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网络平台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平台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平台建设

第1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1.1对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我室进行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时,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是导致网络平台建设中一切问题的根源。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初期,在笔者及同事们的认知中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就是教学资源电子版的网络化,简单的认为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只把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模拟试题、教学PPT放挂到网上走走形式即可,几乎没有考虑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反馈、师生互动等因素,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整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能够有力的促进教学这一点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1.2技术不足成为建设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一大障碍。我室进行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主要人员是本教研室的一些专职教师,都是一些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掌握较浅显,有时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在制作网上自测模拟题时,只能是简单的将模拟题和答案放在网上,而不会制作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提交后电脑自动评分和纠错模式;再比如有些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上传到网络上以后,由于网络技术的不足,使得这些内容打开速度过慢,不能流畅播放,因此就形同虚设,大大减少了学生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兴趣。

1.3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内容实用性低。我室进行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时,最初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专家组的评审而建,故时间仓促,内容简单,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设计,极少从方便学生的角度考虑,故在内容上只是将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日历及试题库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网上。而且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成后只是成为了课程建设中的一个摆设,使用率非常低,即“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实用主义”较差,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还有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本教研室未参与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网络精品课程,近半数学生不知道网络精品课程。

1.4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内容更新过慢。内容更新过慢是进行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更新速度快原本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教育部关于这方面也有着明确要求———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年更新率要达到15%。况且生物化学是一门前沿性学科,知识的内容更新较其他学科要快,而我们在及时更新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一旦把网络平台建设起来,就认为是一劳永逸了,很少想到要根据教材及大纲的变动、本学科的一些新动态去及时的更新它,致使经常会出现诸如教材改为第八版了,而网络平台上的教学大纲和多媒体课件还是第七版的类似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的几点对策

2.1从根本上提高对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想搞好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首先应从根源抓起,切实提高科室全体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是首当其冲的一点。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而网络是信息的主要载体,由于网络具有远程操控、实时互动、异步学习、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因此,跨时空教学、高信息量教学、交互和个性化教学,是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面授教学的主要优势;同时,网络教学较传统教学更是具有资源共享和方便获取的绝对优势。教育部“教高文件”又明确指出:要“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要以信息化为手段,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另外,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前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所以,搞好精品课程中网络平台的建设是我们在进行生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时的关键工作,一方面它使得我们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远程传播和共享,随时进行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延长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学习;它一方面是将本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力向外界展示的最好方式。故网络教学资源不能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模拟试题、教学PPT的照搬上网,一个优良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当包括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网络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适用于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相对完善先进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2.2聘请网络技术专业人员协助建设,力保网络平台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平台的建设应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开放性要求有强有力的网络后台技术支持,在教育网和各公众网络上都能顺畅的浏览;课件运行流畅、稳定;能保证课程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成的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应该直接通过学校主页接入,方便学生查找。而且我校网络中心具有一批多年从事网络教学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们可以聘请他们为我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维护和帮助,保证网络的顺利运行。同时,网络平台不能是死的,要“动”起来,即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学习者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之间能做到相互交流,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创新能力,是影响网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采用当前流行的论坛形式,聘请网络技术专业人员协助建立生物化学学习论坛,它教师可以随时网上授课指导、、自我测试、答疑、专题讨论等,学生也可以随时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问,为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3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丰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内容。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为谁而建?毫无疑问,平台主要为广大学生学习和交流而建,因此建设过程应着眼于最大幅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思想。因此,教学内容要求全面、正确、完整,逻辑性强,除了能充分体现教学大纲要求,有明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外,还应具有知识的延伸性,能及时适当地反映学科前沿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水平关乎医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但由于其教学内容较多,知识抽象难懂,因此我们建设的网络平台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引导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设计内容和结构时,除了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日历及试题库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2.3.1重点难点的专题讲解。对于在课堂教学中的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难点内容,应该有本科室教师制作专门的专题讲解,可以是文字或者视频的形式,于网上,有利于学生个别学习。

2.3.2相关内容的视频或动画。对于本学科中的医学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例如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端粒酶的爬行模式等,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或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另外,还可以随时更新一些本专业的最新动态视频。这样,可以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3.3资深教师的全程教学录像。网站应将生物化学所有章节理论课教学录像上网,教学录像均有资深教师录制,可方便学生反复听课学习。

2.3.4自测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遵循有效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设计自测题,分为各章节的练习自测题和总的期末自测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等题型。计算机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数,可供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5参考资料。包括生物化学教学所用教材及常用参考书籍。可供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弥补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第2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平台;.NET;建设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各学校将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作为主要抓手进行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品课程已经从传统的静态课程建设转向互动式课程建设。对精品课程的目标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换为“以学为中心”的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进一步的掌握。

本文通过从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系统构架,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方面,介绍基于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体现了.NET技术在WEB应用层方面的优势。

