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环境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讨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使师生积极参与和体验互动教学过程,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并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一系列的机械性操练,最终达到对外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掌握。这样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所获得的语言输人输出机会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教学活动应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内因,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要靠他们主动的参与,内化和实践。建构主义认为,语言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一种合作和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的建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建构主义的引导下,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进行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二、关于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他认为,人的认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概念,从而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奥苏贝尔,1964)。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ausubel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运用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相关概念,相互作用,不断建构新的知识意义和图式结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之中,而教师是学习者重要的互动对象。威廉姆斯和布尔登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是对上述理论的整合与诊释。其要意是: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大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创造的的语言交际活动的较真实的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和语言活动中完成意义建构。“协作”主要指学习者之间的通过语言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其中包括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最终意义的建构等。“会话”是“协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学习者之间需要通过会话商讨的方式,也就是“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意义建构”是语言学习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建构意义主要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何克抗,1998)。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
(一)创设相应的情境—课堂互动教学的启动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互动教学的启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自然的导人性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参与,激活课堂互动。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two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friendship,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照片,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人“友谊”的话题:
1 who are they?
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学生们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得出结果是:they are friends and their friendship is the greatest in the world.从而引导学生对“友谊”话题展开讨论,教师然后就课文主题提出问题,倡导和鼓励教师与学生对话,引导他们自然的进入思想交流的情境,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例如:
what is your idea of friendship? hou important are friends to you?
由此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师生,生生之间协作、会话—课堂互动教学的主体
课堂互动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共享,意义商讨。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是协作、会话过程常用的形式。
1、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先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结果陈述出来,然后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协商,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以便达成一致的理解,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各成员就一定的专题进行会话,提出对应的观点和矛盾展开讨论或辩论,找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解决的可以放到组际交流中探讨。
2、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沦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组际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融人到学习中去。
(三)反债评估—课堂互动教学的巩固
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充当帮助者和指导者,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在组织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评估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其互评、互议、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而是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也可采用让学生讲故事,辩论等活动形式进行检测。采用这种在互动中进行的当堂检测,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这是课堂互动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评估”部分不仅评定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从情感(信心、兴趣、态度)、文化、策略等方面作行为评定,反思自己的进步与问题,及时对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进行调控。
(四)意义建构—课堂互动教学的目的
意义建构是语言学习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构建相应的知识意义,还要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这种知识的实际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我们的课堂互动教学恰恰斌予了语言使用的情境土壤,提供了语言使用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实践其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把语言学习变成运用语言的交际行为,从而逐渐获取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支撑环境;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31-02
现代教学越来越多的与互联网相结合,很多院校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近年来,网络课堂如MOOC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网络教学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学生得不到充分的自由,学习很大程度上由教师主导,并没有达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目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弊端。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能够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环境,因此将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方向[1-5]。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研究发现儿童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较大的不同,经过探讨,他认为一个主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的认识与其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对于建构过程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同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主体接纳新知识和新观点的过程。但是当主体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释新知识时,这时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使之与新知识相适应,这个过程就称为顺应。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并非像传统教育式的被动学习,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只有经过主体的建构和吸收,才能真正被主体所掌握。建构主义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教学理论,其基本思想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是使主体成为一个会学习、富有创新精神、乐于实践的主动学习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而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为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撑环境。主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并非仅仅来源于书本,而是在必要的环境下和其他个体通过提出问题、交流合作、评价总结,最后解决问题,并从该过程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从多方面发挥主体作用,用发现法、探索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学。基于这一观点,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模式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首先进行分组,组内进行分工,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任务也可以与组内的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探讨。每位组员绝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最后确定一个方案,然后将此方案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提出意见,小组对此不断完善。该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确定主题、创设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自我评价、深化学习等环节。
