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证券市场市场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证券市场市场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证券市场市场报告

第1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关键词:证券市场市场信息;财务报告

在本文主题探讨之前,有必要对有效证券市场的引入作必要的阐述,以及有效证券市场的现实普遍性。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不仅有效,而且是高效率的。2013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尤金・法玛(EugeneFama) 的有效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理论则在现代金融市场主流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证券市场的价格能正确反映所有可获取的信息,因为市场中的投资参与者大量是理性的、精明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积极参与,每个人都能及时、充分获取企业的重要信息,都对未来价格的变化做出理性预测,并付诸投资决策。在有效市场中众多精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就形成这样一种局面:证券市场中单个企业的股价,在任何时候都已经体现了企业过往已发生的和当前尚未发生、但市场预期将会发生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证券市场中的价格总是随着时间而不停的随机波动。当然,假如的信息有缺陷、不充分,比如信息是错误的,或者选择性内容披露等信息不完整,或存在内部信息,那么证券价格会阶段性不准确,所以说,市场有效性并不能保证证券市场的企业股价一定、一贯准确反映企业的价值。而这恰恰印证了证券市场的企业股价相对于市场可获取的信息来说是无偏的,并能够迅速对修正的信息或新的信息作出反映,某种意义上,更强化了市场有效性这一结论。

对应到A股市场,尽管一直被诟病估值体系混乱,但不可否认是一个强有效市场。一方面,A股市场是全球流动性最高的市场之一,2015年交易额全球第一,2016年熊市下的A股总体换手率也在全球市场中处于前列。也就是说“存在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另一方面,A股价格对披露信息非常敏感,不仅反映了已披露信息,也反映了未披露信息,也就是大家经常抱怨股价“见光死”。此外,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长期偏高问题本身就是管制发行制度下的投资者的估值调整,是一种纯粹的市场反映。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最综合、重要的信息,是证券市场最基本、重要的信息。有效的证券市场对财务报告的要求和信息披露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会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

只要企业选择采用的会计政策不会形成不同的现金流,或者企业对因选用的特定会计政策而产生的现金流等差别予以披露,也就是说市场投资者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那么企业采取何种会计政策并不会导致其市场价格受影响而波动。这也意味着会计领域的争论―如折旧、摊销方法的选择,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各项减值准备的处理,以及研发或勘探等费用的处理是采用完全成本法还是成功成本法等等实质上就没有大的差别。如上述例举的这些争论,企业在不同会计政策之间的选择仅仅影响报告企业的净利润,并不会直接影响未来现金流量和股利。上述这些领域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也不会影响企业当期实际支付所得税的额度,因为税务部门在每一个领域中都有其专门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的计算方法,并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账务如何处理。而证券市场的价格敏感性更多与未来现金流量以及基于现金流充裕的股利有关联。如上所述,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会直接影响这些变量,那么企业如何选择会计政策也就无关紧要了。

可以这样说,有效市场下的企业只要完整披露其采用的会计政策,涉及变更和调整的,也能够充分披露会计政策或方法调整的任何附加信息,市场投资者就能够分析清楚该政策或调整导致的财务报告净利润的差异,市场都能看清楚最终的企业现金流量和股利。这样投资者在比较有效市场中不同企业的证券、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股价时,不会被不同的会计政策影响、甚至愚弄。企业管理人员不必过多考量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向市场展示“理想”的企业利润,达成粉饰财务报告的效果,因为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对现金流量不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企业信息充分披露是有效证券市场的必然前提和基础。

有效证券市场必然要求信息充分、及时披露。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人士(主要是核心管理人员)拥有企业的重要信息,这一信息与企业证券价格紧密关联,而该内部人士能以较低成本,或无须成本获取、散布,那么企业管理人员应及时将这些信息进行披露,除非企业可以确认市场投资者已从其他信息渠道中获取了该信息。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披露对市场投资者来说利好性的信息,收益性往往大于成本。市场有效性同时意味着市场投资者在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时,会考虑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那么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越及时,市场投资者所知道的也就越多,分析的基础更公平,也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企业的信心。

再次,证券市场有效性意味着企业应考虑理性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而无需过多考虑不理性、盲目跟随性的投资者。

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是理性的,那么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就无需强调广泛可理解,务求任何人都能理解而因此采用过于简单的方式表述。诚然,这其中的缘由确实很微妙:假如市场上有“足够多”的投资者可以理解企业披露的信息,这就能够保证企业的股价等同于市场所有投资者都能够理解企业所披露信息时的价格。这是因为市场投资者能理解企业财务信息,并在企业所披露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买卖决策,而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则会促使证券市场的企业股价达到有效的水平。同样,盲目跟随性的投资者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理财经纪分析师或投资基金经理为他们解释财务等企业信息,或者可以模仿、跟随有充分财务知识的市场投资者的买卖决策。这样在非专业投资者不断优化投资决策的结果是,有充分财务知识的市场投资者的信息优势很快消失了。也就是说,大众可以信任有效市场对证券的定价总是正确反映企业已披露的所有信息,即使这些投资者可能不完全理解这些信息,但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有效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保护。

最后,有效证券市场将导致企业会计人员与其他信息提供者形成竞争关系,如财务分析师、媒体,以及管理人员等。

有效市场对任何来源的相关信息都是感兴趣的,而不仅仅是财务会计报告。而会计之所以存在,理论上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最主要的是管理层等内部人和投资者之间。财务会计报告是将企业综合性相关信息从企业内部传递至外部的一个机制,它本身会促进投资者作出更好的决策,也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作带来社会效益。如果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按照市场预期及时、充分、可靠的对外提供投资者关注的企业相关信息,而且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有用信息,会计的职能将会逐渐衰退,最终被其他信息源所取代。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证券市场有效性是一种投资市场模型,不可能涵盖市场的全部复杂因素,在某些特殊的时点也较难代表现实的市场。某些情况下,证券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这反过来也强化了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结论:

第2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上周大盘继续上行,沪深300指数上涨2.63%。同期在线教育概念板块上涨2.29%,互联网营销概念板块上涨1.25%,互联网金融概念板块下跌0.52%,表现均落后于大盘。在线教育概念板块个股方面,上周股价涨幅居前的有GQY视讯、佳创视讯、绵石投资、勤上光电、高乐股份。上周股价跌幅较大的有方直科技、中国高科、邦宝益智、丰东股份、和晶科技。互联网营销概念板块个股方面,上周股价涨幅居前的有蓝色光标、联创互联、巴士在线、天龙集团、省广股份。上周股价跌幅居前的有齐心集团、北巴传媒、广博股份、龙韵股份、浙江富润。互联网金融概念板块个股方面,上周股价涨幅居前的有中天城投、金洲慈航、世联行、聚龙股份、海宁皮城。上周股价跌幅较大的有邦讯技术、永大集团、高伟达、鸿利光电、奥马电器。

行业最新动态:

创新工场领投美国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 B轮融资

艾瑞:中国移动广告将在2016年底全面超越PC

出海App开发商DotC United获3亿元A轮融资

第3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主板市场以外的场外市场交易;二是通过在各地的股权托管中心、产权交易所(包括技术交易所)进行的场外市场交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我国场外市场交易的巨大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概况

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证券交易所, 但是更多的交易是在场外进行。场外交易市场为按有关法律、法规公开发行而不能或不愿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场所。

目前,美国的OTC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市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互相连接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层次:纳斯达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 NASDAQ)、场外交易市场公告板(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 OTCBB)、粉单市场(Pink sheets market)、第三市场(The tertiary market)、第四市场(The quaternary market)等。其中,NASDAQ是最大的OTC市场。

纳斯达克(NASDAQ )

NASDAQ于1971年开始运行,分为NASDAQ全国市场(NASDAQ NM)和NASDAQ小型资本市场 (NASDAQSCM)。NASDAQ起初为所有OTC市场的证券报价,后来其报价的证券等级提高,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在NASDAQ挂牌。其中,NASDAQ小型资本市场的挂牌标准比较宽松,主要面向新的、规模较小的公司。NASDAQ全国市场挂牌标准比较严格,主要面向世界范围内的大型企业和经过小型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

场外交易市场公告板(OTCBB)

OTCBB开通于1990年,是一个能够提供实时的股票交易价和交易量的电子报价系统,其管理者为全美券商协会(NASD),其股票报价由做市商(Market Makers)通过纳斯达克工作站II进行。OTCBB的交易品种包括美国国内外各类股票、证券、认购权、基金单位、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 : ADR)以及直接参与计划(Direct Participation Programs: DPPs)等,主要面向还没有在NASDAQ或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证券。

粉单市场

粉单市场(pink sheets market)创建于1904年,由美国国家报价机构设立。该市场对订阅用户定期制作刊物,场外交易的各种证券的报价信息,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向所有客户提供证券报价,使证券经纪商能够方便地获取市场报价信息,并由此将分散在全国的做市商联系起来。在粉单市场上交易的股票没有任何财务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通过粉单市场,分散在全国的做市商可以进行有效的联系,解决了长期困扰小额股票市场的信息分散问题,提高了市场效率。在没有创立OTCBB市场之前,绝大多数场外交易的证券都在粉单市场进行报价。

第三市场

第三市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指证券交易所外的上市证券交易市场。其交易者主要是机构(团体)投资者和证券经纪商,很少或不需要交易所提供有关证券研究、保管、信息和市场分析等服务。这样,不但可使佣金降低,而且使交易的总成本也比较低。这种市场不但对其参与者有降低成本的好处,而且对美国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产生若干积极的影响。

第四市场

第四市场指美国投资者和证券持有人绕开证券经纪人,相互间直接进行证券交易而形成的市场。买卖双方通常不需要支付中介费用,即使有时通过第三方来安排,佣金也要低于其他市场。第四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也对证券交易所内和场外的大批量证券交易产生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这些交易以较低的成本和更直接的方式进行。

目前,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种类约为5.5万种,其中,约4000多种在各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余的均在OTC市场交易,OTC市场的证券交易数量约占全美证券交易量的75%。实践证明,美国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使得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交易,获得发展机会,OTC市场在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

由于场外交易市场主要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权交易平台,门槛较低,交易主体种类繁杂,所以,市场的监管和投资者的保护是场外交易市场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防范交易双方发生道德风险成为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以下经验。

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层面上界定清晰

美国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进行了严格的法律界定。NASDAQ上市交易的公司要按照《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注册为公众公司,在OTCBB与粉单市场交易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也要遵守《证券法》与《证券交易法》的披露规定。反观我国,《证券法》第32条规定:“经依法核准的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应当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第144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企业债券的转让,应当在经批准的可以进行债券交易的场所进行。”这些规定实际上将第三市场、第四市场排除在法律之外。OTCBB与粉单市场是否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也没有清晰界定。因此,我国亟需必须对现行的证券法进行补充、修订,明确规定公开发行的股票既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也可以在场外交易市场上市交易, 为场外交易市场营造政策空间。

场外交易市场入选企业标准规范

在美国,交易品种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为主,主要包括不符合交易所上市标准的证券、符合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但不愿在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债券、美国存托凭证等。在海外场外交易市场的服务内容主要是针对新兴的未上市企业的融资和交易。因此,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的入选企业标准,应基于给申请到主板上市的企业提供一个孵化培育、监管辅导的场所,并给市场提供认识和选择企业的机会。

对不同市场的企业入选标准进行规范和区别也是必需的。在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中,不但按照监管与信息披露严格程度的不同对NASDAQ、OTCBB、粉单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的入场企业标准进行区分,而且各个市场的入场企业标准也进行细分,如NASDAQ的全国资本市场与小型资本市场,在企业规模、收入水平和融资规模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有鉴于此,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也需要对不同层次场外交易市场的入选企业标准进行规范,从而使我国的OTC市场成为真正规范而有序的市场。

拥有以总部为主,区域级为辅的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在美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交易所为主,NASDAQ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等各个交易市场相互支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能够为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参照美国的经验,我国可以建立总部为主区域级为辅的场外交易市场。考虑到场外交易市场的区域化特征,可以根据自然形成或市场特点,设立大区级柜台交易场所,形成可以相互递进的多层次场外交易证券场所,作为全国性的统一场外交易证券市场的基础。同时,必须使交易制度、登记制度标准化,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单一化,交易信息、报价、委托、结算系统实施全国联网。

