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景观设计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第1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滨水景观;现状分析;南京玄武湖;沿长江段景观资源;规划设计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规律一般为:发展、繁荣、衰败、复兴,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人文化”的过程。滨水地区,特别是滨临通航水道的地区,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空间,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地区。

南京是滨江城市,但是它起源于秦淮河,滨水区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夫子庙为龙头的南京“十里秦淮”风光带改造建设颇有成效;玄武湖景区周边有紫金山及其余脉、明代城墙、神策门公园、红山以及一些现代城市景观,一起构成了南京古都风貌的总体格局,是南京城市意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南京沿江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滨江景观特色尚未得到相应的开发建设。随着省、市加快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江景观建设遇到了难得的开发建设机遇,滨江景观建设不仅应纳入沿江开发总体战略,并且应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战略等同步推进,全面打造南京滨江城市形象。

一、南京市滨水景观资源现状分析: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长95km,自然岸线总长198.2km,其中南岸长98.8km,北岸长99.4km。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从南京历史上首先出现的城池,如 “越城”(前临秦淮河,后倚雨花台)、“冶城”(今朝天宫地区),到六朝建邺、建康都城、南唐的金陵城、明代南京城等可以看出,源于人们利用、驾驭长江的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南京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一直是沿秦淮河发展。

(一) 滨水景观资源

1、南京沿长江段景观资源:

长江南京段沿江两岸,有山、水、洲、矶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顺江而下,有沿江而卧的三山矶、西控长江的狮子山、雄伟俊秀的幕府山、峭壁独兀的燕子矶、壮观秀丽的栖霞山和江中陆地江心洲、八卦洲,还有作为滨江景观背景的老山、顶山和宝华山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沿江两岸还分布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狮子山阅江楼、龙江宝船厂遗址、火车轮渡所、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港口、电视塔、南京长江三桥等,构成了南京长江段层次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滨江景观资源。

2、玄武湖周边景观资源:

玄武湖景区将山、水、城、林景观融于一体,湖周边有紫金山及其余脉覆舟山、鸡笼山、北极阁、鼓楼、明代城墙、神策门公园、红山以及一些现代城市景观,如火车站、国展中心、太阳宫、金陵御花园等。玄武湖公园一直以广袤的湖水和点缀在其间的岛屿的自然地形为主要特色。湖内以原有的三座神山为雏形,形成了今天的五洲:西北为梁洲、东北为翠洲、东南为菱洲、西南为环洲、环洲包围的樱洲。五洲均覆盖着丰富自然的植被,亭台楼阁和文物古迹错落分布。

3、秦淮河夫子庙周边景观资源: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古时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它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和民俗于一体。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由于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的关心,“十里秦淮”经过十年努力,如今以内秦淮河为轴线,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秦淮风光景区。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在南京城,日益显示出她迷人的魅力。1991年5月,夫子庙和秦淮风光带被国家旅游局作为“中国旅游最好景点”推向国际旅游市场。

三、南京滨水景观资源的主要规划思想:

(一)滨水景观资源主要规划思想和方法:

(1)有机组合不同景观要素,形成由实景、背景和虚景等二至三个层次丰富的城市滨江景观。第一层次为实景,由洲地景观、田园风光、港口景观、大桥景观等组成。第二层次为背景,由城市景观、工业景观、山体景观等构成。第三层次为虚景,主要由远景山体景观如紫金山、老山等构成。

(2)重点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点,成为沿江景观的重要视点,标志性景点周围,根据观景视域保护需要,设立环境控制区。主要标志性景点近景有三山矶、燕子矶、幕府山、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及三桥等,中景有狮子山、阅江楼、规划河西新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等。

(3)体现城市滨江特色,规划亲水,近水、远水主要观江点。主要观江点周围应设立环境控制区,提供较好的观江氛围,观江视域内所有建设,都应以不影响观江效果为原则。亲水观江点有三山矶、江心洲、八卦洲、燕子矶等;近水观江点有南京长江大桥及大桥公园、二桥及二桥公园、河西滨江绿带、幕燕滨江路等;远水观江点有电视塔、狮子山、幕府山等。