2.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由问题实际的结果决定。该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去建构知识。锚也是由教师设计的,通过给学生提供锚,学生会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的流程。在此流程中教师可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该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设计锚、围绕锚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超越具体的锚并促进学习迁移、自主进行效果评价。
(三)教学设计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学的设计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教学设计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出学生交流讨论的环境,进而设计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环境。通过上面这些步骤,学生可以进行知识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主体学习效果与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主体的学习效果正相关,因此教学设计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教学支撑环境设计
教学支撑环境是在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进一步明确教学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阶段目标。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即各部分的关系,然后对每一个小的教学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
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环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设计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原则。教学支撑环境设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小组创建及分工、问题分析及解决、成果展示及总结。
(一)小组创建及分工
小组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合作的社会,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给紧张的学习氛围带来活力,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的兴趣。每个小组的问题及工作量往往是比较大的,通过组员之间的具体分工,让他们对某一小的方面更加精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瓶颈,组员之间的交流会让学生思路更加开阔,问题更加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走出瓶颈。
一般来说,小组的规模和教学目标、教学设备、工作量的规模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是密不可分,教师要充分考虑以上条件,根据实际的需求,合理的设置小组人数的规模。分组前,教师在互联网交流平台(如BBS)上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对于观点以及思路,意见统一的学生可以分在同一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意愿、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分组。随后每个小组自行确定小组组长,组长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主持会议,以增进组员之间的友谊,然后对任务要求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将分组情况、任务分配、进度情况等信息记录在软件中。还需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互联网环境来分享资料、想法等。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最终的结果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分析阶段,要整理收集相关信息,上网检索图书馆资源等。然后分析整合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资源共享,相互补充知识盲点。最后得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总体框架。
在互联网环境下,解决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首先,利用网络为学生建构问题或案例,给学生相对真实环境,并通过超媒体提供资源和环境。然后提供网络讨论区,学生在讨论区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指导以激发灵感,调节气氛,提供更有利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提供一个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区,当学生之间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在讨论区与教师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或工具,实现学生之间的信息同步;最后为学生提供在线数据库如图书馆资源数据库,给学生查阅文献提供方便,获取最新数据,通过超媒体、多媒体链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同时创建一个提供音频、视频的学习网站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及时更新上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获取相关知识。
(三)成果展示及总结
在规定期限的学习后,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每个小组都要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文档、PPT、音频、视频来论述自己的成果及观点,结合相应的理论或仿真结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进行成果展示及总结。在互联网上提供同步交流工具及可视界面,让每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出同步、异步交流方式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交流;还需提供视频录像功能,把每个小组对于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陈述录制下来,方便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不熟悉的内容重复观看;评价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小组在评价系统里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及评分,然后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小组进行奖励、排名靠后的小组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需要提供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对每个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音频、视频资料,文档文件,总结PPT、学生分工情况以及完成状况进行备份,记录在系统中,方便随时查阅。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评价组员以及自己的表现。对于暴露出的问题加以改善,组员之间的优点要相互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知识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总结:基于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支撑环境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该环境符合时展的潮流。利用建构主义原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支撑环境为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广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俊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子信息课程“幕课”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68-169.
[2]王琪璐.基于新建构主义的高校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平台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刘艳芹,栾述文.“以人为本”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5):59-64.
关键词:滨海滩涂;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1-02
