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科技信息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信息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信息概念

第1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的定义:“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李克东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演示

    2,发现学习

    3,研究性学习

    4,合作式学习

    三,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⑴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⑵教师要有整合的技能和能力,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第2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1.1 因特网环境下门户概念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上网站数和网页数量的迅猛增长,门户网站(Web Portal)应运而生。门户网站提供个性化的单点网络接入,对本地和远程的信息进行集成,使信息高度组织化,以便用户查找和发现信息。它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特定的用户,提供与他们相关的内容集成和信息推送,以及业务协作、社区服务等相关应用和服务的访问,为用户提供一种获取相关信息的简洁方式,同时又避免了信息过多的问题。它为当前海量分布式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与管理提供了令人关注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将自己的网站转变成具有门户特征的网站。门户网站也已由最初的以内容汇集和搜索引擎为特征的初级门户发展为今天的以智能化、个性化、信息与应用高度集成为特征的高级门户概念。

1.2 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的提出

专业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网络化发展与新兴的门户网站概念相结合促成了学科信息门户的产生,使学科信息门户成为专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简单说,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Portal,简称SP)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最终用户的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

1.3 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

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可追溯到由T.Koch等人提出的学科信息网关(Subject Gateway,简称SG)概念。由于IT界Portal概念的兴起,学科信息网关的建设已逐渐转向为学科信息门户的形式。对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试验与推广, 在欧洲进行得最为深入和广泛。 例如:欧洲范围内开展的Desire项目、Renardus项目和英国的RDN(Resource Discover Network)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Desire项目于1998至2000年间实施,该项目联合了来自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4个欧洲国家的10个机构共同协作工作。Renardus项目于2000年启动,联合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国家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与技术中心,以及各个学科信息门户,提供了包括大部分学科领域64000个重要学术网站的资源检索与浏览服务。RDN学科信息门户(The RDN Subject Portals Project)由英国的JISC(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资助,目前共建立了社会科学类(SOSIG)、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类(EEVL)、健康与生命科学类(BIOME)、物理科学类(PSIGate)、人文科学类(Humbul)、工艺美术类(ARTIFACT)、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类(ALTIS)和地理环境类(GEsource)等学科信息门户。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级的多机构联合的学科信息门户,美国也建立了众多的学科信息门户。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还开发了SPT(Subject Portal Toolkit)学科信息门户免费软件包,已被广泛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开发。但项目规模较大,且对学科信息门户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的地区还是在欧洲,尤其是英国。我国国内一些专业图书馆也做了初步尝试。如中国科学院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门户及其子门户物理数学学科信息门户、化学学科信息门户、生物学科信息门户等,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外学科信息门户多处在功能不完善的中低级阶段,个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的高级信息门户还处在实验阶段。

2、学科信息门户的特征

从技术上说,学科信息门户就是指采用多种信息技术,诸如跨系统检索、元数据采集技术等,对分散的分布式的学科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合并,将整合后的内容集成到一个可定制的个性化的界面中呈现给用户。这个界面可以是Web浏览器,也可以是其他可能的方式。

学科信息门户的核心特征有以下几个。

信息和应用的集成整合:信息内容经过深层次组织加工,形成高质量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与各种信息服务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

跨系统一站式检索:用户在一个搜索界面,将搜索请求一次性输入,就可实现对多种资源和数据库信息的查询。它将各个系统的检索结果汇集起来,以统一的界面展示给用户,使用户的搜索方便而高效。而普通网站通常并未提供这种跨系统检索功能,用户不得不分别进入各个本地的或远程的检索系统来进行检索。

简单统一界面:通过共同的表达和一致的用户界面,使门户更易于使用。由于界面统一并遵循用户习惯,用户无需进行培训就能方便地发现和搜索到所需信息。

单点登录,一次性认证:用户只需要一次登录,就能使用他已得到授权的各种资源和服务,而无须记住和输入众多不同资源与服务的账号和口令。

可定制:门户根据不同的角色预设了不同界面内容。可基于用户所属的角色来提供给用户相应的内容。

个性化:根据用户需求与偏好的描述信息,或通过用户信息访问行为的动态分析来推测用户意图,进行信息过滤和信息推荐,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和用户界面。

协作性:一系列门户的协作服务,如即时消息传递和团队室的访问。帮助团队共享门户网站页面、应用程序、文档、消息传递和其他协作工具。

安全性:门户采用安全性策略管理以确保用户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工作流:实现学科信息业务流程的集成。如学术信息的网上、编辑、评注和信息分析研究等等。

