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第1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产品产量的有力保障,农业技术的创新是提高农业产品产量、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最有利的途径。但在目前我国的现实环境下,农业技术却面临创新乏力的尴尬窘境,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薄弱。

1 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一直以来,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不快,是因为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道路上存在着众多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其中因素众多,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研究体制限制农业技术的创新

我国的农业技术研究单位多为高等院校,而现如今农业技术已经不再是学术热点,在所属研究单位得不到重视,使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较少,研究人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而且所做的研究往往是脱离生产实际的理论研究,不能结合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农业技术研究还存在研究成果转换率低的问题,因为技术研究单位是单纯的科研院校,并不能直接面对市场,成果不能转化成可用的产品交到农业从业人员手中使用,不能带来实际的社会价值。

1.2缺乏创新的动力

由于我国农业自身的特点是以个体农户为主,相比于发达国家大型的农场主,个体农户的耕地面积较小,自身的经济实力差,虽然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农机具的需求,但是仅靠其个人负担不起,而现有的先进的农机具更适合于在大面积耕地上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现如今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导致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打工者,其打工所得收入大大超过种植农产品所得,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少,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的农机市场规模较小,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逐类渐减弱。需求反作用于研发,因为缺乏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缺乏动力。

1.3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虽然政府出台了众多扶持“三农”的政策,而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政策多数是偏向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本身,所投入的资金也多数用在了补贴农民上,而相应的农业技术研究并没有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农民得到了实惠,进而有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可是其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依然是陈旧的技术,生产效率上并没有得到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没有竞争力,所以在农业技术上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是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2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要解决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通过上述对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障碍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2.1实行研究单位与农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创新机制

让农业技术的研发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而企业则给研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将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且将这些产品作为推广重点。让科研单位农业技术的研究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到企业去任职,由企业给予研究补助,提高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提升其研究热情。

2.2开拓更多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小,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原因。农业技术并不是高精尖技术,农业技术更多的是实用技术,实用技术的第一前提是要实用,如果不实用再先进也没有意义,技术创新也不等于是由不先进发展为先进,而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原则的,所以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应该结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多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低的特点,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创造出小型化、高性价比,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同时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切实提供农民的需求,才会有市场,反过来就会更加刺激农业技术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2.3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转变观念,振兴农业并不是靠单纯的补贴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来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提升农业产品的利润率,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能够真正赚到钱,而不是仅仅靠补贴,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研究领域,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种地可以得到更可观的收入。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诸多障碍,笔者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农业技术创新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是国家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之本,农业技术的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将农业技术的科研与创新工作推向更高的平台,实现我国农业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贾延华,段宜超.探讨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J].北京农业.2016,(02).

第2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一、引言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面向市场,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新力量。但是,据调查,我国大多数龙头企业从事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加工,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高达67%[1]。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因素来看,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分布在公共科研体系中,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以致科研与生产相脱离;从龙头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企业规模普遍小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可以借鉴工业企业的经验,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那么,农业龙头企业有否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基础,以及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此为目标,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技术研发机构“1+1>2”的合作共赢模式,分析影响产学研双方进行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力图通过合作创新,破解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

二、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的建立

我们基于博弈论建立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

(一)模型假设假设:1.覆盖全国省市县,并联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保证了产学研双方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合作。2.在技术创新的合作中,技术需求方为龙头企业,技术提供方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新模型的主体由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双方构成。假设双方技术创新合作的次数为n,每一次合作创新总投入为T(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是劳动L和资本K,能够用货币进行折算),设技术提供方和技术需求企业的投入份额分别为a和b(一般情况下,提供方消耗的是技术设备、研发费用等,需求方主要是配合研发的费用、购买和利用技术的资金等),那么a+b=1。3.如果双方基于信任基础上采取合作创新行为,则它们所获得的收益与合作的效应系数k(k>1)正相关;否则,如果合作双方不相互信任,双方都采取背叛行为,则它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的合作行为,所获收益为0,双方的投资也为0;假如有一方实行合作创新,另外一方不实行,采取搭便车行为,可以认为采取创新行为一方的投入所得被不实行一方获得一半,并导致以后双方不再进行合作创新。4.设技术提供方(设为A)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x(0<x<1),相应的不实行合作创新行为的概率为(1-x);技术需求企业(设为B)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y(0<y<1),相应不实行的概率为(1-y)。5.设双方的合作创新是受一种正反馈的激励(或称贴现因子,具可累积性),用δ(δ>0)来表示,它们合作的默契度是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可以推出,δ的值越大,合作收益越大,创新效果也就越好。6.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可以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支持创新则起推动作用,反对或态度漠然则起阻碍作用。设该影响因子为r,因为影响因子体现程度的变化,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0%—100%,则0<r<1)。