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1]。环境科学专业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对野外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对更高。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环境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然而,受传统和条件所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尚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今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盐城地区沿海滩涂湿地这一独特地理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其构建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环境科学教师的关注,根据当地实际自然条件完善环境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一、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野外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加强野外实习对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教学环节[2]。野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强化,而且是训练学生野外工作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其目标定位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延续,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样品采集与处理、野外仪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野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但能巩固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对环境问题产生直观认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的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环境科学野外工作的能力及独立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这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此外,环境科学的野外实践也是学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场所和手段。环境科学理论性较强,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利用野外实践教学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相关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演习的平台,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更是参加工作前,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重要基地[3]。
二、利用滨海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
一个良好实习区域的选择也是成功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盛桂莲等[4]和杨晓菁等[2]人为:生态学教学实习地点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资料翔实;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最好已与有关单位建立教学基地共建或有教学合作关系。与生态学类似的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也应具备类似的条件。滨海滩涂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是大陆与海洋的交界带,在全球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平原性淤长型滩涂湿地,是开展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然而过去并没有意识到滩涂湿地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利用地域优势(如滩涂湿地)进行野外实践教学逐渐引起重视。滩涂湿地具有野外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典型性。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典型的滨海滩涂湿地类型,大量原生滩涂作为自然保护区被完整保存下来,此外,现代农业和工业等人为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变迁过程也非常显著;全面性。滩涂湿地是海洋和陆地的交错带,包含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界面和介质过程,不但可以研究自然状况下的环境过程,也可以研究人为影响下的环境变迁;多样性。滩涂湿地涵盖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水质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均可以在滩涂湿地中找到研究对象。海洋景观、大陆景观、湿地景观结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教学潜力巨大的盐城滨海滩涂湿地体系。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加强直观印象,巩固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兴趣点,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滩涂湿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尚未没有形成完成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笔者建议将盐城地区滩涂湿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构建滩涂湿地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环境科学实践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的构建。滩涂湿地教学体系基本组成应包括三条主线:(1)自然状态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巩固加强《环境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等各基础课程的内容,并形成直观印象。(2)人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加强对《污染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的认识,并对目前我国工农业污染现状有直观的了解。(3)污染控制措施。利用滩涂湿地中的工农业污染源及其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控制途径,加强对《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等课程的认识,从实践中认识并熟悉各种工程措施。野外教学实践体系应该囊括环境化学、土壤学、水文学、水质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等课程,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实践教学活动[1]。实践教学活动应针对不同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滩涂湿地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教学同时,将书本知识和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于课堂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的构建。大自然是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更需要走进大自然。课本上枯燥的内容需要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滩涂湿地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理想场所,但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再教育的目的,而不会转变成单纯的旅游。通常可采用现场细致观察法、现场启发讲授法、现场操作教学法、现场知识竞答、工作目标设定等各种方法进行,通过启发、引导,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效果。在野外实践基础上,编写实践教材、制作多媒体,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凝练、改进,提高教学水平[1]。
3.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单一的课本宣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滩涂湿地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野外情况复杂多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变,教师现场提出的目标任务学生须组队加以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4.考核体系的构建。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不同于课堂考核,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通过在野外对学生完成实践工作过程的全面审视,比如任务完成情况、现场问答、实习报告等[5],从中判断其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这比在课堂中的笔试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后反馈给学生,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同时反馈于教学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盐城地区得天独厚的滩涂湿地资源为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条件,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吸引国内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前来学习、研究。将地理优势、人才优势进行有效整合的野外实践教学不但有利于环境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李增学,李旭平.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34-137.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翟伟峰,刘省非,王英利,王永杰.21世纪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6):82-84.
关键词:元学习;元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郭海莉(1980―),女,汉族,河南省辉县市人,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张易(1980―),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物理教师。
一、元学习与元学习环境
元学习的概念是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研究人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学习的。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能够监视现在,计划未来,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国内有学者用因素分析方法,把元学习能力划分为3个方面和8个维度。
元学习能力包括: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目标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选择最适当的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的进度与效果,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其中自我监控是元学习能力的核心。
