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景观的设计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也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将景观规划作为农村建设的基础部分,可以逐步开展实施对农村的建设规划,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和社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依然存在着住宅建设秩序混乱、规划设计标准低、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并因此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对新农村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首要的是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主要立足于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同和强调,人和大地的联系,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其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为农村的建设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景观规划的实施让农民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所转变,通过规划为农村留下发展的空间,为农村持续发展策划新的思路。通过对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揭示了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发展景观环境改善、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内在作用关系。从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揭示农村景观规划和农村发展的内在联系,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村景观系统规划原则与特点
1、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我国拥有56个民族,现有村庄近320万座,其规划应保持原有村落风貌,体现自身特色。做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并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同时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在规划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2、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是农村景观的主题。新农村景观包含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并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新农村景观规划具有高度综合性,它涉及景观生态学、美学、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强调景观整体的生态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及产能经济价值。 既要协调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丰富生物环境。又要注重土地利用的空间布置,利用最佳方式选择最优地点。
3、新农村景观构成要素。
①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动植物;②人工要素:道路、建筑物、农业、公用设施;③文化要素:风土人情、 生产观念;④景观要素:景观亭、廊、桥、休闲坐凳、健身设施。
三、当前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现状
1.生态景观规划不够合理,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布局都比较混乱,对生态景观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土地利用零散而缺乏秩序。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国家财政是不予拨款的,资金没有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则相对陈旧落后,尤其是排水、供水、卫生、道路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乡村卫生混乱无序,生活垃圾繁杂多样,任意丢弃,随手倾倒,造成乡村环境脏乱差,农田废水和生活污水很少进行处理,不达标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沟渠里,造成水污染,对乡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
2.规划不注重保护自然景观,破坏了生态系统
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很多地区都是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乡村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使用浪费,严重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池塘、河流、果园、田野,还有大量的自然植被都是乡村的传统特色,但是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只注重“硬质景观”,而忽略了“软质景观”,缺少林荫绿地的设计,对乡村自然元素的利用不够合理,甚至是破坏性使用,自然或者半自然景观大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建筑物、广场、水泥道路等乡村规划出来的人工景观大量出现,使乡村原始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结构被强行改变。
3.生态保护理念不够,文化景观和生态风貌消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乡村居民希望改变居住环境,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是要引导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很多人认为,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就是更换新的建筑物,很少有人意识到保护乡村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大树、古树还有大面积的植物群落都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保存价值,此外,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物也要加以保护。
四、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策略
应当搞好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与生活习俗等情况合理规划乡村景观,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使得各地的规划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性。
1、进行生态景观乡村规划,完善乡村景观格局
对生态景观进行规划要注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根据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种不同因子之间的转化和作用,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个途径入手,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充分利用,保护乡村环境,建设生态系统。保持区域内的城乡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生产和发展,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经济效率,增加自然环境的和谐度。与城市相比,乡村的自然资源更加丰富,种类更多,我们要综合使用多种景观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乡村自然景观。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对乡村景观做出合理评估,对乡村布局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对敏感环境区域加以保护,修复受到损害的乡村环境,协调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的关系,保证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2、注重生态功能设计,创造合理的景观格局
乡村生态环境有自我设计和自我组织的能力,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服务,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生态环境的设计功能,就是指通过维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来发挥自然的能动性,增加景观收益。也就是说,设计乡村景观时不要只在视觉上追求效果,而是要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方案,追求景观的整体性。
3、融入地方的特色风貌,全面建立和谐的乡土景观
建设新农村并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对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进行协调,规划设计时要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充分展现乡土特色,并发扬光大。不仅要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物,还要保护乡村现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自然环境,设计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景观。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方面,农村的建设发展对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农村景观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可以减少农村城市化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冲击,使农村保留传统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同时使农村建设有特色的文化景色和田园风光。新农村景观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也有着战略意义,可以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广大农村环境景观风貌的形成,是我国农村地区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农村土地有效、多重利用、高效复合农业产生的体现,是促进农村文化、保护传统景观、延续地域特征,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伊飞.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环境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关键词:衢州市新农村;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1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现状
