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网红经济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红经济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红经济报告

第1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23日以《漂亮可以当饭吃?大陆“网红”经济正夯!》为题报道称,一般人可能会好奇,网红到底是些怎样的人?据了解,他们都是有某些特质或长处的普通人,因为网络的传播效果而被放大关注,或结合偷窥、刺激、娱乐、崇拜等心理吸引人。

网红多是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发迹,也就是靠着对手机镜头自言自语、走到哪拍到哪的所谓“网络主播”。据中国大陆《网红经济白皮书》报告,这类型红人在大陆超过100万名,其中82.5%都是美女。

据了解,除了享受被人瞩目的虚荣心,成为网红更有实质商业利益。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可以透过与网友互动累积人气,进而透过受赠虚拟礼物兑换现金。平台就会根据每月受赠礼物价值,去跟主播进行分成,通常可以从中获得30%到40%的等价金额。

报道称,此外,经营出个人品牌之后,网络红人还可以接厂商的代言,以植入营销获取报酬。即透过直播平台传递商品讯息,以推销、实际使用、带入活动等方式,透过影响力使人产生购买欲。事业做更大者,甚至会与经纪公司签约,俨然明星架势。以目前行情估算,网络红人平均月收入约人民币2万元,明星主播年薪甚至达到千万新台币(1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

艾美咨询报告称,2015年大陆线上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90亿元,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2亿人,而且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中。2016年随着整体市场的爆发,预测今年市场将会有102.4亿元。

第2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一、视频化趋势

第一个趋势就是视频化。例如2016年初以来迅速走红的PAPI酱,她的团队专业性让这个视频出来的传播性、病毒性都很强。

二、专业化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未来将会有很多专业化的工作室组建优秀的作品形成打造新的网红。

三、平台化趋势

第三个趋势就是多平台化。内容可以多个平台去放,直播的女主播,有很多平台,包括视频摆放,优酷等等,这是一个多平台化的年代,这是未来发生的很大的趋势。

第3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昨天某汽车新品会上,百名网红手持自拍杆做直播的照片刷爆朋友圈。不少媒体人将这一幕称之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无独有偶,同天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大咖们也在谈论网红、直播、大数据以及自媒体。

有关网红: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投资

各式自媒体平台和手机直播平台的崛起,催生了一大批网红,我们史无前例的进入了一个网红的时代。视频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让一大批“锥子脸”女主播被冠以“网络红人”的名头。在此前,她们可能只是秀场、车展模特,直播的兴起让她们走上了拿平台打赏费、接广告赚钱的全方位发展路径。

“网红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女主播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直播平台的流量更是暴涨。CDN服务平台网宿科技营销中心总经理孙靖泽向TechWeb透露,目前超过80%的直播平台选择了网宿科技的CDN服务。从流量上看,今年5月网宿平台视频直播类月均流量相比去年5月大涨180%。

今年4月Papi酱获1200万元投资的案例鼓舞了大批网红,同时也让投资人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新兴的群体身上。然而,在紫牛基金联合创始人张泉灵看来,并不是所有网红都值得投资,“我们特意在几个直播平台上做了一些实验,新崛起一些网红,红的时间有多长?平均不超过7天,这个投资显然是没有办法能够去投他们的。”

郎永淳则在与张泉灵的对话中笑称,“我这个网红只有7天,因为我没卖货。”作为找钢网的互联网形象代言人,郎永淳认为,网红的机会在于怎么样去建立信任感,怎么样去切入到稀缺的领域。

郎永淳的“切入稀缺资源”和张泉灵所说的“没有办法投资”,其实都是在讲现在投资人看网红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没有未来?”

