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镇水管站;三农;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246-02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富民强县、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互助县各级党委政府立足县情,紧紧抓住农村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松,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乡镇水管站,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乡镇水管站在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好与否,直接关系着今后加快互助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和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1互助县乡镇水管站在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部分乡(镇)水管站条件差,尤其是办公、住宿、交通等条件很差,且人员少,开展服务三农工作顾此失彼,亟待改善。二是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快速、稳步推进。三是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资金缺口大,解决三农问题单靠收取的水费难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及时维修与养护,影响着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造成了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四是由于乡(镇)站人员属双重领导,全县多数乡镇水管站中至少有1名水利职工常年担任乡政府安排驻村工作,使得人员本来已经非常紧缺的水利管理人员更加紧张,严重影响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是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中“两工”的取消,部分地区村社管理趋于瘫痪,灌溉时无人巡渠,维修时无人派工,由村社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无人管护,导致工程设施的偷盗案件逐年上升,水毁工程频繁发生,维修、抢修资金明显加大,使互助县的县、乡两级管理的难度加大,任务加重,供水的保证率随之下降,虽然有“一事一议”的措施,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对策
2.1确立乡级水管站的性质与职能
乡级水管站目前在分工范围内担负着水利管理、水行政事务、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乡村供水、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职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1-2]。水管站开展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尤其当今水利工程建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水利专业性要求不断增强,在乡级水事务管理工作中需建设一支会管理、懂科技、专业性较强的队伍。乡镇水管站作为县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和乡镇政府的水事务管理单位,其在整个乡级水事务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乡级水管站的许多公益性工作,很难由其他单位机构或组织替代。特别根据互助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乡镇水利管理部门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和管理职能,可能会造成水利工程管理力量的削弱,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整个水利事业中的重要性失衡,从而影响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明确乡级水管站的管理性质和职能,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2.2理顺渠道,保障乡级水管单位经费
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的制约,全县水利工程分布零散,点多、面广,给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加上管理人员少,管理经费、工程维护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工程运行不畅、效益发挥不佳等。因此,应将水管单位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适量增加编制。在财政支付政策上给予倾斜,除在职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外,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经费应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应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2.3建立水利管理工作法制化体系
由于乡镇水管站执法程度不一样,水利管理的法制化体系尚未形成。今后,人大、政府管理部门应从水利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以现行水法为依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用水单位和公民规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用水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开展水资源与灌溉用水收费等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水管工作早日走上法制化轨道。
2.4大胆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大胆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包则包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把调拨机制引入到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促进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有效解决农民种“责任田”与用“大锅水”的矛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3]。
2.5深入开展水费计收改革
针对目前水费标准低、征收难度大的实际,在遵循补偿成本、节约用水、微利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制定水价。在核实的同时,对乡(镇)水管职工实行“三包三挂钩”,即包水利灌溉、包水费征收、包工程维护管理;并将任务完成好坏与工作岗位、工资及补贴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水管站领导实行层层分片包干制,与乡(镇)水管站职工同甘共苦,及时协调处理收费中的各类矛盾,为水费的收缴工作扫清障碍。同时转变观念,制定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搞好优质服务,确保农田适时灌溉。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水费计收水平。
2.6开展多种经营,补充经费来源
目前乡(镇)水管站有限的水费根本无法解决工程维修、改善办公条件、职工福利等所需资金。因此,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是乡(镇)水管站解决经费困难的一种好办法。但目前乡镇站开展综合经营还缺少政策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如让乡镇水管站利用库、渠水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开发水能资源,采取集资、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开发水资源,发展水电产业,推进小水电代燃料亮点工程建设。还可利用水土资源和设备场地优势发展养殖业、中药材种植、旅游开发及服务业等。通过多种经营,不断壮大及促进水管事业的快速发展。
2.7加强队伍建设
乡级水管站的工作面对农民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行业形象[4]。因此,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使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提高职工素质。乡级站职工不仅要有水事务管理的能力,而且还要有维修管护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的专业能力。因此,水务部门在合理选配乡级水管工作人员的同时,应不定期、分类型地培训乡镇水管人员,以提高其综合能力。三是配备能力强的乡级水管站负责人。一个乡镇的水利工作能不能搞好,领导者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应配强配好乡级水管站领导,为不断开拓新的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3结语
总之,根据当前互助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乡镇水管站对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水利工程持续发挥效益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认真分析,深入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经营机制,调动广大水管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4参考文献
[1] 贺永生,苏冠群.乡水管站建设的几点体会[J].地下水,1991,13(4):247-248.