1.1开展了房屋与村容村貌的美化工程
衢州市保留乡村中的现有建筑,包括历史建筑和农舍民居,对历史建筑从结构上加固,并对该区域内的建筑物采用江南民居的风格进行统一的立面装饰改造:粉墙、黛瓦、木窗、装饰性的墙面分格线条及坡屋面改造等,保持当地民居和谐统一的传统风格不变,并采用本地出产的石材、竹子等建筑材料,资金投入低,又有地方特色。结合村容整顿,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和院坝的改造,并按实用美观的原则在房前屋后进行植物种植,使农舍整洁美观,实现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
1.2进行了乡村景观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衢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新建和改扩建乡村公路60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疏通灌溉渠道5000公里以上,基本农田沟渠通畅率达到70%以上;年内已帮助近十万人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恢复和改造乡镇卫生院25所,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人数扩大到15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二期电网改造面只有87%。二期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并成功启动三期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建设农村沼气池20万个,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浴配套率达到40%以上。
2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面临的问题
2.1田园风光严重破坏
自然资源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内,受到自然界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地表景象。它是自然界内部各因素长期以来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的自然景观格局。
由于衢州市农民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与景致皆司空见惯,对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缺乏正确的保护意识,农村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的开发建设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不容忽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开采地下水,产业化带来的“三废”等,使自然界的空气、水、土壤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乡村的田园风光受到严重破坏。
2.2乡村特色逐渐缺失
随着衢州市乡村居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村民对其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由于农民对自身的特色乡村景观缺乏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保护和继承,他们将城市的一切都看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价值取向逐步向城市化发展,意欲用城市的一切:现代建筑、雕塑小品、大广场、大草坪等来取代乡村固有的特色景观。更有甚者,部分乡村干部为了个人政绩,大刀阔斧,拆除历史建筑,利用现代建筑的新型材料、筑手法,大肆兴建欧式建筑、宫殿式建筑和现代城市雕塑,罗马柱、琉璃瓦、不锈钢雕等充斥其间,形虽似而神不似,使乡村景观变得不洋不土,逐渐丧失了自身独特的风貌。
3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
3.1缺乏理论和行为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乡村景观规划理所当然地被提上来议事日程,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专家学者们也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乡村生态、农业观光,形成旅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成果毕竟还仅仅只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于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还缺乏可操作的指导意义。
3.2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乡村规划相对滞后,虽然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衢州市大约有71.2%村镇已经编制了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数只是应付政策的需要,毫无操作性可言,由于管理缺乏力度,没有必要的处罚措施,衢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乱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建新、垃圾随意乱倒、工业“废水”、“废气”、“废物”不及时加以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中,种种极不和谐的画面屡禁不止。同时,一部分地方政府不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没有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模式,推行城市的建筑方案,结果部分村民自行拆除重建,使建筑景观一片混乱。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做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衢州市乡村中肆意侵占农田的现象亦极为普遍,有的甚至在农田中建房,使农业生产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新农村居住空间建设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分散、无序,村镇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
4促进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对策
4.1加快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
乡村景观规划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乡村景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国内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争相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很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往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仍然会是一个不朽的课题。有了理论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推动乡村景观的健康有序发展。
4.2确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
有了理论的支持,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实践的前提是有一份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在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应本着生态先行的原则,尊重自然地理条件,尊重文化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科学地编制。规划设计要延续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保护生态平衡,充分挖掘乡村固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定位准确,轻重有序,可操作性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规划一经制订,不论何人都不得随意更改,应按照规划循序渐进地付诸实施。
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土地,保护农田和乡村特色,将总体规划中的景观专项规划和分区建设理念运用到实处。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规划的制订,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尊重民意,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只要是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虚心听取,并用于规划实践,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衢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了衢州市对新农村建设作出的贡献,并找出了由于建设过程中理论知识、专项规划、建设者意识、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带来的田园风光消失、乡村特色缺失、地域文化退化、居民缺乏参与意识等诸多问题,并参考他山之石,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的景观规划,执行者合理地根据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当地居民积极出谋划策,提高参与意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等多产业,缓解资金压力,力求在尊重现状条件,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前提下,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美的乡村景观,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12.(8).
