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服装业;嘉兴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84-04
一、引言
服装织造业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作为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重要基地,嘉兴市服装种类繁多,市属各辖区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装产业,有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平湖的面料加工服装、嘉善的棉毛针织服装、海盐的真丝服装等国际知名度较高的服装产业。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嘉兴市服装出口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外贸服装行业遭遇寒冬,而小额化、碎片化的跨境电子商务成交量逆势增长,成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传统外贸企业争相扩展的新天地,甚至占据企业全年业务量的一半以上。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跨境交易的主体,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平台交易,并通过跨境支付与结算,实际上是一种国际贸易互联网电子处理的新方式。大多数企业在传统贸易中要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如从货物通关、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多平台推广和销售产品、显示供应链追踪或进出口商品信息等。
在跨境电子商务浪潮的冲击下,嘉兴市传统服装行业遇到了巨大冲击,也纷纷寻求破解之路,逐步开展“互联网+”模式,即线上线下,以电子商务为载体扩大对外业务。
二、嘉兴传统服装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嘉兴作为全国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服装织造更是嘉兴的支柱性产业,服装出口额占嘉兴出口总量的1/5左右。近几年,嘉兴服装业出口更是呈跨越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本地区服装企业自身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完善。
根据2015年海关HS编码分类显示,嘉兴市2015年出口服装已经达1000个种类,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装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亚洲地区作为嘉兴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市场份额占嘉兴出口总额的2/5。传统贸易亚洲地区出口额占比为41%,其中来自韩国、日本服装订单较多;跨境电商平台占比达59%,其中企业自建网站平台比例占10%,借助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如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销售比重高达45%以上。根据浙江省政府提出的“电商换市”政策,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嘉兴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嘉兴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嘉兴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跨境成交额近亿元,占全国速卖通卖家成交总额的6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在对亚洲主要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增速明显加快。不仅作为全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基地,嘉兴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服装加工生产和织造基地。
三、跨境商背景下嘉兴传统服装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宏观政策扶持
新兴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跨境电商也同样如此。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应的扶持和推广政策(如图1所示)。
2012年12月,海关总署和发改委联合推出了跨境电商试点项目,选取全国9个城市作为试点,不断总结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用于全国推广。
2013年8月,国务院与商务部从海关退税、税费减免、通关和外汇支付等角度推出“新六条”,以适应跨境电商发展新形势。该项政策从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实施。2014年1月,国税总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跨境电商务中享受的相关优惠税收政策。
如上所述,国家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方面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各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2016年5月,嘉兴市政府委托嘉兴市电子商务协会对本市服装纺织业进行调研走访,并出台了扶持嘉兴市传统服装纺织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若干意见,为嘉兴市传统服装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跨境电商平台多样化的微观支持
目前我国各类电子商务平台达5000余家,其中约有2000万家中小企业使用这些平台开展外贸出口业务。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便利服务,不仅缩减了贸易环节,降低了外贸交易成本,同时加速了企业的资金运转。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户使用跨境电商平台,也促进了跨境电商平台的良性发展。
以兰亭集势、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四海商舟、递四方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其服装出口份额都很高,如速卖通2014年产品销售排名中,服装排在首位,主要卖家均来自广东东莞和浙江嘉兴。
在以零售为主的速卖通和以批发为主的敦煌网上,服装及纺织制品销量均排名靠前,卖家数量也是最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和手机终端,以“Wish”为代表的新型跨境电商平台不断涌现,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服务,为嘉兴传统服装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挑战
1服装出口竞争力弱
在国家“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大力倡导下,服装出口企业纷纷开始加入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来,嘉兴市政府利用各种平台积极招商引资,促进经贸交流,扶持嘉兴市支柱产业。近年来,嘉兴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服装纺织类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低附加值的服装类产品渐渐失去传统优势,逐步丧失海外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
2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短缺
传统的出口模式主要依赖于国内外各大展销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贸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对于嘉兴传统服装企业而言,以往主要是通过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对外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网站主页介绍企业相关情况和产品信息,但是网站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甚至出现几年不曾更新的情况,部分企业也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店铺装修更营销宣传,但投入的精力远远少于传统外贸模式,品牌意识淡薄,加上国外客户比较分散,对于会外语、懂贸易、能进行电商操作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严重短缺。
3跨境电商平台选择难度大
跨境电商在国内发展迅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开发国外市场,产品信息,降低传统外贸交易成本,同时能够直接面向更多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扩大企业利润,企业受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制约,自建电商平台成本较高,因此选择优质跨境电商对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面对5000多家互联网平台,选择企业难度很大,无异于大海捞针。嘉兴市电子商务协会于2016年3月针对平台选择问题,随机选取了50家电商企业,其中服装类出口电商企业20家,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以上的企业选择至少四个跨境电商平台同时销售产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身人力资源有限,投入平台过多,不利于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平台的合适与否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意义重大。
4跨境电商物流效率低
物流配送是跨境电商交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产品价格再低、品质再好,不能及时送到客户手中一切都是空谈。从目前发展形堇纯矗物流已经成为跨境电商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指标,安全性和及时性是直接影响国外客户下单的重要因素。
每逢重大节假日,国外的物流配送经常会出现延误投递的情况,容易造成企业美誉度受损,尤其是服装等季节性较强的商品,配送时间长、包裹无法进行准确追踪,直接导致客户退换货。目前邮政小包到美国和欧洲,至少需要1-2周时间,到巴西、俄罗斯需要1个月左右。长达半月甚至数月的配送时间,消磨了海外客户的耐心,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一旦退换货将会增加服装企业关税成本,因为退换货从某种角度来说相当于进口,同时换货的物流周期会更长,服装产品的季节性要求高,退回的货品不利于企业二次销售。如果选择自行投递,国外缺少海外仓,配送成本会更高。
四、促进嘉兴服装业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投入,树立品牌标杆
近年来,嘉兴市对跨境电商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关注度有所提高,但仍需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平湖市服装企业和海宁皮革城,可以集中帮扶树立典型,在政府、税务、海关、银行等多方面对知名服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进行市场细分,重新定位。2015年我国将海宁皮革城命名为全国第三个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单位,嘉兴市应以此为契机,树立标杆品牌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进本土服装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嘉兴市拥有相对较强的培训资源,2015年由阿里巴巴、大专院校、嘉兴外贸企业、行业协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共同打造了嘉兴阿里外贸科学研究院,立志于挖掘培养嘉兴地区外贸电商及企业管理人才,组建专业讲师培训基地,以帮助培养嘉兴本地外贸人才。嘉兴市传统服装企业可与之签订员工培训委托协议,同时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各高校的合作,助力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是嘉兴市政府重点打造的职业教育机构,其中心设立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下设不同行业委员会和基地,是整合嘉兴市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各方资源,为嘉兴市地方经济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纺织专业在省内外院校中知名度较高,也是浙江省特色品牌专业,其澳杰进出口外贸联盟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也极具特色。嘉兴市传统服装企业可以利用好欣禾职教集团的资源,发挥“校、政、行、企”优势,和高校建立订单班,培养具有服装纺织专业背景的新型外贸人才。
另外,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周边区域的合作,同时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及人才激励措施,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三)合理选择优质跨境电商平台
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国内第三方跨境平台大量涌现,出现了阿里速卖通、兰亭集势、敦煌网等相对成熟的平台。各个平台特点和产品定位不同,嘉兴市传统服装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和合理选择。
速卖通和兰亭集势以零售为主,客户群主要是消费者个人,1688平台和敦煌网平台主要以批发为主,其客户群大多为企业。从平台性质来看,兰亭集势是自营平台,其余条件没有限制,按照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其平台选择应该以开放性为主。
嘉兴传统服装企业在选择时要依据各类平台产品类型和热卖程度,考虑产品和平台的匹配度,兼顾不同国家风俗和购物习惯,如巴西客户对价格敏感、俄罗斯对物流时间要求高,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入驻的费用,平台在物流、支付、海关、安全、语言障碍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因此,建议嘉兴服装企业根据自己业务范围,综合考量合适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四)构建海外仓库,降低物流成本