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

尽管美国的粉单市场没有信息披露要求,但是其他的场外交易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依然严格。

在NASDAQ市场,上市企业与交易要按照美国国会颁布的有关法律、美国SEC制定的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各种规则或规定、NASD和NASDAQ制定的有关市场规则进行三个层次的严格信息披露。

在OTCBB市场,做市商所有国内股票发行、加拿大和ADRs交易必须在90秒内通过ACTSM报告,其他交易在T+1内报告。所有在OTCBB报价的股票发行人应该定期向SEC或其他监管机构履行披露职责。发行人应该在生效日前报告公司的重大事项,包括合并、收购、更换名称以及所有重大事项的细节和相关文件。发行人必须提前10天向OTCBB协调人报送关于股票拆细、并股、分红送股或其他分配信息。

第4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赎回;处置效应;羊群行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8-0030-04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demption behavior of mutual equity funds in China is examined by using quarterly data of Chinese capital markets from 2006 to 2007. The results show that RNAV、dividends、the liquidity of funds and the stock market retur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affect the redemption behavior, and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is adopted to explain the results. Moreover, some proposal about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of fund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open-ended fund; redemption; disposition effect; herd behavior

一、引言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而变化巨大,基金业也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壮大。2001年8月16日,我国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获批设立,这标志着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开端。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发行成立了333只开放式基金,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144只,基金份额达到12620.199亿份,资产总值达到18137.09亿元。进入2008年,股票市场持续下跌,造成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大幅度缩水,基金净值损失惨重。统计数据显示,298只基金2007年四季度合计持股市值为10717.50亿元,到了2008年3月末基金持股市值减少到7906.40亿元,市值减少2811.10亿元,缩水26.63%。基金净值大面积萎缩,我国基金市场受到巨大的赎回压力,基金赎回问题成为基金经理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不同基金品种赎回和申购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本文就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基金资金净流量的因素,进而对股票型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基金净流量的因素从理论和实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从基金流量与证券市场、基金业绩、基金特征要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基金流量与证券市场

Warther (1995)提出了回馈交易者假说(feedback-trader hypothesis),对1984-1992年股票型基金的基金流量和证券市场报酬的月度数据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当期非预期基金流量与市场报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Edelen和Warner(2001)利用对美国424只基金1998年2月2日-1999年7月30日的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美国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量与同期市场收益正相关。Reid和Kimball (2003)研究2002年的美国基金市场,发现股票型基金的赎回率和当月(T期)股票指数的变动以及T-1期、T-2期、T-3期股票指数的变动相关,而且与T-1期、T-3期的资金流量有关。Caporale,Philippas 和Pittis (2004)则以希腊的基金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基金份额变动与股市变动的关系,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 Causality Test)和脉冲分析(General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方法,他们认为希腊股市和美国股市上一期的变动与当期基金市场的份额变动情况呈正相关。

(二)基金流量与基金业绩

Fortune (1998)、Sirri和Tufano (1998)的研究都认为优秀的基金业绩会导致大量的新资金流入,基金收益和基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基金业绩越好,赎回率越低。Shu、 Yeh和Takeshi(2002)研究中国台湾的基金市场发现大部分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其赎回行为不受基金短期业绩的影响,他们倾向于持有业绩正在增长的基金,赎回亏损的基金份额和负担更高的管理费。Thaler(1999)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s)问题,认为分红可以使人们心理账户获得满足,基金分红行为对投资者赎回行为有负相关作用。陆蓉等(2007)通过对中国14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金业绩与基金流量的关系呈现负相关且为凹形,投资者的选择未能发挥“优胜劣汰”机制,面临赎回压力较大的是业绩良好的基金而不是业绩较差的基金。刘志远和姚颐(2005)同样发现中国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困惑,业绩越好的基金赎回率越高。

(三)基金流量与基金特征要素

Sunder(1998)对基金上市时间这一基金特质要素对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基金上市时间是投资者认知基金品质的重要因素,成立时间较长的基金有良好的声誉、业绩和投资经验,投资者更乐于申购成立时间较长的基金。刘志远和姚颐(2005)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基金集中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比重越大赎回率越低。李军、娄静和王亚南(2005)研究结论不同,他们认为我国偏股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t期净赎回比例与t期个人投资者比例不显著相关,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赎回行为相差不大;偏股型基金t期净赎回比例与基金成立距离t期时间显著正相关,基金成立初期净赎回比例较大,而后则相对较小。

从研究基金流量的文献可以看出,影响基金赎回行为主要有证券市场因素、基金业绩因素和基金特征要素,结合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现实情况我们选取股票市场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率、基金净值、季度基金单位分红金额、季度基金单位分红次数、基金户均持有份额、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和基金成立时间共8个指标,研究单个因素变动对基金赎回率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的选取

(一)研究方法

基金净流量是基金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结果,由于基金赎回行为引发基金流动性风险,本文把研究重点集中于基金赎回率,如果赎回率为正表示基金投资者赎回份额大于申购份额,基金份额减少,基金处于净流出状态;如果赎回率为负表示基金投资者申购份额大于赎回份额,基金份额增加,基金处于净流入状态。本文将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基金净流量的单个因素的变化对基金净流量的影响,进而对实证结果体现的实际经济含义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解释。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研究对象是股票型开放式基金①,选取2005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54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样本,样本基金数量占全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38.8%②,本文研究样本区间为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基金数据和证券市场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和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网(省略);本文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四、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分析

(一)赎回率与股票市场收益率

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就是股票市场产品,尤其是我国目前缺乏对冲机制的情况下,基金持有股票的价格变动导致基金单位净值和收益的变化,进而影响基金资金流的流入和流出;同时证券市场的走势影响投资者对基金未来收益的预期,从而影响基金投资者的赎回行为。笔者采用上证综合指数(000001)的涨跌模拟市场收益率的变动,研究股票型基金的赎回率与当季(t期)股票市场的平均日收益率以及t-1期股票市场的平均日收益率的关系。