[2] 肖昌平.浅谈乡镇水利管理站的改革[J].湖南水利水电,2008(6):90-91.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县委组织部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涉及到了文化修养、经济热点、个人健康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党性修养、职业女性的公务礼仪与行为规范、三农问题与对策、当前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听了有关教授和领导的授课受益颇深。下面我将就这三天来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自勉。
在文化、党性的修养方面,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党性的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同时作为党员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这也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在公务礼仪和行为规范方面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在与人交往和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细节。另外在健康知识讲座中也丰富了自身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
在**教授讲解的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让我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教授讲到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安康的经济或者说是发展我县的经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农民分散性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转化为有规模的产业化生产(资本化化生产)。就是单单这句总结性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要有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
首先要有新方向、新目标。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实力增强上来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突出抓好蚕桑畜牧和招商引资等。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渠道由少到多、专业化生产规模由小到大,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这样的方向、目标,实施新的发展思路就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
其次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文明去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农业富余劳动力挤占着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地下,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果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减少了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就能转移到城市,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招商引资就是一条不错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它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更多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开发对策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问题。2004年、2005年国务院1号文件先后两次将“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旅游局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发展趋势正浓的乡村旅游业,因具有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突破口、助推剂和旅游扶贫的“试金石”。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西部省会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步发展。通常认为,乡村旅游可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前者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当时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而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区别与传统乡村旅游的新型的旅游模式,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旅游者在旅游时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目前,我国发展的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是指现代乡村旅游,即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俗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从目前情况分析,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正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分析
从供给方面看,近年来由于我国乡村旅游接待进入的门槛低、机会成本小、短期效应显著,在市场的催生下,农村居民积极响应,使得乡村旅游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规模急剧扩大,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各地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并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如现在起步较快、发展比较好的一是以成都“农家乐”模式,主要依托乡村旅游的代表,类似的还有北京的民俗村;二是贵州的“村寨游”模式,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开发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这种旅游产品文化的特性非常突出,此外还有山西晋中的“社火节”等。在一些边疆地区,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一些感受极微弱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一些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辐射下的郊区,如东南沿海地带,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除此,还出现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和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从现阶段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呈现总体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的特点,但由于我国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对外宣传力度偏弱,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尚难纳入计划,环境意识淡薄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存,旅游开发主体法治意识淡薄,本位利益恶性竞争,整体开发呈现重复建设等现象。此外,还存在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知名度不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使得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仍然围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和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三、乡村旅游在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及助推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突破口,发展中可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精密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改造农村和使农民足不出户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还可使乡村旅游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样板,成为落实“五个统筹”的最佳载体,形成特殊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减城乡差距,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1.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须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乡村旅游可以看作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敲门石,乡村旅游是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依托的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田园风光,这些资源的发展主要由当地农民参与开发和管理。农民作为经营者和劳动者二位一体,劳动力与土地、资本相结合投入自主经营,是创造财富后的直接受益者,近几年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就是最好的事例;另外,发展乡村旅游,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从当地旅游业中受益,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和旅游经济新突破的必需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有助于地区经济机构的调整,第一,可促进以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第二,可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第三,可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第四,可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单从经济效益方面讲,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促进社会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取向,成为山老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文化吸引力,推进建农村竞争力新突破的必需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旅游产品的灵魂是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村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旅游在我国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毫无疑问,在当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是最为广泛的文化产业依托和载体,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能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目前,农村旅游市场在行业法规和市场运作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思想观念转变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因此,政府在法律法规和市场规范上的引导,宏观上的调控,将推动农村旅游经济沿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对策及程序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着诸多如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旅游产品单一趋同、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等问题,外来投资掠夺经营利润,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乡村旅游的开发思路一是要坚持“产业链本地化”,二是要坚持“经营者共生化”,利用本地资源包括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开发对策
