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

第1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一、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重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课程教材本身比较厚,知识点也比较多,大部分课时安排的是课堂教学,留给学生完成作业、课外实践、课堂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这些条条框框,匆忙应付期末考试。通过考试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笔者发现了较多问题:如对“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的概念与特征经常搞混,张冠李戴,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两种调查方式的根本差异,纯粹依靠机械记忆而产生这种概念混淆的状况;又如对“调查方案的设计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的回答,许多学生把老师在多媒体课件(PPT)上列出的提纲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卷面上,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触和理解做进一步阐述,甚至有些学生连关键点都答不全,这明显是死记硬背的后果,而非自己的亲身感悟,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答案而需要自己发挥的题目,如对“你认为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回答,一些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答,要么了了几句,要么一片空白。这些都说明,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浪费了激情和精力,学生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学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投入——产出比”,不得不说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师课堂讲授的方法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出现了错位和偏差。实际上,社会调查这门课程具有最大、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受益。

一是社会调查课程本身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了解,离不开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理解和分析。然而大部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度比较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当然,这与该课程的教学学期安排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作为一门专业入门课和基础方法课,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没有培养起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和思维习惯的前提下,必然会因学生的阅历不够、体验不深刻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学生不是通过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触而形成理解性记忆。显然,理解性记忆相比机械性记忆将更加持久、更加牢固、更加深刻,更不容易产生混淆。

二是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能只依靠课堂上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必须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运用技巧,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但是在许多大学的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连“龙套”都没得跑。这种学生围着书本转、缺乏实训锻炼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书本、课件上,停留在文字、图片上,不够直观也不够生动,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运用脱钩,影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

二、完善建议

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征,也依据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众多问题,笔者认为想要强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仍然离不开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实践性”。

(一)引导学生增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由于本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方法课,因此课程的安排大都在大学一年级,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自己的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学知识,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思路打不开,视野也比较狭隘。如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对白领群体进行调查,你准备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都会回答“工资收入”、“住房”、“消费水平”等,大家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白领群体的物质层面,对白领群体的“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婚姻状况”“人际交往”,乃至“犯罪情况”却鲜有提及,而当老师引导他们说到还有其他研究内容时,学生才会“恍然大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了解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建议本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多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新闻焦点和热点,更关注一些时政报道和社会评论,并通过布置课下作业,然后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搜集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以期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学生调查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以现实案例充实课堂,避免就“方法”论“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具有系统性、方法性的应用性学科,从调查课题的选择到调查方案的设计,再到实际调查的开展实施,进而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最后撰写一份规范的调查报告,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因而老师在讲授每一个调查方法时必然会有大量知识点的理论性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就“方法”论“方法”,只是单一地介绍方法,还应该以丰富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示范、展示“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单纯理论性知识讲授的枯燥和乏味,又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每种方法在现实当中是如何运用的,更能对学生将来的亲身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在向学生讲授普遍调查时,可以拿2010年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案例,向学生介绍整个人口普查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人口普查时用到的“长表”、“短表”和“死亡调查表”,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普查所具有的特征、普查的优缺点、普查的适用范围,以及普查时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另外,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非只采用文字型案例,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向学生播放视频案例。如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开设了“社会调查”、“焦点关注”、“新闻聚焦”等类似的栏目,实际上每一期栏目都相当于一个“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并且调查中采用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等会不同程度地得到展示,老师结合视频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也将大大强化。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在实践中锻炼提升。

以上两个方面都属于理论性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要真正增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虽然理论性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指导,但实践性教学更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性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开展实践性教学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如在讲到调查课题的选择时,可以让学生课下按照理论知识点“课题选择应遵循的标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课题,下次上课时让学生上台演讲,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问,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课题选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选题不合适,后续调查过程就无从开展;又如在讲到“访问调查法”时,可以在理论知识讲完后让学生课下准备一个小游戏——“现场模拟访问”,下次上课时在课堂上表演:表演分小组进行,每组设定自己的访谈内容和访谈环境,并安排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等角色,围绕中心议题开展访谈,过程中学生注意采用相关访谈技巧,力求获得最佳访谈效果。

