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

第1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专业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性、交叉性较强,需要对国内外的财政金融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是效仿别国建立,直到2010年才出台《社会保险法》,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而发展慢,所以我国急需培养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理论人才,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功效。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从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如果按每所高校每届100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全国大概每年输送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1.4万人左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来看,在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依托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经济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财经类院校大多依托其经济学背景,偏重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经济学专业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凭借其良好的金融、财会和经济学学科优势,培养能从事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公共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综合类大学依托社会学背景,偏重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例如苏州大学以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为支撑,进行具有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1.3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偏重于医疗保险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方向。法学类院校依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背景,偏重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法律方向,培养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

2、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现状

2.1专业依托的学科背景。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以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突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现有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5个。其中,民族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和优良的学术传承。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1年批准建立,2002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二批拥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个建立该专业的民族院校。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本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始终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培养体系。

2.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主要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原公共管理系)的教师承担。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和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本专业将理论研究的目标集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市厅级、校级及横向课题等其他项目10项,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也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2.3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一方面,我们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开设了诸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等财经类课程;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该专业的需要,添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系统课程。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本专业就业人数的主要流向是升学、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大中城市的教学、科研、企业等单位学习与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定位

3.1专业基础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大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为依托,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宗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坚实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3.2专业特色定位。

3.2.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先进理念的渗透,国内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已提到了日程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则是其核心。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开设了多门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少数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外,大部分的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仍是企事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3.2.2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向。民族学是我校优势学科,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会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的社保人才,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围绕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形成多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研究,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的优先序安排,将研究的重点集聚于民族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等方面,为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2.3金融保险方向。由于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保险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加剧,保险行业急需管理型及操作型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保险学、保险精算等相关课程,可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

第2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专业,目的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专门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出现,我国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应用人才。为培养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专业毕业生,各大学校近几年纷纷设置国际贸易专业[1]。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公布,全国本科院校中已有384所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导致该专业求职市场人满为患,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我国出口产业严重受创。随着许多贸易公司的倒闭,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很不乐观。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际贸易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国际贸易毕业生真正从事贸易工作的只有20%,约有50%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关的行业。由此推断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率不高,只有70%左右,且在就业群体中,从事非专业相关工作的占70%。所以,在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供求不匹配,国际贸易专业由“热”变“冷”的情况下,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

国内学者就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霍建英(2006)、孟亮(2008)、钟祥荣(2012)从国贸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模式出发,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监督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出要求,认为国贸专业要依托行业背景,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杨文兰(2011)、张卉(2012)则就如何改进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建议,认为一方面应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同时高校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应予以科学调整。综合来看,第一,现有研究文献多是以高校本科毕业生为研究群体,或是针对高校某一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考察、研究,经文献查新发现,目前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的相关研究文献不多见。第二,对本科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时,多为理论研究,少见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对2009级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和2010级在校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旨在明晰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水平和去向。进而,面对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为使就业水平稳中有进,须及早解决专业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偏差等现实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稳定率和综合满意率。

二、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

信阳师范学院地处豫南,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类院校之一,开设国际贸易专业较早,经济学实力在省内排名靠前。为充分准确了解信阳师范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现状,笔者于2013年4月份面向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2010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当场填写并回收的形式,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发放45份,回收45份,有效率100%。依据问卷信息,对各项内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2009级经济学院共有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62人,共有53人签订了就业协议,其中,从事外贸工作的仅有8人,考取研究生7人,银行1人,教师9人,9人处于待分配状态,就业率85.7%。2010级有毕业生50人,在回收的45份有效问卷中,已有14人签订了毕业协议,其中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仅有5人,正在备考研究生共有19人,备考公务员的5人,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5人,银行2人。具体就业方向如下表所示。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业去向1所占比例(%)2009级12010级公司或者企业158.1131.11考取研究生111.3142.22银行11.614.44教师114.5111.11公务员10111.11资料来源:经济学院团总支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级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就业率不高,低于2008级国际贸易专业89.68%的就业水平和学校平均93.02%的就业标准(数据来自信阳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从就业去向上来看,进入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人数是8人,考上教师的有9人,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的人员比例很低。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较多,这可能受传统师范类院校的影响很大或者与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有关。

2010级毕业生迫于就业的压力,接近一半的学生通过考研避开就业高峰或者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而直接就业中从事有关国际贸易工作的比例仍然不高,只占11.11%。究其原因:第一,与学校传统浓烈的考研氛围相关。信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老牌师范类院校,生源一直稳定,录取分数线高,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在当前师范类院校就业不太乐观的情况下,考研成为首选,通过考入名校再学习,实现更好的就业。第二,信阳地处中部,属于三线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对外贸易更是不发达。国际贸易毕业生想就近(市内)择业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如果有,也只是从事销售等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造成的后果是,出现了互转专业的现象。因为考虑与其上完大学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还不如开始就选择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以前,国贸专业学生转向其他专业的情况不曾发生过,但近两年来陆续出现了转向会计等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的现象。

综上,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堪忧,其主要表现在就业率较低、专业不对口,长此以往,对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国际贸易曾是令人羡慕的热门专业,录取的学生外语基础相对较好,且都是怀着希望走进大学的,但四年后却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业形势诚然与国际形势有关,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反思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就业现状折射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就业形势堪忧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受到了内伤,给就业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据中国教育网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31万,2011应届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以往累积下来的往届毕业生,就业人数突破750万,就业压力巨大。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有上万家企业都被撤资,造成许多企业亏本经营,外贸订单大量减少,最后破产倒闭。2009年我国进出口速度呈现两位数的负增长,使持续七年的外贸高增长状况出现巨大转折。从2010年外贸发展情况来看,总体上有所好转,但也可看出,由于欧洲、美国等重要贸易伙伴并没有完全地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解脱出来,这也会增加我国未来外贸发展的不稳定性。

