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第1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二零零八年八月中旬,我到济源路街道办事处夏侯村任职,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回顾成长历程,我始终坚持“积极配合不松套、发挥作用不越位”这样一个原则。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为夏侯村的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现在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半年多来我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一、熟悉村两委干部队伍的构成情况,把各位村、组干部及会计当成我的老师,虚心的向他们学习请教。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与村民的交谈,我了解熟悉了夏侯村的村情民意,掌握了夏侯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二、基层工作一是量大,二是繁琐。初到基层,我感觉到有新鲜感,但是当我整日面对繁琐的工作时,最初的工作热情变得低调了,此时,我并没有退缩,而是要自我反省、端正思想,将最初由新鲜而产生的兴趣转变到由责任而产生的认真上来,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认真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甚至晚上加班、周末不休息,我都任劳任怨。感觉到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是多么的神圣。

三、基层承担的综合性任务,决定了单一的知识结构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我就利用闲暇时间重点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基层的一些方针政策,学习做好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向各位老师学习档案管理、公文写作等日常工作常用的基本技能。对学到的知识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四、在基层工作中不但要做事,更要做人。村里的领导和同事既是我工作的领路人,又是良师益友,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一是要尊重,二是沟通,三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四是展示自己的才智。让领导信任我和同事支持我,这样我的工作干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五、群众是基层工作的主要对象,能否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是检验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在与群众接触过程中,放掉自己村官的架子。视群众为亲人,力所能及的、热情的帮助他们。当好党和群众连接的油。

第2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乡、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3、坚持记录好个人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成效、收获、不足等,形成完整的到村任职工作日志。

其次,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村中的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记录,资料的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发挥专长做好网络宣传、计算机维护等工作。做好村务电子化工作,协助村两委继续做好村务公开工作、退伍军人档案以及各种资料、文件录入电脑存档工作,促使村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关于村庄的故事、传说,要尽最大努力去和村里的老人探讨,认真记录并录入电脑,为*的旅游业提供文字性材料。

3、为国庆献礼工程大水系十月份的通水工作做好准备,包括河道清淤以及沿河农民生活用水排污口的治理等工作。

4、主动关心弱势群体,继续完善我村困难群众档案,通过个人努力给予他们帮助,并积极联系外部力量对困难群众予以帮助。另外,选定一户困难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5、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邀请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来村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大宣传规模,提高层次,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的联系和合作。

第3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2007年全县农经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市农业农村工作、市农经工作要点及全县镇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三项管理”为重点,以规范化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加大审计工作力度,村立有为才有位,争先创优意识,力争使全县农经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二是稳定合理的农税负担,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格依法行政;三是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四是农村村社财务会计管理是农村工作重点,是干群关系的焦点,探索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五是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二轮土地承包的后续完善工作,全县土地经营权证发放及承包合同规范率达到100%;二是规范镇级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要求村建立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各村社率达100%;三是建立土地纠纷咨询登记、调查及处置程序;四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培训,组织各镇农经人员集中培训;五是开展土地流转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以村为单位,在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拟定试点方案;六是开展农村土地管理专题调研;七是编发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简报2期。

主要措施:1.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4月份开展检查并写出总结;3.对农民上访的土地纠纷要及时调查、处理,要有记录和处理意见。

2.负担监督管理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四制”,镇、村报刊订阅限额制的监督管理,强化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农民上访的加重负担的问题,以稳定负担水平,防止负担反弹;二是农村教育收费专项调查,全面实行农村地县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三是加强对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五是切实履行职责。

主要措施:1.3月份起草减负工作意见;2.3月份完成2007年度镇、村级报刊订阅调查并写出简报;3.8-11月份开展减负监督检查1次并写出总结;4.农村教育收费专题调研;5.编发农民负担管理工作简报2期。

3.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确保公开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效果,村务公开率达到100%;二是推广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社级财务制及电算化点,在曾家镇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一次检查,要进一步做好规范和完善工作;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经济数据库,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主要措施:1.参与县民政局牵头的村务公开检查,重点指导农村财务公开工作;2.开展财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5月份与财政局会管科开展村级财务检查并写出总结或简报;4.开展相关调研。

4.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工作

一是积极宣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管理、营运水平。

主要措施: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知识培训;2.指导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3.开展专题调研并编发简报。

5.农业(农经)统计工作

一是及时、准确、全面完成各种统计报表及分析;二是2007年度增加农业季报汇总工作;三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确保统计数字真实可靠。每季度进行一次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6.加强农经信息和调研工作

主要措施:1.农村承包地保护及利用;2.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调研;3.农经体系建设调研;4.村级财务制调研。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农经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要充分认识到,农经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性权益的需要,因而要努力取得各级领导对农经工作的重视,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农经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参谋助手。

