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雎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雎原文及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雎原文及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雎原文及翻译

第1篇:关雎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可译性

Abstract:Asonemajormeans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translationistightlyrelatedtoculture.Translationactivitiesrevealthecommunicationbetweendifferentculturesandshowthetranslatabilityinculturaldifferences.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culturesarereflectedmainlyinreligiousculturalbackground,valueorientationandcustomsandhabits.Translationtechniquessuchasliteraltranslation,liberaltranslation,explanation,additionanddeductioncanbeappliedwhentheculturaldifferencesneedreservingorcannotbeidentifiedintranslation.

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translatability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1]。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2]27。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术。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翻译的困难。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上帝”这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宗教背景,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文化的等值,有时就会造成文化的亏损。因此,不同的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其中以佛教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最大,不少成语就和佛教相关。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译者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helpsthosethat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lfisour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isa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变、重竞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例如:汉语中的“拖后腿”,如直译成英语“pullone''''s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我们不能看到“yellow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区别于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而这种“异质”必然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英语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而汉语中却常有赞美“东风”的诗句;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西方人起源于游牧,与奔马感情深厚,因此,在英语中有大量带“马”的习语,如“awillhorse”(工作认真的人),“adeadhorse”(徒劳无益的事),“rideonthehighhorse”(盛气凌人)等等。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成语中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等。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就话题的选择来看,英美人交谈忌讳涉及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有关个人的话题,而中国人见面就会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收入怎么样”等问题。再比如,英国人对狗一般都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topdog”(重要人物),“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都厌恶鄙视它,常常用它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刘宓庆先生[2]20也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但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是相对的。为此,译者就要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3]。这种方法既可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又让译语读者能够接触大量的异族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是从英语直译过来并被大家所接受的习语。再比如: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moneylikedirty”,要比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moneylikewater”好,这样既不影响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总之,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直译可以保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2.意译

如直译无法尽显原作风姿或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则有必要借助意译。意译是指将别的民族语言中的无等值物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成分进行仿照。如将“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putthecartbeforethehorse”译成“本末倒置”。反过来,把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wifewhosharedherhusband''''shardships”;“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译成“eachofusshowshistrueabilitie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和直译相比,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3]。

3.音译

音译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音译中,汉字已经不表意,只表音。如:“Beatles”是一支60~70年代在英国影响很大的吉他乐队,音译成汉语为“披头士”,由这个词我们中国人便可联想到此乐队乐手的形象、风貌。再如:“cool”音译成汉语“酷”。一个“酷”字把时下年轻人追求新潮、前卫、崇尚与众不同、寻求个性发展的言行与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4.阐释

越是民族色彩浓重的词语和事物、越是作家个性鲜明突出的地方,翻译越是离不开“释”。通过下面两段文字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弥补。

①Hiswifeheldthepursestring.(他的妻子掌管经济大权。)pursestring是钱袋子,握着钱袋子即掌握着经济大权。

②SinceTheBookofPoembeginswithapoemonweddedlove.IthoughtIwouldbeginthisbookbyspeakingofmymaritalrelationsandthenletothermattersfollow.(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译者为使原文涵义明朗化,直接解释说明了“关雎”与“三百篇”的关系及其内容,点出了作品的文化渊源。

5.信息的增删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差异,在双语转换中,有时为了求得源语与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的一致,译者常常需要在语言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这既利于突出译文中语言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也便于读者认同和接受源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变通”具体可体现为信息的增补与删减。例如:

①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itwastheageofwisdom,itwastheageoffoolishness,itwastheepochofbelief,itwastheepochofincredulity.(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译文中添加了3个“但也是”,成功地反映了原文所描述的种种对比和矛盾,如不做这样的增补,则无法连接上下文,亦无从再现源语风格。

②ItwasFridayandsoontheywouldgooutandgetdrunk.(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译文中如不增加“发薪日”,读者往往会产生迷惑。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这里的增补,使得“星期五”具体化,也让文化信息一目了然。

③Inthestreetbelowapeddlerwascryinghiswares.(房子下面有个小贩在沿街叫卖。)译文中略去“他的货物”几个字,不但无损原文的语义,而且更生动的再现了源语中的情形。

④…becauseheusedtolendmoneytopeopleindistress,andwouldnevertakeanyinterestforthemoneyhelent…(因为他常常借钱给那些有急难的人,从来不要利钱。)译文中将原句末尾处的介词短语连同其中的定语从句通通略去,仅用一个“利钱”与之对应,简练地传达了源语的语义和风格。

由此可见,要做好传译,译者必须时时牢记信息增删的目的,并以之为准绳,认真对照两种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增补与删减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无中生有或随意舍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译者除了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领悟、感应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努力使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理想、感情和意境。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8-82.

