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定位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老街景观;体验设计;景观设计;互动
1景观体验设计相关概念
1.1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是现代各行业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它强调创造人的美好的互动过程和回忆,重视调动人的情感。最早出现体验经济这个概念是在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莫在《体验经济》中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审美和避世体验[1],他们认为体验活动就是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研究表明,“体验经济”适用于各行各业,在制造业中表现为顾客参与的大规模定制。
1.2景观设计
在景观设计领域,约翰•O•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他认为“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不是形体;而是一种体验”。景观设计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艺术设计门类,景观设计最简单的理解是美化环境景色。它主要是以塑造外部空间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
1.3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源于体验经济,重点是强调设计人的体验。强调环境景观带给人独特的审美体验是体验设计中的重点。在景观设计上,不仅满足空间的功能需求,还需让参与者感受独特体验的乐趣。体验设计最初运用于工业设计较多,关注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体验设计这个概念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对它进行完善。其核心的设计原则便是“以人为本,为人所用”。体验设计的目的是让人参与到整个过程且获得美好体验,这里强调了体验设计的参与性,自身体验、感受,有时当整个过程结束时,体验感受仍长期逗留在脑海中。
2自流井老街简介
自流井老街,是指从路边井到火井沱的一条街,全长1.5km,位于自贡市旧城中心,临滏溪河畔,是举世闻名的“自流井”遗址所在地,也是旧时自贡井盐外运的古盐道;老街内大部分建筑均为清末民国川南民居风格,穿斗式结构,斜屋顶等特色。拥有大量盐井遗址如路边井、荣华井、钱川井、四望井、火龙井等,具有较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自流井遗址、善后桥、盐运码头等经修葺恢复了旧时热闹非凡的景象。老街内茶馆酒肆、工艺作坊、画坊艺苑众多,是寻幽怀古,休闲的理想之地。
3自流井老街景观体验设计的思路
3.1前期可行性分析
方案设计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综合考察设计项目地理位置优势、民风民俗传承、周边交通环境等。景观设计的主要核心是人,是参与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对项目地的整体资源进行考察时,主要城市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生活形态等方面入手,并综合分析不同客源群体的不同需求;自流井老街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形态,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闻名的美食,并且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滏溪河畔,自贡植物园旁,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通过前期综合分析考察之后,准确的为自流井老街景观体验设计进行主题定位和整体的设计思路以及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元素的挖掘,完成一个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综合体验型景观,提高老街的使用率。
3.2自流井老街体验型景观设计主题创意的确立
自流井老街景观的定位主要依据主题的确定。自流井老街景观的主题是体验,体验当地民风民俗、历史气息、因盐运而兴的老街记忆,通过体验设计的方法将元素保留、创造。只有体验性能够设计得突出和明显时,才能让体验型项目设计有据可依。主题确立后,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的定位也要和主题保持高度的统一,老街体验景观与地域文化、民宿风情、老街记忆相结合,主题鲜明,突出老街的传统氛围,让人们才能在这里感受到不同于其它老街的体验,提升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的市场竞争力。人作为体验的主体,自流井老街景观应支撑体验主体完成体验过程。因此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的主题定位也应充分考虑现代人的需求,要让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老街体验型项目上得到满足,让来过的人带回美好的回忆,让没来过的充满向往,这才是成功的体验设计方案。
3.3自流井老街体验项目的开发
自流井老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川南民居的魅力,淳朴的民风以及独一无二的井盐文化,让参与者可以愉悦身心,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在体验设计项目上,在自流井老街入口处设计一处川南建筑的民俗博物馆,将川南建筑的特点、修筑方式、材质等展现在人们面前,将往日老街热闹的运盐场景通过雕塑、绘画、照片等形式放入民俗博物馆,将老街的发展用文字、图片等形式置于民俗博物馆内,让游客体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自贡地域特色文化。体验项目的策划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体验项目的必须多样化,有成年人的体验环境就应该有儿童的游戏场所;体验项目的不同给人的体验感受也是不同的,体验项目还要有个性化和差异化。自流井老街景观体验项目的开发必须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参与者才能真正享受到美好、完整的体验。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莫在《体验经济》中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审美和避世体验[1],因此体验项目也可以分为:娱乐休闲型,教育科普型、审美感知型、避世感悟型。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设计定位就是为了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获得全方位的体验,然后人的体验的媒介就是通过五感来实现,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实现。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忙碌于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希望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淳朴的民风、民俗。这种体验很好的展现在了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设计中,比如潺潺的流水,自然的河漫滩,富有川南建筑特色的民宿、作坊,以及美味的地方美食,从听觉、嗅觉、感觉、触觉等方面展开设计。
4结束语
文章从研究体验设计与老街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出了体验性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体验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得出了体验设计应“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前期设计——参与体验一一经验反馈一一更新设计的设计方法,作为指导、完善景观设计的一种设计理念,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自贡自流井老街体验景观设计得出了以体验为核心的景观场所塑造原则及塑造策略。
作者:何超海
1.1设计资料的搜集
设计方案的确定是需要依据的,方可以保证设计定位的准确,才可以保证满足客户的需要。设计之初最先开始的工作就是对基础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下一步构思提供依据。园林景观设计资料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基地现状和历史人文等资料。基地现状资料包括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土壤状况、植被状况等),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状况、主风状况、降水状况、小气候状况等),人工设施资料(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等),视觉质量资料(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等),环境资料(物质、知觉、法规、周边规划等)。历史人文资料主要包括:对设计有影响的特色的历史资料(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当地的历史沿革等资料),人文状况(人口组成、民族组成、文化素质状况、主要从业方向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初步投资预算有所了解,以便在规划设计时控制成本。
1.2设计基础信息的整理分析
搜集好基础资料后,当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整理分析设计资料应根据项目设计的需要而定,分清主次,主要的资料应详尽调查整理分析,次要的可以做简要的了解。在整理分析过程中很容易找到灵感,在结合项目的功能设计构思便会快速地产生了。
2园林景观功能的基本定位
园林景观设计开始之前最应该做的是功能的定位,这是设计的最基本原则,一切设计都应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再做艺术加工与处理。可以称之为园林的景观种类很多,如庭园、小型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以及居住区园林景观、广场景观、道路景观等等。不同的园林景观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设计之前应做好调查,确保整个园林功能的准确性,才可以为后期的艺术处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功能定位主要依据园林景观的性质及客户和使用者需求而定。