(二)坚持农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体系。首先,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职责,将各项任务及指标分解到站上每位工作人员。各镇农技中心也要按照县里的总体安排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农经工作计划,并要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其次,建立健全考核体系,依据分配给各镇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员的指标任务,制定考核细则,年末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验各个镇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第三,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已经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逐步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加强调查研究。农经工作已上了轨道,对一些重大问题和深层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经营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措施,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工作新机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质。通过每年农经干部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使农经干部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懂得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具备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能力。同时教育农经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修养,在工作中继续发扬“讲奉献、讲团结、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思想,切实把农经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4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

__村位于来凤县大河镇以南,距集镇约2.5公里,距来凤县城约41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00米,最低海拔400米。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48户、970人,国土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余亩(其中新建茶叶面积1050亩),林地面积1300余亩。全村已建沼气171口,三改配套率达75%。居民主要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主要文化活动有龙灯、彩莲船、摆手舞、山歌、花鼓戏等。20__年全村人均收入为2236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树立形象。工作队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一是注重政策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思路,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__新闻,重点关注农村工作和聚焦“三农”;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行家里手问、向农民朋友请教,尽早尽快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三是狠抓作风纪律建设。工作队的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用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农民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尊重。

(二)调查摸底,了解现状。为科学谋划省厅驻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工作队深入驻点村走访农户,开展调查。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共走访调查196户,335人次,对全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摸底。全村有低保户17户(特困户4户)、计32人;五保户2户(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各1户);党员19人(预备党员3人);外出务工人员339人(其中县内25人);军属1户。该村以茶叶生产、生猪养殖、劳务输出为主导的产业初步形成,自然环境独特,乡风文明,群众积极性较高,为全面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统一认识。工作队在认真听取了镇主要领导关于镇情、村情的介绍后,就驻村入户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在__村群众大会上,工作队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传达省委、省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此外,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强农、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统一认识创造了条件。在__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座谈会上,工作队还虚心听取了他们对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根据工作队“参与而不干预、帮办而不包办”的基本要求,坚持打牢基础、扎实创建、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找村干部群众交心谈心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调查摸底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按照厅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三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拟制了20__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确保年度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

(五)扎实创建,稳步推进。一是不失时机植树造林。3月份植树节前后,完成了村主干道植树造林1000米,种植桂花树180余株,沿河边种植竹林1200余株,移植培植树苗110余棵,绿化美化了村庄;二是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3月19日组织茶叶采摘专项技术培训,培训人员570余人次;5月18日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恩施市芭蕉乡灯笼坝茶叶基地学习培训,了解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运行模式,为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新修标准水泥篮球场一个,新建村级卫生室一个,规范标牌16块,制度上墙8块,添置办公桌椅25套,为“农家书屋”新增图书200余册;四是加强田间养护管理。4、5月份新修田间路共480余米,方便了茶农进行田间养护和茶叶采摘;五是确

保茶叶加工按时投产。目前已收购名优鲜茶9600公斤,加工名茶20__公斤,收普通鲜茶16000公斤,加工大宗茶叶4000公斤,茶农现金收入约37万元;六是适时宣传报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动态。截止6月6日,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恩施日报、恩施晚报上见报4篇,__省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交流、新华网、楚视传媒、__民政网先后转发相关消息9条,举办 “工作简报”5期。

三、存在问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任重道远。一是部分群众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有误区。个别人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不同程度地存在“等、要、靠” 的依赖性思想。二是在帮钱帮物与帮智帮业的结合上有偏差。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真正在脱贫致富、增强“造血功能”上出主意、想办法、下功夫的人不多。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步履艰难。一是思想被动。总感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形势的需要,对调整后的发展变化盲目观望、消极等待。二是急功近利。生长周期过长,农民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益,少数人就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怀疑,甚至于动摇。三是经验不足。受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部分留守农民因为年老和视力的原因,茶叶采摘不到位,茶农收益受影响。

(三)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势在必行。驻点村现有茶叶加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独家经营。表现在价格上的“一口价”和收购中的“垄断性”;二是市场调节受限。需要多种形式的茶叶加工来完善和补充。三是缺乏自己的品牌。没有及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收购的渠道和市场不畅,自己的品牌打造不到位。

四、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从工作队组建时起,厅领导就非常重视和关心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听取工作汇报,落实责任到人。3月5日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晨同志亲自带领新老队员实地查看、现场交接。5月25日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松保同志又亲临驻点村检查指导工作。厅机关处室的领导先后5次到点上指导工作和看望队员,州、县及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先后3次到点上指导工作。正是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使工作队员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从而振奋精神、积极工作、扎实创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部门支持是保证。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既离不开厅机关相关处室的帮助和支持,也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当工作队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确定今年的工作计划后,及时向厅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表示:支持和帮助我厅驻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激发工作动力。同时,州、县民政部门,来凤县直有关单位及大河镇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三)群众参与是基础。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广大村民的自觉参与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们能自主响应;村容整治村民们能自觉拆违;道路硬化村民们能自愿出让;文明建设村民们能自发参与。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和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

第5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为指导,充分认识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镇(开发区)有关部门要与培训机构共同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区域户籍人口1/500的比例,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区每年1000名左右的城乡成年居民通过“双证制”教育培训的指标,确保完成市对县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考核目标。具体任务分配如下:开发区60人;镇186人;练市镇174人;镇140人;镇159人;和孚镇109人;善琏镇57人;旧馆镇39人;千金镇46人;石淙镇30人。各镇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由各镇化技术学校具体开展培训,经济开发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由镇化技术学校负责具体培训。

