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1篇: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 反思 建议和体悟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诗歌曾经在中国掀起一场全民读诗、写诗的浪潮。是现代诗歌点燃了人民心中久已凝固的对美、爱、真诚、理想的追求。无独有偶,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各方纷纷伸出援手,这其中就包括诗歌这一人类的精神援手。“悲愤出诗人,灾难发诗情”,一时间诗人写的诗在四处传诵,诗歌的报纸、刊物和书籍也都把视线聚焦灾区人民。诗歌成为中华民族人性提升的又一推手。可见,诗歌在这个曾经的诗歌大国有多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诗歌普及的最前沿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举步维艰。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又因为教材中现代诗歌的篇目很少,许多语文老师对寥寥几首现代诗歌常常简化处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现代诗歌的普及、诗歌人才的培养、中国现代诗歌水平的提高都是件令人揪心的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试图在新课程的视野中窥视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我归纳起来,它有三个特点:

1.重体验。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传统教育中,片面放大教育者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主体性特征,活动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在这个越发重视人才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体验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好理念。而体验教育的核心是情感,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整个语文教学应该改进的地方。

2.重对话。概括起来。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包括文本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文本和人的对话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块,人与人的对话又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两种。对话,是一种交流;对话,是一种互动;对话,更是一种创造。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体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文本与人的对话是基础,人与人的对话是阐发和升华。新课程重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就体现为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成为师生充分互动、充满活力的场所。

3.重人文。新课程重人文在语文教材上有集中的体现。在《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中,介绍教科书体例结构时有如下描述:“教科书编写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旨在突出综合整体的恩想,专题名称旨在对内容起标识性作用。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①语文教材打破按文体编排的体例,改以人文主题为编排体例,是一个创新,对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大有裨益,避免教育培养出的只是具备一些语文知识的半成品,仔细审视一下过往的语文教育,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多吗?所以,使学生的学习既能掌握语文的工具功能,又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这是语文课改为我们指的一条路,也是学生完满人格建构的保障。

二、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反思

1.注重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诗歌被教师肢解成段、句直到词,扎扎实实的吃透诗歌的每一个意象成了诗歌教学的终极追求,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挥下,教师把诗歌课变成了一成不变的诗歌的注释游戏,学习者的审美主体地位被完全置之一边。事实上,要感受诗歌的魅力,必须去激发阅读者作为审美主体的积极性,也就是产生一种发自内心地对诗歌美的爱和迷恋。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1898-1936)的诗,“在远方,大海笑盈盈。浪是牙齿,厌是嘴唇”(《海水谣》);“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影子裹着她的腰,/她在露台上做梦……”我就此迷上了洛尔迦的诗。这样的诗,具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我也因为这种诗歌的美记住了诗歌。我们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如果学生学习诗歌只记住了诗歌《再别康桥》里面涉及的几个意象,那《再别康桥》的语言的美感和和谐的韵律又会被读者丢到哪里呢?我们应该相信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而“教育”,不过是“开启”或“蒙发”。

2.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忽略了诗歌的情感性。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意义,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育目标。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许多人依然习惯于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但它的艺术生命力已超越了具体时空。它揭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其中的“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但有些教参上的理解就过“实”,认为这句诗“可看做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的解释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歌就是诗歌,不能等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

诗歌除了情感什么都不是,这样的说法有些绝对,但却道出诗歌的一个本质特点,它是情感的文字载体。如新课程所选的穆旦的《春》、舒婷的《神女峰》、冯至的《蛇》是对爱情的抒发,而昌耀的《河床》、洛夫的《边界望乡》、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对大地、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即使郭沫若的《天狗》也充斥着激情和变革的动力,任何诗歌都不能跳出情感的圈子。所以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实现诗歌教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诗歌观念落后,解读方法单一,忽略了诗歌的多维解读。诗歌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事,但现在的教师解读方法普遍单一,和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师范教育的偏差和视野狭窄有关。现代诗歌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19世纪古典主义诗歌,到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到现在后现代诗歌,诗歌的方法和理念突飞猛进。就在国内,诗歌以朦胧诗为现代诗歌的发轫。80年代后朦陇诗的崛起,非非主义的崛起,各种诗歌民刊的流行,到第三条道路,或者诗歌、北回归线诗歌、自行车诗歌等诗歌文流的此起彼伏,现代诗歌在理念和方法是有了长足进步。而反观我们的教师,忙于应试教育而无暇顾及现代诗歌运动,更不用说必要的文学创作,这就给教师教学现代诗歌带来很多现实的困难,这一切也不

