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经全文范文

道德经全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经全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经全文

第1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舆论引导;导向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引导优势

当下,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场,表达渠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引导方式多元化。这样的引导需要新老媒体的密切配合。

全媒体的舆论引导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表达渠道多元化,引导手段多样化。第二,多渠道、多手段引导更利于正确舆论的传播。第三,根据不同的舆论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进行引导。最后,多种媒体相结合,有利于进行持续有力的舆论引导。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媒体配合的舆论引导有如下特点:首先,新老媒体互补性配合,有利于推动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传统媒体可借用互联网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反映民声、民意、民情。第三,恶性社会事件或灾难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更需利用新老媒体联动,各取所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遏制谣言滋生,弘扬社会正气,秉持和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方法

随着网络的发展,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其网罗天下的便利性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因此,不同的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舆论引导。

1.稳定传统媒体权威渠道和公信力

现阶段,虽然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和交互性上具有绝对优势,但传统媒体仍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魍趁教逵Τ浞掷用各自的传播特点,及时深入全面地向社会传递正面信息,纠正出现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以及出现在新媒体舆论中的谣言,明辨是非,传递真实,弘扬主流价值观。传统媒体要以全面、平衡、理性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加强报道策划,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点通过权威人士、政府官员、专家等人之口,直接传递给受众,加强受众的认知感。

2.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版面优势做好舆论引导

纸质媒体要利用文字表达和版面呈现的优势,将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编者按、背景资料等依据新闻舆论引导需要予以组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的同时,用事实说话,传达主流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纸质媒体要充分利用平面排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进行意愿暗示和舆论引导,提供理性而客观的评论,表明观点,树立主流价值观风向标。

3.广电媒体声像俱佳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广电媒体的特点是即时性和声像俱佳,广电媒体生动和真实的现场音像能使信息更有说服力。充分利用不同的广电新闻报道体裁,将现场报道、访谈、深度调查、现场直播、评论、专题等多种形式依据舆论引导需求予以组合,重要信息予以重播,保证信息传达有效。此外,娱乐性是广电媒体的一大优势,广电媒体可以以娱乐的形式传达价值观,进行舆论导向,保证娱乐性节目本身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文化及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广电媒体要运用好观众来电、现场连线等特有传播形式,对观众的看法及时予以正确的回应和引导。

4.网络媒体利用互动优势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网络媒体要注重与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结合,为他们提供反馈交流平台,将反馈信息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或观点在报纸或广电节目中予以回复。引导舆论走向。网络媒体要树立自身的主流媒体意识,改变网络即娱乐的观念,自觉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面对网络舆情应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角度,根据利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自由互动优势,主动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澄清误会,拉近感情,引导舆论的正向发展。

5.做好舆情监控,及时澄清事实疏通矛盾

第2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一、霸权稳定和契约和平:比较分析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最早由基欧汉提出,由麻省理工经济学教授金德尔伯格奠定理论基础,再由克拉斯纳和吉尔平等人补充成形,加以完善。(注:详见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p.1967—1977”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霸权稳定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秩序需要建立和维护,这时需要基于各国的实力进行权利的分配,从而出现霸权国;霸权国要恪守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该理论的观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霸权的存在是特定经济秩序存在的保障,即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与繁荣需要霸权的维护。霸权绝对和相对势力的下滑会导致秩序的紊乱。当霸权国明显强于他国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要稳定于霸权国权力下降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秩序;其次,霸权国要提供整个体系中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集体物品”,例如国际经济制度的维持,包括自由开放的贸易体制、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为保证这一整套体系正常工作的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注: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公共产品,主要是因为在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论受益国是否付出相应的维持成本,任何国家都享受到其稳定带来的收益。)公共产品所特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性质决定了“搭便车”现象的必然存在,从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为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国际上需要一个相应成本承担者。在一国范围内,公共产品往往由政府提供,政府是成本的承担者。在国际范围内,在真正契约式的联合未能实质性形成前,需要霸权国成为成本承担者。同时,成本的担负会使得霸权国不甚重负,导致霸权的衰落和霸权国的更替。(注:正如全面所讲的从“罗马治下的和平”、“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到现在“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变更。)

与霸权稳定论相对应的是建构主义学派的契约和平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结构主要决定于共享的观念而非物质力量,有意图的行为体的认同以及利益也由这些共享的观念建构而成。也就是说,由观念建构而成的国际制度从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同时约束和重塑着其间国家认同以及由国家认同界定的国家利益认同。只有在意识观念认同基础上建构起的契约组织才能产生最终意义上的权威,从而造就稳固的国际秩序。现存的欧洲联盟在某种意义上是契约和平的一个区域性的例证,标志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方向,即世界各国应充分相互信任,构建集体认同基础上的最广泛的契约联盟。

二、从霸权主义向契约联盟的和平演进(注:这儿的“和平演进”是指“国际政治中的体系变化、格局转换、形式发展不以战争形式来进行或实现,国际体系不以霸权争夺的战争来完成更替”。(参见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213).):一个模型

在看得见的时期内,霸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从更长远来看,霸权的存在不应该是一种常态,它只是人类社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霸权主义仍需要发展,契约和平是它的高级形式,演进方式可能存在一条和平变迁的路径。