2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系统构架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能通过该平台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因此必须按照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内容进行网络平台设计。图1为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教学设计过程,通过该过程,明确了本网络平台的基本工作包括:网站的功能定位、使用者分析、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与结构设计、课程内容表现与信息资源的选择、网站在教学中应用方式的确定和评价方式设计等。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课程网站至少提供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总体要求是教学资源丰富。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必须体现出职业性,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面对知识,甚至可以直接动手操作。增加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保证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技能素质的提高。

3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系统设计

根据平台系统构件的分析,要满足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以及其它兼顾要求,精品课程系统至少应该包括课程管理模块、互动程序管理模块、扩展程序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站点管理模块,具体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各个功能模块下面,可以在加入二级模块。例如互动程序管理模块下面,可以加入互动程序,包括BBS留言、在线答疑管理、作业管理、题库管理、自动评分系统。通过互动模块,可以让教师通过该平台与学生实现多时间段的互动,了解学生参与课程的情况。

4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系统实现

系统的开发平台可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它很好的集成了框架,相比其他操作系统,使用广泛、简单、开发效率高。

网络平台成模块化结构,可以提高重复使用率。利用进行编程。是微软公司的ASP技术发展而来的活动服务器网页的缩写,ASP脚本直接嵌入HTML代码,并且通过内置的ADO对象链接数据库等,使动态页面变得简单。通过Dreeamweaver结合对网页进行布局。

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它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支持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集成,具有方便易用的图形管理界面,使用友好。

5 结束语

网络平台的建设突破了原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空间与时间之间的限制,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按照本文的方法,已经成功开发和建设了院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市精品课程《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反应良好。

[参考文献]

[1]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3.

第3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网络平台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教学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我国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研究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

1 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1.1 计算机的采购和验收

计算机的采购是计算机实验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计算机的质量好了,才能为人们在以后的练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采购计算机主要注重计算机的实用性。而且在选购计算机的时候会十分注重免费保修的年限,因为大量的计算机在很多人的轮流使用下难免会出现故障,所以厂家的保修十分重要。一般的计算机选购的时候会选择有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保修年限。

1.2 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的选择

计算机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建设计算机实验室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选对了这些东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非常快,其他方面也会很好,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质量好的大部分都是国家的知名品牌,杂牌子不可靠,所以不能作为学校的首选,学校必须选购国家知名品牌的专业产品,并且一定要有超前的配置。

1.3 供电技术

为了提高计算机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供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就是为学校的计算机提供不间断的电源系统UPS,这样才能够满足学校机房的要求。UPS具有抗干扰能力和稳频稳压的功能。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对这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UPS能够为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实现最大的满足。

2 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卫生问题

计算机实验课现在是每一个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现在学生们对计算机的使用率是十分高的,并且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发展,使用率会越来越高。计算机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设备,计算机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尘土和水滴都是会是计算机的敌人。计算机适合在无尘的环境中存放,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呢,因为学校里每天都很有很多的学生来计算机实验室上课,他们会带来很多的尘土和脏东西,有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不要求学生换鞋,这就导致更多的尘土进入到计算机实验室中来,这样一来,很容易使计算机发生故障,影响算机的设备正常的运行,长期以来,还会造成计算机的老化,加快计算机的报废速度。计算机使用率高,每天都处于频繁的工作状态,从早到晚都不停歇,这样也会造成计算机的死机或者卡机,容易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很多人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不注意卫生,随地乱丢垃圾,也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垃圾的碎屑进入到计算机的内部,导致计算机的线板老化。老师应该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时候注重实验室的卫生,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保护好实验室的设备。

2.2 计算机硬软硬件件频发性故障较多

计算机是一个很复杂的设备,它的软件硬件的设置也十分容易损坏,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学生有些就很不注意计算机的系统问题,从而对计算机的软硬件造成一定的破坏,老师对待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保证计算机软硬件的稳定运行。

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计算机的硬件发生故障。比如温度过高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线路板发生老化,温度过高还会使水汽进入到计算机的内部,潮湿的环境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的短路;机械的磨损也是造成故障的一大重要的问题,机械由于经常使用,经常会造成磨损,线路的外皮脱落,没法对线路起到保护作用,就会造成线路发生断裂,影响计算机硬件的正常使用;灰尘是造成计算机故障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微小的灰尘很难用人类的肉眼看到,人们不会经常注意,但是它会进入到计算机实验室的各个角落,灰尘的堆积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比如机器的老化、线路板的老化,从而影响计算机的硬件使用;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也会造成硬件的故障,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过长会是计算机内部发热,从而影响线路板的正常使用,导致计算机硬件跟不上使用的状态。

