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浙江视野 区域文化 经济发展 关系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经历数代人长期的公共选择,在从事物质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最终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一 区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深层次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区域文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论述。
1.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素质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精神影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积极的、勤奋灵活、开放进取的、包容性强的文化背景总是激励着劳动者创新、创业、进取;而消极的、投机取巧的、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会大大削弱劳动者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浙江人历来就有“重利” 意识和利用财富数量来衡量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职业观”的区域性商业文化,并在日后经商办厂中不断获得正向激励。所以,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富起来了。
2.区域文化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经济发展
“文化无意识”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言行举止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蕴藏于每个人的身上,如果它寄存在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民族群体中,就构成了群体意识,一旦这一群体意识形成,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并自觉和不自觉地注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干预”经济建设,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是: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分析中,一些专家创造性的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即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 而“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观念人力资本”的代表就是企业家精神,其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的文化,企业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3.区域文化通过决定企业组织形态影响经济发展
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往往决定该区域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态。在家族文化盛行不衰的文化环境下,个人的社会自发交往能力就很弱,个人的跨家族信任关系很难建立,所以家族主义企业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选择。如在浙中地区,家族文化盛行,这里的大多数企业是一些家族企业,因此,浙中地区的企业较小,发展壮大速度很慢,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而在一个具有平等开放合作文化类型的社会中,企业的契约关系不仅稳定而且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企业就可以越做越大。
二 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提出新要求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财富的欲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创新,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主体即企业家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影响。
1.发扬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文化
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贩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地为国家、企业分担责任;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之后往往不忘乡里邻居,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与发扬,从而积极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摒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文化
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人往往会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平凡的工作。浙江温州人用以致富、闯荡世界的“五把刀子”(即菜刀、剃头刀、剪刀、皮鞋刀、螺丝刀),在这些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中不少人宁肯待业、失业,也不愿放下架子,去从事服务性工作。“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总是“唯官”、“唯上”,重官轻商,从而很难与外来客商及私营企业主真心相处,更谈不上热心为他们服务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办事往往不循科学规律,而是求神问卜、投机取巧,有的人致富后则买地造坟,求祖宗保佑,他们往往走不出“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总之,这些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经济发展也越缓慢,应该坚决抛弃这些落后的不
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
3.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不断创新
经济在快速发展,这要求文化改革创新的步子也要迈得开,从而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文化勇于创新,最终先进文化与人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文化创新融入现代化建设大目标,可带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三 关于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错误认识
1.“区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
一些地方利用当地风俗文化,很少涉及深层次文化传统观念,通过组织文化节、旅游节等各项活动,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但最终经济增长速度却仍不尽人意,于是得出对经济发展“区域文化无用论”的错误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错误的将表面民俗文化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可见,这些地区必须认真审视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文化传统观念,要认真调研和分析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分析和研究其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学习浙江温州人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敢闯天下的经商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以打造适合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一些中西部地区所蕴藏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逐步缩小与浙江等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区域文化变迁缓慢”观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学浙江模式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文化观念变迁缓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改变。一般来说,文化变迁作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总是缓慢的。但是,也不一定,我们看东北的高失业率城市,存在着依附文化的残余和生存文化的扩展力量,包括女的比男的更勤劳,到各地去打工,不管是打什么工。这种观念的改变,就是文化的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没有办法时,生存文化就会上升到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关键词: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看法和建议
矿山企业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和生产环境的逐步恶化,以及开采成本逐年增加等不利因素,加之一些矿山企业管理中还沿用以往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工作标准不高、过程控制不细、制度执行不严等消极现象,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使引进了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也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优越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首先,一些煤炭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建设,提口号、树理念。以为这样就可以迅速把全体员工的个人素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次,开展精细化管理,起始阶段是要一定的功夫、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精力去搜集基础数据、制定详细施工标准和管理制度.与以往粗放型管理相比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于是就有人认为是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多此一举,没能真正认识到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理解不够贯彻不力
一些煤炭企业根据管理需要相应地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制度,但是由于学习贯彻不到位,认为每项工序,每个岗位量化考核没有必要,什么管理模式与自己无关。还有些管理人员,在传达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内容时,由于本身自己就没有吃透精细化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只知道是矿上的一项政策,以为是领导的一时兴趣,以至于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标准不高,对工作不善于总结,不能将“做所定的、记所做的”形成一种工作习惯,导致精细化管理只是喊在口头上。
三、控制不严,执行不细
一些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运行中质量不高,设备台帐不认真核对、检修记录未及时上帐等等。在执行时将制度和标准抛之脑后,按兴趣干活,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对所有上岗人员逐日考核上存在应付凑合现象,致使运行质量、考核程序、过程控制不力。
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本人以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从而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找准突破口,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转变
一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企业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等时间,强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矿山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把定性的、无形的管理变成定量的、有形的管理。 转贴于
二是实施过程划分层次。企业的管理层次分为决策层、执行层、实施层,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在企业管理的决策层中达成一致,形成统一思想。
树立可行的信心和决心,即先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思路。同时,又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上来,供执行层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从而使管理更加完善和符合现场实际,因此三层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另一方面,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在于“细”,以精求细,彻底改变粗放管理,精细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密细致。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从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标准办事,工作精益求精,管理细化量化。
三是完善标准制度,构建合理体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设备检查检修标准、设备完好标准、巷道成型标准等精细化管理标准及相关考核办法。实现量化考核,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有制度、有考核。
(二)选准切入点,掌握精细化管理的途经与方法
一是设备管理精细化。首先要收集各种在用设备的技术资料、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制度和周期,完善各种考核标准和制度,让操作者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按什么标准去作,不做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最终达到设备管理有标准、有制度、有档案、有考核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二是安全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安全管理精细化,要从安全管理系统流程精细化和细节管理精细化两方面入手,以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目标。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充分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探索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影响的规律.
