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随后,针对是否取消“985”“211”,据媒体报道,在肯定“985工程”“211工程”取得成绩的同时,教育部称,按中央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早在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据此,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双一流”建设时代。

“985”和“211”,本是作为一流大学战略的两大工程,为何近年来存废问题一直备受舆论关注,原因不外乎三点。

一是身份固化,“马太效应”导致活力丧失。无论是实施20多年的“211”,还是有近20年的“985”,都没有被取消的案例,高校一旦入围就能高枕无忧,这样认定的“终身制”,影响了一些高校的积极性,也损伤教育公平与效率。长期实行高下有别的投入和支持机制,使得部分高校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高教系统形成相对固化的“差序格局”,使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不同大学之间的“马太效应”明显,最终导致那些位于顶端的大学少了被后者赶超的“后顾之忧”。

二是教育资源失衡,绩效不彰。在推进中,大批想进入“985”“211”的高校按行政指标办学,包括合并其他高校、增设学科、扩大学校规模等,在追求“高大全”中失去特色,充斥着急功近利、浮华急躁的办学风气,同时,两大工程导致资源配置不均,严重影响学校平等竞争,也带来学校、学历歧视。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211”“985”高校拿走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009年至2013年间,“985”拿走1394.94亿元,占总经费52.7%,“211”拿走510.66亿元,占总经费的19.3%,其他高校仅占28%。如此差别巨大的投入,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的体现上,人们没有感受到明显的不同成就,反思、质疑之声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是未建成资助额度调整机制。或许,“211”和“985”工程实施之初,也是想借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财政的分配改革,但实施以来,效果并不明显。谁来分配我国的高校经费拨款?国家的高教经费应以什么形式下拨?这样的问题到今日并无大的突破,而许多进入名单的大学拿到经费后不能很好消化吸收,一些“跑部钱进”的现象亦未杜绝。显然,没有一个科学的资助额度调整机制,就不会真正建成完善的动态竞争与绩效评价机制。

一流,是一个令人艳羡的目标。高教的一流,不仅仅意味着教育水平本身的先进程度,更意味着高等教育所带动的科研产业转换、以及高新技术发展方面的世界领先水平。所以,我们有必要作以下的期待:

――一流大学,既要有一流的师资,还要有一流的学生,更要有一流的学校文化;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重要的动力来源是高校自身,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向高校放权,推动高校自主创新;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就要加快培养和引进若干一流的学科领军人物和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形成特色团队和创新团队;

――鼓励一流大学建设,就是鼓励办出特色,避免“千校一面”,既包含学科特色,又包含专业特色,从而形成高校自己的特色;

第2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内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89-02

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高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水平,2015年末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任务之一是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各高校均是按照专业进行招生,按照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1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概述

学科,属于科学学的概念,是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由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知识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专业,属于社会学的概念,是大学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一般根据特定社会分工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培养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虽然学科突显的是其学术的特征,而专业突显的是其教育特征,但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知识来源,专业是学科发展的人才保障。目前,各高校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也为人们所关注[1]。所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即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同步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与竞争力的提高[2]。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纽带是课程建设。课程属于教育学的概念,是从学科知识中选择一部分“最有价值的知识”组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知识内容来源于学科,密切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围绕一个培养目标组成的课程群就构成了专业。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因此,通过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带动课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3]。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2017年初,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大连海洋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大连海洋大学的水产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为了提升海洋高校建设水平,以学科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大连海洋大学构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体系,从而实现学科与专业间协同创新[4]。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分别是大连海洋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推动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一体化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典型的水依赖型行业,水产养殖的全过程与养殖水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同时,水产养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主要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既可为学生学习水产养殖专业课奠定基础,又能为学生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关于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已有一些报道[5-7],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学专业一体化建设推动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 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的内因

2.1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

“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各类优秀人才。水产行业的发展要求将来从事水产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应该与水产行业发展相吻合,应该包含创业意识教育。因此,通过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强调科学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强调校企合作,以高水平科研和优质产业教育资源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利用校内外的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样化的分析、归纳、评判、创造等认知经历,又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实践技能。

2.2 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的需求

高校具备的2个重要基本职能是教学与科研,两者相辅相成。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科和专业的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进行养殖水环境化学科学研究成果总结的过程。随着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当教师将新的科研成果汇总到课程内容时,正是将养殖水环境化学科研成果系统化和知识化的过程。因此,科研成果可以为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提供知识来源,同时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的需求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需要优势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课程建设。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在优势资源的支持下,可以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作为标志性成果,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声誉。

3 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方法

3.1 教材建设

水产学科在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需要及时凝练固化,并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目前,国内开设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各高校一般选择大连海洋大学雷衍之教授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作为本科生的指定教材。为了及时补充和更新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大连海洋大学已将《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修订列入到“蓝色教材建设”计划,农业出版社将《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列入到“十三五”规划教材,并正在进行新版教材的修订。同时,为了满足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需求,《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建设将按照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既注重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衔接,又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

3.2 n程开发

大连海洋大学进行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2004年)和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大连海洋大学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重视传承和创新,通过参与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实际,不断丰富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教师能将科研思维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连海洋大学开发了养殖水环境化学慕课和微课,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共享课,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呈现手段,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科研和生产实际。学科专业一体化下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开发的突出特点是形成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养殖水环境化学本科生课程的建设着重夯实基础和行业实践应用,研究生课程的建设着重深化理论和培养创新能力。

3.3 实验平台建设

学科专业一体化下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必须注重实验平台建设,既能利用校内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平台,也能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平台。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学生参与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科学研究的管理。目前,学生不仅可以使用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条件,还可以申请使用校内水产学科科研平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科研实验。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与校外3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共建协议,这些校外科研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提供支持。高水平实验平台建设不但改善了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使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成为可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背景下,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更新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科研实验平台,可进一步推动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同时,课程建设也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建设可有效提升水产类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水产专业人才的需求。

5 参考文献

[1]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2] 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43-45.

