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建筑监督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

第1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industries of special governance of China's production safety, safety in production related to any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现如今,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探求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和方法,成为目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当务之急。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许多管理漏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常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工作。

一、安全管理监督的重要性分析

实施安全管理监督主要是为了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开展的一系列相互协调工作。总体来讲,安全管理监督在建筑工程事故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1、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协调机制

当前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施工企业内部建立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是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受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而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由于受到自身利害关系和共同利益的影响,有可能降低安全标准,放松管理要求;政府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受到编制和经费的制约,难以对所有的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使安全管理体系存在漏洞。而监理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发生的事件、 情况可以随时掌握,发现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可以及时地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情况严重者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工整顿,并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监督网络。

2、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质量与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了好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劳动者如果在生产中没有安全感就不可能安心工作,不可能创造出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优良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没有保障又会对安全带来威胁。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安全监理正是保障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有利于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一个建设工程只有安全无事故才可以称得真正意义上的优良工程。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各项管理工作就会前功尽弃,对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幸,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使社会不能安定.所以,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体现.安全监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单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在建设工程中,不少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只关心投资成本、质量和工期,至于安全监督工作,他们认为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与建设单位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漠不关心,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现阶段国家安全生产实行问责制,下一级向上一级负责,出现问题级级问责。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投资者、组织者,应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负全责,包括安全管理方面,一旦出了安全问题难推其责。

2、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

施工单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建设过程重,往往重质量、成本和工期,而轻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得不到保证。建筑商一门心思钻研工程招投标活动,一旦中标, 拿到建设项目,就开始招收民工,进行施工。多数没有稳定的施工队伍,对招收的民工也不进行培训,不设立专职安全员。有的甚至简易安装脚手架,无安全挂网和满铺木板或竹夹板。工人在工地施工不戴安全帽、穿着拖鞋在脚手架上操作、在工地饮酒,甚至在脚手架上饮酒等安全隐患时有发生。而承包工程的项目经理只顾抓施工工期,不加强安全管理,要求工人自己负责个人的安全。遇到安全检查时,也只是写两幅标语,要求工人戴上安全帽,应付检查。认为工人都会注意自身安全,一般不会出现事故的,万一出事也是没有办法的,只怪自己不走运。

3、监理单位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与建设单位搞好关系,监理单位在工作重往往难以做到坚持原则。部分监理单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控,在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主要内容中,并没有将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监控,只是将安全监理放在质量控制中10项工作内容的1小项。有些监理单位监理人员被配不足, 或者根本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只是由质量工程师代管。这样,在施工安全方面监控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施工现场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伤亡事故局面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工程建设事故时有发生。

4、执法监督单位体制不合理,监管失控

有些地方专门设立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代表政府对国家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然而,一些监督管理部门法治理念出现错位,认为自身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收取的有质量监督费,从事安全监管未收取任何费用,责、权、利不统一。强调经费不足,放弃安全监管权。其二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安全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只有处罚建议权,无实质处罚权。因而监管不力,流于形式。其三是从事安全监督的人员未经过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对监督职责、权力、规程不明确。

三、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的措施

1、政府部门安全管理监督对策

政府要强化监督,严格进行执法。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要从工程实际出发,重点监督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且确保工程参与各方安全责任是否落到实处,一旦发现在安全责任履行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与此同时,在法律法规上要不断的针对安全性问题进行完善,从而做到安全管理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

2、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对策

首先,从制度上增强安全保障。在建筑工程安全保障管理过程中,仅仅只是依靠“人管人”的模式是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管理的,只有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真正得以落实。具体来说,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要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过程中要积极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且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操练;其次,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集中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施工设施不合格、施工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整改,并督促专职安全人员到位,才允许继续施工,而且也可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来督促安全施工;其次,提高工程管理监督人员的管理监督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要学法、懂法,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例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再次,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且培训要落实到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提高技工、民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监理单位安全监督对策