(二)建立模型根据以上的假设,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当两个主体进行充分合作很成功时,双方可以节约相关研发成本,投入的成本将会转化为收益,双方按投入比例分成,有:A的支付收益为:(式略)第三种情况:当两个主体都没有实行合作创新时,两者的支付都为0。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可以构建出两个主体在第n次合作创新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图,(图略)

(三)模型分析与推论假设技术创新合作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这两个主体选择合作创新与否,关键就在于选择合作创新时(x、y=l)的期望支付和选择不合作时(x、y=0)的期望支付之差的大小。根据前面模型的假设与推导,可以得出:(式略)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1)若k、r一定时,当n、δ较大,a或b相对较小;反之,若当n、δ较小,则a或b就相对较大。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主体之间合作的默契度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如果双方成功合作的次数少,则双方信心不足,双方对于合作创新的投入就少,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2)当n、δ、r一定时,如果k较大,则a和b相对小,反之亦反。也就是说,创新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越大,双方越倾向于减少该项目上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创新净收益表现为收益减成本后的净值,但是,对于合作创新中的双方来说,成本投入是比净值更重要的要素,成本高,投入的意愿就小,反之,投入意愿就比较大,由此,创新活动应该从成本小的项目开始,逐渐向成本高的项目依次进行,将有利于合作创新活动。(3)当n、δ、k一定时,如果r较大,则a或b相对较小;如果r较小,则要求a或b相对较大。这就说明,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起着关键作用,也即如果企业内部员工不支持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则难以开展或收效较低。模型说明,影响产学研之间进行合作,并决定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下面,首先从农业技术创新供求双方行为分析入手,探索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路径。

三、产学研合作双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一)技术需求方的技术创新行为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它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对于个别企业而言,这种递增的收益构成超额利润[7]。技术创新能够产生超额利润,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创新不同,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受到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双重制约,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低[8]。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企业更倾向于重视技术创新的直接经济效益,关注短期市场表现。在技术创新战略上,绝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滞后性,但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风险小的特点。只有极少数技术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会选择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因此,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上,必然倾向于以继承为基础,进行引进和再创新,在技术项目选择上,更侧重于追求常规产品产出最大化的农业适用技术。对于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创新,龙头企业则持谨慎态度。

(二)技术供给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我国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其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体制内部评价科技人员,往往以科研成果的多少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标准,驱使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热衷于学术前沿问题,在选题上追求“高、精、尖”;在应用技术推广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于“短、平、快”项目;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更倾向于以出售的方式一次完成,不愿意在科技成果孵化和熟化上进行投入。重科研、轻推广,“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9]。显然,农业技术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行为选择的矛盾,使农业技术创新供求脱节,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行为,难以达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均衡,更难以有效增加产学研双方有效合作次数,提高双方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以及调动双方员工提高对产学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就是说,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够化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个关键要素。“在价格信息不足以充分地协调经济活动的市场中,一些额外的信息工具就必须产生以帮助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信息工具是制度和惯例”[10]。进行制度创新,是推动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逻辑的必然。从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现实利益来看,技术创新的结果必须通过企业生产活动过程来实现,因此,确立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必须在制度方面满足以下要素:

(一)以正式契约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因此,以契约形式对双方合作活动进行约定,明确各方对于合作创新的责任、应尽义务和利益分配,尤其是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程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契约中必须清晰约定成果的计量方式追求和实现各自利益,任何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双方,也概莫能外。由于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使得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创新成果测度的准确性受到人为因素的较大影响,也为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留下了可能。堵住机会主义的机会,是维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契约中必须明确约定创新成果的计量形式,以保障双方合理的利益关系。