第2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践通常包括专业实习、专业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几个方面内容。

一、专业实习

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实习是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业环境,探寻自我社会定位。一方面,它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实践的平台,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全面检验;另一方面,它能让学生融入社会基层,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塑造和完善人格。总之,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尝试,在尝试中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尝试中不断成熟和发展。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服务社会的道路,而服务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第一线。本科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未经历过从设计到产品的过程,其具体运用的认识和经验都极度缺乏。例如一幅大型的户外平面广告,电脑里的小样与实际成品会有巨大的差异,成品需要讲究与环境的协调性,讲究视觉冲击力,对这些差异的把握是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又如室内设计中的造型与家具尺寸的问题,教科书上有前人总结的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缺乏灵活性,同样一个造型在不同大小的环境中尺寸是怎样变化的,同一件家具的设计是否能跳开人体工程学和传统造型等的束缚而有所创新,等等。这些灵活性的获得,也需要足够的实践。特别是对生产材料的运用,可以说是学生的致命弱点。就室内设计而言,木板面材和地板面材就有几百上千种,他们的纹饰、性能、档次、价位如何,怎样使用等,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见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为此,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地点”。由于专业实习接受单位的客观条件限制,专业实习单位一般采取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聘用、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确定。选择的实习单位要有实力和活力,能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技术平台、鲜活的生产现场、充足的实践机会。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导师”。除了为学生联系一个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设计师作为导师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向身边每个团队成员学习,每个设计师都有他擅长的,甚至包括工人师傅,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很多既规范又有效的多快好省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上学不来的。在专业实习期间,学生还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有效指导。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学习绩效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提交的最后一份“课堂作业”,而专业实习就联系着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前奏,是毕业设计的酝酿期,同时也是毕业设计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确定实习内容”。实习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实习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不提倡与专业学习内容毫不相干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提醒学生留心身边的工作,启发学生在工作中发现和挖掘各种潜在的题材和研究项目,并指导学生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实习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社会调查是帮助学生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的重要教学活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与社会时展、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科,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就将被市场无情抛弃。艺术设计学科要重视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和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动态搜集和整理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而不空泛。

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市场经营调查和专业(行业)现状考察。其中,社会环境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它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显然,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相对稳固性,或者说具有不可更改性。但在局部区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具有其个别色彩,这些个别色彩是构成对设计及其设计事务起着根本作用的外部条件。明确地向学生传达与之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于学生建立有效社会调查、形成完整社会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营则可以细分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它反映了艺术设计服务对象的市场表现。与社会环境相比,一个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社会调查的重点所在。要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确定目标市场,这是在纷繁市场下确立市场调查坐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重要的一步。其次,将目标市场按高、中、低层次分解为若干个市场区间,为纷繁的市场分门别类。再次,要深入目标市场的具体经营单位,采集鲜活的市场数据,为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收集充分和翔实的资料。

第3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97-02

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刑事案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与未成年人案件相关的法律规范重实体法、轻程序法,重义务规定、轻责任追究。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给对未成年人保护带来新的希望,但是笔者通过对法律条文的解读以及对司法实践的反思,认为该法以及上述的法律规范依然存在不足。目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儿童、贫困地区儿童犯罪的增多,必须引起法律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的重视,更亟须各方合力将国家法律明确要求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坚持“少捕慎诉”的办案态度、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法原则以及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实。

一、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立法保护的状况及不足

为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犯罪,保护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新颁行的《刑事诉讼法》确定了三项制度: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1.社会调查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有个人法制观念差、家庭成长环境恶劣、社会治安环境较差等多种因素造成。通过分析其成长的经历、犯罪的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由此判断其主观恶性的大小,进而确定量刑的长短,体现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以及国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爱护。对于如此重要的制度,如果只依靠辩护律师的一己之力去调查,显得十分单薄。立法者通过这一规定的设置,意图强化司法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责任,敦促司法机关收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但是,该法上述规定实施起来可能会被司法机关因为“人手不足,财力不厚”等借口或确实存在的理由推脱,抑或是司法机关受“有罪推定”的传统观念影响使其为未成年嫌疑人、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工作缺乏动力。更何况新《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是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而不是“应该”或“必须”对其调查。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个机关的权力。上述规定缺乏刚性,实施后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将无法避免。