在自媒体人李霞看来,并不是所有网络主播都可以叫网红,真正的网红就看你有没有沉淀粉丝,同时还要看你的内容是否有可持续性。具备这两点才是真正的网红,才可以探讨未来怎么发展。

一夜爆红,坐拥千万粉丝是很多网红的梦想,拥有这些粉丝以后呢?靠接广告赚钱吗?投资人想看的或许不是每个月广告费增加了多少,而是能够吸引一个群体,或者多个群体。吸引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能够在这群人基础上衍生出很多新的模式,这样才可能长久。

众所周知,网红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行业当中认可的三种商业变现模式:广告、打赏、电商,是否还有可能有一个更高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自媒体人林国宇给我们开了一个脑洞:也许从个人网红成为一个明星,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甚至往影视方面发展,制造个人化的网红形象、IP形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按照这种设想,未来网红与明星之间的界限可能会愈加模糊。

有关分享:滴滴的对手不是出租车

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数据,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9亿元;该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有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介绍,去年我国的分享经济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万亿元,并且从生活领域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

第4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从争议网红“芙蓉姐姐”、文学网红“痞子蔡”、视频网红“后舍男孩”,到美女网红“张大奕”、宠物网红“回忆专用小马甲”、动漫网红“old先”,网红早已不能称为是新鲜事物。然而,随着流量变现和资本引入的实现,以网红为基础的“网红经济”兴起,引爆了大众视野。“papi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她自2015年10月开始上传原创短视频,截至今年3月20日,她的节目总播放量达2.9亿次,微博粉丝超过760万人,总粉丝超过1181万人,更是在不久前吸引到1200万元投资,估值1.2亿元,为“网红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商业化道路。海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日益延伸的产业链……“网红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注意力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红经济”的兴起,恐怕有几个原因。第一,以“95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提供了受众基础。根据百度《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95后”约为1亿人,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是网络社交平台最重要的用户。他们最爱的就是在网上点赞、分享、评论和吐槽,最认同的就是宅、呆、逗比和高冷等流行价值观,热衷于弹幕、美颜和“表情包”。“网红经济”极大地迎合了他们崇尚个性的心态。第二,网络视频社交媒介的兴起提供了依托平台。2007年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推出视频广告分成计划,将55%的收入划给视频内容创作者,网红由此大量出现。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社交媒介的日益兴起,只要有个性、敢出位、直面用户,就能够吸引到令人咋舌的粉丝流量。第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多的顾客流量开始由社交媒体导入,越来越多的支付交易可通过移动社交电商完成,传统电商平台的搜索推送功能被大大削弱,而“买手”对接“粉丝”的精准营销模式则日益兴盛。

“网红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过剩相应地带来了注意力的稀缺。成功的网红们往往能凭借自身的独特个性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更持续的关注。这些关注度正是当今最宝贵的资源,配合成本低廉、更新迅速、草根亲民等优势,“网红经济”便顺理成章地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流量变现不能背离市场理性

眼球是爆点,但钱包才是投资人最终追逐的目标。电商、广告、打赏、付费服务和线下活动等是网红人气变现的最常见的方式。流量变现的方式尽管多样,但如何实践、能否持续仍然值得讨论。

首先,“网红经济”需提高营销的针对性。不同的受众群体必然对应了不同的商业发展路径。“网红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提倡个性的商业模式,因而在选择变现模式的时候需要将自身优势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找到最合适的路径。其次,“网红经济”需将关注度转化为影响力。最重要的指标是关注度所带来的正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及效果五大要素,而关注度仅代表了其中的规模要素,只决定了影响力的范围和边界,网红们还需要在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上下功夫。第三,网红经济需从个体经营转为公司化运作。对于一系列的商业化运作流程,网红本身不如经纪公司有经验,类似于摄影、剪辑、销售和客服等工作,也需要专业团队来完成。协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网红经济”的专业程度和运作效率,也使得网红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指出的是,网红终究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其背后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成熟的产业链作为支撑。过去几年,首轮融资成功而风光无限的企业不计其数,但迅速破产倒闭的空壳也屡见不鲜。归根结底,“网红经济”不能背离市场理性,更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正确定位才能保障持续发展

“网红经济”刚刚起步,究竟能走多远,除了取决于其自我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为了出名的年轻人,43.8%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通过整容和撒谎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则认为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低劣产品的淘宝卖家。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许不乏偏见,但也确确实实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网红经济”存在的不良印象。从网红自身角度而言,作为内容制造者,能够持续提供优质内容是其生命长短的关键,如果网红内容长期脱离主流价值观,以“低节操”等特点吸引粉丝,必然难以形成长久影响力;从相关政府部门角度而言,不良的“网红经济”威胁健康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秩序,腐蚀青少年心理,助长浮躁之风,亟须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该商业链条进行及时的道德校准和净化。