(三)对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产学研双方作为具有各自利益关系的主体,合作组织形式必定始于松散组织,但是如果初期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双方认可,就可能逐渐提高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至于合作组织中的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适时改进组织形式,推动从项目推广、项目合作到共同开发,及至共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实验室、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这样的组织发展过程,顺应了合作创新不断深化对组织形式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组织发展逻辑,容易取得双方员工认可,有利于合作创新长期持续进行。

五、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

除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之外,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方向应该由易到难,创新风险应该由小到大。从我国龙头企业目前情况看,产学研合作创新首先应该从适用技术推广开始。适用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创新风险小,创新投入成本低且容易控制等特点,将为合作创新提供起步条件,也容易满足企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提高特色产品生产能力的要求。技术创新活动路线图,从技术创新风险小的技术推广开始,逐渐向风险大、潜在收益高的高新科技领域延伸,并向产业链的两端扩展,符合双方合作创新发展的利益要求,将为双方持续合作提供条件。

(二)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承担相应创新和推广项目”[11]。将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不仅会得到政策支持,破解企业创新制约瓶颈,更有助于企业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更高层次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从单个项目创新向全面系统创新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防止超越企业发展阶段和背离企业发展目标、为科研而科研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要以企业的资金能力、现实需求为坐标原点,以企业的资源禀赋和长远目标为参照系,对技术创新进行动态战略管理。适时将产学研合作由点对点发展为点对面,扩大技术创新源,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龙头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相比,农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和植根于当地文化的技术更多,也更重要,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更大。对于隐性知识的所有者,要给予入股、提成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对于植根于当地文化中的技术,要通过合作开发,给予整理提升,对于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应该按照契约中的约定,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进行管理。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将助推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提高企业综合收益。六、结论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合作创新模型显示,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化解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在龙头企业与技术创新供给方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非常重要。包括制定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对产学研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风险控制和利益保障制度。从龙头企业的角度来说,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对于合作创新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3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意义

(一)促使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我国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把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科研工作者的贡献、利益有效统一起来,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取得的生物技术科研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经济回报,导致科研人员主动研发和努力创新的氛围受到极大损害,潜在的科研力量受到难以计量的损失。知识产权制度视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财产,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从法律层面予以有力保护,使得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从以往的无偿使用转变为必须有偿使用的专利和技术。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经济回报的获得就成为一种必然。知识产权保护实际上成为一种有效的促使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的出现对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突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瓶颈的有效抓手

随着传统农业技术的广泛和大量使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依靠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发展。例如由于棉田长期使用农药,棉铃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使用传统的农药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灭虫效果,我国棉花生产一度遇到无法解决的危机。农业生物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难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转基因抗虫棉的成功研制和开发,成功地破解了棉铃虫无法杀灭的难题,获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市场的占有率连续9年出现超过10%增长率。在农业技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抗虫棉的广泛应用,使得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减少,棉农的生产成本得以显著降低。事实证明,保护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借助法律保障平台实施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是突破农业技术创新瓶颈的最佳选择。

(三)农业生物技术实现持续创新的坚强后盾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持续恶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农业污染开始危及人类安全。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物技术是一项具有极大的保护自然环境功效的科技手段,在自然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兴工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是农业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层次,在落实和规范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和完善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整体的立法工作,从各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作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合法转化和高效应用,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借力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常规科研活动的高度统一

一是立项阶段严格把关。在立项时要特别重视文献资料的查询,尤其是要认真做好专利查询工作,严把立项质量关,确保研发目标的创新性和唯一性,从立项开始就避免发生技术侵权或低效研究现象。二是研发阶段着手保护。要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融入到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中,在研发活动的实践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统筹对专利未来的维护和使用进行前期规划,要特别注意在研发过程中就把专利申请成果纳入到科研考核指标体系中。三是项目后期做好收尾工作。研究工作结束后要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及时把科技成果进行登记形成知识产权。

