,提供保护乘客的安全预案,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产生恐慌行为和衍生事件。

三是城市轨道交通故障快速抢修能力问题。从总体上看,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是难以避免的,其安全保证还在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还必须有故障快速抢修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急需改进的空间很大。在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管理上,不断强化和提升故障快速抢修能力是其常态性的核心工作之一,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停电导致停运、意外脱轨、地铁车祸等事故的应对,避免因技术性或偶然性事故造成“大瘫痪”,重点开展地铁脱轨救援演练、突发性停电演练,提高先进科技的运用水平,同时强化电力保障措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能力。

四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问题。例如北京市有的地铁线路已经运行多年,乘客的手机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信号,对此乘客怨言很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信号盲区的溢出效应就会迅速放大,影响恶劣。手机信号盲区的长期存在暴露了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体制不顺的弊端,因此,理顺管理体制,推进综合监管,实现无障碍接听手机等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第7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摘要:本文以晋济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为例,利用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对该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推广到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致因分析中,进行了隧道交通量与事故特征分析,并采取本质安全化方法,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角度出发,针对致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致因理论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和长度迅速增大,尤其是特长隧道及隧道群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出现了20多座长度超过6 km的特长公路隧道,且大部分还处于建设中,如浙江省的苍岭隧道(7605 m)、括苍山隧道(7930 m)和双峰隧道(6186 m)、甘肃省的大坪里隧道(12 300 m)以及四川省的泥巴山隧道(10000 m)。.隧道在缩短行车距离、提高车速、保护环境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由于交通事故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隧道由于其道路和交通环境的特殊性,成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因此,获取有效的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基础数据,分析隧道交通事故的特点,研究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避免特大、重大恶通事故,对公路隧道防灾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事故介绍

2014年3月1日14时45分许,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内,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追尾相撞,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隧道内滞留的另外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等车辆被引燃引爆,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和42辆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197万元。

事故发生在晋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主干线山西晋城段)山西晋城至河南济源方向的岩后隧道内K9+605.305处。该隧道为左右分离式,事发隧道(右洞)长786.875米,隧道进口段(K9+574.125至K10+265.319)位于直线上,出口段(K10+265.319至K10+361)位于半径为835米的平曲线上,隧道纵坡为2.2%。隧道建筑限界为净宽9.75米,限高5米,隧道内轮廓采用半径为5.29米的单心圆曲墙式断面。隧道围岩属二、三、四类,采用复合式衬砌,路面铺装为4厘米加6厘米改性沥青混凝土。

隧道内设有人行横洞一处(右线里程桩号为K10+000.000),与隧道左洞相通,长35米,宽2.4米,用于维修、养护和消防救援;人行横洞两端设计可开启的钢质卷闸门,隧道正常运营时关闭。岩后隧道左右洞均采用自然通风;隧道内每50米设置一组消防箱,内置4具手提式灭火器。

3. 事故致因分析

3.1 直接原因

晋E23504/晋E2932旖陆恿谐翟谒淼滥谧肺苍HC2923/豫H085J挂铰接列车,造成前车甲醇泄漏,后车发生电气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进而引燃泄漏的甲醇。

1)两车追尾的原因:晋E23504/晋E2932挂铰接列车在进入隧道后,驾驶员未及时发现停在前方的豫HC2932/豫H085J挂铰接列车,距前车仅五六米时才采取制动措施;晋E23504牵引车准牵引总质量(37.6吨),小于晋E2932挂罐式半挂车的整备质量与运输甲醇质量之和(38.34吨),存在超载行为,影响刹车制动。

2)车辆起火燃烧的原因:追尾造成豫H085J挂半挂车的罐体下方主卸料管与罐体焊缝处撕裂,该罐体未按标准规定安装紧急切断阀,造成甲醇泄漏;晋E23504车发动机舱内高压油泵向后位移,启动机正极多股铜芯线绝缘层破损,导线与输油泵输油管管头空心螺栓发生电气短路,引燃该导线绝缘层及周围可燃物,进而引燃泄漏的甲醇。