首先,分清主次,重点把关重大及危险性作业。虽然安全监理需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对于重大及危险性作业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项目是最容易出现特大安全隐患的,这就要求监理单位事先要对工程的施工作业进行综合分析,细分重点,有预见性的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其次,要突出“以人为本”。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过程中要与施工单位协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避免因为疲劳作业引发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建筑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众多。要求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要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水平,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高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作为工程监督机构,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监督管理模式,就能切实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更新和发展,导致建筑物的数量呈现出急速上升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问题和管理问题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而且给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质量也制定了非常高的要求。只有符合国家制定质量标准的建筑工程才能够投入使用,这样也是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提高人们的利用率。从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发展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过程中,虽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一些管理措施和方法,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是一时间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科学分析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制定出符合这一建筑发展的监督管理对策,为今后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定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1.1相关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情况来看,主要的管理依据就是我国颁布并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部分含有地方属性的规定。但是在现阶段实施的质量监督管理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了工程质量问题或者是出现违规行为,就会缺乏有力的处罚依据。针对此种情况,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已刻不容缓。

1.2监督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非常低,这样也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办法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到实处。再加上工作人员的不合理操作,而且也没有运用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进行公示处理,导致全新的体制越来越薄弱,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1.3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也非常大。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系统也更加完整,但是由于监督管801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一问题始终存在,再加上监督管理机构对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部门对这一部分的监督有效性也没有保证,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受这一问题的影响。由于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中,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及管理水平影响非常深远,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一旦素质水平下降,就会直接导致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有效性的降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对策

2.1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

监督管理这一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入手,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的客观性的评价手段,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产生促进和发展的作用。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对地方的建筑工程进行宏观的调控,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还要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地位进行提升,先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各项配套设施,将监督管理这一制度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制约和管理。只要监督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上签字,就出现了法律效应,就要对这一建筑工程项目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负责,而且还要将这一法律效应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个人评价记录到工作档案中。除此之外,监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真正实施之前,还要对监督管理人员的资质和专业素质进行把关,保证每一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在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之后,都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岗位需求,具备专业的素质素养,严格杜绝的行为发生,一旦发现监督管理人员存在违规违纪的行为,就要及时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处理,绝不姑息,严重时可以考虑取消监督管理资格。

2.2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和设计者的审查力度

建筑工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除此之外,在设计单位交付设计手稿的时候,还要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反复的考察,因为设计一旦定稿,建筑工程开始施工,这时再想修改设计内容就会非常难,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济成本,只有保证设计稿达到工程设计标准,才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2.3进一步监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而建筑工程的分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处理质量安全问题上,一定要加大刑事责任的审查力度,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金额赔偿。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招标方要对分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和管理,保证施工单位具备行业最基本的技术及管理素质。除此之外,还要对已经上岗的施工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对一些存在素质问题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培训,在确保其满足岗位要求之后,才能够准许其重新上岗。

2.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保障。现如今,有一部分的建筑商为了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违背了建筑施工理念,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给今后的工程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创建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除了要对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资质把关以外,还要保证每一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施工技能。此外,还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目的一是为了巩固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二是为了让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

3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相结合的工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相关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一定要在重视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保证人们在施工建筑物的时候能够更加安全高效。

作者:陈平文 单位:哈尔滨市天昊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志敏,郭帅.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

[2]惠仕兵,隆文非,宋崇能.四川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现状分析[C]//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3]李若林.质量监督与内部审核[C]//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第3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细节性工程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需要各参与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共同参与,通过各方的密切协作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与控制体系。在整个建筑市场中,政府的相关部门、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咨询机构以及相应的业主和设备供应商都有着自身的监督权能,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与控制体系主要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保证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进行合理有序的控制,不仅仅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更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时日不长,且相应的城市化进程又过快,导致了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限制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问题体现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上。科学的监管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目前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没能与社会的监督力量做到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监督效力。

1.2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健全

此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机制不健全也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和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然属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下辖单位,或者受到政府的控制,这种组织形式很容易产生腐败现象,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发挥监督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功效。

1.3 政府监督工作陷入微观并且方式过于具体

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督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具有重要的监督职责,但当前的政府监督工作却陷入了微观,而且监管的方式也过于具体。许多监督工作都局限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没有做到宏观全面的监控。工程的监督管理主要分为地基基础、主体以及装饰三部分,相关的质检人员必须做到全面的质量监察。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许多监督机构都会对工程进行定期、定量的监察,并且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深入到位。这种过于细致的管理模式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有效监督。