(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科研成果效益的合理分配

知识产权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对提高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做用,因此,知识产权管理已经被纳入到许多组织的管理要素中去。农业科研单位优化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必须重视下面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熟悉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有关程序,通过细致的工作提高专利申请的速度和有效性,及时保护专利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申请人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把专利申请和单位的奖评考核密切联系起来。例如对有重要发明专利的人员予以重奖;在职称评聘时予以特殊待遇。三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环境,逐步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内部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及保护状况作为科技资金资助、科技进步奖评审的主要依据。

第4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理念创新

在现有的机制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有时还不能与改革后的推广技术所需要的理念相适应,造成服务与需求脱节。

他们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深入,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的不够彻底,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以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同时,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不断的组织专家培训农技员和农民,并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 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第5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建设;三农产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业是工业、服务业的基础,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所以要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速度。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大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得到社会极大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在三农产业中增加资金投入,促使农业技术改革的深入落实,优化农村经营管理效果。由于地方资金及农业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等原因,当前强农制度、惠农政策并没有很好地深入实施,现行农田基础设施制度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的应用效果,甚至阻碍了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鉴于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非常必要。

一、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内容与要求

农业生产期间涉及到的各项活动和农业经济关系被统称为农业经济,其覆盖多个环节,例如生产环节、消费环节与交换环节等。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村经济管理要重点关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加强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契合度,是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即农业生产期间针对其进行计划、组织与管理产生的经济活动,引进激励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完成一系列工作、活动,满足预期目标要求。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在当前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明确今后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农业经济活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

二、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方面

当前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小农承包作业模式为主,整体呈现的农业生产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开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期间,尤其要注重规模化生产与机械化生产。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跟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农村土地的地形位置、农田基耕道的建设、小农承包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鉴于此,需要立足于基本,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脱节现象。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由于就业机会的增加,有一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更热衷于进城务工,因此由于劳动力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致使劳动力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浪费。除此之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专业化种田农户所拥有的土地资源较少,这也是限制土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生产对于生产力的要求比较高,但当前农业生产带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加之农业生产企业经营规模有限,企业与所在地区农户之间的业务关联度不强,创建的农业机制依然面临风险。针对农业生产而言,现有的农户经济利益面临一定的信任危机,创建合作式生产关系也直接受到了影响。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方面

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能够加强农业生产活动协调性,合理分配现有农业资源,带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管理。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还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农业经济管理能力。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对当前农业经济情况掌握不够,在落实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期间缺乏执行力。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提升,掌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有限,对于现行农业政策也不够了解,直接影响了经济管理效益的提升。

(三)农业技术创新方面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当前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层面整体效率不高,农业技术比较滞后,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同时,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能够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财政支持有限,现有资金无法满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从而影响到投资效能。虽然目前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培训机构数量较多,但农业技术创新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实施。除此之外,农业技术创新氛围不足,负责技术创新的人才数量少等都会限制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加速农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民了解、掌握信息技术有限,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除此之外,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中要深入落实农业经济管理这一项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后期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首先要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各项流程进行优化,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农业发展现状,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方案。针对现有农业用地加强征用与流转合理性,避免因农业劳动力缺失而导致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特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农民群众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确保双方可以平等交流,为农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优势,提高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性。

(二)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务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时,必须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与农业经济管理有关的基础知识,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高水平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培训期间,培训内容可以从农业技能、现行政策、信息技术与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强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管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最终考核结果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业绩的评判标准,业绩考核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端正思想观念,对农业经济管理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加强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生产除了要有充足的工作人员作为实施主体外,还要采用大量的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需要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加大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科学使用喷滴灌技术,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等。重视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工作,把农业科技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断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深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用到大量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数据。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重视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同时加强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数据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做好农业生产活动规划,杜绝信息闭塞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组建互联网经济模式,在原有农业生产销售途径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采用全新的农业经济模式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五)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各个地区的农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农业体制转型期间对于金融资金的需求量也相继提升。但是受到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要对农业金融产品进行合理利用,充分体现出农村金融机构在惠农、支农政策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期间,还需要创建完善的产销联结机制,站在农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相关产品升级,实现产销连接机构收益率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流通机构,要与生产商组建合作关系,为农户提供最新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数据,展开地区消费市场分析,为生产结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使农业生产结构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对农业经济管理也提出了一些要求。为了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需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方法,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加快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目标,这也是今后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袁新红.浅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9):6-7.