三是成本管理精细化。重点对材料、电力、修理费、管理费下达给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其他有关科室进行控制。真正做到事前有预测分析机制、事中有预警考核机制,事后有分析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要在材料和电力管理上,实行全过程精细管理,对于材料和电力消耗,需要量化到班组。另外,还要对班组的材料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材料的领用、保管、入井、使用地点等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并安排专人进行核实,详细掌握每一宗材料的来龙去脉,确保“物尽其用”。杜绝无谓的浪费。
(三)强化执行力,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一是以人为本。要开展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增强精细化管理执行意识,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职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
二是加强学习,确保精细化管理机制执行到位,这就需要在企业掀起一个学习、贯彻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热潮,努力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增强全员执行岗位考核标准的自党性、主动性,使职工上标准岗位、干标准活成为自觉行动。
三是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责任落实在精细化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生产安全、降低材料消耗、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落实责任具体实施办法很多,比如编码管理、建档备查等等。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
过去的30年是中国旅游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山东省“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曲阜市也提出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后又更明晰的表述为建设“生态式旅游胜地、世界性儒学研究中心、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纵观曲阜旅游总收入和GDP的时序变化,可以看出二者持续增加的共同趋势。就世界遗产地曲阜市的现状而言,作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圣地,知名度享誉世界。一方面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孔庙、孔林、孔府1994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拥有各类文物古迹300多处,其中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历代古建筑1300多间,古墓葬10万座,古树2万株,古代碑刻5000余块,各类馆藏文物达10万多件;另一方面曲阜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行政级别较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在山东省32个县级市中排名27位,虽然曲阜的经济增长较快,每年的增幅都在12%以上,但仍低于山东全省年均14%以上的增长速度,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支撑力较弱。在这样一个弱经济支撑的国际知名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和城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关系?旅游业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进展
国外对旅游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旅游乘数理论(Archer,Fletcher);旅游主导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由Balaguer(2002)和Dritsakis(2004)分别通过对西班牙和希腊的实证分析得以证明,但Oh通过对韩国的研究得到了与假设不一致的结论;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Ghali和Tosun分别验证了入境旅游对菲律宾和土耳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一直以来旅游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还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论题,到底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是双向作用还是单向作用,国际上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我国关于旅游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10年起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文章数量有所增加,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纵观二十几年的研究历程,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如下特征:在研究内容方面,二者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包括从供给角度对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王兆峰等,2009;查芳,2011;钟高峥等,2012)和从需求角度对旅游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张丽峰等,2009;孙虹乔等,2011);从旅游市场类型角度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庞丽,2006;武春友,2010;黄伟力,2010;张晨,2009;蒋满元,2008;张丽峰,2008)、出境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雷平,2008)和国内旅游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屠文雯,2008;赵磊,2011)。此外,还有单向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文章,通过测度旅游贡献率水平来衡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周四军,2006)。在研究方法方面,不同于我国其他旅游问题的研究最初多集中于定性分析,我国的旅游与经济关系研究从一开始就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其中VAR模型及相关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分析虽然2006年以后才逐渐被采用,但应用最为普遍(杨勇,2006;和红,2006;赵东喜,2007;黄伟力,2010;瞿华,2011;罗文斌,2012;张娜,2012;杨建明,2013)。其次是空间计量模型主要用来分析不同区域旅游与经济关系的差异问题(王良健,2010;向延平,2012),而早期的文章多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理论来说明旅游与经济的关系问题(陶金龙等,2004),此外还有查芳(2011)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研究范围看,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可分为国际层面(雷平等,2008)、国家层面(和红,2006;罗文斌,2012)、省级层面(刘长生等,2008;屠文雯,2008;张娜等,2013)、市级层面(陶金龙等,2004;刘桂玉,2008)四类,其中还包括对市辖区的比较分析,如麻学锋等(2012)研究了张家界两区两县及其与全区之间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高增长之间的区域响应性和时间同步性。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就全国范围而言,得到了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而就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则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不同城市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原因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不同案例城市的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已有的研究缺少从世界遗产地角度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曲阜是我国45处世界遗产地之一,选择其作为案例城市对拥有优势旅游资源的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现有研究案例选择的最小范围是地级市,缺乏对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的县级市这一级别城市的案例研究,曲阜作为这一行政级别的城市在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等方面有自身的特征。第三,本文旨在回答拥有优势旅游资源和劣势经济环境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业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特征等问题,为世界遗产地曲阜如何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现提出以下假设并进行论证:①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③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度。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旅游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而GDP是表征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1991-2013年曲阜市旅游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两组数据来样本来验证曲阜市旅游业与城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原始数据来源主要是《曲阜市统计年鉴》(1991-2013),数据的预处理分为两步:首先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旅游收入和GDP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两指标数据取其对数,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LnTOUR和LnGDP分别代表旅游总收入和GDP的对数,ΔLnTOUR和ΔLnGDP分别代表它们的一阶差分。
2、模型选定VAR
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把每一个外生变量作为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模型,主要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干扰项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利用VAR模型测度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单位根检验。在分析旅游总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对这两列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因为涉及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回归,可能会形成结果看上去非常好的伪回归(Granger&Newbold,1974),但是,如果在旅游总收入与经济增长两时间序列之间存在“一起漂移”或同步现象,则可能没有伪回归问题。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Eviews提供了6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DF检验(Dickey-Fullertest)、ADF检验(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即增广的DF检验)和PP(Phillips-Perrontest)检验。本文将借助这三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2)VAR模型估计。VAR模型由Sims于1980年提出并引入到经济学中,是用模型中的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通常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描述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它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作为自回归模型的延伸VAR模型的分析重点在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量的滞后结构。
(3)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一个内生变量是否可以作为外生变量对待。它解决了变量x是否引起y的问题,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加入x的滞后期是否使得解释程度提高。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之间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
(4)脉冲响应函数。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某一变量受到冲击时,也就是说受到干扰产生波动时,不仅会影响该变量本身,也会经由VAR模型的动态(滞后)结构,将这种干扰传导至系统内其他的变量上,其中,冲击或干扰就被称为脉冲。通过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分析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其他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能够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效应。
