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房屋管理服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房屋管理服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房屋管理服务方案

第1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以加快现代城市建设和满足广大市民出行需要为重点,以打造“文明公交、形象公交、满意公交”为抓手,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公交行业管理,全力提高社会满意度,努力为群众出行提供快捷、舒适、安全、便利、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工作重点

(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优化公交通行环境

1、完成《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工作。

2、实施《省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

3、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南站换乘中心扩容、西站换乘中心动工和北站换乘中心南门拆迁工作。市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逐年安排落实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积极创造条件,在部分路段规划和设置公交专用通道。

(二)建立补偿补贴机制,促进公交健康发展

1、建立政策性亏损补偿机制。对城市公交企业对70周岁以上持证老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伤残警察、盲人五种人免费乘车和对学生票价优惠的支出,给予补偿。

2、建立经营性亏损补贴机制。对城市公交企业开辟新线、冷僻线路、夜班线路,给予适当补贴。

(三)提升公交优质服务,规范文明行车秩序

1、逐步改善运力结构。自年起,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改造步伐,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对超期或排放不达标的公交车辆,分批整改更新,全面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杜绝“病车”上线运营,减少车辆安全事故。

2、大力改善车容车貌。加强公交营运车辆车身维护和保养,严控车身广告设置,确保车身完好无损、车内设施齐全整洁。

3、不断提升文明服务。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文明创建活动,倾力打造一批城市公交精品线路,全面提升城市公交窗口品牌形象。

(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建立服务长效机制

1、开展公交运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公交车超速运行、闯红灯、随意靠站、车内扒窃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运营秩序。

2、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定公交企业行车事故月报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月查制度,重点检查公交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落实、车辆检修台帐及公交安全生产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

3、根据《省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和综合考评细则,评选公交文明线路和先进单位。

4、加快推进城区公交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探索建立公交行业服务长效机制,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优质的公交服务。

(五)深化改革,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

改革投融资体制,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在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或具有经济实力的法人企业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优质服务的格局。

三、工作职责

(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客管处)

认真履行城区公交行业规划、建设、监管职责,负责《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工作;负责公交行业服务规范的实施和监督;督促公交企业车辆更新改造,不断提升车辆品质;负责建设城区公交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公交站场的管理整治工作,加强车辆技术设施检查,健全落实车辆维修保养机制,改善公交运营环境;负责制定公交企业及员工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企业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负责指导公交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养挖掘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二)市建设规划部门(市住建委、市规划局)

负责配合市交通运输部门完成《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工作,组织和实施承担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交专用道设置,确保公交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

(三)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市发改委)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形势,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各种政策和建议。

(四)市公安部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公交派出所)

负责对公交营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督整治,切实提高公交车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负责公交营运车辆治安环境整治,严厉打击妨碍公共交通正常运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违法行为,全力营造公交运行良好的治安环境。

(五)市财政部门(市财政局)

负责建立公交优先发展财政补偿补贴保障机制,对公交政策性亏损、车辆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出财政补偿补贴和预算方案,负责城区公交服务提升工作相关经费预算审核和拨付,并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四、时间安排

城区公交提升服务工作安排5年左右时间(年—2015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启动年(年)

1、完成《市城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修编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2、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文明创建活动,科学规范公交行业行车秩序、车容车貌和服务行为。在公交行业内开展“服务创一流、安全争先锋”安全标兵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安全行车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围绕公交车超速运行、闯红灯、随意靠站、车内扒窃等方面开展公交运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公交派出所)

4、更新低碳、环保公交车辆50台(市国有公交公司30台,两家民营公交公司20台)。(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5、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72个公交站台,同步建设公交候车亭。(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第二阶段,规范年(2012年—2013年)

1、实施《省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2、着力培育一批品牌线路和先进典型,在公交行业内推进公交线路责任联系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逐步建立现代公交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公交行业奖惩激励、考核评价、规范管理等相关制度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4、围绕公交车超速运行、闯红灯、随意靠站、车内扒窃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公交运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公交派出所)

5、更新低碳、环保公交车辆76台。(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6、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100个港湾式站台,根据公交规划建设首末站10座,完善公交设施配套建设;根据公交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适时建设公交枢纽站。(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第三阶段,提升年(2014年—2015年)

1、建设城区公交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2、建立公交车超速运行、闯红灯、随意靠站、车内扒窃等监督与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公交运营秩序。(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公交派出所)

3、更新低碳、环保公交车辆54台。(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4、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50个港湾式站台,根据公交规划建设首末站10座,完善公交设施配套建设。(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5、在城区主要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和施划公交优先通行道口。(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五、资金筹措

