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养牛项目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项目名称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
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又名**市黄牛研究所,国家级重点种畜场。主要开展**牛的良种繁育、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工作,国家“948”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场现有干部职工×××名,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人员×××人,其中研究员×××人,高级师×××人,中级职称×××人,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人。法人代表:王冠立。
1.2.2**市种公牛站:**市种公牛站隶属于市畜牧兽医工作站,1998年经农业部验收成为国家级种公牛站。现有职工×××人,其中技术人员×××人,其中研究员×××人,高级师×××人,中级职称×××人。固定资产×××余万元,主要开展牛冷冻、胚胎移植技术的生产、推广、研究工作。法人代表:王玉海。
1.2.3
**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隶属于**市商业贸易局,省、市确定的**市肉牛加工龙头企业,中一型企业。工程总体规划有屠宰、分割、冷藏、风味肉制品、生化制药、炼油、血粉、制草、皮件、骨胶、动物性饲料、牛毛加工、3000头规模育肥基地等×××个内容。目前,年生产能力达日宰黄牛300头,年产分割肉12000吨。由于种种原因,其它项目内容仅完成了基础建设而被迫停建。公司为国家出口食品注册厂,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线及工艺流程,具备独立、完善的肉品检测手段,享有进出口业务自营权。产品主要销往伊朗、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观有职工×××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占地面积3.×××万m2。企业法人代表:王相国。
1.3项目建设内容
1.3.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市种公牛站两个国家级种畜禽场(站)为龙头,以重点县(市、区)为基础,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l.3.1.1扩建**市良种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使良种核心群扩大到420头,其中采精公牛达到45头。进一步完善配套冻精生产、检测设备;建立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优质肉牛胚胎,加快优质肉牛的繁育速度。同时,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优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供种供精能力。
1.3.1.2**肉牛品系培育及推广。利用德国黄牛进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以场站为龙头,以唐河县等六个肉牛生产县(市)为基础,以邓州市为重点,建立开放式育种体
系,利用德国黄牛冻精进行全面杂交改良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年开展良种登记10000头,年肉牛改良×××万头。
1.3.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唐河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建设×××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发展1200×××个5畜位肉牛育肥户及×××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个100畜位育肥场。同时,搞好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以市种公牛站、市黄牛场为龙头,搞好肉牛生产改良规划、技术推广工作,尤其要试验、推广种草养畜和优质牧草营养成份测定技术。
1.3.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以**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为龙头,组织实施。主要包括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年产成品14220吨的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以及骨制系列食品、酶化血粉、牛百叶、牛肚等牛副产品精深加工;生化制药、制革、皮件等后续产品加工。
1.4投资构成:该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其个申请省、市财政扶持解决×××万元,贷款400×××万元,自筹×××万元。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黄牛的开发利用及保种育种工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黄牛饲养量达395.×××万头,其中存栏272.×××万头,占全省的×××、全国的×××,牛肉产量15.×××万吨,存、出栏及牛肉产量均居**省首位,畜牧业产值达82.1亿天,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全市十三县市区均被省定为中原肉牛开发基地,×××个县市被农业部批准为秸秆养牛示范县,已建成国家级肉牛丰收计划
县×××个,商品牛基地县市×××个,全市规模育肥场达×××个,养牛专业户、专业村分别达×××户、×××个、屠宰加工企业×××家,活牛交易市场×××个,产供销一条龙、贸二牧一体化的养牛业产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黄牛以其身躯高大、耐粗饲、肉皮品质俱优、饲养数量多而位居全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首。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可以节汇创汇,因此,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2.2.2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的转变,亩阳黄牛生长速度慢、商品率低、后躯不丰满等缺点已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从全省杂交改良情况来看,**黄牛是最优秀的母本,是其它品种无法替代的基础群体。因此,立足**黄牛品种资源,搞好**牛的开发利用,建设**优质肉
牛生产和加工基地,符合我市实际,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2.2.3**黄牛虽然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良种,但与国外肉牛相比,饲料报酬、屠宰率、产肉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小差距。因此,通过**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一定可以促进我市科研、生产机构利用我市丰富的**黄午品种资源,尽快培育出
**牛肉用新品系,填补我国肉牛品种空白,从而带动肉牛产业
的快速发展。
2.2.4尽管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养牛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肉牛业还远未成为一项体系健全的产业。如肉牛生产,我市年出栏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称得上优质肉牛的数量则极少,除出口的活牛外,出栏牛胴体体重偏低,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下,养牛业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在我市实施优质肉牛生产
和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我市黄牛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开发性扶持、整体式推进的方针,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水库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善他们的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科技培训与产业开发齐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与生态保护并重,逐步建立起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实现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峰崖、胡峡两个水库移民区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训人数达到560人次,使80%以上的移民能够熟练掌握2—3门实用技术,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形成特色产业,让他们真正成为“生产有技能,致富多门路”的新型农民,促进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全县经济发展平均水平。
三、遵循的原则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2、农业科技知识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财政投入、县乡村配套与移民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5、科技培训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四、培训实施