3、学科信息门户的体系结构

学科信息门户的框架由用户界面层、个性化可定制门户构件层、信息与应用集成层、信息结构层和信息资源层组成。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图书馆门户的层次结构

用户界面层:它是学科门户网呈现给用户的表现形式。它通常包括这样一些功能组件,如跨系统数据库检索、搜索引擎、信息分类导航、学术交流、专家咨询、个性化可定制服务等。

个性化与可定制门户构件层:门户构件(Portlets)是一些能生成网页片段内容的,以Java技术为基础的Web组件。它运行在门户服务器(Portal Server)中,入运行于网页程序中,用来设计和构建聚合了大量内容的组合页面。门户构件层根据系统的用户信息库(User Profiles)中保存的用户信息需求和权限信息,调用不同的门户构件,针对不同用户产生不同的页面信息内容。

信息与应用集成层:在信息集成方面,常用技术和策略有跨系统数据库检索、元搜索引擎和分类导航。跨系统数据库检索着重于对分布式的异构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与整合。元搜索引擎、智能和分类导航用于www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在应用集成方面,可考虑将学术交流、信息分析、专家咨询和个性化可定制服务等应用集成于此。学术交流用于动态交互地实现学术信息的网上以及对信息进行编辑批注和评述,它和其他业务逻辑组件如专家咨询组件等构成了数字信息服务和业务流程的集成。

信息结构层:即元数据格式和信息组织方式。元数据的格式有很多种类,如:通用元数据格式Dublin Core元素集,描述文献的MARC元数据格式,描述图像的元数据MOA2,描述教育资源的元数据格式IEEE LOM和GEM,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格式GILS等。在数字图书馆中最常用的是MARC和DC元素集。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应尽量遵循本学科的元数据规范和复用一些通用的元数据格式。

信息资源层:包括本地和远程的书目文档、全文信息、数据文档、知识库、多媒体和应用软件等多种类型信息资源。

学科信息门户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 学科信息门户体系结构

第3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

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体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8)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 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

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

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 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

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 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 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6 扩大信息化教学资源

建设主体

第4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概念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83-02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由于课程内容的增加与教学课时的减少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概念图作为一种利用图形的形式对各种概念知识进行系统呈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各个知识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概念图及其特点分析

概念图最早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Cornell大学的 Joseph D. Novak教授提出来的,是一种利用图形的表现方式来对相关的知识概念进行呈现的技术。连线、节点和连接词是概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节点表示的是知识概念,用几何图形或者是图案的形式来表示;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一些关系;连接词也就是在连线上的文字,是概念之间具体关系的文字描述。

概念图对于知识的呈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首先,概念图知识的呈现具有很强的层级性。在概念图的组成中,最基础的概念一般位于整个图形的上部或者是中心,次一级的概念则位于基础概念的下方或者是周边,这样一级一级的进行划分;同时,概念图的呈现形式还有很强的交叉性和连接性,可以明确表示出各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是在对各个知识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后进行整合的成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顺各个概念之间的具体关系。[1]

二、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认真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概念图可以将一些复杂冗长的文字内容简化为结构清晰、关系明确的结构图,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概念利用可视化的方式来进行表现,不仅可以使得教师在编制概念图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和逻辑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还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遗漏,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利用概念图进行授课,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得更清晰,还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课堂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两个教学环节。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加工,在板书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即兴而作,缺乏条理性;而在上机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示范一遍,接下来就由学生自己练习,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利用概念图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将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概念图的形式直观地进行呈现,让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上教师讲解的进度。同时,可以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师制作的概念图在课堂上进行投影,使得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课后的测试和评价

课后的测试和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检测和反馈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作为一种具有总结性的教学评价的方式,概念图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学生知识结构图形化的构建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试。教师可以利用填空的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性的概念十分多,知识点也比较零碎,各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后小测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概念图的优点,提供给学生一个大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对相关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构建,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理解构筑知识间的概念图。教师可以在学生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清晰地掌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测试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2]

三、结束语

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概念图的重要作用,让概念图更好地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第5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几何概念;错例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摇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23-02

我在四年级数学《线与角》(上册第二单元)的练习中,发现很多同学总是出现如下概念性的错误,现进行一下错例剖析:

错例1:判断:一条直线长10厘米(√)。

诊断:没有弄清楚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点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直线是无限长的,它不能度量。正确判断:一条直线长10厘米(×)。

