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开家乡,留在农村由他人代养的未成年群体。留守儿童因缺失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自理能力较非留守儿童要强。但是留守儿童在心理、人格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学习情况,探究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状况,剖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大。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61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40%,和2008年相比规模增长速度十分迅速[1]。
这次社会调查我们选取了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五个苏北地区城市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各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4.5%。问卷主要涉及儿童心理趋向与行为特点,以此为依据分析儿童人格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向。
(一)内向型
调查结果显示,当留守儿童产生不开心的情绪需要找人倾诉或者求助时,只有2.35%的孩子会想到监护人,向老师求助的更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除此之外往往选择自己“消化”。他们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喜欢独自待在角落,不喜欢见陌生人。人格封闭、内向、腼腆、不敢接触新的事物,适应能力较差。
(二)柔弱型和单纯型
遇到侵害时,34.94%的留守儿童选择忍气吞声,受到对方的威胁时,选择妥协让步,从而加剧了对方对自己的伤害。一些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部分留守儿童难以摄入身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身体显瘦削。
同时,有些留守儿童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近五分之一的孩子会以暴制暴,不考虑后果。
(三)敏感型
许多留守儿童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容易下意识地进行自己保护。内心脆弱,甚至和他说话语气稍微重了就会流眼泪。过半的孩子很在意老师同学或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四)悲观型
许多孩子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都说一般般吧,七成的孩子J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有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缺少信心。调查中,当我们问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时,有的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有的说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话,他们普遍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长大后的理想。
二、影响因素
(一)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教育观念薄弱。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不少留守儿童的家长不能完全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简单的衣食住行的满足才是家庭应该给孩子的主要内容,把教育上的一切问题推给学校。
2.监护人文化水平不够。
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孩子学业上出现问题时难以提供帮助,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有时会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在调查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案例,一个男孩子在外边跟别人产生矛盾打了架,回到家中向爷爷奶奶哭诉,爷爷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打了你,你就不能再打回去!真没出息,下次他再打你,你也打他,打伤了我赔!”这位爷爷居然怂恿孩子打人。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监护人溺爱孩子或者无暇教育孩子。
在农村,隔代溺爱普遍存在。一些留守儿童在家里俨然成了“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心理就会被引向歧途,从小养成娇生惯养、脾气暴躁、傲慢无礼等毛病。一般这样的孩子也经不起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走入极端。再者,监护人若是老年人、年老体弱的隔代长辈,在自我照顾的同时又要担负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通常会力不从心[2]。
4.隔代教育的代沟。
社会发展迅速每一代孩子都有独特的时代印记,父母辈和孩子之间尚有代沟,隔代之间的代沟就更严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隔代亲属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就不愿意与他们交流,不交流就更不能理解。如上所述,仅有2.35%的留守儿童在自己有心事时找监护人倾诉。监护人与孩子之间成了独立的个体,互不交流、互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情绪等各方面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学校教育因素
1.学校管理层面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不够。
据我们的调查,87.96%的留守儿童没有接受任何心理辅导。同时教师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风潮下,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实际内容发生了偏离。
2.教师资源匮乏。
比起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比较匮乏,更遑论心理辅导方面的老师。其次,教师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一位老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忙于课程知识设计,无暇顾及学生心理健康。
3.学校与家长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信息。
由于距离因素,家长常年在外,孩童由监护人看管。孩童在学校表现异常时,学校无法与家长及时配合解决,而由学校单方面去教育,多使用惩罚的手段。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厌学,使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
(三)社会因素
1.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客观上导致农村的青壮年大批涌进城市谋生。人们难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而远走他乡。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学籍限制等现实因素不得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及其他监护人。
2.社会上一些不良诱导因素和影响。
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在学校附近会看到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这些场所大多不会限制未成年人入内。会见到一些学生放了学之后不回家,三五成群地走进这些娱乐场所,在内逗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导,一些和对是非黑白还不能清楚辨别,对于社会上形形的诱惑还不能自觉抵制,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3.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建设还不够。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的中小学校存在差距。这不仅仅体现在学校设施、软硬件资源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学校的师资方面。据相关调查,在农村的中小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师资缺乏,甚至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班或者负责好几个科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学生学习之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品德教育,阻塞了留守儿童通过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道路。
三、对策与措施
在改变儿童不良人格方面,可以在增加父母与儿童相处或沟通的时间缓解儿童人格成长的危机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
1.教师在工作中增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传授知识,一边密切关注班内留守儿童行为情绪变化。同时,注意留守儿童的人格特点及其发展趋势[3]。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对一谈话开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另外,可以开展富有童趣的课外活动。采用鼓励、惩罚、奖励等方式刺激留守儿童参与其中。班主任则可以定期召开心理班会,给他们讲解简单的人格知识,教他们分辨是非。在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观、开朗、自信的性格。
2.给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他们掌握心理辅导技能。
一些留守儿童遭遇挫折时,由于与父母分开过长时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容易出现焦虑、低落、悲观、不安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通过有效渠道宣泄出来,会积压在心底。因此,假如教师本身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某种不良情绪倾向,使用问答法和启发式教育,及时加以疏通开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便能为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由此,学校可以请专门的心理专家到学校为教师讲解,或者派部分教师到心理培训部门学习心理辅导技能。
3.在学校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互助团体。
成人与儿童沟通,中间多少存在“代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留守儿童互助团体,由年纪相当、具有类似经历的儿童组成。留守儿童之间能够放开交流自己的情绪,类似的遭遇能使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既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在这种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又能帮助缓解留守儿童心中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起的孤独感,同时培养留守儿童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品质。
