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虫害发生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虫害发生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31

引言

林业是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培育和保护森林,并利用其本身优势起到林木保护作用的部门。目前随着林业面积的不断扩张,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和原因探究也是林业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林业病虫害情况的简述,追寻其发生原因,进而找到好的可以防治病虫害的办法。

1 林业病虫害情况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绿化的要求,城市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加之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国家林木面积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林业在火灾、水灾、病虫害等方面的防范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防范。

近几年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人工造林的特点是树木间密度适宜、树木种类比较单一、林木结构简单等;而这些特点也造成林业维护人员消耗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面积逐年递增,也是病虫害工作难以开展的原由之一。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增加,休息时间开始走出家门进行野餐或者聚会,这些人为社交活动的增加,也会带来病虫害。就像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美国的亚洲鲤鱼一样,这在美国无异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病虫害”。[1]

打农药是现代农业、林业常用的防治手段,但这种方法在杀死一部分病虫害的同时,也为病虫害增加了抗药性,防治工作的难度也会加大。

所以林业病虫害的防范不能单纯的依靠化学方法,应依据科学的管理方式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伤害。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林木类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单一医治可能导致其他病虫害的爆发,故无法针对单一虫害进行医治。其次是其生存环境复杂,制止病虫害的发生也不能破坏原有的林木生存环境,故只能从其的发生原因入手。而病虫害难以根治及其产生原因在以下几点:

林业的病害多为有害菌类,虫害多为昆虫,而菌类和昆虫的繁殖速度快,也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进化,难以对其进行根治。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达80余种,其中包括美国白蛾、蝗虫、螨类、蛾蝶类幼虫、松毛虫等,都是对林业有着巨大破坏力的病虫害,而且这些病虫害绝大部分是凭借着大自然在进行传播,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人工植树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单一林木面积的增加,所引起的林木品种结构简单,防护系统较低,容易造成病虫害范围的增加,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收效甚微。尤其是现在全球气温回暖,冬季气温普遍回升,昆虫虫卵的越冬存活率越来越高,春季的突发性虫害面积也会扩大。[2]

林木人工种植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林木的管理活动也要增加。但目前我国缺乏对人工种植林木的科学管理,也缺少管理林木的人才。因而导致林木生存环境恶化,卫生情况堪忧以及病虫害的大量滋生。

由于病虫害繁殖速度快、涉及面积广,难以经过一次或少数几次的治理有效根治;而且会有不定期的爆发风险,此种爆发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支持下难以预测。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的细究,l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范工作:

林业部门需要在先进设备的支撑下,对所检测地林木的生长环境、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利用科学的方式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推测,提前做好病虫害发生后的防范措施;还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提前做好预防,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数量。

人工造林前,提前根据当地环境对林木种苗进行多品种选取,种植过程中选择多品种林木种植,维护林木的生物平衡,增加林木结构本身的制约性、复杂性和防护性。

昆虫中有害虫也有益虫,要对对林木有益的昆虫进行保护;并增加病虫害天敌的培育和保护,可以从生物品种方向上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抑制。

增加育苗的防虫处理,以及林木的检测工作,引进先进设施和科学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加强人工种植林木的管理和检疫,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利用新进技术和工作模式对病虫害防治展开工作。但同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病虫害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研究,了解其习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

4 结语

退耕还林已经是国家保护林木资源的主基调,所以在做好火灾、水灾防范的同时,林木病虫害的防范也要积极展开。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不同林木的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在治理病虫害的同时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利用科学方法、先进设备提前检测,以混交林为主的生态防范,辅以病虫害天敌和药物等防治方式。唯有如此才可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最有效的治理,也能维护好国家的林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结构,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监测;控制;措施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一、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1、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约13370万hm2,其中天然林约8725万hm2,占65%,人工林约4645万hm2,占35%。

近几十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自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增加近50%。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将近40%,两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人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3、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杂草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

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橙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进口而传人的。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