二、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双证制”教育培训

各镇(开发区)要将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作为组织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2年起,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时,对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学员,都要按照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工作要求,增加文化课辅导环节,培训结束时将组织学员参加文化考核与学历认定,提升学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

针对2004年以来已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各镇化技术学校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向镇(开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提供数据,由各镇(开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其中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中青年农民参加文化补习、文化考核和学历认定。

三、进一步抓好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

青壮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生产骨干,也是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各镇(开发区)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和化技术学校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总结前些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新办法,广泛动员和组织企业青壮年职工参加“双证制”教育培训,加快提高青壮年职工的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文化课学习辅导、文化考核、学历认定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原有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课教育的培训经费。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区政府承担,列入市、区财政年度预算。市本级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经费由市、区财政按各50%承担。成人“双证制”教育文化课的具体教育培训成本为:文化课培训费750元、资料费及配套练习册等50元、考试及考核费用64元、毕业证书及学分认定等管理费36元,合计每人900元。

各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参与、支持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及文化课辅导。乡镇化技术学校要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的“双证制”教育培训,并加强与中职学校的联合,切实做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文化考核、学业档案管理、学历认定和文凭颁发等工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第6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重点,利用各类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在冬春农闲季节,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的工作格局,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备春耕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二、工作原则

(一)明确培训内容。各地要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特色、不同产业、不同时间、不同的农业科技需求,制定详细的农技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内容的农技培训。

(二)整合培训资源。以各街道(镇乡)成人学校为农民培训教学点,并与农网、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民信箱等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同时聘请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传授农业科技先进知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区的应用。邀请区农业系统的技术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现场指导。

(三)注重培训实效。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办班、进村授课、基地辅导、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操作与维修、农业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的培训,使农民学到实在、实用的科技知识,以增强培训效果。

(四)创新培训模式。在我区以往的引导式培训、产业推动式培训、示范幅射式培训、基地现场式培训、走出去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推进农业专家、农技人员、青年创业大学生、广大农户的有效对接,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大培训格局。

三、具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十二五”期间,从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冬闲季节,持续开展大培训行动,每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2月中旬-2月初)。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制定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月中旬-4月中旬)。按照方案,在全区范围大规模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

第三阶段(4月下旬-5月中旬)。各地、各单位对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进行全面总结。

(二)培训对象和方式。

1、农技人员培训。紧紧围绕农业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大纲》和“653”农业人才培训工程要求,分级培训,分层实施,我局对全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农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基本做到二年轮训一遍,逐步使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采取集中办班、现场实训、工学交替等方式,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机防手、农资监管员、“三品一标”内检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开展培训。

3、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运用农广校学历教育、农技人员分户指导、组织实地观摩交流等方式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4、普通农民培训。利用科技下乡、入户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易懂的培训方式,对普通农民开展“一业一训”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主要活动。

1、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围绕以点为主、点面结合、区乡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以3月份区乡联合组织科技下乡为标志,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区域特点和专业分类情况开展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新技术新品种推介、专家巡回讲解示范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局科教法规科、局属有关单位)

2、开展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开展生产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技术、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培训。(责任单位:局科教法规科、局属有关单位)

3、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利用科技下乡和专题讲座等方法,为城乡农民和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讲解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责任单位:局科教法规科、执法大队)

4、开展农业增产增效技术培训。有重点地针对粮油稳产高产中技术难点问题,在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冬春田间管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防灾减灾等技术培训。大力推广“万元高效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农作物制度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区植物检疫站)

5、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条件,帮助养殖场、养殖户把好品种引进关,及时有效地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免疫、接种技术培训。(责任单位:区畜牧兽医站)

6、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农机化新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新型农机具使用与维修保养技术等。(责任单位:区农业机械化管理站)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各单位要把大培训行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落实培训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顺利实施。

(二)强化整合,保障师资。要统筹整合各方师资,将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农业系统的技术骨干和农业一线专家、带头致富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吸纳到专家库中,着力打造一支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了解农民实际需求、掌握现代知识技术的师资队伍,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7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的具体体现。归结其丰富的内涵,就是“一个前提、二十字要求、三条原则、四大任务、五项建设”。一个前提,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字总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关系;三条原则,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原则,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四大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项建设,就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因此,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市委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重返百强”目标的迫切需要,又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宁国的重要基础。