1、培训对象:峰崖、胡峡两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内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壮年劳动力。
2、培训机构:农技中心、畜牧中心。
3、培训内容及教材:培训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开发为主,重点培训大棚蔬菜、西瓜栽培、蚕桑、烤烟、制种、苗木繁育、花卉盆景、中药材种植、核桃高接换优芳香植物种植及养猪、养鸡、养牛、养羊、养鱼等知识。培训教材根据专业需要,采取邮购、订购等方式统一购买相关书籍或请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专门编写所需教材及资料。
4、培训方式:按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短期培训班与现场培训指导相结合、分期分批培训的方式进行。
5、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一般为长期培训1—3个月,短期培训3—10天,具体培训时间可根据技术难度要求进行安排。
6、培训计划及培训经费:按照各专业知识的具体情况,设置培训内容、安排培训科目,编制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
经初步测算,共需培训经费5万元,详细情况见《*县水库移民后期培训计划及培训经费安排表》。
四、考核与评价
本着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参加培训的学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结业证书,根据学员自愿,做好培训学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训机构要确保学员全面掌握相关技能和农业科技知识,真正达到劳动力合理转移、充分就业、产业开发取得新突破的目的,圆满完成培训目标任务。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上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项目建设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发改委主任、财政局长、农牧局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果树站、蔬菜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发改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负责落实培训资金、督促检查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投入,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要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村社集体、个人等多方共同承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要探索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减轻群众接受培训的经济负担,为水库移民全面接受培训创造条件。要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培训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现培训资金的效能最大化。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扎实
市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按照要求,成立了以胡宏同局长为组长,康维兰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活动开展指导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宣传和落实,同时印发了《市2012年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落实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三县也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市局成立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中心畜牧兽医科负责联络全市畜牧科技推广工作。5月16日,市局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全市畜牧科技推广会议,布置具体推广工作任务,将我市100名畜牧专业人员名额分解落实到三县四区,确定帮扶对象,每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对象不少于5个。确定了活动开展重点: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母猪繁殖障碍与疫病防治技术;奶牛细管冻精冷配与改良技术;推广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与TMR日粮科学配制技术;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要求在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奶牛快速扩繁方面开展较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工作,要取得较好成效。同时确定了示范推广户数、实施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人等。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畜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开始试验示范与应用。自今年4月省畜牧技术推广现场会后,我局确定在、两县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两县各选定5家规模养猪场进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试验、示范。对于这项先进技术,我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请进来、派出去,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市、两个全国养猪大县部分养猪场得到了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已经有31家猪场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养殖面积大约有0.7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0多万元。县杨庙丰塘养猪场存栏2000多头生猪采用了发酵床生态养猪,吴山镇夏守山猪场进行试点,效果也十分明显。八斗王国其养猪场扩建280平方米建发酵床,石塘镇土山生态养猪场也兴建了370平方米发酵床开始试验与示范。利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每头保育猪可实现新增经济效益20元,每头育肥猪可实现新增效益45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猪的抗病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也得到了提高,节能增效,实现了健康养殖的目的。
2、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从试验示范即将得到推广应用。为实现我市奶牛养殖业跨越式发展,寻找出奶牛快速扩群扩繁的有效途径,早在2006年底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在我市鑫华养殖公司开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并取得了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43%,性控人工授精的性控比例达到92%的良好成绩。从2008年开始,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安农大的协助下,我市在县的九牛、皖江奶牛场,鑫华、汇丰、桂王等奶牛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出生性控母犊500多头,多生母犊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50万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以实现快繁的目的。2012年初,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又在九牛奶牛养殖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目前新增母犊125头,直接经济效益38万元,大大加快了奶牛更新速度。此项先进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大奶农所认知和接受,深受奶牛场户的欢迎。在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的同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安农大的大力协助下,在鑫华、九牛奶牛场开展了多次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改变我市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大幅度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率和奶牛单产,增加养殖效益。还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场大力推广与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全混日粮饲养技术),目前已经有6家奶牛场使用了该项技术。