4.开设有关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
针对留守儿童不良人格发展趋势,在学校中开设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要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开设思想品德、儿童心理健康之类的课程。
5.学校设立心理辅导部门,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
当留守儿童出现焦虑暴躁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心理辅导部门能够及时地进行一对一辅导疏导,使学生心理压抑时有处可说,有人可找。一方面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更多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人格发展状况。
(二)利用社会教育作用
1.举办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学校在学生、老师的空闲之余组织夏令营活动,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在活动中感受团体的温暖,感受生活的阳光,以此带动学生的情感表达,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情感漏洞。
2.社会上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
农村教育的师资比较薄弱,社会支教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农村学校带去鲜活的力量,帮助保守的农村教师更新进步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其次,热情的具有激情和爱心的年轻支教人员能帮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善,让留守儿童学会感恩社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回报社会。
3.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教育机构。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管束,代养人教管无用,而具有暴力、思想极端等人格倾向,可以安排他们进入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包括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及心理教育,可以调整好留守儿童不良人格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青,易礼兰,宋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3):197-201.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超过两千万,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走向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明天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现状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其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虽然改革开放距今已三十多年,但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工业已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之“农民工”在城市也应运而生,“留守儿童”伴随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农民千里迢迢进城打工,迫于城市昂贵的学费,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转到亲戚朋友家就读,更有甚者干脆把孩子丢在家中让邻居看管。自从离开那天起,孩子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因为他们都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这一时期他们非常天真可爱,总爱把一天所发生的见闻回家后唠叨给父母听,若回家见不到朝夕聚室而居的父母,就会心灰意冷,这样长期以往在青少年中极易形成孤独症。据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中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易怒的占22.7%,这些孩子大都表现为语言倾向沉默,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我村有一个孩子今年14岁,8岁那年父母一起去__打工,把他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管,家中十多亩地,爷爷平时还要做杂工。自父母走后第二年起这位可爱的孩子变得孤独自闭,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很快下降,直至最后厌学,性情暴躁,常与大人争吵,最后干脆辍学。12岁那年不得已父母把他带到__,据最近了解已患有自闭性人格障碍。据日本波筑大学心理学教授松原达哉先生所创立的生活分析理论指出,留守儿童往往表现为“缺少动力、缺少目标、缺少气力”,这一案例表现的特殊性虽然尚不充分,但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诱因。据不完全统计在留守儿童中72.3%的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针对上述现象,作为农村教育机构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帮助留守孩子使之健康成长。作为行政机构应建立农民工务工档案,对于有技术的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应当很客观,有能力带孩子在当地就读接受更好的基础教育,政府行政干预拒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行为。对一部分无技术的农民工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培训农业技能,使之在家能安居乐业,使他们的孩子都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以至得到更多的关爱。
作为教育教学机构以学校为载体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研究应纳入重要日程。一是进行心理知识教育。有关部门要组织心理教育专家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学校要开发有关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加强心理健康辅导。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农村中小学要指定心理辅导员,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家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要对农村学校教师进行心理知识培训。三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注重素质教育,注重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在人文的关怀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从小失去家庭的教育与监护,他们离开大人后行为上无拘无束,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及人格品质的养成,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根本无法判别是对是错。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处于他律阶段,自律性很差。据调查发现,在200名留守儿童中,爱睡懒觉的占65%,起床不刷牙占71.5%,不吃早饭的占22.7%,不洗衣服的占91.4%。从这组数据看出,他们确实缺少必要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更有甚者,为了多睡一会,竟向爷爷奶奶撒谎说肚子疼,不吃饭,估计快上课时匆匆赶到学校,等到下课时买包方便面充饥。还有一部分学生纠集在一起到某一学生家打游戏,看电视一玩就是十二点多,干脆几个人拥挤在一床,形成夜不归宿的现象。有一所学校的三名学生得知同村的李某在外打工回家,三人结集在一起当晚偷走了李某9000多元积蓄。经调查三位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时常有偷窃行为,后经
公安部门介入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并责令其家长监护这些同学。这一案例说明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阶段,家长的言行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加之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因此只要大错不犯,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祖辈的管教,祖辈也只能听之任之。由于缺少他律性,他们生活散漫,无学习动力,无目标计划,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丢三落四,生活无规律可循。怎样才能有效地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护与教育,其意义重大。作为教育行政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新农村教育的路子。
(一)建立政府统筹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采取层级管理由政府到责任人逐层分片到户,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建立档案,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作定期、定量、定性分析,尤其对一部分留守学困生更应加强管理,一部分留守学生年龄很小,很天真,若能正确引导,他们会积极配合,这一时期就需要责任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将影响行为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孩子越小犯错误的几率越高,这就更进一步要求我们的老师和监护人用积极强化的手段给予他们的行为以愉快的刺激,从而更加有力的促进留守儿童积极行为的出现。同时也更进一步要求我们的老师认真研究教育心理学。
(二)建立以学校为载体的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应对留守学生作寄宿式管理,学生吃住在校,由学校统一安排作息时间,使他们能全天候在教师的监护之下。并由专职教师对留守学生建立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期与家长联系,或召开学生家长会议,着重解决留守学生在校期间所表现的突出问题。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关键是一个“爱”字,这是他们最想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用自己的情爱来弥补他们心灵深处早已失去的父母之爱。一代师表霍懋征说过,“父母之爱是血缘本能,天下之理;老师之爱是道义和美德,更加神圣和崇高”。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都有难以言表的失落感、空虚感,这种失落和空虚源于和亲人的长期隔离。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失去父母之爱是很可怜的,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妇联、文联、关工委等组织一起行动包片到人,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有了爱的基础,他们会配合学校的工作,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就会对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一种悦纳的感受,同时对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也是一种促进。