远程学习的最基本特征是自主学习为主。远程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成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学习者需要改变学习方式,运用各种资源,选择学习方法,对学习的进程自我监控并及时调节。不管学习者在何处、以何种形式学习,他们都需要得到支持。比如他们需要弄清楚“我该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做得怎么样”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及时弄清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远程教育需要构建适合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环境,即元学习环境。
二、构建远程教育元学习环境的意义
(一)提高远程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远程学习的效果与学习资源的质量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都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否匹配有关。远程学习的设计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年龄、知识基础,选择与学习者特征最匹配的形式。因为学生面对的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与自己没有目光交流和情感沟通的网络,学生的学习得不到同步反馈和激励,久而久之,必然降低学习动机强度。远程教育创设的元学习环境应该能够使学习者明白“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我做得怎么样”。这样,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为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完善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教育以“批量生产”的模式把本来个性各异的人,“铸造”成统一的产品,使之失去了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远程教育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对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都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学习者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能意识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才能促使其主体性人格和反省思维发展,其个性趋向完善。
(三)远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远程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这是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现代远程教育所依托的许多信息技术原本并非专门为教育用途而设计的,许多新的信息技术在提供新的学习机会的同时也给学习带来了新的障碍。如果不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和开发信息技术的潜能,而是削足适履――不是根据教育规律来设计或改造技术,而是根据技术的特性来设计教育过程,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严重制约着远程教育的发展。
(四)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20世纪70年代,远程教育还只是一种边缘模式和替补教育形式。而在今天,远程教育已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模式,是各国政府实施国家终身教育制度的第一选择。经济全球化、人类生存数字化的场景渗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这种趋势与传统的教学观、学习观产生尖锐的矛盾。网络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正引领教育世界的全面变革。网络知识信息纷繁复杂,只有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才能够促进学习者快速有效地进步,适应当代社会的变迁和竞争。
三、构建远程教育元学习环境的途径
远程教育的实现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学习环境,一是支持服务。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作用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环境本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支持服务。支持服务体系健全,服务质量高,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利用率就高,学习效率也就高。构建远程教育的元学习环境,就要从这两个基本要素做起。
(一)提高学习资源的质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丰富、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证。目前的远程教育学习资源主要有四种,即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教材、CAI课件,这四种资源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但学习资源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增强文字教材的交互性、趣味性;提高音像教材的教学质量和制作质量;网页形式多样化,增进课程辅导的交互性,充分体现网上教学的特点;及时更新网页内容,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精心设计学习资源,注重多种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学习资源的吸引力。
(二)建设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科学习支持和非学科学习支持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来说明如何通过建设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来构建良好的元学习环境。
1.在英国开放大学,一般来说,学科学习支持除了面授辅导、在线辅导、电话辅导或驻校学习外,还体现在各种学习资源内。比如《学习指导》、《作业要求》、《设计/课题指导》、《学年学习进度表》等。《学习指导》主要包括:课程说明――教学要求和目的、本课程的资源、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等;《作业要求》则介绍总体要求,同时还对每一道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设计/课题指导)介绍本课程对设计或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准备计划、开展调查、完成设计或撰写课题报告等。《学年学习进度表》则是将各个阶段的资源使用情况列表说明。
2.从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看来,现代信息技术在非学科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学科学习方面同样重要。
每位注册的学生都有自己个人的主页和电子邮箱,主页的一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1)常用网址。包括课程及层次、课程选择指导、残疾学生服务、复习和考试技巧等;(2)信息技术网址。包括地方信息技术设施、行为规范、计算机咨询、软件下载、挑选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等栏目;(3)开放大学社区。包括开放大学就业机会、学生会、、校报、学生报、特价消息等栏目。
另一部分则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的,包括目前就读课程、通知、个人菜单。“个人菜单”含有以下内容:个人记录、就读课程网页、已批改好的作业、FirstClass计算机会议系统桌面等;“目前就读课程”提供的信息包括该课程的学分、辅导教师联系信息等。如果所选课程没有面授辅导或驻校学习,而是提供在线辅导,那么就应该在规定时段通过FirstClass会议系统或其他计算机会议系统参加辅导,FirstClass的桌面显示个人邮箱、涉及教与学的信息技术服务台、开放大学服务消息、离线会议等。
可见,非学科学习支持与学科学习支持对远程学习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不断提高学习资源的质量,改善远程学习环境,增强学习服务支持,远程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在信息化社会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6,(3)34.
[2]刘儒德,江涛.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4,(6)11.
[3]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32.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42.
〔5〕陈丽,张伟远.网络时代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4,(2)9.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的是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缺乏是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突出问题。针对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及本专业的特点,各高校进行了很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和推行,如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但现实情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实施,一些教改方案所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停留在构想阶段,这几乎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教学与考察、装饰材料市场调查、施工工艺实地观摩、课程与实际项目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跟踪等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原因,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改善,如教育部门逐步在一些高校投资专项经费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也给予相关专业教改项目经费支持。作为教学核心和主导力量的教师需要努力推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讨在现行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针对目前教学环节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教师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改变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编制新的教学讲义和课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中,增加学习的直接性,强调设计教学与社会认知结合,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