3.2 间接原因

1)晋济高速公路煤焦管理站违规设置指挥岗加重了车辆拥堵。

2)湖北东特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昌骅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3)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管理和拥堵信息处置不到位。

4.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4.1驾驶人的因素

环境的适应:由于车辆刚进入隧道时,驾驶员突然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大约需要7至8秒钟的适应时间,即暗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眼睛的灵敏度十分低,几乎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同样,当车辆驶出隧道口时,环境明暗的再次变化,驾驶员又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驾驶习惯:多数司机进隧道不开灯。记者做过调查,仔细观察进入隧道里面的车辆开启灯光的频率,在大约10 分钟时间内,发现有6辆车行驶到隧道口时没有开启灯光,而是在进入之后才将灯光开启。隧道里面的照明昏暗,警示标志牌也很少,由此给过往的司机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2物的因素

其一是雨水,下雨导致地面湿滑。

其二是长途大货车驾驶员为了减少长时间行驶对车辆的损耗,行驶过程中不断利用冷水给车辆部件和轮胎降温,隧道内空间有限,空气流通有限,使得隧道内路面水难以蒸发,加上长年积累在路面的油渍,导致路面长期保持湿润,大大降低了路面的摩擦系数。

5.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防范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预防本文采取了本质安全化方法,主要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高速公路隧道特殊性要求设计单位充分研究安全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与地方主管部门配合,进行必要的安全设计,保证设计与道路安全紧密结合,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提高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

(2)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针对隧道火灾及其他交通事故,应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控制预案。预案应根据发生的不同交通事故类型,规定不同人员(隧道管理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等)的应急处理过程、救援路线,以及隧道内机电和监控系统的反应策略,并积极、合理地引导交通。控制预案、事故救援以及机电系统应快速、整体实施联动响应。

(3)减少人的失误:在特殊路段更合理地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和标志;加强安全法规宣传和对驾驶员的教育。

(4)加强监督检查:营运管理单位应结合以往交通事故经验,加强路段及隧道的监控,将监控系统与交通警察监控系统联合,限制超速、超载。

参考文献:

[1]张玉春, 何川, 兴,等.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及其防范措施[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4(5):776-781.

[2]马壮林, 邵春福, 李霞.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 33(6):52-55.

[3]夏锋.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91-91.

第8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全省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紧急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应对雪凝等恶劣天气道路交通保畅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区应对雪凝天气道路交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应急办,具体负责雪凝天气道路交通保畅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

二、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

(一)各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1.要有针对性地制订雪凝天气道路交通保障工作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运力和应急物品的储备。

2.出现冰雪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时,要组织交通运输、公路养护、城管等部门及时铲冰除雪,必要时发动公路沿线各有关村镇、单位协助开展铲冰除雪工作。因路况条件、交通事故、车辆故障和路面积雪、结冰造成大量车辆、人员在道路上滞留时,要及时组织民政、医疗卫生等部门给予救助。

(二)安监部门

负责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对所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

(三)公路、交通部门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1.交通部门要协同安监、公安交警部门,对辖区内县、乡道路易结冰、团雾多发、安全设施不全等危险路段进行排查,提请政府通过增设提示牌、增加警示灯、施划减速线、铺撒砂石等措施,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

2.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兰海高速大队六中队、高速公路运营中心负责做好辖区内高速公路宝畅通、保安全工作。公路管理北段负责做好辖区内国道、省道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一是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相应设备和物资的准备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标志牌、告示牌和除雪装备、融雪剂和防滑物资,特别要在冰雪灾害突显的桥梁、涵洞、隧道、临水邻崖、陡坡、弯道等重点路段配备足够的除冰雪物资。二是在恶劣天气出现时,及时做好减速、限速和安全行车提示。三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及时将交通管制信息向通行车辆进行提示。四是遇有降雪、结冰,要组织力量及时清扫路面积雪或采取撒盐、撒沙等融雪、防滑措施。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1.要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卫生、城管、消防、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管理做到提前预警,强化值班备勤,并做好交通管控相关物资器材的准备工作。