[3] 唐纪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25-129.

[4] 姚杰,张国琛,邓长辉,等.基于协同学理论的海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7):3-6.

[5] 杨雨虹,陈伟兴,黄金善.水产养殖专业养殖水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118-120.

第3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一流本科;学科建设;动画专业;高校教育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时提出了教育双一流的发展建设规划,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了一流本科建设双万计划,要求我国教育发展在2019年—2021年期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与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在教育改革中发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高校教育改革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在高校的办校教育核心中,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教育创新服务能力。

一、一流本科建设于高校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985工程与211工程是本科教学建设一流水平的主要代表,高校在开展一流本科教学办校期间,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部分高校的一流本科建设会过于注重学校的科研研究,而忽略了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培养,在办校理念认知中,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可以自然而然地带动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而另一部分高校在一流本科建设工作中,会将过多的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本科教学中,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学校的本科教学,学校通过将大量资源向本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师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量,在顺利完成本科教学日常管理工作中,本科教学质量自然得以提升。但这两种教育发展理念的认知都是不全面的,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高校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办学模式、教育文化与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无法使本科专业教育达到一流。高校本科教育对于个人素质发展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连接学生的基础性教育承接研究生教育或未来职业发展。在某段时期错误教育理念中,部分高校会认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完成科研研究与专利发明,而根本的教学任务本科教学却被边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创业实践发展都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1]。但高校应深刻意识到,本科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根本要素,是大学教育质量之本,大学的本科教育服务于一切其他社会职能,因此,新时期的本科教育中一流本科的建设性尤为重要。高校本科办学教育目的是为确保大学生更全面化、综合化的素质发展,高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核心发展力的持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发展力主要包括学生所展示出的对于人生发展中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大学生核心发展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职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教育关键时期,高校在教学工作中要深刻意识到,一流本科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行为态度。

二、一流本科建设高校动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有待完善从高校教育专业发展来说动画专业属于新兴学科教育,虽然我国如今加快了动画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动画的扶持力度,在部分地区也加大了对动画的经济投资比例,但目前现有的资源投入对于动画行业发展来说依然相对较少。在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中,作为新兴教育学科,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动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而高校在办校期间,也会将更多教育资源倾向于学校内的王牌学科,而忽略对于学校的动画专业学科建设。在动画专业的课程学习中,以3D动画教程为例,3D动画教学对于网络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为顺利完成专业教育,需要确保基础硬件满足教学需求。但动画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化教学系统建设需要学校投入较多资金,但高校对于动画专业资源投入较少,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当学生缺少实践教学的基础环境,使学生的动画专业学习只停留于课本,PPT学习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局限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2]。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本科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关联性,在构建一流本科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发展中,动画专业所占据的教学经费比例较低,教学中心地位不明显,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设备缺乏,很难支撑动画专业的一流本科建设发展。2.动画专业课堂教学较为薄弱我国在动画影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但在动画领域中,针对该专业所开展的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依然较为薄弱,这也是限制高校动画专业发展的一个因素。作为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高校一流本科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为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动画专业的课堂教育应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师资配比,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但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科教育发展,动画专业的大班授课形式依然较为普遍,教师对于学生无法进行针对性培养,普遍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单方面知识讲授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所起到的只是被动的学习作用,缺乏学生的自主思考性与学习意识的培养。随着动画领域的不断发展,所应用的互联网技术与科学技术等手段也不断创新,动画专业教师需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通过促进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体系。3.高校教学专业结构布局不明确高校动画专业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基础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科学调整动画专业的课程结构布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高校的整体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中,对于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并,通过合理的分配利用,发挥教育资源的更大价值,加强对学校动画专业教育的资源投入。随着高校教育中动画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教学教育规模的扩张,目前现有的教学结构体系中并没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以往则影响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3]。高校教育中,不同教学学科体系与逻辑关系的混乱很容易会影响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高校的一流本科教学工作中,加强高校教育的专业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同时一部分高校应教育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学科教学工作中并没有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导致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脱离社会时代人才需求,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无法起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

三、一流本科建设的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动画专业的个性化教学高校的动画专业教育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知识,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动画专业教育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学科教育的。动画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与计算系统,将传统的绘画艺术与其相融合,专业发展特色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绘画专业基础,同时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如常见的软件应用与计算机编程等。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高校的动画专业学科教育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更多需求,高校要不断促进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动画专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课程理念的创新,先进教学思想的引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素质培养。在完成动画专业学科教育任务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多拓展性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使学生对编程学习与绘画艺术学习充满主动性。教师的针对性教育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日常学习中也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通过加强学生的动画兴趣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此完成高校动画专业的一流学科教育改革发展。2.加强动画专业学科课程设置高校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除了完成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的社会职能。因此,高校的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脱离社会市场需求,在动画专业学科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加强动画专业与社会动画产业链间的发展关联性。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动画专业学科教育需要明确学生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通过科学设定动画专业课程内容,避免出现与市场发展需求不匹配的人才培养情况。动画专业学科强调学生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因此,动画专业的学科课程设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添加更多趣味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也可以添加更多元化的教学元素,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4]。3.建立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的教学工作需要建立以本科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础,该保障体系覆盖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管、毕业生数据反馈、教学质量等构建完整的教学监管体系。高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发展需要,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在于高校自身的教学意识的提升,高校的发展是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在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中,高校要充分加强自身主体意识,根据新时期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定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高校的动画专业学科教育需要加强对于专业教学的监管力度,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对于课堂教学的监管形式主要以评价考核等形式开展,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改进,以此达到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5]。新时期的动画专业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考核也不仅局限于纸面成绩,而需要对于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判断,动画专业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科考核可以调整课程总成绩在总考核成绩的占比比例,以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更准确性的判断。4.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所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是被学校师生所认同的办学理念,思想意识,精神追求等形成的文化内容,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根本核心是立德树人,不但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高校的一流本科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术文化,行为文化提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在一流本科教育的文化建设制度发展中,既包括高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制度建设,同时也包括教学制度、治疗保障制度、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完善[6]。营造校园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影响。在未来的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中,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是教育建设的根本目的,高校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校园学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建设间的发展关联性,通过对动画行业发展领域特征与规律的更多研究,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校人才的社会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动画专业教学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通过加强社会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同时也逐步实现高校教学的一流本科建设教育发展目标。高校在办学教学中需要将一流本科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中,形成学校的发展战略,同时,对于动画专业的教育培养,也要加强更多教学资源的投入与政策制度的保障支持。在高校教育改革中,通过制定详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进全新教育理念,提高高校教育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完成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臻.OBE理念下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探析[J].艺术教育,2021(2).