能都怪老师,都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惹的祸。 传统诗歌讲意境、讲气和术、讲情景交融、讲诗言志,而现代诗歌涉及的范围更广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入诗。口语、书面语都可入诗,通感、矛盾修辞、反讽都可入诗,诗歌的隐喻、嬗变、悖论、解构、复沓、幻想、戏仿、博弈、荒诞、极简等一些新的写法层出不穷。这需要所有语文老师努力学习,也需要教育培训部门加强研究和培训。而同一首诗以往教师的解读往往限于教参和教辅资料,这势必造成教法的单一,解读诗歌方式的单一,比如诗歌《再别康桥》,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康桥”被解释成“大自然”和“母校”的象征,然而只要深入阅读诗歌,我们会发现“康桥”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校了,它的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美。诗人在这里,已经把康桥当作自己灵魂的一个栖息地了,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甚至我们再深入理解,康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对这种以英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既有留恋,又有对故园文化的思念,所以他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4.诗歌教学可持续性差,忽略了从学生兴趣人手,培养读诗和写诗的习惯。诗歌也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这发展的源头就是写作,任何一个写过诗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记住诗,不管他以后生活中需不需要诗。诗歌只要写过,就已经流进你的血液里了,是洗不掉的。所以我教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试着写写诗,有了这一次初啼,他们就能理解诗歌了,知道写诗也是件不难的事,这种体验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把学生和诗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觉得诗歌遥不可及,不仅老师觉得诗歌难,学生更觉得诗歌拒人于千里之外,要想让他们觉得诗歌可亲可敬可爱,绝对不可能。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诗,走出这一步,一切就事半功倍了,不是吗?我现在教的高一的两个班,就有很多学生在写诗,有的写古诗,有的写现代诗,个个乐此不疲。一个喜欢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人。我会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去传播诗,传播美的艺术。

三、一些建议和体悟

1.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读诗歌,中国是个诗歌大国,无论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都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去寻找您喜欢的诗歌。使自己对诗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诗歌有兴趣。

2.读读诗歌的理论文章,这些东西在许多的文学刊物上找得到。用新的诗歌观来指引你教学的方向,肯定会更让您教得更放心。

3.自己也试着写写诗,对您理解诗歌会有帮助的,对您去给学生做示范也绝对有好处。

4.诗歌需要激情和想象力,要使您的课堂充满诗意,无形中去感染学生欣赏诗歌的热情,欣赏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5.鼓励学生写诗,不管他初学诗歌写得如何的微不足道,开始得多么困难,用鼓励的话去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诗歌的种子是否生根发芽在你的一念之间。

6.读诗写诗这些年,我越发感觉到诗歌对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它使我有一个可以抒情的窗口,也使我的审美热情不断。创造激情喷发,诗歌是我的好朋友,也希望它能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第2篇: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学案例 解读 反思

一.设计背景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选读》(以下简称《选读》)难上是公认的事实,一是由于《论语》的定位——它是儒家经典,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态,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理解尚有难度,更不用说学生了;二是由于《选读》的性质——学生最头痛的文言文,收录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囿于有限的课时,光是文意疏通、理解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套路,把《选读》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课,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只知揣摩句读,不习个中真味。失去了文化氛围的课堂也无法给予学生修习国学经典的崇高感,更无法谈及文化的传承了。但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建议明确指出“《选读》应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所示:

高考也作出了明确的导向,自2009年浙江高考出现“论语”题直至2012年,这四年的试题都是围绕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考察。可见,文化与思想的理解才是这门选修课的重点,不仅是高考之剑所指、课改意义之所在,往长远看,也关乎整个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在看似散乱的章节中达成有深度的理解,让课堂既生动又不肤浅,我尝试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来探索一些心得。

二.整体思路

这篇课文的特点在于它没有什么深邃的哲思,但从中却能读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而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数千年来又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代代相传,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我在备课时发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材料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孔子的入世态度、隐士的出世态度。上课的整体思路即让学生分别感知两者对待世道的态度,在矛盾碰撞中去理解儒家的入世情感、孔子的执著精神,并对此有自己的评价,以达到主要的教学目的:对儒家入世精神的深层感知与评价。难点在于,“入世”二字的含义学生早在初中就知道了,教学中仅仅对“入世”作点到为止的解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作为末世斗士的孔子的孤独感与悲壮感,并产生价值认同或者价值思考,这样一来,儒家入世的情怀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心中的中国精神。出于这些考虑,我对教学环节做了如下设计。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堂

幻灯片展示3幅图片,图1为埋首于书堆的学生,图2为北京大学正门的匾额,图3为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在十字路口。播放图片并配以导入语:“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境,例如无止境的压力,理想遭遇挫折,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时候我们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呢?两千年前的孔子,在理想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依然以五十多的高龄周游列国,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领会他的精神。”

(二)孔子的困境

1.幻灯片出示课文标题、预习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

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课前预习,被提问的同学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语句。

2.指导学生自读14.21、18.5、9.9,问题:为什么孔子的理想无法实行?

14.21(陈成子弑简公):一个臣子居然弑君了,这当中就能看出当时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孔子依然沐浴而朝,一说明他对此事的重视、对礼制的恪守,二也说明他有着“在其位谋其政”的精神。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可以看出世人并不理解孔子,于是就没有人跟他一起实现理想。

9.9(凤鸟不至):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为圣人受命的祥瑞之兆,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也就说明世道黑暗。

板书总结: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三)孔子的选择

顺承上个环节的结论,我简单过渡:“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大家细读18.5、18.6、18.7这三章,体会孔子的选择和心境。”

1.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扮演体其情,细读思其意”(分角色朗读);②组内讨论:孔子面对困境是怎样选择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活动)

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每一则都先请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再请学生点评,然后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来理解孔子的选择与心态。

18.5章:接舆的歌有什么含义?孔子想说但接舆避开了,请想象一下,孔子会跟接舆说些什么?接舆为何避开?

接舆将孔子比作凤鸟,说明他对孔子的敬重,但是他认为孔子在这乱世中非要去出仕是道德衰微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则是劝孔子“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孔子“欲与之言”或许是想与他辩论一番,表明自己出仕的意图,也或许是感觉到这个狂人的非同寻常,希望与他交流。而接舆选择避开的原因,则可以结合他的身份与“何德之衰”的说法去推断,他是隐士,为人清高,不想谈论政治,因为这样做是对高尚品德的亵渎。

18.6章: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为何“怃然”而叹?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两人都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的一句“是知津矣”表达了内心对孔子的讥讽:那个周游列国的孔丘怎么会不认路呢?他不是走过这么多地方了么?直呼孔子其名也印证了此处讥讽轻视的语气。桀溺发表了他对世道的理解:天下大乱,与其苦苦寻觅有道之士一同实现整顿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如隐居于田园,保全自身。长沮的语气:言辞尖刻,冷嘲热讽;桀溺的语气: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孔子“怃然”而叹传神地描绘出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心境,在大道不行、屡屡遭挫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刀枪不入的圣人,他也深深地感到惋惜、悲凉与孤独,然而他的回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则依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志愿:以天下为己任。“怃然”一段自有担荷天下兴衰的悲壮。

18.7章:另一位路人荷蒉者所言“浅则励,深则揭”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孔子听完会作何感想?