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在学校内是很热门的一门课,对计算机的教学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也是老师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老师布置的很多计算机任务都需要在计算机实验室来完成,所以计算机实验室的任务是很重的。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安装很多种操作系统,在每种操作系统中要安装各种不同的软件。这样就会使得安装计算机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台计算机安装完成需要很多的步骤。计算机的安装步骤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学生们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是有限的,经常会在计算机中删除一些文件或者应用软件,会导致计算机的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其次还有病毒也是计算机软件容易损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使用计算机的人十分多,所以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就很容易引进病毒,一旦引入病毒,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病毒会导致机器的运行速度大幅度的减慢,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这样一来,计算机就没有办法正常使用,就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

2.3 实验室设备档次偏低

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软硬件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软件的运行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软件现在大约一两年就会更新一次,硬件大约两三年更新一次。学校实验室的计算机大部分都已经用了很多年,设备已经老化了,档次相对来说偏低,大部分的设备在长期运行的前提下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很多计算机都已经达到了报废期。学校使用老旧的计算机会对老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但是由于更新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很多学校就让学生用这些老旧的设备,这些设备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还有的计算机版本过低,已经不能适应新版本的使用要求。

2.4 实验室管理队伍不稳定

长期以来,学校的实验室都是聘用管理人员,并且人数少、知识老化、培训少、待遇低。所以会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老旧的管理人员没有办法接受新的思想,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在新时代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待遇低会降低管理人员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的积极性,人数少就会导致管理的疏漏,很多方面都照顾不到,没法进行全面的管理。我国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还有很多的管理人员不认真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实验管理水平以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研究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个管理系统就是在这些人的手上运行的,只要他们除了差错,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系统也会紊乱,所以要想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稳定性,就要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抓住计算机实验室的问题才能稳定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优秀的管理队伍才能够建设出更加完美的计算机实验室环境,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 网络平台管理下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探究

3.1 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课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实验的课程应该从课本中脱离出来,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注重理论知识,但是计算机不一样,就算有在多的理论作为支撑,如果没办法亲身进行试验也是学不会的,所以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老师的教学应该从课本中脱离出来,应该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操作对学生进行教学,才能够使学生从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实验课,加强学生的实践课程,实践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让学生将知识刻进脑子里,时间还能激起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的欲望,他们的求知欲强了,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能够充实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

3.2 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学习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进行教学的评估,才能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善老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开展教学质量评估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和设计、实验结果和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就会全面的发展自己。一个好的实验态度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有好的实验态度才能顺利的进行计算机实验,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应该占综合成绩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因为实验的操作和设计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学生一个学期的收获,实验的结果和分析也应该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中来,因为对自己一个学期的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改进,总结和分析还可以使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使这些知识在脑海中的记忆更加深刻。

3.3 优化课内,强化课外

优化课内指的是提高课上的教学质量,课上的时间是宝贵的,学生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时间就是课内,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课程更是重要,因为计算机实验室内的课程是实验性的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让他们比纯理论课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课上,应该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下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是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学生怎么操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网络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它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4 在计算机上设置监督系统

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老师的视野也不够宽阔,所以就会有很多学生偷懒,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或者聊天。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监督系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中来。可以设置提问的形式,就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时不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上就会弹出问话框,这样就知道哪些学生在认真的听讲,可以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3.5 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

老师在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课上应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查漏补缺。老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及时对老师进行询问。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查看,就能知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哪些,有哪些没有学会,在日后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所以在课上留些时g给学生是必要的。

4 总结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所以计算机实验室在供学生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仪器的问题和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时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能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如今计算机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只有发现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未来这些问题再次发生,所以对网络平台管理下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还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计算机实验室能够更好的为老师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二瑞.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J].经济管理,2014.

[2]马维华.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探究[J].电子管理,2015.

[3]丁.高效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浅谈[J].教育论丛,2016.

第4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促进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和期刊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政策的支持、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拓展优质稿源是其关键要素,但在整个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的经营和运作上进行改革是最关键、也最符合市场经济的手段。目前国内就学术期刊的平台建设进行了很多探讨,但对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平台建设的探讨还较少。本文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设我国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网络平台的设想,供业界参考。

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

国外学术期刊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和规范的运作模式。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学术期刊6.5万种,这些期刊每年出版的论文约140万篇。欧美发达国家拥有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数量占绝对多数。在编辑方面,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和编辑出版范式是确保刊物高质量的前提;在出版方面,形成了商业出版集团、专业学(协)会、专业期刊社等群雄并起的局面;在经营方面则表现为灵活多样的营销形式和模式。从国外学术期刊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发展趋势:出版规模上呈现集团化和规模化;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版内容上学科分化明显,越分越细,特别是科技期刊;在引入数字化出版后,出版周期越来越短;服务和产品进一步多元化。由此可见,专业细分和出版周期缩短是信息社会对学术期刊出版的要求,集团化、规模化和数字化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出版需要基于自身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术服务和产品。

