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第1篇: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内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89-02

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高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水平,2015年末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任务之一是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各高校均是按照专业进行招生,按照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1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概述

学科,属于科学学的概念,是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由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知识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专业,属于社会学的概念,是大学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一般根据特定社会分工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培养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虽然学科突显的是其学术的特征,而专业突显的是其教育特征,但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知识来源,专业是学科发展的人才保障。目前,各高校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也为人们所关注[1]。所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即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同步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与竞争力的提高[2]。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纽带是课程建设。课程属于教育学的概念,是从学科知识中选择一部分“最有价值的知识”组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知识内容来源于学科,密切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围绕一个培养目标组成的课程群就构成了专业。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因此,通过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带动课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3]。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2017年初,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大连海洋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大连海洋大学的水产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为了提升海洋高校建设水平,以学科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大连海洋大学构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体系,从而实现学科与专业间协同创新[4]。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分别是大连海洋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推动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一体化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典型的水依赖型行业,水产养殖的全过程与养殖水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同时,水产养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主要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既可为学生学习水产养殖专业课奠定基础,又能为学生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关于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已有一些报道[5-7],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一体化建设推动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 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的内因

2.1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

“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各类优秀人才。水产行业的发展要求将来从事水产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应该与水产行业发展相吻合,应该包含创业意识教育。因此,通过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强调科学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强调校企合作,以高水平科研和优质产业教育资源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利用校内外的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样化的分析、归纳、评判、创造等认知经历,又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实践技能。

2.2 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的需求

高校具备的2个重要基本职能是教学与科研,两者相辅相成。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科和专业的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进行养殖水环境化学科学研究成果总结的过程。随着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当教师将新的科研成果汇总到课程内容时,正是将养殖水环境化学科研成果系统化和知识化的过程。因此,科研成果可以为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提供知识来源,同时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的需求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需要优势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课程建设。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在优势资源的支持下,可以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作为标志性成果,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声誉。

3 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方法

3.1 教材建设

水产学科在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需要及时凝练固化,并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目前,国内开设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各高校一般选择大连海洋大学雷衍之教授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作为本科生的指定教材。为了及时补充和更新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大连海洋大学已将《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修订列入到“蓝色教材建设”计划,农业出版社将《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列入到“十三五”规划教材,并正在进行新版教材的修订。同时,为了满足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需求,《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建设将按照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既注重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衔接,又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

3.2 n程开发

大连海洋大学进行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2004年)和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大连海洋大学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重视传承和创新,通过参与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实际,不断丰富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教师能将科研思维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连海洋大学开发了养殖水环境化学慕课和微课,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共享课,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呈现手段,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科研和生产实际。学科专业一体化下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开发的突出特点是形成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养殖水环境化学本科生课程的建设着重夯实基础和行业实践应用,研究生课程的建设着重深化理论和培养创新能力。

3.3 实验平台建设

学科专业一体化下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必须注重实验平台建设,既能利用校内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平台,也能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平台。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学生参与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科学研究的管理。目前,学生不仅可以使用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条件,还可以申请使用校内水产学科科研平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科研实验。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与校外3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共建协议,这些校外科研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提供支持。高水平实验平台建设不但改善了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使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成为可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背景下,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更新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科研实验平台,可进一步推动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同时,课程建设也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建设可有效提升水产类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水产专业人才的需求。

5 参考文献

[1]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2] 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43-45.

[3] 唐纪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25-129.

[4] 姚杰,张国琛,邓长辉,等.基于协同学理论的海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7):3-6.

[5] 杨雨虹,陈伟兴,黄金善.水产养殖专业养殖水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118-120.

第2篇: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摘要:清华大学根据学科布局与发展的需要,先后建设了10个面向全校开放服务的公共科研平台,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服务.由于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时常遇到设备机时紧张、预约困难、维护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校级平台一般较少配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针对上述情况,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下,生命科学学院于2011年开始建设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的仪器共享平台.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仪器共享平台的特色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延续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在2015年,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10大科学发现中,生命学科相关领域占据6项,而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更是当选为头号突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命科学在当代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从“985工程”一期开始,清华大学一直把生命学科作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学科,2008年以来,清华大学在生命学科陆续建设了3个校级公共科研条件平台(简称校级平台),包括生物医学测试中心(简称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简称蛋白质中心),为生命学科发展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和高水平的技术支撑.2015年,在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行动中,清华大学生命学科也承载着建设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和支撑原始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使命.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研仪器平台,先进的科研仪器平台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以保障科研仪器充分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本文针对共享仪器平台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管理经验,提出了高校共享仪器平台特色管理模式.