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及园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贯穿“十一五”发展的三大战役,以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发展实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抓住了这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就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动员会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挥分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工作重点,排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时限,强调了工作责任,落实了具体承办单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坚持不懈地艰辛努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既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不良倾向,更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宏观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央和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又提出了把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同时,省及××市把振兴县域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将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我市将得到更多的支持。未来一个时期,东部产业将加速向内地转移,我市毗邻苏浙地区,地处长三角纵深腹地,在承接东部转移和占领东部市场中首当其冲,尤其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我市发展阶段来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了新台阶,正处于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的重要时期,开始迈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市具备了较好的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也有能力走在全省前列。这次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的1号文件,目的就是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当前农村发展实际来看,我市较早地提出了“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加快“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步伐,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性不断增强,农业的外向度和商品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已经连续三轮位居全省首位,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市较早地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确定了“七镇率先”发展战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乡镇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市农业特色资源优势明显,无论在产业基地规模,还是在龙头企业的群体和层次上,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产品加工、区域发展的空间很大,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准确把握我市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解放思想,奋力拼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优势资源,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二、把握重点,扎实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关于今年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市长已代表市委、市政府做了具体部署。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三点。

(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个核心。当前,我们最大的不足是发展不足,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最终要靠发展。“二十字要求”第一位的就是“生产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第一要务,切忌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既是发挥我市资源优势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关键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要不断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通过完善政策、舆论宣传等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向农业产业化领域集聚,引导企业通过加大投入、资本运营、技术改造等措施,努力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力争尽快扶持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要围绕我市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加深资源开发,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创出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农产品名牌。要抓住安徽被列入全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份的机遇,大力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开拓市场,努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反哺强化作用,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森林食品、木竹加工、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千万小农户走向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在现行农村经济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形式,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产业链”、“利益链”等形式,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美好生活的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因此,我们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既要在农业的广度和深度上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农村外部努力开辟增收途径,拓宽增收渠道。今年,省委发出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号召,这是农民群众通过自主创业增加收入的很好载体,而新农村建设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民是最大的创业群体,蕴藏着强烈的创业愿望和巨大的创业能量,关键是要把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消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营造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干事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着力解决农民在创业中遇到的融资难、项目审批难、启动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帮助农民走进创业的主战场,促进农民向工人和经营者转变。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经营理念、资金技术的“回流”。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引导和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目前,全市1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0万人外出务工,劳务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60%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要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劳务输出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拓宽输出渠道,尤其要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最大限度地把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个重点。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5句话的总要求中,有3句话都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务必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来抓,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一是要继续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人畜饮水、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尤其是“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与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抢抓国家和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机遇,认真研究和分析上级配套资金和项目的投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快“村村通油路”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安全饮水、新型燃料、信息入户、科技兴农等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急需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抓紧做好村镇规划工作。建设社会版权所有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3月份之后,我们将从宣传阶段转入村庄整治阶段,各项工作都要在村镇规划下具体实施。因此,抓紧做好村镇规划是当务之急。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认真做好首批30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要抓紧时间做好2镇12村的试点村镇的规划工作。这2镇12个村,既是试点,也是示范点,将成为全市村镇建设的板样,也将直接关系到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因此,市委、市政府对你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真正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三是要切实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继续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妥善解决好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要继续深化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调动民间艺术人才积极性,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科学思想文化知识宣传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健康和谐、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改进作风,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实现“重返百强”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市委、市政府已经组建了新农村建设指挥分部,作为专门的领导机构,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分部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并拿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新农村建设,明确自已职责和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制定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要确定1—2个试点村,象市里抓试点工作一样,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特别是2个试点镇,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机构,并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班子,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版权所有

(二)转变作风,抓好落实。当前,是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是农村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也是发动群众、调动农民积极性最有利的时期。特别是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同时,又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为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创造了大好的历史机遇。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切实抓住机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工作无事干、不会干的消极倾向,防止和克服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不找群众的“两不找”现象。要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主动贴近农民搞服务,适应农民需要搞服务,改进方式方法搞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努力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要着眼长远,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的旺盛斗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激励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要立足当前,从本单位、本部门做起,从眼前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8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乐东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开展2012年科技促进年活动,切实强化内部管理与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农技推广能力,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农业生产

   (一)示范推广水稻高产技术。 2012年乐东县晚稻万亩晚稻示范片选址利国镇的抱佛洋和荷秦洋面积10122亩,涉及5个村庄,4472户,人口18208人,三百亩高产核心示范区设在秦标村东边的抱佛洋。示范片全面推广“博优225”、”金博优168”等品种,在示范区内,有针对性地对水稻高产创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机插秧等专项示范。尽管今年晚稻生产后期遇到“山神”台风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全县其他田洋的晚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示范片由于狠抓了各项防灾减灾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尤其是后期按量施放钾肥)落实到位,大大减轻了灾害的损失。水稻高产创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于11月7日,通过省级水稻机械实割现场测产验收。现场测产了核心片的两个块田,其一是抱佛洋东片秦标村三队罗三弟家的金博优168,测产面积2.03亩,毛重1149公斤,经晒干扬净,实重896.2公斤,折亩产441.5公斤。其二是抱佛洋西南片秦标村一队关三弟家的博优225,测产面积1.75亩,毛重982.7公斤,干重766.5公斤,折亩产438公斤。专家组根据农业部水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实割、测产,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438公斤,亩增产87公斤,增产品质量7公斤,三百亩高产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450.6公斤,亩增产100.6公斤,万亩示范片共计增产粮食880.6吨。