第2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现代景观;中国景观;设计;形式主义;借鉴;交流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以及环境意识的觉醒、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开始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在前期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的滞后和不足,导致了我国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现象,甚至在向西方借鉴时,生搬硬套的较多,因而显得十分生硬。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融入到景观设计全球化、世界性的进程中,这就要求既要注重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要在世界大潮中分享技术经济进步的成果[1]。但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悠久的园林文化传统和批判反思精神,他们的现代景观设计涉及对象十分复杂,设计实践非常广泛,多元化特征异常明显,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众多的高质量作品,这些都值得我们当前来学习和研究,因而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和中国景观之间的影响及相互借鉴的研究是一项有价值的命题。

1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倾向

现代景观艺术确实是一个难以用几句话来概括的东西,很多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倾向都只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稍有不慎,便会以偏概全。我国学者王晓俊在他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一书中总结了向传统挑战、当代艺术的影响、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自然的精神、对意义的探索、生态与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设计要素的创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等九种倾向[2]。笔者在此,也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总结如下几点。

1.1多种形式的艺术追求

当前,西方这些新生代设计师们都经过了艺术学习的培训,他们具有了更加自由的思想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欧洲,景观设计师们与艺术家们的交往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很多知名的艺术家们甚至直接参与了景观的设计,他们把自然与外部世界沟通起来,将波谱艺术、大地艺术、极简艺术等艺术形式带入了景观设计领域,从而超越了之前简单的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传统造景要素,他们正在增加和创新着景观设计要素,通过运用声音、光彩和质感,他们使景观设计变为了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工作[3]。艺术的介入使当代设计师不再模仿具体的古典园林形式,而是在领会传统和感悟传统的基础上,采用了隐喻、多义和复杂的方式表示出来。

1.2科学含量的提升

在欧洲,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师们不仅与艺术家合作,更与科学家们密切合作,生态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景观设计的进步。植物基因工程、场地雨水滞蓄技术、污水的自然和生物净化技术等等的出现,都是一些既科学实用又具有景观价值的技术手段。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改变欧洲景观艺术面貌的重要因素,它们利用工业材料和工业构件来展示当代工程技术中的高精度之美,人造草坪、钢结构彭家、塑料植物等都是如此。

1.3更加重视观念和意义的表达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景观艺术设计中开始更加重视隐喻和设计的意义,他们在设计中通过隐喻来创造着有意义的空间形式。如罗斯福纪念园便是有一些亲切的、叙事般的空间组成的纪念场地,充分体现了罗斯福总统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民主的思想。

1.4尊重场地,构建地域性景观

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便是因地制宜、尊重场地、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4]。风景园林师们更多的是在发现,根据场地的原有特征往它的积极方面引导。地域性景观,简单来说,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总和,景观设计师们要认识到,大到区域小到场地的景观类型都是与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着的。

2对我国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2.1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景观差异很大,即使是相同地区、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景观设计也体现着很大的异质性,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景观设计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4]。我国的景观设计当前在对传统和西方的借鉴中,出现了大量拷贝的现象,很多景观作品虽然充斥着西方景观的经典符号,但深究其中,发现许多景观艺术中并没有体现出它们的审美意义和文化特征。因而我们要在当前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从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出发,设计出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现代景观作品。

2.2需要重视景观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只要粗略的关注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功能,我们就会发现,西方现代景观很好地协调了艺术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反观我国当前景观设计的功能部分,有的广场面积虽然足够大,却对社会功能定位缺乏考虑,忽略最基本的遮阳,避风等人性化设计,有的城市的形象工程,根本不考虑景观的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在当下公共空间严重缺乏,人口密度极大的中国,生态、社会、艺术等多个方面功能的协调尤为重要。

2.3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做到互补

不能否认的是,在西方景观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现代新艺术运动等技术和艺术革命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优秀的景观艺术作品都是雕塑家、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来完成的。美学、宗教、哲学、心理学等成果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的品质[5]。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的从人文、社会等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来创新景观设计。

3结语

尽管中西方在景观艺术形态上存在着鲜明的风格差异,但园林景观作为世界人们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环境,需要彼此借鉴和学习。但学习西方,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拿来主义”,且不能只做人家的“文抄工”,而是要真正认真的研究他们的设计文化和美学思想,从而渗透,沁入到我们的设计思想中去,最终使我国景观设计能够在深层次上得到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 钟安林,卜岩枫,王玉坤.分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 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03).

[2]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4] 张纵,李智瑛.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3(03).