跨境电商遭遇的物流问题,可以通过共建海外仓解决,一方面可以极大降低物流成本,集中货物进行清关,运用传统的线下优势一次批量运输,减少报关、报检次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配送问题,极大缩短运送周期,将以前的物流劣势变成优势,与国外本土电商企业共同竞争,海外仓的建立也可以向国外客户展示产品和公司形象,赢得客户青睐。此外在海外实现本土配送,退换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退换货可在当地进行,方便及时,减少关税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汇率变动引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程朦.国际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浅析[J].消费导刊,2013(6):12-13.
[2]黄圆圆.浅谈中外跨境电子商务[J].移动信息,2015(1):23-24.
[3]李杰.2015我国B2C跨境电商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18-119.
[4]李玉清.嘉兴市电子商务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2015(2):72-74.
[5]李贞.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前景[J].现代商业,2015(20):39-40.
[6]陶海蓉.跨境电商环境下中小企业出口转型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4):6-7.
[7]沈丹阳.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J].价格月刊,2015(8):39-42.
[8]翁晋阳,Mark,管鹏.再战跨境电商――颠覆性商业时代下的“野蛮探路者”[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8-19.
[9]吴煜祺.“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5,11(11):69-71.
[10]项捷.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嘉兴外向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2015(19):132-133.
[11]徐松.应将跨境电商建成“中国制造”出口的新通道[J].经济纵横,2015(2):67-68.
[12]言世嘉,金镇.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嘉兴外贸企业发展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5(11):66-67.
[13]杨伟达.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9):81-82.
[14]杨扬.民营企业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竞争力的比较[J].电子商务,2015(7):57-59.
[15]杨楚欣.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战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1):134-135.
[16]郑雪玲.论电子商务人才在外贸企业中发展中的重要性[J].商,2015(14):167-168.
关键词:国外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 山东省服务业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国外服务业发展概述
(一)国外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变化
服务业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并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使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另外,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近几年服务业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它们都是由制造业为主而变成以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二)国外服务业结构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和构成。服务贸易已不再是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而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数字处理等领域。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得到提高。
同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也引领了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服务实现了服务产品在全球化经营,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三)国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国外服务贸易发展快速,其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的增长迅速,1997-2002年的五年间,国外服务贸易进口年增长率是5.5%;而出口额年增长率为5.8%,均比货物贸易增长快。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是服务业,主要集中于零售、金融、商业服务和通信行业。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美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服务业迅猛发展。1955年,美国服务业比重大致在55%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8%;而到2000年,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到74.5%,而就业比重也到76.6%,美国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有些行业如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旅游业等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在其整个国际贸易中占很大的比重。
2.美国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其服务业贸易产值占整个GDP的80%,服务贸易额占总对外贸易额的21.5%,服务贸易顺差抵消了8.1%的商品贸易赤字。美国近年来的货物贸易表现为逆差,而服务贸易表现为顺差。据预测,美国未来就业机会的增长大部分集中在服务领域。
3.美国信息技术使服务贸易网络化、综合化、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出口每年递增23.7%,而新兴服务业,如商业服务、教育业、旅游、金融、、运输、通讯、维修、娱乐、医疗等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世界竞争力。美国税收优惠大多用于高科技产业,如生物科技、光纤通讯等,使服务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日本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1.日本的服务贸易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但是日本服务业产值占到国内GDP总量的70%以上,服务业就业岗位约80%超过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
2.日本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日本服务业大多是进口大于出口。其服务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但其货物贸易一直保持巨额顺差,与美国相比,日本的服务贸易的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这也是日本与美国人均GDP差距的主要原因。
我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并处于发展初期
国外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一般占GDP的60%以上,中等收入的国家平均50%左右,而我国2004年仅为31.78%。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业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而与世界贸易量最大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期。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3%,国际运输收入占12%,两项和占65%,所以旅游、货运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部分,而以信息技术、高科技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处于劣势。
(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这就为服务业如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和平台,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山东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扶持力度大
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多项政策。“十一五”期间,山东把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十大产业列入服务业发展重点规划,并实施了税收、土地、信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力争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大规模的资金注入更是对服务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服务业发展基础雄厚
山东省作为沿海经济大省,海岸线很长,占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在全国位于第二位;另外山东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凸显圣人文化和河湖生态特色、文化源远流长,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服务业发展面临机遇
2010年全年,山东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同比增长28.6%。零售额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增长。随着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活动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好客山东”著称的山东省面临发展服务业机遇。
(四)服务贸易总额增长
2010年山东省服务贸易总额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34.5%,进口增长18.9%。贸易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商贸服务领域,其中2011年1-6月,该省服务贸易总额达36.3亿美元,增长9%,占全省贸易总额的5.1%;服务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8亿美元,占全省的11%。
山东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业发展滞后
近几年来,山东第三产业与领先全国的一、二产业相比,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名列全国倒数第二,成为明显的产业“短板” 。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人均服务水平不高、吸纳就业能力偏弱和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且结构不合理
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比较传统的领域,共占90%,而那些新兴产业如技术服务业、科研、金融、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总值的24.6%,国际竞争力还不是很高,而美国1994年现代服务业就已经是50%以上。山东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发展,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还是比较低,仅占全省贸易总量的5%。
(三)服务业改革进展慢且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山东除商贸餐饮、房地产外,服务业基本上还是以国有为主,占70%以上。而对外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导致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难以提高。近年来山东省服务业利用外资仍处于初级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13.3%,是利用外资的一个薄弱环节。
跨越式促进山东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服务业研究的投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发达国家都在大幅度的增加对服务业的研究支出。而山东省对服务业的研究投入是微乎其微。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投入,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还应该完善科技评估标准,监督和检查国家科技投入的效果,使科技投入发挥最大功效。
(二)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国际标准完善服务贸易法规,在金融保险、电信等基础设施行业部门放松管制,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格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此同时,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特别是产业龙头项目,对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力度。
(三)实施品牌战略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对一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有前途的品牌,在财政、税收、金融、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市场开拓、信息服务、跨国经营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从而提高服务企业与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集群效应和知名度。
