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庖丁解牛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庖丁解牛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庖丁解牛教学

第1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一、庖丁之第一境界:眼中只有牛

梁惠王问庖丁解牛技术高明的原因。庖丁回答:“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学习解牛的前三年,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把牛当成唯一的研究对象。

备课之第一境界:整体入手。把握根本。

当前新课程形势下,许多语文老师经常容易陷入盲目和混乱,课堂教学热闹庞杂,为人诟病。因此,在备课伊始,我们不妨学学庖丁,单刀直人研读课标,把握重点,抓住根本。紧扣本学段语文的教学根本,这样才不至于偏离方向,闹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

二、庖丁之第二境界:未尝见全牛

此境界是庖丁进入研究佳境。他没有像别的庖厨一样停留于工作的表面。而是去探索牛体本身的机理,用庖丁的话说叫“未尝见全牛”。庖丁正是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发现了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从而超越了众庖,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备课之第二境界:找准要害,深入浅出。

教师备课应该抓住哪些要点。又如何突破,且让我们向庖丁借借经验:我要害,使巧劲。我们不妨如此人手:

1.大刀阔斧抓重点。

教材处理抓“目标”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

(1)取舍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点突出。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课文,在备课时突出知识与听、说、读、写训练的某一侧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就是要倡行“一课一得”的教法,做到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

(2)开发利用教材。注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科教学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备课中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

2.深入浅出巧用方法。

(1)学法指导抓“方法”与“规律”的切入点。

学法指导是送给学生一根拐棍,让他们自我历练,迁移知识,领悟规律,“跳一跳摘果子”。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给孩子可感知、可使用的方法。如此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就如同庖丁找到了下刀的角度和方向。

(2)活动设计抓“氛围”与“思考”的激活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就提出了语文活动的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可见,活动设计还要抓“语文”这个根。一个好的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无疑是把写作、口语整合于活动之中。这样,即使活动规模小。却也一样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3)情境创设抓“文本”与“情感”的融合点。

创设情境的目的虽是多角度、多侧面的。但借境会意、因境悟文,都与文本紧密相连。备课时,切不可因为多媒体素材的精彩而丢失了文本的光彩。紧密围绕训练点。情境创设立足于学生母语的发展,立足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方可读出意境、品出意味、悟出方法。

三、庖丁之第三境界:胸中有牛

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崭新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时的庖丁游刃于筋骨脉络之间,飞刀击斩,有如舞蹈。此乃第三境界: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备课之第三境界:回归整体,游刃有余。

第2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智慧是透过所有相关现象直抵事物本质的能力,人们得到这种能力的过程可称作获取智慧。 用获得的这种能力再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叫实践智慧。智慧包含知识,但不等于知识。智慧更多的属于能力范畴,因此它与实践有着更直接的联系。研究人类智慧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问叫做智慧学。

以智慧学观照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这种提问和问题教学就超出了普遍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而成为学生获取智慧、实践智慧的过程。因为这种提问指向根本和基于思维。学生在提问中吧学习知识与训练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围绕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指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如何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智慧,实践智慧呢?笔者认为可以把握如下教学策略:

1营造氛围

1.1师生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才能为学生的质疑、提问、发言、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学生才敢于提问、愿意提问。这需要教师不仅具有“学生中心论”的理念,而且能进行长期的师生间的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互信、互助的境界,从而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

1.2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的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

1.3对于只能提出简单问题的同学,一定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只要提出了问题,就说明他们已经动了脑筋,是其独立思考的结果,就是值得肯定的。不断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敢问、惯问的好习惯。