4、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5、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

我国几十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病虫害一旦发生。“人往灾区跑,钱往灾区投”。只在救灾上重视,没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第3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林木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06-01

近几年,兰考县林木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从全县发生趋势上看,已严重威胁到我县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因此我县防控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

一、造成我县林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纯林面积大、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造林面积迅猛增加。由于杨树生长速度比泡桐快,造林树种多以杨树为主,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条件,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现象。

2.苗木质量不高。由于工程造林苗木需求量大,对苗木质量把关不严,使一些本身就携带有病菌、易感病苗木大量用在工程造林上,这些苗木抵御灾害能力较差,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和严重危害。

3.森防技术人员少、变动频繁。由于测报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愿意从事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很少,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监测多停留在地面人工调查阶段,费时费力,局部存在监测遗漏现象,导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不能及时的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4.防治基础薄弱、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近几年农产品价格高,木材价格不理想,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对林木病虫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林农自觉防治和依法防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舍得投入防治资金。“等、靠、要”思想严重,组织开展防治工作有一定困难。

5.森防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省、县财政都在逐年增加防治资金,但对于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而言,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乡镇财政紧张,投入防治资金微乎甚微。林农又不积极主动,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导致了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

6.林用防治器械短缺。目前全县仅林业局的防治器械远远不能满足防控工作需求,由于树木高大,一般的农用器械防效不理想,各乡镇一旦发生病虫害不能有效及时的展开防治。

7.检疫执法难度较大。我县交通发达,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来往货物运输频繁,货物流量大,外来林木病虫害随时有传入我县的可能,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先进的仪器设备,检疫和除害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复检工作又很难跟上发展的需要,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封锁和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二、针对我县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原因,需采取以下对策,方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1.工程造林时,要大力营造混交林。在坚持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上引进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外地良种,不断丰富造林树种。在树种搭配上,要尽量作到针阔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原则。

2.严把质量关,提高苗木质量。广泛宣传加强苗木质量监管的重要性,提高造林施工部门的认识。检疫员与兼职检疫员要密切配合,高度重视苗木质量检查、检疫工作。加强栽植前和栽植后苗木质量和有害生物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使用不合格苗木,防止有害生物扩散。

3.增加测报经费、固定测报人员。要努力改善测报人员待遇,吸收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测报队伍中来。解决村级森防员和兼职测报员的管理经费和报酬,发挥其基层监测作用。这样才能坚持和严格监测预报的各项报告制度,才能完善林木病虫害调查制度,强化监测数据的质量,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4.加强森防技术宣传培训。在全县辖区内广泛宣传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使广大干群了解林木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发生危害规律、预防和除治措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林木病虫害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社会关注程度;明确森林经营者为投资主体和防治主体,切实实现“谁的树,谁防治,谁受益,谁投资”防治方针,逐步走向“要我防”变成“我要防”。

5.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开展社会化防治工作。森防部门是防治林木病虫害的“主导力量”,要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森林医院、防治公司,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组建人员稳定、专业素质高、防治设备先进、应急反应快、执行力强的防治专业队,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林木病虫害防治组织建设中来,鼓励林场、林业企业、林业大户等建立自已的防治专业队,林业主管部门加大技术培训、设备扶持,使之不断发展壮大,促其形成规模、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形成龙头,在完成本村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承担起周边村庄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使我县的防治工作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逐步形成社会化防治新格局。

6.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加强物资储备建设。林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把林业病虫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要有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防治设备的更新换代;努力建成县级药剂药械储备库,使药剂药械储备能力满足本县防治工作需求;同时还要大力扶持防治公司、防治专业队等社会化防治组织。

7.强化检疫监管。首先明确产地检疫范围、做好被检单位和个人的登记、规范产地检疫程序、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落实产地检疫制度,从源头消除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隐患;其次要严格调运检疫程序,规范《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加强现场检疫检验,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的现象发生;强化调入苗木的复检力度,对我县用于造林工程的苗木一律进行复检,排除隐患,严防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

参考文献

[1]郑海霞. 兰考县近几年来林木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J]. 现代园艺,2013,20:93.