2.附条件不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附条件不的处理后果有两种:其一,继续移送;其二,作无罪处理。

通过解读上述法律规定的含义,检察院似乎越权行使了人民法院的定罪量刑权,有违宪法、行政法立法者对权力设置的本意。但这项制度设计对未成年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也意味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审查阶段便有可能提前重获人身自由。该法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若要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必须审查未成年人是否具备以下四个硬性条件:一是罪名条件,触犯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第五章侵犯财产权利,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规定的犯罪罪名。二是刑期条件,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三是客观条件,行为上必须有悔罪表现。四是程序条件,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在肯定新《刑事诉讼法》确立附条件不制度的进步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附条件不制度适用的范围偏窄,适用条件过于苛刻的缺陷。笔者认为,诸如刑法分则第二章的过失犯罪罪名以及第三章诈骗类罪名,在刑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少,但其造成的危害结果有可能比侵犯人身权利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更轻微,主观恶性更轻,但却没有列入附条件不的范围,有违重罪重判,轻罪轻判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立法精神。

再者,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若过于强调听取被害人意见,使得附条件不这项制度将难以实施,虽然法律未对听取被害人意见之后该如何处理做规定,但这势必会引起被害人的心理不服,而立法上又是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未成年人具备上述条件时,是“可以”而非“应该”做出附条件不的决定。实务中,若被害人得知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附条件不的最后结果是作无罪处理的决定,会引起大多数被害人的不满,进而不断申诉、上访。人民检察院迫于压力可能选择,这会使得附条件不的法律规定成为形同虚设。

3.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上述法律规定将产生的积极效果不言而喻,但规定得过于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也难以开展和操作,且该项立法留有很大的裁量余地,诸如缺乏记录封存的主体、封存的程序、解封程序、保密规定、责任等相关规定。对于违法泄露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未规定相应法律后果,缺乏执法主体。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可能会流于形式。

二、完善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建议

1.制定刑事未成年人保护单行法

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规范过于散乱、宽泛,不便于遵守和执行。笔者认为,制定一部行之有效的刑事案件未成年人保护单行法尤为重要。刑事案件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比其他任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措施更加迫切。只有整合多种法律资源,才能将刑事案件审判中未成年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事前预防和未成年人犯罪后回归社会的法律防治体系建立起来。

2.加强执法者的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社会调查制度

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第2条第5项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坚持依法少捕慎诉。”“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以批捕率、率等情况作为工作考核指标。”但部分司法机关违背上述规定,仍以批捕率等作为办案效果的考核指标。办理未成年案件的部分公安人员不熟悉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有的甚至不具有执法权。个别落后地区的公安人员、检察官法治观念有待提高,把有些依法可以从轻、减轻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

因此,应通过立法明确将社会调查制度规定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必须执行的制度,并需提高执法者的素质。

3.缩小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的自由裁量权

立法上应明确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未成年人符合附条件不的条件下规定为“应当”而不是“可以”做出不的决定。缩小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厘清了各权力机关依法行事的界限,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而且免于人民检察院承担被害人长期上访困扰的思想包袱。

4.扩大适用附条件不的范围

根据“罪刑法定相一致原则”,触犯了特定的罪名,便需要承担相应的刑罚。而犯了什么样的罪,实质是由侵犯所属性质的法益来认定的。纵观刑法分则罪名的篇章设置顺序,也不完全由法益侵害的大小排列的,况且在刑法里有设置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侵犯刑法分则第二、三章的类罪名所造成的法益损害完全有可能比侵犯刑法分则第四、五、六章的类罪名所造成的法益轻。依据举重以明轻的法理,既然重罪能够适用附条件不制度,轻罪就更应该适用。为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笔者建议把刑法分则第二、三章也列入可适用附条件不制度的范畴。

