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贵阳市某中学八年级选取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感恩团体辅导组(n=54),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14.2±0.4岁。另一个班为常规教育组(n=54),其中男生26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14.2±0.2岁。
2.研究工具
采用感恩问卷(TheGratitudeQuestionnaire-6,GQ-6)。该问卷包括6个项目,要求被试根据最近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该量表用七点计分,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感恩倾向越强;GQ-6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采用奇偶分组法的分半信度为0.82,重测信度为0.70,信度指标均达到了测量学可接受的水平,GQ-6具有较好的信度。该问卷题量少,不容易使参与测试的中学生产生疲劳效应,从而能收集到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自编团体活动满意度评价表。主要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团体活动带来的收获。采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5个等级评价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感受。
3.研究方法
本次团体辅导是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培养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此次团体辅导结合感恩三维结构理论,围绕感恩认知、感恩情感体验及感恩行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共开展6次活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团体辅导教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团体辅导过程主要采用讲授、游戏、讨论等形式。每次活动结束后让成员写下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及建议,合理调整团体辅导活动。常规教育组不进行任何团体心理辅导,也不告知其为常规教育组成员。整个团体辅导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导入阶段。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使彼此不熟悉的成员相互了解,营造愉悦的氛围,建立安全、信任的团体环境。第二阶段:展开阶段。创设感恩情境,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感受到的恩惠,产生感恩情绪,逐渐形成感恩意识。并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将感恩落实到日常行为。第三阶段:结束阶段。分享活动感受,回顾成长过程,结束团体辅导。
4.效果评估
干预前后,两组分别填写感恩问卷(GQ-6)。感恩团体辅导组在活动结束后填写团体活动满意度评价表,进一步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
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干预前后两组的感恩倾向评分比较
团体辅导前,感恩团体辅导组和常规教育组感恩倾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团体辅导结束后,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感恩团体辅导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常规教育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干预前后两组的感恩倾向量表差值比较
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3.团体活动满意度调查感恩团体辅导组在7个调查项目上持“同意”和“完全同意”态度的百分比分别为96.3%、92.6%、85.2%、88.9%、98.1%、100%、96.3%。
三、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40%左右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50%的初三、高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实践中也发现,大多数初三、高三学生能积极地应对考试,但是有些学生则产生了失眠、焦躁、想学学不进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现阶段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主要依托于本校专兼职教师的个体辅导、外聘专家做一两次讲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始终无法满足初三、高三学生的心理需求。
20世纪90年代,团体心理训练技术引入国内,它是指对有相同或者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训练。团体心理训练可以在专业心理人员匮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尤其考试焦虑是高考前不少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团体心理训练可以在高考前较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人受益。有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对减轻考试焦虑、提升自信和降低抑郁水平都有良好效果。
笔者就团体心理训练的原则、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说明,以期拓宽考前心理服务的途径,更好地提升中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考前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的原则
(一)动静结合原则
活动时需要有活跃的气氛、积极踊跃的参与,分享时需要有安静、舒适的氛围,以便学生静静地思考。“动”能调动学生参与,“静”则促进学生反思。
(二)技术性原则
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适当运用个体咨询技术,如倾听、鼓励和重复技术、解释、指导、情感表达等。
(三)个别性原则
在团体心理训练中,如遇到特殊学生,也需要及时关注,加深对特殊学生的了解,也可以征求他的意见,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四)认同性原则
心理训练的活动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其深刻的认知思考和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对考试心理的诸多认知盲区和认知错误,使学生能够真正认同辅导内容进而转化为实践操作。
(五)生态化原则
家庭作业是对团体心理训练的巩固和加强,也是团体心理训练效果在训练后的保持和强化。在每次开始新活动之前,都要对上一次布置的家庭作业进行反馈,以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更好的达成活动目标。如果条件允许,可调动家长配合学生一起来完成。
(六)系统性原则
团体心理训练是一个整体,不是活动的简单堆砌。应注重团体心理训练各活动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团体心理训练主题明确、浑然一体。
二、考前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确定主题
主题主要涉及科学看待考试成绩的认知调整、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学习、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幸福感的现场体验、理解父母焦虑、学会沟通等方面。设计主题名称时要注意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设计方案
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案是团体心理训练实施的基本保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训练总目标是帮助学生缓解或消除考试焦虑,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训练分为团体创建阶段、认知训练阶段、行为训练阶段、应试训练阶段和团体活动结束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促进学生相识、了解团体规范。第二阶段目标:改变学生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构建合理信念。第三阶段目标:让学生学会放松训练,用放松来对抗考试焦虑,从而缓解考试焦虑。第四阶段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考试技巧。最后一阶段:回顾与分享自身体验,放飞希望。
2.围绕目标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有检索期刊数据库、查阅书籍文献、实践工作总结和教师团体研讨等多种渠道。
3.联系实际 筛选活动
筛选活动资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初三学生侧重活动性和体验性,高三学生活动中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和理论分享。第二,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活动的内容不错,形式也很新颖,但学校的场地不允许。这样的资料也不能选取。第三,符合主题要求。资料的选取应密切联系主题。切忌偏离主题。
4.安排时间、地点和次数
团体心理训练方案的活动时间应从学生和指导者两方面考虑,但以学生时间为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活动地点由学校安排,可以室内和室外相结合。活动次数应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而定,切忌过多,以免产生疲劳效应,影响团体心理训练的效果。
5.拟定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以过往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为参照,设计详尽的中高考考前焦虑的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6.试行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拟定好后,建议试行一遍。一方面,可以检验训练方案的效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方案做准备。试行方案时应注意时间是否充足、学生的表情、活动参与情况、分享程度等,并收集反馈结果,以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修改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根据试行后的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修改方案后,就可以正式实施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了。实施时,如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可以再次修改。经过多次修改后,一个比较可靠的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便可以推广使用了。
三、考前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
(一)训练前准备
在实施团体心理训练之前,首先,制定详细的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在参照前任辅导方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根据目前初三、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请心理学专家、一线心理骨干教师对方案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其次,从参与考前心理辅导公益活动的学校中选择自愿进行心理训练的学校,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量表筛查,施测后进行分组,最后根据学校、学生情况确定训练的时间和地点。
(二)训练实施
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八次团体心理训练,每两周一次,每次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第一次团体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活动介绍学生相识,共同设定团体心理训练的目标和规范。第二至第四次活动针对考试焦虑进行认知、行为等心理训练。最后一次活动是团体心理训练的结束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填写考前焦虑团体心理训练的相关反馈。具体训练实施过程如表1。
实施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是团体心理训练的主体部分。此阶段并不是完全按照训练方案刻板执行的过程,而是指导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分享的动态过程。