这里的生活质量是指留守儿童在家中的饮食卫生、营养摄取、居住条件等生活状况。当前虽然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可农村的饮食卫生等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大都和祖辈或亲朋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依然延用着很传统的方式。祖辈们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有的甚至患有传染性疾病,无法料理正常生活;有的居住条件较差,室内摆放无秩序;有的地方压水井较浅,用水质量差,水质碱化现象严重。虽然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但为了建设房屋无心来改善居住的环境。这样的生活环境极易导致病菌的侵扰。其次,由于祖辈年龄较大,加之离集市较远,购物不便,有的出现一日三餐“饭就馍、馍就饭,一坛酱豆吃一年”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只能在年终回家一趟,来不及洗刷他们的衣被,小孩子没有养成洗衣叠被习惯,床上长期不整理,室内环境真可谓“脏、乱、差”。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孩子因卫生差导致疾病的占11.6%,这些患病的孩子早晨不吃饭,到学校附近的小店买零食充饥,校园附近的很多小店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去年就有一所小学因学生吃过期食品造成三人严重腹泻、呕吐现象,经调查这三人全是留守儿童。
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离开父母他们除了睡懒觉外,很少愿意从事一些体力较强的劳动。加上缺乏营养,身体机能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七年级14岁的留守学生在百米赛跑中男生平均值为20.3秒,女生为23.4秒,结束后大都感到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一部分留守孩子因缺乏营养面容肌瘦,目光呆滞,虽然家长考虑到孩子的营养不断寄钱回家,但这些孩子并没有用在补充营养上,而是拿钱进台球室、网吧、游戏厅等。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家不做家务、升学率的隐性竞争等导致许多学校体育课开设不足等。
作为教育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社会实践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在寄宿式学校里要合理搭配学生的膳食,以补充肌体所需的营养,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格。也只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健康意义的学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目前,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同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此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
(一)以当地党委、政府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在学校,乡镇党委与学校领导、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包保责任人(任课老师
、指导老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每年签订责任状或责任书,建立梯级包保制。包保期间,各负其责,协调管理。在村里,应成立由村干部、无职党员、德高望重的长者、妇女和群众代表组成留守儿童管理小组,对本村未成年人出现的各种情况,利用村规民约、伦理道德、各种法律法规等进行评判和监督。(二)以教育部门、学校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中小学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应逐步发展为寄宿制学校。学校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动态管理,年年更新,确保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生与留守儿童建立帮扶制度,积极建立一整套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
(三)以组织部门、关工委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组建由组织部门、关工委牵头的“六老”义务家长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六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留守儿童学习的辅导和监督。本着就近就亲的原则,由“六老”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的“义务家长”,并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这些“义务家长”一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另一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进行教导,行为进行引导,心理进行疏导,生活进行帮助。
(四)以民间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的机制
1.理性对待父母外出务工,但思念之情始终伴随
留守儿童基本上可以理性对待父母外出务工的事实,90%的留守儿童明白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挣钱养家、很辛苦”,有2%的人感到“很自豪”,有4%的人不理解,有4%的人感到“被抛弃”;有76%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远方打工的父母,20%的儿童“偶尔想念”,只有4%的儿童“不想念”;在访谈中,许多孩子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家庭经济的需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小小年纪便陷入现实与情感的两难境地,并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希望父母不要那么累,即使想念外出的亲人也会强忍着不说,自己躲在一旁哭,不让照顾自己的人看了伤心;有88%的留守儿童认为幸福家庭应该是“和父母在一起,一家团圆”。
2.情感缺失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留守儿童自我评价不高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对家庭经济做出了贡献,但经济上的收获难以弥补留守儿童内心情感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访谈中,有61.4%的被访者表示有心里话愿意向父母倾诉,并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心事,有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51.5%)认为父母打工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有57.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和其它父母在家的孩子相比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母亲的陪伴,而我只有爷爷、奶奶送去上学”,“有了心事也不能和爸爸妈妈沟通,只能憋在心里”,“羡慕别人有爸有妈的孩子,感觉很温暖”……访谈中,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儿童遇到此类问题时,几乎都无法控制情绪而流泪。调查显示,在问到“你现在的生活缺少点什么?”有42%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目前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心,22%的留守儿童认为缺少学习上的监督和指导,认为缺少吃穿等日常生活照顾和零用钱的各占2%(见表4)。对父母的思念,对家庭现状的无能为力,让留守儿童过早地尝到与父母分别的痛苦,从而产生的苦闷与焦虑等内心情绪波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调查显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7.1%的留守儿童更愿意父母都在家,27.4%的留守儿童愿意到父母打工地学习,累计94.5%的留守儿童更愿意呆在父母身边,与父母在一起是他们最想要的生活方式。由于情感的缺失,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相比更低,仅20.8%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很棒”,“觉得一般”的占69.2%,“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和什么都不行”的均占5%。访谈中,发现有些留守儿童心理上比较自卑,有77.1%的留守儿童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留守儿童”,他们说:被称为留守儿童有些家庭不团圆的感觉;不理解的人会以为是父母离异的意思,怕被别人误会;被人误以为没有父母、感到孤独;家庭不完整、不舒服、没有爱;不喜欢他们这样称呼我,虽然觉得自己跟他们有区别,但是不喜欢别人这么说自己。
3.留守儿童与监护者的关系既亲密又有距离
在父母缺失的生活状态下,监护者成为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上的主要依靠者,二者的关系既亲密又有距离。根据调查,有74.3%的调查对象愿意把心事告诉给照顾自己的人,现实的依存关系使留守儿童选择信赖自己身边的监护者。据统计,留守儿童与监护者关系比较民主的占54%,专制型和溺爱型的分别占40%和6%。有58%的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和照顾者关系很融洽,36%的留守儿童认为彼此间偶有矛盾;在多数情况下,55.3%留守儿童对监护人的批评教育会诚心接受;大部分监护者还是能够重视培养与留守儿童的感情,虽然能力有限,但仍比较尽职地执行自己的监护任务,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同时,重视儿童的安全,对留守儿童经常交往的朋友有意识地去了解,有36%的监护者非常熟悉留守儿童经常交往的朋友,54%的监护人能够达到“比较熟悉”;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监护者持有感恩心理。访谈中,他们对监护者想说的话里,最多的还是“感谢”二字。
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情况
1.来自于家庭的支持
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频率不高。从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上看,有53.3%的打工父母半年回家一次,有28.9%一年回家一次,一年以上的占10.8%,还有7%的打工父母几年不回家。留守儿童严重缺乏来自父母情感上的支持,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从联系方式上看,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最普遍方式。有76%的留守儿童通过“打电话”与父母沟通,14.3%的儿童“等待父母回家团聚”,有6.3%的儿童与父母“上网联系”,1.1%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靠书信联系,还有2.2%的儿童“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团聚”;从联系频率上看,有38.7%的儿童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13.2%的儿童与父母每月联系一次,“不确定”和“几乎不联系”的分别占43.7%和4.4%,即接近调查人数的50%,说明有近一半的儿童得不到父母经常性的关心。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频率不高,时间短、内容简单,多集中在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和学习方面的话题,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要。父母回家带给孩子的礼物也大都集中在衣服、学习用品、玩具或零食上。