其中REDt表示基金在t期的赎回率;RZSt和RZSt-1分别表示上证综合指数在t期和t-1期的收益率①。

从表2可以看出,基金t期净流量与t-1期大盘指数增长率负相关,t-1期大盘指数增长率越大,基金净流量增加越大,基金净赎回率越小。基金t期净流量与t期大盘指数增长率不相关,投资者根据前期大盘指数的增长和对未来指数走势的预期决定自己的申购和赎回行为。

(二)基金赎回率与基金业绩

基金业绩是投资者十分关注的一个指标,也是评价基金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后,一方面如果觉得投资效果不满意或投资效果低于预期,就会做出赎回决策,转而投资于其他资产或其他开放式基金;另一方面,如果基金业绩良好,达到了投资者的期望值后,投资者也有可能进行赎回,目的是“落袋为安”或进行波段操作。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基金净值增长率、基金单位净值、单位分红金额和分红次数四个指标与赎回率的关系解释基金业绩对基金赎回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基金t期赎回率与t期单位净值增长率显著正相关,t期单位净值增长率越大,基金赎回率越大;基金t期赎回率与t期单位净值没有显著相关,基金净值短期增长越快,赎回率越高。这与Fortune (1998)、Sirri和Tufano (1998) 的研究结论相反,净值增长率高的基金面对更大地赎回压力。

从表3可以看出,基金t期赎回率与t期基金单位分红金额和分红次数显著负相关,高频率和大金额的分红能有效地减少基金赎回行为。这与Thaler(1999)的研究结果相同。基金分红对投资者的影响,Thaler(1999)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s)问题,认为投资者心理上将红利和资本利得纳入不同的心理投资账户。投资者把红利列为保值型心理账户,具有较强的风险厌恶特征;把资本利得列为资本增值型心理账户,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分红使得投资者的心理账户获得满足,有利于减少基金赎回行为。

(三)赎回率与基金特质要素

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基金特质要素的影响,基金特质是每个基金所固有的内部特征变量,一般较少受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基金特质要素包括基金管理者能力、基金成立时间、基金流动性②、基金申购赎回费率③等。

从图1基金投资者结构因素变动图可以看出,从2006年初到2007年底,54只样本基金平均户均持有份额逐渐减少,从2006年中期的9.1万份减少为2007年底的2.21万份;个人基金投资者人数剧增,平均机构者持有比例由2006年中期的57.91%减少为2007年底的15.82%,基金成为大众的投资工具。

其中HJFEt表示t期基金户均持有份额;JGBLt表示t期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TIMEt表示基金在t期的成立季度数。

从表4可以看出基金赎回率与基金户均持有份额、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基金持有人集中度越低,机构投资者比例越小,基金净流量增加越大。基金成立时间与基金赎回率相关关系不显著,投资者并不会根据基金成立时间选择申购和赎回的基金,这与Sunder(1998)的研究结论不同,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开放式基金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基金业绩缺乏持续性,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

五、基金赎回行为应对策略

从上述对我国股票型基金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基金t期赎回率与t-1期大盘指数增长率、t期基金单位分红金额和t期分红次数显著负相关;基金t期赎回率与t期基金净值增长率、t期户均持有份额和t期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显著正相关;基金t期赎回率与t期基金存续时间和t期大盘指数增长率相关关系不显著。为了加强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减少投资者大规模的赎回行为,我们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控制基金净值增长过快

基金净值短期增幅过大,投资者出于“落袋为安”获利了结的考虑,倾向于赎回基金份额;同时良好的历史业绩也能够吸引投资者不断申购。因此,基金管理人应控制基金净值增长过快,保持业绩长期稳定增长,这是吸引投资者申购和抑制赎回的根本策略。

(二)制定高频多额的分红策略

基金分红金额和分红次数都有助于投资者积极申购基金降低赎回。分红使得基金的净值增长转化为投资者的真正收益,减少投资者的赎回冲动。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制定高频率多金额的分红策略,能够有效地阻止基金赎回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投资者的教育

我国个人投资者已经成为基金投资的最重要力量,许多个人投资者缺乏对基金的本质认识,存在较强的短线投资心态和“羊群行为”,应当通过宣传教育使投资者正确认识基金产品,引导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偏好选择合适的基金品种,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

(四)引入做空机制和金融衍生工具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欠缺做空机制和金融衍生工具,限制了基金管理人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基金获得投资收益仅依靠股市的单边上扬,股市下跌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无法规避。在我国股市前景并不明朗,投资者看淡后市时就会引发大规模的赎回,不利于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因此,引入做空机制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是基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Warther V. A., Aggregate mutual fund flows and security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 39,(1995),209-235.

[2]Edelen R., Warner J.,Aggregate pric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A study of mutual fund flow and market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 59,(2001),195-220.

[3]Reid,B., S.Kimball, Mutual fund Industry Developments in 2002[J]Perspective, (2003),February:Vol.9.

[4]Fortune,Peter, Mutual Funds ,Part II :Fund Flows and Security Returns [J ] .New England EconomicReview,1998,J an/ Feb.,3-22.

[5] Sirri E.,Tufano P.,Costly search and mutual fund flows[J]Journal of Finance53,(1998),1589-1622.

[6] Shu, Pei-Gi; Yeh, Yin-Hua;Yamada, Takeshi;The Behavior of Taiwan Mutual Fund Investors ― Performance and Fund Flows [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November 2002, v. 10, iss. 5, pp. 583-600.

[7]Thaler T.,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2 ,(1999),183-206.

[8]陆蓉,陈百助,徐龙炳,谢新厚.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常现象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6).