(三)训练后阶段
一、引言
在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艺术疗法,也称为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logic therapy),即通过运用音乐、舞蹈、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治疗身心疾病(《心理学大辞典》第1541页)。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普及程度,艺术治疗在狭义上通常指绘画治疗。心理工作者通过观察来访者在绘画中的表现、神情、作画先后顺序等,以及与来访者一起解读、分析作品,从而了解当事人的认知、智力水平、内心需求、心理状态等。通过引导来访者对作品进行解读、欣赏等,帮助其从自我创作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
绘画疗法最早源于西方精神科医生通过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治疗方案的运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深入、投射技术的完善,心理治疗工作者开始在心理治疗领域引入绘画心理疗法,并很快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同样是从精神病治疗的研究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对绘画治疗的应用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绘画治疗的实际应用并未普及。如今,大部分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探索与理论研究的阶段,尤其在心理辅导与治疗领域,了解及使用这一方法的人并不多。但在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中绘画技术的应用却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近几年,随着绘画心理疗法在国外应用的普及以及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日益频繁,该方法也慢慢为国内心理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相信绘画心理疗法在不远的将来会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心理工作者了解和运用。
本研究通过在几组中学生团体辅导中进行绘画治疗(辅导)的尝试,检验该方法在中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笔者于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借助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机会,在初一、初二学生中进行团体绘画辅导招募,最后确定参加的学生有三组,其中第一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二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三组3人,初二学生,女生3名。在参加活动的三组学生中,第一、二组学生均来自初一年级,其中第一组所有参与者为同班同学,笔者曾兼任该班班主任一个学期,对参与者各方面信息比较了解、熟悉。
2.研究过程
(1)团体招募
本次团体辅导是出于研究的目的开展的,因此,团体成员的招募也是建立在充分宣传的基础上以自愿参与为准。笔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招募:①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招募海报。②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初一年级的心理课上进行宣传。两周后,笔者与报名参加的学生进行面谈,在把团体目的及团体活动规划进行讲解后,把最终选择留下的参与者分成了三个小组。由于初一年级的宣传较充分,同时可能由于笔者正在初一年级上课的原因,绝大部分报名者为初一年级学生。
(2)团体目的
根据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但大多数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计划通过有步骤的绘画过程、团体领导者的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分享等方式对自我进行渐进的探索,克服当代中学生缺乏成长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以及缺乏自省意识等问题。让团体成员对自我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对中学生活进行规划,树立成长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等。
(3)团体时间计划
根据本次团体活动的目的以及内容的需要,初步确定本团体活动次数为6~8次,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时间: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第一次团体见面后确定每组参与时间分别为中午休息时间(12:50~13:50)、年级划定的班级活动时间(周二下午第七节)、社团活动时间(周五第七节)。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每次活动只能限制在45~60分钟,这比常规的团体活动时间短30分钟左右,因此活动的连续性及其效果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
(4)道具准备
本团体活动需要准备的道具有:18色以上软性油画棒、2B以上软性铅笔、橡皮擦、A4打印纸或素描纸,其中绘画用纸由心理辅导室提供,其余由活动参与者自备。团体活动地点为学校心理辅导室。
(5)团体进行
第一次团体。破冰,热身,团体成员之间互相认识。制定团体活动章程,并对团体活动规范等进行澄清,团体成员学习规定,作出承诺,了解团体活动的开展形式、自备活动道具情况,最后由团体领导(笔者)对团体活动的基本知识进行“扫盲”,并就团体辅导中将采取的形式、理论根据以及对团体成员进行活动分享的重要性、作用、方法进行简单快速的培训。
第二次团体。参考国内外团体绘画治疗的实验及活动方法、内容,根据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初步确定团体绘画的内容:
①涂鸦及互换涂鸦;
②自画像;
③画树;
④风景构成画;
⑤家庭动态画、家庭室内画;
⑥个人成长连环画。
在每次作画前,均有当次绘画主题的前言及内容、寓意解释,让学生了解本次作画需要投入的情感因素,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等,约占15分钟左右。成员创作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但活动本身并不限制时间。待所有人绘画结束后,要求作者写上名字和创作时间。领导者简单总结本次活动后,参与者把作品存于辅导室档案袋里,由于单次活动时间限制,作者解读、成员分享、互相澄清等活动需待下一次活动完成。因此,一个绘画主题的完成一般需要2~3次活动才能完成。团体分享一般为30分钟,团体领导分享或总结,约15分钟。团体分享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回顾上一次团体绘画的内容,并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便团体成员重新热身。
②领导者对上一次团体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内容进行寓意上的解读,并分享绘画心情、目的等。
③团体成员互相根据成员作品进行提问,分享感受,澄清作品细节,并作自我解读。
④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分享。
⑤领导者总结、分享活动,同时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读与澄清,并结束愉快的分享过程。
⑥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参加的共有三个小组,13人,分别为初一、初二的学生。其中参与的女生比男生要多。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本次活动的招募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关,因为在校学生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愿意接近老师,但从活动进行本身来看,男生与女生同样对此活动感兴趣,并能投入其中。同时,笔者还发现,在团体活动开始初期,初一学生在领会绘画主题、解读作品以及成员间进行分享时,稍逊色于初二学生。分享对他们而言,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增多,以及领导者的加入与引导,团体进行也愈加顺利。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活动,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示,活动很有意思,希望继续进行,并且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和学习目标问题,学会了对成长进行一些规划。笔者认为,尽管这些意识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略显幼稚,但这是一颗种子,它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生根、发芽。
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笔者第一次带领一个步骤不太明确,目标不太有把握实现的团体,作为绘画治疗的初学者,笔者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做的,但活动的效果与反响却出人意料地好。
三、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绘画治疗通常针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对心理访谈存在抵触,防御较强的人群,或对一些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以及受过较重创伤的患者。在学术研究上,大部分的研究依然集中在对精神病患者、情绪障碍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评鉴上,治疗目的大多在于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及帮助心理治疗者发现、挖掘患者被压抑的冲突及痛苦。笔者把绘画心理辅导引入到中学生团体辅导的出发点在于,绘画治疗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具体如下:
(1)目的不明确,来访者难以防御。他们往往会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绪状态,并能从绘画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愿望、内心需求及冲突等。
(2)方式极易为人接受。除极个别参与者以不擅长绘画为由拒绝认真参与外,大多数参与者都乐在其中,并对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在本次组织的活动中,几乎无人因不喜欢而退出,极少数的缺席也是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导致的。
(3)对于心理治疗而言,此方法容易且方便开展,需要的工具廉价易得。可以随时甚至随地进行,效果明显,需要的支持资源少。
(4)对于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使用绘画的方式可以克服言语交谈的局限性。
(5)方法使用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混用。借助作品容易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当来访者难以表达某些情绪时,借助绘画,问题可迎刃而解。
绘画团体辅导的组织方式、程序步骤等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笔者仍需进一步学习团体辅导及绘画治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但根据本次活动尝试发现,在中学生中开展绘画心理辅导与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容易让学生接纳心理辅导本身,也容易让来访者进入角色,减少防御,收到更好的辅导效果。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情景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
0013-03
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助人自助。也就是说: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必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调适自我。笔者担任了近五年的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认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一、心理需要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如果真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那么其有效性必然显著提高。因为心理需要会引发学生接受他人帮助与指导的动机。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操纵或诱导学生去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找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激励他们,这是最重要的。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每学年伊始,笔者都要在任课的班级中组织一次覆盖全员的调查,了解学生“最大的烦恼与困惑”。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除了学生不必署名之外,笔者还直接下发与收缴问卷调查表,不经其他任何教师之手。
