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员工晋升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深化职业生涯管理理念,注重员工参与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员工发展对于企业的意义,从高层到基层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管理理念,处处以员工发展为中心,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仅要用人,而且要培养人,推进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真正把“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在企业中,管理者必须深化职业生涯管理理念,真正让员工参与到目标制定中,才能保证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其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建立和完善员工职业信息系统;实施素质测评;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指导;以培训需求为指导设计培训;规范绩效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等。
三、科学设计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流程
1.组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小组
为了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成立内部专门的职业生涯管理小组。它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门主管组成,负责对全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决策、组织、指导。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职业生涯管理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协调;部门主管要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落实工作负责到位,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及时监督、和指导。
2.构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职业路径,科学的职业发展通道需要立足于员工的职业兴趣和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企业应该建立多元化成长通道,一般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通道
设置多条晋升通道,既可以满足热衷于技术岗位的员工,也可以满足渴望转移到管理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满足希望轮换到技术岗位的操作人员。
(2)多层级
增加晋升通道上的层级,不仅能为广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资格晋升机会,也能缓解中层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晋升的压力。
(3)相互跨越
保持各个职业通道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实现各个层级的员工在不同通道上自由发展。
3.制定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要建立与职业生涯规划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配套管理制度:
(1)培训制度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规划,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竞争力连接起来。对于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使其快速融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支持员工长期持续发展,实现培训的个性化。
(2)考核制度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程序,考虑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性,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并将绩效考核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薪酬激励制度
员工的能力评价应通过考核体现到薪酬中,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激励。薪酬不但应该保证员工的生活费用以及岗位报酬,还应该改善薪酬结构,增加薪酬宽带,使员工的能力发展在薪酬制度中得以体现,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激发员工的潜力。
(4)晋升制度
企业实行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与员工达成一个心理契约,企业愿意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完善晋升制度,建立合理的甄选程序,以员工技能业绩和空缺职位对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明确晋升的标准,通过绩效考核判断员工能否达到晋升标准,建立完善员工晋升制度,体现职位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4.新员工素质测评
新员工进入组织后,组织要正确评价每个员工个人的能力和潜力,通过对新员工的性格、气质、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测评,使新员工给自己准确定位,降低职位选择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系统的测评,能对新员工的基本情况进行备档,结合职务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岗位进行匹配,使新员工各就其位,尽快走出早期的职业困境。
5.确定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通过对新员工的素质测评备档,组织掌握了员工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就是核心任务,即根据员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确定职业生涯规划表。在此过程中需要员工本人、部门主管以及人力资源部的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表应该包含员工基本信息、职业发展定位、SWOT分析、目标与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考核与管理。
6.实施新员工职业生涯计划
新员工和人力资源部填写好职业生涯规划表后,开始实施职业生涯计划。首先在实施过程中员工不但要努力工作还要积极配合相应的培训,保证计划的高效实施;其次要组织开展职业生涯咨询,人力资源部以及部门主管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与员工进行交流,针对问题提供帮助,保证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顺利有效实施。
7.职业生涯规划评估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评估来掌握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实施效果。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表现最了解,所以评估工作主要由主管负责。在职业生涯规划表的“职业生涯考核与管理”中,主管要对员工规划期内的表现与发展目标以及员工个人评价进行比对,客观分析员工是否适合所选发展路径、评价是否客观等等。
摘 要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部门越来越多,分工也逐渐细化,医院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边际工作责任不清,以及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想要真正做到百无一疏,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细化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便是一条有效地途径。
关键词 管理 沟通 依据和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不顺畅的阻滞点往往就在部门之间的边界处。医院设置许多职能不同的部门,目的是为了将工作做专,做细,做深,我们要避免它成为一面壁垒,不要让它将我们圈在原地,使我们不愿去看,不愿意去做。在医院运营中,各项工作想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流程的明确精炼是必要的,对于工作流程,各个部门就好像流水线上的一个个工位,一环扣一环,绝不能使流水线阻滞。各部门对工作流程遇到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地与别的部门沟通协调,绝不能互相推脱,通过无边界的沟通,确保工作流程的完成。
医院管理的依据和标准是制度,制度是企业内所有员工开展工作的基本规范,想要做到无缝隙管理,必须要细化管理制度,做到各部门精细化管理,在建立制度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也就是制度要覆盖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在制定工作程序制度、工作标准制度,奖罚考核制度时,要不丢一个工作程序,不漏一个工作标准,不少一个考核办法,使每一名管理人员、企业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职责,工作时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不该做什么,做错了怎么办等问题。这样实际进行管理时碰到任何问题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制度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再先进的管理制度如果不符合组织文化,造成员工从思想上不能接受,那他的实效性就等于大打折扣。制定制度还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员工无法承受,管理人员不敢执行的制度,从表面看虽然能确保目标的实现,但实际效果却是零。制度订的细的同时也要有可操作性作为保障。
任何制度性政策、管理体系的推广和有效的执行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如果将制度性的体系和医院的规章制度比做一架设计精良,结构紧密的机器,那么沟通便是“油”。时常给机器的各部件添加一些“油”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率,避免出现故障,延长使用时间,就十分必要。沟通也是改善和融合不同文化背景、思维和习惯的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的一个推动力。
一、人力资源需求
每年通过需求调查与预测,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以满足医院发展需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需求情况,灵活选择聘用方式,并充分利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吸引并保持一定数量的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专业人才,推进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是还应注意基础数据的收集及统计分析工作,以此为基础做好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考虑医院发展目标、各科室要求、员工内部调动及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调整等因素,考虑周全,避免纰漏。
二、招聘及管理制度
及时补充医院人力资源,弥补岗位空缺,满足医院用人要求,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同时保证招聘活动规范化进行,使招聘工作有效、顺利进行,为医院招募到合适的人才。
三、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按照文件规定执行,根据医院运营情况,及实际工作效果,医院对于各岗位,各身份人员制定个性化薪酬制度,使我院薪酬水平达到同行业标准,使内部不同职务序列、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薪酬待遇相对公平合理。
对名新入职员工,薪酬政策也与各项考核挂钩,新员工薪酬需要经历试用期,见习期,转正工资三个阶段,每阶段提升以阶段考核结果挂钩,考核通过者方能兑现薪酬待遇,无形中队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与激励。
四、晋升与离职
规范医院员工晋升及离职管理工作,在符合上级文件规定下,医院内部通过晋升选拔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创造学习进修机会,定向发展培养,建立人才梯队。
及时开展职称晋职工作,晋职相关信息,组织晋职工作开展,严格晋职标准,严守晋职流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对于各类情况离职,合同离职,停薪留职,员工辞职,辞退(解雇)员工,自动离职等,严格手续,各种移交手续及物品交接办妥后,方可离职,避免对医院及其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力资源部一直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将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促使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自身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员工的薪酬决策、培训规划、职位晋升、岗位轮换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作为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原则遵循公平公开、定期化与制度化、定量化与定型化相结合,及时进行沟通与反馈,考核评价结束后,及时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将考评结果告知被考核者。
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围绕工作业绩,即员工实际完成的工作成果,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效益等,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考核重点有所不同;工作能力,即实际完成的工作成果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评价其工作技能和水平,如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等;工作态度,即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予以评价,包括纪律性、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等。