[2]车生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中村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镇规划即提高农村构筑物、建筑物、开放性的空间、绿化和道路等实体物质所构成的整体视觉的效果。目前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并且积极的展开了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村镇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的质量。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城镇规划的工作。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且城市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规划,农村发展和建设也更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正确指导。村镇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导调控的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首要手段,包括: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业和社会管理等等。村镇规划具有保护公共的利益、协调社会的利益和配置空间的资源等重要职能,不仅对其有着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影响,也对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村镇规划可以真实的了解到村镇所存在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农民的意愿,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并保证新农村的建设能够符合其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村镇规划先行,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各个工作才可以做到有序展开、有章可循和科学发展。
2.村镇规划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1、村镇规划缺乏技术标准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村镇规划的过程中相关指标就只有一个,那么就是为国家制定总体的标准。这个标准的技术规定最主要的就是针对农村的建设,因此这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很多村镇规划在采用了这个标准里的技术规定和内容后,不能全方面的发展。在采用这个标准的同时,大部分农村也采用了城市建设规划技术的标准和内容,这样的双重标准方式导致了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形成比较混乱的局面。
2.2、村镇建设中基础设施还是不完善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村镇兴建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城市中,基础设施更是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保障了社区基本服务,也使小区更具功能性。而且村镇的建设规模都要小一些,布局也不集中,因此村镇的现状虽然在建设之后有了改善,但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比方说村镇或者是小城镇中对于道路来说铺装路的比例还是较低,对于垃圾处理来说设施还是不彻底,对于给排水设备来说设施还是不完善,更不用说一些城镇中还没有污水处理厂。
2.3、村镇规模较小、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农村的村镇规模较小,产业发展较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布局也较分散。农业人口在农村人口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城市化气息也非常淡薄,农村经济积蓄的功能也较低,环境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此外,较多农村在建设中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对农村建设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导致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面貌也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3.1、注重人文环境
乡镇规划建设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乡村规划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力求在旧村落改造中注意保护原来风貌,保留原有建筑形式,一定程度上延续旧村落的历史文脉,使得建成后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对乡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3.2、切合农村实际
当前村镇规划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造成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缺少农村固有体貌特征,不可否认城市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镇规划的发展,它的理论内涵,它的理论方法及基本原则至今为村镇规划所沿用,但它毕竟不是村镇规划,就中国的农村而言,它具有于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适用条件。因此,村镇规划的编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更多地体现乡村特色和当地的自然风貌。同时,在村镇规划编制中要充分地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要适应当地的传统社会文化。
3.3、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
新农村的建设中,城镇规划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前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科学的规划,并结合当地城镇整体的规划及经济发展的情况,选取相应的新农村的发展模式。结合农村实际的情况,分析出村镇建设的发展优势及劣势,并对优势方面进行推广,对劣势方面进行改善,以此来积极调整村镇产业的结构,确保新农村能够有特色并持续性的发展。
3.4、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村镇规划时要关注到生态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要重视长远的发展,也不应该忽视当前的利益,立足于现状,对未来进行充分规划,还要科学地制定出适合当地以及周边协调发展的并且还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村镇建设的规划设计,要使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匹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善于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进行充分利用,确保不会造成浪费现象,还应避免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分不清主次的恶性的结果。尊重社会的各种规律,建造一个新型的和谐可持续村镇。
3.5、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建设对提高其环境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对农村进行整体的贵哦花,从而体现出公共设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并且不断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水平和农村环境的质量。同时,还应制定出维护公共设施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确立监督的主体。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配置虽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完工之后对其进行的维护和安检,才能够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的周期,进而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公共设施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上。农村的公共设施应该配套齐全,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娱乐、购物和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活动;道路交通的设施应该与附近道路交通的网络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便利交通的体系;通过绿化景观、爱护植被、设置景观物等方式可以美化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质量;此外,还应积极的完善排水系统和环卫工作。