第4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资源;病虫害;原因;措施

由于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某些部门与人员不重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导致林业病虫害问题愈发严重。所以,如何及时找出我国林业资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不合理的人工造林

大规模林业病虫害的爆发就预示着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的现象,这与林区中栽培种植的林木品种单一、物种多样性简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大的,人工造林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但是,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呈同步增长的趋势。人工造林的林木品种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破坏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致使生态系统脆弱,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依靠树木自身是很难抵抗的。因此,在进行人工造林时,一定要根据造林区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林木种类。

1.2防治措施不合理

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和农药来完成的,化学防治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学药品在大量杀伤害虫的同时也将消灭大量对林木有益的生物,化学药品的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长此以往,会使林木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降低林木的自愈能力,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还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此外,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根本不能满足我国林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林业病虫害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还有待提高。

1.3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林区中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大约有8000多种,比较常见有200种,每年都会爆发由3~5种害虫组成的大规模病虫害灾难,大规模病虫害灾难爆发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所致。

1.4林业病虫害监测工作薄弱

由于我国不重视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关注,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相对较少,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检测工作十分薄弱,部分地区根本不能及时发现并预报当地林业中发生的病虫害灾难。只有在病虫害灾难大规模爆发时才会察觉出来。

1.5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林业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需要拥有充足的防治经验,能够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规模,结合林木爆发病虫害区域的生态条件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但现阶段,我国专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1.6防治手段单一

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国的投入力度不够,欠缺对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力度,很多地方的防治手段落后单一,面对曾出不穷的林业病虫害的威胁,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且我国各林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脱节严重,在造林、育苗等林业工作方面缺乏统一的安排和协调,在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部分地区有关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机制存在极大的缺陷。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工作

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知是保护林木资源的重要措施。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危险性病虫害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如美国白蛾、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灾难都是通过从国外进口林产品带入的。所以,必须提高植物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从国外进口的种子、林木等执行严格的检疫措施,减少病虫害从国外引入的概率。同时,林业监管部门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监测工作。综合考察当地林木覆盖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监察工作,及时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做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林木保护措施,降低和减少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

2.2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和技术水平

面对日益严峻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形式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在防治过程中要逐渐禁止使用氧化乐果和甲胺磷等毒素含量较高的农药化学产品,提高对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及仿生农药和植物性农药的使用力度。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实施。例如,我国部门地区采用周氏齿小蜂来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赤眼蜂来防治松毛虫等病害,这些生物防治措施拥有十分辽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积极推广使用飞机、喷烟机等林业病虫害防治机械来综合治理病虫害;利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美国白蛾、松毛虫等害虫的监测。总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防治作用。

2.3因地制宜

地使用防治措施对林业病虫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首先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树立健康森林的防治理念,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始终贯穿在林业生产和发展的每个角落,降低或减少对化学药品的使用,积极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多重防治措施来综合治理林业病虫害,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应对林区内的温度、通风情况、生物种类及分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发挥林区内有益生物对病虫害的预防作用,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人类活动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和影响,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的研究来积极营造多树种直接和谐共存的混交林,不断优化林木种类的配置,丰富并提高当地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高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或者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

3结语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林业建设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林荣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69.