1校级平台

基本情况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蛋白质中心作为校级平台,其核心任务是支撑清华大学科学研究,服务人才培养,为生命、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高水平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研究手段.校级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对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如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公共科研平台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模式、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办法等.由于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校级平台也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测试中心细胞平台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机时非常紧张,年有效使用机时达3700h,造成校内生命学科用户预约十分困难.随着跨学科研究影响的扩大和作用的凸显,物理、化学、材料、机械、航天和信息等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使得生命学科校级平台测试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高等院校的公共科研平台普遍存在着大型仪器维护资金不足的困难,甚至影响了大型设备的开放服务[6G8].除此之外,校级平台主要面向全校提供服务,一般较少配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使得部分生命学科用户只能到校外进行测试服务.

2共享仪器平台建设

2.1建设思路

针对生命学科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下简称生命中心)于2011年开始着手建立一个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的共享仪器平台,作为对校级平台的一个补充和完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校级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共享仪器平台是一个综合型的平台,由生命中心资助,包括实验室建设、设备资源配置、仪器维护保养等.在建设思路上,既要避免配置使用效率低的设备,又要增加使用率居高不下的设备台套数,借此缓解校级平台部分设备预约困难的矛盾.在资源配置上,共享仪器平台依托生命科学学院,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购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仪器设备,如细胞代谢呼吸仪、微生物分选仪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级平台的短板.在运行管理上,共享仪器平台隶属于测试中心,在执行大型公用设备开放服务制度的基础上,生命及医学学科享有优先使用权;小型共享仪器对生命、医学学科免费使用,形成了共享仪器平台的特色与管理模式.

2.2平台资源

共享仪器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生命中心的项目管理优势,根据生命学科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教授实验室对设备设施的普遍需求和特殊要求,重点面向生命及医学学科提供高水平的、规范的技术服务.共享仪器平台建设主要有2部分,一是40万元以上有偿使用的大型公用设备,二是40万元以下免费使用的小型共享仪器.大型公用设备的配置需要3个及以上实验室提出使用需求,经过调研、分析现有同类设备使用情况后,进行大型设备采购可行性论证,再经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生命中心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列入采购计划.小型共享仪器主要配置10~40万元的实验室常用仪器,在方便生命学科实验室免费使用的同时,引导实验室减少仪器重复购置现象.截至2015年底,共享仪器平台拥有仪器设备24台,总价值1423万元.其中,大型公用设备6台,包括2台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微生物流式细胞分选仪和2台流式细胞分析仪;小型共享仪器18台,包括4台荧光定量PCR仪、3台超速离心机、1台酶标仪、1台分子成像仪、1台冻干机、1台体式镜等,均为全日制开放设备.

2.3建设成效

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仪器设备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生命学科的快速发展.自2012年9月共享仪器平台开放服务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大型仪器使用效益奖,如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获得第二“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一等奖”、第二十七届和第二十八届“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二等奖”;LeicaTCSSP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获得第二十七届至第二“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三等奖”等.其中,2014年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年累计有效服务机时达到4200h,获得“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平台优秀机组奖”.近几年,生命学院及医学院相关课题组依托共享仪器平台技术支撑发表SCI论文278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的学术文章.

3共享仪器平台的管理模式

3.1平台结构

共享仪器平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根据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服务方向,将平台划分为光学显微镜机组、流式细胞仪机组和小型共享仪器机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光学显微镜机组和流式细胞仪机组均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辅助操作、用户培训及日常维护,每个机组均设有机组负责人,负责监控仪器的服务状态和测试情况;小型共享仪器机组由光镜机组人员兼管,负责小型仪器的日常管理、培训、维护等工作.(1)光学显微镜机组.该机组包含1台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ZeissLSM780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1台LeicaTCSSP5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每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配置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仪器设备的不同要求.(2)流式细胞仪机组.该机组包含1台BDAriaGSOPR流式细胞分选仪,主要用于分选原核及真核微生物等;1台BDFortessa多维流式细胞分析仪,可用于做14色16参数的多色样品免疫分析;1台BDCaliGbur流式细胞分析仪,用于做简单的4色分析和细胞周期检测等.在设备配置上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应用方向,以满足不同实验对设备的需求.(3)小型共享仪器机组.该机组主要是由学生自主操作的仪器组成,包含4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涵盖Biorad、Roche和ABI不同厂家的不同配置仪器,基本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RTGPCR的要求;3台BeckmanJ26XPG高速冷冻、LG80XP超速、MAXGXP超高速离心机,满足了不同样品对仪器的需求;同时,还包含1台ThermoVARIOSKANFLASH酶标仪、1台GELAS4000分子成像仪、1台CHRISTAlpha1G2LDplus冻干机、1台ZeissCL6000体视镜等常规使用仪器,满足了绝大多数常规实验的需求,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补充.

