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

第1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知识网络化的到来,必将衍生出与时代适宜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势将不断迁变和亚更新。由此,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按最新课程标准来安排设计,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有极大的改观。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空间设置、受地域的束缚弱化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因受网络的影响而改变。知识信息的获得丰富了,网络化特有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化的趋势必多影响固化的教学体制。教学体制、方式、手段等等势必随网路时代的更新不断完善。互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网络化教学的社会发展趋势。

凭借网络化教学,知识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容易使学生从感官上穿越时空到达的特定的社会模拟时代,体验和感悟原有文化成为现实。可以说学生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汲取知识,由此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网路时代更显重要。

如何定位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呢。这是专家学者们探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全球知识信息网络化令中国教育具有不断学习的特点更加明朗化。知识网络化、人文主义思想、中小学教育三者的融洽与否关系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断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人文教育学科同哲学、社会学、文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一样,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最终归宿。

由此,作为网络化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人格将得到旷古未有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基于互动多媒体手段,网络化教学使得各个人文学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将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教学中涉及到的诸多关于特定时期的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乃至社会的演进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诠释,人物个体的复杂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更加明朗化。这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网路时代的教育影响力强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时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士、侠义忠士等许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犹如夜晚灿烂的群星,生龙活现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古代的岳飞、文天样,当代的焦裕禄、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辉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识的展现、不断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不断的教化,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断,隐化了强制的外在教育,让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养成与完善。

再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维能力,诚信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尤为明显

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诚信原则尤为重要。紧跟时代步伐,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失,但是诚信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学中,即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明辨思维,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兼顾诚信的培养,这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中小学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与世界进步国家想融洽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与道德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受教育者与世界进步国家人文主义教育相适宜。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世界各国定位基础教育的使命时.着重提出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l、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定位;

2、强调认知学习,更要强调情感和行为的教有定位;

3、学做世界公民,与世界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定位。

以上三点说明,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倾向地位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类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纪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教育意识形态的倾向定位不同凡响,须科学分析定位

世界有众多不同的国家,各国之间依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存在着历史上的众多差异。如何在人文主义教育学科定位分析呢?这需要借助于网络科学手段辨证的分析。

第2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育;价值观;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09-01

一、了解数学教育价值观的一般内容

了解数学教育价值观的一般内容,有助于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正确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

1.1什么是数学教育价值观

数学教育价值观是教育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是教育价值观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数学教育价值观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数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是教师、学生以及家庭、社会对数学教育感知、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数学教育及其功能的核心观念,其反映了人们对数学教育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根本看法。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世界数学课程改革中常议常新的话题。

1.2数学教育价值观的两大主流

从数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教育价值的视角看,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有两大主流,一种是源于古希腊数学(更广义地讲为经典数学、纯粹数学)及其精神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另一种则是主要源于现代数学(应用数学)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科学主义价值观。人文主义数学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重视纯数学,把数学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抽象性、表达形式的优美性等奉为主旨,认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数学是一种理性精神;科学主义数学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重视应用数学、活动探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反对只用笔在纸上做数学符号游戏,认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找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与现实无关的数学在基础教育中是没有意义的。这两种价值观的产生有着各自的文化、社会背景,而在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两种价值观又一直影响这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目标的确定。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教育价值观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两种价值观的对峙、调整、平衡、融合以致拓展,始终贯穿于各国数学教育的进程之中,并成为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理性认识我国数学教育价值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古代数学以实用、经验为基本前提,是讲究实用价值的思维方式的产物,因而重计算,轻逻辑,其数学教育的价值始终体现在实际应用上,心智训练价值基本上被忽略。我国的数学教育存在来自难以克服的“传统教育”的弊端。迄今为止,许多人对数学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不正确。因为现行的数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近年来,数学教育不断演变的核心概念如“双基教学”、“能力培养”、“问题解决”等,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强调了数学教育的价值,这也表明了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和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新课标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演绎体系为核心的数学,重视了数学中算法体系的构建,倡导算法的多样性,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概率统计等内容的加强,试图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另一方面在知识呈现方式上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同时,从学习方式上倡导活动探究,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表明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受到了重视。