回到最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霸权国之所以有金德尔伯格等人所认为的有动机提供诸如国际安全、自由贸易、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等“公共产品”,乐于承担维持该套体系的大部分成本,是因为成为集体物品的提供者和成本承担者能够给霸权国带来额外的收益。权衡付出的成本与收回的好处,收益要大于成本。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权威,霸权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输出公共产品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所有活动主体关注和应遵循的惯例和规章,确定何为“合法”,何为“非法”,可以说霸权国“创建”了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国际规则和秩序”,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获得国际霸权之前的阶段,霸权利益存在一个持续上升的阶段,表现为一段上抛的曲线,此时竞争国会努力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去获得世界霸权;当获得霸权地位,此时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续存;随着霸权地位的确立,公共产品提供的重担越来越多的压到了霸权国身上,同时霸权收益强大的驱动力会促使其他国家也不断的谋求霸权地位,从而潜在的对现存的霸权国产生威胁,迫使霸权国付出日渐增加的维持成本。这些日益增长的成本逐渐消耗霸权国的实力,最终导致霸权国的衰落,新霸权国的出现,从而完成霸权对霸权的替代。其间的机制可以由下页的图进行解释。

以前阶段:表示甲国能在此阶段获得的霸权收益持续上升,霸权加速形成;

中间阶段:霸权已经形成,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持续一段时间;

之后阶段:霸权收益开始下降,甲国的霸权国地位接受挑战,逐渐衰落。

对于利用甲国衰落的契机逐步获得霸权国地位的乙国同样存在类似的收益曲线,如图中所示。

附图

图一只是给出了一个就霸权更替过程中的比较静态分析,那么是不是说霸权更替是一种常态,会无休止的更替下去呢?其实不是的,只需在霸权收益和契约和平收益之间作出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出霸权稳定走向契约和平的可能性。

显然,当图中所示情况出现时,即当成为霸权国的收益不及达成互信契约下得到的收益大时,国际范围内契约自然会形成。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一种必然趋势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作为霸权国的霸权毛收益(注:此处的“毛收益”与“净收益”相对,是指没有去除维持霸权成本之后的霸权收益。)正在日益增加,但是霸权国为获得这种收益要付出和承担的成本的增加会以更快的速度蚕食增加的收益,从而导致霸权净收益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契约联盟中,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成本,促使各国逐步放弃“自我”的概念,追求世界整体范围内的帕累托最优。(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增加一人的福利必然以减少他人福利为代价。)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因为大家对此都持认同态度能够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促成维护这一体制成本的最小化,所以给各个参与国带来的收益会不断增加。比较两方面的消长,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三、契约和平必然代替霸权稳定:现实表现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唯一超级大国,如今的美国已经夺得了超霸地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过程与上述理论有不少拟合之处。

以冷战结束为起点,为夺取和巩固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国采取了新的全球化战略,将自己首先定位于“倡导者”的角色,其次是本国利益和民主自由价值得保护者。其后果如何呢?自1992年全球化的呼声达到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欧洲国家开始相继陷入经济衰退,短短几年间,美国通过鼓吹经济自由、贸易自由等手段,不仅将极不发达国家排斥在全球化之外,还通过国际资本运动,让新兴工业化国家、日本、欧洲等国成为牺牲品,(注:有资料显示,美国资本利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机会,以低价大肆收购。如美国旅行者集团出资2200亿日元,控制日兴证券2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短短数月,东盟诸国损失数千亿美元。这些损失的财富主要被投机性的美资对冲基金和美欧金融资本所掠夺。)用以换取美国长达九年多超长周期的经济增长。

作为国际性合作组织的成员,美国起到了主导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在建立之初的基本规章都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志制定的。80年代以后,美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攫取更大的收益,利用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竭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意志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譬如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信息化的协议,就是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制定的,它的出台不仅符合了美国发展的需要,更为美国执世界信息化之牛耳,推行“信息霸权主义”提供了依据。

通过牢牢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美国以此对其他各国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牟取霸权收益。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之所以敢悍然带领北约轰炸南联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通过IMF对俄罗斯的45亿美元贷款,从而绊住了俄罗斯的手脚。又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曾提出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资金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以帮助危机中国家度过难关。但美国根本就无法容忍绕开其主导的IMF重起炉灶的做法,利用霸权地位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以巩固加强它的霸主地位。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强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职能,不断扩展会议内容所涉的范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逐步从讨论经济问题的机构向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大有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的态势。

以上是美国通过夺得霸权而获得霸权收益,另一方面,美国为维护现有收益和获得更多收益所需要承担和付出的成本却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早在1998年,克林顿政府就在其《国防报告》中公开宣称在未来10年至15年中,美国将保持对全球事务积极介入态度。随后白宫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用了1/3的篇幅谈论军事问题,将“加强军事实力”摆在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三个主要目标的首位,大规模增加国防投入,强化军事霸权的物质基础。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充满着浓厚的火药味,公开宣称“当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将果断地使用武力”,“能够与盟国一起干就一起干,必须自己干的就自己干”。

