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

第1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关键词:围手术麻醉期;复苏室;监测;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护理观念的也在发生转变,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麻醉复苏室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麻醉后复苏室的监测和出室标准、完善的抢救设备和交接班制度、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重视拔出气管导管后第一个20min呼吸的监测等护理方法。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主要是对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患者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意识存在,机体各部位疼痛、反射恢复正常的状态。)这一过程进行连续监测及护理,直至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场所。本文的目的是使广大医护人员认识到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工作的重要性。其意义引起医护人员重视PACU在手术期患者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安全。时间和实践充分证明PACU能为手术麻醉后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监测治疗。

1 PACU的设置及准备

1.1设置麻醉复苏室和手术室同在一起,患者在两者之间运行不超 3min,气管插管患者全带管进入 PACU,配备 3 张床位,一张床位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配置麻醉呼吸机一台,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监护仪、呼吸末 CO2浓度监测仪,备有动脉测压及中心静脉测压装置、肌松药监测仪、血气分析仪、除颤器、心脏起搏器等。中心氧供、中心吸引器。复苏室消毒,中央空气净化,紫外线空气消毒。物品准备:检查麻醉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填补常用物品,备好急救车。

1.2复苏室的床可以随意推动并有护栏,可以调整。复苏室设有专用活动床,离开复苏室时使用过床车,严格分开室内和室外车床,并且使用过床易,让患者从手术室经恢复室至返回病房只需搬动2次。

1.3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同时具备快捷、准确、仔细、认真、勤奋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PACU时的护理

2.1交接班 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入恢复室,首先向复苏室麻醉医生介绍病情,术中是否出现过险情及如何处理,术中输血补液量及尿量各多少,估计术后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①基本内容:简要病史、诊断、麻醉方法、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输液、生命征变化、出血量、尿量等;②三查七对:所有手术的患者术前在其左手前臂系上本人信息条形码,利于查对。

2.2生命体征的监测 对所有进PACU的患者应测定并记录体温1次/d,如有异常应根据临床需要继续进行监测,并给予相应的降温处理。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每(5~15)min记录1次,直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为止。

2.3清理呼吸道 对使用呼吸机通气的患者,随时注意是否有痰液瘀积,要及时吸出痰液,以免发生痰堵引出呼吸窒息。有时患者的痰液非常粘稠,不易吸出,按医嘱配制雾化液,倒入呼吸机雾化槽内,雾化后如有积液或瘀痰咳出,应及时给予抽吸,喉头水肿严重时准备气管切开。

2.4的护理 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尚未完全苏醒时,应采取头低为较适宜,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为了避免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躁动,配以护栏防止患者坠床的发生。在苏醒早期时如无特殊需求,仍以平卧位为主。若需变换时,应由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换位。

2.5患者出人量检测 保证患者静液输人通畅,并对输人液体种类名称、输人量、输人时间及输人过程中流量、液体颜色、性质进行详细记录。另外,还需对患者尿量、尿色等保持记录。以便将患者详细情况汇报给医师,并对患者特殊状况给予治疗。

3 出PACU的参考指标

3.1患者恢复知觉和定向力,能辩认时间、地点和人物,呼之能应。

3.2 气道通畅,患者能做有效咳嗽,呼吸频率和幅度在正常范围内,循环功能也相对平稳。测量血压和心率正常,脉搏氧饱和度高于95%,肤色红润。

4 PACU存在的不足

4.1护理文书护理记录内容出现时间不一致,内容模糊不清,护理隐患出现时记录不及时;医护人员笔迹模糊,重要内容出现涂改或涂刮;主管医护人员未能及时签名或代签名现象。

4.2抢救药物及设备管理 麻醉复苏室内患者若出现麻醉并发症,病情变化极快,临床操作要求较高,抢救争分夺秒!医护人员应当熟悉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抢救车的位置状况和使用等,延误最佳抢救时机或医护人员操作不熟练,均会导致护理隐患。

5 结论

随着危重疑难手术麻醉患者的增多,PACU在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定会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黎彩铃,钟爱玲,詹翠萍,等.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学报,2009,16(ZA):40.