错例2: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诊断:错在对钝角的概念没有理解清楚。我们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大于90°的角除了钝角外还有平角和周角。正确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错例3:判断:我们用20倍的放大镜看30°的角,结果角就变成了600°(√)。

诊断:角的大小要看它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放大镜只是将两条边放长了,用一万倍的放大镜来看,角还应是原来那么大。正确判断:我们用20倍的放大镜看30°的角,结果角就变成了600°(×)。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它又是数学教材结构与小学生数学认识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因素。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提供感性材料,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表象是对感知材料的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表象的桥梁运用。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平行线是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可能会记住这些文字条文,但不能很好掌握平行线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只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教室门窗的上下边框、左右边框,书本的横线,拉紧的两条铁丝等。再启发学生:“这些成对直线将它们无限延伸,能相交吗?它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促使学生感知内化,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成对直线的表象(在同一平面内),即形象化的平行线(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让学生想想实际生活中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同时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2.通过实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如教学“平角”、“周角”概念时,可以设计实验学生探索,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时,所构成的角叫平角。”1平角=180度。“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而不是轨迹,定义为360度的角叫做周角。”任何“角”都是由两条有公共顶点的射线形成的,平角也不例外。只不过形成平角的两条射线在一条直线上而已。不能将直线和射线混为一谈。并结合生活中平角周角的实例(如钟面指针问题)说明、课件演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将直线当作平角,圆形当成周角的错误,使学生在观察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平角”、“周角”的概念。

二、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抓关键词,就是我们常说的“抠字眼”的方法。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如在学习“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条件,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构建概念的网络体系,丰富、深化概念

第6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小学数学课教学,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传统的小学教学课堂往往让人感到沉闷,机械化的数学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天真活泼,面对教师呆板、单调、落入俗套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心智与情感的浪花就难以激起,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而新课改理念下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和活力,有是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经常采取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趣和客观事实出发,从图画情景的展示出发,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事,让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有了进步。几年来,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现在,就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自己几个观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得意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会交流、会思考、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我们数学教师比用的手法,不过一些固定的呆板形象并不能唤起学生的心理效应。尽管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暂,但他们对感兴趣的电视动画片,却能长时间一动不动坐着看到底,对喜欢听的童话故事,也能坚持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下去。因而,我们可以选在学生喜欢的神话传说或小动物编成故事进行教学。我在教(7的认识)这一节课时,考虑到(葫芦兄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它与7的分解与组成又能联系起来。于是我准备了7个不同颜色的葫芦兄弟,并以葫芦兄弟瓜熟落地动态形式出现,把学生带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境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书中知识,学得积极主动,又有兴趣,教学效果又明显。

三、教学知识生活化,为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

教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善于从生活中控据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往往会收到可喜的效果。如以同学们踊跃给灾区小朋友捐钱,捐文具。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为例,编出应用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事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祖国是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教育。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腾出一定时间复印出不同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在课堂亲临数钱,认识钱。并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文具、生活用品等,让学生“买卖东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拿钱找钱,会用钱,并让学生要爱惜人民币,初步学会识别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教学时代气息、学生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又有新鲜感。

如果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以致用”。那么,就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为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

(一)家庭作业生活化。在新课改理念下,家庭作业的布置必须打破传统,不能只是那些生字数学算式或课文内容的重复书写。要让学生放学回家,摆脱课堂的束缚,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家庭作业的布置一定要以时间活动为主。例如:在教学完《一位数的除法》后,我让学生去观察,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这种除法。第二天,学生纷纷向我汇报:“妈妈买菜时用到了这种除法。一斤芹菜2元钱,妈妈买了3元钱,买了几斤?算式3÷2”,“我们分值日组时用到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求每组多少人?算式16÷4=4有四个组,每组4人”,“我家花500元买了2吨煤,要求一吨煤多少钱时用到了除法……。”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准确无误的汇报,我知道他们学会了到生活中去摄取知识,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知识中去,我布置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了兴趣化的舞台。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在学完了《米和厘米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上了一节“动手量一量”的实践课。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分小组动手亲自量一量,动脑算一算的实践活动。汇报总结时,学生发言活跃,向我汇报了操场的长和宽,旗坛的长和宽,树干的周长,乒乓球场地的长和宽。在学完《一位数的乘法》后,正赶上学校要搬迁新校,安装暖气,建锅炉房。我因地制宜,又上了一节“我为学校算一算”的实践课。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了解了各种材料的价格,列出了一份份账单。