第5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茄子种植;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5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蔬菜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增加农业蔬菜的年产量和质量是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之一。每年由于病虫灾害使种植的蔬菜减产,而长年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导致农残超标,是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切实提高和改进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笔者以通道县双江镇竹塘村、南地村长紫茄的种植技术为例,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1 茄子病虫害常见类型

为了提高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充分了解茄子的致病原因。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分析该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等。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茄子褐斑病发病初期,先在植物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该种病菌主要通过菌丝和分生孢子器随着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在茄子枝叶的表皮薄弱处最容易发生感染,潜伏期较长,随着茄子的不断生长,可以对茄子嫩叶进行多次感染。

茄子绵疫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或黄褐色圆形斑点,稍凹陷,扩展后,果皮、果肉变成褐色迅速腐烂。该种病菌主要由卵孢子通过土壤、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对茄子正常生长危害极大,在茄子的枝叶、根茎处均可以发生感染,并且该类病菌能够形成孢子游动体,往往会造成大面积茄子的感染。

茄子黄萎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随后使得整个叶片逐渐发黄、萎缩。该种病菌主要通过孢子对茄子枝叶的表皮破损处的感染进行传播,并且该种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很长时间,对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盐碱度均有很强适应性,不宜进行根除防治工作。

2 茄子虫害

棉铃虫的幼虫以茄子的花、果实为寄生载体,依靠茄子中的营养物质存活,同时严重危害茄子的嫩茎、叶和芽的正常发育。大量幼虫的寄生会导致茄子果实腐烂、落果等现象。棉铃虫的幼虫繁殖速度很快,从虫卵到孵化只需几天时间,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茄子发生落果和腐烂的严重后果;地老虎的幼虫为害为主,夜间出来咬断茄子的根茎部分,造成整株死亡,对苗期为害极大。

3 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充分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对繁殖和孵化的环境需求特性,以及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等生理特征对症下药,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主要有在夜间使用灯光吸引害虫,集中捕杀,以及通过对田间土壤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等方式,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破坏害虫本身的成长发育环境,使害虫失去危害茄子幼苗的可能。

3.2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法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具有低成本、效果好、打药方法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但也会带来化学农药残留的不利影响。所以,无公害化学防治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化学农药的配置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基本标准,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化学农药的安全性后,才可以对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使用该种农药。这是为了避免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就违反了无公害防治的初衷。

3.3 生物防治

该种防治方法是在受病虫害的茄子田中投放该种害虫的天敌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但是利用生物防治法的前提是投放的另一种生物不会对农田原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要遵循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原有规则,所以,生物防治法同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

4 结束语

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薄弱环节,笔者以湖南通道县长紫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验为例,根据茄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如何提高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值得我国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林,徐作E.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00-205.

第6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林业发展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以森林为主的林业产业承担着全球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效果显著,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增加,并且森林保护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面积的大幅提高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北方林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林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伴随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1.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北方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绝大多数害虫都具有很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自然动力彼此之间进行传播,林业病虫害本身还有抗药性强,种类繁多,数量增加迅速等特点。综上所述,只有切断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才能彻底解决林业病虫害。

第二天然林的数量所占比例偏低。在我国北方存在存在着大量的人工造林,而天然林分布范围比较少,而大量的人工造林也会是导致病虫害的产生。在人工造林中,由于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少,就会助长产生林业病虫害,还会造成病虫害大规模的传播。

第三,害虫大多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使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也可以很快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变化的环境会增强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害虫早就对我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灭虫化学药剂产生了抗性,灭虫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们只有根据害虫的特点,研究新型灭虫药。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虫害。

1.2林业病虫害产生的特点

林业部门研究表明,每年我国北方森林遭遇病虫害的面积不断增加,严重降低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大、易发生、易扩散、范围广、难治理等特点,对我国林木危害性极大。病虫害不仅破坏林业生态系统,而且对社会效益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及意义

2.1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2.1.1利用微生物防治林I病虫害

微生物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对细菌的使用主要包括有球杆菌、芽孢杆菌等。在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真菌防治方法是最广泛的,通常可以使用的真菌包括白僵菌及红座霉等,对病毒的使用则是能够实现对虫害造成破坏的效果。

2.1.2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病虫害

林业管理人员可以将病虫害的天敌放生于森林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捕获害虫。同时林业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的选择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天地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天敌昆虫时,要注意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做到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不然会导致天敌昆虫的产生数量出现失衡的现象。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十分环保的防治措施。

2.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意义

北方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相关林业管理的工作者需要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充分地对病虫害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病虫害所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一步改善现代林业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总结

总之病虫害要以“防治结合”为原则进行安全、环保的治理工作,并通过完善病虫害测报网、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及合理的封山育林等措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森林的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 能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娟.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J]. 种子科技, 2017, 35(1):77-78.