第2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1 方法

1.1 查房对象 本病区住院的所有患者均可进行护理业务查房。

1.2 查房时间 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两次,遇有特殊病例可随时安排护理查房。

1.3 查房目的 解决患者现存护理问题、疑难护理问题,检查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复习相关知识,了解前沿护理学科知识。

1.4 参加人员 护士长(一般为查房者)、责任护士及本科室其他护理人员,实习护生,也可有其他与护理相关的其他专业人员如营养师等。

1.5 查房准备

1.5.1 护理业务查房的物品及资料准备 查房车、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专科用物、护理病历、手消液等。

1.5.2 查房者的准备 查房者(护士长)做到对患者情况、治疗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所查患者病种的前沿信息心中有数。

1.5.3 责任护士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准备 责任护士在查房前要掌握患者的全部资料信息,以便准确汇报;其他护理人员要在查房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查阅相关资料。

1.5.4 患者与家属的准备 查房前1 d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要进行护理查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查房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及配合。告知查房需要的时间。患者清醒且病情较轻可不留陪护人员,病情较重者可留一人。

1.6 查房程序 ①护士长(查房者)主持,介绍本次护理业务查房的目的;②责任护士报告病例: 包括患者的病情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用药、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态)以及护理难点或需要查房者解决的问题;③到病床前进行护理查体,同时与患者交流;④总结查体情况;⑤讨论责任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是否全面,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并给予补充;⑥讨论该患者的疑难问题,确定护理措施;⑦进行健康指导;⑧护士长(查房者)介绍该病种的前沿信息;⑨护士长(查房者)做最后总结。

2 体会

2.1 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查房,使护理人员不断调整护理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自觉维护护理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护理质量。解决了患者护理上的难题,患者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使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2.2 增强了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查房过程中,通过分析与讨论及时发现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是否全面,护理措施是否有针对性,使护理诊断更加确切,护理目标更加完善,切实解决了患者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有效地增强了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2.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护理查房为培养专业护士和专科护士提供了培训与交流的平台[2]。 规范性护理查房将讲解、讨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只有护士在查房前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并且通过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才能运用新理论、新观点来寻找护理诊断和确定护理措施,激发了护士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4 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规范性护理查房,对护士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随时根据患者病种及病情不同,不断找出查房的病例,作为组织者、教育者、查房者,必须在有充分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查房的质量,这就需要护士长及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及动态,具有在查房讲评中不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水平,进而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第3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目的:探讨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方法:2016年1~7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300例儿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儿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

儿科;优质护理;措施;成效

为响应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院儿科也开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人文关怀,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注意个人操作措施及言行,不断控制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针对儿科患儿年龄小、缺乏自主表达及自理能力,以及患儿家属爱子心切等因素,这些都会增大儿科护理的难度,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工作时间长,也增加了儿科护理管理的难度[2]。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7月期间,我院300例儿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150例。150例对照组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3月~10岁,平均年龄(6.5±1.2)岁;150例观察组中,男97例、女53例,年龄3月~10岁,平均年龄(6.4±1.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耐心讲述病房环境及主管医护人员信息,使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完善入院的各项辅助检查,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主管医师,协助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3]:①科室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动员大会,使病区护理人员真正意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及意义,针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特殊性,做好儿科病区环境布置,使患儿更好融入到病房环境中,减少其哭闹及烦躁情绪,更好配合治疗及护理。②集中培训护理人员,并集中学习护理制度及岗位执行流程,强调基础护理的工作要求,并以测试方式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③针对儿科特点,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儿和(或)患儿家属自行填写,对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整体评定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真正意识到服务观念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④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人员资历、学历、能力将其进行分级管理,病房划分责任区,做到责任明确,护士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分配其管理患儿数量,同时,还要做到管理和监督。⑤根据儿科病区特点,合理定岗定人,结合患者需要及生活规律,实施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患儿的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排版模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过硬的操作技能及服务态度,赢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从而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⑥在加强基础护理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及认知能力,提供分级护理服务,由责任护士评估患儿病情后,助理护士提供各项生活护理,另外,减少陪护人数,维持病房秩序。⑦根据患儿特点,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给予专业性解答,并对特殊病情做好记录,耐心指导患儿家属,减轻其内心压力,增强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护理部每月一次科室专项检查,就基础护理、制度执行、护理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儿科护理质量评分,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护理质量评分的分值为0~100分,分为3个等级,<70分、70~90分、>90分[4];出院时,由患儿和(或)患儿家属自行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巡视病房、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为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0~84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70分及70~90分的例数均明显降低,而>90分的例数显著增多,整体的护理质量明显增高(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明显增高、不满意率显著降低,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见表2.