第二,让学生将市场上各种工艺材料收集样板并系统归纳,建立工艺材料资料库,以利于学生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构造及不断更新的装饰施工工艺,拓展学生对材料多样性的认识,便于在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象和理念选择相应的材料,让学生理解艺术性(美观)与功能的统一,避免将形式当成环境艺术设计的全部,增进学生对本专业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加强实际设计训练。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将项目引进课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题设计中倡导“实题实做”。由于追求高效的设计公司很少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因此,找到合适的设计单位作为实践基地是目前本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现阶段的设计选题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的工程项目,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范围内,教师一方面积极引入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或跟踪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从与业主沟通、实地勘察、方案的推敲到方案的最终确定及图纸的绘制完成,通过具体的实践流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以设计征稿和设计竞赛为课题进行实际设计,培养学生依据环境条件、功能及空间要求,综合客户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市场和生态战略,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设计。把专业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教学实践,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动手的习惯,将设想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多画草图、勤做模型。画草图、做模型是“设计预先性分析”过程,是对空间形式创作的种种条件进行设计性思考,训练目的清晰,过程评价明确。草图是设计方案的二维展示,而模型能较直观地表现某些空间的体量关系与穿插关系,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调整。
第五,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设计师组成,大家集中研讨、分工合作、确立选题、组织教学。团队教学可以与时俱进地了解业内最新动态,把握时代节奏。教师需要努力争取资源来组建这种教研结合的团队。
第六,加强开放式互动教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技术专业教师参与教学,组织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举办设计展览。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个性与活力。
第七,强调指导教师的设计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追踪前沿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设计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才能准确地将各方面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了多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以多种方法进行立体研究,借助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指导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调整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现代设计教学的要求。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加强教学实践模式的开展,在笔者所在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教学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全程体验实践项目的各个环节,既完成了规定的知识构建,又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感受市场、感受社会,毕业后顺利走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岗位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堂教学;自主性;传统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网络环境下,教学系统的快速发展对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已经充分看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但是没有弄清网络教学的特点就不能实现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网络教学的优势则难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上不能因为网络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徒增学生课外负担,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为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下面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突出学生自主性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会非常突出,原因在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与传统教学所提供的资源相比,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有了更大、更为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被教师、教材所提供的仅有教学资源牵着走,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需要的学习材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安排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身表达和传播对象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刺激自身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教材,听相同讲授,参考相同资料,习惯于利用统一的内容、固定的方式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培养更的不懂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学生,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网络为教学注入发展“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学生经常出没于网吧,沉迷于网络,为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监控,即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关键取决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选取和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突出网络的可选择性和交互性的同时又要控制选择的自由度,才能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第一,课件设计要有先进性。课件设计要能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既有丰富的内容,又要突出重点,不仅要激发优秀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要使所有学生轻松掌握必修内容;第二,课件设计要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学生在网上活动的范围要有明确的规定,课件层次性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互联网,第二层为校园网,第三层为本课件。课堂教学时,学生首先要在第三层进行学习,通过课堂测试后便可进入第二、第三层次学习;第三,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即时监控,即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确保课件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重视本地资源的开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日渐丰富,不同主题的教育网站不断涌现,各种形式的网校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同时,重视本地资源开发,以便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互联网上资源确实不少,但优质资源却很少,商业网站炒作成份居多,免费网站的资源质量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网上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分散,不易查找和获取,如果遇上网络拥堵,更会失去查找的耐心。出于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本地资源的开发,利于消除网络资源的一些弊端。那么,如何进行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呢?第一,采用教育软件开发商提供的教育资源库,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但应用起来较为方便,软件升级、维护有保障,成为了本地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第二,从教育网站上下载资源后加以整理、改造、归类,形成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数据库,不仅建设成本低,应用上也较为便捷;第三,利用一切自建资源库。由于这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系统工作,仅凭一个人、一个学校难以完成,为此,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个学校分工建设,确保资源库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符合教育特点和规律;第四,将上述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每一方式的优势,使本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三、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同时,重视传统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 Art Design)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覆盖面甚广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诞生的产物,是一门新兴学科。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它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广泛开设。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毕业生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众多需求的不断提高、变化,专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应该采取多项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其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出发,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对专业进行深入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一、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知识结构更新快,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如下三方面的改革。