2.来自于学校的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特别关爱这些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群体。对留守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教师,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班主任老师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访谈中也有老师表示,一些留守儿童自己不会主动说甚至刻意隐瞒自己的留守情况或父母离异情况,认为“丢人”“不好意思说出口”,这对教师工作进一步开展也产生了困难。对“班主任是否关心自己”这一问题,有70%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非常关心、经常谈心,是朋友,26%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会偶尔关心自己的生活,认为老师只关心成绩,其他不管的占2%,也有2%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根本不关心自己。在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有54.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校有心理疏导老师,10.4%的留守儿童选择没有,另有34.7%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清楚本校有没有心理疏导老师。
3.来自于同伴的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经常流,受年龄与观念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和监护人探讨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他们转向自己的同伴,与他们探讨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观点,从而建立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调查显示,“留守儿童遇到不顺心的事时的倾诉对象”中选择“同学朋友”的比例高达50%(见表5),有77.7%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朋友”在一起,认为自己有5个以上朋友的留守儿童占79.6%,可见在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同伴交往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留守儿童从同伴那里得到了情感上的支持。由于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受年龄和价值观的影响,监护人要时刻保持对留守儿童交往群体的关注。
4.来自于社会的支持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留守儿童更渴望得到来自父母、亲属、同伴、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对于外部群体,如社区、村委会等组织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调查显示,有62%的留守儿童知道当地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2%的儿童认为没有,表示不清楚的占36%,约一半留守儿童群体并不知道有困难该向哪一部门求助,另一半虽然知道也从未真正得益于此类机构,另外目前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在有些地方尚属空白,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1.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情感缺失影响儿童成长
中国现存的城乡二元制经济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大量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生存状况,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和限制,也无法让来自农村的儿童与城市儿童享有同样的就学机会。因此广大农民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带孩子在城市创建自己的家庭,孩子只能留守农村,从而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我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家中,前往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打工,与子女长期分离,这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调查数据显示,父亲外出打工比例为39.2%,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比例高达47.8%,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法直接、有效地获得父母的情感支持与指导,儿童在遇到生活问题、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缺少来自父母直接的关怀。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席,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省会哈尔滨或外省城市打工,与子女见面机会很少,绝大部分半年至一年才能见面一次,平时多以电话沟通联络。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不能经常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爱与生活的照顾,在情感上逐渐与父母疏离,有的甚至产生隔阂。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这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亲子关系的疏离,往往是很难弥补的。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受访儿童的家庭现状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父母长年分居两地,造成了最终情感破裂而离婚,很多儿童由最初的留守儿童变成了单亲家庭儿童,更有些案例是儿童判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后,抚养人又重新组建家庭,留守儿童随着再婚的父母成为了新家庭中的一员。这种复杂的家庭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阻碍。父母离婚事件本身对儿童的身心就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而对于留守儿童,就更增添了他们内心的负担,由于留守儿童本身受到的关心和关爱就不够,父母离婚后,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则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2.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或缺失
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辈或单亲抚养,而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祖辈亲属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质等的局限,如文化水平低,劳动负担重,还有远离留守儿童生活地点的局限,缺乏与留守子女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使得留守儿童所获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或缺失。一是对留守儿童学业的辅导能力有限。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班级平均水平以下,成绩突出者仅占少数。由于受访者的年龄段集中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所学课程并不难,大部分抚养人还能够对他们进行课业辅导,但是能够全面辅导的也仅占全部样本的三分之一,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抚养人仅能辅导部分内容。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课业难度逐渐加深,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越来越不足;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指导,教育方式单一。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祖辈抚养儿童比例最大。由于祖辈抚养,抚养人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落后,许多老人对孙辈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而且出于对孙辈的溺爱,在生活中多表现为对孩子生活上的关心,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对学业的辅导和心理的疏导相对缺乏。许多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留守儿童都不能从家庭教育中获得,女童尤为突出;三是抚养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由于抚养人中隔代抚养居多,因此年龄差距和代沟也成为了抚养人和留守儿童缺少沟通的主要原因。根据访谈得知,很多留守儿童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需要倾诉时,多选择打电话和远在外地的父母沟通,而很少选择和抚养自己的人面对面沟通。很多抚养人和留守儿童之间不能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仅能在生活上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在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向,缺乏自信,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直视访谈者,对很多问题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他们平时缺乏与人沟通的经验。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乏情感寄托,而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又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另外,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得知,被访留守儿童中寄宿者占一定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常年在寄宿学校或课外辅导班生活,通常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见父母一次,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全由老师负责。这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几乎完全缺失,他们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造成了很多儿童严重缺乏自信,学习成绩下降,在班级中也较为孤立,亟需生活援助和心理疏导。
3.留守儿童成长所受社会关注不够,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