2.要加强与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媒体和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协作,共同建立交通应急信息机制,并充分利用微博、短信等各种警务公开平台,进一步拓宽路况信息快速、快速更新渠道,确保即时路况信息即知即发。

3.一旦出现大雾冰雪凝冻灾害,及时预警并迅速启动恶劣天气下的交通管理应急预案,通过采取警车带道、压速通行、间断放行、分车型通行、远端分流、分流绕行等相应措施进行高效处置;当出现道路结冰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时,要按照先省、市际干线,后辖区内道路的原则,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城管、镇(街)和公路、城区主干道沿线单位,及时开展铲冰除雪工作。

4.主动联系配合路政、公路养护、医疗、救援、消防及民政等部门,做到快速处置交通事故和拥堵事件,全力争取保障道路畅通。遇有恶劣天气造成车辆和人员滞留路面时,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救助。遇有冰雪等天气时,要按照优先保障煤电油运车辆和菜蛋肉奶等绿色通道车辆通行的原则,必要时通过警车带道护送措施,引导上述车辆有序、快速、安全通行。

(五)民政部门

要提前做好相关物资储备工作,并在雪凝等恶劣天气情况出现时,及时妥善疏导、安置滞留旅客,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宣传部门

负责做好恶劣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保障宣传报道工作,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引导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行驶线路,营造良好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道路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对辖区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道路雪凝情况、通行情况,区有关部门要在积极组织施救的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二)强化对道路的巡逻检查力度。交通路政、各镇街及交警、派出所等单位要加强对辖区易冻易滑路段的监控巡逻,对辖区的弯道、涵洞、风口等易结冰路段24小时派人值守并及时报告路况信息。

(三)全力做好道路保畅工作。区有关部门应在确保道路安全的前提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以赴确保冬季高速公路的和谐有序、安全畅通。对确需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由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同意后执行,不得随意封路。

第9篇:交通拥堵的处置预案范文

关键词:轨道 突发应急 预案

Abstract: the emergency plan in China has been to have infiltrated to all walks of life, as a rail traffic is not exceptional als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to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 no. 2 Ⅱ-TS-10 section of emergency plan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industry for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track emergency plan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Ⅱ-TS-10标段含两个车站(宝带西路站、旺吴路站)、两个盾构区间(宝带西路站~旺吴路站、旺吴路站~石湖路站)。平面图如下:

2突发应急预案设计

2.1应急救援组织设计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等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案,加强突发性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工程意外情况及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副经理、安质环保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项目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图2.1。

图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指挥小组职能:拟定救援路线、应急演练组织、应急物资准备与管理,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行动,汇报突发性事件发展、通报救治情况,参与调查、分析,善后处置。

2.2应急指挥人员与机构职责

(1)项目经理负责调集有关人员、材料、设备及资金等资源,负责向建设单位、监理等有关部门上报事故情况、进展及应急处理措施,全面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项目总工程师具体组织制定抢险方案、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项目副经理负责按照既定方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

(2)综合办公室:负责拟定救援线路,并与医院、消防、交警、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在救援时及时联系并签定有关协议,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负责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设置警戒区域,疏通道路,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抢险道路的畅通和抢险车辆的顺利通行,协调外部消防、医疗、公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

(3)安质环保部:组织制定抢险方案,提供抢险技术指导,督促抢险保护措施的落实。做好事故现场拍照、记录、收集证据工作。

(4)物资设备部:负责调集现场抢险所需的运输、挖掘、堵漏设备和物资,保证抢险设备、物资的供应。负责现场电力、通讯、及生活用品输送,保证救援工作不间断地展开。

(5)专业工程施工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治,控制事故扩大。如搭设临时支护、挖掘坍塌体、灭火、隔离有毒有害物质等。

(6)机动预备组:由项目经理临时确定、调动、使用。

2.3通讯装备及联络方式

应急预案小组的成员,每人配备手机一部,总指挥与副指挥保证24小时开机,确保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2.4日常检查和演习