三、树立全新的数学教育价值观,实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每一位数学教师所从事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从深层次上进行考察,都与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尤其是数学价值的认识紧密相联。现代数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3.1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树立大众数学教育观

数学的科学价值是巨大的,数学的科学价值,是指数学对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这一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数学教育的价值从最表层意义上来讲,是知识的应用,表现为数学的实践价值;进一步的是认识价值,通常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这一点已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长期以来,数学成为考察人的智力的一种最重要的学科资源。

数学对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对于社会人文科学,数学也无一不例外的渗透、运用到那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毫不相关的学科。注重数学的科学价值取向,不能仅仅只重视少数人的数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大众数学”。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的来临,又随着数学科学自身的巨大发展,数学的真理性得到了人们更深入性的认识,数学教育必然以一种整合的态势面对大众的要求。

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树立大众数学教育观,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

3.2重视数学的人文价值,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

数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发展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学教育的文化性、人文性日益受到重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必须从整体上来考察数学教育,在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适用与审美、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来综合建构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价值。

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加强对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

3.3整合科学人文主义的数学教育价值观

近年来,人们不仅注意到重视应用数学解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意识到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而提出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科学与人文价值的整合。数学教育中的“整合”是提倡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不同的数学观教育价值观,在对具体的数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有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制约着数学教育的进程和效果。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数学教育改革拓展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从问题解决到开放型教学,从创新教育到研究性学习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审美教学等教学思想呈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给数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勃勃生机。

总之,高师数学专业学生要树立全面正确的数学教育观,这样才有利于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全局和方向。数学教育其价值取向一定要注重两重性的特点,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健全的数学教育。纯粹的以实用性、工具性为目的的科学主义教育观,或纯粹的以形式训练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观都是片面的数学教育价值观观。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5,12.

[2]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论文摘要]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顺应国际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从转变观念、确立核心价值、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师德建设、注重知行统一等方面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创新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论题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论者依然强调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差异与对立,没有看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区别,认为只要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模式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本文提出,应当把职业人文主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构建基于职业特性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

一、职业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本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只有在社会之中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职业才能存在,才有它自身的意义。第二,职业具有历史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第三,职业具有道德性。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是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职业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职业具有“生活”性。任何职业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承担,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事一份职业。因此,职业不仅关乎社会,而且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职业本身就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之所在。总之,职业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主义为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要突破“专业学习训练+人文(通识)课程=融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框架,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全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职业人文主义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职业社会使命。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网络上不可或缺的纽结。每一种职业都以其专业化的劳动和贡献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每一种职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个直接服务社会的舞台,也是选择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崇高的职业社会使命,体现着具体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也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意义源泉。

2.理解职业历史文化。在职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那些影响行业兴衰的典章制度文献、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职业技术革新事件、成就卓越的行业先驱人物等构成了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发展变迁的轨迹,积淀为每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独特历史文化。只有理解职业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职业选择的社会意义。

3.培养职业价值意识。特定职业既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包含着特殊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凝结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职业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职业价值意识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业者的内在价值理性和道德自觉,这是职业人文主义诉求的核心内容。

4.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亦是一种人生教育。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人生需要引导,职业生涯需要设计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确定人生的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体现着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依据

1.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职业人文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彰显职业的人文主义性质,真正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社会需求、职业特性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形象提供人才支持。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个体。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职业人文主义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为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与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开拓和谐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2.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的要求。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倡导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取向。

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人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指出“办职业教育,最易犯两种病。其一,学生误解了‘自尊’的一个名词,于是不知不觉看轻一切作业。随你学什么工艺,都成为贵族的工艺。除掉规定工作课程以外,不愿动手。其二,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绝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为了防止这两种弊病,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一律要写誓约书。誓约书的内容是:“一、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二、遵守规律(校中有全校学生组织自制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三、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此外,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而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时。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他还强调“生利主义”对师生之精神的指导作用:“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生产一事一物之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这种“利群之精神”就是一种超越一己私利、以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族群共同福祉为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总之,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强调必须把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健康的职业教育。

3.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构建一个以培养高技能的、弹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其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要从“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中摆脱出来,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显然,这里强调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人文素质。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美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项以提升青年的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学校向工作过渡”(简称STW)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之初,这项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续。在其基础上,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学校向生涯过渡”(简称STC)改革。从STW到STC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终身发展。很显然,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努力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职业训练和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大势所趋。