第3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策略

引言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业的飞速发展,长时间过度过量的煤矿开采,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景观环境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对煤矿的过度开采,产生了大量煤矿废弃地,煤矿附近的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为了对煤矿废弃地再利用,结合国内外一些关于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成功例子,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策略。

1煤矿废弃地的相关概念和类别

1.1煤矿废弃地的概念

煤矿废弃地是指对煤矿开采后的土地资源失去了功能或原有功能不能被重复利用、失去原有的经济价值而被遗弃的土地。这些废弃的煤矿开采场地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煤矿开采业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见证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繁荣发展,但由于对煤矿废弃地没有合理利用,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1.2废弃地的类别

废弃地可分成三种:a)煤矿废弃地。煤矿废弃地指煤矿被开采后形成了矿业废弃地。在煤矿开采时,如果是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是根本性的;如果采用非露天的开采方式,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一些,但是煤矿废弃地比较容易塌陷,造成各种地质灾害,所以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的恢复和建设特别重要[1];b)城市工业废弃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改建、扩建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在其改建、扩建以后会遗留下大片废弃土地,即城市工业废弃地。且该种类型的废弃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其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观,因此,针对城市工业废弃地问题,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对城市工业废弃地进行重新改造设计,恢复其景观,改善城市形象;c)垃圾处理场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比于以往,现在人们生活的水平有了质的变化,每年产生的垃圾也大量增多。在垃圾处理时往往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处理前先将其堆放在垃圾处理场。这样不仅会占用大片土地,甚至有些垃圾会对土壤产生严重污染,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植被的生产环境。所以针对垃圾处理厂的生态恢复设计主要是对垃圾的处理和土壤条件的改善。

2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价值

煤矿废弃地由于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造成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或煤矿废弃物的堆积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使得原本具有一定价值的土地变成了废地。采用景观设计的方式不仅可改变废弃地的现状,恢复其土壤原有的价值,同时还可完美地修饰这块土地,改变其原有形象,使其呈现出一种美的状态,重新建立起具有废弃地特色的景观,从而提升其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改善煤矿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煤矿废弃地进行重新的设计,使其焕发出无限生机。采用景观设计的方式具有下述的优势:a)通过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提升其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使其从贫瘠荒芜的土地转变成风景优美的景观,改善因工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印象和影响[2]。废弃地所占用的土地资源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景观设计的方式可使得废弃的土地重新具备使用价值,有效缓解土地资源匮乏的难题,特别是中国目前有效耕地面积比较少的情况下;b)煤矿废弃地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象征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因此从美学价值方面考虑,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了对美学价值的运用,煤矿废弃地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矿业工作者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因此对煤矿废弃地进行设计,不仅保留了历史痕迹,还提升了它的实用价值;c)煤矿废弃地还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价值。煤矿废弃的产生是人类工业活动的结果,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传承人类的进步思维。

3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3.1恢复生态学理论

在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时经常会使用到恢复生态学理论,该种理论的出现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方法。现在,在矿业废弃地重新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该理论为依托。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使当地生态平衡被恢复。根据美学原理对煤矿废弃地内的工业建筑进行适当删减,使其具有新的观赏价值、美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3.2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生态学理论,其中融合了景观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通过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对景观的构成、功能及动态变化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对景观的格局进行合理的使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及景观动态等。它对煤矿废弃地的再利用有着强的指导作用。

3.3园林美学理论

园林美学理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园林艺术的理论,该种理论是在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满足园林美的要求。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但在园林美学研究的过程中,中西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可将其分成中国园林美学和西方古典园林美学等。

4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策略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中国环境的改善及生态平衡的维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景观设计在煤矿废弃地中的应用也得益于现有的工程技术,为重新恢复废弃地的价值带来了希望。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工程技术,但生态地改善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现在,生态地改善技术主要用于矿业废弃地土壤有机物的降解,种植绿色植物是主要方法。生态地改善技术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微生物作用、土壤改良等。

4.1水环境改善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在解决水污染问题时可采用生态恢复的方式,对其进行再创造,结合植物、微生物等大自然自身调节功能改善水环境[3]。利用煤矿废弃地塌陷的地方收集水资源,采用生态方式净化水资源,同时还可将现有的水资源建设成自然景观,提高煤矿废弃地的观赏价值。