美国是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中国防开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99年度,美国国防预算为2706亿美元,相当于俄、英、法、德、日、中六大国军费总和的1.6倍。2000年度,美国国防预算比上年度净增加102亿美元,达到了2808亿美元。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决定,准备在2000年到2005年的六个财政年度内共增加军费1120美元。到2005年,美国军费总额最低也将达到3200亿美元,占届时世界军费总额的35%左右。近几年来,美国就每年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高达900亿美元,武器采购费用则达到了400余亿美元。同时,美国军事介入地区局势和国家内部事务规模在扩大,范围在扩展,程度在提高。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总部披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冷战结束前,美国向海外紧急派遣部队为10次,但冷战结束以来则增加到近40次,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在输出资本的同时,美国也正在大量的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加快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根据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将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提供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来参与国际分工,这样会达到世界范围内福利的最大化。但这只是静态的观点。从动态看,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国际分工方式根本就不利于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欠发达国家不仅会被发达国家大规模掠夺资源,更严重的是会形成对发达国家严重的资本和技术依赖,丧失经济自主性,被迫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先天的差距,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差距会使得看似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体系名存实亡,技术的障碍天然的导致发达国本国市场的对外封闭。一方面,霸权国对外掠夺资源和经济利润,另一方面,技术的壁垒使得霸权国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受到保护。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仍能容忍的限度内,国际秩序将保持相对的稳定,一旦抢夺和自利超过了某一临界点则必然会带来动荡,弱国必然进行激烈的反抗,而霸权国的镇压则会激化矛盾,加剧不稳定,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演变可以为证,另外“9·11”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边是霸权收益的相对稳定或微升,另一边则是维持成本以远远高于收益增长速度的速度进行增长,不断吞噬着收益,削弱美国的霸权实力,最终必然导致现有霸权的没落。作为现阶段最成功的区域性联盟——欧盟,它的成员在其内部达成了契约式的和平。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契约共同体在保持自由经济带来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了维持联盟稳定的成本。各国在决策程序上或冲突解决行动中都遵循“全体磋商,一致同意”的多边协调原则,边界的驻军减少到较低水平,对外来威胁和内部威胁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处理联盟内国与国之间的相关事宜。比较霸权收益与契约收益,一增一减,两者差距的不断下降,为国际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四、结论

为保证国际社会有序制度的形成,促进世界整体福利的提高,霸权稳定论认为需要霸权国的出现,在自身恪守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同时,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处于该体制核心地位的霸权国能够利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霸权主导整个体系的演变,从中获得霸权收益;霸权国的另一个职责就是为体系内成员国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并承担相应的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维持和巩固霸权成本的不断上升,将逐步耗减霸权收益,削减霸权国实力,最终造成霸权国的衰落。

契约和平情况下,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交易成本,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使维护这一体制的成本达到最小,给各参与国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

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霸权主义仍会存在,新老霸权国还会更替,但如果放眼更长的时间段,比较霸权收益和契约收益的一消一长,我们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变迁的发生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参考文献

[1]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International Regimes”,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2]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1.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4]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与政治》Vol.10,2000。

[5]邹三明,“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当代国际格局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Vol.2,2000。

[6]郭树永,“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Vol.2,2001。

[7]门洪华,“关于美国霸权的机制分析”,《太平洋学报》Vol.2,2000。

[8]胡九龙,“论全球化与美国霸权的困境”,《太平洋学报》Vol.4,2000。

第3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深圳信达律师事务所:

现就你所于1997年2月19日关于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请示答复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5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1996年全国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将其股票在境外上市,都必须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审批;未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任何境内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

二、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在为境内企业间接上市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遵守上述有关规定,对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承担责任。任何认为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不需要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的法律意见都是没有依据的,出具此类不正确法律意见的选题事务所及其律师应当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三、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在从事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上市的法律服务过程中,对有关问题如有疑问,可以向我会有关部门请示。

第4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关键词:积极 心理学 道法自然 祸福相依 冥想 婴儿

积极心理学称为“幸福学”,又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的科学”,1998年由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的。后由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将其发扬光大,幸福课超过《经济学导论》成为哈佛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泰勒教授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教授将学术研究的价值为真正推动人类的幸福着眼,采用各种实操方法,引领人们实现主观幸福的感受。在《幸福的方法》中文版中,他特地写作了《致中国读者》,他认为积极心理学虽然是心理学的新流派,但很多核心元素都来自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尤其提到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中医养生的神奇、按摩和传统冥想方法的运用等。同时他本人也大力倡导中国读者阅读《道德经》,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在诠释 《道德经》的精华,只不过是更系统化、科学化。现在的年轻人都热衷关注潮流,其实回归传统才会让我们更幸福”。

然而,通观《道德经》全文并未出现幸福二字,那么积极心理学又是如何将道德经要义贯穿进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泰勒的著作《幸福的方法》看看古今对幸福的共识。

一、关于幸福的定义――幸福至上,道法自然

心理学上关于幸福的定义,主要关注的是主观幸福感( SWB),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许多人将主观感受等同于感官感受,甚至说感觉器官的满足。《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讲明了现代社会一些人过分放纵感官欲望的弊端。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此处并非要求人们过度克制甚至压抑人的正常欲望,而是要求节制过度的感官享受,以免因物欲或感受而误入歧途。

老子核心理论是“道”,所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即天地万物都有他遵循的规律,万事万物包括人均应顺应自身情况遵循规律地发展,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不妄为)。在《老子》五十一章又再次强调:“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命而常自然。 ”可见,老子非常重视“道”、“德”对于生命的本质意义,世间万物无不尊崇“道”重 “德”,其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加与干预,一切自然而然。作为人个体来说,遵循道表示遵循规律,不轻信,不盲从,不妄为。

泰勒教授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因为没有任何人或国家或事物能剥夺人享受幸福的权利,享受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要求。如果将幸福视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必须为更幸福遵循道,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等。每次建立新习惯不要太多,在一个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增加新的习惯。而老子的道的本质即揭示了万事万物遵循规律的问题,人遵循生活规律也是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生活、作息、学习、工作习惯,对建立或提高幸福感至关重要,以达到自我和谐,甚至“天人合一”。