3园林景观造型格局的确定
3.1定位景观风格
园林景观风格直接指引着设计的方向,影响着园林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功能和看点及工程造价等诸多问题。园林景观风格是设计构思过程中首先确定的项目,直接关系到景观的品味与档次,关系到项目的造价控制。确定园林景观风格主要从环境特征、气候因素、建筑格调、项目卖点、客户需要、园林主题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景观的风格。
3.2景点布置与主题的确定
园林景观中的景点指的是在大景观环境内,对区域景观或者节点进行功能和艺术的定位及命名。景点规划应以合理均匀为原则,对比与调和并用,使每个景点都有景可赏。园林景观主题是整体环境或区域环境内需要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对景观环境、看点、特色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4园林景观初步设计快速构思的程序
4.1景观概念的确定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形象设计的过程,但大体上应属视觉形象设计。无论声音形象还是视觉形象的设计实质上都是在表述一个概念,所以概念的确定是一切形象设计的前提,相当于文章的主题,没有主题怎么知道要表现什么,因此在造型之前应先确定概念。
4.2基本形象的塑造
确定概念之后就要研究造型,园林景观造型是一种视觉形象,其概念本质的表现主要是通过造型来完成。想要快速构思就应该根据表现的内容合理地选择形象来塑造整体造型,一切形象都应为表现概念而服务。形象的选择应根据调查的内容、景观的功能、艺术需求而定。
4.3造型的表现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探索。
城市桥梁设计要重视其景观设计。桥梁的美是环境美的一部分,良好的桥梁景观设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型、桥塔、桥亭、桥栏、桥灯、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量与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学、历史文化、环保、功能、技术、经济的统一。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在城市整体色彩中的感觉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桥梁设计的基本准则
(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结构设计中,无论多么完美的结构计算都无法弥补经结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方案中的不足,相反,良好的结构方案却能够部分弥补结构计算中的不足。由此可见结构构思的重要性。
(2)功能决定结构。
桥梁的跨越功能是桥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桥梁的跨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而为了支承桥跨结构,必须有支承结构。桥梁要使其上的车辆或行人等安全、舒适地通过,桥梁须能承受车辆、行人等荷载,且不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3)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
桥梁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与优化设计。
(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入自然,既显示桥梁本身的美而又不独善其身。要想获得好的作品,就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的轮廓空间组合,既要简单又要明确。
(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通行,其次是供作鉴赏。桥梁附属结构则为桥梁主体的通行能力与景观价值增光添彩、锦上添花。如栏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安全,这是美感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满足安全、经济耐久、施工方便、工序简单、便于更换的前提下,其靓丽的颜色和优美的线性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
3、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1)景观本体的形式美。
这是历来就受各方面关注的领域,如桥梁、引道的水平及竖向线形的美学设计;桥型的美学比选;各种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相关的桥塔或桥头堡或桥亭或收费站的建筑设计等。
(2)桥梁及引道的景观设计。
这是随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新出现的内容,如桥梁及引道的软、硬质景观设计;桥梁整体色彩设计;桥梁选址与环境景观尺度的和谐与调整;护坡工程的美学与环保;桥梁建设与水体环境景观的复原;桥梁夜景观设计等。
(3)观景系统。
该系统又可分成观桥系统与桥面观景系统,其内容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或有取舍。如观桥系统的布点及视线分析;人桥亲和的观赏处及流线设计;桥面观景的流线及视线分析等。
4、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步骤
首先便是桥梁景观的规划,其次才是景观的深化设计。桥梁景观规划应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桥址设想;对桥梁区位进行分析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并根据景观定位进行景观空间布局;此外还有配套建筑的规划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等。桥梁景观规划目的是对景观有统一部署,以更好地反映桥梁的特性。桥梁景观规划应与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待可研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后再作景观深化设计。
5、桥梁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
(1)桥梁景观设计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么一种传统认识,即桥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另一种桥梁景观设计的误区便是"伪桥型"现象。有些部门盲目追求"时代风尚",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拱,使桥梁外观感觉与桥梁实际结构完全不符。这种情况若出现在建成后的桥梁景观更新中情有可愿,然而有些桥梁设计者为迎合社会风尚,使"伪桥型"变成一种设计。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2)由于我国桥梁设计以功用为主导的传统,专业设计部门中建筑师拥有量的不足,建筑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3)设计思路狭窄,模仿较多,自主创新设计意识较弱。有时设计周期过短,为了赶时间,就要生搬硬套,很少进行创新和论证。
结束语:
以往的桥梁设计侧重于结构、经济与交通功能方面的优化分析,而现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桥梁的环境景观提高到一新的认识高度,如桥两侧的引道及桥头绿地的景观生态、桥梁工程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工程对水体生态的保护等。在设计中,我们应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应以环境美、景观协调、速度快、质量好,来创建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桥梁美学》,樊凡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关键词:商业中心;广场;景观设计;景观主题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1303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众多中小城镇中也逐渐规划建设有以多种商业活动为核心的商业新区。受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镇商业新区在规模、建筑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上都与大城市中的商贸中心有所差别,在以往的景观设计中盲目追求“高、大、全、新”,大多轻易复制一些大中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元素,诸如广场、草地、欧陆风等,而忽略了根据自身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特点。如何在现有状态下设计出具有城镇特点,符合城镇自身发展的景观设计,是规划、建筑、景观、环艺之间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设计实例对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广场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今后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项目概况
规划项目位于河北省崇礼县城市发展新区的核心地段,区域内主要东西向与南北向道路的交接处,面积为0.72hm2,地势平坦、开阔。广场由东西向的平安大街分为东、西两个半月形场地,西侧与规划建筑相接,东侧由规划商业区步行道路相围合,周边规划建设项目包括音乐基地、摄影基地、洗浴中心、米兰风情街、酒店及美食街等,是城市新区的活动中心,整体商业氛围浓厚,体现国际风情,具有极高的区域影响力与城市名片作用(图1)。
图1规划用地分析图3设计理念
3.1设计原则
3.1.1整体性原则
广场景观整体性的含义是指广场中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广场所处的周边环境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空间关联性。对于商业中心内的广场,其主要功能即满足周边从事不同商业活动的各类人群休闲活动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交通、景观、生态、交流等方面的多重需求,结合周边用地和建筑物的功能及氛围来进行设计,共同构建优美、简洁,功能协调,符合商业中心主题定位的区域公共活动空间。