4.2土壤环境改良

煤矿废弃地因受重金属影响导致土地污染严重,要想对废弃地进行景观设计,就必须先恢复其生态平衡。煤矿废弃地对土壤破坏的根源在于矿产中的重金属严重破坏了土壤的活性,在有害物质的影响下,土壤的养分大量流失,使其丧失原有价值。因此,要想改善煤矿废弃地的土壤,则必须要先恢复土壤原有的活性。主要包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还原等。通过对表皮土壤的覆盖和培养绿色植物的方式来改造土壤的物理性质。根据土壤成分有选择地添加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来恢复土壤的化学性质。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和培育微生物的方法来清除掉土壤中所含有的重金属成分。

4.3微生物改良作用

微生物改良技术是一种无害的生态改良方式,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涉及到化学物品,完全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完成改良任务。能恢复土壤活性的微生物有两种:a)营养微生物。该种类型的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b)营养抗污染微生物,该种类型的微生物具有转化金属离子的作用。它们在改善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很大。

5结语

煤矿废弃地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为了既保存煤矿废弃地的历史价值,又增加其实用价值,研究了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策略,对煤矿废弃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使其具有新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霍海鹰,张亚婷,等.煤矿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J].煤炭工程,2013,45(9):20-21.

[2]程夕,程澜,胡俊峰,等.煤矿废弃地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4(29):227.

第4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一、以美学元素融合园林艺术理论

园林在我国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周礼》曾出现“园”和“圃”的概念,在此以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园林景观,其中以皇家园林为主,晋隋以后私家园林相继出现,在明清时期我国园林艺术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以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两种形式。在国外,园林艺术最早出现在《圣经》中,它用来描述《圣经》中所罗门皇城的绝美景色。西方的景观艺术有别于中国的园林艺术,它蕴含着异域风情文化,与中国的园林艺术有着不同的美感,但美在人心中是无差别的,是没有国界的。孙筱祥教授在《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中详细地论述了园林的艺术特征,它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统一结合,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是美与园林的有机统一。通过空间布局进行美的表现,使得静态美感与动态美感相结合,同时搭配色彩理论进行实践设计,以达到在园林设计中对美的追求。

二、以植物运用阐述园林艺术特征

植物是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既可以体现自身的绿化作用,又可以进行艺术造景,同时对空间进行分割。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植物的特性,可将植物大致分为灌木、乔木、花卉、地被。孙筱祥教授在书中阐述了两种园林种植设计,一种是规则式种植设计,另一种是自然式种植设计。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多采用的是规则式种植,讲究排列对称,其表现形式多为几何图形,这样的种植设计会产生一种阵列感和几何图案美。我国的园林种植多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息息相关,追求以小见大、移步换景的美感,讲究自然美和意境美,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节奏、韵律、对比达到统一,并通过设计配置使植物自身的色彩在不同季节中均有美的展现。

三、以功能分类进行园林设计实践

第5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本专业面向人们的生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对环境有独到的见解,收集时代信息、整理、存储、应用的设计人才。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毕业生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设计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内容、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基础设计能力和设计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xx年青岛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9.2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4.42%,本科生就业率为90.97%,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86.59%。

社会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自五四以来大学生曾一直保持着的那种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已难得一见。更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辨别善恶、好坏、美丑的道德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失去自信,出现孤独、压抑、精神麻木等现象。尽管这是大学校园中的极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严重问题。

观念偏激

大学生求职时,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或计算机水平,但广东省教育厅的一项毕业生选聘现状调查显示,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最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另外,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差距大

高技能人才比重不到5%。尽管规模比起xx年大有长足,但相对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还较大。此外,调研发现,到xx年底,全省的技能人才中,初级工290.56万人,中级工257.64万人,高技能人才27.51万人,三者比例为50.5:44.7:4.8。

市场规律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供求关系。广东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技工教育发展的第一拉动力。目前技能人才缺口很大,培养力度明显不足。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加入wto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广东进行战略性转移,像丰田、本田等五大汽车厂商都将生产基地建在广东,使广东形成一个产值上千亿元的汽车支柱产业。广东“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正逐渐形成。而我省目前技能人才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能人才在全部城镇从业人口中仅占43.59%。 再者,现有的技能人才的结构极不合理,全省4700多万从业人员中,累计获得各类技能资格证书(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技能人才)的只有453.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9.85%,现在有些技工学校和松下、万宝空调、广州本田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到这些企业就业。近几年,我省技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8%以上,xx年达到98.12%。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广阔的就业前景对技工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第6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应当是“一个以生态美学为指引,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的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将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学院环境设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室内外设计施工及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中提道:“创业型大学很像高科技工业中的企业,开发一种涵盖变革的文化。”由于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温饱问题,环境设计行业体现的是新的生存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大量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现状分析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置雷同

