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第1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一、2011年以来,企业人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且企业经营者预计三季度人工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人工成本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三成左右的企业二季度人工成本比一季度大幅上升。从企业工人的工资情况来看,目前超过四成的普通工人月工资高于2000元,超过两成的技术工人月工资高于4000元。与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缓解。调查显示,七成左右的企业2011年二季度有缺工情况,要低于一季度;多数企业缺工数量在100人以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超过六成的企业缺工程度在10%以内,比一季度有所提高;企业缺工岗位依然集中在生产岗位;二季度缺工持续时间平均为2个月,与一季度持平;企业缺工的原因主要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调查还发现,缺工已经成为影响企业二季度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三季度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调查表面,近四分之三的企业今年三季度有招收新员工的计划,其中近三成的企业计划招工50人以上,高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三季度企业招工计划中,大学毕业生占计划招工人数的近四分之一;近半数的企业三季度招工以男性为主,近六成的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三季度企业招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老员工/熟人介绍和现场招聘会,企业选择招工途径是最看重的是能招到合适的人。

四、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调查发现,目前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中小企业、IT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及出口型企业的招工难度相对较大;企业经营者认为出现招工难的原因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近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即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企业招工有利有弊,影响不明显;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通过“降税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和“稳定物价,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业所在地生活,消费成本吸引力”等措施对企业给予支持。

五、建议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人工成本持续大幅上升的压力;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让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妥善解决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6月5日发放问卷2,000份,截止6月20日共回收问卷781份,其中有效问卷770份,有效回收率为38.5%(样本情况详见附件)。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数据[①]。

一、企业用工状况

1、农民工在企业就业人员中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2011年二季度企业就业人数的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企业就业人数平均为810人,农民工占48.8%,比2011年一季度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中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

Q24表 企业就业人员情况(均值,人)

 

 

 

就业人员总数

农民工所占比重(%)

总体

2011年二季度

810

48.8

2011年一季度

711

50.3

2010年

905

48.2

东部地区企业

702

52.0

中部地区企业

1174

45.7

西部地区企业

727

42.3

东北地区企业

678

35.5

大型企业

8745

32.9

中型企业

885

47.2

小型企业

177

50.9

出口型企业

742

51.6

非出口型企业

第2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银川新华东桥电器2007年入住惠农区,成立了惠农分店,经营面积1300平米,经营品种涉及国内一线品牌的全部电器,占当地60%的家电销售份额。到新百东桥之后,在经过一系列正规严格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后,我个人感觉无论从管理思想还是经营方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早,我只是一名海尔导购员,几年的导购员生涯让我认识到,无论做任何事、无论在任何岗位,也许我的表达能力不是最好的、也许我的销售技巧不是最娴熟的,但是我秉持的一点就是,我一定是最负责任的,很多曾经的顾客都成了我的朋友,交往至今。加上学习了很多海尔的企业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我后续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最初一名普普通通的导购员做到今天的卖场店长,我的职业生涯成长法则只有两个字“责任”。而且就是这份责任心,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到了今天。

比如我目前正在进行的市场调研报告,因为明年的销售预算与惠农区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要想经营好一个卖场,不能局限在内部管理的一方小天地当中,坐井观天式的方法会让卖场失去灵性。我们惠农店距离公司总部较远,这样公司很多决定和政策都要依据我们这个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而制定,而对于惠农区的实际情况,我一般在每年的市场调研报告当中详尽的回报给公司总部。由店长负责惠农区整个的调研活动,内容包括本地区的市场容量、经济发展的后期趋势、对比市场有无增量等等,惠农区产业发展状况,对于我们卖场来讲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既要做好来年的目标制定,还要充分预料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调研报告的第一执行人和负责人,这期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如果不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很可能会导致一份带有瑕疵的市场调研报告,这甚至会影响惠农店在未来一年的整个发展状况。只有保持报告的真实、有效、客观,才能为公司决策层制定明年的年度计划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为了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我亲自跑统计局、工商局等政府的各个部门协调,收集至关重要的数据。同时还积极发动了卖场的员工参与其中,因为惠农区的面积并不大,而且以工矿企业为主组成区内的经济产业链,大多数居民都是工矿企业的职工,人际关系并不复杂,我们有些员工就是这些企业的家属,对当地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确保调研报告的具体详实。