3、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正在得到快速推进。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不懈狠抓奶牛标准化饲养工作,通过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奶牛标准化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奶牛专家开展讲座,组织较大规模奶牛场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在政策扶持上,将有限的奖补资金投放给规范化养殖场(小区),鼓励散养户自建或合伙建立标准化奶牛小区。市里和每个县确立1-2名奶牛技术推广人员,指导和督促养殖户开展工作,使我市奶牛饲养业在牛场建设、布局、环境控制、饲养与疫病防控、繁殖育种、牛奶质量安全控制与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实行标准化,以现代化奶牛饲养理念进行生产。2012年我市新建、扩建标准化奶牛场(小区)近30家,大部分场(小区)符合奶牛标准化养殖条件要求,其中有23家得到省、市两级的验收和奖补。
4、奶牛良种冻精补贴项目全面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是一项对广大奶农的“普惠”政策,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在奶牛繁育、品种改良和冻精供应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加快我市奶牛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养殖效益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和2012年省里分别安排我市良种补贴冻精2.9万支和2.7万支,为了项目顺利实施,使国家采购的优良奶牛改良物资用到实处,我局确定了有丰富奶牛繁殖技术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印发了《市2012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我市奶牛良补工作。市、县两级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手把手传授直肠把握人工授精技术、不孕症诊疗技术和妊娠诊断技术,同时组织奶农共168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奶牛繁殖与饲养技术培训班学习。近年来共培养乡土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1人,他们正在全市100多户奶牛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我市奶牛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
5、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与玉米青贮制作技术。随着我市草食家畜饲养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奶牛存栏量的不断增加,“养牛先种草”已经形成共识。面对当前高产奶牛群普片缺乏优质牧草,外购牧草价格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尴尬局面,市、县两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种草养牛工作。一是有条件的奶牛场按照每头牛年5吨的标准种植或收购青贮玉米秸制作玉米青贮,市里组织制定《市玉米青贮制作技术规范》,并得到推广应用,使每个奶牛场都会制作青贮玉米,以保证奶牛全年的稳产高产;二是利用自家或租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按照每存栏一头牛种植1亩黑麦草的标准,以解决冬春季青饲料匮乏的局面;三是推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据统计,我市2011-2012年种植饲用玉米、黑麦草、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等8000亩,仅白龙的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就种植黑麦草1500亩,做到有奶牛饲养就要种草。同时,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和微贮技术,基本解决了奶牛饲养中“稻草+精料”的粗放饲养模式。
6、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我市的、两县都是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被列入国家生猪良种改良示范县,建立了生猪品种改良人工授精站(点)5个,2012年我市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受训人员350人次。受益养猪(场)户75家,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85%,生猪养殖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7、开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培训和畜牧科技下乡活动。今年春季,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我局组织市、县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到有关乡镇、集市开展畜禽养殖、动物防疫、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宣传活动,开展养殖技术咨询等。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明白纸共5000多份,现场提供咨询服务1200多人次,使农村老百姓更全面科学了解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等科技知识。同时,邀请省、市畜牧专家到县梁园镇、县吴山镇和肥西县花岗镇政府礼堂和学校举办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科学养奶牛、禽病防治等专题讲座。三县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邀请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82场,重点围绕生猪标准化养殖、发酵床养猪、猪病免疫程序设计、高产奶牛饲养技术、兽药安全使用技术等。受训农民达到5000多人次,普及了科学种田和畜牧水产养殖知识,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县里还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普及科学种田与科学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宣传,加大投入,畜牧技术推广特点明显
一是抓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学科学与应用科技的氛围。通过多部门联合,分工负责,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各类培训会议等方式,结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对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对取得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效果等,进行跟踪报道宣传,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结合畜牧技术推广实际,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编写的《畜牧业三大集成八项技术》丛书,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对我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及时将这100册丛书和80个DVD光盘分发到推广人员手中,为进一步做好三大集成八项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培训,提高养殖场(户)生产技能。根据确定的主推技术,活动办公室组织编写技术资料,利用各种形式对养殖场(户)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通俗易懂的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我市养殖场(户)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三是抓指导,全面落实责任和任务。为确保列入结对帮扶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指导到位,市活动办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责任,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直接到结对帮扶的养殖场(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除推广主推技术外,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养殖场户传授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见成效的实用技术。积极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更多的养殖场(户)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把建设规范、技术成熟的场(小区)作为培训农民、指导农民的大课堂。
四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头。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影响一片,带动一片的办法,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牛冷配技术和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