(四)多渠道、多形式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并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
一是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二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充分利用软件外包、咨询服务、基础性研发、增值电讯、现代物流等国际服务外包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三是鼓励外商投资,以中日韩、中国-东盟、两岸四地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商贸合作为重点,开展务实、高效的区域商贸合作。
(五)根据不同的区域结构特点制定不同的服务业发展战略
因地制宜是保证山东省的区域结构呈现出“东中西”三大经济发展地区。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更加注重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房地产、电子、金融、通信、咨询等服务业;开发海洋生态保护区,发展旅游业,物流服务业等;鲁西南地区资源富集,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对鲁西南的文化产业象孔府、孔林、孔庙,还有牡丹之乡,革命根据地等,要发展特色文化;中部以省会济南为中心地区,向周边到黄河和鲁北地带,工业、交通发达,应该以信息化的服务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为主发展服务业,包括连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
(六)完善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并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的倾向,过分偏重于短期利润。今后应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潜力、内部流程和外部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在新的评价体系中,逐渐提高智力投资、员工知识水平、科研设计水平、顾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指标比率。
参考文献:
1.张明贵,石立峰.美国服务贸易及其借鉴.国际经济合作,1998(12)
2.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李敏.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信息报,2007.6
4.肖志鹏.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吴士元.我国省级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3(10)
6.小文辑.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扫描.中国财经报,2007-6-19
7.任旺兵,刘中显.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思路.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关键词: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对策
一、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邯郸市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期间,邯郸市服务业单位数量不断增大,从业人员大幅增加,服务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从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来看,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增长速度快,但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2010年邯郸市服务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比2005年417亿增加了近一倍,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6.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从所占比重看,2006年—2010年,邯郸市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5.3%、34.4%、31.0%、33.9%、32.7%,不仅没有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
第二,产业贡献率不断提升,但内部结构有待优化。2010年服务业对邯郸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2%,成为推动邯郸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2010年交通运输、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69.85%,而信息咨询、金融、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30.15%。
第三,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2010年邯郸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4亿元,增长30.4%,增长速度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投资14.8个百分点。但从项目层次来看,仍以仓储、运输等低水平服务为主,占60%以上,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金融、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现代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少之又少。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政策引导不够,管理协调难度大
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涉及各种类型的企业,在行业管理上往往各自为政,在具体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行业中介组织还很不健全,有些行业协会还未完全脱离政府部门,不能在行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另外,目前邯郸市服务业的市场环境还有待改善,整个服务业的市场诚信体系尚不健全,对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良好的发展环境,势必推动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高效的政府服务、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平的市场准入、有效的支撑体系都是其快速发展的必需条件。国内外实践表明,信息、技术、投融资、交易等中介服务在降低企业成本、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尚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也不够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邯郸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高端专业人才匮乏
大多数现代服务业,如商务服务、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电脑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属于高端服务业,具有高智力密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需要配备高端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创新能力、自身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邯郸市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创新型、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供给不足。尽管政府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但相关从业人员的水平尚不能满足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相邻经济区域的经济覆盖影响,辐射力受到限制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面对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受到了相邻经济区域经济覆盖的影响,邯郸市的服务业半径及对周围城市的辐射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邯郸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既要面对周围较发达城市的竞争,也要面对京津唐等城市的竞争,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邯郸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快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保障民生繁荣,发展生活业
1.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
积极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等服务业。大力实施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体制创新,寻求科技在生活型服务领域的全面突破。摸索教育发展新途径,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教育实体机构,促进教育事业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建立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创办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鼓励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文化产业向市场化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城乡卫生一体化模式;加强医药市场管理,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优化提升商贸服务业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不断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调整本市商贸服务业结构,合理规划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主城区重点改造完善商业核心区,发展一批特色商业街。各县区打造若干区域商业中心,完善县域商品流通网络。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商贸集团入驻邯郸,同时推进本市重点商贸集团如美食林、阳光等进一步作大作强。优化提升邯郸城镇商贸流通业服务功能,扩大就业岗位,增强供给能力,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3.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契机,以居民住宅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宅消费合理增长。确保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可调控”。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透明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围绕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业
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整合现有相关资源,加强仓储配送、交通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现代物流项目,运用信息化、标准化提升邯郸物流业。立足邯郸市区位特色、产业特点,合理进行规划布局,建设一批面向区域企业需要,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园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快邯钢、新兴铸管等制造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2.积极拓展金融服务业
立足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强金融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引进域外机构,加快协调渤海银行、澳洲联邦银行等域外股份制银行入驻邯郸。加强各县区金融网点建设,鼓励股份制银行网点下设,推进邯郸银行实现本地区网点全覆盖。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推进小额贷款和村镇银行试点。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
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商务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商务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扶持专业过硬、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务服务机构。促进税务、会计、资产评估、技术交易、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努力满足商务服务业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提升商务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同时,积极发展邯郸会展业,高效利用已有会展资源,充分发挥会展的商务、信息交流、文化等功能,打造邯郸会展品牌。
4.不断提升科技信息服务业
营造环境,逐步建成完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和协作网络。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便于信息沟通。建设完善科技企业产业园区,引导科技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研创新与应用能力。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科技培训、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三)立足特色资源着力发展旅游业
1.着力打造旅游精品