按照“政府财政补贴与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以下六个不同投入使用方向分别筹措城市公共交通资金。

(一)公交规划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责安排。

(二)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市重点工程项目统筹。

(三)车辆更新资金来源。公交车运行8年必须更新,鼓励提前更新。国有公交及民营公交企业车辆更新资金均全额自筹。市财政根据政府下达的更新车辆计划,年按新购车辆价格的30%对市公交总公司增加国有资本金,今后根据财力逐步增加投入。

(四)新辟线路自年起全部由国有公交经营,增加车辆所需资金由市财政给予适当增加国有资本金。

第2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导游队伍建设,规范导游执业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提升导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务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和《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社会导游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导游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导服机构”)是指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市旅游局审核备案及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下,为社会导游人员提供注册、管理、培训、推荐带团及其他相关服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外以公司名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但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

第三条社会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合法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不隶属于旅行社,而接受导服机构的管理,并通过导服机构派出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以“政府指导、科学规划、市场调节、行业规范、企业运作”为指导原则设立导服机构。导服机构及导游人员均应自觉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注册条件

第五条办公场地:应具备与注册导游人数相适应、有一定规模且固定的办公场地、教学场地和配套设施。

第六条人员机构配置:注册500名以下导游的管理服务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得少于3人;注册500-1000名导游的管理服务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得少于5人,每增加500-1000名导游,应增加1-2名工作人员。机构应配置:总经理、会计(可兼职)、出纳、档案管理与行政办公、培训与绩效管理、员工关系与投诉处理、电子信息化管理与劳务派遣等工作人员。

第七条办公设施设备:应具备电脑、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导游公司网站、导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导游培训资料、导游服务信息群发服务、导游档案保存设备、会议投影等。

第八条取得工商部门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名称应含有“导游管理服务”字样),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第九条应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印章管理,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和台账、合同书、推荐带团文本,编印导游管理服务手册、机构的宣传品、为导游服务的项目及设施设备,在旅行社或景区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等。

第十条市旅游局根据旅游市场及导游队伍发展情况,规划全市导服机构数量。申请者需申请管理和服务社会导游人员资质的,应向市旅游局提交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本《办法》所规定的注册条件证明材料、承诺书,申请时间为每年度的最后一个月。申请者提交相应材料后,由市旅游局组织对材料进行考核、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予以研究。

第三章主要职责

第十一条在市旅游局的授权委托下,导服机构的职责主要有:

1、负责社会导游员的日常管理。为社会导游员办理注册登记,代为申办导游证件等;

2、组织社会导游员参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年审和培训,开展其他日常业务培训;

3、对社会导游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并依此实施社会导游员的奖惩制度;

4、为社会导游员提供导游劳务中介、代办社会保险等相关服务,保护社会导游员的合法权益;

5、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合同、保险等形式,明确与“社会导游员”、与旅行社的相互法律关系及相应法律责任,如“社会导游员”的人身保障责任,“社会导游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因个人行为造成损失的责任划分等。

6、物价部门有明确收费标准的,按照核准的价格收取注册导游的注册管理服务费;物价部门还未明确的,根据市整体物价和收入水平,参考周边地区或同等城市的收费标准,取低价进行收费,并经市旅游局备案同意;收费要与承诺的服务相一致,服务未到位的,市旅游局有权要求降低次年度的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对导服机构实施社会导游人员的管理与服务,由市旅游局实行一年一委托。市旅游局于每年第一季度组织对导服机构上年度的管理与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对有违法违规情况、管理与服务工作未达标的,通知整改,并暂停社会导游人员年度管理与服务的业务委托;对拒不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社会导游人员管理与服务的业务委托。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导服机构建立如下制度:

1、信誉档案制度。为注册导游建立信誉档案库,编制个人档案,张贴本人生活或工作全身照片,汇编其学历、工作经历、出团情况及带团服务的讲解特色与风采资料,供业内人士选聘导游时参考;

2、上岗管理制度。建立导游员管理卡,制定本机构具体的《导游管理制度》、《导游注册合同书》、《旅行社使用社会导游劳动合同书》、《导游服务质量承诺书》、《提供导游服务协议书》、《导游任务派遣单》、《导游服务意见反馈单》、《导游服务质量奖惩制度》等必备合同和规章制度;

3、检查考评制度。建立注册导游参加集体学习和自学、服务质量意见反馈、投诉与表扬等情况的考核以及分级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导游服务意见反馈单》反映的情况;定期抽样检查导游服务质量,进行质量跟踪调查;不定期征求旅行社和旅游汽车公司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意见,每季度公示一次。