五是加大投入,确保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顺利开展。县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近100万元,用于畜牧科技推广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奖励给使用畜牧新科技的农户,其中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极大提高农户使用畜牧新科技积极性。为了推进生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县出台了每新改建1平方米猪舍,县里奖励70元的奖补政策。县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
六是加强督查,确保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取得成效。我局活动办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专业技术人员进场入区(户)到位率和帮扶效果。要求市、县畜牧科技人员与结对帮扶对象按照“与帮扶对象随时联系,随叫随到,每周上门指导一次”,做到技术服务到位,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确保帮扶取得实效。同时要做好活动的各项工作记录,实行定期汇报与交流,及时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好的做法予以总结推广,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关于1—5月重点工作的情况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关键的一年。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我县“五大战略”、“三化进程”落到实处,现将今年1—5月县政府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一)百村示范工程
我县“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结合省、州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向,每个村小组安排约15万元的资金进行水窖、沼气、道路及村民活动室等设施建设。今年各乡镇上报需实施“百村示范工程”的村民小组197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省上安排10个村民小组、州上安排9个村民小组,共安排我县19个村民小组。下一步将对各乡镇上报情况逐村识别,前后敲定,待省、州批复整村推进规划后再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工程”。
(二)规模养牛
截止5月19日,全县规模养牛户(养牛50头以上)58户,牛存栏8454头,其中:饲养50头至100头的35户, 101头至200头的14户,201头至300头的4户; 301头至700头的5户。小规模养牛户迅速崛起,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大户为点、小户为面的肉牛产业区。
(三)竹产业培植
竹纸浆一体化项目30.8万亩竹林基地已规划到山头地块。由天巍公司提供竹苗、化肥和劳务费(1.5元/丛,分三年支付给种竹农户),由农户在规划的土地上按技术要求种好竹苗,管好竹林,并按不低于保护价(210元/吨)的价格出售竹材给天巍公司,公司再根据农户交售量按8元/吨的标准支付土地使用费给土地所有者;除天巍公司核心区计划种植8—10万亩外,地方负责的辐射区计划种植3万亩已下达各乡镇,所需麻竹蔸苗100万丛已于2005年元月31日招标培育,共需投入竹苗款530.6万元。
(四)亚麻
2005年全县种植亚麻33540亩,其中有收面积31213亩,预计总产1061.9万公斤。截止5月17日,新建亚麻厂收购亚麻830万公斤,付款854.9万元,均价1.03元/公斤;润丰亚麻厂收购亚麻48万公斤,应付款47.04万元,已付款42.84万元,均价0.98元/公斤。
(五)蔬菜
2005年全县种植51410亩冬早蔬菜。目前已收37700亩(其中:蔗田套种蔬菜10000亩);中棚设施栽培完成1000亩,种类为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现已全部上市。批发价:辣椒0.7元/公斤,黄瓜0.6元/公斤,西红柿0.8元/公斤,西葫芦0.5元/公斤。
二、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一)竹浆纸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
由州、县国土资源部门评审通过的《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已上报到省国土资源厅,目前正在审查之中;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经送天巍公司进行最后的审核、校对和修改,力争在5月中旬获得批复;竹浆生产原料林基地建设已经省林业厅正式批复;委托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于4月22日通过了评审;委托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咨询中心编制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案》于5月中旬交付,即可提请珠江水利委员会或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批复;目前开始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物色竹浆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拟引进的国外设备厂家的技术专家展开了第一轮技术交流。
(二)乳业发展与乳品加工建设项目
目前,多喝奶公司在新哨镇夸竹村委会葫芦岛正进行生产基地的场房建设等前期工程;在弥阳镇中以则村委会徐家寨进行加工基地的水、电、路、场房等工程建设,可望年内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三)脚落沼煤矿建设
截止4月26日,三井累计进尺分别为:主井177米、副井193米、风井142米,累计完成投资950万元。目前,经多方协调,征地、修路以及采区内原有两口非法竖井的补偿,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兑现了补偿金,但当地部份村民仍无端制造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四)山心村煤矿资源整合项目
目前,各项初步测算、评估工作已完成。州政府同意云南石化集团公司以山心村煤矿资源为基础,在天城县注册组建山心村煤矿及相应的运输公司,组织实施山心村煤矿的建设,该项目今年动工,首期建设规模为50万吨/年。
(五)工业园区的规划审批与建设
一是“两会”期间,县政府请专家就天城工业园区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天城产业实际,提出天城工业园区的总体构想。二是与省内外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洽,联系编制《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确定与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由昆工负责《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费80万元。5月13日与昆明理工大学签定合作协议,预计 9月30日前完成。三是资金保证,为落实好此项工作,县人民政府拨专款50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5月12日至14日理工大学11位专题教授到我县就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报告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目前整个工作进展顺利。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于9月上旬完成,10月份有望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市政建设
1、重点规划
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及专业规划: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天城作规划前的调研,由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给排水规划等专业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才符合程序,所以,根据省建设厅规划处和规划专家的意见,原定于年初开始编制的“县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县城给排水规划、县城道路交通体系规划”等三项专业规划目前尚未开展工作。
行政中心、会堂的规划:行政中心由云南天怡设计公司规划设计,规划用地为280亩,原规划布局中有市政大厦、会堂、博物馆、工会、幼儿园等建筑。其中市政大厦占地50亩,建筑物为五层22米高的弧形现代建筑,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办局共59个部门,1030人。室外包括疏散广场、停车场、绿化水体等,总建筑面积为16680?;会堂的设计为二层15米高现代建筑,占地15亩,包括会议中心大楼、疏散广场、停车场等。会议中心的功能为:802人(含主席台84人)大型会议厅一个;120人电视电话会议室一个;30—70人的中小会议室14个;贵宾休息室二个;接待室二个。底层面积4956.9?,总建筑面积7673.9?。
老城区改造规划 :老城区的建筑风格以仿明清建筑为主,在改造中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面向未来”的规划指导思想和限制零星改建、推广连片开发的思路。髯翁路修建性详规确定髯翁路由现状26米整体向南扩建成53米的县城东西向主轴景观大道。按照这两个规划的原则,两年来,县政府严格控制了老城区的零星建设改造。
新建天城中学的规划:天城中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经过现场踏勘选址,新建的天城中学校址定点在西区租舍的小石舍,计划用地300亩。请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实地察看,认为可行。现已经委托云南省测绘工程院补测1:500的地形图,5月中旬可出图,目前,正在为规划作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消防规划: 2004年底委托云南汇景规划设计公司对县城消防规划进行了编制,初步成果已完成,还未评审。