经过这几年的归纳梳理,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需要大致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与自我认知。笔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一些专题辅导活动。由于话题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比如,笔者的一堂“男孩与女孩”辅导课,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有位班主任要求笔者再到他们班级开一节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辅导课,原来这个班级新近出现了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
这件事情使笔者意识到辅导活动的主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一定要按需施教。
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师一定不要刻板地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辅导,否则便是无的放矢,对牛弹琴。人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团体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专题的动态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题中之义。当然,这向辅导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积极的正面引导。
团体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少指导、不说教,因为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但是,少指导不是不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否定的是将教师的指导置于辅导活动的核心地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运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要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暗示的、启发性的辅导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正面、积极方向予以引领。如笔者在第二次组织“青春期性教育”大型团体辅导活动时,以台湾张华葆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情爱是香醇的烈酒,那么友爱就是清淡的白开水,每个人都幻想情爱的来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白开水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恩物。”学生们听了报以会心的笑容。
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喜好纳入辅导活动,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体现。
初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趣味性”尤为注重,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正是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如笔者在介绍“暗示效应”时,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例举了一些运用“暗示”的商业广告词,并且让学生讨论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个情景: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意中人非常紧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在作自我介绍时,他声音颤抖地说:“我叫不紧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明白了运用暗示调节自我的一个窍门――要用积极的话语,避免用消极的词汇。
二、讨论问题策略
讨论要有个合适的话题。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或矫正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讨论不起来。笔者曾以“抵御诱惑”为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讨论“中学生面临的诱惑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来抵御诱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认为“问题比较低级,不值得一说”,还有的在课堂上故意调侃。当时,因特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女粉丝追刘德华家破人亡,而初中生里也有追星一族。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饶有兴趣地搜集资料,介绍网上帖子,陈述自己观点,展开热烈的辩论,“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实现了“生命的涌动”。随着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触及到“抵御诱惑”的话题。
这个案例使笔者认识到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是有条件的。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来源于真实生活。
讨论的话题应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而且话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此外,教师提问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比如“你对女粉丝追刘德华事件了解多少?”“女粉丝事件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更有思辨性。因为提问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深刻地反省自我,最终接近合理的解释。
其次,有些讨论需要基于资料。
对有的主题讨论来说,资料不是可有可无,搜集资料非常重要。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往往出乎教师意料。在讨论“女粉丝事件”之前,笔者让学生从多种媒体中搜集资料,在课堂交流时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充分运用资料的讨论比较容易成功。此外,在讨论中,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民主气氛的建设,让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自由表达、坚持和改变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的意见。
再次,讨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备课时,教师应当精心预设讨论的切入口――心理学视角。比如“女粉丝的心智是否正常”,“什么是人的合理需要”,等等。让学生针对此陈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并回答反方的质疑,尝试探索各种各样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
三、情景体验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团体辅导应该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产生“个人意义”,而不是抽象的学生整体。否则,团体心理辅导便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理解的“个人意义”是指学生对辅导产生“有启发”或者“有用”的感觉,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尽管辅导的“个人意义”创建并非坦途,可也并不是崎岖难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心理辅导只有让学生发生了实际的情绪体验,体验者确实受到了感动,才可能产生实际的情感与认知变化。笔者曾经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学生分角色表演以下故事:一位母亲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儿子“不听话”的种种表现,儿子则痛陈母亲的“专制”与“固执”。心理咨询师给母子俩分别答疑解惑。
一位颇有“个性”的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儿子”。表演可谓惟妙惟肖,因为这个角色太像生活中的“他”了。笔者随后让他先后饰演母亲与心理咨询师,使其重新进行角色体验与换位思考。这位学生是嘻嘻哈哈上台,下台时脸色却严肃起来。一段日子后,笔者听班主任说,那个学生现在很少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了。
这件事情激起了笔者的教育灵感,笔者随后在初二年级16个班级中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情景剧,并择其优者拍摄成像。在组织落实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体验”在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中所具有的独特鲜明的魅力。
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有时,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只是被动甚至消极地参与教师预设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而学生自导自演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尤其是那些取材于校园的原创作品,再现了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在多次排练中,因为每一次表演角色不同,所以感情不同、感悟不同,打开的意义境界不同。学生在多次体验中,心灵受到触动甚至震动。比如情景剧《团员》说的是初二学生们都渴望早日加入共青团,但团组织只能逐步吸收优秀学生入团,这在学生们中间引发了不小的震荡:谁能成为第一批团员呢?为什么?这种题材对学生而言富有吸引力,他们感到亲切、亲近,促进了情感体验,矫正了认知缺陷,从而体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校园心理情景剧营造了一个以情感为线索的体验场。这种体验场其实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这种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情绪感受,最终诱发和唤醒某种心理体验。特别是扮(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演各种角色的学生演员,他们的体验比一般学生往往更深刻。因为,真正的体验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英国当代心悟训练专家大卫・冯塔纳语)。初中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情景剧参与性很强,他们常自觉自愿地进入一种体验的最佳“准备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表演。表演使学生的体验得到了提升或感染,这种感悟也许正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其次,心理情景剧让广大学生置身“局”中。体验,按其存在形态分类,可分为“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身置身于一定情境中并有所体验。所谓“想验”,是指体验者借助别人的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体验。大多数的学生在观看心理情景剧时,虽然没有一个所谓的心理辅导“指引者”显身出来进行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却通过移情有所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体验。特别是那些演员非常投入、感情非常真挚的情景剧,很成功地进入了观众体验的“心境”。虽然体验的内涵和境界各人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观众还是收获了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体悟。