3.2仪器预约

共享仪器平台的大型公用设备统一纳入测试中心的网上预约系统.校内用户和校外用户都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系统注册实名制账户,经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可以自助预约仪器,一人一账户且账户仅限本人使用.除了网上预约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邮件预约、电话预约或者现场预约的方式确定仪器使用时间.如有特殊要求或加急测试,用户可以提前与相关仪器负责人沟通,由平台提供一对一服务或加急服务.预约通过后,用户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使用仪器,可以提前取消预约.共享仪器平台对已经取得独立上机资质的校内用户采用自助式预约使用模式,即自行网上预约、门禁指纹验证、自主上机操作完成测试.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还减轻了平台技术人员的辅助测试工作量.同时,更有力地促进了大型仪器的开放使用,提高了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于校外用户,平台一般采用辅助操作或送样测试的服务模式,使用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工作时间.

3.3技术培训

共享仪器平台不仅是一个测试服务型的仪器平台,同时还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技术型平台.借鉴国外管理培训的经验,为使学生用户能够掌握仪器的操作、功能、应用和新技术,在完成测试服务的同时,共享仪器平台经常性对用户进行培训,包括定期基础培训、独立操作资格培训、高级应用培训、高级技术讲座等.经过培训并取得独立操作仪器资格的用户可以预约任何一个时间段,实现了设备的24h全天候服务.光学显微镜机组和流式细胞仪机组每两周组织一次常规应用操作培训,考核通过的用户给予常规应用操作权限,每学期约有60人被授权自主操作仪器.除此之外,平台每学期还会联合设备厂商、邀请设备专家共同举办各种类型的高级应用培训班,如Zeis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级应用培训班、BD流式细胞术系列讲座、Seahorse细胞代谢呼吸仪理论培训等,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小型共享仪器机组每周组织一次培训,考核通过的用户可以自主使用仪器.同时,平台也会邀请相关设备制造商不定期到平台介绍仪器的新进展、新功能、新技术和新动态,以满足更多生命学科用户对新技术应用的需求.技术培训工作是平台仪器自助模式的核心环节,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仪器自助使用的效果,同时,技术培训也是清华大学对学生培养非常重要的课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开发和挖掘大型仪器的功能,使仪器更好地服务于科研.特别在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方法不断升级改进,公共平台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共享仪器平台技术人员除了积极参加相关仪器公司来校进行的专题技术培训外,还积极参与依托平台开设的大型仪器实验课程,到生命学科相关实验室交流学习.同时,平台还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项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3.4管理系统

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全日制开放的平台,即全年不分节假日24小时向用户开放.实施仪器设备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查询和预约,是实现全面、全时开放的关键.

(1)设备管理系统.共享仪器平台的网络预约管理系统包括配置查询、使用预约、使用反馈、使用记录、状态记录、培训授权等几个模块.通过预约系统实现了网上查询、在线预约、实时监控、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对仪器设备使用的动态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满足了共享仪器平台的管理需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2)人员管理系统.共享仪器平台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系统,只有获得了独立上机资质能够独立操作的用户,才能获得非工作时间进出平台实验室的门禁权限;未获得独立上机操作资格者,只能在工作时间,在平台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仪器.共享仪器平台采用指纹录入的方式为用户开通门禁权限,个人专用,不支持多人共享.每学期管理员会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清理门禁权限,及时解除离校学生或独立上机资格失效用户的权限,保证了实验室安全和公共仪器的稳定运行.

3.5收费标准

共享仪器平台只有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属于收费仪器.在充分调研同类设备在校内外的收费水平的基础上,平台主要依据设备的性能、用途、耗材、上机时间、人工费用及相关间接成本等因素提出建议收费标准,经平台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后,报学校收费审核小组审定和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大型公用设备对所有校内用户实行价格优惠,生命学科用户享有优先使用权.小型共享仪器对生命学科用户免费,对其他用户根据仪器不同收取少许费用,满足了生命学科及相关学科用户常规实验的需求.所有仪器对校内安排的培训和教学用机时一律免费开放使用.共享仪器平台收费统一管理,非盈利,以收支基本平衡为原则.服务收入主要用于日常运行开支,支付零配件及维修费、水电费及房屋使用费、耗材、培训、差旅、办公、相关人员的薪酬及奖励等.大型公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由生命中心按照年度预算资助.