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而且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四、在情境中教学,调节情绪

第7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第8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摘要: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基本分支,既有人类传播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性质。科技信息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迅速地扩散与传递,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科技信息逐渐显露出一种戏剧化的倾向,虽满足了受众的某些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文章从信息的编码过程寻找戏剧化的文本性根源,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以此实现科技传播的本源性功能,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三、科技信息制作戏剧化

信息制作就是信息的编码过程。在编码过程中加入戏剧化的因子,就构成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戏剧化效果。它分为三个层次。

(一)突出戏剧元素

例如,2008年6月10日,《隙望》周刊发表了《地震学家都做了些什么》。它的开头部分是这样的:

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

第9篇:科技信息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科学传播;新媒体;科学传播主体

[中图分类号]NO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61 ― 02

“大数据”时代是当前备受追捧的一个概念,它“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1〕大数据时代是一场信息革命,随着这种“数据量大、类型多、增长速度快、存在未知相关”的信息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进入传播领域,整个传播活动面貌焕然一新。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以科学为传播内容的特殊传播形式,也会在海量信息涌入的过程中发生巨大的变革,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科学传播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充分利用数据优势,推进科学传播的持续发展。

一、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的转变

对科学传播的广义界定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正规的科技教育、非正规的科技教育及科普工作、技术传播等”〔2〕几种形式,而狭义的科学传播主要指科普基础上的科学与公众的互动。

传统的科学传播以科技新闻、科技出版、科技信息、科学普及、科技写作等形式为主,借助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思想传播,以此促进社会普遍科技素养的提升,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公众理解科学。而随着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人类无疑进入了一个网络和移动通讯为核心,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基本载体传播科技的新媒体时代”。〔3〕这种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上的应用恰逢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呈现。科学传播的主旨由公众理解科学向公众参与科学转变,并且分析整个传播过程,传受主体、传播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传播理念的更新:公众参与科学、公众与科学的互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1995年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但是其在实践领域却存在着困境。一方面是普通公众没有获取科技信息源的途径,另一方面是获得的信息没有便捷的传播途径。然而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科技传播却克服了这两个制约因素,使得科技传播活的的指导理念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公众参与的空间,公众开始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但是公众在信息获取源上却存在着源头缺乏、核心消息难以获取的情况,因此,权威信息的仍然掌握在媒体的手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开放、权利的分散化、数据分析主体多元、信息源头多样化导致了传播主体的多元。普通大众也能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不再是科学家及科普作家的孤军奋战。

第三,目标受众的针对性:信息高度个性化已经成为现实。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模式预测其信息的需要,过滤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更方便高效地搜索他们需要的信息,为其进行个性定制,配送个性化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传播的有效性被最大限度的提升。

由于每个用户的兴趣都会不同,所以,数据分析必须高度个性化。通过数据记录的每位用户的个人兴趣爱好数据分析,准确定位用户诉求,当用户使用时,向用户提供某一方面的或全部的感兴趣的信息,以期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由于人的兴趣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数据系统及其分析必须是长期的、智能的,记录用户的兴趣转移,并且开发其潜在兴趣,探索引领其新的兴趣指向。

第三,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直以来科学传播活动主要以科技节目、科普书籍和科普网站为主,并且由于传播内容的专业化,传播主体相对单一,科学传播作品不足,达到的传播效果更是有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形式也必然呈现多样化,以数据模拟演示或是各种科学实验的动画替代传统的文字说明和简单的图片,给人以更直观的印象,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外,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成为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普博览、果壳网等受到科普爱好者的钟爱;很多科协也都在网上开通了网络科普社区,方便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并且很多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都可成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途径。通过互联网络构筑的科学传播平台,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双向实时互动,改变了传统科学传播的线性模式,使得传播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

第四,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广大受众有机会接触大量数据和信息,并能够将信息及时的反馈、传播。仅以科普作家为主的科学传播是有限的,但是能够运用海量数据挖掘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科技知识的广大受众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数据分析主体多元,创新也呈现出大众化趋势,从而可能使数据信息的挖掘更加丰富多样和海量,更多的我们身边的科技信息将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公众。