从现行专业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来看,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之初的一套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均复制于母校。建校之初的模仿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弊端,在市场的导向和学院及专业本身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专业的原有培养方式,提出了必须变革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借此契机寻求其他路径,改变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社会对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具备环境设计理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环境设计实践中发挥创作的灵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作灵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要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母校在环境设计专业“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立属于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现存问题

毕业设计是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专业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就是毕业的一种计划、规划、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毕业设计活动的过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创作过程,还是一个毕业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及展示的机会。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现存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从培养方式和选题特点来看,无法与其他普通高校相区分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沿用母体高校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创新,选题内容偏学术研究型,而不是应用实践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偏理论化而非应用,使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型特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也使学生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未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明显的区分,直接导致就业的困难。

2.题目宽泛,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均是由指导教师独立给出,大部分为模拟工程题目,未能完全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动手能力,其实践性较弱、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类型趋向单一。并且题目都较为宽泛,学生不易深入完成。

3.研究内容多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因为需要,由教师给出多个模拟工程题目,而大部分教师从事的项目实践不足以满足多个题目的制订,从而导致部分题目所涉及的技术创新性不足,同质化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很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过时技术的题目。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脱节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学生毕业前四至五个月开题,学生接受题目后自行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及撰写论文,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沟通不足。此期间,学生可能处于求职或考研阶段,所以存在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精力较少。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用少量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论文拼凑现象严重,抄袭内容较多。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用型”选题

环境设计专业涵盖面较广,而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其应用型特点应当在毕业生进行选题之初就和其他类型高校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有一席之地。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阶段时的选题,可以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的分类着手,从选题方向、选题范围、题目确立等方面出发,使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应用型实践特色和创新性。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更应考虑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综上,解决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转型第一要务便是选题。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选题可以看出作者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方向和理论掌握水平,选好了论题,就等于完成毕业设计的一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选题是直接向大家展示毕业设计方案的研究方向以及内容的精确阐述。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的确立是指导毕业生如何使一个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特色和个性。如何体现其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独特性,是先决性条件之一。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涵盖面广泛,毕业生在起初进行选题时,就会遇到较大困难。而针对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初,就应当以应用型和技术型为方针进行选题,这也是和其他院校培养类型进行区分的一个关键。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出发,其专业涉及内容包括建筑的内部环境(建筑内部功能的规划、室内景观、色彩、空间、材料等建筑基本元素的构成设计),外部环境(建筑之外与之直接联系的广场、绿地、水环境、交通组织等项目的组织与规划设计),小建筑设计(辅助主体建筑使用的小环境构筑物,如会所、活动中心、茶室等设计)的相关设计内容。毕业生的选题均以室内、室外或建筑设计为主,而无论哪一种类型,均应以实践、应用、技术为方针,教师进行指导,毕业生进行设计实施。以景观设计选题为例,景观设计的设计应用型内容选题可以分为宏观型和微观型两大类。从宏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中场所设计的红线范围和尺度大小,决定其所属性质。尺度较小的一般以场地布局为主,而尺度较大的地块一般就以生态理念考虑为先。从微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可供选择的题材较多。如小品设施、公共设施类,都是属于微观应用性角度来看环境设计的领域。

四、结语

第7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

1.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1.2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

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小品和雕塑要宁静温馨,不要张狂。引入动物要温和美丽的而不要丑陋吓人的。当然,不要理解为把休闲住区里搞得到处都静悄悄。局部热闹的地方也还是需要的,比如俱乐部、沙滩、码头、零售商业区等。

2.美学的要求

2.1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浮燥的城市住区规划中,主题往往被取消,而满足于一张毫无思想性、科学性和功能安排的信口标注、指鹿为马的所谓“漂亮”的画。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2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

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如果把握不住,细部做得再多,图纸画得再"好看",也做不出好景观来。

2.3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

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就像说相声的“解包袱”),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是很好的选择。