绩效考核的实施要有周期性,定期考核,设定考核指标及评价标准,将员工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职位晋升、培训需求、季度及年度奖金发放、薪资调整等方面。
六、培训管理制度
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医院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了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事管理水平必须得到有效提升,而这种必要性则由以下内容表达出来。
1.1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资源,直接决定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的发展无法脱离人力资源,任何医院的硬件都可能被其他医院模仿,甚至在短时间内被超越,但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并不会被超越。为了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人事管理水平,保证人力的充足与稳定,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1.2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
医院人事管理水平代表了员工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医院的员工学历较高,对后期发展空间的要求较大。如果医院不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没有根据员工工作实力调整岗位与待遇,就会导致员工出现倦怠心理,甚至选择离职。为了稳定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需要采取有效的人事管理方法,使员工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1.3医疗改革发展需要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传统的管理要求无法满足新时代医院的建设需求。虽然我国医疗行业接近垄断行业,医院间的竞争并不激烈,但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下,市场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必须加强人事管理水平,保证医院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更加得心应手。
2.提升人事管理水平的方案
2.1建立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
医院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我国的许多医院都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的,所以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非常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21世纪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市场竞争内容已经从资源的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而一支高水准的人才队伍,则是医院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医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方法就是培养,通过完善的培养制度,为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将学习、聘任、晋升机制纳入统一评价标准之中,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制度,找出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考核与使用制度,将人为印象因素排除到考核晋升制度之外,最大化的发挥出人才的能力。合理引进人才,通过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为医院发展提供保障。在引进人才与后期培养时,需要根据医院人员的队伍建设结构选拔人才,将个人能力与职位相联系,充分发挥出个体与团队的综合力量,最终激发出高效的集体力量。加强带头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出带头人员的模范作用,实现经济与智力的双重提升,为科研人员准备充足的科研资金。
2.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主要以医院经营目标为主,根据事实依据对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人事管理激励手段。正确的绩效考核对提高人事决策准确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激励员工,维持高智能的医疗技术队伍结构,并且为员工创造优秀的流动空间。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通过考核反映出岗位特点与员工自身情况,并且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评价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能力、业绩,根据具体职务决定相应的奖惩、晋升措施。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开展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以考核指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实时公布考核结果,并且及时完成反馈沟通工作。
2.3采取全面聘任制
在医院中采取人员聘任制,明确医院与员工的关系,划分双方的职责与权利,通过法制化的用人模式,可以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速度。通过聘任制,可以找出人员队伍中优秀的人才,建立一个灵活、公正的聘用制度,员工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决定自己的待遇,通过健康的竞争机制,可以使人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优化聘期管理
在采取聘任制度后,需要优化聘期管理制度。聘后管理需要明确医生、护士等人员的考核内容与指标,相关条款必须落实到个人,根据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与责任系数进行考核,并且将管理要素转化为量化指标,加强各项指标的意见与考核标准,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晋升。
3.结语
1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与晋升机制
1.1确定图书馆资源分配的合理标准
组织资源分配制度与潜在标准是员工反生产行为强有力的塑造工具。图书馆在员工的岗位选拔、职位晋升、绩效激励以及学习培训机会等资源方面,所拥有的分配制度和潜在标准能直接作用于员工的行为,构成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原因。实现图书馆资源分配公平主要包括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以及互动公平三个方面。程序公平,就是要让员工拥有畅通表达自己意见及建议的渠道与机会,能参与到对分配结果产生过程的控制之中。如果与分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缺乏准确性、代表性、一致性或伦理性,一旦该政策执行,就会导致程序不公,从而引发日渐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分配公平,就是要让员工在将个人与社会、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过去,以及个人的现实与期望进行对比时,对资源分配的结果感到满意。一般情况下,员工认为结果不令人满意,就会认为分配不公平。如工资增长停滞或负增长、竞岗落选、职位晋升失败等。互动公平,就是图书馆及管理层在处理与员工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应有的尊重、支持与认可。即使图书馆不给予明确认可,也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以示对员工的尊重,从而体现互动公平。
1.2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
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能促进组织资源配置优化,实现能力同职位的匹配,做到人岗相宜,为员工提供组织激励。图书馆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是调动馆内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必备条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利器。图书馆应该创造这样的制度环境,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以及行为本身的实际情况,为表现尤为突出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的建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机会均等”“递进式与破格式晋升相结合”等原则。晋升机制的目的是树立榜样,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说服力,防止带来负面效应。晋升机制应起到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公平竞争,调动员工持久积极性的作用。晋升机制在决定员工晋升时,一要考察员工工作的表现是否合乎既定标准,二要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劳动投入、情感投入程度,三要结合员工的资历与能力进行考察。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组织绩效。同时,绩效考核体系是把“双刃剑”,也可能导致其他新的反生产行为(张永军,2012)。所以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消除员工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
2.1.1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应符合SMART原则。①绩效考核体系要保证考核目标的具体化、计量化,具有现实性、目标相关性和时限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因其明显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性;模糊且不切实际的考核目标,将挫伤甚至扼杀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促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2.1.2实行结果与行为的双轨并行考核模式。考核实践中,多数考核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往往重视行为产出或结果,不注重行为本身与过程。以结果考量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存在着重产出、轻行为,行为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容易忽视或放任反生产行为;结果与行为双轨并行的考核模式,可以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所以,图书馆绩效考核必须实行结果考量与行为过程监控并行,确保达成该高绩效的行为过程符合组织规范。2.1.3施行多管齐下的考核方法。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各有长短,单一的目标考核办法会误导员工聚焦结果。同事考核可能会引发员工彼此合谋或相互拆台现象;领导考核可能导致溜须拍马、流言蜚语或拉帮结派等现象;强制分布法带来的后果是“轮流坐庄”现象。因此,图书馆在施行具体的考核方法时,必须弄清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多管齐下,扬长避短。2.1.4绩效考核应强调发展性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应该是“秋后算账”,而应该是“指点迷津”。“秋后算账”极易引发员工内部的互不合作、相互诋毁等恶性竞争行为,从而损害图书馆整体利益。“指点迷津”则强调发展性目标考核,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感,对员工个人发展、图书馆整体绩效都有帮助。绩效考核的目标主要强调图书馆员工人力资源开发及单位的进步,而不是把考核当成对员工的“拷”“吓”,违背图书馆管理的“初心”。2.1.5考核措施要有针对性。图书馆反生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有主动型、被动型、公开型和隐蔽型。图书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开展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个人基于工具理性考虑而实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设定考核指标,以抑制私利行为,鼓励利他行为;对于公开或隐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采用关键事件法①,对反生产行为进行分析、认定并作出绩效评估,从而加以控制。2.1.6绩效考核要注重公正、公平原则。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感知与员工反生产行为负向相关。图书馆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一要保证过程透明、标准一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要确保考核结果实事求是,要真实反映员工的业绩水平和贡献;三要及时与员工互通考核有关信息,尊重、关心员工,全面提高员工的考核公平感、满意度、效用感知以及精确性感知等。