第5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编者按:双十一购物节开幕在即,美丽联合集团的《中国互联网时尚报告》显示,伴随着互联网消费时代的到来,大牌消费已经逐渐走下神坛,而由代表时尚的“网红”所主导的趋势性消费,正在替代曾经大牌的自留地。

双十一开幕在即,各大电商平台摩拳擦掌,但 “低价”与“折扣”对互联网用户的吸引力已不复从前,“时尚”成为新的消费需求。近日,美丽联合集团通过对蘑菇街、美丽说、淘世界等旗下女性电商平台大数据的交叉分析,以及平台有效问卷的调查统计,了《中国互联网时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互联网时尚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

报告显示,大牌已经走下神坛,消费者对国际大牌不再仰视。时尚消费者在国际大牌上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相对于去年同期,整体下降三成。消费者对时尚的态度也趋于日常化,开始尊重自己的审美偏好,相信时尚由我定义,时尚从“他定义”时代进入“我定义”时代。

而对于流行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网红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坚持流行由自己定义。数据显示,至2018年中国网红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而电商仍会是网红产业主要变现渠道。此外,38.6%的受访者表示更相信网红直播穿搭时看到的效果,网红成为时尚“我定义”的重要推动力。

大牌走下神坛

与2015年同期对比,时尚消费者在国际大牌上的花费占收入比,全国总体降低了3成。其中,北京地区下降3成,上海地区与杭州地区均下降2成,在一二线城市中,仅成都地区不降反升高1成。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跨国电商的不断完善,让大众对时尚信息的获取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购买渠道也得到了拓宽,从前“欲买无路”的状况已然消失。当大牌不再是难以触及拥有的标志商品,很多人对拥有大牌的执念也被冲淡。加之,大众对时尚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元,更多的品牌进入大众视野,独立品牌、设计师品牌等小众品牌越来越受到追求个性与时尚人群的青睐,极大地冲刷了大牌消费所占的比重。同时,伴随着全国整体收入的提升,时尚消费占比收入的比例整体缩水。

大牌地位的持续走低,不仅表现在消费市场上,也体现在时尚观念上。在对平台用户的问卷调查中,41.7%的人认为大牌不再是时尚的定义者,而更相信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网红”引导流行

如今,互联网购物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获取和判断互联网的时尚信息成为了消费者新的门槛。38.6%的受访者表示更相信网红直播穿搭时看到的效果。网红特殊的草根群体特征,以及直播的平民化,使得观众很容易产生“网红即我”的代入感,“网红穿着好看,那我穿也好看”成为很多人选择网红渠道购买时尚商品的原因。

除了可观的导流作用,网红对时尚引导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据统计,所有走进直播间的用户,有超过37%的几率被成功种草,而77.4%的95后信任网红推荐更多于明星代言。而由于二三线城市对互联网时尚信息的强依赖,这个数值在二三线城市会更高,网红对小城市的时尚引导作用尤为明显。

第6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通过“事件营销+明星露脸”来拉动平台流量已经成为直播行业的标配:6月14日斗鱼主播小糯米全程直播电影《失控·幽灵飞车》会;花椒直播将在6月18日进行AKB48总选举的实时直播;6月13日晚间小米直播全程直播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6月3日,柳岩在花椒VR直播给程序员按摩吸引2000多万人观看。

网红直播的火爆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安信证券称,随着资本市场对“网红”、视频直播和移动直播的关注热情高涨,更多社会资本和创业公司都冲进直播市场,视频直播市场进入爆发期。

明星起营销和广告作用

“网红直播”的热度已经不再局限于小众所知的“喊麦”或者“游戏直播”,随着越来越多娱乐圈明星的频频出镜,直播平台已经被大众所熟知。

6月初,“宅男女神”柳岩在花椒直播,并借用当下热炒的VR技术,与程序员做起游戏。直播仅30分钟,粉丝关注就超过400万人,同时在线人数PC端和移动端加起来接近2000万。娱乐圈明星带给直播平台的“吸粉”效应可见一斑。