围绕建设冀中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继续推进广府古城、赵文化景区、漳河度假区、武安七步沟、涉县板块、魏县梨乡、大名宋府名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结合传统景区特色,整合本地资源,打造赵文化、太极文化、红色旅游等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以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建设休闲度假新品,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专项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综合型发展,全面建设提升邯郸市旅游产业水平。
2.拓展旅游产业链
积极发展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相关服务,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鼓励景区中旅游饭店等中高档餐饮发展,重点培育低档消费的乡村菜馆,深度挖掘发扬地方特色餐饮,并以家庭式服务为特色。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家旅馆、青年旅馆、野营宿地等接待设施,形成消费结构合理、经营方式各有特色、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服务网络。加快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购物环境,在重要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重要的接待场所,建成反映各自特色并相互协调的旅游购物商店或街区。
(四)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1.完善现代服务业管理体制
要完善现代服务业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加强对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指导,制定和完善推进邯郸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构建行业协会管理机制,规范市场行为。统筹协调国土、建设、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间的工作,使各部门共同协作,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2.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加强引导,鼓励社会参与,重点建设一批推动邯郸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统一规划,依托邯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合现有资源条件,加大信息型、应用型、设计型、技术型等专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 确保其有效运行。
3.保障资金供给
开展多渠道融资,促进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供给的多元化。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争取更多国债资金对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等服务领域的支持,同时也要招商引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发展。
4.进行人才储备
营造良好环境,重点培养引进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实施“人才集聚”战略,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为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谭仲池.现代服务业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苑维松,张炜熙.现代服务业对城市承载力贡献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09(34).
4.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 2010(2).
[关键词] 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9.1 [文献标识码] B
河南除坚实稳定的农业发展,为国家提供大量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外,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培育和支持生产业,是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
目前,河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但生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截至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尚达不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同期河南省的这一比重仅为29.9%,比全国水平低10.3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河南省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徘徊不前,见表1所示。
在全国31个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名中,前六位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它们的服务业竞争力得分分别是:79.30、78.04、77.46、72.20、67.70、66.73;河南省服务业排名第17位,得分是41.97。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实现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众多充满活力的竞争性企业参与。2008年,河南省主要生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超过690万人,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吸纳就业610.56万人;其他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软件外包、金融证券等新兴生产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发展明显滞后,见表2所示。
(三)生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且缺乏专门人才
生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河南省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行业是专门人才稀缺。据河南省人才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及地质勘察业有三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见表3所示。
(四)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经营风险偏大
从总体上看,河南现代服务企业除了所有者权益报酬率6.47%,略高于全国0.37个百分点外,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44%和3.84%,比全国低0.68个和6.03个百分点。影响河南现代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低。河南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0.24%、0.86%和1.01%,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6%、13.4%和2.2%;河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1.54%、2.49%和4.41%,仅为全国水平的21.1%、20.6%和20.0%。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偏大。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9.97%,经营风险很高,比全国水平高4.49%。此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资产负债率55.11%比全国水平高2.83%,见表4所示。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规模小而影响效率,且存在资源浪费情况。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省政府部门的信息量有待充实。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
二、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适宜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生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楼宇,更要有好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从经济学上说,提高城市厂商控制力的关键在于这个城市有比较低的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和生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制的解除。目前生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管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邮政电信、银行利率等,都有明显的价格管制;二是审批资格管制,如文化、音像制品、电脑制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营业执照的管制等。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将经历从管制逐步向解除管制的转变。为此,要形成有利于生产业发展的体制性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河南要加强向中央政府的政策寻租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既有政策下寻求局部的创新与突破,这需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合力。
2.人才战略的实施。生产业所包含的多数行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如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研究与开发等。要利用高等学府的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也使得中外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涌入河南,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力资源的支持,要逐步形成人才集聚河南的“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为人才才智的发挥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3.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其他产业一样,优惠政策的支持对于降低中介机构市场进入门槛,推动生产企业的初期发展十分重要。支持政策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促进的体系,它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扶持、产业布局、产业技术等组成部分,涉及到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激励政策等诸多方面。
(二)确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生产业的行业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金融、保险、会计、管理咨询、科研、通讯、软件、物流等十多个门类,对于这些生产业需要根据河南的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区别对待,才能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对此,笔者建议,河南生产业要重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1.金融业。不断优化河南省的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河南。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2.商务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商务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应由行业总会履行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商务服务企业行为。四是联合重组,鼓励商务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支持服务企业同时取得多种资质,开展多项服务;鼓励对外对内开放,包括引进国外同类企业到我国设立代表处,支持国内企业联系国外业务。五是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现代物流业。河南物流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较落后。除在市场、设施装备、制度等方面受到约束外,物流业发展尚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路网、传统物流节点等开发和改造力度尚显不足,物流资源没能充分利用。目前我们要紧密依托新郑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物流设施,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融资结算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业,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物流园区,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确立郑州、洛阳在河南乃至覆盖豫西及周边省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地位。
4.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一是依托于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在改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发展增值业务,开发新兴业务,促进普遍服务。二是立足于电信业务结构调整,发展互联网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法律环境、信用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推广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四是推进电子政务。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发基础数据资源和办公资源,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依法开放政务信息,促进办事程序规范。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