第7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天然林 病虫害 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P11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85-01

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种类很多,而且顽固难治,经常出现集中爆发的情况,因此我国的天然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改进天然林病虫害防治手段,结合先进的防治技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提高天然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一、目前天然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我国的天然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病虫害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损失,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天然林发生病虫害的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而增加了预防的难度。另外,人工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在造林的过程中,因为受某一树种的影响,病虫害十分严重,进而影响了天然林,除此之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北方冬季呈现出逐年变暖的趋势,这非常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因为很多种类的害虫在冬季并没有死亡,等到春夏季会集中出现,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其次,病虫害种类逐渐的增多,其灾害程度进一步加大,有些害虫刚刚传入我国,因此并没有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有些天然林甚至出现了年年防治,年年发生大面积病虫害的现象,这对天然林业资源的保护非常不利,其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更大;最后,顽固难治,集中爆发的情况比较常见,虽然天然林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对要成熟一些,但是害虫也在逐年的发生变异,所以出现年年防治,年年爆发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前期检测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早预防所造成的结果。

二、天然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人工林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系统安全,国家加大了植树造林的投资力度。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数量、面积也在逐渐增加,对天然林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为人工林在某一区域所造的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人工构造的林木本身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只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失去生态平衡。人工林病虫害控制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天然林的成长和发展。

2、社会活动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大量原始园林被开采利用,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又由于国内、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物资流通等,将危险性病虫害传出传入,这些人为的活动,加剧了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例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青杨脊虎天牛、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的传播大多是因为人为活动造成的后果。另外过去天然林大量砍伐遗留下来的后果,严重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系统。

三、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为了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林业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消除一切所有可能产生病虫害的因素,其主要的防治策略如下:

1、遵循天然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天然林多样性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谓天然林多样性就是形成一个含有动物、微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尤其是那些并病虫害的天敌,天然林生态系统食物链越复杂,整个系统就会越稳定,对潜在病虫害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彼此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进而对有害生物的生长以及扩张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2、做好检疫以及检测工作

主要是针对天然林系统中的植物做好检疫工作,以此来防范病虫害,因为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单纯的由天然林引起,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些其他种类的植物引发,最终传到天然林中,因为对天然林中的各类植物都要做好检疫以及检测工作,尽可能的消除病虫害隐患。如果天然林中局部发生病虫害,即刻将其划分为疫区进行紧急措施,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行重点的检疫与检测,种籽、苗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管理,以此来保证病虫害面积不会扩大。在检疫与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以及趋势,以此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转变被动预防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机,彻底控制住天然林病虫害的问题。

3、做好封山育林工作

我国天然林面积逐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病虫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为了提高天然林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封山育林是比较好的措施。在封山育林期间,应该做好选育方案,选择合适的选育地区,挑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必须要注意的是进行混种,这既能够保证天然林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天然林整体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因为单一的树种,病虫害马上会产生抵抗力,当病虫害发生变异时,将会大大降低树种的抗病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适当的增加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利用天然食物链来消费病虫害,以此来实现预防病虫害的目标。在封山育林期间坚决不允许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就要采取重罚措施,以此保证封山育林的效果。

4、保护病虫害天敌

要时常对天然林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在病虫害即将大面积生长之前,进行消毒处理效果比较好,在此基础上,保护天然林中病虫害的天敌,比如主要以病虫害为食的昆虫、鸟类等。当地天然林保护部门应该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以防附近居民捕捉鸟类等。