而在柳岩直播之前,另一位当红女艺人刘涛也在映客直播“刘涛的娱乐日记”,当时网络直播创造了在线人数17万,开场5分钟就造成直播平台瘫痪。范冰冰在2016巴黎时装周时也在美拍玩起视频直播,吸引几十万网友围观。

除了一线大牌明星,“赵家班”为代表的二人转演员等演艺群体也纷纷入驻各个直播平台,而赵本山本人也曾在YY直播间露脸,其女儿更是映客直播的常客。

“大部分明星都是各家直播平台花钱或者通过各种关系请来的。”M2公会创始人马里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线明星目前还没有完全自发去直播的,最起码要和平台谈好礼物分成。

“对平台而言,明星只是起营销和广告推广作用,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今日网红创始人彭超表示,网红和宅男是直播的源动力,明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明星不会长期驻留在直播平台,且明星也没有时间长期做直播。

相对于明星,彭超认为二人转演员为代表的“东北军团”更加需要直播平台。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从剧场变到直播平台,是演出地点的变化而已。很多二人转演员,很难获得大屏幕演出机会,直播则给了他们广泛传播的机会。

各路诸侯切分“蛋糕”

在线直播的蛋糕越做越大。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站在风口上的直播行业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资本对直播平台的投资甚至达到了“宁可错投,不可错过”的地步。从YY、斗鱼,到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入局。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直播行业站上风口。

2016年1月,映客获得昆仑万维领投的A+轮8000万元融资;3月份,易直播获得A轮约6000万人民币融资,三好网获得亦庄互联基金领投的Pre-A轮7500万人民币融资,斗鱼TV获得腾讯、红杉资本等B轮1亿美元融资;4月份,早道网校获得YY领投、华创跟投的A轮1500万元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直播平台的方式包括自建平台、参与投资、提供基础服务三大类别,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乐视网、浙报传媒、昆仑万维、网宿科技等多家公司。

6月4日,顺网科技非公开发行预案,其计划募资打造电子竞技运营平台并将提供相应直播服务。

光线传媒今年5月3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光线影业拟以3000万元认购杭州缇苏股权,光线影业占杭州缇苏注册资本的6%。据悉,杭州缇苏主营网红个人服饰品牌,已是“网红电商”的一股重要力量。

第7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红经济;网络编辑;就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98-2

1 “网红经济”的内涵

1.1 “网红”的定义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自媒体(如微博、微信、快手、美拍等)的热络,催生出了一批新兴的职业――网红。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6.88亿中国网民基础上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红”呢?所谓“网红”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具有一定的社交资产,并可以将社交资产利用广告或电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人。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网红”位居第九,更有“网红脸”、“网红店”等大量伴生词出现。当今时代,你可以将“网红”看作某一特定领域的小明星,也可以将它们当成新一代知识经济工作者的一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红”的小圈子里,它们已经具有了足以改变粉丝消费观念,甚至是一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了。

1.2 “网红经济”的定义

现如今,自媒体极速发展,“网红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近日一份报告指出,网络红人们不仅进军时尚业,也正向网络游戏、旅游、母婴产品等行业发展,“网红经济”的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2015年,自嘲为“贫穷+平胸”,同时“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因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在微博上“吐槽”,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汇聚了800多万粉丝人气的网络红人“PAPI酱”。2016年3月,由逻辑思维、真格基金、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投资1200万元,宣布与“PAPI酱”联合拍卖广告,广告主可以在短视频中露脸。这起投资被业内视为首例网红成功“变现”案例。

近日的“中国网红”排名中,被称为王思聪女友的雪梨以“网红”身份开设的年净收入达1亿元的“淘宝女装店”居第一位,“PAPI酱”排名第二位。让人们更加关注“网红经济”这一现象。使得“PAPI酱”成为网络热搜词。

可见,“网红经济”是以特定的一个(一般是年轻貌美时尚)人的形象为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时尚的眼光为主导进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向粉丝定向销售,并将其转化为购买力,电商无疑是“网红经济”最为成功的平台。