第5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眼下金融海啸正在疯狂地侵蚀着华尔街,也在猛烈地撞击着全球会计界人士的心。曾经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由天使变成魔鬼,计提、减值、破产、覆灭仿佛都因它而起。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风暴在金融界与会计界悄然掀起。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随着美林、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的相继倒下,恐慌性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愈演愈烈。此前作为精准计量、客观反映金融工具计量的公允价值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据报道,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照市价大幅减计资产,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价格更加下跌,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还有60多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证监会,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认为如果不停止公允价值计量,危机就不会消退。

然而,会计界人士和一些业外人士却持不同的意见。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帮凶,更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指责金融界抨击公允价值计量是为其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研究主管韦恩・阿普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不能领导市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基于金融界讨伐声一片,而会计界却是坚持与辩护,的确应当对公允价值重新思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对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公允价值产生原因及概念 (一)公允价值产生原因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经济及其环境的重大变化。近30多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公允价值的产生正是缘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虚拟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追根溯源,提起公允价值,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公允价值是这场危机的救世主,历史上被首次用于金融计量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曾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部分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这次金融危机使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掩盖了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的财务困境。历史成本报告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反而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从此,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而这次金融危机也大大推动了公允价值问题的学术研究。 (二)公允价值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6年9月正式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中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中,因某项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该定义保留了以前对公允价值定义中的交易价格,阐述了交易价格是在有序交易中,市场交易者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是从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交易者的角度考虑,并假设交易在计量日发生。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交换的金额。按照IASB(IAS30)的定义,只是将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负债清偿的金额是明确的,即为清偿负债所支付的价格。但是资产交换的金额就不明确了,可以是购买资产所支付的价格,即进入价格(entry price);也可以是销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即退出价格(exit price)。然而,SFAS157则明确使用退出价格(exit price)来确定公允价值。FASB认为,强调公允价值是退出价格的概念十分重要,因为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资产或者负债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目的是提供有关资产或者负债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客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预期,退出价格则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目标。

2.交易的性质。FASB对现行交易的解释是:公允价值计量假定不存在强制的情况。所以,现行交易不是强制易,更确切的说,现行交易是一种有序交易,这种有序交易假定在计量日之前对市场进行充分披露,并反映计量日存在的市场状况。

3.市场参与者的性质。对于市场参与者,FASB认为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独立于主体;(2)有广泛的知识;(3)能够合法的且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4)愿意进行资产或者负债的交易。

这一解释实际上与IASB(IAS40)的“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是一致的,只不过FASB更加强调了市场因素,即强调了市场假设,弱化了主体假设,使之与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更为吻合。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公允价值在其中并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实践中依据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确实对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危机究其实质是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会计准则只是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信息并毫无保留地把真实情况表现出来。若金融机构通过放松会计计量准则来规避问题,其最终“创造”出来的利益也只能是一种幻觉,这只会延迟问题的解决,且剥夺了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时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做表面功夫,治标而未治本。 然而,尽管公允价值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已经科学完善、无可厚非。公允价值计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以公允价值运用的三个层级为例:按照SFAS157的规定,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为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另一方面,它规定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适用优先级原则――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有效且活跃的条件下,证券的公允价值合理且能够获得,证券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在证券市场不活跃时,投资者没有市场数据可作参考,可运用内部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其价值。而当市场失灵,证券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时,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失灵,投资者的恐慌抛售行为已经不具备理性特征,应考虑用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即估值技术进行计价。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世界中,是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的。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坚持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结果,便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亏损、撇账、评级下调、更多坏账等接踵而来,直至金融机构无以为继,直至破产为止。

可以看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完美。但是公允价值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推波助澜作用源于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一)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实行经济危机会计 传统会计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会计,强调的是会计的反应和控制功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的反应职能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金额。因此,有必要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制定经济危机的认定指标,设立经济危机认定的联合机构,增加会计准则的内容,实施经济危机会计,探讨与之匹配的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二)提高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公允价值的级次有三层,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可见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要有选择地增加有关估值的信息。会计估值本身需要补充其它信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应如此。即:当市场报价不公允时,应该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的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比如增加有关建模技术以及假设的信息,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适当地评估机构的风险,也可以避免各个企业各自为阵,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极端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的状况。

其次,要在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上给予明确的规定。例如,应当制定关于如何运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三)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及其监管机构迅速对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对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发展阶段,是新兴和转型市场经济的结合体,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控制以及企业运用公允价值对应于操纵的管理,避免投资者由于公允价值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五、结束语

公允价值计量相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来说仍然是金融资产计量的较佳模式,它能够及时地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能够对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对此次金融危机推波助澜的作用源于会计处理方法,但并非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明智的应对措施不是废止公允价值的使用而是强化公允价值的概念,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使其处理更加完善。完善后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是后经济危机时代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

第6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一、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一)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主要包括折旧固定资产和摊销无形资产的时间的政策变化,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和某些会计政策等的变化。然而会计准则的统一要求是不能随便更换已经选定的会计方法。但由于变更的过程比较简单,成本也很低,许多企业都违背这一统一要求来获取额外的经济收益。

费用与收益的提前或延迟确认。通过改变确认时间来改变收入的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提前确认其收入,也就是说销售确认条件还没有满足、销售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算作企业利润,并提前确认到本期。其次是递延收入,首要发生在未来企业的利润会减少。

折旧政策的改变。扩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利用政策和法规所没有明确的规定,让目前的折旧费用减少,在此期间降低运营成本也会相应降低,进而增加报表上的利润。同时,提高资产额定价值同样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有的企业总资产比重占最大是固定资产,他们对利润进行利润操作的手段是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政策。

(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

1.关联交易。关联双方发生譬如资源传递、责任转移的事件被称为关联交易,而价款是否被收取不是此种最主要的。如联系关系双方的购进销售业务、租借物件或等。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公司都会扩张分离出子公司,而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盘根错结的各种关联关系却是理也理不清的。虽然新会计准则各种明令禁止三令五申,但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还是利用关联交易。

2.资产重组。企业为了实现优化资产的布局,完成产业布局的调节,战略的转移的目标而做出资产相互置换或股权让渡行为叫作资产重组。统计局曾经的数据表明,亏损的公司企业要想置死地而后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方法主要有资产置换、股分让渡、对外收购和并和让渡资产等等。某些企业善于“钻空子”,由交易时间差的资产重组,在本财务年度结束前做重大资产交易,获得极高的利润,或者是将高额盈利流入企业内部,然后报表上显示的是亏损,形成了转移利润。

3.虚拟资产调节。发生或损失的实际成本在财务操作中暂分为预付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叫作虚拟资产。虚拟资产是一个“含水的海绵”,而其中的“水”是实际产生的费用,盈余者可根据当期的营业成果,随意将“水”挤出来吸进去,来使营业成果变成他想要的样子。