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也不高,留守儿童严重缺乏来自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学习上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对于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的监护人,尤其是隔代监护人,由于年纪大、文化水平低和劳动负担重等原因,更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来自家庭的支持力量。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看,提供给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也是明显不足,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和教师来特别关爱这些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群体。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对留守儿童加以特殊的关心与照顾,但也有少数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留守情况不知情或无暇顾及。这与农村学校目前的处境有关,许多学校经费有限、师资不足,教师在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管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这对老师来说要求过高。还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自身不投入,不关心、不配合,让班主任老师根本无法深入关心,开展帮扶工作。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心理疏导与社会帮扶机构也不充足、不够专业,如社区、村委会等组织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支持不够充分,他们在同伴中获得的温暖与支持在其心理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成长所受社会关注不够,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数留守儿童放学后都不会去其他地方,而是直接回家或者和同学闲玩,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接触到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查的我省农村当地缺少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活动的场所,而且没有能够带领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的人。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或亲戚抚养,祖辈抚养人年龄偏大,家务负担重,其他抚养人也不愿或不能抽出时间陪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都承担着一定程度的家务劳动,因此也没有额外的时间参加正常的课外活动。由此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社会接触面过窄,缺乏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得他们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少,社会化程度与同龄正常儿童形成明显差别。调查得知,妇联系统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学校”“爱心书屋”等,社会上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不定期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但是有的场所利用率不高,有的活动局限于一个阶段,比如六一儿童节期间,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专业机构、专业教师和长效机制,对于社会上相关机构与政府组织来说,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管理还应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家长监护责任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给孩子成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为外出务工,很多父母放松与孩子的感情维系,放松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由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地成长。一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使留守儿童父母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监护意识和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改变“让孩子上学就行了,教育就交给老师”的错误观念。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父母不能只关注学习,更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是外出打工父母要增加和子女共处或日常联系与沟通的时间,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在沟通内容上,要转变传统方式,不能仅局限在询问子女学习成绩好坏,是否吃饱穿暖等方面,要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同子女短暂相聚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多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改正不良习惯。另外,对于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通过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宣传和教育,转变抚养人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抚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尤其是祖辈抚养人逐步改变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现状,让关爱不只停留在衣、食、住、行方面。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抚养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2.完善学校各项机制,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也相应地承担了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更是如此,因此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校要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起“学校———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的管理网络。设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清楚,完善备案。对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情感的缺失会让他们更倾向于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同时兼任着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职责,对儿童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调查发现,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了解比较多,有时候甚至超越抚养人和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责任心,又要有爱心,更要积极主动地同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进行沟通,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络机制,如“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使父母和抚养人全面了解子女的身心状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监督并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交流;二是要建立与完善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构。因为家庭的缺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如果不建立良好的疏导渠道,会为儿童不良成长埋下伏笔。要注意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有效辅导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三是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培训与讲座,开展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帮助家长获得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等方面的知识,让留守儿童父母或抚养人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正确的教子方法;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融入校园文化,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在学校感受到温暖与快乐,以此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
3.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
【关键词】 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化
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据国家统计局估计:截至2005年9月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并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劳动力输入大省也存在大量的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在家的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面临城乡分化更为突出,更容易接触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导致犯罪。尝试通过对仙游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里和情感状况,学校学习状况和社会行为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层面分析探索其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帮助留守儿童顺利社会化。
本次调查从2007年2月开始,以仙游农村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仙游县人口将近百万,外出人口高达6成以上,留在家里的多为老年妇女和儿童。这次以枫亭,钟山,鲤南等镇为研究样本,每个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发10份问卷。总计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达84%,问题全部回答的有92份。除问卷调查外,还采用了社会工作的个案访谈的方法,以及后面的辅导和评估,既对留守儿童进行访谈的同时,也对起监护人进行面谈。