1.3 “网红”的孵化流程

早期的“网红”大多是“单打独斗”,并不刻意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经营,大多很快被遗忘。但是随着“网红”的商业化价值被看好,电商“网红”们开始形成一条专业的孵化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主要包括“网红”经济公司、电商平台、产品供应源。一是“网红”经济公司负责“网红”的线上网络形象经营和线下人员培训。线上经营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和策划制作视频、音频、图片等,来收集人气、聚集粉丝;线下提升“网红”气质包括舞蹈、歌唱、时尚品味的指导。二是电商平台进行店铺展示。为“网红”提供与粉丝交流的平台,进而完成孵化。三是产品供应源进行提供商品,供店铺经营和“网红”推荐。对于“网红”一类靠精品视频提高人气的“网红”则有专门的制作团队,如作品的创造,视频的整理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编辑工作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

网络编辑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己所学专业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并利用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的,从网民那里接受信息反馈的工作人员;另一个则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编辑网络内容和网站建设的活动,即网络编辑工作。前者在200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职业而被承认。本文研究的是编辑工作本身而非从业人员。

有许多人对网络编辑这一工作的认知存在误解,认为网络编辑不过是传统媒体的“搬运工”,网络编辑的工作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枯燥工作,网络编辑本身不存在对内容的深加工和创造性。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和网站管理人员等。对传统媒体进行网络化的信息就是网络编辑了吗?似乎这样的概念显得太过单薄和平面化了。

网络编辑工作者是信息的策划者、推荐者、选择者、加工者。笔者认为,首先互联网是不同于现实的另一个新概念的世界,它是现实社会的投影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延续。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互联网内容建设这个概念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是新闻内容的编辑、信息的再加工整理,也可以是网络人物形象的设计,网络编辑本身是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桥梁。如果网络技术的工程师是这片现实社会投影的基础建筑师,那么网络编辑就相当于室内装修设计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融合局面的形成,网络编辑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关于个人网络形象的编辑工作也会越来越重要。

网络编辑工作包括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分类、编辑加工整理并、网民互动以及后续的信息反馈。

第一,信息的收集主要有传统型和网络搜索型两种。

首先,传统的信息收集要考虑从各种报纸、期刊杂志和相关的广播、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中对信息点进行提炼,得到的信息相对较为严谨真实,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全社会的信息动态和流向,但存在的缺陷是得到信息的时效性差。其次是要注意观察,做个细心的人,学会从身边的群众以及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即将发生的信息爆点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种收集信息的方式对编辑的社交环境要求非常的严格,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的网络编辑。

其次,网络型的信息收集主要利用搜索引擎从海量信息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判断。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两大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二者中Google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则发展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网页库。

第二,信息的分类,即将所得到的确定真实而准确的素材进行合理管理。

常见的分类是按内容来整理相应的素材的,分类原则要严格,标准明确、科学实用、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若在由移动设备的浏览器支持的WAP网站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来支持的APP客户端中进行分类,则是按照频道内容来进行的。如腾讯公司作为商业网站,主要分类有财经、体育、热剧、娱乐、图片、教育和公益等。这种分类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信息的编辑加工整理是整个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网络编辑对素材的深加工和创意性设计的一环。编辑可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对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的时机也十分重要,针对特定的人群有不同的即成效果。

第四,网民互动。

网民互动是网络编辑不同于传统编辑的最大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体现网络世界人人平等。这使得编辑工作完成了与受众群体信息交换的“一对多”模式的转变。

第五,后续信息反馈。

后续信息反馈指事件结束时总结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如在新闻中深度调查等。

以上五个部分介绍了网络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为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使编辑工作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600万人,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对网络编辑的需求量很大,预计在未来10年内需求总量将超过30%。

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几个软件:一般是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及制图用的photoshop,另外还会要求了解HTML语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的开始要求了解CSS代码。部分要求有采访能力及独立制作专业能力。网络编辑必须顾及媒介自身、受众、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它常常需要独自一人承担从构思策划、采访到网络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及页面展现。