3讨论

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减少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儿科后,护理核心制度得到了规范执行,各岗位工作流程也得到了严格执行,尤其是分级护理制度及查对制度,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进展,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确保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强化基础护理,从而真正落实基础护理的各项服务,使患儿处于舒适的病房环境,继而改善病房管理中的问题。正确应用护理标识,做好交接班的护理工作,给予患儿及患儿家属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护理标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等现象的发生。加强科室护理质量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执行能力,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并做好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过程中,耐心与患儿和(或)患儿家属交流,及时解答其关于疾病的疑虑,以高质量服务赢得患儿及家属的认可,从而改善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丽华,赵婷婷,唐姗姗.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5-8.

[2]孙小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9):117-118.

[3]周荣荣,周婧.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47-249.

[4]王洪玲,江红霞.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8):333-334.

第4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综合能力

护理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护理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如何深化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规范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高质量护理人才,始终是我们护理专业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护理系对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转变护理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是高职学校教育改革的先导,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则是高职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1.强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将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首先强化护理实践教学人员对护理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把这种思想和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积极做好护理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

2.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派送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医院参观、学习、进修,了解国内外护理实践教育的新理念、新进展和新方法;安排专业教师不定期下临床,每人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以提高专业教师对当前用人单位及广大患者对本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的认识,临床专业双师型教师达100%,从而使实践教学更贴近临床。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分解到理论知识项目模块和综合技术应用项目模块进行系统地培训。护理实践教育属综合技术应用项目模块,学校根据培养“ 具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的护理人才”目标要求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集中备课、组织编写了高职护理专业创新系列实训指导教材,编制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及儿科护理的实验实训操作课件、实验实训操作流程等,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结合临床实践需要,与临床护理专家合作开发了综合性的实训项目,把操作项目与具体病例相结合,将各个单项技能训练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急能力,强化学生的整体护理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实训课程内容多、学习时间长,需要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我校推行“‘做中教、做中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案例教学法。病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病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病情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病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新课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时,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病例:某患者,男,35岁,未戴头盔骑摩托车走反道上班时被汽车撞倒,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约10分钟后清醒,自诉头痛、恶心。住院观察,频繁呕吐5次,2小时后发现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瘫痪。由此引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原因,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颅内压增高病人会引起的并发症及对该病人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的兴趣。

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如实训中心、多媒体课件、录像、网络资源等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以病例为导入,将学生引入如同在病房身临病人床前的情景中,对实践操作进行情景教学。教师首先示范整个操作程序,然后将学生分组,将自己置身于病例中,分别扮演“护士”与“病人”或“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角色。在护理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提出各种问题,而“护士”则需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提出一些与病例相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PBL小组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在一个系统理论课结束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3-4 人∕组),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临床,将本系统中学过的常见病例展示给学生,让护生通过与病人或病人家属交谈、阅读病历,了解病人所患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和伴随的身体不适进行病史采集,小组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讨论、整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并做好记录。然后组织学生班级交流: ①随机决定每个小组的教学汇报内容;②每组推出一位学生进行汇报,组内成员可适当补充; ③各组间学生互相提问质疑,由学生代表解答。最后教师答疑和总结。该方法摒弃了学生简单接受老师观点和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临床的真实病例所呈现出的病情变化,引导、鼓励学生从复杂的病情表现中,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及收集的患者资料,发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和沟通技能,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录像的灵活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等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练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方便。我们在实训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可播放录像及网络教材,学生在课余练习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如对操作流程已模糊、动作是否规范有疑问,可通过电教设备得以纠正。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实训中心配备了10余台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内有《基础护理学》等在内的所有临床护理课程的实践操作的录像资料,还能进行模拟考核。此系统为学生课后学习、练习和检测自己的练习效果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创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目前我校护理实训中心是江苏省省级示范基地,中心归属系部管理,设负责人1人,专职实训指导教师8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面积及设备基本能满足本专业实验要求。随着我校护理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和完善,如今,实训中心建筑面积8400余m2,教学实验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设有护理模拟病房、模拟抢救室、模拟重症监护病房、儿科、妇产科专科护理病室及理实一体化教室10余间,共有床位85张。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从硬件方面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施实训室课后开放。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通过必要的技能学习与实训,构建护理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从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全方位组织能力出发,学校将护理实训室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和实训内容,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针对性强,形式灵活,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操作训练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改进护理实训考评方式