2、重点工程建设
文体中心工程:截止4月底,A(文体中心)、B(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标段主体框架、砖砌体、内墙抹灰、底层地面回填土、水电等己完工;门窗安装、室内外装饰尚未动工;C(广电新闻中心)标段土建部分完成部分基础之后,2004年10月份停工至现在一直未动工;D(体育馆)标段主体框架、篮球场地坪混凝土浇筑己完成,砖砌体完成90%,内墙抹灰完成85%,底层地面回填土完成95%,水电部分、预埋管件安装基本完成,看台抹灰、楼地面及门窗安装、室内外装修尚未动工。钢结构部分网架制作已经完成,安装完成30%,脚手架搭设已完成,钢彩板己运到工地仓库。外装修进入招标程序,原计划4月初开标,后来因情况复杂暂时停止;E(室外运动场看台)标段完成室外运动场及看台的设计图纸。AB段已付资金240万元,付款比例为65.38%;C段未支付工程款;D段土建部份已付款500万元,付款比例为62.3%;钢构部份未付款。
二水厂扩建工程:二水厂扩建规模按3万吨/日统一设计,分期建设。近期工程按1.5万吨/日规模实施,初步设计概算为2196.4万元,含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和供水管网扩建三部分。目前开工建设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土建施工中标合同价为521.18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中标合同价为665.64万元,共计1186.82万元,整个工程共争取到国债资金800万元。自2004年6月6日开工至2005年4月30日止,土建工程己完成工程总量的95%,净水厂外购设备己全部入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量完成约60%,计划于5月底安装完毕,6月底全面竣工验收。
庆来路的建设:庆来路原规划为两条车行道、一条步行街、四排商住房,共113米宽,规划为仿明清风格建筑。后由红烟企业进行开发建设,2004年动工,现路基已完工,正在进行路面建设。
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新的场址选在距县城东北郊7公里的黄土坡,规模为日处理220吨,库容为190万吨,使用年限为20年,概算投资3500万元。目前,环境保护评价资料已经送省环保局,可研已送省计委,待省环保局批复后由省计委组织可行性研究评审论证。
重点集镇的建设:竹园镇三那线改造续修工程总长750?,总投资170万元,沥青路面,于2004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30日已竣工验收,目前已投入使用;朋普集镇建设规划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哨镇兴发村已完成了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
(二)道路交通建设
1、西三至巡检司连乡公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0万立方/109公里,涵洞1053米/133道,挡墙7384立方/54处,路基完工11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70000平方/20公里,完成投资2200万元,到位资金1510万元(其中州补资金110万元,县自筹资金1400万元)。现各标段正抓紧施工,预计2005年12月底完工通车。
2、巡检司至小龙潭三级公路建设
巡检司—开远小龙潭公路,全长38公里,设计为三级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为7.7米的沥青路,现设计资料已报州交通局审查,桥梁工程正由省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测设,总投资控制在1.2亿元内。工程预计在2005年9月开工建设。
3、农村道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全县共开工建设农村道路72条,124.104公里,其中已完工50条,83.99661公里。县上补水泥36035.4吨(折合人民币829万元)。2005年政府常务会决定:全县安排弹石路60公里、砂石路60公里、水泥路20公里的建设任务,具体补助标准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水泥200—300吨,弹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3万元,砂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1—2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有关乡镇及村寨自筹。
(三)水利设施建设
1、“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截止5月12日,全县共建“五小”水利工程1517件,其中:坝塘11件、水池1506件,解决了16167人、 321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2005年4月13日县政府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县政府从2005年起集中资金补助山区乡镇特困户建设家庭小水窖,目前无家庭水窖的特困户由县财政补助建设一口家庭水窖,补助标准为1000元/个。坝区乡镇的山区特困户由县财政每口家庭水窖补助500元,若要增加补助,由本乡镇自行解决。原定500元/个的水窖补助标准从2005年起暂不执行。
2、在建重点利工程建设
虹溪排洪隧洞工程:隧洞全长4084.21m,概算总投资2684.79万元,工程于200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隧洞进尺2434.87m,完成隧洞总长的64.37%。累计完成投资1131.9万元,到位资金803万元,缺口资金1881.79万元。1—4月,完成隧洞进尺585m,完成投资178.2万元,到位资金223万元。
弥阳灌区大河边支渠工程:全长9.369km(其中渡槽5.476km,明渠3.893km),概算投资1836.07万元,工程于2004年5月28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投资1181万元,资金到位437万元,缺口资金1399.07万元。1—4月,完成投资332.59万元,到位资金238万元,预计7月份完工。
竹朋坝东沟下段渠道防渗工程:竹朋坝东沟下段长18.05km, 概算投资1320.96万元,今年1月底完工,2—3月份做扫尾工程,现正在做竣工资料,计划6月份完成。该工程到位资金383.5万元,缺口资金937.46万元。
小白寺沙沟排洪工程:全长1560m,于2004年11月5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25日完工, 4月26日竣工验收。决算投资112.82万元,到位资金20万元,缺口资金92.82万元。
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州水利局批复,总投资250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70%,州县配套30%,州县配套比为4:6,要求县政府筹集451.44万元,于今年内开工建设。县政府于4月中旬向州人民政府承诺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岔河水库和租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于2004年8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概算总投资1157.02万元,待批复。《租舍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已完成可研报告,投资估算4617.23万元。目前上报国家水利部立项,预计在“十一五” 期间实施。
4、葡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
该项目采用滴灌方式,设计灌溉面积755亩。省水利厅批复投资208.6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补助100万元(已到位),省配套50万元(未到位),州配套30万元(到位20万元),企业承诺筹措资金5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
四、围绕“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
(一)积极动员并组织企业参加“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和“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等。3月30日,组织明星修理厂和竹园莲花农贸市场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为下一步在广东开展招商引资和寻求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4月1日至3日,“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又组织云南红酒厂、天城县农机推广中心两家企业参加,在会上产品因品质好被上海消费者抢购一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昆交会的工作,主要参展商品为云南红系列和食糖系列。
(二)在原来编制26个招商引资项目基础上,重新编制整理了招商项目17个。利用州政府组织到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和金华市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先进经验等机会进行招商宣传。在联系招商和接待来访、来谈者等对外交往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引荐外商到我县创办企业。
(三)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统计上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了解项目的运作状况,产值、利润、税收情况,认真跟踪,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四)积极为开远绿宝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到我县朋普镇洽谈薯蓣深加工项目做好土地协调等工作。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农村能源建设