根据市场调查我了解到虽然惠农区的经济水平较高,但是化工和工矿企业的生产集中导致我们这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且因为厂房的各项设备比较特殊,长时间的作业不仅设备需要降温,工人也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所以惠农区对空调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像最近政府投资30亿组建了一个太阳能基地,庞大的用工量和办公所需要的包括空调在内的家电产品数量是我们卖场所不能忽视的。

惠农区主要经济产业链由厂矿、大型的化工企业组成,城市人口有16万,厂矿人口有5万,人均收入保持在3000~4000元,从行政划分区域上属于三级城市,但是从消费水平上来讲,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的消费者除了厂矿职工之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与农村基层,为了维护主要消费群体,我们在做每次推广活动的时候都要派一个小分队先下到厂矿和农村进行调查,询问当地的消费者对什么样的推广方式感兴趣、对什么样的促销活动更欢迎、对产品有哪些具体的需求等等。因为我们既然投资了这部分宣传费用,就一定要物尽其用,“把钱花在刀刃上”。公司总部每年都有一部分的资金投入,但是作为一店之长,最大的责任就是将这些资金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销售,用销售量说话、用销售额汇报。

公司总部在员工管理上应该说还是比较放得开,在保证全年任务和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将具体操作的内容和细节充分授权给各卖场。这样,一方面店长的权力是相当自主,等于是自己掌控着整个卖场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店长的压力也是蛮大的,因为如果完不成任务,没有办法向自己手下的员工交代,也没办法向公司交代。所以很多时候我都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一般员工的心态都是“自己不过是个打工的,得过且过吧。”但是公司这种完全放开的管理机制特点给了我们店长很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换个角度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店长就充当着老板的角色,也只有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想问题和做事情才能全情投入,从而对整个卖场的员工负责,对公司负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第3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正因如此,蒙牛集团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胡钧出任蒙牛集团的CIO。蒙牛集团对IT重视程度的演变背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CIO的地位。如同蒙牛集团一样,如今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在发生变化或者微调,特别是那些处在转型期的企业。IT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明显。数据可以说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将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从而支持更正确的决策。IT部门也就不仅仅被看作是基础架构供应者,更被看作是创新推动者。CIO因此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句话,企业计算的变化推动CIO的角色不停演进!

计算推动CIO角色演进

对CIO这一职位的长期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此次大会上,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了历时两年完成的2011全球CIO调研报告《CIO的智胜之道》,此次CIO调研对全球超过3000位CIO进行了深入访谈。报告指出,相比两年前,现在,CIO的思维与CEO的思维更统一了。

中国银行就是一个佐证。中国银行个人金融总部技术总监刘晶表示,中国银行现在在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战略中加入了以技术为指引的口号,IT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那么,CIO目前都在考虑用哪些技术来应对挑战?根据此次CIO调研报告,83%的CIO拥有包含商业智能和分析的预见性计划,然后是移动解决方案(74%)和虚拟化(68%)。这与2009年的CIO调研相比,有一些明显变化,云计算的优先级大幅上升,选择云计算的CIO比之前多出45%。主数据管理、客户分析、数据仓库和可视信息仪表板是CIO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力的首要优先事宜,这些能让其更好更快地决策。

CIO已将商业智能和分析列为最重要的工作事项。“目前信息正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规模与速度产生着。而现代社交平台以及移动信息工具所产生的爆炸性数据增长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趋势。”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市场与战略副总裁Diane Brink分析说。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庞大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亟待被发掘。

蒙牛集团CIO胡钧就表示,主数据管理和报表是他上任半年来最主要的工作。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总经理易博纳指出:“企业领导者们已经广泛认识到IT对于企业业务创新与变革的作用。而云计算、商业智能与分析、移动解决方案、虚拟化等技术已经成为CIO实现从数据中获得深刻洞察力的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表明,CIO将云计算和外包视为能让他们从日常IT运维工作中解放,并且将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的极为重要的工具。

如何利用数据价值

那么,CIO如何利用数据,获得洞察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数据中获取洞察,需要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服务的支持。2009年开始,IBM推出BAO(业务分析与优化)战略帮助企业构建业务分析能力,通过研发和收购构建了全面的业务分析产品线,拥有包括InfoSphere BigInsight、Streams在内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洞察,捕捉商机并且精准决策。