二、协调现在与未来――祸福相倚,自助助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这里所说的福并不是人的幸福感,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福。祸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道理说明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本质,不必苛求福,对祸不要太在意,如后世范文正公范仲淹所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产生正常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贪欲却是祸害的根源。无数故事道理验证了老子的观点,贪欲造成了人的堕落、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人对自然的破坏甚至国家间的战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三章)道家认为有比较就有争执与烦恼,提高幸福感的方法是不去比较。金钱、名望都会变化,幸福与不幸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互为基础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泰勒教授认为:幸福,在路上。人们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不是他人。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幸福付出努力,而不是将个人的幸福托付他人。可设定幸福目标,包括事业或生活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行动计划。成立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人。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改变对工作或学习的偏见,活到老,学到老,主动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快乐和优势。幸福还包括美满的婚姻――无条件的爱与被爱。学会释放爱的能量,培养爱人的能力。要体会爱,找到爱,表达爱,加固爱自己和关爱他人――消除自爱与爱他的边界,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它与其他物质性的事物不同,它不会因为给了别人而自己就失去,而会因为传递了幸福,幸福扩大了,正能量更强了,人的内部更加和谐统一了。

《道德经》里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为圣人不积攒财物,财物用于扶持别人,自己更加充实。越是乐于助人,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快乐可以使快乐加倍,分担痛苦可以使痛苦减轻。自助与助人是辩证统一的,自助可以更好的助人,助人为乐这个成语充分说明了助人对自助的意义所在。

三、幸福的冥想―― 活出真意,复归于婴儿

有研究报告指出,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找个安静的地方,盘腿坐在地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保持背部和颈部挺直。闭上眼睛,感受呼吸,用意念慢慢扫描全身。深呼吸,将积极情绪灌注全身。可以什么都不想,让积极的情绪在身体里流动。可以用二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练习冥想,并将冥想变成每日的必修功课。

道家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19 章) 。冥想可以使人清空大脑,返璞归真, “复归于婴儿”状态。这也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赤子境界。这样世人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纷扰,活出本我、真我、大我来,活出质朴仁厚、豁达超然来。冥想状态容易让人达到“复归于婴儿”状态,无妄念,不妄为,达到自由自在的无我状态,对身心合一、身体健康极为有好处。

人是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身心合一方能周行不怠,冥想清空大脑,感受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至高境界,甚至学习的涌流状态(无杂念,全然投入当下的工作或学习)。大脑思维运作高效,判断力精准。学会冥想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会活在当下。

泰勒教授认为,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而许多人太忙了,忙着赶路,忙着登顶,没有闲暇问问自己:我做的事对我有意义吗?它能给我带来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出不同的尝试呢?我们必须留心地去听,倾听我们的内心和头脑――情感和理智。长期下去,拥有开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头脑和心灵,幸福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以)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3] (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 (英)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5] 朱翠英,付在汉,胡义秋.道家思想对现代幸福感理论的审视[J].船山学刊,2012(2).

第5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首先,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符合人们对道德的通常理解。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四有公民”一词,其中“有道德的公民”之“道德”二字,即是指公民的一种品性(品质、素质),而不是指社会的一种规范。即使使用“社会道德”这个概念,也总是指特定社会的实践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群体)的品性、德性之总体状况,而不会是指这个社会标榜了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也总是指这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的集合,而不是脱离社会成员之道德的抽象物。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虽然没有对“道德”概念作严格的界定,但通读全文可以悟出,这个《纲要》是将公民道德视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品质、品性),进而从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来具体论述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在《纲要》中,诸多道德规范是作为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的外在形式、作为公民道德素质要求的概念表述而提出来的。这说明,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更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这也说明,只有将公民道德理解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即通过公民的行为活动(实践)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纲要》。

从“道德”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看,道德也是指人的一种品性。“道”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本义与“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经》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书集注·学而篇》)《辞海》说: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称为“德”。所以,“道德”就是将外在的客观规律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而成的一种品性、品德、德性。

其次,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是道德界定纠正偏颇、还归正本的内在要求。

道德本是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这是从内容、实指的意义上对道德作的定位。这种内容和实指在用语言来表达时就获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称(如克己让人、损人利己等)。由于正道德的称谓反映和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也就成了一定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的、直观的标准。所以,“克己让人”这一类正道德的概念称谓,它的本义和内涵是指人的一种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它作为一种衍生形式才是社会规范——一种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人们往往容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道德概念如“克己让人”在本原意义上也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而漠视了它本来是指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马克思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规范说”之道德释义所以发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颇,正是犯了旧唯物主义式的毛病,对道德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它放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

如果承认和接受了“规范说”对道德的定位,那么,势必会导致“道德本体失缺症”,也即“道德评价对象失缺症”。因为,“在具体的道德评价中,行为善恶与否,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就是说,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是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呢?显然,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不能再作为评价对象。道德评价对象应该是道德——人的行为活动(实践)的一种品性。但是,在主张“规范说”的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是……规范”,也就是说,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又成了道德评价对象了,又成了道德本身了——这是不合逻辑和自相矛盾的。由此可见,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不是一种规范,是纠正道德界定中的误解和偏颇,还归道德之本真面目的需要。