3 网络编辑在“网红经济”中的重要性

现在的网络编辑工作大多偏向新闻媒体的客户端,门户网站和数字图书编辑。网络编辑的定位是新闻人、把关人、引路人、文化人。但它的商业价值往往被忽略,网络编辑的策划能力往往比它的营销能力更被人重视,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单纯的侧重某一方面或是将二者分开对网络编辑者的就业都是挑战。网络编辑工作由策划到信息策划+营销,将电商的商品销售和网络编辑工作相结合,借由对“网红”个人形象编辑提高商品知名度。策划编辑一个网络形象并将其推销给广大受众,达到宣传效果。

3.2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编辑新思维

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环境,要求编辑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完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各种知识的储备量。网络编辑对信息的把握必须专而精,简单的技术支持内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民们对庞大冗杂的信息接收已经趋于饱和。网络编辑要利用信息收集提炼能力更专业更深层的诠释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人说,我们进入了全民记者全民编辑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但是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专业性会越来越强,网络编辑日趋专业。未来的网络编辑分工也会具体化,只有专业的才是更具竞争力的。

3.3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就业方向选择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得到更为全面的训练,要对编辑学和出版学有更深层的了解和研究。除了对传统的报纸、杂志期刊、图书编辑策划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外,还要加强数字媒体的教学比重。浅阅读时代不会长时间占据网络平台,信息的精品包装和深层解读会占据主流传播地位。编辑出版人才在“网红经济”发展势头高涨的现在,作为专业的“网编经济人”,用更专业的知识对内容进行精细编辑加工,为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4 结语

可以看出在“网红经济”中网络编辑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网络编辑工作是可以改变其固有的单纯的新闻人、文化人的形象的,为网络编辑人才开拓了新的就业方向。对于网络编辑职能的细化还需要研究。全媒体人才的稀缺应该怎样解决?对于网络编辑员资格证书效力低的原因是否是培训机构和高校疏于对相关能力的培养?未来的网络编辑分工的细化是否意味着全民编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在本文中尚未得到解决。希望在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编辑的工作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网络环境在不断改变,但是网络编辑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不怕被时代所淘汰!

参 考 文 献

第8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灵哥在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趋势一文中提到,目前美国网红影响力已经大过于明星,而品牌广告主已经大量围绕着网红在做植入和传播。中国网红行业才刚刚开始,但已经给奄奄一息的传统品牌撒上了一把盐。

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近日了一则《2015中国广告市场回顾》的报告显示,尽管在互联网媒体、户外新媒体等热点媒体广告的增长带动之下,2015年中国广告市场仍旧未能摆脱下跌之势,以2.9%的跌幅收官,而传统媒体则成为主要下跌板块,7.2%的跌幅也较2014年进一步有所扩大。

广告市场的下滑根本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的信息极度碎片化,实际上传统快销行业如日化,食品,饮料这些日用消费品行业中的巨头公司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被誉为刚需,保持双位数增长,而此轮经济下行主要快销品巨头几乎都陷入负增长,原来靠规模优势崛起的巨头正在被电商,跨境等新通路中的中小品牌所瓜分。巨头大量广告所构成的用户品牌忠诚度也正在资讯过度,信息碎片化粉尘化的时代瓦解。

在以前,消费品品牌巨头是靠大众媒体如电视报纸进行用户到达。但现在电视晚上开机率大幅下降,120个频道上万个节目,看到广告就换台,只有少数几个卫视的八到十个娱乐栏目具有2%以上的收视率,像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立白《我是歌手》、伊利《爸爸去哪儿》。但即使如此,好声音中的几十个广告又有几个能被观众记住呢?只有加多宝这样以5、6亿的重金冠名,才能以【正宗好声音正宗好凉茶】这样的诉求贴切地和节目贯穿在一起,这样才能把节目娱乐产生的能量转化到加多宝这个品牌之中。但这样的稀缺资源大多数的品牌根本无法获得。这就造成了大量电视节目的广告时间沦为鸡肋。