(一)采用“学分制”。
必须是完全的学分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加强教与学的灵活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这促使教师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也更有利于资源配置。譬如,单就毕业设计课程来说。现在很多高校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去分学生”。这种方法存在弊端:教师本身研究方向的不同,他们对本专业内所擅长的课程肯定不同。如果教师每人分十个学生,十个学生如果是十个不同的课题。那么教师辅导起来效果就不太好。如果改成“老师选课题。学生选老师”,那会使毕业设计变得自主、能动起来。每个教师可选择自己较擅长的两个课题。且每人再接受教学主任分下来的一个课题,也就是每人三个课题,这是“老师选课题”阶段。“学生选老师”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所想选择的课题来选择相对应的教师,在所能选择的教师中再择优选择。这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某一课题选择的人很多。那么一个教师可能分到过多的学生;而某一课题选的人较少,某一教师可能没有学生带。那么我们可以再划分,学生多的教师可挑选出自己想带的十个学生,而剩下的学生再重新选择别的教师。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会有危机感,学生害怕被教师淘汰,那么从一开始就很努力地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以在毕业设计可以选到自己想去的教师那里;同样,教师害怕自己被学生抛弃,也会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业务水平。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对所选课题有深入研究的教师的深层次指导,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色与专长,给学生以最好的指导。
(二)采用“大专业小方向、多方向、细方向”的培养方式。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曾说过:“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由此可见,环境艺术不仅包括美化环境的艺术作品,还包括地景艺术(Land Art)、景观艺术(Landscape)、规划艺术(Planning Art)、室内艺术(InteriorArt)等。现在很多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内容既包括室外环境艺术方向,又包括室内环境艺术方向,而这两个方向内的小课题更是多。室外的包括景观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室内的包括公装、家装、商业空间设计等,现在还出现了“会展”专项。目前很受欢迎。大学四年要想把环境艺术设计中所涉及的这些小课题都学完,并且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完成学习目标,应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满手抓”式的教育模式只是完成了“三段式”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什么?”的问题,而“为什么?”“怎么办?”却完全不懂。每项都学但每项都没学好,那么无疑就导致了教学的失败。就业的困难。所以,我们要改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每门都学可以增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从就业广度上来说是个优势,如果缩小课程、详细划分的话,会不会缩小就业面?对于这个问题。在此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细分、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教育,并不是只学这个小方向内的课题,而是说这个方向的课题是侧重点、核心部分,而其他课题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习,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其实也就是“必修与选修”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是应该在这个方面上有所体现的。增大选修课的分量、加强其自,这样完全可以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并且,学生是根据喜好去选择的,其学习的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所以,我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本科教育应该大致划分为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有针对性且兼顾全面地去改革调整专业设置的结构问题。
(三)“交叉学科”的问题。
提到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专业是不是属于"SE科”的。但对这个专业稍微有些熟悉的人又会觉得:这个专业是艺术类的,应该是侧重于文科。讲求的是形式上的东西。为什么会给人造成这种感觉,原因在于:很多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后,所做出的设计根本就是外在形式上的,只考虑到造型是否独特的问题,不懂相关工程上的问题,很多方案永远只能是“方案”,而永远不会是“工程”。或者是让做工程的去揣摩做方案人的意图,也就是说“施工的不懂设计,设计的不会施工”。做出的工程像是人工合成的产物,没有灵魂。这也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脱节,而没有达到环境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前面所提到的大师多伯对环境艺术的定位相违背,也使学生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和工科的一些专业合作,学习他们的一些与我们相关联的课程,比如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
二、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处理和实践课的拓展问题
(一)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处理问题。
首先,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而现状却是“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学习目的应该是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基础,而现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根本不明确,甚至有人认为学 习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巩固高中所学的东西,只是为了夯实基本功,只认识到了其承前作用,没有认识到启后作用,而其恰恰重在后者。所以艺术设计的一些课程应作一些调整。如:素描、色彩应该是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为专业课的学习作铺垫。
其次,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之前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应用到后面要学的专业核心课中,学生感觉迷茫,而教师也觉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增设一些课程,做一个过渡,将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起来,将基础的知识融合应用到后面的设计中去。比如:学生做的方案可能设计得很不错,但是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原因可能在于构图不好或是色彩搭配不好,其实就是没有把基础课(素描、色彩)的知识利用好,那么在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阶段就可以增加“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衔接。最后有些基础课学时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三大构成都是分别开设的,并且学时数过多,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大致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占大学学习整个过程的1/8。况且分开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记前面,也不能将它们熟练、综合运用。所以,最好是将三大构成合并成一门课程“综合构成”。这样不仅能缩短学时,为专业课提供更多的时间,而且课程衔接也较紧密,教学效果也会较好。
(二)实践课一专业拓展问题。
许多毕业生反映,学校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不实用,许多东西要在工作中去重新学习,这表明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不相适应,学生的实践能力匮乏。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放羊式”的实习制,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学校不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体系中,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检测。甚至根本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实践。并且,现在多数学校的实践课大都是集中在大四时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试想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实践?其实践比重太少,导致作用也很小。或者根本就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按前面所说将大专业细分小方向,那么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会有所减少,就可以为实践课提供充足的时间。理论的东西想要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并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它应该是“理论指导实践,并且重在实践”,所以应增大实践课的比重,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学校在实践教学上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做法。不但要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能力的学生。更要培养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的合格就业者。要达到这个目标,在设计教育上实现“学以致用”,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者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这样不仅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了,而且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第二,建立校内工作室,完善技能实践课堂,使学生在校内就能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课题。