(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将VAR模型中每个外生变量预测误差的方差按其成分分解为和各个内生变量相关联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内生变量的冲击对用方差来度量的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评价不同内生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四、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世界遗产地曲阜市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短期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曲阜城市经济也呈现增长态势,从相互贡献看,城市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增长较快,得出以下结论:
(1)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曲阜市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假设被拒绝。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滞后期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互为Granger原因,二者联系密切,假设?成立。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前四期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仅是正向的,而且促进作用快速增加,而旅游业对经济起到先下降再上升的负向阻碍作用,滞后4期以后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存在持续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作用较强,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从方差分解结果得出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作用显著,但相对间接,所以影响反映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相对直接,影响反应迅速但贡献度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说明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度大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假设?被拒绝。
2、政策建议
曲阜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前提,旅游业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而城市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曲阜市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的门票经济特征明显,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未能实现良性循环。针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曲阜市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完善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曲阜市旅游业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和乘数效应等。首先,“孔庙、孔林、孔府”是世界文化遗产,必须依赖强大的旅游解说系统才能让旅游者体验到儒家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加快寿丘大遗址、鲁故城大遗址、尼山大遗址等的规划开发。
第二,调整旅游接待业的行业结构,建设高星级接待设施满足高端客人的需要,引入知名饭店集团连锁经济档酒店品牌,打造“儒家文化”主题的私人客栈。再次,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增加旅游演艺娱乐活动,提升杏坛圣梦等的演出水平和影响力。最后,加快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支撑力。
第四,充分发挥文化品牌优势,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提高曲阜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
中图分类号:D4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8/09-0114-04
作者简介:宋洁尘(1976- ),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农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伴随经济发展过程,实现乡村社会组织的再造,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乡村经济、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从架构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分为四部分,即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和制度环境架构。
经济发展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核心,该架构又可以细化为中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即中观层次的农村产业架构和微观层次的企业架构。在农村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架构和完善的组织(包括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架构加以支撑。如何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则依赖于塑造农村经济发展的创富主体架构。也就是说在农村地区要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
生态环境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支撑经济发展架构稳定运行的自然前提。
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可以细分为乡村社会文化架构与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两部分。乡村社会文化架构的更新与重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构筑新农村建设更加宽阔的产业空间的现实途径。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从而奠定经济发展赖以持续的社会基础。
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推动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对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战略举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措施,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可操行性的制度、规则层面。
一、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是建立在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架构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架构可以分为软硬两个方面。离开基本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市场、农田水利等硬要素,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将成为空中楼阁;而非直接生产领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样是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架构赖以完善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的突发应急机制等更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往往把侧重点集中在完善农村基础实施架构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在于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基础,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
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架构的构筑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特色与稳健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结构,实行市场的错位竞争依然是构筑产业架构过程中客观、务实的选择。农业不同于二、三产业的重要特征是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紧密关联,而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这为实现区域差异化的产业架构奠定了自然基础。链式拓展原则: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重点依然需要以第一产业为依托,侧重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不断充实二三产业的内容,形成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链式拓展的过程实质是遵循产业内在前后向、侧向产业关联不断完善主导产业配套系统的过程,也是提升农业增值空间的过程。集群创新原则:围绕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培育符合资源禀赋条件、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集群,并且通过互动激发创新,实现农村区域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源泉。
产业架构功能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之中。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主要体现为公司+农户类型,但是由于公司和农户之间市场力量和利益趋向的差异,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使得利益发生扭曲。这种利益分配上的扭曲,制约了“公司+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也说明农村的企业基础架构需要更新和变革。新农村建设企业架构重塑的重点是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协调与缓冲的中介,引导和培育基于农户自愿互利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专业性或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户与公司之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竞争的纽带,实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这也是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基本经验和农村企业架构的主要形态。
产业架构的完善和企业架构的转型需要由一定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其中的执行者即构成经济发展中的创富群体架构。创富群体架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二是通过产业链的关联效应与农户建立经济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企业家。只有这两类群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创富群体,普通农户只是直接完成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工的一颗“棋子”,真正起组织生产,协调产业内、产业间分工,开拓市场,推动新产品、服务的创新等高端功能,都需要由创富群体来完成。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笼统的规定为农户,只会混淆不同群体的本质界限和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如何合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三是如何在利用过程中在更高水平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首先,提高认识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思想基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生态环境架构的建立和完善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状态,避免资源和生态环境继续遭受破坏性开发,为农业、农村经济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创造生态环境基础。特别是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将生态环境架构的完善放在突出位置。
第二,全面认识农业发展的价值是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增值空间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业一直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部门来看待,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推动下,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的地位不断下降,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基础地位的不稳。实质上农业作为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双重过程,其对自然生态的依赖以及由此对自然生态的潜在贡献是农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农业在生产直接经济价值,同时,还附带生产环境价值,这种环境价值恰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屏障。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价值是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形态不同,农耕文化恰恰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文化形态,而前两者都在技术至上理念的支配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生态强烈的反馈效应。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的推动下,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将得以确认并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作用。