第三,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符合马克思关于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的基本思想。

第6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关键词:善书;出版;宗教;社会和谐

中国古代的善书(也称劝善书)主要源自秦汉时期,宋元朝展较为迅猛,明清之际善书出版达到辉煌阶段,其数量估计10万种以上。善书融儒道释和民间信仰为一体,宣传因果报应,劝善惩恶,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它们不仅在中国流传,还远播东南亚、日本,影响广泛。

一、劝善惩恶,以公益为日的

善书实际上是古代道德教育的教材,它们大多宣扬行善积德,强调行善可以正己化人,得到现世的福、禄、寿等,而且能得到神灵的佑护,万事亨通,甚至可以进入神仙世界,免遭地狱之苦。有的善书如《玉历宝钞劝世文》,专门列出善的种种行为以及将得到的福报,其中有关修身立命的劝条包括:孝、敬、忠义、守、忍、端、方、仁、厚、不骄不诈、不贪不慎、不欺不罔、不邪不、相亲相睦、同善同诚、化己化人、好道好义、广劝广行、无非无是,主要为儒家的伦理思想。有的善书如《警世功过格》《十戒功过格》等,专门列出作恶会得到什么惩罚,在《太微仙君功过格》中有这样的字条:救有力报人之畜,一名为十功;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名为一功。人们通过诸如此类的警语,便于在生活中随时检视自己的行为。许多善书劝诫世人爱惜生命,爱惜环境,敬惜字纸,不盗窃,不邪,否则将殃及子孙,等等。这对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民族美德均有一定价值。

古代劝善书出版不为牟利,主要是一种公益行为。很多善书的刻印者明确声明,如果将善书作为商品出售,将受到追究,且对自己的“功德”有负面影响,以此威慑人们不要将善书作为牟利的手段。很多善书因免费发放,大多置于人们常去的地方,如码头、茶楼、饭店、集市、科场、寺庙、道观、宗教用品店等。

二、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五经四书”等中华经典主要面向读书人,古代善书的读者对象则主要为底层民众,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因为要面向大众,所以编者在编写善书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文化水平,尽量通俗易懂,通过故事来讲解道理。庐山东林寺印、宋代王日休撰《龙舒净土文》,尽管时隔近千年,现在读起来仍然浅显易懂,不像一些儒家经典那样晦涩。此外,善书表现形式多样,有诗歌、谶语、小说、对话、歌谣、演唱、图解等体裁,非常便于在民间口头流传。很多不识字的民众,从别人那里听到善书相关内容后往往深信不疑,进而对自己的终生信仰产生关键影响。现在人们口头上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言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善书影响的遗留。

古代善书有的署有撰写者的真实姓名,如《朱子家语》《了凡四训》(袁了凡撰),这类书多为儒家善书。道教善书大多假托神人的口吻撰写,如《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就是假托太上老君口头训导,《文昌帝君阴骘文》(成书于明代)假托文昌帝君之名撰写,《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成书于清代)是假托关羽之名撰写。上述三种善书合称“三圣经”,在社会上流传最广。

三、功利色彩鲜明,鼓励翻印

在古代社会,老百姓面对天灾人祸,往往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趋吉避凶、追求福报是普遍的诉求。善书大多顺应人们求福、求寿、多子、求官、求财的心理,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善书宣扬只要行善积德,就可使本人和家人获得现世福利,得科名、长寿、好运、财富等,还可以荫及子孙,概言之,只要行善,几乎可以得到任何人们想要的东西。因善书中很多故事集自各种史书、杂记、方志、民间传说,地名人名都有,让人不疑。很多人受善书的影响,不仅严格约束自己,而且多行善事,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或志愿助印善书,对社会风气有不少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一些善书中的很多故事荒诞不经,含有迷信的成分,

另外,善书鼓励翻印,大部分善书会在最后标注“欢迎翻印,以广流传”相关字样。按照善书的编写逻辑和目的,民众翻印善书,可以减少自己所犯的错误、罪过,给后人积德。为此,很多人节衣缩食也要翻印善书,以求福报或解脱。

四、字号、装帧注重读者阅读便利

古代善书考虑到读者的年龄较大,字号选择很讲究,有的全文都用特一号字、二号字,读起来很轻松,很人性化。如正定临济寺翻印明代永乐内府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其正文比现行初号字还要大,疏朗大方。对于生僻字,善书往往加注拼音,便于读者阅读。

不少古代善书版式设计精美,这从当代翻印本也可略见一斑,如正定临济寺版《顿悟入道要门论》,采用双色印刷,二号字,和古代线装书字号一致。该书黑色字体下衬浅黄底色,加上棕黄色竖排丝栏,书的切口仿古线装书鱼尾装饰,匕下鱼尾中间除了书名,还有浅淡的龙纹图案,颇赏心悦目。一些佛教善书还图文并茂,如书前一般都会有释迦摩尼像,意为读者只要打开善书见释迦摩尼像就会动善根;书后有韦陀(又称“韦陀天”)像,他是一位护法神,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善书印韦陀像,意为有韦陀护持,助印者、读经人会得到保护。

善书封底有时印有“回向偈”。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回向”也称“转向”“施向”,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也就是将自己的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粲。编者、助印者刊印回向偈说明他们怀菩提之心,将印经等功德转给大众,以期渡众人去往极乐世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无私奉献”。密宗、禅宗、净土宗各自有自己不同风格的回向偈,种类繁多,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五、官方、宗教机构组织出版