操作技能综合评价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方法,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变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1.完善评价体系。按照职业教育的定位,从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依据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将每个临床护理实验操作按护理程序分为几个部分,并将各部分分解为许多步骤,对每一步骤都给出评价标准,从而制定了细化具体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客观的评分标准,学生人手一本,既方便学生练习时使用,也便于老师记录成绩。

2.强化实训考核。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实践教学评价采用实时评价和随机抽测。实时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在小组学习中要重视学习小组的管理,调动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避免小组内部分学生忙,部分学生袖手旁观的现象,指导小组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人人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并重视小组内成员间过程评价。教师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实训操作、课后教学资源应用、小组讨论、学习成果展示、书面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而随机抽测则调动了护生在全天开放的模拟病房内进行练习的主动性。两种评价的结合使技能操作的考核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教学方法首先强调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训练,同时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紧扣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满足就业需要的主题,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护理实践教学,从而使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早日适应社会,满足临床对“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庆岭,王克芳.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护理学杂志,2002,17(10):739-740.

[2]苏桦.优化护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护理研究,2003,20(8):41-42.

[3]丁亚萍,崔焱,顾平,等.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课程化管理.现代护理,2005,11( 1):74-75.

第5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摘要】门诊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如何做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多层次服务是门诊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作为门诊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门诊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能力,使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作为门诊护士长应树立新型护理管理理念,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质量管理,培养护士慎独、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可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门诊 护士长 新形势 管理艺术

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就是管人、理事。理好事,才能管好人,管理的总原则为修路原则。护士长管理同样是一门艺术,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素质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管理专家认为护士长承担着10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护士长应该充分运用管理艺术包括合理利用情商的艺术、决策艺术、激励艺术、授权艺术、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交谈艺术,才能成为合格的护士长。护士长面对各种性格不一,社会文化背景不一的护理人员,服务对象等,实施正确的管理,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艺术。

一 护士长在管理中的艺术

1 在决策方面的艺术: 护士长是一个科室的计划者,规划病区有关护理业务,制定各种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意见和建议,又是资源调配者,应合理地分配病区各种人力、物力和护理责任,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申请,领取与保管,维修与报废,对各项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病区的医疗护理顺利进行。出现各种护理问题时做好协调谈判工作。对护理管理及时进行改革创新,制定战略性的计划,开发新项目且监督护理计划的实施,以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护士长应能够识别现在环境中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依照科学的决策,运用一定的技巧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注意实事求是,集思广益,遇到重大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确保护理工作的绝对安全。

2 护士长在信息传递方面的艺术 : 护士长负责监督并审核病区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是病区护患的代言人,代表护士和患者反映其需求,应做好医护、护患的沟通,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护士长应及时将外部人员和上级获取的信息及时向护理人员传达,同时经过分析整理、汇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3 护士长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艺术: 人际关系是工作环境的一部分。人际关系不仅影响护士长的工作开展,同时影响到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带头人,她的业务、行政受护理部与科主任的双重领导,在开展管理中需要与多部门、多层面的人员沟通,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一旦沟通障碍,容易形成疲溃感,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并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管理。因此,护理部在护士长管理中应帮助护士长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人员的领导者,带领并指导下属共同完成护理任务,建立内外部和沟通网络关系,代表所属单位参加护理部和院方各种会议,接待来访者,签署法定文件,履行法律以及社会上的义务。