实际上,除了业务层面的分析,企业同样需要对IT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我们可以利用工具,通过科学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进行分析、优化等服务。这些服务除了我们提到的针对业务方面的之外,还有针对IT的分析服务。”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Workplace服务和IT战略服务副总裁Richard Esposito 解释说,“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IT系统做多层面、多角度的建模,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IT系统状况。通过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对中小企业来讲,这尤其可以减少对专家的依赖。”

第4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集中走访时间为3月上旬、12月上旬,每次10天。

对象:全区群众、企业。

目的:年初问计于民,年终问寒问暖,平日结合园区重点工作的贯彻实施不定期进行走访。通过走访,拉近干群距离,了解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和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要求:

1、“三不”原则。机关干部进村走访,要遵循“不用村干部陪、不扰民、不漏户”的“三不”原则,每户走访情况要详细记录。

2、“五有”要求。走访结束后,各机关干部要按照“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的基本要求,形成调研报告并集中交流,领导逐个点评。调研报告不少于3000字。

3、“双向考评”落实机制。对走访调研收集上来的问题,按照“分类办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区、村、个案三级台账,限时整改、销号处理,并对落实效果进行双向考评,考评结果与考核奖惩挂钩。

二、大讲堂

时间:每周五下午

对象:全体机关干部

目的:使机关干部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要求:

1、严格程序。每次授课安排2名机关干部,每名机关干部授课时间不少于45分钟。各部门要提前上报机关干部授课顺序和授课内容,工(管)办统筹安排。

2、严把质量。授课内容要紧密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园区工作实际,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要对授课内容严格把关,授课实行全程录像,并反馈给授课机关干部。

3、务求实效。每名机关干部要建立专门的学习笔记,每半年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提报学习心得,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大教育

时间:每季度

对象: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企业支部成员

目的: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干事创业本领、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

要求:

1、落实“三位一体”负责制。工作片要搞好教育的组织协调工作,确定教育内容、教育时间;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要搞好对接和组织工作;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负责现场组织。要建立严格的考勤机制,确保时间、人员、效果,教育培训要留存影像资料。

2、做到“四个结合”。教育培训要突出实效性,要与村级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与农村干事创业相结合,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与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大教育成为助推村级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大发展

时间:全年

对象:各村、各企业、区机关

目的: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大农村干事创业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种植、养殖规模化,实现“强村、富民、兴企”目标。

要求:

1、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全力促进项目建设。要突出有色金属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高端果蔬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与五矿集团合作,进一步提高招商数量、质量,年内确保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200万美元;组织企业搞好挖潜改造,推进技术、产品升级改造,年内确保完成项目投入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处,地方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增加2处。

第5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圆满*“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企业响应、社会认可的能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节能目标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6%,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20%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创新县能源办工作思路,增强主动性,提高协调能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的牵头作用。选好配齐乡镇能源管理专干,举办一次乡镇能源管理专干培训,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乡镇能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督查,督促企业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能源管理员。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点能耗企业、水电油气消耗、节能产品开发生产、落后产能等四项专题调查,摸清全县能源生产、消耗情况,建立全县能源数据库。同时,围绕我县循环经济和高耗能企业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二篇调研报告,提供领导参考。

3、认真编制节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五年发展态势,认真开展能源工作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部门衔接,认真编制“十二五”*县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4、强化能源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宾馆酒店招待所执行市政府通告、空调温度设置、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员、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执法行动,增加执法频率,提高执法效果,扩大执法影响。

5、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长沙电厂、海旭实业余热利用工程;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配合市能源办实施光明村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和星级宾馆酒店智能电子卡管理工程。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项目节能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二是做好长沙电余热、废渣等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工作,推进铜官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循环示范园区。三是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依法关闭电镀、化工、水泥、粘土砖等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7、加强能源信息报送。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总结节能典型经验,了解能源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市相关部门报送我县能源工作信息,做到全年向县报送信息不少于30篇,向市报送信息不少于20篇。

四、主要措施

1、开展能源宣传,扩大能源工作影响。一是召开全县能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年能源管理工作,明确节能考核,交流节能经验,表彰节能先进,提升县能源办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创新能源宣传模式,利用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努力营造节约资源氛围。

2、争取政府支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一是争取政府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节能技改项目贴息和节能示范单位奖励;二是争取政府批准实施*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对新、扩、改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价,力争将节能评价工作列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

3、强化节能考核,落实节能工作责任。细化对乡镇、部门的节能考核指标,力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严格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增强乡镇、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通过节能考核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省、市百家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考核,进一步做好市对县*年节能考核的迎考工作。