古代善书的出版机构有官方组织、宗教组织、民间人士等。善书因劝人们行善,有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历史上很多皇帝亲自下令编写善书,给与资金支持,地方官府也支持善书的编撰出版。如宋理宗曾为《太上感应篇》题辞,宋真宗赐钱刊刻。明代官方敕撰的善书多达56种,包括《女诫》《祖训录》《辨奸录》《孝慈录》《教民榜文》《古今烈女传》《仁孝皇后劝善书》《为善阴骘》《女训》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朝顺治皇曾为《道德经》作序。顺治皇帝将原来的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下诏刊行,赠给群臣,并出版了《御注道德经》等善书,此外,康熙时期的《圣谕十六条》、雍正时期的《圣谕广训》等善书同样风行一时。

宗教组织是善书出版的主要机构,也是善书出版资金的主要来源。宗教组织用募集的善款刻印善书,儒道释和民问信仰机构都刊印了数量巨大的善书,如儒家的《孝经》《烈女传》,道教的《太上感应篇》,佛教的《金刚经》《心经》《普门经》等。社会贤达一般是社会道德的模范,他们很想教化影响社会,翻印善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他们往往合家财刊印善书,免费发放。

普通老百姓为求福报,往往自发捐钱为善书出版提供资金。善书编撰者或出版者编好书后,通常会向民众宣传捐款刻书印书的好处:刊印劝善之书,可以百世劝人行善,功德无量,善书流通有12大福报:消灾、愈病、平安、富贵、康乐、聪慧、善美、幸福、和平、长寿、善终、超脱(超凡入圣而且脱离轮回)。有些人干了坏事,心有不宁,为了悔罪,通过赞助刊印善书,也可获得心理安慰。

六、当代善书的出版发行

时过境迁,当代善书原创作品较少,大多为翻印古人的著作,有的原版影印,如正定临济寺翻印明代永乐内府刻本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有的重新排版,如庐山东林寺印制的宋代王日休著《龙舒净土文》,也偶有近现代高僧大德如印光法师、星云大师、净空法师所著善书出版。

当代善书大多按内部出版物通过申请内准字出版,但也有不少善书出版者不申请内部出版物号直接付印、发放,如何理顺当前善书出版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少善书出版者认为,因是免费发放,所以不需要书号,于是自行出版。按照国家规定,即便免费发放的图书也应该申请内部出版物号。按说内部出版物,只供内部交流,不能广泛发放,但善书又确是广泛发放的。按理,善书应被视为正式出版物,应由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社来出版,而不应该由寺院等宗教组织或个人出版。但是,如果要国家正式出版社来出版,则可能违反了善书出版的原则,出版社要盈利,而善书出版的公益性决定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再者,出版社人员可能对善书出版不感兴趣,不利于善书出版。一些寺院本来也想申请在出版社出版善书,但是因出版社收取的费用较高,只好自己找公司制版、印刷。这些做法在法律上都是有瑕疵的。

苏州弘化社应是全国最大的善书出版机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该社出版的善书。因有固定的编辑团队,其出版的善书质量较高,如《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折装)制作十分考究,封面用绢包封,书名烫金,字号硕大,全书正文都是小初号字,纸张为90克蒙肯纸,淡淡的黄色,十分悦目。苏州弘化社的善书印制量较大,仅常年印刷的就达200多种。此外,南京栖霞寺出版善书数量虽不多,但很有特色,主持隆相法师将自己写的《金刚经》制成镂空字,让信众抄写。他们出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十分精彩:深蓝色封面,双线书名框和书名全部烫金;正文部分全部为2号字,并加注拼音,纸张为100克蒙肯纸;封底一朵祥云之上立有栖霞古寺合利塔,外加一个佛光圈,下面是“栖霞古寺”四个字,图文全部烫金,古色古香。当代善书编印者往往在书后附印地址、电话、电子邮箱、账号等信息,一旦有人想助印善书,便可以与他们联系。苏州弘化社的善书就付有地址、邮编、电话、网址等内容。

第7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孙发国――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在贫苦又充满乐趣的童年时光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困难的条件下利用自制的锅灰墨(锅底灰兑水),照帖临摹柳体字,苦练书法技艺;入伍后,他办板报,写公文,在自制的竖版信笺上用毛笔书写介绍信、公函等,他坚实的书法技艺基础由此奠定;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几十年里,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德之高尚,为人所赞,特别是他的书法技艺在岁月的历练中日臻成熟。他的书法作品以楷、行、草书为主。他的楷书,师古而不泥古,他创作的“空心隶书”《百家姓》,熔古铸今,成为他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2011年初冬的一个夜晚,天空中裹挟着丝丝寒气,都市喧闹的街道早有了睡意,在郑州紫荆山路的华林新时代广场楼上,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孙发国的书法作品,大家被一幅幅内涵丰富、功力超群、形式多样的书法作品深深吸引……

宣纸铺开,身伏案边,进退自由,肆意挥洒。干湿、浓淡、方圆、刚柔、粗细、长短、曲直、缓急、起伏、断续……各种线条变化多端。气势雄浑的草书“海纳百川”、“精气神”,行云流水的行草“真水无香”、“上善若水”,一幅幅书法佳作瞬间诞生,令观者叹服,回味无穷。

今年56岁的孙发国,在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任机关党委副书记。他1.76米的个头,朴实干练中透着一股朝气,为人热情诚实、做事低调。他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他多次在全国及河南省的书法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和金、银、铜奖。