第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确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新农业生产形态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
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平仅为4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低,仅为30%。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形态,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将成为新农村生态环境架构更新与完善的现实途径。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
新农村建设社会文化架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是社会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精神作其支撑。用中国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人的生活态度,培植了一方人的文化精神。社会文化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从近年来浙江民营经济的崛起与浙江文化、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越人“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国语・越语》),“吴越多秀民”(《安庆府志》),越人“人性惠柔,善进取”;“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宋史・地理志》)。说明江浙人由于山川自然的影响,“陆事寡而水事众”,在常年对水的征服中,铸就了冒险精神与慷慨气节,形成了一种既空灵、飘逸又雄俊、耿介的个性。同时,浙江又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地和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区,这也使得浙江人既有“明故求理”的探索精神,又有“贵在实行”(朱舜水:《舜水遗书・大安东守约问》)的求实作风,有着刚柔并济的潜质和“海纳百川”的亲和力。正是这种内在的文化品质,铸就了浙商的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二是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之所以说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周边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与互动的两大趋势。未来的发展是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科技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化的发展。而且未来的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以农业生产为例,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越来越密切,从而出现在传统意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派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如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这些新的产业形态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农业本身的产品功能价值,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迅速扩张的动力源泉。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架构的内容:一方面是树立符合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的文化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将区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经济与文化的交融,碰撞出发展的契机。同时,有必要正确认识与挖掘乡风文明的更深层的含义,将社会文化架构的建设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突出的位置,为经济发展架构的稳定运行提供精神动力。
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架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变革。由目前单向、控制与服从的被组织状态,向尊重农户自愿选择,诉求与反馈双向互动的自组织状态转化,发挥自组织的效率和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变革依赖于行政权力(准行政权力)控制为中心的内在脆弱型社会组织架构。建立新的以创富群体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维系纽带的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由单一的行政权力控制向经济利益控制为主,行政控制为辅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形成乡村稳定的社会结构,也有利于激发创富群体的积极性。
四、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伴随经济发展架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对象。
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始终主要体现为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这也形成了人们对政策的过度偏好。但是政策本身只具有导向性,而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也就是说,单靠政策的支持已经难以支撑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必须着手建立和完善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完整、连续、权威、具有法律约束性的相关经济和政治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新农村建设过程涉及的相关主体,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完善针对三农的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其规范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财政与税收关系、城乡关系、产业间关系等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
如农村税费制度,单纯取消农业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费大于税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规范农户与政府利益分配,创造良好的激励与约束关系。
再如政府农业投入与补贴制度,投入与补贴投向哪些具体的领域,中央政府与区域政府各自究竟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与配合,如何区分不同区域进行适度的投入与补贴而不是一刀切。
还有如何保障农民迁移与流动就业,城市支援农村具体途径是什么?如何确保城市发展对农业用地的占用过程中,农户利益的补偿?工业反哺农业制度、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关键词]广西;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广西
[作者简介]周永明,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大学2004级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054―04
广西“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完成,实现了从温饱向总体小康的跨越,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构建,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正确对待加快经济发展与推进构建和谐广西的关系
1.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关键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广西的基础和关键。抓好加快经济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当务之急,是要全力以赴来抓好的。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相协调发展,从而使经济更大发展,广西更加和谐,更快实现跨越进入全国经济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行列。
2.构建和谐广西是目标、是方向
构建和谐广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目标与方向的具体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优化建设相统一的。构建和谐广西,是使广西经济更加富裕、文化更加发达、生态更加良好、家庭更加平安、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构建和谐广西必将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加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显示出来。
3.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互相促动
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即在共同体内互相促动的关系。经济加快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互相促动发展,生产力发展促动生产关系前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又能促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破坏生产力发展,乃至促退生产力。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促动上层建筑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促使后者加快发展,反之阻碍乃至破坏经济发展。可见,加快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和谐广西构建的关系,是互相促动的关系。
4.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共同推进
加快经济发展有了经济基础、物质基础,才能为构建和谐广西提供经济条件、物质条件,把构建和谐广西顺利推进;而构建和谐广西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精神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人力保证、智力支持,就能够推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使经济发展加快,和谐广西构建更好。
二、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举措
为了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转变增长方式过程中,实现到2010年广西人均C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把富民兴桂新跨越大大向前推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主要措施是:
(一)抓住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
1.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要求。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生产为了人的消费需要,消费推动生产发展。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问题人手,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社会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
2.要实施人才兴桂战略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搞好人才资源培养建设,放手让更多党政人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涌现出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氛围,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推进经济加快发展,
3.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一条重要措施就是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我们知道,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因为人是生产力主体,是生产力决定因素、最积极因素。因此,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注重分配公平,着力提高广大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增加贷币收入,从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使经济加快发展起来。
(二)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
1.发展沿海经济
我区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力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国内外形势很好,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使环北部湾经济圈崛起时机已成熟。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发展创造条件,抓好新旧园区建设和工业项目布局和实施,以壮大经济实力;抓好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配置和引进,以适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把沿海经济多快好省地向前推进。