5.旅游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将河南建设成为包括游客集散、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咨询在内的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旅游公司,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名胜古迹纪念品、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商品;提高商务酒店档次,完善旅游交通、导游、信息、安全、咨询、投诉服务系统,形成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6.文化、体育产业。此类行业虽然目前总量不大,但成长性强,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品位影响较大。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传统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区级文化馆、乡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河南省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三)高度重视宣传河南形象,加大招商引资
知名度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是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引子”。河南省以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河南省的快速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到河南投资,这既是河南省加大宣传力度的结果,同时他们本身和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也是河南形象的宣传员,对宣传河南形象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坚持“省外即外”,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河南建设,在为河南省建设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扩大河南的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决策体系,完善生产业统计调查和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协调领导和办事机构,理顺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
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对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完善行业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抽查方式和统计网络。确定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渠道,建立对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12个行业大类正常的抽样调查制度,按省、市两级总体分步实施。完善指标体系设置,弥补数据缺口。强化统计调查手段,摸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貌,搞准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数据,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正确决策提供及时服务。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服务业投资总额比重、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比重、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考核。
[参 考 文 献]
[1]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题研究报告之七.河南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河南统计网,2007-12
[2]河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中国统计网,2010-01
关键词: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
现代服务业以“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三大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城市消费。相比传统服务业来说,具有三大特征,即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我国现代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餐饮、商品零售、医疗保健、住宿旅游、文化娱乐、房地产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服务、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批发、金融、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结合江苏经济的实际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行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医疗和文体业,社会服务业。
一、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7年以后,江苏引入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调查显示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外资的利用比例比较小。依靠第二产业,来带动江苏经济发展。当下正逐渐形成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的新局面。
江苏服务业发展迅速。2000年至2013年,江苏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7%上升到37%,每年平均上升7.69%,年均增加就业43.78万人。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1.4%增长到42.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具有阶段性,2000年至2007年从3.3%上升到5.8%,2007年至2008年从5.8%下降到4.6%,2009年至2010年处于平稳期,保持在4.9%。2011年下降到4.6%。2012年至2013年均下降到4.0%。究其主要原因,2000年以后,江苏工业迅猛发展,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三产业;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江苏第二产业增长到峰值,后来缓慢下降,服务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表1是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重点描述第三产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居于前三位。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7131.45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26421.65亿元,江苏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江苏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身环境的约束
高技术劳动力供给不够,一是有些人才供大于求,二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从事会计、广告、国际贸易等高级专业人才很缺乏,究其主要原因是未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引进机制。
(二)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
部分行业形成历史性垄断,造成效率、服务水平、创新力不足。一些行业市场进入门槛高,例如电信、铁路、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行业。有些则形成长久以来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状态,注重其社会公益与单位福利的一面。
(三)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江苏省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低下,使得服务业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吸收外资,同时制造业加工贸易规模的增大,对服务业产生挤兑效应,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其开放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并没有实行高效率的开放。许多服务业领域外资严重不足,服务业中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传统工商服务业。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尤为严重,这就造成了服务业难以像制造业那样迅速发展。
(四)内部结构不合理
现代服务业偏少,传统服务业偏多,生产业分工不细,生活型服务业不健全,突出表现在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滞后,苏南服务业发展稍快,南北阶差逐渐增大,从南到北成阶梯型分布。地区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对江苏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现代服务业力度
优化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力度,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江苏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成为重中之重。江苏部分服务业财政投入不足,重复纳税。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进一步依法减轻服务业的税费负担,完善和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引导资金规模,重视薄弱环节,实行财税优惠,关注关键领域,建设服务业载体,促进新型业态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资金投放重点,督促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扩大资金规模。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化服务业领域,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金融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资金,降低门槛,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推进价格体制改革,解决服务业的水、电、气、土地等四个方面不合理价格问题。切实做好政策的衔接,纠正问题,督促检查,界定和落实,确保政策实行的连续性。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倾斜于国家鼓励类的生产业。强化政府的高效管理,建立信息系统,健全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诚信环境。着力解决高级人才紧缺的问题,推进江苏现代服务业向高层次发展。
(二)突出战略地位,增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生产业。首先,看清楚生产业高利润特点;其次,生产可以培养出好的服务体系。江苏在金融、教育等许多领域拥有资源禀赋,人才优势是生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江苏拥有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培育出大量人才。国家对生产业有明确的支持政策,而江苏的产业结构在不段升级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明显。江苏发展生产业重点措施:充分认识生产业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完善生产业的业态,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的生产业,最终面向长三角的制造业发展生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生产服务业示范项目。
(三)增强吸纳力,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现代服务业趋于国际、网络、一体化,江苏要抓住这一机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引进跨国服务机构,把握国际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向,做好项目储备,抢占先机,研究策略,应对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外资,拓展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发展空间,当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实现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其可持续发展。
(四)增强辐射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
按照“集中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加强集聚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树立服务业集聚区品牌特色,形成错位之趋势。完善服务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政府积极引导,运用财税政策杠杆,大力培育企业总部经济,把科学规划作为前提,打造企业总部基地,把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裴长洪.利用外贸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裴长洪.试论国际竞争力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04).