2.2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通俗来讲,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回报,如参与决策、个人成长机会等②。薪酬制度管理的具体目标是追求“效率与公平”“效率”对于组织绩效、员工绩效考核以及投入成本来讲,薪酬制度管理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公平”对于员工绩效来讲,薪酬制度管理就是要实现分配上的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因此,图书馆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2.2.1实现同工同酬。关注劳动的多样性、主观能动性,关注职位相对价值,实现同工同酬,保证相同的薪资带。2.2.2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薪酬制度必须与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在对结果进行奖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实现结果的过程进行考核。薪酬制度应区别对待相同职位上不同员工的有差别实际绩效,实现员工的薪酬与绩效相匹配。2.2.3强调薪酬制度的执行力。薪酬制度只有在获得高效执行的情况下,才不是“纸上谈兵”,才能以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图书馆薪酬制度建设至少应体现员工价值、激励作用、内部一致性等原则。2.2.4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与适度竞争性。缺乏公平感的薪酬制度很容易引发反生产行为,而过度竞争的薪酬管理也会导致人际冲突和攻击行为等。所以,图书馆可通过加强对基于结果的薪酬的监控、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来减少反生产行为。2.2.5合理确定个人绩效与团体绩效。在决定团体薪酬中的比重在一个充满比较的社会环境中,公平问题最能牵动员工的神经。为了减少反生产行为,在进行薪酬分配时,必须准确评估员工的贡献,保证薪酬分配客观公正,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
3充分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精神激励是指通过非物质的手段以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从而激发人们良好行为的一种方式③。个人工作绩效与他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密切相关。善用精神激励应该成为图书馆管理层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管理手段。善用精神激励就是要做到对不同时间、地点、对象和事物使用不同的恰到好处的精神激励方法。
3.1蓝图激励。制定图书馆发展愿景,通过图书馆与员工发展蓝图来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斗志。3.2成果激励。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成绩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体验自己参与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以正激励的方式营造工作上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3.3榜样激励。图书馆要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加以正面强化,弘扬正能量,让其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获得精神鼓励,从而一方面助推其更上层楼,另一方面通过树立典型,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3.4情感激励。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拥有积极进取的劲头,但需要情感的沟通与感染。应分析个人情感的倾向性、可塑性,化解其思想上的疙瘩和工作中的矛盾纠纷,疏导因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等出现的不满情绪,充分把握他们的心理诉求,增进理解,发挥情感的感染、沟通作用。3.5信任激励。图书馆要善于采纳员工的创造性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一贯的信任。在结合图书馆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员工“委以重任”,并实施控制,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只有在承认员工自主性的基础上,为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和提升自我创造条件,才能增强员工信任感,激发员工活力,实现组织目标。
4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对提高图书馆的组织公平度,提升员工的公平感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的发生,保证图书馆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兰.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成因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5):209-210.
[2]林春联,肖慎华.知识型图书馆员的和谐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5):27-29,41.
[3]张永军.管理反生产行为: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J].企业活力,2012(1):61-66.
[4]张永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的反生产行为治理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93-104.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历经20年多年的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公务员制度已渐趋成熟和完善。先期而行的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试点、近期确立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之制,彰显出了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优化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置独立的职务序列,进一步细化职位;实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确立科学合理的薪级工资制度;加强相关的制度构建与衔接,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关 键 词:分类管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序列;薪级工资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1-0070-05
收稿日期:2014-10-31
作者简介:邹丽君(1968—),女,湖南祁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学、公务员法学、法律史。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国家人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志。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西方公务员制度,经过多次改革更加规范和成熟。历经20多年的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公务员制度亦日臻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公务员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得到了加强。分类管理改革是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的任务。近期的司法体制改革亦确立了司法领域的分类管理制度,即对法官、检察官不再沿用普通公务员管理模式。近几年,作为分类管理改革的一部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在有关部门和地方进行的试点工作均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基于现行法律关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制度设计,在总结该类型公务员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构想。
一、现行法律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设计
分类管理是现代公共职位分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类管理制度可以为各类公务员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呈现各类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规律。分析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后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成熟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管理制度在经历了各自漫长的制度设计、变迁、创新过程后,呈现出两者的分类界限不清晰、利弊互避、类型互补的倾向。顺应社会分工逐步细化之发展态势,立足于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我国渐次构建起了具有“本土性”特征的职位分类制度。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8条第2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肇始,然而,其职位类别的划分体现得并不明显,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职务序列也呈单一化的特征。有关公务员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之“是否承担领导职务”的简单分类标准无法体现职位性质与工作特性,不平衡的非领导职务设置更是难以适应队伍基数较大的行政机关管理之需,而且这种分类只体现了公务员职务级别高低的纵向性,没有横向的分类,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行政层级与工作岗位的多重性和多样性无法凸显,[1]制度设计仍然没有脱离“官本位”的思路。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在承袭《条例》既有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原来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创新,明确规定分类管理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首次从法律层面将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单列成类,外显了各类型公务员之殊异,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公务员法》对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序列进行了列举性规定,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务序列却未能得以明确列举,仅被以“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简单述之。制度设立的初衷旨在改变公务员“大一统”的单一管理模式,然而分类设计仍存在过于简单、原则性强之缺憾,职位分类仅仅是一个非常粗线条的框架,相关的细节性规范明显缺失,必然导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各自对法律的理解进行职位设置与选拔人员以及地区规范、选拔标准不一致等等。因此,制度在实践运行当中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况且,现实中的公务员队伍主要由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构成,公务员队伍中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职业发展空间、职务晋升通道受限,分类管理制度之优势尚未真正得以彰显。
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试点改革经验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发展存在自我强化的倾向,从而形成的“路径依赖”制约着制度变迁过程。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亦无法避免制度自身的自我强化,导致制度运行的成本增加,难以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受制于政治、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以及制度具体操作与运行的复杂性、技术性、规范性等,分类管理制度在实施初期曾暴露出投入大、程序繁琐、结构复杂、难以接受等缺点。制度设计的优势无法被多数利益相关者认同,制度预期收益不甚理想,制度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选取公安和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工作,选取质检、工商、税务等系统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工作,选取深圳市开展公务员分类管理综合试点工作。2010年2月,深圳市全面启动改革,对职位类别进行了全新划分,具体为:将原来单一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位类别分而列之,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职位被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类,凸显了各职位类型的工作职责、职务序列、升降机制以及工资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构建起了不同职类分途发展的基本模式。依据“四五”改革纲要,①司法体制改革亦明确了“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将法院人员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2]以改变长期以来沿用的普通公务员管理模式,凸显司法职业特点。改革选取上海市、湖北省、吉林省、青海省、广东省、海南省进行试点,并由上海市率先“破冰”。