5.细化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法律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性,应细化法律条文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以下方面的规定:执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主体仅限于审判机关;封存期间应有具体的监督管理部门;解除封存犯罪记录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定情形和程序;依法查询单位泄露秘密后责任的承担。

三、结语

法谚有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便是完美的”。新《刑事诉讼法》在法条中用较大篇幅设置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特别诉讼程序篇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凝聚了立法者尊重和保护人权的立法理念和较高的立法技术,有利于通过新的诉讼程序为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公正的司法待遇和为其改过自新创造条件。只有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其不足之处,才能把纸上的法律条文变成活生生的,可以被人们遵守和信仰的法律。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中国少年司法[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2]刘浪,景孝杰.附条件不制度的构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

[3]朱丽群,赵宁.附条件不制度的实践探索和程序构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S1).

第4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调查对象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目前已经学习过统计学课程的在校生是2013级和2014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包括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共收集到68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60份,有效回收率96.6%。

2.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价值评价、运用能力进行調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困难等方面对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兴趣

从学习兴趣来看,16.7%的学生对统计学很感兴趣,34.8%的学生比较感兴趣,39.4%兴趣一般,7.6%不太感兴趣,1.5%完全不感兴趣。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学在实际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对统计学课程比较感兴趣。只有9.1%的学生对统计学不太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学习。

2.学习价值

从学习价值来看,大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的学习价值较大,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帮助。21.2%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很有帮助,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33.3%的学生认为统计学比较有帮助,统计学知识用得比较多。34.8%的学生认为一般。9.1%的学生认为统计学没有太大帮助,没怎么用得上。1.5%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完全没有帮助,无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3.运用能力

学习完统计学之后,同学们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偏低,运用能力不足。6.1%的学生能熟练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7.9%的学生基本能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3.3%的学生能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22.7%的学生对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比较生疏。

4.教学内容

大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涉及比较合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较好。12.1%学生认为统计学教学内容很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40.9%学生认为比较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31.8%学生认为一般。13.6%学生认为比较单调,除了理论讲授,就是计算练习。1.5%学生认为完全不合理,非常理论。

5.教学方式

问到“给你上课的统计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包括哪些”,86.4%的学生选择了理论授课,47%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调查实践,47%的学生选择了上机实验,66.7%的学生选择了习题练习。1.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以反映出目前统计学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理论授课。大部分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是仅有不足一半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运用社会调查实践和上机实验的方式。

6.学习困难

在学习统计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40.9%的学生是由于数学基础不好。24.2%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37.9%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太难,看书看不懂。25.8%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上课时就犯困。16.7%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老师,上课提不起兴趣。16.7%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当学习遇到困难时,37.9%的学生会主动问老师答疑解惑,与老师的沟通比较少。53%的学生问同学。80.3%的学生自己看教材或参考书。51.5%的学生通过上网求助。9.1%的学生谁都不问,也不看书,不懂就不懂。3%的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困难。

7.教学手段

关于统计学在授课中的教学手段,92.4%的学生觉得应该包括多媒体PPT授课,这种方式生动形象,可以较好地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68.2%的学生认为应该包括黑板板书,这主要是便于同学们对计算公式能够加深理解。78.8%的学生认为应该包括上机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统计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

8.实训(实验)课程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很有必要开设实训(实验)课程。45.5%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实训课程非常有必要,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47%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程比较重要,可以巩固课程基本知识。6.1%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程不太重要。1.5%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关于“统计学有待加强的实践环节”,77.3%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统计学软件的教学,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的熟练性。72.7%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统计学案例的教学,这可以增强学习兴趣。66.7%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训练对二手数据的搜集。66.7%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社会调查,收集—手数据。39.4%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习题练习。