   (二)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完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3万亩,覆盖村庄172个,涉及农户51000户,发放施肥卡8000多张。二是完成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10万亩,汇总分析评价项目实施效果,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三是继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建设。全县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以上,建成2个百亩以上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和香蕉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建立香蕉技术示范牌,配方施肥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水稻和香蕉生产。在全县各镇举办巡回技术咨询,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8场次以上,配方肥施用比例达到化肥使用总量的12%以上。

   (三)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协助省植保站完成实施绿色防控项目,今年试点示范区由省植保站专家和我中心实地考察共同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佛罗镇福塘洋、利国镇秦标村荷秦洋、黄流镇铺村芒果基地,示范区共安装90台太阳能杀虫灯,悬挂黄、蓝诱虫板1.5万片,3个示范区共面积1450亩,推广面积1万亩。二是做好绿色统防统治病虫害发生调查工作,一年来共派出植保人员300人次,发放统防统治药剂200多箱。同时以示范基地为技能培训平台,通过组织农民种植户参加学习培训,使种植户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能,帮助广大农户学技术、用技术,实现增产增收。三是在全县开展水稻高产栽培、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绿色防控应用等实用技能培训5期,培训农民800人次。四是落实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人员编制乐东县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方案,并做好前期的筹备工作。

   (四)示范推广农村沼气技术。一是完成农村沼气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完成户用沼气池250个,建立1个县级沼气服务站,完善县级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村级沼气网点管理,提高沼气后续服务水平,发挥沼气池效益。三是总结推广沼气、养殖小区、“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乐东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二、开展科技促进年活动,提升农技服务能力。

   (一)实施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根据我县的农业生产情况,围绕粮食、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和畜牧等主导产业,主要搞好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农技人员的培训三大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制定项目方案。同时按方案要求,已完成确定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选址和技术指导单位、11名省、县级指导专家、90名指导员、900名示范户等前期筹备阶段工作。

   (二)强化防灾减灾科学指导。一是切实加强病虫情、墒情信息监测,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根据突发性重大天气变化和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三是科学应对台风、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组织农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

 (三)搞好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及指导防治工作。组织调动植保植检人员奔赴全县主要田洋、坡园地等农业生产基地,深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普查工作,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编印发《病虫情报》40期,每期印发300多份,发到各镇农技站、村,指导广大农民防治病虫害,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还将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及时上报省农业厅和省植保植检站。

   (四)开展红火蚁的调查监测宣传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按照省农业厅红火蚁调查监测工作方案,将红火蚁的识别、鉴定、防控等技术资料发放到各镇及村委会。通过广播、板报、横幅和技术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红火蚁的特征及危害特点,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红火蚁的危害性。二是派出植保人员300多人次重点普查九所新区、尖峰、佛罗、黄流等镇杂草丛生的荒地、前做种植哈密瓜、豆角等瓜菜的荒地,全县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学校等场所,截止目前,尚未发现红火蚁为害情况。

    三、转变机关作风,强化农技队伍建设,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我中心紧紧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干部作风建设与提高为农服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执行力。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乐东县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规定,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坚持执行问责制度,形成主要领导抓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抓直接负责人的机制,实行定时汇报制度。二是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和党性修养,干部职工能够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还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三农”服务效率。我中心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努力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通过“制度执行检查年”活动,从而使农技服务效率明显提高,我中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四、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

由于乡镇机构的改革,把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人员合并到镇政府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归镇政府管理,县农技中心不能直接领导各镇农技人员,要想推广农业技术,就需县农技中心派员到各镇实施,对全县188多个行政村显得力不从心。

   (二)推广资金缺乏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需要试验、示范和推广,但是从上而下,这方面的资金不够。

   (三)农技人才缺乏 

 我县有45万人,1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少,加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慢,结构单一,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技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下一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并利用项目的实施,在全县择优培育科技示范户900户(其中,水稻200户,瓜菜300户、水果170户、橡胶30户、养殖200户),同时集中培训农技人员90名,培训农民9000名,提升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

2、积极筹集资金,通过集资自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和县财政专项资金等,专用于我县创建农作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沼气池的效益。

3、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分期分批选送农技人员到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积极开展农业学术交流活动,向农业先进市县取经,不断积累和丰富我县农技推广工作经验。

 

 

第9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总产18.35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总产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

——预计肉类总产量15.56万吨,同比增长16%;禽蛋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22%。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完成1479吨,比上年增长20.2%;水产养殖面积195公顷,与年持平。

——预计蔬菜产量76.37万吨,比上年增长26.7%;预计果品产量4.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2%;预计茶叶产量38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预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增长15%;

——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农业产值28.64亿元,林业产值1.42亿元,牧业产值31.5亿元,渔业产值0.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4亿元;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农业增加值19.63亿元,林业增加值1.17亿元,牧业增加值15.03亿元,渔业增加值0.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7亿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年增长37.3%。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安排工作计划。制定印发了《市农业委员会年工作要点》、《市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和《关于扎实抓好年粮油生产的意见》等,做好秋冬种和春耕生产计划安排、农资储备、市场监管、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各项筹备和安排工作,保证了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认真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逐步提高,补贴力度逐渐加大。各级财政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农业投入。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农业专项投入达到19500万元,比年增长128.07%。其中市级7000万元,比年增长55.56%;县级12500万元,年增长208.6%。