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试点的情况看,按照《公务员法》总体框架,试点基于职位的特殊性设计具体内容,涉及的职位主要是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执法职责的职位,试点中适用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称谓不一,包括工商系统的“企业注册官”,质检系统的“质量技术监督官、检验检疫官”,深圳市的“执法员”等。试点改革提供的经验主要有:一是设立了单独的职务序列。按照试点制度设计,江苏等五省(自治区)的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从事法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合格评定、执法稽查等业务工作的公务员,被聘为七至一级质量技术监督官,检验检疫系统内从事与执法相关工作的公务员被聘为七至一级检验检疫官,各级公务员分别承担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不等之工作职责,尤其是一级官被赋予了全面的本专业领域质监业务的技术管理权,承担重要、疑难质监业务工作以及对下级质量技术监督官的业务指导工作。深圳市的行政执法类职务统称为执法员,一般分七个职级,均为非领导职务,职务设置不受机构规格限制,一、二级执法员实行职数管理,三级执法员以下职务不设职数限制。公务员主要依据个人年功积累和工作业绩晋升职务,给市、区、街道和基层所、站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提供了均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3]同时,晋升的路径较为清晰、平稳,没有明显的最终发展高度差异。二是探索建立了薪级工资制度。深圳市按照“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思路建立了薪级工资制度,并与公务员的住房、保健等福利待遇挂钩,与现行公务员工资水平进行比照,薪金制度简化了工资构成,确定薪级工资为工资总额;按照综合平衡的原则确定了薪级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各职级的对应关系,即每个职级对应若干个薪级,根据个人年功积累和现实表现情况,每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等次的,可在其职级对应的薪级范围内晋升一个薪级,实现了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的稳步增长,绝大部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在退休前可以晋升到二级执法员,大致能够享受到综合管理类副处以上公务员的薪酬待遇。三是确立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招聘制度。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可以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选任使预设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大。结合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特性和需求,招聘考试的内容侧重于考察报考者执法的基本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政执法基础知识等为考试科目,凸显了职位的专业化要求。四是平衡了与公务员其他制度的对应、协调关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试点改革的制度设计有效对接了聘任、考核、培训、交流等其他公务员制度,区分了委任制和聘任制两种情况,即原属试点单位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统一套转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新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采用聘任合同管理方式。
三、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优化策略
“大一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压缩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与待遇提升的空间,阻碍了公务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以“为公务员开辟专业化发展道路,拓宽更为合理的职业发展空间”为着力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试点改革仍难逃制度之弊,实际运行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对一、二级执法员严格的职数限制仍然为大多数公务员设置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造成了执法类公务员现实发展的“瓶颈”;年轻公务员也因此会产生晋升无望之感,导致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受挫。在薪酬制度设计上,现有的薪级设置级数偏少,总体上少于综合管理类的级数,直接制约了执法类公务员职级工资提升的空间;并且经过套改后,不同薪级之间无较大差距,正处级公务员套转执法员后,其原本工资水平就已达到或超过一级执法员的顶薪水平,会使其产生职业发展前景丧失之感;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跨职类流动设置严格的制度障碍和交流代价也有失公允。①因此,吸纳先行试点部门和地区的分类管理经验,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进行制度层面的优化设计十分必要。
⒈设置独立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序列。按照现行的法律制度安排,只有综合管理类职位明确设置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各自序列体系,各级职务实行职数管理,其他类公务员尚未设置法律层面的独立职务序列。上海司法改革方案提出,“实行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核定法官、检察官员额,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司法机关各类人员分类管理,促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4]
司法改革后的法官、检察官助理或初级法官、检察官应有单独的职务序列和晋升通道。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可统一设置含七个职级的职务序列,职务仍沿用试点中的“执法员”称谓,除少数较高层次职务外,其他层次职务不受职数限制,并适度扩大一、二级执法人员职数,给大多数公务员创造职业晋升的机会;明确各层级职务的非领导职务属性,且上下级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以保障执法员执行公务的独立性。职级晋升以客观公正为原则,依据年功积累和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合理考量,提高晋升的透明度,以最大限度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切实达致职务与职级并行之预期目标。
⒉进一步细化行政执法类职位。为实现人岗相适,不断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行政执法类职位可以进行职组、职系归并,同时亦需进一步具体细化。可以在行政执法类职位中单列出“行政执法类专业执法职系”,把执法队伍中诸如食品执法、特种设备执法、药品执法、医疗执法等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位纳入其中,以更精细化的管理激发公务员的创造力,提高其执法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需继续探索实施职位说明书制度,明确规定职位的入职资格和方式、主要职责、适用范围、职务序列、薪酬待遇等,并且统一规范职位说明书,适时向社会公开,保持职位说明书的稳定性。
⒊实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需要创新性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模式,先进、开放性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借助完善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各类机关进行信息采集,并且逐步汇集形成公务员基础信息库,进而对公务员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利用,准确把握公务员队伍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公务员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管理的依据;同时,优化和重塑管理业务流程,减少和消除各管理环节之间的间断,增强管理职能运行的协调性、准确性,促成公务员管理职能从事务管理向战略管理的转换,提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⒋确立科学合理的薪级工资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实行公务员科学、高效管理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提供公平的报酬是组织对公务员承担的责任,否则会影响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5]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资待遇与职务挂钩,大多数普通公务员晋升机遇较少,待遇偏低。
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无法呈现专业分工与业务分类对薪酬待遇的不同需求,难以彰显不同职位公务员的专业化特点,因此,改革现行的公务员工资体系,探索建立类别工资制是公务员薪酬制度建设之着力点。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务员分配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弱化职务在工资内的构成,强化类型级别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确立年功在分配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工资确立的合理性和平衡性以及工资立法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司法改革后的法官、检察官将实行适应司法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继续实行目前的工资制度;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可以确立结构相对简单的薪级工资制度,同时适当增加薪酬的等级,扩大不同薪级间的级差和数额,并根据考核情况逐年对工资予以动态调整,使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得以稳步提升。这样,既能体现公务员群体内部的公平,在公务员体系内部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也有利于公务员工资的外部竞争。
⒌加强相关制度的构建与衔接。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明显提升了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平、服务意识和执法效率,但是制度和机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需要将一些相关制度细化和有效对接,以构成符合职类特点的制度体系。在用人机制上,可以采用单独招考方式选拔新入职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基于职位之间的差异性对入职者提出更为精准的职业素质要求,以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政执法素质测评》等为考察内容,同时进一步细化考试的具体内容、要求、组织、程序等等;对相关职位新入职的公务员实行聘任制,以灵活、便捷的聘任合同管理方式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有机结合的原则,克服现行考核制度缺乏明确、可行、有效的测评办法以及考核走过场等积弊,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的特殊性设计绩效考核标准和办法,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考量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素质能力、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此外,仍需加强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位特性相匹配的晋升、培训、交流等制度建设,使公务员制度体系更趋完善、合理。
⒍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关涉的范围较广、调整的利益关系复杂,相关试点系统和地区分别颁行了制度运行规则,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比如:深圳市颁布实施了《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就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招聘、培训、交流、晋升和薪酬待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规定。2013年,国家公务员局起草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待条件成熟时还要适时修改《公务员法》中与之相关的条款,以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之,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是行政机关中直接执行法律和公共决策、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职业者”,《公务员法》有针对性地对公务员职位重新进行调整和设置,单列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职位,建构起行政执法类与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平行管理、特色运行的发展模式;给不同类型的公务员设计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路径,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公务员均等、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一些部门和地区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试点显示出了预期制度绩效,然而还有诸多体制、机制因素使既往的改革无法“尽善尽美”。基于职类特点和履职要求,改革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仍需着力于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在进、出、管、评等机制方面的改革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与之相关配套的社会综合改革支持亦需及时跟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于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真正达致公务员分类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高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5.46-47.