结束语
为了将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的更好,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到重视对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必要性进行适度宣传,带动农村居民对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而确保新农村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村镇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进度,并调节好农村和城市基础保障的体系,让农村居民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所在。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分析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进而确保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新农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莉,贾艳峰.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8 (23) :28-30.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通常认为动机是自然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力量,具有较高的现实性,而(图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动机又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需求所构成,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与程度的深浅差别,根据其需求递进层次理论,每层次的需求与满足都会影响自然个体心理现象与个性发展(图1)。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并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近来,我国在国家层面上表现出鲜明高度的文化自觉,强调保护传统村落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之必需,提出乡镇化的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切中了传统村落最深切的精神意义与存在价值,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和热切的反响。
本文首次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对传统村落的营建策略做出综合性的表述,明确了传统村落空间之所以具有生命体征的根源在于其中生活的人。传统村落村民的需求层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下,由原来的解决基本的温饱、生存需求日渐趋向于对社交、自我实现等需要的追求。建筑师在传统村落的营建设计中,基于村民需求层次的发展过程,寻找适合于传承与延续传统村落精神文化内涵、整体村落风貌的可行之道。
生理需求的满足
生理需求作为最低级别的需求,是自然个体最基本的生活、生存要求。马斯洛认为人类只有达到维持基本生存的条件后才会有相应新的激励机制形成。从传统村落营建的层面来看,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被称之为“基础功能需求”。
1.生产功能
我国现存的并在地理上有着广泛分布的传统村落,生成和建设于传统农业阶段,由此既有的传统村落有着共同的营建基础,即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与城市化扩张打破了传统村落原有的内在规律,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用于生产功能的土地、林地、水域等。对于生产功能用地的保护,一方面在于延续以农业为基础而营建的村落文化价值观,同时,为村民祖辈赖以生存的耕种技艺营造种文化自信,更为传统村落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基础,这对于留住村落的劳动力、发展生产、提高村民收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生活功能
民居单元,传统村落的单体建筑是对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最直接、最质朴的表达,是村民祖祖辈辈累积的营建技艺的结晶。中国各个地区的传统民居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的痕迹,很多民宅的居住功能与条件需要得到改善,“保护传统村落与保护文物不同,不是追求一成不变,要通过技术手段让居民看到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他们增强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保护后的经济价值”。同时,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则需要对建设区域内的建筑进行全面普查,确保融入到村落的整体建筑风貌中。在一些发展旅游业的传统村落,在建设接待用地时,更应与传统建筑的形式、格局等相协调,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
3.基础设施
很多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都比较落后,在电力、排污、消防、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较多的问题。居住条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在不破坏传统民居的风貌和格局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适当引入现代便利的基础设施,运用技术手段改善上述的水、电消防等问题。然而,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安全需求
安全需要,是基于自然个体在温饱需求满足以后,需求上升到自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一个层次,且渴望摆脱威胁等不安全要素。马斯洛认为,人类先天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甚至包括人类后天逐渐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安全需求的表现。从传统村落营建的层面来看,这些安全需求包含物质和心理的双层安全需求。
1.物质安全要素
所谓物质安全因素是指传统村落中各民居的建筑质量的问题,由于建设年代的不同,各地区的民居建筑质量良莠不齐,还有一些破败不堪的宅院也依然居住着村民,生存环境堪忧。大量的砖砌、夯土、木构筑民居,是这个传统村庄的特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结构损毁,这些民居在经济条件等原因下依然在使用中,则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以满足居民的使用。
2.心理安全要素
个体对于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依赖感,古、今人居环境所处的时间、空间等物质条件都不相同,古代村落人居环境建设较少受外力影响,在营造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关注人的内在需求,提供宜人的交往空间,因此给人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现今的人居环境被经济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索取,同时人居环境缺乏人文关怀,致使人居环境的艺术性不断缺失。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自然上追求田园山水的空间意境;在人文上表达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在社会层面上对天人伦理观的回归;在居住形式上注重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体的栖居方式。通过总结传统村落理想的的人居环境营造模式,为居民提供个具有强烈安全感的人居环境。如适合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采用夯土墙承重的福建土楼,一方面构筑了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对整个聚落的物质安全及心理安全考虑,可以算是传统建筑中的典型范例。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比生理需求更加感性化和复杂化的一种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马斯洛认为这层次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与朋友关系融洽或保持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成为某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就传统村落营建的层面来看,外向需求可以表达为与邻里的关系融洽,对村落格局、风貌的习惯等;自我归属需求是对传统文化形式的认同与追随。