三、实践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确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阶层逐步分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呈现出式微之势,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工具化。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重实用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道德养成、重专业成长轻全面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被误读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技能训练、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而作为人的发展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谐人格的塑造、全面素质的培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大量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从职业教育的特性出发,消除“职业/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确立职业人文主义理念,探索基于职业特点、面向职业生活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价值诉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念。

2.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在劳动对象、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所面对的主体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理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财经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财经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们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确立为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这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简明性和整体性,构成了一个从情感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为规范层面,紧密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

3.科学设计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其职业性和全面性,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和职业生活实际,发挥对学生职业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职业历史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独特文化。例如,根据行业和职业特点,我们筹建了中国商业文化教学中心,就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街、中国货币史、中国广告文化史、立信会计文化等专题编写教材,开设通选课程,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第三,职业道德和法规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牢掌握所选择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法规。第四,职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普通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活与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关系,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把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按照“社会所需、个人兴趣所好和力之所能”的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思考。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以“丝绸之路”“运河通商”“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雕塑,举办中国货币史的展览,张贴古代著名商人、现代财贸行业先辈和模范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邀请知名商贸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意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教育板块,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构成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体系。

4.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想实现职业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必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作为学院师德建设的主题。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诚地爱学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诚信的表率、严谨的模范和创新工作的标兵。我们相信,只有师德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5.注重知行并重。职业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只有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体验职业生活,逐步培养清晰、自觉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精神,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余祖光.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刘春生,等.美国基于新职业主义的职教理念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9]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0]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1]陈新文.从人文学科到人文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12]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6).

第4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任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个体通过对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宗教、艺术、伦理等人文知识的体验,并通过个体的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个体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性、气质、性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语文学科作为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教学主阵地。从对学生的人文作用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娱乐和陶冶的价值。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文主义精神的习得和培养,主要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将人文教育贯穿于课文教学始终,使学生从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策略

我们不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停留在理论的理解和观念的确立上,而是要将其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精神呢?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吸纳人文精华。首先教师应注重对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如《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散步》《背影》《春》等,这些课文有突出的思想意义导向,即尊重生命、关注自然、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师解读文本中品味经典范文,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品位得以提升。

2.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文名著,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语文。例如在我国的古典诗文中,就有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乐观豁达等思想精神,学生在阅读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时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3.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作文,就是教做人。所谓“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是紧密相关的。作文是育人的摇篮,学生在作文中雕塑自己的心灵。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作文正是培养学生美德的良好契机,从观察感知、体验顿悟到捕捉信息、提炼素材,直至立意命篇、运笔成章,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均可能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作文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思想熏陶的过程。

第5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国际化抑或本土化?

摘要:西方的人文传统和价值体系由于中西方现实条件的不同,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大学人文教育。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必然要走本土化道路,必然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发扬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传统和文化。在大学人文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本科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大学生文化自觉及主体意识的唤醒是关键一环。

关键词:人文教育;本土化;主体意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49-004

构建人文教育体系、重塑人文精神理想已成为我国大学面临的紧迫问题。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因为它与国家发展的前景密切相关。杨振宁先生在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上就曾指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个非常及时的题目;今天是史上罕见的大时代,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鉴于此,国内很多大学也在对人文教育进行探索,致力于在大学教育中塑造“完整的人”,致力于承担中华文化的崛起与复兴的历史使命。不可否认,西方国家在复兴新型人文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前面,但他们的经验毕竟是建立在他们自身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基础之上的,西方道路的先在性并不能保证其具有唯一性和必然性。(1)作为一个古老的人文大国,中国的大学人文教育完全有能力走本土化的道路。

一、人文教育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人文历史的国家。《周易》曾云:“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欲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教育均是以人文学科的教育为主,科学教育是不受重视的。然而,到了近代西方各国依靠科技兴起工业革命,这种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做法就显得落后了。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五四”民主、科学大旗的扛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发展科学教育,崇尚科学精神。