[2]王逸吟.法院改革再出发[N].光明日报,2014-07-10(05).
[3]王春业.行政公务员全员聘任制改革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168.
[4]郝洪.告别“盆景式” 摸索“可复制” 上海司法改革掀起盖头[N].人民日报,2014-07-13(01).
(草案)
起草人:曹庆伟
时间:2013年3月9日
目 录
一、 目 的………………………………………………………1
二、 人才配置……………………………………………………1
三、 制度完善及岗位职责确定…………………………………3
四、 人才招聘……………………………………………………4
五、 员工培训……………………………………………………6
六、 建立持续激励的管理方案…………………………………8
七、 相关薪资福利制度…………………………………………11
八、 人动管理………………………………………………14
九、 企业文化与员工精神面貌…………………………………14
十、 人事档案管理………………………………………………15
十一、 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15
第一章 目 的
为规范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吸引、留住、培养、激励和锻炼更多优秀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第二章 人才配置
根据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图、公司的业务扩展及发展需要,修整公司人事编制,部门工作流程、人员隶属关系及分工细则。(由公司领导层决议起草,正式审批形成制度文件生效,下发至各部门正式实施,人力资源负责监督实施情况及信息反馈。)
现有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待进一步完善、落实)
序号 部门 岗位职能要求 负责人 分管领导
领导
1 行政部 沟通与协调上下级关系、协助与配合各部门工作、传递与信息、文案管理、修订与实施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组织活动、公关接待、会议安排、网络管理与宣传、办公设备与用品管理、安全卫生管理
全卫生
2 人力资源部 编制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编制和拟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内部人员调配、招聘与面试、人员培训、员工考勤、绩效考核、薪酬和福利、人事服务(聘用、劳动合同签定、调动、离职、解聘、技术等级评定、档案管理等)、企业文化建设
3 财务部 制定财务制度、日常财务核算、费用支付审核及账务管理、组织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和年度预算、公司财产登记和核对、参与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原物料进出账务及成本处理、成本预算及损益决算、编制经营报告资料、处理银行事务、报税等
4 管控部 组织编写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组织编制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各岗位工作标准、对各部门进行日常工作考核、提出组织机构设立和调整的建议方案。文化建设及综合管理 、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与执行、奖惩制度的检查与落实。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岗位职责的确定
1、合理的规范公司管理制度,是企业留人用人管人的起码前提条件,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薪资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新员工考核管理办法》、《劳动合同管理规定》《工伤保险申报程序》、《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和主流程通知》等等。人力资源部按照文件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员工提供尽可能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希望能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能够使员工处处、事事透过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来感受公司的“以人为本”的关心以及制度的严肃氛围。(具体实施情况根据现有的公司制度基础整理、完善、执行、督察)
2、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必备的岗位技能及与相关岗位的汇报与负责关系等,使每位员工更好的开展岗位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撰写、拟定各岗位职责呈报公司领导层审批后,形成文件下发执行并存档。
3、公司制度文件、岗位职责及岗位说明书的发放与存档。发放公司领导审批生效的公司制度文件由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具体部门后续再确定)必需有文件签收记录,旧文件回收作废,发放至各部门,各部门应建立一本公司制度文件夹,便于及时了解查阅公司相关制度,使员工的管理有章可循。
第四章、人才招聘
1、 招聘计划;
1)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新增或补充人员,由部门主管填制《用人申请表》,先报部门经理审批后,再提交人力资源部审核。招聘程序:普通员工招聘由部门经理审批,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执行;主管及以上的岗位人员招聘,报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信息、实施招聘。
2、 招聘流程:
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员工时,必须按下列招聘流程进行。
招聘流程图
公司员工离职补充
3. 招聘渠道及方式
招聘渠道 费用 效果
内部选拔 0 待评估
推荐、自荐 0 待评估
内部员工介绍,以老带新 30-50元/人,因岗位而定 后续分析至人力成本中
公司周围及附近张贴招聘公告 0
58同城网站招聘信息 免费 待评估
赶集网招聘信息 免费 待评估
百姓网招聘信息 免费 待评估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会 免费 待评估
智联人才网信息 费用待调查、确认 后续分析至人力成本中
前程无忧人才网招聘 费用待调查、确认 后续分析至人力成本中
公司网站招聘 免费 待评估
4、 招聘、录用要求条件及程序
1)按公司内部招聘要求进行筛选,(由部门负责人写用人申请一并注明招聘员工的要求及条件报人力资源部核对后按招聘条件进行筛选,人力部负责面试人员的把关,基本面试条件;身体健康、品德好、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工作稳定性、工作经验、工作和实践能力、相关岗位专业技术知识、文化水平及社会实践能力、对公司文化的认可等。)
2)应聘者先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进行初试。初试时,主要审查其相关证件资料,了解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简历、及性格特点等。初试合适者,进入复试,复试包括面试、笔试和上机操作等,复试由所应聘岗位的部门经理或总经理负责进行,并签署复试意见。复试合格者,主管级以上人员报总经理或董事长确认同意后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其上岗。复试未被录用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建立人才库,归档,做人才储备。
3)应聘人员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录用通知后,按规定要求携带齐全的相关资料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由人力资源部为其办理入职手续,建立个人档案。所有新入职人员都必须和公司签订临时用工协议和试用期协议(具体试用期、薪资见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中规定)考勤计算日以办理完入职手续之日计算以指纹考勤为依据。
5、公司人员管理
公司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统一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公司的人员招聘、录用等,统一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公司招聘的新员工,需经人力部负责人及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方可办理入职手续,进行录指纹、计算考勤。(具体见入职规定)
第五章、员工培训
培训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项目,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激励员工颇为有效的手段。给员工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是企业挖掘员工潜力,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表现,更是企业“以人为本”方针的体现。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各种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培训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培内容、增长员工的专业知识、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培训按不同的工种、岗位结合实际进行培训,以实战为手段、以实效为目的。
1、 培训流程:
配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各部门负责人拟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交于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负责公司整理制作月度、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及费用的预算,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培训计划下发至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督察培训落实到位情况,检查《培训签到表》《培训评估表》《培训考核表》未到位部门根据公司奖惩条例对相关人进行处罚并计入绩绞考核内。
2、 培训内容:
员工培训主要根据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为主。管理人员以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为主;各专业技术人员按各自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管理层人员培训以学习公司和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各自岗位责任和要求为主,新入职的员工必须参加入职岗前培训(公司历史、公司文化、组织架构、公司制度等)。
3、 培训方法及形式:
培训可分为内部培训和委外培训,各专业和业务理论知识培训以外聘老师或委外培训为主;各专业技能培训以培养相应领域内的业务骨干人员,定期为公司其他员工进行培训;制度培训等主要为内部培训。外出培训的管理:员工需要外出参加培训时,应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本部门经理签字后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并由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应向人力资源部提供培训证书由公司保管,进行培训总结,经人力资源部分阶段考核后方可办理费用报销手续,否则,财务部有权不予报销相关费用。具体见《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新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考核办法》。
培训形式:现场授课、现场技能操作、光碟多媒体培训、委外培训等。
初步培训形式内容如下:
1、 培训考核及结果应用:
所有培训都应当进行相应的考核,具体考核由人力资源部结合培训的情况采用书面或其他形式进行。公司安排的培训及培训考核结果将计入个人档案、效绩考核中,并作为个人加薪、升职的依据之一。相关表单有《培训签到表》《培训评估表》《培训考核表》
2、 培训期间的考勤管理:
公司举行培训期间,员工不得无故缺席,违者以旷工处理;如确实不能参加培训的,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请假并说明。
第六章、建立持续激励的管理制度
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人才需要持续激励,只有持续的激励才能持续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公司充满活力与激情,也是用人留人的重要环节。从员工层面,随着员工素质、员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随之配套的激励水准也需要相应提高。从公司层面,持续激励的重点将向重点部门、骨干员工倾斜。激励机制如下:
具体激励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月度优秀员工奖”和“月度进步员工奖”
月度优秀员工奖:各部门每个月根据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情况、工作态度、出勤率、月度绩效考核结果等推荐/评选1至多名月度表现优异的员工,作为部门月度优秀员工
月度进步员工奖:各部门每个月可推荐/评选几名本月度进步很快的员工作为部门月度进步员工,主要从工作业绩、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各方面的进步综合考虑
人力资源部提供“月度优秀员工”和“月度进步员工”的评比标准及范例表格给各部门,各部门在每个月的5号前,将提交候选名单表格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将集中在每月的10日对上月各部门的“优秀员工和进步员工”进行复核认定,报公司领导审批后给每个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并赠送一份礼品,然后照相在公司内部刊物和公告栏上进行张贴表彰。
2、 月度员工生日祝福、生日券的发放和生日加餐
公司给每个月过生日的员工发放生日券统一放每月30日中午加餐,并派发由董事长签名的生日祝福贺卡。
3、 从工作环境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
每月人力资源部征求各部门员工意见,以“创新”主题,组织一次文化沙龙,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探讨想法,大家能够提前准备好需要讨论的课件。比较好的创新意见将发表在公司内刊上,让员工享有一种成就感。
通过此种方式,让员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同事之间的情感沟通,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分享。
4、 定期\不定期的团队小活动
日常小范围的团队活动,将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之余,身心得到短暂的放松,也能够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1) 每个月各小组在工作上取得明显进展或完成了工作目标或被评比为月先进团队,部门负责人能申请一定的部门经费,组织部门员工聚餐,共叙情感
2) 每季度,公司高层和中层领导小聚一次或共同进行学习、拓展活动等,以加强沟通,相互勉力,共同为公司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3) 每半年度,全体员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次青岛市范围内的小型户外活动或比赛。
5、工龄激励
此项激励将在后续编写的“薪酬体系”方案中也会提到,具体数可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而定,服务年数越长工龄工资随之增长。
6、 企业文化的激励
企业文化一般包括4个层面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核心层。
1)物质层(表象的),比如公司员工工作牌、工作牌吊绳、工作服、名片、车辆等VI设计工作。
2)行为层,在公司内部倡导领导、管理者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在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上 ,积极进取,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积极影响我们每一个团队成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3)制度层,公司在制度制定上,将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更多的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在员工和企业之间系起一个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的良好关系纽带
4)核心层,公司高层领导在员工大会上和年终总结上,要着重说明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并说明清晰的执行计划,鼓励全体员工,为了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
7、 创新激励
任何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特别是服务业和销售业,所以我们要鼓励创新,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智多多思考,多为公司出谋化策,特别是技术研发、工作流程等方面,只要是创新的并且经过验证能带来工作绩效提高的,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上报到人力资源部,对员工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
8、绩效激励
绩效考核机制,具体的激励方案,届时请参阅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绩效考核方案和薪酬体系方案”
(以上八条激励措施根据公司实行情况及现有的基础实施。费用预算再做入人力资源成本可行性分析中。)
第七章、薪资福利制度
规范公司薪资福利管理,融洽劳资关系,激励员工士气,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配合公司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具体可参照国家劳动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
1、薪资形式大可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月标准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加班工资、销售提成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等。
2、相关福利:五险、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妇女节、产假、婚丧假、工伤假、节假日福利及其它福利补贴等。
(具体薪资福利标准及细则参照公司原有的标准、国家劳动法规及本地区相关行业与消费水平等)
第八章、 人动管理
1、晋升
1)晋升标准:是否爱公司、爱岗、有责任心、敬业、遵守纪律;是否具备优秀独立工作能力和优秀协作能力;是否创造突出工作业绩;是否具有优秀创新能力。
2)晋升程序: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工作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提交调级或晋升申请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依据公司有关规定和考核标准进行独立考核,提出考评意见,并经人力经理审批后,将部门调级或晋升申请一并提交总经理审批。总经理根据业务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的考核结果审批普通员工的晋升,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晋升须通过总经理领导层会议后由董事长决定。批准后的晋升执行从人力资源部签发文件之日起生效。
晋升流程如下:
2、岗位调动:
员工在公司内部可优先再上岗,实行内部调动;需要岗位调动的员工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报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根据相关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考核结果审批;人力资源部岗位调动书之日起生效;岗位调动人员应在接到公司调动书三日内做好工作交接,并经相关人员及直接领导签字认可后方可到新岗位任职。
岗位调动流程如下:
3、降职
1)降职原因 没有完成工作任务且无充分理由;岗位变动原因可能需要的降职;违反公司有关管理制度;损失公司声誉或资产等。
2)降职程序 普通员工的降职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核并提出意见并经人力经理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部门经理以上人员须经董事会决议后由董事长决定;董事长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下发文件执行并计入人事档案。
4、解聘
1、辞职:员工转正后辞职,必须以书面形式《辞职报告》通知所属部门领导,已签定正式合同的员工在合同期内辞职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向直接上级递交辞职报告,由直接上级签字同意后(注明离职原因)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接到部门审批的辞职报告后找辞职员工面谈,实无法挽留的方可办理相关离职手续。未提前一个月书面提出者,根据公司离职管理制度扣除相应的工资作为违约补偿。
2、辞退:员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由本部门经理提出辞退申请,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情况属实后汇同部门负责人出面辞退该员工。经理级以上人员辞退必须由董事长决定。公司提出辞退通知后,被辞退人员应该在接到被辞退通知起三日内,办理完离职手续。