一、社会化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影响
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和社会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问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有三个载体: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也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属于初始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为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与要求。初始社会化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
(一)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1.日常饮食情况和存在问题。这是一项最为具体直接的指标,直接反映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是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生理基础。饮食方面出现的问题将是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上表可以看出,仙游县农村留守儿童在是否按时吃饭方面,更多的是没有按时吃饭,这对于他们的身体成长是很不利,这方面的影响是多方面: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父/母),无法及时督促孩子去吃饭和按时为孩子准备饭;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疏于对他们的管理,放任自由,觉得他们爱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有的监护人更是认为,如果孩子回家晚了,根本不可能重新给他们做饭,只能给他们吃已经凉了的。
在饮食结构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广大留守儿童在饮食结构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饭桌上的荤在多的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都要好,饮食结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对荤菜的需求更是迫切,可以提供给他们长身体所必须的营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同时发现,一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营养明显不够,饮食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与监护人的访谈中,许多人多说,很少考虑孩子的饮食结构的搭配问题。
案例1:黄某某:女,12岁,钟山镇梅洋村人,在钟山小学读书,她父母均外出到浙江长兴市打工,家里还有个弟弟,跟她在同个学校念书,姐弟俩由爷爷奶奶照顾。那天去她家访谈的时候,一家人正围在一起吃饭,看着他们桌上就摆着两样菜,腌菜和腌萝卜干,吃着稀饭,据她爷爷说,平时都只能吃这些了,想吃些好点的没有,像肉之类的荤菜,平时吃不起,只有逢年过节他们父母回来的时候才吃的上,父母在外打工不容易,工资低,寄回家的则更少了,她爷爷说到情深处时,眼中夹着泪花地跟我说,“他们都很懂事,家里吃不好,苦了他们了,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可以看出,父母之外的监护人在对于留守儿童的照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诸如爷爷奶奶,本来都还要靠子女的抚养,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照顾好孙女们,这必将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社会化。
2.疾病和护理情况和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疾病和护理情况,是衡量留守儿童身体素质的又一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疾病发生情况和日常饮食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关联,疾病发生情况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的进行。
由上表可以看出,仙游县留守儿童经常生病和偶尔生病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经常生病的比重高达46%。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情感培养,健康心理塑造产生不良的影响。
3.劳动负担和自理情况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一方出外打工,导致家里劳动力不足,必然给家里留下大量的农活和家务活要做,这些就不可避免地的让留守儿童一起分摊,不可否认的是帮助父母和监护人做家务活和农活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责任心的培养。如果给留守孩子大量的事情做,将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学习和业余活动时间必然减少,这就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
(详见下表3)和(表4)
从表3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做家务方面,经常做家务的儿童占所调查总数的65.4%,家务活可以做,你提倡多度做,很多留守儿童经常做家务活的原因是多方面,他的家庭情况,使得孩子主动要求去做,也有的是监护人逼着去做,很少估计留守儿童的感受和实际需要。过重的家庭负担,使留守儿童疲劳,无力搞好学业,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给他们的社会化造成不良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仙游农村留守儿童有着较强的自立能力,能够做到做好洗衣服和做饭,应了这么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就充分地说明了留守分担家务活和农活,如果适量的话,既有利于留守儿童学到生活技能忽然减轻家庭的负担,也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二)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1.留守儿童在情感和沟通方面的情况和存在问题。主要从留守儿童对父母打工情况的了解,父母的回家频率和与父母聊天内容三方面来研究他们在情感方面的问题和对他们社会化带来的问题。
首先,关于留守儿童对父母在外务工情况的了解。根据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不清楚父母在哪里工作,对于工作性质的了解却更少了,调查结果(详见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58名留守儿童知道自己父母在哪里打工,占调查总数的58%,不知道的却打到42%,这充分说明了留守儿童跟父母的沟通存在问题。据监护人介绍,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工作的流动性太强造成的,怕自己的工作不体面或有危险,怕他们担心,恰恰相反,这种对父母的不了解使留守更加的担心自己的父母安全,产生情感空虚和心理压力。
上表充分印证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情感沟通的缺乏,使得孩子无法了解父母的实际情况,加深孩子们的思念和牵挂,有的留守儿童有可能滋生诸多不良的情绪。
其次,父母回家的频率情况。这次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常回家看看,可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以利于亲子关系和情感的交流有利于于留守孩子情感的需求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减少了他们不良情绪的发生。
最后,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聊天(内容)的情况。聊天是增进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聊天,留守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真实需要,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父母也可以教导他们,注意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这样将有利于留守儿童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而通过聊天,父母可以准确把握自己孩子真实情况,可以揭开他们内心世界深藏的一角。关于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聊天内容,调查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外出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占比例高达40.2%,饮食次之,这两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所关心的重点,却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情感方面的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大多认为给他们足够的好的物质生活就够了,没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得不到情感的满足的留守儿童,将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以至于给他们造成各种困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
2.留守儿童的心里方面存在情况和问题。前面谈到的留守儿童的情感方面存在问题对他们成长带来的困扰外,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同样给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带来不利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关心的照顾,性格和个性受到影响,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产生不良的习惯、行为和价值取向。
据调查得知,许多留守儿童希望能 够到父母身边生活,总是存在着各种困难,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这一需要。究其原因,一个是父母的经济收入不允许,另一个是由于户籍的原因,留守儿童很难在城市学习,只能留在老家。
(三)家庭和学校教育状况存在问题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王秋香认为: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教育和社会化方面产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深远的,而留守儿童所受的家庭教育比非留守儿童要少些,或者说家庭教育随着留守儿童父母的外出而日益弱化。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家是个体社会的第一场所,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功能的弱化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社会化。留守儿童的群体出现感情淡漠、学业不佳、劳动习惯缺乏、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人格不健全等普遍特征。据此次访谈,得知大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没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只能讲些大道理或束手无策。