3.6规章制度

共享仪器平台建立了一系列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平台开放服务管理规定”“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平台预约管理和违约处理规定”“平台收费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有效改善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状况和实验室环境,完善了实验室安全措施,使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使用效益,为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和保障.

4结语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启动,高校中大型仪器资产数量和总价值越来越高,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迎接挑战,力争建设出世界一流的仪器共享平台.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切实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功能与效益,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2015.

[2]潘勋,师亚敏,常在,等.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7):1G4.

[3]师亚敏,潘勋.公共科研平台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233G235.

[4]潘勋,师亚敏,常在,等.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208G211.

[5]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5):146G149.

[6]陈丽洁,丰佳雯,郑蒙雨,等.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共享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35G37.

[7]邹鑫.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2G23.

[8]孙燕,任涛,王卫东.生物学“功能性实验仪器平台”建设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4):143G145.

[9]付强,王志强,朱平川.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75G177.

[10]鲁伟,李莉,胡颖.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共享[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58G160.

[11]毕卫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58G261.

第3篇: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创新型实验室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87

Abstract Innovativ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its ow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this paper from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major carriers (real laboratory, laboratory culture and teachers and two internal driving force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a hand on how to build the strong character of safety engineering laboratory has explored and thought.

Key words safety project; innovative laboratory; 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两个一流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国家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实验室在高校与学科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教学、科研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地,同时也是实践践行的主要平台。笔者通过对国内著名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调研,结合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实验室发展现状,对创新型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展开探索和思考。

1 安全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必要性

1.1 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安全工程本身是一个多大跨度学科交叉的工程性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等领域,同时它也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以核安全和建筑安全为主要培养方向,①②而核安全和建筑安全更是一个注重实践,直接涉及大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专业。这势必要求安全工程专业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很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构建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成为当务之急。

1.2 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社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实验室的地位由传统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对知识创新,成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重基础、重实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现今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在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安全工程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

安全工程系有环境风洞实验室、核与辐射安全实验室、建筑安全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200余万元,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常规性的本科实验教学,但实验室在综合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建设上仍存在着不足。实验室存在着实验室功能部分重复、仪器设备先进性不够、仪器设备效益低等问题,通过创新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实现实验室的合理规划和实验室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培养和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效益。鼓励教师科研反哺实验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实现实验室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将实验室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2 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环节

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涵有五大环节:实验室实体建设、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实验室实体(即实验室场地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文化(即实验室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和教师队伍是实验室的三大主要载体(如图1),这三者直接决定着实验室的性质、特点和水平。实验教学和创新团队是实验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验教学和创新团队活动的开展势必需要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制度、精神文化和实验教师等条件的支撑,同时实验教学的提高和创新团队的发展也会促进它们的发展。这五者间的良性互动为创新型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

3 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三大载体建设

3.1 实验室实体建设

实验室实体主要包括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它是实验室最为具体的载体,是实验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条件。③

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具有鲜明专业方向特色的创新型实验室,集中有限资源确保在优势专业方向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南华大学安全专业围绕核与建筑专业特色设,建立了核与辐射安全、建筑安全、电气安全、起重与机械安全、安全人机和安全检测与职业卫生等实验室。推进跨学科综合先进实验室建设,联合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建立了环境风洞实验室,在学科碰撞交融中获得了新的研究视角。

高新仪器设备比重和完备的仪器设备台套数是创新实验教学和创新科研活动能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衡量室实验室先进程度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将科研与创新精神带进实验课堂。土水特征参数测定及污染物迁移模拟实验台、细颗粒物净化性能测试平台和张力试验台等一系列教师自制仪器设备的使用,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2 实验室文化建设

实验室文化建设包括实验室制度文化建设和实验室精神文化建设。实验室制度是实验室运行的保障,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所在。

(1)实验室制度建设。完备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有序开展的保证,明确实验教师职责,落实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借用制度,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借用制度》等制度文件,精密、大型仪器实施专人负责制度,并及时在南华大学精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登记共享。

(2)务实、创新的实验室精神文化建设。实验室精神文化代表着实验室愿景、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合理的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实验室成熟的标志。务实、创新是安全工作人员所必需的内在品质,以“务实、创新”为实验室文化核心,通过实验课、课外实验、创新比赛等实验实践不断践行实验室文化,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同时让实验室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

3.3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室教师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改革的主要承担人,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双师型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实验室的关键所在。