二、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海量数据的开放使受众获得了丰富的信息,新媒体的应用畅通了受众信息的渠道,架起了受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但是大数据在带来难以预期的价值,为整个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带来的挑战。目前大数据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数据获取的法律权限、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还都存在不足,这些也会使大数据时代下不断变革的科学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的准确度值得怀疑。由于传播主体的转变,以职业科普传播者向大众化方向转变,职业的科普作家往往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枯燥的科技常识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作为新兴传播主体的公众却不一定都具有专业知识,很多人只是“土根专家”, 传播内容科技含量低,其传播信息的准确程度更是无法保证。尤其是以传统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或者是书刊杂志的出版,或是电视广播节目,都有着一定的新闻把关,进行多层次的严格审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伪科学的成分,但是大众科普却是没有“把关人”的自主传播,伪科学可能趁机占领科学传播的领地。

其次,存在信息泄秘和信息骚扰的隐患。大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还不成熟,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以及进行何种程度的公开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方面,对于涉及科学保密和技术专利的信息,如果不当的公开,不仅传播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个人的隐私保护技术也不够成熟。科学传播过程中会通过对用户分析,发送推送信息,有些可能并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或是发送时间和形式不符合用户的偏好,造成信息骚扰。而且,随着科学传播主体的多元,完全以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为目的的传播可能会被附着利益相关的传播行为排挤,打着科普旗号的广告和宣传会混淆公众的视野,将推送信息通过科技常识和软新闻等形式传播出去,对公众造成误导。

第三,信息海洋的泛滥。大数据包含着海量的数据,通过分析更是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公众参与的加强以及传播的即时性,科技信息会成指数倍增长。很多信息会被重复报道,内容同质化严重,一些无价值的、甚至是虚假的科技信息也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往往会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科技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给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是也增大了搜索和选择所需信息的困难性,而且面对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科技观点,更是会莫衷一是,反而削弱了传播的有效性。

第四,传播过程缺乏系统策划。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和分散,媒体进行整体策划的科学传播行为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由分散的个体根据各人的兴趣点进行的传播行为。这种传播缺乏整体的策划,传播内容往往是碎片化的,对于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进行部分肢解,缺乏系统的整合,相关知识点的报道之间缺乏逻辑条理性,很难以一定的科技内容为中心,形成专题形式的科技知识体系,帮助公众了解某一知识点的全部科技信息。

三、 科学传播的改进对策

为迎接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在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下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提升普遍公众的科技素养,需要积极地解决和应对新形势下科学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加强公众科技传播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据的开放和权利的分散,公众在科技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信息的可信度、表达的准确度、以及传播的适用度都是无法保证的,因此有必要对热衷于进行科技传播的公众进行培训。在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上就开辟了专门的“科学传播训练营”,设置了在线课程,方便有兴趣的受众学习科学报道的方法,还设有实战练习等互动环节,培养科技传播人才。这种对科技传播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借助科技传播网站的平台普遍展开,对于科技传播主体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强化信息把关。针对科技信息准确度降低的情况,信息平台有责任对科技信息的报道进行严格的把关。通过提前审查、专家审稿等形式,过滤掉那些夸张、曲解、误传乃至杜撰的科学信息,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科技事件进行分享报道,才能发挥科学传播的积极作用。同时公众也应增加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能道听途说,发表不负责任的科学信息,误导他人,而应步步求证,以科学的严谨态度进行科学传播。

第三,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为使得新形势下科学传播可持续的发展,增强传播效果,必须健全相关法律,避免不合理的获取信息。大数据发展的背后有着利益的驱动,往往掌握的数据越多,分析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掌握的有价值的信息就越多。充分保护公众的隐私权,避免不合理的数据滥用,公众应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设置“隐私”和“信息”的开关,自主决定隐私的保密度及信息的获取倾向,并且还要进一步细化,可以公开的隐私是何种程度的公开,面向谁的公开,信息推送的形式、内容、时间、长度等等。这些的实现,都需完善相关技术,强化信息保密和屏蔽功能,限制对信息的不合理利用,使用户可以真正地掌握科技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杜绝信息骚扰。

第四,整体策划,优化编辑。为了进一步强化科学传播的功能,还应强化传播的整体意识,优化编辑,可以模仿重大突发事件时的专题形式,在科普栏目内设置专门的知识专题,通过整合相关知识点的多种素材,分门别类,进行精心策划,呈现系统化的,具有逻辑相关性的新闻链接,梳理清楚繁杂的科学事实。避免简单的复制粘贴、随意堆砌、重量不重质的报道,要综合多种表现形式,使得抽象的理论联系日常生活,通过可视化的模拟程序展现给公众。同时强化互动板块,促进公众的阅后研讨,使得一次性的知识学习达到全方位的效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 考 文 献〕

〔1〕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与教育,2013,(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