案例2:王某某, 城东镇谭头村人,12岁,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照顾她和弟弟,据与其母亲聊天得知,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习上帮不了孩子的忙,家里农活又多,很少去关心她,只要她能按时间回家和写作业就行,至于写的如何,往往只能力不从心了,我真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了她。
帕特森(Patterson)等学者对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行为有着因果关系,家长不良教育方式是孩子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在心里面产生对孩子的内疚,于是大把给孩子钱,甚至有些父母还嘱咐监护人,孩子有什么需要都要满足,造成了放任和保护过多,造就了留守儿童不求上进,自私任性,更容易在自身愿望得不到满足时,走上了退缩或者攻击性的犯罪道路。
2.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对其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又一重要途径,它肩负着传递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此次调查从留守儿童受到批评和考试不理想时的反映和成因分析(结果详见表9和表10)。
在学习情况方面。很多留守表示喜欢念书,并且学习态度认真,这些儿童的学习却不理想,很多是有好的态度与成绩是成正比的,但所留守儿童学习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发现,这很到程度上说是受到他们的家庭情况的影响,全面已经说到了家庭负担随着父母外出而转移到留守儿童身上,这种负担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到他们的功课。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有困难表示他们很需要学习和心理的辅导,但找不到这样可以帮助的人,特别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学校教师不足,或能力有限,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的有效辅导。张鹤龙(2004)也认为:目前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从老师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要少于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
(四)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选择方面和问题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1.亲社会行为
指的是儿童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为社会所认同和提倡的行为,是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行为。
2.行为
指的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抵制和反对的行为,这中行为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群体是这种行为发生的高发群体,给他们的社会化带来问题。犯罪学者詹姆斯・布雷和帕雷克・布雷德在其论文《临床治疗中的孩子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状况的关系论》中指出: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在破碎家庭中生活过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行为失范问题,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家庭破碎常常有不和谐、冲突、敌意以及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一切都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留守儿童正是生活在这种破碎家庭中的孩子,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极有可能形成这种不良的行为,导致犯罪,给他们的社会化带来毁灭性影响。
3.非社会是种不容易被意识到的,并不具有明晰的社会化特征的行为
对于非社会,张志英认为:“留守幼儿”常常带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胆小、娇气、自私、不合群等。同时林宏等人也认为,有30.3%的中学“留守孩子”存在各种各样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里问题比较突出,并且这些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孩子”[它与社会相比,更具有隐蔽和模糊性,在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的行为,它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这并不能说明就没事,而是其隐藏着的问题和障碍,将对他们的身心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影响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化过程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法律和制度层面
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样可以让留守儿童和其父母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市人口相平等的权力和利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减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情况,营造一个健全的家庭环境,让留守儿童顺利社会化。
其次,积极推动有利于进城农民工和其子女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如用工、户籍、社保、土地、产权等制度。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加入进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最后,政府还应该在财政指出方面,增加对农村的支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低保的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
2.家庭方面
(1)父母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待自己的孩子,即要关注他们的温饱冷暖问题,还有满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对给予孩子亲情的呵护与交流,社工可以根据这些情况,介入到家庭中,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改善亲子关系,疏通留守儿童的不满情绪,帮助留守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2)社工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家庭的成员提升他们的情感反应能力,如在家庭成员在面对共同的问题和事情的时候能够一家人一条心,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这份幸福和健康成长。
(3)改变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或其中一方)和其他监护人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提高认识,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尽量做到父母双方不同时外出务工,如在外务工,也要增加回家的次数,多过问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满足他们心理和情感需求。
3.学校方面
(1)教师改变观念,不要“一刀切”的认为留守儿童是“问题学生”,而应该一视同仁,多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业。
(2)学校要配备心里咨询室和专业的心里咨询师,特别是引进社会工作者,让他们在学校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开展小组工作,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认清自我,发掘潜能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3)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面,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认清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他学生的个方面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避免造成“不是学生读书,而是书毒学生”的不良局面。
4.社会和社区层面
早农村社区要多开展公益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娱乐场所条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要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让他们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一道,做好社区工作。要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儿童管护责任制,并列为乡村学校干部考核的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这一方面起着发起和推动作用,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人格,提高素质,顺利社会化。
5.司法方面
这一措施主要是起着预防作用,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在行为和非社会方面出现恶化,导致犯罪,公安、检查、法院、司法机关等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羁押、预审、、审判、辩护、管教“一条龙”工作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侵扰学校和学生的案件和教唆、胁活动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家庭、学校、和社区要密切配合,违法犯罪共同帮教,并对后进留守儿童和轻微违法犯罪留守儿童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三、结论
1.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在饮食、疾病治疗、护理、劳动负担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化。
2.留守儿童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普遍不佳。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亲情的交流,时间一久使他们滋生了许多心里问题和人格障碍,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一些不良情绪没及时疏导,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 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父母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的教育功能出现弱化,留守儿童在家是无法得到父母的谆谆教导,在学业方面也没人监督,造成孩子懒散的性格和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在学校,现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如仙游县农村,老师严重缺乏,也导致学生的受教机会变少,学校的教育不到位,使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问题。