(1)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师在高校大多被定位为教辅人员,主要从事实验室、设备及运维等管理工作,对教研的要求不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通过不同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实验教师去211、985高校考察学习先进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经验,派遣实验室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掌握前沿知识,鼓励攻读更高学位充实提高自己。

(2)教师队伍结构建设。现实验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中年教师断层;在学历结构呈现学历层次偏低,最高学历为硕士;在职称结构呈现结构不合理,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学识结构呈现失衡,实验教师均主要从事与采矿和环境有关的研究方向。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应注重实验教师的老中青搭配,加强中年教师的培养,根据科学选拔优秀硕士充实实验教学队伍,采取相关政策引进优秀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

(3)“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实验教师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1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创新性安全工程实验室是为企业、社会培养急需且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建筑安全或核安全专业知识,较高的实验实践能力,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社会需求、市场期待有效的链接。实验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这要求实验教师善教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4 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与发展驱动力建设

4.1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加强特色专业实验教学建设。安全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多的新兴专业,具有宽口径、轻专业的特点,通过多方调研结合南华大学办学特色,兼顾市场需求,确定了核安全和建筑安全两个培养方向。围绕这两个方向建立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共开设课程实验21门,共计144个学时,包括9门学科基础课和10门专业课。

(2)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结合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教学,增加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比重,引入自主实验。通过多层次的实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自主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核与辐射安全”、“核通风与空气净化”、“建筑安全工程”、“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等8门课程开设有业综合、设计性实验9个,“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进行了自主性实验探索。

(3)将科研引入本科教学。通过将科研直接引入本科实验教学课堂和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师通过对自有科研课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科研的过程及当前领域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师生共建科研创新团队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再以科研项目、科研竞赛、科技创新申报为突破点,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我院在核安全和建筑安全上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团队的动态稳定性建设。学生面临着毕业问题,团队新老成员的交替是团队的一种常态,而科研项目具有工作量大、周期长等特点,维持团队动态稳定性是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团队每年定期招募新成员,根据新人特点安排老成员进行指导,使其能迅速融入科研团队。

(2)教师的科研带动创新团队的发展。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与科研项目积极展开座谈和讲座,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团队,要求学生参与自身课题研究或自主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及发表。

5 结束语

一流实验室是建设一流专业学科的必要条件,创新型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安全工程专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实验室通过完善实验室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建设建筑与核特色安全专业、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等途径在实验室软、硬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注释

① 叶勇军,李向阳,蒋复量,王淑云.核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52-54.

第4篇: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双一流”建设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研究生群体作为目标对象,以“学术为本”和“育人为本”为准则,从思想引领、培养学术精神和自我管理、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实践策略和作用。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推进国内高校及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该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争取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川大校长谢和平认为一流大学需要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认为,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研究生群体和培养过程的特点才能更有效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前期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研究生群体中进行了调研,得出相关数据和特点,并总结了以下经验启示。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重在思想引领,坚定理想。

从教育活动的类型来看,研究生接受度最高的是校园文化类活动。如何让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成为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当代研究生以90后居多,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实验室”。在提到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这样的话题时,远远不如一份实习、一场网络游戏有吸引力,这是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需要使用一些策略来克服这些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类似传播学中传播主体把传播内容传给传播客体的一个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对象的心理、利益诉求及其性格特征会对其接受信息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从教育学和调查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90后到95后的大学生有一些共性特点:他们认为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面子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他们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不是强行地灌输;应该是饶有兴致地讲故事,不是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说教。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巧妙融入思想引领的内涵,选取爱国荣校、航空报国等主题,配以新媒体、音乐、微电影、舞台剧、舞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形式,创作和开发文化产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让学生有信念、有信仰、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它重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就像是一直无形的手,在推动,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研究生需要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研究生的培养角度,近70%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氛围”是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营造学术氛围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术氛围的灵魂和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作为大学生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应,是评价研究生思想、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水平的标志。学术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术精神体现为专注于本学科的具体遵循,而广义的学术精神应该有两种,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的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诚实、自由、创新、献身精神”,其中诚实、献身精神即可理解为人文精神,而自由、创新可理解为科学精神。诚实可以理解为坚定自己的理念,追寻理想的指引,杜绝弄虚作假。自由即具有独立的人格,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指学生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书本,技术,应该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献身精神可以理解为学生不应关注一己之利,不应沉迷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学生应该把学术精神看成是自己的追求,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着力于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懂得求真。作为一名研究生,做学问搞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和工具等运用的表层上面,应懂得科学之科学,学会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而教育管理的职责是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科学精神形成和培植的土壤,同时,让最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这个土壤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养分,自由生长,形成森林。高校应多开展大师名家进校园进课堂、学术沙龙、主题论坛等形式,引领研究生探讨科学的终极原理和追求,明确科学研究的最初目的。