2005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决定:每个乡镇建一至二个沼气生态示范村,示范村的沼气池建池率要达80%以上;同意《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方案。截止5月13日,全县共建沼气池787口(尚未经过检查验收),改建节柴灶30户,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14平方米。
(二)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抓好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和有关企业等50家单位签订了200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设专职安全员175人,兼职安全员1565人,并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11388份;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整治,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是及时调查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督促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年1—4月,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起,同比上升78.95%;死亡28人,同比上升154.55%;受伤32人,同比下降22%;直接经济损失862648元,同比上升58.44%。
(三)劳务输出
2005年1月至5月,经过广泛宣传、多方动员,全县实现组织性劳务输出33人。劳务输出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低下的原因:一是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宣传不到位,劳务输出局面没有全面打开。三与外地劳务用工单位联系不够,未能结合我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及时广泛开发出大批量的适应市场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劳动者。四是跟踪服务不到位,输出人员稳定就业率低。五是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脱节。六是一些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坑骗外出务工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给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带来思想障碍和心理负担。
(四)“十一五”规划
现已制定出《天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全面展开,重大项目筛选论证工作正抓紧进行。根据省州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库,目前项目储备80多个,2005年上报州计委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15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16个。竹浆纸一体化、糯租水电站、多喝乳业奶牛产业开发、新哨夸竹褐煤开发、葡萄饮料开发等5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将作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依据。目前正抓紧进行“十一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和重大课题研究。
六、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教育工作
1、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3月10日组织县属中学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人才交流会,县属各中学已同50名外地应届本科生签订了招聘合同;1—3月,全县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450人,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70人,选派2名教师参加省举办的普通高中校园网络技术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培训班一期,培训教师54人。
2、教育综合改革
(1)全面推进以“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聘任制方案》和《校长公选方案》,拟定了《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设施方案》。目前,教职工绩效分配制运行平稳。
(2)分析研究教育发展情况,图谋高中教育发展。按照《天城县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为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广泛听取学校对发展高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新建天城中学的方案》。目前,新建天城中学进入了筹建阶段。
(3)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做好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调整撤并中小学校点250个,已有22个村委会实现了只办1所完全小学,不设教学点的目标;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中心申报省级示范性学校的工作正在紧张筹备,滇南文武职业学校计划投资2000万元,征用土地80亩,扩建校园、校舍,工程正在进行施工;三是稳定办好146所乡村成技校,积极利用乡村成技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学校危房改造
今年以来,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1223.09万元,其中,支付工程欠款895.69万元;投入上年在建工程247.4万元;投入新建工程80万元。4月份拟定了全县中小学排危方案。全县安排危改资金500万元。确定排危项目13校,排危面积达5960m2。
(二)切实加快旅游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1、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2005年,把西三镇可邑村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溶入阿细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以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的制作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2、加强旅游宣传开发工作。4月26日至5月1日,派出人员随省代表团赴越南老挝、沙巴、河内参加旅游推介会。在推介会上,我县的各种旅游宣传资料深受广大旅行商家的欢迎,共发放《天城民族文化》、《南滇福地游天城》、酒店、景区等旅游宣传册子300多份。
3、努力打造天城佛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弘扬我县的佛文化,2005年2月14日至16日,在金鼎酒店召开了“佛学与云南文化研讨会”。通过这次活动,有力地宣扬了我县的佛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天城、了解天城,为更好地打造天城佛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认真做好宾馆、酒店的星级评审前期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申请三星级的金鼎和锦绣两家酒店进行了星级评审的前期工作,迎接省星评委的考核评审。
2005年1—4月,全县共接待海外游客292人次,国内游客35.83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5.27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5966.3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外汇收入10.6万美元。
(三)深化广电文化事业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使职工思想不乱、工作不乱,各项工作正稳定有序的开展;二是认真组织县广电局、财政局、土地局、审计局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目前,清产核资工作已进入尾声;三是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于4月7日-9日分别到大理、丽江、楚雄进行广电事业改革考察,借鉴改革经验;四是起草了《天城县广播电视局改革方案》和《天城县电视台改革方案》,待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后施行。预计广电文化事业改革将在5月底前完成。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以上就是县政府1—5月重点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我们相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政府的重点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谢谢大家!