2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面临多方面的人才竞争

(1)与英语类专业学生的竞争。国际贸易专业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国际贸易作为经济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涉及经济类课程,以构建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时间及精力。而英语专业的学生专注于英语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业务可以慢慢积累经验,而熟练地掌握英语,绝非几日之功。因此,在同样的就业机会面前,英语类毕业生凭着驾驭英语的能力往往比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更有优势。

(2)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竞争。从事国际贸易业务要求学生具有熟练地实践操作能力,在此方面又面临职业技术学院的竞争。二本院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整体素质的教育。而技术学院特别注重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训练,特别是许多南部沿海的省份与企业联合办学,形成定点式培养。信阳师范学院处于外贸不太发达的中部地区,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动手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有时甚至制作不出一张完善的单据。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招聘时更偏好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学生。

(3)与重点大学人才的竞争。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生选择考研,既可避开危机,又为以后就业创造优越条件。但考研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和重点大学的竞争。进入面试环节时,招生院校特别看重毕业院校是否是名校、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学生科研水平如何、有没有发表过论文等。在这些方面,对于二本师范院校而言,不能增加学生的录取优势,所以,每年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考研比例也是比较低的,也就无法通过考研解决更多学生的就业困难。

3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

(1)课程设置方面:局限于纯经济类,偏重理论课程的传授。以信阳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除了基础课程外,在专业课程方面有: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同时,为了拓宽知识面,深化专业知识,还开设了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税收、国际经济合作等专业选修课程。

在课程安排上,必修的多,选修的少;考察的多,考试的少。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课余学习时间不足,另外,考察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样既占据了大量课外时间,学生课堂的效率也不高,收获较低[2]。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进行对外贸易的实践模拟的机会少,即便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大都是课堂上来完成,是一种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再者,教学缺乏案例课程。在日常教学中虽然会穿插一些相应的案例,但数量远远不够,因为迫于课时的要求,案例也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缀,并不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

(2)学生素质方面:应试能力强,英语口语、实践操作较差。国际贸易需要的是通晓外语及业务熟练的人才,这对目前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还很欠缺。虽然不少学生已过六级,但英语口语水平显著偏低,能真正运用英语交流、对话的少之又少[3]。在实践操作方面,因缺少实习基地,学生很少能真正地进行业务操作。虽然学校也安排实习,但近年来实习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且在实习中也很少让实习生接手业务,因此学生实习与否意义不大,没有实质的区别。

三、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一)通过双语教学、英语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外向型的人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是进入国际贸易行业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外语能力训练非常必要。为此,应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增加双语授课的课时,比如,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和商务英语,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考察。教师定期组织英语学习交流会,让学生在沟通中的提高英语运用,特别是口语运用能力[4]。此外,教师可以担当学习者、研究者、指导者、解惑者等多重角色,让学生明白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学院也应精心设计、拓展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

(二)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双管齐下

实践教学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创造精神为目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采用社会调查、认识实习、经贸口语实习、经贸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五个环节为主线,分别侧重培养学生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熟悉业务,必须要加强在校期间的实践。与其他很多高校一样,信阳师范学院目前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实习主要以校内为主,实验室现已建立了simtrade外贸业务流程,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并以此作为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标准。除此之外,学院打算在沿海地区建立两到三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机会,便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与社会、企业顺利接轨。

(三)“分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把原有的自然班分成不同的层次,以国家教学大纲为基本目标,再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逐步提高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深入分析本科生毕业后的出路,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就业;二是考研[5]。国际贸易专业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可以把学生的培养分为两种类型:应用型和研究型。

1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学校+公司”模式

一方面,由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带队,把学生分配到外贸公司实习,熟悉外贸实务流程、掌握细节及容易出错的地方,提高理解、自学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贸易公司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外聘老教师走进课堂,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目前,许多学校没有一个系统的实践培养方案,而仅仅把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学生也就象征性地交一份实践报告草草了事,这样,实践活动如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研究型人才培养走“学生+导师”模式

此模式主要由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在大二阶段选拔具有考研意向的同学,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学术交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本科生搞科研、做学问,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不仅在考研面试过程中增加胜出机率,也为未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学院也可以由此形成学术特色,营造一种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建英,党英武,张鸿.刍议国际贸易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125-127.

[2]孟亮.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的定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8-140.

[3]张卉.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世界,2012,(19):142-144.

[4]杨志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浅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268-269.

[5]杨文兰.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及培养模式的探析——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1):51-56.2014年9月1第33卷第9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Journalof

第3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纵观现代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各种问题,以及非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所表现的一些社会现象,我们都可以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找到答案。

1.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伴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逐步显现的。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人数以每年20%的增长率进入到了快速增长时期,已由2003年的212万增长到2009年的611万。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从历年公布的数据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在不考虑就业率水分的情况下仍有15%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这些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会对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多学者和社会人士指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属于“自愿性失业”: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因为不能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而主动放弃了一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宁可为了能够在大城市、大企业谋得一个职位而争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或是中小企业工作。这也就暗含着指明,如果大学毕业生肯接受较低的工资,肯到中小型企业就业,肯到中西部地区工作,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这一观点初次听来似乎不无道理,但是认真思考之后发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远非如此简单。首先,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那些与工资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相联系的劳动力市场均可归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中,较低的收入水平,模糊的发展前景以及渺茫的升迁机会是每一个有所追求的大学生所不能接受的。其次,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四年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增值是巨大的,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也是巨大的。如果毕业后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没有继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可能,那么通过最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就可以理解大学生的选择。另外,由于人力资本是在不断投资的基础上得到积累和增值的,大学毕业生一旦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很可能因为得不到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而使得其所具有的人力资本逐渐退化,丧失了原本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这时如果再想另寻工作就更加困难了。