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可以视为教师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措施,它主要从形而下的、微观的、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和行动方案。当然,作为方法而存在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决不是一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活动的实施策略是多元的。从理论上说,各种心理辅导策略虽然在性质上可能有差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是交错融合的。比如,情景体验策略可以运用于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校园心理情景剧满足了师生的艺术审美需要,体现了心理需要策略。不仅如此,校园心理情景剧还可以设计为A、B局,甚至台上台下互动,体现了讨论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组心理辅导;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校心理适应;结构化小组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12-008-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个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们不仅要面临自己身心的剧烈变化和自我认识的发展课题,还要面临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式以及新的学习要求。尤其是在以高考为目的的现实情况下,他们需要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他们一方面常常对自己的新生活有着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又常常缺乏应对新环境的态度和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高一新生入学时期适应的好坏,与学生整个高中阶段表现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有很多入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入学时的适应问题没解决好,结果在整个高中时期都不尽人意。因此处理好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解决处于青少年期的高一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采取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小组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方法。小组心理辅导是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较新的工作模式,这里的小组心理辅导等同于国内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但我们认为“团体”这个概念是一个包含人数较多的概念,容易与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混淆,而“小组”更能体现group counseling的内涵。团体心理辅导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人我国大陆,内地一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国内针对高一学生心理适应小组心理辅导的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本着探究性和实效性的目的,针对高一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进行小组心理辅导干预,探讨小组心理辅导对高一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效果,从而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性方法,增进中学生入校适应教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对中学生小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
1.被试选择
本研究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新生中,按照以下标准选取被试:(1)自我报告有明显学校适应困难的新生,即已经入学两个月仍然觉得不能很好适应学校生活,而产生学习、人际关系、自信心等问题的学生。(2)根据家长、班主任对申请参加辅导小组学生入学两个月来对新环境适应情况的主观评价,并请他们签署同意参加辅导小组的意见。(3)所有小组成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学校的心理适应不良,而非神经症、家庭关系等其他问题。(4)为了减少人员之间的多重关系,在高一年级每班选择1名被试。最终选出8名学生,其中男生3人,女生5人。
2.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念设计小组心理辅导,实施了每周2次,每次2小时,连续5周的小组心理辅导。在实验结束一个月后,请小组成员提交书面自我报告。
在小组心理辅导开始前,让实验组的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目前状态,在辅导结束后,再让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在经历小组辅导后的变化。用这些资料来分析小组干预的效果。
3.小组辅导过程与方法
本次小组心理辅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小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小组心理辅导的设计和准备。根据小组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可能用于辅导的时间安排等因素,设计了以REBT理论为依据的小组辅导方案。
第二阶段为组员筛选阶段。在组员的筛选中,我们首先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海报宣传,说明小组的目的、时间、对象等。在家长和班主任同意的基础上,学生自愿填写报名表。根据填表内容是否属于新学校的适应不良问题,以及需要帮助的愿望强烈程度,我们初选了20名学生,并分别面谈。由于小组人数的限制,最后确定了8名小组成员名单。然后我们与学生签订了有家长签字的书面同意书。
第三阶段为小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持续5周,每周2次的小组会见。每次会见的主题分别为:认识你真好、当我们同在一起、我的世界、自我探索――谁控制了我们的情绪、自我探索――心中的精灵与魔鬼、挑战魔鬼城、真的是世界末日吗、向自卑感挑战――缺陷也是一种美、重新订做一个我、笑迎未来。前三次活动主要为小组暖身和过渡阶段,中间的五次活动主要为小组辅导阶段,最后的两次活动主要为小组结束阶段。
第四阶段为小组后续阶段。在小组结束后的第四周,我们让小组成员书面报告他们对小组辅导的感受和小组辅导结束后的经历。
三、自我报告
在收集到的8份自我报告中,每个人的报告都出现了快乐或者类似的词。可以看出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小组辅导中。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在参加小组辅导之前的心态:“刚来学校,面对这近三四千人的大校,心里总觉得没底,不知道是否能在这么多人中崭露头角。虽然嘴上说不害怕,可心里还是不敢相信自己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心情总是很压抑,似乎看不清路在哪里。”报告描述了自己面对新环境的不安,渴望出色表现又信心不足的冲突,以及对以后生活的茫然。
关于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后的改变,有七位学生都提到了和人际相关的方面:“我也学会了与人沟通……站在他人的角度,真诚地与人交往”,“现在我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与同学交往也更有信心了”,“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人际交往的问题,而小组学习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在集体中生活,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也有学生写下了自己在生活中同室友关系改善的过程。
还有五位学生写到了对控制自己情绪的变化:“面对问题,关键是有正确的想法和良好的心态,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平稳。一切情绪的表现都是由想法产生的,这是我在这个小组学到的关键的一点”,“我发现我的脾气和处世的态度越来越好,以前动不动就发火的事,现在也都看得淡了”,“我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一点小事而生气,反而把心放得很宽很大,比以前快乐多了”,“情绪ABC法使我在生活中少了很多烦恼……我的苦恼正是因为我把自己的苦恼强加给别人,这样一想,我的心情便好多了,烦恼也少了”。
在应对方式的改变上,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遇到了困难,我学会勇敢面对,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心态,寻求解决的办法。”
通过以上学生的自我报告,可以看出小组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以更好的方式来应对外界,适应新的环境。
四、讨论
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有很大部分可以归结为人际适应问题。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如何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人际关系网可能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在小组心理辅导中,我们设计了许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不但带给小组成员快乐,使他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心理辅导中,还有助于帮助小组成员感受大家的关注,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有助于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感受。去思考身边为什么会发生不开心的事,如何使用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来处理这些不开心。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组心理辅导通过活动以及彼此的互动来帮助小组成员了解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减少学生的自我和经验的不和谐感。
五、结论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经过小组心理辅导,组员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降低了,其应对方式在某些方面也有明显变化。(2)小组心理辅导对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也有影响。(3)小组心理辅导对于提高高一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12-04[基金项目]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立项课题(Y201225133)。