2教给方法

语文教学有自己的问题域。首先从阅读教学来讲,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问题域。一般记叙文:记叙要素是什么?结构怎样?详略如何?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小说:人物形象有哪些(外貌、思想、性格、语言等等)?故事情节是怎样的(结构、顺序、线索、细节等等)?社会环境如何(背景、场所、景物、人际等等)?散文:文章的“形”是怎样“散”的(选材、时空、语言表达等等)?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点睛之笔等等)?文章的构思如何(线索、结构、过渡、详略等等)?诗歌:形象是什么?语言有何特点?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什么?论证结构怎样?运用了哪些论据?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有什么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条理?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从写作教学来讲,我提倡学生对所学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从审美教学来讲,美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主体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面对秋天的枫叶,杜牧的感受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崔莺莺的感受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而戚继光的感受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对高中生,教师还可让学生们在掌握如上一些常规提问法基础上,再讲究一些提问的方式。如趣问法、比较提问、发散提问、追问法、反问法、模拟提问法、联系实际提问法等。在教的进程中,可先提模仿性的问题,提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慢慢地提联想性问题,提创新性问题。也可先提局部性问题,再提整体性问题。

提问本身不是目的。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一步一步的探究,这就是: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总结归纳。这种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迸发智慧的火花,体验智慧的魅力的过程。

3实践导引

教学生智慧提问,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本文就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第四单元的《庖丁解牛》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提问。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诗歌与散文中的形象究竟有何不同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教授《庖丁解牛》时,笔者紧紧抓住“解”字提问,庖丁如何解牛?庖丁为何能这样解牛?庄子为何要讲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三个问题把文章中提到的现象,揭示的本质以及写作目的都涉及到了。在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编者的意图。这时有学生提问:庄子为何将一场血腥的、惨不忍睹的宰牛场面详尽的写成一次美妙的音乐舞蹈表演?又有学生提到庖丁解完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怎么理解?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讲,正是这篇寓言故事中形象描写的特色之处,这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首诗《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反复品味后体会到: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形象高度浓缩,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而散文就不同,语言比诗歌丰富,形象更具体,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对散文形象的反应与对诗歌形象的反应就不一样。

4积极评价

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随时进行判断,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等进行公开评价;保护学生提问和答问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为此,应该做到:①以表扬为主。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但在课堂上却常抢着提问或回答问题,十有八九又答错,有时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这样的学生,应该肯定他的这种爱提问和答问的习惯,同时应告诉他尽量考虑全面,有把握

第3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两本”的结合能比较人物的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两本的结合能探究人物的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两本”结合能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两本”结合能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第4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关键词:顶牛;教育;宽容;赏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和谐、融洽的,但现实工作中老师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当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针锋相对地与老师顶撞、唱“对台戏”,师生关系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之中。这就是教育中的“顶牛”现象。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损害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对这样的学生,惩罚式教育收效甚微,如何才能另辟蹊径?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和儿子打算把一头小牛圈进牛棚,父子俩用足力气,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使牛前进一步。还是他家的女仆拿着一捆嫩草,把拇指放进牛的口中,小牛吮着手指,闻着嫩草的鲜味,乖乖地随着女仆走进了牛棚。如果教师对自己不听话的“牛儿”也巧妙牵引,效果会如何呢?于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借鉴学习该女仆的做法,充分了解“顶牛”学生的喜好和需要,摸清他们的底细,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并巧妙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调教和降服各种各样的“倔牛”,让“顶牛”现象不再重演。

一、欲擒故纵先顺“牛”:给一棵草开花的时间

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广泛流传于世。大禹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开凿渠道、疏通壅塞,从而消弭了水患。大禹治水的成功之道启示我们:处理“顶牛”同治理水患一样,疏胜于堵!学生“顶牛”时总是伴随着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先要进行“疏流”,然后才能“改道”。这就需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有意避其锋芒,缓和学生偏激、狂躁的情绪,待“烟消云散”后徐徐图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以暴制暴”,只会造成倔犟的升级和矛盾的激化,最后势必“两败俱伤”。