第三,校企结合,达到共赢。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的设计师可以到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将校内课堂延伸至校外,使大学生在校即可获得社会实践工作能力。而学生也可以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为企业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达到共赢的目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专业的发展,有赖于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才能使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多灌输几门课的理论知识、多做几个课题就能解决的,它有赖于学校对教育内容的合理规划,有赖于教育者正确的引导,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使我们的专业顺应时代的潮流,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席田鹿.对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思考.美苑,2004,(1).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空间艺术设计、感官艺术设计、光影艺术设计、造型艺术设计等。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点,空间艺术设计和其余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不同,因为空间的设计属于单独的空间构造,其余的设计种类属于物质形式的改造设计,这就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空间的具体含义。从广义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具有可重复性,依托不同事物的重叠能够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从狭义上看,环境艺术空间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任何事物的交叠都不可能是原事物,空间也不可能是原来的空间,因此存在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空间设计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为人们观看树叶的时间、空间、环境、情绪以及树叶本身都存在差异,正是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引导着人们对艺术的不同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既有空间层次的不同,又有组合效果的不同。因此,空间含义定性为随时改变又具有永恒性质,这涉及哲学领域。
二、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教学探讨
空间既是多变的又是不变的,所改变的是对空间的设计。我们在划分空间构成时,可以将空间分为多层次空间、多元空间、立体空间三个种类。多层次空间的教学理论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认为空间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层次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多维空间,而是一种空间的层次感。如,底层空间摆放什么造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的效果,高层空间摆放什么样的物品能够发挥出高层空间的艺术特性,这些分层的空间感形成了环境设计师的空间层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着眼于流行的空间划分,而应当注重对现实层次空间的把握。多元空间与多层次空间的区别在于,层次是指空间各个方面的空间容积,而多元是指空间与人、与物之间形成的联系特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我们总是强调搭配设计,认为设计的根本在于搭配物品之间的艺术魅力,这一艺术设计形式来源于多元空间设计,它强调人、环境、物品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在不同的空间中摆放不同的物品,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不同的人观赏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每个事物或者人在其中都充当了“元”,空间也不是具体的“容积”,而是由多个“元”构成的艺术形式。立体空间是多元空间的进化。在教学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元”的构成能够直接影响空间的每一面,让空间从虚幻的触碰感中回归现实,即“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以人的认知为根本的立体效果”。因此,无论中西方教学,都将立体空间的设计感观看作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教学方向,通过不同事物的搭配以及空间特性,使空间效果逐步释放,使它和人产生真正的联系。环境艺术教学的构成和培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是人文艺术的积累,更是对空间把握的积累。它注重锻炼思维的创造能力,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当中提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展会使得文学艺术的创作环境发生变化,文艺创作以及设计观念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审美需求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创造性思维。在空间构成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空间设计最新的发展动态,通过网络资源以及新媒体,有效整合最新的设计观念与思路。新的语境为空间构成教学带来了鲜活的时代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时下一些优秀的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欣赏与分析,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开阔其设计思路。没有个性与文化内涵的环境艺术形象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空间构成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意识。环境艺术根植在周围环境中,同周围环境保持着内在的联系。
三、结语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医学心理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gy)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交叉学科。该门课程既需要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又需要较强的心理学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需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建构主义认知方式服务于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几个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情境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通过精心创建一种既能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交流与协作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心理实践技能和解决心理健康等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意义建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都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并不代表要机械性地重复与记忆,启发诱导学生发现心理学的相关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自我认识是医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教学模式可以被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倡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以便于发展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深入理解,通过支架作用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个体心理》两个章节涵盖的知识点既是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和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以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潜在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例如,认知过程中的感觉是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理解和熟悉的心理活动,围绕感觉为学习主题,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体验当中,如一起讨论吃糖吃到后面不觉得甜了,反而感觉到酸是为什么;看到伤心的场面时,觉得悲伤的曲调特别好听,摇滚音乐特别刺耳,看到高兴的场面时则相反,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探索和讨论,主动获得对感觉规律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感觉规律概念的主动建构。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Anchor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具体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的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呈现学生都关心的内容,如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的咨询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师生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修正并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咨询案例的理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从而达到认知建构的目的。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可以采用人际关系理论讲解,也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了解人际关系类型和人际吸引的表现,还可以创设大学生和医护工作者常见的人际沟通情境。对同一个知识点,用这种随机进入模式进行教学,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以不同方式给学生呈现同一知识点,能够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国愉,冯正直,刘云波.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5(4):11-13.
[2]杨悦,刘卓.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7):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