2.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即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有着广阔市场前景,既具有吸引力,也能增强经济力。例如,发展蔗糖、铝品和旅游等等广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能为企业、地方和人民群众带来好处。2005年11月25日在南宁市召开的中国西部城市市长论坛首届峰会上,南宁、北海和柳州被评进人西部15个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城市之列。应当在这个基础,发展更多特色经济,从而使广西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质量提高,更能有效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3.发展城市经济
2005年11月,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玉林、桂平、北海七市被选人“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应当按照(1)知各度,(2)美誉度,(3)诚信度,(4)满意度,(5)影响力,(6)投资环境,(7)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8)人居环境,(9)空气质量,(10)水质量,(11)发展潜力,(12)综合竞争力,(13)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等指标,创建和评定出更多先进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
(三)抓住服务经济
1.增大现代服务经济
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租赁和社会等现代服务经济要加大发展力度。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经济,提升服务经济水平,加大服务经济比重,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农业、经济服务,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人
制度,促进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增大生活服务经济
特别是社区服务经济和农村服务经济要加大发展,因为它们直接为居民生活服务,发展潜力很大,对于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就应鼓励、吸引和支持其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3.增大城市服务经济
要把它放在优先位置,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提升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目标化的标志和措施。要制定发展计划和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加快发展。按照国际一般标准,提高服务经济比重到占国民经济的50%~60%以上,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或基本现代化。为此,必须着重抓紧抓好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
(四)抓住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1.强化县域经济
实质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经济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较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教育科技发展和人力开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市场和赢利见好的产业,把县域经济――县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增强县域经济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力,增加县域居民收人和提高贷币购买力水平。要健全扶持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边、山、穷县域经济发展。
2.强化参与泛珠三角区域(9+2)经济合作
广西近邻粤港澳琼,地处中国大陆中部,背靠大西南,有三个大港、西江和通达的公路、铁路与泛珠三角区域联系,既密切,又方便。应当发挥地理优势东靠西联,主动接受产业与资金转移,把富裕劳动力转移,以加快经济发展。
3.强化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建设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我国与东盟唯一有海陆接壤通道的省区,有明显地缘优势。应办好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应加强合作,南向发展,努力发展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旅游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应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南宁一海陆”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进广西经济加快发展。
三、构建和谐广西的对策
(一)建设富裕广西
1.努力执行和实施广西“十一五”规划,增强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规划。由于它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创新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引入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因此,认真实行、实施和实现规划,必将加快工业化、城市(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必将增强广西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2.着力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以增强居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工做,才能有收入和增加收入,逐步走向富裕。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使更多劳动者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从而能不断地增加收入,走上富裕道路。
3.大力保护家庭财产,提高居民富裕水平
首先是鼓励勤劳致富。依法保护合法经营,保护个人和家庭财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是鼓励知识致富。保护知识产权。提倡多学习,多发明、多创新、多创立自主品牌,使知识变成为财富,知识使劳动者致富。
再次是鼓励兴业致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企业和个人到境外国外创业立业,赚取利润。通过经济增值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使广西加快走人富裕省区行列,个人走上富裕道路。
(二)建设文化广西
1.办好文化事业和产业,加快文化经济发展
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加多社会对文化产业投资,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和影视业,创造更多有文化价值和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优秀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经济。继续搞好“三下乡”,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做好文化企业,发展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公司)
为了建设文化广西,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公司),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例如,到2005年9月底止,接力出版社资产比15年前成立时增长96倍,年产值3亿元,在全国573家出版社(公司)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3.8%,位居全国第三,总体市场占有率居26位(见《南国报》2005年11月27日)。这就是做好文化企业的例子。应当继续把文化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3.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支持健康文化发展、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社会环境氛围,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开展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文化产品(精晶)走进国际市场。
(三)建设生态广西
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处理好增产与节约、开源与节流的关系
要坚持增产与节约并重、开源与节流并重,节约在先、节流在先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节约劳动力的活动,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循环使用,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系统和制度,推行节约生产与清洁生产,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形成低收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益)的节约型的生产增长方式,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文明健康、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行增产节约、开源节流并重。
3.处理好增加保护环境投入与强化保护环境管理的关系
保护环境需要增加投入和强化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环保市场化、社会化和投资多元文化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提高使用率。除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职能用行政法律手段之外,还可以使用经济手段进一步加强管理,限制污染环境产业、产品和项目,搞好防治污染工作,从而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
(四)建设平安广西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
建设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和基本保险社会统筹,增强调剂能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制度,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减少后顾之忧。
2.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搞好社会治安
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及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以维护地方安全、秩序良好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完善思想道德、法制和传统教育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搞好思想道德、法制和传统教育,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礼貌、友好团结、敬业奉献、勤俭奋发、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巩固增强全党全民团结拼搏的思想基础,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各族人民保持努力有为的精神状态,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而奋斗。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a new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Shaanxi.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study. This paper uses the SPSS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n expenditure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from 2011 to 2015,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cultur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vestment related cultur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关键词: 地方;文化产业;财政支出;经济
Key words: local;cultural industry;fiscal expenditure;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15-03
0 引言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部署和要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投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更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够充分,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体制滞后,尤其是在以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制约了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出决定着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论证文化产业财政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运用2011年至2015年陕西省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案例分析来研究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与测度的选取