1.4 监理单位存在违规现象

监理单位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主要的监督部分之一,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质量的走向。然而我国目前的许多监理单位都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安全。常见的违规现象主要有越级监理,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单位的名义承担监理业务,将相应的业务转接给其他的工程监理单位;此外,虚假合同的签订以及监理人员的资质不合规范都是监理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工程的质量评鉴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威胁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2 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2.1 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为了强化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就必须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针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阿克苏松鹤建筑公司应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注重自身的相应职责。首先,应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相应的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质量监督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相关的政策制度。因此,要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监管人员的自身能力,调动起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2.2 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

此外,相关的政府部门还应针对当前质量监督以及控制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提供应有的政策制度保障以及相应的标准。要积极吸取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监理机构等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整治,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有效运转。最大程度的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2.3 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

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要做到角色的转换,对相关的工程质量做到强制性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工作职能的变化,由传统的授权执法转换为委托执法。在相关的质量检测上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增强检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使用,来对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

2.4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最后,从宏观上的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相关建设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政府要利用好新兴的信息技术,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整合各方面的监督工作。而阿克苏松鹤建筑公司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参与者要配合好政府的相关工作,同时,强化自身的监管工作,注重建筑施工中的各项细节性任务,保证建筑工程应有的质量,通过各方的协调配合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如果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增加意外的风险事故,更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部门一定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到严格把关,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武文(DANGVUVAN).基于基层政府层面的中越两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郭汉丁,刘应宗.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第4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1.湖州市吴兴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湖州313000;

2.浙江东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在项目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它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是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工程建设和使用的重要环节,而质量监督控制是一件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质量是建筑的生命和根本,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把握好工程建设的监督质量就是建设的目的和手段。

关键词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质量控制

On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 Chao1,Yang Cheng2

(1.Wu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HuzhouZhejiang313000;

2.Zhejiang Southeas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tdHuzhouZhejiang313000)

【Abstract】Construction works in the projec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t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is the focus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of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is a complex and systematic projec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fundamental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 good grasp of engineering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purpose and means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

1. 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及原因

1.1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施工管理监督的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小则出现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大力抓好、抓紧和抓牢,严把质量关。

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建筑物的变形、错位、倒塌、破坏、倾斜、漏水、渗水、刚度较硬、强度不足以及断面的尺寸不精确等。

1.2原因分析。

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违背建设程序。施工单位不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规程运作工程项目。

1.2.2没有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1.2.3地基没加固和处理好。

1.2.4设计时考虑不周,设计的结构构造不够合理。

1.2.5原材料和制品不合格。

1.2.6施工管理出问题,施工单位不按照图纸施工。

1.2.7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2. 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标准和考核,对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工程完成好坏的主要因素。要建设质量合格的项目,必须从各个方面实际抓好质量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加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制度。

一般建筑工程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确定由谁来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业主的规则公平合理地进行。招投标应全面实行市场化、社会化, 让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参与竞争, 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个水平高、实力强的企业来进行设计、施工、监理。

2.2原材料检验。

建筑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施在工之前进行严格的检验, 只有原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都符合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后才能使用。施工建设单位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高度重视原材料的使用认证,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2.3强化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前的设计, 这是最关键的。第二阶段的补充完善设计也很重要, 设计部门应经常到所在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进行勾通交流, 随时解决工程变更问题,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使工程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保证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2.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施工素质, 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成败。施工单位的素质建设也是对施工顺利完成的保证,好的施工单位才能有资质承接大的项目建设。

2.5控制好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是制约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安排是加快施工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工程质量, 就必须使工程进度服从工程质量, 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 合理地安排工程进度。

2.6发挥监理的作用。

(1)监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监理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应以合同进行监督, 提高监理的业务素质。

(2)总之,工程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要彻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严把质量关。