5、分类管理制度。全市专职及社会导游分为三类,导游人员可根据自身开展导游业务的情况,自愿选择参加相应类型的管理模式:

第一类是执业导游员。以导游为第一职业的专职和社会导游员。导游IC卡自行保管,参加56小时的年度年审培训和日常培训。

第二类是半执业导游员。每年有一定带团工作的专职或社会导游员。完成年度56小时的年度年审培训。导游IC卡由市旅游局(或委托导服机构)代为管理,每年允许借卡三次,每次不能超过10天。如超过借卡次数或天数,将自动升级为第一类导游,当年度按一类导游参加年审。以上借卡,导服机构不得加收费用。

第三类是非执业导游员。注册在导游管理机构的导游员。以自学为主,完成年度56小时的年度年审培训工作。导游IC卡由市旅游局(或委托导服机构)代为管理,每年允许借卡一次,不能超过7天,如超过借卡次数或天数,将自动升级为第二类导游,当年度按二类导游参加年审。以上借卡,导服机构不得加收费用。

第十四条导服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统一服务流程,按照国家制定的服务规范和标准,为注册导游和旅行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十五条导服机构应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导游档案、导游合同、服务质量、制度建设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于每年1月5日前和7月5日前向市旅游局上报上年度的全年工作和当年度的上半年工作等相关情况资料。

第五章导游的注册

第十六条凡依法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并取得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者,除在旅行社注册外,其他均应在导服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接受管理。

第十七条导游注册登记时需提供以下个人资料:

1、居民身份证、导游资格证或导游等级证原件及复印件;二寸红底彩色免冠照片、五寸全身生活或工作照及其他相关材料;

2、市旅游局出具的“导游人员岗前培训合格证明”。

3、填写《申请导游证登记表》、《导游员注册备案表》;

4、签订《导游注册合同书》;

5、根据注册导游的意愿,导服机构可为其代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旅游意外保险等各类保险,费用自理。但导服机构与注册导游形成劳动关系的,应遵守劳动法规定。

导服机构可征得导游同意,签署书面文件自愿遵守本办法。

第十六条持有市以外导游资格证的导游人员,在我市导服机构注册时须出具转出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转出证明;参加岗前培训,取得“导游人员岗前培训合格证明”,方可办理导游IC卡;导游在导服机构之间改变注册单位时,须出具原注册机构的转出证明,无正当理由,原注册机构必须予以办理转出手续,除非有正当合法理由。

第六章导游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八条注册导游享有下列权利:

1、享有参加导服机构活动和教育培训以及导服机构提供的其他服务的权利;

2、享有对导服机构工作提出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3、享有平等的聘用就业权利;

4、为旅行社提供导游服务的,享有在旅行社领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第十九条注册导游履行下列义务:

1、注册导游应接受导服机构的管理服务,遵守本办法和导服机构的各项制度,积极参加导服机构组织的有关活动,维护导服机构的声誉;

2、导游人员在导服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必须如实提供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和个人身份证明;提交导游人员资格证、导游证及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签订《导游注册合同书》,按规定交纳注册登记管理费用;

3、注册导游在旅行社服务期间,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服从旅行社的管理,遵守旅行社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导游人员的良好形象。

第二十条注册导游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过导服机构的同意和委派,不得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接旅行社或游客的导游业务,违者将按照《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导服机构根据导游个人要求可以与旅行社签订导游长期借用协议。

第七章导服机构的变更、终止程序与财产处理

第二十一条导服机构解散、分立、合并等需要终止其业务的,须报市旅游局备案。

导服机构被取消行政委托的,应于十五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并及时协助注册导游人员做好转出再注册手续,将社会导游相关资料移交给其他接受行政委托的导服机构。

第二十二条导服机构终止业务,必须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第二十三条导服机构终止业务后,必须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对注册导游人员妥善作好转出再注册手续,并移交注册导游的档案资料。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导服机构如接受本办法的,自愿签署接受管理承诺书,并自觉遵守本办法规定。凡经签署本办法的导服机构经调查发现不遵守本办法,有违规违章行为的,取消其备案管理资格,市旅游局有权对其注册管理的导游不予办理年审等手续,并在国家旅游局导游管理系统中予以取消导游服务单位资质。

第二十五条导服机构被取消行政委托或者终止业务后,拒不依本办法做好导游人员转注册和相关资料移交手续的,应对导游人员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导服机构出现上述行为的,市旅游局将对其股东及负责人所注册的导服机构不予行政委托。

第3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多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精神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减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二)县、乡两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效管理治疗率年达到60%,年达到80%。

(三)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的乡镇(社区)年达到70%,年达到85%;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年达到60%,年达到80%。