5、使用先进防治手段

天然林的防治工作需要先进的技术,如果一直严重传统防治技术,无法应对病虫害的变异,因此只有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适应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现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天然林。目前防治手段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应该适时的加以改进,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 因为有些农药虽然能抑制病虫害的生长,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天然林木的生长,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环境,对水源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探讨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天然林资源未来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不仅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社会的建设发展。因此国家各个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都应该十分重视天然林防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德安,曹强,刘长礼. 小议桦南林业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营林工作[J]. 林业勘查设计. 1999(02)

第8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且要考虑到生态平衡,防治工作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可行性等。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程。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人类社会活动由于人类社会活动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单方面的开发利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失调。而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为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研究已经表明人类的不正常活动与病虫害传播有着直接联系。(2)人工园林人工园林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而建设的,人工林没有完善的生态系统,导致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大,造成的损失要大于自然环境中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从而对自然林造成了一定威胁。并且人工林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脆弱。(3)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体现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规划不到位。人工园林种植后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从而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基础。管理部门工作的重心在事后救援,而非事前预防。在防治工作中大量使用化学类药物,对森林自身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种类多面积大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并且受影响面积大。尤其是对于人工林而言,病虫害的面积与人工林面积几乎是成正比。加之气候方面因素影响,如干旱,冬季偏暖等都会为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提供条件。(2)防治较为困难某些病虫害在防治后就不会再发生,但对于部分病虫害而言,无法一次性有效治理,病虫害会反复出现,从而为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比如某些病虫害在某些区域会年年爆发。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于病虫害的监测也是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监测技术及设备落后都会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最佳时期是灾害发生初期,如果此时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对整体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三、治理的原则

工作首先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理方法。其次是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到化学药物,对环境生产生一定影响,在使用时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是经济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防治工作开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病虫害的数量,森林受影响的程度等,以便选择合理的方法,将成本降到最低,而效果达到最佳。

四、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保护与增强林业生物多样性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够为其它物种提供生存的有利条件,反过来又增强了森林自身的多样性,其中就包括病虫害天敌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整体的生态系统就会更加的稳固,病虫害的传播及流行速度就会受到一定限制,病虫害发展受到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又对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2)防治技术的更新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离不开科学技术,林业管理工作者在处理病虫害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化学药物使用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对于高残留,剧毒药物要禁止使用。同时要大力利用生物农药,仿生农药,植物性农药等,在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要对现有的治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以满足林业工作发展的需要。(3)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就是灾害的萌芽时期,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科学的监测标准,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与准确性。林业病虫害治理工作重点在于防而非治,但是现实情况却正好相反,管理部门通常是在灾害发生后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于灾害的预防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林业部门还要做好物种检疫工作,随着国内、国际交流日益增加,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也在增多,尤其是涉及到外来物种,往往会对传入地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相关部门要注重检疫工作,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及能力,防止一些危险性的病、虫源传入。

林业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们的认识,及社会发展方式,林业资源面临着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所有因素当中影响最大的又是病虫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采用相应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红 张梅 单位:齐河县刘桥镇人民政府林业站

参考文献

[1]阿吉古丽•吐合塔洪.浅议林业病虫害的各项防控及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11).

第9篇: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多样化种植;抑制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林业病虫害

森林病虫害使森林资源大幅度消减,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恶化。应该将重点放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上,自然条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对病虫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进行探索,有利于找出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1森林病虫害的特点

1.1森林病虫害的突发性

森林病虫害出现没有规律可循,且每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肯定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提前进行林业病虫害的针对性预防,林业病虫害发生也就不可避免,并且会形成林业病虫害灾难,影响林业工程的建设。

1.2森林病虫害的传播性

林业工程具有树木种植比较集中的特点,发生病虫害时,一般规模较大,如果林区中恰巧种植的又是单一树种,病虫传播会更加迅速,后果将不堪设想。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冬季病虫的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不利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1.3森林病虫害的进化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制出一系列的杀虫剂,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病虫的抵抗力也随之提高,就需要更强的杀虫剂出现,因而形成恶性循环。