3. 工程质量的监督

3.1工程实际监督。

(1)实行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搞好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 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中, 工程质量监督站要重点把好“三关”,即开工关、施工关、竣工关;用好“三权”,即质量监督权、质量否决权、质量仲裁权;抓好“三重”,即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体现质监工作的“三性”,即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 要把质量监督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中。

(2)工程项目开工前,质量监督站根据业主向其申报的工程质量监督申请手续, 对施工建设单位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各方逐一进行资格审查。监督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落实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人员的到位及专业岗位配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质量保体系完整健全情况,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通过审查监督,使质量控制形成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 实行签字负责制度, 出了质量问题, 直接追究责任人。并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 看其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 检验频率是否满足, 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3)把监督监理工作作为重点, 实现现场监督。工程监理是依据合同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控制, 因此,监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 监督监理工作情况是政府监督的重要环节, 监理人员除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件进行检查, 还要对其在岗情况、日志记录情况、旁站情况、签证情况等进行抽检,着重检查监理审批的开工报告、工序自检报告、中间交工报告、中间后台计量等资料。

(4)加强施工现场的抽检, 增加监督的力度。掌握质量动态的最有效办法是进行现场抽检,质监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 对易出现质量隐患或对质量有疑问的部位、地方及时安排工地现场抽检,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监督工程师通知书》, 责成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纠正。对严重影响建筑质量的责其停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质量问题上实行“三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和教育不放过, 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5)总之,质量鉴定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质量鉴定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必须严格鉴定程序, 以数据说话, 确保鉴定结果真实可靠。

3.2综合监督管理措施。

在工程建设中,人是起主导的作用,是质量检查的直接因素,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建设项目的监督就是从管理人员开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2.1要健全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法规约束人。

3.2.2要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3.2.3要选用人员稳定、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

(1)以人为本不紧是建设中安全的口号,也是监督管理的原则,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对不合格或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应及时让施工单位修改方案或停止其施工。

(2)在加强人员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充分发挥效能,这样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合理管理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放心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成,刘维国,郭丽芳.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07(03) .

[2]王进军.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

[3]万军,于祥民. 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N].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25(04) .

第5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 enormous quantity of wide social system project, its quality fit and unfit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law should be insisted on construction, improv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ffort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其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一)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人(Man)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业内公认,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的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有关的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要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质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加强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质量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办单位,应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负责。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进行招标选定。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任务,提供的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详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监理任务.并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并承担责任。

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应对其生产和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所供应的配件和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规定或者合同规定。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经过调查就发现了有的房屋因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倒塌,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三)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一)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不少和实行,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重点要把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活动各方真正重视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强化企业管理,重点是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必须坚决制止无资质施工队和低资质施工企业与较高资质施工企业之间乱挂乱靠的现象。要切实推行工程总承包制。总包单位必须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部责任,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杜绝包而不管和管而不力、管而不严的现象。

(三)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各工种作业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树立创优意识和为用户着想的思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坚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四)必须有效控制建设单位行为,禁止不合理压价和垫资或变相垫资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层层转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压质量的行为。

(五)加强材料检测工作,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要严格实行质量双控,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合格报告单,要实行建设单位监理有见证的材料送检制度,要加强现场抽查制度。

(六)加强图纸会审制度,要提高工程方案会审和施工图纸会审质量,把工程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未进行图纸会审先开工的行为,同时也要防止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

(七)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必须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安全;监督;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各地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以实物监督为主,《条例》出台后,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变成了对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进行安全行业管理,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如何让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探索,下面就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安全监督水平

安全监督人员应先学法、懂法,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筑法》等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熟悉和正确运用国家强制性标准,理解标准的内涵。只有自身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更好地维护执法者的形象,做到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最终提高安全监督水平。

2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项目,健全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制度、建筑工程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制度、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3 加强对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勘察设计单位是否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在设计文件中是否注明了施工安全重点部位、环节以及提出指导意见;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结构的建筑工程,是否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措施建议等。发现有违规行为,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同时应跟踪检查。