3.1.2可识别性原则
作为城镇中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商业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考虑三部分的内容:形象、功能、环境。形象主要对应的是景观主题,功能对应的是人的使用,环境则主要对应的是生态作用、绿化作用方面的内容。上述三个元素中,将形象作为设计的第一位,体现出其在商业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一个鲜明的景观主题形象,可以增加商业区自身的标识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增加人们对其的认知度,使人们印象深刻,对于汇聚人气、增加商业附加值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3地域性原则
中小城镇的商业空间往往是城镇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带,其所形成的景观形态成为一种代表城市形象的符号,因此,中小城镇商业空间的主题形象设计尤应注重与区域本土文化的融合。设计师需以艺术的眼光认识和解读乡土,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具体的概括,或进行抽象的艺术处理,并依据商业活动需求,创造出乡土新形式,表达出乡土新意境。
3.1.4以人为本原则
商业广场是空间密度最小、人的活动密度最大的地方。人作为使用广场的主体,其行为、习惯等都支配着人对景观环境空间的选择。因此,人的行为活动是进行广场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空间领域感、舒适度、层次感、易达性等方面的塑造。构建沟通、交流、共享的人性空间,才能使商业广场的活力得以延续和再生,体现出当代商业广场的真正价值。
3.1.5生态协调原则
虽然商业广场的主要目的是为较多的人提供开放性的社交空间,但在如今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建筑之中,市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在商业广场的设计中也要做到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通过“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观营建,取得与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在种植设计中,应结合广场的主题、功能及风格选用树种;采用乡土树种;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的巧妙组合形成植物群落的高低层次变化,使人们的视觉不会过于单一。
3.2设计主题
在崇礼商贸中心广场的景观设计中,设计以崇礼县“国际滑雪基地”的发展定位为立足点,结合西湾新区“动感·释放、融合·聚集”的规划理念以及地方历史文化背景,提出“联动银色世界,礼待天下之宾”的广场设计概念。一方面“联动银色世界”将崇礼的城市形象提升为国际著名滑雪小镇,通过景观语言的表达,使崇礼与世界其他著名滑雪小镇联通,形成一个银色互联的世界,体现区域的国际性定位;一方面取崇礼“崇尚礼节”的城市来源,以“礼待天下之宾”体现商贸中心广场作为区域核心与城市中心,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于崇礼之意,满足商业广场休闲、游憩、展览、宣传等多种功能需求,展示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主题商业景观,形成独特的区域标识,对新区建设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王 莹,等: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广场景观设计浅析园林与景观
4总体布局
根据对整体西湾新区规划设计的分析研究,设计将场地分为主题雕塑区、景观植物环与树阵休息区三个区域,并通过中心景观轴的控制,将三个区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2、图3)。
图2总平面图3景观分区4.1中心景观轴
自广场东南入口经主题雕塑,穿过平安大街至中央大道形成一条统领广场的中心景观轴线,串联广场内部各主要景观元素,衔接广场与周边各种商业建筑,形成视线高低起伏、形式丰富、内容统一的广场核心景观带。
4.2主题雕塑区
主题雕塑区位于商贸广场的中心区域,为主要的游赏区,以主题雕塑结合铺装广场形式为主,集中体现广场景观内涵,展现崇礼地域特色,烘托区域商业经济活力。在空间布局上以主题雕塑为区域核心,其间设置象征崇礼县的石球;用抽象的景观小品代表7个不同的世界著名滑雪小镇,其位置依据世界版图中与崇礼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广场中心环绕主题雕塑进行一定比例的缩放与定位,同时结合铺装设计,将各个“小镇”与主题雕塑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景观,具有极强的区域标识性作用。
4.3景观植物环
广场东部以植物景观为主体,利用台阶、坡道、花池多种形式,巧妙地化解广场内外高差,并通过种植乔木、花带与绿篱强化区域形式感,形成对广场的环抱之势,为主题雕塑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有效地烘托了雕塑周边氛围,同时层层跌落的植物造景,丰富了广场空间的层次,形成向心聚合之势,与主题雕塑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助于突显雕塑的宏伟气势。此外,种植池的不对称形式也为对称的广场增添了动感与变化。
4.4树阵休憩区
树阵休憩区位于平安大街西侧,与主要商业建筑相邻,形式上与主广场相呼应,为在此娱乐、购物、游览的人提供舒适的林荫休息空间,突出崇礼夏日避暑的优势。
休憩区通过弧形铺装的设计,与主广场形成有机的整体,强化广场的向心力;沿弧形铺装设置滑雪板灯具小品,反映滑雪主题,增加广场趣味性与参与性。此外,通过铺装与树池形成的条形码状树阵广场象征着广场的商业目的,并形成圆形主广场与方形建筑之间良好的过渡地带。
5设计表达
以环境设施为主的艺术化表达,在营造一个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城镇商业活动广场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崇礼商贸中心广场的设计中,主要从主题雕塑、地面铺装和景观小品的设计三方面集中体现广场的设计定位,从细节处呼应广场主题,形成完整的设计表达。
5.1“雪山”主题雕塑
为体现商贸中心广场“联动银色世界·礼待天下之宾”的主题定位,突显广场在崇礼西湾新区的核心地理位置,特以自然中的雪山为设计原型,于广场中心位置设计七条不锈钢板似滑雪道自天空倾泻而下,形成优美的弧线,并连接以其为中心散落在广场中部的代表7个世界著名滑雪小镇的灯箱。雕塑整体好似一座拔地而起的“雪山”,屹立在广场中心。同时设计于雕塑围合出的中心空间内放置一颗印刻有崇礼地图的石球,表明崇礼与其他著名滑雪小镇的位置关系,与 “国际滑雪基地”的城市定位相契合(图4)。
图4主题雕塑夜间效果5.2铺装形式
广场中心铺装纹样以雪花为图案原型,契合广场“滑雪小镇”的主题。由中心向外发散的图形设计有效地将三个地块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中心,从而将整个景观轴线的中心点强调出来。
此外,为突显广场主题,铺装上更注重细节的处理。设计将表示“滑雪”意思的各国词语沿主雪花铺装纹路逐一刻写在地面上,展现崇礼国际性的一面,也让游客感受到崇礼的热情好客,增添广场的趣味性。
5.3景观小品设计
东侧主广场上,环绕主题雕塑设计有7个代表世界著名滑雪小镇的灯箱,以其与崇礼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进行布局。灯箱高600mm,采用花岗岩贴面,与主体雕塑相呼应,而每个灯箱的立面上,则根据其所代表的不同小镇,设计有独特的钢板镂空装饰画,使整个设计在统一中蕴含变化,增添了广场的游赏乐趣(图5)。
图5灯箱模型效果西侧广场临近商业活动场所,整体设计力求简洁、通畅。为呼应“滑雪”主题,在绿篱与带状铺装图案组成的“滑雪道”上,间隔分布着“滑雪板”与“雪橇”的小品组合,一方面丰富了西侧广场的立面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游赏体验(图6)。
图6“滑雪”主题景观小品模型效果整个广场鸟瞰如图7所示。
图7广场鸟瞰效果6结语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众多中小城镇均在大力投入商业新区的建设。商业中心广场在城镇商业新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构成商业区及城市空间,形成城镇新时代标识的重要因素,是市民、游客接触和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形式之一。因此,在现代商业广场环境的景观设计中应以整体性、可识别性、地域性、人性化和生态协调为基本设计原则,力求在追求新颖、时代感的同时,对本土文化、地方特色进行整合创新,并恰当地运用在广场环境的景观设计之中,创建出一个安全、方便、美丽、舒适的商业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对策;原则
1 关于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作为客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可以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意义,指具有审美感的风景,这是景观最常用的含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地理学中的“景观”,是指地表上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对象的有规律的组合;第三种是作为生态概念,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看作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和空间单元。山地城市景观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新的景观定义,而是在景观所包含的体系下一个具体的研究范畴,这个范畴包含的是山地城市特定区域内由风景、山水、地形、地貌等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所构成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体。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指在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用最少资金和资源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预的景观设计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准则,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原则,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途径的,为人类提供高效生态保障系统的景观设计,是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技术为手段,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景观设计。