我国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有三大特点。一是数量不多,有影响力的更少。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信息通信类期刊只有五六十种。据《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统计分析,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998种,其中英文刊65种,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类”中只有《Journal of Semiconductor(半导体学报)》1种。二是目前国内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还是以传统期刊出版为主,出版周期较长,需要真正的数字出版运作。三是目前国内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大多由第三方机构运作,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资源,无法进行学术互动,难以实现延伸化发展。

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网络平台的概念与创建目的

目前,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已经写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被确定为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要进一步做好我国信息通信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桥梁,促进我国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亟需打造国内信息通信学术期刊品牌,建设信息通信学术期刊创新平台。

概念。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创新平台指以信息通信学术期刊、信息通信学术图书出版及其网上在线稿件(书稿)提交、审稿和数字化出版等为主要功能,以信息通信学术信息检索数据库(可检索和下载相关图书、期刊和资讯等内容)、信息通信学术会议及活动的策划和筹办、相关论文的引用分析及会员社区等为延伸功能和服务的综合性学术出版、研讨交互平台。

其中有几个关键概念。一是信息通信,指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既包括传统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也包括在两者融合下产生的新技术领域;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更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二是学术期刊群,基于已有的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通信类期刊,后期通过重组(收购)、集约(协议约定)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被SCI、EI、CSCD等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顶尖信息通信学术期刊群。三是学术图书出版,基于出版社优良的图书出版能力和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学术期刊群资源)的积累,深入挖掘和策划精品选题,着眼于行业内系列技术图书和精品学术专著的出版。四是数字出版平台,包括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学术图书内容的在线提交和审稿系统、数字出版(包括在线预出版、在线出版和线下的电子出版)等。五是会员社区,通过会员制以及丰富的线上线下研讨和交流活动,形成会员社区,聚集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学术人才,推动学术创新。

创建目的。建设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创新平台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打造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通信学术期刊出版集团;二是通过重组(收购)、集约(协议约定)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顶尖信息通信学术期刊群;三是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研讨和交流活动,形成会员社区,聚集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学术人才,推动学术创新。

信息通信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建设设想

平台的组织架构与功能。根据上述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创新平台的概念,可以推论出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创新平台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其中,学术期刊出版、学术图书出版和传统纸质出版在主要流程上是一致的,基于学术期刊群,寻找和开拓精品学术图书,开展业界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会议、沙龙、培训等。数字在线出版平台是其创新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实现了学术期刊出版从传统纸质媒体向纸质媒体与数字化媒体平台的转变,其主要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数字在线出版平台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平台,强调与学者的交流互动。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数字在线出版平台的功能,对软硬件设备和专业人员的需求必然加大,这方面也将会是学术期刊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的重要部分。

盈利模式。学术出版只有真正满足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被行业和市场所需要,才会成为符合事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能够长期发展的出版领域;同时,要始终秉持以读者为中心,为公众服务、为科学家研究服务的理念。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创新平台的盈利模式如图3所示。

盈利来源一方面是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的发行和广告收入,还有学术图书的项目资金资助和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数字出版及延伸服务带来的收益。如学术图书和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包括线下和线上的,可以分为订阅和下载模式,订阅和下载可以按章节、时间、字数等多种方式计费。

可以学习Nature Publishing Group,创办开放获取类的期刊。开放获取是一种新的数字期刊出版模式,主要采取作者付费模式(对无研究基金支持或发展中国家的论文作者免费),论文可在其网站上免费传播、获取,以加快国际学术交流,也降低了出版成本。

还可以增加预出版功能。预出版是指已确定出版的图书或发表的论文,在纸质或数字化正式出版前,将其部分或全部内容以电子版的方式免费或有偿提供给评论者或所需用户。预出版已在国外多家优秀出版商中使用,其可以进一步加快学术交流,并提前将出版内容与读者沟通交流,获取收益的同时,可获取读者对此预出版物的需求的客观数据,以此控制纸质出版物的数量和营销对象、方式等,进而有效降低成本。

此外,还可以将文献数据库的基础功能免费开放给用户,而将高级检索功能有偿地提供给需要的用户,以便用户检索相关文献和资讯。如对已有文献数据库的数据资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得出评价分析类报告,有偿提供给所需用户。

在会员社区中,将会员划分为不同等级,依据所具有的功能及用户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文献阅读/下载、数据检索、资讯推送、会议服务等,相应收取不同的会费。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会员数据库和阅览或检索者的兴趣爱好等信息开展深度营销,并与运营商或移动应用开发商等合作开发相关增值业务,推送给会员。

网站上的广告也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此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会员开展学术会议、交流和展览等活动,收取组织服务等费用。

第5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课题库;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32-03

当今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网络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影响着社会众多领域。对新事物和新思想充满无限热情的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网络也在改变着他们学习、生活的模式以及思维和价值取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网络化教学方式取代。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中多次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部分,则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已把培养创新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摆到了突出位置。所以,如何构建良好的校园创新网络平台,将网络技术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目前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