正是这种劳动是市场的分割以及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的障碍,使得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良好能力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加偏向于到主要劳动力市场找工作,而较少地考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短期的收入和待遇,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他们长期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甚至是对婚姻、家庭以及子女的影响。考虑到这些,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好坏无疑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的现象。

2.劳动力市场歧视与收入差距问题

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身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包括工资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和人力资本投资歧视等。正常情况下,虽然劳动者在生理特征和能力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可以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从而获得与自身价值相匹配的劳动收入,就可以基本保证获益的公平性。但是,由于排斥的存在,一部分群体总是难以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而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反之,一些特殊群体却总是占据着“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尽量避免自己滑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劳动者或劳动者群体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遭受着种种歧视,从而很难突破市场的天然屏障进入另一个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这种分割反过来又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使得对不同劳动力市场对其劳动力特点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所以,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这种相互影响导致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难以逾越,从而使得处于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在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明显且不断加大,造成了当今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3.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一直以来都广为关注,其费用由过去的免收学费,到如今的每年5000元左右,以及研究生教育中公费比重的大幅削减,更是引发了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学费太高,导致一部分学生上不起大学;有些人则认为学费太低,应该进一步提高学费。其实这两种声音都不无道理,学费降低与提高的问题实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正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

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脱离贫困,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微薄的收入,使得这些人或者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有了机会也难以负担高昂的学费。得不到高水平的教育,脱离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如此循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态将永远得不到改善。所以,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应该降低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让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如果从效率的角度考虑,降低学费之后高等教育的质量将难以保证,人们为了保持人力资本优势也许会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可能会引发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分割,到头来不仅高等教育失去了其人才培养的意义,也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种种问题。

4.社会保障问题

作为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剂”,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的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分割的现象: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享有社会保障并且保障水平较高,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来说,几乎没有或者是只能享受水平很低的社会保障。我国的各项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大都经历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三个阶段,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群体的保障制度最为完善,保障水平较高;而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群体往往是最晚得到保障且保障水平最低的群体。即便在今天,我国的社会保障已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那些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们的生活状况仍然让人担忧。

现实生活中,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们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妇女、残疾人、农民工等,他们更多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这种分割所具有的“遗传性”而没有改善自身处境的能力和机会,他们才是作为社会安全网与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应真正帮助和保障的对象。

第4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问题;计量经济方法;Eviews软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一、文献回顾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同时就业政策也从包分配到部分包分配部分自主择业变为完全自主择业。同时中国从21世纪因人口红利导致经济增速发展。中国这个人口第一的大国从理论上似乎从未缺少过劳动力。但从目前来看,劳动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多数劳动者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用人单位面临着招人难,从宏观上看,整体我国面临着结构性失业问题,指的是现有劳动力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尴尬现状。因此,本文综合几项经济变量,运用Eviews软件来分析一下就业的影响因素。

由于就业增长产生的巨大效应,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丁守海(2008)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例,提出加紧劳动管制会引发就业危机的研究,从劳动管制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我国分析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分别是: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要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劳动市场二元结构的双二元结构基础上;基于我国劳动管制的市场环境和西方国家不同,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双重查分方法比西方文献中流行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要更为适合。刘玉成、童光荣(2013)通过对我国1991~2009年各省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就业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丰(2014)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弱化,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分析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当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增加0.0643%的结论。史烽、熊静、蔡翔(2013)提到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就业总人口绝对量虽逐年增长,但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就业量增加的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协调、不均衡,通过经济增长对区域就业空间的影响分析,得出经济全国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刘新、刘星(2010)分析得出我国就业压力主要在于地方政府,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会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来影响就业。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假如有效需求不足的话,即使工资处于降低趋势也不可能导致就业率提高。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则进一步证明了货币工资和失业呈现负相关的论点。

二、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立

(一)影响因素分析

1、GDP(亿元)。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当经济发展时,会导致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会相应调整而增大,因此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且,经济发展较快,GDP较高的地区例如东部沿海,也吸引了大多数劳动者来就业,而我国西部少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前去就业。因此,GDP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发展因素,因此被选出作为解释变量之一。

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政府调控来弥补一些不足,而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对失业有一定的影响,社会保障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就业的增加也为社会保障提供了资金来源。因此,我国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也作为一定的吸引劳动力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作为解释变量之一。

3、国家财政支出(亿元)。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利于增加社会需求,理论上有利于增加工作岗位,提高就业水平,并且国家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家对某一产业的支持,可以带动民间资本的流动,理论上也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因此,本文也将其列为解释变量。

4、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亿元)。工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劳动力的价值,在劳动者择业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古典模型认为工资的增长将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和劳动需求量的减少,而最终影响将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二者变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将工资总额列入模型作为解释变量。

(二)模型的设定与方法选择。(表1)Y:就业人员(万人);X1国民生产总值GDP(亿元);X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X3国家财政支出(亿元);X4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亿元)。

基于以上数据,可建立初步模型:

Y=C1+C2×X1+C3×X2+C4×X3+C5×X4+?着

报告形式:

Y=79983.156+0.000691X1-0.538146X2-0.020918X3+0.01639X4

t=(50.92812)(0.168279)(-2.698368)(-1.532583)(4.149494)

R2=0.998484 F=1646.976 S.E=115.3780

模型检验:

F检验:F=1646.976远大于临界值3.09,其P值0.000000也明显小于,说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对就业人员数Y有显著影响,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国民生产总值GDP(X1)的t值小于2,表明国民生产总值GDP对就业人员数(Y)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国家财政支出(X3)的t值同样小于2,表明国家财政支出对就业人员数(Y)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各参数的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2,表明其他各参数对就业人员(Y)有显著影响。