一位富有管理艺术的护士长,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护士的心理,即使批评对方也能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护士长切忌不稳定的情绪,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批评也要讲究艺术,众多护士性格各异,思想认识水平也不同,对接受护士长批评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护士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护士长要遵循这一信条:不要轻易将护士分为“好的”与“坏的”,要确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励优点,克服缺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即使有了差错,也应避免当众训斥、责备。

4 护士长在工作中的激励艺术: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调动人的积极性,唤起人的内在动力,努力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是护士长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方法很多: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嘉奖激励和信息激励,对有突出成绩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但前提是必须公正和公开。对表现好着,经常给予口头表扬等精神鼓励,满足下属受尊重的 需要,推荐护理人员参选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

5 护士长自身素质培养的艺术: 护士长的非权利性影响要比权利性影响广泛持久得多,非权利性因素中除去才能、知识、感情因素外,品格因素非常重要,品格渗透和体现在个人的一切言行中。品格包括道德品行、个性特征、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按现代管理理论,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规范,护士长的职业道德与情感,良好的自制能力、工作作风,对工作、对患者的态度等无一不在影响着护士。所以护士长要持续坚持自信信念,在工作中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对患者的直接护理,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启发护士成长,使护士们能够主动、积极、认真、勤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工作,尤其是在夜班工作中能独当一面。

做到一专多能,护士长要有良好的专业价值观,不仅要懂得本科室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熟练掌握危重急救知识,还要熟悉其他各科护理常规。在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依赖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力量实现组织目标更为明显,知识面更要拓宽,外语、计算机、ICU监护设备的应用等是必修之课。同时还需要了解最新知识,如纳米医学、肝细胞移植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符合时代的要求。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把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除掌握护理和医学知识外,还要学习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美学等知识,才能适应当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潮流。带领“一班人”学,特别是对年轻护士在业务上给予传、帮、带,从严把关,实行终身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

第6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一、术前护理

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要了解病史、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手术部位、切口选择、术中的要求等。接病人时要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在此过程中,除认真核对床号、姓名及手术名称外,还与患者做简单友好的交谈,增加护患关系的融洽度,使患者对进入陌生环境的焦虑和恐惧感降低。这对其心理甚至身体状况都起到稳定作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由护士向其简单介绍手术室仪器设备、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情况,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配合。教会患者做些简单运动以减轻术中不适,如术中牵拉压迫脏器的痛感,可作深呼吸缓解疼痛,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支持和安慰。自始至终让患者处于充满安全感、信赖感的气氛中,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护理

1、制定护理计划。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

2、常规准备。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手术间的湿度保持适宜,温度调到患者感觉最舒适为准。

3、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手术单和被子应干净,向患者解释保持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术中继续进行心理护理,因为部分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医护人员言谈举止要十分得体,讨论病情时要考虑到患者的感受,避免刺激性的言语。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

4、巡回护士配合。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由于紧张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心理护理外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师监测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按无菌要求严格规范手术操作,疑有污染的物品和用具一定要立刻更换。近年来研究显示,麻醉和手术也是压疮的危险因素,要积极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因此,在麻醉实施、手术中摆放、手术后治疗、翻身时,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强硬动作。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

5、器械护士配合。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三、术后随访

术后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围术期护理反馈表。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围术期护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7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言语;医师;情绪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87-01

手术是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技术操作,手术医师的心理状态影响到手术的进展。在术中,护士的言语及配合质量会影响医师的情绪及心态,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建立融洽的医护合作关系,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现将调查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10个手术科室的70名医师,男60人,女10人,年龄在23岁以上20人,31岁以上20人,36岁以上20人,41-55岁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0人,主治医师36人,住院医师15人,实习医师7人。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将问卷发放至手术科室,每人一份,请医师在相应栏内打“√”。共发放7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0份,回收率为100%。