1.外向需求
传统村落的院落、街巷和公共等空间的布局,基本上决定了村民邻里之间交流的频繁程度。建筑的外部空间大都丰富而亲切,是种贴合村民实际生活所需,从满足功能需求角度出发的院落组合形态。同时,传统街巷的走势、尺度、以及比例等平面因素,都与当地地形和院落布局相结合,并且着眼于人的具体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为邻里之间的平常交流构架了桥梁。
要满足村民的外向需求就在于规划村落整体风貌的布局,这种整体格局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从村落选址就已经开始。因此保持村落的原有格局对于传统村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2.自我归属需求
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将大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归结为某一“原型”由于受到阻碍而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由此精神系统作出自我调整从而表现为与病理相关的症状。其心理学治疗目标就是使受挫折的原型获得应有的发展。对于传统村落的营建也可以进行类比,当前我国传统村落所面临的问题正呈现出这种“原型”受阻的状态。村落系统自我调整中遭遇的病症包括建筑形态的异化、本土文化的失根等。然而,发展决定了传统村落不会回到那个绝缘而内向的时代,原型的再现需要寄托于一种新的形式。使得原型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理想的发展,这是解决当下传统村落问题的有效手段。这对于村民文化自信的提高也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同时能增强村民的自我归属感。
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求包括自然个体对自身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表明人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会或群体中有稳定的地位,能得到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满腔热情,体验到自身价值。就传统村落的营建策略而言,尊重需求包含了对居民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思考方式的尊重。
1.对居民的尊重
传统村落演进过程中村民一直作为主体角色存在着,并在营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房屋的使用者、建造者,同时也是乡村生活的规范者与管理者。“建造”对于乡村而言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是种社会行为。然而,主体角色的重要性却并未体现在主体意识的表达上。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定位、能力和价值观的一种自觉性。
村民在乡村营建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既参与初期的建设建议,也是建设过程的投资者和建造者,更重要的是村民做为房屋的直接使用者,能为整个村落的营建过程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
传统村落的营建依托于方水土,人们的生存繁衍与之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聚落文化产生的立足点。在人地关系变迁的过程中,人类从最初的“依附者”变成了“征服者”,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引起村落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退化,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协调成为将来村落发展的理想方向,这也就是“共生”环境观的含义所在。国内实验性建筑师张永和于2000年在北京延庆水关长城脚下公社项目中设计建造了一座名曰“二分宅”的房子,旨在实现以夯土为材料的当代营建,当建筑达到使用年限,“土”这一材料或回归大地或可重新塑性并循环使用,对自然生态只产生最小干预。
3.对传统思考方式的尊重
“要保护传统村落,首先还是要营造种文化自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县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方明举例,现在大家去农村都争着吃土菜,这说明农村餐饮业找到了自信,那么传统村落也应该有一种文化自信。“外来人是设计不好村庄的,城市规划那种棋盘式、开发区式的格局也是完全不适应农村需求的。天人合、尊重乡规民俗的传统思考方式才是未来乡村规划建设的核心思想。”
自我实现需求
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发挥潜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事情的需求。在传统村落的营建过程中,乡土工匠可以作为建设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普通居民也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延续的参与者,实现对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
1.乡土工匠
在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中,乡土工匠长期生活、工作在家乡,对村落的草木等生态环境及左邻右舍的情感关系都充分了解,对自己的村落空间怀有朴素而真诚的价值认同。他们对民居的建造、村落的有机生长过程、建筑材料与传统营造技术等都有深刻了解,因此说他们都是当代传统村落建筑空间营建的宝贵人力资源。如果乡土工匠成立互助组或采用本地区都能认可的劳动报酬形式来运作,那么就相当于为聚落的空间营建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土化发展的途径。
2.居民参与
近年来,传统村落出现了很多“空巢”现象,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村民对于村落就业情况的失望,转入外出寻找就业机会,至此很多房子年久失修垮塌了,在城市长久生活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回到农村,故土的概念淡薄了很多,这对于传统村落的发展非常不利。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提升村民的思想高度,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需要建筑师更多的考虑村民的主体地位,让村民能有机会参与到整个村落的营建过程。如打阿嘎是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在“阿嘎”打制过程中,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成为的独特民俗之一。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党的十明确定位“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以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的水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谷树忠等,201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随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逐渐明显。公众作为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公众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权利。大力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深度和广度,对于当前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原因
1.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缺乏
随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表明,近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活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主要重视应试教育,强调智力水平发育。当时对于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普通公众不了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生产方式和损害生态的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了解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这是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刘建伟,2008)。