[作者简介]朱丽芳(1979―),女,湖南双峰人,硕士,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胡世文(1975―),男,湖南双峰人,博士,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史。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辅导教育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班级团体辅导,是指以大学自然班级为单位,在心理辅导人员或班主任、辅导员的主持下,全班学生都参与的辅导、教育。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也有许多迷茫和困惑。他们的这些迷茫和困惑来自对陌生校园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处理、自我意识的调整等。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相仿,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而且他们也面临着共同的人生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非常适合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班级团体辅导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必要性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全程教育的起点,是高校为了使大学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而进行的预备性教育。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机制主要采取的是开讲座、听报告的单一形式,这些单向模式的确是新生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师资设备情况及专业现状及前景的快速教育手段。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成为主流,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坚持务实、重点突出、具有亲和力的教育风格。而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形式,能使广大青年学生易于并乐于接受,通过活动体验、成员互相交流、彼此启发、相互支持,促进人格成长,使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初来一个陌生的环境,人会本能地寻找一个集体来满足自己的归属感。目前班级是大学里常见的组织形式,而且以前在中小学时就已经习惯了班级团体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依然保留着对班集体的渴望。如果这个集体是温暖的,他们可以获得帮助和爱,可以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大一上学期也是班集体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时期。[1]因此以班级为单位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游戏活动为方式的团体辅导,可以在短时间里更快地增强班级凝聚力,帮助新生更快地找到集体的归属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始,新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发展性问题,适合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教育与引导。叶玉清(2005)将班级团体辅导运用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发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激发新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新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新生适应能力;能够改变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自然进程,缩短入学适应时间。[2]钟向阳、张莉(2009)研究发现与没有团体辅导的班级相比,参加过团体辅导的班级后测的FARS(大学新生适应量表)总分和因子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大部分因子分以及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的E(内向与外向)、N(神经质)分都有显著性的改善。同时,实验班后测的FARS总分和多数因子分、EPQ的E,N,P分都显著优于前测。[3]
二、班级团体辅导的方式
班级团体辅导为了吸引团体成员的投入和参与,必须设计多种多样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活动对团体辅导有较大帮助,如可以增加辅导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活跃团体氛围,减少成员焦虑,促进成员投入团体,还可以增进成员的觉察能力及体悟等。[4]班级团体活动的方式很多,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类型。
1.纸笔练习
纸笔练习是通过用纸和笔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成员的观念和想法。一般先有活动的主题,要求成员深入思考,用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把全班分成6~8人一组,与其他成员分享、讨论各自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深化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如在做探索自我时我会用“我是谁”“我的人格盾牌”等纸笔练习来促进成员认识自我、了解他人。
2.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通过肢体活动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主题或思想,可以用来作为热身,活跃团体气氛,还可以用来改善成员之间的不适感,达到辅导的目的。如热身阶段常用“集体按摩”“模仿秀”来活跃团体氛围。在工作阶段可用“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使成员放松,减轻焦虑。
3.接触练习
接触练习指通过成员肢体上的接触来强化彼此的感受。研究发现,身体接触能使人减少防卫,增加融洽度。有些活动要求成员相互接触对方的手、脸、肩等身体部位,带来感觉上的刺激,增加彼此的沟通和信任,提升团体凝聚力。常用的身体接触练习有“信任跌倒”“盲人和拐杖”“突围闯关”“同舟共济”等。
4.美术和工艺
绘画是一种表达内心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法。绘画作品能反映出成员独特的人格特质或想法,有时可以比语言更真实地反映出成员的情感和想法。在运用绘画练习时,要选好主题。画完后,请团体成员分享自己作品,并解读作品的意义意义,从而达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目标。在班级团体辅导中常用到“小小动物园”“绘画接力”“T恤衫设计”等活动。
5.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用表演方式来启发团体成员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较常见的角色扮演形式有心理剧和生活演练。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成员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生活演练通常由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学习人际关系的技术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
6.游戏
游戏是班级团体活动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调动参与者的情绪,使团体气氛轻松愉快,同时游戏也可以增加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游戏在开始阶段可以进行热身,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作为主题活动。在热身时可以使用“马兰开花”“跑得快”等竞赛类游戏,在增强班级凝聚力时使用“组歌比武”“大合唱”等合作类游戏。
7.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指团体成员对一个共同问题,根据资料与经验,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在团体讨论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团体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意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团体讨论中领导者的基本责任是建立一个友善、接纳和融洽的气氛,使团体成员能自由地、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而不会被别人排斥,或者遭到别人的反对。
8.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指团体活动结束时,领导者特别布置给团体成员,在下一次团体活动前需要做好的练习。因为团体活动的时间有限,成员练习的机会有限。家庭作业可以让成员在真实的生活中尝试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也可以促使成员在没有团体和领导者支持的条件下发展自我控制的策略,达到成长的目的。
三、新生班级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新生班级团体辅导的领导者一般由接受过团体辅导培训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每次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左右,以班级为单位,在空旷的室内或室外都可以进行。一般一次完整的新生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共进行8次,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在大一第一学期内结束。
1.精心设计团体辅导方案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非常关键,详细科学的方案能使活动顺利进行。一般而言,针对团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方案设计与活动选择上要有不同的考虑。在团体初始阶段时,团体成员会有焦虑、担心、犹豫、拘束、缺乏安全感等,这时的方案应设计无压力状态下的互相认识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在团体的过渡阶段,成员之间彼此信任还不充分,信息分享不够具体、深入,因此应设计分享性的活动,引发成员中层次的自我表露,还可设计一些催化团体动力的活动。在团体的工作阶段,成员渴望学习、成长,方案的设计在于引发深层次的自我表露,可以设计探讨个人问题的活动、促进行为改变的活动等。在团体的结束阶段,成员常常有依依不舍、如释重负或问题悬而未决等感觉,因此方案设计应回到中层、表层自我表露,让成员有机会回顾团体经验,彼此给予,并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
2.每次团体活动的三步骤
团体辅导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每一次团体活动也可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环节。开始阶段也称热身阶段,目的在于为团体打破僵局,促使成员进入团体,增加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彼此的互动,为中间的主要活动做准备。一般热身活动采用小游戏,如“刮大风”“松鼠与大树”“无家可归”等。中间环节即主要活动,是团体的核心活动,是关系到团体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应按照团体内容目标而设计。在团体辅导结束前5~10分钟,领导者对本次团体活动进行总结,让成员分享心得、感受等,还可布置家庭作业让成员巩固所学或预告下次活动的主题。
3.团体辅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活动过多
任何一种方案或活动,都只是团体辅导的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目标。初次带领团体辅导的教师容易犯这个错误,为了避免冷场,设计很多游戏活动凑足时间,没有讨论分享。团体活动的目的是考虑活动结束后成员之间坦诚交流和分享,需要时间来讨论。
(2)避免不适当的活动
团体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团体成员的心态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变调整的过程。不适当的活动会阻碍团体的发展。如成员的自我暴露,一般浅层次的暴露在前,深层次的暴露在后。还有,活动不要偏离目的。活动不应该只是有趣好玩,而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活动需要为目标服务。
(3)避免只关注少数几个成员
班级团体辅导是班级内所有学生都参与的集体活动。但是因个体差异,在团体活动中,有的成员较活跃,有的成员较沉默,团体领导者不应只是关注活跃的几个成员,对其他成员也应给予积极的关注。
(4)注意掌控团体辅导的时间
班级团体辅导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时间太少活动无法深入,没有效果。时间太长成员疲劳,影响活动效果。热身活动也不能过长,以免影响主要活动的时间。因为时间的限制,团体活动的参加人数不宜过多。如果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团体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或多采取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要尽量避免个人的单向度活动占用过多的时间。
四、班级团体辅导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新生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短暂的不安情绪,有孤独感,对于新环境中的许多新问题,会有迷惘和担心。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包括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特点、设施,熟悉老师与同学,同时还帮助新生在新环境里获得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技巧,对未来有新的规划。共同的困惑、共同的任务让新生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非常适合解决这些问题。在高校入学教育中实施班级团体辅导能帮助新生克服入学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和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加强班级互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团体辅导是班级所有成员都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真诚地表现自己。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特点的同学开始了大学人际交往,与班级同学建立了初步的信任。班级团体辅导能在短时间内使班级同学相识,相处融洽,能够帮助新生摆脱离家的孤独和寂寞。大学第一学期是良好班集体氛围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新生都满怀憧憬,希望自己在新的集体里和同学相处融洽,结交到知心朋友。在当今高校,班级依然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班级氛围能给学生带来归属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级团体辅导用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团体的凝聚力也通过成员的交流分享而得到提升。