但由于本题中Std.Error过大,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现对其进行进一步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判断模型中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对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单独做回归,得其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表2)

通过计算表明,各解释变量都与被解释变量高度相关,且解释变量之间也是两两高度相关的。则按照逐步回归法最后选定模型为:

Y=76613.98-0.01311×X1+0.001021×X4

t=(335.662)(-30.81434)(1.532944)

R2=0.996552 F=1719.043 S.E=159.5552

判定系数:R2=0.996552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高。

F检验:F=1719.043远大于临界值3.09,其P值0.000000也明显小于?琢=0.05,说明各个解释变量对就业人员Y有显著影响,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X4)的t值小于2,表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对就业人员(Y)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各参数的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2,表明其他各参数对城镇居民储蓄(Y)有显著影响,但此模型已经是三个二元辅助回归方程中R2的方程,表明此方程在二元回归方程中已是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程度最高的,因此被选中。

三、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模型结论中,可以看出就业人员会随着GDP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就业之间的矛盾,这也违背奥肯定律的结论,结合我国实情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原因:

(一)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国企人事制度改革,针对国企人员冗余,大部分国企进行了裁员,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而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失业人员自身素质并不能满足现今社会企业的需要,且这些失业者多数年龄较大,再进行技能培训和寻找新工作难度都较大,使得近年来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

(二)经济增长绝对量虽然仍然持续提高,但是经济增速却在放缓,表明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压力,同时社会保障在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使得部分人即使不就业也不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而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毕业生在择业时大多存在高估自己的现象,出现了技术性工人急缺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导致出现了因部分人就业愿望不强和毕业生择业的盲目观,部分适龄劳动力失业。

(三)从文教角度分析,作为大学生群体毕业时的一个重要选择,考研分流了部分毕业生,而同时大多数高等院校也在扩招,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大,但选择就业的却不多;从企业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在选择职工时存在好高骛远的倾向,对于职工的要求远远高于职位的真正需求,导致了即使经济在增长,但还是伴随着失业率的增长。

(四)我国存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流动、西部向东部流动的普遍趋势,导致了在东部和城镇地区,劳动力密度较大,而岗位供给有限,且由于集中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导致劳动力自身素质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导致了大量的失业。而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和农村地区,由于大量的劳动力流失,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急缺的现状,而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较为落后,使得劳动力进一步流失,陷入了恶性循环。因此,我国还存在劳动力供需地域分配不均导致的失业,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四、政策建议

(一)继续坚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增加岗位供给。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解决就业问题,要从源头上增加岗位供给量,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政府投资引导人才流动,以均衡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平衡区域人才需求。

(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无需畏惧失业,从而推动人才向新兴产业流动,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为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得没有失业的人可以紧跟科技进步,避免失业。完善就业体系,建立社区文化,让一些失业人员可以在自己的社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鼓励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完善基层建设。

(三)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潜移默化的改善教育观念,培养毕业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引导人才正确流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热情。鼓励高校在学生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就业环境与现状,在毕业生自行选择就业方向的前提下,针对性的给予指导,避免学生就业的盲目性。也可加强对支援经济落后地区的宣传力度,引导人才的流动,为我国的经济均衡发展做贡献。

(四)引导企业建立正确的招聘方针,树立岗位需求与员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不仅要增加就业机会,还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加强企业层面对人才的呵护意识,维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意识,避免人才在进入企业后的进一步流失。

五、小结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在为广大毕业生和正在寻求工作的人员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层面,充分利用市场自主调节的作用,坚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加强对就业创业的组织领导,使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妥善解决就业难、工作难的问题,从而有效地缓解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就业创业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守海.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影响分析[J].人文杂志,2008.

[2]刘玉成,童光荣.经济增长、人口、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及地区比较[J].经济经纬,2013.

[3]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D].2014.

[4]史烽,熊静,蔡翔.经济增长对区域就业总量及结构的空间影响差异分析[J].商业时代,2013.

[5]刘新,刘星.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经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6]余剑秋.关于“克强指数”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计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

[7]肖军.就业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9.

第5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经济类学科;专业实践;独立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报考财经类专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招生入学时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反响却很平淡。大多数财经类职位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且操作性较强,而从目前的教育模式上看,很多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达不到用人的单位的要求,形成了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这种状况对于学生基础比较差的三本院校或独立学院来说,表现尤其明显。

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财经类人才,加强其社会实践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经济类课程理论性很强,在讲授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各类经济模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联系实际来理解所学理论,更难得把所学理论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以独立学院的特点为背景,就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做一探讨,以期推动独立学院财经类学科的深入发展。

1.独立学院特征分析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由这一本质,决定了独立学院具有以下特征:

1.1 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成绩大多被确定在三批本科线录取,以东财津桥商学院为例,虽然高考成绩中不乏高分者,但总体上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般,对于专业性较强,内容较枯燥的学科很难投入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费高于普通高校,这一特点反应了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多数学生从小受过各种特长培训,他们有愿望也有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脆弱,有的学生因高考不利,不能很好的面对挫折和压力,出现自卑情绪。而且有的学生又出现自我评价过高的现象,他们不愿意承认和二本学生的差距。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老师在思想上给予更多的关心。

1.2 师资结构

据统计,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专任教师中一部分是由母体高校在职教师兼任的,另外一部分才是独立学院自己招聘的教师。正因为如此,个别母体高校的兼任教师虽然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缺乏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而另一部分后招聘的教师在学术水平、教学经验上与前者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独立学院需要在教师之间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来加强集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努力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1.3 专业设置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大多依托母体高校,在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中与母体高校雷同的比例高达90%以上。没有特色、没有追求,因而也就失去了其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如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的现有18个专业中,有15个专业与东财本部雷同,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审计、法学专业是独立开设的。因此,在现有专业设置不能做太多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自身特点,寻求有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其它途径。