由于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把创新素质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可见,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所以,创新人才,是指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校园网逐渐成为高校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在校园网络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高带宽、可信任、可控可管的校园网络环境已经基本建成。2011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发起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在回收的451所学校的问卷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已经连接了互联网,超过70%的学校(333所学校)拥有超过3000个网络接口。绝大多数“211”高校的主干带宽基本达到万兆,出口带宽最高达7500兆,近40%(180所)的校园网出口速率在千兆以上。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在校园网和电子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研究较多,如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整合、教育资源整合、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共享策略的实践研究等。我国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上也有所研究,如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利用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研究、创新型大学文化研究等,但是,如何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去建设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

三、围绕创新课题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网络平台

国外大学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推出相关网络平台引导支持学生参与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还不完善。结合国外类似项目的建设,我国各高校应在创新课题库、交流平台、开放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培训、成果展示及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创新课题库、课题来源及资金支持。①创新课题,主要以高校教师承接的科研项目中抽取和派生出的课题为主,鼓励学生们在跟随教师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和提出他们兴趣度高、主动性强,前期有真实科研项目的锻炼,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课题,这类课题不仅论证合理,研究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顺利。另外,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新课题,聘请的相关学科专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宏观指导,为他们项目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创新课题库建设,要求各大高校加大对本科生参加学术研究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拓展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整合校内相关资源,建立学生受益面广、申请形式多样、管理层次分明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目前,大学生创新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陈旧、选题范围窄、创新课题不公开,创新课题数量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另外,学生选题缺少自主性,往往是先定教师、后定课题,在完成创新课题时,完全按照教师设定的实验方案做,学生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完全变成一个操作工。因此,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网络平台上,必须开放大量新颖的课题,每个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自己的创新课题,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实验设计及科技价值,吸引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组建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是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或教师。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合适的导师,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交流平台。其中,包括创新论坛和专家答疑。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丰富,在非上课时间能够集中的可能性较小,传统的面对面的交往和沟通方式与现实条件产生了矛盾,而网络交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专题论坛、博客、聊天室、电子邮件、QQ、MSN及通过浏览器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问题及其解答等及时、有效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交流平台应开办专家点播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需求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进行答疑,并设立相应的知识库,将某一领域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归为一个知识库,方便学生查阅。这个平台为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参与者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互碰撞,能集思广益,易于激发创新动机,获得新的感知和新的灵感,同时又可以加强各学科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实验平台。近年来,各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纷纷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但由于经费不足且管理难度大,大多数学校只是把原来承担各种课程的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而没增设任何可以进行创新性实验的平台,学生进入实验室只能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或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意义不大。构建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开放实验平台,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集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与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各学院将拥有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资源公布出来,提供给其他用户,实现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增强各实验室信息的交互性和适时性,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自由地选择实验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自己动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其自身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训中心。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参与创新性实验或参与的兴趣不高,除了学校的推广与宣传不够之外,也跟学生缺乏一定的研究训练分不开。再有,很多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老师去研究课题,老师指导一步做一步,学生兴趣度不高,主动积极性差,也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创新训练。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非常重视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训,如麻省理工学院为帮助低年级学生以及没有参加过本科生科研的学生专门设立了“独立研究指导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部组织的“本科生暑期研究计划”,是专门针对那些有意攻读博士及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本科生,为本科生提供了与研究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因此,国内高校应多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对于缺乏科研经验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培训;对于已有科研基础的同学,可以开展一些项目申报、前沿科研方法、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创新思维、创新成果保护等培训内容,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沙龙、答疑会等方式,让学生先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再引导并鼓励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5.成果展示。学生在成果展示平台,可以用图片、幻灯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评论别人的成果。通过成果展示,可以促进学生对整个课题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研究活动和研究过程。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大家互相评论、学习和探讨,使学生的创新才智在思辨和争论中得以提升,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6.成果转化中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研究、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倾向,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高校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搭建良好的成果转化平台,打通高校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一方面为高校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及时介绍给高校科研人员,通过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各自从中遴选适合自身需求的合作项目,最终实现研究成果产品化和工业化。

7.资源链接。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资源,高校、图书馆等都应加大内部局域网或是互联网的资源共享范围。学生可以通过该创新网站直接链接进行创新性实验时常用到的网站,如国内外专利查询、国内外开放数据库、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引擎、免费学术网站和其他高校创新教育中心网站等,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和精力。

四、结束语

信息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过多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现代教育模式,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当前网络信息环境,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发扬个性的能力,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通过自学、协作、探索等方式实现意义建构和能力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当前,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网站,虽然多数高校已建立了创新网站,但都不够完善,功能太少,如缺少对已完成的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平台,缺少创新项目的实验协作平台,缺少创新方面的知识培训,更缺少创新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高校的创新网络平台几乎没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即使部分高校已建立了创新教育中心,但仍无法达到训练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完善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网站,能够促进科研资源信息的共享,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将来,这必定会成为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007).