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应是以山地城市特殊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设计要体现对山地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体现对原有山水格局的尊重,体现对山地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应成为山地城市景观建设的节约型设计之路。
2 实现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的对策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节约型景观将是山地城市未来景观建设的主导方向,应作为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战略管理和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对待。
(1)健全机制与体制。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建立健全的机制和体制是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能够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2)合理规划与定位。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基于合理的景观规划与定位。山地城市应根据城址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历史文脉,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阶段性发展目标,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应将城市景观的规划与定位作为一个战略性研究课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深入细致的建设工作。
(3)选择适宜的设计策略。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必须科学地分析和掌握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特征,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围绕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和利用自然的思路来选择适宜的策略。
(4)培养节约与生态意识。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的建设要求设计师具备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要形成“以生态、节约的景观为美”的景观审美标准,具备景观的评价能力。
(5)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需要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公众代表参与方案讨论、设计师与公众互动交流等形式获取公众的意见,疏导整理后采纳正确意见并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去。
3 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怎样的原则下研究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本文提出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景观设计的主体是人,人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设计,设计为满足人的需求而存在,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对环境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指在设计中将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并以此作为衡量活动结果的尺度,体现出的是对人的关怀、对人性的关注。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要尊重人们的景观审美意识和环境心理需求,充分考虑景观的实用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以人为本的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应该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存环境追求的基础上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承载能力,如果一味地强调资源的节约而忽略了对人的考虑,那就违背了景观设计的初衷。
(2)减量与高效原则。减量,是狭义的节约定义,是指有节制、有约束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它与浪费相对。高效,是广义的节约定义,是指通过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环境资源代价,它与粗放相对。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中的减量与高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采用各种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生态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要合理地利用山地城市的山体、气候、植物等自然资源。
(3)再用与循环原则。再用,是指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废弃的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废弃的不能说明它就没有使用价值,究其根本原因是它放错了地方。废弃土地和废弃材料包括景观建成后遗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废旧材料等,还包括其他行业中被视为无用的废弃物品,都可以成为景观设计使用的对象。设计师应该考虑如何拓展自己的设计思路,如何变废为宝,对它们重新加以整理、设计和提炼,使其服务于新的功能,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同时大大减少处理这些废弃材料所带来的资金压力,缓解城市环境问题,节约新材料的生产投入,实现资源的节约。
(4)功能叠加性原则。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而功能叠加是指同一事物能够发挥多种有利的作用。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功能叠加性原则是指尽量叠加组合多种功能于同一个景观要素上,以实现对空间的节约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来讲,就是设计的景观既要满足人们的视觉欣赏要求,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还要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功能,更要满足生态建设的要求,使设计的景观能结合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条件,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山地城市景观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功能叠加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叠加;多种使用功能的叠加;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叠加;欣赏功能、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叠加等等。
(5)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之间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山地城市环境是一个物质和运动都极为丰富而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实体,具有地形的复杂性、气候的多变性、边缘的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等特点,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山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是保护和改善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对于这一问题,在设计上应该做到:保持和维护有效数量的山地环境乡土动植物群;保护山地各种类型、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保护山地复杂多样的边缘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原则无论是从科学原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生存的角度出发,或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是必须受到保护的。
(6)让自然做功原则。让自然做功是指景观设计要遵循山地环境自然规律,让自然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自然作为真正的设计者,设计中应考虑如何把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设计师要做的工作是顺应自然做适当调整,而不是对自然的再一次破坏。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对生态的影响。山地自然环境是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有极强的自律性,不需要人工维护,具有自维持、自调控、自我设计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人为设计,还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