4.资产评估。股份制改组的情况下,企业在对外抵押租赁和投资时,资产评估是个必须的步骤,无论资产评估的结果何如,都会对企业的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有的企业就会在评估上兴风作浪。比如为了实现盈余管理,企业会用坏账等之类的各种潜藏的亏损去抵消资本公积。在诸多情况下,资产评估是公司和部门的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利益集体持续商酌的结果。

二、优化企业盈余管理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在漫长的经济交易过程中,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建设日趋完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在实行准则和执行制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对控制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完善会计的准则和政策,应全面提升该领域的支柱管理能力和监督能力。

(二)加强资产重组与评估的管理

当收购方与目的企业的主要运营的业务相同或相近时就使用产业重组并购,从而获取资产的发展的变化。产业的重组并购是一种持久的资产运行和环球发展一体化的手段,经过重组并购的过程,将产业资源进行分布,由小向大,由分开到聚拢,由坏变好,由传统变为高新,从而让产业升级。加强资产的重组与评估,增大监管的能力,提高资产信息的公开度,维护市场中介团队的独立性,使评估部门向企业化的目的发展下去。

(三)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与机理机制

1.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就是对其权利、责任和受益的平衡,公司的股权结构一般以国家为主体,个人股的比例较低,所以个人对企业的管理影响力度较小,这与设置的独立董事制度相违背,但国有股东缺位,公司内部人控制股权的现象较多,监委会并不独立,一般从属在董事会,其成员大部分也是董事会的兼职或名不副实,并没有起到监委会的职责。如今,我国各种市场之间缺少竞争,有公司的外部治理框架仍有漏洞,从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所以,制约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有效措施是完善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因此,要想有效的治理盈余管理,企业应该做到完善治理框架,创建独立的监委会,赋予其职责。

2.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全面评价管理者的重要手段,也是约束管理者的重要方式,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约束激励机制,是有效抑制盈余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的企业高管层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不相关,高管层对于提高企业利润的兴趣相对不够,并且对大数额的岗位消费兴趣较大,从而使得盈余管理呈现出一段时间内利润的不断增大。因此,建立相应的鼓励政策,使高管层与投资者的目标利益相同,激励管理者的积极性,降低盈余管理现象的出现率。

(四)改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规定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计划体制迹象,虽然额度制、指标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适应新型的证券市场,但同时造成了企业资产的剥离、捆绑等不符合常规的做法。烦琐的政府批准程序,是导致权力至上的原因,与繁荣发展的证券市场相比,老化的措施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减少审批环节,专业的社会团队进行审核,由推动制改为审核制。

对于股票的发行,限制投资者的合格名额,增加证券协会接受咨询的范围,对有意参与及配售的代表和具备实力的个人投资者进行记录,将股票的发行市场化,在清楚风险的情况下,考虑所有方面,特别是对小的投资人的利益。并改变当前的在配股环境,排除净资产的指标后建立多个指标体系。可以适当地引入现金流量,净资产的报酬率、经营业务的现金净流量占利润的总额比例等。

(五)加强外部监督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责。我国会计师这个职业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现象处于弱势状态,在低水平的执业环境中竞争激烈,又缺乏独立发表意见的审计环境,审计独立性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道而驰,行政命令取代了会计师的执业判断能力。尽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识别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分辨能力,以及获取运作费用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有些事务所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与相关的上市公司达成协议,制造一些虚假的数据,直接影响其不能真实地反映该公司的实际情况。

因此,根据这种现象,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相关行业的自律能力及监督的有关机制,建立与完善监督机制,充实管理的队伍,同时设置一定的处罚机构,为实现该领域的支柱管理能力和监督能力埋下伏笔。

(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第7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运用 注意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长期以来,会计计量目的理论界大致有两大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对会计计量的需要各有侧重,前者关心会计计量的可靠性,后者关心会计计量的相关性。新准则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并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作为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这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促使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为决策有用观为主。在受托责任观下,受托方(资源的所有者)侧重于关注资本的保全、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而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应特别注重信息使用者,特别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做出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这种相关性需求,促使会计计量中对有利于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关注。

公允价值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公允价值如何取得,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一直是公允价值运用的难点。按照新准则的定义,在已发生的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是市场价格;如果没有发生交易,则需对其进行评估,若双方是非关联方,双方的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虽然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一系列使用条件,但是在采用什么技术或方法评估没有市场参考价格的公允价值,以及如何保证该评估价或协商价是合理的和可靠的,仍然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由于不同的方法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如何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可靠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二、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问题

2001年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用而又弃”,原因是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此次新准则又重启公允价值计量,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运用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已初步形成。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我国大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公开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得到较好的衡量;同时,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在清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加强舞弊查处、提升公司运作透明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得到加强,因此,具备了适宜使用公允价值的“土壤”。第二,财政部在新准则制定中对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做好了预防措施,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对中国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第三,公允价值运用可以加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为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充分吸收市场价格中蕴涵的信息,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确切地披露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2006年新准则重新启用公允价值是否意味着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问题已得到遏制或解决,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还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市场,运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更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即使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平市价还需要公平交易才能产生。交易是人的活动,是否公平取决于人。我国的利润操纵采用的多是不公平交易方式,因为,这对其利益会产生影响。如对上市公司而言,面对“保牌”、“配股”,它们会利用公允价值人为选择空间,进行利润操纵,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业绩,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又如,关联方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在市场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利用技术手段,在交易双方定价时,故意扭曲公允价值,虚增利润。由此,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假冒运用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

第8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披露 资本成本 综述

一、 引言

公司的资本成本是否受益于更好的披露,这对于管理者、资本市场参与者和准则的制定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并且有争议的问题。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的报告(1994)指出,从更好的披露中,公司获得了更低的股权资本成本;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协会(Financial Executives Institute)认为在AICPA报告中建议的提高的披露水平可以增加股价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并导致更高的股权资本成本。