[4]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0(03).
【关键词】 生产业 新兴生产业 传统生产业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生产业的产值与就业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已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生产业内涵与外延
生产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1962年Machlup 率先较为明确地探讨了生产服务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服务业必须是产出知识的产业。H. Greenfield(1966)、Browning和Singelman(1975)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则提出了生产者服务的概念。这从服务对象的视角,表明生产是向生产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我国学者李江帆(2004)、朱胜勇(2009)、盛龙,陆根尧(2013)等人也认为生产业是为三次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而非用于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生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它能够促进经济交易,刺激商品生产,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在对生产业内涵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又对生产业外延和范围进行了界定。Bhagwati(1984)提出生产业具体包括产品研发、信息及财务咨询、法律和金融服务、产品销售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它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它公司提供的服务。我国学者万千欢等(2014)在进行广州市生产业影响因素研究时,则将生产业界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虽然国际上对服务的分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业是一种中间需求业,他们进入经济各个部门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过程,并且一般都具有相当的知识含量。据此,本文结合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研究京津沪生产业发展现状时,把生产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六个行业,以利于比较分析。
二、生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业增加值比较分析
从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京津沪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3.37%、21.6%和15.65%。其中,天津增速分别高于北京、上海8.23个百分点和5.95个百分点。这与天津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关。但从生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来看,2004年,北京生产业增加值为3097.1亿元,天津为993.44亿元,上海为3246.29亿元,天津分别低于北京、上海2103.66亿元和2252.85亿元。2012年,该差距扩大到6347.93亿元和5562.76亿元。数据显示,北京生产业增加值居三大直辖市之首,上海次之,天津明显落后于其它两大城市。尽管天津增速较快,但绝对值却与北京上海的差距拉大。
从生产业内部发展来看,2012年北京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新兴生产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海紧随其后。尤其在金融业领域,两大城市呈现并行发展态势,分别达到2536.9亿元和2450.36亿元,而天津仅为1001.59亿元,不到北京、上海的50%。在批发与零售业领域,上海的优势更加突出,上海为3291.93亿元,北京为2229.8亿元,天津为1680.33亿元。而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领域,三者相差不大,上海、北京、天津分别为895.31亿元、816.3亿元、683.56亿元。由以上分析可知,2012年在新兴生产业领域,北京优势明显,上海次之。在传统生产业领域,上海优势较为明显,北京次之。天津生产业发展无论在新兴还是传统领域,都明显低于北京、上海。
2、生产业就业比重比较分析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从分析结果来看,2004―2012年京津沪生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整体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北京比重为36.59%,天津为23.24%,上海为29.69%,北京分别比天津、上海高出13.35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在2007―2009年生产业从业员出现了急剧上升,幅度达到6.49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北京奥运会的需求引致有关。2012年北京比重上升为50.11%,天津为27.09%,上海为35.66%,相比2004年,三大城市生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3.52个百分点、3.85个百分点和5.99个百分点。无论从生产业就业比重还是上升幅度,北京最高,上海次之,天津最低。
从生产业从业人员内部构成来看(见图1),2012年北京较为均衡,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其中传统生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两者从业人员比重之和为40%,新兴生产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四大行业从业人员比重之和为60%。而天津和上海传统生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两者之和分别为67%和63%,新兴生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和仅为33%和37%,与北京生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重呈相反趋势。由于新兴生产业多数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说明北京在技术人才方面明显优于天津和上海。
3、生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分析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量之和。因此,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贡献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变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量增量/GDP增量)×100%
从生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趋势来看,2007年为一个拐点。2004―2007年,北京生产业贡献率较高,其次为上海,天津生产业贡献率最低。2007年,天津生产业贡献率达到53.76%,比2006年高出34.68个百分点,仅低于北京7.96个百分点,且高于上海7.46个百分点。这与2006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天津的城市定位,研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很大关系。2007年之后,北京、上海生产业贡献率呈现交叉发展趋势,2007―2012年平均为59.67%和64.01%,而天津一直徘徊在40%之下,明显低于北京和上海。
分行业来看(见图2),2012年三大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贡献率普遍低于5%,但金融业贡献率明显较高,其中北京为19.75%,天津为14.47%,上海为17.54%。在批发与零售业领域,天津和上海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北京,分别为12.78%和25.45%,北京仅为5.54%。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领域,北京和上海的贡献率均在5%以上,其中北京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海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贡献率均在10%以上。而天津在该领域的贡献率均低于5%。这说明天津新兴生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弱。
三、结论与启示
综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生产业增加值来看,上海在传统生产业领域如批发与零售业优势较为明显,北京次之。北京在新兴生产业领域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明显优势,上海紧随其后。天津无论在传统还是新兴领域,都明显落后于北京、上海。从生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来看,北京最高,上海次之,天津最低,其中北京研发人才和技术人才比重明显高于天津和上海。从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近年来北京、上海贡献率始终在60%左右,而天津一直徘徊在40%左右,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低于北京和上海,这与天津新兴生产业发展不足有关。
目前,生产业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优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充当了粘合剂。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生产业:一是加强政府推动。北京、天津生产业分别在2008年和2007年出现突发性进展,与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推动有直接关系。因此,应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和完善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为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大力发展新兴生产业。新兴生产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引领未来生产业乃至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应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三是重点提升传统生产业。在“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生产业如批发与零售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就业稳定作用,并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应将信息化嵌入到传统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江帆: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2] 吕政、刘勇: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3] 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城市 现代服务业 发展
一、京沪深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京沪深服务型经济结构基本确立
在京沪深三个城市中,北京服务业生产总值最高,深圳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2009年,北京服务业生产总值突破了9000亿元大关,达9004.5亿元,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75.8%。虽然深圳的服务业在三个城市中发展最快,但服务业总量与北京、上海有着明显的差距,深圳服务业总量仅相当于北京的48.5%、上海的49.3%。然而,近五年来提速较快,其增幅分别超过了北京和上海,达到了年均12.94%的增长速度。由此,京沪深三城市服务型经济结构基本确立,三个城市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从2005年67.7%、50.2%、47.4%上升为2009年的75.8%、59.4%和53.2%,服务经济在城市功能提升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
2、京沪深生产业在服务业中已占较大比重
从行业构成看,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是京沪深生产业的主体。北京的生产业行业构成已具有明显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特征,其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已步入发展成熟阶段。而上海、深圳两市的生产业发展仍然不足,上海生产业主要以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为主,深圳的生产业主要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二、京沪深服务业发展特点