(7)彰显地域性原则。彰显地域性的景观设计要求尊重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地形条件、光热条件、材料条件,结合功能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节地、节能与节材的规划。同时,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传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与当地社会和地域文化所赋予的价值紧密联系,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提炼并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对于山地城市而言,彰显地域性的景观设计既要尊重山地自然环境特征,也要注重地域人文景观特征的提炼,从而使景观拥有山地城市的特质和灵魂。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山地城市景观能否朝着节约、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制和体制是否健全、决策者的素养、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和平民大众的综合素质。同时,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资金的节约,更重要的还在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山地城市的各种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自然成本。
参考文献:
[1] 杜春兰.山地城市景观学研究(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 华亦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与方法(中国市场)[J].2008(48):1920.
[3] 刘月.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营造方法研究(学位论文)[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1.
[4] 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风景园林)[J].2007(1):5564.
[5]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中国园林)[J].2009,25(2):7882.
[6] 黄铁苗.节约型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综述
中图分类号 TU98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34-02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保存城市工业文化特色、并重新组构产业价值,使工业遗址改造再利用,将是城市发展与特色营造的重大课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1 相关概念
1.1 工业遗址
所谓遗址(Sites)即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1]。套用上述概念,工业遗址(Industrial Sites)就是人类工业活动留下的遗迹,其中包含2层含义:一是工业遗产[2](Industrial Heritage),属于不可恢复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棕地[3](Brownfields),属于可改造再利用的闲置工业土地资源。
1.2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就是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建筑、审美启发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闲置荒废的工业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其空间主要包括场地、建筑、废弃工业设施、废弃材料、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景观要素。其内涵不仅仅是将废弃的工业空间改造再利用,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业遗址的艺术处理,延续场地的工业文化特色。
2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
2.1 发展历程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兴起,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国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4]: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地艺术家参与废弃地的更新实践,矿区更新运动与大地艺术结合;20世纪80~90年代,生态思想与生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德国鲁尔区的更新标志着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成熟;21世纪初,科技的发展和生态美学思想的普及,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繁荣。
在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历程中,德国对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废弃工业设施的循环利用和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促成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容纳和集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和理念,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实践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5,6]。
2.2 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遗址观设计实践,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德国的鲁尔区是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对于鲁尔区的复兴与其中的景观设计案例是国内关注的重点。王向荣[7]最早介绍了鲁尔区中的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和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含蓄地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该大胆探索并使用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设计语言”。丁一巨[8]多次介绍了欧洲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实例,特别是对德国做了丰富的研究,提出了“工业化的花园王国”概念。刘抚英等[9]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张艳锋[10]介绍了杜伊斯堡钢铁厂的改造,以期为国内类似的废旧工厂找到理想的开发模式。李建斌等[11]重点对德国工业景观的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从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业景观设计和建设2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罗萍嘉等[12]则从景观层次与废弃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2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设计手法。
此外,张杰[13]从政策、规划思想和开发实践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伦敦码头区改造的发展过程,深入探讨了这一改造与英国总体经济结构变化尤其是伦敦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孙晓春[14]则对理查德・哈格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一划时代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在利用中合理保护”的做法值得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类似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学习和借鉴。虞莳君等[15]认为菲尔德设计事务所为纽约市清泉公园设计竞赛所作的获奖方案“生命景观”,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工业遗址再生的新范例。张健健[16]认为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获奖方案“树城”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方面,还是在城市废弃地的恢复和重建方面,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是中国最早改造工业遗址最成功的范例,其设计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等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手法,表现出人们在生态学更新设计思想、美学和艺术思想、多元化思想3个方面的追求,为工业衰退所遇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带来出路。简圣贤[17]分析了歧江公园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认为设计师对于场地的认识与解读存在不足,过多地强调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护工业遗产的原真性。