(四)将重性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年达到60%,年达到80%。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居民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年达到80%。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1、在县医院开设精神病专科门诊,并设立康复病区。主要负责一般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估和健康体检,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分类干预及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1、在县医院精神病专科门诊配备3-6名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师。

2、逐级组织开展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在岗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重点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在精神心理疾病预防、筛查、评估、诊治、康复等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记录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定期随访。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每年至少随访4次。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3、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可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4、分类干预。

(1)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2)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症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仍无效果,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若同时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若有必要,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四)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与宣传教育

组织精神疾病防治专业人员编制影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宣传资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文艺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精神心理疾病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专家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开展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讲普及活动,预防精神心理疾病发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与部署等。

(二)明确职责分工

卫生部门

1、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制订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组织成立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组织开展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监督检查。

2、专业医疗卫生机构

(1)县精神疾病专科治疗机构

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向精神疾病防治机构提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担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任务。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开展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管理和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定期随访、信息收集与报告,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患者服药及家庭护理指导,开展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财政部门

负责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落实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

民政部门

对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予以救助。

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将精神疾病防治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投资计划,安排精神卫生建设项目。

人社部门

根据实际情况,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按规定报销药品费用,保障病人门诊和住院治疗。

第4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整合社区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队伍,以服务居民及流动人口群众为宗旨,不断满足社区人群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探索社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新经验,突出“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主题,提高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发挥典型社区的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组织机构

区上成立创建服务管理示范社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一)工作内容

要求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做好人口计生的宣传教育、政策咨询、行政事务办理等工作,将人口计划生育事务纳入社区“一站式”服务范围,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台帐资料,建立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清查规范化制度,落实居民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做到管理规范化,服务均等化。同时,为流动人口提供子女入学、房屋租赁、就业培训、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一)工作要求

1、建立机构。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管理机制和社区服务体系当中,社区要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配备计划生育专干和流动人口协管员,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建立计划生育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所辖的单位、物业小区等要选定一名计生专干兼职人员,各楼栋要设立楼栋长,形成社区、小区、楼栋、家庭、育龄人员的金字塔式的服务网络。

2、规范制度。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协调联系,建立部门协作制度,建立领导包社区、专干包居民,小组包对象工作责任制度,建立辖区内划片分段包干责任制度,达到服务流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3、硬件设施。社区要有计划生育工作室、协会办公室和服务室,计划生育情况一览牌、各种管理制度挂牌、计划生育管理流程牌、人口文化宣传阵地。

4、服务管理: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利用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及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咨询服务,指导社区居民进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等。

5、基础资料。三牌(社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计划统计工作制度、经常性工作制度和社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一览表挂牌)齐全,管理规范,更新及时,信息准确。

常住人口卡册:一单、一卡、三册、三牌

一单:(《省人口动态信息报告单》

一卡:(《育龄妇女档案卡》)

三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手册》、《计划生育服务室工作手册》和《三查两清一服务登记册》。

流动人口卡册:五册、五报表

五册:全员流动人口(流入)信息登记册、市全员流出人口清理清查登记册、流入(出)已婚育龄妇女“三查两清一服务”登记册、外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介绍信、流入人口办理、查验《婚育证明》登记册。

五报表:年半年全员流动人口统计表(半年报)、年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统计表(年报)、省省内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年报)、市流动人口流入(流出)清理清查统计表(季报)、省全员人口信息报告单(常住、流动)(月报)。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8月21日8月25日)。各办事处结合工作实际,安排部署,制定起草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8月26日9月6日)。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摸底建档,完善各项资料。

第三阶段:(9月11日前)。按照示范社区标准,完成各项资料,区计生局对社区进行初验。9月中旬保证全区现场观摩会的召开。

五、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办事处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做到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把这次创建计划生育示范化社区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

第5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宗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服务“三农”的职能优势,强力推进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工作,主动搭建工商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通过开展宣传、调研、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合同指导、消费维权、规划制定等服务,积极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进一步发展涉农龙头企业、壮大中介组织,培育农业精品品牌,维护订单合同双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拓宽订单农业工作路子,更好地巩固工商帮农成果。

要在订单农业指导站、农业品牌服务站、消费维权监督站建设在乡镇一级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全县的乡镇建立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内容明确、运行规范、注重实效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规范化新农村服务站。

通过三年的努力,培育一批重点农产品订单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类的省、市著名和中国驰名商标,使得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示范企业、规模企业全面实行订单合同,并推广订单至小规模涉农企业。全县每个农业产业都有合作社,都有自主品牌,并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提高到20%以上。完成“一村一品、一社一品、一企一品”品牌工程,并实现省、市著名农产品商标培育目标。农村消费维权意识大幅度提高,举报投诉及时处理率100%,成功率98%,公开问卷测评满意率100%。