另一方面,应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向上的精神,核心意义是教育人坚持理性,追求理想的人格、理想世界和自身的完善,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追溯到大学的本源,古希腊人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育、美育、智力和体育等全方位发展的合格公民,古希腊的诸多学者,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哲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学园,就是大学的前身,可见他们是很有远见的。从那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高校应开展读书交流会、思辨会、诗会、演讲等文化活动,回归大学的本源,为学生创造人文精神呼吸和翱翔的天空,让学生有信念和信仰,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充盈、热爱生活的人。

三、研究生培养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从研究生的管理方式来看,75%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最有效。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中国文化中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当今教育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教育管理中,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普遍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选择的能力,应当给予学生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们为自己的成长、发展负责任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培养的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内在动力,为了学习生涯阶段的自己负责,更是为了持续一生的生涯发展负责,为了学习负责,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负责,既有长远眼光,又有天下情怀,是理想境界。具体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研究生群体相比本科生,心智相对成熟,自治自立能力强。高校应打造以硕博士生纵向交流的小微平台,博士生提升自己的同时带动硕士生,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体现传帮带的作用,激发学生发展自觉,营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该发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一个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多元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生会应该发挥自己群众性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活动。

四、做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关于对导师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83%的研究生最看重的是导师的师德典范。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协助导师开展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任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同样需要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服务导师与学生,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对于研究生来说,与导师的相处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学习生活模式,面对就业的焦虑、课题的压力、师生矛盾也时常出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启示

总之,鉴于研究生群体较为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的特点,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术为本”引领研究生教育管理,明确学术科研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学术为本”,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力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育人为本”,凝聚研究生教育管理合力,让研究生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提供有效支持和可靠保证。

 

第2篇:浅议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工作思路

研究生管理工作是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制度不灵活、执行难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作者: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国研究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要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效果和培养质量,必须首先要深刻剖析当前我国研究生管理现状,牢牢抓住现阶段研究生特点和本质,逐渐探索出一条全面、多维度、有重点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一、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现状

1、管理难度大

当代研究生生源普遍多样化,结构组成复杂且年龄跨度大,致使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对较难。此外,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不强烈,缺乏凝聚力,给研究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2、制度不灵活

不同学科在学科属性、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培养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各有针对性,然而在制定重大决策前,缺乏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较少听取广大教师和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导致管理制度及决策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对研究生的实际管理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ll]。

3、制度执行难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定,各高校也相应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及日常管理进行规定和约束。然而在实际执行层面,有些规定形同虚设。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研究生管理制度执行较难l2l。

二、创新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思路

2.1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已有不少高校使用了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各层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如学院研究生部、校研究生院等部门对掌握研究生各项基本信息、成绩一目了然。借助信息化这一平台,可以从招生录取、日常管理、教学培养、社会实践、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不仅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2.2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研究生管理者在整个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维系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管理者,首先要热爱研究生工作,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各项政策,并着力培养研究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优秀青年。其次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工作职责。研究生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进取心,敢于不断挑战和迎接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最后要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应定期开展研究生管理人员讲座、培训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使研究生管理者通过学习逐渐积累专业知识、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工作能力,并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断运用到实际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研究生管理者应当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努力为研究生的学业生涯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H。此外,高校相关人事部门也应从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估、薪酬水平、奖惩措施等方面入手,不断吸纳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强专业能力的研究生管理人才。

2.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业期间有着重要的育人责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在学术上对研究生给予指导,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相关文献查找与阅读、开题报告到论文中期考核及论文毕业答辩等环节,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学术造诣都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及学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研究生导师的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都对研究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以“立德树人”工程为契机,增进与研究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塑造研究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格。研究生导师、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及研究生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间相互协调配合,保证各部分功能的最大发挥,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2.4完善研究生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定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进行评估考核,对于全面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各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之间评估体系的区分度不高,针对招生质量、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位论文质量、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缺乏严格把关。应建立健全一整套有针对意义的评估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考核工作。评估考核过程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评估结果细分为几个等级并及时向各培养单位反馈。针对不同考核结果采取不同的整顿或改进措施,待下一次评估时,要针对上一次评估中有待改进的环节重点考核。应建立相应的网站,将评估方案、各培养单位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全部公示在网站上,接收全社会的监督。