那节课上,我让那些没交作业的学生说明原因。班里的“刺儿头”张××竟喊:“我没有钢笔!我的钢笔被老鼠拖走了,请老师明察。”全班学生立即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我刚要大发雷霆,可转念一想,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暴力的手段对付这头“犟牛”,势必会把局面搞得更僵,既达不到教育目的,又激化了师生矛盾。我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着全班同学郑重地宣布:“不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题,请告诉老师,老师会尽一切努力帮你解决。同学们,张××的钢笔既然被老鼠抢走了,我们有没有义务帮他把钢笔从老鼠那里夺回来?”课后我发动全班同学现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捉鼠”运动。第二天早上,办公桌上多了一封检讨书,信里他承认自己态度恶劣,伤害了老师的心。此时我才如释重负,绷紧的心弦稍稍放松下来。

有时候,声色俱厉的呵斥、苦口婆心的说教,只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宽容的心态却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冻。

二、寻根探源细解“牛”:“望闻问切”方能对症下药

历史上庖丁解牛的故事早已被后人传为美谈。面对生理构造如此复杂的庞然大物,庖丁因为熟悉掌握了牛的结构肌理,心中有牛,所以能刀刀到位,轻松自如。我们在叹服庖丁高超解牛技术的同时,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处理“顶牛”事件时,如果能透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深入解读他们的心理状况及行为特征,细致深入地触摸及其内心深处,冷静探寻诱发矛盾产生的动因,就会敏捷地作出如何“解牛”的策略和措施,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学生李×曾是老师眼中的“调皮大王”,课堂上经常捣乱,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对于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倔”学生,我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家访走进他的心灵,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原来他父亲远走异国他乡打工,母亲的家庭教育又相当简单、生硬,所以造成了他的极端性格。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对“症”下“药”,多次和他的母亲进行教育方法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在学校里我开始对他的生活和学习投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并呼吁同学们向他伸出热情的手。就这样李×的心结慢慢打开,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再也没有发生过顶撞老师、破坏班风的行为。

三、以柔克刚巧牵“牛”:用柔情融化冰冻的心灵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学生原本是一块尚未成器需要精心雕琢的顽石,猛烈的撞击会使其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而柔和如“水”的教育,往往比狂风暴雨更具力量,不留痕迹、持之以恒的水总能创造出水滴石穿的奇迹。当学生越轨时,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比严厉的惩罚更易在学生心中掀起强烈的情感波澜。

我班有个叫王×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性格变得特别敏感自尊,并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和同学们吵架。有一次课堂上他竟趴在桌上睡着了!我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没想到王×缓过神来后,大声吆喝:“老师,我又没惹你,你为什么打人啊?”我本想把他训斥一顿,但这样势必会影响授课效果,我心里默念着“小孩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真诚地看着他的眼睛,说:“我哪里是打你?我是害怕你睡觉不盖被子,如果着凉感冒,那样老师会挺伤心的。”说着我脱下自己的外套轻轻盖在他身上。在全班学生的笑声中,王×面带羞愧地低下了头,一场危机就这样烟消云散。那天以后,他的表现收敛了不少,再也没有如此张扬过。每天看他安分守己地坐在教室里,我总在想:假如那一次我对他厉声呵斥,后果将会怎样呢?

柔情似水,润物无痕,却是对童稚的思维最纯真的洗涤与净化,能够在学生的心田里留下最深的印迹。

第5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第6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以上两段表述文字分别从“文”与“言”两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在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要求。

审视当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传统教法僵化,程式固定。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逐一作“内容分析”。

二是“言““文”割裂,顾此失彼。一种是重“言”轻“文”,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把文言文仅仅教成了古汉语;另一种重“文”轻“言”,脱离双基,抛开文本,大搞文学层面的探讨或者文化层面的演绎。

三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功能极端功利化,仅仅将文言文课文当做考试训练材料进行训练,丧失了古文阅读教学魅力,学习内容干瘪,学生得不到人文滋养。

以上三个问题一言以蔽之:“言”“文”剥离,“实”而不“活”。

追求“文”与“言”“和谐、相生、交融”,是文言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如何让文言、文学和文化的和谐统一?