[2]谢波根,罗双根.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一流本科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21(1).

[3]陆芳.河南省地方高校应用经济类专业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思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3).

[4]张洪泰.“双一流”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研讨会”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

[5]成蕴秀,等.师范专业认证及建设本科一流课程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

第4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广州日报大数据排行榜

一、对标国际样板研制国内首个权威媒体大学排行榜单

在国际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由权威媒体生产和的媒体大学排行榜主要有美国的“USNEWS大学排行榜”,英国的“THE世界大学排名”,这两大知名大学排行榜,皆由独立的第三方(媒体),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USNEwS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推出,在美国多个机构对大学进行的排名中,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排行榜。“THE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的新的世界大学排名。

在我国,此前一直没有媒体涉及这一领域。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校的“管”“办”“评”分离,“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的“2016广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排行榜”是国内首个由权威媒体研制、的公益性大学排行榜,填补了国内主流媒体大学排行榜的空白,旨在抢抓国内乃至亚洲媒体在大学排行领域的话语权和标准权。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涉猎大数据传播和推广的有益探索,旨在通过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为载体,呈现专业的数据新闻,借助专业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产品或咨询产品的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方式,最终推出覆盖若干行业领域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报业挖掘新的赢利模式。“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则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研发的重要新闻信息产品。

二、“量身定制”大数据探索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新模式

对媒体行业来说,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产业链条更趋于多样化,掌握大数据思维能促进媒体转型,重塑传统媒体。但从国内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要真正理解大数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厘清大数据理念如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大数据概念的核心首先是“海量”。对于传统媒体,获得“海量”数据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探讨传统媒体利用大数据方面,可以先从以下三个相关概念描述数据利用的现状:数字新闻、数据新闻和大数据新闻。数字新闻(Digitaljournalism),是指对文本、图片、视频等进行数字化,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能传输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是指用数据驱动的新闻,是内容量化了的报道,是用数据作为表述形式的新闻。

在国内,尽管已有大数据新闻试水,如腾讯位置大数据,推出《十一国庆旅游人气排行榜》《五一出行利器》等媒体新闻产品,但数据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对不同领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可以通过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创作出的数据新闻,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新闻”,也不属于在大数据基础上生产的媒体产品。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改变传统报业信息生成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受众对国内高校改革的关注,以及对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排名的兴趣,运用大数据理念,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通过对国内327所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校以及军事类院校除外)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在建构科学的评价数据模型后,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身定制”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生产出不同于数字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媒体产品――“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并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传播模式上,“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模式,有效实现“二次传播”。因其专业性、权威性,排行榜的“二次传播”效应很大,扩大、增强了排行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排行榜也得到学界、业界和高校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引发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抢占标准权和话语权

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榜单科学性的关键所在。为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评价体系,在推出排行榜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研讨指标体系,同时听取高校负责人、教师及关心高等教育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方面,排行榜在遵循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对国内327所大学40个学科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树立国内权威媒体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建立起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并希望借此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权,打造世界大学排行榜第三极,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体系。

第5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大家下午好!

今天,学校召开会议隆重庆祝第**个教师节。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年来广大教师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果,一起倾听了几位教师代表分享的教书、治学、育人的真挚感言,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在多个场合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中奋力探索,用心血和汗水、学识与智慧,培育出丰硕的成果。刚才受到表彰的各位老师就是学校各方面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他们或老骥伏枥,甘守讲台,一心教学谱写育人诗篇;或风华正茂,醉心科研,攻坚克难傲立学术前沿;或立德树人,爱生如子,以身治教尽显仁师风范。正是因为有了广大教师的默默坚守、辛勤耕耘,潜心教书、精心育人,才有了陕西师大今天的辉煌成就。在此,我要向全校教职员工道一声:辛苦了!衷心感谢你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6年是国家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国社会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经济发展如此,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国家加强高等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行动纲领。它为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一流大学吹响了“冲锋号”。形势追人,时不我待,面对兄弟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的发展劲头,陕西师大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站稳脚跟,如何彰显特色,如何争创一流,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就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深化各项教育改革的生力军,是推进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建设者。我们只有紧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把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作为当前事业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才能争取发展机遇,抢占发展高地。教育部确定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我想,这是我们全体教师应该共同遵循的准则。借此机会,我想结合学校实际,就做好“四有”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在座的老师们交流几点想法。

第一,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师范大学,我们担负着“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光荣使命。育人先要正己,己正才能育人,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将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做好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留学归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加强教育阵地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职后提高,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和价值观。