2.5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中

第5篇: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价值;政府决策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7-0101-07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提出的14个无部属高校省份将各重点支持建一所高校,还是提出的部分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归根到底,都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何谓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在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时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决策,这些都有待于深入探究。特别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数”问题,其复杂性远超人们的预期想象。因此,研究上述问题在理论上十分必要,在实践中也很有现实意义。

一、认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及其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在管理学中,一般被解释为: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终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其内涵包含两层:一是指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一是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发展,指事物的变化,具有连续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既包括向好的方面变化,也包括向不好的方面变化。基于协调和发展的各自定义,协调发展可理解为:正确处理和调整本系统与其他系统,以及本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使系统朝理想状态变化。

基于上述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是:其一,构成教育发展总体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均衡和一致;其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教育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良性状态[1]。简言之,就是教育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外部协调发展,共有两个层次。在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能较好地分层次讨论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有的则不作区分,笼统来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定义中,笔者认为还缺少一层内涵,即教育内部协调与教育外部协调这两个层次间的协调发展。至今这一点还未引起学界重视。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数”概念,应分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二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

(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从大学发展史看,最初一段时期大学处于社会边缘,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直至德国柏林大学出现后,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国家)才初见端倪。德法战争中,德国的胜利被归功于德国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学对国家崛起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令世界瞩目。此时,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已成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论断,由此形成高等教育政治论。纳伊曼指出,“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地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成为群众性的教育。而在明天,它才能成为普及的教育”[2] 177。具体到某个区域,如果该地的高等教育没有服务于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为当地人谋福祉,那么,高等教育就丧失存在的价值,就得不到外部资源支持而陷入发展困境。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而不能遗世独立。

第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论认为,系统组成部分的协调,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视角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不协调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管理学所说的“短板现象”。即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容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并非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而某些欠发达的高等教育区域正是所谓的“短板”,不补齐这一短板必然损害高等教育整体系统的功能。因此,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协调发展。通常来说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实力,不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某个省、某个市的高等教育水平,而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管辖下各个地方高等教育集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综合实力。譬如,我们常说美国是高等教育强国,不是说因为美国有哈佛、耶鲁等一流大学而强,而是说该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综合实力强。

第三,高等教育外部协调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之本。潘懋元先生指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两条关系规律的关系是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通过内部关系规律而实现。借助方法论意义,在处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两种关系时,应有这样的认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在不同区域协调基础上,唯有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整体实力提升,服务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才是最优化,否则,就会畸重畸轻;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必须落脚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否则,就是就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发展,如此自说自话,必然使得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失去立足之根。有鉴于此,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并健康的。

二、明确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冲突:效率与公平之争

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必须统一进行。然而从深层次看,两个层次的协调十分困难,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然面临艰难选择,因为这两个层次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的追求或期盼,即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追求。就价值取向而言,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追求效率,而内部协调发展却追求公平。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效率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是否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相适应;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区域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否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否有效转化服务于区域需要;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和思想引领方面是否为区域社会做出贡献等等。简言之,就是高等教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否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能否从“适应”转变为“引领”区域社会的发展。如果这些方面都能适应、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那么,就可以认定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协调发展的;反之,则认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不相协调的。

在上述若干方面,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规格是否满足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要一般被视为最主要的方面。因为,这是高等教育(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就此,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充分、适用、多样、优秀的人才,并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1]。基于这一点,人们通常会把毕业生就业率等教育的“输出”性指标看作为主要的监测指标[3] 198。就此可看出,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这一问题上,人们很大程度上持“效率”的价值取向,讲究投入与产出。

在实践中,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高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时,用的是“效率”标准,并通过政策、经济工具等来落实。如在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中,哪所高校的项目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哪所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上能有更大“产出”,则那所高校就会得到建设项目立项。政府为高校设计的其他评优评奖项目,一般也是如此。之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靠拢’,可以说是大学在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而且这是大学在信息时代面对社会现实必须秉持的理性态度”[4]。就这种设计而言,哪些高校服务社会经济越有效率,就证明该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得更好,就可能获得资源。从国家视角看,也是如此。某个区域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产出”越可观,其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就更好,获得的资源也就最可观。

不仅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用的是“效率”标准,而且所有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大学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捐款、各类合作也是基于这一标准。譬如现实中,一些企业家、校友就是凭借大学排名来决定对大学进行捐赠和资助的额度,一些企业和公司也是片面通过大学排名了解大学的科技实力进而来选择合作对象,一些银行、基金会通过大学排名来决定借贷和捐赠的额度。那些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往往意味着越能产生效率,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越好,结果,它们越能受到青睐。反之,则少有人问津。