年全市共落实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893.5万元,其中:兑现水稻良种补贴430.5万元,兑现玉米良种补贴980万元,兑现小麦良种补贴363万元,兑现油菜良种补贴120万元。年争取到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0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1170万元,省级购机补贴资金245万元,市级购机补贴配套资金1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1万元,购置机具数量8101台。对能繁母猪实施补贴,兑现资金1101.01万元,补贴能繁母猪11万头。积极配合市保险部门做好能繁母猪保险专用耳标的申购、发放、加施和管理,全市共订购能繁母猪专标15.5万枚,共投保能繁母猪9.45万头。

年全市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共计4319.888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含省级)3547.7676万元(其中:动物防疫120万元、动卫监督20万元、水产19万元),市级772.1212万元(不含动物防疫151.68万元、兽药饲料监督15万元、水产15万元)。

(三)实施农业项目。计划实施粮食增产工程80万亩,经检查核实认定,全市完成工程面积90.15万亩,有效面积81.14万亩,超计划1.42个百分点。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3个,面积3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木岗镇、盘县民主镇、水城县玉舍乡实施,实际完成3.38万亩,超计划12.7%。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安排在水城县南开乡实施,计划任务3.1万亩,实际完成3.466万亩,超计划11.81%。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六枝特区陇脚乡实施,计划任务1万亩,实际完成1.02万亩,超计划2.41%。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2个,安排在盘县四格乡实施和水城县董地乡实施,计划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07万亩,超计划3.5%。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计划1万亩,实际完成1.05万亩,超计划5.08%。实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5万亩,其中六枝3万亩,盘县1.6万亩,水城县0.4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5.97万亩,超计划19.4%。实施优质专用玉米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10万亩,其中盘县和水城县各5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10.73万亩,超计划7.30%。实施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6.5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盘县和水城县实施,实际完成6.75万亩,超计划3.85%。相继完成了省级新技术试验项目3个、发箐乡玉米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发箐乡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及品种展示70亩、苦荞新品种试验3个、苦荞高产配套技术试验3个、苦荞高产栽培示范200亩、优质常规稻栽培示范项目面积16.9亩、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30.57万亩、省级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3个、国家良种补贴项目6万亩等。

年和年畜牧业启动实施的项目有年肉羊标准化良种繁殖场(即水城、盘县种羊场和水城、六枝扩繁场)建设项目、“1000万只”肉羊工程配套(即羊改点和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六枝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六枝绿壳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年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等项目。

(四)推广农业科技。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9.32万亩,占计划的101.1%;推广优质稻25.49万亩,占计划的101.96%,推广率达到46.52%;推广杂交玉米100.16万亩,占计划的100.16%,推广率达到93.34%,;推广玉米种子包衣74.59万亩,占计划的110.5%,推广率达到69.51%;推广脱毒马铃薯174.73万亩,占计划的100.42%,推广率达到80.92%;推广杂交油菜9.46万亩,占计划的105.11%,推广率达到70.7%。全市玉米育苗移栽40.39万亩,占计划的100.98%,推广率达到37.64%;水稻旱育稀植27.87万亩,占计划的101.35%,推广率达到83.67%;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123.27万亩,占计划的112.06%,其中旱地宽厢宽带6.98万亩,占计划的107.38%;玉米地膜覆盖栽培22.29万亩,推广率达到20.77%;油菜育苗移栽8.34万亩,占计划的104.25%,推广率达到62.33%。其中油菜免耕栽培4.01万亩,占计划3万亩的133.67%。

现有牛改点178个(鲜配点80个,冻配点98个),羊改良点270个(鲜配点263个,本交点7个),猪改点657个(其中人工授精点106个)。年完成牛的改良配种5.98万头,完成羊的改良配种4.09万只,推广杂交猪146.04万头,其中推广三元杂交猪85.46万头。推广良种禽526.38万羽,推广意蜂3087群。坚持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人工种草工作力度,以推广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菊苣等优质牧草为重点,扩大人工种草面积。预计全年共完成人工种草5.6万亩,为年任务的112%;秸秆科技处理16.33万吨,为年任务的102.1%;工业饲料推广12.35万吨,为年任务的102.9%;冬闲田土种草5.28万亩,为年任务的105.6%。

完成机耕面积45.93万亩,为年计划的114.8%,机械、半机械脱粒24.1万吨,机械化插秧面积3200亩;机械提灌面积25.8万亩;为年计划的103%。

(五)发展特色产业。年全市马铃薯完成播面215.918万亩,占当年市计划200万亩的107.95%,与年208.31万亩相比,马铃薯总播面增加7.67万亩,增长3.68%。其中:完成净作面积101.171万亩,占当年市计划100万亩的101.17%,完成脱毒马铃薯播面174.734万亩,占当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的80.92%,比年的166.65万亩增加8.084万亩,增长4.85%。