[2]李卓娅.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模式发展研究———评《农业经济管理》[J].植物检疫,2020,34(05):92.

[3]谢秋燕.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8):14-15.

[4]石磊,陈新.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20):37-38.

[5]常瑞淇.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评《农业经济管理》[J].植物检疫,2020,34(04):91.

[6]陈爱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措施分析[J].财经界,2020(10):27-28.

[7]张俊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市场,2020(19):70-71.

第6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浅谈;技术推广;适应;规模化;种植

一、乡镇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

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落后,由于乡镇农技人员更换频繁,农技人员对推广知识掌握的少:另外大多农技人员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培训,知识陈旧,不了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实际操作。2,推广手段严重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较少,推广手段落后,无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技术跟不上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规模化种植的步伐。

二、面对农作物规模化种植以及农技推广的现状

(一) 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以适应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发展的需求。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推广到实际生产中与推广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1,要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使其了解掌握新技术的原理、操作规程等,成为“专家”更好地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2,要增加乡站农业技术人员职数,将一些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补充到乡站,使老、中、青农技人员相结合,各自发挥特长,提高乡站人员整体素质。3,要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农业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借助互联网更好的为农业规模化种植服务。

采取政府牵头,多措并举,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等各种形式建立健全直接到种植户的互联网系统。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和接受;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1,建立面向 种植户、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服务平台。首先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网络平台的融合。其次,通过推广服务网络平台,解决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结合点、网络平台服务方式与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的结合点以及农技人员技术的泛推广,须统筹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库,建立区域与种植户的结合模式;第三,要解决技术传播与互联网媒体、微媒体的结合方式,使尽可能多地覆盖更多地区、更多领域、更多种植户。

2,农业科学技术的标准化信息推广与传递。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必然要求提供标准化的技术信息。第一,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将农业技术成果变成数字化、可信息传递的网络“产品”,变为种植户、企业易于接受的图片、动画视频、标准化文字等。第二,通过平台集聚相关涉农科技成果,建立易于分类、检索与推广的农业大数据库,实行全国范围的农业大数据联网互通;第三,通过网上与网下示范,以及手机短信、微信平台载体技术,让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知道最新技术成果,实时了解市场行情,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第四,通过种植户及农业技术人员互联网应用后的示范宣传,扩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

(三)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和装备。

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对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集成,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促进,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规模化种植农业的出现正是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实验,展示示范效果,以点带面引导农民自觉应用。2,注重培训指导。通过培训,使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掌握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指导农民掌握技术要领、正确操作使用机具。发挥专家、技术推广骨干作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疑难问题,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3,实行全面推进。以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加快实现瓶颈技术突破。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广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加快提升农业规模化种植和种粮大户的机械化水平。

(四)加强宣传预防为主生态防治,逐步推广有机农业种植。有机种植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也不采用基因工程和离子辐射技术,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农作、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来培肥土壤、防治病虫害,以获得安全的生物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有机防治产品。利用微生物矿物质等灭菌;利用人工或合理轮作除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色纸、防虫网粘虫板等防治害虫,使用有机肥沤肥绿肥矿物肥提供养分。有机产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前景。种粮大户对于新技术有渴望又有经济条件,对于有机种植业得推广和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结束语: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技术推广适应规模化种植,正是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需要,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关系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7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基层农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49

在经济新常态倡导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开始逐渐过渡为中、高速增长,将创新、质量效益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以便充分利用新机遇,还能攻克新挑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承担着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责任,摸索出符合新常态下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途径,有助于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落后因素分析

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加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2点落后因素,需要加以创新。

1.1 认知存在缺陷

通过对相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有工作的大量调研发现,机构自身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认知存在的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有:单纯以为推广即将农资物质介绍至基层农户中,包括肥料、种子等。这种较为片面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在研发、农业生产实践指导方面的职能,从而不利于此项工作社会功能的充分体现。基层农户对于农技推广工作认知更为缺乏,更谈不上如何依托此项工作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