如果说视频是电视在互联网的延伸,但视频对于品牌来说比起电视挑战更大。Millward Brown华通明略的调查显示,从广告接受度看,虽然电视广告量多,网络视频广告量小,但对电视广告接受度为15%,网络视频广告接受度仅为10%。网络视频用户屏幕小,目的性更强,遇到广告前插反感度很高,许多优质用户改买VlP账号,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没有广告。而小白用户不想花钱,就下载广告屏蔽软件。更挑战的是九大网络视频上的节目每个视频网站大约都有几十万或几百万个节目,选择太多,很难形成对不同兴趣的网络视频人群的充分覆盖。

在一个传播过度,选择过多的时代,什么才是最有效到达和拉动消费者的传播平台呢?从CTR的投放数据看,内容化和被动化将是最重要的趋势。

内容化其实就是在移动平台上的各种内容植入,大力培育和投放网红,制作出优质的病毒式传播的内容。事实证明,用户对于内容的喜爱并不会因为其带有广告性而下降,被动化就是选择相对干扰度低的场景化媒体,例如社区框架电梯广告和电影广告。这是因为等电梯和进电影院的无聊时间相对较少,用户低头被手机抢去注意力的概率相对较低。从投放数据上看,处在消费者必经之路上的社区框架广告因处在狭小封闭的电梯空间中,环境单纯而用户无所事事并且因为大部分社区电梯内尚无3G丨4G信号而没有手机分散注意力之忧,所以广告投放量持续高涨。例如春节前买不到回家乡的车票,回家一进电梯就看到滴滴顺风车,【与其抢票不得,不如顺风回家】,问题迎刃而解,行动随之发生。例如中午准备下楼吃饭,电梯口饿了吗告诉你【饿了别叫吗,就叫饿了么】,晚上在公司加班到午夜,乘电梯准备回家,楼宇电视会告诉你【夜间出行,神卅专车更安全】需求随之激发。再例如影院的场景下男女恋人依偎,银幕上的l DO纪念日系列在说【她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你的梦想,有一种幸福叫付出】。此时此地广告引爆了情感,与消费者内心真正的握手。

第9篇:网红经济报告范文

2.Apple Pay进入中国,移动支付成常态。2016年2月18日,Apple Pay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借道银联参与移动支付领域厮杀。随后三星启动了三星智付、华为推出荣耀钱包等,都试图从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分一杯羹。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新经济下移动支付的新常态。

3.并购大戏不断上演。蘑菇街、美丽说打响了2016年合并大潮第一炮。之后万达院线并购万达影视、传奇影业,京东“打包”接盘一号店,滴滴、优步合并后变成国内网约车的巨无霸。2016年的并购,既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既有产业链整合,也有行业洗牌。

4.数字红利时代到来。2016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首次以数字红利为主题,中国也已成为数字用户第一大国。数字技术降低信息成本,从而大幅降低公司、个人与公共部门的交易成本,创新得以蓬勃发展。

5.商业生态引领企业发展新方向。观察2016年的明星企业,会发现它们大多属于生态型企业,都有基于整个生态设计的商业模式。企业想要长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只有两种选择:构建具备未来巨大价值空间的商业生态,或者加入这类商业生态并在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未来,商业模式的设计视角需从企业内部、合作伙伴扩展到商业生态。

6.共享单车重新定义分享经济。共享机动车的热潮刚刚过去,大家又把目标放在共享自行车上。它以便捷的租车方式、适中的价格,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该行业是资本寒冬以来为数不多的融资大项目。ofo和摩拜的对决还没有分出胜负,骑呗、小鸣、优拜也陆续上线加入战斗。

7.网红营销进行时。2016被称为“直播元年”,直播平台自然也成为电商竞相合作的首选。电商+直播也成为2016年“双11”大战的亮点。网红经济大大提升了传统商业链中的经济价值,丰富了我们的视觉感受,也给社交平台增加了活跃度,成为新媒体营销的一大路径。

8.宝武合并成为国企改革新标杆。2016年12月1日,宝武钢铁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将打造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宝钢和武钢的重组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标杆意义非常重要。

9.工匠精神助推中国智造。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工匠精神”,在2016年也备受关注。其理念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益求精,执着专一。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迈进,企业应当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中国品质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