第二,坚持立德树人,崇尚以德立身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个模范应该是道德上的模范、情操上的模范、责任上的模范。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修养,面对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问题时,胸中自有丘壑,不媚俗、不低俗,坚守人格底线、守望精神家园;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的责任与追求,并把这种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中去,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好朋友和引路人。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深化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在全校形成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

第三,勤修教学内功,提升培养质量

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能力欠缺,就无法承担得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全球化、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条件更加便利,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时刻站在知识发展前沿,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着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从学校层面来讲,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通过加强名师培育和教学团队建设,力求在重大教改项目和教改成果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赛教、培训,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学终身成就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标兵、好导师评选等活动,推选出一批深受学生爱戴拥护的名师。

第四,增强担当意识,勇于开拓创新

统筹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师范大学来讲,要看到近些年来学校办学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当前,学校正处于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爬坡阶段,必须知难而进,蓄势追赶。蓄势追赶,必须直面学校发展的困难和瓶颈,比如在学科建设方面,我校高水平学科还比较少,学科优势和特色不够明显;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应用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缓慢,解决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学科声誉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跨学科平台建设滞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化有待升级,亟待整合与形成优势的学科群。蓄势追赶,必须坚持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增强软实力,解决硬问题。对于广大教师来讲,要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校兴我荣的意识,把推动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责任担在肩上;要切实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办学目标中“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研究型”的具体含义,明确使命担当;要树立远大的学术志向,瞄准学术前沿,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追求卓越,有拿大项目、出大成果的气魄与能力,目标指向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要让自己的研究志趣符合学科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关切及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承担和解决国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指出,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好教师工作,关键要为好老师源源不断涌现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坚持“择优引进、强力培养、优化结构、培育团队、成就名师”的建设方针,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金字塔”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深化教师职称、评价、薪酬等方面改革,改进教师管理,激发教师活力;要坚持教师为本,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更加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老师们、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乘势而上,蓄势追赶,这既是学校目前所处的阶段要求,更是学校发展的时代主题。让我们以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6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思考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教育部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对应的是,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每年都将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同时,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与职位空缺并存,很多企业面临难以招到满足需求的人才的尴尬。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片面追求数量,人才培养质量偏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简言之,就是供需失衡。

二、“供给侧”的概念

“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应。经济学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称作三大需求,其中前两者是内需,后者是外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供给侧”指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和利用。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新常态,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的战略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高等教育属于社会领域,是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自身的进步,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深化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在、必然要求。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1.以需求为牵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多数侧重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人才需求脱节。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若干政策的出台,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人才结构优化的重大改革。高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规划科学的发展方略。2.以质量为核心,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高校扩招,教育资源的不足,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提高学生在社会需求中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人才质量是核心,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与终极目标。高校要根据培养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规模,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学和实践水平,从粗放型培养向精细型培养转变。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是高校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3.以效率为导向,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社会需求多种多样,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往往侧重于对普适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就业后,仍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职业培训,培养效率低下。高校应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针对性和指向性,进一步强化自身特色,转变教育模式,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教育,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使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需求为牵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质量为核心,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以效率为导向,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

[2]李秋芸.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苏小燕.供给侧改革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

[4]程书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

第7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一、相关背景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汉语和外语,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双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与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也就是说,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同步获取外语知识与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兼具语言习得与专业习得的两个焦点,且两者地位平等,不存在偏废任何其中一个侧面的问题。双语教学兼具政治与教育双重意义。一方面,双语教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从谋篇布局的“大手笔”阶段转向精耕细作、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阶段,同时对外语人才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需求愈发强烈,因为外语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该倡议的实施效果。现阶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传统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能适应我国对外交流的实际情况,更不能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建设。因此,要想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复合外语能力的人才,其首要因素便在于双语“金课”的有效实施。在此背景下,顺应了时展趋势的双语“金课”的重要性便愈发突显,即双语“金课”可为“一带一路”供给双语人才,且服务于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方向,且国际化教学和科研对双语教学也提出了挑战,这就更加突显了我国对双语教学的强烈需求。因为双语教学有利于高校师生了解国际动态、接轨国际前沿、加强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为教育国际化提供重要基石。2001年,教育部提出使用外语授课,以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2005年,教育部再次要求扩大和提高双语课程的数量与质量。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持续打造国际化教学科研土壤与环境,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增强对外籍师生的吸引力[1]。2021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提出,开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谋划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而双语“金课”为其实现提供了具体的、可实施的现实抓手。另外,以“金课”为标准与指导,可以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改革,振兴本科教育教学,优化高端、高质、高复合“三高”人才的培养方案。2018年,《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要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明确提出了“金课”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以及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与质量体系[4]。其中,高阶性指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创新性指向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5],挑战度指向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这有机融合了学生、教师、学习这三方面的要求。蔡映辉[6]将“金课”定位为课程设计贯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程核心。在“金课”的标准与指导下,双语“金课”的现实意义更加突显。然而,目前双语教学效果未达预期,具体体现在学生满意度不高、获得感不强,教师课堂控制力不高、认同感不强,教材建设质量不高、不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等方面。相关原因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双语教材、双语教师、学生水平、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故如何提高双语课程教学质量,打造双语“金课”,成为众多走在前沿、实行双语课程的教师需要面对的中心难题。学界对此的研究较为零碎,或侧重某一学科领域、某一专业方向、某一具体课程,或侧重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体悟反思,鲜有建立框架而进行全面梳理者。因此,本文试图在“金课”的背景下,探讨双语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教学的建设策略,以期系统性地帮助教师提高双语授课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方针及“金课”质量要求。