1.2 管理C制不灵活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思路指引下,我国深入改革了经济体制以及科技体制,相关政府农业机构也对组织架构、职责等加以精简与规范。但是,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而言,在管理机制上还存在着不灵活的问题:机构自身在思想观念上依然较为保守,对于创新缺乏追求意识,面对新型科研技术往往存在着排斥的不良心理;应用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与保守,对自身的管理工作(人员、资金等)也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农技推广工作的职责存在不清晰问题,存在有关部门相互推诿、职责混淆等现象,导致工作效能下降。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途径

针对上述提及的落后方面,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创新与改进。

2.1 创新工作观念

在经济新常态指引下,不管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自身还是推广工作服务对象,都需要积极扭转以往传统、片面的认知水平,实现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观念创新。建议相关农业管理机构以及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宣传、培训等途径来帮助基层工作人员以及农民树立正确、全面的观念。由此实现农技推广理念由单纯推介向技术扶持偏移,实现“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农技推广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尽快推行至基层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成果转化率。

2.2 创新工作管理机制

第8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1相关文献回顾

1.1国外研究现状

W.G.Hoffmann通过对工业内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比较,认为技术差异会引起资本品工业的优先发展;熊彼特认为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集中于其中的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0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认为依靠技术且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会对其它部门产生重要作用03。这些研究一致推断技术变动会促进产业结构改善,也成为后来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动上的理论的不断深化的基本方法。

1.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影响产业结构诸因素的依存与制约关系以及对产业结构演变作用机制等,主要有两种观点:技术升级导致新产业形成,新旧产业的交替及不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的变化而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升级剌激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相对成本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成果有:傅家骥、王伯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剖析科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过程。周叔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的投入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05。陈国宏、于尚志、王云平研究技术升级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对以上两种观点做了一定的论述,尽管在对相对成本的影响中指出弹性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孙军构建一个在封闭条件下内含需求因素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型,分析在需求约束条件下一国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得出一系列与从供给角度出发所不同的结论。宋辉等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朱玲运用层次分析法、唐德祥等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赵新华等采用因子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科技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黄茂兴等提出待选技术系统在区域内能量的积累程度来选择合适技术,技术选择效果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李健,徐海成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进行系统分析M。

综上所述,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起步早,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实践价值较高。国内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领域,从宏观或微观层面去探讨,研究成果主要见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涉及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同时大部分研究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少;缺乏中观上的衔接,尤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机理、协调关系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少。

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2.1理论分析模型构建

科技创新通过加速效应、关联效应、替代效应、集约效应、引发效应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是混合、交融、互动的(见图1)。从供给方面看,不同行业(部门)出现技术创新影响生产函数,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对其他要素产生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流量和流动格局,实现对其它生产要素的渗透与提升,使各行业(部门)的要素投入配比变动①导致各行业(部门)产出的变化,促进要素转移与再配置,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质态优化和动态提高②。科技创新通过更新、完善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和产业技术,促使农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的转变③;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结构和中间投入结构发生变动,原有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技术结构选择,最终产业结构会为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发生变化。同时,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的技术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结构,从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作用于国内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使其出现相应变动&3。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为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课题和技术要求,促使科研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两者相互依赖和促进,良性互动。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都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1.2定量分析模型构建

考虑到研究是涉及多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中国经济的波动的非平稳性,而对于非稳定经济变量,使用经典回归模型会出现‘‘伪回归”等诸多问题,使得估计的参数丧失应有意义,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ECM可以由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变换而来,ADL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改成多种形式而不影响模型对样本数据的解释能力,也不会改变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值。ADL模型的一般形

3实证研究

3.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端测量科技创新(TEC)①,评价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科技成果登记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额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成交额、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本、专科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13个指标。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INY)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种植业结构指数、农产品品种结构指数、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个指标。

研究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年)、“bjin-fobank.com”、“sts.org.cr、“中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处理及建模使用软件SPSS16.0和Eviews5.1。