然而,当你步入白依山寨,一瞬间,你会感到震撼,感到触目惊心,心理落差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些承受不了。因为它的穷困、它的落后、它的闭塞,令人止不住扼腕叹息。六合乡政府所在的小街,其实就是一条乡村公路的一段,两边是零零星星的几个店铺。几个小饭馆、几个小卖铺。从南走到北,不过50米。虽然地处山区,可六合街缺水,几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这里修建了许多水池水窖。即便就是在水源丰富的夏秋季节,这里喝的仍然是水窖水。在雨季。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带着黄泥的浑水,一盆水从晚上放到第二天,还是没法澄清。而在白依人聚居的上萼坪村。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方式低下、人口素质堪忧,缺乏卫生习惯、精神生活匮乏。很多陈旧的、落后的、愚昧的生存状态极大地制约着上萼坪的发展。在上萼坪,这样的场景在不经意间会出现在你的视野:一家没有围墙的小院,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光着身子,没有任何的遮挡。他的身上满是泥巴和黑色的污垢,只有那一双眼睛露出好奇的目光。在这户人家的堂屋里,竟然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哪怕一个草墩、一条小木凳都没有。在上萼坪,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房屋是垛木房和茅草房。面对这样的贫困现状,怎么办?只有一个字:干!鹤庆县六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和上萼坪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研究,认为苦熬不是办法、苦干才有希望。乘着“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的机遇,彻底改变上萼坪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和整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均得到了应有的改观,加快白依山寨脱贫致富的步伐。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六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迅速投入工作,制定总体目标,确定工作日程表。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就位,从主要领导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全力以赴,讲求效率,力争在短时间内使上萼坪的“千村扶贫”落到实处,让白依兄弟真正得到实惠,让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洒满夸萼山(白依人自称夸萼氏,所住山寨也可称为夸萼山)。从2007年10月份起,工作组用了10天时间走村入户,对上萼坪村八个村民小组、137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挖细查,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就2008年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作作了广泛的宣传动员。让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千村扶贫工程”的开展。接着,六合乡党委、政府组建的工作组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认真研究制定扶贫开发的方案。根据《鹤庆县2008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实施方案》的整体要求,工作组认真分析了上萼坪村的实际情况,并具体与群众自愿申请相结合,挑灯夜战、集中精力草拟出了《鹤庆县六合彝族乡上萼坪村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项目规划》(简称规划)初稿。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初稿形成后,六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没有休息一天,立即投入新的工作,分别在乡村组织召开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和乡党委政府全体领导、各站所负责人参加的《规划》讨论和评审会。这个评审会开得紧张而又热烈。与会人员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最终,结合上萼坪村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实际,共提出了8条意见建议。通过修改完善,编制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上萼坪村的“千村扶贫”工程有了明确的方略。《规划》编制历时近两个月,先后通过了州县扶贫办组织的专家评审。2008年1月,下达了农户“八有”项目任务。下达的项目任务跟工作组申报的完全相符,可以说上萼坪村编制的《规划》是一个坚持以群众为基础的、因地制宜的、集思广益的、合情合理的《规划》。
规划得到了各级部门和专家的肯定,农户“八有”项目任务得到了落实,按道理接着就可以全面展开工作了。应当说,这样的好事是群众盼望已久的。是求之不得的。可在落后闭塞的白依村寨,一些群众慵懒、散漫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改变现状没有决心。工作组的同志们经过讨论,决定先将宣传工作全面铺开,充分调动白依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被动变为积极主动,使“要”变为“我要干”。只有如此,才能齐心协力使工作卓有成效。于是工作组及时组织召开了党员会议、群众大会,张贴了宣传标语,营造了一个扶贫开发的浓郁氛围。接着再一次走村入户,对村民进行了全面动员,提高了群众对“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的认识,增强了群众改变贫困落后现状的强烈愿望,激发了群众对扶贫项目的热情,使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改变生存环境的行动中。工作组先后召开了2次党员会议、3次村民小组长会议、1次群众大会和6次村民小组会议,制作张贴了4条永久性标语和20条临时性标语,走村入户400余户次。有3户特困户是令工作组的同志记忆犹新的,一户是无子女的两位孤寡老人;一户是一位七旬老人。带着一个28岁的智障儿子和一个外孙女。外孙女年龄尚不足六岁;一户是母亲、妻子和女儿长年重病缠身,仅靠一个劳力苦苦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他们住的都是D级危房。连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即便就按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予最高补助。也无法起房盖屋,要实现农户“八有”那就非常困难了。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三户人家整日长吁短叹,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解决基本的温饱,忍忍也就熬过去了。面对这样的家庭,面对这样的现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工作组的同志反复商量,不论想什么办法,也要乘这个机会让他们的日子好一些。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到这几户特困户家中,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冷眼和躲避,反复动员,不厌其烦地做工作,使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摆脱贫困的勇气,终于使这三户都愿意对现有的危房进行全面加固,并接受节能灶、卫生厕等其他相应的“八有”项目。如今,他们都鼓足勇气、振奋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建设美好家园。
为了切实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工作组将“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分成调查摸底、宣传动员、项目实施、查缺补漏和总结验收等五个阶段实施,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职责要求,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两个阶段 的工作做得极为扎实,《规划》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干劲冲天,农户“八有”项目已全面完成,行政村、自然村“六有”项目也有条不紊地推进。而今,安居房建设、能源、种植业、养殖业、墙体粉刷、院心硬化等项目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新建村卫生室通过验收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入村弹石路面工程已顺利完成,中心完小改建、通往村民小组的公路、村委会的硬件建设等部分“六有”项目也正在实施之中。
在六合乡挂职副乡长的共青团大理州委干部杨义标说,我们就是要发挥“指挥员、协调员、办事员、监督员”的“四员”作用,始终坚持把工程质量、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作为核心的职责,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解忧,把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做实,确保“866”工程的顺利完成。工作组经常深入到各施工场地,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对3户不符合新建抗震安居房建设标准的,及时做好了群众的说服工作,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尽量降低群众损失,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从制度规范人手。规定只有按“866”工程的标准和要求实施项目,才根据项目进展和验收情况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国家补助资金在2000元以上(包括2000元)的单个“866”项目,拨付20%的启动资金,其余的补助资金到工程结束后,经过工作组初验,再一次性付清,做到项目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由工作组长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决定。确保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宣传早到位、计划早下达、资金早安排、项目早完成”,这是六合乡党委、政府对上萼坪村“866”工程组织实施情况的概括,而今,农户“八有”项目已全面完成。“八有”项目资金已安排到农户70多万元;自然村、行政村“六有”项目已经接近尾声。