2.加强独立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实践的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独立学院的经济类学科的特点,作者提出在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原则:

2.1 面向应用是导向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能够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我们称之为学术研究型人才,后者则称为应用型人才。而独立学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明确了这一培养目标之后,我们就更应以此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2 因材施教是关键

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对比分析了东北财经大学本部与津桥商学院的学生后发现,在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上二者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程度可能会相差很大。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的特点,在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上,我们必须与普通高校的做法区别开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2.3 专业特点是核心

经济类学科教学主要侧重对经济基本理论的讲解,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处于十分弱化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经济学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不能学以致用。为了能更好地让经济学走下神坛,脱掉神秘的外衣,高等学校尤其是以应用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应立足经济类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设计面向不同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

3.加强独立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实践的几点措施

3.1 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

这项措施,要求校方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合作单位,并通过协议的形式,使其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方便学生定期参与实践。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已与多家企业、银行、证券公司合作,并成为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最近,经济系组织国贸专业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大连中集和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等企业,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由企业专业人员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集装箱的外形、种类,集装箱堆垛,岸边集装箱吊桥,集装箱的装卸等。组织金融专业学生参观中国平安大连分公司西岗支公司,通过保险人员专业的介绍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保险行业及平安集团的现状,主要险种的保险责任以及保险人员展业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引入课堂,加强校企联合

如果上一项措施是走出去,那么这项措施的就是引进来。

目前结构性失业的重要表现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形成的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企业动辄就贴出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结果两败俱伤。对于以应用性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来说,如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实现“订单培养”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本人经考察发现在某些院校中已经有了一些较成功的案例。福建一所高校的领导介绍了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做法,值得推广。做法如下:大一至大三利用6个学期时间修完理论课程学分,第6学期期末有就业意愿的学生与几十家商业银行、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该公司与学校之间有合作协议)签订实习意向,第7学期由各公司培训专员到学校为对口的学生进行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并且每个月进行考核,直至达到该银行用人标准。而第8学期,达到标准的学生可直接进入该银行进行顶岗实习,经考核通过即可正式签订就业协议。而另一部分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学校单独为其在第7学期开设各科考研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这样,不仅提高了金融专业的就业率,而且也提高了升学率,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3.3 充实课堂,提高教师素质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有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过于苛求,但也反应出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巨大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给学生一条道路,指明方向。“授业”就是教给学生在这个方向上行走的方法与技巧。“解惑”就是当学生在行走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大雾迷茫的时候,老师给以点拨、提醒,或帮助,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实践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要远高于理论教学,学校应该多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相互交流、探讨,让年轻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高整体教师素质。

3.4 搞活课堂,改进教学方法

3.4.1 增加案例教学,使枯燥的经济理论生活化

经济类课程中,有很多可以联系实际的案例,如当今国际国内热点的经济事件,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经济数据的公布等。这需要教师立足本专业,关心实事,扩展知识面,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联系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激活枯燥的经济理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3.4.2 以各种技能大赛,充实课余生活,寓教于乐

这项措施正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发挥他们的强项,在玩中学、学在玩。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2011年组建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经济学会,成立以来,学会组织和参与了多项大型活动,比如:开展读书月、知识竞答、辩论赛等活动,创办了经济学报,参加了东北财经大学案例分析大赛,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觉得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综合上述,纯粹理论教学和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发各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晓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9月.

[2]付广环.国外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启发[J].教育创新,2012年1月.

[3]罗之仁.民国高校尤应加强实践教学[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2月.

第6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市场需求 毕业生就业去向 多元化就业形式 就业指导 一对一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33-0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变化,高校着力于扩招改革,导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因而对于辅导员来说,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加之今年的就业情况又与往年有所不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曾曾表示,2015年的就业需求结构与往年相比,因二三线城市的就业需求明显上升,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就业需求逐步增加。①这一变化相应就影响了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

以经济金融学院为例,2015届毕业生共326人(包含2010级延长毕业学生16人),其中金融学专业84人,经济学专业5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98人,法学专业46人,金融学(CFA方向)45人。全年级男生73人,女生253人。

截至目前,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2%。其中升学36人,占比11%。出国出境34人,占比104%。政府机关2人,占比06%。企业207人,占比634%。自主创业2人,占比06%。目前仍有用工合同未统计上、政府项目考试结果未公布、继续考研、等待国外学校录取通知等情况而暂时未就业的人。在整个毕业生就业派遣过程中,一切工作比较顺利。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综述:

经济金融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详见下表:

可以看出,由于2015年就业需求结构的改变加上学院全面促进就业工作主要措施,2015届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发展模式。首先,本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跨度非常广泛。分布在金融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仓储、邮政、信息传输、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教育业、住宿和餐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公司规模多为民营的中小企业。

与2014年的就业情况相对比,除在政府机关就业的人数相对于2014年有所减少以外,在企业就业,升学,出国出境,以及自主创业方面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来就业压力增大,找工作越来越难,学生更多的趋向于继续考研进修以提高竞争力,因此,2015届毕业生在升学和出国人数比例上相对于2014届均有增加。此外,学生就业形式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别人“打工”,自己创业做老板也成为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2015年自主创业人数增加至2人。这种就业情况的改变不仅基于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得益于学院工作思路的开阔。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一)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导致初次就业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大学生求职者比例的增加,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虽然学院多次开就业主题讲座宣讲毕业生切忌眼高手低对目标就业期望太高,适度降低就业标准,调整目标薪资,但仍有部分同学不能根据自身竞争力改变预期,造成“摩擦性失业”。