伴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的强势文化在欧风美雨中日渐东进,民主、自由、科学等成为大批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西方民主主义和实用主义思维给他们以很大的启发,很多急于救国的仁人志士都曾寄希望于用西方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和理论来拯救陷于落后泥潭的中国,在他们看来,只有借助于西方思维,更改中国传统落后的观念,才有可能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大学在这样的社会思潮的渗透下难免不受影响。近代以来,不管是在教育制度亦或教育内容方面,中国的大学在学习西方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选择:清末民初,我们曾学习日本,以其为中介,初步移植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由于日本自身也在模仿西方,中国对日本的模仿并没有学到西方的真谛,反而还学来了不少日本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五四”以后,我们从学日本改为学美国,学分制、选课制等美国开先河的制度开始在中国频繁出现,但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完全不同,中国的大学很难吸收这些学制所带来的教育精神。1927年,我们又模仿法国,在全国建立学区制,这种完全不顾及国情的做法不到两年就被取消了。20世纪的50年代,全国范围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大学改革浪潮――引进苏联模式。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到教育管理,我们几乎对苏联大学模式进行了全盘照搬,依模刻板,实行了人文和科技分家的错误政策,在着重发展的科技院校中一律取消人文和社会科学系的设置。于是人文院系、学科几乎消失殆尽,六亿的人口大国居然出现了只办一个哲学系的咄咄怪事,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地削弱了人文学科,而且还使广大主修科技方向专业的大学生在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时刻失去了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这种歧视人文的错误登峰造极,便出现了“理工科大学还要办”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2)对苏联模式不正常的推崇直接导致了重工轻文理,推崇工科治国,轻视、弱化人文社会学科的局面。

回顾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别国的经验,对中国来说不见得是适合的,建构大学人文教育的道路还得从本国的现实中去寻找。人文主义教育在西方和东方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人文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促进了西方人文教育的复兴,在西方近代大学中所兴起的新型人文教育,不仅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神学的垄断地位,更是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所以现在很多论者所谈的,就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文主义”。但是,西方人文教育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尽管包含着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内容和意义,但其毕竟是根源于西方自身的人文传统和价值体系,它从诞生到发展都不可能为移植它的非西方国家设想过一条能与之相融合的道路。

更何况,西方的文化价值本身也蕴含着危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推动了西方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使其如虎添翼,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了西方文化中极为推崇的价值原则。但是,物质财富的丰富、理想价值理念的追求并没有都造福于人类,相反,间接不断的战争所造成的人类互相残杀,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引发了普遍的道德危机,连不少西方人士都不得不对自身的文明产生了怀疑。(3)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一味地跟从他们呢?

西方国家的人文价值观虽然也有其可取之处,但其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毕竟是大不一样的,在这个急需弘扬人文精神、建构人文教育的时代,中国的大学若只是一味地照搬、模仿西方模式,注定是走不出自身发展道路的,本土化已经成为了大学建构人文教育的必然之路。

二、人文教育必须回归中国优秀文化体系

所谓“本土”即是指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中国大学教育的本土化不仅要吸收外来的优秀人文传统和文化,更要对中国自身的人文传统和文化加以发扬和创新。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曾是一种优势文化。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传承下来的文明,曾为全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大学要建构人文教育、推广人文精神,就必须得以此作为源泉和基础。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推崇“家族至上,家外有家”、“唯古是法,以法为宝”、“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等,形成了一个注重人情、血缘、正统、阶层、名分的社会,固然有其不合理和值得我们改进的地方。但是,中华文明能够薪火相传几千年而依然生机蓬勃,以中华文化为突出代表的东方文化始终能独立于世而不被它者同化,就一定有其合理而值得我们借鉴、发扬并加以创新的方面。

每个国家的大学都是这个国家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机构,担负着发扬光大该国文化的重任。中国的大学就担负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责,即:要从这些优秀文化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保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并要提炼出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之上适合于大学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除了这种传承、评价和选择功能之外,大学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创新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加以整合及创新,以形成文化创造的“扩散效应”(4)大学是围绕高深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共同体”,有着一大批科学和文化的精英,具有良好的求实、创新氛围,在推广人文教育,挖掘和创新本民族优秀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他社会、教育机构难以具备的优势。