   3.1.2指标修正与无量纲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两个指标是随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呈递减趋势,属于逆指标,为便于与其他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进行倒数换算,使原来的减函数指标换算成为增函数指标。

由于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统计学中标准化处理方法,基本公式如下:

3.3原始数据浓缩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衡量科技创新的13个指标和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6个指标做数据浓缩处理。SPSS16.0输出结果①如表1所示,从13个实际变量中抽取出三个因子提供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91.263%,说明可以用三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F1、Fi和F3。主因子F综合得分是用F1、F2和R三个因子加权平均得到②,权重由方差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3.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性评价

(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化趋势分析从图2可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28.19%降到2009年的10.35%。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牧渔业份额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比重由1998年的26.43%提高到2009年的41.09%;农业从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70.5%降到2009年的38.1%,品种结构指数进一步优化,牛、羊等肉类产品、水果产品等产量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22.13%提高到2009年的38.45%,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由1998年的35.8%提高到2009年的51.9%,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显著改善,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林牧渔的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渔业在四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优势不突出;二是各地结构调整趋同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较大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带、经济区以及竞争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三是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珍、稀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四是有些农产品种植规模大起大落,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问题时有发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协整回归分析

①单位根的检验。对变量数据序列TEC、NY进行ADF单位根的检验,见表2,序列ADF检验统计量值大于5%的临界值,说明变量都存在单位根,接受原假设,变量一阶差分进的单位根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变量序列都是_阶单整I(1)序列,这说明TEC与INY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括号里的t检验值具有95%的可靠性,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这反映INY受TEC水平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短期弹性为0.1353,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显示TEC对INY影响的短期波动向长期波动均衡调整力度为0.1353,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些都表明TEC与INY的短期动态模型比较稳定。

(4)格兰杰(Grange)因果检验

张晓峒认为滞后期数的选取是任意的,以X,和Yt为例,如果X,-1对Y,存在显著性影响,则不必再做滞后期更长的检验16,检验结果见表4。由于针对以上假设估计的F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TEC是INY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TEC显著的促进了INY,而相反则不是,INY不是TEC的格兰杰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二者应该是双向因果关系,这从另一方面验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对TEC的反作用不显著。

(5)科技创新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①脉冲响应分析。图3表明INY对其自身冲击的有明显的响应,在第1期INY增加约0.15%,并呈逐步下降趋势,到了第3期的时候到达了0.09%,然后小幅度下降,第6期后逐步稳定在0.05%水平上,整体效应为正,这说明INY对于自身的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响应较强,并且具有持续性。图4显示INY对TEC-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的反应较明显,表现为一种波动状态,第1期达到最低峰值-0.05%,然后逐年增强,到第4期时候达到最高峰值约为0.03%,此后逐步逐渐衰减,到第10期这种冲击反应消失。

②预测方差分解。EG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关系的强度。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是一种判断经济序列变量间动态相关性的重要

从对ATEC的预测方差分解可以看到,INY开始就受到自身扰动和TEC水平增长的影响,但在前二年受TEC水平增长冲击的影响较大,分别为17.07868%和13.47479%,此后TEC作用逐渐减弱,在第10期仅为10.68112%,而自身的解释能力愈来愈强。在一定时期内,依靠TEC,INY的调整和升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在相同技术水平条件下,INY调整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为达到产业结构优化新的平衡,就要不断地剌激TEC,提高技术水平,使每个时期的结构调整边际收益递增,促进INY。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TEC经历从初级到高级、从积累到释放的变化过程,两者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此,从总体上看,TEC与INY之间存在较为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这与前面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3.5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趋势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1年前,INY变化的幅度快于TEC变化幅度,体现TEC对INY的促进作用较强,在2001至2004年期间,TEC与INY水平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耦合性较强,而2004年以后,INY水平变化趋势相对于TEC开始下降,二者耦合关系开始发散和偏离,差距不断扩大,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对二者关系以2004年为界来做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032<0.05,拒绝原假设,说明二者关系密切,而2004年以后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106>0.05,接受原假设,表明二者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具有显著的密切关系。而且回归系数也发生显著性变化:由0.816下降至0.494,降低了39.46%,同时,图5显示在2008以后INY变化呈现水平化发展态势,而TEC始终保持增速发展状态。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INY速度已经偏离TEC速度,没有达到协调发展。因此,从二者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如果没有协调二者发展的创新制度的或政策引导与介入,TEC对INY的加速效应、关联效应、引发效应会逐渐减弱,偏离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原因分析