4、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办法,申请调整省、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并规范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按时报送年度《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跟踪长沙电厂、黑麋峰电站、中航飞机起落架等企业能耗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指导、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重点用能单位在全县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6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对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配置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来,珠江三角洲首次爆发了“用工紧”,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其实,“用工紧” 是工作难度和劳动力素质双重差异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高达 31.9%,但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据广东省最近对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306家企业的调查,有128家企业急需招聘技术工人1.8万名,而应聘人员中符合企业招聘条件的相当少。据测算,到“十五”末期,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

打破区域人才流动壁垒

据了解,“用工紧”的一个原因是信息渠道不畅通,提高劳动技能为主的培训基础尚未形成规模,以市场为导向的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务需求尚未对接。用工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劳务输出地,信息传递滞后加剧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劳动力供需渠道,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不可回避的首要任务。

专家认为,应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区域性的合作平台,打破信息共享的瓶颈,加强区内省际之间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从而打破区域人才流动壁垒将能有效缓解珠三角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而锐旗人力在异地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基地,为解决“用工紧”提供了新出路。

锐旗公司总经理杨希宏指出,在开封建立了人力资源储备基地后,珠三角企业的用工信息可以很快反馈到河南,当地可根据用工情况及时组织人才输出,而且当地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就避免了人才流动盲目等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锐旗与内地劳动力富余的省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运用资源供给网络,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基地,能为当地人才输送提供一条可靠的途径,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资源配置需求。

开创多渠道人才供给模式

锐旗近日还与河南开封教育学院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从学生安置、联合办学、实习生计划、短期培训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据悉,锐旗正在尝试开创“一站式”人才供给模式,即学校订单教育、为企业提供岗前培训和劳务派遣等多渠道相结合,把输送安置劳动力的劳务合作拓展到包括技能培训、组织输送、跟踪管理、劳务、劳务派遣、信息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合作。

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基地,把学校订单教育、为务工人员提供岗前培训和劳务派遣等多渠道相结合,企业用工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人力资源供给方(例如内地的各类高等院校),使学校的培养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人才流动盲目;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适应市场变化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把经过岗前培训的人才输送到企业,这些人能立刻上岗,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和精力。

第7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以UG8.5软件为载体,完成产品造型、零件装配和数控编程,主要培养产品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是机械制造专业主干课程。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UG NX三维软件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的造型,并对零件进行编制程序加工。它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在国内外拥有最广泛的用户,特别是在东莞、深圳、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模具、汽车行业,据调查有高于65%企业用UG NX作为设计和加工的软件。根据我院服盏钡氐陌煅Фㄎ唬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于东莞的制造业,对《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机械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我院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于2011年使用专项资金购买了UG NX软件,建设了专业机房,经过4年的教学摸索与改革,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从对毕业生的调查得知,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设计与加工上的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实践及动手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融合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学习能力和团队能力不强,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利用身边的资源有效地解决问题。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所学知识衔接不好,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以往课程主要是以讲解书本上的命令为主,没有使软件操作和实际工程应用结合。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缺乏创造性。我校学生很多是中职升高职的,普遍基础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在教学载体的设计上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教学上满堂灌,基础差的学生疲于完成任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改革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建设的改革内容,是在明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基础上,将岗位模块分解成能力模块,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的产品设计手段有机结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开展企业调研

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对东莞及周边珠三角区域机械行业开展企业调研,主要调研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及对该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

(二)对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得到学习领域

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群中产品设计员、数控工艺编程员的实际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汇总(见表1),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用工具都为UG软件,将它们归结为“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行动领域”,对该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三)对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

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点进行基于教学转换,通过教学情境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体现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载体的选择要注意工作过程完整性原则、职业成长性原则、区域经济适应性原则、同类性原则。零件造型选择卡丁车建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且也涵盖了主要的知识点;然后将各个零件装配,加工选择十字板零件的加工,覆盖了主要的知识点,采用同一个零件作为项目,有利于知识点的衔接,易于学生阶梯性学习。表2为项目设计表,课时60个。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每个项目的组织流程:课前准备――任务讲解――任务实施。教师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和准备,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有阶梯性,训练内容丰富。教学时对于新的知识点,采取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告诉答案,激发自己解决问题,或和同学讨论完成。通过合适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培养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该课程教学做完全一体化、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努力将学生未来要面临的工作过程情境化,学生基本都是在老师安排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理论完全融于学生的操作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任务,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有机融合。