(1)政府部门的主导力度还需加大。发展乡村旅游任务艰巨,需要改造、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当前,有条件的地方应把发展幸存旅游纳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把乡村旅游作为全新的增长点和扶持对象。
(2)在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市场的基础性配制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开发中应注重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避免开发上的重复,应注重提升区域竞争力。
(3)加大宣传力度,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多元化投资,注重吸收企业单位、农民个体合伙经营,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介入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
2.开发程序
(1)提高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认识,加强对资源的综合评价,根据社区利益拟议旅游开发项目,抢占制高点,确定乡村旅游的类型。
(2)由开发机构与社区居民双向沟通、确认影响项目因子的因素,进行社区咨询以获得支持;就目标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修订。
(3)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旅游的兴趣,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和农村居民在旅游产品方面的创造力。
(4)项目实施,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农家乡村风景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导,以专项旅游产品建设为支撑,突出“行、游、购”三要素,形成一批适应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5)做好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的服务,不仅要热情回答他们关于旅游方面问题,介绍相关旅游知识,而且还要设身处地,从游客角度出发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
五、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尚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各个方面并不成熟、完善,但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开发潜力。虽然我国乡村旅游业在日趋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必然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对此有理性的认识,乡村旅游一定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也必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万佰:旅游业拉动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旅游报,2005-11-16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若干问题;对策
一、存在问题
1.经济问题
小城镇产业往往是利用地方资源有时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大多是层次低,技术含量少的行业。整个城镇一般都是同类同行业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与其配套的工业生产很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生产链条短,环节少,仍呈现出典型的“原字号”,“农字号”特征,其产业结构完全是刚性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企业家办企业的目标狭隘,传统观念偏重,缺乏进去精神和风险意识。绝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一种家族式,甚至是一种家庭作坊式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下,学习和创新能力差,企业缺乏竞争力。
2.环境问题
建设优秀的小城镇环境的关键,在于使经济发展与创造城镇特色环境相得益彰。我国有些小城镇历史悠久,长期的历史沉淀使其文化形态和自然景观各具特色。但目前,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形成的“重经济、轻环境”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恶化、特色环境的破坏。这其中,工业生产是影响小城镇环境的重要因素,工业能为小城镇带来巨大产值,但同时,由于下城镇中的工业生产效率低,且现代化水平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费,直接而深层次影响到周围环境的建设。
3.土地利用问题
以东部小城镇为例,东部小城镇工业区的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先是在一些镇做试点,然后逐步推开,目的在于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格局。现在工业区以成星火燎原之势。从目前看来,工业区存在着不顾资源条件,盲目扩张,企业盲目圈地的问题。如某镇建设的皮毛加工区面积达到2.4平方千米。另外一个镇规划的工业区面积仅达到7.36平方千米,还有一个镇规划了两个工业区(特色工业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和一个高档住宅休闲中心,其规划面积已达到22平方千米,占到全镇土地面积的百分之58.1,其中占用基本农田达到1万亩。企业占地偏大,少则是几十亩,多则上百亩。更为严重的是政府为了留住一些企业家,就要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包括企业选址用地规模以及土地平整性等。
4.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发展失衡和三农问题是发展小城镇建设的“瓶颈”。自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缩小城乡差别,宏观调控协调城乡发展。但迄今为止,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非常缓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三农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及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小城镇建设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5.管理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缺乏多方位的保障体系,居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也严重抑制了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积极性,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隔绝体制和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仍然依靠僵化的户籍制度来限制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已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镇用地制度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也急需改革。
二、对策
1.针对经济问题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如资金、人才短缺、设备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必要的设施难以自主供给等。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聚集、小产品大市场为主要特点,其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区位效应和结构效应恰恰弥补中小城镇的自身劣势,为中小企业的创立成长提供适宜的位置和良好的空间。
2.针对环境问题
首先,对于污染资源环境下大力度给予的治理和改善,并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区:其次,对于工业区的景观加大监控管理、加大厂区的美化、绿化措施:第三,对于小城镇的独特的自然山水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应在道路、绿化、建筑有机合理的布局中给予充分考虑和体现,在适应现代的生活的需要的同时,通过对山水环境的适度改造和利用,挖掘自然的价值,创造出更为宜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镇特色的景观环境。
做好小城镇的环境问题,应按照小城镇自身的特点,做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其中主要有:道路交通规划、给水排水规划、供热工程规划、供热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减灾规划、观光旅游规划等。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既要严格遵守各部门专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还要妥善处理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的相关问题。
3.解决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解决土地里红不合理的问题,首先要指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土地规划的综合调空作用,加强对规划的执法监督,建立公众监督机制。通过执法监督建设活动中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是纠正地方政府和城乡规划部门随意修改经批准的城乡规划行为,必须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严格特别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必须使土地利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针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给农民问题,上级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有必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尽量解决农民的住房和就业问题。