第2篇:关雎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诗经》 范畴化 植物

一、引言

《诗经》中的植物词汇意义丰富,它们不仅直接体现了中国先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也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宗教,政治和文化现实。这些植物词汇的意义随着时间逝去经历了流变,内容尚且存在不少疑惑之处。而在翻译过程中,意义在汉英语言系统转换中存在不对等性。因此《诗经》中植物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姆冻牖概念出发,通过确定植物词汇的范畴化层次和属性,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尽可能的达到对等的效果。

二、《诗经》翻译中认知范畴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诗歌的意象是一种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人们对各种客观事物进行归类和定位,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事物的客观属性在人的主观认知中获得定位,认知范畴是范畴化的结果。而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始于范畴化,在认知范畴化理论中,对于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有如下说明:个体范畴化的依据并非其基本特征,而是其属性。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和认知及与现实的互动相关,而前者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与认知的主体无关,是独立的客观存在。范畴化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翻译表面上是两种语言之间表层语符的转换,实际上是两套认知范畴之间的移植。认知范畴并不是随意的人为划分。,除了客观事物的自身属性外,影响因素还有人的经验,而经验又受到环境影响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中,背后的认知范畴必然存在差异。认知范畴具有层级性,可以分为下属范畴,上位范畴和基本范畴,基本范畴兼有完整的感知完形区别特征和内部相似性。

《诗经》中出现的名物种类繁多,出现了大量的草木鸟兽名称,这些动植物,或赋,或比,或兴,有的体现了先民的审美,有的寄托了特定的情感,有的承载了深远的隐喻,名称的意义有多样丰富的层次,只是各有侧重。在《诗经》的中文研究中,名物研究内容博大精深,尚有很多未解之处,这无疑给英文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将根据认知范畴的概念,以诗经中的植物词汇的翻译为例,从名物在诗歌中体现的属性和具体性质出发,判断如何在翻译中通过确定词汇的范畴层次,而尽量达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三、《诗经》中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化

诗句精简,却被赋予了深远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象,诗句也最容易误译,甚至可能产生与原句相反的含义。尤其在翻译《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时,更要注意结合全文的意义分析,绝不能孤立的逐字逐句的阐释。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掌握诗句的精神实质,简明扼要地力求再现原作,只有这样辩证文字,反复推敲,才能感染读者,达到对等的效果。

既然从认知角度上说,个体范畴化的依据――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那么在诗歌语言中,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诗篇中受到诗歌情感的影响,具有或强化或弱化的含义,在不同的认知主体心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折射,体现其多层次的属性。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心气衷曲浓缩在典型的生活画卷中,这就是涌溢深微哲理的诗的意境。景与情交融才能成诗,因此本文从语境,意象以及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植物词汇范畴化的过程。

1.语境

认知语境是认知主体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在使用语言时,认知语境对语言的不完整进行补足,语言使用者自觉地根据认知语境激活并选择相关信息。在利用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获取语言中蕴含的隐形内容,从而达到正确的理解。

《诗经》中出现的一些植物,之所以能够入诗,可能和当时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现今看来却是一个不能确知的名称。但是根据诗歌语境和注释对植物情态的补足,读者对于该个体有一定的想象。此时,若译者选词时能重现此植物的情态,营造出一样的情境,符合读者的想象,便是可取的译法。下面以“荇菜”译法为例。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参差在现代汉语中有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蕴含中多姿的含义,多姿的荇菜飘飘摇摇,春意盎然,采荇的姑娘青春活力,引绵长思念。在各个英译版本中,汪榕培译为water grass,杨宪益译为water plants,他们的译法是采用了基本范畴概念“水草”来取代原文的下属范畴概念“荇菜”,却并未体现出荇菜随波逐流在水中招摇的情态。许渊冲译为cresses(水芹),里雅各译为duckweed,意为浮萍,他们都采取了下属范畴概念取代荇菜的译法,可能由于英文中并没有荇菜这个概念,译者以其形态相似的概念代替,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相似的情境。