笔者探求以“文”带“言”,以“活”促“实”的教学策略。

以“文”带“言”

文,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容、文学艺术、文章章法等成分;言,指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语言形式。

(一)以古文化常识带动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学习文言文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名人的字号、常见的官职、礼仪、习俗、制度、帝王的纪年、重要的文化典籍,等等。让学生整理并牢记体现古代文化常识的一批比较稳定的常用词汇,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另外在具体的文言文阅读中,相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带动学生文言文内容理解。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相机介绍了古代官职尊卑与座次礼仪常识。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

车骑: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

四面环坐:西—北—南—东(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我请学生排出《鸿门宴》中宾主座次表。在这个设计中,我巧妙地落实了古今异义词理解:“东向”即“朝东面向”,指的方位为坐落在西边;“西向”,即为向西,坐落在东;“南向”,即为向南,坐落在北边;“北向”,即为向北,坐落在南。那么鸿门宴中宾主座次由尊位到卑位顺序排序为:项羽、项伯(东向)—亚父(南向)—沛公(北向)—张良(西向)。

紧接着,由这个座次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一眼发现了:刘邦为客人,刘邦比项羽年长,项羽为主人,且比刘邦年轻很多,而这个座次既不符合宾主礼仪,也不符合长幼礼仪,说明了项羽根本没有将刘邦放在眼里,只是将他当作一个真心来检讨的罪人,自尊自大的性格弱点暴露无遗。

这个案例,用古代文化常识带出了文言文古今词汇的理解,同时又帮助学生窥探了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以古代文体知识带动文言文学习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如《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类文体时,要抓住由表及里的关系,找到事与理的契合点。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了解了这一些文体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陈情表》一文就可以依据“动之以情”这个线索来学习了。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以哪些“情”来动人的?学生抓住一个情字,梳理了作者的几层感情: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及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深深体会到此文为作者真情流露,表达得委婉畅达。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或者诗集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吟咏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著名的《兰亭集序》。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游褒禅山记”,就是“记游褒禅山”,即记述游褒禅山的行踪以及感想。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相当于今天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除了典型游记外,有一些古代的记,是相当于现在的写景散文或者叙事性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这一类作品文学性较强,往往写景状物抒情,别有情致。阅读这一类文体文章,要指导学生抓住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

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和精神风貌。多数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类文体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分清楚哪一些是顺叙,哪一些是插叙或者补叙,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生平,概括人物主要品质特征。这一类文章很多词汇是频繁出现的,例如古代人物官职任免升迁调动的常见词汇,可以集中整理记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其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古代文体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带着文体意识,类化阅读规律,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以文意(语境)带动对语言的品味理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看注解,直接查工具书,而是通过语境,让学生揣摩推断文言文词义句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

例如《季氏将伐颛臾》的开头叙述文字为“季氏将伐颛臾”,而冉有、季路向老师孔子汇报时却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有事”代替“伐”,为什么要换一种说法?让学生结合文章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下文的叙述,揣摩其心理、神态和语气,学生一边读,一边悟,一边交流,体会到:冉有、季路这样说,一是表明了有征求老师意见的意愿,也表现了他们顾及到了师徒名分,所以是小心翼翼地说。二是冉有、季路知道季氏“伐”颛臾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作为家臣参与其中,感到做贼心虚,将“伐”换成中性词“有事”,有点掖掖藏藏、蒙混过关的意思,想模糊问题的性质。

孔子第一次批评的话“何以伐为?”是什么意思?首先让学生梳理孔子第一段话的三层意思。一是颛臾是天子封主,不能伐;颛臾已是邦域之国,不当伐;二是颛臾是社稷之臣(属国),季氏也是社稷之臣,季氏无权伐;三是季氏有此糊涂想法,是错的;而自己学生作为其家臣,错在未尽辅助之责。因此,第一段中,孔子应是侃侃而谈中略带愤怒,“何以伐为?”一问,有愤怒,有指责,有义正词严,可以翻译为“还要讨伐个什么呢?”。随机让学生总结“何以……为”这个固定句式翻译模式为反问句:“还要……干什么呢?”。