2 结 果

手术室护士的言行对手术医师的影响,从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手术室护士的言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情绪。

3 讨 论

3.1 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面对工作 手术室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及手术医师,因此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他们,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医师也会觉得受到欢迎与重视。92.31%的医师认为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态度会影响其手术中的情绪。如遇事慌张,应急能力差,或术中边工作、边聊天,患者即认为手术无安全感。因此,从患者进手术室至患者出手术室,护士都应严肃、认真、慎重、细致,让患者对手术放心。

3.2 保持安静、温度适宜的工作环境 大多数人在安静的环境下能保持清晰的思路与平和的心态。室温过冷或过热,都会让医师觉得不安。表中显示:67.95%的医师在做手术时需保持室内安静,介意大声说笑、谈及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手术室护士要从自身做起,不能在室内大声说话、高声谈笑,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根据需要调整室温。巡回护士接电话、接送病人时避免大声呼唤,不得串台。

3.3 适当的交流和合理的建议,掌握沟通的技巧 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管理制度严格,医师对这些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遵守或提出额外要求,对护士的劝告说明又无法理解;亦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手术室存在隐患的器械、设备不能及时的更换或检修,给手术造成麻烦,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和成功;医师作为手术的第一负责者,因对物品器械的不满而转化为对护理工作的不满;这时如不讲究处理艺术,可引起医师极大的负面情绪,恶化医护关系[1]。本次调查显示有96.15%的医师需要在医护合作过程中进行交流,有85.90%的医师愿意接受护士提出合理的建议。

3.4 用熟练、过硬的操作技术,达到默契配合 有资料统计[2],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护理文化程度以中专比例(60%)为高。护士因医学知识及专业素质的差距,配合不熟练,影响手术的速度和质量。表1显示有85.90%的医师认为手术室护士技术、操作能力、业务素质会影响自己的情绪,84.62%的医师重视手术配合的默契性。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医护关系的关键。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手术医师的个人习惯要了如指掌,遇到复杂的、不常见的手术时,及时向医师咨询,加强与术者的交流,提高配合的质量。

医护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加强医护合作可使护理人员获取大量所需知识,并在合作中使医护双方对医疗实践取得共识和互补,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3]。在实践中,对护士必须善于培养职业道德的涵养力、情绪行为的自制力、医护关系的亲和力,才能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认为,高质量与协调、密切、统一的医护关系是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皇甫恩.护理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28.

第8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结果:试验组总体满意度为90.91%,明显比对照组的75.00%高。

结论:在妇科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的沟通方式,能提高综合护理工作的效率,减免护患间的纠纷,有利于促进妇科患者的生活治疗和身心健康。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2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94-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患者生病住院治疗疾病时,希望受到多方面的关注、较多的关爱和必要的尊重。在高质量的有效沟通护理实施中,护患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病情的好转和整体护理方面的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生殖系统疾患是妇女中老年时的常见病、属于多发病,由于妇科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和治疗过程的一些影响因素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因此,妇产科患有妇科病的病人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生活多方面的一些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均不利于病症的治疗与病人的康复,同时也是妇科研究的有效沟通护理模式有了一个新的值得继续研究的目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65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年龄在27,51岁,平均年龄为37.88岁,主要疾病有异位妊娠11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3例,葡萄胎患者4例,子宫脱垂2例。对照组32例:年龄22―56岁,平均33.5岁,主要疾病为:异位妊娠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4例,葡萄胎3例,子宫脱垂1例,卵巢囊肿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可以相互比较。

1.2 对照组用常规基础治疗和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组的前提下,采用有效沟通护理。

制定方案:制定护理人员的培养、进行实践、总结;再继续培养、再加强实践、总结的方案,将有效的沟通技巧贯穿在患者住院治病的整个过程。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型制度,明确护患之间的沟通内容、掌握沟通技巧和沟通过程注意事项;建立小组。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于出院前均以填写不记名调查问卷方式,由每位患者亲自如实填写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有关的调查表。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自己进行护理服务的护士的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该量表将病人的满意程度分为3个级别,即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并对应3、2、1分值。