[2]高校校园网建设现状,四成高校超千兆,资金成首要困扰[J].中国教育网络,2012,(3).23.

[3]甘露,刘钟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8).106-107.

[4]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3):86.

[5]陈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第6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移动网络;社区安全建设;手机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近年来,社区居民的流动频率和规模同比上升,居民的自主性、多元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思想活跃。同时,随着移动技术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社区宣传教育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发展速度迅猛。移动互联网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应坚持与时俱进抓安建,加大对信息化、新技术的关注和调研力度,及时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全力打造一款手机应用平台,将现代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引入街道安建管理,通过推进安建信息化工作,扩大安建的宣传教育舞台和辐射范围。同时,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坚持贴近社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针,以辖区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安全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安全社区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街道(社区)安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的创新。

2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社区宣传教育平台可行性分析

2.1 媒介优越性。相对于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插上移动互联翅膀的手机应用这一新传媒不仅克服了排版印刷、摄录编排等繁琐程序,大大缩短了信息时间,显得更为灵活便捷、及时性突出、传播性强,而且数字化的信息无线推送与更新,规避了纸张等耗材的消耗与浪费,更为低碳环保,顺应了新时期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要求。因此,充分借助智能移动设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搭建安建各促进项目组织及互助共建者间的联系和社区自治的畅通及快捷渠道,提升安全社区的建设水平和实时宣传教育能力。

2.2 客观需求性。近年来,社区居民的流动频率和规模同比上升,居民的自主性、多元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同时“朝往暮归”的生活模式成为广大中青年群体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参与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的瓶颈。这类群体迫切需要一个移动应用平台来帮助其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其对移动互的诉求。运用移动信息化技术,借助广播式移动感知工具,在安建组织和居民之间建立能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联系通道和工作平台是破解社区居民参与局限性难题、提升安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安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2.3 管理模式革新。移动互联信息化技术可以完善各种信息的采集模式、共享机制、决策支持,很巧妙的克服上述弊端。将移动信息化技术落实于安全社区管理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动态条件下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可以实现“科技化、人性化、精细化”的安全社区宣传、服务与管理,让广大居民享受“均等、高效、健康、安全”的安全服务、社区服务及志愿服务。

2.4 顺应变革性。移动信息化技术落实于安全社区管理及社会服务管理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进人性化、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安建促进项目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安建的科学化水平,顺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2.5 目标可实现性。安全社区手机应用服务软件,是基于移动终端为载体,提供基于Android\IOS\Windows手机系统的服务平台,使用GPRS\WCDMA等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起一套可移动化的无线安建APP系统。其功能定位、内容涵盖等完全自主设计,并且前期微博、微信、微群“三微一体”安全社区平台聚合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技术基础,所以通过较低的制作成本投入便可达到覆盖社区所有人员及社会组织的安全社区教育宣传平台。

3 手机安建应用软件宣传教育平台的主要功能构思

3.1 设计便捷的安建服务功能窗口。安建应用软件应全面展示辖区内安建促进项目和服务信息,涵盖了安全社区诞生背景、创建理念、社区安全促进组织以及社区安全促进项目等。辖区居民可以通过自助查询,与相关部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流等方式获取各类安全社区服务信息,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服务。

3.2 拥有畅通的安建互动渠道。街道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民意征集和民意诉求,手机应用软件可设立留言板块,通过移动互联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接受监督、解决问题,拓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以即时、便捷、高效的安建良性互动平台解决好广大居民群众的迫切诉求。

3.3 构建特色社区自治平台。构建手机应用软件,志愿服务与安全社区建设相结合,搭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安全社区管理的智慧网格管理平台,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每个群众个体都可以自主申请成为所选区域的网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智能手机图、文、音、影等多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地上报空间环境、安全稳定、网情舆情等社区管理问题,并进行相关模块问题的处理。

3.4 形成全面的安建教育宣传阵地。利用手机应用软件这一灵活便捷的移动网络平台,全面发挥移动互联新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公开安全社区活动信息、实时工作动态、展示街道建设成果等。用户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可在第一时间查询安建项目组各项活动,了解项目开展目的、查看工作动态,知晓工作成果,提升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对街道安建工作的知晓率与认同意识。

4 手机安建应用软件宣传教育平台功能评价

4.1 满足民生需求。安建手机应用软件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及时获取各类安全促进项目开展情况,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社区安全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提升了群众对街道安全社区持续建设的满意度和信赖感。

4.2 拓展安建工作。安建手机应用软件平台提升了安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搭建了面向辖区所有社会组织及居民特别是“朝往暮归”中青年群体的沟通及教育宣传平台;加强了安建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居民的互动交流,居民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手机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谏言献策、监督检举等,并得到及时的针对性的回馈和解答。

4.3 培育社区文化。素不相识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群体通过手机应用平台自发地组织参与到老年人安全、精残智障安全、居家安全等各类安全促进项目互助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彼此建立起友谊,培养志同道合的公益梦想,传递公益正能量。提倡志愿服务、互助交友,促进安全社区邻里文化建设。

4.4 助推社区自治管理。安建软件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居民自主、自助式的成为网络管理员或监督员,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参与社区自治管理,破解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扩大参与管理主体覆盖面,调动社区居民自主积极性,手机平台用户参与程度将影响以自主理念为导向的社区管理方式形成,助推社区自治管理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健才,洪洲.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课程学习平台建设研究[J].大众科技,2013(11).