孙发国童年时家境贫寒,他酷爱写字,痴迷书法,父亲省吃俭用为他买了一本字帖、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他欣喜若狂,在旧报纸上照帖临摹,慢慢地,墨汁用完了,怎么办呢?为了练字,他便利用锅底灰兑水,自创出了“锅灰墨”,继续练字。先写小字,后写大字,甚至每一个相同的笔画他都要练习上百次,直至纸上无空白为止。纸用完了,他就在桌面上用毛笔蘸清水写字。有时,他蹲在院子里吃饭,左手端碗,右手拿着筷子在地上画来画去,琢磨字的笔画与结构。勤于钻研的孙发国时有进步,日有提高,他的字渐渐被乡亲们认可,于是,逢年过节他就为乡里乡亲义务写春联,为办喜事的人家写贺词。15岁时,他已成为了村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1974年,18岁的孙发国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充分发挥了书法特长。为活跃连队文化生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办板报,他的一手好字,赢得了部队官兵的一致赞扬。不久,他被破格提拔,由宣传干事调任团政治处书记,他的工作条件、书写环境均有改善。其间,他主动把书记工作与写毛笔字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制的竖版信笺上用毛笔书写介绍信或公函等,在军营里独树一帜。他每天坚持写300~500字,凡见者,都夸他的字写得好,“真有两把刷子”。为配合部队搞宣传,书写墙体标语、会场条幅,他集中力量练大字:这期间孙发国打下了他的榜书功底。他写的大字,大气厚重,因此他曾荣立三等功,成为部队难得的艺术人才。每当上级要颁发奖状、证书给他下达书写任务时,他都会风趣地说:“难得领导给我提供一次写字的好机会。”功夫深,机会多,这是孙发国书法技艺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成功的最大动力。1985年,孙发国转业到郑州市直机关工作后,条件好了,他可以全力研究书法技艺了。他先从小楷入手,以赵孟烦的《道德经》、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著名小楷名帖为摹本,反复推敲,认真练习。他从2003年开始抄写《唐诗三百首》,两年抄写了三遍,共40余本(每本100多页)。这些作品有的成为书法爱好者的临摹字帖,有的成为同事或朋友的收藏品。尤其是2005年调任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后,他把党建工作与书法艺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的历史文献为范本,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历时10个多月,他将总书记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中国共产程》全文,用小楷分别写成30米长卷和95页的册子。这两本书法精品共45000余字,被有关部门珍藏,其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孙发国的书法作品以楷、行、草书为主。楷书,尤其小楷是基石,是诸体之根,是变体之源,孙发国的小楷功底相当过硬。孙发国的书法作品,饱含着他对书写内容的理解和对书法艺术的思考、探索与追求。

第8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104-02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 “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医易同源

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即阴阳之未分,宇宙混沌一体;阴阳分为二;阴阳及其相互交感为三,只有阴阳的交感作用方才有世间的万事万物,此所谓三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的也就是阴阳之间相互交感,即“和”的状态。道是什么?作为群经之首、百家之脉、万法之宗的《周易》,在《周易・系辞》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天下》也说:“《易》以道阴阳”。《周易》六十四卦中,有半数表示“吉”,有半数表示“凶”,吉均是能交感者,凶均是不能交感的[1]。

2头冷脚热八分饱的具体阐述

2.1头宜冷十二经脉所有阳经交汇于头部,故“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而火性炎上,故脑病以阳亢、火盛为多。《素问・通气论篇》:“阳气者,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分析眩晕病时也指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火性炎上,唯风上巅,提示了脑病病因大多与风、火相关。故养生头宜冷宜静,如冷水洗脸可潜阳、泻火以制易亢之阳。冷水会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当刺激消失后,这些血管又会迅速扩张起来,这一张一弛,便是一种良好的血管体操,它对血管的弹性和鼻腔黏膜的耐寒力是个很好的锻炼,并能大大提高呼吸道与血管神经方面抵御疾病的能力[3]。处事宜当头脑冷静,不可头脑过热。道教养脑的方法就是练静坐,通过练习静坐,让心神安定。

现代医学已知:成人脑的重量约1400 g,占总体重的3%左右,但心脏输出的血液约有16~17%供应脑,每分钟有350 mL血液经颈动脉进入脑部,通过椎基底动脉供应100~200 mL[4]。所以头颅的亚低温疗法降低脑的代谢而广泛用于治疗中枢性高热、脑出血、肝性脑病、缺血性脑卒中、颅脑损伤等诸多疾病。这些都是头宜冷在现代医学治疗中的具体体现。

2.2脚宜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脚处至阴之地,养之当宜温热。民谚有:“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刷牙,健牙固齿;热水泡脚,胜吃补药”之说,并有“若要安,脚要暖”;“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养树需护根,养人要护脚”;“病从脚上来,双脚如树根,治脚治全身”等等说法,强调了养护脚的重要作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闲余散步的“脚热”,可使人舒筋活骨,益寿延年;“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勤快的“脚热”,则能使人积累才干,成就事业。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天才源自勤奋。

2.3八分饱《素向・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向・五常政大论》又云:“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饱食过甚是脾胃患病病因,亦是整个机体患病的重要病因。因脾胃不仅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心肾坎离交媾的中心环节,更是整个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清・吴东《医学求是》云:“中气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轴”,“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斡旋。”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亦云:“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以养生重在脾胃,“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