1、北京服务业:致力于强化首都服务功能
北京的服务业发展始终围绕着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即服务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性质。具体表现为:一是北京已成为国内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北京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9年三次产业之比为1:23.2:75.8,服务业比重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二是服务业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全球五十大咨询公司已有35家进驻北京;世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已有6家进入北京;全国百强管理咨询公司中,北京有57家;北京拥有的知识产权机构约占全国的1/4,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28%,其中境外向我国申请的专利量占全国的71%。三是生产业主导的服务经济格局日益巩固。北京服务业中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等七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超过了5%,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行业。尤其是商务服务业近年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1.7%,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四是总部经济和集群发展优势凸显。北京总部云集,其数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北京的生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功能区,如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等。
2、上海服务业:围绕“两个中心”建设全面展开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为上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其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正逐步形成。具体表现为:一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突飞猛进。2009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其中,银行业132家,证券业93家,保险业307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0家。各类资本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涉及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以及钻石交易所等。二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到5.92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国际标准箱,仅次于新加坡,居世界第二位。机场全年起降航班47.7万架次,进出港旅客达到5699.96万人次。
3、深圳服务业:联手香港,物流领跑
香港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聚集地,服务业十分发达,其对深圳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深圳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随着《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深圳更拥有了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政策优势。目前,在深圳服务业中,物流业发展尤为迅猛,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文化之后的第四大支柱型产业。2009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9364.96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25.02万标箱。深圳港已连续七年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全市有港口泊位16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7个。
三、京沪深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向
1、北京服务业:加强全方位服务
北京承担着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今后北京服务业发展要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和服务领域合作深化,以及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为背景,全面实现服务于北京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北京未来服务业将沿着四个方向发展:一是提升总量。未来服务业年均增幅将保持在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就业比重达到70%。二是优化结构。积极发展知识含量高、关联带动强、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比重要达到15%左右,生产业在北京服务业中逐步占据主要位置。三是完善功能。增强全国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推进现代商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四是优化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三带”的空间布局轮廓,即首都核心服务区和科技商务拓展带、新城融合服务带、生态旅游休闲带。
2、上海服务业:做强金融与贸易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为:形成国际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主要集聚地,形成亚太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主要汇集地,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基地,建立全球重要资源和要素的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集聚地,促进服务外包的跨越式发展。
3、深圳服务业:深化深港合作
独特的地缘关系使深圳与香港有着天然联系,深港合作已渗透到商贸、科技、旅游、金融、物流、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并向全方位多层次纵深推进。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为深港合作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深圳要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经济中心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前海粤港合作平台,推进深圳与香港的紧密合作和融合发展,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以前海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经验。
四、启示
1、中国城市经济开始步入服务业引领发展的新时期
产业结构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将加速发展,逐渐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的比重有望提高到60%,这意味着今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将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国的城市始终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前列。从国内最为发达的城市看,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城市近年服务业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服务业领跑城市发展的势头。从城市化角度看,人口的聚集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有着内在逻辑关联。从世界范围内看,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提高。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成为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区域,城市消费群体急剧扩大,服务业需求上升,这将有效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
2、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服务业既要满足于生产,又要满足于消费。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业和消费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咨询等,又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如现代物流、航空运输等。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与此同时,服务全球化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全球化推动了服务业的全球化,也使得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以软件、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流程服务为主的服务外包构成了服务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较快,日益在提供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代表了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3、提升消费业质量是构建和谐城市的基本需要
为了认真贯彻省市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县经济协调发展,县政府决定,对全县服务业进行全面调研,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摸清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搜集筛选“十二五”服务业中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增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区域服务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二、调研重点
1、生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方面。
2、生活业:主要包括商贸服务业、文物旅游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体育业等方面。
三、调研方式
赴各镇、相关部门、重点企业,采取座谈会、看资料、听汇报,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
四、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从月1日开始,到月10日结束,共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调研方案,抽调培训工作人员。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阶段。调研组赴各镇、相关部门、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采取座谈分析、看资料、走访等方式进行,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报告起草审议阶段。各分组撰写调研报告。召开相关专家、镇、部门和重点企业座谈会,评审讨论调研报告。各调研组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后,将调研报告和征集到的“十二五”服务重点项目一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规划编制审议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收集到的调研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县“十二五”服务业规划,并提交县政府审议。
五、组织领导
成立县服务业发展调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调研的督促协调工作。高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同志兼任副主任)。