4 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对建设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重点主要有: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时,是否提供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施工措施资料;是否按规定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向施工单位拨付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否向施工单位提供了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等有关资料的情况;有无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等行为。发现有违规行为。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同时应跟踪检查,并及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5 加强对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对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临督重点主要有:是否将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纳入监理规划,以及在监理规划和中型以上工程的监理细则中是否以制定了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计划;是否审查了施工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得考核合格证书和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审核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及人员配备情况;是否审查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复查了施工单位施工机械和各种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是否审核了施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及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投标时承诺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标准要求等。发现有违规行为,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同时应跟踪检查,如有重大违规行为应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进行爆光。

6 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施工工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主要是对施工承包单位及其分包单位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情况;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防护用品及设备管理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是否建立;是否建立及分解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否建立以建立治安保卫制度、门卫岗位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制定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管理奖惩措施,是否按规定设置围档、牌图、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和材料堆放;安全施工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已编制、审批及专家论证;是否使用淘汰的设备、设施;是否按要求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预案及其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了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及其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监督抽查。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质量监督实行巡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监督抽查的重点是《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规定的保证项目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如:脚手架重点抽查是否按专项方案搭设,基础处理、悬挑梁设置、拉结点构造和数量、作业层脚手板铺设及平网与立网设置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深基坑重点抽查临边防护、坑壁支护、坑边荷载控制等;施工用电重点抽查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漏电保护器的选择与配置、配电线路架设、安全电压使用等;物料提升机重点抽查限位保险装置、防坠及停靠装置设备、附墙装置、卸料平台防护等;外用电梯重点抽查安全装置设置、卸料平台防护及运行、维修、保养等;塔吊重点抽查附墙装置、联络信号、多塔作业等情况;高支模板工程重点抽查是否按方案搭设:基础处理、立杆间距、剪刀撑设置、水平杆步距、扫地杆设置等。

同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工,限期改正。并进行爆光。对施工现场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监督检查后应作出书面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7 结论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艰巨工作,我们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中只要做到细、狠、准、实四个字。细:对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认真检查,一丝不苟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狠: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坚决要求整改,决不心慈手软;准:按照国家与地方有关政策、法规瞄准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认真查、从严抓。防患于未然;实:检查安全资料的要真实、齐全、及时。同时有政府对安全

第7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 工程预算; 预防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of some found in a serious problem and reason of orientation,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xamination method, wa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finish build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audit, I through the long-term work practice, found some with universality, the problem of orientation and disadvantages, and is only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dge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图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以及取费标准和有关造价文件规定计算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任何单位一个基本建设项目的完成, 一般要经过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在实际工作中, 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如在编制工程预算时, 为提高工程的造价, 总是采用各种办法, 扩大利差的空间, 甚至不惜采取违法的手段。因此, 建立一套完整的审查方法和途径, 对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就显得很重要, 同时也是司法会计审查工程造价的首要任务。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套定额, 提高造价。预算定额编制时, 结合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同做法和采用不同材料而列出许多子目项,在套用定额子目时就高不就低, 随便套用, 哪个划算就套哪个定额子目, 以使造价抬高。二是乱换定额, 有法不依。 政府定额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国家定额标准具有法令性, 有些施工单位随心所欲, 有法不依, 毫无科学依据地超过正常规定取费标准, 擅自提高取费级别, 从而达到抬高造价的目的。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审核:

一、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主要条款

第一, 工程价格的构成:工程价格由成本(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酬金) 和税金构成。工程价格包括: 合同价款、 追加合同价款和其他款项。合同价款系指按合同条款约定的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的价款。追加合同价款系指在施工过程因设计变更、索赔等而增加的合同价款以及按合同条款约定的计算方法计算的材料价差。

第二, 工程招标必须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及本规定有关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编制标底价。一个工程只能有一个标底价, 国有和集体投资的工程, 标底价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审定。

第三, 做好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增减的调整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现场洽商变更等连同变更价款的计算, 应建立保证有关资料完整、及时、合理的制度。变更价款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中标价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已有与变更工程相同的单价, 应按已有的单价计算; 中标价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没有与变更工程相同的单价时, 应按定额相类似项目确定变更价格。

第四,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工程竣工结算负有监督责任, 国有和集体投资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 应按有关规定报经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定,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有权抽查工程竣工结算。