4.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影响,特别是社会日益功利化和网络媒体的大量负面宣传,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选择。
5.在对策上运用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一是用个案的方法,给他们进行学业和心理的辅导,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掘自己的能力,做到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二是用小组的方法,开展家庭小组工作,改善家庭成员的沟通状况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三是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加入社区建设,加强留守儿童间的交流和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即提升了他们的能力,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社会工作者还要解调留守儿童、外出父母、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2]郑杭生.社会科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吴霓等.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简报.省略ier.省略).2004
[4]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2006
【关键词】 移民搬迁社区;七堰社区;社区服务体系
移民搬迁社区是区别于城市社区和传统农村社区的一种新型社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就是这样一例,其前身是位于安康市大竹园镇的几个自然村,但当地在2010年遭遇了重大泥石流灾害,灾后地质地貌损毁严重,不再适宜居住,于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为恢复生产与避灾减灾重新选址建立了七堰社区这一新型农村社区。社区成立后设立了党总支和居委会,这样的组织形式便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活动,社区内还配置了各种专项服务室,如阅览室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原本来自不同村落,彼此有着一定的背景和习惯差异,因此,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就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一、移民搬迁社区存在的问题
显而易见,移民本身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离开故土乔迁新域的他们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会面临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社区管理部门除了要不断巩固经济基础外,还要大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从心出发,真正让移民在新社区中稳得住,能幸福。在初期搬迁后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居民在精神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个适应性的过渡期,这一时期非常关键,若处理不好,极容易诱发一系列危机。新农村社区绝不仅仅是一个居民的住宅集中地,其更注重的应该为居民在心理调适、文化适应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让居民对社区有一种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安居乐业。经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七堰社区虽然已经平稳度过“过渡期”,但其仍存在一些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功能有所欠缺的问题。
一是社区内并未建立一个针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专业社区照顾机构。由于七堰社区地处山区,资源有限,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导致社区内常住人口多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老人们经常遇到一些烦心事不知该找谁沟通,儿童更是存在着隔代抚养以及心理问题不受重视的情况。隔代抚养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对老人来说由于代沟和自身局限导致他们对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成长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祖辈的教育思想难以跟上现代教育思想的潮流,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自然极为不利,而孩子长期离开父母也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也需要专业机构提供资源支持。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对于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危机管理的定义为:危机是一种对于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七堰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较为缺乏对居民认识各种灾害的宣传和应急演习,这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对公共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三是社区在提升居民公共参与意识与实践方面的服务还亟待提高。七堰社区由不同的自然村合并而成,居民成分的多元、价值观的迥异造成了其参与社区事务的认知度和执行力都较低。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还停留在被动层面上,大多数居民较为依赖政府权威,对社区事务缺乏责任感。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对于社区居民参与性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性高低,这显然也是七堰社区工作人员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加强移民社区服务的建议
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倾听民意,并且上传下达,而服务人员则能够将社区居民所需福祉落实到居民手中,二者的责任都很重大,因此都需要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来从事,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完善原有的社区服务体系。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为七堰社区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七堰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和责任感。工作员要以社区安全为己任,加强区内宣传,固定时间开展安全演习,使社区居民对各项灾害有正确的防范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对各项灾害的自身救治能力;在社区内大力宣传公共安全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纠正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错误观念,注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变社区管理人员对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不重视的观念,提升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知晓度与参与度。
2、积极组织居民建设社区文化。这项工作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进行:一是大力发展具备区域特色的文化建设,像是建立广场舞队,由社区提供设施和场地,这不仅可以锻炼社区内老人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二是利用公告栏、广播站等地方大力宣传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性,号召和鼓励居民将社区真正当作属于自己的家园,而自己就是主人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自身责任感;三是敦促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要坚持与时俱进,例如为社区管理人员开设各种专业讲座,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可供借鉴的案例,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入“邻里守望”机制,采取“赋权”方式增加居民的归属感。鼓励小家庭之间多沟通、多交流,社区工作人员牵头传授一些专业的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技巧,以便家家能够互相扶持,共同为社区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情感慰藉和生活支持,这也可以加深邻里之间的亲密度,更好的实现互利共赢。此外,社区管理人员还可以将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服务室的管理权交给居民代表,通过这些方面的居民自治,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只有让社区居民感到社区是自己的,自己有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塑造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4、切实加强“专业服务”。以期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七堰社区可以和本市高校或其他有专业社工的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借助外力弥补自身不足,引进专家和专业人士帮助自身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定期对这些人员开展诸如老人护理、儿童心理疏导、危机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利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内开展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专业服务项目,真正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持和服务,使其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
本文以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为样本进行了定性研究,总结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虽然七堰社区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移民搬迁社区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可以在其他类似社区的研究中予以参考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2] 万小艳.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秭归杨林桥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探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 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