六、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调研要求,明确责任,落实人员,按时间节点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县级相关部门及相关调研对象要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提前做好资料、数据的收集、存在问题分析、落实措施等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各镇及参与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
关键词:服务业;江都市;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64-02
一、准确分析现状是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的前提
江都初步形成行业分类比较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新型业态不断升级的服务业发展体系。200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1.41亿元,比2006年净增74.5亿元,年均增长28.3%;服务业总量在苏中13个县(市)中位居第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比2006年净增24.12亿元,年均增长29.6%;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 315万美元,比2006年净增5 215万美元。
1.商贸业发展加快。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着力提升城市商圈集聚功能,东方广场、时代广场相继建成营业,与江都商城、世纪联华等重点企业呼应成市。繁荣道口经济,打造专业特色市场,苏中商贸城、阿波罗花木市场、保盛钢材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辐射范围扩大。开拓农村市场,“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多轨联动,惠农、便农力度空前。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7亿元,比2006年净增加50.5亿元,年均增长20.4%。
2.物流业优势叠加。根据江都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逐步建成沿江港口、砖桥道口两大物流区和火车站工业品、商贸城皮革、小纪农产品、阿波罗花木、城镇日用商品、苏中机场六大物流集散地建设。现有公运企业4 163户,水运企业16家,货运场站6个,物流服务向南通、泰州、高邮等市县延伸。沿江形成码头泊位7个,30万m2木材配送中心投入运营,海昌港务3个5万吨泊位、海螺水泥3个5万吨泊位、建茂物流三个项目有序推进。初步形成1个物流区(沿江港口物流园)、3个物流中心(城东、城南、城北货运站场),物流业年货运量近1 200万吨,年货物周转量约39.3亿万吨公里。2009年,实现物流增加值28.16亿元,比2006年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41.4%。
3.旅游业特色彰显。修编《江都市旅游发展2008―2020年总体规划》,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目前规划旅游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加快升级,渌洋湖生态度假村项目对游客开放,大桥皇庭江鲜美食一条街建成,水乡小纪项目、邵伯湖三线改造、丁伙远东生态园项目一期在建。新增乡村旅游一批招商项目,邵伯艾菱湖农家乐项目,丁沟镇休闲乡村游温泉项目,郭村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仙女镇现代花木产业园生态餐饮项目。
4.新行业态势良好。全市存贷规模强劲增长,贷款增量是周边三县市的总和,存款增量是三县市的73%,余额存贷比47%,新增存贷比54%,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相继落户,担保、典当等老行业焕发青春,金融业能力增强为企业发展助力。工业科技、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交流等三大服务平台为经济发展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支撑载体,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中心、1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科技业效能名列扬州各县(市)之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信息化对工业经济总量贡献份额逐年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宽带用户、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发展显著。
江都市服务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现代服务业的占比还较低;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比,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不快;与“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相比,传统商贸业和大市场建设的增量还较小;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新兴服务业发展还较慢;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创新步伐较迟缓。
二、尽快厘清思路是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的关键
拓展江都服务业发展空间,应该适应服务业国际转移、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构建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发展格局。
1.以品牌建设增强商贸发展活力。首先,要推动商贸业的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城市主商圈,联动发展北城区商圈、南新区商圈。城市主商圈以江都商城、皇剑购物为中心,强化核心商业区的领导地位。北城区商圈注重“高、精、专”,高标准建设五星级大酒店,努力打造“高品质商业、高品位商务”的商务区。南新区商圈着力发展专业市场,重点培育皮革城、花木城、钢材城、五金城、农贸城。其次,要提升商贸业的经营业态。调整规模小、档次低、管理差的经营主体,推动建设专卖店、大型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高端经营形态,提高商品品质。对现有农贸市场有步骤地进行改造提升,引导发展连锁、、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等新的经营方式。最后,要改进商贸业的交易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商贸业网上交易的比重,鼓励企业建设网站,发展安全支付的模式,扩大商业交易空间。
2.以惠民工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第一,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力争建成“农民放心店”400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市各村。第二,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充分利用宣传载体,把家电下乡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村千家万户。加强销售网点监管,简化家电下乡补贴程序,全面实施“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的办法。第三,继续推进“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帮助农民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建设从农产品产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快速检测系统,让更多的农产品进城市、进超市。
3.以产业联动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坚持以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为方向,营造有利物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沿江港口物流区依托港口资源、安大公路、苏中江都机场,以木材、钢材、煤炭等大宗散货、件杂货的装卸、运输、仓储为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做强中远、海昌等大型物流企业。砖桥商贸物流区构建“一轴、两翼、五大中心”的空间发展形态。其中,“一轴”为328国道,“两翼”分别为京沪高速两侧区域,西侧为商贸市场中心区和储运中心,东侧为综合管理服务、物流信息集散、城市城际加工配送三大中心。规划启动苏中江都机场物流集散地,鼓励相关物流企业与航空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苏中江都机场物流中心,为本市及扬泰企业提供空运服务。引导全市重点工商业企业,将仓储、运输、简单加工等物流项目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法人企业,推进第三方物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和模式,促进本土物流企业与先进物流企业合作和重组,择机成立物流协会。
4.以项目推进夯实旅游基础建设。围绕长江风光,以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为主题,建设滨江森林公园、大桥古街、开元寺、仙女庙等重点项目;围绕运河风情,以水利枢纽为核心,建设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风景区、渌洋湖生态度假村、艾菱湖农家乐等重点项目;围绕水乡风情,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现代花木产业园、小纪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丁伙花镇、丁沟温泉、郭村红色旅游等重点项目,落实责任主体,制订行动计划,明确序时进度。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三家二星级旅游饭店力争进入三星级。丰富旅游产品层次,不断增加观光旅游中的体验性、参与性,适应不同年龄段游客需要。
5.以新兴产业推动行业结构优化。(1)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推进金融电子网络建设,降低电子支付成本,不断完善信用卡、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金融服务的消费环境。不断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合作方式,扩大合作效果,做好项目推介工作,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证券业,抓好企业股份制改造,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努力打造现代融资平台。(2)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发挥税收、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快推动商务企业的聚集,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企业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推动各类商务企业合作,形成门类齐全、交易活跃、服务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3)发展中介服务业。发展会计服务、市场调查、法律咨询等新型中介服务,为地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化的国内外市场信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注重发展知识产权咨询业,对专利、商标、版权的转让和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无形资产的保护和流转。
三、发挥政府职能是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的保障
政府在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江都要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发挥其积极作用。
1.强化组织协调。建立服务业发展协调联席会制度,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制度,把发展服务业的目标和任务列入当年各镇、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服务业研究工作,深化对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强和改进服务业统计调查和核算工作,建立服务业预测、预警和信息制度,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
2.推进机制创新。实施项目带动机制,建立服务业发展项目库,做好服务业项目的策划、论证、筛选、储备,加强对服务业项目建设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创新项目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管理的项目运行模式。建立重大项目咨询评估制度、专家评议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制度、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和后评制度,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