三、加强统计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2014年教育部开始启动高校转型改革,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整体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技能型人才,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或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结合应用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提升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加强统计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1.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注意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为背景,将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相对指标时,可以结合班上学生的男女生人数,给他们讲解结构相对指标(男生占比、女生占比)、比例相对指标(男女性别比)。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主题。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主题是“XX产品的市场满意度”,金融学专业的主题是“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题是“XX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

2.教学方法多样化

统计学传统的讲课模式,是老师负责“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负责理解记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统计学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主动去学习的欲望。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效结合课程实训,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抛锚式教学、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既要包括传统的黑板板书,也要加强多媒体PPT授课、社会调查实践、上机实验等,综合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还要加强校企联系,邀请实习基地(如重庆市统计局、江津区统计调查队、重庆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等)负责人到我校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基地的工作流程;假期到实习基地参与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统计分析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

3.强化课内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课内实践教学方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应充分发挥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和社会调查分析(CATI)实验室的作用。如果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是比较微观的,应指导学生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确定样本范围。然后在实验室将设计好的问卷导入系统。如果采用网络调查,要复制调查链接广泛传播,获取大样本数据。如果采用电话调查,要做好样本库、导入样本、匹配访问员,在电访通系统中拨打电话收集一手数据。数据收集完成后,导出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指标分析、交叉表分析,熟悉数据透视表的使用功能。如果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是宏观方面的,可以在实验室查询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网、中国海关、中经网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OECD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等,获取二手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分析其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如综合指标、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相关和回归分析。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外和假期时间参与政府或机构的调研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撰写调查报告。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可以使其接触到社会最新的信息和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该每年组织“统计调查分析大赛”,范围扩大至全校。再推荐优胜者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提高學生的组织、策划、调查实施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实战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市场敏锐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5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煤矿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体验教学;认识实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55-01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兴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现代化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就是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煤矿地质》中如何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能力,值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煤矿地质》实践教学组成及组织形式

《煤矿地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占总课时量的60%,穿插在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课时量占20%,课程结束后期末的认识实习占40%。《煤矿地质》开课专业是矿业工程系的采煤技术专业和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属于非地质类专业基础课。一般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是指课程结束的学期末的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煤矿地质》的实践教学有所创新,其环节分为循序渐进的五个过程:社会调查环节、地质资源鉴赏环节、地质实验环节、体验式教学环节和地质认识实习环节。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考查组员,老师考评小组长并抽查组员成绩。

二、《煤矿地质》实践教学环节

1.地质资源的社会调查环节。它是实践教学第一个环节,安排在“矿物概念和性质”等理论教学之后,“常见矿物”教学之前。目的是更好掌握矿物的性质,激发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为更好地理解“矿物特征”、“常见矿物鉴别”做铺垫。专业课中开展社会调查,是《煤矿地质》实践教学的改革尝试。比如:利用奇石一条街和每年的“奇石展”作为地质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设在珠宝行和展厅,通过完成实习作业展开地质资源社会调查。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完成实习作业后回到课堂,汇报作业内容、质疑。以学生汇报,代替老师“一言堂”来完成“五类矿物”和“常见矿物”学习过程。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答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境的改变也为培养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野外地质资源鉴赏环节。它是实践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安排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开课之前,为理解“地层”的概念和出露形态增加直观性。乌海位于贺兰山北段,黄沙遍野,山上寸草不生。黄河水自然切割的地层,是理论教学最好的资源,其出露形式、露头线与地形关系,形象直观,而且有利于其他学科如《矿图》和《井巷工程》等的理论学习,很好整合了其他学科知识,体现了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在前两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踏勘和观察,扩充了教材内容。如来自内蒙左旗的恐龙蛋化石、沙漠玫瑰和大漠石、来自周边采石场的钟乳石、来自煤矿的黄铁矿结核等等。了解了珠宝奇石的鉴赏方法。认识了乌海市濒危固沙植物:四合木、胡杨和早柳。看到了沙漠特有的“雅丹地貌”、蓬勃发展的西部高耗能化工基地,焦炭基地等,从生产生活实际延伸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温室气体的排放唤醒环保意识;了解黄河水中上游的污染现状,展望内蒙古煤的洁净转化和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等等。爱因斯坦曾说过:

“仅使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种社会调查和鉴赏课正是跨学科学习最好的方式,建立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了用专业知识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心。

3.地质实验教学环节。在“岩层产状”一节,实验课。目的获得操作技能和理解概念和测量原理。地质实验不同与其他学科,产状三要素、岩层真倾角和视倾角的理解是历届学生的难点。借助模型和地质罗盘,利用直观性教学,来突破难点。至于仪器的操作,由“会用”到“会测”再到“能测”的过程就是由知识转变成技能的过程,即操作技能。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而真正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还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地质实验课不是走形式验证实验数据,而是要理解至关重要的专业术语。

4.体验式教学环节。实验课结束后安排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环节。即野外岩层产状测量,由模型过渡到实物,利用校园周围的奇石资源,边授课边实验。要求画出并表示岩层三要素,为后面绘制地质素描打基础。目的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环节中学生会出现好多疑问:如图与实物不对应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采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体验中才能促进思考,亲手实践才能加深理解理论,才能培养实践能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恰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动手能力强,上手就能干并且低就业,适应性强,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最终成长为技术骨干。

5.地质认识实习环节。认识实习是《煤矿地质》最后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运用地质理论培养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带学生到野外的“石峡谷”(断裂构造也是旅游景点)。任务是画出该断裂的素描图并描述两盘的岩性特征。目的锻炼学生井下巷道的素描能力、地质编录能力、采掘中地质构造素描能力。由于受井下生产条件、时空限制,只有在地面模拟讲解。看到学生自己制作的素描图,就像欣赏一幅幅名人作品一样令人兴奋。从学生的实习感受里似乎跳跃着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心灵,显现了巨大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渴望知识、获得能力,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欲望。

第6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实践能力 思考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教育课程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学科的共同参与努力才能实现。同时,思想品德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特别突出了实践性,强调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课中创设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

一是加深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参加研究活动的小组成员都必须无一例外地都投入到了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之中,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社会是一部“无字书”,通过“读”社会,学生学到了不少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课内外知识相融,容易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感。二是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学生思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容易找到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所获得的已远远超出课堂教学本身的价值。三是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从研究前的准备活动如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开始起,学生就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讨就已经展开。

二、思想政治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误区一,研究性学习的功能过于窄化。由于政策的、社会的、传统的因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大部分政治教师往往只注重了其知识获得的功能,而大大忽视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从而出现了灌输式地“教”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功能大打折扣。尽管引导学生如何去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应有目标,但脱离实际的研究,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仅仅将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实际上仍然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毫无作用;这与研究性学习推广实践的初衷显然是不一致的。

误区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过于简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但在我们的现实中,大部分政治教师囿于传统、限于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也仅仅就是一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1-2次的社会调查,最后便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的现象。社会调查可以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确实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但若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是相悖的。误区三,研究性学习过于成人化与学科化。研究性学习既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又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但如今升学的压力过大,在其他教师拼命抓升学率的时候,政治教师也不能轻言放弃,那研究如何开展呢?绝大多数教师便选择了“包办代替”,预先给学生设定好研究的目标和主题,不允许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偏离设定的内容,犹如唐僧给孙悟空画了个圈。结果使得研究性学习既跳不出学科化的概念框架和逻辑体系的束缚;又打上了成人化的痕迹,学生的个性研究方式统统被扼杀,完全违背了“回归尊重儿童本性”的理念追求,研究性学习出现了“形质异化”的尴尬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思考及策略

1.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青少年还没有很稳定的心理定向,需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对自己身边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实践,体验自己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喜悦,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