(二)男女生比例不协调,女生相对难就业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比起女生,男生相对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很多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选择男求职者。对我院男女比例不太协调的情况,未就业人数中,女生还是占大多数。

(三)部分学生家境优越,对就业不重视

在未就业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对就业积极性不高,无视学校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也从不参加各个用人单位组织的宣讲会和招聘会。一心只想着“啃老”,对此类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早发现,积极引导,改变观点,协助就业。

(四)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

从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学生在就业的巨大压力下想到创业。自主创业又叫“自营就业”或“非工资性就业”②。近几年来,政府一直不断地鼓励大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寻求创业机会,而大多数大学生觉得创业起点高,所需资金人力是巨大阻力,从而不愿去业,也减少了自己的就业机会。

(五)学生寻找求职信息积极主动性弱

部分大学生偏爱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寄托全部就业希望于公务员考试。从表面上看,这种决定无可厚非。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录取人员有限,势必会造成一大批国考失败的同学难以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寄托过大的希望于国考,学生寻求其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弱,缩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造成“剩余未就业”③。

三、经济金融学院全面促进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经济金融学院在2015年从事就业工作的同时注意采取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

1.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会上大力宣传国家、陕西省、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政策,要求毕业生准确定位自己,避免眼高手低。树立竞争意识,经得起社会的考验,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灰心。

2.就业政策与流程讲解

我院邀请就业指导中心的杨小江老师对就业政策和就业签订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等流程给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还就往届毕业生在就业手续方面会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们做了贴心的提醒。

(二)学院采取多种渠道收集用人信息

(1)及时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信息准确传达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用人单位举办的见面会和招聘会。

(2)我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地工作能力,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习基地、模拟炒股大赛等合作。大三即可进入银行实习,实地接触银行业务,为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学院鼓励往届优秀毕业生介绍应届毕业生前去了解用人单位,大力挖掘校友资源,以获得更多就业信息。

(4)学院老师利用家庭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学院举办考研经验谈、简历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

(6)积极加强国际交流项目的利用率,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为留学创造条件。

(三)学院老师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指导

与往年不同,学院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一对一的老师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考研指导、留学申请指导、留学签证办理指导、面试礼仪指导、修改简历等。

四、日后就业指导工作展望

(一)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1.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曾做过调查,42%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将北京作为就业首选地。④而73%的学生期望去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究所、大型三资企业。⑤而结合2015年的就业需求结构势必无法满足求职大学生的期望。这就需要辅导员疏导毕业生,结合自身条件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2.正确的择业观念

对于家境优渥、就业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我院计划开展“就业小组一帮一”的活动。即将学生分小组,定期分享用人单位信息、求职心得等内容。在组内形成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自然而然地带动就业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进行初次就业选择。

3.正确定位自己,树立灵活就业观念

针对男女在求职方面的不同差异与压力,学院会在日后的就业工作中多挖掘适宜女性的工作机会,多与学生沟通,积极疏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设计类似“求职成功案例分享会”“女性求职你来说”等活动,鼓励女同学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竞争力,从侧面减少女性求职的阻力。

(二)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也是尤为重要的。对此要注意疏导学生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防止依赖心理,倡导学生靠自己的实力去寻求就业机会,而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宣传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与优秀的创业案例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搭建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交流机会

学校作为能够沟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除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之外,辅导员也应建立就业工作小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及时提供可靠的招聘就业信息,督促监督学生进行申请面试等,在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同时,建议学校采取务实的措施鼓励各学院走出去、请进来,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回访就业率高的用人单位以建立良好的合作联系,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四)组建就业指导团队,落实师生一对一指导

从与2014年就业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经济金融学院在企业就业、升学、出国出境、自主创业方面人数都有所提高,说明我院举办的老师一对一咨询帮助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日后工作中应积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在课程中穿插就业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督促与鼓励,将就业指导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减少“摩擦性失业”。

总之,通过2014年与201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就业情况的对比,对于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提供就业信息等所进行的就业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在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应更加注意挖掘不同学生的就业阻力,加强就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

注释:

①孟祥燕.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实习就业导航,2015(8).

②田静,丁义国.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7).

③崔继东,熊忠东.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7(7).

第7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就业;意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状况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伴随着连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大学毕业生数从2000年的1849.4万人一直上升到2013年的638.7万人。新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也由2003年的44733人,上升到2013年的74758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如何正确引导少数民大学生就业意向,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以及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少数民大学生的在校人数逐年增加。与汉族同学一样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正面临着双向选择的实际难题。新疆正处于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在高速度的发展,但是与较慢的就业增长不同步,随着新疆高校招生人数的增长,必然导致了就业压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新疆共有高校毕业生7.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2.55万人,占总人数的34.1%;相对汉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2005年到2013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为57%、61%、58%、56.8%、53%、57%、81%、80.4%,就业率均低于全疆高校大学生就业率。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

本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主要研究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找出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改进培养方法,速进自身定位,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预期。鉴于新疆师范大学在新疆高校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选择新疆师范大学为调查点,2014年9月开始,共在新疆师范大学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12份,其中男性321份,占45.08%;女性391份,占54.9%,男女比例基本保持均衡。被调查的71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涉及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社会学等专业院系。此次发放问卷调查中维吾尔族大学生占71.8%,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8.2%,基本与学校少数民族生源比例相近。经过整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及特征。

1、自我职业定位高于市场及社会需求。

关于就业去向被调查的71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的比例是最高的,占33.6%,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仍处于保守和集中。对自身的就业规划和定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是很重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在即将毕业的毕业生调查中,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认真地做过职业规划,甚至有10.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将在毕业前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教师等考试。