三、创建标准

(一)加强组织建设。明确新农村服务站的功能定位,新农村服务站的设置应以工商服务三农为主导,整合各部门职能,形成帮农合力,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机构名称为新农村服务站,落款单位为“*工商行政管理局/*乡(镇)人民政府”。站长原则上由乡镇长(或分管乡镇长)担任,副站长由工商所负责人和所在乡镇农办主任或工办主任兼任,工作人员由工商所及乡镇有关人员组成。

(二)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建立《新农村服务站职责》、《新农村服务站工作制度》、《新农村服务站岗位职责》、《新农村服务站指导员制度》、《新农村服务站联络员制度》、《新农村服务站工作流程》和各类统一格式文书等一系列规定,进一步延伸工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新农村服务站工作的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

(二)完善服务机制。全面落实新农村服务站指导员、联络员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做到“三公开”—对外公开挂牌,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服务承诺。对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既要做好数据采集和录入,要建立完整的台帐和动态数据库且随时更新。及时消除新农村服务站在运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应急性、有限性、阶段性的缺陷,切实提高新农村服务站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对当地经济结构以及品牌发展状况的调研,分行业分区域撰写调研报告或分析报告,突出农业产业化,制定可行的当地订单培育和品牌发展规划,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指导当地订单和品牌工作,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二)充分发挥当地乡镇及有关部门在服务站中的作用,不断充实服务内容,为当地广大农民、涉农企业提供各类培训、信息培训、签约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进一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区域农产品品牌。

(三)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资入股等方式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落实重点涉农企业联系制度,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四)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加大推广使用涉农订单合同示范文本,全面落实订单合同文本备案审查制度。积极鼓励涉农主体在订单合同签订前主动到工商部门报备,及时纠正合同中不合理、显失平等的规定,消除订单履行的隐患。

(五)支持农户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根据《动产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凡属于农户所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动产抵押,均予以当场办理抵押登记,支持农户从商业银行融资,帮助解决农户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六)加强涉农主体信用建设。进一步开展涉农企业、农户的“守合同重信用”评定活动,表彰诚信涉农企业和农户。同时强化失信退出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不讲信用的涉农主体予以退出,努力打造“信用农业”。

(七)加大培育农产品商标。推广运用“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大户、经纪人)+商标”的农产品品牌经营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鼓励引导涉农主体争创蓍名、驰名商标,促进当地品牌农业发展。

(八)加强对涉农订单主体的巡查。定期对涉农订单主体的农业订单履行、品牌建设情况进行走访、回访、检查,及时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鼓励涉农主体主动开展农产品终端对接,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进酒店,有效化解农产品的产销矛盾。

(九)强化维权体系建设,维护订购双方权益。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站消费维权的辐射集聚功效,依托乡镇、工商、司法等部门,以新农村指导站为点,以各行政村村联络委维权点为线,建立涉农企业和农民的维权保障体系,切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解决订单合同违约纠纷。并对利用“订单农业”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定金或保证金以及向农民推销劣质种子、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新农村服务站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发展新农村服务站纳入工作日程。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加强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工作作为工商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该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6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阐述了铁路物资应付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思路和具体功能效果。

关键词:

铁路物资;物资管理;付款;信息系统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投入使用的现代化装备越来越多。铁路运维物资品类及数量逐年增加,采购物资需要的资金逐年增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路局物资采购难以得到全额的资金支持,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好紧张的物资采购资金,与供应商协调好供需关系,为运输生产保障供应,是摆在铁路物资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用好紧张的资金计划,对供应商的付款做到公正、公开,拒绝人情付款和暗箱操作,也是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路局物资部门应综合考虑和合理使用物资采购资金,规范和细化应付款管理,建立应付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相关部门参与,业务流程通畅,数据准确、共享,过程没有人为干预的付款管理。

1业务流程及功能分析

1.1应付款业务流程

1.2发票维护管理

业务人员收到供应商开具的销售发票后,要根据系统要求将其及时录入系统,主要信息包括:供应商编码、供应商名称、业务员、发票金额、发票开票日期和录入日期等。对录入系统的发票信息进行审核和提交等处理。做到能够查询某个时间段内供应商的发票总额,已付款总额等信息。

1.3发票与收料单关联处理

计划员根据提交的供应商发票和自己录入的收料单,建立起二者的关联。以系统中的发票为主线,通过发票中的供应商、业务员等信息,查询出对应的收料单信息,选中与发票对应的收料单,一张发票可以对应一张或多张收料单。核对正确后提交审核处理。