第五, 应当建立对工程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工程价格的行为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举报。

第六, 造价工程师在招标标底或者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中, 有意抬高、 压低价格, 情节严重的, 由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机构注销其执业资格。

第七,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建筑工程计价活动中有意抬高、压低价格或者提供虚假报告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 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文件应当由造价工程师签字, 并加盖造价工程师执业专用章。

第九,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计价监督管理工作中, 、 、 的, 由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 广泛收集资料并有重点地审核

基建工程在立项审查前要收集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工程项目建设计划, 招、投标书, 施工合同, 工程预、决算书, 甲、乙双方购置设备、材料的原始发票及与工程有关的文件等资料。只有把所有资料吃透、工程量掌握准, 才能使审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 重点审核直接费用的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单价的套用。审查人员对工程量大、价值高、容易舞弊的项目要反复审核计算, 同时要核对乙方在预、决算时所套定额、工程量、取价是否正确, 对有出入的项目要做好详细记录, 作为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依据。并与乙方核对、审定该项工程的总造价。

第二, 审核变更项目的真实性。 审查人员与现场管理员、监理员一起到施工现场勘察, 变更内容所套项目不正确的要当场纠正并予以修改。

第三, 审核材料差价的合理性。

第四, 审核工程量。在基建工程审查中对总工程量、 定额套子目审查后, 如果工程量有异议问题要向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征询, 同时指出问题的原因和修正的意见, 并与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一起讨论、分析、研究并取得一致意见, 再调整工程决算的审计结果。

第五, 审核施工材料的优劣。 基建工程所用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因此, 要严格检验主要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 切实做到紧绷质量弦, 常念风险经,在抓质量, 加力度, 增效益上狠下工夫, 严格把握好主材检验关口, 确保工程质量。

第六, 审核工程总造价。 审查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面审查, 对有差异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洽商, 使甲、乙双方意见达成一致。然后由审查单位和甲、乙双方在审定决算书上签字认可该项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即审定结果, 并作为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三、 加强内部管理并完善预防措施

认真审核工程项目的结算资料。审查人员对有关文件必须认真阅读、核对、摘录。在隐蔽工程施工中, 必须选择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人以上共同担任现场施工员, 指导施工和检查工程质量。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复检。进行现场勘察, 为基建投资不致流失把好关口。经过核实的工程量不能直接套用定额的工程项目, 应根据实际施工工艺所耗用的人工、材料、机械进行基价分析, 换算材料用量与单价, 作为基价进行审查, 审查单位也可以与施工单位洽商后套用其他相近的定额标准。审查基价及调价材料汇总表,工程决算取费汇总表和各项取费费率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工程竣工结算负有监督责任。加强和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中的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的工作。根据有关规定, 对照当地政府定额站编制的价格信息、文件及市场特殊材料价格核定主材型号、规格进行材料价差的调整, 经双方认可, 作为工程结算依据。加强对单位自行采购的监督。为了防止伪劣材料和设备造成采购中不必要的损失, 以及保证所购物资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单位自行采购可根据各种材料和设备的不同情况, 采用招标采购、定点采购、“货比三家”采购等方式。

结语:工程审查人员要切实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决算审查, 应不断拓宽知识面, 深入施工现场, 掌握施工工艺和隐蔽情况, 了解实际情况, 熟悉建筑市场行情, 掌握价格信息, 认真做好跟踪审查。 同时, 审查人员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处理审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多征求基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意见, 正确处理好工程决算中的疑难问题, 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 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经济秩序, 提高基建投资的使用效益, 发挥在工程审查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1] 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 北京:中国计划出社,2004.