2、职业价值取向相对狭窄

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取向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价值取向,这将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过程中意向主观因素之一。在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理想及职业价值取向中不难发现,在712名被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当中36.7%的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福利待遇情况,30.7%的人选择的是专业是否对口。48.7%学生及更为看重就业单位所在地域。明显与汉族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价值取向特征也正是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窄路的主导因素之一。

3、对就业形势感到压力

对于就业形势有70.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17.8%选择了“比较严峻,但始终找到一份工作”。由此可见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且普遍认为自身优势不是很明显。

4、对待考研和目前所在学专业较为理性

在被调查中的约有57.1%的大学生是愿意继续升学读研究生的。有30%的大学生因家里无法承担教育成本选择放弃考研。与此同时有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高学历不一定容易就业或者获得理想中的工作。容易看出,他们对于考研更为理性和现实。大部分学生认为,研究生人数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压力仍就存在。

5、转变就业意向理念不是乐观

在接受调查的71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有67.7%选择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有62.3%的学生选择对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所执行的政策和扶持项目不了解。虽然在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大学生自身没有太多的去关注和了解,就造成了在就业意向选择中,集中扎堆,过高估计自身能力。

6、就业途径希望更为灵便

“对采取那种办法来帮助自己就业”,有56.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招聘会”,由此可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还是较为依赖于招聘会。但是在就业的主动性方面,有33.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未投过求职信”。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表现积极,但是还有33.6%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为较为被动。这更为需要就业指导中,家长以及社会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使之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方向。

7、对于就业困难的原因认识较为客观

在接受调查的71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对于就业过程中,对于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歧视的方面有18.7%学生认为是“语言”;有32.4%认为是“工作经验”;有22.3%认为是“性别”;有26.7%认为是“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就业歧视问题的认识较为客观。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年我国都有庞大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虽然中央、地方政府与各高校在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的过程中做出不断的努力,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仍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

1、受传统思想,仍对铁饭碗抱有希望

虽然我国早已进入市场经济,高校教育也面临了双向选择的轨迹,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于家庭,民族文化和逃避社会压力的驱使下对毕业后就业去向中多选为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国企。不愿意去到中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呈现出扎堆现象。随着新疆各高校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批量增长。随着新疆经济体制也随着转型,原本可接受大量大学生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纷纷开始压缩编制,整体上减慢了新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

2、过高的预期和比较心理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正面临人生特殊时期,社会阅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健全,在择业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放弃或者绝望。就业意向是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呈现出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理想职业,追求自己能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一种正常的期望。另外,现在上大学受教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大的资本。在被调查的71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有52.36%的家庭年总收入低于2万元以下,而子女在在校期间所要花费的费用大约在10770.15元,每年支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占家庭收入的50%以上的占40.31%,占家庭收入的50%的有25.67%,甚至有些家庭是借款供读子女。在被调查学生当中在校期间最为棘手的就是学费问题。所以在就业后,短时间内得到回报的心情可以理解。

第8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世界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经典、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经典、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是同济大学以文化批评为基础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现,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强调对哲学史、思想史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学、创意学概论、文化研究导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品与营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知识产权专题、市场调查与策划。除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开设在专业特色课中,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体现其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着重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角度。

再如长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其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理论专题、文艺学 、美学、大众传播学。已经包括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文化经纪人概论、中国古代美学、民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这种侧重于文学课的设置并不是因为其专业开办于文学班底的院系,而是因为文学修养给予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对于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成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必备的基础能力。文学成为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路径,给出了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化办学的思路。

专业选修课包括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会展产业实务、广告创意与文案、出版产业实务、旅游产业实务、影视艺术概论、通俗文学专题、知识产权法、文化品牌研究等课程。可以看出其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是产业实务课程,这也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地方,培养文化产业项目执行层面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层次。

三、课程设置的思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社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置。其核心内容在于上哪几门专业课、每门专业课讲授多少学时、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其成为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基础课、文化产业基础课、文化产业实务课。每个层次的学时学分数量应该是相近的。

文化基础课就如同济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长春大学的文学类课程,是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素养,在其学习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之前,对文史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必要、基础性的积累。有了文化底蕴才可能产生文化创意,才能不违背文化规律做事情,才能避免用产业来危害文化。文化基础课可以选择历史、文学、文化史或者哲学思想史等角度来进行教授。如果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就要包含其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碎片化。

文化产业基础课应该包含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八门必修课,这八门课程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招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所出的专业科目,也基本没有超出这八门课范围的。

文化产业实务课如同济大学的专业特色课,长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八门文化产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实际或者细分的知识体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文化产业实务课的内容,最好是形成几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有三至五门成体系的课程打包选修,防止学生盲目选课而使知识体系不完整。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应该首先教授文化基础课,之后教授文化产业基础课,在高年级再教授文化产业实务课,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洪叶.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陈立萍.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设置文学类课程的探索[A].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第六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0.