1.4审核处理

业务主管对业务员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财务,财务人员对业务主管提交的已经建立好关联的发票和收料单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转到可以付款的数据序列中排队。

1.5资金计划和付款计划管理

根据上级下拨的资金编制付款计划定义本次可用的资金额度。其中,机动资金额度,系统自动付款资金额度,根据业务需要可以细化自动付款的排列顺序。例如,本单位下的多经或集经企业。

1.6机动付款处理

系统显示出按照合同约定或特殊情况需要本次付款的供应商及金额信息,还包括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等)没有付过款的供应商及金额信息,有专门人员或组织在系统中进行点拨付款发票,注意对机动付款的每一张发票都要写明原因和理由。

1.7系统自动付款处理

根据提交的月付款计划、已经审批通过的发票和收料单数据,由系统根据设置好的排序规则自动生成对供应商的付款记录,对付款信息进行输出处理。在生成付款通知单前,可以回退月付款计划。在系统自动付款中剩余的资金额度根据系统设置自动结转处理。供应商付款的排序规则有下列几种方式供用户选择:一是按照供应商发票开具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二是按照供应商发票进入系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三是建立供应商排序模型,将供应商向本局在一定时间段的供应金额,供应频次、评价分数、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票开具时间等多项数据,进行组合处理,确定不同的权重、分数,进行综合计算,最后得出供应商总分数,按供应商得分高低作为付款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1.8付款结果审核

系统生成付款信息(包括机动付款信息和系统自动付款信息)后,将生成付款通知书并可以打印输出,提交到主管领导(财务科长、主管副段长、段长)进行审核处理,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对生成的付款信息进行回退,同时对应的发票和收料单数据标识、付款计划等也做相应的回退处理,可以重新生成付款信息;如果审核通过则在打印的付款通知单上签字并将系统中的付款信息提交财务部门进行付款处理。

1.9付款处理

财务部门接到审核通过的付款信息及系统外签字的付款通知单,进行付款处理,并对供应商的发票进行标识处理,表明该发票已经付款完成。

1.10停付处理

供应商供应的物资质量或者开具的发票有问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对该供应商进行应付款的停付处理,在系统中对该供应商加注停付标识并写明原因。如果取消停付,则在系统中修改停付标识并写明理由。供应商的应付款停付不影响与该供应商其他业务(收料入库、账料单核对等处理)的开展。

1.11应付款综合查询

系统提供应付款的动态查询功能。如查询单位有多少应付款、本年新增多少、本月新增多少、有哪些供应商组成等;查询已付款的动态变化;查询应付款、已付款的详细信息等。

2系统架构与实现

铁路物资企业应付款管理信息系统是在《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数据完全共享,系统整体架构、开发工具、使用语言以及数据库,与物资系统一致。

3总体框架示意图

铁路物资企业应付款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4系统安全设计

铁路局物资企业应付款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按照铁道部RFAMIS专项规划中提出的网络与系统安全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操作系统、远程网络和局域网、硬件设备配置等方面符合RFAMIS专项规划中规定的安全标准。系统提供操作日志记录,用户访问控制,角色权限设计等方面,加强对系统安全的保障。

5关键技术路线

系统采用和《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相同的技术和框架:.NET技术和体系,Ajax应用,基于组件的开发应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设计,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不同异构系统之间的接口开发,采用Oracle数据库。

6系统特点

第7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为推进区政务大楼附属市政设施管理规范化,保障市政设施正常运行,参照有关标准并结合我区实际,对政务大楼附属市政设施制定以下维护管理方案:

一、 管理范围

政务大楼附属市政设施(含道路、排水、园林绿化和照明工程等)。具体范围为:东至经七路西侧红线,南至纬九路北侧红线,西至新城大道东侧红线,北至纬十一路南侧红线。

二、责任单位

市政工程管理处

三、管理期限

自工程保修期满移交之日起(可分步移交)。工程保修期内由工程施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由北部新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督促。

四、具体方案

(一)工作内容及标准

1、道路工程

在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路面的坑槽、涌包、沉陷、翻浆进行修复。对大面积老化、破损的路面进行局部处理,使道路完好率达80%以上。

2、排水工程

每月至少一次清掏和疏通,及时更换和修复破损的配件。每年必须进行一次主干管和拱箱涵的彻底清掏和疏通。遇大暴雨等特殊情况及时疏通,确保排水通畅。

3、园林绿化工程

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达到二级绿地养护标准。

4、照明工程

每季度更换损毁的配件,定期检修配电板。保持照明设施的整洁、完好,维护系数不低于0.6,亮灯率不低于95%,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

(二)经费测算

1、道路、排水工程

根据《安徽省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工程估价表》,参照安庆市通行经验做法,道路工程(沥青柔性路面)使用年限按15年计。每平方米道路(含排水)工程维护费第一年按元/平方米计算,以后每年按10%递增,则整个道路排水工程维护费测算如下:

第一年:1.5万㎡×8元/㎡=万元

第二年:12万+12×10%= 万元

第三年:13.2万+13.2×10%=万元

以此类推.......