第8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思考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居民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也呈现出频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1]。本着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目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来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但是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

树立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树立明确的安全监督管理意识,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没有认真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为施工现场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监督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是造成目前建筑施工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2、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民工流入城市,为城市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做出了许多的贡献,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的一线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2]。然而绝大部分的农民工没有经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其中,该部分人群存在着视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比较随意,存在着违章操作的情况。因此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根源之一,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不利于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

3、监理人员的责任感较差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职责比较模糊,普遍存在着过分兼任的现象,甚至有的施工企业,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十几个工程的总监,在这情况下,监理人员很难真正发挥监理的本职工作[3]。另外,部分监理人员的责任感比较差,没有认真去履行规定的监理责任,对于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方案不重视,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章操作等重要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对于不良的施工行为不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在这种情况下,监理人员作用甚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不安全施工行为出现,不利于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4、安全防护的投入不足

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不够重视,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没有在工程的施工现场布置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频繁出现安全事故.这些都是安全防护的投入不足造成的不良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安全防护的投入不足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本文认为,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贯彻落实监管责任制

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监管责任制。为此建筑施工工程的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寻找最有效的监管方式,将监管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努力做到安全监管的标本兼治,注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的排查,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2、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的有力措施,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识。然后要着重加强安全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注意加强现代科技的手段的应用,促使施工单位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着重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为此我们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的主体,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能够具体到个人,同时要促使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的投入,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施工环境,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

4、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

监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促进监理市场的完善和规范,使监理人员完全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监理,强化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作用。另外,监理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表现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安全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注意加强复查,坚决不能对出现的严重问题置若罔闻。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监理人员的责任感较差,安全防护的投入不足。为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以此来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李玮.关于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1,02:301-302.

第9篇: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引文:建筑行业的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要高,危险可能出现在施工过程,也可能出现在建筑竣工后的使用过程,近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可工程施工质量依然不尽人意,豆腐渣工程在各地的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所以强化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监管显得十分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一项特别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施工现场周期长、危险源众多、施工人员多等特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加大安全生产保障的投入等方面,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每个环节,只有保证了安全,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现场的安全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是否合理与规范。

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安全责任制:由于施工企业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责任制,导致其规定不够明晰,导致在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中出现问题,威胁到施工人员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2)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过少: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重视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管理,降低了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费用或者购买了低价劣质的施工材料,致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缺乏健全的安全监管系统:很多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采取表面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事故管理人员无人承担责任,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4)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许多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味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或者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也找不到责任人解决,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5)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知识水平,等到审核过关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操作。但是目前很多施工现场农民工居多,他们的安全意识过于淡薄,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威胁到其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1)建立诚信体系,确保政府监督的有效性:为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安全监督机构要依据目前施工工地发生的现实情况设立健全的诚信监督管理系统,如今,我国对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监督阶段依然欠缺有效的监管手段,依照建筑行业规范和相关工程法律法规,可采用计算机系统制定监督管理系统,对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度、施工实力、管理水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等方面进行跟踪管理,加大竞争力度,使那些社会声誉差、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的施工企业淘汰出局。

(2)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体系的贯彻实施:施工现场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要求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且加强贯彻的水平,政府机构需健全原有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体系,监督施工企业施工行为。与此同时,要限制该体系超出限度的运用,防止在实行监督时发生权力遭到胡乱使用的状况发生,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不仅能消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加强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度,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创造优良条件。

(3)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为从根源上杜绝建筑工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要经常对施工人员实行安全培训。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常较低,施工企业除了要对工人进行三级教育之外,还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交底,进行岗前的培训与考核,因此安全员的责任重大,要担负起安全施工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任务,建立安全培训且为施工人员发放施工安全相关的文字资料,以提高其安全意识。

(4)贯彻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监督管理模式:政府机构需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完善,监督管理机构要设立有效的工程施工现场文明监督管理方式,监督施工过程,使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得到较好的效果。

(5)针对特殊气候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管: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时碰上特殊天气不可避免,比如: 我国南方通常会出现台风,但东北却常常出现寒冷天气,各地气候的差异往往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巨大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施工项目部就有编制有针对性专项的施工方案,经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审批同意后实施。当碰见特殊天气,需要质安员利用工程巡查方式对施工实行质安检查工作,且科学分配的工程值班计划,以对工程施工现场实行全方位质安检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符合专项的施工方案要求,使在特殊天气情况下施工质量和安全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提高有关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对有关工程安全质量的相关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其在职业道德上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定期予以考核与评定,及时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地依照有关规定开展监管工作。

结束语:

总之,做好建筑工程当中相关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对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完善相关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