由上可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效率。

(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

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从类型上看,有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从高校性质看,有公办、民办、公私混办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3)从教育形式看,有高等职前学历教育与高等职后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4)从区域看,有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某个特定区域下各子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5)其他形式,如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等。

就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来说,判断协调的标准一般指各种要素的结构和比例。有研究者指出,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或各级教育升学率的合理性往往被看作是主要指标。另外,教育投入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分布也被认为是监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的一类。就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而言,在国家层面,涉及东部、西部、中部高等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的协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配。近几年社会上有学者提出的985、211高校的区域布局[5]、高等教育中央财政的区域分配等问题实则就是议论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其价值核心就是公平。在省域层面,涉及各个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以及省级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分配。综合来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在发展资源获取、发展实力方面的协调发展,目的是缩小不同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和实力的差距,其核心价值为公平。

在现实操作中,政府对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基于“公平”标准来考量。如,每年全国高考名额的省际调配就是坚持公平价值。具有相对丰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输出高考名额,使西部地区有更多的学子能到中东部优质高校就读。再如,国家在2012年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就是协调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主要是通过投放专项资金,出台实施一系列工程或项目,重点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使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的是公平价值导向。

(三)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之冲突:效率与公平的对立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层次存在不同的价值追求,当它们同时进入政府决策视野时,价值冲突不可避免。冲突的焦聚点便是资源分配。也就是说,政府在资源分配和发展决策时,究竟是要支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

效率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多,则价值越大。而那些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地区,理所当然应得到更多的资源。如此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再说,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经费总量减少的时期,更要讲绩效,更应让那些发展潜力好、水平高的区域高等教育先发展,起到标杆作用,带动落后区域共同发展。而不能始终打着公平的旗号来分配资源,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学所揭示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公平论认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一味讲效率,否则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所以必须正视因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现象,采取有效策略缩小差距,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要保持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才能达到优化。

现实中,这两种观点都客观存在。而政府采取的策略,犹如一座摇摆的钟,有时偏向效率论者,即优先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时偏向公平论者,即优先解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正确地选择,就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决策。

三、探索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理性决策

对于政府而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确定的,即要求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肯定需要的。但究竟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先,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后则是不确定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理性认识、科学决策。

(一)把“两点论”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存在影响事物发展的次要矛盾。在推动事物发展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也要研究次要矛盾,二者不可偏颇。这就是两点论。与此相对,也存在着一点论。一点论与两点论相反,只看到影响事物发展的一种矛盾,而忽视影响事物发展的另一种矛盾,当然是片面的。立足于两点论,政府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上应依实际情况来判断:究竟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的适应性问题,还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性问题?在分析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后自然便能采取科学的决策。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是恒久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可转变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转变为主要矛盾。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层次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在另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已由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忌讳一以沿袭,用静止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三)统筹兼顾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矛盾”

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时要注意统筹兼顾。即在处理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兼顾次要矛盾。例如2015年我国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就是一个统筹兼顾的例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现实上看,只能是面向少数大学,只能是支持少数几所大学。在此过程中,政府同时应鼓励建设一流学科,这一点却是面向大部分大学。因此,就整体而言,所有高校都覆盖在该方案之中。因此在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可以由此例得到启示:抓住推动某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兼顾另一层次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如此才会使两个层面的协调都得到发展。

(四)用复杂论思维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在现实中十分复杂。在理论上,我们讲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应与区域社会的需要相适应,这里有一个假设,即在排除区域外人才流入本地区的前提下来谈此事,而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区域间流动已成为不可违背的事实。所以现实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远非想象那么简单。类似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也存在同样问题。当涉及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两个层面问题时,则更加复杂。例如每年流入本区域的人才数量难以估计,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也非完全可控,此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数量以适应产业需要并保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是一个棘手的协调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复杂论来处理。而复杂论的观点是指要将问题放在问题产生的背景中来考虑,而不可脱离背景抽象处理问题,最终,再综合判断、全盘考虑,于两害相权间取其轻,两利相权间取其重。因此,所谓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诸如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多少,后果是什么;不同区域分配多少资源,结果会怎样等等。如此在确定各种影响得失后,最后做出最优决策。

四、结语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都有各自的价值指向。当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一起进入政府的决策时,情况就变得十分复杂。对此,在理论上,政府要坚持 “两点论”“发展论”“兼顾论”“复杂论”的方法和思维;在实践上,则要用理论作指导,针对各种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做出合理决策。唯有如此,高等教育区域协调才能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桑锦龙.教育协调发展内涵初探[J].教育学报,2010,(4).

[2]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 华,严南德,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