有众多的理论研究研究了信息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虽然这些文献的大多数指出更好的披露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但仍存在一些分歧。近些年研究者使用了新方法来估计股权资本成本和测量披露水平,实证的文献越来越多。大多数的结论是更好的披露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即使这样,一些相对较早的研究指出一定形式的披露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本文将对信息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一个回顾,目的在于勾勒出这类研究的一个框架,明晰研究思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研究。

二、 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和计量

1. 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

股权资本成本是股权投资者对投入企业的资本要求的最小收益率。它由无风险利率()和一个公司不可分散风险的溢价()组成,见方程(1)。

股权资本成本也可以被描述成投资者将未来现金流(Et(Div))折现到当前股价(Pt)的风险调整折现率。这个概念是由传统的股利折现方程得来的,见方程(2)。

2. 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

由于没有直接测量股权资本成本的方法,学术界不断地争论估计股权资本成本的最佳方法。其中最为经典的是以下两种方法。

一个经典的方法使用预先确定的价格风险因素来得到股权资本成本的估计值。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将股权资本成本定义为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见方程(3)。

(3)

利用等式(3)可以估计r的价值。虽然这个方法在实践中很常用,但也避免不了争议。首先,由于市场报酬率不能直接测量,我们必须使用估计值。其次,估计一个公司的市场值同样困难重重。最后,即使有关模型中的合理估计不存在问题,模型本身的有效性仍然是个问题。

另一个经典的方法提出用计算内部报酬率的方法来估计股权资本成本,这个内部报酬率等于将市场期望的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当前的股价。换言之,这些模型在给定当前股价和未来现金流的替代变量的前提下,利用等式(2)来估计股权资本成本。

Botosan和Plumlee (2005)(BP)对目前文献中常用的估计股权资本成本的五种方法进行了评估和比较。BP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直接基于方程(2)(Botosan 和 Plumlee, 2002),另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基于价格-收益增长(PEG)比率,这个比率在一些假设前提下由方程(2)得出(Easton, 2004)。

从学术的角度看,研究披露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与单纯地研究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是不同的,所以精确地测量股权资本成本并不那么重要。

三、 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理论联系

1. 估计风险和股权资本成本

这些文献认为估计风险的特征是额外的风险因素的出现,因为投资者对证券收益的分布函数的参数不确定。这些文献得出了两个主要的结论。首先,估计风险是不可分散的,低程度的信息(即高估计风险)证券会带来较高的股权资本成本。第二,传统的最佳证券组合选择和均衡定价忽略了估计风险。结果,市场值并没有反映估计风险。

举例来说,公司A和公司B,有同样的期望收益,不同的是投资者可用的信息量不一样。投资者对于公司A的期望收益很有信心,因为这个公司的可用信息较充足。相反,公司B的可用信息却很少,结果就是投资者对于这个公司的期望很不确定。这些研究文献清楚地在模型中引入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并且得出结论认为,在均衡证券中更高的估计风险带来较低的股票价格。

2. 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和股权资本成本

此类文献表明,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较高的股权资本成本,投资者对高交易成本的股票支付金额较少。许多研究将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或者市场流动性联系起来。例如,Amihud(1986)认为,更大的买卖价差会导致更高的股权资本成本。Easley 和O'Hara (2004)(EO)更深入地研究了信息的几个属性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私有信息集和公共信息集的比例;私有信息在交易者之间的传播;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的准确性。

由于不知情的投资者要求额外回报,私有信息比例较高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就很高。但是如果私有信息更广泛地散布,很多知情的投资者就会需求这种股票。因为更多的需求可以提高股价,这将降低股权资本成本。此外,当不知情投资者可以直接获得公共信息时,他们要求较少的额外回报,他们从股价中获得的私有信息也会更加准确。因此,信息准确性的提高同样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

3. 小结和结论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投资者更喜欢估计风险较低的、交易成本较低或者信息不对称较弱的证券。对有这类特点的证券需求会更大,股价会更高并且股权资本成本会更低。如果披露降低了估计风险,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则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向的关系。

四、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实证关系

1. 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间接研究

(1)定价风险的替代变量

早期的关于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研究使用了风险的测量。证券总风险是由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组成的,但是理论却指出只有不可分散风险是定价的,测量这种风险是最相关的。一些研究也测量了总风险,他们认为与理论相反的是,投资者也许同样会给可分散风险定价。

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收益的标准差来代替总风险,但是将总风险分离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却很困难。许多研究采用市场 来代替不可分散风险。例如,Dhaliwal(1979)的研究显示了随着公司披露的增加,总风险在下降。Prodhan(1989)发现不可分散风险(市场)随着公司开始披露分部财务信息而下降。如果市场 是一个因为披露而降低的不可分散风险的合理的替代变量,那么这个结果支持了更好的披露会降低股权资本成本的假设。

(2)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

更多的研究使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来研究了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这些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替代变量包括:相对价差(relative spreads),股票成交量,以及收益的标准差。

Greenstein (1994) 运用相对价差重新检验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分部披露要求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公司披露的增加,相对价差下降。Healy (1999) (HHP) 研究了那些AIMR的披露分数较高且分数持续增加的97家公司,并指出随着披露实施的改善,相对价差在下降。同时HHP也发现了股价的上升,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的跟从增加,以及这些公司的公共融资使用的增加。这些研究结果对披露实施的改善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减少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Leuz 和Verrecchia (2000) 研究了围绕着会计准则的变化,信息不对称的变化。他们的分析中都使用了相对价差和股票成交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LV研究了对于自愿采用高披露标准的德国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是否下降,这些标准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或者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的结论是:采用具有更高披露要求的会计准则的公司,其相对价差下降并且股票成交量增加。

以上研究证明了更好的披露会带来更低的交易成本并减轻信息不对称。如果如理论上所说的,较低的交易成本或者较小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证券的较低的股权资本成本,那么这些研究表明,更好的披露会带来更低的股权资本成本。