饮食过饱不仅脾胃自伤,且易致气机逆乱。《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以十三方之一半夏秫米汤和胃化痰降逆治之,有“覆杯而卧”之效。同样所谓“金童玉女、黄婆为媒”的磁朱丸中的神曲就是发挥健脾消食以利气机升降的作用而治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诸症。三国・魏时文学家应璩作三叟长寿歌。全文为:“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上叟前致词:室内妪粗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三国・魏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嵇康在《稽中散集・答难》中,将“滋味不饱”作为养生中的“五难”之一。清・袁开昌《养生三要》亦明示:“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食只八分……”。

“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为泰卦之象的直接体现:八分饱则气血生化无穷,出入升级不息;头疼脚热为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参考文献:

[1]张介居,杜献琛.《周易》交济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J].国医论坛,1990,3(21):9.

[2]清・蒋宝素.《问斋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60.

第9篇:道德经全文范文

关键词:动静;虚实

一.动静相宜,气韵生动

在章法构成形式中包含着动态与静态的两种表现。在动静相生下,或侧重于动态之美或侧重于静态之美。魏晋之前的大多数书法作品因为字体、内容、社会功用等条件的要求,侧重于端庄,主要表现的是静态之美。魏晋以来,随着各种书体的演变成熟,以及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书法开始成为抒情达意的重要表现手段。书法章法形式则成为书家情绪最直观的表达,也是欣赏者体悟书家情绪的窗口。静态和动态的两种美,或以静显动,或以动显静,都是书家心境的流露。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动静相生的,所表现出的章法是书家感情的物化表现。我们去看书法史上优秀的书法作品无不是动静相生气血贯通的,从第一个字的入笔直至最后一字的收笔必定是气贯神完,浑然一体的。现以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为例进行分析。

通篇赏玩可以发现其笔画以“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等字之线条为基调,随着感情的宣泄,全篇线条的粗细变化很大,或重于基调线或轻于基调线,线条粗细的强烈变化是因为感情的波动而产生的,也可以说线条是感情的表达之一,体现着书写的节奏或者说是生命的律动;伴随着这种节奏而变化的是结字大小,欹正的变化。开篇之始感情平缓如同大多数诗作一样在叙述时间及地点,书写上也是较为规矩,基本上是遵循字之真态,没有过分的夸张变化。此时书法的表现是相对静态的。至“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稍动荡,无论是线条还是字形已经是开篇时的两倍多,随后的“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感情低落,体现出了苏轼当时苍凉惆怅的心境,字形逐渐收缩。行文至“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是感情再次起波澜,字势开张而迟重;至“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时达到感情的,人生的不得意,生活的凄苦一寓于书,“破灶”二字字形线条已经是基调线的三倍以上,两字的突出有着震人心魄的力量感。“但见乌衔纸”已经开始为下一次情感的爆发积蓄力量了,全文至“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结束,情感宣泄已使人感同身受,书写上字形大小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感其心境,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整幅作品一部交响乐在中戛然而止,最后落款以静制动,文虽尽,然意无穷,给观者留下了久久不能平息的感情余波的震荡。

二、黑白相生,虚实互映

中国艺术中尤其是书法中计白当黑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它用最简单的手法表现着最丰富的内涵,从而成为中国艺术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老子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直接用于我们对黑与白的辨证研究。在雪白的宣纸上一条墨线界出了两个空间,即黑与白;若说这条墨线是“阳”,那么所剩下的空白就是“阴”,正是黑与白的相辅相成构成了书法之“道”。“白”在书法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故书法章法又称“布白”。然而人们似乎一直把空白看做是墨线的陪衬,认为它是因墨线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们应该以辨证的观点去看待,在空白陪衬黑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黑线也正是因为白的空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赋予空白在章法构成中的主动性,将书法整体从一个平面空间进一步发掘为一个多维的空间表现。白线并不是黑线的一种衬托,因为有了黑与白所以就产生了两个层面就像现代图像技术一样,这是两个图层,因此就产生了空间上的纵深性。也真因为空白的这层作用才成为书法空间造型的一个根本构成准则。所以我们在研究书法章法构成的准则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到空白所产生的这种建筑似的空间感,而不能单纯而肤浅的只看到白对黑的衬托。如《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即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

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更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以极其概括的哲学思想,说明先行后知的观念,如果说守是行动的话,那么知便是行动的指导,所以把白的重要性提到了黑的前面。因此我们在深入分析黑白对章法的影响的时候应考虑到白对线条、行气、乃至整体章法的影响。虚实相生即是虚和实的辨证统一,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其根,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共同构建书法这一整体,缺一不可。这就要求在章法构建的过程中构建实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虚的构建。虚实相长、虚实相衬也是在整体构建中相互促进,书法作品的生成过程也是虚与实从无到有、此消彼长相互映衬的过程。具体可感的笔墨的行进过程中同时进行着对空间的分割,笔墨行至何处,对空间的分割也伴随至何处。这种以“实”带动“虚”,以“虚”反衬“实”的神妙手法使书法作品不但气韵生动,而且意境深远。在中国书法史上这样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例如董其昌、杨凝式、弘一法师等的作品都具体的体现着这种虚实之美。

书法艺术中,虚实相生是其生命的源泉,是其丰富多彩的根源,是书法章法构成的一条重要准则。宋人范文《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这样的相辅相成造就了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G].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