3、离职程序:部门负责人或员工提交辞退或辞职申请;试用期内须提前七天申请,合同期内辞职,须提前一个月向直接上级递交辞职报告并由直接上级签字同意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审核;离职员工提交主管书面交接报告,并经主管经理确认,相关人员签字认可后,到人力资源部领取《离职审批表》,按离职规定办理最后离职手续。未按照以上程序办理离职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可拒绝计算相应的工资等相关款项。
具体流程如下:
未果
同意
第九章、公司文化与员工工作面貌
1、做好公司文化建设:公司独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向心力的源泉。建立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企业文化,结合优越的工作环境,宽松、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同事间的友善热情,形成公平向上的企业精神。人力资源部应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与渗透,(内部宣传及外部宣传),对公司简介、公司宣传画册,公司宣传图片、公司宣传广告及公司网站的推广等事项进行指导和协助。
2、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面貌:要在员工着装、工作状态、工作作凤、处事姿态、礼仪礼节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工作面貌。
3、定期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比如:歌舞比赛、兰球、乒乓球比赛、拨河比赛、车技比赛、外出游玩、生日聚会、演讲比赛等,以活跃员工生活、改善员工精神面貌、增强公司凝聚力。
第十章 人事档案管理
1、公司所有员工都必须建一份完整的人事档案(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之外),人事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员工的晋升加薪、处分降职、奖罚、人动都应在人事档案里存档。
2、人员档案、工资档案和考核档案为公司特级档案,按保密要求:特级档案应在封闭的专门的保管柜内保存;以上档案的借阅、复印和销毁应经公司领导批准,并登记造册。其中员工人事档案限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借阅,工资、考核档案借阅由副总经理以上人员批准。查阅密级档案,应注意保密,不得将内容传播、泄露。人员档案及劳动合同在人员离职后即可撤出档案库,并按要求保存人离职人员档案库。人员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员工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经理以上人员保存期限为三年,副总经理以上级人员保存期限为长期。
注:人员档案:包括员工进入公司后的全部情况记录,分为以下项目:
1、 求职申请表:本人填写内容全面、真实、详细,各级考核意见完备。
2、 证件:身份证、学历证、职称证等复印件。
3、 试工合同、试用期员工总结、转正考核表。
4、 考试记录 5、奖惩记录 6、调配记录
7、人事任免记录 8、离职手续表
9、劳动合同:签字生效的劳动合同手续签定协议。
10、培训档案:技能和素质、企业文化培训的记录。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1、直接成本:员工的直接所得
如:工资、奖金、加班费、红利、职务津贴等
2、间接成本:企业付出但员工未必能直接得到
如: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伙食补贴、住房补贴等
3、开发成本:为增加数量或能力而支出的成本
薪酬费用 消耗费用
每月支付费用 其它支付
工作薪资 其它薪酬 法定福利 法定外福利 招聘费用 培训费用 其它费用
工资 补贴 临时补贴 各种奖金
职位工资 绩效工资 住房补贴 交通补贴 伙食补贴
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
所谓薪酬激励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必要的基本工资之外,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按公司激励制条款,给予员工一定奖励。铁路企业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激励制度,在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顾客服务,提升铁路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本文分析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应用,旨在不断提高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水平,促进铁路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制度
我国对铁路部门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也对铁路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铁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健康发展。薪酬管理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在铁路企业管理中同样重要,薪酬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积极性,为了能够使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建立有效薪酬管理激励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也是促进铁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应用。
一、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原则
(一)不以激励和惩罚为目的
铁路企业薪酬激励要把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作为重点,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更不能为激励而激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奖惩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实际
铁路企业进行薪酬激励的奖惩措施不能以激励个人和小团体为目标,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目标,更不能将对员工的激励变成培植亲信。此外,还要杜绝拉帮结派和不劳而获的现象。铁路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些,就不能公平公正激励,不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更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能确保员工的切实利益。
(三)不断创新激励方法
激励不只是金钱奖励,给员工授予荣誉称号也是激励,非金钱激励还有晋升、机遇、休假和外出培训和旅游等。激励措施要适度,过多过少都不行,并适当拉开激励层次,为增强员工团队合作意识,要重视团体激励。铁路企业在实际激励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激励方法,尽可能减少单一激励方法的使用。
(四)坚持科学有效奖惩
企业在使用惩罚负面激励措施时,要尽量避免伤害员工自尊心,防止员工产生挫折心理。此外,选择的惩罚措施要以纠正员工行为作为出发点,不能够为了惩罚而惩罚,更不能恶语伤人和公开批评。把员工的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对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实施惩罚措施。
二、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铁路企业的工资分配方案能够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因此,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修订现有的薪酬分配制度,使薪酬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具体方案如下。
(一)中心思想
以企业行业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企业工资分配方案不断市场化,使企业工资过渡成市场化水平。铁路企业修订后的工资分配方案要体现岗位特点,以便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培养员工工作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促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铁路企业的经营、技术和管理类型岗位工资水平应该不同。
(二)薪酬核定办法
1.新入职员工
铁路企业要对新入职员工(包括其他单位调入和首次就业人员)设计试用期工资,试用期为1~3个月。新入职员工过了试用期后,将工资等级划分为5种档次。要提升一些试用期工作比较优秀员工的工资档次,需要由员工所在部门申报,最后上报企业总经理审批。
2.职务晋升人员
铁路企业员工获得晋升机会后,仍要执行1~3个月的试用,试用期间的工资还是按照原工资标准执行,试用期过后工资调整为新职位最低档。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报企业审批。
3.岗位调整人员
铁路企业员工要进行岗位调整时需要经历1~3个月的适用期,适用期过后才能够调整工资水平。
4.技术工资
铁路企业要对执行技术工资的员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级别的核定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经考核合格之后正式执行技术工资,不合格者则不能够享有技术工资。
5.工资调整
铁路企业原则上要每年调整一次员工工资,晋升和职位调整除外,对于存在的特殊情况需要上报审批。
三、结语
铁路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建立薪酬管理激励制度都是为了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但铁路企业比较重职称的评定和岗位工作年限。因此,铁路企业在薪酬管理激励制度过程中要始终将人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考虑不同员工的技能状况和工作特点,才能有效发挥薪酬管理激励制度的激励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将会应用于铁路企业,铁路企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侯凯翔 单位: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
参考文献:
[1]陈虹霁,陈德智.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结构设计实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3(1).
[2]牛宁.以激励为导向的现代企业薪资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5(9).