1.4 数据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的计量资料采用的是,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双侧检验),检验值为P

2 结果

试验组总体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5.00%,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患者满意度调查(%)

第9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关键词】护理;投诉与纠纷;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36―01

1 导致护理投诉与纠纷的因素

1.1 护理的特殊性

虽然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但目前对有些的疾病仍然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和预测,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大,病情复杂、多变。而患者或家属对其特殊性不了解,认为有病进了医院就有了保障,疾病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要求的期望值过高。所以,当疾病出现不良预后,患者或家属片面认为不是疾病所致,而是医院的医疗水平,护理技术操作差造成的,从而容易引发纠纷。另外医护之间角度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解释不一致,也会造成病人及家属的误会从而诱发纠纷。

1.2 社会环境改变

首先,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经常将就医等同于一般的消费,认为付出了医药费用疾病必然将会好转,完全不了解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及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病人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敏感,希望在得到高效又廉价的医疗服务。但是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必须不断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和应用新特药,这就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如果患者医疗费用未做到日结月清、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误等,也会造成患者的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1.3 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

护理缺陷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是导致投诉与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1]。医院新技术的开展,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护士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临床经验、责任心不强、应变能力差,尤其是对某些急危重患者护理不到位时也很容易导致护理投诉与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无法为自已进行合理辩护。少数护士存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服务态度差,行为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服务态度粗暴,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安全的因素,以至发生患者投诉。

1.4 医院管理不规范

医院管理存在安排不合理,加床多,护理工作量大。护士人数不能相应增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中,导致身心疲惫,思想不集中,相对护理安全隐患增高。现在临床存在护士每天大多忙于为病人做各种治疗,跟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很难细化,不能真正实施优质护理,而使护理质量降低,病人满意度下降,导致纠纷发生。这是转轨时期供需矛盾诱发纠纷的现实问题。

2 避免护理投诉与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有效的护患沟通是预防和处理投诉与纠纷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求护士认真学习人文科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展示出在人们心中的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通过多种形式让患者介入到医疗护理活动中,除了向患者说明医疗护理行为的结果外,还应主动介绍医疗护理过程的特点、医护行为的目的和相关的医疗制度,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让患者过高的期望值逐步接近现实,提供各项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转变患者观念,以仁者之心换位思考,交换角色去理解患者的所急所需,及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与情感支持。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完成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加强《护士条例》相关内容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让其了解和掌握执业的权力和义务。帮助患者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让其知道本身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从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患者期望值的提高,促使医护人员势必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因此,护士必须重视知识更新,做到技能训练考核制度化、常规化和程序化。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与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提供高质量地服务。医院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要求全面,全程,主动,人性化的护理,认真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记录。护理部成立人力资源库,根据科室加床数合理科学调配人员配置。

2.4 严格规章制度,狠抓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患者谈话告知制度及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危重患者上报制度及护理查房、会诊制度,查对制度及价格管理制度等,把好护理质量关。加强科室管理,强化护士长及护士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规范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护理纠纷与投诉。

2.5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岗位作用

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强化护士长的职责[2]。利用护士长的岗位职责、岗位优势,发挥权力与人格威信,协调好各种关系。做到每天了解护理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征询患者的意见,及时改进。将隐患与不和谐控制在萌芽状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接到投诉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分析事发原因,组织专题讨论,制订整改意见。护理部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对事件的经过进行重点分析讲评。从而引起全体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引以为鉴。

2.6 加强宣传、改变社会对医院的认识

目前媒体对医疗市场的关注,对医疗纠纷的报道给医务人员及管理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报道存在着时有片面激化医患矛盾的现象。因此,医院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改变社会对医疗事业再认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使医院的工作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另一方面要优化外部环境,向媒体宣传解释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大力宣扬优秀的工作者先进事迹和取得的成就,取得人们理解和支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善意的批评主动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不实消息要及时作出回应,并做好调查研究,提高信誉度。

总之,通过临床实施采用这有效的防范措施,大大降低了我科护理投诉次数,同时把部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能妥善协调沟通化解了其它护患纠纷。是十分有效的防范措施,值得临床采纳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