(四)以文学艺术形象、手法分析带动语言领悟

古代优秀作品许多叙事写人的散文,作者运用文学的手段刻画形象,描述场景,阅读教学这一类作品,不妨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悟赏析文言文。

例如《庖丁解牛》开头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作者抓住庖丁解牛的动作、声音,刻画了一个精彩纷呈、和谐优美的舞蹈场面:杀牛的场景应是很血腥的,牛的哀号之声,挣扎之状,血流成河之景在所难免,可本篇的作者,为何避开那些惨景,而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取而代之呢?原来作者开篇是为了体现庖丁技艺高超,出神入化。这里运用了文学艺术渲染的艺术手法,采用了场景描写的角度,为下文张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运用文学的手法刻画了曾皙这个人物形象。

在回答孔子问话之前,曾皙在鼓瑟,当孔子向他提问时,他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舍作”表现曾皙回答师长问话的恭敬态度,见其温文有礼之态。这一点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其他三人都只是将以礼治国挂在嘴上,自己本身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曾皙却身体力行。同时,这一句也体现曾皙做事很从容,不像子路那样鲁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是曾皙对孔子问题的回答。这描绘出一幅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体现了曾皙一种高洁的品质。

从表面上来看,曾皙的回答无疑带有消极的思想,不像前面三位,希望从政来帮助国家兴旺,让人民得以富足。但换个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却是孔子主张的治国思想——礼乐治国。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讲礼之人,他想通过他的形象来教化其他人知晓礼乐。这也正好符合孔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思想。全文通过描写曾皙的动作与言语,充分表现了他的温文尔雅,潇洒超俗的性格,尤其是他所描绘的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更是展示了他逍遥自得,恬然空灵的内心世界。

(五)以古文字学的知识理解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

《庖丁解牛》一文开头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写得有色有色,可是学生怎么也难以理解一个宰牛的血腥场面怎么被描写成了一个艺术的盛会场面。我抓住了文中的一个“奏刀霍然”的“奏”字做文章,我在黑板上将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书写出来:原先这个”奏”字从造字的结构形式看,是一个人头上戴着头饰,背后插着尾饰,两手在舞蹈。我一边比划,一边讲解:“奏”原先就是指祭祀活动时人们合着节奏,与众人一起手拉手,载歌载舞。正因为这样,今天很多词语中都保留了这个意义。例如小提琴演奏,钢琴独奏,笛子吹奏等等。在激活学生对这个“奏”的理解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且设疑:课文底下注解简单的将这个“奏刀”解释为“进刀”,如果让你换个更贴切的词语,那用什么为好呢?学生七嘴八舌,最后统一认为用”挥刀”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

文言文中大量的实词,都可以寻根究源,从甲骨文中找到这个实词的渊源,运用古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可以加深印象,激活文言文课堂,增加学生学习趣味。

以“活”促“实”

“实”,从字面意义看,是与”虚”“空”相对的,一方面是指实在的而非虚幻不现实的内容,对应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言”,另一方面指务实的教学作风与踏实的教学策略行为以及落到实处的教学效果。就内容而言,文言文的“实”具有知识的稳定性、科学性、体系性,就方法而言,文言文的“实”,相对注重求同性、规范性、实用性,具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体现为:在文言文“言”上,字词句落实,不玩花拳绣腿,不走形式主义,不是课堂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在文言文“文”上,忠实文本,落实文本思想内容;在方法指导上,切合学生实际;在效果上,切实收到实效。

“活”,字面上与”死”相对,就文言文教学而言,一方面指的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文言文以静态的文字记录的却是鲜活的人物事件,虽然时代已经远久,但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是可以激活的,这个对应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文”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及学生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与实相对应,文言文教学的活具有求异性、个别性、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实”,强制性落实重点,落实规律,落实方法,可以收到实效,但是难免让学生感到厌倦。但是只“实”不“活”,学生不乐意,学得枯燥乏味;采取以“活”促“实”的策略,既能适应考情,取得实效,又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养成古文阅读的素养。