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人的发展问题,即人生的意义绝不能为功利所完全包括,人性的全面发展、道德理想的追求、精神境界的开拓乃至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传统儒家所推崇的人文教育,其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都指向人,具体而言就是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杜维明在评价到儒家人文主义的时候曾指出,儒学的价值取向,在于如何使人深入到身、心、灵、神各个层面进行通盘的反省,在于促进人格无穷无尽的发展,从个人修身,一直到成圣成贤。儒家有着兼容并包的气魄,它的排他性不强,有着一种、殊途同归的胸怀,它所讲的做人道理可以适合于全人类。

传统文化已经为我们思考人文精神提供了这样独特的视角。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精神乏缺的时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性肢解所造成的伤害,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大学身上来。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建构、人文精神理念的追求应该以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发展的思考作为基本点,应该更关注社会变革时期道德理想和生命意义的独特价值,这也是大学弘扬人文传统的关键点、创新点所在。走本土化道路,融合传统文化的思维是新时期大学建构人文教育的必然之路。(5)从现实来看,北京大学的元培班、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南京大学的文理科强化班都是我们的大学在人文教育本土化道路上的探索和尝试。就北大开设的“元培班”来说,他们是本着“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面向文理院系一二年级学生,实行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以及原则上自由选择专业制,加强“通识教育”。这对全校的教学产生了较强的辐射性影响,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得学生们不仅仅受到文学的熏陶,还得到哲学、思想、历史、文化的浸染,这很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人文教育氛围中,我们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厚度,还做到了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当然,回归本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不加选择、一概接受。大学建构人文教育要对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加以扬弃和改造。同样,对待西方的人文主义,大学也应该谨慎对待,不能将之完全束之高阁、一概不应,可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走汇通中西之路。在开寻一条人文主义的道路上,中国的大学建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人文教育要能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框架,坚决摒弃一元化的世界文化发展观。

大学的人文教育回归本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根源和基础,它才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而这也是建立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之路。中国的大学推行本土化、民族化的人文教育还要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时代巨变所得来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全世界的雄心壮志。对于本土传统文化,中国的大学不仅要有这种思维,更要有这种自信。

三、大学人文教育本土化必须要唤醒大学生的

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我们大学教育调整着自身的目标。目前,我们高等教育界广泛讨论并实施的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从狭窄的专业中走出来,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社会、价值、传统,把自己培养成为“受过教育的人”(an educated person),(6)从而拥有更加完整的人格和品质。

就我国现实的情况来看,人文教育是现阶段实施教育的难点,也是从根本上办好教育的重点,应该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实施大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已成熟的个体,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树立一种主体意识,应该唤醒自己内心的文化自觉。作为一个个体,大学生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当他们开始研究自己、认识自己的时候他们才真正地是一个主体性的人。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开发、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有能力驾驭自我,学会独立地进行批判性思考。

要大学生真正实现自我的主体意识,就需要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进一步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发自内心地重视大学人文教育,自觉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对本民族历史的文化传统进行认知、理解与诠释,更加科学地评价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的价值,以便更充分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个人的成才以及社会的发展服务,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教养”、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说,在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追求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必然的;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我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逻辑起点都是要走本土化的道路,需要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地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唯如此,我们构建大学人文教育本土化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平坦,人文教育的美好蓝图才会转变为现实。

注释:

(1)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3)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4)刘海峰,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第6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Feng Longliang;Jia Yali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西安 710043)

(Shaanxi Police Academy,Xi'an 710043,China)

摘要: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格外关注,而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存在重专业学科学习,轻人文精神、道德素质培养。使得一些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文精神、生命意识缺失。因而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Abstract: Social public particularly pays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However,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pays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 study but ignores humanistic spirit and moral quality. It makes students lacks of idea and belief, twist philosophy and values,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life consciousness.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ampus culture building, organizationally conduct practice of humanistic community.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道德素质

Key words: humanistic spirit;humane education;mor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86-02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反映出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现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多元化的表现,价值观念不一样,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矛盾,甚至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大学生价值观的多个方面都有这种矛盾与冲突的反映,在现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体系中,这种矛盾与冲突是最显著的特点。