4.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
首先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所导致的城市内工业仓储用地纷纷占用城乡接壤地,避免城市中心用地不断扩张。其次改善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布局分散局面,从而减少非农业建设用地被大量征用的情况。从而有效保证农民的利益,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前提。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快城镇化速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并且使农业实现规模经营,从而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及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从而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因此,要正确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就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做好五个“统筹”,增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长期和谐相处的社会。
5.管理与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领导,建设小城镇,既需要社会各方面携手联动,更应该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各级领导应把小城镇建设当作一件大事纳入日程,并及时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再者就是应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根据城镇的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类型赋予小城镇必要的经济和管理权限,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应及时设市,并相应地调整行政区域。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一、“三农”问题现状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而言,其现状如下: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远低于我国GDP的增长率和人均GDP的增长率。
(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上。1997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47倍,而2005年却达到了3.22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9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0.548和0.545,二者相差不大,但到了2005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455和0.367。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呈现较大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尤其突出。正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使得很多农民基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很难增加个人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生活水平。
(四)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难以启动。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要慢,因而农民的消费水平也远比城镇居民低。我国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2.5%下降到2005年的10.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农民消费不足是工业品大量过剩的重要原因。农村市场由于农民购买力不足,造成整个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农村经济的严重滞后。
二、目前策略存在的不足
“三农”问题现状的概述基本上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但怎么解决“三农”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和谐新农村。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需要私有资本的介入,作为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资本的逐利性将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三农”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导致本来就属于弱势产业的农业在利润上得不到较好的实现和回报。而这对于想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来说,要其投入到连平均利润都难以实现的农业中,本身就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如果还要做到资本的连续投入,只有依靠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农民大国,将并不充裕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如此薄弱的农业中去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而且对于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还需要是持续和庞大的,这对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是无法做到的,至于能否保持持续投入和能否达到预期的投入效果更是一个未知数了。
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农民的数量减少,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由此可知,要使农民收入提高,就必须把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收入增长就完全取决于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业劳动力不变的条件下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而只会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还会由于产生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加剧它。
(二)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来源于农村。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如果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成为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成为城市的居民,这既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旦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的土地价值就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方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才会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至此,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已经基本饱和,而且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我国数目庞大的农民群体,想要城市完全接受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从农村城市化的角度来看,难度将会更大,因为农村本身基础就很差,经济落后,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也需要其他很多软件方面的支持,在目前的我国是很难做到的。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解决策略在理论或实际上都有明显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解决“三农”问题。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在当今中国,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更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快速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难题。但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它又是一种开放型区域经济。尽管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封闭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边界,打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第三,它是一种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区域经济。一般而言,县域经济是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的综合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较为完整的基本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兴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结构调整则应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经济发达县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经济发展的亮点,开辟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三)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企业的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主群体的发展,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优化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区和城镇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从县域经济的竞争态势来看,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努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柳欣,冯素杰.“三农”问题新论――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2]杜志雄,檀学文.改革以来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大地,2007.22.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土地流转 现实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24-01
前言