(一)活读,运用朗读法,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身份,再现历史人物音容笑貌

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为加强对赵太后形象的认识,我让学生变换读法朗读“老妇必唾其面”一句,经过比较朗读辨别,学生一致体味到,在“老妇”后安排一点声音的拖延,暗示赵太后仓促之间想不出满意的方法表明态度,于是拉长声音思考,但又一时气急,思维陷于停顿,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说出了“必唾其面”这种与自己身份、性别和场合极不相称的话,此时此刻的赵太后,与市井泼妇有何两样?在她身上,统治者的角色淡化,母亲的角色突现,母爱战胜了对国家的责任、对权力的欲望,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甚至是有缺点的女性形象步下神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二)活导,让学生将文言文阅读材料转换为剧本,或者将描述性文字导演设计成画面,还原想象古代历史场景、人物

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诀别”这个片段,要求学生运用摄像技术拍摄画面,合理选择长镜头、近镜头特写、群众演员安排、服装、道具、音响设计,将文字立体化。

(三)活演,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还原人物风貌,再现历史场景

例如,让学生表演樊哙闯帐的场面、再现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忠义护主的将士形象,表演荆轲夜访樊於期将军樊於期义献首级的场景,揣摩荆轲的有备而来激将语气,樊将军的忠厚拙于言辞而侠肝义胆。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引导学生揣摩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的劝说艺术,要求学生事先设计人物表情与动作,然后派出学生代表现场表演。当读到“晋,何厌之有”这一句,学生以手狠拍桌子,将一个义愤填膺的烛之武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全班学生也被感染。

(四)活串,以现代流行用语、通俗用语翻译古汉语语,穿越古今

例如,将李白《蜀道难》开篇的叹词“噫吁戏”现代化翻译为“哇塞!”。

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我让学生用最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老妇必唾其面”一句中的“老妇”一词,有人说“我这个老太婆”,有人翻译为“老娘我”,经过比较,大家认为,“老娘我”这一自称更能够表现出:赵太后因为溺爱小儿子,极端反感让小儿子做人质的建议,于是不顾太后尊贵身份在群臣面前耍威风,斗狠撒泼以势压人的形象。

(五)活问,教师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落实课文内容理解

例如:荆轲于秦廷刺秦王不中,临终之前箕踞笑骂的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真是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学生根据文本中荆轲赴秦前有所待,以及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庭二人的分工安排,分析出荆轲实际剑术不高,最后的话只是个托词。也有学生依据开篇交代的战争形势,联系燕国当时的困境,以及历史上挟持而盟约的事实,认为荆轲旨在活捉秦王以挟持他停止进攻燕国,不在结果其性命,因而有所顾虑导致刺秦王不中。争论中,学生瞻顾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发展了探究思维。

(六)活评,以审视的眼光,辩证看待历史,借鉴历史,品评历史人物

学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我要求学生做一道论述题:如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课文内容?

有学生道:“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居然也成了两个大国勾结起来攻打一个小国的理由,这不是太霸权主义了吗?

有学生称赞烛之武是一位有情感有血性的爱国老人:他也发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但他更深明大义,愿意临危受命。这样的英雄人物十分可信,也很值得学习。

有学生认为烛之武的说辞技巧而折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故意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的好意,以便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商业促销活动往往也重现着烛之武的这些言辞技巧。

有的学生还质疑郑伯和秦伯,认为郑伯的急而用人以及所谓的主动担责,疑似一种缺乏诚意的实用主义;秦伯的撤兵留将,则是心怀叵测,项庄舞剑。

第7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模块整合

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的,但在整合教学时,教师不能机械、一一对应地照搬照抄这种模式,一切要根据具体的课程情况而定。在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基础上提炼其核心目标,再重新整合相关模块,以寻求有效教学的可行性,从而建构整知识体系,就能逐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模块整合中探究作者的情感世界