研究的主体为陕西省8个主要的市区,包括省会城市西安和咸阳、渭南等七个地级市。数据来自于陕西省政府和各个市政府的统计年鉴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数据。本文选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个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作为衡量各市区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测度。一是政府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二是政府的教育支出,三是政府的科学技术支出;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测度。确定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作为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发展对其进行的主要财政投入的三个方面。研究区域内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必然要研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状况和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支出与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得相关性越高就代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越明显。
1.2 研究方法
Logistic回w分析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二分类型的变量时当模型的残差不在满足且E(?着)=0得假设条件以及残差不在服从正态分布。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就能解释上述问题。笔者将陕西各市的GDP总量与Var(?着)=?滓2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相支出的相关性作为解释变量,以三项相关系数的值来检验双方的相关系数。
2 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在查阅陕西省各市区的政府财政局以及省级和市级的政府公开信息以及统计年鉴年鉴,对陕西省八个市的五年的财政投入进行了收集,包括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投入支出和GDP总值。在研究陕西省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与GDP的是否存在关系时,本文确定4个测度指标:变量V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变量V2=教育支出,变量V3=科学技术投入,因变量F(V)=GDP(国民生产总值)。
设:原假设H0: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无相关性,即Ρ=0;
备择假设H1: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存在相关性,即Ρ≠0。
通过分析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回归分析的数据,来考察每一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对GDP的贡献度,据此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政策。
从表1可以看出,表中各项的t值均小于2.132,即说明陕西省各项文化产业的投入与GDP的相关性显著,说明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有效可以作为文章研究问题的实证数据。
2.2 案例结果与分析
根据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对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投入与GDP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把变量X值分为三类:X1=1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X2=1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3=1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1=2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2=2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3=2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1=3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2=3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3=3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对因变量Y值分为俩类;Y=O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有一项小于0.5,Y=1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都大于等于0.5,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3。
从表2可以看出,卡方为8.997,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标准下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X1、X2、X3与Y的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3可以看出,2个城市有一项不大于0.5的预测正确率为0%,6个城市三项都大于0.5且预测正确率为100%。模型的总正确率为75%。最终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整体的描述性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样本容量不足。尽管如此,该模型仍然可以反映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GDP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2.3 陕西省区域内各项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数据对陕西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优势:一、陕西省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力度较大,促进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该省是西北地区文化旅游大省,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直接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促进了该省教育产业的发展。陕西省发达的教育系统和众多的高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产业链,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同时该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总量还不足。尤其是在文化体育方面、传媒方面以及科学技术方面支出比例普遍较少。二,是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沿海省份,科技水平较为薄弱。三、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3 结论
3.1 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从政府公共服务的层面来讲,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部分,要求政府必须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政府要对其进行有力的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又属于产业经济的一部分,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产品本身的精神性和服务性又决定了它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不能够吸收足够的市场资金发展壮大,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才能合理健康的发展。
3.2 调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结构
陕西省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旅游业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化体育与传媒和现代科技结合等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水平还较低。政府的财政投入多以维护地区的文化古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在电影、传媒等新兴的网络科技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较小。因此陕西省级各市政府应调整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结构。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文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基础设施。第二、该省政府应该加强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型文化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3.3 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产业资金的来源途经,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一、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以市场下的各个企业为载体,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秀的企业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文化a业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建立一个规范的文化产业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投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戴钰.湖南文化产业集聚极其影响[J].经济地理,2013(04).
[2]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10).
[3]魏鹏举,王玺.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4]傅才武.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国,宗教与民族密不可分。以赫哲族为例,宗教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流。另外,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对于宗教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发展了有利于宗教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给宗教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关键词:萨满教;赫哲族;经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大国,要使这样一个大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正确处理宗教与各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宗教,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等。利用宗教的这些功能,使宗教服务于少数民族经济,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宗教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成为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赫哲族,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也是全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的古老宗教。本文将通过对赫哲族萨满教与该族经济发展的关系来深入了解宗教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赫哲族的宗教观
中国少数民族大都位于环境恶劣,地域闭塞,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因为这些原因,他们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甚少,所以经济相对落后,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本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而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他们的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宗教基本上涵盖了一个民族所有的文化,甚至是他们所有的生产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宗教在自身民族经济中所产生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以赫哲族为例,它的萨满教信仰是在漫长的渔猎经济生活中滋生和成熟的。他们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崇拜大自然,他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是有灵的。由于他们对于生老病死等现象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所以就只能提出他们自己主观虚构的臆说。他们认为人有三个灵魂,即“生命的灵魂”、“思想的灵魂”、“转生的灵魂”。这三种灵魂被统一在一个健康的人身上。与这种灵魂观念相适应,赫哲族人对于自然现象以及自然物都有自己的种种认识,他们知道多少动植物,那么就有多少神灵。所以,他们就用石头,后来又用木头,做成很多鬼神的形象,用来祭祀、崇拜,有的也制成画像,随身携带,出猎时携带,祭祀时排列。因为神的力量有大有小,他们的神也就有了高低、主次之分。他们认为人和神是不能直接相通的,所以在人神交流中必须要有一个中介人,这就是萨满。萨满是一切萨满教仪式的主持人,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萨满是忙不过来的,于是,就出现了萨满之间的分工。而这些萨满在平时,也是要参加生产活动的。[1]