张艳锋[18]从建筑、文化和产业等不同角度对沈阳铁西工业区的改造振兴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手法。朱建宁等[19]介绍了改建日照市银河公园的指导思想,以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作为设计重点,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又与现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园。俞孔坚等[20]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的都市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体现了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新思路。于雪梅[21]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探讨了在旧厂房与旧仓库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的途径,并对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思考。李飞[22]把欧美出现的大多数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成果归为后工业景观的园林,认为这种园林流派立于功能主义之外而继承了文化。
对工业遗址的改造是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影响从“环境生态原型”生发出来的[23]。包志毅等[24]对土壤基质改良、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种植技术3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环境生态特别是植被恢复角度探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与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不同的着眼点和理论背景。周曦等[25]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学的观点,对当前设计领域的所谓“生态设计”等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3 结语
工业遗址景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是具体解决城市健康而有序发展的一个新手段,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景观设计领域,而更多的属于城市及全世界范围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学术领域和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需要更多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中国工业遗址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对工业遗址景观价值的认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目前工业遗址景观改造再利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人们在对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景观、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色,对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展开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喻学才.遗址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45-49.
[2] 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R].Paris:TICCIH,2003.
[3] 牛慧恩.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1(2):30-33.
[4] 梁芳.我国后工业公园设计探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5] 蔡海燕,彭震伟.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1999)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010)[J].现代城市研究,2007(4):82-88.
[6] 迪特・哈森普鲁格(德Dieter Hassenpflug).德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区域转型――IBA埃姆瑟公园和区域规划的新范式[J].刘崇,译.建筑学报,2005(12):6-8.
[7] 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50-52.
[8] 丁一巨,罗华.铁城景观述记――德国北戈尔帕地区露天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J].花园与设计,2003(10):11-13.
[9] 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J].华中建筑,2007,25(11):77-85.
[10] 张艳锋,仝雷,陈伯超,等.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旧厂房改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292-295.
[11] 李建斌,王重亮.德国工业景观建设[J].工业建筑,2008,38(1):45-49.
[12] 罗萍嘉,钱丽竹,井渌.后工业时代的风景――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J].装饰,2008(9):67-69.
[13] 张杰.伦敦码头区改造――后工业时期的城市再生[J].国外城市规划,2000(2):32-36.
[14] 孙晓春,刘晓明.构筑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理查德・哈格[J].中国园林,2004(3):11-15.
[15] 虞莳君,丁绍刚.生命景观 从垃圾填埋场到清泉公园[J].风景园林,2006(6):26-31.
[16] 张健健.从废弃军事基地到城市公园――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6(3):94 -96.
[17] 简圣贤,何志华.我国工业遗址设计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园[J].园林,2006(11):14-15.
[18] 张艳锋,仝雷,陈伯超,等.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旧厂房改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292-295.
[19] 朱建宁,郑光霞.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1):18-24.
[20] 俞孔坚,凌世红,方琬丽.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7(2):27-29.
[21] 于雪梅.在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J].德国研究,2006(1):55-80.
[22] 李飞.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园林流派[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5-102.
[23] 苏龙,金云峰.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J].规划师,2005(2):99-104.
关键词: 房地产景观;成本控制;设计;招采;施工
一、规划设计阶段:合理定位,合理设计
景观设计需要在项目定位下进行,根据楼盘影响定位在市场选择竞品,可参照竞品项目确定本项目景观设计定位。设计阶段控制要点如下:
1.设计标准化。 定位标准化,景观定位明确后应对设计等级档次,明确每个档次景观设计的内容标准,明确相应的配置标准;工艺节点标准化,即可降低施工难度,又可节约工程成本。
2.合理确定软硬景比例。 结合项目定位合理确定软硬景比例。重庆某房地产企业旗下住宅项目软硬景比例为7:3,商业综合体软硬景比例为2:8。不一样的客户群,设计景观效果不同。
3.合理选择植物,巧妙搭配植被及密度。 乔木成本高,因此要合理选择种类和规格;灌木花卉可选择可多用色叶乔灌木或变色乔灌木,减少更换和维护成本;地被植物中草坪成本较低,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可适量加大草坪种植面积。
4.设计应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区域,应有不同的设计标准。 设计应重点打造客户关注度高的区域,比如项目展示区、小区入口、人行系统,重点区域应适度提高设计标准,适度加大成本投入,取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招采阶段:合作、自产双管齐下
招采作为房地产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控:
1.进行战略采购,选择优秀合作方。 集团或公司层面招采确定战略合作伙伴,保证施工效果,减少索赔风险。对名贵苗木采用甲供,建立苗圃或选择合作苗圃,保证苗木供应的质量和数量。
2.投标报价。 招标应结合设计图纸编制完善清单和材料表,针对施工单位回标价格,对材料价格和各清单项价格进行分析,并与企业数据库和市场价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合理不平衡报价项目通过询标进行调整,对设计选型较高的材料和做法可以进行替换优化,保证中标价格合理可控。
3.材料选型。 研发设计部门在招标中应结合项目营销定位和图纸对材料进行选型,选择与项目定位匹配的材料和品牌,重点区域可适当提高选型档次,适当提高投入换取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在材料选型上应结合当地市场进行选择,选用性价比高的材料。硬景上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本地生产的材料,材料厚度不宜过厚。软景植物的选择上,尽量减少成本较高的名贵苗木的投入,宜就近选择苗圃,并注意减少反季节栽植成本。总之,材料成本合理的投入并保证景观在竞品项目中具有竞争性。
三、施工阶段:施工工艺标准化,严控设计变更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要重视图纸交底,要有效控制签证和变更,避免增加无效成本。
1.进行施工图纸交底。 招标完成施工单位进场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进行图纸会审交底,参会人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专业负责人。图纸交底目的在于:找出图纸缺项漏项部分;各专业之间沟通,减少相关专业施工上的盲点,减少开洞补洞等无效工作;相关单位之间明确施工边界,避免施工时产生有争议的工程量。施工交底会议记录将是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应作好记录,建设单位做好内部审批。