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用这句话规劝孔子不要如此固执,做人应该学会变通,与时推移,顺应时势的变化。孔子的一句“果哉!末之难矣”说明他还想与之辩论,但见荷蒉者如此坚决,只好作罢,但也表明孔子并未被说服,仍然保留着内心坚定的信念。

2.课堂小结

根据以上的活动及讨论,我总结道:“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道’,他的选择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写下板书:

孔子:坚定执著

幻灯片出示东林党人的一席豪言:

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

——顾宪成

然后我富有感情地解读这种精神:“这句话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世精神的很好的写照,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儒士气节,它像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与仁人志士融为一体。这是中国式文人的气节与大义,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上下求索,他们有的是兼济天下的胸怀。”当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是,我能从学生专注的脸上看到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正产生着微妙的作用,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是庄严、深沉又充满着一种文化的凝聚力的。

(四)你的选择

最后,我对学生说道:“我们通过刚才的表演讨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无奈与执著,现在让我听听你们的选择,如果你们生活在春秋时代,你们会怎样做?”

活动: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学生发言:发言的学生都选择做像隐士那样的人,有的说“我觉得自己挺普通的,虽然崇敬孔子那样的人,但我自己做不到”,有的说“孔子的精神虽然可贵,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没有人愿意任用他的,我觉得像隐士那样养精蓄锐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我在这些回答的基础上说道:“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不同,有的人是积极开拓型的,有的人是恬静自守型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做到自守——守住道德的底线,已是不易。但是面对像孔子这样的孤独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说道:“我们尊重他,觉得他了不起。”

最后我用一句话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一个失败的老人的故事,但是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我觉得当日后我们说起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时,除了说中庸、和谐、内敛、谦逊,还应该自豪地说,我们也有如此决绝而有力量的精神传统,那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略)

四.教学反思

作为总体定位是文化普及课的《选读》,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上出里面的“文化味”,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与传统文化达成有益的沟通。要做到这一点,我有如下心得:

(一)整合课文材料,理顺逻辑关系

《选读》教材虽然是按一定的主题选录《论语》章节,但是每一课只是堆叠了材料,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将其进行归类,再根据材料内在的逻辑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材料就能够超越书本已有的翻译,而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生成更为深刻的意义。而从材料整理出的逻辑思路不仅能让教学思路清晰,也能在学生心中建构起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的理解。以本堂课为例,我在备课时起先并无思路,但在将教材研读几遍之后,就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将其分为“时代背景”、“孔子的态度”、“隐士的态度”这样三类,这不就隐含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吗?其实《选读》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能找到这样的逻辑思路,找出了思路,就事半功倍。

(二)丰富课内活动,注重生活实感

因为《论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较远,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课堂不能变成《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而是应该利用一些活动导人入境,为学生还原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成记忆点。在这一点上,《论语》又有现成的资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里的深刻道理往往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产生的,里面有鲜活的形象,也有生动的对话,所以一些篇目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情境。在本堂课中,学生扮演的孔子、接舆、长沮、桀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表演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有一些同学无法很好把握角色,或是部分观众仅仅充当“看西洋镜”的角色,所以只演不评或者糊弄过去,都会使这项活动成为鸡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全班同学从扮演者的语气、神态、台词方面进行评析,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以此去细细揣摩人物的心境,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三)文本、文化皆重,营造雅致氛围

《选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注释和翻译,老师似乎不必再花费功夫进行讲解,但事实是如果我们不再强调,学生对此只会熟视无睹。我的解决方法是,将文言知识与文化“撇清”关系。前一节课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疏通字句,针对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讲解,再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习题对学生自学情况经行检测,集中精力完成对基本字词、文意的掌握。第二节课则进行文化的解读。如何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引用课外材料以达到互释的目的。这对于《论语》的理解尤为重要。一则看似简单的章节、一个仿佛很浅显的道理,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出来,学生只觉得索然无味,但若是能与后世的解读、与此相关的文化故事相互印证,那么《论语》背后昭示的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或许就能显山露水了。例如本科中引用的那句顾宪成的话,既与已学的《五人墓碑记》相关,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显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比起仅仅说“孔子如何如何”就来得有深度。此外,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是文雅而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