1.1 自我价值观方面现代大学生自我价值意识在自我和权威的关系中的反映,表现出开始从以往的思想脱离思想载体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用独立批判的目光对社会的每一种思潮加以审视。不再随便的响应、符合及盲从于通常的口号、权威和政治宣传,而是要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价值观。在此过程里,他们怀疑传统的权威,但同时,对于各种新的社会思潮,他们的热忱又很高,存在一定的盲从接受倾向。

1.2 道德价值观方面对人们相互关系进行调节的基础到底是把个人作为本位,还是把社会作为本位,这在人类道德价值观的天平上已经成为了两个端点。在该天平上,毫无疑问中国人传统道德价值观就是社会本位,传统的的道德价值观在青年学生的观念中发生了偏离,向个人本位产生了倾斜。

1.3 职业价值观方面人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一个基本途径就是职业活动,在人生价值观中,职业价值观是重要方面之一。现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突出特点:务实、重视经济利益、期望竞争与开拓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默默奉献、重义轻利等价值观念。近些年,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的考虑是比较多的,而很少有人愿意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就业。

1.4 婚恋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婚姻自主意识显著增强,表现出“我的婚姻我做主”。在对恋人的选择上表现出重感情而不重终身依托,相伴终生、白头偕老的观念正在逐渐淡化。目前,在大学生恋爱中,普遍存在“高速度、短周期、低效率”这种状况,同时,这是婚恋价值观在年轻一代观念中有所转变的反映。

2高校应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年媒体报道:因男友没有做饭,兰州一女大学生自杀;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4名同学,主审法官解读马加爵案得出结论:“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总觉得只有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导致他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近期在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大学毕业生李启铭酒后驾车造成两名女生一死一伤,竟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开车肇事后杀死受害人;等等事件,为此,我们必须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很下功夫。

纵观国际社会,在德国科学教育学有杰出贡献的先行者洪堡在19世纪初就指出,大学教育的最高成是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道德。凯兴斯坦纳力主张主旨为“性格陶冶”的公民教育在德国的推行,重点训练学生的精神及意志,使其能够成为“有用的国家公民”。在此思想影响下,德国的大学教育早就打上了人文主义的烙印。

在20世纪,著名的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更提出“人格心灵的唤醒”是学生教育的核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责任、良心的教育,归结到根本上,就是深远的文化责任的教育。在1988年,诺贝尔奖的75位得主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要在下个世纪继续生存,必须返回到2500年之前,到孔子那里去获取智慧。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纠正专才教育存在的问题,1992年,美国26名著名学者与教育界人士以报告的形式对美国大学在文科教育方面比较轻视的倾向作出了批评,他们提出不应让学生“为在大学毕业后得以谋取一份工作而学习。竟把全面提高自己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远大目标抛在一旁”。在美国,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也以报告的形式提出,让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标准重新做一下明确是有必要的,且以此为基础对所有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造,使文科教学在大学的整个教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全得以面恢复。

在日本,一些学者对日本的教育作了批评,因为它忽视了人的道德、精神与情操的教育。因而,很多教育专家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观点,在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把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改革思路。在日本理工大学中,均有公共基础科目的设置,这些基础科目有: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总共占50学分,在总学分中大约占40%。

具有“国际教育文件”之称的《学会生存》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既把教育政策看作是丰富知识和技能的长期的过程,而且,也要尤其将其看作是造就人以及在个人、群体和民族之间建立关系的理想途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内教育的永恒目标应是培养出真正的大学生,让其学会做人。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项标准。其中,在人文教育上要求未来人才素质要包括:和他人的交往与协调能力、对人类的责任感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开拓的精神。而对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的造就,就必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人文知识教育,否则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在巴黎于1998年10月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把“培养非常合格的毕业生和能够满足人类各个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任的公民”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使命。因此,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21世纪的教育就是使人回归的教育,即人文精神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所有关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人的真切关注和足够重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人文社会实践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多种多样。诸如,加强公共基础课中的人文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重视开展人文系列讲座等。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相比较企业、社区、农村等文化文化,是最高层次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有着独特形式,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及发展产生着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方式中,校园文化建设将是无可取代的一种。首先,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校园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得以实现,政治素质、道德情操与思想觉悟得以提高的基本方法。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对教育而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对其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大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和独立意识,迫切想要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来展示自我。多种做样的校园文化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使他们有了广阔的社交范围,使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就有了基础。