从氏族制度在赫哲族地区衰落开始,赫哲族萨满教的职业化发展逐渐形成,并具有了某些特点,他们构成其宗教活动生活的基本面貌。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有:第一,萨满教授的非氏族性,萨满的神是祖传的,但教导新萨满的人不能是自家萨满,必须接受外姓萨满的教导,萨满学习的方法时实地观摩,在师傅萨满给人跳神治病的时候,边看边学;第二,赫哲族的神已有萨满专用和老百姓普通供祀之分,即使同类的神,也出现不同的称呼;第三,赫哲族的萨满已分成流派、等级;第四,专职化的萨满,不同的萨满有不同的职能,领不同的神,举行不同的仪式。[2]
二、赫哲族的宗教观对经济的作用
萨满教影响着赫哲族人民生产生活,他们的贫困富有、丰收减产,甚至是他们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萨满教。下面,我将具体的谈谈萨满教对赫哲族经济发展的作用:
1.萨满教对于赫哲族人民的教育作用,可以稳定赫哲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赫哲族萨满教信徒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拥有三个灵魂,其中“转世灵魂”的作用在于转生,即“好人死后仍为人,父子互相更替不绝;次者变为家畜;恶人变为蒿子杆上的疙瘩;永远不得再投胎为人。”[3]因为有这种观念,所以,赫哲族人民大都善良质朴,他们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力求后世再为人。正是基于因果轮回,世代不息的来世观,赫哲族人民大都遵循着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会逾越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这一点,是很珍贵的,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是显得难能可贵。所以,赫哲族地区的萨满教,对于赫哲族地区的经济健康地、有序地、安全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萨满教造型艺术和仪式活动都独具特色,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利用当地的民族特色、宗教特色,来发展民族旅游业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头戏。赫哲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以捕鱼狩猎为主的民族,所以他们的经济增长方式极为单一,这个也成为赫哲族除了自然环境限制外另外一个经济增长慢的重要原因。利用赫哲族本地的民族宗教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并把它作为赫哲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充满了建设性的意义。
萨满教是一种氏族宗教,当氏族间举行大祭的时候,外姓人可以参与到其中,而祭祀家族也会将传世神具陈列于神坛两边,供内外人瞻仰膜拜。在这一活动中,外姓人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这一仪式的庄重严肃,还可以看到不同萨满独具特色的着装以及有着特殊意义的道具。在萨满教造型中,神偶、神具、神服是最基本的。这些都是要由萨满自己亲手制作的,制作它们的材料都是有规定的,不能以次充好,以免破坏了各自所代表的意义。神偶要尽力保持原形原貌,较之于外形,更加重视神偶的神似,它不要求萨满精雕细琢,只要古朴简单就好。神具里面最重要的要算神鼓了,神鼓的选材往往要萨满长途跋涉,选取清净深幽山林中的木材,以兽皮来做成鼓面。神服的制作是最为精细的,从材料到裁剪,从设计到缝制都有很多讲究。[4]
3.北方很多少数民族都信仰萨满教,赫哲族可以利用共同的信仰,加强与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交流,从而有利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国,要消除各民族、宗教之间的隔阂,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行之有效的,还是只有各民族根据本民族特点,做好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对于本民族,还是对于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多数北方少数民族都把萨满教作为其民族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虽然各民族在自然、人文环境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萨满教的仪式活动也有各自的不同,但是,共同的信仰仍是他们之间的重要联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北方所有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看做是一个群体,一个以萨满教为他们主要精神支柱与传承纽带的群体。这样,赫哲族就不再是势单力薄了,它的经济就可以与整个大群体挂钩,可以利用萨满教,进入到这个大群体,加强与北方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发展自身的民族经济。
萨满教对于赫哲族民族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萨满教与赫哲族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萨满教发展赫哲族的民族经济,可以成为促进赫哲族民族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赫哲族经济发展对萨满教的影响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相辅相成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宗教活动,就是属于无形的意识世界中的精神层面。
在赫哲族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受过毁灭性的摧残。直到现在,赫哲族无论是从人口还是从经济方面讲都是及其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变化,特别是赫哲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萨满教文化的变化,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赫哲族经济发展对于萨满教活动的影响:
1.赫哲族经济的发展,可以为萨满教的各种仪式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使宗教活动得以更好地进行。任何宗教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举行,如有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工具,特定的服饰等等。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保证。
作为人神中介者的萨满,他们举行仪式时,所穿着的服饰,包括铜镜这些配饰和神偶以及神具等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大都利用天然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寻找和收集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不举行仪式的时候这些东西的保管,都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保证的。信仰萨满教的赫哲族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需要举行仪式,比如:祈求丰收、送魂、占卜、求雨止雨等等。在这些众多的仪式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保证的。无疑,经济的发展,对于赫哲族萨满教的存在以及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物质方面的支持,萨满教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2.赫哲族经济发展给萨满教的宗教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萨满教文化的保护,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消极的一面。诚然,赫哲族经济的发展对于萨满教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消极的一面。
解放前,赫哲族科学技术严重落后,经济不景气,人们不能解释的现象,比如:打雷、下雨、生病等等,只能作出自己的主观的臆想。所以,在那一时期,坚信“万物有灵”的萨满教盛行。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很多自然现象的实质,萨满教信徒也不断减少,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间,萨满教的观念以及传统显得更为微弱。这些都是赫哲族经济发展对于当地萨满教这个古老宗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于萨满教的很多文化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该族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地区的文化,与萨满教文化是一体的。所以,保护萨满文化就更加迫在眉睫。不能把赫哲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萨满文化的传承对立起来,要寻求他们共同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萨满教在赫哲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萨满文化与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是一体的,是赫哲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育了民众,促进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赫哲族与其他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之间的联系。反之,赫哲族经济的发展也给萨满教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萨满教的发展壮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两面性的,赫哲族经济的发展也给萨满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通过对赫哲族宗教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覃广光.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凌纯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意识形态经济化;生态经济发展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涵义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概念
意识形态经济化就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扩大与强化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使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优化组合发展,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普惠度、满意度、幸福度,并以此促进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彰显力、影响力。
(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特点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体制的变革活动,也是一个从经济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活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
1. 政府主导下的不断完善超越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位一体”文明建设,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再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进而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一直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超越与深化。
2.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有机结合的互映性。只有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政府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决改革进程中前期遗留的矛盾,使诸多矛盾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经济发展中自动化解。正是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不断吸收社会意识形态而得到完善和发展,才为吸引国内外资本的高效投入、吸纳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共谋复兴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中国模式”的发展奇迹。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通过“回溯效应”又增加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凝聚力、吸引力。
3. 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民族自觉性。在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引领下,我国的经济在“阵痛”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性更加彰显。我们要在确立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时代和民族特点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这既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密切联系,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民族性理念紧密相连,这个已经逐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理念的中国民族特色是我们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意识形态的基础和起点。
(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功能