2.帮助新生解决共性问题,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此时新生最迷茫的是怎样适应新环境、怎样进行人际交往、怎样完成中学学习方式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重新认识自己规划大学目标,这些问题是每个新生都要面对的。班级团体辅导完全可以以这些共同的问题为主题,进行交流和引导,他们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有相同的困惑,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语言,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在交流中他们进一步发现同龄人也有很多自己可以借鉴的适应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找到自己的答案,顺利度过大学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鄢呈,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236-239.
[2] 叶玉清.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76-79.
[3]钟向阳,张莉.高校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实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8):707-709.
近年来,我们学区中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学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滞后,削弱了整体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中小学心育工作“以强带弱,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区的组织协调作用,多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了学区心育工作的整体均衡发展。
一、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规划均衡发展蓝图
均衡需要协调,发展需要环境。心育工作的整体联动离不开制度保障和方向引领。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两个落实、两个统一”,即:落实到组织制度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上,做到中小学心育工作目标一致,管理统一。
1.搭建联动平台。为加强联动工作的组织协调,我们组成了学区心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中小学分管主任、心育辅导员和部分心育骨干教师。领导小组每月一次例会,汇总情况、发现问题、研究方案、提出重点,指导心育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为保证联动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心育工作专栏,定期通报学区心育工作进展情况,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开展中小学联合教研,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发展的不均衡。
2.完善联动机制。为实现有效联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学区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联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了《学区心理健康工作常规制度》,加强日常督查推进;修改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制度》,把握教研方向,实施“捆绑”式整体发展;修订了《学区中小学教师百分考核细则》,把心育工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评估中,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心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构建联动规划。围绕学区整体办学目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制定了学区心育工作发展规划。一是开发校本课程。在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联合开发了31中学区中小学心育系列校本课程:学会适应、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二是统一课程内容。小学低年级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感受学习的乐趣为主;小学中高年级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初中则以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认识和悦纳自己、调控情绪、学会沟通、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为重点。目标和内容的整体规划确保了目标的连贯性、内容的衔接性、活动的协调性。
二、强化培训,科研引领,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建设者。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层次地组织培训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培养团队发展意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努力打造专业的心育教师
团队。
1.培训提升。为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立足实际,多渠道开展校本培训。一是邀请心理健康教研员为全体教师作心育专题讲座,让教师全面了解学校心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施要求;二是邀请外校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现场展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让教师直观感受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魅力;三是由学区心理辅导员利用学区心育工作平台,组织“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辅导课”“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教育”等系列内容的培训与研讨,让教师在经验共享和技艺切磋中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技巧;四是由中小学分管主任负责,从荣成教育网上筛选下载国内知名专家的专题心理讲座,让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专家大师的讲座;五是以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为专题,倡导教师呵护心灵,避免职业倦怠,杜绝师源性心理伤害。
2.教研引领。正如女排教练和所说:“我们没有绝对的实力去战胜对手,只能靠团队精神,靠拼搏精神去赢得胜利。”学区心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必须依靠中小学教师的团结协作。我们在学区内组织大教研活动,提出“三个一”: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次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出台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参与教研的教师可根据需要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的过程即是教师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我们先后开展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衔接”等专题教研活动。一次专题教研,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以教研作引领,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
3.课题深化。为了实现课题研究与个人发展的双赢,中学课题组在开展地市级课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时,将课题研究领域延伸到小学,带动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把课题研究方案分解落实到中小学班主任手中,形成了全面、序列化的研究格局。课题实施阶段,班主任围绕日常班级教育活动,写教育随笔,设计优秀课例,归纳整理教育心得,将零散的认识提炼升华;合作研究中,骨干教师进行传帮带,优秀课例示范引领,教师相互间切磋团体辅导技巧,分享成功经验。课题攻关阶段,邀请教研员到学校指导,组织教师与专家近距离对话,寻找研究的突破点。同时,借助网络上的专题讲座,让专业知识与教育实践有机对接,既培养科研能力,又提升理论水平。中小学教师在合作中找到群体归属感和成就感,更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从而深化了教育效果,提升了教育水平。
三、立足人本,注重实效,探索有效工作模式
联动发展目标的落实需要恰当的工作模式作为载体。工作中,我们以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根本,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为主体,以关注特殊学生和拓展辅导渠道为两翼,努力探索适合学区心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模式。
1.确定三级预防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两部分内容,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要功能。因此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是开展心育工作的有效模式。一级预防是尽可能控制直至消除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各种不健康环境因素,让学生生活在较为和谐的环境中;二级预防是注重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在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还没有加重之前及时予以干预,防止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三级预防是对已经出现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2.构建三级预防体系。针对三级预防目标,我们构建了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体系以班级为工作单元,分三个层面进行:(1)学生自我防范。学生通过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等,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求助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学会识别心理不适应状态或心理异常现象并能找到应对的策略。(2)学生互动防范。每个班级都推选出男、女两名心育联络员,组成阳光心育团队,通过学生成长互助小组等形式,及时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3)班主任防范,班主任通过自身的角色优势,对特殊学生和学生的偶发事件进行积极的心理关注,多角度、多渠道地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二级预防体系以学校为工作单元,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心育宣传、系列心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将“引领、诱导、防范”工作做在学生行为偏差和心理危机出现之前,达到提前预防的目的。三级预防体系则以学区为工作单元,整体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育人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