第7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关感恩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对父母的感恩“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对老师的感恩“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朋友的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想报”……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是迅速发展,这些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的民族文化传统却在慢慢减少。这对于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度,有着以上光荣传统的中华民族是何等的残酷?同时,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今天我们会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报道称;学生打骂家长,学生辱骂老师,学生对寝室同学投毒……太多的负面报导。这些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严重扭曲现象,难道就是五千年历史培养出的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难道我们只能感叹光荣传统的民族的“悲哀”与“不幸”?针对以上现象,有学者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高中历史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当下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标教学课堂上,将传统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其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改变了以往形式单调的缺点。高中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突以下几方面:(1)培养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情感;(3)培养人文主义精神;(4)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目前,高中历史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现实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和良好的平台。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当今社会感恩意识日益淡薄,感恩教育就日益担负起其特有的历史使命。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一些主题活动加深学生对这种精神的理解,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学习感恩祖国。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名族永恒传颂的精神,更是教育的主题。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我们知道,不论是在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世界史上,都特别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等类似的一些理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历史学科更加有效的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历史教学相得益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孝道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根基,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炎黄子孙的良好品德。当今社会中一些青少年学生在享受父母的关爱的同时,却理所当然的接受着父母的爱。但是,当今社会,在一些学生心中,亲情意识却越来越淡漠。同样对朋友也要感恩,然而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自我”为中心,人情味严重淡薄,他们甚至不能与人为善。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接受着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但是我们不能只知受惠,在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时,却在残忍的肆意破坏着我们朝夕相处的环境。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使统一成为前后相接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感恩统一创造的中华文明,感恩在实现统一过程中创造特有历史功绩。在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后,在当今社会做到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反对行为。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还应感恩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当今社会依旧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试想一个没有文化陶冶的民族该是如何的空洞。所以,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感恩自然,或许我们会思考在历史教学中为何牵涉到要感恩自然?看看历史发展中的今天,有多少壮丽的山河哺育了人类,难道我们不该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吗?因为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

四、结束语

第8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价值体现

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文关怀关注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文关怀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则和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的现实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从现实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发展,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因此,人文关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本质的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把人文关怀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展开。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人,充分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精神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中,追求和谐统一,目的是使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和谐、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种不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来束缚人的传统做法,改变原来那种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以及人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只能是被动服从者的不良现象。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向对话式转变,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对话式教育会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方式。对话式教育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2.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这也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色。在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普遍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一般的学校都配有学生活动指导员,并设有咨询处、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部、纪律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服务机构。同时,学校还聘请一些顾问,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病治疗专家等,来诊断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在解决学生具体困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国家的存在和社会的温暖,其公民的主体人格和爱国情怀也由此得以萌生。这种人文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原有的强制化和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主旨精神。

3.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培育高品质价值观

第9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范文

关键词:欧美文学 个性自由 意义

引言

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起源,各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口来传播,口是最早的文学小说传播形式,后来发展到书面文学中。其中“个性自由”。作为欧美文学中最长用的命题“个性自由”,我们从欧美文学作品及发展的历程中得以认识。

一、古希腊文学中的个人特性

古希腊英雄传说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他们的个人行为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荷马史诗中英雄们对荣誉的崇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极富张扬的个性特点成为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内涵,也成为古希腊文化的基点。虽然说古希腊文学中体现的世俗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但以“我”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和个体自由是十分鲜明的。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之后是千年的中世纪文学。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基督教义提出的人之原罪,救赎,禁欲主义,乞求来世,让古希腊的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14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就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亦即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以“人类的本性”作为观察历史的准绳,反对神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即强调把个人放在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充分肯定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利益。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基督文学、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学中提出的个人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倡导。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了“人学”与“神学”的对抗,他的抒情诗集《歌集》,其中绝大部诗作是抒发对自己所钟爱的劳拉的爱情,大胆讴歌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爱。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观及禁欲主义的道德观。总之,这时的许多作家,如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示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展开了精神个体的无限多样性。当然人文主义决不只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一性延续与继承,更不是简单的重复;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拥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宽恕等基督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义又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中世纪的“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转变到文艺复兴的“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这是西方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转变,它标志着中世纪文化的终结、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开始。