在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进程中,内在矛盾表现为 :“粗放型”经济发展意识与“集约型”生态经济发展意识之间的冲突;外在的矛盾表现为: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西化渗透”与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之间的冲突。中国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意识,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公民意识。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识,是通过全社会成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公民意识,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流意识的构建与确立,它是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优化为先导,以遵循自然生产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支撑,倡导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互生共荣关系,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宏景的契合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2. 以全体社会公民生态环保观念引领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有效促进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主导方式。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四)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与意识形态的辨证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统一化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生态经济是通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来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佳化、公平化。无论是发自主观使然还是客观应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两者统一与融合起来。
1.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基础:促进生态生产力的有序发展。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却又是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创造的结果。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但是人们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间的客观效应,恩格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一词来概括。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高效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态生产力的优化发展,也引发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但无论是生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有机统一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中。现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生态经济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2.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价值追求:效率与和谐。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且还要对自己创造的历史进行价值的评判。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动始终都受“历史合力”的人的理性、意志和需要等精神因素调节,因此,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构建生态经济秩序规范的动力价值、生态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价值和“道德资本”价值。反过来,生态经济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如效率价值取向、利益价值取向、主体性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态经济不仅相互蕴含着彼此的价值,而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效率与和谐。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需要。而生态经济是高效整合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效率是经济生产的价值目标,那么和谐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制度的价值基础。
3.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最终目的:“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是环境保护,根本是发展,目标是立足现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布局,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同时,生态经济倡导人们多方面的低碳生活需求,引导人们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活动,并要求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从而使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并通过人们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以科技创新来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的发展上实现对生态经济新的超越,生态经济的主观追求是生态经济效率,生态经济公平是它的人性论基础,“自然权利”是它的伦理本质,使人们的意识性形态以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分析
(一)生态经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每一种经济形式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留下深深的思想烙印,每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又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生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生态经济的基本理念:理性、人本、自由、和谐;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整体推进、科学构建、多元参与、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要求:生态良好、公平正义、统筹发展、民生幸福。这些基本的理念、原则和要求,不但形成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而且还决定着与它们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生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低碳生活、绿色GDP、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体系等新的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围绕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道德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也协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2.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新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面临经济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深水区”,经济转型要求构建现代产权关系和经营关系,社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将重新定位,企业的生态经营管理日益得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态经济观念也将引领经济生活新潮流,所有这一切都将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强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它可以从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对生态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保障功能。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经济良好、快速、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任何发展模式的正常运转都需要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而一种新的政治、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普及,广大社会成员在对新的制度、体制和发展理念认识上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一致,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可见,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来维系社会稳定,并引导广大社会成员以自觉、自愿、自为的方式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生态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稳定秩序,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意识形态,能够使国家的经济决策过程简单明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达成发展理念共识,减少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合作中的“摩擦费用”,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会减少执行经济制度的运作成本,提高企业自觉厉行经营活动的生态管理职能;意识形态能够使广大社会成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凝聚社会巨大正能量;意识形态能强化和约束政府行政部门的“单向度”行为,更好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效能的公信力。
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保障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其健康发展。生态经济本身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人们更加务实,不搞形式主义,自觉树立生态观念,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使一些人只讲实惠、注重自身利益,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顾,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潜在危害。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纠正偏差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把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深入落到实处,纠正将生态经济发展流于形式的做法,真正实现以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务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意识形态经济化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
国家安全包括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意识形态又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不仅发挥凝聚全国人民“正能量”的轴枢作用,而且有效抵制和防范西方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的阴谋。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放宽,不仅国外大量的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而且大量的外来文化产品随之涌入,这无形中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发达国家把“文化大棒”看做是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它们认为要达到对中国“和平演变”、抑制中国“和平崛起”的目的,必须大规模地实施文化输出,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达到其“西化”、“和平演变”的目的。如果当前中国意识经济化进程中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将会对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二)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为保障
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正处于关键“瓶颈”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经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绿色GDP,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首要任务,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我国生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吴树青,陈占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克思.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叶启绩.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廖才茂.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向[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