3.丰富心育辅导形式。一是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功效。每周开设一节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采用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方法,着力营造一种愉悦的成长氛围。如“合力吹气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感受团体协作的力量;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采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分组讨论等方法,意在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放飞烦恼”使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压抑的情感,体验快乐情绪。二是营造积极的成长氛围。通过订阅心育报刊书籍,制作心育宣传图板,把“心理咨询室”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小屋”;利用好“心语信箱”,鼓励学生以信件的形式,宣泄心中的苦恼,倾诉成长的困惑,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2013年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提高。尤其是一些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减少。因此,在这个发展与困难并存的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应该基于跨部门、跨学科的调查结果,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一、项目设计
(一)目标
按照心理健康水平,通常将学生分为常态学生、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三大类。目前,广大中小学校虽然以常态学生为主,但同时也存在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而这三类学生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不同的,应该为三类学生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医教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刻不容缓。医教结合的心理健康体系并不是要回到问题取向,而是希望为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以此提升心理健康三级预防工作的效率。
(二)内容
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评估系统的研究
和高校相比,在中小学推行心理健康监测的工作一直还在探索中,相关量表和常模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但是,中小学在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同样重要。因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
2.不同需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方案
对于常态学生、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服务。对于常态学生群体,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危学生群体,我们采取主动跟进式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于症状学生,应采取综合干预,既包括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共同干预,也包括干预手段的综合化,在用药的同时辅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辅导,在手段和人员两方面实现综合干预。
3.学校与医疗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协同机制的构建
对于上海市而言,以区为主体,发挥各区县心理中心的服务功能,能够更好地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转介制度,使学校在发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与医疗机构保持通畅的联系。
4.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环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建设,给孩子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路线
通过筛查、临床评估和需求分析,将学生分为三类,每一类学生在后期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对于常态学生,以发展性指标为基线,开展日常的发展性辅导;对于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则结合发展性指标和症状指标,开展预防性干预以及医教结合治疗。并对三类学生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最终落实医教结合的心理服务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详见上页图1。
二、项目进展
(一)中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发展领域也是不平衡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调查结果,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选择更合适的心理课程内容。
本项目对上海市四个区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除毕业年级外的一半学生进行了筛查。选用的工具主要包括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青少年抑郁自评量表(KADS-II)。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提高,主要是情绪问题:焦虑症和抑郁症。在筛查结束后,针对超出标准且愿意进一步参加项目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评估工具为简明儿童国际神经精神访谈工具(MINI)。
从初步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情绪问题是初中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高中生的情绪问题比初中生更严重一些,焦虑的人数多于抑郁。在现实中,由于抑郁容易导致自伤、自杀等不良后果,更容易引起教师的重视,而焦虑却常常受到忽视。调查结果提示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焦虑情绪。在对焦虑进行细分时发现,初中生中最突出的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广泛性焦虑,且初中生的焦虑问题随年级呈现显著性递增;高中男生的焦虑多和学业有关。在抑郁方面,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男生的抑郁得分都高于女生,差异显著。这些问题的发现给团体辅导的选题提供了依据。
此外,研究对情绪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包括自身因素、生活事件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事件的影响最为严重。
由于情绪问题是初中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因此本项目首先开展初中生的情绪问题干预。针对常态学生,以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为主,并根据项目成果编制了中学生情绪问题预防手册供学生学习使用。针对高危学生,开展为期八次的预防性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由一名心理医生作为主带领者,两名教师作为副带领者,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心理医生与孩子的接触比较少,可能导致交流不畅,而教师的存在可以很好地促进交流的进行。团体活动的主题为“青春飞扬,快乐成长”,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掌握认知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联系、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降低自己的焦虑/抑郁程度的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从环境中获取支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和自我价值。针对症状学生,以心理医生为主进行心理干预。
此外,教师和医生共同制定了一些干预方案和手册,以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由心理医生建构框架,教师来完成具体的活动设计,并采用对照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团体辅导结果显示,焦虑组有显著的好转,但抑郁组转变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焦虑解决起来更容易,而抑郁往往涉及较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较难解决。对接受团体辅导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情绪状态与之前相比,完全改善的占7.1%,略有改善的占14.3%,部分改善的占78.6%,不存在情绪状态与之前相比恶化的情况。
(二)小学生
从调查中看出,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更突出,最主要的问题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项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干预主要是从行为干预、家庭辅导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开展。
行为干预部分以团体游戏辅导为主,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招募学生加入团体,开展注意力、观察力、控制力的训练。此外,还进行了行为规划能力的训练,包括上学物品准备、放学物品准备、完成全部作业、完成一日安排、优化一日作息五个版块。
家庭辅导涵盖了八次父母沙龙,采用体验式的形式,帮助家长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看待、正向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详见图2)。此外,还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氛围调整,即帮助家长调整教育观念,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
药物治疗部分,对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教师可以协助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并跟踪服药情况。此外,医生和教师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案例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三方面综合的干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接受综合干预的学生和接受纯药物干预的学生相比,核心症状有了更为明显的改善,日常生活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项目收获
(一)心理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对学生心理症状的把握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心理医生也对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项目也使得更多心理医生愿意投入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干预中。
(二)形成了纵横联通的协同服务模式
上海市在市心理中心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各个区的心理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并与中小学校的心理室紧密联系,实现心理教师、学校、家长和心理医生协同服务。
(三)优化了学校心理服务网络与方案
每个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小组由分管领导、德育处、教导处、青保、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四)改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大学新生;辅导员;适应问题;心理辅导