2.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审批程序。 施工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需要变更设计。设计变更应经过内部审批后实施,注意审批时间节点,保证审批时间不影响工程进度,保证审批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应警惕恶意变更,减少施工单位借机索取大额签证或索赔。
3.工艺节点标准化 。建设单位应沉淀成熟的施工工艺节点,并将施工工艺进行标准化,设计院设计图纸时选择标准化的工艺作为做法,施工单位按图纸进行施工。工艺节点标准化应兼顾施工和经济性。
四、总结
景观效果和成本高低是景观工程的两个重要评价指标,需要在客户满意度和成本支出中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不剥离成本单独评论景观效果、谈论设计方案,也不能不讲景观效果一味追求低成本。项目规划阶段就为景观做好定位;材料采购工作为设计和施工做了重要的衔接,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和后期养护工作都多角度为景观效果的展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房地产景观成本的成功把控需要公司上下全体努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
0.引言
近些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线、乔塔、桥亭、桥栏、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生态、美学等方面的设计。但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与我国正大力推进的城市化建设还有很多不想适应的地方。城市桥梁建设是种大型工程,建设完成后不能进行轻易的变更,若不在建设时全局考虑景观方面的设计,一旦完工后将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桥梁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会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围的整体感观,让人有中美的感受。因此,我们要逐渐重视城市桥梁在景观方面的设计。
1.城市桥梁景观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修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城市桥梁因其巨大的跨度、尺度,以及强烈的形体表现力,对城市景观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今,城市桥梁经常会当做一个城市文化聚焦或者城市形象的代表,我国不少城市就是因为其城市桥梁景观建设而为人们所知。城市桥梁往往会因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介入而令其具有文化景观的内涵。这些充分说明了城市桥梁景观不仅具有地标作用,而且还能增添令人回味的景观内涵。
2.城市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城市桥梁景观以其功用与技术并重,这种特点即为城市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在满足其桥梁本身应符合的功能、经济、技术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方面的调整。桥梁的美学调整包括对桥梁结构的比例调整,梁体表面的涂装,桥梁饰面及桥面的处理,从而尽可能的使桥梁选线与桥梁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但当功能和技术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景观价值更加重要时,可以稍后再考虑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桥梁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
3.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3.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城市桥梁的结构设计中,结构方案是重中之重。若结构方案存在不足,那么即使结构计算再如何的精确都不能对其进行改善。但是,经过全局考虑的相对较好的结构方案反而能够改善结构计算中存在的缺陷。
3.2功能决定结构
城市桥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跨越功能,这就要求城市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以及相应的支承桥跨结构的支承结构。城市桥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能够承受其上的车辆荷载、行人荷载等,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出现大的形变,从而保证通行安全。
3.3城市桥梁不能成为绝对的美学景观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其首先必须满足的是其通行功能,并要考虑技术与经济因素,这是城市桥梁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城市桥梁建设不能为了满足景观方面的设计而忽略了这些基本要求。
3.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想协调
城市桥梁进行景观方面的设计就是为了让桥梁融入周围的环境中,使桥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考虑,从实际出发,根据周边具体环境选定合适的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轮廓空间,尽最大可能避免桥梁建设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
3.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通行功能是城市桥梁的主要功能,鉴赏只是其次。桥梁的附属结构主要是为了为桥梁的通行能力以及景观价值锦上添花。比如桥梁上的栏杆是为了保证通行安全,而安全是一切美感的前提。在满足桥梁施工规范中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桥梁景观设计比如柔和的颜色或者优美的线性结构都会让人赏心悦目。
4.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桥梁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桥梁学、美学、建筑学等各个方面。
4.1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步骤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为桥梁进行选址。桥梁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景观环境,多套方案进行对比,择优选址。
对桥梁的景观定位。我们要对桥梁的区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
景观的空间布局。城市桥梁景观的空间布局要根据景观定位来进行规划。
配套建筑的规划以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
桥梁景观规划是为了能够对景观进行统一的布局,从而能够更清楚地反映桥梁的特性。但桥梁的景观规划要与桥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只有通过的相关部门的审核后方能进行景观深化设计。
4.2城市桥梁设计的设计理念
城市桥梁设计的设计理念与城乡公路或者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理念有所不同。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设计师应从桥位勘测阶段便开始工作,将艺术审美与经济、技术、功能等结合起来,并考虑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与平衡。桥梁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桥梁的基本功能以及各种形态美学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新景观问题,时刻跟随时代步伐。桥梁的结构技术以及美学理论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新的桥梁景观设计理念也不断产生。设计师要保持创新,根据城市特色,不断探索新的桥型,使之能够与城市完美相融。当然,在进行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时,要对当地的原有地形地貌进行保护,不能为了桥梁景观设计而毁坏当地原有环境。城市桥梁为了在保证经济的条件下能够同时保证桥型的美观,经常会对桥梁的外型进行简单的包装。比如增加一些非受力构件,对桥梁结构进行简单的美学修饰等,这些都可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感。
5.城市桥梁景观设计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将桥梁建筑的成功归功于桥梁结构工程师,而忽略了桥梁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的作用。
认为桥梁景观设计工作就是在桥梁完工后对桥梁进行简单的修饰而已。
对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缺乏系统的研究,简单的借鉴前人之作而很少进行自主创新。
城市桥梁夜景照明仅仅是为了保证交通的顺利通行,而未考虑建筑艺术方面的因素。
关于资金方面的安排,更多的是投入到交通上,而很少考虑景观设计方面的安排。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面的水平,应充分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从而完善相关的设计规范。
6.结语
城市桥梁建设在满足通行功能,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景观设计方面的重视。桥梁建造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追求也越发的苛刻,因此,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也应该不断创新,实现创造性设计,从而给后世留下传世的城市桥梁精品。
【参考文献】
[1]穆祥纯.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004.