2、园林绿化工程

根据2000年《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估价表》,参照 市花卉商情,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按 元/平方米/年计,则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年维护费测算如下:

万×元/㎡/年= 万元/年

(三)、资金拨付方式

第8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食品安全法》为主线,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将日常监管与技术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探索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现食品安全监督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动态管理转变,由注重产品抽检转向对食品经营全过程的监管,由单纯监管转向监管和技术指导并重的模式,通过对餐饮单位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级,建立明确的监督效果评价标准,强化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监管。年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达70%,完成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及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目标任务。

三、工作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今年全面完成中小学及建筑工地食堂和城区70%餐饮服务单位的量化分级管理。按照餐饮业许可量化评分表和日常监督量化评分表,对餐饮单位分别进行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督量化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食品安全信用度等级依据。评价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者,评为良好;得分为总分的60-85%者,评为一般;得分低于总分的60%或有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评为差。

(一)餐饮服务许可审查的量化评价。新、扩、改建餐饮单位在申领餐饮服务许可证及已领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在申请年度复核时,监督部门使用《餐饮业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餐饮单位的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等方面进行现场审查,分别做出良好、一般和差的评价结论。

(二)日常监督的量化评价。发放许可证后,每年定期使用《日常安全监督量化评分表》对餐饮单位的建筑与布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卫生状况、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加工经营过程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做出良好、一般或差的检查结论。对结果为差的餐饮单位加大监管和抽检频次。

(三)安全信用度等级和监督频次的确定。综合餐饮业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量化评分结果,确定餐饮单位安全信用度等级。信用度等级分为A、B、C三级。对餐饮单位的安全信用等级确定和监督频次依照下表进行。

四、实施步骤

年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培训。组织餐饮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重点学习掌握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要求、程序,营造全员参与量化分级管理的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各餐饮单位对照量化评价标准,认真自查,切实组织实施。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开展量化分级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总结量化分级评价情况,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公示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单位。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食品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工作小组,负责对我区量化分级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食品监督许可科负责量化分级日常管理工作。各餐饮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第9篇:房屋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必要性概述

安全问题是政府和人民关心的重点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要求各企业加大力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企业监控必然成为最有效的监督、监控管理方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单位,市局及区级领导以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巡视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各分局运作情况,往往是时间仓促、疲于奔波、工作效率极低,同时也浪费时间。

随着电信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与纵深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宽带网络正在为先进的新兴应用领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基于ADSL/LAN宽带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近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网络多媒体典型应用。

手视通网络视频系列充分考虑了目前的互联网络具体现状,可以满足各种形式的宽带互联网络接入形式。降低了系统组网所需的经济代价,使用手视通网络视频系列,分支机构众多的管理者可以对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控点的运作情况了如指掌。

设计原则

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性

该系统必须有稳定、可靠的运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后备以及灾难恢复系统,使整个系统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提供客户服务,并能很快的排除故障正常运行。

2、扩展性和开放性

设计时应按最经济的原则,设计个扩展性很强且在扩容升级时浪费最少的系统。该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

3、安全性

系统对数据的安全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黑客入侵。另外,对内部员工以及调度客户也要加强权限控制。提供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动恢复。

4、实时性和并行性

考虑到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的数量,系统应采用传输速度快的网络设计,保证传递信息数据的及时有效;同时系统应当避免采用轮巡的方式进行点对点操作,而应当具备自动并行数据上传和对多个远程监控点并行控制的功能。

方案实施分析

1、监控点设备选型

根据情况在各个监控点配置一台低照度彩色模拟摄像机和一台NS~1040网络视频服务器,直接将网络视频服务器连接到机房交换机上进行传输。网络视频服务器主要完成图像的采集、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通过局域网、广域网进行图像传输,相关负责人可以对图像进行实时浏览同时可以接受远程控制信息。

2、网络接入方式

结合本方案的网络传输资源――ADSL,需要进行动态域名解析(DDNS)的工作。

要实现Internet上的远程用户访问到局域网上的视频服务器,我们需要向Internet上的动态域名提供商申请动态域名和进行端口映射的工作。通过动态域名解析和端口映射(或者动态域名指向)我们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到局域网上的视频服务器,实现远程图像监控。