作为白依人聚居的上萼坪村,群众生存环境不佳,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而尤为困难的则是这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偏僻、闭塞、落后,人们不思进取、麻木恣睢,很多年轻的白依女子都选择进城务工或远嫁他乡,一部分男性青年找不到媳妇,过着单身生活。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白依山寨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上萼坪村“千村扶贫”工作组长的杨义标发愁了,仅靠县扶贫办下达的80多万元“866”工程建设资金也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他决定到省州县各级相关部门奔走呼吁。通过积极努力,多方协调,得到省州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整合了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40多万元,争取到了资金40多万元。同时,为乡政府争取到集镇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25万元,目前三项资金合计100多万元,有望实现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的目标。仅通过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是不可能使白依山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须有一条长远发展之计。工作组的同志反复研究,决定带动白依群众调整结构、种植林果、发展畜牧、大兴科教、开发能源,从这五个方面人手,着力推进上萼坪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六合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工作组、村两委加大了工作力度。结合上萼坪村的村情,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品种质量,强化产品效益,提升科技含量,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上萼坪村经济发展后劲。年内林果业有一定拓展,种植了优质核桃50亩、黄金梨80亩,核桃的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实现了户均1亩、人均0,3亩的林果发展目标。争取到州级有关部门的畜牧业发展资金8万元,决定新建村兽医室,并对具备较高养殖技术和丰富养殖经验,年养猪纯利润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进行重点扶持,从而带动全村生猪养殖业的深入发展;对21户特困户养殖黑山羊进行重点扶持,从外地聘请兽医员,为群众搞好养殖业提供服务。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烤烟、构皮、花椒等经济作物的质量和效益。抓住龙开口电站施工的有利契机,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引进了两家投资商在上萼坪选址进行沙石开采加工。据测算。今后五年内,群众的收入将增加30万元。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对于上萼坪这样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白依村寨,发展教育更显重要,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为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教育方针,改善村中心完小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减轻学生家长负担。通过工作组的积极协调,得到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争取了20万多元的学校建设资金。并向纳思屋业有限公司、恒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美登大酒店等企业募捐了19万元的希望小学建设资金,以此来推动上萼坪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决定撤并两个分校点,对中心完小进行改造和扩建,把中心完小改建成实行复式教学的寄宿制希望小学。这座希望小学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独有特色,在村中心完小实施复式教学,这是特色之一,是白依人的希望小学,这是特色二。希望小学的建设,不仅是一件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善举,对于白依村寨而言,更是涉及到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上萼坪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书写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看病难、看病贵,就医难,这是当前的普遍现象,在上萼坪,原来就没有就医就诊的条件,为体现国家在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政策,确保群众能安全、有效、方便地看病吃药,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多方协调,通过州县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筹资9万元,新建了一所村卫生室,现已投入使用。
上萼坪村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人口稀少、离县城和乡政府较远,而牧草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广阔,森林覆盖率达80%。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保和节能意识,保护自然资源,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工作组全力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工作。从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着手,抓实环保节能项目,力争将农户“八有”项目中节能灶、卫生厕、卫生厩3个项目普及率达到100%:投入了3万元。对农户的院心进行了全面硬化。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很大改变;投入1万元,在全村推广使用节能灯;投入2万元,实施太阳能资源利用示范户建设工程,扶持一批太阳能建设农户,增强了群众对开发能源的信心与决心,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进了上萼坪的可持续发展。据初步估算,上萼坪村能源资源可节约30%-40%。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上萼坪村“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均有重大突破。安居工程方面:下达实施新建房屋56户、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改造11户、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实际完成新建瓦房76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危房改造11 户、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新建房屋超出计划数20户、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完成率为130%;下达实施白墙粉刷51户,实际完成66户,超出计划数15户,完成率为129%;下达实施院心硬化30户、900平方米,实际完成107户、3210平方米,完成率为357%。能源建设方面:下达实施沼气池30户,完成30户,完成率为100%;下达实施节能灶137户,完成137户,完成率为100%;另外,在137户中推广使用了500个节能灯。改厕、改厩工程方面:下达改厕137户,完成改厕137户,其中,两户联建了28个,单户新建了81个厕所,解决了547人上厕所的困难,完成量为100%;下达改厩数为137户,2055平方米,现完成137户,完成率为100%,面积完成2060平方米,完成下达数的100%。经济发展方面:下达泡核桃、黄金梨种植量均已完成;下达实施肉牛改良95头、养猪120头、养牛35头均已完成,还购买了42只黑山羊,对21户特困户进行了重点扶持。农田建设方面:全村下达实施坡改梯20亩,已完成坡改梯21亩,完成率为105%。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达实施1件人饮工程,新修20口小水窖,已新修1件人饮工程,新建20口小水窖,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下达新建高压线500米,通电6户,实际架设了1500米;下达新修弹石路1条4000平方米,现已全面完工,另外还挖通了通往各村民小组公路4条。科技培训方面:已进行了泡核桃、黄金梨、烤烟等种植技术培训和黑山羊、生猪、肉牛等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培训人数500人次,实际达506人次。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1次10人。完成培训1次,转移输出12人。另外,新建了村兽医室、太阳能、厕所,改建了村委会厨房和办公室,新建中心完小教学楼、操场和大门,购置了学校、卫生室和学校的有关办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