(五)考核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提问、现场解决问题、提交作品(包括零件三维建模、曲面造型、程序编制等)、测验、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既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学生协同作业的沟通、协作能力,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工作能力。

通过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见表3。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进行改革后,从教学实践过程看,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无精打采到现在主动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二是学习的效率提高,项目设计上的连贯性,让学生接收新东西的时间变短,学习的效果变好。

第8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四、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第9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公共产品;服务型政府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之后,研究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学者和文献越来越多。但是较少的文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进行研究,虽然有部分学者涉及到这一模块,但是较多的也是选择了理论分析和文字分析,缺少实证分析。本文将根据2010-2011年课题组对武汉市和广州市两个城市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的需求和满足程度做了调查,探讨作为三方利益主体之一的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中应承担的责任。

1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调查现状

本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深入访谈为辅,对武汉市和广州市的电子行业、服务行业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了247份,回收率为82.33%。

1.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农民工主要为男性,占样本总数的73.22%;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新生代农民工,因此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周岁,其样本数为232,占到总样本数的93.93%;教育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其中教育程度为高中的有145人,占到样本总数的58.7%。

1.2 被调查的就业培训意愿

从表1可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培训和“非常需要”培训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75.31,即超过3/4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接受就业培训的意愿是强烈的。

2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与现实的差距分析

2.1 被调查者实际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培训项目集中在职业技术,劳动保障知识以及安全保障方面。其中关注职业技术的样本达到198人,占样本总数的80.16%;其次是劳动权益保障和法律常识,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8.02%和59.11%。这可能与私营企业中经常发生的侵犯劳动者利益的现象有关,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取舍;关注安全保障知识的样本量为130人,占到样本总数的52.63。(见表2)

2.2 被调查者培训需求的实际满足情况

被调查者的培训需求实际满足项目结构和内在需求类似,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劳动保障知识以及安全保障方面(详见下表2)。说明企业或政府与培训机构与劳动者所关注的项目大致相同,只是农民工的实际满足与内在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需要相关机构做出一定的努力。

3 如何缩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与现实的差距

基于各种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经过调研发现,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经费使用问题,即培训的投入和培训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资金缺口。据调研结果表明,每名农民工接受一次就业培训的成本为600-800元,然而政府配套资金只有200元每人次。作为盈利企业的培训单位,要么选择向被培训人员收取培训费,要么选择减少培训内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比较低,尽管他们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意识,然而却由于培训费用的限制,只能接受较少的培训。

3.1 个人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责任

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大多数都是由于出生农村,家庭支付不起昂贵的教育费用才不得已步入社会。所以在这个培训体系中如果过多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承担经济责任、为自己的培训买单似乎显得不太实际。新生代农民工在培

训中应承担的责任仅仅可以归结为:全身心培训,为自己人

力资本的增值做好储备,以此作为自己职业晋升的砝码。

3.2 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责任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用工企业应该对使用的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企业出于政府的硬性要求和企业自身利益及发展的考虑,一般都会进行培训。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对于不可能进入本企业或目前未进入本企业的潜在就业者,企业自然不会进行培训。用工企业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人”,所以几乎不能奢望企业注资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况且即便是进行了培训,也很难规避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风险,他们或许会把提供培训的企业当成跳板。所以由企业来承担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也不实际。

3.3 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责任

从表2中可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是就业培训体系的直接受益者,企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的间接受益者和实施者,而政府是培训体系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各种宏观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的职责范围。既然培训效果和预期直接的差距在企业和个人两方着手都是回天乏力,就只能依赖政府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培训投入和政策引导,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需要。政府应从国民教育和国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角度出发,加大培训投入,增加培训效果,增强新一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意味着增强了我国的生产力。其次政府应该发挥其公共职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由于其公共产品特征明显。再次,在当前和谐社会,建立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应确立好自己的定位。政府应是宏观的推动者而不是具体的实施者。推动的含义在于,政府在发起和组织这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这项工作的宏观推进,从政策的制定方面思考如何最大效率的动员和组合各类社会资源,而不是自己去实施各项工作。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利益三方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都应积极发挥各自的责任。然而,在整个就业培训体系中,政府的责任不可推卸,政府应确立好自己的定位,引导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殷晓清农民的职业化——社会学视角中的三农问题及其出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J].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4]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J].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