计划全市新增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实际完成面积2.02万亩。巩固2008年-年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截止年11月底,实际完成面积6.152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0.91万亩,占任务数50万亩的101.8%,较年的45.89万亩增加11%,总产量76.37万吨,总产值9.16亿元。主要种植蔬菜种类有西红柿、辣椒、黄瓜、棒豆等,产品除满足本市销售外,还销往省城“五里冲”和两广等地市场。

计划新建猕猴桃标准果园面积1万亩,主要在水城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1.1万亩,全市猕猴桃果园面积已达1.66万亩。计划新建红梨标准果园2000亩,主要在盘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2049亩。全市果园面积13.44万亩,较年的12.5万亩增加了10%。其中结果果园7.31万亩,产量4.71万吨。果园面积分布为:六枝特区1.2万亩、盘县3.75万亩、水城县7.71万亩、钟山区0.78万亩。主要品种以梨、桃、猕猴桃等为主。

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75万亩。其中:水城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11万亩,盘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0.64万亩,全市茶园面积7.85万亩,其中:六枝特区0.77万亩、盘县3万亩、水城县4万亩、钟山区0.08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较年的6.1万亩增加了29%,投产茶园面积约3.59万亩。

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全市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同比增加83个,年出栏生猪12.64万头;有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同比增加33个,年出栏肉牛1.12万头;有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同比增加173个,年出栏羊达4.45万只;有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同比增加25个,存栏蛋鸡24.67万羽,年产蛋量达2436吨;有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同比增加8个,年出栏肉鸡达129万羽。

(六)开展农技培训。年省农委、省财政下达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为1.28万人,其中:创业培训100人,地方示范性技能培训1.27万人(其中:六枝1250人、盘县2100人、水城2600人、钟山2050人、市级4800人)。培训的专业有: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茶叶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乡村旅游服务员、农业创业人员、马铃薯农艺工、中药材生产管理员等。截止12月5日全市已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5085人,占任务数的40%;完成创业培训100人,占任务数的100%。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广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专学历招生工作,全市共计招收中专学历生159人。

(七)加强病虫防控。认真履行植保工作职责,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农业植物检疫,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植保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药的监督管理,开展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专项治理等工作。年全市农作物病虫为中等发生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483.43万亩次,防治面积381.09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78.83%,经防治挽回粮食7852.47万公斤。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春季和秋季集中防疫工作,加大了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全年共计免疫接种牲畜口蹄疫疫苗329.21万头(只)份,其中注射牛64.47万头;注射猪199.01万头;注射羊53.05万只,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847.15万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92.73万头,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94.39万头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接种鸡新城疫疫苗832.74万羽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94.9%;注射狂犬苗23.69万只,注射炭疽芽孢苗15.9万头份;注射猪肺疫苗100.55万头份;注射猪丹毒疫苗95.89万头份;注射仔猪副伤寒苗73.53万头份;注射牛出败苗46.21万头份;接种禽霍乱苗38.76万羽份;接种鸭瘟苗9.68万羽份。

(八)扶持龙头企业。一是组织推荐企业申报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市的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等11家企业获得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贷款贴息资金、“四帮四促”扶持资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补助资金共229万元。二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我市的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引进省外优强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原料基地补助、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包装补助资金共100万元。三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市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项目,我市的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企业获得贷款贴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共240万元。

今年共组织17家涉农企业申报第八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预计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余家,使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0多家。

(九)建设基础设施。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1.5万户(六枝2000户、盘县6401户、水城县6344户、钟山区255户),截止12月5日已全面完工,完工率100%。其中: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2210户(六枝260户、盘县811户、水城县884户、钟山区255户);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一批沼气项目4000户(六枝500户、盘县2000户、水城县1500);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二批沼气项目8790户(六枝1240户、盘县3590户、水城3960户)。乡村服务网点任务46个,到位资金2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7万元,省级投资23万元)。完工28个,完工率为60.9%,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00-500立方米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池项目2处,省级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项目1处,常温大中型沼气池4处,省级农村清洁工程项目1个。

加强对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于年9月底以前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完成了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规划、选点、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已于9月底以前通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

(十)积极抗旱救灾。全市投入抗旱人数10.96万人,抗旱浇灌面积23.58万亩,薅追增施恢复肥面积9.63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57.04万亩,投入农业抗旱救灾资金230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万元,省级资金60万元,市级资金11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46万元,农民自筹1043万元;出动技术人员指导1085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67万份,;现已改种作物4.49万亩(其中蔬菜2.47万亩,其他2.02万亩)。

(十一)开展农业执法。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农资打假集中整治、种子、农药、复混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568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08个次,检查农资市场893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99户次,检查养殖小区、种植基地43个,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5件,共查获农资产品166231公斤,其中:查获主要农作物种子18032公斤、肥料148000公斤、农药199公斤。按简易程序查处3件,系水城县农业局办理;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36件,其中六枝特区14件,盘县16件,水城县1件,钟山区5件。这36件中,其中种子14件、肥料7件、农药2件、兽药5件、饲料8件,已结案29件,收缴罚没款6.197万元。