第9篇: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而决定招生是文科还是理科属性的是专业(二级学科)。按照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把专业分为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各个学科下面又分为70多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和200多个专业(二级学科)。一眼看去,仅仅从字面上看,至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8个学科门类能招收文史类考生,看似比例不低。但在实际招生录取中,这8各学科门类的专业大都同样也能招收理科类考生。而且由于上述8个学科门类下属的专业种类很少,而理、工、农、医等学科下面的专业种类非常多,并且据统计有近75%的专业绝对不能招收文史类考生,比如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这就使得理科类专业的招生数量总是远大于文史类专业。

另一方面教育部每年仅对各高校完成招生总计划有要求,对于文理类比例则完全由高校自己确定。各校自行确定文理招生比例时,特别是确定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的文理招生比例时,文科计划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小。

文科计划偏少,而文科生数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减少,其直接结果就是文科考生录取大学理想难。对绝大多数文史类考生来说要进入相同层次的文科类学校的机会,远远小于同样程度的理工类考生,文史类招生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

院校进阶:成绩排名有高低,“门当户对”选大学

一般来说,文科生选报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类专业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类大学无论在文化氛围,还是在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都更适合文科生。但是无论在哪个省区,对文科生来说报考综合类大学难度都很大,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等,没有足够的分数都是不敢报的。

还有一类大学,虽然算不上综合类大学,但是其偏文的专业特色独树一帜,也不失为不错的选择。如政法类大学(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财经类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语言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这些大学的文科氛围还都是不错的。

但是,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是高考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不是很差的文科生,按这类学生的成绩,他们是上不了名牌大学的,但是进一般大学又不甘心。例如在北京地区每年高招志愿填报时,文科考生就会发现,成绩排名一旦上不了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财、外经贸、北外等文科考生的最佳选择,就觉得失去了选择目标。如果坚持选择偏文科类大学,就只能从市属大学中选择了。其实有许多以理工科见长的名校这些年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为了提高大学层次,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已经开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相继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等。北京理工大学也设置了管理与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这些大学的相关专业招收文科类考生或者文理兼收。而且,这些大学对这些文科类学院实行政策特别优惠的发展策略,专业发展势头迅速。由于这些大学理工科方面知名度的影响,每年都有一批文史类考生选择这类高校。

对于高考成绩排名相对偏低的考生,一般可以选择本省市所属的综合类或者偏文科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相对来说文科招生计划比较多,能满足大多数文科生的求学愿望。

专业进阶:文史类专业VS文理兼收类专鸡

如果对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进行细分,还可分为文史类专业和文理兼收类专业。虽说总体来说,招收文科考生的专业都对考生的语文、政治、史地等专业基础要求较高,但是其中的文史类专业(共9小类,哲学类、法学类、理论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类)应当是属于文科中的“文科”,或者叫做“纯文科”。对于偏重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的考生来说,比较适合选择这些“纯文科”专业。如果能在综合类大学学习这些专业,对文科生来说应当是非常好的选择。

“纯文科”就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较好的文笔。但“纯文科”专业就业面比较窄。专职从事上述专业理论研究的岗位毕竟有限,而从前可以容纳较多毕业生就业的教师岗位目前除了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外,也是人满为患。迫使大量的“纯文科”毕业生加入考公务员的大军,或者为了寻求暂时的出路先考研再说。

由于“纯文科”类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近年来高校的一些文理兼收专业也受到文科生的青睐。文理兼收专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候文科和理科的比例是已经确定了的,文科生要关注其中文科招生的数量。

文理兼收类大致分10个小类:

1.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等。

2.经济学类:包括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4.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

5.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6.新闻传播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

7.中医学类:包括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科学等。

8.药学: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

9.艺术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播音主持与艺术、摄影、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

10.体育类:包括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与保安、运动训练等。

在上述文理兼收的10小类专业中,前6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可以找到。分数排名高的考生可以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的文理兼收专业。

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英语专业,但不同学校的英语专业对考生成绩的要求差别很大。喜欢英语的高分考生可以考虑北外、上外等名牌语言类学校,或者名牌综合大学的英语专业。而一般考生则可以选择理工科大学或者省市所属地方大学的英语专业。小语种这些年也有些热门,但是考生要冷静。前些年由于部分小语种专业人才奇缺,造成供不应求的暂时假象。这几年招生增加,预计会显现饱和趋势,一些普通院校小语种毕业生未来就业也会越来越困难。

其中的经济学类专业是连续多年的热门专业,分数相对较高;另外有些经济类专业对数学有一定的要求,文科生需要注意。

管理科学和工程类专业是上述所有专业中最偏理科的专业,数学等科目好的文科生选择这些专业有一定优势。

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几乎遍及所有高校,可以算是“普及”最快的一类专业。这是在前

些年全社会“管理热”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这个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十分踊跃,但是公务员岗位毕竟有限,竞争十分激烈,使得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向企事业文员岗位去做努力。还有许多考生是怀揣“企业家”梦想走入这类专业的,但是到毕业才明白,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的磨炼,只懂得一些管理理论知识距离成为企业家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而且即便是工作几年之后,在同一企业同时参加工作的人员中,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与理工科毕业生相比,在竞争管理岗位上未必占优势。选择管理类专业的考生要慎重。

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当算是文科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年媒体出版业和广告业的发展非常快,媒体和广告互相促进,再加上互联网等各种新型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提供了无限市场和商机。但是,开设这类专业的学校大都是起点较高的综合性大学或者专业的传媒大学,对分数要求较高。另外考生还要避免一个误区:新闻传媒类专业并不是“记者专业”,能当记者毕竟是少数。

中医和药学专业在文科招生与这两类专业受到中国的传统中医药的深远影响有关。研究中医药就要读古人原文,就要研究历史。因此需要具备文史功底的。据了解,许多选择中医药学校和专业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受到家庭中有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影响。另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目前学习中医药的,也都要学习西医药,因此这类专业可能需要涉及到化学和生物学知识。

最后的两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应当是与其他文史类专业有很大区别的两个类别。这两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艺术或者体育方面必须通过一定水平的测试。报考这两类专业的考生要关注当地高招办这方面发出的专门通知以及所报学校的特殊要求。

披沙沥金:解开同形异质专业的“遗传密”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中意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都有,怎样鉴别?特别是学校的层次也十分接近,怎样选择?在这里笔者推荐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进行判断。

以前面提到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性新兴专业。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比如说有全国旅游界比较有名、综合实力较强的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还有一些本来就具备某种专项特色的,如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历史渊源必然带有学校专业特色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