2.公众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及各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渠道,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非常缺乏。一方面,各种基础社会建设项目中的环评公示,形同虚设,公众意见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民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法付诸行动。楚晓宁(2008)认为在公众参与机制中,环境保护NGO的力量不可忽视,它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实践证明,环境保护NG0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家内部,其在环保领域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NGO在发展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信任机制、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在生态丈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环境保护NG0自身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NG0的发展。
3.公众对生态标识产品缺乏信任,阻碍了公众的生态消费行为
公众选择生态标识产品,以达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公众主要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公众通过生态消费行为,可以实现激励企业选择生态生产方式,督促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标准的目的。然而,我国生态产品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生态安全标准的产品贴上生态安全标签,最后导致消费者不再信任生态安全标签。同时,公众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关注该产品的生态属性,从而使我国公众的生态生活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经历了以行政规制为主导、市场为主导,到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过程。过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行政手段,规制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来确保生态安全。然而,由于政府缺乏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而且掌握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企业具有激励采取行动规避政府监管。所以,以政府行政规制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收效甚微。随之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市场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征收污染税、资源税等手段。市场手段的好处是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政府只要计算本区域生态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税负。由于各种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使企业和个人考虑到制造生态损害的外部性,从而使企业和个人选择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然而,政府往往不了解公众的生态需求及不同时期的转变,政策往往有滞后性。同时,很多生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更多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规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生态产品标识,让每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是,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让公众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励企业提供符合生态文明的产品和产品生产方式。
1.日本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20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日本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越发的重要。所以,日本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垃圾分类与处理,从根本上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可能做到高效利用能源。以一个塑料材质的瓶子为例,日本横滨地方政府就这个瓶子的不同成分的材料的分类就有几百条的规定。日本各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另外,日本政府还有制定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管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如《家电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同时,日本的生态文明教育也非常到位,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垃圾如何分类,并经常带领小朋友去相应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参观,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各级政府在报纸网址等媒体也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以及相关法规的介绍。还有就是日本很多地区实行垃圾收费管理,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垃圾分类能够做的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提高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经验
公众参与在伦敦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对于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环境信息条例》让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环境信息,《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让公众有权利参与相关的环境项目的开发,这些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监督水平。因此,国家层面打造的一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为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为相关环境项目的开展更好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使民众在学校就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到更多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幅提高。
3.以生态标识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为了减少生活所需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欧盟于1992年制定新的环保标章制度,并与2000年予以修订,经由欧洲委员会及理事会通过EC1980/2000号法规,将产品范围扩及所有消防产品以及服务业。以期通过该项标章之认证鼓励生产者设计出具有更优环保理念的产品,并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其消费产品。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此外,各种相关生态标签不断出现,例如有机食品认证、产地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认证等。这些生态标签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消费者选择。政府通过生态标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将生态信息供给给消费者,从而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