2.4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

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学对称,从而给人一种活泼而不是死板的感觉。实现这条原则难度很大,对规划师素质的要求极高。

2.5节点的原则

节点是由线的交叉而产生的,是网络中聚合视线和辐散视线的地方,最先引起人的注意,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因此应竭力处理好节点。节点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如有的节点是整个小区这个层次上的,有的节点则是住宅组团这个层次上的。但在相应的层次上,都应着意强调它们,使之在整个面上凸显出来。

3.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1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我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需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需根据该生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3.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景观中的任意一点,如一片树林,一个亭子,一座小桥,一排行道树,一个池塘等,都将落在这个基本模式之内,或落在斑块内,或落在廊道内,或落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3.3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它们的内部均具有自身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在这个层面上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例如,在做一个居住区或一个公园的景观设计时,把这个居住区或公园视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其内部设计有一个小湖泊,在其相邻区营造一座栽植各种植物的森林小山体。那么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是,既要使小湖泊和小森林符合各自的生态系统原则,又要使两者达到有机的联系。具体到设计的手法上,如在城市中,一个水体的四周用宽阔的硬质铺装围合封闭,称为湖边休闲游步道。这种全封闭的硬质道路布局就会切断湖泊生态系统与其相邻的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两者的能流就会中断,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生态原则。

3.4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

这个层面的生态关系包含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人也是景观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考虑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5人类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

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大到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小到一个公园、一座校园、一幢房子的花园,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4.结束语

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没有完全适用于它的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汇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叶德敏.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J],西北林学报.2005,20(4):170-173.

第8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第9篇:景观设计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配色协调:植物季相;园林造景;色彩应用

1.引言

植物的花开花落具有它独特的生长过程,造景手法利用这季相的变化,赋予园林植物空间的生命内涵,用花、果、叶、枝展现独特魅力的形态美。由于植物种类繁多,园林设计线、形、明暗、质感等的视觉要素,色彩成为造景的重要因素,植物具有丰富多彩、体现个性的观赏部位,例如观叶色类、观花色类、观干色类、观果色类等不同类型。园林中的色彩设计不象画家选择色块随意性,事实上园林应用于地区、季节、人群等的不同,选择合理的配置随着时间变化的而呈现不同植物色彩,各种色彩取得配色与协调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是在生命的进展扑捉和利用色彩达到目的和用途,给人们创设赏心悦目的园林环境。

2.合理配色、季节协调

2.1环境的配色与色调的关系

环境的整体色调与视觉具有联系,成语“触景生情”充分反映了这个主题,也更多对园林支配色产生如何处理引起的问题。支配色与环境有着某种调和关系,虽然不一定在相当长都必须与环境调和或相似调和,但由于使视觉直接反应不假思索感觉的色彩现象,勾起人们对色彩的联想,引起心理功能的变化,有助于身体健康、行为情绪的波动。色调的平衡、层次的渐变时,选择面积大的环境为主,尤其是景观设计,合理运用特定时期的不同植物来考虑处理方式。容易成为园林的主角是装饰色或目的色,支配色和对比色就成为配角,使用于园林小规模地才能有效果。支配色和对比色有必要形成主角,对于全体色调的调和则要优先考虑。色调单调、对比过度时,适当加入无彩色、白色、灰色、黑色等,相间其中分开其他颜色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2.2季节变化与协调的关系

由此可见植物的色彩具有情感的特征,直接影响色彩自然空间的气氛。轻快、欢乐的气氛、给人庄重沉闷的气氛,是依靠植物的色彩,呈现各个部分的形成过程,它反应在树叶、花朵、果实、大小枝条以及树皮等凹。以树叶为例,主要色彩呈绿色,伴随着季节的变化,深浅的呈现黄色和古铜色的色素。植物蕴含的色彩,春秋季节呈现更加突出,包含树叶、花朵、枝条和树干见表(1)。

色彩组合与植物配置协调,有助于其它观赏特性的协调。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与色彩应在设计中起到突出的作用,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色彩,取合和布局依据各种色彩在空间感觉上,给观赏者带来的差异,如深色调植物与浅色调的差别。时间的变化园林空间也随之变化,植物的生长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随着植物的个体变化,大致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特定景观。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以不同感受。在亚热带著名、常见的落叶观花乔木有:凤凰木、美丽异木棉、木棉树、红花紫荆、大花紫荆、鸡蛋花树、栾树等,尤其木棉树在春天大范围种植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3.植物的色彩与园林造景