第7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 跨校选课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究”(课题批准号:15C0308)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2-02

一、我国高职学分互认存在管理体制障碍

1.高职院校间的学分互认体系尚未完美

学分制带来的好处是学生能构建自己的学习范围和知识结构,但也会有学生利用这个跨校学分制来投机取巧。这个不但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会严重地弱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这样的话,跨校学分制管理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自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职院校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通过校内学习获得学分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了。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未最大程度的开发,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

3.政府财政收费管理体系与学分制推行体系不匹配

目前我国高校都推行教育经费由政府财支付,学生开学一次清全部学费,如要推行跨校选课,则需要按学分制收费。其与现有的“一次性付款”收费方式不相匹配。

4.教师授课效果较难评估

随着学分制选课的开展,不同专业课程的增多、学院管理学生规模的扩大、管理权力的增加。教师人事调度也会出现一些矛盾。

5.课程标准还未统一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学计划,同一门课程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课程名称,所以会出现同内容不同名或同名不同内容;相同课程名称而课时不同或教材不同等各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实现学校间的课程学分互认。

二、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体制的对策研究

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用学分制代替学年制,按照学生本身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院校的资源优势。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推行高职跨校学分制。

1.高职跨校选课需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高校要实行弹性的、灵活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为高职跨校选课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与鼓励学分制的实施。使之形成与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想适应的教育体制。还有就要是要加强高职院校园区的教育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行区域性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

2.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高职院校收费体系

如果各个学校在跨校选课门数、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学生收费就不存在问题,但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课程的竞争力和推进跨校选课工作,选课人数上肯定存在不平衡,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学费结算方法。另外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了跨校选课,学生学费要实行按学分收费。所以我们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收费程序,为跨校选课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建立高职院校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网络平台,使教育教学管理日渐程序化、规范化应该是大势所趋。同时学分互认系统也可以拉近校与校的距离,消除各高职院校各自发展的模式。跨校选课互认平台应包括各校互选课程安排及结构;学分互认的内容;课程的介绍及任课教师情况。

4.加强高职院校的合作,促进各学校资源的共享

学生选课受到受到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学生安全性,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各高职院校应本着合作办学、平等互利、优势互的原开设课程,共同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竞争力。统一协调,周密计划,建立完整的学分认证网络平台。

5.建立统一课程标准

建立跨校选课的学校和教务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好选修课教学计划,将名称相似的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并确定统一的课时、规定统一的学分标准。在学分标准相同的情况下,促进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如建立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课程三个模块。从而使各高校课程评价的标准相似。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8.

[2]张婕主编.高等教育地方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周永红.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湘潭大学,2003.

第8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创新研究

1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行网络建设的背景

1.1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2012年4月,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意见》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实施网络建设、构建服务体系工程提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的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2012〕197号),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公共服务,业绩突出、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进行认定。

1.2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016年9月2日,众贤服务集团与石家庄智通创业孵化基地在智通孵化基地四楼会议室举办签约仪,经过5年筹建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完成并正式上线运营。河北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是一个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导向,结合科学的管理理念,拥有12个子系统软件和128个管理功能模块,面向全省小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企业管理系统软件服务的,能帮助小企业进行内外资源的在线管理的公共平台。

1.3秦皇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以中国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中心支公司平台建设为例中国人保健康公司与我国众多非寿险业公司比较,其在承保、理赔与再保险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能源、远洋船舶、政府采购和农村保险等重要领域业务都具有极大优势。中国人保网建设在2007年完成线上开通,可以让保险人投保和被保在网络服务平台得到广泛保险、金融和产业资讯。2010年11月中国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进行联合,近5.3万家医院紧急救援服务网络在179个国家完成搭建工作,境外200多名医生聘为专家,被邀请专门对第二诊室服务网络服务。公司网络语音通讯系统2011年4月正式上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公司内部电话链接零成本,年均节省经济成本150余万元。

2中小企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服务理念落后

众多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部门“以业务为主”和员工“以业绩为主”的服务理念,公司高层领导者掌握最高决策权,直接下发任务,下属授权稀缺,员工重点关注自身业绩和奖励的配比,从而忽略产品本身质量,过度追求销售数量,对产品的介绍存在隐藏内容和对客户购买行为进行误导等现象。