实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与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签订了《二O一一年农机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在拖拉机入户、年检审时与机主和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签订率为100%。全市拥有拖拉机7954台,检验合格6713台,年检合格率为84.39%。全市拥有拖拉机驾驶员5256人,参加年审4530人,年审合格率为86.18%。

(十二)加强质量监管。加强“三品”基地监管及认证认定。检查“三品”基地二次,复查换证无公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农产品17个。申报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盘县核桃、水城猕猴桃),完成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证年审。

完成兽药抽样22个批次,收到检验报告12个批次,1个不合格、2个假兽药;兽药残留抽样2个批次,合格率100%。完成饲料抽检28批次,收到检验报告25个合格、1个不合格。其中:国家任务12批、饲料中违禁药品8批,饲料中蛋白原料8批。开展“瘦肉精”监测监管工作,共出动执法检测人员1067人次、检查养殖户376户、检查收购贩运户115户、检查屠宰场138个次、发放《严禁使用“瘦肉精”告知书》987(份),检测生猪尿样“瘦肉精”2819批,检测结果均成阴性。

(十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118个试点村(其中省、市级试点村5个、县级15个、乡级98个)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村寨道路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省级“整乡推进”试点乡——蟠龙乡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水城县百车河片区为代表的农村美好家园建设得到了省的肯定。5个省市级试点村全面通过验收,其中月亮河村和前进村被评为省级试点先进村,并获得了以奖代补资金各20万元;新增的省级试点村——玉舍乡海坪村(省农委扶贫点),今年所实施的项目全部按计划进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省级“整乡推进”试点——蟠龙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省级投入200万元资金,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市县整合的400万元资金项目,已全面完工,整个项目可望按规定在明年3月份全面通过省级验收。

(十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搞好信息宣传。采集、编发《农业工作简报》、《市农委“三个建设年”工作简报》共计99期,通过市门户网站、农业信息网、凉都新农村网信息700余条,农业宣传稿件被市委市政府的《信息》、《政务信息》、《信息专报》、《政务动态》、《应急工作简报》、《应急工作快报》等采用60余篇;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刊发农业正面宣传报道100余条次。贵州省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60余条次,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200余条次。全年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活动共计7次,发放各种农业、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实用技术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手册2万余份。接受咨询人数4000余人次,同时还无偿发放蔬菜种1000包、草种30公斤、农药300盒,切实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完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如《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农村妇女创业调研报告》、《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陡坡玉米地退耕规划》、《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拟草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等。

三是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成立了市农委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四帮四促”活动领导小组和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一是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发展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二是着力解决全市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不走形式,突出特色;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作;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设置了自身特色的争创载体,即:围绕三个目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抓好三项活动(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互助共建),实施三项工程(高产创建工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升三大产业(提升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四是抓好党建扶贫工作。联系发箐乡实际情况拟定了-2012年度党建整扶贫工作计划。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全乡共发展党员1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人。选出了20户党员贫困户作为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对象,建立了贫困党员台账。抓好种草养羊工程的跟踪管理,在清塘村和发箐村实施,实施农户20户,完成了每户10只基础母羊的购买工作。实施完成肖唯能养羊场100m3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70亩,杂交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安排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发箐乡种养殖项目技术推广,完成绿肥种植2000亩,大蒜种植150亩,苦荞种植300亩,饲养土鸡4700羽。协调了10万元资金用于清塘村五、七组通组镶边公路建设,协调资金5万元用于乡计生站点的改建。积极向水利部门协调项目,申请资金20万元,建设蓄水池50口,每口30立方米。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了5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箐乡发嘎至大坡公路建设,11月中旬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是开展对外招商引资。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编制征集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农业项目的收集、筛选、汇总、项目库建设等工作,科学规划和编制一批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用于招商引资。共遴选招商引资项目33个入库,编制了《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简介》。市农委已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山林绿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营业部。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组建的黔润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与香港、澳门源富食品有限公司合资进行四个项目建设,其中香港源富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年初遭遇持续低温雪凝天气,严重的雪凝灾害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4月底以来,全市又遭遇干旱少雨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部门第二次预测,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18.34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全市烟叶收购量在19万担左右,比计划24.1万担减少5.1万担,减幅达到21.16%。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4642.2万元,其中种植业损失52392.12万元,养殖业损失2250.08万元。

(二)农户受灾缺粮。据民政部门调查,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98个乡(镇、街道)冬春期间需口粮救助人口共32.17万户103.63万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2.91万户、33.38万人;其他受灾困难户19.26万户、70.26万人),缺粮人口约占农业人口244.78万人的43%。其中,全市需口粮救助1个月的有12.49万人,需口粮救助2个月的有14.81万人,需口粮救助3个月的有24.16万人,需口粮救助4个月的有20.29万人,需口粮救助5个月的有10.41万人,需口粮救助6个月的有21.48万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