统分结合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交于农民经营,其所得归农民自己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大规模、集约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土地流转的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村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掌握着大量的土地经营权,小农经济的经营形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制造了困难。所以对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一方面可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致力于非农产业的开发,提升自我经济水平,为城市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将粗放型土地经营模式顺利转型提供了条件,农民通过转包、租赁、转让、互换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第一,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流转土地有利于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化。第二,土地经营权流转能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推进转移步伐,拉力是政治城市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在城市能基本稳定。推力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农村劳动力成本,共同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有利于金融服务向农村扩散。农民将土地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作为创业基金,如此作用下,将闲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
2.1 发展规律
农村土地流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一,当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时,将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规模。在实行土地流转时,双方并没有规范的协议,多是口头协议,较少的书面协议也不规范。第二,土地成片流转难,土地的机械化和集约化都离不开土地的成片经营,如果国家能出台新的政策,做出有利于双方的利益导向,才能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发展步伐。第三,土地流转不规范,承包户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应向政府农经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有利于统计,防止制作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较为落后,社会保障没有落实到农民手中,农民不敢随意转让土地,将土地作为养老立命的有效资源。
2.2 影响因素
第一,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没有具体的流转程序可供参考,在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得不到相关法律的支持,所以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还很落后,在农民眼里,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源,当没有了土地,农民的温饱问题将很难解决,如果国家不加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将会严重制约土地流转的进程。
2.3 中介组织
当市场上中介组织非常匮乏时,第一,土地流转呈现出盲目、随意的现象,第二,土地流转经营机制没有完全建立,难以双方的利益。当中介组织介入后,可以对经营企业的资质进行调查,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中介组织能有效的规范合同的签署程序,为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土地流转没有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策
第一,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管理,政府部门要主动做好对土地流转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服务工作,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同签署的程序,对合同的内容进行检查,做到合同条款完整,不出现遗漏。对经营户对土地的使用途径进行监督,防止将土地留作他用,妨害了农民的利益,要做到最大规模的消除纠纷。第二,提高流转土地效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政府要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对规模化经营进行技术性指导,推行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政策,要让经营户在政策中看到有利可图,这才能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第三,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动员农户入股,将农民的土地作为股份进行入股,农民可以年底分红,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第四,消除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加大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提出“土地换社保”政策,让农民能放心的对土地进行流转,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一份应有的作用。
4 讨论与建议
本文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展开的讨论,目前存在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建设较缓慢,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有效落实、中介组织缺乏等问题,所以建议规范流转流程,提高流转效益,创新流转组织程序,加大流转保障。加大生产规模,解决三农问题,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法学,2012,01:19-32.
[2]李跃.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4:26-28+110.
[3]邓超.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319-320+322.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不足 供给机制
一、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整体供给水平十分落后,不仅准公共品供给短缺,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纯公共品亦不能有效提供;不仅地方性公共品供给短缺,众多最基本的、外溢性很强的全国性公共品亦不能有效提供;不仅无法为村民提供基本的支持,满足村民基本需要的公共品亦不能有效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技术推广进程缓慢、农村环境恶化、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缺失、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趋于瓦解、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其差距不可谓不大,而若把公共品供给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会更大。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中国的广袤农村还处在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还主要体现在公共品投入产出率不高以及农民的满意程度不高。公共品投入产出率可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公共品的农民增收效果衡量,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历来不高,各级机构臃肿,行政成本高进而导致公共品的供给成本和负担较高;支农支出对缩减城乡差距效果不显著,农村公共品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公共支出对提高农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不大,近十年来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要比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低4个百分点左右。农民的满意程度不高主要在于公共品质量不高、公共设施利用率不高以及相当部分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同是义务教育,农村与城镇中小学在师资、设备、各类教学资源方面差距很大,义务教育仅在量上实现了供给,而在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新建了一些用于村民日常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的设施,而年幼或年长的村民对此兴致不高,正当壮年的劳动力又大多在外务工,因此设施闲置的现象很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将用于提供农村公共品的资金另作他用,修建豪华办公楼、增加公职人员编制等,农民并未享受到公共资源的好处。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导致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是当前政府和的焦点。对于发展滞后的农村、弱质行业的农业以及弱势群体的农民,政府无疑是主导其发展的主体。国内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1、农村公共品的自然属性
公共品由于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其需求与私人物品不同,在一定供给数量上市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等于享用该公共品的所有消费者边际支付意愿之和。另一方面,公共品虽然没有排他性,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去享用某一特定的公共品,当享用某一公共品所需的成本超过使用该公共品的收益时,消费者就会放弃使用该公共品,这些成本包括享用公共品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交通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共品具有地域性,农村的常住居民不会或者很少去使用城市的公共品,城市常住居民也不会或者很少去使用农村的公共品。城市居民居住集中,人口密度大,农村居民则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市居民对某一特定数量公共品的支付意愿之和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之和,很多情况下可能表现为城市对公共品的需求大,而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过小,甚至不足以满足市场最低需求。农村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带来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分散性,并且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边际成本高于城镇,边际收益低于城镇,加之需求难以达到最低市场规模的情况下,政府自然没有提供的动力,而更愿意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投放于城镇地区。