二、“金课”视域下双语课程建设策略

(一)课程体系建设

“金课”视域下,课程体系建设是双语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设置、学时调整、教材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建设五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既要开设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也要开设双语专业课程,从而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第二,学时调整。因为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大多艰深难懂,加之双语教学与课堂互动的要求,教师需要增加学时数量来应对以上挑战。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取舍其他相关课程中重复的部分内容[7],形成课程群协同共进,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提质增效。第三,教材建设。在内容上,当前多数原版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8]。因为原版教材语法词汇过难,所以学生多选择参阅中文教材,并形成了路径依赖,这就与双语教学的目的相背而驰。另外,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熟悉教材、梳理体系、构建教案,这对其要求较高。形式上,因为原版教材大多数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分量极重、不易携带,且阅读量大、价格昂贵。因此,保留原版教材的核心特色,组织人力编写适应我国师生情况的精编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同时融合商务外语、学术外语等专门用途外语教材的编写经验,可有效提高教材的可读性与吸引力。第四,学生培养。高校学生在外语交流、学习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加之专业课程内容高深、难度较大,在母语教学条件下,学生尚且感到吃力。因此在学生外语水平不高和前期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双语授课的成效便会大大受限,更容易导致学生心理排斥、厌恶双语课程,最终事与愿违。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方面,课前设立教改班级,吸收外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入班;课中注重教学引导,营造教学氛围;课后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助。通过此种方式,教师可以在积累双语授课经验的同时,不至于让学生成为双语教学失败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可将双语教学贯穿四年学习始终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配套的高质量外语课程,辅助学生提高外语实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第五,质量建设。改革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既决定了双语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又体现了“金课”标准的落地生根。因此,学生测评应由线上成绩与线下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线上成绩应当包括视频学习、互动讨论等,线下成绩应当包括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汇报展演及最终的期末测试成绩等。另外,通过兼顾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兼具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查,以多维考核系统为抓手,能够客观、动态、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现阶段,师资匮乏制约了双语教学的推广[9],同时师资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10]。因此,“金课”视域下,保障师资力量是基础,提高教学水平是核心。即双语教学团队既要注重队伍的稳定性,又要注重学科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方可以方可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师团队,进而打造学科优势与特色。另外,为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在教学前期侧重准备,优化授课教案学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接专业课程术语将成为教师双语课程授课的核心。首先,培养方式上,要采取短期培养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短期培养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参加双语授课培训、出国留学项目、境外交流项目等。长期培训则可以依托现有校内资源,开展在职培养[11]。另外,学校不仅要注重对双语主讲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双语助教的发掘。其次,增量师资上,要注重后续教师招聘。后续引进教师时,学校应将专业的外语表达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以提高后续人才队伍的双语教学能力。另外,学校通过聘请外国教师联合执教,聘用来华留学生担任助教,可以提升双语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此外,在双语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双语生态的土壤建设。一是环境建设。打造国际化交流环境,设置国际化交流平台,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以促进教师外语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双语教学压力大于母语授课。国内多数高校通过调整学时系数的方式激励教师,但与教师的付出相比,尚显不足,难以激励更多教师广泛参与双语教学。因此,学校应从资金经费、任务数量、职称晋级、工资调整、出国研究等方面予以考虑。

(三)教学建设

教学是链接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金课”视域下,教学建设涉及理念建设、能力建设、模式建设三个方面。第一,理念建设。理念建设是教学建设的灵魂。“金课”的教学理念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由此,教学的主要特点由“填鸭式”转向引导式,教师角色由信息传递者转换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启发管理者[12],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即课堂不再是信息传递的场所,而成为师生分享知识、交流体验、互相激发、不断感悟的成长空间;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思考独立性、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第二,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教学建设的保障。各学科差异大,故各自的双语教学经验被认为不具有普遍性和复制性,难以标准化。但是根据基于CLIL4Cs理论的研究,双语教师通过持续提升专业知识能力、语言教学能力、环境建设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13],从内容、交际、认知、文化四途径入手,可以持续提高双语教学成效,增强双语教学感染力。即双语教学不仅旨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在学生语言发展方面提出反馈与建议,方才符合双语教学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语言、课堂语言,同时还要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具备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另外,双语教师要通过诊断式教学,对教学片段进行诊断,一对一分析、点评,以动态提高双语教学能力。第三,模式建设。模式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实施途径。即摒弃单一教学方式,由“满堂灌”变“满堂学”,从教师教变为学生学。基于此,方式由单一转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由低迷转高昂,氛围由沉闷转活跃,状态由被动转主动。①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如小组汇报、微课教学、实验参观、沙龙交流、主题讲座等。其中,沙龙交流以其独特的场域,体现了学缘共同体思维的复杂性、创造性和交融性,彰显了本真追求,突显了心灵交往[14]。②采用混合化现代教学模式,如综合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对分课程等。课前,教师在学习管理系统上传授课视频、课件、学案等,布置课前自学任务,并在兼顾认知快与认知慢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使学生突破时空场域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特别注重规定学习的时间节点,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也能通过截止时间督促学生学习。课中,在线下面授时,借助雨课堂,教师可通过设计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综合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的引导性、互动性、实践性、思辨性;在线上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线上题目与线上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发问,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和信心。课后,教师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引导讨论、布置作业,完成学习评价闭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此举既可以避免传统的权威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取学科教学之长,补双语教学之短,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后还可以发放反馈问卷,开展调查,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了解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感受,以促进反思,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优化路径。

三、结语

第8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该专业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上应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课程教师能力和建立实验教学考评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关于大学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聚焦点,其相关研究与探索层出不穷。而国家对高校的教学与教育模式、人才与市场的紧密贴合程度、培养与需求对口发展等问题更为关注。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的教育创新性发展、人才实用性发展。2016年1月,教育部提出《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模式要开放式发展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人才队伍培养、师资力量构筑、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历来受到政府与社会等各方关注与重视。实验教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为学生创建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1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兴趣,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的环节进行彼此间的交流,锻炼学生思维、沟通、团队、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较为完整的使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实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向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