诗词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学生虽然对英姿勃发的周郎敬佩不已,被他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所深深的感染;但对词人坡的遭遇却不足为奇,认为有这种遭遇的人在古代屡见不鲜,为什么作为豪放派词人首领的他却产生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悲情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选修②模块《后赤壁赋》“道士化鹤”的寓意,引导学生向选修模块延伸,学生通过阅读选修②模块《后赤壁赋》中“予亦情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的句子,很快就能认识到,作者之所以感伤,并非因夜间登山历险而伤怀,而是借助阴森恐怖气氛影射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同时还寄寓了词人悲苦的人生阅历在其中:乌台诗案,词人险些命丧黄泉;一再贬谪,自己历尽人间苦难;这些怎不叫词人刻骨铭心、悲从中来呢?为此,词人常常感叹人生短促,华年早逝。这样一来,不但深入探究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在必修模块里建立形象,再在选修模块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心灵,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深度,既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在模块整合中感知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文学就是人学”,说的是文学是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或性格为旨归的;为此,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了解语文课文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孔子是圣贤也是人师。学生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感受到孔子真不愧是万世师表的伟大教育家。学完人教版选修模块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之后,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还有没有别的性格侧面呢?特地印发苏教版必修④模块《季氏将伐颛臾》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阅读完,再一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学生认真读课文,有的学生还把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阅读。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很快认识到,孔子既有循循善诱的一面,又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作为教育家,他能诲人不倦;作为政治家,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这样,学生通过认识孔子性格的多面性,也就很容易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模块整合中拓展文章的主旨

语文课文都有自己的主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同时选了近似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课文与课文之间的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为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就要立足必修模块,适当延伸至选修模块。既让学生了解课文主旨之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如《庄子》选读,必修选《逍遥》,选修选《秋水》,《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不同一现象,还在 《逍遥游》中表现出来:庄子在《逍遥》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宏大形象的向往,因此,“鹏程万里”也就一直成为中国人志向高远的象征,可见,大鹏形象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主旨是:世上事物虽然复杂,只要善于适应自然之理,就不会蒙受损伤。同学们如能细读课文,一定会看到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貌似孤立,模糊隐晦的行文中把握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人生哲理。可见,跨模块整合阅读拓展文章主旨,很有意义。

四、在模块整合中建构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在模块整合中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怎样做呢?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必修③模块中的《中国古典诗歌》 一文,制作表格,列出中国古典诗歌流派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诗歌风格、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诗词以及选修①模块后,填表完成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选修①模块的篇目。选修①模块中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盛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月夜》、《蜀相》等与必修③模块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而且教师还要相机点拨;比如有些古诗的意象较为艰涩难懂,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才可能透彻理解。

五、提高同步整合有效性的方法

(1)要讲究教法。“必修”“选修”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各有侧重。语文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立足于自己“用教材来教”和让学生“用课文来学”的现代教学观。面对“必修”中的每一个单元,要有所教有所不教,面对“选修”中的每一个专题,要有所取有所舍。

(2)要讲究策略。一是“必修”“选修”课程内容都很丰富,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会取舍和整合,找到取舍和整合的“契合点”。二是“必修”“选修”同步整合,方式方法要多样。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品读研讨等方式,也可以是点拨与讨论、开展辩论、写小专题论文、总结学习心得体会等方式。无论如何,策略一定要切合实际。三是教师对“必修”“选修”要学会调整、增减、重组。

(3)要注重反思。“必修”“选修”同步整合教学,要求教师注意教学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中较好的方面、不足之处、应该改进的地方等,以更好地促进今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努力做到“必修”以教师“讲”为主,“选修”以学生“学”为主,要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

总之,实现高中语文“必修”“选修”的同步整合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如何实现好“必修”“选修”的同步整合教学,应该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关键词: 高中美术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班的素描教学不同于文化课,应严格遵循素描教学法度,循序渐进,把握学科特征因材施教,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和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学习手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认知力、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如何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基础素描训练