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在政策上往往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农业方面投入不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未能充分体现。1998年到2006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绝对量由1154.76亿元增加到了3172.97亿元,但这一指标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0.69%下降到了7.85%,说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赶不上经济总体增长的速度。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大大低于其需求,“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投入资金的缺乏自然带来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足。财政资金的投入不仅在量上不足,在使用效率上也不高。据测算,在2.2%直接用于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中,关乎农民基本生存与基本生产的投入仅占13.8%。从地域性财政投入情况来看,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中涉农支出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6.44%、7.96%、10.7%,其中政府人员经费及个人福利性支出、公用行政经分支出和其他支出分别占各自涉农支出的79.9%、67.6%、55.7%,扣除上述三项,用于直接投入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分别为1.29%、2.57%、4.74%;直接用于生产农村公共产品中属于农民基本生产与基本生存需要的第一层次投入仅占23.2%、18.2%、7%,也就是用于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基本需求只占一般预算支出的0.3%、0.46%、0.3%(陈凤舟,2009)。
3、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供给主体责任不清
根据公共品理论,外部性较强的全国性公共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外部性局限于地区范围的地方性公共品应由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提供;纯公共品应由政府独家提供,混合性公共品可由政府与其他主体共同提供。因此从职能来看,地方与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品提供的主体。然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向中央政府集中,而事权向地方政府扩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拿钱少办事多,自然财政紧张,而基层政府在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收支更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在财政压力下,基层政府要么减少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要么通过征收制度外收入或举债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这将加重农民的负担并导致政府负债运行。而且,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还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的问题,一些本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全国性公共品,比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等,事实上却由乡级政府以及村级组织在负责。比如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中,中央财政、省地两级财政以及县级财政加总仅占22%,而乡村组织与农民自筹资金占到经费总额的78%;比如“村村通公路工程”,本应以国家和省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市与县)配套部分资金,而很多地方由于供给主体缺位,工程资金不到位,不得不按户数或人数向村民摊派。
4、村民需求表达和公共资源决策机制不完善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实现公共品最优供给的条件是消费者不隐瞒自己的偏好,并能将其转化为公共决策的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村民民主意识不强、村民自治体制不完善、农民的社会组织缺乏,需求表达渠道不畅、偏好显示困难。在尚不完备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村民也很难通过“以手投票”的公共选择机制和“以脚投票”的Tiebout理论来显示自己的真实偏好。基层政府对于农民公共品需求的漠视态度,加上层层向上传递汇总需求信息环节多、链条长、失真可能性大,村民的真实需求很难由公共品提供者获知。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供给的种类和数量不是市场决策的结果,而是政治决策的结果,不是基于农村社区的内部需求,而是来自社区外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农村公共品的实际受益人农民无法参与供给的决策过程,作为委托人的农民与作为人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比,不仅信息不对称,而且缺乏对其的监督与制约,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官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各种利己动机驱使下,行为目标与农民的目标可能相冲突,导致公共资源决策机制的偏差。
三、治理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农村公共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然是其供给的主体,农民对政府非常依赖。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稳步增加,中央也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重要议程,财力有限和财政的非农偏好已不能成为三农投入不足的理由,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该加大支农支出,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缩小农业与工商业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公共品供给资金运作的监督和管理,缩减行政费用、人员经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改革现行臃肿的机构体制,避免各个链条中的贪污、截留现象,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满足村民最迫切的需求,按照“先保障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先保障生存,后提供享受,先保障稳定,后促进发展的原则,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分阶段逐步进行”(林鹭航,2007)。
2、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
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以及公共品理论,我国目前应该实行中央、省、地方、基层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明确各具体项目供给主体及供给边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多元化供给方式,以政府行政方式供给为主的同时,引入公开招标、委托等市场方式以及村民自愿供给方式,打破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多元化筹资渠道,除了税收、预算外资金外,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弥补财政资金特别是基层财政资金的不足,增加整个农村公共品供给系统的活力。
3、全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
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该以农民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畅通表达渠道、拓展表达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偏好汇总机制,按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供给的优先次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让社区村民享有充分的话语权,通过投票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让大众参与农村公共品的决策,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的模式,实行“自下而上”的公共品决策机制,防止决策的指令化和政治化,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需求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为农民提供真正所需的公共品。赋予最了解实地情况的基层政府充分的决策权,并用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督。
4、精简基层机构,撤并乡镇政府
根据各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适度减少乡镇数量,扩大乡镇区划规模,精简机构,分流冗员,取消一些意义不大的附属机构,不仅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财政压力、提高运转速率,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规模经济。乡镇撤并后带来基层人、财、物等要素资源的节约和优化,改善农村政权“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将资源投入到有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社区规模的扩大可以减小农民获取公共品的成本,实现公共投资的规模效应,降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增加政府提供农村公共品的动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金融 市场现状 组织体系 完善
引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包括广义范畴改革与狭义范畴改革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引导,后者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呈现出单一不完善性。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等,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机构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单一属性。
第二,村镇银行筹资困难性显著。村镇银行大多设立于县城地区,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基本上也属于穷人的银行,受地区开放程度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村镇银行在筹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困境。加之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等相比,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其银行网点较少,不能有效吸引农民存储,导致其发展困境的出现。