1.2加强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课程是完整的一个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验模拟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实践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课程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1.3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应用软件作为重要的工具性知识成为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现实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已被社会熟知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企业管理软件(如用友、ERP)、数据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实验教学环节加强这种工具性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经济管理是我国较早开设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长期以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各高校开展的实验教学也主要集中在计量经济学、会计学、ERP等经济管理类基础学科实验课程,各实验课程安排过于分散,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尤其是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验环节设置较少,难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

2.2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心进行,安装相关的专业软件进行相关程序的设定进行情景模拟试验,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基本操作流程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实验教学任务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操作,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虽然这种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各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学习主动性下降,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获得所修学分而尽快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2.3实践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教师都是在获得博士或者硕士学位后进入高校担任专业教师的,许多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在实际工作单位从业,实验经验严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很多实验教学老师均是由专业课程老师兼职授课,专职的实验教师或者是行业内有经验的兼职教师较少,而兼职教师较大的课务压力和科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2.4缺乏评价监督体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评教”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评教”以敷衍了事,使得“评教”体系过于形式化;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督导缺失导致没有客观的评价监督人员,致使督导缺失。

3实验教学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验教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对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应该设计“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学科技术试验偏重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学科基础能力训练;专业基础试验偏重于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试验环节,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ERP等试验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偏向于农林经济管理多课程试验课程综合性实验,如农业金融学实验、农业发展规划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2提升实验教学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与培养方式逐渐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和教学的主体。而实验教学的改革,就是培养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积极性、主体性和能动性。而这三大特点的发展、学生氛围趋势走向等仍需要课程教师的指引与指导。教师对此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第一,实验教学课程教师的筛选。应选择基础理论扎实、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实验课教师。

第二,革新传统教学,聘请一线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管参与实验课教学,补齐实验课程教学短板。第三,组建学生“团队”式主体。通过学生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组间交流”,自查文献、自决问题,使学生在能动性发挥的同时,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建立实验教学考评制度考评制度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任然不高,比如在综合成绩测算时,实验课程成绩权重太小。既不能体现出课程的重要性,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认同性,导致学生对此草草应付。应建立健全实验课考评制度,提高实验课程的权重,使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同时,提高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的权重。

第二,对教师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使用同行专家学者与学生共同给分的制度。专家学者的评分能体现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传导能力、对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的引导能力等;而学生评分能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验课程学习效果和对授课老师的认同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015-216.

[2]黄寄梅,刘传菊.关于农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21-122.

[3]高集光.浅析农业经济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9)262.

[4]张恒松,曾艳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9-113.

[5]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20-21.

[6]郑璇.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3-44.

[7]薛兴利,刘桂艳,尚健.高等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3(8):59-61

[8]汤晓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35-136.

第9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情报学;国际科研产出;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组织气氛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2-0145-07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in Banduras Social Cognitive Theor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ers in terms of their research self-efficacy and research outcome expectations,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The influenc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two variables,namel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ehavior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is also analyzed for researchers in doctorate-granting LIS institutions.Findings indicated that:1)There is positiv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ehavior and research self-efficacy on 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The indirect influence of research self-efficacy also exists vi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ehavior.2)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ehavior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research self-efficacy.3)Research self-efficac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rganizational climate.Research outcome perception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research self-efficacy.

〔Key words〕university;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international research output;self-efficacy;output expectations;organizational climate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是创建一流学科,一流的学科,必须具有一流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一流的科研水平。研究型高校作为中坚力量,承载着我国图书情报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任,提高我国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的科研创新水平,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距离,才有可能加快我国图书情报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国际科研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际科研产出的多少来衡量,研究人员作为国际科研产出的主体,如何提高其国际科研水平,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为深入探讨研究人员科研行为的动因,笔者以班杜拉社会认知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基本理论指导框架,在半结构化访谈基础上[1],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的研究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预期和组织环境层面的组织气氛3个视角探析影响研究人员国际科研产出的主要因素,以我国8所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中的教师和在读博士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寻找提升研究人员国际科研水平的关键点。

1 研究假设

1.1 国际科研产出的二维结构及其关系

科研活动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劳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不确定性与时滞性,对科研产出的衡量应包括科研行为和科研成果两个维度[2]。国际科研产出亦包括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国际科研行为指研究人员从事的各种正式的、国际化的科研、学习与专业交流活动;国际科研成果指研究人员在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精神产品,主要以文献为知识载体(包括外文专著、外文期刊论文、外文会议论文以及外文形式的非正式文献如国际学术交流的PPT、科技报告、内部资料等),也包括外文形式的有形成果(如专利、开源软件、分析工具、图形、设计等)。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行为是成果的前期投入,成果是其行为的目标和价值表现;同时,访谈发现,虽然国际科研行为不一定都会产生国际科研成果,但一般而言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行为对其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研究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国际科研产出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最终完成任务的一个强力的决定因素和预测指标,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能力判断,而是对自己在一定情景中能做什么的信念评价[3]。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将自我效能理论与科研培养过程和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者联系起来,试图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解释科研培养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者,由此发展出研究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对其有能力完成与科研相关任务的自信程度[4]。本文将研究自我效能感定义为研究人员对其成功完成国际科研活动相关任务过程中所具备技能的自信程度。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中已表明无论是自我效能还是研究自我效能,对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均有积极预测作用[5]。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a: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b: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此外,结合假设H1,进一步提出将国际科研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的假设:

假设H2c: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通过国际科研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其国际科研成果。