摘 要 作为社会分配公平性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于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就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问题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的类型进行了介绍,就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 企业薪酬管理 公平性 员工 工作态度 工作行为
对企业而言,薪酬是企业的运营成本,而成本不能超出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否则企业就会亏损。而对于员工而言,薪酬牵扯到企业中每一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薪酬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企业中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职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因而薪酬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位职工都是相当敏感的。
显然,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薪酬管理中只有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员工在工作中才会更有动力,没有心里顾忌,愿意与管理人员合作,才能保证工作效率。本文就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类型介绍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研究,将薪酬管理公平性分为四种类型。即薪酬管理结果的公平性、薪酬管理程序的公平性、薪酬管理交往的公平性和薪酬管理信息的公平性。薪酬管理结果公平性,指员工对薪酬水平、增薪幅度是否公平的评价;薪酬管理程序公平性,指员工对企业的薪酬管理程序与方法是否公平的评价;关于薪酬管理交往公平性,美国学者贝斯和莫格认为,管理人员如何对待员工也会影响员工的公平感。英国学者考克斯指出,薪酬管理交往的包含了真诚、人际关系敏感性和沟通三个组成部分;对于薪酬管理信息公平性。根据美国学者格林伯格论述的信息公平性概念,薪酬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公平性指管理人员为员工提供薪酬信息,解释薪酬管理过程和结果。
二、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薪酬管理公平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感,企业员工所感知到的薪酬管理公平性员工薪酬满意感的前因变量,薪酬管理结果的公平性、程序的公平性、交往的公平性和信息的公平性这四种类型对于员工各类薪酬满意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薪酬管理程序的公平性影响着员工对于薪酬水平的满意感;信息的公平性影响着员工对于奖金、薪酬制度及管理的满意感;而薪酬管理结果与薪酬管理交往的公平性对于员工的各薪酬满意感没有太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企业薪酬管理交往公平性对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有着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薪酬管理交往公平性对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我国的企业中,员工对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都比较重视,交往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对于所在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尤其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公平沟通和交往,能大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
(二)员工的薪酬晋升满意感对于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员工的薪酬晋升满意感对于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有着一定的正向影响。显然,员工只有对自己所晋升的薪酬满意了,才可能产生出正面的情感,也就更愿意去接受企业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他们才愿意去遵守和很好地执行。同时,薪酬晋升满意了,员工在个人目标上也就会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他们更可能相信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的个人目标才会逐步实现,这有利于他们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的增强。
(三)薪酬满意感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的积极性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员工对于薪酬水平的满意程度决定着他们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最后的工作绩效,员工对于奖金的满意感也决定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也可以影响到他们对于薪酬管理制度的满意感,因此,员工的薪酬满意感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的积极性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员工对自己的薪酬待遇比较满意,就会努力工作,工作绩效也就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一些工作绩效比较好的员工还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还可以获得在职务与薪酬上的晋升机会。所以说,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积极性与工作绩效也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薪酬满意度。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不仅要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程度,还要尽力做好员工的绩效考评和反馈工作,实事求是,依据员工对于企业的付出,合理确定员工的薪酬,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去努力工作,员工为企业贡献多了,企业的收益也就高了。这样,就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四)薪酬管理信息的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态度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有着较重要的影响。薪酬管理结果的公平性、程序的公平性、交往的公平性和信息的公平性这四类公平性中,信息的公平性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的影响更持久。企业管理层在薪酬管理工作中要把坚持信息公平性放在重要位置,随时向员工说明企业的薪酬制度,同时完善员工的参与制度,不论是绩效管理制度还是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要求有一定的员工代表来参与,给员工提供充分全面的薪酬管理信息,让员工在接受公司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薪酬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清楚自身的工作方向,帮助他们改进工作,以提高工作绩效。因此,与其它三种类型的公平性相比,薪酬管理信息的公平性更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结束语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不断努力,也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合理配合。企业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公平性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薪酬管理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影响,真真切切将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淑丽.浅议薪酬公平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魅力中国.2008(04).
人员的合理利用是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前提,而人才的合理利用更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所以酒店的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许多酒店都忽略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分配,仅仅将重点放在了酒店的服务质量上,这也是一种片面的发展。所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员工发展环境,不断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增强酒店企业凝聚力,推动酒店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期酒店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以如家连锁酒店为例
1三级垂直层级负责管理制的有效落实形成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酒店管理制度的创新,就要在已有制度中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三级垂直层级负责管理制,就是在原有酒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指的是酒店经营管理,以总经理为总责任中心,建立起以总经理、部门总监、分部主管为主体的一个三级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明确各层级的经营管理责任,从而便于理清各层级直接的管理关系,使得酒店工作过程的细化和规范化。如家连锁酒店的发展正是采取的这样一种模式,随着如家酒店的不断扩大和分店的不断开展,导致了酒店管理的跨度也不断的增大,因此管理人数、地域距离成为了其管理的重要问题,而如家酒店孙坚则坦言到这种种问题一度成为了如家管理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如家针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总部与单体酒店间增加两个管理层级,来实现更加细致的管控。之所以如家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不断的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也正如孙坚所说“创新并不一定是革命性的东西,只要敢于承认自身的缺陷,我们就能不断进步。”如今,每15家单店之上便会增设一个资深店长,而到了50家店的范围,则增设一层区域管理团队。孙坚也提到,在未来,如家希望达到的是总部只实现“巡视评估与战略决策”的功能。
2完善管理系统,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机制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各部门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则是完善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前提。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需要在加强纵向交流沟通,也就是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的同时,也要加强酒店各部门的横向沟通,以及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得企业的工作汇报和企业决策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实行,使得酒店能够及时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想法。当前我国酒店企业管理中,信息沟通渠道闭塞、单一,也是酒店客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因此建立口头、电话、手机、信箱意见等多种沟通渠道,加强企业各部门的交流沟通机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各部门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促进酒店的发展。如家连锁酒店,遍布全国各地,总部与分店的沟通也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孙坚对此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建立一种视察鼓励机制,他要求上级视察的时候只要看酒店的经营情况、员工培养、顾客满意度等,如果一切正常,你只要鼓励一下他们就行。这是如家的一个独特的管理方式,成为了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加强酒店的营销,推行酒店的人性化、特色化服务酒店的经营管理不仅仅包含着一些基本的制度,还包含着酒店的营销与服务。而营销是酒店走向消费者的一个必要手段。酒店的营销不仅仅是要开拓新客户,还要稳定老客户。如家连锁酒店采用的是会员制服务,推出会员卡、根据顾客入住客房的次数和时间设定不同的会员等级,为老顾客提供接待团体、节假日优惠等特殊服务。此外还有广告式营销推广之外,品牌推广,客源销售,特许加盟等多种手段。在服务上,如家连锁酒店严格的执行标准化,细节标准化、质量标准化,争取使得全国各地的分店有一致的服务,使得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同等级别的服务。除了对服务标准的全国统一性要求外,在酒店的硬件装置配备上也坚持着一视同仁,不为节省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人性化是现代服务型企业所强调的,如家酒店也坚持了这一点,而从如家这个名字来看,也是从人出发的,带给人家一般的感受,正是尊重了人性化这一大服务特点。
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完善企业文化,健全企业晋升机制员工的素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一个前提。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更有助于提升酒店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许多酒店企业都逐步的开设了员工培训课程,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是课程内容枯燥,缺乏实质性意义。在新时期,店在员工的培训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改进,完善培训课程。此外,形成有效的良好的晋升机制是提升酒店客房管理层的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了一个良好的晋升机制就可以避免出现经验型老员工垄断管理层的现象,有助于为酒店客房管理层提供新鲜的血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平等晋升的机制,还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与工作效率。在晋升机制方面,如家的孙坚提到未来将更多地考核管理层的整体协调能力,将其升职加薪与所管区域所有的单店业绩紧密结合。可以说这是在晋升机制方面的一个创新。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