第三,农村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其功能趋于弱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与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均呈现出减弱的发展趋势,另外农村金融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经济效益不佳[2],难以有效推动农村 市场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应重视双重四元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强调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与民间金融机构的组成,同时还需要重视证券、银行、保险与信托租赁四种金融业务组织的作用。
第一,按照股份制原则,改革现阶段中国农村信用社,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首先改革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方向,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与分析,在坚持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要充分符合地区发展特点。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来县联社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核算,并进行重新登记,设置股权、法人治理结构与基本管理形式[3]。再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信用社进行规范,国家需要采取有力的支持对策,以有效推动其深入发展。
第二,加强县级以下农业银行的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国家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其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其资金、网点与技术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可以发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农业银行通过占领大部分的农村市场而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强调农业银行的这一农业属性,加强农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农村乡镇实际进行必要的改组与合并,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三农提供更多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内容。
第三,将农村邮政储蓄并入农业银行,以不断规范金融市场。中国的邮政储蓄事业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入改革,邮政储蓄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较高的资金价格、不合理的计价方式、只存不贷的服务内容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秩序的角度分析,应当逐步撤销邮政储蓄银行,将其并入农业银行,同时县级以上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可以并入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充分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开始日益展现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农的发展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同时也需要人寿与医疗保险,因此应充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扩大农村保险内容与服务种类。这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单位,办理农业与养殖业保险,在保险办理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强制保险与资源保险的有效结合。
第五,有效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推动村镇银行合作组织的形成。中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完善对农金融服务的竞争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要给与一定程度的倾斜,帮助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充分强调政策性支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性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即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以及储蓄中介功能的减退等。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与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化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32(4):103-114.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加剧“三农”矛盾。因此,在剖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农村环境问题加剧
“三农”矛盾的根源追溯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环保素养偏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过度开发现象严重。人们在资源需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规划不当,很容易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过度的砍伐、畜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迅速沙化,陷入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其中,“五滥”指的是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这些都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三是,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污染现象加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四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大都建有畜禽养殖基地,大部分养殖基地没有专门的牲畜排泄物处理系统,都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源遭受污染。同时,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也很薄弱,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都是随意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五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城区生活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就被运输到郊区或农村,随意倾倒或者就地掩埋,导致郊区农村地区遭受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许多乡村企业开始兴起,其中不乏很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2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
2.1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
经营传统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已然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现代农业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具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2.2控制乡村企业污染,加强污染防治
针对乡村企业的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乡村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其次,要强化中小企业环境监管,坚决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要因地制宜,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物质循环链、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等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源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第四,要加快乡村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第五,要扩大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编制,增加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布点。具体,可以采取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环保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进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兼职成为农村的环保人员,从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素质的环保人员,以加强污染的监管与控制。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针对农村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建立乡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环境综合整治意义,避免生硬的灌输,真正地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播放音频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维护环境整治成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传达给每一位群众。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督查、协调调度、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定期对乡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3结束语
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影响,阻碍农村进步的脚步,破坏农村的稳定和谐。而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从避免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形式、多途径有效控制农村企业污染、加强农村各项污染的治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财产,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马洪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69-71.
[2]李新阳.农村环境污染对三农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3(2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