课程的安排上应由易到难,由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石膏头像到真人头像分阶段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目的、重点、训练量均有要求,缺一不可。

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透视、明暗可运用到素描静物中,也可运用到头像当中。

基础素描教学中,应以长期作业为主,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对作画的每一个步骤都应严格,要求纠正马虎、应付、表面化等不良倾向。

适当安排一些短期作业,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以抓住对象的特征,或以某一方面训练为重点。另外,临摹、写生、默写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全面、更牢固。

艺术修养的提高相当重要,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了解课外知识,如美学、历史、文学等。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欣赏、临摹大师的素描作品,体会大师素描的精妙之处,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

二、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造型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

三、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基础素描应以写实手法为主,真实地再现作画者对物象的感受。作品要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和光影下的具体物象。素描教学训练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

四、提高美术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绘画水平。速写是学好素描的又一捷径,画家刘晓东说过,速写画好了素描不可能画不好。所以我要求学生把速写生活化,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速写本,课间画、饭后画、睡前画……养成随时随地画的习惯。临摹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通过临摹,学习前人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在临摹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克服简单描摹倾向,严格按照绘画步骤逐步深入。每一张学生的素描作业,都反映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评画时应多启发、多诱导,尽量保留学生的绘画个性,不要一刀切。画面的主观处理是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大胆取舍和夸张有利于表现画面的主题。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还靠艺术的思维,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五、教会学生观察方法

多年从事高中美术教学,作者深刻体会到在基础教学过程中,高中生最需要学会的基本功就是静物素描,因为静物素描不但是所有艺术造型的雏形,还可以训练学生建立正确的素描对象观察方法,是高中美术素描学习中的重点。可是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只关注素描的基本要求及要素,而不重视对于素描对象的观察方法,导致后续素描学习中发生不少错误。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将素描对象立体、仿真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画出好作品,进而提升素描教学实效。

六、教会学生素描的思维方式

第9篇:庖丁解牛教学范文

一、 找准关节,带动全局

许多年前,听程翔老师讲《林黛玉进贾府》,他的一个绝活令我佩服不已,印象特别深刻:《林黛玉进贾府》可分析讲解三个课题,上课前他由学生来选择这节课讲解的课题。学生选哪个课题他就能讲好哪个课题吗?程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个自信呢?我觉得,就在于他对文章了然于心,对文章要害、精髓的准确把握。

每篇文章无论长短,都有一两处关节,备课时就要找准关节,关节找到了,课文就迎刃而解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多重对比这个“关节”,带动整篇文章的理解把握,正是这重重对比告诉我们:人性中的美和丑总是对立存在的,而人性的美才是人类的希望,人们应该追求和拥有美的德行。杜牧的《阿房宫赋》一课,杜牧是从哪几个层面表现秦之“奢”的?这几个层面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表现秦之“奢”,用笔上是不是“奢侈”了点?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把握了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庖丁解牛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无数次不倦的训练。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达到找准关节、带动全局的境界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要求我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没有这样的付出,教学上要想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是不可能的。

二、 抓住关键,涵泳品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为情而造文。”文章是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能深入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是读懂、读透文章的标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赏析作者情感表达的细微处、精妙处,更深入地走进作者或人物的内心世界。

很多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需要对作者、时代背景作深入的了解,需要读者的文化积累、人生经验的广泛参与才能完成。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受阅读时间、阅读经验、思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理应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些能引爆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思考、品味,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

例如《林戴玉进贾府》一课,要求学生给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一段台词加标点: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先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 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学生思考、添加标点,相互交流后对照文本上的标点,思考:王熙凤连珠炮式的“三问”意在表现什么?她的这段话中暗含什么“话外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速读这段话?这样一个精妙、细微之处的涵泳品味,对王熙凤这一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的把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同文化》一课,我们要找准文章的一个关键点,并围绕这一点着力涵泳品味:本文题目为《胡同文化》,胡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胡同文化内涵的语句,用笔圈画出来,并细细品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