3.1.自然空间与植物的色彩的结合

建筑的分割空间可以用园林绿地、山水等修建,植物的利用、合理的选用材料也能达到意境的感知。配置分割空间时,植物布局空间立体疏密错落,凭景依附,栽植树稀疏,高矮树冠要以视线保持透明度。杂乱和有其它用法的器物影响视线的地方,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园林地形的起伏上,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的特点,突出利用植物形状,种植高大的乔灌木在地形较高处,高耸挺立的感觉,低凹处能使地形平缓,往往通过合理配置使人产生新奇感。

3.2利用植物对造景的衬托对比作用

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是我国园林造景的最大优势,以乡土树种为主,改造环境形成特色的人工生态园林。更多不同氛围各异的空间,往往由植物的体量、姿态、色彩、质感的影响。如植物的枝条在自然空间呈现的曲线,质感和曲线点翠衬托规则式建筑形体园林绿化,营造建筑形体色彩的艳丽、多姿的形态。以常绿树作雕塑的背景,对比更能突出相间两种材料的质感,增加更多的自然情趣,从视觉体验景点的印象。现代园林通过色彩的对比,强调特定空间选用姿态、色彩的树种,或选干高枝粗、树冠展开的树种种植在体型较大、立面庄严的建筑物附近。烘托威严、伟岸的庄严。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搭配,显得娇小玲珑、秀气可爱的特点。

亚热带园林造景是结合中西植物,营造不同空间。开朗空间如宽阔草坪、行人道旁、广场地上浓色调、多色映衬,对比处理的花丛、烘托明快、优雅、畅朗的环境气氛见图(1)、(2)(3)(4);在亚热带园林造景,山谷林间、崎岖小路等闭合空间绿地,构建以棕榈科植物景观时,就植物选择和结构优化等方面表现幽深、宁静的亚热带情调图(5);对于山地造景,突出主题是山势,常绿的松柏为主,色叶树作为衬托,以矮小灌木配以花在两旁,呈现层林叠翠,花艳叶色的效果;岸边造景体现植物枝形下垂、轻柔形态,配上淡色调花植物,体现水景之清柔、静幽。

4.植物色彩在造景的应用

4.1植物的花色

赏心悦目的植物的花色,呈现万紫千红,草本花卉花色开花的多样性艳丽动人。不论园林、建筑群、小道等先花后叶的木本植物是视觉立体感,亚热带造景以棕榈植物为主,乔-灌-草造景模式极其普遍,花色是营造视觉焦点的过程,如绘画中的调色板,营造点缀景观,石榴、杜鹃、玫瑰、山茶、一串红、美人蕉等花呈现红色,四照花、白玉兰、白丁香等花呈现洁白、桂花、迎春、金钟、万寿菊、黄花槐等花呈现黄色,紫藤、泡桐等花呈现紫色。

4.2棕榈植物的姿态

棕榈植物具有极其观赏价值,姿态优美,造景独特,既是孤植也独木成景,因此成为优美的园景树。亚热带造景突出棕榈植物,适于片植成林或列植成行道树,可以利用三药槟榔、银海枣、蓝棕等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枝叶密集,适宜作障景如蒲葵、大王椰子等;沼地棕、鱼尾葵等上层树,结合小叶榕、棕榈、粉箪竹等中层树,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营造古木参天,遮阴蔽日的效果;树姿婆娑,树冠相连,较为耐阴的荔枝,棕竹等;龟背竹,大叶仙茅等姿态优美,叶型巨大,叶片表面质感宜人的下层大型叶草本植物层;结合卷柏等蕨类植物质感细致柔和的地被植物层,藤本植物层的合果芋、瓜子金等紧贴树干,攀至高处又飘然下垂,最能给群落带来自然原始的气息。

5.结束语:

园林植物的色彩构成是随着季节的不同、情感的真挚流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多的扑捉自然的真情流露来反映视觉感受,形成造景功能的实用性、真情性。应用植物的色彩,了解园林植物的各种色彩特性,合理地搭配,才能营造这种感觉心旷神怡的美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色彩植物景观与园林应用[J].贵州科学.2005.8.(3)

[2]张薇,王志勇.浅谈园林设计中造形要素[J].林业科技情报.2008(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