2.意象

意象是一般是一种具体的实物情感寄托,诗人用这种物象来抒感,寄托其情愫。在《诗经》中也存在一些意象,虽然也被用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但是更重要的是与诗旨的解读有密切关系,或者烘托氛围,或者与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关键联系。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诗歌的意象不再仅限于解释为简单的情景交融,而被认为是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在这些意象的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突出它具体体现出的某些功用及属性,从而确定具体词汇选择的范畴层次。

《诗经》中多首诗写到男女交往以植物相赠,比如《邪风.静女》中的彤管,《郑风.溱箱》中的苟药,《陈风.东门之扮》中的握椒。虽然有的植物究竟为何物不确知,但是这些相赠之物多为表达男女之情,比如彤管,"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溱洧》之芍药是士与女相与戏谑,“结恩情之厚”的信物。《诗经》中的一些植物,有其特定的隐喻功能,且很多与女性有关,比如“椒”,其果实累累,正是多子的象征,所以用它比喻女子多子,这在《唐风.椒聊》中表现得很明显。多位译者都将椒聊翻译为pepper plant,椒为何物的信息很明确,且《椒聊》全诗都是客观描写椒聊,以达到比兴目的,所以在译法上没什么分歧。而对于握椒的译法,则人各有异,理雅各和汪榕培还是译为pepper plant,而许渊冲并没有译出椒的客观信息,而是译成token of love。很明显,许在此采用的是上位层次的范畴,并不直接译为实物,而是结合椒所代表的男女关系,将此处的画面情态清晰地表达出来。

3.文化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离不开文化,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两个国家或民族的相互沟通,不仅在于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背后文化意蕴的理解。作为中国诗歌的萌芽,《诗经》的一些意象负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而这种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其客观特点,而是在历史的使用中人们对其的感受点滴化成的文化心理的凝结,这种属性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这类词汇的翻译中,更需小心,如果英语中不含此种意象的概念,不可随意置换,即使英语中有客观概念上完全对等的词语,文化意义也难免出现缺省、错误的现象。

《诗经・采薇》描写战后士兵返乡的名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余冠英的语体译文是:“想起我离家时光,杨柳啊轻轻飘荡。如今我走向家乡,大雪花纷纷扬扬。这是诗经里著名的诗句,它就像一幅画,把出征边塞将士们的心情,描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身临其境。将士们出征的经历,都尽在季节变化,意象倒转中了。“杨柳”一语重点在柳。柳,已成为古人今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汉语语音中“柳”“留”谐音,让人自然联想到柳丝与留思间的内在联系,使折柳赠别之俗带来的。杨柳的名称、形态驻扎在中国的读者心中,而其唤起的送别的意义更直接使读者体会到离别的意境,而这点,西方读者是无法直接理解的。

因此许渊冲将前两句译为When I left here,willow shed tear.译文把抽象的离情化为具体的流泪,这就是把杨柳拟人化了。但杨柳是没有眼泪的,所以英文的眼泪用了单数,表示这不是物质的泪,而是悲哀的象征.。这种将事物深化具体化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译法。

四、结语

综上,《诗经》中一些名物词汇的确切意义难以确定或者难以在英语中找出完全对等的词汇,认知范畴的完全对等移植难以实现。即便以同一层级范畴的词汇翻译,也可能只是处于相近的义域,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属性,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读到原语词汇和译语词汇无法形成完全相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翻译中,译者可以利用认知范畴的理论,在上位范畴词,下位范畴词和基本范畴词中取可取的译法,在翻译的词汇取舍中,考虑诗句的情景再现,旨意传达以及文化蕴含,尽量达到对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二卷《诗经》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外国Z言文学》编辑部编.语用学研究:文化、认知与应用[M].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第3篇:关雎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古诗学法;了解诗人;诵出感情;理解诗意

古诗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美妙极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了解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二)了解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三)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很多:

(一)品诗境。

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二)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三、诵出感情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