3、远程用户监控

手视通网络视频服务器可支持光纤、无线、ADSL、ISDN、PST等多种远程传输方式,为异地用户提供不同的接入方式;内置wEB-SERVER功能,用户可以在异地通过互联网利用浏览器直接查看各监控点的图像。直接将网络视频服务器接入监控网络,网络内的任何一台授权电脑都可以访问所有的网络视频服务器。

4、网络带宽部分

手视通网络视频服务器是基于宽带网络的产品,在320*240分辨率和图像中等压缩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秒25帧。考虑到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手视通网络视频服务器提供了带宽管理技术,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自行调节带宽。

网络架构

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移动GPRS、EDGE(2,75G)和未来3G网络环境,实时视频传输的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整个项目充分体现系统集成的思想,网络符合总体规划及长远发展。系统设计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充分保证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具备相当的通信、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信息容量及处理能力,并有一定的超前性,软硬件预留接口,便于维护、升级和扩展,以适应将来整个系统发展的要求。

系统组成

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信息中心、通信网络、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三部分组成。

1、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由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与通信服务器组成,通信服务器用于与各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的通信;应用服务器用于记录各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的相关信息。

2、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中心与各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进行信息交换的枢纽,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工作特点是通信次数十分频繁,但每次的通信传输量很小。考虑到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将来业务的发展和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采用专线方式接人到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中。各终端的信息数据从终端到达GPRS网络后通过专线和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和GPRS网络之间通过防火墙进行保护。

3、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

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采用GPRS主用、短信备用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所有的信息数据通过GPRS网络进行传输。

组网方案

考虑到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容量大、监控点多而分散、对信息数据的智能处理分析要求高的特点,采用专线接入方案。使用专用接入方案有:进行访问权限的控制、提高安全性、提高可控性、网络传输的优先级得到保证等好处。

1、网络连接

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与移动的GPRS网络、GGSN设备和短信网关使用2M专线相联。各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用GPRS终端通过GPRS/GSM网络连接到信息中心的通信服务器。

2、ADSL

在公网中为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分配专用的ADSL,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激活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之后可与业务中心互相传送数据。对于没有GPRS覆盖的地区提供短信接入。

3、中心与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之间的连接保持

考虑到GPRS网络的状况,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终端在被GPRS网络激活后,立即发起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激活请求。通过上位机的软件采用定时检查GPRS网络状态的方法来保持连接。

4、IP地址分配与鉴权方案

在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设置Radius服务器上为安全监督远

程监控点分配内部IP地址。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终端发起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激活请求后,由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的Radius服务器鉴权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终端的MSISDN或IMSI号码后,为其分配IP地址,若Radius服务器支持为每-MSISDN或IMSI终端分配固定的IP地址,则可保证各监测点终端的IP地址固定不变。

通信流程

1、由手机或PC端发起

GPRS终端携带信息中心分配的用户名、密码呼叫分配给安全监督部门的ADSL网络点。GPRS终端建立呼叫时,GGSN收到终端用户名、密码。

2、认证鉴权

GGSN将呼叫请求以及用户名、密码发送到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信息中心的Radius服务器收到移动GGSN送来的呼叫请求和用户名、密码后,进行自有IP地址的分配。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将IP地址,通过GGSN和GPRS其他网络设备送回GPRS终端。

3、防火墙过滤

监测点GPRS终端收到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携带地址,通过GGSN,并通过信息中心防火墙过滤。

4、通信建立

各监测点与中心相关通信服务器相联,建立TCP/IP通路,进行信息数据传送和监测监控业务处理。

系统特点及功能介绍

1、建设使用成本低

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系统依赖成熟的公共网络系统,无需单独的网络(基站和其他设备)建设;可提供包月方式,使用成本低。

2、监控范围广

由于使用的通信手段是公众网络,因此系统的有效范围限制实际为该公众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在网络范围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而且网络的拓展意味着实际监控范围的拓展。

3、积木化结构

由于直接采用TCP/IP协议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因此系统能够支持多级、多中心大小不同的积木化结构,适用于不同权限的各级信息中心。

4、开放性、可移植性好

采用基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5、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GPRS技术,支持基于J2ME的移动监控端,为信息中心提供了一个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远程安全监督监控解决方案。

6、数据并行收取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IP技术,系统能够同时收取、处理多个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的各种数据,无需轮巡就可以同步安全监督远程监控点的时钟。

远程监控系统是将先进的GPRS、GIS、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于安全监督远程监控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