2.2组织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人员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多采用传统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权利相对集中在最高领导者范畴。这种组织结构存在管理幅度小和管理层次多的弊端,因此中小企业职员在服务过程中对于一些工作任务会出现多头领导的苦恼,信息传递往往出现失真状况,部门与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作情况,员工存在业绩与客户需求不符等现象。

2.3服务营销手段单一

以中国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支公司为例,自成立十年来,始终采用产品直销制的服务营销手段。随着产品市场的快速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爆发,中小企业仍然采取只是依赖自身从业人员与其内部其他分支机构的职员进行直销制服务营销是不存在发展空间的。据调查统计,借助网络平台渠道做保险产品销售的公司,近3年以来其保费收入大多都按照100%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10年以后借助网络平台渠道进行保险产品销售的公司占有额将快速提升至50%,目前我国已统计近40家保险企业涉足网络保险服务平台业务,市场总额被其划出60%。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服务手段创新需尽快列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3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网络建设

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是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为了满足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创新服务需求。网络平台是以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为载体,由人、设备(如计算机网络等)、程序和活动规则的能够相互作用,最终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基于网络创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是通过分类、规整和优化各类服务资源,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共享资源设备、设施以及各类综合服务,是一种通过网络建立的具备技术、资源、管理、运营和售后服务的平台。

3.1基于网络创新线上服务平台建设

以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在线服务、窗口服务、电话服务三大模块为服务基础,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平台、社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广泛服务资源进行汇集,为河北省窗口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崭新的资源共享渠道和运行基础,为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提供有效辅助的网络解决平台方案,达到加强信息共享、成本缩减、提高资源利用的目的。

3.2基于网络创新线下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引领各类中小企业各类社会资源,以网络平台为基础性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网络平台,尽可能拓宽中小企业与大众服务过程中各类需求的服务渠道。与此同时,对于中小企业多样性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模式问题,线下网络平台要按照“政府性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配合中小企业网络平台产品营销服务渠道,为线下产品市场化服务。

4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的宣传与推进

4.1政府宣传的覆盖面通过服务平台得到扩大

河北省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平台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批准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项目,是落实、落小、落细国务院要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调整振兴国家重点产业规划的重要举措,对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和专业化程度分工的协作,共性关键技术转移与应用的推动,构建社会、市场、专业水平的服务体系和形成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靠网络平台技术,政策信息网络间的互通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

4.2服务平台弥补了政府宣传服务空白

在线服务是以网络服务、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在线和呼叫服务为支撑,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系统架构简称的以传统窗口服务方式为基础,借助河北省省内中小企业开发建设的各项网络服务上线应用模块,为河北省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实时服务。在线服务成功搭建了政府、服务机构、中小企业的线上沟通桥梁,可以及时调查掌握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借助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为广大中小企业提升有价值的快速服务。

第9篇:网络平台建设范文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关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文化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保证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在网络上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新风尚。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监测作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对社会事件、重大新闻的反应,发表的言论,都会及时、准确通过网络反应出来,我们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这张晴雨表来消除大学生中消极的思想,更能利用网络世界和大学生及时进行交流,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二,协调作用。通过网络平台说明和阐释社会、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意义、提供权威的意见、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使学校和学生之间实现沟通和协调。第三,传承和创新作用。在传承、融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不断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继承和融合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新思想、新理论、新科学,将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与高校文化和谐的重要平台。第四,教育作用。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释放自己,娱乐身心,实现内心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主动搭建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学校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因势利导,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将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校园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要将网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的新载体,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用科学的观点分辨是非。新时期,高校要重视“红色网站”建设,打造“品牌栏目”,专门建立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在高校网站主页的突出位置设立德育教学专栏,注意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网上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学院内各单位、学生大队还要按照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性的原则,在部门网站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建立“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系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解答。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提出一些焦点、难点、疑点问题供学生讨论,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教育。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恪守网络规范,约束网络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做到文明上网,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坚持用理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普及,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和网络意识,使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利用网络全面发展自己。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辅导,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防止不当使用网络导致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让大学生逐步适应数字化环境,真正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体。

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提高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电脑网络知识大赛、电脑软件展示大赛、电脑技能大赛、个人主页大赛、电脑美术设计大赛等,使科技活动在信息领域得以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使他们对网络生存方式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产生正确认识,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功能。另外,还可通过组织IT校园行、网上冲浪等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网上网下结合,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功能强大的宣传媒体为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渲染气氛,使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更高,使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焕发新的生机。

努力提升网络文化建设质量。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的过程中,建设网络德育平台并不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说教,而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用优质的网络服务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以文化育人的效果。为此,在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过程中,在充分整合校内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融思想性、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各种网络文化活动。在校园网上开设网上文化精品库,提供名著点阅、名片名曲点播、科研成果评析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为拉近学生与正面网站的距离,学生工作处和各系部还要开设网上教育互动平台,及时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络交流。

同时,还要致力于激发广大同学创作健康、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同学们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体系中,创作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