2. 披露和股权资本成本的直接研究

这部分研究使用了本文第二部分描述的股权资本成本的估计来代替股权资本成本。Botosan (1997)研究了作者自己构建的年度报告披露得分与方程(2)得出的股权资本成本估计之间的关系。它使用了分析师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和预测期的终端价格来代替市场的预期。Botosan发现更好的披露与更低的股权资本成本是相关的,但是她的分析在产业和年份上有一定局限,并且样本只有那些分析师跟踪的公司。随后的研究拓展了Botosan最初的发现,样本的组成包括了加拿大公司(Richardson和Welker, 2001),瑞士公司(Hail, 2002),欧洲和欧洲以外的银行(Poshakwale和Courtis, 2005),分析师重点跟踪的横跨较多产业的美国公司(Botosan和Plumlee, 2002)。这些研究的结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来支撑年报披露水平和股权资本成本负相关。

Botosan 和 Plumlee (2002) 利用了AIMR季度报告得分证明了股权资本成本和季报得分是正相关的,这与理论的预测相反。替代变量中的测量误差或者相关的变量遗漏也许会解释这个结果,此外,也可能是因为披露与公司的信息环境和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比现有理论的解释更为复杂。Barron(2005)和 Botosan (2004)的研究表明一定形式的公共披露(如季度盈利公告)会产生私有信息,并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增加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升高。

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汪炜和蒋高峰(2004)以披露的公告次数来衡量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披露水平提高有助于降低股权资本成本。李明毅(2008)以沪深股市502 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经营绩效。

吴文锋(2007)的研究得出了与大多数研究不同的结论。他从时间角度比较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评级变化前后的资本成本变化。结果发现,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降低股权资本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投资者并没有把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判断公司价值和交易股票的一个影响因素, 由此导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无法增加流动性和降低风险。这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资本成本的前提条件无法成立。

3. 披露和债务资本成本的研究

Sengupta (1998)提到了披露水平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Sengupta证明了AIMR总体披露得分和两个来自穆迪债券调查(Moody's Bond Surveys)的债务资本成本的可替代变量之间的关系。Sengupta的结果支持了更好的披露会降低债务资本成本的假设。

在我国,于富生和张敏(2007)以深圳证券市场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样本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即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债务资本成本越低,而且这一结果是稳健的。此外,企业的市场风险越大,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五、结论与研究建议

通过本文的文献回顾,我们得出以下一些研究的建议供参考。当然,这并不是说,未来研究仅仅局限与这些方面,更多的研究方向有待于研究人员去探索。

第9篇:证券市场市场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该承担什么责任?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吗?会计上取消公允价值计量能救市吗?200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与声讨,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坚持与辩护,到底何去何从?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粗浅的探讨。

一、公允价值问题在金融危机中的提出

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宣布可以从2008年7月1日起追溯调整新会计准则,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核心都是为了避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降低由于账面价值下降而被收购的可能。

次贷危机爆发后,会计准则饱受质疑。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公允价值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

由于债券价格的公允价值下降,投资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继续抛售债券,进而造成债券价格的新一轮下跌。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

二、公允价值问题的分析

“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取代过去的历史成本会计。但这种会计方法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低价出售套现,使金融稳定性进一步恶化。因为企业在泡沫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容易采取进取扩张的策略;而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持有的投资工具(如基金、股票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幅贬值,按市值入账将导致巨额损失,企业在资产贬值、盈利下跌的情况下难以寻找到融资,放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是由19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根据该会计准则规定,金融机构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有金融资产及其交易的计算都应是即时的市场价值,即公允价值。单从会计角度来看,157号准则本身与金融危机无直接关系,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在于盲目金融创新的同时疏于金融监管,它的背后则是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根本不了解金融的属性、生态体系和系统性这三个金融规律最为核心的部分。2009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整体金融资产规模进一步萎缩,价值进一步下行。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

三、公允价值计量有待完善

公允价值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不意味着公允价值已经科学完善、无可厚非。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按市场价格计量市场主体持有的金融资产,无疑是符合会计真实反映原则和公允反映原则的。但是,在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否有放大金融风险的作用呢?这时,我们需要抛开公允价值的种种可行理由,静下心来审视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如下争论:

一是以公允价值来计价金融资产,是否在任何市场状态下都可行?

二是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没有市场或市场流动性很差的资产,是否必须?原来有市场的资产,因为金融市场的问题而减弱流动性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是否还要坚持?

三是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在金融市场严重动荡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加速其螺旋式下跌?

争论各执一词,而且争论本身不解决问题。作为会计界人士,笔者愿意参与这个国际性的会计问题讨论,有义务为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第一,公允价值具有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怎样进一步完善来保证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很难断定公允价值本身究竟是现行市价还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所谓变动性,是指因市场交易具有可直接确认、可观察、只能估计等多种情形,因而公允价值会随市场交易情况的变动而变动;所谓集合性,是指公允价值是在市场交易情况下,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存在着对这五种计量的再现或重复,所以是多种属性的集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有不少财务报表项目如一些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这种波动的反映是以不容申辩、不给喘息之机的方式进行的。即使是在 保持活跃交易的证券市场,公允价值在每天的不同时点确认,差异也会很大。

第二,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价格计提巨额的资产减值,导致极大的账面损失,从而强烈冲击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狂潮。但这是公允价值计量在这种情形下的唯一结果吗?公允价值,不仅能在正常市场状态下不偏不倚,在非常的市场状态下,也应该一样。怎样才能使非常情形下的公允价值理性而又不失客观?美国证券委员会9月30日针对美国财务报告准则157号的指导意见,是不是也启发我们考虑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即:当市场报价非公允时,是否应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第三,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失真。如何能避免管理当局或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主观操纵?在极端、非正常市场状况下,如何建立起准则制定机构或相关部门指导审计师正确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机制?

第四,会计准则的产生过程及贯彻过程不产生经济后果,但贯彻结果确实产生经济后果,这一事实则使我们发问:制定会计准则时是否应该考虑经济后果或者说是顾虑到经济后果?

第五,即使高度活跃的证券市场,一日之中价值的波动也相当大,按照不同时点计量的公允价值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按某一时点计量所呈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的不偏不倚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更科学、更客观地体现与报告?是在表内反映还是在表外披露?表内与表外存在什么差异?由此引起的市场反应能否模拟预测?

第六,是否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制定经济危机的认定指标、设立经济危机认定的联合机构,以经济危机周期为时期,以此增加会计准则的内容,在有利经济态势发展与巩固社会稳定的原则下,探讨与之匹配的系列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