二、17世纪后文学作品中的“个人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疏远了与上帝的联系,也显得更理智、冷静和成熟,但也缺少热情、缺少自由意识和生命意识。18世纪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如果说人文主义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享有世俗幸福的权利,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毁宗教偶像,反对贵族特权,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封建统治,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社会。自由与平等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两面大旗。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许多启蒙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卢梭的文学作品中对个性自由的崇尚是其的启蒙主义、丰富的感情自由的典型,基督教的原罪说他予以否定,因为人至善是人的本性,这种至善是美的,及发自原始的人性和欲望要求是人类的合理的,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对人性的污蔑和罪恶的孳生地。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一个很广袤的天地中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思想问题。这种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对人类的“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反古典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强调自我人性自由与追求。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人性自由”不再是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情感上、个人的私欲和人类社会道德之间找平衡,他表现的是个人及自我的人生价值。比如“沉浸在天地合一”,人溶于美好的自然景色,天地合一的这种忘我境界,幻想描述一个美好的文明社会,塑造一个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这种体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人自由观和人生观的理想境界和归宿。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工业进程发生很大进步,这时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代表作。人类历史的进步是物质和财富的创造来推动。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是人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个性随着财富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失落。现实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对人性处境和人生命运的关注,从人道为出发点,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现在的作品通过文学彰显了物质化的社会现实,深深地解剖人在物质欲望的驱动下人性深处的心灵变化,揭示和引导警告人们在物质面前人的脆弱及对人性的泯灭。也是对这种物化下失去人性自由的批判。

20世纪的欧美现代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这个世纪里付出了惨巨的代价,一战和二战对每个民族及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权利和尊严发出挑战。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发生了对立的很大变化。那种人与万物、社会、自然及民族语民族人和人关系变得不再美好。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到18世纪,西方人认为自己凭借着理性的力量可以摆脱“命运”的支配而走向自由,但到20世纪初,仿佛从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而且带着远比古代人更加浓重的悲哀和绝望。卡夫卡小说中的人变成了“甲虫”;艾略特的《荒原》中,物质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毁灭,世界也就成了生命死寂的“荒原”。人“原欲”的自由没有了,对于回归原始状态、获得非理性意义上的“自由”的人,又是充满着忧虑 ,而现代物质文明下的“自由”也丧失了。总之,一种比19世纪更深重的恐惧、焦虑、痛苦,乃至绝望的情绪弥漫了20世纪西方社会。但是20世纪欧美文学在人本意识上的变化,说明了20世纪作家在对“人”自由和个性问题上的探索更加深化了,只是在人性“自由”问题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境地,或说,在寻找过程中的失落和痛苦,因此只能继续像“戈多”一样等待,或像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地守望。

三、结论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的“自由”是把对原欲追求和个人荣誉当作人生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内容。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对此加以了否定,今世赎罪和来世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精神的追求代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声色享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对中世纪宗教文学的又一否定,它重新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在否定中世纪对声色、的摒弃外,也部分吸收了宗教文学的博爱仁慈等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更是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由和个性追求之外,探讨人的理性下的自由和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对个性自由更强调人的自然天情和自由情感,想与大自然的恬静形成一种默契,而弱化了自然属性和理性的平衡。现实主义文学警告人们不要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被物化而丧失人的自由的天性。现代主义文学,指责现代文明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严重贱踏,使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作品表现的是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更沉重的异化和危机感的情况下,表达出的一种失望甚至绝望的情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首先,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的文学探讨从关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个体与集体关系到理性与的冲突内容直至更加深入地展开了内部的诸多矛盾,包括潜意识层面。因此,随着历史的进程,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所探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其次,争取个性自由,正是在追求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过得幸福、活得有价值,个性自由的实现程度正是一个人幸福感强弱的最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命题的持恒热衷正是在探讨人的有限生命如何更具幸福感和如何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大命题。第三,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但却始终不屈,因为欧美人把个人荣誉和个人价值最大化视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他们宁可选择自由而短暂、光彩的人生。这就让我们明白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下的两个集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类的极境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命运的多舛和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争取个性自由,让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欧美文学对这一命题的探索还在延续,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走过极为漫长的路程。”但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的两个命题的探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启迪和指导性的作用,其意义极其深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