1.3 研究结果预期及其与国际科研产出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行为受结果影响”这一认知中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指“预期结果”,也即行为建立在对未来的结果预期之上,人们具有预测未来行为可能结果的能力,并可根据预期行动结果调整努力的水平与分配力量,因此,对预期结果的信念比行动的实际结果能更好地预测行为。Bieschke和Bishop提出“研究结果预期”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个人对其从事某研究活动可能带来结果的期望”[6]。本文的研究结果预期指个人对其参加某项国际科研活动所可能带来结果的期望,并进一步从国际科研活动可能带来正向结果的角度,提出研究结果预期包含内部价值预期和效用价值预期两个维度,内部价值预期指个体对其参加国际科研活动所可能获得的与活动本身相关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期望,关注的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等非功利性的结果;效用价值预期指个人对参加国际科研活动所可能获得的与活动本身相分离结果的期望,关注的是外在的奖励、外在的认同等功利性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研究结果预期对研究人员的科研兴趣、科研意向、科研行为有积极预测作用[7];对科研成果产出有间接预测作用[8]。另外,在访谈中发现,被访者一致认为国际科研产出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促使研究人员参加国际科研活动和发表国际科研成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a: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预期对其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研究人员的内部价值预期或效用价值预期对其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3b: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预期对其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研究人员的内部价值预期或效用价值预期对其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组织气氛及其与国际科研产出的关系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环境作为行为的对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与其所在环境的函数,组织气氛即在特定的情境中,每个组织成员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知觉,这种气氛可以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动机、信念和价值,并能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本文的组织气氛指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知觉到的、高校或院系环境中一组可以测量的、支持或驱动其国际科研产出表现的组织特质,并进一步将对研究人员起积极作用的组织气氛细化为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5个维度。资源支持指研究人员所感知到的学校或院系为其参加国际科研活动或成果产出所提供的资源支持程度;政策导向指研究人员所感知到的国家、学校或院系为鼓励高校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产出而在相关政策制定中突出国际科研行为或成果的重要性程度;国际化氛围指研究人员所感知到的学校或院系环境中能够促使研究人员国际科研产出的国际化氛围程度;管理支持指研究人员所感知到的学院科研管理的合理程度和为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相应服务的支持程度;领导支持指研究人员所感知到的团队带头人或导师对其国际科研产出的支持和鼓励程度。

一般认为积极的组织气氛有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行为,消极的组织气氛阻碍个人的创新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与其创造性紧密相关,国际科研活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高校内每个成员对其所在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知觉可以影响其从事国际科研活动的信念和价值,进而影响其国际科研行为。已有研究中关于组织气氛对科研产出的预测作用在教师层面得到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9];在博士生层面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统计研究中得到学者共识[10],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组织气氛对博士生的科研行为和科研成果有显著预测作用[11]。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4a: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对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4b: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对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1.5 组织气氛、研究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在重视人的主体性因素之外,也承认环境是决定人类能动性的重要情景因素。形成个人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包括亲历的动作性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信息[12],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包含的信息很多都是情境化的;同样的,结果预期中的奖赏、声誉等效用价值的获得也往往来自于外部环境。从理论上讲,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的形成,该论断已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13]。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5: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对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6: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6-1: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内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支持对研究人员的内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6-2: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效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支持对研究人员的效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特定环境下,个体会通过对自我行为方式的判断预测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在既定情境中人们的结果预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自己能完成的行为成就类型的判断。从理论上讲,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对结果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论断也得到实证研究不同程度的支持[14]。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7: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研究结果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7-1: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内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7-2: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效用价值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国际科研活动和成果,包括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两个变量;采用开放式填答,以主观赋权法调查各测度题项的权重。第二部分:个体因素,由研究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研究结果预期量表组成,研究自我效能感量表由研究自我效能感变量构成,采用李克特五分值量表:从“没有自信”到“很有自信”5个程度级别,分别赋值1~5;研究结果预期量表包括内部价值预期和效用价值预期两个变量,采用李克特五分值量表: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程度级别,分别赋值1~5。第三部分:组织环境因素,即组织气氛量表,包括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5个变量,采用李克特五分值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程度级别,分别赋值1~5。

2.2 数据收集

第一阶段为预调查,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问卷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预调查以武大信管和南大信管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发放,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84份,有效问卷82份。第二阶段为不含预调查对象的研究人员,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辅以网络即时通信工具、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网站)和人工实地发放,共回收问卷132份,有效问卷79份。将预调查数据进行相应题项删减和次序调整后合并,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61份,用以实证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样本的人口特征方面(见表1):被调查的男性、女性学者比例接近;各年龄段均有涉及;院校不同科研年限、不同职称/身份的研究人员均有涵盖。总体而言,受试人员在性别、年龄、科研年限、单位、职称等各维度均有分布,样本的构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符合对样本数据特征的要求。

2.3.2 效度和信度分析

2.3.2.1 效度分析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确认量表因素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所得模型进行参数评估,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因素结构是否合理。将161份有效问卷按样本所属高校排序,抽取单号81份为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双号80份为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对单号81份中的研究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预期和组织气氛量表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各量表的因素结构模型;再以双号80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别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3个量表的因素结构模型与实际收集数据的契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自我效能感量表获得1个公共因素,命名为研究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预期量表获得两个公共因素,命名为内部价值预期和效用价值预期;组织气氛量表表获得5个公共因素,命名为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和领导支持;以上各量表的因素结构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验证,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3.2.2 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研究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预期和组织气氛3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3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大于0.9;子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大于0.80;说明3个量表及其分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表现,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满足信度要求。

2.3.3 假设检验

2.3.3.1 相关分析

根据Kline的数据正态性分布标准对各变量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自我效能感、内部价值预期、效用价值预期、资源支持、政策导向、国际化氛围、管理支持、领导支持8个变量的偏度系数绝对值在0.160~0.815之间,远小于3;峰度系数绝对值在0.115~0.638之间,远小于8;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的偏度系数大于临界值8;峰度系数远大于20。即前8个变量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后2个变量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偏离正态的情形较为严重。因此,分别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对前8个变量和后2个变量及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国际科研行为与国际科研成果呈现非常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p