4.1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弱质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尽管我国提出重点加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相对工业要长,且受生物生命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面临着主体缺位和动力不足等问题,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短缺,使得实践中科技创新主要方向偏离农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以及新型能源等领域,这些产业逐渐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削减农业发展,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业的变更。而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又会使农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这种弱质化使得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结构优化需求不同步产生第二次偏离

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弱,这种现象反映了政策导向的偏差。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少、质量差、规模小、速度慢和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4.3非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引致需求弱化技术创新产生第三次偏离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某些特征会诱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产生集成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效益并诱发新一轮创新,促使农业技术创新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由于目前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实现内生地决定着技术创新,难以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制约创新植入增长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延迟技术创新的方向、速度、进程和规模,使农业科研与生产偏离。

3.4缺乏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机制产生第四次偏离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有了些改观,但存在问题还比较严重。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三低”问题,即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员比重低、年轻人比重低、工资待遇低,大多是一些非专业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乡镇或区域性技术推广机构存在体制不顺、保障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以破解。

3.5部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无效供给产生第五次偏离

一是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导致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和农业,而是面向政府,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导致选题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含大量水分,而现实中又主要采用项目推广方式,重点推广那些获奖的项目,这将夸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总量;三是科研活动缺乏面向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运行机制,因而许多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生产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风险性等方面不理想;四是科技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过于重视农产品产中、常规以及基础技术的研究,而对产前、产后、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型技术的研发重视不够。

1.6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最终应用者条件的不和谐产生第六次偏离

一是部分技术对最终应用者的素质要求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技能以及良好的技术采用态度与观念,而农民在这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二是一些技术与农民增收需要不适应。从农业科技成果来看,总量虽然不少,但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增产性技术多,质量效益性技术少;粮食作物方面技术多,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少;产中技术多,加工技术少。

三是技术的采用要求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形成规模化生产,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采技术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技术”。由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性,农民要求应用技术更具有直观性和短期获利性。

四是农业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由于我国农业投资领域缺乏风险投资基金,致使一些生产单位、农户畏惧高投入,不愿冒险采用新技术,致使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五是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这进一步削弱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购买意愿。

5对策建议

(1)建立强化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规模的机制

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要对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个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规划,明确科研创新方向和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各级农科院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根据农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引进农业领域急需科研领军人才。

(2)建立多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扩大成果转化效率

出动科普宣传车、设立科技咨询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新成果新技术;从农业生产需求出发,制作技术应用指导课件;重视试验示范作用,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农民参观学习;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该组织在农村社区中的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组织为推广媒介。

(3)建立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机制

首先,农业科研的导向应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转变,从单纯实验室研究应向研究与转化并重转变,从科技人员小集团良性循环向农业需求大循环转变;其次,选题立项时,不但要听取科技人员、专家、管理人员的意见,还要进行农村调查,保证成果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第三,在项目的审批环节,项目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验收环节,改革现行的专家验收制度为市场验收制度,即以项目的增产或增效的效果是否显著,农民是否满意为主要验收标准;第四,要“硬化”成果、减少浮夸,强化中试基地建设,还要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组合。

(4)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统筹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地区和农民的不同层次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从科技的学习和运用中得到实惠,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

(5)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第9篇: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特点 动力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为了把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好,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但是,由

于各国的国情条件、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状态的诸多差异,各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与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我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以往的农业发展形态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农业经济方向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而且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第二,产业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现代农业则在保障必要的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第四,生产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土地、装备、管理等,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农业主要是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第五,生产动力从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它在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而且部分实现了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就是一种高科技产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才是现代农业的真正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使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此,笔者认为 :

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努力提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大能力。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建设农业信息化工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实用技术。

3.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增大国家富民强县科技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科技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