2.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实际和自我发展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主动探究、独立操作、自由表达,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来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是要注意各科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是为了单纯地获取某一科知识,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锻炼学生的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是要明确研究任务,确定小组分工。初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教师只有通过介绍范例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研究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是选择研究论题,评价研究过程。初中学生的研究论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为此,教师可以向全班提出一个宽泛的论题或可供选择的一组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所选议题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寻找应用研究问题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交往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活动,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第7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高一政治课学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引发了我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兴趣。我是蒙古族,那么我国和内蒙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查阅了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发现了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由于人口少,他们被称为“三少民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好多文章提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少民族”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让我感到十分惋惜。正好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选择“‘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作为自己的参赛题目,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爸爸还专门抽时间陪我到呼伦贝尔去做实地调查。

本课题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调点,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独特价值,研究当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在检索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制订调查的具体方案。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走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工作者,了解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通过走访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家庭,对当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

参观博物馆、鄂温克民族传统

第8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传统;现代;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30-01

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古代文学作品的文言形式早已停用,学生阅读存在语法、文字障碍;古代社会形态、古人生活方式与当代社会也存在巨大差异,古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式与今人也大相径庭;甚至古代作品中的很多名物今人也是十分陌生的,等等。所有的差异带来的隔阂是学生在学习时都会产生畏难、不解、厌倦直至放弃心理的主要原因,即使为了完成课业任务和学分努力学下来,也会不同程度的有雾里看花之感。如何拉近与古人的距离,真切体会古代文学的真善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治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增强形象性,事半功倍有效地缩小与古人的时空距离

多媒体中利用视频、声频、图片、文字解说等形式可将抽象、罕见甚至已消失的人、事、物形象还原,最节约有效的利用授课时间。如在讲授原始神话时,讲解原始神话所体现的古代先民的思维特征是感性具体、缺乏抽象能力;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拟人化的自然观和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的特证。用语言讲解需占用较多教学时间,且需进行由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演,仍难免抽象。但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具体文选,用假日现象的图片、极昼极夜的视频等解释原始思维模式在《后羿射日》中的具体体现,既直观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觉得一下靠近了远古先人的生活环境,体会了远古蛮荒时代人们面对自然时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忧虑与惊惧。再如青铜器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器是当时礼乐文化的标本,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古奥、繁难的青铜器名称、用途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直观的认识。

还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再现古代文人的生活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现在各种教学视频资源很丰富,有效利用之,可大大提高教授的形象性,弥补学生知识与阅历的不足。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古代文学式教学中可重放异彩

司马迁之所以绝世独立,成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与他早年受教于名师、遍读古圣先贤之书及三次壮游天下关系极为密切,读书为他打下理论的基础,博采众长,不囿于统治集团所允许的意识形态的约束;壮游使他真正接触民众,开阔眼界,印证历史,掌握第一手资料。使他能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制高点对古往今来的人事做出符合历史规律的判断与评价。后世文学家、读书人始终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成就了李白、杜甫、苏轼等一个个文坛巨匠。今天重新提倡这一方法,可使学生在读书和深入社会中真正获得读书的乐趣,真正理解古人在他们的文字中所记录的人、事、物和情感。

在做法上读书可采用精读与泛读结合。精读篇目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大量的阅读可由教师给出阅读目录、计划并布置相应的思考题目,适时抽查阅读情况。与读书相结合进行社会调查,可以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感受作为引导,课堂外学生可利用假日有组织或自发的进行有目的的旅游、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提供活动的目的地与路线。如围绕节日安排、围绕一位作家的生平足迹安排、围绕某一文学流派的活动区域安排等等。

三、格物致知,提升阅读理解的效果

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辨识,给予准确地解说,真正弄通文意,便于阅读中消除心理隔阂。如古今名物、地理方位、行为等。最典型的是屈原的楚辞,因其大量的古代楚方言的运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的障碍。其中大量香草名,一般文选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多停留在只解释为香草,属于某科,有何用。学生仍感觉抽象而模糊。如能结合多媒体,用图片、视频将文中名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对应,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自觉地拉近了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不必如古人做学问时严谨的一步步考证,借助多媒体手段只需将古今事物的共通结果直接告知学生即可。地理方位的说明只需指出古今之变即可。

四、将吟诵引入古诗文的教学中

第9篇:传统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