2.3.3.2 回归分析

通过秩变换对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变量的数据进行变换,变换后的数据经检验呈正态分布。后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分别对以上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做进一步检验,回归分析摘要见表2至表6,主要报告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决定系数的增加量(ΔR2)、F值、净F值(Δ)、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未标准化回归系数B、标准化回归系数β。其中,R2为决定系数,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力;F统计量及其显著性检验可以检验整个回归模型是否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B较偏重于实际,易受变量间单位的影响,无法比较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故经常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作为自变量间解释力的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β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15]。

1)由表2知:国际科研行为对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预测力,有效解释国际科研成果40.3%的变异量,假设H1得到证实。

2)由表3、4知: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国际科研行为有显著预测力,有效解释国际科研行为5.7%的变异量;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国际科研成果有显著预测力,有效解释国际科研成果15.6%的变异量;国际科研行为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国际科研成果总效应的比为0.238×(0.573/0.395)=34.53%;假设H2a、H2b、H2c得到证实。

3)由表5知:领导支持对研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预测力,可有效解释研究自我效能感10.2%的变异量,假设H5得到证实。管理支持和领导支持对内部价值预期有显著预测力,可有效解释内部价值预期36%的变异量,假设H6-1得到证实;领导支持和政策导向对效用价值预期有显著预测力,可有效解释效用价值预期32%的变异量,假设H6-2得到证实;由以上可知组织气氛对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6得到证实。

4)由表6知: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内部价值预期和效用价值预期有显著预测力,有效解释内部价值预期20%的变异量、效用价值预期7.5%的变异量,假设H7、H7-1和H7-2得到证实。

3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3.1.1 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成果产出受其行为的正向影响

参加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组织、参与国际科研项目、跟国外学者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境外访学、被邀请作为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发言人及学术期刊或境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评审专家等相关国际科研活动越多,国际科研成果产出也越多。

3.1.2 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的影响

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其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的影响,亦通过国际科研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国际科研成果产生正向影响。结论支持了自我效能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作用,拓展了现有研究范围。

3.1.3 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预期

班杜拉认为个体在既定环境中形成的结果预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自己能完成的行为成就类型的判断,通过对自我行为方式的判断(自我效能)预测行为结果(结果预期)。同样的,我国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在从事国际科研活动时也会根据对自己效能的评价产生不同的结果预期。

3.1.4 研究人员对组织气氛的感知影响其研究自我效能感和研究结果预期的形成

组织气氛作为研究人员的一种心理气氛,是对团队、院系、高校等组织情景因素的一种感知。研究自我效能感和研究结果预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这一认知加工过程是对一系列支持国际化研究的组织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个体必然会将对环境因素的感知整合到研究自我效能感和研究结果预期的形成过程中。

3.1.5 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预期对国际科研产出两个维度的正向影响作用未得到实证研究支持

这一结论与班杜拉对结果预期的阐述吻合:效能信念的预测作用大于结果预期,即低效能感会使结果预期失去激发潜力的作用。统计发现,受试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介于2.86~3.55之间,从总得分来看,约46.58%受试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低于平均值(平均值28.39,最小值9,最大值45)。由此来看,在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对其完成国际科研任务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研究结果预期对其行为的预测作用尚未激发出来。

3.1.6 研究人员对组织气氛的感知对其国际科研产出两个维度的正向影响作用未得到实证研究支持

该结论与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从相互作用论的观点看,寻找行为最终环境原因的普遍做法是无效的”这一观点相吻合,也即在目前的情况下,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寻找国内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国际科研产出的关键因素时,个体的效能信念具有决定性影响,情景对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3.2 对策建议

3.2.1 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活动参与度

国际科研行为是国际科研成果产出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可通过鼓励和支持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出境进修,鼓励和支持博士生参加境外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本学科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活动参与度,带动其国际科研水平的提升。

3.2.2 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

研究自我效能感是国际科研行为和国际科研成果的重要解释变量,个体成功行为的反馈、与研究人员具有相似性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他人的言语说服和积极反馈、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健康、团队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均可有效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自我效能感。高校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可从这几方面出发,通过学校的支持和研究人员自身的努力,有效培养研究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国际科研活动参与度,产出高质量的国际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艳华,华薇娜,常李艳.我国图情研究人员的国际科研产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探索性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4):151-155,169.

[2]张廷君.科技工作者三维绩效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3]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Forester,M.,Kahn,J.H.,Hesson-McInnis,M.S..Factor structures of three measures of research self-efficacy[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4,12(1):3-16.

[5]Lambie,G.W.,Vaccaro,N.Doctoral counselor education students levels of research self-efficacy,perceptionsof the research training environment,and interest in research[J].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2011,50(4):243-258.

[6]转引自:Bishop,R.M.,Bieschke,K.J..Appl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interest in research among counseling psychology doctoral students:A path analysi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8,45(2):182-188.

[7]Wright,A.B.,Holttum,S.Gender identity,research self-efficacy and research intention in trainee clinical psychologists in the UK[J].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2012,19(1):46-56.

[8]Bieschke,K.J..Research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research outcome expectations: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scientifically minded psychologists[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6,14(1):77-91.

[9]Gregorutti,G.A mixed-method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culty research productivity at small-medium,private,doctorate-granting universities[D].Michigan:Andrews University,2008.

[10]Kahn,J.H..Predicting the scholarly activi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students:A refinement and extensio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1,48(3):344-354.

[11]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12]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册)[M].缪小春,李凌,井世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Kotrlik,J.W.,Bartlett,J.W.,Higgins,C.C.,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acul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2002,4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