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期末学习计划范文

大学生期末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期末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期末学习计划

第1篇:大学生期末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50-02

笔者任教以来,从开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不熟悉、不理解到现在结合自身经验、逐步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遂在学校进行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共向本校一、二年级护理、农村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剂、助产等专业在校生随机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200份,有效问卷1192份,有效回收率99.3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问卷内容有着较好的认知,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按照学生因素、师资因素、学校因素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因素分析

1.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度

(1)学生对自我认知不足。在对自己性格的了解程度上,仅有30.79%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比较了解的学生占了大多数的59.4%,而7.63%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怎么了解,甚至还有2.18%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状况完全不知道。提到自己是否了解自己喜欢什么职业时,仅有17.53%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52.6%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占了25.59%,也有4.28%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问到“是否了解自己职业选择与发展的优势”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回答比较了解,其比例是54.19%,30.37%的学生不怎么了解自己的优势,只有8.72%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优势所在,6.71%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此次调查表明,过半的学生比较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优缺点,但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的也为数不少。

(2)职业价值取向过于浅薄。此次调查数据表明,在面对“认为如何才算职业生涯的成功”这个问题时,合计48.24%的学生倾向于金钱、社会地位、职称等外在物质,同时有48.83%的学生选择工作时的快乐。而对于内心自我的提升,本性自由的追求,仅有2.94%的学生做出选择。

(3)参与专业选择力度不够。调查数据表明,高达76%的学生不是由自己选择专业,而是由父母帮助选择、老师推荐或是朋友推荐的,缺乏自我主体性。

(4)对专业了解有待加深。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总计达58.64%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甚了解或是一点也不了解,仅6.21%的学生十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

2.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6.51%的中职生处于16周岁~18周岁,属于青年初期。从中职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来看,他们最突出的表现是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富有理想,热情奔放,发挥着聪明才智,身心都在迅速成长。同时还表现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的心理特点。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出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清晰。此次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两成的学生有着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另外四成的学生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还有四成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其中7%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想过未来的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配套措施不得力。此次对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调查中仅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66.44%的学生没有详细的学习规划,更有21.56%的学生从没有学习计划。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中职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在将来的工作中是有作用的。对于确定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两成的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执行,雷打不动”,有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应该“量身定做,不断修订”。

3.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度

(1)学生社会工作体验不足。许昌卫生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中65.86%的学生在校不担任班级干部、学生会成员、团委成员、公寓楼长的任何一项,完全没有任何职务。此次数据还显示有36.49%的学生有过打工经历。

(2)学生专业忠诚度不高。本次调查数据表明,在问到是否喜欢就读的专业时,近40%的学生表示“十分喜欢”,23.52%的学生回答“不喜欢”,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了36.8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合计有42.28%的学生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喜欢从事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52.27%的学生知道一些要求,还有5.45%的学生一点都不知道有哪些要求。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

在本次对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调查中,数据显示52.1%的学生非常清楚或是比较清楚地知道现有知识、能力和态度与所喜欢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仅有31.71%的学生对将来能胜任或从事的工作有信心,超过80%的学生期望的月薪为两千元以上。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个体选择什么职业、职业选择范围的大小等。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信心,不会因为信心不足而妨碍选择职业的范围,会有积极的求职行为,更容易成功地做出职业决策并成功就业。而且在所选择的职业领域,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所取得成就的机率就越高,在这一职业上坚持的时间就越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愿意去克服。

(3)学生对职业成功的归因客观准确,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计划措施。本次对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81.54%的学生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知识、技能及明确的目标和勤奋的努力,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主观努力的重要性。在对就业的态度上,68.12%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但也有31.88%的学生抱有等、靠、要的想法,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的帮助,甚至期待学校的推荐。

(4)学生缺乏主动创业的意识。55.62%的学生希望进单位工作,27.43%的学生想要继续学习深造,7.72%的学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而表示要自己创业的学生有9.23%。15.11%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创业的技巧和能力,27.6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创业、具备这样的实力,57.21%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

4. 学生家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的侯志瑾教授认为“父母在子女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扮演非常积极的角色,如果父母对孩子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目标指向的,那么,父母的影响是最有效的。父母有目的的行动表现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有特定的目标, 大多数父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能够并确实影响他们的孩子,至少他们努力影响着他们。”但本次问卷数据表明仅有39.18%的学生父母经常帮助孩子详细规划未来的职业,与此同时,高达92.2%的学生家长学历是高中或中专及以下。

二、师资因素分析

1. 专业化师资队伍的配备情况

此次调查数据表明,64.51%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为他们提供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老师是政治德育课老师,46.6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给他们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 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不积极。在对从事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教师访谈后笔者了解到,总的来说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教师们的专业功底不牢。少数教师比较清晰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有的教师对此概念模糊,只有少数教师比较全面地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论著,有的教师只阅读了教师配套教学参考书和学生教材,有的教师甚至任何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都没有学过。相当大比例的教师的认知范围狭小,与临床联系不紧密,大多数教师几乎没有在临床调查实践的机会,绝大多数运用科学的指导手段的能力有限。

三、学校因素分析

当前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几乎每所中职学校都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由于起步晚,实施过程中在重视程度、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执行人员、机构设置、制度制定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机构的情况

规章建设滞后,执行部门杂乱。笔者所在的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务就是由教务科牵头承担,每年给在校的一年级学生开设一个学期(一周两个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长期以来,教务科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通过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参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统考。虽然在中职学校的这项工作中,还有招生办公室与学生科一起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功能,两者之间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配合,也缺少一致的规划与统筹,正应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老话,使得整个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无法系统、有序地进行。

2. 教育内容、方法和教育途径问题

本次对许昌卫生学校调查数据表明,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对行业动态介绍、见习实习机会提供、就业信息传递、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足,主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本次对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调查数据显示,4.36%的中职生对职业感受不深刻、缺乏实际操作体验,甚而觉得学校从未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过任何帮助,合计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还是很有必要的,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在了解社会职业的相关知识方面、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方面和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上是有过具体的帮助的。可见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还是收到一些效果的,只是教育方法应该更多样、途径应该再拓宽。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上学期,由德育组的任课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知识,期末学生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计入教务科成绩单。然后接下来的一年半在校学习和一年的医院实习期中职学校都不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参加学校、市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演讲比赛。虽然其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等也向中职生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但不是统一步调,未能从中职生终身的、全面的发展高度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与渗透,显得没有章法,缺少计划与组织,无法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呈现出系统性。这就使得学生之前课程学习时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不到后续的修订、调整与指导,难以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蕾.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