2森林病虫害成灾的基本原因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正常下林业病虫害会在林区生态系统中得到抑制,只有林业病虫害出现过度、暴发的情况下,林业资源受到大面积、毁灭性打击,林业部门才认定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工作应该从科学、全面认知林业病虫害发生和扩大的基本原因分析入手。

2.1林区树种过于单一

传统林业工程中由于过度划分林业工程属性,使得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偏向于单一树种占比过大,这会形成林业工程单一性和脆弱性,一旦受到外来病害和特殊气候的影响,脆弱的生态系统就会被严重破坏,林业病虫害就会随之发生,给林区带来巨大损失。

2.2林业资源增长速度过快

传统林业工程建设中对资源增长和树木增殖有着不科学的苛求,认为只要林业资源速度高速增长,林业就能实现高速发展,环境也就能够确保有效恢复。这样的认识会带来林业病虫害暴发的风险,由于林业资源增殖速度过快,相生林分和物种难于得到发展,导致资源单一、生态系统脆弱,极容易引发大面积林业工程的病虫害问题。

2.3滥用农药制剂

为了达到快速杀虫的目的,人们滥用一些药物制剂,不仅会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还会杀死一些有益生物,破坏食物链,导致生态环境失衡。森林就是一个大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抵御能力,不要人为地破坏其生态结构,一旦失衡,后果无法想象。

3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要点

3.1运用多样化种植技术

种植物种多样化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特性达到抑制与预防林业病虫害的目标,因此在林区工程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植物种群关系,以水土和气候条件作为前提,充分利用环境中防治病虫害的有利因子,形成相互扶持、共同稳定的树种体系和生态系统,使有益细菌微生物、病虫害天敌得以繁衍和扩大,在抑制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同时,深层次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细节与技术措施。

3.2合理应用抑制技术

抑制技术的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手段抑制和限定林木过快的生长,避免因林木增殖过快而引发的生态危机和平衡,使相生物种和资源得到充分的发展机遇,共同构成具有修复能力和防治功能的生态链条。应用抑制技术应该以具体的树种和目标林业病虫害为切入点,以抑制技术的应用控制森林过快、过大的增长与增加,要通过合理林业生态和结构的建设,预防林业病虫害。

3.3全面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一般都有天敌,科学地引入林业病虫害天敌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核心。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该合理而全面地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针对性的个体,利用天敌无污染、无消耗、高效率的特点,有效预防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例如:针对松毛虫的暴发,可以在林区投放规定密度的赤眼蜂进行防治;对于天牛的防治可以采用施放管氏肿腿蜂加以抑制;对于常见蚜虫和腻虫可以采用瓢虫与瓢虫幼虫投放的方式进行防治;当前林区使用的苏云金杆菌是常见的广谱杀虫剂,对于很多林业病虫害具有抑制的作用,同时对人体、环境没有危害和污染,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杀虫剂。

3.4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虽然在效率上和成本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残留和广谱的特点,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上应该慎重选用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运用化学方法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使用的时期,要在关键的时间迅速应用化学药剂,避免出现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过度影响。在化学防治方法应用中还应该注意药剂使用的轮换化要点,避免长期喷施一种化学药剂,预防林业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在化学防治林业病虫害技术中要把握时机,喷施的时间要避免与阴雨天交叉,在喷施的过程中要与林业病虫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相结合。

4结语

病虫害的科学预防和全面控制是林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林区管理与技术工作的基础环节,新时期的林业病虫害出现了发生规律、发展趋势上的新特点,林业病虫害预防工作必须加以转变。要认识到林业病虫害的危害性,从技术运用的技巧和经验入手,探寻林业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新模式。要看到林业病虫害防治人才的重要价值,加大防治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给予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者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使其主动、全面、积极地展开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创新工作,催生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新体系、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晓巍.小议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要点[J].科技视界,2014(1):403

[2]玉贵媛.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办法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