[2]姜群.关于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探讨[J].中国水运,2012,12(8).
[3]张涛.浅析城市桥梁景观中的结构造型设计[J].工程与建设,2006,20(4):334-335.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综合体景观也在各大城市中应运而生。商业综合体既集合了商业和娱乐的功能,又节约了城市中的用地,也可以缩短商业和娱乐的交通距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发挥了商业与娱乐投资的整体效益。我国现阶段的商业综合体基本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城市和区域文化,对城市的美观化、生态化、活力化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重要性
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商业综合体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概念,通常与城市综合体名称混用。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居住、办公、餐饮、会议、旅店、展览、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几项进行组合,各部分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助益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功能与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内,主要以酒店功能或写字楼与购物中心功能为基本的组合。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具有混合的空间两种身份。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融合了城市空间设计与建筑空间设计的优势,强化了人们的空间感受。
2.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商业设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代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的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形象等都起了极大的影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外的景观空间不仅仅是商业空间,而且还是市民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场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复杂和多元的人类活动空间,才诞生了混合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在建筑学中也认识到了商业综合体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设计起到了延续城市活力、城市建筑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作用,也具有景观地标性。
3.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早期的一些商业综合体设计只重视了建筑单体的本身,或者讲究豪华气派,或者讲究新颖奇特,而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建筑的载体,却被忽略了。商业综合体的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密集的人流活动场地,与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人们对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感受也就更清晰。在商业综合体方向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满足城市各功能的同时,又要发挥出地标性和艺术性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将其提炼和整理,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体现出商业综合体室外景观空间。
二、商业综合体概述
1. 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所谓的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的表现与复合型的地产,其中包括传统的商业、会展、办公、停车等多种的相关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可以单纯做主力。并可以形成明显的业态组合形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可以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可在城市的开发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选择在商业街区和商业集群的地方,此外也适用于休闲设施和会展设施较全的地区。
2. 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通常来说,商业综合体大多数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和城市功能较集中的区域,具有可达性,拥有与外界紧密联系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商业综合体应具有高密度性和集约性,因整体区域人口的密度较大,从而在不同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形成互补。商业综合体还具有整体统一性,其中包括建筑风格的统一,而功能具有复合性和配套性。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补充。
3.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规划标准
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外空间比较大,既可以和城市的规模相匹配,有可以与建筑功能的多样性相之匹配,也是多功能的聚集焦点。同时,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相互贯穿起来,可以与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更好的联系,组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标志物、小的饰品以及各种植栽、照明和铺装设备等,从而形成宜人的环境。建筑规划标准是高科技与高智能的集合,先进的设施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也体现在建筑形式中。
三、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点
1. 城市中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可以采用一种开放式的休闲消费场所的设计模式,这会成为都市休闲旅游的核心项目,也可以被建设成为城市的地标性的建筑,成为城市商业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以及休闲业态的市场化,此外还有注意商业地产的盈利化等。城市中的文化、休闲态是建设的关键模式,而盈利是商业综合体建造的核心。商业综合体可以培养出城市中的新型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商业价值的提升。
2.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近些年来,商业空间的设计逐渐呈现出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特点,而且要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相连接,进而形成大型的综合商业体的模式。例如在地铁的出入口与大型的购物中心相融合的组合模式。大型综合体的景观设计是城市中公共交通集散的广场,同时也是街道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和屋顶花园等各类景观场所的大融合,体现出层次丰富的特征,实际的建造意义与规模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商业空间中景观设计的范畴。
3.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的人文因素
在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性设计的操作过程中,要倡导一种体验式的商业消费环境。将它定位为城市中必然的目的地,去感受商业综合体的吸引力和魅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使其区别于商业中心的建筑和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们的好奇心。商业中心应该充分触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在设计中注意个人的感受,使其融入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材料以及颜色的设计之中。此外,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还要有参与性。尤其注意在设计中创造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提供相应的设施,使人和环境之间有所互动。
参考文献:
[1]李函儒.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5.
[2]赵亭,徐晖,程赟.商业综合体设计[J].山西建筑.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