为了确保应急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还必须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和配合。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实战演习,当突如其来的险情发生时,能够指挥得当,应对自如,真正发挥其抢险救助的作用,达到减轻或避免损失的目的。

(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医院及时联系,根据医院特点,就近选择医院,并签订有关救助协议,记录相应联系方式及拟定抢救路线,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聘请专业救护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3)施工现场配备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

(4)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5)项目部从各工班中抽调30名精干人员组成抢险小组,由一名副经理任组长,做好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负责突发的抢险工作。

(6)必要时调动社会援助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5救援物资的准备

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门与各生产厂家保持联系,签订供货意向协议书,确保一旦紧急事态发生能够取得联系,在24小时内随时可以发货。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向各供应商提供信息,做好准备。同时,施工现场储备一定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一有紧急事态,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发展。

(1)储备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钢管、黄沙、草袋、编织袋、方木、钢支撑等材料及潜水泵、注浆泵、钻机等设备。抢险救援物资数量详见表13.6.1-1。

(2)配备担架、绷带等急救医疗设备。

(3)起重机、吊车和类似设备均应装有超载报警装置。

(4)现场将办公区、生活区、仓库、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经消防部门的检查认可,同时经常抽查,保证性能完好。

(5)现场配备抽水机和发电设备以备抢险应急时用水用电的需要。

2.6应急资金留置

通过申请公司有关部门同意,从项目财务直接划拨一定数量资金专用于应急抢险,并不得擅自动用。

3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由项目总指挥通知各相关部门,向业主、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方等单位汇报,并及时向公司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组成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处置方案,同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项目的应急预案小组进入事故处理程序。安全突发事故一旦发生,应急救援小组应在现场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起动应急程序:

(1)向甲方及上级有关领导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事故情况,撤离人员、设备,抢救伤员,如有必要拔打“119”火警、“120”救护电话。

(3)抢险措施,落实人员、材料、设备到场,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抢险作业。

(4)注意各重点保护对象的变化情况,如,房屋的沉降、管线变形、围护的稳定、基坑区间的安全,将情况随时通报应急指挥部及有关单位,以制定进一步抢险措施力争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

(5)事故调查: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为责任认定、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撰写调查报告。

3.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意外情况发生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件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将事故情况以最快方式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由总监理工程师以最快方式上报业主,业主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逐级汇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同时报上级安全质量部,上级安全质量部立即报告董事长、总经理,发生重伤、死亡的突发事件,逐级汇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2突发事件处理

(1)应急抢险

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要有组织、有指挥地组织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根据险情,请求当地消防、医院、交警等部门协助进行抢险。同时,为方便事故调查分析,应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因抢救伤员和排险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尽可能保持事故结束时各种物件的位置、颜色、状态及其物理、化学性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2)秩序维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派专人或请求公安、交警等协助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有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伤害,对需要取得证据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

(3)交通保障

请求公安、交警等部门对危害区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3.3突发事件调查

事故调查应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为责任认定、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监理、业主,并在12小时内提出事故分析报告。

(2) 死亡事故和非伤亡的重、特大事件上报上级单位,由董事长、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亲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重大伤亡事故,应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调查。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逐级上报。

3.4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按规定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3.5善后处理

(1)在事故调查处理的同时,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应由事故单位负责善后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上级单位相关部门。

(2)突发事故处理应严格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发生职工死亡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对家属进行安置、发放抚恤金。

(4)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凡接到抢险紧急通知后,行动迟缓,措施不力,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有关单位、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奖励。

4专项应急预案设计

(1)制定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

(2)制定联络通道施工应急预案

(3)制定盾构进出洞应急预案

(4)制定起重吊装应急预案

(5)制定模板、脚手架应急预案

(6)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7)制定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8)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

(9)制定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5结论

本工程通过详细全面的突发事件预案设计,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及质量,通过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施工图设计;

[2]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3]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探测报告;

[4]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现状地形地貌及施工用地范围平面图;

[5]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管线搬迁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