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 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 其心理往往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学新生出现了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总体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换句话说, 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 没有适应性问题才是怪事。适应就是平衡,,适应就是发展, 适应就是成长?1?。面对新的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对其整个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以及其身心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协调者,给学生印象最深和影响最大的启蒙者。新生入校时,最先认识和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他们担负着对新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引导职能。因此,对于新生而言,辅导员在引导其入学适应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当前大学新生面临的各种适应问题
1、 生活上的不适应
心理学专家曾形象地比喻上大学为“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上大学切断了心理上的“脐带”,使学生成为了独立的个体。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凡事均由家长代劳,自己只知道埋头读书,从而造成生活的主动性和自理能力的较差。进入大学后则凡事都需自己独自打理,导致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的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常常感觉手足无措。一些习惯了农村幽静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生活上难免产生一些困扰,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2、学习上的不适应
中学的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主要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以听老师讲课为主;而大学的学习内容增加了广度和深度,体现了高层次的专业定向性。学习方式从中学阶段的“教师主导为主”转变为了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性质不再像中学那样掌握现成的知识, 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知识的方法,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形式丰富多样, 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听学术报告、查阅资料、外出考察、社会调查等,都是大学学习不可缺少的形式?1?。大学与中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性质、学习方式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新生对学习处于压力和矛盾之中。从而导致出现厌学、逃学、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差、考试焦虑等一系列问题。
3、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当今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交往范围是同学、父母、老师,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优越,因此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人际交往过程缺乏集体意识,进入大学后,同班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语言、风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大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有的不愿与人交往,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经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中; 还有的同学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分关注自我,在人际交往中自命不凡,过于敏感挑剔。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由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交际技能的欠缺, 再加上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使得大学新生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交往。于是,就将很多心事埋藏心理, 长时间得不到释放,产生心理压力。另外大学新生年龄一般在19岁左右,正是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时。大学生活创造了更多与异往的机会,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对与异往有很大的渴望和兴趣,但心理上不够成熟的他们也很难把握学习、友谊、爱情的分寸,这也容易使大学新生产生心理困惑?1?。
4、角色的不适应。
从中学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佼佼者”。进了大学校园以后,发现强手如林, 面对新的竞争群体,他们发觉自己的优势不能得以凸显,从而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失衡,另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阶段的新生来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他们常常感到矛盾和无所适从,从而造成很多新生产生自我评价不客观、理想与现实不协调、自我发展的目标模糊等自我角色的心理不适问题。
二、辅导员在新生入学适应调适中的作用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辅导员应把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面向健康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培养教育上,放在及时发现需要干预对象上。因此,辅导员在班级、寝室应设立学生信息员,并对信息员进行简单培训。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多渠道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让自己信息来源更广泛、更准确。还可以通过表面观察、直接接触、侧面了解、与家长沟通等多种渠道进行。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益于及早发现问题,有利于早期评定和早期干预。特别要注意与家长配合,共同做好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还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新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2、引导新生了解专业,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辅导员有必要向新生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介绍,包括课程设置和专业要求;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欢迎与好评程度等等,加深新生对本学校及本专业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自豪感、责任感。通过开设 “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专家教授辅导,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等,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特点,调整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有限的资源进行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3、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促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在入学初,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和陌生的群体,往往会产生较多的不适应。辅导员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在新生一入学就积极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同学、融入集体、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通过趣味性的团队游戏,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并使各种交流更加深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并初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开始大学生活。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更容易使新生敢于自我表现,获得更多的成长。
4、引导大学新生增强自觉控制感, 确立符合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自觉控制感是指个人相信自己对情境能够加以控制的主观感受, 因为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如果丧失自觉控制感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失去正常的心态?3?。辅导员应通过各项班级活动,增强大学新生的自觉控制感,在此基础上, 指导新生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涯规划是指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的规划。大学生有无生涯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将来求职、就业的成败。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因此,辅导员要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订生涯规划时要考虑到目标的指导性及可实现性。
5、加强对个别重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危机事件的干预
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学校将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根据普查结果,辅导员将对部分学生进一步约请访谈,了解新生进校后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和生涯发展等适应情况,同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识别,对问题较严重者,建议其做进一步咨询;对问题非常严重者,联系院系提前预防和监护。为了解和掌握新生进校后心理的动态变化情况,辅导员应在所带班级实施心理健康月排查制度,对排查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心理问题较重的学生,辅导员应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员,共同讨论及尝试解决问题。这套工作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从整体上科学地把握了新生的心理适应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6、以班集体建设为中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课余文化生活、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应把加强班集体建设,作为解决好新生适应问题的有力支撑。通过志愿服务等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好、互助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交往气氛中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减少猜忌敌视,减轻精神压力,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从而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这是为特殊个体、边缘学生建立支持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3?。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积极参与院系各级竞赛活动,在合作为前提的良性竞争中,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洪伟.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